《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

2024-07-07

《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通用17篇)

篇1:《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

读这本书时是压抑的,为什么起名为月亮和六便士,我想对于大部分来说,月亮是不可及的,那就是我们的梦想,而我们能轻易触碰到的仅仅是像六便士一样的现实而已。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想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们不惜放弃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他们觉着梦想是高尚的,是自由的,因为别人都不懂他们,他们想要自由的去追寻艺术,就像那句书评“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追寻梦想的人都是如此吧,他们看见的是与别人眼中不同的,我想,这应该就是他们追寻艺术的意义吧。

在这个社会上,有太多因为追寻自己的梦想,而过得不尽如人意的人,其实有些时候,很多人是不理解的,包括他们的家人,这句话应该很多人都听过“梦想,能当饭吃吗?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梦想”,谁没有梦呢,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幻想过属于自己的生活呢,可事实却是,大部分人被现实压弯了腰,他们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还谈何理想。这就是现实吧。能把自己的喜爱当做事业的人是幸福的,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却也能靠自己的梦想养活自己,这何其幸福。

在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去追寻自己心中的月亮,他们的理想是治病救人,他们的职业道德也是治病救人,在这个过程中,那么多人为了自己心中的白月光,前赴后继,最后,才能让国人再一次健康的站在世界面前。

在许多人心中,思特里克兰德是疯子与天才的结合体,为了艺术,他抛弃妻女,作为丈夫和父亲是不合格的,有人问他,你对你的孩子没什么特殊情感吗,他说没有,这种人注定是孤独的,看过这本书的,都会大骂思特里克兰德的自私和可恨,但是就像他所说的“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世界之大,他们只可以独自存在。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在不断的增添自己的身份,就好像如今的斜杠青年,对于一些人来说,这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让他们的履历变得精彩,让他们的人生经历变得丰富,但是,对于有些人呢?这一层一层的身份给他们增添了一份又一份的烦恼,反而导致他们无法做好每一件事,所以,对于每个独立的个体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份才是最正确的。

每个人读完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我来说,我希望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可以被月亮的光照耀,也能不忘地上的六便士。

篇2:《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

自己呢,也像羊群里的羊一样,低着头跟着大部队向前走,前方是一片美味的大草原,还是一个悬崖,管他呢?羊群停下来就跟着吃草,吃饱了有人带队,继续跟着走吧。

不然呢?独自抬头看看月亮,思考一下青草和干草那个更营养一些?算了吧,那样会被认为得了羊角疯呢。学生时代曾几何时,在一个苍蝇小店聚餐吃饭,廉价的啤酒,实惠的大盘鸡,每个人都是豪情万丈,看不惯生活的种.种不公,恨不得立刻出山一统江湖。

社会是个磨光机,通过时间把每个人棱角磨平,圆滑的可以照出自己丑陋的样子。

现在的饭局越吃越高级,圆桌上的台词全靠演技,酒场的哥们义气不必太在意,生活还是要靠咱自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矮大紧的词,许巍无比伦比的演唱,让我这个伪文艺青年也心潮澎拜了一把。也想着去放肆一把,去追求自己曾经的梦想,绞尽脑汁却也想不出当初的梦想。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模糊,也许自己的人生也就只剩生活的苟且了吧。直到最近读完《月亮与六便士》才发现,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诗与远方的田野里也充斥着苟且。

这本小说很有名,在读大学时就知道。当时的自己只顾着兼职去挣六便士,认为只有攒够了六便士才可以追求月亮,追求理想。如果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话,那就是六便士是月亮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可事实却并非如此。

《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是一位四十岁才学习绘画的证券经纪人,疯狂迷恋上了绘画,放弃优裕的生活,抛妻弃子去了远方。为了追求艺术理想,他饱尝贫穷与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极度自私的他祸害两位痴情女子,最终因患麻风病在世隔绝的塔西提岛惨死,死后其画名声大作,成为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极度自我,全然不顾别人的看法,把女人当作灵感的来源,欲望的工具,宁愿得罪千万人也要满足我一人,其中过程被人唾弃,内心饱受煎熬,且生活及其潦倒,可谓过着苟且的生活;他不是选择了梦想,而是被梦想击中。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三流画家斯特罗伊夫对大师顶礼膜拜,虽然斯特里克兰德看不上他,但依然尽力帮助,甚至最后自己的妻子被拐跑,也是自己净身出户。对妻子布兰奇的委曲求全,对大师的极端包容,生活中也充满着苟且。

一个女人能原谅男人给她的伤害,但是不能原谅他为她的缘故而做出的牺牲。在年轻时感情受伤的布兰奇,无法忍受处处谦让自己的丈夫,选择了跟曾经厌恶的斯特里克兰德在一起,这种单相思的恋情失败后选择了喝草酸自杀。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爱情也许注定是悲剧,感情世界里充满着苟且。

斯特里克兰德的原配太太,在丈夫决然离去后也经历了短暂的悲伤,可她终究认为生活还要继续,从一个家庭妇女到经营一个打字室,再后来继承姐姐家的遗产优雅的活着。在本书描述的人物里,可谓是最令人惋惜又敬佩的一个,她追求理想,希望丈夫能够归来;她独立,可以挣足够的六便士让自己的一双儿女接受最好的教育。

月亮很重要,六便士也很重要,性格即命运,命中注定那样就是那样!生活无处不存在苟且,平凡的自己如此,追求梦想的他们何不是如此呢?平庸生活鸡毛蒜的人生是被动接受的苟且,诗与远方是追梦过程中主动品尝的苟且。

篇3:《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

这两位画家的对立,实际上是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与精神荒芜的一种对立,表现了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两位画家不同结局的对比,表达了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渴望和呐喊。

一、物欲与精神的对立

作者毛姆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Burgess认为:“从许多方面来说,它是一个进步的时代,……然而它也是一个充满了怀疑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的贫穷,太多的不公,太多的丑恶,以及太少对信仰和道德的关注。”[2]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的秩序瓦解,西方物质文明飞速发展,隐藏在各个角落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尖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关系中,物欲与精神的对立是最突出的。在物欲的重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沉闷无趣,人们渴望从“日复一日无聊呆板的日常生活中逃离出来”。[3]在作品中,物欲与精神两者的对立表现为施特略夫和思特里克兰德两人的对立。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热爱艺术,愿意抛弃一切去追寻自己的精神艺术王国。相比之下,与这个物欲世界和谐共处的施特略夫则单纯得多,他的感情基调是平稳的,不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处在感情的两个极端,极度排斥物欲的世界。施特略夫平和友善,热心地对待朋友和家人;对待艺术,他的感情如一股涓涓细流,从容地表达着他对这个物质世界温馨浪漫的印象。他热爱这个物质的世界。

