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横溪生态园植物小学生作文

2024-05-24

观赏横溪生态园植物小学生作文(通用3篇)

篇1:观赏横溪生态园植物小学生作文

有些人喜欢浓妆艳抹的玫瑰;有些人喜欢迎寒怒放的梅花;有些人喜欢淡雅高贵的梨花。而我则对芬芳扑鼻的桂花情有独钟。

桂花树在金华是很常见的,我们的校园里就有。桂花树的枝干并不粗壮,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两棵桂花树并肩立在一起,仿佛一对兄弟。春天,桂花树刚刚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后来逐渐变成深绿。就像一个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睁开眼;毛茸茸的新芽,就像可爱的小手抚摸这个充满生机与未知的世界。夏天,桂树青翠欲滴,就像个风姿绰约的女子,枝叶随风招摇,就像风拂过少女的裙裾,哗啦啦的叶子声就像她在轻声欢笑。秋天,桂花树露出了笑脸,就像盛装的新娘,展示着自己最美的一面给每个人,从骨子里透出美丽芬芳,让人们陶醉其中。

有一次,我急匆匆地赶往大操场参加体育活动。路过教师宿舍时,我被桂花香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这时,吹来了一阵凉风,吹落了几朵桂花。我拣起来闻了闻,一股清香迎面而来。我感慨道:“大自然真神奇!”然后将它们小心翼翼地藏在我的衣袋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听妈妈说,桂花作用可大了,可以做成香甜的桂花糕,泡出芳香四溢的桂花茶。为了证明自己说的没错,妈妈亲自制作桂花糕、泡桂花茶。“哦,香喷喷的桂花糕出炉了。”我兴奋地欢呼着。瞧,这个是正方形,那个是圆形、桂花糕做成了不同的形状,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吃着桂花糕、品着桂花茶、闻着桂花香,我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桂花糕甜丝丝的,入口即化、十分酥软,让人吃了还想吃;桂花茶甘甜解渴,香味令人神清气爽。

我爱桂花,爱它的淡雅清香,无私奉献。

我喜欢的植物作文12

我想说说“我喜爱的植物”。我喜欢的植物有很多,田间的油菜花,阳台上的吊兰,湖边的柳树等,但是,要说最喜爱的植物,那要算是小草了。从小到大,学过很多关于小草精神的诗句和文章,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白居易的著名诗句。那时感触不是很深,现在再去回味,才发现小草真的很伟大。它没有高大的身躯,没有艳丽的体态,也没有浓厚的芳香,它是那么渺小,甚至没有人会注意它,然而,它却那么地不平凡。

它看上去真的很普通,但它的生命力很强,人们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它。寒冷的冬天,别的植物都凋谢了,小草仍然能在土地上顽强地生存,黄色的一片格外突出。别看它已经变黄了,但它却没有枯萎,它是用这种颜色来保护自己。你看,野火都烧不尽,这点儿寒冷算得了什么!

春风吹来的时候,许多花草树木都还没开始生长,小草又早早地复苏了,把黄色变成了绿色,也挺拔了不少。那鲜亮的绿色,给春天增添了不少的色彩,人们的心情也开始阳光起来。

绿色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小草就是突出的例子。小草的要求很低,通常是随遇而安。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可以看到小草。小草用它自己的身躯,美化着大自然,美化着我们的生活。不管是人工的还是天然的,一看到大片绿色的草坪,人的心情总会格外舒畅。现在每个城市都在搞绿化,可见,绿色真的是我们很需要的颜色,看书看得累了,走到外面看到一片绿色的草坪,眼界顿时会开阔许多,眼睛的疲劳也会慢慢消退。周末的时候,约几个朋友,坐到公园的草坪上聊聊天,打打牌,即轻松,又开心,特别舒畅!

