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2024-07-26

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共14篇)

篇1: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土地利用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皮山农场分局半年来以科学实践发展观为统领,坚决贯彻落实师、场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农场实际,认清形式、理清思路、真抓实干,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依法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科学的管理土地,进一步完善建设用地审批程序,熟练掌握建设用地的预审、审批程序。现将分局2014年土地利用工作半年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半年来建设用地法律法规的学习作是工作重点,强化业务素质,熟悉并规范业务。针对土地利用中碰见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向兄弟单位和请教,在工作中认真查找相关用地政策法规,秉持严格、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二、强化项目用地审批工作。

1.加强建设用地审批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照兵、师国土资源局的文件精神贯彻执行,对项目用地进行严格的审查,项目用地把好关并建立好审批台帐。规范建设用地管理。分局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审批报件制度,实施建设用地预审、会审制,截止2014年6月20日,上报建设项目用地审批5宗,占地7.8548公顷,其中划拨用地2宗,占地面积7.4438公顷,协议出让用地3宗,占地面积0.411公顷。涉及用地均为国有建设用地。

2.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并以前期管理为基础,从项目用地现场勘查、调研和预审抓起,以审批管理为核心,以项目用地全程管理的后期管理为保证,跟踪到工程竣工之后进行验收。

3.加强和规范用地管理,把工作落实到细处,向细节要管理,向细节要效率,争取做到成功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分局严格执行划拨目录,除法律规定可以实行划拨方式供地外,其它用地一律实行出让,经营性用地原则上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地。

4.积极应用土地利用电子报件系统,推行建设用地电子报批。缩短会审时限,提高审批效率。

5.严格新增建设用地特别是农用地转用审批,各项建设尽量少占或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从严控制项目用地规模,核减超标准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加强耕地保护。

在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中,对各连队耕地进行巡查以杜绝占用耕地和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在土地宣传工作中加强对耕地保护工作的宣传,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为全面掌握各单位基本农田利用和变化情况,促进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基本农田保护意识,推动皮山农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建立了项目用地的备案及台帐,每月按时向师局上报建设用地项目备案表,做到防微杜渐。

篇2: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在师局的关心和指导下,皮山农场分局紧紧围绕2014年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十四师“三化”建设和师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为重点,以服从和服务大局为出发点,以规范地籍管理各项业务为重点,顺利完成了2014年上半年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和任务,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顺利完成了2013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收集上报核查上报工作。在1月份期间,根据师局的要求,分局对2013年皮山农场场完成对地籍调查中新增的宗地数、面积以及发生变更的宗地数、面积和发生变化后的地类进行了资料收集、核实,并按照兵团局的要求,结合执法监察卫片,认真进行核对,对土地变更更新资料进行整理核对并上报兵团国土资源局。

二是积极参加地籍业务人员业务培训。

在1月份去汇天富公司参加农村土地变更调查的数据更新上报的培训工作,学习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流程和软件应用。

在5月份,参加了兵团组织的土地变更业务培训一次,通过培训,全面掌握了土地变更工作程序及mapgisk9平台相关软件的应用。三是协助农场完成了其他工作。

积极协助农场完成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片区建市前期与XX县行政区划工作。取得XX县政府、人大、政协三套领导班子对同意十四师建市支持。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篇3: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国土资源档案是国家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其他单位在日常的工作中所形成的各类有价值的文件、资料、图纸、表格、数据、声音、影响等记录, 并且这些记录都是直接形成的, 没有经过任何的篡改和更改, 档案所含有的信息量较大, 种类也呈多样化。

近年来, 我国的国土资源局土地工程发证后, 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应用与档案管理当中, 档案的管理条件也得到逐渐的改善, 档案管理的干部队伍建设也日渐成熟, 干部素质明显增强, 档案的管理水平也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 我国各地区部门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渐加重, 扩充了档案管理的发展空间。

2 国土资源局土地工程发证后的档案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

国土资源局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的方面。

2.1 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在现如今的发展形势下, 还存在着一些干部领导对档案管理不重视, 落实不具体, 经常是统一装订统一存档, 造成文件的混乱, 没有规律可循, 一旦需要用档案时寻找起来费时费力。有些部门对档案的管理没有专职人员, 在面对上级部门的检查时, 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 只是为了达到检查标准而应付工作。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了国土资源管理已经严重的形式化。另外还有一些部门单位没有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 致使档案管理较为松懈, 管理过程也较为消极, 部门单位的管理者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致使档案管理的规划性建设成为泡影。

2.2 档案馆配套设施不全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为实用的管理手段, 在存纸质档案的同时, 电子档案也迅速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目前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档案资料存储模式仍局限于传统的档案管理, 使得档案管理在新形势下得不到有利的发展, 以至于很多部门单位将档案管理所遗忘。相比之下, 我国的国土资源局作为档案大量集中的管理中心, 档案管理问题更是十分突出:

没有档案收发的凭据, 没有设立用来进行档案归纳管理的专门场所, 或是没有可容纳和摆放档案的橱柜, 对档案保存所需的温度和湿度更是忽略不计, 一旦发生火灾, 有的档案馆连灭火设施都不齐全。种种的不良条件, 许许多多的隐患和漏洞, 文件的乱堆乱放, 这些都是国土资源局档案管理的通病, 致使档案管理工作一直提升不上档次。

2.3 档案管理业务不熟, 管理水平不高

以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 我国国土资源局的大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者都不是经受过专业的档案管理学习和培训的, 管理形式散漫, 管理水平较低。外加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流动量大, 变更频繁, 档案交接并不十分完全, 致使许多档案丢失或缺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技能业余化, 业务掌握不熟练, 远远达不到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技能与素质标准。因此在进行档案管理时, 对于档案的整理、分类、收集、编号等一系列流程都不能独自完成, 并且存在档案遗漏和档案破损的现象, 对我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和发展造成影响。

2.4 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档案应用率不高

有些部门单位对档案管理的力度较弱, 导致布置的任务不能被完成。档案管理人员分配不均匀, 致使在国土资源局土地工程发证后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工作部规范、管理目的不明确的现象。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致使档案的查阅和使用过程没有详细的标准和规范, 使得档案“有去无回”, 档案丢失后也无人查找和过问, 档案丢失成为了普遍现象, 也是档案不完整的直接原因。

