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2024-07-03

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精选16篇)

篇1: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校教(2012)XX号

各院部、有关部门:

根据学校《关于开展“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认识,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实施意见》(校党发„2012‟15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对应用型本科内涵的领会,提升我校应用型本科建设水平,基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请全校各教学院部结合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开展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现将有关要求强调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新一轮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系统学习、广泛调研、深入讨论,结合教育部专业介绍和行业标准,研究人才培养要求,分析人才培养现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思人才培养方案,着力解决制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内容

(一)系统学习(2012年11月28日—2012年12月5日)各院部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以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契机,结合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专家组的整改意见,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相关文件,开展教研室集体学习与讨论活动,认真查找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差距。

1、学习材料: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版);

(2)本专业相关行业标准(教研室自行搜集);(3)学校自评报告及专家反馈意见。

2、成果:

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报告。(已有毕业生的专业需结合毕业生就业去向等相关数据综合分析)

(二)广泛调研(2012年12月6日—2012年12月24日)

1、深入企事业单位一线调研,深度了解毕业生所从事专业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尤其要提炼专业核心能力,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2009年版培养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为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奠定基础。

2、考察和借鉴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做得较好的兄弟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方向)近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其实效,结合我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加以借鉴和完善。重点调研和思考如何根据专业核心能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通学科课程平台,形成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3、加强对专业发展动态的学习与研究。从各种期刊网和学术资料中查找本专业近5年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以及本专业建设前沿理论、发展动态等资料,认真学习,消化吸收。

4、成果:

(1)调研活动总结(调研时间、地点、内容、成果以及地方、用人单位等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与要求等);

(2)至少3-5所同类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方向)近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分析报告;

(3)形成本专业近5年来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的综述(重点围绕专业改革、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

新等)。

(三)深入讨论(2012年12月25日—2013年1月9日)以教研室为基本单位,根据前期学习与调研成果,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开展深入讨论:

1、讨论主题:

(1)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能力要求是什么(应结合教育部专业介绍、行业标准、就业去向分析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

(2)如何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等)?

(3)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联合培养(如校企合作、校校合作、院部合作、专业合作等)?

(4)本专业如何培育特色,错位发展?(5)讨论与凝练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6)各院部根据专业特点自拟。

2、成果

(1)形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3)201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设想(重点落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

三、其它要求

1.请各院部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院长(主任)任组长,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任副组长,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为成员。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或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顺利开展。

2.本次调研活动应结合“深化应用型本科内涵认识,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水平”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活动进行,各院部可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调研和讨论,及时总结个人、教研室、院部的成果。

3.各院部在开展活动时,应抓住主要问题,明确活动主题,避免无准备之调研、无目标之讨论,求真务实,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各院部要指定专人对活动开展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包括院部和教研室记录),及时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和归档。

5.请各院部将上述各阶段成果材料、记录整理后,于2013年1月11日前报送教务处教学建设科。

教务处

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篇2: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学校2011年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决定从即日起启动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及“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制定工作。相关事项及工作要求如下:

1.请各二级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由专业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和顺利开展。要求二级学院行文,并于2011年7日8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备案(209房间)。

2.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根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为进一步优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启动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请各学院务必组织系统学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系统研究未来若干年我国特别是我省及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系统研究本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系统总结实施200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经验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调研工作,并形成调研意见。

● 调研重点

全面了解国内外相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调研同类院校相同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情况,调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意见,科学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附件2-3)、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总结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经验与成绩,认真查找学院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中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研究制定和完善与本学院相关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提出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路与意见。

● 调研提纲(供参考)

⑴本专业的社会需求(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素质、能力要求)与发展方向 ; ⑵专业定位与特色;

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素质与能力);

⑷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相应的学时学分分配;

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管理及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机制保障。1

● 调研形式:各二级学院结合各自专业特点自行安排。

● 调研报告:9月中旬前完成调研工作,形成每个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并于2011年9日25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209房间)。

调研报告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内容(供参考):

⑴调研工作组织与开展情况;

⑵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与素质、能力要求;

⑶本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⑷对本专业本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意见和建议;

⑸对全校公共课程、通识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⑹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总体设计的意见与建议。

3.各二级学院在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的同时,还应按照学校及各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专业建设其他方面内容(如学科专业设置、专业资源平台建设、专业建设管理制度等)的调研,为本学院科学制定“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奠定基础。

4.请各学院依照学校提出的“稳定发展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建设、重视基础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做强优势专业、扶植新兴专业、突出应用技能”总体思路,结合前期调研情况,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健全制度等方面思考各个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认真组织制定适合各学院及各个专业的“十二五”建设计划。

● 主要任务:填写湖北民族学院二级学院专业建设计划表(见附件1)。● 提交时间:2011年9日30日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209房间)。

5.学校将在2011年秋季学期举行2012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前期调研及专业建设计划制定情况汇报及研讨会,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拟在年底前,将各学院的调研报告及专业建设计划分别汇编成册,供校领导及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决策参考。

6.附件

附件1:湖北民族学院二级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计划表

附件2: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附件3: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