篇2:观赏横溪生态园植物小学生作文

水是万物之源,数千年来,古人通过对水的体会和认识,形成了以山水为背景的哲学思想,同时把山水理念形象地应用于园林中,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园林水景观。植物是水景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它不仅从色彩、层次等审美方面丰富了水景景观,而且能通过吸收、分解、过滤和转化水体污染物和富营养化物质来净化和改善水质[1]。因此水生植物的这些特点使之成为现代生态水景设计的必需元素。

2 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体环境中的植物,从广泛的生态角度看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沼生和湿生的植物。水生植物与其它植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们对水分的要求和依赖远远大于其它各类植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分布广、繁殖快、病害少、用途大等特点。我国水系植物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2]。在园林水景中,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通常将水生植物分为5类[3~4]。

(1)挺水型植物(包括湿生与沼生)。植物的根生长于泥土中,茎、叶挺出水面,绝大多数具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花色艳丽,花开时离开水面。常见的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荷花(Nelumbo nucigfera)、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菖蒲(Acorus calamus)、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花菖蒲(Iris ensata Thunb)、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黄花鸢尾(Iris pseudacoru)、溪荪(Iris sibirica)、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versicolor)、灯心草(Juncus e ffus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欧洲芦荻(Phragmites australis var.variagatus)、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等。

(2)浮叶型植物。也称浮水植物,其根生于泥土中,茎细弱不能直立,叶片漂浮水面或略高于水面,花开时近水面。常见的有睡莲(Nymphaea tetragoa)、王莲(Victoria regia)、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芡实(Euryale ferox)、莼菜(Brasenia schreberi)、萍蓬草(Nuphar pumilum)、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oides)等。

(3)漂浮型植物。根系漂于水中,叶完全浮于水面之上,可随水漂移,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以观叶为主。常见的有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大漂(Pistia stratiotes)、水鳖(Hydrocharis dubia)、浮萍(Lemna minor)、槐叶苹(Salvinia natans)等。

(4)沉水型植物。此类植物根系扎于泥中,整个植株沉入水中,通气组织特别发达,叶多为狭长或丝状,以观叶为主。常见的有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等。

(5)滨水型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常见的有垂柳(Salix babylonic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池杉(Taxodium ascenden)、落羽杉(T.distichum)、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木芙蓉(Hibiscus muabili)等。

3 水生植物景观配置存在的问题

3.1 应用种类的欠缺

目前可应用于园林绿地中的水生植物种类有限,大多数仅局限于荷花、睡莲、金鱼藻、浮萍、菖蒲、千屈菜、鸢尾等常见的水生植物。缺少季节性观赏水生植物种类,冬季景观效果较差,冬季的水面往往空空荡荡,或枯枝残叶,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必须合理利用现有的水生植物种类,加强抗寒性水生植物种类的开发研究,并加强冬季景观的营造,让人们四季都有景可观。

3.2 物种多样性缺乏

虽然我国水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在景观设计中仍局限在黄菖蒲、千屈菜、睡莲等常用种类的范围内,造成大多数水生植物景观雷同或缺乏特色。

3.3 景观配置单调

水生植物配置大多采用平面上的自然式灵活布局,注重植物群落边缘线的曲折多变,但由于缺乏与高大的湿生乔灌木的搭配种植,水际立面景观效果较差。

3.4 生态功能研究不够

水生植物的生态净化功能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许多地方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杭州长溪公园通过采用水体净化的生态工艺流程和水生植物净化相结合的方法,向人们展示了将浑浊的生活污水转变为清澈见底的景观水体过程。但与此同时,水生植物潜在的生物侵害问题初现端倪,却未引起学术界及园林部门的足够重视。

3.5 管理粗放

在冬季,大多数水生植物生长缓慢,一些挺水、浮水、浮叶植物死亡,其残体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在水生植物的生长后期,病虫害发生较严重,而目前在园林植物栽培工作中,对水生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对滞后,因此对水生植物应加强管理、及时打捞、清运,防止污染与水质恶化。

4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生态配置

4.1 根据水位的深度选择水生植物的品种

不同生长类型的水生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多数水生高等植物分布在100~150cm的水中,挺水及浮水植物常以30~100cm为适,而沼生、湿生植物只需20~30cm的浅水即可。从景观效果的角度考虑,根据水生植物对水深的不同要求,在水中放置高度不等的水泥墩,再将植栽盆放在墩上。常见的水位为30~100cm的植物有荷花、芡实、睡莲、芦苇、伞草、千屈菜、黄菖蒲、水葱等;水位为10~30cm的有荇菜、菖蒲、凤眼莲等;水位为10cm以下的有燕子花、花菖蒲、石菖蒲、溪荪等。另外,也可以参照这样2个准则,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一片新叶或一个新梢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d[5]。

4.2 根据水域面积大小进行水生植物的配置

宽阔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主要考虑远观,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水生植物应用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觉感受。如睡莲群落、荇菜群落、千屈菜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式。

