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4-09-05

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精选6篇)

篇1: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快运与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快运与快递的市场基础是对于时间比较敏感的运输需求。通常快递业务比快运业务运输的货物重量、体积要小,但实际两者之间的概念区别日益模糊。按照运输方式分类,快运分为航空快运、公路快运、铁路快运和水运快运。

一.中国快递的现状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4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从1987年起步至今,中国快递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6年底,中国经营快递服务的法人企业已达2422家,从业人员22.7万人;快递服务业务量已达到10.6亿件,实现业务收入约300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693倍和375倍。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48.4亿元、52.4亿元、98.8亿元,分别占快递业务总收入的49.5%、17.5%、33%。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完成业务量61927.5万件、28571.8万件、15493.6万件,分别占总业务量的58.4%、27%、14.6%。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2007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收入达38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5%,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2008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快递行业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或将放缓。新《邮政法》或《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出台。《快递服务标准》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将出台。

新成立的国家邮政局注重务实高效,在中国快递市场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出台《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更加符合国情,待市场成熟时再出台新《邮政法》更有利于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预计《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会对符合“资质”的快递企业授权经营“商务文件(信函)”,改变现在“法不治众”的困惑局面。

二.中国快递的发展趋势

纵观这几年快递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快递从业主体、从业人员,还是业务总量的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在20%以上。快递服务总体规模增长迅速,快递服务需求旺盛。

不仅如此,快递产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快递服务业市场份额约占到全国市场总份额的2/3以上。中西部和二级市场仍有广阔空间。

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也有显著提升。快递服务企业所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生产场地面积、营业网点数量大幅增加,运输设备配备总数约为5万辆(台)。此外,计算机、手机终端设备的投入增长迅猛,分别达到了53.1%和119.8%,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揽收、分拣、派送、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水平。这些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快递服务行业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快递业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长率在25%以上,以后十年里还会有大幅增长,是我国服务业中一个异军突起、前景看好的产业。由于我国快递行业长期缺乏明确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相应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约束和评价。各企业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投诉量显著上升。

国家邮政局在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制定出了《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于以由今年元旦正式实施。

针对快递服务市场中有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出台的《快递服务》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服务规范。如首次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赔偿要求,将消费者可以提出索赔的因素具体化,围绕快件延误、丢失、损毁、内件不符等提出相应赔偿原则,并对快递服务组织索赔处理和赔金支付的时间进行了限定。对于首部行业标准,许多人表示欢迎,认为这些规定有利于对快递行业内部分“霸王条款”进行清理和规范。

各地消协、快递协会和国有快递企业认为,标准的颁布可以促进快递服务的和谐消费,对保障快递企业合法效益、规范快递服务意义重大,将在本网内大力推进标准化操作,真正把标准落到实处。

标准的推出对跨国快递企业几无影响,时效性和安全性原本就是其优势所在。9月份,联邦快递启动国内快递业务时就声称其快递时效要优于国内企业。业内专家分析,由于国际快递巨头的介入,国内企业的低劳务成本优势将消失,5年后国内快递行业将充满变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敦促国内企业“强身健体”的作用。

市场需求是快递业得以能够发展的基础。两个基本情况,一是国家的快递物流业呈现稳定的多元竞争主体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就是国有的,民营的,外资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谁的服务更贴近百姓,谁就会受到市场的认可,这个企业就会发展得更快,反过来,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二是中国快递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巨大,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有个规律,如果国民经济可以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物流业就可以带来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快递业是它的三倍速度增长,这被很多数据和事实证明,是个有规律性的一个现象,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加快发展。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邮政,他是在2006年工作中邮政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2007年的第二次提到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进邮政体制改革的落实。从这里到国家社会到对邮政部门寄予厚望,希望看到一个与时俱进的,全新的邮政部门能够推动,或指导这个快递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出更大的应有的贡献。

在这样一个社会上,广大消费者确实需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快速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法制环境的,政策环境的。期待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在中国,而且像联邦快递,TNT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中国的快递物流业等品牌,中国的名牌,进入世界500强,进入国际舞台,这一天是可以期待的。目前,国内的快递行业主要有三股力量,包括国企、外企和民营,各自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0%、5%和10%。但在未来三五年,大家都处于壮大和调整时期,任何一方都不会被吞掉的。因此,在未来三五年,国内的物流市场将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国企、外企和民营企业各占一方。未来几年,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壮大,根本就没有空闲去吞并其他竞争对手。国企要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在这几年进行体制改革,否则,背着太大的包袱,跑得越来越慢。而国际快递公司虽然实力非常强大,而且有先进的管理,但他们要进入中国,还得适应中国的“水土”,把他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结合。此外,他们还要不断在中国铺网点。

联邦快递的亚太区总裁简力行也提到,他们在中国国内看不到民营快递业对他们的威胁,因为他们面临与民营企业相同的问题——网络问题。我们宅急送全国有300多个服务网点,按一个网点需要3个月的时间搞好,没有几年,外企是没办法铺开他们在中国的网点。没有网点,他们无法开展国内的服务。因此说,在4、5年内,国际快递即使有强大的实力,但他们根本腾不出时间在国内市场做出大动作。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各方实力相近,各有优势不足造成的。

邮政目前覆盖全国的有三大网络,即全国最大的实物传递网、投资20多亿元在建综合计算机信息跟踪系统、以及全国最大的网上支付系统——“邮政绿卡”系统。尽管邮政以前也在做物流,但是其 “三网合一”的巨大潜能一直没能得以发挥,物流的规模效益并未显现。“中邮物流要做就做目前别人还做不了的业务。”国营的EMS、民航快递都是依托原有的母体网络,将其中的快递业务从主营的邮政、货运业务中剥离出来的。从母体那里继承的国营品牌在一般消费者中的号召力和网络体系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尤其是邮政在国内多达4万、深入村级的网点是其它任何对手几乎永远无法企及的。而这套网络体系本身并不是专门为快递业务建立的,这就同时省去了庞大的开办费用,减少了大量的固定投资摊销成本。但是这套网络体系建立的初衷并不是为快递业务服务,在享受它的便利同时,也必然要承受相应的问题。快递属于邮政高端业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维持村镇级乃至某些县级网点显然毫无必要,这就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国营企业的领导为了政绩,也决不会放弃哪怕是一年只有一票业务的网点。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维持它们抽调本来就不充裕的人力、物力,承担这些网点业务能力不足招致的客户投诉,进而一步步削弱在固定投资摊销方面赢得的优势,中国邮政每年承担的普遍服务亏损额达41.7亿元。其中,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政策性业务亏损达14.03亿元。

