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秋天诗歌

2024-07-21

我的秋天诗歌(通用9篇)

篇1:我的秋天诗歌

我的秋天诗歌

一、秋无伤

午后三点的阳光,依旧热烈得不肯自暴自弃

银杏树在光线底,流转着自己的线条

谁说秋天就一定要伤痕累累,一定是

色彩的尾声或蝴蝶最后的斑斓

是人间无法继续保留的温度

若是你一定要说,这是蘸血的伤口

是违逆了时间的场景

可是,路那么长

你是否知道,秋无伤

那是寄给冬天委婉的诗行

就算有很多无法解释的错过

或许,那只是爱人不小心的转头

错失了一次小小的相遇

季节呵,定是蓄谋了已久

为了将来,更美的`那一天

二、秋事

◎晨间

晨烟打起树的门帘

西风捎来秋的白马

江山安静,倾听几声鸟鸣

昨夜的墨迹已干,了却了相思

有人开始在楼上竖竹吹箫

有人浸在诗中,自言自语

◎午间

茶已凉了

拈花的手已沾染枯叶

在秋和芦汀之间

我选择了船

放多远,也绕不出永远

何必再思量

◎黄昏

你红红的苹果般的脸

我淡淡的青柠般的心

还能对酒高歌多久

沾了太多的人间烟火

我终是凡人,脱不了凡胎

不敢情深义重

◎午夜

在秋的月色里沉沦吧

不凉凉的怎生感知个暖

多年前你赠的那碗酒

我已喝干

如今月色正好

我拿什么来点化这冥顽不灵的秋

三、我的秋天

还打着瞌睡,夏天就过去了

与一朵莲别后,我去了秋天

秋天的叶子,在我的眼中泛滥

为此,我不敢对她提起春天

我怕她小小的心儿,盛不下昔日的繁华

我怕彼此的回忆里,少了一些青翠

也许,生命本来就是尘归尘、土归土

她轻轻地飘落,仿佛说着:何必伤感

至此,我的秋天沉浸在无边的雨丝里

虽多了些感伤,却更添了些淡泊

篇2:我的秋天诗歌

坐在秋天的黄昏,

阳光温柔。

季节轻柔的走过荒年,

落叶飘零在秋天

是什么时候坐在秋天的树下,

在悬崖的尽头

是在人世的边缘徘徊,

孤独的思考,

漫长的回首与苦痛

恍若一个永无黎明的黑夜里,

静静的漫长打坐

无奈的岁月悠悠,

经历了炎凉百态的年生。

谁家的少年从遥远的地方归来,

带来了秋天的风景。

风尘仆仆的脸上却爬满了忧愁,

像秋天爬满邻家墙壁的枯藤。

是无尽的忧愁呵,

忧愁

当秋天的第一片落叶,

落在我的眼眸里,

犹如一抹尘埃落在阳光正好的午后。

它是微尘却泛起了你看不见的,

也不曾细心去体味的涟漪。

那么安静,那么孤独,那么倔强

你说让我如何面对你呀

我们如此亲近,又如此遥远

我们如此熟稔,又如此陌生。

你说在这个迷茫的秋天

在这个前途未卜命运叵测的秋天

我不能说我对人世的稀薄与虚伪的绝望

我不过是害怕你会由此而对我产生失望

我有些累,但还活着。

你说在这个无奈的秋天,

我该以怎样的姿态,

走过那寒冷的冬天,

坐在那温暖的春天

看看海边升起的明月,

守候一次哪怕仅有一次的,

春暖花开。

当命运向我伸出手来,

你说我们是多么的.傻啊

岁月依然不曾温柔待我,

我却死掷那些岁月不放的去等待

虽然我明白有些执念,

只能收藏不能分享。

只是来过了,

却得花一生的光景去忘记。

你或是前世打马过长安的女子

我是城下游走四方的落魄旅人

你身披霓裳,手持长剑,

砍断城边的野树,杀死许多秋天

提着它的头颅抛向。

荒草蔓延却又枯死的冬天

绝尘而去,

留下一抷尘埃,迷了路人的眼。

我在那个年纪尚小的岁月里,

向秋天许下誓愿。

唱着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可是,落叶跌进山谷。

歌声,已然没了归宿。

我等待那个收获颇丰的秋天,

在田野,寂寂的麦田里边,

在黄昏,浊浊的落日面前。

低声呢喃:若生命回旋,我愿再见。

我都不愿再去天真的以为

那些外表光鲜的虚伪

在哪里可以寻到一个出口,哪怕是伤口

为灵魂找一条出路,

当我故地重游,

依然是剑光飞舞的长安,

依然是在我的秋天,

只是一切物是人非,时过境迁。

哎!我仰天长叹。

我想我还是坐在秋天的旷野里,

看看落叶飘零时开出的那束花,

在忙碌的背影里寻求一个轮回,

为自己摆渡一个彼岸。

静静的等候一个春天,

等荒芜过后的那一片风景

于是,马嵬坡前,

我拔出埋藏多年的宝剑

掠地而起,剑气生寒

掀起一抔黄土掩掉时光屠戮后的森森白骨

就像埋葬那些过去。

生命犹若烟花,在最美的年华里

是激烈的辉煌,亦是冷寂的沧桑。

生活是一只瞎子,

抑或是一只候鸟,

停泊在错乱的季节

而我不过是一个戏子,

篇3:我的秋天诗歌

一、读“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 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或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或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或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题目交待了内容 (送别) 、时间、对象;张籍的《秋思》, 题目点名了感情基调;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题目则暗示了内容。