小面积水域的水生植物配置主要考虑近观,其配置手法往往细腻,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适合细细品味,同时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水生植物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如挺水植物黄菖蒲、水葱等多以多丛小片状植于池岸,倒影入水,自然野趣,疏落有致。水面上适当点植睡莲,丰富了景观效果。水面上的浮叶及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觉效果,更无倒影可言。因此,将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控制在不超过1/3是比较适合的[6]。

4.3 根据水域的形式进行水生植物的配置

园林中的水景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自然河流和人工溪流。自然河流两岸的水生植物通常以条带状的形式设计,所用的植物品种需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以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的植物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生植物可设计为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芦苇、蒲苇组团;慈姑、四叶萍、黄菖蒲、美人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千屈菜、再力花、睡莲、野菱组团;水葱、黄菖蒲、海寿花、千屈菜组团;黄菖蒲、菖蒲、香蒲、水葱、睡莲组团;水葱、海寿花、睡莲、再力花、野菱、水鳖组团等。

人工溪流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一眼即可见底,硬质池底上常铺设卵石或少量种植土,以供种植水生植物绿化水体。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成为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一般应选择株高较低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体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的作用。一般以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3~5株一丛点植于水中块石旁,清新秀气,雅致宁静。或与岸边植物如金丝桃黄色的小花相互映衬,在水面上形成清晰的倒影,增加了水体的层次,将溪流与植被融为一体。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但存在着容器清晰可见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观效果。针对此类现象,可以借鉴目前国外将盆嵌入河床中来隐藏容器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之美。

4.4 根据不同的水生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各种水生植物的生长特性,注意植株大小、色彩搭配与植株的观赏风格等协调一致,以及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融合。在配置时需注意水面上浮叶植物、漂浮植物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挺水植物只能配置在深1m之内的浅水中,使植物挺出水面。如黄菖蒲、花菖蒲、千屈菜等;浮叶植物可延至稍深的水域种植,叶漂浮在水面上点缀水景,如萍蓬莲、荷花、睡莲、铜钱草等;漂浮植物全植株都漂浮在水面或水中,配置起来会比较灵活,如水浮莲、浮萍等;沉水植物的根着生于水池的泥土中,其茎叶全可浸在水中生长,如金鱼藻、苦草等。这类植物点缀几缸或几盆,置于清澈见底的小水池中,再养些观赏鱼类,更增添几分生动与情趣。

摘要:探讨了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应用中的生态配置,分析了水生植物在造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生植物,资源,生态配置

参考文献

[1]谢凌雁,林萍,张鸣灿,等.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水体植物景观对比[J].北方园艺,2010(6):134~137.

[2]付延军,贺坤,张志国,等.山东省水生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J].北方园艺,2007(1):139~141.

[3]田志平,罗建让.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180~182.

[4]李玉萍,孙丽娟,武文婷.水生植物资源及其在园林中的配置[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24(4):83~88.

[5]瞿春燕.水生植物在生态居住区中的配置应用[J].园林,2008(11):52~54.

篇3:观赏性植物在生态居室中的运用

关键词: 观赏性植物 生态居室

1观赏性植物在生态型居室中的作用

1.1装饰家居美化环境

在家居生活中,恰当地选用一些植物来美化和改善家居环境,效果很好。据研究,当绿色在人的视野中占据25%时,就能消除眼睛的生理疲劳,对于放松精神和调节心理最为适宜。因此,使用绿化植物装饰,不仅可以软化家居装饰物的硬线条感觉,同时与家居用品配置相得益彰,可以营造出一个时尚、舒适的生活空间。

1.2消除有毒气体污染

室内植物装饰不仅具有美化环境、分隔空间、丰富空间文化内涵的功能,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控制室内污染方面, 净化空气。“室内污染”主要是指家用电器污染和装修污染。家用电器污染,如电脑、电磁炉、微波炉等电磁辐射和吸烟、抽油烟机等油烟污染。装修污染主要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质这四种污染物。室内植物可以消除一定的有毒气体,尤其在新装修的房子里,由于装修材料如人造板、墙纸、油漆等大部分由化工材料组成,其中残留有大量的甲醛、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可消灭空气中90%的甲醛;龙舌兰可吞食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垂挂兰能吞食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

