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建议

2024-07-25

高三二轮复习建议(精选6篇)

篇1:高三二轮复习建议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建议

理清考试内容

首先要把2006年的高考试题认真做一遍,对其中规律性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整个试卷的结构要了然于胸。高考语文含五大块内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在第一学期全面复习的前提下,按照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要做好思路整理,建立高考的整体框架,认真归纳整理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复习做到有的放矢。

一、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内容包括有语音认读、汉字识记、词语选用(近义词、关联词)、成语或熟语运用、病句辨析、语句衔接几个主要知识点。下面逐一提出复习步骤及策略。

1.语音认读、汉字识记两题要注意训练的数量,只要量的积累到位,解决此问题不难。

2.词语选用(近义词、关联词)题就需要一些答题技巧(语境的提示作用,辨析语素以及词语的语义轻重,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搭配)。

3.成语一般来说更依赖学生自身平时的积累,但不要学生背成语的意思,而是在运用中明确它的用法,当然,大量做题也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4.病句一项,要熟记六种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每年高考都不会超出这六种类型。如果不能记熟的话,可以采用背诵例句的方式。

5.语句衔接一项,在注意保持话题一致,层次清楚,句序合理,音节和谐,语气协调的同时,也要注意所涉及材料的语体特点(描写性语段、记序性语段、说明性语段、议论性语段),依据语段的特点来答题。总之,要继续积累,重在落实。

二、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的材料大都是人物传记,有人物,有情节,也会有议论,这种趋势在今年的高考中不会变,同学们应多注意。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做好课本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固定格式包括使动、意动、为动等用法的一些归纳梳理。重点掌握一些在传纪文章中使用频率高的文言实词。做好考试大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整理工作。要以近两年的高考题为本,除了弄懂词义、会翻译句子外,还要能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并能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这就需要把握文章脉络。此能力的培养需要多做题,培养语感,总结其规律。

三、诗歌鉴赏 理解古典诗歌的特点

首先把握古代诗歌的特点,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隐含意义多,想象空间大。和文言文一样,诗歌语言也会出现词类活动,倒装语序的现象,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等。诗歌尚简,主语变换是诗歌的特点之一,主语变换不作交代,会凭意会,不知此,便会误读。例如2004年浙江高考卷“平林漠漠烟如织”一词主语变化,表达的意思就有不同。此外古诗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这些现象常常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困难。例如有些古诗意在言外,诗人常常不直说自己的想法,而是用委婉曲折的话,把要表达的意思藏在文字背后。这就要求我们要设法读出其言外之意,听出其弦外之音。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上谴责歌女,其实是把批判矛头直指国难当头还在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另外运用象征手法,通过言物而及人、及情。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就是此类的代表,这就要求我们独处其隐含意义。还有就是时空跳跃,在诗歌创作中也是常用的。如杜甫“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一句,不理解时空跳跃的特点,就不能深切理解诗句所表现的控诉力量。也有些诗歌打乱语序,因为追求平仄和谐。鉴赏时必须理解语言顺序。如苏轼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就属此例。

明确考试大纲要求

要明确考纲要求,2005年高考对诗歌考查的目的是“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高考也从这些角度设题。如考查诗歌的内容、技巧、炼字、情与景的关系等。

建立框架,按步答题

明确考试说明中考查的要求,拿到一首诗应按一下几步完成鉴赏:读、辨、析、答。

读什么:题目、作者、题材、体裁和注释

1、题目:交代写作时间、背景、地点、缘由、情感等,是解题的关键。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标题往往能揭示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提示诗歌的类别。

2、作者:作者的经历、艺术创作特点常是解题的关键,我们要学会知人论世。

3、题材: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诗、奢侈享乐;或表达对官场的厌恶;或反映战乱造成的民生疾苦;或陈述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或抒写寄情山水的闲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流露青春易逝年华老去的伤感。分类复习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4、体裁:主要包括诗、词、曲,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主要是指唐代以前的诗,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都属于古体诗的范围,近体诗则是南北朝以后出现、唐代成熟的讲究格律的诗歌,包括律诗和绝句。诗歌从字数上又分为七言、五言、四言、六言、杂言。特别要注意的是唐代以后诗歌也有模仿乐府的拟乐府,一般把它归为古体诗。词主要是宋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曲主要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曲。

5、注释:考题的注释会交代人物,时代,解释典故,从而暗示文章的主旨、表达的情感。

评价古诗词要读懂作品。一定要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来理解诗歌。我们必须学会透过语言、形象去揭示作品的内容以及作者所持的观点态度。

辨什么:辨别意象、诗眼、基调、风格流派

1、意象:古代诗歌中的意象数不胜数,学生要熟悉常见意象的一般象征意义,如折柳代表离别,落花伤春、望月怀远、秋风萧瑟、松柏延年、归雁思乡、梅兰竹菊喻君子……这些内容要注意在平时积累。

2、诗眼:全诗的主旨所在,如杜甫的《江村》一诗中,一个“幽”就领起了全诗。

3、基调:即诗人在作品中借助意象表达的喜、怒、哀、乐感情。对此把握不准会影响对全诗的主旨的理解。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景象壮阔,但全诗表达的是诗人漂泊无依的孤独之情,其基调是悲凉的此联恰为以乐景衬哀情。

