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

2024-07-29

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精选14篇)

篇1: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

关于苏轼《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一、人生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文中写道:“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作者借客之口说出人的一生和浩瀚的宇宙相比是短暂的、渺小的,这种有限性不禁使人引发悲伤之感,即“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人生是短暂的,从人出生的第一天起就预示着一步一步走向死亡,这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命运,文中作者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的这一辩证思想显然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庄子·德充符》中有“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即从不变的角度看,“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生是无穷尽的。但这里有个问题,从个体生命的角度看,人生是有限的,不可逆的,短暂的,苏轼的看法显然不能否定人生短暂这一事实,只能是自我慰藉的一种说辞罢了。那么既然人生是短暂的,是不是就应当悲伤绝望呢?其实,人生固然短暂,但就因为其短暂而宝贵,假使人能够长生不老,同日月天地同为永恒的存在,那么人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人生变得了然无趣。相反,人生是短暂的,在有限的时空中人们去追求和创造,才能获得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人生是短暂而宝贵的,因短暂而宝贵。

二、人生有无意义

文中借“客我”之口说到历史人物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了,而今安在哉?”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不管你曾经立下多大的功绩,到头来还是随滔滔江水永远逝去,而自身也会成为花下之尘。这里提出了一个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胡山林在《文学与人生》一书中有过精彩的论述,书中说:“从终极视角看,人生是无意义的;从社会视角看,人生是有意义的。把人放到宇宙大背景下加以审视(即终极视角),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无非一个生命而已,实在微不足道。况且,人总是要死的,人一死,生前的百般辉煌万般荣耀都化为虚无,还谈什么意义?!……社会视角是现实视角、世俗视角、日常视角,把眼光从遥远的宇宙、终极收回来投向现实的人的生存世界,我们就会发现人生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就是:心怀一个目标(或曰理想、梦想、希望、愿望……)并为之努力奋斗,通过努力生存地更好些。‘目标’代表着人的欲望,是人活着的内在动力,实现目标,满足欲望,这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书中从终极视角和社会视角两个方面讨论了人生意义问题,应该说是深刻而睿智的,它明确解答了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即人生既无意义又有意义,关键是审视人生的角度和对待它的态度,态度对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三、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

文中“客”说到曹操“破荆州、下江陵”,立下了不朽的功业,“客”即“客我”,是作者矛盾思想中的一个方面。作者从客的角度流露出对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他也渴望像古代的英雄人物那样建立不朽功业,但是一想到自己被贬黄州的现实,不禁产生巨大的情感落差,那些所谓的丰功伟绩对作者来说似乎遥不可及。追求功名的梦想无法实现,何以排遣心中的苦闷之情呢?文中苏子这样回答:“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露出淡泊名利的思想。这里提出了一个人生应追求功利还是淡泊名利的问题,追求功利是儒家所倡导的`思想,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理想;淡泊名利是道家所倡导的出世思想,追求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如庄子在《逍遥游》中说:“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意思是神人是无意于功绩的,圣人是不要名位的。看来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是人生的一对矛盾,到底该如何取舍呢?苏轼的回答是以主抑客,赞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但是结合作者被贬黄州的背景,可以看出作者内心也是矛盾的,他既有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又有在贬谪之余看破世事、淡泊名利的归隐情怀。这一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取舍呢?在这个问题上,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说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人生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它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包括这个人对宇宙人生的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觉,包括这个人的情感、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冯友兰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分成四个品味,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同时人生有三个层面:日常生活的层面、工作事业的层面、诗意的层面,其中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非功利的层面。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每个人的人生都包含这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人生既有生活、事业的功利的层面,又有审美、诗意的非功利的层面,关键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人生在功利与非功利两在层面上应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不能单方面走极端,只追求功利的人整天忙忙碌碌,生活会变得毫无诗意,了然无趣;只求淡泊名利的人没有目标,只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与自由,难免陷入消沉,两者之间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安排,两者兼顾而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由此,冯友兰的学说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其实结合文章可以发现,苏轼在这个问题上虽然是矛盾的,但是他既没有丢弃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也没有一味淡泊名利,而是在自己人生处于低谷时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以求精神解脱,这与冯友兰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似乎是相通的。