教务处

篇3: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一、目标和任务

通过政府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建设, 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开展以清洁环境、安全生产、节约资源、推进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管理为重点的技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资源, 建设区域性报废汽车破碎示范中心, 完善回收网点和服务功能, 着力提升回收拆解技术、管理和专业化水平, 推动实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设施现代化、作业流程标准化、废弃物处理无害化, 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支持重点

(一) 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

以《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 (GB22128-2008) 》 (以下简称《技术规范》) 为标准, 项目完成后应达到《技术规范》对场地、设施设备、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并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1.改造拆解场地等基础设施。具备硬化并防渗漏的报废汽车存储、拆解场地, 封闭或半封闭拆解车间, 油、水分离等环保设施。

2.完善拆解等关键设备。具有车架剪断、车身剪断或压扁, 总成拆解平台或精细拆解平台等设备, 零部件分类存放的货架、仓库, 专用废液收集装置和密闭存储容器, 空调制冷剂的收集装置, 废蓄电池存储容器, 安全气囊引爆装置等设备。

3.推动信息化建设。支持建立和完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利用零部件及各类材料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销售平台, 以及厂区内回收拆解监控、视频监销系统。

4.健全制度及回收网络。建立和完善报废车辆监控、消防安全检查、回收拆解档案、员工培训上岗等管理制度。完善报废车辆回收网络, 实现所在地市行政区、县完全覆盖。

(二) 破碎示范中心建设。

1.经营作业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 管理、作业、监控、存放、破碎材料存储、废弃物堆放、污染控制等功能区划分及标识清晰, 除绿化占地外经营场地全部硬化, 其中作业、存放、破碎材料存储、废弃物堆放、污染控制区需防渗透。鼓励建立室内破碎分选生产线, 车间采光和通风良好。

2.建立先进的报废汽车破碎生产线, 实现车体破碎、材料分选一条龙作业, 并配备抓钢机、叉车、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辅助设备, 年破碎汽车壳体能力达到5万辆以上。具有先进的分选设备, 能有效分选出废钢、废有色金属、废橡胶、废塑料、废玻璃等废弃物, 分选后可利用资源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0%。

3.具有污水处理、除尘、降噪等净化设施, 能有效处理破碎产生的污水、粉尘、噪音等, 保证厂区内环境卫生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 并具有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设备。

4.建立报废汽车破碎资源整合机制, 至少与周边10家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并签订3年以上的采购合同。同时, 具有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物流设施, 或引入第三方物流, 保证物流顺畅。

5.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组织结构、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指标考核体系。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三、项目承办企业条件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体系建设项目承担企业原则上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 经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认定、已报商务部备案并按有关规定及时报送有关信息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健全, 运营规范、经营状况良好;区域性破碎示范中心建设企业应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二) 经营场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升级改造企业经营面积不低于1万平方米, 区域性破碎示范中心建设企业经营面积不低于2万平方米, 且项目用地拥有10年以上的使用权。

(三)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升级改造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以上, 前两年报废汽车 (不含摩托车) 回收拆解总量2 000辆以上, 中、西部地区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区域性破碎示范中心建设企业注册资金1 000万元以上, 前两年报废汽车 (不含摩托车) 回收拆解总量5 000辆以上。

(四) 遵守《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等规定, 无违法违规行为。

(五) 制定了报废汽车回收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或可行性方案, 具有项目建设所需的配套资金。

在同等条件下, 已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优先考虑。对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资金已支持企业, 相同的改造内容原则上不再重复支持。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 加强沟通协调。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尽快与财政部门沟通, 将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体系建设作为加快行业转型升级,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 争取更多的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资金和地方财政、社会资金用于回收拆解体系建设。

(二) 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做好统筹规划, 认真制订工作方案, 明确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落实责任到人, 推动有关工作顺利进行。

(三) 抓好项目管理。制订项目管理办法, 做好项目储备、评审、实施和验收等工作。加强项目动态监管, 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监管和审查制度, 确保中央财政资金安全和项目取得实效。

(四) 开展绩效考核。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绩效考核管理, 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组织第三方力量及时开展绩效考核等工作, 并将绩效评价结果报送商务部等有关部门。

篇4:关于做好会刊通联工作的通知

坚持正确导向,开拓创新,办精品会刊。《企业文明》杂志社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三贴近”原则,围绕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工作大局,把反映和推动中央企业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发挥权威性、广泛性、连续性的优势,继续办好独家策划等栏目,深入进行纵深报道。要深入企业,贴近读者,不断提高宣传报道的层次、水平和编排艺术,提高会刊的综合质量,力争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各会员单位要重视和支持会刊工作。《企业文明》是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会刊,也是国资委党委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工作载体;是国务院国资委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惟一的一份公开发行的刊物,也是中央企业与各级研究会、广大干部员工交流工作、展示形象、发表成果的舞台和园地。各会员单位要珍惜和爱护这块园地,继续做好会刊的有关工作。要积极为会刊组织和撰写稿件,提供有宣传、推广价值的经验和线索;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通联站,已经建立通联站的要按照职责积极开展工作;没有建立通联站的要确定专门联系人,以便与会刊保持通畅、稳定的联系渠道,要积极参加会刊举办的有关活动,对会刊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会刊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篇5: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一、申报条件