4、风格流派:诗歌风格是指诗人作品中呈现的艺术特点,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辛”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杜牧的俊爽等。不同风格的诗人在创造中选取的意象不同,写作的内容也不同。

析什么:主要指分析技巧。如抒情方式、修辞方式、写作手法。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就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就是直接抒发了参军杀敌报国的愿望。间接抒情则包括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寓情于事等。写景、抒情诗古代诗歌中最普遍的表现内容,古人的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诗、田园诗中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总是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所以首先要能够区别诗中的写景和抒情,在古典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比较复杂,而诗人处理情景关系是创造意境的关键。2005年高考全国卷中考到此知识点。

情与景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随景生(触景生情):2002年高考《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诗人由外界景物触发浓浓的思乡之情。

移情入境:《春望》《蜀相》中诗人带着强烈的主管感情接触外界的物镜,将自己的感情融注其中,借对景物的描写抒发出来。

物我融情:《敬亭山》(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景有请,人亦有情。山水草木也有性格、感情,情景交融。

④以景衬情:《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以乐景衬哀情或反之。

⑤寓情于景:《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通篇写景,望断碧山,目送归帆,行人已去,长江自流,景物可画,离情难谴。通篇写景,情寓于景中。

2、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对偶、夸张、借代、互文、用典。诗文中运用修辞方法,大体和现代汉语中修辞的作用一样。要在辨析方法的同时落实修辞的表达作用的把握。例如比喻使想象更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是为了强调表达的情感(廉颇老矣,尚能饭够)。夸张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为楼高百尺),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3、写作手法:诗歌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简单说来有:渲染(《孔雀东南飞》“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一段从正面描写刘兰芝的沉着、美丽、冷静)、烘托(《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表现音乐的艺术魅力)、对比(《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虚实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动静结合(“吵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托物言志(《题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象征(《咏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藕秋风”)、以小见大(《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答什么:整理好答题思路。

首先逐字逐句读透文本,搜寻意象,再用自己的语言翻译诗句,最后依据题目要求从手法、作用、主旨、情感的角度来组织语言答题。

四、现代文阅读 社科文或科技文阅读

要想做好现代文阅读题,首先要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词类文章的特点。词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专业性极强,学生在这类文章面前有些望而却步,担心没有“背景知识”,看不懂。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词类文章主要是考查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基于此,我们必须清除心理障碍。相信凭借选文提供的信息完全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也就是说,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借助阅读技巧,也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那么,怎样阅读文章呢?多读必不可少,在学生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注重归纳题目设置迷惑点的方式,二者缺一不可。设置迷惑点的方式,主要有程度深浅、范围大小的有意混淆,偶然、必然的有意混淆,已然、未然的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指代不明等。阅读答题应该是三个步骤:

理解文章内容是阅读社科文的关键。第一步,通读全文。只有这样,才能总体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才不会在做题时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这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切不可忽视。第三步,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信息进行一对一的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

文学作品阅读

1、把握文体特点,抓住主要矛盾

散文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聚,文章描写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情节或主要场景和画面等就是我们要把握的主要矛盾:围绕主要矛盾的其他人、事、物或细节。都应该附属于主要矛盾,二者是主从关系,凡是好的文章,无不讲究巧妙的主从关系,围绕主要矛盾的其他人、事、物或细节,或为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情节或主要场景和画面作铺垫,或为之作烘托,或与之形成鲜明的艺术对比。其次散文抒情一般都是委婉含蓄的,这就促使作家在创作时运用呼应与衔接的艺术手法。呼应就是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有原因,后有结果。凡是优秀的文章,一定是有思路可循的,我们要重视这种艺术组合技巧的运用。在阅读活动中,对这种组合技巧的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两种具体方法入手:首先是内容上的前后照应。也就是文章前面提到的人、事、景、物,后面就有交代;而文章后面出现的人、事、景、物,有前面的具体依据。再有散文还具有卒章显志的艺术特点(高考常会选取这一类的作品)文章结尾要点题,点题不是主旨在结尾处的重复,而是采取多种方式,或推演、或深化、或升华,总之,是把主旨显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2、答题思路:第一步揣摩题干,有备而读。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第一步是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的是什么?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读文本,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步品读题目,文章题目,往往是一篇文章中的精华。它最先告诉人们作品内容是什么,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揭露什么。第三步浏览首句,略知梗概。一般散文,都是由若干自然段组成的。每一段都有一个主要意思。首句往往与本段内容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整合首句,能使阅读者迅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第四步通读全文,圈点勾画。抓住一些标志语,准确圈定答题区域,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第五步是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还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惟其如此,散文阅读才能画上一个较为完美的句号。

五、语言表达(主观题)

高考“语言表达”主要从四个方面检测: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运用修辞。这里重点谈一下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问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1、扩展语句

准确理解语句、语段的含义是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基础。准确理解包括把握语句、语段的全部意思,能准确提炼出语句、语段的全部要点,并能分清这些要点的主次。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试题都用主观题形式测试。扩展语段的题目关键在把握好所给词语或语句表达的情景,扩展时,要设定合理的情境。首先要做到合理,然后再追求语言的表现力。