2.5 档案管理监督不到位, 档案管理缺乏创新

随着社会发展, 信息的大量涌现, 相关的文件数据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因此, 档案的收集、存储和更新也尤为重要。收集是保证档案完整的第一步, 存储是保证档案能完整的被记录下来, 而更新就是要保证档案能跟得上时代的潮流, 这样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

3 国土资源局土地工程发证后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为了提高国土资源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 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笔者认为, 国土所档案管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3.1 全方面做好国土资源土地档案管理基础工作

首先, 档案管理工作内部要明确分工, 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力。在对工作人员聘用时, 要选择认真负责, 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和高度的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 以便发挥工作人员的骨干作用。

3.2 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现在是信息时代, 档案管理也要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纸质档案的存储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 但是电子档案省去了这部分的成本, 通过电脑之间的信息传输, 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得到想要的资料, 存储和查阅都比较方便快捷。档案管理可以采用纸质和电子档案同时存档的方法, 这样既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 又为查询提供了方便。

3.3 大力培养工作人才, 为土地档案管理工作添加动力

随着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提高, 要多组织员工培训活动, 使员工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管理方式方法。培训方式不仅要次数多, 更要有效率, 方式和途径要多样。要通过专家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在集中培训时还要进行分类指导, 并且要把别人的先进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4 结束语

国土资源局土地工程发证后的档案管理是一个值得相关部门重视的工作, 它承载着国土资源发展的一切信息, 完整标示着我国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对今后的查阅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 必须加强国土资源局档案馆建设, 必须提高管理水平, 形成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实现理论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 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摘要:就目前来看, 国土资源局的档案是十分重要的凭证, 记录了国土资源局的发展, 而档案的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关系着档案的保存和完整。本文对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 对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谈了几点体会, 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做了阐述, 最后针对全篇文章做了总结。

关键词:国土资源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档案馆

参考文献

[1]董爽.如何做好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J].兰台世界, 2013 (06) .

篇4:土地资源的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关键词】土地特性;土地利用;关系分析

在土地资源利用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发展的现状还需要考虑到资源的制约形式。土地资源的利用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广,除了包括耕地资源之外,还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工作。如果仅仅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特性,忽视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会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土地资源的结构的合理程度也不高。虽然,土地管理部门对于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明确。但是,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需要改进。

1.土地的自然特性和土地利用的关系

土地资源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形式,土地的特性是一种固有的特性,其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主观意识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土地的特性却直接影响到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率。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土地位置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土地利用都是以土地资源位置的固定性为主,从土地资源存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利用,土地类型和面积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人类活动无法改变土地的固定性。土地资源的利用工作仍然是根据土地所固有的位置来进行。

1.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也是影响土地利用工作的重要因素

从土地资源本身来看,其有限性是一种特殊的性质。基于这一性质,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节约土地,提升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另外,土地资源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这和地球的变化过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见,土地的有限性也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重点。

1.3土地的自然差异性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布的范围比较广,因此,很容易受到气候条件以及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土地之间会在性质上出现明显的差异。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差异性也会明显增加。因此,土地的利用效率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土地的功能也是在产生差异的情况下体现出来的。只有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土地才能够发挥自身的功能,因此,对于不同功能的土地来说,利用率也不同。

2.土地的经济特性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的就是土地的经济特性,这种经济特性主要是在土地自然特性的基础上缠身。人类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固定性的长期存在,土地的利用率明显下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研究人员在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加强节约土地,集約土地的意识,提升土地利用工作的高效性。可见,土地的经济特性和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从土地利用工作的形式和方法中可以看出,其分散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也是展现土地经济特性的重要内容。由于土地的位置具有一定的自然差异性和固定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将因地制宜的原则融入到土地利用工作当中。选择科学很合理的位置来做好选择工作。但是需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趋势,否则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如今,我国的土地资源多数都从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因此,在土地利用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对复垦工作加强重视。根据作物生产的季节性差异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对于土地资源来说,虽然功能形式不同,但是利用率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人满在对土地进行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

(3)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土地报酬)递减的经济特性。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来看,在一定条件下(如技术条件不变),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人超过边际投入临界值后,每追加一单位投入的报酬增加量就会递减。这就要求人们在利用土地时,确定适当的投资结构,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土地报酬由递增转为递减的临界限。

3.土地利用的区位过程

人们的的生产活动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不断加深。这一变化使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利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过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分化过程。城市各业用地区位过程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3.1商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为满足方便人们生活的要求,商业用地多聚集于市中心、繁华街道两侧、交通路口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的周围。商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初是推进城市形成的一个重要动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商业繁荣。

3.2工业用地的区位特点

工业是城市进步的直接动力。就世界范围由农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现实来看,工业发展能够推动城市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商业的繁荣,从而推进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工业用地具有不断向市区边缘迁移和自动集结成团倾向的区位特点。

4.土地资源的区位利用效益

土地区位效益的实质是位置级差地租。土地位置级差地租是指由于距离产品消费中心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大小不同的土地纯收益。区位效益理论在支配着城市中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由于集聚效益的影响,人口和工业会向大城市及其中心区集聚。但是,有目的地利用区位效益理论可以改变这种趋势。合理的级差地价政策,还可以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进一步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5.结语

人类在不断探索更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并开展了一系列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研究,积极主动的控制土地利用数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无论是哪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应该充分建立在深入了解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关系的基础上,都应充分认识土地特性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限制,才能正确权衡得失,降低土地利用风险。 [科]

【参考文献】

[1]刘英英.基于GIS陇南市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1).

[2]徐唐奇.“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下的土地政策取向[J].新疆农垦经济,2012(01).

[3]张梅.农业贫困县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友好型土地模式研究——以延寿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07).

[4]林海燕.区域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初探—以湖南省衡南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4).