根据《中国邮政年报》统计显示,自1995年起,EMS业务量平均增幅稳定在20%左右,但营业额却增长缓慢,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国内快递市场每年30%左右的增速相比,邮政EMS增量不增收的怪圈,让邮政EMS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已由1997年的接近97%,跌到目前的20%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继续下降。

篇2: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 民营快递的产生与现状

快递也称“速递”,(这里主要指民营私营和个体),是运输的一种形式。(运输是物流的一个功能或者说是一个供应链。)

快递也不同于运输中的“快运”。快递的物品相对于快运来说较小,一般在100克—20千克之间,且品种多,并均为门到门的服务;快运的物品一般较重且成批量。相对时间性来说,快递的时间性最强。快递基本上与邮政上的EMS相似。但主要是商务快递。

民营快递是个新生的行业,它大概产生在邓小平南巡之后(1992年)。快递业的产生打破了邮政EMS一揽天下格局。它与邮政EMS打了一个“观念差”、“时间差”、“机遇差”。它的产生有八个条件:

A.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B. 运输渠道及运输载体的发达: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业的迅猛发展 C. 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如进出口量逐年增加; D. 区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如江、浙、沪、广东; E. 国家邮政体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F. 外贸运作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 G. 时间价值的体现; H. 通讯业的迅猛发展。

但是,民营快递产生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竞争则给民营快递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

从快递服务的对象看,90%以下是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像三资企业、货代公司、船务公司、集装箱公司、进出口公司、海关、商检、旅游公司等。居民个人以个人行为使用快递较少。因此,民营快递主要业务是商务快递。从快递的内容看,主要是报关手续、核销单、退税单、手册、发票、汇票和其它单据、证件、各种样品、药品、急用零部件等。

从运输的附加值上看,快递是所有运输中价格最高的形式。如一般货运上海至北京的价格一般在0.60—0.80元/KG,而快递则为10—25元/KG,相差十多倍。它的附加值一是来自限时服务;二是门到门的服务。行业利润在40%—70%(毛利),主要利润的来源是劳动力及交通工具的短途配送。

从地域上看,经济发达的地区快递业也发达,它与经济发达相“连动”,特别集中在江、浙、沪及北京、广东等沿海或内陆经济发达地区。

民营快递的特点(与EMS相比较)是:对包装的要求不严格,随叫随到,价格灵活,取送件时间灵活等。

快递又有国际快递(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内快递(城际间),市内快递(同一城市内)之分。就上海而言,从事市内快递的公司占90%左右,从事国内快递和国际快递的公司在10%左右。

从运输投递的工具上看,有自备汽车、租车、摩托车、自行车、托火车、托长途汽车、飞机等。

从公司规模上看,小到2—3人,大到几百人至上千人(城际间网络)。从社会地位上看,民营快递的社会形象欠佳。这是由于:

一、人员素质较低;

二、是服务不规范;

三、是举止不文明。许多写字楼挂出这样的牌子:快递不得入内;有的写字楼让快递从后门进。避免快递从前门进影响单位的形象。

从信誉上看,EMS的安全性较高,投递的速度较慢,民营快递则相反。从成本费用上看,EMS的成本费用较高,民营快递的成本费用较低。民营快递自从诞生起,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1988年以来每年以120%-160%的速度递增。今年中国即将加入WTO,市场更加开放,进出口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今年第一季度进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了强劲的势头。这对快递业形成规模发展并进一步降低成本提供了发展的良机。据估算,目前国内民营快递的从业人员在30万左右。在从业人员中,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下岗工人,有待业人员。他们为国家的外贸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中国的外贸将受到巨大的影响。按照邮政目前的经营机制运作,邮政根本无法替代民营快递。否则,民营快递也不会产生。

然而,中国加入WTO也会对民营快递产生一定的影响。像国外的快递UPS、DHL、TNT、FEDEX等已参与了中国市场的竟争,但由于他们的运营成本较高和邮政法规的限制,只是在国际件上有优势,在国内快递上预计二至三年内不会对中国的民营快递构成竞争态势。与此同时,国家也会加快“三金”工程的步伐(金桥—经济信息网;金关—外贸;EDI电子数据交换条形码;电子货币IC卡)。与“三金”工程相关的还有智能大厦、多媒体、POS电子收款机。“三金”工程大约在2004年可以普及。它的普及大概按现在可比性将降低快递业务量5%左右。但相对于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增长量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从宏观上看,目前的状况是:市内快递处于供大于求,像上海、广东、北京等城市同城快递竞争激烈;而城际间的快递供求不平衡,趋于过剩,竞争的焦点是连锁城市的多少和投递速度及服务水平的规范上;国际快递供求平衡,竞争的焦点是速度与价格。

从微观上看,目前的状况是过度竞争,一些快递公司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淡薄。由于这个行业利润较大,投资较小,见效快,相对于其它行业,操作上技术含量不高,只需实务经验,市场需求又大,比较容易进入这个市场。另外,国内快递公司普遍存在着唯“钱”是图,急功近利或经营上的短期行为;操作不规范、交通工具落后、通讯工具简单以及没有系统的管理“软件 ”等现象。因此投错件,发错件,损坏件,丢件,不能按时投递,服务态度差,快件中经常有危险品,包装简陋和快递公司间的相互报复等现象屡见不鲜。有的快递公司月丢件率高达2%-5%。

二、制约民营快递发展的因素

1. 行业内部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哈佛商学院的企业经济学教授迈克· 波特研究认为,影响企业赢利的水平有五种力量:(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2)供应商讨价还价的权力;(3)顾客讨价还价的权力;(4)替代产品的威胁;(5)行业内部竞争的特点。如果这五种力量都大,那么这行业赢利的潜力就小。在这五种力量中,行业内部竞争特点是最关键的。如行业内部是恶性竞争,那么其它四种力量必然向恶性的方向转化。

民营快递行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从良性竞争到过 度竞争到进入恶性竞争;从暴利时期到平均利润时期到进入微利时期;从导入期到成长期至尚未进入成熟期即出现衰退迹象,只有短短十年的时间,这是否应当引起业内人士的反思?