2、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的题目关键在准确概括出所给语段的全部要点,并能分清这些要点的主次。考查的要点比较全面,要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意所给语段的文体特点,抓住不同文体的特点来进行概括。例如不同类型的语段概括的要求就不同。

例如:压缩成新闻标题:什么人+什么事

压缩成一句话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

概括新闻要点,就要把主要内容表现出来(或概括主要事件)。

概括信息:所有的以往出现的事物和知道的情况都不要,提取刚刚出现的,或者即将出现的。

概括主要内容:按照层次抓住要点,概括意思。

平时在这些方面要加强训练。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的限制),组织出的答案一定要语句通顺。

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复习,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实用内容的积累。要在平时多读一些精炼优美的小诗以丰富自己的语言,为考试时准备好语言材料。(例如冰心的《春水》《繁星》席慕蓉、汪国真的小诗)。

六、作文的训练

这里重点谈谈议论文的写作。

作文的训练要对自己擅长的文体进行集中突破,不怕只写一种文体,只要能把这种文体打磨的非常成熟,虽然对自己是千篇一律,但是在高考那么多的考生中,学生日常形成的风格就是唯一,就是独特的。写议论文主要解决的是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地问题,学生的作文要把思路练好是首要目标,之后再提出语言上的要求。其次要力争多积累。积累的功夫要下在平时。积累要立足教材。粗略估计一下,初、高中12册书,有大量基本篇目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过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一般地说,这些课文应比中学生在课外泛读的材料更有益于作文。另外,也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例如2006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就是很好的写作材料。

综上所述,在一模考试之前的复习中,除了大量练习之外,更要注意方法的积累,力争在复习过程中提高效率。

2006年12月1日

篇2:高三二轮复习建议

二 轮 复习建 议

制定人:杨德荣

2012.3

2009级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建议

制定人:杨德荣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为什么要进行高考第二轮复习?也就是高考数学复习通常要分三轮完成,对于第二轮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将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梳理和归纳,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以两个方面作为参考。第一个是以教材为基本内容,第二个以教学大纲以及当年的考试说明,作为我们参考的依据,然后做到尽量不遗漏知识,因为这也是作为我们二轮三轮复习的基础。

对于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来说,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是考生数学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我们学校此阶段的复习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就大多数同学而言,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单元复习的成果,把巩固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放在首位,强化知识的系统与记忆;完善,就是通过此轮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建立数学思想、知识规律、方法运用等体系并不断总结完善;综合,就是在课堂做题与课外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增强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就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对数学问题的阅读与概括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三数学第二轮的复习,对于课堂听讲并适当作笔记,课外训练、自主领悟并总结等都有较高要求,有“二轮看水平”的说法!是

最“实际”的一个阶段。

要求学生就是“四个看与四个度”:一看对近几年高考常考题型的作答是否熟练,是否准确把握了考试要求的“度”--《考试说明》中“了解、理解、掌握”三个递进的层次,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看在课堂上是否紧跟老师的思维并适当作笔记,把握好听、记、练的“度”;三看知识的串连、练习的针对性是否强,能否使模糊的知识清晰起来,缺漏的板块填补起来,杂乱的方法梳理起来,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控制好试题难易的“度”;四看练习或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哪些内容应稍微拔高,哪些内容只需不降低,主次适宜,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注重适时反馈的“度”。在高考一轮复习即将结束、二轮复习即将开始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是有40天左右时间。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地复习呢?现结合我最近的学习及以往的做法谈下面几点意见,供参考。第一,构建知识网络,高考试题的设计,重视数学知识的综合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尤其重视在知识网络的交会点设计试题。而一轮复习结束后,知识点在我们的意识形态中还是孤立的,二轮复习的过程,是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断深化的过程,要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加以分类、归纳、综合,形成一个条理化、排列有序、知识之间关系清晰的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可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提取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探索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如函数、导数、方程和不等式以及数列在解决问题时经常相互转化;再如解析几何中曲线与方程和代数中的函数与图像之间的联系;解析几何与向量,解析几何与导数等。因此,只有搞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在解题时才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解决,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要求师学生把握高中数学“七大块知识、四大数学思想”。1.主干知识七大块

(1)函数与导数(及其应用);(2)不等式(解法、证明及应用,这部分不会单独命题,常以工具形式出现在问题中如求范围,比较大小等);(3)数列(及其应用);(4)三角函数(图象、性质及变换);(5)空间几何(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的计算);(6)解析几何(直线与圆锥曲线);(7)概率与统计(古典概型、几何概型)。

要做到块块清楚,不足之处如何弥补有招法,并能自觉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函数是其中最核心的主干知识。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下列主要专题进行复习与训练,巩固并提高。

第一,函数与不等式是难点。在代数中,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与函数的综合是热点。

(1)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多以具体函数及图象的几何直观展开,也适度考查抽象函数。

(2)一元二次函数,则是重中之重,函数值域(最值),以及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值域,特别是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的研讨为重点;方法以突出配方法、换元法和基本不等式法为重点,二次函数零点的分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二次曲线交点问题等都与此相关。

