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2024-07-11

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共11篇)

篇1: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为有源头活水来

-----吉林市田家炳中学语文学科阅读课总结

我校从2009年开始进行语文阅读课的探索,在高

一、高二两个年级进行,一周增设一节阅读课。经过两年多的实施,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成果,但仍处在不断探索之中,现总结如下:

一、开设阅读课的动机。

1、多年来学生因阅读量过少、阅读面过窄、阅读倾向不正确等原因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下降,写作水平降低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为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问题,应有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机制来给予保障。

2、过重的学习负担,使挣扎于茫茫题海的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和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冷落了课外名著的阅读,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习作中套话连篇,空话泛滥,无任何生气。

3、《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了比较具体的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在附录中还明确列出了30部课外阅读推荐篇目等。同时在“教学建议”部分还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

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共同提高阅读能力。”这些都表明,对语文学习中课外名著阅读的作用,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基于上述原因,语文组提议开设语文阅读课。

二、阅读课的具体目标。

1、让学生能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获得高层次语言素材的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阅读课程的育人功能。

2、让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三、阅读课的实施步骤。

1、开课前准备。

(1)开会研讨,全体语文教师拟定阅读课标准,形成章程。(2)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指明开设阅读课的作用和意义及要达到的目标。耐心解释,逐渐减少并消除各种误解和阻力。

(3)课时设置规范化。我校将阅读课纳入总课程表,保证了阅读课的顺利实施。

2、图书来源:

自购、租借、校图书室、网络。

3、阅读书目:

教师推荐(每学期2—3部长篇);高一阶段推荐:《活着》、《围城》、《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高二阶段推荐:《狼图腾》、《边城》、《兄弟》、《老人与海》等。

个人自选(需教师审核)

4、指导:

分别指导、集中指导两种形式并用,重在点拨、引导。

5、要求:

(1)每周保证一课时正常授课时间集中阅读;课外时间不限(2)建议写出读书笔记、读后感、随笔或精彩语句摘录。(3)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

(4)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了解阅读情况,解决发现问题。(5)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阶段性各类典型奖励。

四、成果展示。

学生读书活动形式多样,读书报告会、专题读书会、诗歌朗诵会、辩论赛等。在读书报告会上,同学们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介绍自己所读的书籍,高二年级的高颖老师、高一年级的王慧、付清如老师代表各自年级进行的读书会,效果非常好。课本剧表演也受到广泛欢迎。

现在重点介绍我校的读书报告会。

(一)、如何做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是在读书之后向听众所做出的对所读的书进行的总结的回顾性的报告。在报告中,报告人要对书进行总体性的把握,对

主要问题进行论述。

(二)、读书报告的类型。

1、感发型:个人的直觉,以表明对该书的印象与感受。如罗茜同学“我相信,只要读过《道士塔》的人,一定都记得那个里面有个傻楞楞的道士.那个道士身穿一件灰白色的道士服,眼色呆滞,脸色木然.有人恨他,有人怨他。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就只是对牛弹琴,换的一个漠然的表情。于是,我看见了,我看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2、论述型:析论该书之内容、旨趣、结构、技巧、并评鉴其价值、地位影响。如马宇彤同学品读《活着》:“关于一点的人生哲理.我觉得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人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胜利。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惟有硬着头皮活着!这本书好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社会的疏漏,同样也可以照出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当一次次邪恶的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冷静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呢?”

3、摘述型:摘引书中若干具有代表性之片段,夹叙夹议,籍以表彰该书之精神特质。例如张达一同学鉴赏的《三杯茶》:“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

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

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当摩森顿于攀登K2峰迷路,科尔飞村居民拯救了他的生命。当地的居民生活艰困,糖是如此稀少珍贵,他们却为他煮了甜茶,让他

恢复力气。此后,从第一杯茶到第三杯茶,从陌生人到愿意以生命守护彼此,“三杯茶”代表的是他们之间珍贵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诺,也是一个旅人,改变世界的开始。”

4、比较型:将该书与同类著作作一比较,衡量其得失优劣。例如有的同学读余华的《活着》,又读了其相关作品,如《兄弟》等。

以上类型可随需要交互使用,不必拘泥。

(三)、读书报告撰写各步骤:

1、选定题目:每人根据阅读感受,自由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角度确立一个论题;选择的角度要小,挖掘要深;

2、研拟初步大纲

3、收集资料

4、整理资料

5、拟定详细大纲

6、撰写报告

(四)、读书报告的格式:

主题报告关系重大,应该格式化,分为几个组成部分,按以下要求明确在报告中列出:

1、题目

2、内容摘要

3、关键词

4、报告主线

5、正文结构

6、报告主旨

7、引言

8、正文(1)理论基础(2)主要问题(3)问题的解决

9、结语:

(1)从本书有何收获(本书令你有何提醒、启发及反思)(2)本书引起的思想上的转变(3)本书令你引发的期望

10、做完后对报告进行总结。首尾相顾,给人以清晰之感。在提交报告时,还要对报告进行的情况进行总结,把问题的解决案和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五)、写作的准备: 培养适当的读书方法与技术

1、先做纲要笔记。

2、将原书的序言、导论、目次先看一遍,再分章节将要点记下。

3、如有批评或心得应随时记下。

4、重新综览笔记,然后将全书的内容大意,扼要而有系统的介绍加以评论。(可参见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5、(1)提出问题

(2)表达期许

(3)归纳主要意见

(六)、报告要求:

1、总体要求:

架构井然有序,层次条理清晰。行文简洁明了,造句畅达易读。批评态度客观,立论要讲证据。

恳切发掘疑问,培养洞视创见。

2、读书报告的具体要求

(1)理解书:认真理解和概括书本内容(书里说了什么)(2)抓书主旨:在前后左右比较中抓住其主旨(书的贡献何在)(3)激活问题:从中激活个人的问题意识(4)联系实际:联系中国实际加深体会(5)利用书:看看如何用书

(七)、做报告应避免:

1、表情呆板。

2、完全照稿子念。

五、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我校阅读课的开设开了一个好头,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应加以注意。

1.阅读效率是关键,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理科老师占时较多,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阅读,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向课堂要效率,保证高效阅读。

2.被动阅读仍然存在,教师指导要有的放矢。

在阅读课的操作中,部分同学阅读的自觉性不够,需要教师监督,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有些同学退缩了,表现为经常不带书,或看书不认真,甚至一些理科老师也不以为然,认为是吃力不讨好,这时就需要我们坚持,并注意方法,加强指导。

3.阅读课的软硬件也应加以提高。

书籍的来源较单一,教室仍很紧张,但这些都在改进中。教师的认识和业务能力也应有相应的提高,阅读课不是看看书就完事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是关键,师傅要领进门啊。

我们深知,阅读课的进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间还会遇到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共同努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一定会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条路来。

吉林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篇2: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网课老师工作总结1

2020年是注定要被计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由于新冠肺炎的影响,我们要推迟将近一个月才会开学,根据教育部的规定我们要做到停课不停学。我们学校使用的是省教育厅发布的“名校同步课堂”资源,学生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同步观看各年级的课程,同时也支持点播回放。另外也要求有当天课程的任课教师直播答疑和在线辅导。

英语每周三节课,比我们平时的每周五节课的密度要小些。课的进程就会相对来说慢下来,对于学习自觉性好的同学是会有利于他们巩固学过的知识,但对于自觉性差的同学由于少了监督,少了课程的时间他们可能会相对懒散些。上了一周课后感觉从刚开始的慌乱中已经慢慢适应过来了,也慢慢发现了网课的些问题。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无法监督学生。当我写下这个问题时我脑海中出现的是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提到了应该给与孩子绝对的自由,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人生来不是为了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第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形成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一个被管制太多的孩子,他会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自身坏习惯的“奴隶”。如果我们事事都想监督他,事事都要他们听从我们的建议,有时候可能会与我们设想的方向相反,走向对立面。特别是对于六年级下期的孩子本身已经进入到了叛逆期,如果我们管的过多,过严有时候未必是好事。正好趁这个特殊时期锻炼孩子的自觉性,让他学会为自己负责。也许现在正是那个合适的自然环境。所以这最大的问题好像也不是问题了而是教育的契机,就看我们教师能否抓住。

第二个问题是改作业。因为作业是让学生写到本上拍照上传到钉钉的家校本的,每次作业总是有几位同学不完成作业,以前在学校可以面对面的督促他们完成作业,但现在鞭长莫及,只能给家长发信息打电话进行督促,效果不明显。另外作业中总是有各种错误,无法在学生写的作业上批改,只能另外用文字描述出来学生的问题及如何改正,感觉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虽然要求同学们将有错误的地方重新订正,但具体订正的怎么样,每次只有五六位同学有作业订正后的反馈。作业是对学生上课状态和问题的反馈,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个途径,而现在这条道路貌似有点堵塞了。如何从其他途径得知学生的真实反应是目前考虑的一个重点。

第三个问题是由于老师讲课是全英授课,有些程度弱的同学听起来比较吃力,也有同学反映听不太懂。虽然自己平时的课堂上一直坚持尽量用英语讲课,但为了照顾一部分比较弱的同学,很多时候我如果看到他们没有听懂我的指令的话会用汉语重复一遍,但网课由于无法跟学生进行交流,老师上课时也就无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做出改变了,只能根据经验和大多数学校的学情来设计课。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我们根据具体学情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性。上学期我们区外国语小学的一名老师来我们学校交流,外国语小学的成绩在我们区一直是数一数二的,来我们学校交流的老师更是他们学校的翘楚,但是一学期下来她所带的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并不好,甚至比原来还有退步,学校也觉得奇怪,在教研组内我们也探讨了原因,她的课我们也多次听过,单从课的设计上是毫无问题的,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总感觉课堂上少了点什么东西?在深入思考后我感觉还是对学情的把握不到位,我们学校作为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无论是在生源上还是在家长素质上都无法跟处于市区的外国语小学相比,特别是上学期刚经历过三校合一,学生和家长都要有一个磨合期,学情就更复杂了一些,不先搞清楚这些就急于备课势必会得不偿失。

第四个问题是无法安静办公。由于要在家里办公,八岁的老大要上网课,两岁的老二要人带,老公也要网上办公,本来想着让爷爷奶奶过来帮忙带老二哪,结果老二天天哭着找爸爸,找妈妈,根本不理他们,下午十几分钟的直播答疑他能把嗓子哭哑了。加上由于疫情整天都要待在家里,在老家散漫惯了的老两口天天吵着要回去,以前去了学校,没办法老二闹一会也就跟爷爷奶奶玩了,再加上他们还可以去外边玩,相对来说会好点。现在是公事加家事天天搞得苦不堪言,身心俱惫,没有时间静心思考,没有时间认真备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跟老公商量了很多次虽然没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有些事情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比如坐下来跟爷爷奶奶好好谈谈,心平气和的讲讲当前的问题和形势,也倾听倾听他们心底的想法,相信我们一定是可以互相理解的。同时我们也迫切的希望疫情能够早日结束,让一切回归正常。

停课不停学,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的去思考学生学习的规律到底是什么?怎样的课堂更有力于我们的学生?也让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利用互联网加的模式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了怎样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会让我们的小家更为和谐。

网课老师工作总结2

疫情还在延续,线上教学仍在继续。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我校普高教务处一手抓疫情防治,一手抓教育教学,精心组织线上教学工作,校领导亲自参与到线上教学教研之中,在全体师生居家防护之际,网上教学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优势显现。