1.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本科课程要求

(1)课程原则上要求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量大面广的专业课;且在本校连续开设了3年以上。

(2)课程负责人为本校专职教师,具有教授职称,且近3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2轮。课程负责人只能是1名,已经是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的不能再申报同类课程。

(3)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的要求(附件5)。

(4)课程网站至少提供有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以及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鼓励将课件或全程授课录像上网参评),且必须按照“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录像上网技术标准”制作,加强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

篇6: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系: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下达任务

1.各系毕业论文工作组成员若有变动或尚未建立毕业论文工作组的,请于2010年9月21日前将《毕业论文工作小组成员名单表》按要求填写并加盖公章后报送我处。

2.请各系在2010年9月21日前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南国院2009[ 66]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本通知传达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二、论文选题

1.各系应在2010年9月21日前完成毕业论文选题工作。选题可由指导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自主上报选题。各系应对选题进行审核,凡未通过审核的选题,由出题老师重新出题,学生进行补选。

2.各系须于2010年9月30日前报送《毕业论文选题汇总表》至我处。

3.论文选题应力避“大而不当”,应与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撰写出现实例证有力的文章,而非导向只靠抄录拼凑一篇论文。

三、指导教师

1.出题教师一般即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各系可根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结合学生的专业对指导教师进行适当调整。

2.自主选题的学生由各系统一安排指导教师。

3.为保证学生顺利授予学位,促进学院尽早通过学位授权单位和学位授权专业评估及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安排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本单位人员不够安排时,可聘请公共课及思政课教学部、英语教育系和党政部处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4.自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确定至毕业论文答辩为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般不可更换;因特殊原因需更换的,应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更换审批表》。

四、开题

1.各系须组织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详细讲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及撰写要求,并向学生发放相关资料,布置开题任务。

2.学生应在2010年10月22日前完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审阅、填写开题指导意见后方可进行论文写作。

3.各系应在2010年11月5日前完成对本系毕业论文开题工作的检查。

五、论文写作

1.学生应在2010年12月17日前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写作,2011年1月7日前完成论文第二稿,4月1日前完毕业论文需按答辩小组意见进行修改,在修改后方可按照要求装订。装订时间为2011年4月30日前,装订顺序详见《管理办法》。如未按要求上交装订好的纸质论文,论文成绩视为无效。

十、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参照《管理办法》。

2.各系须在2011年5月20日前将本系全体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纸质成绩册汇总后送交教务处。

3.正方系统成绩输入权限在2011年5月5日至5月10日间开放,由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将毕业论文成绩录入系统,核查无误后提交。

十一、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各系在2011年5月20日前推荐优秀毕业论文,并准备好相关材料报送我处,详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办法》。

十二、资料搜集

各系在本学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将所有材料搜集整理好后,交到我处(此项工作在学年末另行通知)。

十三、工作量计算

工作量的计算标准及指导酬劳的发放方式将在总结2010届做法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各系意见,进行适当修改,具体方案另行通知。

十四、毕业论文工作总结、表彰 1.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各系应及时组织总结,并于2011年6月10日前将书面总结送交我处。

2.各系须在2011年5月20日前推荐优秀指导教师,学院将组织评选先进单位和优秀指导教师,并予以表彰。

十五、其他事项

本通知所涉及的相关表格均可登陆教务处网页→下载服务→毕业论文下载。

各系(部)要严格遵守学院毕业论文工作管理规定,恪守时间节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201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务处

篇7: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系):

为进一步做好2014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序推进毕业生相关工作,现将抽检和答辩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文抽检查重与处理

1、抽检方式

(1)教务处对院(系)学生论文进行随机抽检,抽检比例为该院(系)学生论文总数的15%以内。

(2)5月9日-13日为抽检时间,各学院(系)指导教师务必督促学生在5月9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工作。

(3)被抽检论文需按规定格式在5月13日前提交。

2、处理方式

5月16日前教务处将查重情况反馈至学院,学院按以下方式处理:

(1)文字复制比(指被检测论文与非本人学术成果的文字重合字数占全文的百分比。)小于30%(含30%)的,由指导老师确定是否需要修改。

(2)文字复制比在30%-50%之间(含50%)的,学生必须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否则不得进行答辩。

(3)文字复制比大于50%的,学生必须修改,并提交学校进行二次查重。二次抽检文字复制比大于30%的,由学院(系)确定三名专家对其论文进行审定,确认是否可进行毕业论文评审和答辩,如确认毕业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需由专家组写出鉴定报告,学院(系)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同时终止该学生的本学期毕业论文评审,学生必须在下年度重修毕业论文。

二、答辩及论文成绩提交时间

各学院(系)要按照《关于做好2014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论文(设计)检查、评阅、答辩与成绩评定、总结等各项工作。答辩时间安排在5月19-29日,成绩评定及回登工作应在5月31日前全部结束。各学院(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答辩时间,并于答辩前5天将答辩安排表交教务科。

