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有感

2024-07-26

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有感(精选7篇)

篇1: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有感

没有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前,我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非常纯洁的,没有任何人介入的,这点我错了。我又以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见钟情,然后堕入爱河,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阻碍不能在一起,最后两人双双为爱而殉情。这点也许我对了。

其实,罗密欧在遇到朱丽叶之前,已经是有喜欢的人了,并且因为她的拒绝而多愁善感、郁郁寡欢。不过,从结局看来,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仍是凄美的爱情,但其开始却打破了我曾经对这两人的爱情的美好向往,其内容并没有令我失望。

罗密欧确实是对朱丽叶一见钟情。但在见到朱丽叶的前一刻,罗密欧的心里是有一个女孩儿的。他为那女孩儿罗瑟琳伤神,为她失魂落魄,为她茶饭不思。罗密欧对那女孩的热爱,不论是从他口中说出的感受,还是别人口中描述的他的神情,无一不让我认为他非常爱她,而且短时期内不会对其他女孩产生爱慕之心。我想这也许这就是人性,我们会因为美的事物而产生爱慕之心。罗密欧在没有遇到朱丽叶之前,他总在赞叹那个女孩的美丽,并且无人能及。

可是,人性这东西无法让人一眼就看明白。我想不仅局限于他人,有时你可能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所以人性驱使罗密欧发生了以下事情,上一秒还在为那个发誓终生不嫁的女孩念念不忘。下一秒就爱上了美丽大方的朱丽叶。到底是因为朱丽叶的十足魅力,还是因为罗密欧这个视觉动物的正常反应。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这也足以说明人性,我们会因为更美的事物而见异思迁、喜新厌旧。

不管怎样,从这一点看来就颠覆了我对这份爱情忠贞不渝的认知。但是又不可否认,他俩的爱情确实是忠贞不渝。罗密欧是见异思迁的,在仍然心系他人的情况下瞬间爱上朱丽叶。可是他又是忠贞不渝的,他对朱丽叶的爱在结局中完全体现。所以这足以说明人性的复杂,罗密欧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对象展露出不同的性格特点。

说实话,我没有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有太多的互动,不过甜言蜜语一大堆,毕竟这是话剧。他们俩似乎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一样,说出来的话腻死人不偿命。而他们的感情也是发展得非常快的。我才看到他们相识,转眼间就开始描述他们在牧师的见证下成为夫妻了。并不是说这样不对,只是有点出乎意料,出乎意料快地发展。也许是人性,爱就爱了,不多犹疑。

我相信罗密欧是十分爱朱丽叶的。否则不会在朱丽叶死的时候,喝下毒药,抱着她一起死去。可是事实上朱丽叶并没有死去,而罗密欧却因她的“死”而死去。“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罗密欧没有收到那封信,没有得知那个事实,只能遗憾地死去。这样的结局是意料之外,亦是意料之中。有的人爱一个就是会愿意为他去死,而有的人就是愿意和她一起与世长眠。

除此之外,罗密欧有一点暴虐,对于将他朋友杀害的人,他会毫不犹豫毫不手软地亲手解决他,即使那个人是他深爱之人的表哥。在朱丽叶假死的时候,当得知帕里斯会是朱丽叶未来的丈夫,其中出现一些摩擦,于是帕里斯在说完“我死了”以后就死了。我觉得这是对天性解放的具体表现,能用武力解决的事情绝不手软。

我认为在所有的人物中,罗密欧是塑造得比较形象的。请容许我这么说,他像一个人,一个现实生活中也许会存在的一种人。因为我所以为的人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里面所理解的人,有他的七情六欲,不论好坏都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而罗密欧正是这样的人,我们也会是这种介于完美与不完美之间的矛盾体。