(3)对于不等式证明,与函数联系的、与数列综合的是重点,在掌握比较法和基本不等式法的基础上,掌握几种简单的放和缩的技巧是必要的。

第二,数列:以等差、等比两种基本数列为载体考查数列的通项、求和、应用等为重点。应突出“基本量”的思想和转换与化归的方法,对于递推式给出的数列,可用“归纳--猜想--证明”的方法。

第三,三角函数的考查考题多为中偏下难度,常和向量,解三角形共同考察。训练中重在“变换”与“求值”,狠抓基本公式的熟练运用:正用、逆用、变用及三角换元时用。

第四,概率与统计,文科试题较为简单,主要是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要重视与实际应用问题相结合。第五,从考试大纲看,立体几何(1)突出“空间”、“立体”,即把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考查置于某几何体中,棱柱以三棱柱、正方体为重点,棱锥以一条侧棱或一个侧面垂直于底面为重点,棱柱和棱锥的结合体应予以重视。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以判断和证明垂直、平行为重点。(2)空间距离以点面距、线面距为重点,等面积或等体积法是最常用的。计算面积和体积,则以解答题居多,求法灵活,思路宽广。

第六,解析几何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客观题照顾面,解答题较综合,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要注重与函数、数列、三角等内容的联系。一般试题难度较大。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不容易得分。2.把握四大数学思想方法

明确驾驭数学知识的理性思维方法,其集中体现在四大数学思想方法上。四大数学思想方法是:①函数与方程的思想②数型结合思想③分类讨论思想④化归或转化的思想渗透到问题中去思考与讲评。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数学是一个原则,无数内容,一种方法,到处可用。华罗庚先生还一再倡导读书要把书读得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假如说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学习12年数学的过程是由薄到厚的过程,那么复习的过程应该是深刻领会数学的内容、意义和方法,认真梳理、归纳、探究、总结、提炼,把握规律、灵活运用,把数学学习变得由厚变薄的过程,变成数学成为我们培养科学精神,把握科学方法的最有效的工具,成为自己做高素质现代人的重要武器。那时,做数学题就会得心应手。

第二,提高模拟练习效果,二轮复习中不论课堂上还是作业或是周末,都要进行模拟练习,模拟练习效果直接关系到最后的成绩。

A、明确模拟练习的目的。二轮复习中老师将有计划地从知识、方法、策略上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检测,借以强化重点知识和方法,考生则一要检测知识的全面性,方法的熟练性和运算的准确性,发现自己的某些不足或空白,以求复习时有的放矢;二要在平时考试中练就考试技能技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达到既快又对;三要提高应试的心理素质,能够在任何状况下都心态平和,保证大脑对试题的兴奋度。

B、严格有规律地进行限时训练。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进行限时训练,将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严格按时完成,并在速度体验中提高正确率。C、先做练习后看答案。学习数学必须要靠自己体会,自己悟透才可以学好。模拟练习时应该先模拟高考完成整套练习,最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甚至可以记录时间及分数,感受自己进步的过程。边看答案边做练习的过程是很难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的。

D、注重题后反思。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问题的存在,在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越多,说明你距离成功越近。平时要养成对重点题目一定要算出答案的习惯,哪怕问了或者看了解答,也应该自己再动手演算,即做到“考后满分”;要反思所做重点题目的背景、解题方法、思路形成过程以及和它相关的题型等,做到“一题通一类”;对错题从各种角度反复处理,争取“相同的错误只犯一次”;及时处理问题,争取“问题不过夜”。第三、恰当处理好“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的学习曲线。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我们把在复习中出现的学习进步缓慢的现象称之为高考生的“高原现象”。

形成“高原现象”的原因一是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在复习时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的安排,使得自己本来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断重复,而自己的弱点却没有得到改进。其结果是一方面做着大量的无效劳动,另一方面自己的弱点却又难以得到改进,从而最终导致总成绩的徘徊不前;二是生理、心理疲劳。高三下学期的学习相当紧张,不少考生日以继夜、题海战术,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学越糊涂。

A、保持坚定的信念。“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到了学习极限,走出高原期后学习效率和成绩还会有很大提高,所谓“黎明前的黑暗”就在此时,要知道“坚持到底,赢的是你!”

B、对学习和考试保持激情。尽最大努力去喜欢所要学习的东西,去体验考试的刺激,不要形成麻木心理。

C、注意劳逸结合,“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注意脑力与体力的平衡,在一天的紧张复习后,要安排适当的体育运动,跑跑步,做做操,使疲惫的身心松弛下来。

D、家长要给考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有些家长对孩子出现的高原现象比他本人还要担忧,不停地干预,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孩子走出高原期。家长在这段时间一定要心平气和,拥有大将风度,沉稳大气。第四、注重学法指导——抓住四个三

①内容上要充分领悟三个方面:理论、方法、思维; ②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

篇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备考的建议

一抓住共性, 强化读图

地图既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正所谓无图不成题, 文科综合试题36、37题, 都是以地图作为切入点, 设置自然、人文地理问题。读图、作图能力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地理成绩的好坏。

近年的文科综合试题中, 地理部分出现较多的图形, 其种类虽然繁多, 变化各异, 但其本质都是反映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等, 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对图进行分类整理, 抓住其共性, 总结读图规律。