2观赏性植物在生态居室中的运用

2.1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

选择植物种类,要根据房间大小、采光条件及个人爱好而定,有主有次;要充分考虑室内较弱的自然光照条件,多选择喜阴、耐阴习性的种类。

客厅,可以在入口处放有一定高度,叶片葱绿的发财树,既起到隔断作用又有旺财之意。客厅是接待、团聚、休息、议事的多功能活动的场所,对环境布置要求较高,同时客厅环境温暖,光线好,有较宽阔的空间,故可选择体大耐阴的植物或半耐阴的植物。还可以在电视机附近,放上一盆金琥,因为金琥是仙人掌中减少电磁辐射能力最强的,而且夜間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置于室内可增加新鲜空气和负离子浓度,有益身心健康。吊兰可吸收客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尤其是吸收甲醛的功效超强,吸收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比较稳定的有害物质,被称为室内空气的净化器。

卧室是人们睡觉休息的地方,在植物选择上以气味淡雅、色彩柔和、纤细轻巧的植物加以点缀为宜,但同时也要注意绿化布置的安全问题。一般在卧室中不宜布置垂吊式植物、带刺的植物和有毒的植物。芦荟、虎尾兰和吊兰,这三类植物对室内有害气体甲醛的吸收能力超强,15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危害;虎尾兰白天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吊兰还可以有效地吸收二氧化碳,并且能排放出杀菌素,杀死病菌,若房间里放有足够的吊兰,24小时之内,80%的有害物质会被杀死。常春藤、无花果、蓬莱蕉、桂花、花叶芋、柑桔、迷迭香,不仅能对付从室外带回来的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甚至可以吸附连吸尘器都难以吸到的灰尘。

书房作为工作学习和放松心情的场所,也可选用一些可爱、新颖的花器栽植的植物,给沉闷的学习氛围带来一丝清新,驱除疲劳。还可以选择文竹、水仙、兰花等植物,或在电脑旁摆一盆仙人球,减少电脑对人体的辐射;充分利用墙角、书架、博古架、窗台等位置,摆放不宜过多,以体现书房的淡雅风格。康乃馨、茉莉花,除可吸附有害物质外,其清爽的香味可提神醒脑,置于书房,倍添幽雅的气氛。

卫生间常常是人们进行观赏性植物布置容易忽略的地方,但在现代家居中,卫生间除了提供清洁方便、沐浴洗漱的同时,还有释放压力放松心情的要求,可以放置一些耐阴、喜湿植物来进行美化。紫薇,其幽幽的香味可以杀菌,使卫生间内的痢疾杆菌、白喉菌和结核菌无藏身之地;茉莉、柠檬等植物,5分钟内就可以杀死原生菌。此外,能抑制或杀死病菌的室内花草植物还有山茶、桉树、天门冬、大戟、紫罗兰、石竹、铃兰、蔷薇等。

2.2摆放的位置要得当

各种植物摆放的位置对于客厅装饰所能起到的影响很突出。如在地板上装饰的植物要能够表现出植物的立体感,在这里摆放的植物以体积稍大为好。大盆或中盆的装饰效果较好。枝叶过密的花卉若放置不当,可能给室内造成大片阴影,所以一般高大的木本观叶植物宜放在墙角、橱柜边或沙发后面,让家具挡住植物的下部,使它们的上部伸出来,改变空间的形态和气氛。

作为业主,摆置植物装饰无非是起到视觉上的享受,所以要考虑植物装饰的最佳视点。植物在房间与家具中的具体摆放位置就影响到人们在客厅里对植物欣赏的程度。植物应摆放在最佳视点上,如餐桌和沙发是人们休息逗留时间比较长的地方,盆花摆放的位置就应该考虑到这些位置的角度。高大的热带植物由于体积上较为庞大,轻易吸引人们的注重,因此就需要放在客厅前,或者客厅家具的左右。在客厅摆一些观赏性植物,让家居充满生机,采用观赏性植物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2.3植物的色彩搭配要和谐

叶色选择应使之与墙壁及家具色彩相和谐。如绿色或茶色墙壁不要配饰深观赏性植物,否则阴气沉沉。此外,不同功能的居室在叶色选择上也应有所区别,书房要创造宁静感,以白、黄、淡粉等为主;而卧室要增加轻松感,叶色淡绿者为佳。花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应按照花形选择其大小、质地,不宜突出花盆的釉彩,以免遮掩了植物本身的美。

3结语

观赏植物在改善室内外环境、美化空间、舒缓人的心情方面均起着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自己家中养花弄草,通过植物本身的自然美来装点家居,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上一篇:公鸡学本领童话作文下一篇:爱心助孕,中心医院与妇联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