很多人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放到了一起,我觉得似乎二者是有区别的,尽管它们同样是凄美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面的人物性格是单一的,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神化了的人物只会令人向往,故事结构过于美好只会令人叹息,这不是现实,而我们却活在现实中。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话,则可以在人物形象中挑刺,不尽完美。这就是人性的解放,如果把人性装进条条框框中,硬是用道德来束缚的话,人会活得很累,时间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当然东西方文化也代表不同的价值观的立场,就如同断臂维纳斯的美在不同价值观的人的眼里会有不同的看法一样,不过是时代背景不同而产生的。

戏剧注重得更多的会是对话,对于人物之间的动作似乎被忽略得稍有点彻底。当帕里斯说完:“啊,我死了。”于是就死了,如此的简单明了,不拖沓,让人一看就懂。

不同时代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变化,有的人接受,有的人则不能。站在我的立场,我们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如西方人来得热情大方,作品中的所有人吐出来的那些字词都披上了华丽的外衣,尤其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我无法想象这些美丽丰富的词藻组合在一起再由人的口中所讲出来,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也许我会感动得一塌糊涂,也许我会鸡皮疙瘩掉一地。

可是,没听过,谁知道呢?

 

篇2: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有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andJuli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该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罗密欧与朱丽叶》虽是一出悲剧,但两个青年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本身却不可悲。他们不仅彼此相爱,而且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不惜以命拼争。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他们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做赎罪的羔羊,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许多学者和评论家从这个意义上称这出戏是乐观主义的悲剧,也就是人们惯说的悲喜剧。

篇3: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有感

故事的发生地维洛那城实际上是英国16世纪末伊丽莎白女王鼎盛时期社会现实的艺术再现。一方面以亲王为代表, 象征了王权统一的力量, 它受到广大市民的拥护, 另一方面是贵族蒙太古家族和凯布莱特家族世代的积仇结怨, 它代表着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相互争夺的封建集团的势力。但时代在前进, 这两大世仇的新一代人竟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 彼此相爱, 于是家族的怨仇与个人爱情之间便形成了尖锐、巨大的戏剧冲突。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无视于家族的仇怨, 他们轻蔑地觉得, 妨碍他们结合的只是枉具虚名的姓氏。朱丽叶曾说:名字有什么?我们叫玫瑰的那种花换成别的名字还不是一样芬芳。罗密欧要是不叫罗密欧, 同样会那么可爱完美, 这本来和名字没有关系。罗密欧, 抛弃你的名字吧, 为了换取跟你本身毫无关系的空名, 把我整个儿拿去吧。罗密欧对于姓氏的态度更为激烈、率直:你只要把我叫做爱, 我就重新受洗, 重新命名, 从今以后, 永远不再叫罗密欧。真正的爱情, 使他们变得勇敢而无畏, 他们背着父母到劳伦斯神父的寺院里秘密成婚, 最后他们为了反抗封建家族势力和封建的包办婚姻不惜以死殉情, 谱写了一曲最为悲壮动人的爱情颂歌。

二、乐观主义的悲剧

戏剧的结尾, 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家终于因为这对情人的死而抛开旧仇, 言归于好, 并且用纯金在维洛那为罗密欧与朱丽叶铸像。这意味着两个年轻人为之献身的理想胜利了。他们将成为未来人们的典范。老凯普莱特在痛悔中承认:这对情人是“我们的仇恨的可怜的牺牲品”。然而剧中死去的不止这两个, 牵涉到的也不止这两家, 正像维洛那亲王最后说的:“大家都受了惩罚”。但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惨的死亡, 同时又证明了他们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新价值观念的胜利, 使社会摆脱了无谓的仇恨和纷争。祸患无穷的世仇消解了, 仇人转变而和好了, 在维洛那, 人们将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惨故事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课:爱情比仇恨更有力, 甚至死亡也不能把它摧毁征服。从这个意义上说,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乐观主义的悲剧。