篇5: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根据兵团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总体要求,结合皮山农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宏观调控,保障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合理需求 1.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控作用。积极向场领导和相关各部门宣传新一轮总体规划修订成果,公告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管制边界和管制区域。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规范建设用地规模边界调整。做好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今年共修订皮山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两次,一宗是二连中心连队,一宗是污水处理厂。均为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批准项目用地预审4宗,总面积35.9269公顷。批准设施农用地2宗,总面积15.5502公顷。

2.加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管理。主动参与项目前期管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合理的用地建议,加强了与场发改、基建、财务、农业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了皮山农场2013年续建和计划新开工项目情况。控总量、稳增量、挤存量,做好土地利用计划与土地供应计划的衔接。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重点保障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援建项目和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用地。

2013年师分解皮山农场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是:新增建设用地13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0.18公顷,其中耕地0.13公顷。

2013年皮山农场共上报兵团共上报兵团用地4宗,总面积122.2801公顷,新增建设用地121.22公顷,其中农用地4.5205公顷(耕地4.3775公顷,林地0.1430公顷),未利用地126.6995公顷。

单独选址用地项目1宗,面积26.1086公顷,其中农用地(林地)0.0995公顷,未利用地26.0091公顷);批次项目用地3宗,总面积96.1715公顷,其中农用地4.4210公顷(耕地4.3775公顷,林地0.0435公顷),建设用地1.0601公顷,未利用地90.6904公顷。

师批准建设用地7宗,总面积16.7577公顷。其中划拨6宗,总面积16.7505公顷,出让1宗,面积0.0072公顷。农场批准建设用地3宗,总面积0.1991公顷。

二、保护耕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组织开展2013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自查。2013年确保耕地保有量2.9889万亩、基本农田面积3.4215万亩。从严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落实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皮山农场2013第二批次占用耕地4.3775公顷,已从耕地储备库中补充。严格执行兵团水土开发相关规定,严禁无序开荒。

2.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积极开展兵团屯垦戍边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耕地保护从数量向数量、质量、生态并重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3月份农场与各农业连队签订了耕地保护责任书,已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三、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1.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八项措施,严格土地使用标准审查。制定贯彻落实兵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意见。抓好“节约集约模范团场”创建,争取两年内达标。

2.强化土地供应工作。推进经营性基础设施和各类社会事业用地的有偿使用。实时跟进已批准的批次项目,使项目及时落地。团当年和前两年供地率分别达到40%、70%、90%的要求,提高土地供应率。3.加大土地利用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核减不合理用地。开展土地供应、开发利用、节约用地等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对农场续建和新开工项目进行全程监管,及时在土地市场动态监管系统录入监管信息。

四、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

1.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行政审批和执法程序。结合“六五”普法和兵团国土资源系统法制宣传第六个五年规划,补充完善宣传资料,对农场实施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2.强化土地执法力度。切实发挥协管员队伍,落实执法动态巡查和批后核查制度,严格执法。及时报送各类报表,全年上报违法用地16宗。3.认真开展2012土地卫片执法检查。

五、强化国土资源基础建设,提高管理支撑能力

1.加强分局硬件设施建设。通过与农场协商,农场给分局配备了执法监察车辆。

2.加强地籍管理工作。按时完成2012土地变更调查和数据库更新工作。认真开展2013年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农村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完成了土地确权勘界资料库建设。

3.完成了2012年综合档案电子录入、装订上架工作。

4.加强基础业务培训。在分局主要是以自学为主,业务人员之间要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六、加强作风和干部队伍建设,保障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 1.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要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报告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新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努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认清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国土资源工作方位和重点任务。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切实把十八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工作和措施,将学习贯彻落到实处。2.加强队伍和组织建设

加强团结协作,注重人才的培养,以感情留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队伍业务素质,使分局全年工作有目标、有责任、有措施、有落实。推进星级分局建设。

3.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篇6: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公告

(第2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政府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根据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关于举行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第1号公告,决定举行石林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听证会,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听证会举行的时间、地点

听证会定于2010年7月27日(星期二)下午三点至五点在石林县国土资源局办公楼二楼会议室举行。

二、听证会参加人员名单

听证主持人:苏健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听证委员:段顺波(县政府法制办主任)

张汶(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决策发言人:张汶(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听证监察人:赵文平(县第五纪工委书记)

李立宏(县监察局副局长)

时间(县政府法制办公室干部)

听证记录人:资桂平(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保秀萍(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听证代表:徐梅芬(县人大副主任)

周和祥(县政协副主席)

高云华(石林管理局副局长、旅游区管委

会副主任)

洪正富(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桂明(县水务局副局长、台湾农民创

业园管委会副主任)

李永华(县司法局局长)

尹贵华(县财政局副局长)

冯正清(县建设局局长)

赵智红(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万棚元(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局信息中心)

李萧(昆明市国土资源局局信息中心)

各乡(镇)人民政府分管副乡(镇)长

杨云春(鹿阜镇小乐台旧村委会书记、主任)

沈家彬(鹿阜镇堡子村委会书记)

旁听人员:县国土局各科室负责人,各国土所所长。

三、其他事项

(一)听证会参会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支持本单位经确定的人员按时参加听证会。

(二)请听证会参会人员提前作好准备,按时参会并提前10分钟进入会场。

(三)听证会欢迎新闻媒体参加,并作宣传报道。特此公告

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篇7:国土资源局土地宣传工作总结

三十三团国土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兵团党委六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及兵团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三十三团经济社会发展基调,坚持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持服务民生维护权益;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班子建设为保障,切实加强分局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一年来,三十三团国土分局通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全团大张旗鼓地宣传有关土地政策,普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并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各界传播三十三团土地管理工作的新举措、新气象,土地宣传成效显著,现将2013年我分局土地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组织,强化学习,夯实土地宣传工作基础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信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是今年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落实资源节约优先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大部署。三十三团国土分局组织分局成员认真学习了十八大精神,深入领会兵师土地管理政策,并开展内部交流讨论。积极派宣传工作人员参加师局、团举办的宣传培训班,在全团选聘宣传精英为分局的宣传通讯员,组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宣传队伍,使分局宣传工作得到有力保障。