民营快递的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的表现是:低层次的无序的亏损的、自杀性的价格战。如从上海到杭州一份快件收费最低2至5元。相互间的报复行为。如偷抢快件、扣件、敲诈或向执法部门举报查扣快件等。

由于民营快递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行业技术含量低,初始资本投入较少,行业利润较大,容易进入,并且廉价劳动力市场充足。因此,恶性竞争是必然趋势。从目前的情况看,恶性竞争刚刚开始。中国有句老话“大乱才能大治”!也就是说,优胜劣汰、资产重组是民营快递业竞争的必然趋势,规模经济与品牌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民营快递的竞争本质也像许多行业一样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不争的事实

2. 相关法规的制约与邮政的市场化运作趋势的影响

国家邮政是《邮政法》(《邮政法》由原邮电部起草)的制定者,又是法律的执行者,还是行业管理者与经营者,还有司法解释权,这是较为典型的垄断行业。由于《邮政法》的司法解释如信函、邮品等词解释的外延较大且广。按照这种解释,民营快递30-60%的业务是不合法的,也就是说民营快递始终在闯“红灯”。因此,经常出现公安或安全部门、工商、邮政联合打击违规的民营快递。最后工商部门总是以“超范围经营、罚款1万元(按规定罚1至10万元)作为处罚结果。但从打击的效果来看,是屡打不死,屡罚不亏。民营快递的生命力特别强。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势。有人预测近两年将会修改《邮政法》,放宽“经营范围”,但民营快递不规范的操作,同时又抢了邮政部门的“饭碗”。这会令管理层在“市场经济”与“行业管制”之间斗争一番。目前,邮政部门对DHL、TNT、UPS、FEDEX等国际快递“动法”较少,这是由于是中外合资企业,有国务院批文,允许经营国际快件。他们已经开始大举瓜分中国的国际件市场,已对邮政构成了威胁,但还未涉足国内快件市场。因此,邮政对他们是敢怒、敢言不敢“打”,只有“虎威”而没有“虎胆”。

邮政之所以对民营快递进行打击,是他们也感到了民营快递的压力,而不是威胁。他们把对“洋”快递的“怒”在某种程度上也“释放”到了民营快递身上。尽管邮政对普通函件和十二个城市的EMS进行了提速;上海两次对市内快递进行了提速并对机构进行了整和,但运作体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没有完全与市场经济接轨,没有完全与国际惯例接轨。因此,邮政只能依靠垄断的、置后的、不公平的、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邮政法规对民营快递进行打击,而缺乏有效的、公平的、竟争机制与手段。尽管邮政仍是中国的“巨无霸”,但是民营快递对邮政来说,就像蚂蚁啃骨头。然而,民营快递今后最大的竞争对手与威胁则是邮政,即来自今后邮政的市场化运作。

有的比较开放一点城市的邮政部门,如上海,允许民营快递 “尝试”。有的城市邮政部门则采取新的“尝试”。如浙江有的城市邮政部门只允许“申通”、“天天”两家大的快递公司网络经营,并纳入邮政管理体系,其余均视为“非法”。但这两家快递公司必须将营业收入按比例交给邮政部门作为“行管”费。该邮政部门称:如果可行将在浙江省推广。有的城市邮政部门则采取了下达EMS数量完成指标作为“合法”经营的条件。天津、山东制定了快递管理办法,但尚不到位 3. 劳动力等方面成本的增加

(1)国家劳动法规已开始强制性推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这对于民营快递使用廉价劳动力来说,无疑增大了成本。一般来说。快递业属重体力劳动,大多是短期“打工”行为,只重视眼前利益,对个人养老保险制度意识淡薄,只图干1至2年即改行或到别的城市做快递公司的小老板。因此,个人统筹养老保险制度暂时不能成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动力,甚至快递公司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劳动力身上。这部分成本每月每人在100至300元左右。(2)暂住证费、外来劳动力基金、外来用工管理费等以城市大小不等,每月每人大概在50至100元左右。

(3)意外伤害保险,每月每人在8至40元不等。

(4)民营快递一般都包食宿,每月每人在200至400元之间。(5)个人所得税每月每人平均10至40元不等。

(6)近期,汽、柴油价格的向上调整,也增加了运费成本。4. 快件迟到、丢件和意外伤害以及违规罚款带来的经营风险

(1)一般来说,若快件迟到、丢件发生在“月结”的客户身上。那么会面临拒付运费的风险,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有的客户还采取“诉诸法律或新闻曝光”的形式。

(2)民营快递的从业人员长期在外奔波,意外伤害的概率较高。如未给员工买保险或保险买得较少,若发生意外伤害,企业将面临亏损甚至破产的危险。(3)民营快递根本无法避免接受信函和邮品,一旦遇到检查罚款,一般在万元左右。

(4)危险品、毒品也会使企业面临罚款或人员拘留的风险。

(5)部分城市邮政、电信、运输合同已从今年起纳入法律的监管范围,这将增大企业的赔偿额度。5. 管理水平提升较慢

民营快递的经理层面,实务经验较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较少。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管理水平高低成了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当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和提高品牌效应的时候。

管理水平的高低与接受培训和管理者的理念成正相关。像丢件率、差错率、成本控制、利润率和服务水平、员工的凝聚力的高低均是管理水平的实际写照。虽然许多企业的经理已经认识到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性、迫切性,但由于理念层面不高,如只重视有形资产,不重视无形资产以及经营上的短期行为和唯利是图的驱使,企业的管理水平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主要表现在:

(1)企业膨胀(规模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便出现差错率、丢件率等上升,公司之间的协作不融洽,相互扯皮等现象屡见不鲜。

(2)没有把快递作为一种事业,而当成是赚钱的工具。

(3)在人才价值上,重“人头”工资,轻“价值”工资。在人才使用上,重“使用”,轻“培养”。在经营上重“取件”,轻“派送”。与此同时,民营快递竞争激烈,特别是价格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而在盈亏平衡上下徘徊的企业又不注重引进人才,人才对民营快递也不了解,当然也不会涉足民营快递,而了解民营快递的人才又对技术含量较低的民营快递不感兴趣。因此,在企业规模发展的过程中又面临着进行第二次创业。第二次比第一次创业更为艰辛。在这个创业过程中,企业面临着两个投入:一是人才;二是管理的“软硬”件装备。如计算机、车辆等,否则必然被兼并或者被陶汰出局。