三、悲剧性结局的直接原因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几乎都是出乎难以解释的偶然。里格尔曾明确地说:“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 外在的偶然事故粉碎了精明能干的神父的干预, 就导致两位有情人的死亡。”以黑格尔观点为基础评论莎士比亚悲剧的布拉雷德也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命运先是向上发展, 在他们的结合中达到顶点, 然后就因为双方家族的反对开始衰落。家庭的反对加上偶然事故造成悲剧的结局, 但随即又转化为由悔恨导致的和解。”仔细研读剧本, 确实如此。罗密欧与朱丽叶相见是偶然:为凯普莱特家族举办的舞会通知贵宾的仆人竟不认识通知单的名字, 罗密欧为他念诵时知道了这一消息, 为了见到自己迷恋的美人罗瑟琳, 罗密欧才决定冒险参加舞会, 不想却见到了娇美、清纯的朱丽叶, 两人一见钟情, 成为悲剧的起因。罗密欧失手杀死朱丽叶的表兄提伯尔特也是偶然:罗密欧的好友茂丘西奥和提伯尔特口角, 罗密欧的劝阻, 招致提伯尔特的咒骂和挑衅, 罗密欧一再退让, 激怒的茂丘西奥和提伯尔特拔剑相击, 被提伯尔特刺死。悲愤的罗密欧冲上拼击, 杀死了提伯尔特, 于是被大公判决逐出维洛那城, 成为悲剧情节发展的关键性的动因。罗密欧最后服毒还是偶然, 劳伦斯神父设计朱丽叶服药昏睡假死, 然后送信通知流放的罗密欧, 使两人一起远走他乡。但信未送到罗密欧先得到朱丽叶死的传闻, 遂秘密潜回维洛那, 劳伦斯神父得知消息后, 匆忙赶往墓地, 而罗密欧已经进了墓穴, 服毒死在即将苏醒的朱丽叶身边, 这一切成为导致悲剧性结局的最后的直接原因。

总之,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 是一系列偶然性的情节, 使家族的世仇与真挚的爱情构成了矛盾, 并不断地激化着矛盾, 使矛盾的解决无法采取圆满的方式, 只能选择了最后的毁灭。所以这部戏剧留给人们的首先是对于本可避免而又未能避免的悲剧结局的遗憾, 是对于殉情所导致的家族和解的欣慰。

四、大量抒情意象和抒情形式的出现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所出现的大量的抒情意象和抒情形式, 是莎士比亚其他悲剧中所没有的。戏剧中的男女主人公完全沉浸在对爱情的热忱、向往中, 第二幕第二场凯普莱特家花园中, 朱丽叶对月抒怀, 青年男女热情的情感交流和相别时的难舍难分, 弹奏的是一曲曲情意缠绵的青春的颂歌、爱的颂歌。

朱丽叶:明天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叫人来看你?

罗密欧:就在九点钟吧。

朱丽叶:我一定不失信, 挨到那个时候, 该有20年那么长久, 我记不起为什么要叫你回来了。

罗密欧:让我站在这儿, 等你记起了告诉我。

朱丽叶:你这样站在我的面前, 我一心想着多么爱跟你在一块儿, 一定永远记不起来了。

罗密欧:那么我就永远等在这儿, 让你永远记不起来, 忘记除了这里以外还有什么家。

这奔放的青春和充溢的情怀, 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喜剧所惯常表现的。这纯粹、美好的爱情, 是与理性、法度和社会责任等尘世的价值观念相对立的。男女主人公只是由于死亡才实现了尘世所不容的恋情, 他们的死显示了青春和爱情的巨大力量, 对现实世界投射出无限的光芒, 化解了两个家族的仇恨。从这个意义上说,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结局仍然是一个大团圆。所以, 这部戏剧确实更接近于莎士比亚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喜剧。