二、读“作者”

“文如其人”、“诗言志”。任何一个诗人, 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 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 他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每首诗歌的问世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 以及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因此, 不妨抓住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作品的主要风格来鉴赏。如李白的飘逸洒脱, 杜甫的沉郁顿挫, 苏轼的旷达豪迈, 柳永的柔美婉丽, 等等。了解了诗人的风格, 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鉴赏诗歌时, 也不能机械地用作者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和艺术风格来套到具体的作品中去, 而要从作品的本身出发, 具体分析其思想内容。如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婉约派常抒写“离愁别绪”, 即“惜别”之情。

三、读“意象”

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客观物象 (如山川草木等) 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感受, 这些客观物象我们称为“意象”, 它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 是其主观情感的流露。我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 调动积累, 揣摩意象的含义, 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如:《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了解“柳”这一意象的特定含义, 知道因“柳”与“留”同音, 古人折柳话别, 寄托深情, 就不难知道,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由“何人不起故园情”又可知此诗抒写的是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四、读“意境”

意境和意象一样都是解读诗歌必不可少的钥匙, 它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完美意境的诗词, 情与景和谐统一, 不仅是情景交融的, 而且能情景相映, 也就是, 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互增光彩。因而, 鉴赏者在欣赏诗歌时也一定要注意对其意境的把握。如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 写出九种典型事物, 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 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 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 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 荒村茅舍逸然自适, 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 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 实则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景由情生, 情由景显, 情和景融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 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 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

五、读“典故”

古代诗人在创作时, 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用典故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 了解这些典故, 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如《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中的“陶家”究竟是不是指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家呢?如果熟知陶渊明平生最爱菊, 家中种了很多菊花, 而“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更是他在《饮酒》中写下的, 我们就可以推断元稹把种植菊花的地方比作陶渊明的家, 秋菊开满家院的繁盛景象就不难想象了。正因为有如此引人的佳景, 才使诗人专心致志“遍绕篱边”赏菊, 连太阳西斜也不知道。

六、读“诗眼”

古人写诗词, 尤其注重炼字炼句, 力求一字传神, 一句传神。优秀的作品中, 诗有“诗眼”, 词有“词眼”, 而这些含有诗眼词眼的句子往往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

“窥斑而见豹”“见微而知著”。诗眼词眼能集中、凝炼、鲜明、生动地体现诗的神韵, 有着奇妙的艺术功效。如《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诗中的“咽”字写得极为准确而传神, 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日色冷青松”, 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 也极为传神。山林幽暗, 夕阳余晖抹在幽深的松林上, 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这一“冷”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因此, 不难看出:“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 由于山林幽暗, 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意境) 。

七、读“文体”

各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 如果掌握了诗歌、词、曲的平仄、押韵、对仗, 并对诗的严肃庄重、词的清丽妩媚、曲的诙谐幽默有所了解, 我们才能从诗歌的遣词造句中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把握诗歌的内容, 而在这基础上, 才能对其艺术形式、意境风格有正确的分析、体会。如《山居秋暝》 (王维) 的“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按事理关系应为“浣女归竹喧, 渔舟下莲动”。作者这样写有两个的原因:一是为了平仄押韵的需要;二是诗人在“浣女”、“渔舟”之前先写“竹喧”、“莲动”才符合现实感觉的顺序, 吻合审美情趣, 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 渔舟被莲叶所遮蔽, 等听到竹林里的喧声、看到莲叶的摇动时才发现浣女、渔舟, 从隐处显现真象, 才显出情趣, 才富有诗意, 也更显出诗人用语的含蓄、构思的巧妙。

八、读“手法”

饱含着强烈的感情是诗歌的重要特征。作者在诗歌中抒发的主观情感必须客观化, 必须与特定的想象、理解相结合, 才能产生相应的感染效果, 才能使诗歌成为具有一定普通必然性的艺术品。而“赋、比、兴”正是这种使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的具体途径。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始于《诗经》, 是文学创作中最早的表现手法之一。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和比拟;兴是先借助别的事物引发, 然后转入正题。托物起兴, 它是先借自然界的事物, 如鸟兽、草木、风云雨雪、星辰日月等, 先起个头, 然后借以联想, 引出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

总之, 文学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层次高的创造性活动。如果能重视上述的几方面知识的积累, 并养成多读名作和有关赏析评价的文章的习惯, 开拓思路, 扩展知识, 掌握方法, 培养语感, 提高素养的话, 相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鉴赏分析实践后, 诗歌鉴赏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军民.鉴赏古诗词.作文周刊 (教师版) , 2007, (8) .

