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李白的诗篇

2024-07-18

三年级作文:李白的诗篇(共5篇)

篇1:三年级作文:李白的诗篇

三年级作文:李白的诗篇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国著名的诗人李白写的《静夜思》。李白,字太白,是唐朝的一位诗人。因为他写过许多夸张又美妙的`诗,所以贺知章赞他为“诗仙 ”。

我也很喜欢李白些的诗,尤其是《月下独酌 》,这首诗写得真是波澜起伏,既然“独酌无相亲”,可是又“对影成三人”;既然“月既不解饮”,可又“我歌月徘徊”。更有意思的是李白喝醉了酒,竟说我们要永远相约重逢在太空。

据说,李白喜欢喝酒,而他酒后所写的诗更让我佩服,比如《将进酒》《行路难》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真是写得太妙了,李白可真了不起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诗篇,好好珍惜它吧!

篇2:三年级作文:李白的诗篇

李白诗文——江油旅游之魂

时间: 2010-04-16 16:19:01 来源:网络 【关闭】

“美不自美得人而彰”,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李白是知名度很高的名人,作为唐代诗歌王国中的无冕之王,在生前就已经很出名。李白出生之地、寓居之地、题咏之地和李白传说的流传之地都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些旅游景点之所以能吸引游客,主要是有李白遗迹或经李白题咏过。有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敬亭山才有人去游览,有了《赠汪伦》安徽程县的桃花潭才知名。李白诗更对旅游者能起到启迪游兴、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感受层次的作用。同时李白以阔大的胸襟,超越的眼光看大自然,描写创造出了许多或壮美、或动人心魂的形象,这就是旅游之魂,就是旅游之生命。

李白在江油生活了24年,诗文肯定不少,大部失传,但留传下来的却是少年李白诗文的精华。

大约在李白十五岁前一、二年还未离开青莲乡时写下了《初月》、《雨后望月》、《晓晴》、《对雨》、《望夫石》等写景抒情诗作,其中:

《雨后望月》

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台,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 对 雨 》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绵。

古岫披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红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从这些诗中描写的景色看,与青莲乡环境相符合。如“一条江练横”应指盘江,“古岫披云毳”指远望大匡山、戴天山、紫云山的薄雾云纱,“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描写了盘江之滨、青莲坝农民的农耕图。

李白所作的还有一首《上楼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作语言浅直,未用典故,但自然天真,且带有儿童式的幻想。

李白十五岁作小吏,当小吏仅半年,到匡山隐居,不时寻仙访道,创作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

这是青年李白在隐居读书于大匡山时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他以清新明丽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幽丽的山水画卷。鲜艳的桃花、青翠的野竹、淙淙泉水声中传来人声犬吠,使人耳目为之愉悦。李白有许多生动形象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这些诗能使人心胸豁然开朗,获得心情的愉悦,会给旅游者心灵上打下牢固的美的印记。

在李白写《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同时期还写了《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诗人着力渲染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山水花木、峭壁飞泉,幽美绚丽的景色烘托出淡淡的愁思与怅然。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与《寻雍尊师隐居》都是李白十七、八岁隐居大匡山,寻仙访道的诗作,同期还作有一首《太华观》:

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旁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运驾车。

怪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

曾闻玉井今何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大匡山与太华山乃同一山脉,紧紧相依,从大匡山大明寺逶迤西北上,走十余里即到太华观。好仙游的李白不仅与隐居于太华山中的雍尊师有来往,与太华观中修炼的道士也常有来往,《太华观》就是写访拜太华观道士的见闻,展示了古朴清幽的山中景色,描写了深山月下,笛声悠扬,仙子乘云的神仙境界。

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冬,李白出游成都、渝州、峨眉山,干谒苏颋、李邕未得重用,重返隐居处——大匡山,写过一首《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坪。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上壁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诗中描写冬日旧居一片萧素、荒凉、破败的景象,透露出未受重用的不愉快心情,不过李白并没灰心丧气,他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振作精神,“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他要像挺拔的青松,不畏风寒,坚韧不拔,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李白隐居匡山时期经阴平道到江油县城(今平武南坝)访江油县尉,还写了《题江油尉厅》。

李白在大匡山的最后一首诗是《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景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景,已将书剑许明时。

这首七律描写了匡山的雄奇、秀丽、清幽的美景,表达了对匡山的依恋之情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表现了李白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又有宏伟的政治抱负的心态。

篇3:李白的展现豪情的诗篇

他结交了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外人说:“李白仙风道骨,可与神人来往,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可以相比的。”李白听说,。高兴的写了《大鹏遇希有鸟赋》,记载这件事情。当然,这种方式并未为政治出路蓄积什么,他曾感慨的说:“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