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态度始终是嘲讽不屑的,他认为施特略夫“是个蹩脚的画家”。[4]他对施特略夫的挖苦,对勃朗什的玩弄,对施特略夫家庭的破坏,都将自己置于施特略夫的对立面上。恰恰相反,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无比推崇,他总是在劝说画商买下思特里克兰德的画作。对施特略夫来说,与物质世界的和谐共处则是他最大的追求。“比起分离的痛苦来,他宁愿忍受妒火的煎熬”。[4]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的鄙视无法平复,正如极端的精神追求处于世俗物欲的对立面,两者水火不容。施特略夫对思特里克兰德的推崇,体现的是当时物欲世界对于构建精神家园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必须通过类似思特里克兰德极端的逃离行为才能够得以实现,也正说明物欲横流的世界对人类精神的严重干扰和破坏。

两位画家的对立,形象地再现了维多利亚王朝的时代情绪,表达了人们对现代物质文明的厌恶、反感和恐惧。在施特略夫的衬托下,思特里克兰德的逃离给人以震撼,正如一道霹雳闪电撕开黑暗的天幕,振聋发聩的轰隆声唤醒了人们对社会精神荒芜状态的关注,号召人们抵抗物质文明对人类精神的奴役和腐蚀,重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二、自由与束缚的对立

在十九世纪末期,社会的变革促使“人们开始对维多利亚时期以物质主义和进步为信念的价值观念产生怀疑。……艺术家越来越感到,这个社会充满了虚伪、欺诈,充满了痛苦、磨难、幻灭、绝望”。[6]物质文明的进步打开了人们的眼界,Bradbury认为:“在这个充满矛盾的年代里,将过时的利益制度与新的政治生机、将个人的天性与对物质的需求统一起来是几乎不可能的。”[7]人们急于打破陈旧的传统价值观对人类思想的束缚,尤其是社会陈规对人的约束和伤害,追求人性的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挣脱世俗束缚追寻内心自由的过程是艰难的,他渴望与自然同在,他要寻觅的是与人世隔离的乐园,他希冀人性的自由能够抚慰他焦躁的灵魂,给他带来永恒的宁静。他几经流离辗转,才找到了梦中之地塔希提。同样作为画家,施特略夫无法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超脱,他沉溺于这个嘈杂的世界无法自拔,就连他的画作,体现的也多是这个庸俗的世界。他努力地表达凡夫俗子的生活场景,而没有意识到正如绵延不绝的生活所带给人的陈旧感一样,他色彩失真的作品毫无新意。

思特里克兰德的艰难与施特略夫的沉溺,体现的是他们周围遭受强大的社会束缚,以及找寻自由的不易。甚至在世界闻名的艺术之都,思特里克兰德都无法获得自由创作的灵感,无法表达出自我的真实艺术感受。思特里克兰德奋力打破精神上的一切束缚,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由的行为,是人本身的天性使然。他找寻自由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探索自己作为人的本质意义和出路的过程。他的艰难探索,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氛围下人对自己艰难处境的探索,是对人性回归本源的一种渴望。镣铐越沉重,有志者的反抗越剧烈,无反抗意识或者反抗失败者如施特略夫之流也越多。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在走向工业化、民主化的进程中,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9],在机器的轰鸣声,以及经济繁荣的社会表征下,生命的真实被异化,人们渴望拨开这些错综复杂的迷雾,摆脱社会置于人精神上的枷锁,去探索“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人性自由的本源。因此,思特里克兰德特立独行的逃离是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而处在思特里克兰德对立面的施特略夫作为大多数人的代表,习惯了外界加之于人的束缚,已经没有了逃离意识。作为外部喧嚣世界的牺牲品,他只能在浑浑噩噩的平庸状态中度过余生。

三、结语

思特里克兰德和施特略夫的对立,实际上是在物质飞速发展而精神发展滞后的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精神渴望逃离物欲的控制、摆脱社会束缚获得自由的一种表现。思特里克兰德对这个社会产生的异化感和绝望感驱使着他不断艰难地进行逃离,他的逃离,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主导价值观毁灭的象征,是人们对这个“嘈杂喧嚣的世界以及无力找寻人性真实”[10]不满心理的一种折射。作者毛姆通过塑造思特里克兰德逃离和施特略夫沉沦的形象,不遗余力地表现了西方文明的沉沦,暴露了维多利亚时代文明衰弱和精神瘫痪的社会危机,唤醒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回归生命的真实。

摘要:《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位努力摆脱世俗桎梏, 执著追求自由以实现自我价值的画家。而作品中的另一位画家施特略夫无法也不愿走出世俗世界, 最终沦为平庸。前者代表了追求艺术和自由的理想, 后者成为西方物质文明的牺牲品, 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对两位画家的对比, 探讨造成两者不同结局的社会根源, 表现在物欲的重压下精神自由与社会束缚之间的斗争, 表达社会与艺术对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呐喊。

关键词: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人物对比,物欲与精神,自由与束缚

参考文献

[1]Elyas, A..The Horse’s Mouth and The Moon and Six-pence in the Light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ism and the BlakeanPhilosophy[J].Journal of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Arts and Hu-manities, 1989, (1) :19.

[2]Burgess, A..English Literature[M].London:Longman GroupLtd, 1974:180.

[3]Baldick, C..The Modern Move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4:214.

[4][5]毛姆著.傅惟慈译.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6]颜学军.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反思[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3, (4) :17.

[7]Bradbury, M..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1878-2001[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72.

[8]王守仁, 方杰.英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129.

篇4:《月亮与六便士》中女性的真善美

毛姆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生动地刻画了几位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有评论家认为,这些形象普遍体现了毛姆对女性不善的态度,但探究毛姆的生活经历可以发现,他对女性并不总是厌恶的,也有对女性真善美的渴求,作者把多样的情感被投射到书中的女性上。

毛姆对女性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类似母爱温柔情感的依恋,又有对索取无度欲望的厌恶,而这些情愫源自他的生活经验。他对女性真善美的感知源自幼年时母亲无私的爱,这份爱“给他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对毛姆终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导致他努力在不同的女性身上寻找相似的情感。但在寻求母性情感的过程中,他却接连受挫。起初,他遇到心仪之人,“浑身散发着充沛的母性光辉”。然而,他的求婚却遭受拒绝。之后,毛姆为了名誉而非爱情勉强结合的婚姻并不愉快。在外人看来,妻子“时髦轻佻的世界不属于他,她咄咄逼人的占有欲令他反感”,毛姆自己则感觉“生活在一个充满抱怨的氛围里”。妻子的无理与无尽的欲望激发了毛姆对婚姻生活的抵触。《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有挚爱母亲的影子,也有令人厌恶的妻子的痕迹。