四、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

文章的写作背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蒙冤入狱,在狱中,苏轼的肉体和精神均遭受到严重的摧残,自度将死,后来经多方营救,终于保住了性命,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到黄州后因生活窘迫,需亲自垦荒种地养活自己。苏轼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挫折和苦难,他来到这座荒凉的小镇上,沉思自己遭受的苦难,在无尽的痛苦中舔舐自己心灵的伤口,正是在这种心境中,作者夜游赤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篇文章。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作者面对苦难遭遇的内心情感的自然表露,在这种表露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苦难的思考。文中的“客我”追忆历史人物的成败,慨叹自身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实际上反映出作者贬谪中的苦闷心情;文中“主我”的回答则以眼前流水与明月作对比,阐明宇宙人生变与不变的道理,指出应享受眼前的美景,显示出旷达的情怀,悲哀的感情得以解脱。由此可见,在矛盾与痛苦中,苏轼最终想通了,从苦难中解脱了出来,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胡山林在《文学与人生》一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在世界观、人生观层面,佛道两家帮了苏轼的忙;二是儒家以道自任思想是苏轼坚强的精神支柱;三是高人雅士的人格风范,让苏轼找到了榜样和同道;四是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笔者认为这四个方面概括得相当全面,可以采信。就《赤壁赋》这篇文章而言,苏轼对苦难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儒、道、佛思想的兼容互补,二是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

首先,儒家思想是苏轼的主要思想,同时他还深受道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前文所述的人生追求功利与淡泊名利问题、人生有无意义问题,实际上就是在人生问题上儒家和道家的不同主张。在文中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表露的是佛教无欲无求的思想,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人有欲望,克制并消除欲望才能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所以说在作者身上同时存在儒、道、佛三种思想,这三种思想相互作用,排斥掉了各自消极的成分,留下各自的积极成分进行兼容互补,共同作用,在这种作用下,作者既坚守儒家以道自任的精神节操,又追求道家的精神自由与佛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超脱境界,达到了一种相对的心理平衡,在这种心理平衡中,个人荣辱得失变远了,变淡了,这样,苦难也就被化解和超越了。

其次,善处忧患的人生智慧在文中表现为苏轼看待事物的辩证方法。作者以流水和明月作比,阐明人生宇宙变与不变的道理,说明看待事物不应偏执一面,而应当换个角度,从正反两方面去把握,才能得到更为合理的结论。既然月亮有圆有缺,是自然之理,那么对于人生中的苦难来说,从一个角度看固然不幸,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人生中的真实存在,有幸福就会有苦难,没有苦难也就没有幸福,这样一想,作者对自己的苦难遭遇也就想通了,坦然接受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用儒、道、佛三种思想互补作为思想武器,加上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勇敢面对苦难,最终化解并超越了苦难,不失为人生苦难问题的好的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赤壁赋》中蕴含的这四个人生问题都由作者被贬黄州的遭遇所引发,由作者的悲伤苦闷心情所统领,通过对这些人生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苏轼在逆境中苦闷、彷徨寻求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同时也从中体验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对每个人无疑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篇2: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

1.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2.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5. 人有悲欢离合,人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8.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9.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4.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

1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6.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7.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8.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1.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3.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4.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5.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古代哲理诗.

28. 只看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

29.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

3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32.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33.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34. 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35. 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6. 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37.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38.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篇3:物理学中蕴含的生活哲理例谈

1. 热力学第一定律:Q=△U+A。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热力学中的具体表现。它表明:热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外界传给物质系统的能量(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和系统对外所作功的总和。热力学第一定律又叫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原理。热力学发展初期,热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是人们研究的主题。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上和运输上都相当广泛地使用蒸汽机,人们研究怎样消耗最少的燃料而获得尽可能多的机械能。对此问题的研究使人们热衷于研制一种机器,他们设想这种机器可以持续不断地对外作功,而不需要外界提供任何能量、能源,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类永动机。

人们设计的永动机在实践面前不可避免地宣告结束,这也预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现在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对这一问题加以解释。让一台机器不从外界吸收能量,而又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述公式来看,即Q为0,而A永远大于0,这就意味着必须牺牲系统的内能,系统通过降低内能从而对外作功。系统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内能降低意味着系统的温度降低,而任何系统的温度降低总是有限度的,它不可能无限制地持续降低,因而系统持续不断地对外作功就必然是不可能的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上否认了能量的无中生有,所以不需要动力和燃料就能持续不断作功的第一类永动机就成了天方夜谭式的设想。物理学中还有一句经典的说法用来描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原理,即“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了。无独有偶,中国老百姓还有句俗语:“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和物理学中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原理所隐含的哲理是一致的。在教学中讲授热力学第一定律时,我对学生说:如果把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原理运用到他们的身上,就是又想学习好,又想不付出努力,不看书、不做作业,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学生听了都会心地一笑。当然我们还知道一个人想做一点事情,取得一点成就,那么也必须付出努力。在这里物理学不折不扣地给我们展示出了生活的真谛。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任何一个热力学过程都必须遵从能量守恒,但是凡是满足能量守恒的热力学过程也不一定都能实现。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热力学宏观过程,每种热力学宏观自发过程都有确定的进行方向。热力学第二定律给出了任何一个热力学宏观过程所能自发进行的方向界定。克劳修斯表述指出,热量可以自发地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相反的过程:热量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使高温物体温度更高,低温物体温度更低,而且不产生任何其它影响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发生的,这实质是指明了热传递的不可逆性。开尔文表述指出,做功的能量可以自发地全部转化为物体的热量,而相反的过程:使物体的温度自动降低,热量自动减少,减少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对外作功且不产生任何其它影响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发生的,这实质是指明了功热转化的不可逆性。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自然界中与热现象有关的一切宏观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只要能指明一种热力学宏观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就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就不仅仅只有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两种形式。如果你愿意去做的话,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可以有几百种、上千种甚至上万种之多,这么多的表述其实质都是完全一样的,是可以互相论证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自然界中的宏观自发过程能够进行下去是有规律可循的,是有一定的规则和方向限制的,一切宏观自发过程均为不可逆过程。自然界中任何生物成长的过程也是有方向限制的,一切生物的成长都遵守从生到死的自然法则,生命过程不可逆。老人经常教诲:“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收也收不回来。”以此来告诫人们做事生活要严谨,事情一旦发生都是不可逆转的。这些朴素的生活哲理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涵是相通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可看成是人们朴素生活哲理的一种体现。