三、答辩方式改革试点

为加强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分类指导,探索不同人才类型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学校拟在文、理、工科院系中各选择一个学院(系)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改革试点。改革试点单位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制定改革方案。

基本要求:

1.采取指定、随机抽取和学生自愿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的答辩学生总数不得少于本院(系)2014年预计毕业生人数的40%;

2.保送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初步评定为优秀等级的、学生自愿申请评优的、学院(系)指定的其他学生,必须进行答辩;所有预计毕业生必须观摩答辩;

3.学院(系)应安排专家对答辩进行点评。

4.未进行答辩的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评为优秀等级。

申请改革试点的学院(系)应于4月17日前向教务处提出具体改革实施方案,如明确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要求与程序、成绩评定方式等,并做好各环节的检查、督促和总结工作。教务处将于4月22日前确定试点学院(系)。

教务处

篇8: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 加快工业质量品牌建设, 推进《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 现将2016 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规划引导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相关要求,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制造2025》, 加强对质量和品牌建设工作的策划部署, 制定地区、行业的质量品牌的规划 ( 行动计划) , 或在相关规划 ( 行动计划) 中, 把提升质量和培育品牌作为重要内容, 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围绕实施质量品牌的规划 ( 行动计划) , 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工作部署。有条件的地区, 要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内部建立质量品牌的协同工作机制, 统筹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工作, 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二、重点工作

( 一) 发挥企业质量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

继续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引导企业自觉履行质量责任, 扩大承诺活动的社会影响, 探索建立企业履行承诺情况的跟踪反馈机制。继续完善工业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平台建设, 鼓励企业通过自我声明的形式, 明示产品实物质量和达到标准的水平。继续推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完善诚信管理体系。有条件的行业协会, 要开展产品质量分层分级制度以及优质优价机制的探索研究。有条件的地区, 要探索建立以品牌为基础的信用融资机制。加大民爆、农资等重点领域产品的抽检力度, 积极配合工商、质检、海关等部门开展监督、监管和查验等工作。

( 二) 完善质量品牌的公共服务体系

支持建设完善一批质量品牌公共服务平台, 提升平台专业化服务能力。依托行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加快提升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质量品牌服务能力, 为中小微企业开展基础培训、诊断咨询、管理体系认证、品牌培育、成果推广和标准规范等服务。引导专业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加强对质量品牌相关数据采集和利用, 开展质量品牌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探索建立特色鲜明的质量品牌信息共享平台。

( 三) 提升质量技术基础保障能力

以《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食品、工业消费品为重点, 支持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机构加强标准宣贯。鼓励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 制定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围绕战略性产业和重点行业, 继续核定一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发挥实验室在支持质量攻关、质量改进等方面作用, 开展工业产品质量状况分析。会同有关部门, 加快构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

( 四) 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继续组织开展质量标杆活动, 遴选30 个左右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全国质量标杆, 组织4 期全国性质量标杆交流学习活动, 引导企业深化实践质量标杆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质量标杆服务平台, 探索建立质量标杆企业联盟, 扩大质量标杆活动的影响力。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 ( TSQ) 、质量和效益提升模式 ( QPM) 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现场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追求卓越质量大会等全国性质量活动。

( 五) 推进工业品牌培育工作

继续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 树立一批品牌培育示范企业, 组织经验交流活动, 宣传推广示范企业的典型经验, 开展期满示范企业的复核工作。深化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 继续遴选确定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区, 核定一批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 宣传推广区域品牌建设的典型经验。支持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区内组织质量升级活动, 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有特色的品牌培育活动, 建立地区性、行业性品牌竞争力评价发布制度。完善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支持专业机构继续组织品牌经理培训, 探索首席品牌官和品牌专员培养的新模式, 加强企业在创意设计、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品牌文化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探索建立品牌培育联盟, 扩大自主品牌的社会影响。支持相关机构继续开展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品牌领袖峰会、全面品牌管理普及教育等活动。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性品牌培育和品牌评价等工作。

( 六) 促进工业产品实物质量提升

依托工业强基工程, 发挥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以《中国制造2025》十大战略性产业为重点, 组织实施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问题攻关项目, 开展质量提升工艺优化行动。继续支持行业协会开展质量兴业活动, 加强实物质量对比、质量技术攻关、团体标准制修订等工作。继续支持专业机构开展工业企业质量品牌诊断活动, 完善质量品牌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引导工业企业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加快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 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支持开展民用飞机、船舶等重点装备质量提升技术研究。

( 七) 加强政策研究和法规建设

加快《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 2016—2018 年) 》和《工业质量基础能力提升“十三五”规划》的编制, 做好部署落实。配合做好政府质量工作绩效考核, 准确定位, 积极履职。支持专业机构开展工业质量品牌建设与供给侧改革、质量成本新优势等课题研究, 加强质量品牌政策以及评价指标研究。继续开展质量品牌相关法律法规研究, 推动相关法规和规章立项。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产业链、价值链和品种结构研究, 支持战略性产业相关行业开展产业质量分析、市场需求预测等研究, 为提升地区、产业质量和品牌竞争力奠定基础。