个人经历影响毛姆对女性的评价与刻画,也就是毛姆的真善美价值观。但什么是真善美?首先,毛姆认为,太多人把真当作一种表现和判断,而忽略了真的本身,“人为了虚荣、安乐和利益,总是不顾‘真’的”。真的价值在于其本身,而不是外在的形式。人应该注重自我或行为的内在本质。其次,谈到善时,毛姆区分了爱情和仁爱。在爱情里,“渴望自由的人类灵魂总是把爱情所要求的自我服从看作是有失体面的”。因此,爱情容易引发自由心灵与占有欲之间的矛盾,“许多人害怕它的威力,满腹怨恨地只求摆脱它的重压”。这样的认识与毛姆在婚姻中的情感体验是一致的。至于仁爱,它比爱的层次更高,是“善的较好一面,它使本身具有严肃性的善变得温厚,从而使人们可以不太困难地遵循那些较细微的德行,如自制、忍耐、诚实和宽容等”。仁爱超越了爱情的狭隘,使人能忘我而对他人敞开更宽广的怀抱,也是毛姆眼里的善。可以发现,仁爱之善与毛姆所求的母性情感极其类似。最后是美。毛姆所指的美,并不是人的容貌或事物的外形,而是能让我们发自内心欣赏与触动的东西,“是指那种能满足我们美感的对象”,能“激起情感”。

一、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阿美

思特里克兰德太太阿美是毛姆心中真善美女性的反面典型。她喜爱与文艺工作者来往,被公认是个热情好客的女士,“在那些惯爱结交文人名士的人中,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要算心地最单纯的了”。然而,毛姆借小说叙述者之口对她的另一面有所暗示,“当她同作家结识以后,她有一种感觉,仿佛过去只能隔着脚灯瞭望的舞台,这回却亲身登上去了”。她认识名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友谊,而是出自虚荣心,想通过这些人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在婚姻家庭中,她被视为“贤妻良母”,但阿美以及她的生活对作为艺术家的丈夫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平庸俗套,激不起任何波澜,“没有什么比这一家人更为平凡的了”,丈夫出走不可避免。然而,在被丈夫抛弃后,她试图挽救婚姻的举动,以及行动无果后在他人面前的掩饰则暴露了她虚伪的本性。在误认丈夫移情别恋时,她通过刻意夸大的痛苦来引起他人的同情,但叙述者却清楚地看到“尽管她的悲痛的感情是真实的,却没忘记使自己的衣着合乎她脑子里的礼规叫她扮演的角色”,同时“她也很会把她的不幸表演给我看”,为的就是打动别人请求帮助,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在意识到丈夫因为艺术理想而永远不会回来时,她故意误导大众以桃色事件来定性丈夫的离去,以制造对自己有利的道德舆论。但在丈夫去世成名之后,她却对外展示与名人丈夫伉俪情深,认为这是“作为一个伟大天才的未亡人的一种义务”。

阿美被抛弃的命运暗含毛姆对其不认可的态度,她身上缺乏能感染他人的个性。虽然阿美的伪善并没有受到强烈的指责与抨击,但事实上毛姆对此是极其厌恶的。

二、施特略夫之妻勃朗什

另一位女性勃朗什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人性。她原本有深爱着她的丈夫,过着和睦的家庭生活。但在陷入难以自控的爱情之后,她扔下丈夫,投入他人怀抱,最后惨遭抛弃自杀身亡。在爱情之外,她对丈夫残忍无情。面对丈夫的挽留,她不仅无动于衷,给予嘲笑呵斥:“你简直丢尽丑了”。更为了摆脱纠缠,“用尽全身力气在她丈夫脸上掴了一掌”,以羞辱丈夫。无论丈夫如何为她着想,希望她回心转意,她都冷冷地予以回击,直至死亡也不愿意接受丈夫的好心。但又必须看到,面对突如其来的爱情,勃朗什有强大的对抗舆论道德的勇气。她不在乎爱恋对象贫穷的生活,执著坚定,“他到什么地方,我就跟他到什么地方去”。勃朗什在婚姻里的高傲以及爱情里的坚韧体现了她真性情,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虽然这是以牺牲他人幸福为代价的。

勃朗什为爱抗争让人动容,但其爱情本身却有卑劣的一面。与其说她是爱上他人,不如说她是被欲望所迷惑,“被一种无形的恐怖紧紧抓住,完全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了”。她破坏家庭关系,毁了自己的生活,恐怕只是为了满足欲望,一种“非常强烈的统治欲”。在她的爱情中,被爱之人难以获得自由。但若不是受困于爱情的盲目与不理智,勃朗什身上确有让人留恋的女性魅力。艺术家赞扬她的吸引力,“她的身体非常美”,并以此创作出一幅直通人心灵的画作。

因此,毛姆对勃朗什的态度,既有同情又有痛恨。他对她悲惨的结局心存怜悯,但不满她的自私冷漠,更憎恨她在爱情中的无尽欲望。“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被爱之人无不讽刺地评论道。这种处境,正是毛姆自身受困于婚姻中的缩影。

三、塔希提土著姑娘爱塔

与阿美和勃朗什相比,土著姑娘爱塔思想朴素,性格单纯。婚后她承担起了家庭所有重担,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男人,并毫无保留地付出。丈夫对她感到很满意:“她不打扰我……她给我做饭,照管孩子。我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凡是我要求一个女人的,她都给我了。”爱塔不仅给了丈夫舒适安心的家庭环境,更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她纯粹的供养并不要求对方物质或精神的回报。在丈夫患病时,她更是不离不弃,“别人谁愿意走就走吧。我不离开你”。爱塔生活成长于野蛮落后的原始环境中,对爱的理解也停留在原始阶段,“你要是不打我,我怎么知道你爱我呢”?她对男人如此真挚宽容,使她身上具有伟大母性的光辉。爱塔虽然是土著人,却与她周围色彩浓烈的环境一样,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美的享受。她散发着独一无二的自然之美,成为使艺术家“灵感开花结果不可或缺的事物”的一部分。

毛姆是喜爱爱塔的,这能从作者对爱塔与丈夫很长一段幸福时光的描述中看出来。爱塔是毛姆所寻求的真善美女性,她与年幼时母亲的影像非常相似。她们无私奉献,敞开温暖的怀抱,安抚人心,同时,她们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又能激发想象。作者在生活中并没有体会到这种幸福和愉悦。因此,土著爱塔的性格和品行,她的生活环境,都像是毛姆刻意安排,苦心搭设的幻影。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怀有一种渴求而不可得的遗憾心情。

四、结语

从阿美的平庸伪善,勃朗什的勇敢与欲望,到爱塔的宽容纯朴,毛姆并不是只有无情的批判,还有对女性不幸的同情以及美好品性的肯定。受幼年所获母爱以及婚姻不幸的影响,毛姆对具有温暖柔情、无私奉献精神的女性更为欣赏与认同,而否定那些虚伪狭隘的女性,《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女性形象正折射出作者真善美的价值观。

(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

篇5:《月亮与六便士》读书收获

这本书说是写于一战期间,想要给当时迷茫的人们一些鼓励,希冀人们不致于在战后对生活百无聊赖。不知道这本书对于那些人是不是真的起到指引心的作用?