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指出,处于平衡态下的气体内部,所有分子都以不同的速率运动着,考虑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在0—∞之间,则速率很大和速率很小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都比较小,而具有中等速率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较大。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这种特点表明气体分子数目按速率分布类似于纺锤型,以较慢速率运动的分子数少,以较大速率运动的分子数也少,而以中等速率运动的分子数最多,即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具有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处于平衡态下气体分子按速率分布的纺锤结构让我们想到一个班级中学生成绩的分布正常情况下也应成纺锤形,成绩很好、分数很高的学生和成绩很差、分数极低的学生都占少数,大多数的学生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再如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经济学家所推崇的也是纺锤形收入分配结构,即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以中等收入者为主要成分的社会结构,也是现代最稳定的社会结构。经济学家所推崇的现代社会最稳定的一种社会结构和物理学中讨论的处于平衡态下的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结构具有相似性,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个领域,它们遵守的规律却具有相似性,物理学定律在此向我们展示出了它的奇妙之处。

4. 表面张力的存在。

处于液体内部的分子受到其它分子对它的作用力为零,而处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总会受到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微观力的作用,就是因为这个微观力的存在,使处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比处于液体内部的分子具有更多的势能,而任何系统要处于稳定状态,系统的能量都应该取最小值,所以处于表面层内的分子一有机会就会往液体的内部跑,从宏观上就表现为液体表面层有收缩的趋势,即液体表面层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存在意味着液体分子具有“惰性”,它总会使自身保持一种能量最低的状态。能量最低,也是系统能够处于稳定平衡状态的原因。人也是具有惰性的,在没有动力驱动的情况下,总想保持最舒适、最轻松的状态,所以要想改变现状或者驱动去做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有动力、有激励措施,要增加“能量”,克服自身“惰性”而“做功”。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体具有惰性,在微观世界中的小小分子也同样具有惰性。当我们在探索这个宏观世界的时候,生命体和微观世界中的小小分子居然遵守相似的规则,你看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神奇的世界。

篇4:参悟茶传说背后蕴含的哲理

黄山毛峰的传说十分耐人寻味。

故事说,明代天启年间有一位为政清廉而又儒雅的县令熊开元,携书童春游来到黄山云谷寺,寺中长老献上一种芽如白毫底托黄叶的好茶,以黄山泉煮水冲泡,不仅茶的色、香、味无与伦比,而且会在茶变化升腾过程中在空中出现“白莲”奇景。长老说乃是当年神农尝百草中毒,茗茶仙子和黄山山神以茶解救,神农氏为感谢他们留下的一个莲花神座,服这种茶当然会身体康健、延年益寿的。后来此茶被官迷心窍的另一个县令偷偷到皇帝那里献茶请功,因不知黄山神泉的道理出现不了白莲,因贪功反害了自己。而熊开元也终因看透官场腐败弃官而去,到云谷寺世做了一个和尚,终日与毛峰茶、与神泉水及禅房道友相伴。

表面看来,这个故事与一般民间传说没多大区别,无非仙茶神水之类,仔细研究却不然。第一,它插入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再现了我国神农时代便发现茶的用途的传说;第二,所谓用神泉水冲茶会出现白莲奇观的传奇笔法,又表现了佛教与茶的关系。佛教崇尚莲花,一个云谷寺慧能长老,一个文雅的儒士,不仅说明儒佛相参共修茶道,而且证明真正的茶人必是“清行简德之人”,像那个专给皇帝拍马屁的县官,与这黄山毛峰的高雅品格是风马牛不相及,根本无缘的。一个普通民间故事,能说明这样多的问题,看来民间艺术也是相当含蓄深沉的。