篇4:中英诗歌中秋天的意象探究

关键词:中英诗歌 “秋” 诗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国诗歌和英国诗歌中都不乏以秋天为主题的佳作,但两个国家的诗歌却蕴涵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哲学。中国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常常是阴柔委婉,消极应对世事纷繁;而英国诗歌却截然相反,英国诗人大多采用阳刚明快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真与美的追求。这两种对诗歌意象的表达方法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中英两国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导致的,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两个国家知识分子在各自时期不同的思想走向。本文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对中英两国的诗歌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并试图得出初步的解释与结论。文章所选用的英国诗歌的例子主要集中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作品,因为它在英国的诗歌发展史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中国诗歌的例子选取上,主要集中于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

二 中英诗歌中“秋”的意象

无论是在中国诗歌还是英国诗歌中,关于描写“秋”的诗,其材料都很丰富。由于“秋”诗具有意象鲜明、情感突出的特征,因此在中国诗歌里,诗人眼中的秋天似乎都蒙上了一层悲凉的意味,并不断在后世的诗歌之中发展积淀。而在英国诗歌中,“秋”诗所代表的意象尚未形成如此强烈的民族情感积淀。因此,我们要从各国的民族文化中去寻求答案。

在中国诗歌中,诗人大多非常注重诗歌的意象。而秋天历来也是中国诗人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意象。为何会如此,这主要与秋天的景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秋季给人的印象不仅是丰收、快乐的季节,而且也是萧瑟、凄凉、憔悴的风景,因此当诗人怀着不同的心境来体会秋天的景色的时候,就为秋天赋予了一定的意象。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大多也表现了这样的一种景色:秋日独自一人登高,站在萧瑟的寒风中,或看着树叶随风而落,整个大地都失去了生气;或看着滔滔东去的江水,一刻不停地奔流到海;或倚窗而望,看那曾经美丽的鲜花变成了一堆泛黄的枯叶,随风而飘,无人堪摘,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以成为追忆,秋月、秋雁、秋水、秋山,都是那么的凄凉,引起人们无限的愁绪。诗人们将自己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联想到人生如此的短暂,自己却还没有报效国家,建立自己的丰功伟业,不免唏嘘长叹,与此同时,这样的情景也加剧了诗人对于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于是 “愁”、“悲”、“哀”、“凋”等感情不免油然而生,而诗人们也就很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感情带到了他们的诗歌之中。因此,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咏秋悲情,成为诗文主题模式之一。例如,王维的《秋夜独坐》,诗写诗人秋叶独坐的感触:“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四句阐发出诗人在寂寞清冷然而又雅致可爱的秋天夜晚的人生感悟。山果鸣虫都是秋天常见的东西,但对于这些平常的东西,诗人含蓄地表露了年华易老韶华易逝的“悲”,以及诗人独坐秋夜的凄凉,是一种无奈的“哀”。末四句“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则是诗人于岁月流光的无奈挽唱。全诗字字皆能令人体会到诗人的“愁”、“悲”、“哀”、“凋”之情,而这些“愁”、“悲”、“哀”、“凋”之情也正是诗人对于秋天意象的娴熟把握。

以上通过对“秋”诗意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诗人描写秋的主调是“愁”、是“悲”、是“哀”、是“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诗中的悲秋夹带着一种“感士不遇”的人生意味,而英国诗歌中的悲秋是对整个生命和大自然规律所带来的消亡的一种理性思考。在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中,意象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诗人的情思,要通过意象的选取和组合才能得以表现。

例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秋颂》,表面是描写对秋天的自然景观,但实际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年华易老的伤感、惆怅。在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现实中的秋天的景色,然后在秋天景色的感染下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在想象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的美好,而诗人又无奈地回到现实世界。在诗的第一、三两节中,诗人描绘了一幅丰收的画面,把秋天果实成熟、虫叫鸟鸣、人们欢歌笑语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二节诗人在秋天景色的感染下,讓自己的思绪进入了一个想象空间,在这节里,诗人眼中的秋天不再是秋天而是一个人,秋天也有了与人一样的生命。这种写作手法是古典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典范。虽然整首诗都是在歌颂秋天,而且语言也始终是欢快、明朗的,但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的诗句虽然没有直接“悲秋”,但他对秋天美好景色的描写其实是在表达这样的一种思想,秋天的种种美好会在严冬中枯萎、凋谢和死亡,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被摧毁,这种变化是无法抗拒的。当美好的事物逝去的时候,我们会倍感留恋、不舍,而时间的流逝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点,读者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这首诗歌中的“秋”的意象。

由上可见,英国诗歌中的对于秋的意象的表达更加注重对于秋天美好景色的描述,而在对这些美好的景色的描述过程中来对比突出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英国诗歌大部分不是抒情诗学而是叙事诗学。叙事诗学的发韧之际,文学的本质是典型论。无论是典型论还是意境说,都主张在写作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意象与情境是相互融合的,但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典型论更加侧重于对客观的描写,而意境说更加侧重于主观情感的抒发,这也就是中英文诗歌最基本的区别。由于任何意象单独出现时,是不具有感情色彩的,是客观独立的,只有诗人将自身情感融入到意象中时,才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效果。而秋天是衰败、颓废的季节,充满了肃杀之气,此时万物萧条,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人生的失意、困苦和年华的流逝。因此,悲秋是中国文学不变的主题,而英国诗歌则是通过对景物的详细的描述来表达诗人的思想。

此外,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极其广泛,而儒家强调的是“入世”,要求士人们能够“以天下为己任”。人类短暂的生命与历史长河中那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赋予了文人骚客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也激励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博取功名,建功立业。他们的理想、志向、希望和前途与其仕途的坎坷紧密相连。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或诗人有别于英美知识分子或诗人,使他们具有诗人兼“仕”的双重身份,如陶渊明、刘禹锡等,加上中国古代诗人大多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这样一来,诗就成了“排解感情纠葛的特效药”(闻一多)。当他们满怀雄心壮志却因羁绊未能直抒胸臆、无法出入仕途、贡献自己的力量时,这种抑郁不得志的情感便会因自然出发。秋之何为悲秋,皆因融入了诗人伟大抱负无法实现的抑郁的缘故。