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的长篇独白:“一个坟墓吗?啊, 不!……这是一个灯塔, 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 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这里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和爱情的光芒, 朱丽叶压抑不住的生机扫尽现实的阴霾, 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啊, 我的爱人我的妻子!死虽然已经吸去了你呼吸中的芳蜜, 却还没有力量摧残你的美貌;你还没有被他征服, 你的嘴唇上、面庞上, 依然显着红润的美艳, 不曾让灰白的死亡进占。……啊, 亲爱的朱丽叶, 你为什么仍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 那枯瘦可憎的妖魔, 也是个多情种子, 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为了防止这样的爱情, 我要永远陪伴着你, 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这是对爱情的咏叹和爱情的誓言, 在罗密欧的意念中, 朱丽叶虽然失去了“呼吸的芳蜜”, 但却永葆着“红润的美艳”, 永恒的青春以不可摧残的力量战胜了“灰白的死亡”, 面对死神, 相依相恋, 永不分离的誓愿, 既有对爱情的执著, 更有对中世纪封建压抑的强烈的反叛。这里, 在对青春和爱情的歌颂以及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追求中, 涌动着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浪潮和对人文主义理想的坚定不移的信念。“来, 苦味的向导, 绝望的领港人, 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岩上冲击进去吧!为了我的爱人, 我干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之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

总之, 莎士比亚用诗情化的笔触, 使悲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 回响着浪漫的旋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 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 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 《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

摘要:《罗密欧与朱丽叶》 (1595) 是莎士比亚 (1564—1616) 早期创作的著名悲剧。它诗意盎然, 热情充沛, 洋溢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喜剧氛围。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莎士比亚的乐观主义悲剧之艺术手法进行了赏析。

篇4: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有感

历久弥新的经典爱情

英国著名的诗人柯勒律治曾说:“这个故事的基础完全是氏族生活,全剧的事件都发生在氏族的不和……就内在证据来说,这个莎士比亚早期的剧作之一,提供了他对人类天性的深刻洞察力的有力证据,这就是把罗密欧写成是已经被爱情所征服。”其实,从剧本的真正内涵来说,莎士比亚是通过一个老生常谈的爱情悲剧,为我们剖析了一个更为广阔、深层的家族的悲剧。在这里,爱情不过是架设这一悲剧的桥梁,它更深的寓意是为了挖掘人类——尤其是以家族利益为背景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而为了这种所谓的家族荣誉,不惜牺牲年轻人淳朴、真挚的爱情。

爱情的故事永远老套、陈旧,但能历久弥新且始终受到尘世间痴男怨女喜爱的,也就是莎士比亚才有这种魔力。所谓的见仁见智,年轻人看到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至死不渝的爱情,而成熟的欣赏者看到的是这一爱情悲剧背后更为深层的原因,这就是莎士比亚戏剧魅力的所在。

法国可以说是19世纪最大的歌剧消费市场,威尔第、瓦格纳等人的歌剧在法国上演时,会为了满足法国观众的欣赏口味而在剧中加上芭蕾场面,其他知名的作曲家像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等都长期在法国生活。即便如此,法国本土的作曲家并没有创作出多少得以流芳百世的歌剧作品。虽然外来的如梅耶贝尔、凯鲁比尼等人的歌剧盛行一时,但如今却几乎被人遗忘,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法国歌剧过于追求表面的形式,故常常外表华丽而内容空洞。

19世纪的法国是欧洲的一个特殊的地方:一方面新思想、新艺术大多首先在法国形成;另一方面,接连不断的革命和复辟使得法国的民众一直生活在动荡不宁的社会生活中,这使得法国人更喜欢及时行乐。法国的音乐相比意大利和德奥来说,更有一种纤巧华丽、抒情细腻的风格,它更重视感官和视觉体验。在歌剧上,它同样保持着这种特征。在马斯内和古诺的歌剧中,基本上就能体现出一种纯粹的法国风味。值得注意的是,当瓦格纳的歌剧影响整个欧洲的时候,法国的歌剧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德彪西曾说:“虽然古诺没有写出人们所期望的圆润的旋律,人们也应该赞美他巧妙地摆脱了气势逼人的瓦格纳风格的影响。”