篇5:蕴含哲理的诗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9、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0、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11、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12、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13、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14、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15、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6、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17、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8、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篇6:蕴含哲理的诗句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28、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张问陶《论诗绝句》)

29、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刘禹锡)

篇7: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赤壁怀古》)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篇8: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

关键词:散文名篇,教育哲理,现实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传其事以为官戒”即以寓言的形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进行纳谏。以展现其对社会不满和期望改革之决心。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 也夹杂着幽默之成分, 其中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文章就人教版高中 《语文》 教科书中所编选的三篇文章荀子之 《劝学》、柳宗元之 《种树郭橐驼传》 和龚自珍之 《病梅馆记》 来分析其各自隐喻表达含义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哲理。三篇选文就时间分布而言, 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古、中古和今古三个重要时期。虽然每一作品生成动机各不同, 就发生语境而言也并非专为教育认知而表达, 但文中却隐含着共同教育思想, 这无疑为现实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试图从教育角度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论述, 挖掘其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智慧达到古为今。

一、 《病梅馆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方针

此文作于道光十九年, 龚自珍被迫辞职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当时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 以束缚人们思想;另一方面, 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统治下, 人才遭受严重压抑和摧残。 《病梅馆记》 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开篇就把人置于一片梅林之中, “皆产梅”的“皆”字说明梅产地多, 分布广。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 尤江浙一带人才济济, 这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作了铺垫。就在人们感慨“江山待有人才出”之意境时, 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病梅产生缘由, 指出是文人画士对梅的特别嗜好和审美情趣决定的。他们认为“梅以曲为美, 直则无资;以欹为美, 正则无景;以疏为美, 密则无态。”于是“砍其正, 养其旁条, 删其密, 夭其稚枝, 锄其直, 遏其生气。”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来“以绳天下之梅”, 江浙之梅皆病正是“砍、删、夭、锄、遏”之结果, 揭示了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 进而生动形象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扼杀人才的狰狞面目。面对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局面, 龚自珍直指“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他进而指出, 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必然趋势, 应让其按照自身规律自然生长, 如违背就是对他们本性的摧残。这反映到现实教育中, 中小学教育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

面对以上弊病, 作者决心疗梅, “予购三拜盆”, “誓疗之”, 可见其行动果断, 疗梅之方法是“纵之顺之”, “毁其盆”, “悉埋于地”, “解其棕缚”, 为实现其目的“甘受诟历, 辟病梅之馆以疗之”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和决心, 敢于面对现实, 与传统势力奋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疗梅的心志, 面对如此之多病梅, 慨叹自己空暇不多, 闲田不多, 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之局面, 即便如此还是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来表现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从以上论述看, 《病梅馆记》映射和抨击了现实教育过失, 传统应试教育波及面之广, 学生受害程度之深。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 以分数来衡量一切, 抹杀学生天赋, 造就出的学生缺乏出类拔萃之才。然而教育改革不是一番风顺, 道路曲折漫长, 任重道远, 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 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和自由解放, 给予适当监督和引导使其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特殊才能, 在教育中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 《种树郭橐驼传》:“顺人之天, 以致其性”的教育原则

此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作品, 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而言的。中唐时期, 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 “富者兼地数万亩, 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 除了缴纳正常捐粟外, 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以致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 一文统辖全局总原则: “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此处“天”是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 “性”是指树木的个性和生长习性, 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顺”, 其生长习性要“致”。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 进而实现学生完满个性。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教育原则, 就要做到“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的指“树木”即学生。“本欲舒”即在教育中疏导学生, 使其心情愉快的学习;“培欲平”指传授的知识要讲求“度”, 否则会过犹不及;“土欲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学上的“统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筑欲密”指所学知识要扎实的巩固。由此看来, 柳宗元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可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相媲美。

在上面四个环节做好后就“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 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这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意指在教育中, 知识一经传授给学生, 就让学生大胆自主去实践。再者教师要热爱学生, 做到真正“教书育人”。面对当时现实, 针对一些违反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做法, 柳宗元给予猛烈抨击。“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 若不过焉则不及”, “爱之太殷, 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做只使“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其实毫不掩饰的指出我们现实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 学校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选拔人才, 没真正按照“育人”规律教育学生“以致其性”。其次,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爱之太思, 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是我们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 这样培育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面风吹雨打的。

三、 《劝学》:“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劝学》 是荀子代表作, 也是《荀子》 开篇之作。“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说学习重要意义, 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的。