当下我校普高网上学习在多方配合之下,已经走上正轨,其特点主要表现为,①“建群”。借助腾讯QQ及微信、钉钉平台,分别创建“班级群”(主管为班主任,负责统筹全班网上教学工作)+“学科群”(主管为学科老师,负责各学科学生学习的答疑解惑及检查工作)+“家长群”(建立起家校沟通平台,借助家长督促落实学生学习情况),我们的网课正是在这些有效“群平台”的高效创建及运作过程中,才得以正常运转,才有了“停课不停学”的常态化学习保障;②“网课”即“名课+微课+反馈”,各科教师在组织学生有选择性的收看猿辅导课程的同时,大胆创设各具特色的网络直播课,并在第一时间实现与学生们的高效互动对接,这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延续。

但我校网络学习在体现共性特征的同时,也彰显着学科特性,在教研组的统筹规划下,各学科教学工作扎实有效。语文学科坚持落实语文核心素养,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及当前考纲要求,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方法,例如高三年级结合当前考试要求,强化学生对时事新闻的解读能力,非毕业年级强化学生的日常学习积累能力。数学学科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作业训练,同时通过抽查等方式,落实对学生的训练成效。英语学科强化对不同考点的专题训练,有计划的开展对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题型的专项训练,重在积累。综合学科加强合作,强化素材整理及综合训练,将时间进行有机协调,落实综合学习成效。

当然,这些共性优势的显现,及学科特性的彰显离不开各班主任及各科教师的配合。部分班级结合学情特点召开班科联系会,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通力配合之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减反增。祝华老师、张绪林老师、陈敬华老师、孙林老师、吴云霞老师、何军鹏老师、刘先武老师、揭诗权老师、朱光恩老师、罗国香老师、徐曼老师、鲁婉希老师等,加大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并给予适当点评,激发学生积极性,陈芬老师选取适当教学APP,对学生进行英语学科的训练,谢丹老师坚持网络直播课,黄艳老师、魏琴老师,与学生一起看直播课,课后根据网课内容布置作业,与学生进行答疑解惑……

总之,网络教学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之下,各科教师根据自身现有条件和学生学习情况,开展有自我特色的网络教学工作,为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贡献一己之力,相信伴随着疫情防控的好消息,我校网络教学亦能达成理想效果。

网课老师工作总结3

根据区教育局的通知要求,在教研组的共同努力中下,从2月10日开始,我已经进行了3周的线上教学,这是一个陌生的课题,再加上信息技术水平的缺陷,我从开始的战战兢兢、不敢下手,到现在逐渐习惯、得心应手,每发现一个新功能能在教学上有所协助都无比的激动,现在将一些收获和困惑都小结一下,也许有些想法、做法是稚嫩肤浅的,压根儿不值一说,甚至贻笑大方,但终归是实践所得,姑且一说吧。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带来在授课内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四年级语文线上教学的内容,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王树妹主任作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年级组建立区层面的集体备课群,制定四年级语文区级集体备课方案,全区统一规定每天授课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由每个学校的备课组长领取任务,撰写学习单初稿,寻找上课资源,上课前一天下午2点在集体备课群集中讨论,然后根据修稿意见形成最终定稿。我们备课组在拿到学习单和学习资源之后,还要在进行校内的集体备课,制作上课PPT,确定上课人员,分工合作。第二天8点半到9点10分完成线上授课,然后各班统计上线率,核查未上线原因,再检查作业,查找问题,并将问题汇总,分析原因,进行有计划地课后辅导。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四年级语文线上教学逐步形成了学习初案、集体研讨、二次备课、线上教学、批改作业、问题汇总、课后辅导这样的过程。从教学效果来看,对小学生而言线上教学的内容不宜过复杂,前期教学古诗,检查的手段是抽查背诵、默写,只要上线学习的同学,检查的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但在2月27日学习修辞的时候,暴露出很大的问题。一是所选的学习视频过长,学生观看视频不能至始至终,学习效果差。二是视频讲解不比课堂教学,关注不到学生现场掌握情况,讲解没有针对性,课后作业的反馈问题很大。四年级组及时调整内容,28日针对这一节课重新直播教学,效果有改善,但还需进一步增强练习。

二、教学工具的变化带来技术应用、教学状态的变化

技术问题是横在线上教学面前的一道沟壑,教学方式、教学工具的蓦然改变,都需要一个逐渐适应、逐步改变的过程。四年级语文线上教学经历了一个被动接受、手忙脚乱、烦躁退缩、压力前进、摸索方法的过程,可以说线上教学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首先是上课状态的改变,你不知道对面坐了谁在听课,没有交流,自说自话,缺乏自信。紧接着就遇到“卡”的问题,这不是学校的一两个技术人员能够改变的,而最后改变这个问题的恰恰是我们上课的老师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共享很重要。另外,我们不能总想着用简单的办

篇3: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穷人》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 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 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一、在反复品味课题中“言意兼得”

刘老师抓住课题中的“穷”字抛出了一个设计很巧妙的问题:这篇课文题目是“穷人”, 但除了课题中这个“穷”之外, 通篇课文都没有再出现一个“穷”字, 那么桑娜和西蒙两家是穷人吗?请你在课文中找到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关键词语和句段,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汇报。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着眼于培养学生品析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果然阅读后的汇报精彩纷呈。

关于桑娜家, 同学们找到了:

1. 孩子们没有鞋穿, 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学生悟出:孩子们连鞋都没有, 可见桑娜家确实很贫穷。

2. 吃的是黑面包, 菜只有鱼。

学生悟出:他们吃得很差, 因为他们是渔民, 只能吃自己打的鱼。

……

关于西蒙家, 同学们找到了:

1.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 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 如今又加上病。唉, 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

学生悟出:桑娜是穷人, 可连她都觉着西蒙家的日子难过, 可见西蒙家的日子太艰难了。

2.她头往后仰着, 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 像要抓住什么东西似的, 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学生悟出:她家铺的是稻草, 连褥子都没有, 实在太穷了。

……

同学们咀嚼文字, 体会到了他们两家物质上的贫穷。

在课堂结束时, 老师再一次引领学生体味课题:穷人, 这样的穷人“穷”吗?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他们虽然在物质上是贫穷的, 但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说, 他们却又是富有的, 他们勤劳、淳朴、善良、乐于助人, 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二、在品味段落结构中“言意兼得”