二、形式与内容同抓,宣传与普法并重,土地宣传工作成效明显。今年,分局在土地宣传工作中,不但注重宣传采取的形式,更注重宣传的实质内容,杜绝只走过场,片面追求数量,而忽略内容和质量的做法。同时,坚持日常宣传与普法工作相结合,以“宣传就是普法,普法就是宣传”的理念开展宣传工作,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以促进分局工作为重点,以服务团场为目标,将土地宣传工作作为分局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开展。

1、利用重大节日,采取多种形式,保证措施,高质量、多角度、全方位参与好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利用第44个世界地球日契机,大力营造宣传氛围。今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界地球日,三十三团国土分局积极相应上级号召,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主题,认真开展土地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组织团中学、社区、建筑公司、基层连队,在团部举办了一次第44个世界地球日黑板报展览。团场2000余群众参观了本次板报展;与团中学联合举办了一次科普报告会,感召广大师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少扔一张纸;节约用纸,用电,用水;不攀比,懂节俭,知感恩,爱护环境,共建美好校园。全校400余师生听取了本次科普报告。分局工作人员在科普报告结束后,现场与广大师生展开了互动,就地球环境及土地知识等问题接受师生咨询12人次。在团场掀起了珍惜土地资源的高潮。二是紧紧围绕第23个全国土地日“珍惜地球资源,节约集约用地”宣传主题认真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开展了一次集市咨询活动;制作了一期“土地日”专题宣传橱窗;进校开展中小学生签名宣传活动一次;组织团场协管员进行政策法规培训一次;在分局办公楼门前显著位置张贴横幅两条。组织分局工作人员和团协管员收看了师分管领导的电视讲话;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收看了浙江电视台的《大地之约》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公益宣传活动。在全团征集“美丽国土”优秀作品选送师国土局,组织分局成员,参加了师局举办的“第23个全国土地日”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

三是利用“8·29”测绘法宣传日契机,开展了测绘法现场咨询服务活动,举办了以“依法规范地图市场,更好服务社会大众”为主题的测绘日宣传专栏。

2、狠抓“六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兵师“六五”普法中期检查。一直以来,三十三团国土分局认真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坚持将“六五”普法工作融于分局实际工作中。在年初制定了普法工作计划,及时调整了普法领导工作小组。对“六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的资料进行了全面清理,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局务会议研究讨论后进行了认真整改。今年6月3日,分局顺利通过了兵、师“六五”普法中期检查。

三、积极引导鼓励,加强对外宣传,取得硕果累累

2013年,三十三团分局通过更新维护门户网站,踊跃向师国土资源信息投稿,积极鼓励国土资源通讯员,与通讯员门合作,发挥团体力量和智慧,加大对团场土地管理工作的宣传报道,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年来,分局在中国绿色时报、兵团日报、兵团新闻网、新疆新闻网、农二师政务网、绿原报、国土资源信息等媒体上刊发稿件53篇,其中国家级9篇,省级20篇,地州级24篇,其中通讯4篇;在门户网站更新信息56条。

四、下一年工作打算

为再接再厉,继续将分局宣传和普法工作抓好抓实,分局在下一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8月29日的测绘日和12月4日的法制宣传日活动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2、积极同团有关部门协调,做好2013—2014年科技之冬职工培训工作。

3、积极响应师局工作安排部署,作好国土资源通讯员的选聘工作,加强引导和合作,使分局的宣传工作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篇8: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关键词:土地资源,平凉红牛,精准脱贫

近年来农村人口劳动力转移造成部分地方土地撂荒闲置, 使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可见土地对于百姓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而粮食生产发展同时又与人们副食品的供应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因此发展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加快农村人口脱贫的一种有效途径。

平凉市虽然是个传统的农区, 但是畜牧业作为一个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与种植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产业, 自然被继承下来。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生产的目的和要求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家一户、小规模、自给自足、农产品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很低的个体经济形式已极不适应目前农村和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更不适应农村人口脱贫建设小康的要求。因此走企业带动、联户经营、家庭农场式的产业化道路也就成为当前发展区域经济、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进入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而畜牧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平凉巨型畜牧业基地经过多年来政府的引导扶持、养殖企业的建成发展和群众的积极参与, 使“平凉红牛”品牌走向了全国, 并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是, 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 发展“平凉红牛”产业还有很大的潜力。

一、抢抓机遇,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夯实平凉红牛产业发展基础

从2008年开始, 平凉市实施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各类梯田建设项目, 使大部分山坡地和老式梯田变为高标准梯田, 为土地资源的后续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不论是在梯田上建设果园、发展农业, 还是种植牧草无疑都将大幅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作物的生物产量, 能够为养殖业提供充足饲草饲料资源。

但是近年来由于种植业效益低, 农民从农牧业生产中的收益明显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一个农村女劳力一天做小工的收入就能购买一袋小麦面粉, 而男劳力则是二至三倍, 如果有特长、能承包工程收益则更高。加之国家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解决, 使农民进入城市谋职生活的环境条件更为宽松, 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的同时, 使部分与之相关联的人口也向城市转移。从而使部分土地由于无人耕种而荒芜, 或者是劳动力不足 (弱) 不能充分耕种, 造成土地资源浪费。

2014年以来, 国家进行经济转型和生产结构调整, 一方面社会资金要寻找投资渠道, 进行扩大再生产, 另一方面原来集中于城市的劳动力也要寻找新的投向, 这就为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了条件。因此, 进行土地流转集约, 实施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复合化的种植业和“平凉红牛”养殖业, 成为了实现1+1>2的耦合正效应、快速高效发展农村经济的机遇和途径。

二、用“平凉红牛”品牌引领“平凉红牛””产业, 走“品牌”加“产业”脱贫之路

继续培育、发展并保护好“平凉红牛”品牌。“平凉红牛”主要是以平凉当地黄牛为基础, 先后引进秦川、利木辛、南德温等国内外优良品种, 经过长期选育而成。它体形较大、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优异, 以皮质厚韧, 肉质细嫩著称。随着“平凉红牛”商标的注册, 品牌效应拉动了一大批相关链条的发展。要继续培育和发展“平凉红牛”品牌就意味着要推出“平凉红牛”这一新的牛品种, 从育种学角度来说就要有它的品种标准和品种特征, 有明确的利用优势, 因此, 要制定出“平凉红牛”的品种标准、培育方案和育种计划, 培育符合品种标准的“平凉红牛”, 建成我市优良的地方牛品种, 以此为基础打“平凉红牛”品牌, 培育和发展“平凉红牛”产业。