为了论述学习之重要, 连用五个比喻,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提高和发展。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人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据此推理, 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 成为一个有道德学识之人。荀子认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中规”的轮要使“其曲”, 金要利需“就砺”, 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可见学习之意义重大。荀子同样用五个比喻论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以前之不足, 把“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 强调空想不如实学。接着从生活经验谈起“跂而望”不如“登高”看的广阔, 登高而招, 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效果。此效果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条件不同, 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据此理, 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 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时难能可贵的。

学习态度与方法方面, 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 逐步积累。先正面设喻“积土成山, 可以兴风雨, 积水成渊, 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如此之功效全在于“积”。同样, 人要达到“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之境界就必须先积善成德。再从反面设喻, 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之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贵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 骐骥本身条件虽好, 如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 驽马本身条件虽差, 如能锲而不舍, 也可以跑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 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我们的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 如是这样, 再艰深的学问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 “ 用心一” 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 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荀子关于学习观点无论是学习意义还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值得继承借鉴, 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有必要的。

四、三篇散文名篇之特色

(一) 强烈的教育现实性。以上三篇文章, 从其内容看, 荀子《劝学》 篇意在督励初涉学者明确学习的意义作用, 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和龚自珍 《病梅馆记》 则可看作是对现实教育过失的影射和抨击。给现代教育敲以警钟, 指导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 说理的情感性。三篇文章都发自作者真情实感但又超越个人情感, 字里行间隐含着普世之情即关注人才培养。通过其隐喻策略不难发现, 《劝学》 意在使人明, 明其 “ 学不可以已” 之大道理;《种树郭橐驼传》 意在使人信, 信其“顺人之天, 以致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是育人之术; 《病梅馆记》意在使人感。感其“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社会之重要。

(三) 表达的综合性。三篇散文将叙事、描写、说理、抒情融为一体, 说理深入浅出, 以小见大。《种树郭橐驼传》 通过叙事与说理将“养树”与“养人”有机结合起来, 《病梅馆记》 通过描写与说理描绘出一幅“万马齐喑”的局面, 进而为打破此局面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古代文人著作中蕴含着先进、高明的教育理念, “学不可以已”、“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教育哲理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有待对其进一步发掘汲取营养为现实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2]汪贤度.柳宗元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篇9:怡然自得,蕴含哲理

林清玄,著名作家、散文家。1953年出生于中国台湾。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精彩段落】

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海边拍照、写生。朋友中一位是摄影家,一位是画家,他们同时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白净绵长的沙滩反而被忽视。我看到他们拿出相机和素描簿,坐在废船头工作,那样深情而专注。我想到,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恐怕我们感受到的是时间,以及无常、孤寂的美吧!

——林清玄《海边的白蝴蝶》

【文章导读】

林清玄的作品选材广泛。以简约的文字包容万物:从花草树木写到淡云清风,从自然宇宙写到人生社会,无不透射着亲和的力量,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在恬淡自然中将深刻的哲理融合、渗透,如一道山泉,缓缓地流向我们的心中,引发我们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

【精读感悟】

这篇数千字的短文结构并不复杂,以夹叙夹议的写法,以朴素、自然、流畅的散文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生活的智慧。

文章结构简单,叙事自然。作者开篇就以叙事的语气交代引起他深思的一件事:朋友为“海边的荒村、废船、枯枝的美惊叹而感动”,忽视了“白净绵长的沙滩”。此情此景作者不禁疑惑:“通常我们都为有生机的事物感到美好,眼前的事物生机早已断丧,为什么还会觉得美呢?”紧接着,作者就对自己的疑问进行了解答:“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为了更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又用轻灵的美妙语言叙述形成白蝶错感的过程以及回家的反思。在夹叙夹议中营造的清新空灵的意境,引人深思。

语言蕴含精妙深厚的哲理。作者将对生活现象的感触和深度思考真诚地传递给我们,启人心智,授人哲理。当发现那翩然飞舞的白蝴蝶不过是在风中飘飞的垃圾纸片时,心中美好的期待瞬间成空,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失落和沮(jǔ)丧呢?而此时作者却理性地得出结论,巧妙地交代了本文的主旨:“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美好感觉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美,那美的原不在事物,而在心灵、感觉,乃至眼睛。”多么经典,多么睿智。的确,“我们美的感应,与其说来自视觉,还不如说来自想像”, 当作者看到垃圾纸片在海上飞时会把它认为成是白蝴蝶在海上飞,也是由于两者看起来相同,而差异则是想像。生活里,把纸片看成白蝴蝶的事难道没有吗? “好朋友原来都是白蝴蝶,在断交反目时,才看清是纸片。未写完的诗、没有结局的恋情、被惊醒的梦、在对山看不清楚的庄园、缘尽情未了的故事,都是在生命大海边飞舞的白蝴蝶,不一定要快步跑去看清。只要表达了,有结局了,不再流动思慕了,那时便立刻停格,成为纸片。”真相往往是无情的,表面现象所呈现的,与本质也许差之千里。只有作者这样善于理性的思考才会有文中深度体验。