在法国的歌剧中,缺少激情性的场面,抒情性的气质是其主要特征。柏辽兹根据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谱写的歌剧《特洛伊人》为法国的歌剧带来了某种神圣性的东西,但并没有使人产生多大的兴趣。在19世纪的法国歌剧中,至今仍在不断上演的并不多见,但古诺的歌剧《浮士德》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却是盛演不衰的经典名剧。

抒情委婉的通俗之作

在音乐家中,有几个著名的神职人员,如维瓦尔第、李斯特,古诺也是其中之一。在教堂唱诗班的时候,他穿半神职人员的衣服,签名时写“古诺教士”。他的确是个虔诚的教徒,尤其是在生命的晚年,古诺专门创作宗教音乐,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一生虔信神学的古诺,获“罗马大奖”后在意大利时就喜欢这部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是西方传说中将灵魂卖给魔鬼而换取青春的学者,更因为歌德的长篇叙事诗而使浮士德成为影响西方精神世界的代表性人物。1857年在剧院经理卡尔瓦洛的建议下,他开始谱写了这部传世之作,但在上演后,并没有得到好评,甚至有人认为古诺委屈了浮士德这个人物。为此,德彪西曾经撰文说:“论起《浮士德》,杰出的音乐理论家们曾经责难古诺歪曲了歌德的思想;同样是这些杰出的人物,却从不想注意到瓦格纳也许曾歪曲过汤豪舍这个人物。汤豪舍在民间传说里完全不是瓦格纳塑造的那个悔罪的好小伙,他被那怀念维纳斯的烈火烧焦了的行杖根本不曾返青。”

艺术可以再创造,而古诺的歌剧《浮士德》并不是歌德作品的翻版,浮士德成为一个独立的、代表着古诺思想的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浮士德》这部歌剧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意义来——这种意义就是通俗性,也正是这种让深刻的艺术家切齿痛恨的通俗性,推动了艺术市场的活力。不要忘记,在19世纪,法国本土最成功的歌剧作曲家是马斯内,而不是柏辽兹!

众所周知,法国是歌剧的大码头,就像交响曲、钢琴之于德奥一样,要想在法国音乐界获取成功,创作歌剧是唯一的途径。从歌剧《萨福》(Sapho)开始,古诺作有十余部歌剧,除了《浮士德》以外,其他的歌剧都不甚成功,而《罗密欧与朱莉叶》是古诺的又一部抒情悲剧。这部歌剧充分体现了古诺在抒情音乐方面的才能,剧中有着很多优美动人的咏叹调,如朱丽叶演唱的圆舞曲“这是青春的美梦”(Je veux vivre dans cereve)至今仍是女高音钟爱的音乐会曲目之一。整部歌剧配器华丽多姿,表现出法国音乐所特有的灵巧和作曲家对乐队驾轻就熟的才能。正如有评论家指出:“法国艺术很讲究表达的方式和风格。意大利作曲家长期以来只满足于与人声无关的简单的器乐伴奏,而法国作曲家则总是设法用支持和衬托人声的器乐伴奏,来丰富和美化歌声部分。”的确,法国的歌剧比较讲究人声和器乐之间的平衡,但又不像德国,尤其是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那样,显得凝重,甚至沉闷。轻盈、活泼、流畅是法国歌剧的特征,尤其是弦乐和木管,更是法国音乐的灵魂,但这或许也是法国歌剧常常缺乏激情的原因。《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散发的正是这样一种抒情、委婉的乡村风情,而习惯了意大利歌剧令人窒息般激情的观众,是不太习惯法国歌剧“温吞水”一样的抒情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古诺除了《浮士德》之外,比较成功的歌剧。这部五幕抒情歌剧同样由《浮士德》的脚本作者巴比埃尔和卡雷编写剧本,也同样是先在巴黎抒情剧院上演,然后在巴黎大歌剧院上演,而所不同的是,它没能再现《浮士德》的辉煌。顺便说一句,巴比埃尔和卡雷是古诺长期合作的剧本作家,类似普契尼的剧本作家贾科萨和伊利卡。他们除了《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外,另外还给古诺写了《屈打成医》(Le Medecin malgre lui)、《示巴女王》(La Reine de Saba)和《米蕾叶》(Mireille)等歌剧。