三、工作要求

( 一) 发挥合力作用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引导企业主动加强质量品牌工作。将质量品牌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商务、工商、质检、海关等部门的沟通协作, 调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消费者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 强化质量品牌工作合力。

( 二) 加强策划组织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要把握“十三五”开局的契机, 一方面加强对质量品牌建设的规划, 为质量品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积极策划部署年度工作, 按照本通知要求,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明确职责, 组织落实。

( 三) 抓好工作宣传

加强与宣传部门合作, 做好对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宣传的总体策划, 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社会影响, 为质量品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中国工业品牌之旅”等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会议交流, 以及报刊、电视、网站、移动终端等媒体渠道, 大力宣传自主品牌, 扩大自主品牌的社会影响。

四、进度安排

( 一) 启动阶段 ( 3—4 月)

分解2016 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任务, 各有关单位按照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部署全年质量品牌工作, 并于3 月1 日前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 科技司) 。

( 二) 推进阶段 ( 4—10 月)

落实工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各项任务, 6 月底前完成中期情况总结, 并将总结和统计表 ( 见附件) 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 科技司) 。

( 三) 总结阶段 ( 11—12 月)

系统总结全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 查找问题, 研究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并于11 月底前将总结和统计表一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 科技司) 。

附件: (略)

篇9: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一、从2015年6月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提高到900元/月·人。就业见习人员见习期未满提前离岗,当月见习不足10个工作日的不予发放当月就业见习补贴,满10个工作日不足1个月的,按50%发放当月就业见习补贴。

二、对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为见习人员发放见习生活补助(含见习补贴)不少于1200元/月的见习基地,就业见习补贴标准提高到1200元/月·人。

留用率是指见习基地在一个考核期内(上年7月至当年6月底),与见习期满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人数占该周期内就业见习期满人数的比例。

见习期满是指见习基地与见习人员签订的就业见习协议期限结束。见习基地在见习协议期内提前留用见习人员的,视同见习期满。

符合条件的见习基地,在考核期终了后1个月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申请材料包括:见习期满人员花名册、留用见习人员花名册、劳动合同复印件(验原件)、缴纳社会保险凭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审核并按规定公示后,将审核意见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补贴资金。

见习基地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期间的见习留用情况符合补贴条件并在2015年内提交申请的,各地要按规定落实补贴资金。

三、非驻邕自治区级就业见习基地的审核及补贴发放按属地原则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负责。

四、其他事项按现行规定执行。

篇10: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今年我校共有4555名本科毕业生,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大力营造温馨、热烈、文明、和谐的离校氛围,确保毕业生顺利离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面落实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学校成立由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本科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领导组,负责指导、协调全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各学院也须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辅导员及相关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学院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方案,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二、精心组织、讲求实效,深入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

各学院要按照《安徽师范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生教育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继续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要继续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广泛宣传国家和我省当前就业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对“双困”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引导和帮助毕业生正确处理好个人成才与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价值观,“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择业观,“岗位成才、爱岗敬业”的成才观。

2、认真抓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缓解毕业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指导毕业生正确解决在择业、恋爱、学业等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经受考验、克服困难的能力,帮助他们做好适应社会生活和新环境的心理准备。

3、切实加强毕业生法纪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要通过案例展示、教育报告会、安全提示、安全预警等形式扎实开展毕业生法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引导毕业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自觉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提醒毕业生树立就业安全意识、劳动权益保护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人际交往自我保护意识。

4、扎实推进毕业生诚信教育。以国家助学贷款和就业工作为重点,开展“塑造诚信人生”的主题教育,引导毕业生在还贷和就业过程中做到恪守道德、诚实守信。

5、广泛开展爱校荣校教育。要认真组织好以毕业典礼、文艺晚会为重点的形式多样的欢送活动,大力弘扬“今天我以师大为荣、明天师大以我为荣”的良好氛围。引导毕业生继承和发扬我校毕业生的优良传统,在离校前做到“五个一”,即过好最后一次党团组织生活、组织好最后一次班级活动、上好最后一堂课、开好最后一次班会、整理好最后一次内务。号召毕业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三个留下”,即“为母校留下完美印象、为低年级同学留下学习榜样、为自己留下美好回忆”。毕业生离校前夕,学院所有领导、毕业班辅导员、任课教师要深入宿舍,广泛开展话别活动。

三、严格要求、突出重点,切实加强毕业生文明离校管理

各学院要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毕业班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维护毕业生离校期间学校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

1、强化毕业生行为规范管理。各学院要按照创建“十无”校园的要求,加大毕业生基础文明和行为规范的检查力度,严禁毕业生在离校前发生聚餐酗酒、损坏公物、打架斗殴、起哄闹事、乱涂乱画、乱扔杂物等违纪行为,严禁在宿舍内使用炊具或大功率电器、留宿异性或外来人员以及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不得在宿舍区焚烧纸张杂物、燃放烟花爆竹等。对违纪行为的责任人和参与者要按规定从严从快查处,直至取消派遣资格,暂缓转递档案,并将处理结果通报用人单位。