故事没有结局,却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尤其文尾那体现了两种人生价值观的语句更为精妙:“你信!恭喜你,你是有美感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看见白蝴蝶飞进飞出。你不信?也恭喜你,你是重实际的人,在人生的大海边,你会时常快步疾行,去找到纸片与蝴蝶的真相。”作者并没有倡导读者发现真相,因为,无论是美丽的虚像还是无情的真相,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一部分。有时需要你奋勇向前,看到本质,而有时享受短暂的快乐,静观其变,顺其自然却是最好的选择。

这篇充满理性闪耀智慧的文章,是读者与睿智的大师跨越时空的交流,聆听他们智解人生真谛的如珠妙语,品读他们辛酸苦甜的丰富人生,必然会引发我们对人生情感的探讨。

【互动思考】

篇10:蕴含哲理的诗句欣赏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过犹不及。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篇11: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篇12:蕴含丰富哲理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翻译: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翻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翻译: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等飞来峰》翻译:站得高,看得远。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篇13: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

一、《野性的呼唤》内容概述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条名为巴克的狗的故事。它原本拥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 后被家里的园丁偷走出售, 几经辗转到了严寒地区成为运送邮件的雪橇犬。一开始, 他被两个法裔虐待, 学会了拉雪橇, 在荒原之中学会了很多生存的本领, 在狗群之中无时无刻的争斗也在不断地锻炼着巴克。最终他击败了领头狗史皮茨, 成为了狗群的领袖, 在他的世界中, 再也不存在有仁厚和怜悯, 只是“杀, 或是被杀;吃, 或是被吃。”

巴克前前后后换过好几个主人, 在他受伤很重的时候被约翰·宋顿所照顾。在约翰主人的照料之下, 巴克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巴克和主人之间也建立起了真挚的感情。巴克对主人是非常忠诚的, 曾经两次不顾自身安危挽救了主人的性命。可惜的是, 约翰在淘金的时候被杀死, 巴克一气之下咬死了几个印第安人, 为主人报仇雪恨之后听从了大地的召唤, 重新回归了自然, 在此之后与狼为伍。

二、《野性的呼唤》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分析

1. 回归自然的生态主义

在很多读者的严重,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坛上最为出色的自然主义小说家之一, 这一点在《野性的呼唤》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 作者经常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渴望和热爱。在小说中寂寥而迷人的荒野冰原之中, 传来了远处狼群的呼唤, 这些描写都意味着在将来, 巴克的命运将会重归自然, 实现野性的回归。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 往往也会被作者引导着去思考什么是生命的价值, 沉思自己来于何处, 又将要去何方。现代的人们又是否和小说的主角巴克一样, 被压制着原始的野性, 渴望着回归自然, 这些都是该作品所带来的思考空间。

2. 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在小说中, 作者描述了巴克在残酷的环境之中, 通过不断地竞争和努力, 甚至变得奸诈和狡猾, 最终成为领头狗的过程。一开始在荒原之中, 巴克逐渐感受到了生存的残酷性, 需要在不断地竞争中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 它逐渐认识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适者生存”。巴克为了适应这片冷寂的大地, 他学会多样化的技能, 在其他人的嘲笑中, 他知道如何用雪解渴, 如何拉动雪橇, 如何在冰天雪地中挖洞睡觉。同时为了能够吃饱, 保护自己的食物, 而不得不从过去的优雅绅士形象转变成了狼吞虎咽的进食方式。

在巴克满足了温饱需求之后, 他进而发现在拉雪橇的伙伴中, 保持崇高和善良是毫无用处的, 在这个群体之中, 其他狗之间的厮杀打斗随时都可能发生, 即便巴克并没有像史皮茨一样经验丰富, 但是巴克自身却具有特殊的天赋, 他能够运用自己的脑子来改善战斗方法。在思考的辅助下, 巴克通过声东击西的方式打败了过去的老大史皮茨, 成为了狗群中的首领。在这个时候, 巴克已经彻底恢复了兽类的原始本性, “巴克站立眼观这一切, 它是功成名就的冠军, 一只居于统治地位的远古野兽, 它杀生并且感觉很棒”。也正是在这个地方, 作者非常精巧的通过巴克来讽刺了人性中残酷的一面, 其创作意图和写作深度由此可见。自然界的斗争史非常残酷的, 关乎于生存性命。杰克·伦敦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残酷的斗争长卷, 最终留下的都是强者, 只有生存下来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3. 对人性的思考

在小说中, 巴克是大自然的杰作, 它来源于大自然, 在小说的最后他又回归到冰雪茫茫的森林中去。在某种意义上看, 巴克是自然和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代表, 而在巴克对不同主人所产生的不同态度中, 读者也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警示之意。