(4)“软硬件”的装备落后

民营快递已经进入规模发展时期,那种由初创时靠劳动力投入和简单工具便赚取暴利的时期已接近尾声。那种仅仅靠自行车投递快件已难以适应市场。即便有汽车和摩托车,如果形成不了规模也难以适应市场。通讯工具,如电话、手机、BP机、对讲机等从近1至2年来还不落后。但也是个规模问题,也就说现在如果再向民营快递投资,从硬件上说,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必须形成规模,企业才会形成规模经济或形成规模发展。那种靠原始交通工具起家的想法已经成为历史。民营快递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正处在更新并走向规模发展时期,但必须要快,不快则死。这是新的经济法则。

从软件上来说,民营快递的CI系统、品牌和管理程序(计算机辅助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培训以及成本管理等还处在初级水平。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普遍存在。那种买得起马不愿配鞍,买得起DVD,配不起DVD光碟,买得起计算机不想投入软件开发,(把计算机当成大马拉小车的高档打字机)现象与理念也普遍存在。

三、民营快递市场发展的潜力(空间/商机)

首先,从客观上看,中国即将加入WTO,对外贸易将在20至30年内保持快速增长。而近5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刚刚过去的200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突破4700亿美元,创下了年增长率31.5%的历史记录,我国外贸已跻身世界第八位。外汇储备已达近1600亿美元,居日本之后列世界第二位。一直得益于外贸的民营快递也必然受到“牵动效应”的影响,市场前景看好。

其次,中国经济已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转为相对过剩经济,今后几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为年平均8%至10%,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太容易找到暴利可图的项目,投资的市场风险增大,但投资快递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小。

第三,EMS的市场份额逐年递减。1991年至1994年,EMS营业额每年由35%以上的速度增长,从1995年起,年增长率只有20%,而其市场份额也在以每年4%的速度衰退。而同一时间FEDEX、UPS、DHL、TNT的营业额却保持在20%以上(1999年,DHL的营业额为30亿),民营快递的营业额年增长高达40%至60%。尽管EMS仍是“老大哥”,但市场份额五年内已从97%降至40%。而且继续在走下坡路,难以控制。

第四,民营快递的规模正处在成长期与有序竞争和无序竞争的交融期;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技术装备落后,正是重组、兼并的好时机。

第五,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配送。1999年世界电子商务贸易额980亿美元,中国仅为4198万美元。预计2003年世界电子贸易额为1.24万亿美元,中国大约在40亿美元左右。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的配送将有40%至60%由第三方完成。

四、民营快递的发展趋势

1.“品牌先导,规模发展,优胜劣汰,优化重组”是今后一段时间内民营快递发展的主旋律。2.“大乱必大治”,管理层决不会对民营快递的以上状况坐视不管不问。预计今年底、明年初将会有整治方案出台。但不会将民营快递置于死地。因此,民营快递今后的走势将会出现以下特点:

A快速、准确、安全的服务,保持适度的利润率。B快件虽小,价值高。这是快递业的最大特点之一。

快递业赚的是“有钱人的钱”。有钱人对时间价值的认同性,即办事效率已与国际接轨。也就是说只要在“快”字上作文章,“快”的附加值也就会随之增加。只有投递得快,快件才会增值,市场份额也会随之增加。特别是,“真诚到永远”的服务理念,特别是把延伸服务作为快递第二次销售的理念:如快件的安全性包装、代办商务手续等才会赢得市场的认同。那种仅靠低价竞争只能是一时的手段。因为真正决定市场份额的主要因素不是价格,而是快速、准确、安全的投递服务。即价格服务比。若要降价只有通过高技术含量、硬件设施和科学管理要素的合理配置来降低成本才是可行的。民营快递只要做到了“快速、准确、安全”,就会降低差错率。特别采用新版ISO9002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对快递服务进行规范,才是提高信誉的重要途径之一。另外,民营快递的利润越高,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就愈多,故利润率必须适度。同时,投递工具如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比例和结构必须合理配置与协调,不参与低价竞争,不向客户提供自身办不到的承诺。客户虽然是上帝,但是权力太大就会降低利润率。实施规范、超前的“软硬件”装备,建立进入民营快递业的障碍。

(1)坚持崇高、创新的服务理念。如:用户不分大小都是上帝;用户永远是正确的;假如我是用户;时间就是命令;快件虽小责任重大;快件第一,时间第一;快件轻于鸿毛,但责任重于泰山;确保物件安全,确保按时投递;并不断地推出新的服务品种。

(2)业务操作及管理标准化、程序化、电脑化。如取送件礼仪语言表达标准;统一的符合法律的委托合同文本;内部财务结算的标准;分拣的程序;投诉的处理标准和赔偿标准;并尽快实现计算机辅助快件查询系统或网上查询系统

(3)用CI对企业进行定位与包装,逐步形成知名品牌。A、理念识别:如时间就是命令;快捷就是竞争;服务、服务再服务等。B、行为识别:如根椐快递的行业特点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管理的软件应标准统一规范,具有企业个性的礼貌表达方式和行为标准等。

C、视觉识别:对包装袋、运单、背包、着装、胸卡进行规范化、实用化、法律化、个性化、新颖化设计等;

(4)以品牌为龙头采取特许加盟连锁的形式,实施低成本扩张战略,迅速形成规模发展。

连锁方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任何事物只要快,出问题的概率也就愈高。特别是管理水平和硬件设施不能同步协调发展时,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被动局面。目前,民营快递(主要是城际间的快递网络)有三种连锁形式。一种是以一个品牌为主导在各城市设立分公司。其优点便于统一指挥和运作,缺点是,当膨胀过快而管理跟不上时就会出现难以协调和顾此失彼的状况。同时,也要承担由于某个分公司违规经营的直接法律责任。如广东顺风快递的连锁模式。另一种形式是以一个品牌为主导,采取连锁城市以法人资格加入(交纳入网费、风险金、管理费等)。优点是不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缺点是难以指挥、管理和控制与协调,会出现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如天天快递与申通快递的连锁模式。第三种形式是城际间法人或网络间以协议书形式联网。笔者认为:采用特许加盟连锁经营为佳。特别是应以先创品牌再采取连锁扩张的形式为最佳。要创品牌的关键是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连锁管理软件。连锁城市网络的大小,是一个快递公司规模发展与品牌大小的重要标志。3.塑造高尚的持续的职业道德规范。

民营快递所发生丢件、盗件、抢件、迟到和快件损坏有80%以上的原因是由于职业道德水准不高造成的。因此,塑造高尚的持续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民营快递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强有力的竞争手段之一。4.建立员工的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