和《浮士德》一样,为了舞台演出需要,巴比埃尔和卡雷又一次大量删节了莎士比亚的原著,甚至做了不少改动,这也遭到了一些评论家的微词。平心而论,这种技术上的处理,对于歌剧来说是必须的。歌剧不是话剧,完全按照原著照搬照抄,显然是不可能的,而喜欢责难的评论家多少是被习惯性的固化思维所束缚,既希望作曲家改得好,又希望不要太违背原著,这种案例实在太多,也没有争辩的必要。而事实上,观众喜欢、自己满意才是硬道理,这部歌剧从头至尾充满了动人的旋律,典型的法国式的抒情气息,已经说明了一切。

这是一部悲壮的戏剧,但古诺却将它处理得非常的抒情化和通俗化,简洁明了。作为现在仍是各大剧院经常上演的剧目之一,和罗西尼的《奥塞罗》一样,古诺的创作动机就是要为大众写一部歌剧。有意思的是,古诺曾经非常喜欢罗西尼的《奥塞罗》,由此可见,追求通俗和票房,是他们共同的心理基础。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艺术家都是瓦格纳的门徒,你喜欢崇高,我追求票房;你满足粗茶淡饭,我享受红酒牛排——各取所需,才显得这个世界无比丰富。

古诺的《浮士德》与《罗密欧与朱莉叶》、比才的《卡门》、马斯内的《曼侬》《维特》等,代表了真正属于法国本土的歌剧,虽然从整体上还无法和意大利、德国的歌剧抗衡,但它却将法国式的抒情引入了世界歌剧的舞台,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新鲜的力量。

篇5: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感

在此之前,罗密欧还一直非常欢乐和轻松, 他曾梦到自己死了(一个奇怪的梦,死了人还能有想法),妻子来看他,发现他死了,就亲吻他,把气吹进他嘴里,他竟然复活了,并且成了国王。

这时有人从维洛那城送信来,罗密欧认为肯定是好消息,会如梦里的征兆,送来什么好消息,但是消息和他们梦却恰恰相反,真正死掉是自己的妻子,无论他怎样亲吻她,她也不会复活了,他立刻叫人备马,因为他决定当晚就回维洛那城。去妻子的坟墓里去看她。

就在他刚要离开曼图亚城时,劳伦斯神父派去的人遇到了罗密欧,他对罗密欧说,这是神父策划的一场假葬礼,他的爱妻只是表面上诈死,暂时趟在坟墓里,等着他去阴森的墓室里,把她救出来。

这时,罗密欧心中的巨石才放了下来,不过当罗密欧想起朱丽叶还等着他去救,便骑上马,朝维洛那城出发,准备去爱妻的坟墓里见她。

她在午夜十二时,抵达维洛那城。他在凯普莱特家祖坟的正中央,找到了爱妻的坟地,他拿出烛光,铲子和铁锹,来撬墓门,他小心翼翼的撬着,因为他是个罪犯,根据维洛那城的法律,他只要在城里被逮着,就是死罪,罗密欧打开坟墓,里面躺着他的妻子,妻子依旧那么美丽无比,看来死神一点也么有办法,让她的容貌或色肤变样。