课文第八自然段写桑娜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 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还不会说话, 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 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第九自然段则写了她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后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刘玲玲老师在执教这一片段时, 有这样一个设计:如果老师把这两个自然段颠倒一下, 故事变成桑娜在看到西蒙家悲惨的景象时, 内心先进行激烈的矛盾斗争, 再把两个孩子抱回家, 好吗?为什么?这个假设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议论纷纷, 最终得出结论, 不行!因为桑娜当时想都没想就这样做了, 是她善良的心让她觉得自己非那样做不可。如果不那样做, 西蒙家两个年幼的孩子就可能会冻死, 饿死……在学生的交流争论过程中, 学生不仅触摸到了桑娜的灵魂, 同时也对作者托尔斯泰的行文安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在咀嚼品味词句中“言意兼得”

课文第九自然段刻画了桑娜抱回孩子后紧张、担忧、矛盾的内心世界。“文中有五处省略号, 这些省略号是什么意思?桑娜都想了些什么?”刘玲玲老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思索。

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后回答:“她觉得对不起丈夫。”“她在想这两个孩子怎么养活。”“她在想让丈夫揍她一顿来换取孩子在她家生活的权利。”……

学生从桑娜不安的心理中感受到了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 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桑娜那美好的心灵。

课文中渔夫得知西蒙家悲惨的遭遇后, 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这句话在教学中, 刘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同学们,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让人很感动, 是哪个词?”生答:“熬!”“你能不能给它换个词?”

生答:“换成‘挺’‘支撑’。”

引领学生换词读句子, 比较句子, 哪个更好, 为什么?“熬”字让学生感到渔夫家的生活会变得非常艰难。

四、在师生对话交流中“言意兼得”

刘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用一个词形容桑娜家与西蒙家的生活, 学生说到“艰苦”, 如果老师这时只说很好, 那么就会很遗憾打断了其他学生继续思考问题可能然而, 刘老师引导学生再思考有没有更合适的词。于是有了“拮据”“贫苦”以及“艰难”。一个词上一个台阶, 概括得更为精准, 对西蒙家同学们则在老师的引导下, 用“悲惨”来形容。师生对话过程中关于遣词用句的修正多次出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篇4: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一.扎实做好字词检查,轻装进入文本

在一次公开课时,因为词语教学难以出彩,我就蜻蜓点水,对学生的基本功没有检查,导致细读环节学生依然还有许多词语不能读好。第二次教学我就扎扎实实抓落实,花时间进行生字词语的教学,正音释义,随机纠正错误,一丝不苟。“人生聪明识字始”,语文学习也应该从识字开始。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根本不能忽略这一点。

我针对文中容易出错的词语,进行随机检查。如“角膜”是什么?能不能用话来讲讲哪里是角膜?(学生小声说“眼球”)眼球可不是角膜。角膜是在我们眼球上面的一层无色的透明的膜,如果没有角膜,我们会看不见。再如挚爱和热爱的区别。学生思考:喜欢某个东西叫热爱,挚爱是和谁最相爱。

通过对字词词义的检查,扫通了细读文本的基本障碍,为下一步文本的情感融合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初读整体感知,与文本亲密接触

为了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我花了7分钟让学生读课文。之前试讲急于让学生进入文本,导致学生无法融入进去,课堂看似很热闹,但学生却往往心不在焉,无法投入。为此我抓好初读的落实,让学生从读中感知和探索: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写了捐赠眼睛的事;谁捐赠眼睛?学生通过追问,弄明白课文围绕琳达一家人准备或已经捐赠角膜的事情,文中人物有琳达、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

通过初读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梳理清楚脉络,对课文的人物线索都有清晰的认知。这样学生在文本细读时就可以清楚明白。

三.抓住关键词,细读文本情感共鸣

试讲时让学生跟着课文情节走,结果情感渗透不够,缺乏语文味,学生无法共鸣。随后我发现在文本中有一个关键字眼,也是细读文本的一个关节点,那是一个词语“天壤之别”,这是解读文本的一把钥匙,为此我展开了几次探索和交流。

首先我抓住“天壤之别”来进行教学:琳达跟琳达的父亲、母亲,还有琳达的女儿温迪,他们对捐赠角膜这件事情态度是截然相反的,文中词叫“天壤之别”,我们来看看有什么“天壤之别”?文中一个词来形容琳达,可以选哪一个词?(含着泪水)我冲着父亲哭喊,为什么不是哭着说,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因为用“哭喊”更能表现琳达当时的心情。

通过对语义细微差别的品析,引领孩子走进文本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我联系生活经验将词语放在生活大背景中理解,词语才富有生命力。

琳达对待捐赠的反应是哭喊,那么父亲呢?请自由读一读第四小节,看一看用文中的词来形容父亲的态度可以选哪一个?(非常地冷静,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做了一件好事)父亲是平静,琳达是哭喊。父亲和琳达在“天壤之别”中谁是“天”?谁是“壤”?父亲是“天”,琳达是“壤”。妈妈完整地来,也应该完整地去。是自己的感受。父亲想的是谁呢?(是两个人)只想自己这个爱是“壤”;父亲想到了别人,帮助了别人,这种爱是“天”。只想自己——那种爱我们可以管它叫“小爱”,那么父亲那种爱呢?不但爱自己的家人,还爱别人那叫“大爱”。

透过文本表层深入内核,我带领学生挖掘出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通过设置冲突,琳达爱母亲,父亲也爱自己的妻子,两者的爱为什么会有“天壤之别”,让学生的心灵生发共鸣。藉此我再次挖掘内容,让学生体会,除了父亲跟琳达的爱有“天壤之别”,还有谁跟琳达的爱也有“天壤之别”?学生从温迪母女俩的对话当中,感到温迪有博大的胸怀。

在《永生的眼睛》这次磨课实践中,我体验到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必须要像优秀的导游那样,将游客带至美丽的风景点,然后给予充分的尊重,让他们自主欣赏和领略,获得默然心动的启悟。而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何尝不是为孩子打开一方心灵感动的天空呢?