民营快递的人员流动性大。除重体力劳动因素外,企业所创造的内部环境也不尽人意。那种只“用人”不“养人” 的理念依然存在。一般来说,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其业务水平,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还可以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建立激励机制就是奖罚严明,奖励适度,给员工创造升迁与深造的机遇。同时,员工的工资水平比所在地平均工资略高,企业才有吸引力。5.依法办事规范快件操作的行为。

特别是在邮品与物品界定不清的情况下,要在运单上向客户说明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以履行经营者的告知义务,避免因文件、资料、汇票、报关单、现金等引起的法律诉讼和违规罚款。

6.有偿投递将是城际间快递的改革方向之一。

为什么出现派送范围小、派送慢或者用户自取或者两天投递一次?这是因为免费派送带来的弊端,这一方式是借鉴邮政投递方式而来的,特别是在江浙沪等北方地区的民营快递公司比较普遍。免费派送最大的弊端是分配上的不公平,致使业务员形成重“取件”轻“送件”的观念。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城市发出的快件多,进来的件少,有的城市发出的快件少,进来的多。因此双方计费派送,结算时相互抵扣,多退少补的结算方式有利于民营快递业健康稳步地发展。特别是物品,许多公司均采取少报或漏报的方式让派送一方吃“哑巴”亏。根据统计显示,有近一半以上的投诉是免费派送引起的。当然,实行有偿派送后价格也应合理,应当远近有别。对于不同的地域来说,派送成本也不一样的。另外,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应当将不派送的地方或派送投递的时限告知客户。目前,市内快递与国际快递的价格较为合理,其价格做到了远近有别。而城际间的快递取送价格不规范、不合理。这也是城际间快递深层次问题之一。

7.国内国际快件相互代理

国际快递利润大。许多从事市内、国内的快递公司纷纷代理或“卖单”。许多从事国际快件的指定代理为了强化区域优势,纷纷加入国内快递网络从事国内和市内快递。相互代理的本质是降低成本。

8.承诺服务和限时投递服务将成为民营快递的流行时尚。

限时投递服务其实也是承诺服务。这是由于快递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在现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时间需求),一个有形产品售后服务的附加值已包含在产品中,而限时服务的附加值则是通过快速约定的时间服务实现的。(价格的制定可采取“加成法”,即成本加利润,但成本应设定在社会平均成本上)。限时投送服务将成为民营快递城际间的一个新品种,或者说开辟了一个新市场,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承诺服务还包括丢件、迟到的赔偿承诺。

综上所述,可以推出以下观点:

A、民营市内(同城)快递须要资源重组,资本重组,构筑市内投递网络 高集中度,形成市内调度中心,创出品牌。

B、民营城际间的快递则须要规范服务,要以快捷、准确和安全服务为宗旨,改革投递内部结算机制;塑造文明形象和个性企业文化,并借助市内快递的优势,增加服务品种;尽快提高快件运行的科技含量;导入CI系统进行包装创出品牌。同时还需要向内地拓展投递连锁网络并多构筑快件运输的航空纽带,形成规模发展并形成具有竟争性的规模。

C、快递行业内的竟争定位是:服务价格比;过度竞争或恶性竞争只能是两败俱伤;

D、民营快递同行的关系定位:宏观上的战略伙伴关系,微观上的优势互补,优胜劣汰;

篇3: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业务内容

中国邮政于1984年开始提供国内特快专递业务, 以高速、高质为特色为用户提供在国内传递紧急物品、资料的精品业务, 并提供跟踪查询业务, 如今已建立基本覆盖全国的快递网络。在国内特快专递的基础上, 中国邮政开办了同城特快专递、国内收件人付费、次晨达特快专递、经济快递、京津当日递和国际特快专递等业务, 其中同城特快专递发挥特、快、专的优势在同城区域内提供快速、准确传递的特殊服务, 国内收件人付费由收件人支付快递费用, 次晨达特快专递发挥全夜航优势为客户提供限时传递的高品质业务, 经济快递为大宗客户提供批量交寄、安全性高、性价比高的物品类快递业务, 京津当日递为京津两地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限时快递服务, 国际特快专递为客户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快递业务, 并支持收件人付费。另外, 客户可以自愿支付一定的费用为邮件保价, 还可以通过手机等查询计费并跟踪查询快件传递状态, 并对快递服务做出评价或是提出投诉和建议。

2 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 中国邮政快递 (EMS) 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实力最强的快递服务企业, 具有国内配送网络、品牌信誉度、国家政策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配送网络方面, EMS具有庞大的国内网络, 网络结构也比较健全, 目前已拥有运输车辆三万多辆、专用飞机十架, 邮路长达三百四十万公里, 已形成独立的海、陆、空立体化的运输体系和网络, EMS拥有最大的实物投递网络, 涵盖国内近两千个城市, 网络质量和范围远超其它快递公司。为适应快递市场的发展, 国家邮政局通过电子网站建设使网站覆盖能力进一步加强, 提高了信息反馈效率和服务质量, 逐步综合邮政金融、业务、信息发挥三网合一的整合优势, 使EMS在国内网络方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品牌信誉度方面, 中国邮政拥有一百多年历史, 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誉, 百年邮政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许多方面的便利服务, 深得人心, EMS具有其它企业无可比拟的品牌优势。据调查, 使用速递服务的客户中有78%愿意选择EMS, 由此可见中国邮政的快递服务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拥护, 不仅迅速, 而且准确、方便。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EMS通过收寄阶段到投递阶段的严密作业不断提高快递的安全性, 有九成的客户认为其安全性远远高于其它速递公司。在国家政策方面, 中国邮政在经营过程中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例如《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他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 又如多数地区都给予邮政车辆停放、过路过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使中国邮政避免了市场竞争, 不仅保障了其基本利益, 还使中国邮政具有便利条件提升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和服务质量优势。