“平凉红牛”是平凉市经过多年培育形成的一个优良地方黄牛品种, 不仅凝结着几代人的心血, 更是一个优良的种质资源, 因此保护好“平凉红牛”品种, 政府、企业、养殖户都有义务和责任, 同时也应认识到保护“平凉红牛”品种也是在保护赖以发展生产脱贫奔小康的生产基础。因此应办好“平凉红牛”专业网页做好品牌保护和宣传。

发展“平凉红牛”产业, 农户仍是基础。以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目前和今后一定时期仍然是农村农牧业生产的基本形式, 不论是优质饲草基地建设, 还是“平凉红牛”养殖基地建设, 仍然离不开农户, 因此, 发展“平凉红牛”产业, 要做好农户这篇文章, 走千家万户繁、养、育“平凉红牛”的发展道路。特别是那些缺乏资金、技术而有劳动能力的农户, 以参加养牛合作社或在养殖企业引领带动下通过养牛获得收益从而实现脱贫。

发展“平凉红牛”产业, 龙头企业仍是关键。龙头企业外连市场, 内连农户, 集中了人才、技术、资金等社会资源, 发挥着引导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做大做强“平凉红牛”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 是做大做强“平凉红牛”产业的关键。经过近几年政府的引导、项目扶持和市场培育, 在平凉市已经建成了一批“平凉红牛”养殖企业、养殖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 如双星肉牛养殖场, 天源牧业公司, 泾川旭康、崇信伊顺祥、伊通亮、灵台县康庄牧业有限公司、平凉市张庄鸿发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形成了“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平凉红牛”养殖模式和“龙头+中介+农户”的紧密型经营机制, 有力促进了“平凉红牛”产业的发展, 也带动了一方群众脱贫致富。

发展“平凉红牛”产业, 还要做深做细“平凉红牛”产业。做大做强“平凉红牛”产业, 应该属于扩大“平凉红牛”产业外延再生产的范畴, 这一阶段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 同时要加强“平凉红牛”品牌的宣传力度, 加强市场培育和保护;做深做细“平凉红牛”产业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这一阶段的工作需要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做支撑。这一生产过程的发展, 能够增加“平凉红牛”品牌的产品种类,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也能产生更大的生产效益, 提升产业化的水平, 促进产业升级。

三、建立以畜带草, 以草促畜, 草畜一体, 科学合理的的草畜产业生产经营机制, 扩大“平凉红牛”品牌效应

饲草饲料生产是大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饲草饲料又是畜牧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饲草饲料生产属于种植业生产范畴, 处于初级生产阶段, 饲草饲料需要进行加工和再利用才能得到增值, 农民种植饲草的直接效益低, 积极性不高。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利用大面积的优质梯田资源, 建成高效的种植业生产系统, 持续推进草原生态工程建设, 为“平凉红牛”养殖产业的发展提供质优量足的饲草饲料, 另一方面要以“平凉红牛”产业为龙头产业, 把“平凉红牛”产业做深做细, 形成分割牛肉、熟肉食品、皮革制品、骨制品、生化药品等多系列、多产品的生产加工体系, 延长产业链, 增加“平凉红牛”产业的附加值, 以此带动饲草饲料产业的发展、扩大生产效益。

篇9: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土地资源管理;互馈机制

土地是人类主要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研究其利用的转型,核心目标是探讨如何管理好土地资源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理向质量管理的转变,这对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和相互影响,以强化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成果在土地资源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转型概念与理论模式

(一)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

土地利用转型在一定的区域内和特定的时期内,主要是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结构共同组成的。也可以指单一的土地类型在高一级土地类型中所占的主要份额。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类型也发生着一定的变化,逐渐向着显性形态和隐形形态进行转变。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的变化和不断创新,在一定阶段内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实现了土地形态由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进行转变的过程。

(二)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

区域土地转型主要是代表不同部门利益的土地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发生的冲突。因此,应该提出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对土地的利用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实现了由强冲突向弱冲突之间的转变,使土地利用类型各部门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促进了该时段城乡土地利用系统形态向着质态的方向进行转变。

二、土地资源管理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

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共同约束的结果。经济社会制度和政策尤其是土地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作为重要的外部因素对土地利用转型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土地资源管理决策部门应适时、快速洞察各类土地利用信息,制定有关政策法规措施及宏观规划决策,科学管控土地利用转型。

(一)土地资源管理经济手段与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资源在管理过程中,应该结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当前的土地经济活动进行加强和引导,以便更好的实现管理职能的创新。地租和地价是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土地的结构进行不断的调整,实现对土地形态的不断转变。国家为了对土地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建立不同税种的形式,稳定了国家土地的耕地面积,实现了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控制,并且向建设用地的方向进行转变。另外,国家通过拨款的方式来实现对土地的宏观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实现对土地利用的转型。

(二)土地资源工程与土地利用转型

当前,国家的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出结构不优化的现状,应该对土地的整治措施加以解决,所以当前土地的整治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应该形成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土地的利用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土地整治的要求,实现了对土地利用结构的有效调整,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另外,还可以通过增加投资的形式,对城市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并进行深入的挖掘,实现城市土地的隐形转型。

(三)土地资源管理政策与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度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對土地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出发,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对土地利用形态的指导,以便达到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对土地的显性转型和隐形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地资源在转型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等。

三、土地利用转型对土地资源管理的影响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和要求,一个国家或区域应根据当前土地利用形态及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美国目前的土地利用形态表明其林地和牧草地的比例几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同,但与在此之前的几个发展阶段相比有着较大的变化。美国土地资源管理在建国200多年来,随着国家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而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由早期的不加选择地处理公有土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到开始注意土地资源的保护,以至形成一种新的保护食物生产资源的土地伦理和政府激进主义。中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尤其是耕地和建设用地的管理,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背景下同样正在或将要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革新。

总结:

为了顺应当前土地利用转型和土地资源管理的需求,应该对原有的土地政策进行不断的调整,推进土地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对转型时期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城乡的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龙花楼.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02:131-138.