看这本书的时候,很佩服斯特兰的自私,内心没有一丝愧疚波澜不惊地就抛妻弃子去到巴黎,全身心学画画。其实很羡慕,可是转念想想,现在的人有几个可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怕是浑浑噩噩地多些。

斯特兰其实往小了看可以是力争上位的庸庸白领,只是没那么彻底,仍旧在自己的生活圈里,会为自己做一点点娱乐的事感到负罪感,但无法避免,那些事总是很克制地去做,这样良心才回安宁。

最后,斯特兰终于去到大溪地,这个地设十分符合他种种要求的地方。爱塔料理他的起居,充当他的画模,满足他自己痛恨至死的性欲,不打扰他的内心世界,事事遵从他的意见,他大概不会想到此生能遇到爱塔这样一个完美伴侣吧。

现实生活中我们并不总能像他这样美满地按着自己所思所想去过日子,但他到底唤醒了一些心底里有执念的人。

篇6:《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代表了两个不同世界,梦想是天上的月亮,现实是地上的六便士,不同的追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无论为了生活而追求现实的理想,还是为了追求理想而放弃现实的生活,人生百态,都是一次生命的旅程,每一种生命体验都需要被尊重,你不懂别人的灵魂,就不要对别人的选择评头论足。

通过对比,毛姆把理想与现实,纯真与伪善,真挚与虚荣,用最原始的方式把人性的弱点:虚伪、贪婪和懦弱赤祼祼地展现,用无情冷酷的纯真撕掉热情似火的伪善面具,让真善灵魂回归原始,回归自然!

生命是一场旅行,愿我们都可以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不被纸醉金迷的现实所打败,愿我们在人生的路上能够始终保持初心,不被人性的软弱金钱的利剑所拖累!

篇7: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作为一本常年占据必读榜和弃读榜前十名的书,说实话,这本书很难让人爱起来。主线剧情也并不复杂,伦敦一位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在夜校学习一年绘画后,辞职并离开家,前往巴黎学画,后来在一个小岛病逝。生前并没有多少名气,死后成为著名画家,他的原型是高更,与梵高齐名。

很多人将此书理解为: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代表现实。

如果将这样一个故事定义为一个中年男子为追梦,放弃事业和妻子,最后一举成名,从而反思理想与现实的话,不免有些遗憾。他追求的是艺术吗?仅仅如此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这个问题指引着我读完了这本书。

克兰德在决定学画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天才啊,他之所以选择,是因为画得开心,他作为一个证券从业人士,理想却是创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长大的环境,自己渴望实现的目标,只是有时我们的愿望和目标似乎有些遥遥无期,难道我们就要放弃吗?我们都是时代大潮中一粒微尘,我们活着,拼命奔向目标,不是为了到头来发现自己不是天才而放弃,而是书中想告诉我们的;不是天才依然可以自由勇敢,不负此生。

理想是一把双刃剑,你要实现势必要放弃一些东西,很多人放弃了理想,因为我们活不成纯粹的人。只要月亮你就会饿死,只要六便士你就会活得庸俗。若想两手抓,又会发现,月亮够不着,六便士太少。

只有极致纯粹的人,才能不顾一切的去追求理想。但这也是一种悲哀,伟大而孤独。

上帝赋予一个人超常的才华,自然也要拿走一些,让贝多芬耳聋,莫奈失明,草间弥生出现幻觉,图灵自杀。上帝选中的天才,自有其痛苦和快乐,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披着一个理想的外衣,活在市井中。

我们的生活很简单,很单纯,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割肉喂鹰。因为平凡乃至平庸,所以才能拥有最简单的快乐,吃饭喝茶,看一花一树,满足于当下。

篇8:《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

《月亮与六便士》讲述的正是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如何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坚守信念,追寻自己心中所求的人生历程。他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证券经纪人,有贤惠的妻子,可爱的儿女,过着外人所看来幸福安稳的生活。然而,他却亲手把这一切都打破。辞去工作,抛下妻儿,就为了去巴黎学画画;生活忍饥挨饿,颠沛流离,甚至破坏对他行善之人的家庭,只为发泄自己对艺术的欲望;最后辗转到海岛上,过着野兽般原始的生活,在人生弥留之际,创作出了一副最终毁于大火,世人无缘得见的伟大画作。的确,以世俗的眼光来评判,思特里克兰德不仅脱离了他本身所处阶层里的精英成功人士身份,甚至算不上一个良民善哉,对人嘲讽利用,残忍无情。然而,毛姆借叙述人之口从人性的复杂性上肯定了思特里克兰德的离经叛道,是一个“卑鄙与伟大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人。当思特里克兰德扔开婚姻生活与爱情的重担时,他卸下了束缚他自由的枷锁;当他抛弃社交生活时,也脱去了与人虚与委蛇的面具;当他远离整个文明社会时,他摘下了罩在眼睛上的纱布,找到了永恒的美。作为一个出逃文明社会的艺术家,思特里克兰德体现了毛姆与“传统社会狭隘道德观”的对抗。他是一个典型的反叛者。

一、卸下婚姻与爱情的束缚

思特里克兰德对传统的挑战是以背叛婚姻开始的。在叙述者的眼中,思特里克兰德家庭生活形式是普遍的,“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这种安定的生活,符合大众对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期望,“没有什么比这一家人更为平凡的了。”思特里克兰德有稳定的工作,爱他的妻儿,他有能力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在婚姻中获得幸福,走上所谓的康庄大道。因此,在他扔下工作,抛妻弃子的消息传开后,家人震惊,旁人嘲讽,无不认为这是一个失去理智的人的行为。但是,人们虽看到了思特里克兰德表面的疯狂行径,却不知其出走动机,甚至以陷入“丑闻”和桃色事件来贬低他的行为。世俗之人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谴责他推卸婚姻家庭责任,却不了解他被婚姻生活所束缚,为获自由灵魂的胆大妄为。

在思特里克兰德的眼中,他对家庭婚姻是否承担责任,源于他自身的意愿,而与道德法律义务无任何关系。他承认离开妻子“是太岂有此理”,但并不感到惭愧。过去,妻子儿女的依附让他困于他并不感兴趣的工作生活中,更直接地说,家庭需要的不过是他默默无闻的付出和牺牲而已。家人享受他的庇护,对他内心一无所知;他喜欢画画,却只能偷偷地学习。直至离开家庭,他才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思特里克兰德与家庭的诀别是为了摆脱自由的枷锁,带着独立的灵魂去追寻心中的热望罢了。虽然他的不告而别显得自私冷漠,被传统道德所否定,但读者却不禁为他敢于放弃单调生活,直面心中渴望的勇气所打动。

同样具有争议的是,在巴黎学画期间,思特里克兰德引诱了画家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在利用她满足了自己的性欲后,又毫不犹豫地抛弃她,最终导致了她的自杀身亡。对于勃朗什给予的爱情,他没有丝毫的感激与欣赏,只当“女人是享乐的工具”,更借她的献身来克服原始本能和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正如叙述者对他的责斥一样,他似乎“心肠冷酷到没有人性的地步”,又似“不通人性”。但探究思特里克兰德的离家出走,不难明白,对于他这样一个崇尚自由,专注于精神历练的人,勃朗什任何试图以爱情之名占有和统治他灵魂的举动都无异于飞蛾扑火。他不会为爱情而停留,因为他有更高的精神目标,“某种远非血肉之驱所能想象的伟大的东西”。两者相较,人们显然很难去苛责他不为爱情所动。