除了上述优势, EMS也还存在邮件处理能力低、组织结构不合理、价格设定不合理以及法治不够完善等不足。在邮件处理方面, 虽然EMS具有极大的网络优势, 但自从我国加入世贸后, 许多国外的速递公司进入中国, 依靠强大的邮件处理能力等优势抢占国内市场。如今, 中国速递市场由EMS、国外速递企业、国内私营企业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EMS不能仅关注于与国内私营企业的竞争, 更要重视与国外速递企业争夺市场。和国外速递企业已经实现分拣、封发的自动化作业相比, EMS还有许多地区是手工作业。国外速递企业的快件处理能力十分强, 效率很高, 如果EMS不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优化工作流程, 将在未来丧失领先优势。在组织结构方面, 中国邮政作为一个大型国用企业, 实行多元化经营模式, 其经营业务涵盖普通信函、邮政储蓄、速递、邮购、报刊发行等领域, 为加强业务管理, 中国邮政对速递业务设立了专门的机构, 即中国速递服务公司, 由其负责EMS业务的管理工作。从组织结构可以看出, 虽然中国速递服务公司自主完成收入计划、制定利润指标, 但其与邮政局平行管理, 没有考核权, 仅进行业务指导, 导致机构重叠, 影响了管理效率, 条块分割而很难实现规模经济, 而且由于控制跨度大导致管理效率低, 内部竞争过于激烈导致违规经营现象屡禁不止, 内耗严重, 使EMS形象受损。在价格设定方面, 目前有些省市为提高市场竞争力, 试图脱离全国统一定价的管理模式, 逐步实施自主定价, 但是多数省市依然实行统一定价收费。因为快件运递距离不同、业务利润不同, 统一定价具备不合理性, EMS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核算体制实施专业核算。运递距离不同而定价相同的做法, 不仅让公司出现业务亏损, 而且客户也难以理解, 不少客户不会将近距离和远距离价格均衡起来看待EMS定价的合理性, 也看不到邮政部门为民众作出的诸多不计报酬的服务, 而会针对EMS近距离价格较高声讨EMS过于暴利, 使EMS形象受到严重影响。在法制方面, 虽然我国颁布的《邮政法》等法律法规对EMS提供了许多支持, 但这些法律法规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尤其是加入世贸后邮政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出台或是出台较晚, 或是没有有效实施, 助长了私营企业违规经营的势头。除此之外, 由于中国邮政兼有政企职能, 不仅是运动员, 还是裁判员, 不仅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攻击, 还加大了执法难度, 立法和执法难的状况导致快递市场处于不健康竞争之中。

3 发展对策

从上文可以看出, 虽然EMS具备一定的优势, 但也存在不少不足,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动地位就必须强化优势, 弥补不足, 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快发展进程, 实现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中国邮政需要加快管理体系的完善进程, 极力解决各级邮政局对EMS业务关注度不同、利益角度不同、多层管理影响运行效能等问题, 及时掌握市场情况, 抓住战机。另外, 邮政部门需要提高网络速度, 加快管理体制的完善进程, 以科学管理、产权清晰、政企分离的现代化体制保证各衔接环节畅通运行, 真正发挥专业化经营的作用。

3.2 加快物流业务的发展

中国邮政具有强大的网络优势, 在传统业务量日益下降的局势下需要利用自身优势加快物流业务的发展, 以促进多元化发展。中国邮政可以依靠网络优势将物流网络与EMS网络合并, 加入库存管理环节就可以对物流客户提供类似于EMS的服务, 这种方法能够节省投资, 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 但物流客户与EMS客户存在需求上的差异, 并且运行成本较高。邮政还可以针对物流客户的要求重组EMS网络, 这种方法能够满足物流市场的要求, 但投资较大。由于物流市场是EMS的重要发展方向, 采用后一种方法更有利于EMS的长期发展, 可以通过融资和分步进入来解决资金困难。

3.3 改革价格体系

中国邮政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情况, 改革价格体系。在区域市场, 可以采取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依靠发达的配送网络取得成本优势;在全网市场, 可以采取分区定价, 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采取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对缺少竞争的市场能够适当提高价格。

3.4 提高服务水平

EMS需要不断进行业务创新, 并提高业务水平。例如在我国东部地区可以加强次日递和次晨达等业务的航运支持, 拓展全夜航的服务范围, 提高航运、铁路、汽车、船运的衔接速度, 建设物流集散中心, 提高快件处理能力等等。

4 总结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邮政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 并且动态分析市场, 从各种途径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时刻追踪需求的变化, 创新业务流程, 加强人员培养, 改善管理方法, 探索品牌的新定位, 以提高EMS的竞争力。

摘要:目前, 中国邮政快递正面临着重大挑战, 速递市场已逐步从一个单一的垄断市场转化为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简单介绍了中国邮政快递的业务内容, 详细分析了发展现状, 并着重对中国邮政快递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邮政快递,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世翔, 陈怡.中国邮政速递与民营快递的竞争策略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 2010, (12) .

[2]李易津.中国邮政EMS国内快递业务的竞争优势培育——基于服务利润链理论的研究[J].物流技术, 2010, (1) .

[3]刘敬文.中国快递业发展现状与阻碍因素分析[J].中国产业, 2010, (7) .

篇4: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物流现状;快递业;发展趋势;对策

一、 前言

“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它直接创造了国民收入,扩大了经济总量,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需要。其次,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是适应加入WTO,提高中国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①,是调整产业结构的迫切需求,是改变传统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是运输与生产融合的最佳渠道,是取得增值效益的需要。总之,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物流业的前景将是一个很看好的行业之一。

二、目前我国的物流现状

当前我国物流需求快速上升,增幅明显高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物流的发展、物流成本增长逐年趋缓、物流社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专业化物流正在加快发展。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物流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物流现状具体如下:

(一)物流效率偏低

我国物流效率低的主要表现有:物流活动现代化程度低,大量操作依然靠人工完成,能处理的货物数量相当有限:物流设备的使用不合理,配送车辆的货物装载不当、空载率高,配送路线选择不合理;物流环节多、流程不合理,导致运输、储存时间过长,工具周转速度慢②。物流效率低下的直接后果是物流成本的提高。

(二)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对物流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有着巨大的作用。另外,物流信息化设备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物流信息化运用层次低,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运用主要停留在信息的采集和传输上,对信息的处理、分析、挖掘还很少,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配送中心建设落后

配送中心是供应商与店铺的桥梁和纽带,对于物流活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企业配送中心建设相当落后,主要表现为:(1)配送率低。我国零售企业配送中心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配送中心进行统一配送的比例非常低。(2)配送中心设施陈旧、落后。我国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设施落后,没有专业的分拣设备和电子扫描装置,作业中手工仍占很大的比例;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许多企业的配送中心功能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对商品的深加工能力。