在做有图 (表) 题时, 可以按以下步骤展开:首先看图名, 若是区域图, 可知道其所在的位置, 若是统计图, 可知道其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 曲线发生转折的地方, 分析其背后的成因;其次是观察图例或注记;最后观察图像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 解决问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第二轮复习重点在课堂, 关键是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第一, 自然地理的复习首先要掌握地理概念, 如在给学生讲地壳物质循环一章时要求学生掌握这一组概念: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有些学生在做题时, 题目中一谈到地质作用就认为答案应是内力作用, 这就是对概念不理解, 而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而地壳运动又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就是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就是构造地貌, 如断层就是地质构造, 但断层山就是构造地貌。其次, 掌握地理原理。如热力环流原理、水循环原理、地壳物质循环原理、整体性原理等。再次, 掌握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大气受热过程、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过程等。最后, 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如洋流的分布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第二, 人文地理, 应结合案例分析, 培养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 但内容分散, 不容易抓住重点, 需要记忆的东西多, 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 应抓住核心知识, 即区位因素 (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等) , 剖析典型案例, 理清知识线索, 并应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第三, 区域地理, 区域定位是学生的学习弱点, 在第二轮复习时应强化区域定位, 首先要抓住主要经纬线, 用它们“框住”区域各大洲的边缘线、中心线, 如20°E是非洲的中分线来定位非洲, 90°E可看作是亚欧大陆的中分线, 命题素材很丰富, 它经过孟加拉湾可以考这一区域的自然灾害如飓风、喜马拉雅山的成因及雪线、新疆的地形等问题;其次根据重要的地理事物来定位, 如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 定位出地理位置后, 推导出该区域的自然特征, 进而推导出该地的人文特征。

三精评精讲

试卷评讲要时时抓住考情分析、典例解剖、变式拓展三大环节。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第一, 教师要引导学生, 从审题、挖掘提取有效信息、转化已知条件到最后布局谋篇等环节上逐一落实;第二, 要引导学生领悟, 挖掘此类题的解题规律, 举一反三;第三, 通过变式训练、补偿练习将知识规律落实到实处;第四, 要求学生揣摩原题与答题的逻辑关系, 试题分布与答案采分点的联系。答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一是课本上的例子和个案剖析;第二是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常规题型的答题要点和解题思路, 培养学生自查错误、自我纠正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

四后期复习要回归教材

回归教材, 梳理知识, 把厚书念薄, 以点连线, 以线结面,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重点关注图表和方框内的阅读材料部分, 突破重点、难点, 不留盲点、疑点。立足模块复习, 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 提炼主干知识。复习过程中, 可采用大、小专题的结合, 一方面利用大专题来引导考生复习地理主干知识, 强调的是知识的覆盖面;另一方面利用小专题来引导考生复习某类知识点, 强调的是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课本主干知识的掌握以及难点知识的突破, 无疑会大大提高考生的各项应试能力。

五劳逸结合, 战胜自我

由于第二轮复习时, 与高考的“约会”近在咫尺, 学生身心每天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心理压力太大, 往往会出现失眠、上课时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的现象。这个时期应做到劳逸结合, 有张有弛;加强锻炼, 适当活动;注意营养, 合理饮食;保证睡眠, 精力充沛, 使自己的身体保持良好的运行机制, 让大脑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

篇4: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么考”应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以下列举章节重点,仅供参考。

1.集合与函数及不等式。代数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与函数的结合是“热点”。

a.关于函数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常以三角函数为载体)、对称性及反函数等处处可考。常以具体函数,结合图像的几何直观展开,有时做适当抽象。

b.关于一元二次函数,是重中之重。有关性质及应用的训练要深入、广泛。函数值域(最值),以二次函数或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值域,特别是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研究为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二次曲线交点问题,都与一元二次函数息息相关,在训练中应占较大比重。

c.关于不等式证明。与函数联系的不等式的证明,与数列联系结合数学归纳法是重点不过这几年考试中很少出现。一般方法突出比较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法。

d.关于解不等式。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可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目标,突出灵活转化,突出分类讨论。

2.数列(主体)。以等差、等比数列为基本载体考查数列的通项、求和、简单的极限等为重点。关于抽象数列(用递推关系给出的)数列,讲练界限要分明,只讲应用就可以了。

3.三角(非主体)但在考察中涉及考试题难度不大,训练中要抓基本公式的熟练运用,突出正用、逆用和公式变形等。

4.复数(非主体)题目简单要求训练题型、方法、难度达到课本要求就可以了。

5.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非主体)题目要求难度适中,但学生对排列组合区分不清,往往容易失分,需要多做题目加强训练,二项式定理掌握好二项展开式及通项公式一般题目就可对付。

6.概率统计虽不是重点但每年都有一个大题目也是掌握的重点,这部分花的时间不多但容易得分应加大训练量。

7.导数学起来简单用起来方便应是后半部分求函数值预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重要工具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减少失误力争拿全分。

8.立体几何(主体)突出空间立体。把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考察置于某几何体的情景中。几何体棱柱、棱锥为重点。棱柱中又以三棱柱、正方体为重点;棱锥以一条侧棱或一个侧棱垂直于底面为重点,棱柱和棱锥的结合也要重视。位置关系判断或证明垂直为重点,突出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灵活运用。