[2]龙花楼,李婷婷.中国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耦合分析[J].地理学报,2012,02:201-210.

[3]韩宇.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4]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

篇10: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一、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125分局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作为分局例会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坚持每月两次以上业务知识学习会,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大力提升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高了分局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了执政能力,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树立了行业形象。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制度。

根据兵、师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师国土资源局下发《关于20xx年七师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的工作按排,结合125团实际,制定了125团20xx年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团场”工作计划,建立了团、连执法监察网络体系。125团将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团场”活动纳入团党委工作的议事日程,落实了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形成党委主要领导统筹,团主管领导主抓、各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创建活动推进机制。

三、“土地执法模范团场”活动有序开展。

1、在用地供应方面:125团分局严格执行《兵团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确保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进一步加大建设用地的供应量。

2、在建设用地管理方面:实施了全程管理,跟踪服务,融管理于整体工作,在服务中强化管理,在管理上优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建设用地管理新秩序。

3、在耕地保护方面:125团分局按照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自查检查工作,不断强调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xx年,125团在贯彻落实《兵团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中,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制度,125团无违法占用基本农田的现象。

4、在土地执法监察方面;125团分局全面开展了动态巡查,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连队土地协管员作用,对违法用地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汇报。截止目前,已经开展日常动态巡查36次,发现并制止违法用地2宗,受理处置信访案件1起,开展协管员培训9次,连队走访座谈4次。

5、在法制宣传方面:125团分局将土地法律、法规书籍送到基层,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利用“6.25”土地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广大职工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律意识,促进了125团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6、在地籍管理方面:已顺利开展完成了20xx年城镇、农村变更测量工作,登记发证150余宗。

7、在档案管理方面:分局已经完成了档案归档、装订、上架及扫描挂接工作,共计255卷,前半年的档案归档、装订也已经完成,并按照师局要求完成了-档案扫面工作。

8、土地整治工作:6.2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工程已全部完工,20xx年3.9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工程已于9月份开工建设。居民点复垦工作已全部完成,2连、5连、7连580亩居民点复垦任务已经通过师土地整治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 “土地执法模范团场”创建工作高效开展。六月中旬125团分局还组织团开发办、生产科、基建科等相关部门对125团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团场”进行了检查评比,以创建执法模范团场为契机评选出2连、15连作为125团土地执法模范连队,为执法模范团场的创建树立了榜样。

篇11:国土资源局全国土地日活动总结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把这次宣传活动落实到实处,按照兵团国土资源局《通知》要求,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以蒲玉德局长为组长,副局长杨连放、大队长刘建华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第2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制定了宣传计划,对第20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部署。

各分局按照兵、师《活动》要求,既做到宣传活动的上下联动,又体现其活动特色,结合本地实际都制定了宣传计划,安排专人负责此次纪念宣传工作,精心策划、突出主题、精心组织,在6 月25 日前后,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参与的纪念宣传活动,很好的实现宣传活动的上下联动。

二、抓住契机,强化宣传

首先,我局为今年土地日送了一份厚礼,充分通过报纸这一媒体大造声势,6月18日在农九师党委主办的《西陲时报》办专刊一期,采用稿件20篇。并自定当日报纸1000份,通过分局和连队协管员送、发到团、连领导和职工手中、,积极宣传国土资源管理、耕地保护和“双保工程”的重大意义,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为依法管理垦区的国土资源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6月20日,“土地日”宣传活动周在师及各团场全面启动,各分局都为自己的节日忙碌起来,6月25日,我局邀请师豫剧团在街头搭台表演歌舞,利用这一契机国土资源局领导带领局机机关工作人员向发放土地日特刊等宣传资料,解答群众所咨询的有关国土资源管理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了使土地宣传工作得到团领导的大力支持,各团分局局长亲自把中国国土资源报“全国土地日特刊”送发给团领导和各科室工作人员手中,提高了团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认识,促进了团领导对土地管理工作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各分局采用不同形式,在“土地日”期间,就围绕今年6.25土地宣传主题“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召开了团、连队领导和职工群众参加座谈会,给单位发放了宣传资料,该项活动受到了连队的好评。

168团分局,在宣传活动中,突出“土地日”主题,认真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宣传方针,重点宣传了第20个全国“土地日”的重大意义。同时还结合实际宣传转变机关作风,创人民满意机关取得的成绩。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人民群众最急于解决的事入手,公开展示了办事程序,公开了已办结事项结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和新闻监督等方面的做法。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优良作风得以显现。167团分局为了把今年的宣传工作深入到基层连队,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将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知识送到田间地角。161、165团分局联合团司法办、综合治理,宣传科、团委等办公室人员走上街头开展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活动,166团分局在土地日期间举办了题为“依法管地集约用地、促进166团集镇又好又快发展”图片展,图展对“双保工程”、土地复垦、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土地开发、整理等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把坚持科学发展和合理利用他的、切实保护耕地结合起来,唤起团场职工对保护土地的忧患意识。

163、164团分局在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双保”行动在团宣传科、电视台、司法办、综合治理办、等部门和单位的积极协助配合下,举办了土地法律、法规知识等一系列咨询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周”期间利用团有线广播进行了每天一次耕地保护和“双保行动”专题广播宣传。

三、立足实地,成效显然

宣传活动期间,得到了师、团党委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师、团、连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和利用新闻媒介的宣传阵地作用,在报纸、电视、广播上发布“土地日”宣传信息和土地法律法规知识,造足声势,让群众看得到、听得到。在6月的整个宣传期间,据不完全统计,农九师国土资源局、团场分局所开展的各项宣传活动:悬挂横幅79条,出动宣传车9次,出板报13期,发放宣传但材料3300余份。咨询160余人,召开专题会议及座谈会11次,《西陲时报》办专刊一期采用稿件21篇,受教育数率明显提高,受教育人数万人,累计投稿数约35余篇。