悲秋作品不仅承载了古代诗人伟大抱负无法实现的哀愁,而且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在人的一生当中,生与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生死的尖锐冲突,以及对大限的优患和惶恐也借助“悲秋”这种诗歌形式来表达。在中国传统农耕生活的习俗和观念下,诗歌中的秋被赋予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使得人们一谈到秋就必然联想到死亡,这也就导致了中国古代诗人触秋就会“悲”。而在诗歌的创造过程中,“悲秋”也就成了诗人抒情的心理定势和审美反应。也正因为如此,秋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在诗歌中,其意象也就固定地变成了时间的象征和隐喻死亡,而以这种具有生死之悲的极致形式来抒写人生种种愁绪,便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抒发悲情的固定意象。

也正因为如此,历代诗人都自觉地认同诗歌史上的始唱之调,是因为忧患之思与摇落之悲不仅是作为创作范例而具有参考价值,而且是作为抒情主体之人格理想的显现而具有感召之力。这种理想人格便是中国贤者所追求的“乐以忘忧”式理想人格。它培育了中国知识分子怡乐于忧思悲愁的艺术心理,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忧郁悲愁的抒情基调。

相对于中国诗人对秋天意象的描写来说,西方人所崇拜与信仰的则是耶酥基督,人们希望借助对上帝的虔诚膜拜,来寻求自身精神上的解脱。他们通过虔诚地向上帝忏悔,来救赎自己罪恶的心灵,希望能够在死后,灵魂进入美好的天国,进而得到永生,在这种宗教的影响下,西方人也就不具备中国诗人那种忧患意识和大起大落、抑郁之情。与中国诗人不同的是,英美知识分子和诗人并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阶层,大多也没有经历过宦海的沉浮。他们以写诗或文学创作作为职业,并从自己的作品中获得报酬,如沃尔特?司各特就曾靠写作来偿还自己的债务。此外,西方世界的诗人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决定了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文学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因素也要求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具有社会功能,对艺术、社会、人生进行理性的思辨和探讨,而不能仅仅只是诗人自己人生经验的宣泄。

西方世界中的诗人中自然也有不少忧国忧民者,虽然他们可能同样会受到一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总体而言,他们的言论自由的受保护程度相对来说是较高的,自由的传统赋予他们不需要借助于隐喻而自由抒发自己政治观点的权利。而自由开放的商业经济则孕育了西方人的创新意识,这就为英文诗歌的自由发展创造了合适的外部条件:诗人所追求的是用自己的独特文风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生活。这也就导致了中英诗歌对秋的意象的抒发产生了不同。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尤其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诗歌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秋”这一个主题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景物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实,但对于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甚至会截然相反。如同样是秋天,会有人因秋而悲,迎风垂泪;有人因秋而喜,对月高歌。所以,既有欧阳修《秋声赋》中的哀鸣;也有峻青《秋色赋》里的热烈的色泽。在中国的诗人们热衷于在秋中运用隐喻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英国诗人们则选择了对大自然的单纯而直自的咏叹。中英诗歌差异之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汉语和英语的表达习惯、历史文化等客观因素造成的;而相同之处则很有可能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在语言表达上的影射。人的感觉是丰富多样的,因此,从感觉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建构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从某种角度说来,诗歌既是诗人感觉的载体,也是诗人表达感觉的客体。由于人类的感觉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中英诗歌在表现感觉与意象关系上所出现的异同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把握好中英诗歌在处理感觉与意象关系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深入透视中英诗歌的深刻内涵和内在情感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如果我们试图来评判中英诗歌谁比谁更胜一筹则是没有丝毫意义的,因为两种诗歌的风格各有其特色,惟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够推动当代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John Keats,The poetical works of John Keats,[M]London,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

[2] Shelley,The Complete poems of Percy Bysshe Shelley,[M]New York,Modern Library,1994.

[3]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 陆玉林:《传统诗词的文化解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 刘若愚:《中国诗学》,幼师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版。

[6] 朱徽:《中英比较诗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 韩经太:《中国诗学与传统文化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篇5:秋天的我,秋天的你诗歌

候鸟飞千山,越万水,物境天缘,春来秋去,轮回着适者生存。

果实成熟了,是经过了春的蕴育,夏的沉淀,到达了秋的果实的彼岸。

秋风瑟瑟,秋雨寒,秋霜落了,百花残。

多愁善感的文人,行走在秋的平仄韵律里,一首首千古佳作传颂至今。范仲淹的《苏幕遮》,柳永的《八声甘州》,李清照的《一剪梅》、《声声慢》及南唐后主李熠们等,尽写了秋景、秋情、秋悲。