当然,对这次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缺憾也是不少的,比如拓展延伸环节,因为时间关系,没有能够铺展开来,这成为我的一个很大遗憾。但我深信,只有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才能磨练出来真正的感悟,这才是属于学生和我的珍贵财富。

篇5: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上网课老师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鉴于缺乏教学设备以及网络方面的问题导致我十分重视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无论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是改进教学方式的建议都能够提出来,通过相互间的探讨得出解决的方式并抽空观看其他老师的网课,这种方式让我在短时间内了解到线上教学的各种注意事项并有利于网课的开展,只不过由于缺乏互动的缘故导致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了解,虽然有时也会通过定期布置作业以及联系家长的方式进行了解,但是经过无数次总结的传统教学对于学生的成绩提升无疑更为明显,所以我也会经常思考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从而让学生对网课更感兴趣。

能够合理把控好教学进度并向学生强调认真上网课的重要性,也许是进行线上教学的地点并非是在校园之中的缘故导致有时网课也会受到严重的干扰,对此我向自己的家人强调了网课的重要性并希望上课的过程不会受到影响,令人感动的是他们能够理解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苦衷并进行了相应的配合,无论是教学器材的购买还是视频设备的角度调整都花费了许多心思,但也正因为这种克服困难的决心让我能够控制好教学工作的进度。

定期安排测验从而确保学生上网课的成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巩固,得益于学生的自觉性与网络平台的便利性导致作业与考试得以顺利布置下去,而我通过对学生在网上完成作业的批改从而了解到他们是否跟得上教学进度,虽然有部分同学在上网课的时候出现了成绩下滑的状态却也通过学习中的努力跟上了进度,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在缺少互动性与教师监督的情况下还能够保持成绩的稳定,作为教师的我在往后的线上教学中也要更加努力从而保障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

虽然不知道线上教学还会持续多久却也要做好老师的相关工作,毕竟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自然要通过线上教学的努力帮助他们巩固学习基础,我也会加强对网课的研究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辅导好班上学生的学习成绩。

范文仅供参考

篇6:大学生支教阅读课工作总结

今天是我们教学的第一天,虽然教学过程十分的辛苦,但我却感觉十分的幸福。因为孩子们好像很喜欢我哦,大家都亲切的叫我婷姐姐,老是粘着我问东问西的。所以相对于其他的志愿者来说,我有了更多的和小朋友们相处的机会。和他们的相处,让我收获良多。

在我们的教学点,有一个专门供孩子们看书和学习的阅览室。所以我们开设了阅读课。今天,我教学的内容就是阅读课,阅读课被安排在下午第二节。因为高年级的同学们希望我们对他们的暑假作业进行辅导,所以高年级的孩子就在教室里学习。我就带着其他的小朋友去阅览室看书。因为孩子们不是集中在一起上课的,所以我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统计孩子的人数,在教学点旁边有很多的池塘,所以孩子们的安全问题的形势十分的严峻,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应确保他们的安全,让家长和孩子都放心,所以我们每节课都会对上课的人数进行统计。在上阅读课之前,我本来以为孩子们应该很喜欢看书,但后来我发现喜欢看书的孩子并不多,应该是阅览室藏书很少的原因,里面适合小朋友看的书就更少了,再加上阅览室里有一台电视机,很多小孩都想看电视。为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就去找了一些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看的书,分别分发给他们,但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孩子还是不愿意看书。不过还是有令我感动的事情,其中有几个小孩一直很认真的坐在座位上看书,还请我帮他们找书了,认真看书的孩子真可爱啊!

篇7:阅读课老师工作经验总结

【编者按】2012年5月28日,南昌市三店小学国家级课题“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江西省教研室徐承芸老师和大家一起观摩了徐莹莹老师执教的“读写联动”课-----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假 如》,并当场做了精彩的点评指导,使与会老师获益匪浅。下面是徐承芸老师教学点评实录,并附上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这节课课堂生动、活泼,孩子们都能跟着老师学得轻松、快乐。我很关注这堂课老师如何做到“读写联动”的,听后我觉得有这样几个地方做得挺好的,值得我们关注。

老师在课上提出的一些短语,如:红红的太阳、寒冷的北风等,这些短语的呈现,指导学生读,然后让孩子评价,并且老师还把这些短语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情境,让孩子带着想象,带着画面去读。这有一个指导的过程,我觉得这些短语的提出和指导学生朗读这个做法很好,因为在低年段二年级积累语言就应该开始了,一年级应该是渗透式的积累,老师不应过多的给孩子识记的词和句,怕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是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有这样的积累。再则,从教材来看,这首诗中含有这样偏正式的短语也很多,老师把住了教材的特点,让孩子在朗读中积累语言,并且还做了相应的朗读指导。体现了低年段阅读教学的特点。

这虽是一堂二年级的课,就正如主题阅读发起人刘宪华校长所说的:“主题阅读的主旨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变问题式组合教学为“听、说、读、写”的板块式教学。”在这节课中,一改以往在一、二年级教学中的一问一答式教学,这点让我觉得很欣慰。很多课堂上都是用了大量的时间在老师和学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过程中,在这节课中我很高兴地看到了执教老师给了孩子自读自悟的空间和时间,在整个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思比较强,如:读偏正短语的部分,先让学生练读,老师再给予方法的指导,老师没没过多地讲解课文内容,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进

行分析,而是让孩子美美地读,读出感受,划一划喜欢的词句,读完就分享读书感受,通过分享阅读的体会,老师拎出了文章的基本脉络,这些不是老师给孩子的,而是孩子通过读书自己感受到的。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老师还进一步地指导学生分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背诗等,都是读与背的这种方式,体现了主题阅读的主旨。