从巴克和约翰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 约翰的爱心和善良是狗们所最期望的, 约翰将巴克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会关心他, 爱护他, 和他说话。相应的, 巴克也会表现出自己的绝对忠诚来抒发自己对主人的爱, 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主人的目标要求。当约翰被别人群殴的时候, 他会差点儿咬死最初的煽动人, 当约翰不慎坠入河里时, 他又会辅助他人救了约翰一命。但是巴克对于之前的主人查尔斯、哈尔等人的态度又是全然相反的。巴克会因为拉不动过于沉重的雪橇而受到鞭打和呵斥, 当终于拉动了雪橇的时候, 上面对方的货物又掉了下来, 巴克和狗群们愤怒于自身受到的恶劣待遇, 便一同狂奔起来, 使得雪橇上的货物越散越乱。

这仅仅是小说中两个简单的例子, 但是却有着很深的人道主义精神。人和狗之间的关系是以强权作为基础的, 作者借此表达对人与人之间强权关系的不满和反抗。杰克·伦敦渴望找回人和狗, 乃至动物之间的真诚情感, 希望找回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信任。自然法则虽然在本质上很残酷, 但是同人性相较而言, 远远难以同其中的欺诈、狡猾、邪恶相比较。因此, 在小说的结尾, 巴克选择了重回荒原, 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本性的回归, 对人道、人性最根本准则的呼唤。作者情愿化身为原始荒野中一只茹毛饮血的野兽, 也不愿意成为高级头脑掩饰下的肮脏灵魂。

三、总结

《野性的呼唤》这本作品的寓意是非常丰富的, 在该小说中, 读者不仅能够在作者的描述感受到神奇壮阔的荒原景色, 感受到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斗争的残酷性, 跟随小说主人公的复杂经历, 还能够深入文字之间, 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感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感受人性的黑暗面和复杂性, 同时感受对自然对美好的呼唤和期望。

摘要: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小说家, 《野性的呼唤》是他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在表面上, 这部作品描述的是动物的故事, 但是在根本上却是对人类社会的反映。本文就针对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展开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巴克

参考文献

[1]温赤新;悲慨人生无常寄寓终极关怀——《野性的呼唤》中人与自然的生态主题的一种解读[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2]徐玉红;杰克·伦敦的思想撞击及悲剧性命运结局——从《野性的呼唤》谈起[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12期

[3]李翠萍;论杰克·伦敦小说中人的异化与复归[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邓黎娟;融合现实主义的自然主义——解读杰克·伦敦与《野性的呼唤》[J];文教资料;2009年10期

篇14:苏轼蕴含哲理的诗句

关键词:散文名篇 教育哲理 现实教育

中国古代文人历来以“传其事以为官戒”即以寓言的形式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进行纳谏。以展现其对社会不满和期望改革之决心。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夹杂着幽默之成分,其中也不乏教育智慧之光芒。本篇文章就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编选的三篇文章荀子之《劝学》、柳宗元之《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之《病梅馆记》来分析其各自隐喻表达含义并进一步揭示其蕴含的教育哲理。三篇选文就时间分布而言,贯穿中国古代历史的上古、中古和今古三个重要时期。虽然每一作品生成动机各不同,就发生语境而言也并非专为教育认知而表达,但文中却隐含着共同教育思想,这无疑为现实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文试图从教育角度按宏观教育、中观教育、微观教育三个层面来论述,挖掘其各篇文章所蕴含教育智慧达到古为今。

一、《病梅馆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教育方针

此文作于道光十九年,龚自珍被迫辞职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当时清朝封建统治者一方面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选用人才的法定文本,以束缚人们思想;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严重压抑和摧残。《病梅馆记》就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文章开篇就把人置于一片梅林之中,“皆产梅”的“皆”字说明梅产地多,分布广。暗喻天下人才不可胜数,尤江浙一带人才济济,这为下文“江浙之梅皆病”作了铺垫。就在人们感慨“江山待有人才出”之意境时,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病梅产生缘由,指出是文人画士对梅的特别嗜好和审美情趣决定的。他们认为“梅以曲为美,直则无资;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于是“砍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一种病态的被歪曲了的美学标准来“以绳天下之梅”,江浙之梅皆病正是“砍、删、夭、锄、遏”之结果,揭示了病梅产生的社会原因,进而生动形象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残酷扼杀人才的狰狞面目。面对当时“万马齐喑究可哀”之局面,龚自珍直指“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他进而指出,世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必然趋势,应让其按照自身规律自然生长,如违背就是对他们本性的摧残。这反映到现实教育中,中小学教育标准化、统一化的教育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剥夺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由。