2、严格毕业生请销假制度。自发文之日起至毕业离校,毕业生如因求职、面试或其他原因确需离校外出的,必须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辅导员要与外出学生保持联系畅通,准确掌握外出学生的即时去向,对于未经请假而擅自离校的学生要予以严肃处理。

3、规范毕业生住宿管理。毕业生在离校手续办理完结后,必须搬离学生宿舍。因特殊原因仍需暂住者,必须本人提出申请并经所在学院同意后,由物业管理部门安排在指定宿舍住宿,住宿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毕业生离校的最后时间。

4、落实毕业生文明离校责任人制度。各学院要在毕业班级和毕业生宿舍中确定文明离校责任人,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毕业生离校手续办理、宿舍验收等工作,负责填写《毕业生文明离校时间表》并上缴学院。

5、加强毕业生离校期间值班工作,落实毕业生文明离校情况报告制度。各学院要严格执行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包保责任制,建立健全院领导联系毕业生班级、任课教师联系毕业生宿舍的工作机制,安排好值班人员。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寝室,关心、了解毕业生的情况,帮助毕业生解决好离校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及时制止毕业生中出现的违纪行为。从6月25日开始,各学院要指派专人于每天下午5点前将当天的毕业生文明离校情况报告学生处。报告内容为:已离校毕业生人数、在校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思想状况、有无违纪事件及违纪事件处理结果、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突发事件要随时报告,确保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四、以人为本、热情高效,认真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服务

1、认真做好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相关材料收集工作。各学院需组织已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认真填写《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情况登记表》并按要求采集相关信息,同时收集考取研究生(双学位)的学生贷款展期申请材料,并将上述材料按规定时间报送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认真做好毕业生毕业鉴定工作。各学院要严格按照《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管理和学年鉴定工作办法》,严肃认真地做好毕业生的毕业鉴定。要加强对毕业鉴定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帮助毕业生全面总结在校期间德、智、体等方面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按附表安排的时间报送学生处审定。

3、认真做好毕业生材料归档工作。归档材料包括毕业生登记表、学生学年鉴定表、学习成绩登记表、实习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党团组织材料(申请书、志愿书、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等)、奖惩材料(获奖登记表、处分文件等)、军训小结、体检表、社会实践登记表、报到证存根及其它需要归档的材料。各学院和有关部门应严肃、细致地做好毕业生材料整理和归档工作,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辅导员要亲自办理,及时、准确、有序地将有关材料归档,避免差错和遗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归档材料,否则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毕业生材料归档时间定于6月27日至29日,要求当天归档完毕。

4、认真办理毕业生离校手续。针对两个校区办学的现状,今年学校仍将按照“统一步调、分区进行、以人为本、服务同学”的原则办理毕业生离校的各种手续,毕业生要按规定的时间持离校程序单办理离校手续。毕业前仍拖欠学费或学校其它费用的毕业生,根据校财字[2009]1号《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学杂费收缴管理暂行规定》暂缓发放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相关证书交由学院保管;有关部门要主动、及时、足额清退毕业生的各项押金和费用,做好党团组织关系转出(详见组织部[2010]13号及各学院团委通知)、毕业生户口迁移、后勤保障、安全保卫、行李托运、档案转递等工作。

5、学校按毕业生人均10元的标准下拨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费,用于各学院开展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五、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安全稳定的大局,有关部门和各学院务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细致地做好毕业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2、精心组织。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时间紧、头绪多、任务重,各学院要根据学校安排和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强化责任、细化环节,精心组织,确保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稳妥有序地开展。

篇11: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第十一批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属各开发区劳动人事局,市直各部门、单位,各重点企业,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

潍坊市人民政府已经印发《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潍政办发[2012]20号,下称《管理办法》),原《潍坊市专业技术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潍政办发

[2004]21号)同时废止。根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第十一批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选拔工作的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范围和条件

凡在我市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上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符合《管理办法》规定条件并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均在推荐范围。推荐时以近4年来(2008年7月1日以后)的工作实绩和成果为主要依据,兼顾长期贡献。推荐人选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57年7月1日以后出生)。重点推荐在基层和一线专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和转化生产力的能力作为

推荐的重要依据,优先推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对推荐人选,要体现以中青年为主体,不搞论资排辈,不搞平衡照顾,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根据《管理办法规定》,上属驻潍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可参加本次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推荐。

党政群机关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在推荐选拔范围。

二、推荐数量

全市拟选拔第十一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0名左右。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推荐选拔人选不超过5 名,市直每个单位不超过3名,上属单位不超过2名。

三、推荐程序和要求

推荐人选按标准条件好中选优,推荐方法实行自下而上,逐级选拔。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部门或县市区人社局)组织专业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公示(公示期5天)、主管部门审核呈报。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的部门和单位应综合平衡,尽量压缩推荐数量,好中选优。推荐过程中,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要要严格工作程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保证推荐工作的严肃性。

四、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要实事求是,介绍性文字要准确、清楚、简明。

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有数据例证,获奖成果要注明颁奖单位和获奖时间、级别、等次、位次(用“位次/人数”表示,下同);著作、论文还要注明出版社、发表刊物名称,合著的要注明本人工作量、位次。需要上报的材料主要有:

1、《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申报表》,一式3份,以A4纸双面打印。

2、《推荐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情况一览表》,一式6份,以A3纸打印。

3、单位推荐报告1份,报告最后应注明申报人符合《管理办法》中选拔条件第几条。以A4纸打印。

4、个人业务工作总结1份,以A4纸打印。

5、附报有关证明材料和支持材料,如公开报道过的文字材料、表彰决定、奖励证书、著作论文(论文不超过3篇,著作不超过2部)等原件。涉及经济效益的,要有财税部门的证明。

6、呈报部门所有推荐人选情况综合报告和《推荐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汇总情况一览表》各1份, 以A4纸打印。

7、上述1、2、3、4、6项要附报电子格式。有关表格可登陆潍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http:///)办事指南、专业技术科栏目上下载。

以上材料,请务于2012年8月25日前报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逾期不再受理,联系电话:8583305。

五、选拔程序

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工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具体组织实施,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成立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审委员会,负责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对推荐人选进行评审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最终确定市级拔尖人才考察人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对人选进行考察,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市政府批准发文公布,并按有关规定纳入管理范围。

六、组织实施

推荐选拔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各部门(单位)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认真组织好推荐工作。要严格推荐范围和选拔条件,严格推荐程序,确保推荐质量,切实把业绩贡献突出、群众和社会公认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推荐上来。

附:

1、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条件

2、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3、《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登记表》

4、《推荐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基本情况一览表》

5、《推荐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选汇总情况表》

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篇12: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2013届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结合点。各学院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加强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水平。各学院要根据《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定》、《关于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指导性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

现就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安排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学院要加强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的领导,主管教学的领导要亲自督促并组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审核。对不符合教学要求的选题,特别是那些题目过大、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不切本科生实际的选题要坚决予以去除。题目一经确定,由指导教师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详实、字迹工整。任务书各栏签名齐全,时间顺序合理。任务书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下达到学生。学生接到任务书后,应认真进行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等开题准备工作,并撰写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格式版本,可在教务处主页“文档下载--实践教学用表”处下载)。

2、加强过程管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各学院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要重视研究和解决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认真执行《关于加强过程管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指导性意见》文件要求。

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确保指导教师精力投入到位、指导到位。特别强调助教及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毕业生,只能协助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对于长期在外进修和学习的教师不要安排指导设计任务;对于无法保证指导时间的双肩挑教师也尽量不安排指导设计任务。

提倡各学院或专业为毕业生举办如何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专题讲座,并对参与毕业设计工作新教师进行指导前培训。有毕业实习的专业要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过程管理。

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在外地做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严格审批制度,重点做好过程管理等工作。对照上届毕业设计(论文)总结时提出的问题整改内容,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学风教育,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切实纠正毕业设计(论文)脱离实际的倾向,按照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要求,严防弄虚作假、抄袭等不良行为。

3、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的精神要求,从2011年开始教务处不再印制《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规定》纸质材料,请有关师生在教务处网页“文档下载---实践教学用表”处查阅。

教务处

篇13: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当前, 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全省上下正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承担着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和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等重要任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如何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切实解决好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 经研究决定, 在全系统开展“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征文活动。现将活动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征文目的

展示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亮点, 为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做好舆论宣传, 促进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理论研究和学习提高, 为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出谋划策, 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征文对象

本次征文活动面向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者, 尤其是市、县 (区) 各级人社部门领导同志。

三、征文要求

本次征文主题: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内容包括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提升等工作的成绩、亮点、困难、举措等, 以及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 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等。

文章体裁以理论探讨、调查思考和访谈为主, 字数在6000字以内。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职务及联系方式。所有来稿经专家审议后, 评选出优秀文章若干, 颁发获奖证书, 并在《人才资源开发》杂志上陆续刊发。

各市、县 (区)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此次征文活动要高度重视, 认真组织, 精心安排, 指派专人负责, 确保此次活动积极高效、有条不紊地开展。

四、供稿方式

来稿请将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

联系人:牛励耘冯玺玲

联系电话:0371-65906392

65906517

投稿信箱:rstnly@sina.com

010aa010@sina.com

办公室

篇14: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服务”专项资金,支持干旱半干旱地区保墒节水、抗旱增产的关键旱作农业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做好相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水资源状况、作物布局和耕作制度,重点针对当地主要粮食作物,确定适宜技术模式,优化布局,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二、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地膜覆盖补助以政府补助为引导,积极引导农膜生产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积极参与,推动地膜覆盖技术健康发展。

三、残膜回收,防控污染

在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的同时要切实抓好残膜回收,通过“以旧换新”等补助方式促进残膜回收利用。

2014年“以旧换新”的新膜标准不得低于0.01毫米,要推广应用地膜科学使用、合理养护、适时揭膜、机械捡膜等集成技术模式,减轻破损,提高回收率。要加强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开展多功能地膜、可降解农膜等新技术试验,探索减少新膜残留的新途径和土壤中已累积残膜的回收技术,严防形成更多“白色”污染。