在课的后部分,学生学得很轻松、自主,让孩子再学了一篇《主题阅读》中的文章,一篇挺长的文章,通过“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的方法,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教学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扣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老师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个补充写话的方法,既是对阅读材料的一个反馈又给了一部分学生拓展的空间。

有两点建议:首先,孩子初读《假如》是让孩子写感受似乎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难了一些,可以说一说。其次,在这堂课中老师没有设计写字的环节,尽管主题阅读教学中有集中识字的课型,但我觉得应该动静结合。如果在这节课上能够加上写字的环节,就跟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江西省教研室 徐承芸)

附: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

《假 如》教学设计

执教者:江西省南昌市三店小学 徐莹莹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课《假 如》

《新语文主题阅读》二年级上册中44课《我要画什么》 【课 型】读写联动课型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读单元目标,感受爱的温暖;

2、学习抓住关键词、短语想象画面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运用“自学导航”学习课文;

4、背诵积累诗中好词句,运用句式说话、写话;

5、启发学生去关爱他人,感受身边的爱。“两翼”目标:

运用“自学导航”来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我要画什么》,感受孩子们的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关键词、短语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爱的温暖。难点:背诵积累诗中好词句,运用句式说话、写话。【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听,爱的声音!

1、出示单元导读师生合作读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让我继续聆听爱的声音,感受爱的温暖。

2、生读、师板书课题: 23 假如

3、课件出示短语: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快活地成长、寒冷的北风、好吃的谷粒、遥远的地方、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

师:这些短语伙伴还能读准确吗?

4、生齐读短语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准确,老师也想读读了。(我觉得会倾听的孩子是最棒的。)

5、师有感情地范读词语,生评一评。

生:我觉得老师读得很有感情。

师:只要你们想象画面,带着对词语的理解去读也可以读得很棒,试试吧!

6、生自由练读。

7、开火车读

二、品读积累喜欢的、最有感触的句段

师:孩子们:如果把这些短语送回诗歌中,那么读起来就更好听了。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课文多读几遍,读后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写一写你的感受就更好了。

1、生自由读文

2、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读句子时,如果能抓住关键词读出自己的感受,那么就一定能读出韵味儿。师:你们说得好,想得妙,读得更美。让我们分男女生合作读一读吧!

3、男女生合作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小节都是两句话。

师:真是些仔细观察的孩子!你们学得这么投入,读得这么用心,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和大家配合着读一读小诗,边读边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4、师生合作读。(提问引导读)师: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师:为什么呢?

生: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

生:每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说要帮谁画什么,第二句说原因。写得很生动、具体。师:你们真是太棒了,还发现了作者的这一写作特点。

生:从文中的省略号,可以看出她想用神笔来实现的愿望还有很多很多。

生: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小女孩想用这枝神笔帮助小树画太阳、小鸟画谷粒、西西画好腿。

5、师板书

师:让我配乐试着背诵这首诗,来感受她善良和爱心吧!

6、配乐背诵诗歌

五、以文带文,拓展思路

师:我们天天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处处都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

1、出示名言让孩子读

师:有这样5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像小女孩有着一颗助人为乐的心。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有哪些心愿吧!

师:请用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的方法自学《主题阅读》44课《我要画什么》并完成填空练习。

2、生自学《我要画什么》

3、指名交流,说说感受。

六、分层小练笔

师:想象是一件多么有趣而又美好的事呀!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

假如你得到了这些神奇的法宝,潘多拉的盒子、阿拉丁神灯、神奇飞毯,你又会„„再或者你就是那无所不能的哆啦A梦,你变成了超人、奥特曼、神探柯南„„你又想做点什么呢?想一想,把这美好的愿望写下来!如果还能写写原因就更棒了!(三选一,写一写。第一题得一颗心,第二题得两颗心,第三题得三颗心)

1、写一写

2、指名交流。师评一评:听了你的发言,我从中感受到爱就是„„

3、小组内交流,并评一评。

师: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小女孩、那五个孩子,还有你们都有着一颗纯洁无私的爱心,都被爱所包围。

4、课件出示:《爱的诉说》 生:齐读题 师:爱有时候„„ 生:爱是„„,爱是„„

5、全班合作完成《爱的诉说》

七、总结:

师:你们每人一句对爱的理解,连起来就是一首关于爱的诗歌。难怪苏霍姆林斯基会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你们不仅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能用语言和无声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这份爱心,我为你们骄傲!这节课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感受爱的温暖„„(读单元导语)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去聆听另一种爱的声音。

八、板书

23、假 如

小树 太阳

小鸟 画 谷粒

篇8:听韩兴娥老师课内海量阅读有感

相公中心小学

庞晓敏

韩老师的教学给我们的启示:将语文教得简单一点、扎实一点。

将语文教得简单一点。对于教材,包括补充的,从入学到高年级,韩老师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以读为主,读熟了就背,背完一篇主动背诵下一篇,这就是学习方法。中低年在阅读中识字,与生字一次又一次的见面,见面多了,识字任务自然就解决了。在低年级用字贴来写字,在中年级做大量的“看拼音写词”练习,为学生制出词语表,将这些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打牢了学生的写字基础。在理解上,以填空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品味语言表达,突出了让学生自读自悟,少了条分缕析,减少了好多将《教师用书》上的解析文本的情感体验或者是教师个人对文本的体验出售给学生,这也是《课标》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好多课堂上,我们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去透彻分析,甚至不惜将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总觉得还有意欲未尽的遗憾,有时太多的目标,太多的精辟分析,学生领会多少,是否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很难知道。