文人们,不要悲秋,秋天的凋谢、枯萎,那是催促着春的再现、重生。

秋天的我,秋天的你,秋天的那片叶子。

秋天,有那微风吹拂下耀目丹叶的轻歌曼舞,秋天,也有那大风起兮,金叶飞扬的欢歌劲舞。

秋天,轻歌曼舞的飞叶中,拾起你的那一片,秋天,欢歌劲舞的落叶中,珍藏起我 的这一片。

秋天的你,秋天的我,秋天的芸芸众生,芸芸着情愫种种,情境种种。不是秋天就悲凉,也不是春天即欢喜。

秋天的我,秋天的你,都在演绎着沐秋风、浴秋雨的秋之歌,吟唱着秋日的私语,弹奏着秋的月光曲。

秋天的我,秋天的你,无论是金色的叶片,还是如血的枫叶,不管是色彩斑斓,还是形灰干枯,都展示着各自的色彩。

不管是迎朝阳,还是披晚霞,都呈现着一样的绚丽。

不论是飞翔的曲,还是降落的直,都划过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不论是轻歌曼舞,还是劲舞欢歌,都在自己的舞台上诠释着舞的意义。

秋天的我,秋天的你,你珍藏起你的鲜艳,我打开我尘封的记忆:

翻开发黄的本,退了色的叶子躺在那里,淡了的墨迹,依稀着百科全书般的札记,叶见证了本的辛勤,那曾蕴育着青春的诗梦及耕耘的足迹,有多少个夜晚,一个人,一盏灯,一支笔,勾画过诗的叶脉,积累着树的荫绿。

曾几何时,本躺在书架上无人顾及,曾几何时,柴米油盐成了主旋律,没有了空闲入“红楼一梦”与“金陵十二钗”答诗对句

更没有了闲暇光顾《围城》与方鸿渐论辩高低......秋天的我,秋天的你,记忆打开就不要封起,在这秋天,蘸一抹晚霞的油彩,在画秋的诗韵,抚一把瑶琴,和一曲欢歌,再奏秋的旋律。

篇6:秋天现代诗歌

薄雾笼罩了玉带河

金色的田野播种了不老的爱情

以及欢乐和痛苦

露珠漏出光阴

一起滋润生命的枝条

我们一起感谢造物主,高尚背负着十字架

陇上土壤很清醒

正期待农夫一次原始野蛮侵袭

在她梦一般的岁月里

篇7:打开秋天优美诗歌

你好,秋天

七分微黄,两分墨意

便构成了秋天的章节

滴滴答答的雨从北向南

修补过往的夏天,季节的骨感

敞开了大地的辽阔

秋天的盛宴

如此热烈生动

成熟之后,或多或少的回忆

便醉了游子的心

更醉了

村口老槐树下张望的眼神

微风,轻轻地吹

从田里向田边,再向村庄

微风,一次又一次轻轻地吹

村庄像泊在远方的船

炊烟便成了我唯一辨认的航线

携一弯新月,田野小径

开成了成长的细节

无数次的.眺望,微风

轻轻地一吹就乱了心中的思绪

就乱了飞翔的时间

一时半会儿也没有醒过来

邂逅秋天

挂在树梢的不是果实

秋天整理的衣柜,被阳光的钥匙打开

亲人的丰收、喜悦、幸福

擦一把微咸的汗

便浸透了假想

为秋天

贴身编织金黄的憧憬

邂逅秋天

就是和家园相遇,就是

和芝麻绿黄豆棉花相遇

就是和丰收幸福相遇

画秋天

一群牛在山坡上

随手一翻,就把一粒粒鸟鸣

挂上了树梢

给沉甸甸添上一双翅膀吧

母亲的炊烟

又开始摇响童年的小路

湿漉漉的叶子

抽打着寒霜的苦涩

最后,秋天的出口

篇8:我的秋天诗歌

这首诗历来受到文学家的推崇和重视,许多学者已经用文学理论和修辞学理论对本诗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鉴赏。笔者认为语言学理论中的人际功能理论或许能为诗歌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所以本文以韩里德的系统功能理论的语气系统理论和人称系统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惠特曼的诗歌《啊, 船长,我的船长》。

一、 语气系统理论与诗歌分析

语言人际功能的任务是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语气系统是实现人际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它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的组合实现。主语通常是名词性词组构成的,限定词指的是时态或情态的助动词。主语是对命题的有效和成功负责的成分。 限定成分的作用是限定命题,使其成为实际存在的,可议论的概念。

1.语气成分。语气是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的次序或是否有主语决定的。主语在限定语之前,则形成直陈语气,可以有效陈述信息。本诗第一小节共有六个直陈句子,都是主语在前,限定成分在后,有呈现信息的功能,又通过其余成分提供新的补充信息。本节小句的主语分别是可怕的旅行、船、 战利品、港口、我、人们。旅行指的是南北战争,船指的是我们的军队,港口指战争胜利。在诗篇开头作者呼唤的船长正是领导南北战争的林肯。通过这六个直陈小句,我们获得丰富的信息:可恶的南北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军队经受住了各种煎熬,战争的完全胜利就在前方,我听到了胜利的钟声,人们都在欢呼雀跃。这是诗人对已经牺牲的林肯总统的呼告,诗人在向伟大领袖林肯传递战争结束,全国欢腾的信息。在与林肯的对话中,表现出战争取得胜利后,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本节后四句没有主语,只是描写了鲜红的血滴,冰冷,躺在甲板上等意象,这些短而不完整的小句给人以惨淡无力之感,表现出作者对总统逝去悲痛的心情。

第二节中这些句子直接陈述,“为了你,旌旗飘飘,号角长鸣,为了你,人们准备了无数的花束和花环,为了你, 人群挤满了海岸,为了你,这晃动着的群众在欢呼,转动着他们殷切的脸面。”短短几句诗句,展现出气势磅礴的景象,表现出举国上下陷入对总统沉痛哀悼的盛大场面,这正是直陈句高效陈述信息的作用。