三、我国快递业的发展趋势

快递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和快速发展的行业,特别是在我国还只有十多年的历史,无论是法律法规、政府监管还是企业的经营运作上还处于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而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③。目前,对于我国快递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未来市场的发展预测、快递业务的法律地位以及民营快递公司的发展等问题,涉及快递服务营销的研究相对较为少见。随着工业化的实现和市场激烈的竞争,企业组织结构在不断调整和变化。首先是企业内部物流资源整合一体化,形成了以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系统,物流管理也随之成为企业内一个独立部门和职能领域;之后,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不再仅仅局限在企业层面上,而是转移到相互联系、分工协作的整个产业链条上,形成了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社会化的快递系统,物流活动逐步从生产、交易和消费过程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业化的、由独立的经济组织承担的新型经济活动④;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也就是物流产业在此基础上,发达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为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的企业,即“第三方物流”。

四、快递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快递物流企业要满足顾客需求

快递物流企业首先要了解、研究、分析消费者的需要与欲求,而不是先考虑快递物流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物流服务。现在有许多快递物流企业开始大规模兴建自己的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等,然而一些较成功的快递物流企业却不愿意过多地把资金和精力放在物流设施的建设上,他们主要致力对快递物流市场的分析和开发争取做到有的放矢。首先,为快递物流企业顾客提供便利性。此策略要求快递物流企业要始终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考虑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能给顾客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如时间的节约,资金占用减少,核心工作能力加强,市场竞争能力增强等。快递物流企业只有为物流需求者提供效益和便利,他们才会接受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其次,与快递物流企业物流顾客要常进行沟通,听取顾客的意见,不断加强自我改进。

(二)推动快递物流企业重组,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

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快递物流企业重组,以摆脱物流企业先天不足的缺陷——规模小。此外,企业应结合自身经济、技术实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调整,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战略联合、兼并、收购等措施,构建竞争实力更强的专业化协作的物流企业。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积极融资,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合理有效地建立物流信息系统、EDI系统和货物跟踪系统,不断延伸服务领域和提高专业水平。

(三)以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快递物流业务是现代物流的核心,物流业务信息化是区别传统物流的关键。只有实现快递物流全过程信息化,才能降低物流运作成本,提高运作效率,增强盈利能力。快递物流业应有意识、有重点地去采用一些信息化的技术和设备,如电子订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交换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及识别技术 、自动机械技术 、自动跟踪技术等。不断提高快递物流业的信息化程度,加快电子商务在快递业中的应用。(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泰来快递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美)兰伯特,斯托克,埃拉姆著.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6

[2]张理.现代物流案例分析——21世纪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8

[3]王欣兰.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4]宋庆波.物流效率化目标下的企业间协作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5,(9).

[5]朱伟生,张洪革.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56

[6]罗珉.现代管理学[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9

注解

①(美)兰伯特,斯托克,埃拉姆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系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6

②张理.现代物流案例分析——21世纪现代物流管理系列教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28

③王欣兰.现代物流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

篇5: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引言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宁波分公司介绍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宁波分公司简介

(二)业务内容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宁波分公司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宁波分公司的市场现状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宁波分公司的发展优势分析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宁波分公司的发展劣势分析

三、中国邮政快递(EMS)宁波分公司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二)准确定位邮政(EMS),适应速递市场的竞争特点

(三)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四)改革价格体系

(五)邮政(EMS)应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

(六)完善快速集散网,疏通发运渠道,加快传递时限

(七)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查询手段,实现全程跟踪查询

篇6: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分类: | 访问量:8



一、国内建材装饰市场的现状 



(一)建材装饰业加速发展 



据建设部有关方面统计,2004年全国住宅装饰的总产值为4000亿元,是1992年的53倍,年均递增50%,大体上每两年翻一番,相当于全国城镇住宅年投资总额的30%。据预测,住宅装饰装修在未来两三年内将达到5000亿元,即相当于住宅投资总额的一半左右。



房改正将10倍于新建住宅的存量公房转化为城镇居民的自有财产。这批旧住宅的改造和装饰已随着产权关系的改变启动,存量住宅装饰的总量将赶上和超过新建住宅的装饰,它为住宅装饰装修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



专家指出,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性,决定今后若干年内对建材工业产品需求将维持一个较大的总量。



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是中国建材和装饰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的主要原因。随着国家增发国债、扩大投资的政策效应在今后进一步显现,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平稳增长。



住房制度的改革,为建筑装饰装修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住宅建设稳步增长,据统计,2002年全年共建成城镇住宅6.5亿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78年的3.6平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14.7平方米。住宅建设经历了近20年的连续增长之后已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目前现阶段住宅建设仍将处于增量型发展时期,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宅制度改革的推进,住宅建设也将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发展。



(二)装修建材需求有望突破7000亿元 



伴随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近些年来我国装饰装修行业也同步前行,其总产值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建筑装饰装修业的兴旺,大力牵动建筑装修材料的消费。专家预测,从现在起,今后五年装修建材的需求有望突破7000亿元,从而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增值因素。



从消费结构看,住房以及相关商品是我国消费结构开展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在住宅、汽车、旅游、教育以及信息资讯服务五大消费热点中,住宅为首要增长点。



从市场空间看,国内城镇居民住房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根据我国住宅发展规划2004年我国住房总面积约60亿平方米,装修需求房屋为9000多万套,在此基础上,今后10年内,每年竣工住房面积都将超过2亿平方米。



从产业关联角度看,装修建材需求量将会快速增长,据有关部门测算,每投入100元的住宅投资,可拉动150元到170元的相关产业需求。



(三)建材装饰业市场规模在扩大 



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经贸委首次进行的商品交易市场快速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全国拥有以经营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为主的交易市场1084个,其中以批发经营为主和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各有542个。



江苏省有建材装饰材料市场181个,是全国拥有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最多的省;其次是山东,有84个;再次是浙江,有75个。上海在大卖场(超市)方面走在前列。据有关资料反映,到去年4月底,上海市共有建筑材料、装潢材料经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2.3万家。其中,经工商经营注册的建材装饰材料流通企业为1万家,个体经营户6000多家,有7000多家为无证照经营者。全市建材市场经营总面积已逾20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厦、商场有30多家。



以上的数据说明了对建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申奥成功更将强力带动建材业的发展。



目前全国建材装饰市场主要以摊位外租的形式进行经营,从各大市场经营情况来看都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和品牌经营,市场比较混乱,市场整体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市场的领导者。但部分建材市场借助地区经济、交通、文化等优势,形成了较大规范,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

其次象东方家园等以超市形式的经营模式已进军我国,目前已经在经济发达的上海、浙江等地区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这种超市形式的经营方式的营业额也随着该模式逐渐被群众接受与认可而日益提高,我们看到了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是适合市场发展需要的。