9.解析几何(主体)

以定义及第二定义为突破口,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客观题照顾面,主观题即综合解答题,突出直线和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突出与函数的联系。

二、做到“四个转变四个突出”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学生头脑中已存贮了许多解题方法和规律,如何提取运用是第二轮解决的关键。“给出方法解题目”不可取,必须“给出习题选方法”。选法是思维活动,只有在如何选上做文章,才能解决好学生自做不会,教师一讲就通的现象,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2.便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词。第二轮复习一般仅两个来月时间,面面俱到从头再来是不可能做到的。要紧紧围绕重点方法(通性通法),重要知识点,重要教学思想和方法及近几年“热点”题型,狠抓过关。

3.变异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一切讲练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减少练习量在精选上下工夫,做到非重点的少讲少做甚至不做。

4.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突出因材施教。处理好“扬长”“补弱”之间的关系,是大面积上线的重要举措。

三、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

努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以下五个方面是必须处理好的,一是课堂容量问题。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而是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非重点问题舍得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二是讲练比例问题。第二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大撒手”,这都不利于学生学懂会用。每堂课都要精讲精练,分配好讲练时间。三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课堂中,有的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有的简单提问,机械板演、笔算,貌似气氛活跃,讲练结合,其实是教师的惰性行为,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四是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学情抓不准,讲评随意,对答案似的讲评是影响讲评效益的大敌。必须做到讲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的方式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五是信息反馈问题。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提高课堂复习效益,加强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两条反馈渠道是非抓不可得,一条是通过练习或检测搜集信息。每周穿插一次以选择题为主的定时定量训练,内容以刚学过的知识为主,兼顾后续复习内容。这样既做到了掌握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又抓住了后续复习的要害,复习便有了针对性。另一条是每两周开好一次学生座谈会,有针对性地选取上、中、下三类学生进行交谈和问卷调查,每位教师先进行“诊断”,在集体研讨分析学生的要求和看法,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篇5:高三二轮复习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充分认识学生学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及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夯实基础,通过调整地理二三轮复习课的课型结构,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学科目标

1、总体目标:夯实基础、图文转换、注重整合、联系实际。

2、具体目标:重视能力、提取信息、突出人文、灵活运用。

三、确定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共确定十二个复习专题。

1、地球运动专题(穿插复习)

2、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2个教学案)

3、大气圈专题(3个教学案)

4、水圈与水循环专题(2个教学案)

5、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专题(2个教学案)

6、等值线专题(2个教学案)

7、区位分析专题(工业2个、农业2个、交通3个、城市2个共9)

8、人口与城市专题(2个教学案)

9、空间定位专题(1个教学案)

10、国土整治专题(2个教学案)

11、产业转移专题(1个教学案)

12、选修6《环境保护》、《城乡规划》(各1个教学案,共2个学案)

四、明确高三地理三轮复习目标:

三轮复习邻近高考,学生进入到临考的状态。通过一轮和二轮复习,学生储备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应该说是胸有成竹了,但是恰恰相反,有部分同学因思想压力大,情绪波动很大,需要老师有效地指导。因此,必须明确三轮复习的目标。高三地理三轮复习的目标如下:注重解题方法和技巧,认真做好考前检测工作,同时加强学生考前心理疏导,切实提高学生考试能力。

五、具体策略可以有:

1、重视复习观念上的更新,不走过去”死背书、多做题、拼时间、效率低”的老路。高考命题已经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复习内容就应该从单纯复习知识转向“知识加方法等于能力”;复习方法也必须从“复习课”转向“复习活动”。

2、复习活动包括:教师讲解(讲中有启发、听中有思考)。教师的教:要让学生喜欢地理,认识到“有用的地理”是复习的关键<学生有体会);要让学生脑子动起来(有思考);要让学生形成地理思维方式,解决新问题(会运用)。如: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利用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共享: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验证理论原理。学生动脑(分析综合、比较判断、归纳演绎、学生动手绘图、列表、画复习概念图、总结概括)、学生动口(提问、答问、讨论、交流)以及阅读、查询资料等。

3、学生要做复习的主人,通过复习获得独立思维、解决新问题的体验,提升学科能力。不准备、不预习的复习是低效率的,有选择的做题并剖析解题思路是明智的作法。

4、重视知识的整理积累,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在复习阶段的作用,要求他们及时记录自己对知识的积累。

5、重视地图知识的复习,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习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习。

6、引导学生关心国内外时政大事和生存环境,关注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地理事实材料,加强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课本的结合,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回归到课本,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关注热点焦点。

7、指导学生掌握规范的答题方法。要和学生讲清:用最平常的心态看懂题意、看清图示是最基本的一步,然后寻找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审题要慢,下笔要快,才能做到不走题、偏题、漏题,文字表述要简洁明了规范。具体到各类题型又有不同的方法。

8、重视后进学生,在最后复习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鼓励他们不放弃地理学科的学习。

篇6:高三特长生数学二轮复习指导建议

新学期开始了,高三的总复习也马上到了二轮复习阶段。作为音体美特长生,数学学习的基础本身就很薄弱,而在年前11月底至年后3月初长达半年的时间,很多学生一直处于停文化课准备专业考试的状态。因此一轮复习后,大部分特长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复习的不全面,基本的知识体系都没有形成。很多同学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懂,甚至有些同学连初中的东西都不会,因此现阶段是无法与高考接轨的。