罗密欧亲吻了一下,妻子的双唇,朱丽叶从昏迷中慢慢地睁开了眼,看到了她心爱的罗密欧,高兴极了。他要带她去曼图亚。

她同意了,正当他们要走时,年轻的帕里斯伯爵在半夜来朱丽叶坟上献花哭泣,而她本应该是他的新娘了,可是他看她和他在一起,他高兴朱丽叶活了,他憎恶她和他在一起。

朱丽叶对帕里斯数落,她真的爱的人是罗密欧,她和罗密欧在一起,无论生活多么困苦,她都很幸福,因为她本来就不爱帕里斯。

帕里斯看见罗密欧,竟然生命危险来维洛那城,来救朱丽叶(帕里斯以为朱丽叶死了,是罗密欧用爱情的力量唤醒了她)知道罗密欧深爱着朱丽叶,而朱丽叶心甘情愿和罗密欧去曼图亚,朱丽也深爱着罗密欧,他便对他们说,我祝你们幸福。

罗密欧与朱丽叶谢过他后,迅速起程赶回了曼图亚,

而伤心的帕里斯也知道,朱丽叶也根本不爱他,向凯普莱特和蒙太古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爱的天荒地老,生死不离,表明自己愿意让步,退出与朱丽叶的关系,希望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不再敌对。

凯普莱特和蒙太古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两家在承认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婚姻上成了亲家,他们开始策划把罗密欧与朱丽叶接回来,他们向神父寻求帮助,而神父又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婚姻主持,神父自信的说,他能说动亲王,赫勉罗密欧,而事实正是这样。

罗密欧与朱丽叶回来后,他们立即找到帕里斯,并将他看作是他们的大哥,而帕里斯和他们结拜为金兰。

篇6: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1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悲剧中我看到了人世间爱情的酸,甜,苦,辣。

“爱情蒙着眼睛,却偷偷的闯进人们的心灵”你便能看到罗密欧对爱情的感叹。文中的主人公不正是这段话里的传奇吗?在百般磨难下,终于可以相见,但由于消息得不灵通,罗密欧以为朱丽叶已经死了,所以在情感的追逐下罗密欧服毒自杀,假死的朱丽叶醒来见罗密欧已经死了也用匕首殉情了。人们常说情大于天地,或许也正是因为两人的感情融化了积有世仇的两个大家庭,最终消除了长久的仇恨。小说以悲剧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结束却不是悲剧,因为他们两个人的不同凡响,轰轰烈烈,两大家族的恩怨也解除了,也就是意味着后代的人们可以不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要随时背着“秘密法则”了!

罗密欧喜欢朱丽叶的淳朴、善良,而朱丽叶呢?她也是喜欢着那最激动、最幸运的灵魂。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2

虽说年龄不是问题,可年龄却主宰了他的思考方向。气血方刚,大脑来不及运转,手脚早已做出了行动,如口无遮拦般,不经大脑,早已脱口而出。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可见一个人的思想成熟时期远远迟于生

理成熟时期。而真正能冷寂思考的年龄,早已失去了年轻时的冲动,热情及精力。试想,一个40多岁的男人在追求一个30多岁的女人,虽说还可以接受,但又有多少人会嗤之以鼻,嗤笑他们年轻时的错过。

年轻是资本,但脑子才是关键。血涌心头,不代表激情澎湃,面红耳赤,不代表春心萌动。

热情永远等不到冷静。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3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罗密欧与朱丽》,通过读这本书,我发现了东方爱情和西方爱情的区别,我感觉东方的爱情比较委婉、缠绵而西方的爱情就很有激情: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维罗纳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人们之间积怨着很深的世仇在一次宴会上,谈门相识并相恋。不管他们两家有多么深的仇恨,也阻挡不了他们的爱情,他们私自结了婚,但谁知,一场斗争葬送了他们美好的爱情。

我看完这本书,只花了一天时间。正是因为这本书太令我感动了。

这本书表达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也体现出东方爱情和西方爱情的区别和当时人们是怎样看待爱情与婚姻的。通过读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世界文豪的颠峰巨作有多么美,而现在的幽默小说有多无聊!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4