面对以上弊病,作者决心疗梅,“予购三拜盆”,“誓疗之”,可见其行动果断,疗梅之方法是“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为实现其目的“甘受诟历,辟病梅之馆以疗之”旗帜鲜明地表明其立场和决心,敢于面对现实,与传统势力奋斗到底的决心。最后作者表明自己疗梅的心志,面对如此之多病梅,慨叹自己空暇不多,闲田不多,以自己力量不足以挽回人才遭受扼杀之局面,即便如此还是用“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心志来表现作者坚持斗争的志向。

从以上论述看,《病梅馆记》映射和抨击了现实教育过失,传统应试教育波及面之广,学生受害程度之深。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以分数来衡量一切,抹杀学生天赋,造就出的学生缺乏出类拔萃之才。然而教育改革不是一番风顺,道路曲折漫长,任重道远,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突破传统教育模式,让学生获得个性发展和自由解放,给予适当监督和引导使其在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上培养特殊才能,在教育中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种树郭橐驼传》:“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教育原则

此文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作品,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现象而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缴纳正常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以致民不聊生。这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社会背景。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统辖全局总原则:“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此处“天”是指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性”是指树木的个性和生长习性,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要“顺”,其生长习性要“致”。我们教育就是要遵循生长的自然规律,进而实现学生完满个性。为了更好贯彻这一教育原则,就要做到“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这四个环节无一例外的指“树木”即学生。“本欲舒”即在教育中疏导学生,使其心情愉快的学习;“培欲平”指传授的知识要讲求“度”,否则会过犹不及;“土欲故”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心理学上的“统觉”理论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必要联系;“筑欲密”指所学知识要扎实的巩固。由此看来,柳宗元自然主义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可与今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模式相媲美。

在上面四个环节做好后就“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这是郭橐驼的管理经验。意指在教育中,知识一经传授给学生,就让学生大胆自主去实践。再者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到真正“教书育人”。面对当时现实,针对一些违反自然主义教育规律做法,柳宗元给予猛烈抨击。“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这样做只使“木之性日以离矣”。这其实毫不掩饰的指出我们现实教育弊端。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来选拔人才,没真正按照“育人”规律教育学生“以致其性”。其次,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爱之太思,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是我们溺爱孩子的真实写照,这样培育的孩子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面风吹雨打的。

三、《劝学》:“学不可以已”的学习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

《劝学》是荀子代表作,也是《荀子》开篇之作。“学不可以已”是贯穿全文中心思想:一方面是说学习重要意义,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对待学习应采取的态度、方法也是不能停止的。

为了论述学习之重要,连用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变化过程可有所提高和发展。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人改造可改变原来状况。据此推理,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成为一个有道德学识之人。荀子认为人的道德、知识、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中规”的轮要使“其曲”,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之意义重大。荀子同样用五个比喻论述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以前之不足,把“终日思”与“须臾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实学。接着从生活经验谈起“跂而望”不如“登高”看的广阔,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效果。此效果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条件不同,而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据此理,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提出时难能可贵的。

学习态度与方法方面,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坚持不懈,逐步积累。先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之所以有如此之功效全在于“积”。同样,人要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之境界就必须先积善成德。再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人们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之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贵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能锲而不舍,也可以跑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我们的学习也贵在持之以恒,如是这样,再艰深的学问也可学会。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这样才能获得成功。荀子关于学习观点无论是学习意义还是学习态度和方法都值得继承借鉴,当然也要与时俱进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有必要的。

四、三篇散文名篇之特色

(一)强烈的教育现实性。以上三篇文章,从其内容看,荀子《劝学》篇意在督励初涉学者明确学习的意义作用,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和龚自珍《病梅馆记》则可看作是对现实教育过失的影射和抨击。给现代教育敲以警钟,指导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说理的情感性。三篇文章都发自作者真情实感但又超越个人情感,字里行间隐含着普世之情即关注人才培养。通过其隐喻策略不难发现,《劝学》意在使人明,明其“学不可以已”之大道理;《种树郭橐驼传》意在使人信,信其“顺人之天,以致其性”的自然主义教育原则是育人之术;《病梅馆记》意在使人感。感其“不拘一格”的人才观对社会之重要。

(三)表达的综合性。三篇散文将叙事、描写、说理、抒情融为一体,说理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种树郭橐驼传》通过叙事与说理将“养树”与“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病梅馆记》通过描写与说理描绘出一幅“万马齐喑”的局面,进而为打破此局面呼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心声。

我国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代文人著作中蕴含着先进、高明的教育理念,“学不可以已”、“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不拘一格降人才”等教育哲理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有待对其进一步发掘汲取营养为现实教育之用。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2]汪贤度.柳宗元散文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上一篇:形容十二月的四字成语下一篇:有关感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