篇12: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加强宣传,增强各级政府领导的责任意识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土地管理秩序关键取决于各级政府领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市通过经常性的汇报宣传,以提高各级政府领导的思想认识,对土地管理机制建设能够引起高度重视,为全市土地管理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具体做法主要采取将法规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宣传相关政策。即宣传《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中明确提出的“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的规定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布《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等政策规定,从而使各级政府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严格执法,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行政管理问题,而是一个事关能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而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政治问题,也是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二是联系本地实际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向各级政府领导宣传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受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约,市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下达的建设预留地指标为2100多公顷(15年为一轮),平均每年只有新增用地指标150公顷左右,这一规划用地计划指标,系国家指令性计划,不允许突破。市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市政府招商引资需大量新增用地,其新增用地量将远远超出国家下达的新增用地计划,建议政府必须走压缩新增建设用地,盘活挖潜存量建设用地,即节约集约用地的路子,以此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宣传,使全市各级政府领导已经认识到:严格土地执法、保护土地资源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的具体举措,更是基于市情的现实选择。主要表现在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土地管理和土地执法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主动协调解决问题,逢会必讲规范土地管理秩序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为我市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实际工作中,市政府针对土地管理问题重新制定了对乡镇的考核办法,建立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对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制止和查处率、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等内容量化管理指标,明确具体责任。凡是没有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年度违法违规用地宗数和面积突破控制指标查处不到位的,将在年度综合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主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市纪检、监察、国土、财政等部门定期监督和检查,半年一督查,年终总考核。

二、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全员执法责任制

市国土资源局结合“完善体制,提高素质”工作,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了15名责任心和业务能力强的同志到监察工作岗位,分区域成立4个土地执法监察中队,组建了一支纪律严、作风硬、工作实、打得赢的专职执法监察队伍。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硬件建设,每个监察中队均有独立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照相机、手持gps及交通车辆等,还统一按装了信访监察软件系统,实现联网操作,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执法监察工作效率。在具体监察工作上,严格日常管理,全局制定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并组建了动态巡查领导小组。加强和组织协调巡查工作,并实行土地巡回监察“天天报、月月考”和零报告制度,即各监察中队每天必须向监察大队办公室汇报当天违法违规用地发生情况,每周一集中汇报上周查处违法用地情况,监察大队对各中队实行不定期抽查,每季度组织中队之间互查。对瞒案不报或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开工3天未能发现的,严肃追究中队长和巡查人员责任,每年度所在辖区发生3起以上违法案件的,中队长就地免职。通过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全员执法责任,使我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市违法用地案件发生率逐年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三、建立联动机制,形成多方监管合力

篇13:农场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工作总结

1.1国土资源管理

加拿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 以经济手段为辅。主要是通过立法、规划、权属登记、许可证发放、征收税费等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

加拿大是个法治国家, 在自然资源的各项管理方面均制定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法规主要包括自然资源部法、资源和技术调查法、北极水污染保护。通过依法管理, 使加拿大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1.2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对于国土资源的产业管理, 加拿大政府同样是依法监管。但更多地是通过经济手段, 而不是行政手段实现的, 如税收、资源政策调整等。但具体到不同的资源, 管理上有所不同。在资源产业的整个过程中, 政府主要是负责监管工作, 对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阶段, 政府会依据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和管理。对于本国的资源产业, 政府根据国内外的供需情况, 适时调整税收等经济政策, 以支持、规范和引导其产业的发展。为支持资源产业的发展和保护投资者, 有时政府管理部门直接介入到产业活动当中。

1.3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的关系

由于资源产业是以资源为本发展起来的, 两者关系密切。因此两种管理必定会相互产生较大的影响。对资源的管理, 如果限制较多, 必然会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2中国江西

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人均耕地后备资源在全国排名较后, 部分开发区存量土地利用挖潜不足, 少数企业用地存在闲置浪费,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明晰江西省土地利用及各类土地资源所受压力状况, 对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意义重大。

2.1如何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

根据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WCED) 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表述为“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土地资源的破坏与退化, 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 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 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 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 它强调的是土地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本, 其贮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减少, 应保持不变;从土地资源的利用目的来看,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 保护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 最终目的是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2.2用生态足迹模型介绍江西省各生态足迹变化

生态足迹分析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及其博士生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自徐中民、张志强等学者1999年第一次引入并开展实证研究以来, 它已开始成为国内一个新的研究热点。我国学者在将生态足迹理论应用到区域层次时, 对其理论进行了完善与改进, 将生态足迹区分为消费性生态足迹和生产性生态足迹, 并用生产性生态足迹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从而使计算出来的生态足迹能真正反映当地生态系统所承受的压力。生产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与消费性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基本相同, 主要是将区域人口的消费量换成区域的生产量, 从而不必考虑区域的进出口量。

3实现江西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3.1加强规划的法制建设

在江西省甚至全国, 常常因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要求而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原本规划用作农用地的任意改为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用途管制形同虚设。其根源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监督不严, 对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3.2改革规划管理体制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没有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两者是有机地结合的。在江西省, 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 土地开发利用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之分, 而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管理。由于管理体制造成的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分割状态, 在客观上容易导致规划的内容及规划的执行发生利益上的冲突, 也人为地增加了规划的成本。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只能在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上寻求突破。

3.3完善规划体系

加拿大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可以说, 土地利用规划从上到下是“一环套一环”的。目前江西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乡4 级规划为主导, 包括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类型的规划体系, 但存在总体规划层次过多, 内容基本雷同的问题。借鉴加拿大的经验, 省级以上规划, 应强调规划的宏观战略性和政策性, 突出指标控制及土地利用的原则性问题;地市级规划应强调区域发展和空间布局, 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协调的作用;县级规划作为总量控制的最基层, 其规划内容应体现定位、定量、定性、定序的要求, 核心内容是合理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切实保护耕地。乡镇级规划应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 其内容应达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