祈使句的命令功能能够对听众进行直接呼吁,激起听众热情,甚至具有煽动采取行动的作用,从而使提供的信息再度强化。然而作者却对已经牺牲的林肯使用祈使句“船长啊,船长,起来吧,起来听听那钟声。”作者号召林肯总统起来加入到他们胜利的喜悦之中。在这里,祈使句的命令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船长已经永远离开了,他听不到诗人的号召,他不可能再站起来了。但是这样具有强烈感召力的语气却能深深打动读者,使读者在庆祝胜利的同时,陷入对总统无限的悲痛怀念之中。

2.时态。时态也是语气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由限定成分可以体现出动作与时间的关系。经常运用的时态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用以表达事件与现在的关系,从而从某种程度上实现语言的人际功能。

从整个诗篇的限定词可以发现本诗都是现在时态。不管是对已经实现的南北战争的胜利的描写,还是人们对总统逝世哀悼场面的描写都是用现在时态,这表明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 林肯的形象也是鲜活的,胜利和总统永远鲜活地活在此刻人们的心中,永远不会被时间所磨灭,永远不会过去。“我的船长不回答我的话,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我的父亲,感觉不到我的手臂,他已没有脉搏,也没有了生命”这两句描写林肯时运用现在时,让读者感觉林肯总统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他安详地躺着,睡着了。虽然总统的生命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已经终止,但作者对总统用否定的一般现在时叙述,使人产生总统还会回答我,还会感觉到我的臂膀,还会有脉搏,还会有意志的错觉。林肯总统的形象就被这几句诗句永远定格在现在, 他平静而安详。现在时还表现出诗人现在正处于无限的悲痛之中,也传达出诗人以及读者对总统的崇敬和思念之情永远停留在现在,成为永恒。

二、人称系统

人称系统作为人际功能的一个支系统,主要通过人称代词来实现其人际意义。韩礼德认为人称指代表示话语角色, 主要由人称代词体现。根据人称代词体现的人际角色关系, 人称系统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一人称指发话者或发话者及他人,第二人称指受话者,第三人称指发话者和受话者之外的其他角色。李战子在《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一书中指出“语篇中的代词指称能告诉我们作者是如何看待语篇涉及到的人物的。这些人称代词有助于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本诗人称的使用多样而富于变化,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在诗歌中交替出现, 对于表达诗人情感和拉近与读者距离引起读者共鸣有着重要作用。

1.第一人称的使用。经笔者统计,本诗全文出现第一人称九次,其中五次出现在第一节,开篇“啊,船长,我的船长!我们的艰苦航行已经结束,我们的军队经受住了煎熬, 我们争取的奖赏已赢在手中。”三个第一人称的紧凑使用有效地拉近了诗人与船长,也就是林肯总统的距离,体现出诗人与船长亲密的关系,他们是昔日的战友,共同为伟大事业而奋斗。此处的受话人是船长,诗人迫不及待地向尊敬的船长呼告捷报,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为战争胜利感到欣喜的情绪以及诗人与总统在战争中形成的真挚而伟大的革命友谊。 全文五次用“我的船长”,一次用“我的父亲“,一次用 “我亲爱的父亲”,如此亲切地称呼船长,表现出诗人对船长也就是林肯总统由衷的尊敬与热爱之情。林肯总统是革命的伟大领袖,是全国人民的父亲,也是诗人所尊敬的父亲。 然而诗人一个但是转折,描写我的船长,躺在甲板上我的船长,他滴着鲜血,身体已经冰冷。船长已经逝去,他还是诗人心中可敬可爱的“我的船长”,表现出诗人对总统逝去无限的悲痛之情。总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而他却与世长辞。这里的第一人称复数“我们”除了包括诗人和船长,也包括读者中所有拥护林肯总统,为战争拼搏的人们。 这里第二人称复数代词的使用引发更多读者站到与诗人统一的战线上,悼念总统逝世,支持伟大的革命战争。

2.第二人称的使用。第二人称代词共出现了七次,全部集中于本诗第二节。“为了你,旌旗飘舞;为了你,号角长鸣;为了你,鲜花彩带无数;为了你,海岸人群涌动;为了你,人们咆哮呐喊”。这里的你都指的是船长,也就是林肯总统。五个第二人称代词的重复密集使用,是诗人在向总统呼告,失去你全国人都万分哀痛,表现出林肯总统在全国人民心中的重要性,人们所做的各种悼念活动都是为了缅怀你,我们伟大的总统。此处,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拉近了逝者与生者的距离,虽然总统已经和我们阴阳两隔,但诗人对总统娓娓道来,仿佛总统在倾听,在看着全国人民举行的活动。这里诗人就像一种沟通逝去的总统与所描写的热爱总统的人民大众之间的媒介,诗人在对受话人船长,林肯总统的呼告中,向读者展现了总统在全国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林肯的逝世使得全国上下为之躁动,为之悲痛,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悼念林肯总统。第二人称的使用使总统受人爱戴的形象跃然纸上。