二、脱去人情世故的伪装

思特里克兰德对女人不存柔情,对他人更是满不在乎。虽然出走前,他在社交场合表现得沉闷无趣,出走后恣意妄为,不管不顾,前后言行看似判若两人,但实际上他不喜社交生活,厌恶他人虚伪造作的个性从未改变。起初他寡言少语,被认为是个不懂社交技能,“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然而当了解他出走原因后再回顾这些细节,读者才能发现思特里克兰德其实并不愿参与这些充满奉承吹捧,装腔作势的无聊场合,他的无动于衷可能很大程度上并非源于他天性木讷,而是刻意的冷眼旁观。离开家庭孤身一人后,他更是自行其是,不在乎他人的评价与看法,无论是给与艺术指导的老师,试图规劝他的朋友,还是欣赏其天赋的同行,他对他们的意见一概表示不屑。更过分的莫过于他对在困难时好意施以援手的施特略夫的恶言恶行。他不仅讥讽嘲弄施特略夫的热心肠,霸道地占用后者的画室,还勾引了他的妻子,把他逼出了家门,最后导致施特略夫家庭的破裂。当叙述者诘问他时,他的冷漠甚至让人感到害怕,“为什么我要内疚?”毫无疑问,思特里克兰德是个自私冷酷的人,他的特立独行打破了人际交往的道德底线,社会规范。

但不得不说,思特里克兰德的邪恶让他有一份真实感,释放了压抑的天性,并成就了他通往艺术的道路。因为不受他人评论的影响,他能够坚持自己粗糙的绘画技巧,并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感恩朋友的帮助,也意识不到自己所处环境的恶劣,“完完全全地过着一种精神生活”;无论画作是否被接纳,他在画布上随心所欲释放的情感与欲望都是独立,真实,且令他自己满意的,而他也仅仅满足于此。此外,思特里克兰德对施特略夫家庭悲剧的态度展现了一种看透生活本质的领悟,即“一切都是空虚的,没有意义的”,所以他人的悲恸和怜悯,于他而言,不免有点惺惺作态的意味,因此,这种没有深度的情感难以触动他的神经。

既不屈从于物欲,又不听命于人,思特里克兰德对自己的生活有绝对的话语权。在马赛流浪时,即使食不果腹,也要拒绝不对他脾气的工作;寄人篱下,又不肯受制于人,对威胁暴力更以牙还牙。桀骜不驯的个性让他在文明社会中生存艰难,但他可贵的本真以及对艺术纯粹的渴望保留了下来。

三、抛开文明社会的压制

无论是在伦敦还是巴黎的现代都市里,思特里克兰德与周围都显得格格不入,而他最终也选择离开文明社会,来到塔希提,一个原始古朴美丽的岛屿上继续他的创作。到了这个时候,他与欧洲大陆上的世俗传统已经彻底告别,在原始社会里,他不仅感受到热情,心灵得到安抚,也“在自己周围处处可以看到为使自己的灵感开花结果不可或缺的事物”。塔希提岛上一派热带风光,充满了自然原始气息。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又成了家,妻子爱塔有着几乎出于原始本能的爱。以前家庭婚姻依附于他,束缚他手脚,现在家却成了他的庇护所,不需要他烦心人际琐事,也不需要操心经济状况,解决他的一切需求。这片土壤给他提供了自由,宽容的环境,极其适宜他精神上和艺术上的探寻活动。

正是在这样无拘无束的环境中,思特里克兰沉浸在自己的幻梦里,不断地捕捉与寻找美的存在。他跋山涉水,孤独隐忍,攀登艺术的高峰。他不在意结果,尽情地享受艺术激情火花碰撞,享受欲望发泄释放的过程,即使到了生命垂危之时,他仍在坚持创造美,以一幅惊世骇俗的画作为一生画上了句号。

毛姆试图刻画主人公的多面性,对他复杂的个性也展现了模棱两可的态度。小说中叙述者虽不认可思特里克兰德的不负责任以及恶言恶行,但也对他坚持心中所求,艰苦探索表示敬意。这与毛姆自身的生活哲学是一致的,“人性是多样的……某人认为对的事情,别人很可能会认为是错的。”简单的好坏难以定义人性,一个人的行为不受他人理解或不被社会接受是非常正常的,不应当用狭隘的眼光去做评判。毛姆还解释何为“正确的行为”,否定狭隘的道德观,“我们每一个人有时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明知自己的做法眼前不会、将来也不会带来幸福,但还是那样做了,因为我们认为那是正确的。”取得成功,或者幸福并不是人生的唯一目标,只要遵从内心所想,外在便无关紧要了。在毛姆笔下,与思特里克兰德的执着,真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明社会中他人的虚伪,为了维护传统与体面而压抑自我。

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反映了人性与社会传统道德的激烈冲突。在文明社会中,他渴望追寻心中所想,却不得不背负家庭重担,即使以言行反叛,也难逃世俗眼光。但他对艺术始终怀有热忱之心,并最终寻得一片沃土,发现了永恒之美。

摘要:《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关注人的精神追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塑造了一位反抗传统道德,追寻永恒之美的艺术家形象。主人公言行虽极富争议,但展现了毛姆一贯的人性复杂的哲学思想,并揭示了作者多元化的价值观,引发现代人对人生抉择和社会压力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反叛,精神追求,狭隘道德,复杂性

参考文献

[1](英)赛琳娜·黑斯廷斯.赵文伟译.毛姆传[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

[2]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傅惟慈译.月亮与六便士[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篇9:《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

关键词:毛姆 《月亮与六便士》 象征 矛盾

象征手法是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文学领域,象征主义强调的是“用象征的方法暗示作品的思想、事物的发展和抽象的哲理,尤其是在作者内心深处隐蔽的思绪”。在作品中,使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文章更有深意,更加神秘,也更通俗易懂。

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笔下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原先“是个十足的小市民”,“在证券交易所干事儿,是一个典型的经纪人”,“是一个令人起敬的社会成员,一个恪尽职守的丈夫和父亲”,然而,就在他不惑之年之时,他的心智好像是“被魔鬼附了体”,迷上了绘画。为了绘画,他突然抛弃相守17年的妻子以及子女,离家出走,到巴黎追求梦想。在巴黎期间,为了寻找灵感,思特里克兰德无论是在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方面,都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折磨和痛苦;同样是为了追求理想,在为人处世上,既折磨着自己,也给别人带来了痛苦,种种行为表现都超脱于伦理之外,让人鄙视而又无法理解。后来,主人公离开喧嚣的西方文明世界,离开了动乱的战争,离开了物欲横流的社会,只身来到了“世外桃源”的塔希提岛,在这里,他终于放下了“六便士”,找到了心中的“月亮”,找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驱动力,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震惊世人的作品。但是在他患病临终时,又与这些旷世奇作共同付之一炬,其行为令人震惊之时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小说通过对这个怪才及其周围的人与物的叙述,通过对西方文明世界与塔希提岛自由生活的描写,在理想与现实、真爱与虚伪、精神与物质方面,对标题“月亮”和“六便士”进行了深刻的象征性意义解读。