二十七岁,李白在湖北安陆,与高宗时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夫人许氏颇博学。在安州,他听说裴长史是个高义之人,很想接近他,但是,“谤言忽生,众口攒毁”。他于是上书裴长史,自陈无辜。虽然引经据典,软中带硬。最后质问:“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铗乎?”可惜,他并未得到裴长史的谅解。这段时间,他结识了孟浩然,元丹丘等人,不过这些人也都是些无权无势的人,因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人,在一起只是交流交流诗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荆州刺史韩朝宗,对提携后辈感兴趣。很多读书人慕名前往,求韩朝宗推荐,也的确有一部分人被朝廷录用。孟浩然与韩朝宗约定去长安,韩朝宗要向朝廷推荐他做官。但当起程,孟浩然与朋友酣畅,韩派人来叫,孟浩然说:“我在这里饮酒,就没有功夫姑别的了。”韩朝宗气愤,独自走了。李白仰慕韩朝宗的名声,去投奔他,为能够受到接见,写了《与韩荆州书》这封信。李白投其所好,高度评价韩朝宗:“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颂他有周公的“一食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遗风。李白很坦荡的表明自己的目的:“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他希望韩朝宗能为自己创造条件:最好是设宴,当场作文,并给予评点。

最终没有结果,生活开始贫困。他干脆学晋人山简,每日喝它三百杯,做个酒徒,又想起李斯功名富贵,最终落得个叹黄犬的悲剧命运,于是有点淡漠功名。他一度来往于襄汉,与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结下深情厚意。他很欣赏孟浩然的风流儒雅,曾赠诗孟浩然。

此后他洛阳旅游,结识了元演。虽然洛阳都市繁华,但远离家乡,明月高照,能不引发思乡之情。更何况,笛吹《折杨柳》。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当然,生活还是放浪形骸的多,他曾说:“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生活还是颇有点轻裘马狂的滋味。

逗留了几日,两人同赴山西,游晋祠,在后来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赞美说:“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翠娥”。在那里,他们结识了郭子仪,郭子仪因为受到案件的牵连,李白通过元演家的关系救了他。没想到几十年后,郭子仪又救了李白。他们回到长安,遭遇到五陵年少的围攻,陷遭不测。回到安陆,他举家迁到东鲁。在那里,与孔巢父等五人,在徂徕山作隐士,人称“竹溪六逸”。他们见到达官贵人,不理不睬,并且故意仰天长啸,以示高傲。有人不理解,就询问李白,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愤世疾俗与乐观浪漫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饮风尝露,往往寻人独酌,这不,李白又与意气相投的高士对饮,“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痛饮狂歌之后,超凡脱俗之狂;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不拘礼节和自由随便的真率真词也。

在居家东鲁这段时间,酒自然是李白的常客。尤其是兰陵美酒,不仅冲淡了思乡的情绪,还产生了一种留恋忘返的深情。《客中作》云: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许氏不幸早逝,留下一儿一女。李白悲伤至极,想起许氏许多的好,竟无语来表达;唯记得自己浪游天下,许氏痴望自己归家的形象。《玉阶怨》典型的反映了这个情况: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无言独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幽怨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道士吴筠邀李白到浙江郯中旅行,在这儿,多吊古伤今作。有名的是以下两首: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重点写昔日之繁华,竭力渲染,而以今日之荒凉抹杀之。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重点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

篇4:李白的展现豪情的诗篇

唐玄宗奔蜀途中,颁发诏书:命太子李亨收复两京,黄河流域;又令永王李璘经略长江流域。年底永王引兵浔阳,知李白在庐山隐居,派谋士韦子春三顾茅庐。宗氏夫人劝阻,“出门妻子强牵衣”。李白过后也说:“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但入幕以后,就被报国有路而陶醉。他赞美永王东巡,肩负拯救中原的责任。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李白自豪的以高卧东山的谢安自比,抒怀:“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在他神采飞扬的做美梦时,哪里料到,永王与肃宗同室操戈的悲剧已经开始上演,他很快卷入纷争的漩涡。

唐肃宗要求永王解除兵权,回到玄宗身边;永王自恃是玄宗的命令,拒不服从。肃宗便部署部队在江东设防。永王兵抵当涂,遇阻,愤而进攻。诸将不愿冒叛逆的罪名,离心逃散,永王兵败丹阳,在鄱阳被江西采访使皇甫诜擒杀。