二、国际建材装饰材料进入国内市场的必然性 



(一)市场发展的结果 

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进入到中国市场,市场全球化、一体化推动国外厂商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

(二)市场的空间吸引国际建材装饰材料进入国内市场 



国外企业都盯紧了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中国在建材装饰材料上的需求量特别大,这使得国外企业都想往中国发展。



国内建材装饰业比较落后,消费者对国外的产品都比较喜欢,这也促进了国外厂商进入中国。



(三)市场发展缓慢 



中国虽然加入WTO,但是各类较高的关税,依旧是国际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堡垒,加上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意识,这些都影响了国际建材装饰材料在国内市场的发展。



三、超市模式经营的必然性 



(一)适合市场需要 



流通理论认为,建材超市这种营销模式的出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根据国外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年收入达到600-850美元时,建材超市就会出现,并能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如东南沿海城市部分地区人均收入超过880美元,已超过了上述所说的水平,这为这些城市发展建材超市奠定了经济基础。



以杭州为例:每年要新增450万到500万平方米的新建住宅,有5万户家庭迁入新居。据估算,杭州人装修一套100平方米的新居,材料费用在3-5万元,一年仅这方面的消费就有30亿元人民币。此外杭州大量的旧住宅改造和装饰已随着产权关系的改变启动,存量住宅装饰的总量将赶上和超过新建住宅的装饰,它为住宅装饰装修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以上两方面的消费一年就能超过50亿元人民币。因此,纵观全国,建材市场消费潜力可想而知。



(二)超市模式进入建材市场的积极意义 



1、为全国建材装饰行业的生产和流通探索一种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模式。



2、借助国际建材的国际营销网络,积极推动我国产品进入世界市场,促进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提高。



3、形成一个展现中国装饰建材产品发展状况窗口,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开发积极性,促进建材工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

4、引入国外建材,在中国建设连锁超市,推动建材装饰超市的发展。



5、会吸引部分厂商来中国投资建厂,这无疑是对我国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6、缩短了我们与国外建材经营方面差距的同时,实行强强联手,优势互补,通过资产重组,提高自身的规模竞争实力。



7、通过在经济发达地区的运作,将“安居易”超市的模式发展到全国,办出特色风格的国内建材连锁超市,在与国际建材连锁超市公司竞争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自己生存发展的空间和优势。



四、在经济发达地区建设建材装饰材料市场的适合性 



东南沿海等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百姓消费接受力强,意识转变快,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目前这些地区工业较为发达,部分城市已具有了城市功能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服务机制,且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完备,所有这些都为超市模式的生存提供了经济、文化及意识基础。且各地地方政府十分重视对现有工业区的规划调整,通过合资、合作、重组等方式实现企业从内到外的搬迁,规划工业地带,腾出土地建设现代商生活区,植入物流中心、会展中心、星级宾馆、商业广场、大型超市等新兴业态,发展流量经济和税源经济,这些也为建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

五、建设国际新型建材装饰材料市场的意义 



(一)可盘活国有土地资源 



使闲置的土地得到最大限度利用,为这些地区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二)促进各地建材装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



国外来的产品以及新的经营模式,会激活和促进当地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得其他市场得到发展。



(三)带动地方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



国际新型建材装饰材料大市场的建设,促进在建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如房地产业、饮食服务业、邮政通讯业、公交水电业、物流业等产业迅速繁荣起来。



(四)推动城市化进程 



国际新型建材装饰材料大市场的建设,带动周边城市化建设,为地方建设城市增强了牵引力,并为地方经济建设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

(五)为城区的交通减轻负担 



现有许多的建材装饰材料市场所处的位置基本上在市区中,严重影响着城市的交通,如:进货的大多为大型货车,车速慢,周转不灵,进入城市占据道路后严重影响城市车流速度,使得交通堵塞。大型装饰材料市场大多位于城效,许多车辆通过城市外环线到达,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

(六)扩大就业机会 



随着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但为地方政府增加巨大财政收入,而且为广大的下岗职工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



(七)促进金融发展 



市场建成后,为各地建材生产与其他地区连锁超市营造出一个良性的投资环境,可引人大笔流通资金,为当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增添活力,大大增加存贷款业务。



(八)提高城市品位 



市场的建成后,可以促进当地和外国的经济交往和友好往来,促进两国的友谊,对提升城市品位具有深远的意义。



六、发展思路 



(一)这种建材模式的建设需要开发面积大,能容纳厂商数百家,召集影响力广,能汇聚数百种国外知名品牌。应朝规范化、档次化与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更要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充分利用建材市场的发展空间,建立健全市场基础配套设施,强管理,上水平,创优势,做成有特色的大精品装饰市场(超市)。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借助整合采购优势,建立经营新模式。



(二)实施步骤 

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

(2)融合国外资源 



(3)建立物流机制 



(4)导入品牌战略 



(5)建成网上交易模式 



(6)建设成功模式(如安居易超市模式)



(7)引进国外厂商 



(8)全国运作(合资经营连锁超市) 

(三)具体操作 



(1)软件方面 



首先着重对市场进行培育,做好市场形象宣传工作的同时抓市场品牌建设,重点引进国外知名的品牌商,走品牌发展之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项落实。全面提高和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培训班,如工商管理、税法宣传、经营业务、质量认证、商品知识、广告意识、售后服务、电脑上网等等的培训,切实提高商品档次和服务,提升市场品味,创建文明市场。引进高科技管理手段,这行智能化管理,把市场纳入现代化管理轨道,与全中各大中型建材专业市场和各相关性大专院校建立横向联系,引进更好的管理模式和专业人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带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解决一大批社会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

建立大型网站,进行网上交易工作,方便业务联系,增加市场向外的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不断开拓、创新,拓展市场发展前景。



(2)硬件方面 



科学配置基础设施,如排水、排污、生活用水、通讯、力办、办公等设施与金融、餐饮、托运、娱乐、文化等配套服务网点必须合理到位;合理分类经营品种,科学安排商品排列与商铺的结构等,使消费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舒适的路程购齐自己所需的材料;同时成立市场经警大队等部门,建立治安、消防、报名和处置网络,如设置电脑监控系统、感应报警系统等,统一制作广告牌灯箱、设立规范的停车场,营造整齐、美观、舒适的购物环境,从而将超市经营模式推广开来。



上一篇:驾驶员出车补助标准下一篇:王维最有名的代表诗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