为了改变以往艺体特长生“一轮没学完、二轮赶不上、三轮学不会”的状况,有效高效的利用三个月的时间了,让这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高考中数学成绩再有所提高,这是艺体特长生教师所面临的紧迫的也是必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二轮复习的重点仍然放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梳理和巩固上,查漏补缺,同时做一定数量的专项和综合训练题,熟悉掌握解题方法及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训练的重点应是基础题目为主,注重课本;(2)要规范作题,象对待考试一样,进行限时训练,把握速度及准确率;(3)不搞题海战术,把握练习的适度适量,做到批阅、反馈、纠错和反思小结;(4)课堂上坚决杜绝教师一言堂,做到先练后讲,讲练结合,即时巩固。

为进一步提高高三特长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以“高效课堂,有效学习”为主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主线,关注全体特长生的实际需求,加大高考的研究力度,注重教学过程和课后落实,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下面谈一下高三特长生数学二轮复习指导建议:

一、把握学情,对症下药

特长生一般都是数学学科差生,能否提高特长生的数学成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命运和前途。艺体特长生高三在校时间很短,一轮复习形同虚设,在回校后的三个月,正值二三轮复习,时间短,容量大,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且伴随恐惧、浮躁心理。同时艺体特长生的数学基础的薄弱由来已久,且各人的情况不同,甚至差异较大。所以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提高困难很大。所以教师应在把握艺术生的实际的前提下,把复习目标定位为在原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提高,保证艺术生的已有水平能得到正常发挥,同时尽量保障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能有新的突破。对此我们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介绍我们的复习计划、目标要求,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克服恐惧、浮躁心里;同时提出较严格的要求,包括对他们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学习要求、目标要求等,对学习的各个环节应做到那些要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他们的学习习惯,以巩固复习效果。

(二)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教师应把树立学生信心贯穿教学始终,多鼓励,少批评,以欣赏的眼光看他们,想方设法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树

立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变害怕数学为喜欢数学,变不得已学数学为主动学数学。另外有必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弱点,鼓励她们“敢问”“多问”树立好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切忌动辄说“数学难教,这题太难你们做不出,你们基础差”等去刺激学生。

(三)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生有信心、有干劲还不行,他们还普遍存在基础差、不会学的情况,所以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也很关键,指导要具体明确,包括制定计划、专心上课、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等。要求学生制定自己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充分把握好课堂上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要引导学生注重解题分析,积极思考,参与课堂中。要独立完成作业,重视平时的考练,培养自己的意志毅力和应试的心理素质,对作业及考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错误要主动反复思考,对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建立错题本,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同时注意通过对知识、方法、题型等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由“活”到“悟”。

二、把握大纲,研究学法教法

要使对艺体特长生的教学有效,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师方面应抓好:

(一)研究高考考试说明,针对艺体特长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应选择高考考查浮现率高和切合学生实际且在短期内能真正掌握的内容进行组织教学,而不能像普文生一样还要保证知识和方法有一定的覆盖面,不必追求数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外注意培养艺术生的数学能力包括一般的运算能力、直观能力、观察能力、较低的直接推理能力、简单的模仿能力等,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培养其基本的数学能力。

(二)降低难度,分层次教学:认真分析一轮复习的教学情况、摸清底子,找准问题,结合去年高考题的难度,确定二轮复习的起点,狠抓基础反复练,重要知识点综合练。不拔高,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好多同学基础太差,高考时,关键是让学生拿到基础题目的分数,重视高考中前100分。每次讲课都要降低起点,先把用到的知识领学生回顾,然后再开始复习新内容。在学案的编写上分几个层次,明确要求学生哪些题大部分学生可以做,做完基础题可以再做提纲上的哪些题。二轮复习中题不在多,但务必典型,常规的综合路子,重要知识点的结合规律,需要教师多加思考和研究,既使学生经受必要的训练,又不至于陷于无目的的茫茫题海中去。

(三)重视教材的示范作用:在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的情况下,不能因此而脱离教材,相反,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的作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的试

题都与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略加修改、变形后作为高考题,还有的是将教材中的题目合理拼凑、组合作为高考题。教材中还蕴涵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技巧,在数列章节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用到了“倒序相加法”,推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用到了“错位相减法”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这也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对象之一。

越是艺术生越不能脱离课本,因为课本对他们来说并不简单。课本上的习题主要是为了巩固某一个章节的基本知识,综合性稍差一点,技巧性不多,尽管不适合变化多样的高考题型,但对特长生来说不仅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养成较好的模仿能力。因此,在学好课本基本知识并做好相应习题的基础上,还要适当地补充讲解一些课外题。对于课本上的公式、定理,结论比过程更重要。把公式、定理记牢记准,并能灵活运用,才是艺术生的学习重点,而不必要对复杂的证明过程反反复复的讲解,纠缠不休。

(四)授课时要认真细致,注重边讲边练: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课时采取边讲边练的方式,先讲一部分,接着进行训练巩固,再讲一部分再进行训练巩固,交叉进行,强化讲练结合,这样就避免了好多学生上课走神或听的挺明白就是不会做题的问题。