一、“月亮”与“六便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解读

象征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象征性意义,同时两者又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实现。小说题目中的“月亮”和“六便士”两个意象是本体,理想和现实分别是本体的象征体,这也是这部著作中象征手法表现最为突出的地方。

对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来说,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个画家,然而在传统思想观念的熏陶下,父亲认为学艺术赚不了钱,于是他就做起了生意,成为了一家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在不惑之年,他为了摘天上的“月亮”,追求内心深处艺术梦想,放弃了眼前的“六便士”,毅然抛弃家庭,放弃稳定的工作,在巴黎一座破烂肮脏污浊的小楼里闷头绘画,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追求艺术,甚至因为他的出现,造成了好朋友戴尔克·施略特夫家破人亡、背井离乡,然而,更让人气愤与无解的是,面对道义的责难和周遭的谴责,思特里克兰德表现的却是完全不屑一顾,没有丝毫的愧疚和不安。到了塔希提岛后,思特里克兰德才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他成名于此,成家于此,同时也把理想埋葬于此。他苦苦追求的艺术,最终与他一起付之一炬。这不免让人困惑,既然备受煎熬追求艺术,为何又要将艺术拒之于门外?

理想与现实永远是一对难以区分的矛盾体,要想实现理想,必须要切合实际,接近现实,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也是为了理想的实现在努力。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演绎得淋漓尽致,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和世人面前,从某种程度上说,主人公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要面对的种种问题,而且也没有处理好这些问题。作者也把“月亮”和“六便士”的象征手法表现得合情合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理想与现实并不完全是一对矛盾体,因为追求“月亮”,就要以“六便士”为物质基础,在小说中思特里克兰德在疯狂追求“月亮”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六便士”的支撑,离不开谋生的必需品。

二、“月亮”与“六便士”——爱情真伪的戏剧性解读

在古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狄安娜是皎洁纯净的化身,因此在西方世界,“月亮”往往被赋予感性意义,是纯洁无瑕、美丽健康的寓意,也常常象征着真挚纯粹的爱情。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爱情的真伪也是“月亮”和“六便士”的象征体。

斯特里克兰德与其太太的爱情有名无实,虽然是合法妻子,但是缺乏真爱。也许对外人来说,思特里克兰德太太与主人公相敬相爱,育有一儿一女,有着稳定的工作,有着令人艳羡的幸福家庭。然而如果走进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的婚姻毫无真情可言。思特里克兰德太太虚伪、好面子、物质化,并且孤芳自赏,当思特里克兰德离家出走后,她的第一反应是外面有了别的女人,给她留下的钱也不多,当提到死去的丈夫时,她的内心甚至没有一丝的难过,而是沉浸在丈夫的名画给自己带来的荣誉上,炫耀与骄傲一览无遗。

作为戴尔克·施略特夫的太太,在作者的描述中,勃朗什·施特略夫心地单纯、不爱说话,起初坚决反对生病的思特里克兰德到她家养病,后来又不顾一切地爱上了这个古怪的男人,这个变化之快令人惊讶,然而,无私的付出,换回来的却是思特里克兰德对她的冷漠和不屑,毫无任何感情和感激,哪怕最终勃朗什以死亡结束了自己的人生,都难以撼动他坚如磐石的铁石心肠。这也把思特里克兰德“冷酷无情、卑鄙自私”的恶劣形象刻画到了极点。他们之间的感情介于“月亮”与“六便士”两者之间。

在塔希提岛,跟爱塔结婚是思特里克兰德一生中最幸福的件事。在塔希提岛,他不仅找到了追求理想的象牙塔,而且也遇到了爱塔,一个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而这个女人也获得了他的真心。爱塔这个几乎没有受到世俗社会侵蚀的土著女人,给了他所需要的一切,宁静、家庭、生活。当思特里克兰德患麻风病要去山里生活的时候,爱塔坚决随他一同前往,对此冷酷无情的思特里克兰德竟然眼睛里含着泪水。这种爱情,超出物质的束缚,达到月亮般的纯洁。

三、“月亮”与“六便士”——塔希提岛与欧洲社会的象征性解读

在小说中,“月亮”除了象征着理想与真爱,还象征着一片神圣的净土——塔希提岛,而“六便士”则象征着20世纪初物欲横流、矛盾尖锐的西方社会。骆谋贝指出《月亮与六便士》出版时正是一个西方传统价值观不断解体,孤独感和异化感搅乱现代人内心平静的年代。

“如果不是战争的动乱使我有机会踏上塔希提岛的话,我是不会把我的一些回忆写在纸上的。”20世纪初的欧洲,西方的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正如一位欧洲的历史学家所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一战的爆发,让人们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同时,“战争来了,战争也带来了新的生活态度。”因为战争,作者跟随主人公的视角踏上了塔希提岛。

塔希提岛这个郁郁葱葱的荒岛是一个远离尘嚣、与文明决裂的原始野蛮丛林。环顾思特里克兰德生活的周围:椰子树、芒果树、巴豆花、小河、鱼群、螃蟹、山上的野橘子树……与欧洲社会相比,俨然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一块远离文明社会的绿荫。在这里,思特里克兰德躁动的灵魂安静了下来,追求梦想的心灵兴奋起来,他夜以继日、白天黑夜地画画儿、看书,偶尔在傍晚时分同心爱的爱塔“坐在凉台上,一边抽烟一边望着天空”。悠然地作画、惬意地生活,正是主人公灵魂深处所向往的东西。也因此,在岛上,他创作出一幅幅震惊世界的旷世之作,这些作品“让人感到作画者已渗入到大自然的冥冥之中,表现出的是一种原始的、野性的、令人战栗的东西,以致使人觉得这伟大的画章是不属于人间尘世的”。

他在岛上一点儿也没有引起别人的厌嫌。在英国或法国,思特里克兰德或许是个不合时宜的人,“圆孔里插了个方塞子”,而在这里却有各种形式的孔,什么样子的塞子都能各得其所。

象征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作品《月亮与六便士》正是通过“月亮”和“六便士”这两种形象和符号的重新组合,催生出了信念、爱情和地域这三种象征体,在这种艺术手法的渲染下,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更加鲜活,意义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可读。

参考文献:

[1] 吕伟民,王国明.论象征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121-124.

[2] [英]威廉·萨摩赛特·毛姆.月亮与六便士[M].傅惟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27.

[3] 骆谋贝,陈兵.传统土壤上开出的现代之花——论《月亮与六便士》现代主义叙事技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11-119.

[4] 鲁苓.追寻自我的路程——读《月亮和六便士》[J].外国文学研究,1999(83):75-78.