3.第三人称的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在全诗出现五次,除了指代事物,主要集中出现在第三节“我的船长不回答我的话,他的嘴唇惨白而僵硬,我的父亲,感觉不到我的手臂, 他已没有脉搏,也没有了生命”。第三人称在这里的使用使得受话人转变为读者,诗人已经忍不住对读者大声痛吼,表达诗人失去总统内心极度悲哀的心情。这样人称代词的转换会更容易把读者牵涉到诗人的思想世界中,就像诗人在向读者诉说和表达强烈的情感,能够激发读者体会到诗人的情绪和感情,并使读者产生共鸣,从而使全国上下都受到诗人情绪的感染,沉浸在对总统的哀悼之中。

通过对本诗人称代词使用的分析,笔者发现本诗三节使用的主要人称代词由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分别对应诗歌的第一第二第三节。诗人由对船长的呼告,向船长诉说战争胜利的喜悦转为对读者的倾诉,表达总统逝去诗人对总统的无限怀念深情。最后转为直接对读者呐喊,强烈感染了读者,对读者产生影响,引起读者对革命的同情和对总统的怀念,实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三、总结

《啊,船长,我的船长》是纪念林肯总统的不朽诗篇, 前人已从多个角度鉴赏分析过本诗。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语气,时态和人称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诗歌中的恰当运用对诗人情感的表达起着重要作用。正是语气系统理论和人称系统理论的巧妙运用才使得这首诗如此亲切感人,不仅表达诗人复杂深切的怀念之情,更实现了诗人与读者的心灵沟通和互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在诗歌中的重要意义,也为我们解读鉴赏诗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理论基础。

摘要:韩礼德认为语言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还具有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乃至于世界等功能。人际功能的主要体现形式是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应该也有语言的的人际功能。本文试从语言人际功能的语气系统和人称系统角度分析著名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

篇9:这个秋天里消失掉的我的夏天

游离的过往记忆>>>

Lor,具有AB血型和双面性格的狮子座男生,正在艺术学院学习油画。在别人画画的时候发呆,在别人睡觉的时候画画。喜欢胡乱的拍东西用图片纪录过往的记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零散的文字努力拼凑想要说的话。有时候总是会太过沉溺于回忆而无法自拔。会发呆到无边无际。南方温暖的冬天,却需要美好记忆的余温来等待春暖花开。回忆是支离破碎的画面、熟悉的味道、或者记不起名字的歌曲。关于未来太遥远了,怎么也看不见对岸。有天恍然醒过来。发现我就在对岸,我站在我过去的未来和未来的过去,我竟然会茫然到不知所措。只是我仍然热爱生活,也许这就足够了,我想。

没有人会留意,这个城市的秋天,

窗外阳光灿烂,我却没有温暖。

伴着我的歌声,是你心碎的幻想,

你用你的眼泪,抚摸我的寂寞。

——许巍《我的秋天》

我会每天坐在花圃的边上,看见Tin和乌鸦在羽毛球场上左突右窜,大声地欢笑,像没心没肺的小孩子,她们向我招手时我便对她们笑。我嗅一嗅,闻到花香。我伸出手,看见阳光在手心跳跃……

夏天铺天盖地突如其来时,我穿很宽大的T恤,旧旧的牛仔裤和跑鞋,蹬着变速车每天从城东一直到城北,穿过最热闹的街区,越过广场,经过废弃的运动场,然后晃晃悠悠地走进学校。

晃晃悠悠,晃晃悠悠……这样的日子仿佛没个尽头,我感觉自己应该是快乐的孩子,虽然心存阴霾。

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课的时候,看见透过玻璃照进教室的阳光里无数的微尘像鲜活的小精灵在四处漂浮,发呆了,灵魂出窍了,也随着它们不着边际地游荡。我看见自己穿越季节的更迭,留下歪歪斜斜,深浅不一的脚印。走到此时此地还一直往下走,走到一个谁也看不见的尽头,停也停不下来。我还看见我的忧伤像条小河缓缓地流,我想找到它的源头,我害怕突然有一天它变得汹涌。而我只能措手不及。

发呆的时候,Tin便从后边踢我的椅子。她总是絮絮叨叨地教训我说,你怎么还这样,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你没听老师说吗?现在是过度到高三的关键时期,不能再乱发呆。难道你不想考大学了,难道你放弃自己的理想了吗?你再这样我就不理你了……我假装无辜地望着她,乖巧得像个认错的小孩子。电扇在头顶哗啦啦地用力转,搅动着教室里的热气,转得我头晕目眩。知了在外面疯也似的为夏天的烈日较劲。夏天疯狂地蔓延开来了。

乌鸦每天带厚厚的小说不停地啃,在羽毛球场上活蹦乱跳,上课时偷偷听音乐,下课后和我们大声说话然后大笑。好像永远也长不大,毫无心机,没有任何预感的。我拍着她的头说,小孩子,都快高三了,还不快快长大。她嘟着嘴,白了我一眼“真像我爷爷”,然后转过头和Tin笑。到了考试仍拿前三名的成绩让我看。而我自己还是喜欢上课时在草稿上乱涂乱画,发现Tin瞪我才做出一副痛改前非、奋发图强的样子让她看。

日子像歪歪斜斜的脚步仍向前行。我们突发奇想要去爬山,到了山顶,就在上面哇哇乱叫……I believe I can fly , I believe I can touch the sky……仿佛想向人们证明什么。或者,找一辆三人座的脚踏车,一个黄毛小子和两个黄毛丫头,欢呼着招摇过市,引来路人惊疑的目光,放肆得毫无掩饰。