因为学生基础相对要差,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从基础抓起,一定不要在学生对知识还没完全吃透的时候就弄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去做,这样只会让学生吃夹生饭。基础差,思维能力提不上去,这样学生能力很难提上去。从最基本的定义练起,对于刚讲过的知识点,应该先让学生练习定义的简单应用,而且要强调定义在步骤中的体现,也就是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他们明白了定义的如何应用,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慢慢提高了。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例说明,任何一个题目都可以有几个定义组合到一起的,所谓的难题可以说是几个定义的综合考察,给学生讲解这些,他们就会明白定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定义去解决问题。因为,现在好多学生都觉得数学中的定义没必要去记,这是相当错误的,数学中的定义不仅要记忆,而且要理解的记忆,并且还要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这样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从我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反映也很好,因为他们知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了。上课时,教师还要经常关注学生,提问他们,随时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将语言大众化,也就是将数学课中的定义定理本来抽象的语言大众化。同时让学生明白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是依着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五)随时查漏补缺,有选择的突破重点:即使进行了强化训练的地方仍会有许多同学遗忘,也有部分同学前面基础太差,在后面的复习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一定要保证讲过的知识点要会,高考的重点知识要掌握,高考中较简单的题目要拿到分数。使学生在考前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重点问题多重复强化训练,重点问题多注重质量。想让艺体特长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数学是不可能的,基础差,时间少是现实,要让学生在数学高考中重点在选择,填空和前两个解答题中得分。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的地方,而对于他们来说讲一遍效果很差,所以就多研究高考,在重点部分多重复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学掌握,一点一点突破。特别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导数,这些高考题型比较固定的题目,要经常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通过做最近几年的高考题让学生练习,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让他们有选择的突破两到三个基础解答题,在平时的检测中重点强化,增强学生的信心。

(六)课后工作要做好,指导学生善于反思与总结:课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当堂课的所有环节再仔细地回顾一遍,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反思,整理好笔记。及时找课堂表现不是很好的的同学谈话,把握他们对当堂知识的理解情况。对于课后作业,教师也要把握好,要有针对性,一个是知识要有针对性,针对当堂知识,另外一个要有方向针对性,知识点不要难了,也不要多了,作业尽量要面批面改。指导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有些题目可以不会做,但绝不能不去思考!只有思考了,才可能有收获。

三、加强应考指导,确保正确率,学会取舍,敢于放弃

考试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取舍,确保试卷中前100分的得分率。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会做的题目一定能够拿分,部分会做或不太会做的题目尽量多拿分,一定不可能做出的题目,尽量少投入时间甚至压根就不去想。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如果感觉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做的很顺利,时间很充裕,在前面几道大题稳步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冲击下最后的压轴题,向高分冲击。

对于程度一般的学生,首先要保证的是前面的填空选择题大部分分值一定能够稳拿,甚至是拿满。对于大题的前几题,也尽量多花点时间,一定不要在会做的题目上无谓失分,对于大题的后两题,能做几问就做几问,即使后面的几问不去做,也一定要保证前面的分数,因为最后两题题目的性价比远远不如前面的题目实惠。

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首先,填空选择能会做的就一定要做对,对于大题,能写几问就写几问,而最后两道压轴题如果读完之后觉得过难的话,我建议大胆放弃,不要觉得心疼,因为你即使花了很长时间去做去想也不见得能多拿几分,如果把这些时间用在选择填空题中,可能会收益更大。

这个方面,大家也不必盲目模仿别人的做法,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斟酌。

许多没有考试技巧的学生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所有的题目都想做,但所有的题目都完成的匆匆忙忙、漏洞百出,本来会做的题由于匆忙或掉以轻心而失分,而后面的一些大题即使在卷子上写了很“多”,却发现只能得到1分2分。这样的同学就是在考试的方法上很失败,我们应该吸取这样的教训。

考试中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其中选择填空题跟解答题的本质区别是它们是不需要写出解答步骤的,其实命题人已经暗示了我们,选择填空题只要你把答案做出来,无论你用什么方法都是允许的。许多不会考试的人常犯的错误和大忌,就是把每一道题都当作解答题按部就班的去解答,这样,即使你能把题目做对,但是浪费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

其实,许多选择填空题仔细观察题目中的数字和选项,就可以排除一些选项,完全可以降低难度甚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许多填空题往往有许多灵活的技巧,但由于这些技巧在解答题当中往往不适宜写在卷面中,所以经常被我们所忽视掉了。

比如,做选择填空题常用的巧妙方法有:排除法、数形结合、画图观察、代入验证等等方法。这些技巧和方法也是我们在平常的题目讲解中要为学生灌输和渗透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也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选择填空题大家一定要重视,不仅仅是因为分值,还因为它会直接影响考生考试的心情,往往会成为一场考试成败的关键。

解答题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重点突破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概率统计问题,尽量做到准确、规范;注重对导数第一问、数列第一问、解析几何第一问的复习研究,因为第一问本身并不难,基本上与课本内容接轨,做到尽量得分。

上一篇:某某同志德能勤绩廉考察材料下一篇:全球市场营销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