作 者:郭丽峰,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篇10:《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故事让我想起了《天堂电影院》的结局,数十年未见,纵使两人仍然相爱,男主终生未娶,但女主最终还是回归了理性,毕竟已为人母。相反的,电影《两小无猜》的结局让我很反感,两人嘻嘻哈哈的打赌“敢不敢”,就是不承认彼此相爱,但最后的结局两人终于在一起,然而男主却是抛妻弃子,女主也是抛弃了丈夫。这样为了心中所爱却毫不顾忌他人的做法实则让人喜爱不起来。虽然电影是非常不错。

现实中我想起了之前有跟人讨论过关于旅行的一个问题,有些类似,但也不加过多论述了,大致就是关于“只要你旅行的欲望足够强烈,钱和时间的只是你欲望不够强的借口”。也想起了之前跟她争论过关于徐志摩是否算渣男的一个问题,也有些类似吧。

支持每个人去追寻他心中所追求的,只要时机恰当,哪怕你根本不会成功,只要你自己能所求一份安宁便可,但前提是别过多的伤害他人。某些时候过度的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可以理解为自私。

篇11:《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文章前几章跟普遍的欧洲文学作品类似…无聊却又不可少缺,让读者一边吐槽一边坚持读下去……毛姆回忆“斯朱兰”并后来到大溪地去追寻这位天才的足迹…写下了这本书;作者写了这位大画家怎样脱离世俗的牵绊抛家弃子去追寻自己内心的理想,写了斯朱兰的才华,也写了他的人性;总的来说还是让人心底肃然起敬,不过感性的读者恐怕要小心,因为文章中段对斯朱兰性格的描写实在是让人窝火,我读的时候也是暗想怎会有如此“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东西,可是越往后读,我越否定了自己最初的对斯朱兰的看法,一开始作者说他没有人性的弱点,所以我觉得他我行我素,可是有的时候我又偏偏看到了他的弱点,从道德的层面来说对于斯朱兰的行为我认为的确应该被批评,可是…后面我又觉得那是我们赋予人性该有的特征,而人性本没有特点,就像动物界强肉弱食,没有人去评论一只老虎吃了一只兔子到底对或者不对……好在他在大溪地找到了自我,完成了内心深处才华表现欲望,所以到最后连自己也不察觉的原谅了他。都说这位斯朱兰先生其实就是大画家高更先生,于是我去网上搜了关于高更先生的作品(虽然我不懂画也不懂艺术),希望能找到他的些许痕迹,找到跨时代感情的共性…最后竟莫名的懂了关于绘画上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和后印象主义的皮毛,倒也是个意外的收获;最后,我当然佩服这位天才作家,可是仿佛我更喜欢毛姆先生。

篇12:《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欲情故纵 总得想点手段才能得到听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而对于斯特里克兰近年的生活,我故意不闻不问。我没有表现出对他多有兴趣,最终,我得逞了。他开始谈论自己。但是,他的口才太差,这些年的经历他讲得含糊不清,所以许多地方我只能凭自己的想象来填补。对

沉迷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牛奶面包?又算是什么呢

他完完全全过着一种精神生活,真是令人钦佩。

追求理想的人是这么一副行尸走肉的状态嘛?!

他走出来,带上了门。在我的想象中,我看见斯特里克兰把他的帽子往桌上一扔,坐下来,点燃了一根烟。同样坠入情网,男人和女人的区别是:女人可以一天到晚谈恋爱,而男人只有几分钟。

无知者无畏嘛!有限的生命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不可放弃与浪费的奢侈品。因为无知,所以探寻,因为探索,所以才慢慢的明白我们真正追寻的生命的意义所在。人生的探索路上是孤独的,这种孤独谁又会喜欢?但是没有这种孤独与付出,又何来的幸福与快乐可言。这也许就是人活着的智慧,痛并快乐着!不然枯燥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世界冰冷而残酷。没有人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必须深怀谦卑。我们必须看到宁静之美。我们必须隐忍地生活,这样命运之神才不会注目我们。让我们去寻求淳朴、善良者的爱吧。他们的无知比我们的知识更可贵。让我们保持沉默,满足于我们小小的角落,像他们一样平静温顺吧。这才是生活的智慧。

当你的所作所为超出一般人的认可范围之外,他们就是觉得你脑子有病,没有个性

篇13:《月亮与六便士》满分收获与笔记

小说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最初生活在城市,他为什么要放弃城市的舒适生活,而选择偏安南太平洋小岛,过着原始人般的放逐生活?小说又向我们展示了高更怎样的一个精神世界?

逃离:欲望的本能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现代化与城市文明带来的痕迹都是消极的、程式化的、没有诗意的。城市中的人们礼貌地交往,在宴会上举止得体地谈论高雅的话题。然而,城市实际带给人们的却是生命力的丧失。对于斯特里克兰德这样一位有着非凡天赋的画家,他只是城市中的一个“忠厚老实,索然无味的普通人,一个毫不引人注意的人”。同时,城市也是孤独、焦虑、混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所割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远,甚至人与自身的本质也出现了异化。人们习惯于理性的生活,在这样的都市中将自己包裹起来,与最亲近的人甚至与自己的本质相疏离。斯特里克兰德太太不曾察觉自己的丈夫非凡的艺术天赋和热情,却认为他“没有一点文学修养,是个十足的小市民”。这种都市生活的描写正是小说中的“六便士”,它可触可得,不似月光般清幽却只可仰望。但是这样的生活却会一天天蚕食我们的梦想和愿景,使我们忘却了生活的意义和追寻的价值。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在每日为生活奔波的追名逐利中,我们失去了与自然、与土地最本质的联系,我们在都市文明中被异化为非我。

正像是小说中的斯特里克兰德一样,在高更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看到,滞留城市时是他创作的低潮期,城市的文明与钢筋混凝土的建筑丛林阻碍了他与自然的联结,最终他选择逃离出自己生活的巴黎( 小说中为伦敦)。小说中折射的正是高更的精神世界,他发现在这个孤独、板结的城市里,太过理性的现代人过多地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却忘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能,人的自然属性。“我怀疑是否在他的灵魂中深深埋藏着某种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尽管为他的生活环境掩盖着,却一直在毫不留情地膨胀壮大,正像肿瘤在有机组织中不断长大一样,直到最后完全把他控制住,逼得他必须采取行动,毫无反抗能力。”一种斯特里克兰德式的狂热不羁,一种无法抗拒的欲望在高更体内膨胀,引领着他逃离城市。

这种根植于人内心的狂热和欲望源于高更的童年经历。高更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曾跟随家人在秘鲁生活,各色人种的原始生活便深深地扎根在他的潜意识里,成为他挥之不去的创作冲动。在他的艺术创作中,这种原始的冲动始终在膨胀、生长。从巴黎的近郊,到布列塔尼,再到塔希提,他始终追求简单、质朴的艺术形式,描绘远离现代社会文明的原始与粗犷。

同时,对自然的渴望不仅在个人的记忆中,还深深地埋藏于人类集体的记忆中。在生命最原始的状态,人类与自然产生了最紧密的联结,自然满足着人类最原始的天性。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理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种原始意识一直被压抑在人的潜意识里,构成了一种神秘的本能冲动。现代人身上被压抑的非理性,即一种无意识的冲动可以通过与原始生活的联结复苏。高更也正是在这种神秘的原始冲动的驱动下追寻自我,创作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塔希提:原始的呼唤