3.4提高公众参与程度

加拿大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十分注重公众参与, 要求市政府在就规划问题作出决定前必须至少举行一次公众会议, 听取公众的意见。土地的开发利用涉及到各行各业, 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吸收社会公众参与土地规划的制定, 有利于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增强社会的规划意识, 也便于规划的实施。但是, 公众参与也可能造成规划制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而且公众参与的程度与公众的民主意识有很大的关系。从江西省的具体情况出发, 完全效仿其公众参与制度是不现实的, 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 从实现社会公平的角度, 从提高规划科学性的角度, 提高公众在规划制定中的参与程度是必然的趋势。具体来说, 首先, 要建立民主、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程序, 使公众参与成为必不可少的规划环节。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 通过交流、协商取得广泛共识;其次, 既要考虑土地利用规划的弹性, 易于依法依程序进行修改, 又要尽量避免随意改变规划内容而损害广大群众和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第三, 在规划的执行、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建立公众监督的制度环境和渠道, 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

摘要:加拿大是国土资源大国, 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国土资源与产业管理制度完善, 管理方式和手段先进, 是发达国家中的典型代表。中国的江西省在华东六省一市中, 土地资源最为丰富, 但江西是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因此江西省迫切需要树立土地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国策意识, 保持江西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加拿大,中国江西,资源,环境,可持续

参考文献

[1]宋国明.加拿大国土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特征及相互关系[J].国土资源情报, 2005, (03) .

[2]刘厚仙, 倪才英, 张海荣.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10) .

[3]董振亚.加拿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模式以及其启示[J].国土资源导刊 (湖南) , 2007, 4 (03) .

篇14: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关键词:土地利用转型;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1.前言:随着新时期的经济形势要求,传统的土地制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土地的转型和管理过程中问题的暴露也使得我们亟待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改革。

2.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

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最早是英国Grainger提出来的,后来该研究方向逐渐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方面研究工作中涉及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及假说等,土地利用转型实际上就是指土地利用在时序上发生的形态变化,通常情况下它和经济发展转型是相对应的。在土地利用转型领域中,土地利用形态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后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最初土地利用形态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由土地利用类型组成的结构,该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对应的,国家或者区域土地利用形态主要有空间、分空间两种表现形式,其中空间表现形式是指由草地、耕地及林地等组成的地图,而非空间表现形式具体是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爱该国家或者地区中占有的份额。后来随着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中,土地利用形态改变变化的出现,土地利用形态成为单_土地利用类型在其高一级类型中占有的份额。在当前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下,该土地利用形态改变开始超出结构、数量的范畴,其内涵也更加深刻。总之,土地利用转型是指在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下,在_定阶段中、某一区域中,由一种土地利用形态转变成另外一种土地利用形态的过程,土地利用转型实际上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是相对应的。实际上土地利用转型并不是最终的土地利用形态格局,它是土地利用形态在空间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3.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国《宪法》、《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及《民法通则》都有条例明确表明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而土地所有权里的“集体”一词定义较为模糊,没有指定是哪一级别的集体,就会有土地所有者上的缺位,加上土地关系的法律法规不清晰及农民们各自的不同理解,土地权属问题更是形成了混乱的局面,农民对土地使用权上会产生许多疑问,这会直接影响到农民土地经营的热情,可能就会导致土地的荒置,土地盐碱化、沙化、荒漠化等恶劣现象逐渐加重,笔者身处内蒙古,目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的矛盾尖锐,亟待政府进行土地改革来改变这一现状。

3.2土地承包经营与土地使用率的矛盾问题。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较多已经开始采用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规模化生产加大了农业生产规模,专业化分工则是生产组织内部的资源的优化配置,两者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进而使农业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升。时代变迁而目前我国沿用的《土地制度法》是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弊端与漏洞,土地承包时在土地使用审批管理方面有所偏重,缺乏与土地经营管理有关的明文条例,土地有偿期限抵押、转让、出让等方面规定也比较含糊,对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不能起到统一规范的作用。土地归集体所有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市场经济的需要,土地不能通过市场而流动,整体来说土地没有真正流转起来,应运而生了土地承包经营与土地使用率的激烈矛盾。

3.3农民利益与征地补偿制度之间的矛盾问题。我国《物权法》里确定对农用地进行补偿范畴主要有劳动力安置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土地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社会保障费,农民其他方面的损失不予补偿。征地补偿是按照土地原用途的年产值的倍数来进行补偿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土地潜在收益和利用价值,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担着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从而导致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更没有体现土地市场供需状况,不符合现今市场经济规律,实属不完整的补偿标准,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顯得很不科学。

4.土地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土地问题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临与解决的一大挑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土地管理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化解用地矛盾,解决土地问题。

4.1推动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发展。用地矛盾加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于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不足有关,因此,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解决土地供需不平衡问题。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对土地投资建设不达标的土地资源申请方案不予采纳,对于长期闲置、征而不用的建设用地,实行依法回收,争取增加现有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用地结构,合理用地布局。

4.2制定合理的城镇发展用地规划。一方面,要明确划分城镇功能区,确定不同行业的发展方向,调整用地布局,设计合理有效的城镇用地布局规划,使各产业都能有序发展,尽量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严格土地规划约束,任何人不得任意变更或更改规划,对扩张发展的地区进行整改。

4.3严格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直接关乎土地的利用效率,用途管制能够有效遏制建设用地的不合理增加与无序增长。因此,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可对城乡建设用地、农田占地界限进行严格划分,划定生态红线,完善并严格按照土地用途管理制度进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对于违反相关法律制度的部门与个人依法进行惩治。

4.4优化城镇用地结构。城镇用地总体上应以优化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使其向宜商、宜居、宜业方向发展为目标,力求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结构合理化。因此,必须严格限制各类新城新区的建设,避免土地浪费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实现产业优化,减少工业用地规模,努力实现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严格保障与人民利益相关的交通通讯、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对城镇内外必须保留的林地、湿地、园地与耕地进行保护,依法划定保护范围,禁止地方随意征用与破坏。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要提高对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并通过有效方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上一篇:gre笔记下一篇:写同情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