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流传久远的爱情悲剧,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化蝶的故事也曾让我们潸然泪下,爱情总不能完美,也许也正因这些不完美,才让这样的故事为人感动。

古往今来,爱情一直是大多数作品的主题,在世人眼里,爱情永远是珍贵而圣洁的,只是也许现在的世界太过现实,总有那么多无奈的感情存在,掺杂了太多因素的爱情,不再如以前那般简单。而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

纯洁、高尚、悲壮的生死恋情,更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故事,感受颇深。

这本书主要讲了城里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不知为了什么,曾有不共戴天的仇恨。于是,一家一族,甚至于佣人,都不断地互相反目和争执。出生在两个冤家里的罗密欧和朱丽叶,虽然萌生了美丽动人的爱情之苗,可是,为了两家的纠葛,在为开花结果之前,竟被暴风雨摧残了。这两个年轻人做了两家的牺牲者,等到两家的父母发觉错误时,应经后悔莫及。

在生活当中,我们不能太骄傲自满。正如刚才所说的: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同学们,你我之间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吵。

因此,同学之间一定要互相尊重,互相友好,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6

什么是爱情?当然我还不懂!看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仍是不明白!莎士比亚的悲剧之一。

我觉得那种爱情太过匆忙了吧!因为悲而又短暂。对于现在的社会真的行的通吗?我是说现在可能有这种爱情存在吗?或许会有吧!只是我还没有见到过罢了。她们应该是属于一见钟情吧!她们的爱情美丽而短暂,没有过多的精彩,可能这就是悲的原因吧!

两家的恩怨为什么要等悲剧发生之后才能化解呢?现实的生活中也是这个样子的!总是要等到失去才明白,后悔已晚。所以啦,要吸取教训,要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7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本书是我前几周读的。我感觉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感情进展有点太快了……

两人初次相见便约定终生,第二天便结婚,二者之间的爱情貌似更像是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间的恶作剧?罗密欧是个超级多情的种,前几天还在为被女方拒绝而悲痛欲绝,生不如死,声称只爱那个女生(我印象中)。

但见到朱丽叶后,罗密欧把之前的女人全都忘光了!给我的印象就是,只要女人长得好看,罗密欧就一定会喜欢她,而这女人的性情也会特别好。唉,毕竟是戏剧,莎翁不可能像小说那样给你详细刻画人物内心。不过我

觉得莎翁的戏剧更像是诗。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8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作品中比较出名的一部反封建的爱情悲剧,才子佳人,本是最为般配的一对,无奈命运捉弄,在家族之间宿仇之下,两人终成了封建观念的牺牲品。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应该可以说是广为人知的,初时听到,便是无尽的惋惜,明明是相爱的两个人,中间却隔了遥远的距离,家族之间的恩怨在他们之间构成了难以跨越的鸿沟,最后朱丽叶假死,不知真相的罗

密欧也随之而去,醒来的朱丽叶伤心难耐,自己也殉情了。本应是完美的爱情故事,却以这样的结局告终,任谁听了都会叹息吧。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9

在前几天的课堂中,我们有幸的拜读了莎士比亚的大作——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且还看了同名电影。上完课之后感触颇深,在此小小流泻一下。

在那无忧的纯真年代,我们嬉笑着,奔跑着,追逐着……没有男女授受不清的顾忌,没有懵懵懂懂的爱恋,有的只是对快乐的向往,和一往无前的天真。花样的豆蔻年华,花一样的年纪,我们的内心世界开始萌动了,仿

篇7: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其实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家人并不是坏人,他们也有好的一面,只是两家人坚持自己的立场,因此产生了误会,最终酿成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样的年轻人,但也许双方家长的看法会使他们寻不到真爱。世界上不是什么故事都能完美收尾,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也许它也可以很完美。

这本小说是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动人作品,它是莎士比亚的悲剧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酒店考核方案下一篇:上班族必须掌握的九个职场社交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