将语文教得扎实一点。看似简单,实为大巧若拙。她的课内海量阅读做得细做得实。为了让新生入学第一天就自己读书,她整个暑假都在酝酿这个梦,给新生编能够“自学”的儿歌小册子,在儿歌后面还要配上生字词表。中年级在开学前与实验的老师一起分头为学生准备新学期的“看拼音写词”练习。还有她为每个阅读材料准备的“口头填空”练习,用以检查大家阅读效果,帮助学生感悟体验。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统一配置,用自印也有购置的,这些都要超前完成,这些文本并不是光为学生准备的,这些也是教材,老师要准备提出的问题,要了解学生易读错的词语,确定经典学习的重点,这些经典如果老师没有读懂,是难以完成这个领学任务的。作为她的备课,最小的单位是一本书,这实际上是一种大气,也是我们所倡导的通读教材,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的精髓。

从这些我们也不难想象她教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的原因:扎实地开展了字词教学,注重学生背诵积累,在阅读文本后的根据内容进行了理解检测练习,厚积薄发的写也以一种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力,这些也就是我们语文检测的内容,她将这些也融入平常阅读教学中,扎实地开展训练,当然会功到自然成。

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需要一种勇气,一种奉献,更需要一种钻研精神。

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需要一种勇气,如果我们不能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一册教材,但我们可以留一个月的时间来尝试课外阅读,我们一学期不能引进十本,我们可以尝试引进一本。还需要我们摒弃功利的勇气和耐心,更需要我们一切从孩子的立场、体验、收获为出发点去衡量和反思我们的教学,从而坚持心平气和地施教,去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要有一种奉献精神,我们可以按部就班的教我们的教材,我们也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将学生引上自学之路,授人以渔,将学生引上终生热爱阅读之路,需要我们老师先读后引,意味多备几本书的教案,甚至是十几本书,先学生一步,才会实现与学生共读共赏。备课外阅读材料,我们没有了《教师用书》,也没有了《金牌教案》,只有靠我们自力更生,还要准备精炼的习题,有时还要自编教材,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花时间精力去学去做,如果没有一种奉献精神,是难以做好的。

篇9:生活老师经验交流总结

一、教师的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1、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中学生有他自己的世界,有他自己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他在他的世界里会如鱼得水。如果硬是像成人式的说教与灌输,便是赶鱼出水,赶鸭子上架。生活老师要主动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除了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的特长与爱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去,既做他们的良师,更要做好他们的朋友,陪伴孩子度过人生当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2、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学会宽容。孩子们心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在当今信息时代,困惑更多。怎样才能解开这些结,让他们能够健康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在心态上与学生平起平坐,是最好的方法。宽容是做人的美德。做教师的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作深入了解,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作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二、做一名学生喜欢的阳光型生活教师

一个阳光的老师带给周围的学生必定是阳光。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学校,带给师生的必定是快乐和幸福。“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教育原则。

1、以人格魅力赢得学生。要给人以阳光,自己心中必须拥有太阳。严,不仅是严格要求学生,更应该从自我做起。教师真正的权威,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已心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已带头不做。教师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

2、真正把快乐还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快乐的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被关爱的幸福。学生们的快乐不是舞台上演出来的,也不是老师示范后做出来的,而是通过开展的许许多多的快乐活动让学生们从健康的心里流淌出来的。可以说,快乐不仅仅是一种心情,快乐还是一种认识和行为。一个快乐的人才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能给世界带来快乐。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

三、学会善于合作

1.老师、家长要形成合力,才能起到最佳教育效果。做好家访工作,与家长紧密联系,互通学生情况,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

2.及时和班主任联系,将学生在宿舍的表现与班主任进行定时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对突发事件与班主任共同协商处理。

篇10:一个数学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

一:因材施教

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说这个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育有基础性,其一:在义务教育以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其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储备。两个方面很好的阐述了高中数学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就忽略了不同学生在这一科上的差异,只怕少讲一点,学生就不会。记得1997年的课改,高一分班后,我带了两个文科班,因为当时也是课改第一批,对教材的难度把握不够,而且当时平时考试文理同卷,这样,对文科生是个严峻的考验。只怕学生学的简单,无法应付考试,就和理科一样去要求,我讲的很累,同学却听得一头雾水,有个别同学甚至有放弃数学的想法,前几次考试下来,一塌糊涂,难的不对能理解,但是感觉基础的题目做的也不好,就无法理解了,静下来细细反思,从教师角度想,是想去拔高同学,结果适得其反。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决定改变策略,第一是针对班内文科生特点,适当降低难度,抓基础,给同学更多练习的机会。高三复习时,根据内容,适当的抛开教学资料,自己出题,往往要加班到晚上12点多,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限时训练,及时点评,后来同学反映,这一招很管用,对同学的促进、触动都很大。其次,针对班内同学参差不齐,又做出了不同要求,在抓大局的同时,做好促优补差工作,具体做法是,每天布置的作业,学差生可以做其中的80%,难的放掉,但是要保证80%要彻底懂了,教师对这部分同学要专门对待,随时抽查,促进其不掉队。同时,对学优生要注意拔高,每天另外出两个综合度比较大的题目,一天后,就将标准答案给出,供同学参考。实践证明,这个办法很管用,全班都有所提高,半个学期过后的高考中,同学都感觉这一科比较理想,两个班在太原市学科排名第6,事实胜于雄辩,我更加坚信了这个做法的可行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敢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该放的要放,该抓的要抓紧,后来连续多年带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太原市排名第4,第3后来根据这个体会写了论文《课堂改革分层教学》。

二、课堂主体的定位

数学的逻辑性、抽象性、严谨性,使得有的同学在心理上首先对数学有了畏惧感,想到数学课堂,就是教师占领三尺讲台,在那滔滔不绝的讲,在黑板上有条不紊的推理,学生在下面坐着听,时不时记点笔记,时间长了有同学在打盹,有同学东张西望,感觉数学课堂枯燥且冗长,十分无聊。教师时不时还得叫醒打盹的同学,很生气。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颠倒了课堂的主体与客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主导是以学生的主体为前提的,教师只是帮助学生,促使其发展。所以,要让学生动起来,一般地,给出题目以后,往往留出几分钟时间给同学,让同学先分析解决,而教师则走下讲台,和同学去交流,给同学提供帮助,了解同学解题过程中共性问题及闪光点,在进行点评时,针对性强了,同学听得有兴趣,特别是对典型解法的展示,补充,同学显得很踊跃,同学间的沟通也多了,互相交流,学生教学生,教师省力,同学也能互相促进。经常看到后排的同学都站起来,直着脖子,你都能感受同学那种强烈的求知欲。同科的教师,经常进行互听课,有时候我去听一节数学课,一节课,教师都没有从讲台下来一次,我都感觉昏昏欲睡,盼着尽快下课,想想学生的感受吧!所以让学生去参与课堂教学,让他感受到他才是课堂的主人,他得动起来,教师是来帮助他学习的。这样的课堂,睡觉的同学基本上没有了,更多的是同学间的互相交流,师生间的对话,是我要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怎么做?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我写了论文《创造和谐数学课堂》