李白逃至彭泽,被投入浔阳狱中。李白在《南奔抒怀》中道:“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壮志付诸东流,反成叛臣,能不悲愤填膺?他多次在狱中上书申诉求援,呼吁当权者为自己昭雪冤屈。他悲愤的说:“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临危而相挤?”宗氏夫人在外也多方营救,他写诗感激她说:“很感激你同蔡文姬替董祀鸣冤一样,流泪向曹操请求赦免。”郭子仪报答救命之恩,主管案件的宋若思替李白李白洗雪罪名,半年的狱中煎熬,终获释,并上书朝廷推荐李白。但朝廷并未放过李白,这年冬,他被加以“从璘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

浔阳地方官为他饯行,李白说:“愿结九江流,添成万行泪。”无限伤感的踏上了流放的长途。宗氏夫人弟弟送他到乌江才黯然离去。

大约在冬季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 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著风虽然下著雨我在风雨之中念著你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轻轻的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拭去漫漫长夜里未来日子里亲爱的你别为我哭泣 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请在笑容里为我祝福虽然迎著风虽然下著雨我在风雨之中念著你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自己 没有我的岁月里你要保重你自己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

来木瓜山,李白《望木瓜山》说:“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乾元二年,因关中大旱,肃宗下减刑令,李白被赦免。从奉节买舟东返,快意沛然而泻,《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江夏逗留期间,他写了《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一诗,叙述了自己后半生经历。放归以后考虑到前途又感到渺茫,一度恢复了放浪形骸,狂歌痛饮的生活。与友人韦冰相遇,惊喜异常,满腔悲愤,写成了这首沉痛激烈的政治抒情诗。他不希望自己再有理想,再有苦闷,他说:“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然而黄鹤楼捶不碎,鹦鹉洲倒不了,悲愤中包含无可奈何的悲伤。

在《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中,李白故作旷达的说:“与君醉百场,……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芳春。”秋天,李白游洞庭,恰好好友刑部侍郎李晔,中书舍人贾至贬谪于此。三人畅游,李白作《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曰: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被月色净化了的水天境界令诗人宠辱偕忘。

上元元年,在豫章与宗氏夫人团聚。他目睹了豫章子弟被征集入伍的惨状:“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同杜甫一样,很矛盾,为了国家不得不如此。李白暮年,生活潦倒,靠人接济,但是“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根本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不久,史朝义杀死史思明,包围宋州。李光弼率兵抵御,六十一岁的李白闻听,毅然北上,请缨杀敌。可叹的是,这次从军,刚到半途九病倒了,不得不挣扎回到金陵。从此一蹶不振。这年初冬,贫病交加的李白来到当涂投靠族叔县令李阳冰。第二年,李白病重,自知行将不起,于是在“枕上授简”,将“十丧其九”的手稿托付给李阳冰。后来,李阳冰把它编成《草堂集》十卷。十一月,李白与世长辞。死前赋《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带着无穷的遗憾,怀着无限的悲愤和凄凉离开人世。

《唐遮言》说:“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倘如此,不证明其一生对污浊世俗的决绝,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吗?《旧唐书》:“以饮酒过渡,醉死于宣城。”醉酒而死,正符合人们心目中那个傲岸不羁,以一醉解千愁的李白的形象。

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他为何如此的独特与纯粹?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

唐诗中向往异域的气息是强烈的。诗人们纷纷奔赴边疆,写下许多境界雄放的诗篇,那些边塞诗实在是唐诗中的金子。在书房中低声吟哦的诗人,一踏上西北大野,就放开了喉咙。但所有的人都没法与李白相比,因为与他们的方向相反,李白来自西域,他本是西域人。“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李白《前有樽酒行》)胡人第一次以这么自然深情的形貌出现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感到诗人就是一个胡人。

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以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篇5:李白的三年级作文500字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诗仙之美称。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公元7,出生于陇西成纪随叶河畔一户商人家里。他五岁随家人迁居到现在的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县的青莲乡;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 因为李白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所以家庭环境十分优越,他五岁识字,十分聪明,文章只要教一遍他就能学会。

有一天,李白的父亲要出去做生意,临走前他嘱咐李白要好好学习。李白读着读着突然感觉头昏脑胀,便出去走了走,他自言自语的说:“原来外面这么舒适啊!”李白的父亲一回来,便把李白送到书院读书,李白天资聪慧,一学就会。有一次先生布置的.作业很难,李白心想:“与其在这儿做作业,还不如出去玩会儿。”李白趁先生不注意便溜走了。

路上经过一遍树林,他见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个铁锥在磨刀石上磨,便问:“老婆婆你在干什么呀?”老婆婆回答:“我要把这铁锥磨成针?”李白惊讶地说:“这么粗的铁锥也能磨成针?”老婆婆头也不抬地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李白想:磨针就像读书,需要天天读,需要恒心和毅力。

上一篇:美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下一篇:开业庆典送花篮霸气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