四、强化资金管理

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切块安排到地方,地方各级财政会同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查验收,一经发现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情况,及时纠正并对相关单位和人员按程序做出处理。

五、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和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政策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管理;通过广播、电视、技术培训以及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开展项目进度调度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田。请省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于2014年12月5日前将政策实施情况报农业部、财政部。

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篇15: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2012届毕业生电子注册采集的照片已由新华社处理完毕,国家教育部已陆续将图片信息链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cn→页面右边的学历电子注册图像校对系统),请各学院通知各位应届毕业生务必于2012年3月31日前上网核对本人照片(可下载)及其它各项信息(不需核对项目:学号、分院、系(所、函授站)、班级),并提交核对意见(如正确,点击正确)。图像校对内容涉及个人信息,请不要委托他人代劳。如图像有误,点击有误直接在网上进行修改,提交修改意见后状态是“待审核”,请各学院登记上报教务科(上报信息项目:学号、姓名);图像信息的校对直接关系到应届毕业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发放,且未完成图像校对的毕业生将无法顺利进行电子注册。毕业生信息一经上网确认即无法更改。故请各学院务必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校对工作。学生核对进度我们将定期反馈各学院。

注:1.学信网已注册用户的学生,必须用原账户登录;

2.需要注册学信网用户的学生以及核对图像操作,学信网都有帮助流程,请学生登录后认真阅读。

谢谢你们工作支持!

篇16:关于做好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调研工作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11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

教育考试选拔工作的通知

教务处[2011] 10号

各有关学院: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冀教学„2011‟8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考试选拔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做好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做如下说明,请各学院认真学习,及时向学生传达。

一、报名

按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专科生源院校负责组织本校生源报名工作。我校应届专科毕业生的报名工作由学校招办和各有关学院统一协调配合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一)报名条件

1、河北农业大学按国家招生计划招收入学的普通高等学校2011年应届专科(高职)毕业生;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上积极进步,德、智、体、4月12日各学院上交已签字确认的•报名登记表‣,同时交纳报名费,考试报名费由各学院统一收取。报名考试收费标准按冀价行费[2006]13号文件规定执行。具体收费标准为:艺术、体育类每生120元,其他类别每生100元(公共课与专业课合计)。

为加强考试管理,2011年我省专接本考试实行指纹采集和验证工作。考生指纹采集工作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考生参加考试入场时进行指纹身份验证。

2011年5月4日-5月13日,报名考生登录专接本报名系统打印准考信息表,凭准考信息表到考点院校换取正式准考证书(考点院校即考生一志愿报考院校,换证时间咨询考点院校)。

报考河北农业大学的考生请于考试前一天,到河北农业大学东校区招生办公室凭本人身份证和准考信息表,换取准考证。

二、考试(一)考试内容

考试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部分。

公共课考试分为文史类、医学类、理工类、财经类、管理类、农学类、艺术类、体育类、英语类九类。文史类、医学类专业考外语、政治、计算机应用技术;理工类专业考外语、高数

(一)、计算机应用技术;财经类专业考外语、高数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农学类、管理类专业考外语、高数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类、体育类专业考外语、计算机应用技术;英语类专业考政治、计算机应用技术。公共课试题全省统一命题,其中,外语120

选拔院校划定。按照公共课和专业课考试总成绩排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拔。对报考生源不足的学校,可按成绩依次选拔第二志愿及服从调剂的考生。

四、其它事项

(一)免考•计算机应用技术‣科目有关规定

参加河北省教育厅指定考点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即NIT考试),已取得任意一个或两个模块合格证书者,报名系统都默认为是申请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科目的免考。考生网上报名时,系统会自动提示考生具有免考资格的情况。

对取得NIT考试一个模块合格证书者按•计算机应用技术‣科目考试满分(40分)的60%(即24分)计入其考试总成绩;对取得两个模块合格证书者按•计算机应用技术‣科目考试满分的90%(即36分)计入其考试总成绩;考生如果参加•计算机应用技术‣科目的考试,按两者中的最高成绩计入其考试总成绩。

(二)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退役士兵接受普通本科教育招生办法(各学院如遇到此类考生,请与学校招办及时沟通,由学校招办统一处理)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和“下基层”服务期满后接受本科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9‟6号)中•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服义务兵役退役后接受普通本科教育招生办法(实行)‣有关规定,2011年专接本考试部分本科院校面向河北省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

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考生诚信承诺书‣后按规定交纳考试费用。

4、报考考生参加2011年河北省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单独录取。

考生在报名及考试过程中如发现有违反诚信承诺行为,视情节轻重,将依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普通高校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考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冀教规„2005‟4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北省专科接本科教育选拔考试违纪作弊认定处理办法‡的通知‣(冀教学„2009‟15号)及相关管理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

附件:1.2011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报名登记表(式样)

2.2011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考生诚信承诺书(式样)

3.2011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选拔专业及数额 4.2011年河北省普通高校专接本考试专业课考试用参考教材目录

上一篇:党办2008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农村环境卫生百日整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