三、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你得教同学做操,而且经常性的让同学去做,学生才能会做操,做好操。数学感觉难,是因为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高,数学又感觉易,那就是万变不离其宗,那么,我们的课堂,如果仅仅是在教师的搀扶下,让学生学会做题了,真正让学生独立面对时,他们还是否有能力能独挡一面?所以我们的课堂,教给学生的不仅是会做题,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并将这个工作渗透到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里面,把这个工作做细了,做到位了,学生成绩不提高都是不可能的。新课程特别指出,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因为,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在思维方面引导,就像前面说的,把练习的时间给学生了,就能集中集体的智慧,倡导一题多解,但是落足点是最优解,是思维挖掘的过程,不要怕在一道题上费得时间多,收获可不仅仅是一个题,所以选题时要特别注意,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发展同学的思维的广度,并注重挖掘一种解法背后的思维过程,能借题发挥,这样就能发挥一道题的所有价值,日积月累,活中找死,让学生形成解题套路,同时死中求活,提升思维能力。

四,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帮助同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走出课堂,师生还应该是朋友,很多时候,学生还渴望在课堂教学以外,和教师做朋友,分担学习中的困惑,成长的烦恼,和成功的喜悦。所以,良性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我的QQ里面,有很多是自己的学生,他们愿意和我交流,分享一个小小的秘密,有时候也能从自己的角度,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直到毕业很多年了,还能保持联系,时不时开个玩笑,送个祝福,感觉也很温馨。关键的是,通过和同学的交流,了解他们所需,能更好的帮助他们,学生也会因为喜欢你,进而喜欢你所带的课程。

篇11:幼儿园老师的教学经验总结

【经验二:自由活动教师引导很重要】

星期四幼儿晨间活动的的游戏场地是教师餐厅前的大型积木游戏的建构。我是第一次见到幼儿园有这样的大型积木建构,有像我们床板那样一根一根的的长方形板,也有像砖块那个大小但是重量大约是砖块一半的砖型积木。所以在玩这种大型建构游戏中,孩子都玩得一身的汗,黄老师要给孩子挂汗巾,又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还要进行晨间接待。在游戏过程中,晨晨和轩轩坐在箱子里,王文楠用绳子拉着他们走,箱子的高度是他们身高的1/3左右,所以王文楠在拉的时候,晨晨和轩轩就往后摔了一下,黄老师看到了,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并且引导他们如何用一个好方法让后面的小朋友不摔跤。过了几分钟后我看到,坐在后面箱子的晨晨和轩轩竟然蹲在了箱子里面,王文楠拉绳子的速度也渐渐慢下来了,就没有出现摔下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个小孩两个小孩从箱子上外翻下来,但是老师的引导没有说让他们不要这样玩了,而是积极的引导他们,让他们想想办法,怎么样做才不会出现摔下来的情况。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老师都会制止幼儿,教师的引导对于幼儿来说很重要。

【经验三:教师利用碎片时间教育幼儿】

我们班有三个老师,每个老师都特别注重孩子的细节教育。每次在做完操后,然后老师点名,老师总会在点名的时候,教师不是让孩子说“到”,而是跟孩子有交流和对话,尽管这个对话全班都是一样的。例如,老师点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老师就会对XX小朋友问今天星期X啊?然后XX小朋友就要很认真的说回答。有时候教师问的也是一些开放的题目。例如,教师首次介绍一下今天吃什么东西,然后在点到的时候可以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菜然后回答老师。教师,会抓住这些教育中的小契机,让幼儿学会更多的东西,一日生活即课程,可能幼儿在集体教学中学习量比较大,比较容易忘记,教师利用碎片的时间让幼儿学习到更多的有用的东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经验四:幼儿自主性培养很重要】

其实在这个班级中我体会最深刻的一件事还是整个班级中孩子的表现,特别是班级中孩子的自主性特别的强。在一日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小细节,小活动都能体现孩子们的自主性强,孩子跟老师说的话,孩子更多的是去找你倾诉,把你当成自己的朋友,寻求教师关注的孩子比较的少,他们更加倾向于自己做自己的事。孩子吃完点心之后自己搬凳子围着圈,然后老师就稍微的交代了一下,让他们去玩区域游戏,教师从来也不用说去分配区域的人数,孩子就自己能分好,在玩区域的过程中,孩子很少是无所事事的,他们都是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有一个女孩比较让我震撼,她自己用白纸、剪刀、胶水做成了一个相框,当时我打心底里佩服她,我想她长大后应该能做一个服装设计师,因为它相框的尺寸都算得很好。以儿童为中心,可能说说比较容易,但是在实践中,我们都可能会时不时的就以自己为中心,在心理可能就觉得他们还小懂得的东西不多,所以慢慢的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教师主体的师幼关系。幼儿自主性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教师肯定在这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我看到的平时小孩子出现了坏习惯,教师会当着大家的面说他把坏习惯扔掉,只有自己才能够将坏习惯改掉,如果一直重范的话,就让他自他自我反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也是有关的。

【经验五:教师的精神气质会影响孩子的精神气质】

上一篇:描写景色的作文:美丽的河滨公园下一篇:《高绩效团队建设与管理》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