随着地理大航海和随之到来的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的蔓延,西方的探险家将目光投向神秘的东方。对原始景象的探寻已经从时间上的远古时代变为空间上的东方。东方生活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对西方的探险者来说都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塔希提小岛正是有一种喷薄而出的魔力召唤着高更。不知是一种探秘的好奇还是朝圣的虔诚,让高更倾其所有放逐自己到塔希提,寻求一种神秘的救赎力量。“说不定在他们内心深处仍然隐伏着多少世代前祖先的习性和癖好,叫这些彷徨者再回到他们祖先在远古就已离开的土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地感觉到这正是自己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于是他就在这些从未寓目的景物里,从不相识的人群中定居下来,倒好像这里的一切都是他从小就熟稔的一样。他在这里终于找到了宁静。”这份安静仿佛引领着一个在城市文明中板结的灵魂,不期而至地走回了祖先们的远古乐园。高更绘画所出发的地方,正是生命的起点,而他绘画之最终寻求的便是人类灵魂最初的栖身之所。

小说中对于“我”初到塔希提岛的描写似乎让我们了解了为何这座岛对高更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这里浓荫郁郁,古老的习俗绵延不息,一个棕色面孔的海洋。”对于久居城市的欧洲人来说,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机器、铁路和不断扩张的城市带走了曾经属于欧洲的宁静,而他们所期冀的自然和简单却只能从远离欧洲文明的东方得到补偿。像是有一条界线似的,踏上塔希提的土地,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种浑厚、悠远之感。时间不再是机械表盘上的刻度,这里的时间在风吹树叶间,在塔希提妇女采摘果实的指尖流过。很容易想象塔希提岛的经历让高更真正平静下心绪,而这种质朴、古拙的民风和与大自然的深刻联结也为他的绘画注入了活力。高大浓密的热带植物,本色木头盖成的凉台平房,古拙质朴的木刻器具和健壮丰满的塔希提妇女,自从高更来到塔希提小岛,这些都成为带给他的作品原始生命力的重要主题。

nlc202309090953

篇14:《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本书主人公原型高更,与主人公的命运很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高更的作品确有留世,而主人公的惊世之作被他嘱托毁之一炬了。人们在遗憾的同时,更引起了“人活着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的深思。

书中讲故事的作者“我”,以作家的身份贯穿全书始终,其实也在从侧面提醒我们,故事就是故事,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真的去纠结这个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这样的人?为什么呢?要知道,作家擅长的就是讲故事。如果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你我他她中的任何一个人,也不要过多地去批判对错。而故事中的“我”尽管是个擅长写故事的作家,但依旧是一个普通人,要先好好活着才是。

篇15:《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突然有一天,斯朱兰离家出走去了巴黎,只给自己的妻子留下了一封信,信里也没写自己干什么去。斯朱兰的妻子和别人都认为他有外遇了,所以妻子派“我”去看看究竟。

“我”去了巴黎后却发现斯朱兰并没有什么外遇,而是独自一人穷困潦倒地生活着,他的外遇就是他的梦想--成为一名画家。

当“我”把自己在巴黎看到的情景和斯朱兰的妻子讲述后,她并不相信我说的话,坚持认为身边流传的他有外遇的说法。

而五年后,当“我”再一次来到巴黎的时候,从自己的朋友--德克那里知道了斯朱兰的近况,他依旧穷困潦倒着,每天画着自己的画,晚上到固定的咖啡馆喝着咖啡。

“我”的这位朋友德克,自己画的画并不好,但在评价别人的画这一方面却很有天赋。他在看过斯朱兰的画后,对他赞赏有加,坚信斯朱兰是位伟大的画家,并在他有困难时经常帮助他。

有一次斯朱兰发高烧,差点失去了性命。德克央求自己的妻子--布蓝琪收留了这位有天赋的画家,于是,斯朱兰便在德克家画画,养病。后来,他的病也好了,但他的自由与激情也俘获了布蓝琪的心。

斯朱兰在和布蓝琪一起生活了三四个月后,布蓝琪便服药自杀了,德克带着巨大的悲痛回到了家乡,但同时他还是很欣赏斯朱兰的艺术天赋。

47岁的斯朱兰在法国浪迹多年,最后终于来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地方——大溪地。他每天过着艰苦的生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后来有人同情他,帮他娶了一个崇拜自己的土著女人——爱塔。接着他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开始了,他每天画画,看书,和妻子一起赏景,在这美丽的土地上,他的性格开始变得温和,不自私,不粗暴。

不幸的是,他得了致命的麻风疾病,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画出了自己的伟作——在一间房子里的墙壁上,他画出了气势磅礴,恢弘,性感,奔放的画作,里边融入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和顿悟。他的眼睛虽然瞎了,但他知道自己对这幅作品很满意,所以在自己的理想实现后,他请求爱塔在他死后烧掉这座房子。当然最后,这幅画也不存人间,但他的其他画都升值了。

篇16:《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斯特里克兰德这样一个毫无道德感可言的角色出现在这样的故事里,也就难怪多数人会把注意力放在天才与道德感能否共存、现实与理想的抉择等问题上。

但我认为这既不是一个庸俗的追梦故事,也不是单纯在讲天才都是反人类反社会的。甚至它根本不具备多数故事的共同点,它是纯粹的理性的裸露显现。大部分小说的本是情绪操纵,让读者产生代入感。即使有不少小说包含了戏谑与讽刺,但其中的某些角色仍会让人爱或恨或同情。但这部不是。斯特里克兰德是天才却无任何可爱之处,施特略夫善良软弱又可怜却没骨气到难以让人同情。

很多作品里的天才都特立独行且难以相处,毫无平易近人之感,可总还会对那么一两个朋友或者情人袒露感情,甚至忠心耿耿。而斯特里克兰德却不是,他对任何人都只有戏谑。

篇17:《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自从一股逆风袭来,他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

盲目地一味勤奋的确能创造财富和荣耀,不过,许多高尚优雅的器官也同时被这唯其能创造财富和荣耀的美德给剥夺了。对于查尔斯来说,恋爱是一种原始的冲动,而他一直压抑着这种天性,只为了能描绘心中所想。“我”一针见血地对查尔斯说,“你说服自己相信你已经永远摆脱它了。你为这种自由欢呼雀跃,你感到你终于翻身做了灵魂的主人。你似乎超凡脱俗,飘然游弋于星辰之间。然后,突然间,你再也忍受不住,你发现原来你的双脚一直在烂泥里跋涉。于是你想要破罐子破摔,索性全身躺到烂泥里。”

而当一切都结束以后,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那种仿佛看透世间万物,宇宙恒星的彻悟,那种自己宛然成神的圣光,是无可比拟的。似乎在暗示着查尔斯即将陷入一场爱河。

上一篇:cpa综合阶段历年真题下一篇:工会办公室的月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