上课的时候我和乌鸦传纸条,讨论一起看过的书,我说小王子其实是个幸福的孩子,他只是不知道自己要的幸福是什么,所以他才选择离开,去寻找,不停地寻找。而我们每天也都在寻找,不断地告别……乌鸦则模仿霍尔顿的口气:他妈的,这个无聊、虚伪的世界……

偶尔看到高三年级的学长们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子让人心凉,老师的唠叨和不断发下来的带着浓浓的油墨味的试卷让人厌倦,更有夏天的知了让人烦躁——这该死的夏天,乌鸦怏怏地诅咒着。

乌鸦继续啃小说,Tin偷偷地翻阅时尚杂志,我仍在草稿上乱涂乱画,太阳继续每天从东边偷偷露出半边脸,映红天边的云彩,然后,突然蹦出来,得意洋洋地耀武扬威一整天,最后从西边安静地离开。日子就这样悄悄地在我们的欢笑声中溜走,慢慢远离。

王泽说:“心里面偷偷觉得自己在长大的日子开始了,我听得见自己生长的声音,骨头咔咔的拔节的声音,脑子喀哒喀哒转动掉屑的声音”。

有段时间,我似乎看到我的青春,平静而忧伤地走来。也仿佛听到了自己骨头咔咔的拔节的声音。窗外的树抽出新芽,然后满枝的绿,绿得不可开交,顶着阳光疯了似的往上长。而我则顶着阳光,每天满头大汗。开始歇斯底里。歇斯底里地运动,歇斯底里地讲话,开玩笑。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歇斯底里地无所事事,歇斯底里地寂寞,寂寞得感觉到心里隐隐作痛。放弃了自己一直喜欢做的事情,疏忽了一直爱不释手的玩物。和身边的朋友突然无话可说。有时,半夜醒来便倦坐在床头,抬头仰望星空,让月光落在身上,看着身后沉沉的黑影,一直到天边渐渐泛白,有时干脆一言不发地伏在栏杆上看天边的夕阳,紫红的彩霞像用艳丽的色彩画出的油画。

Tin说你沉默时的背影让我喘不过气来。我说我要用这个夏天燃尽我所有的力气,明年我就可以心平气和地面对所有的不适。Tin看着我,我便对她笑,故作放肆。

那时我和阿吉已经成了非常非常好的朋友,他长我一届,和他成为朋友的经过很简单,认识是在一场球赛上,每人进了一个球,赛后拥抱在一起。聊天时很投机,我借给他自己喜欢的CD,他借给我一直找不到的歌碟。就是这样,我们在一起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聊天和听音乐。

他常带我去他朋友开的酒吧,我们坐在吧台边,我要很浓的咖啡,他喝啤酒,有时抽烟。他的朋友在里面调酒,头发齐肩,高且瘦,不喜欢说话。阿吉说他很沉默,但是对朋友很热情。

酒吧不大,但摆设并不拥挤。来的大都是他们熟识的朋友,有时是悠扬如流水的纯音乐,昏暗的灯光,但更多的时候灯光耀眼闪烁,有时音乐激烈而嘈杂。我喜欢听这些音乐,撞击的金属乐,杂乱的电子乐和破碎的呐喊。那些人,面容不清,神情漠然,眼神游离……好像深海里的游鱼,漫无目的地在黑暗中游动,一边寻找想要的东西,一边在黑暗中释放心里的不安分。不断地释放。歇斯底里。

可我没有一点情绪,我看起来明亮而快乐,每天都顶着骄阳穿越半个城市到学校,安安静静地上课,偶尔发呆而已。但我在那炫目的灯光下,破碎的音乐声里,涌动的面容不清的人群中,被窒息的空气包围,仍然平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和沉沉的呼吸。我惊讶于自己的坦然。

我和阿吉说的时候他笑,他说自己很多时候烦躁得像只困兽,只有在这里才变得平静。有一刻我几乎看见自己心底涌动的绝望,但我拒绝面对,呼啸而来的还有我的忧伤,我害怕它们突然把我吞噬,而我却只能束手无策。

阿吉和我讲他破碎的家庭,说的时候很平静,仿佛述说着一个久远的与他无关的故事。他和我说他独自到过许多地方,他的旅途和他的梦想。我想象着阿吉的样子,背登山包,穿球鞋,平静而淡然地穿越繁华的街市,陌生的人群,在人来人往的广场,仰头大口喝水;或者在山上等太阳升起来照在自己的脸上开心地笑。阿吉说他总会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我总是停不下来,听见心里的声音低声地呼唤去行走。也许行走才能让我心里平静。虽然我不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但我想也许我会就这样一直走到老。”阿吉一边说话一边和着音乐扭动自己的身体。

“也许行走只是为了放逐你的灵魂,它找不到自己停留的地方,你不想让它突然有一天在沉静中以不可阻挡的方式爆发,或者就让它沉沉死去。”我看着他的样子,轻轻地说。阿吉停止了扭动,但他不看我,“失眠的晚上我总是想起我爷爷。他努力地给我所有我希望得到的东西,除了完整的家。小时候我躺在他怀里听他讲故事,看见萤火虫星星点点地飞舞,我伸出手去捉它们。等打开手来看,才发现手心里空无一物。后来爷爷死了。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什么也留不住,但我知道世上仍有许多美好的值得我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寻找的东西。所以我并不让自己感觉到绝望。”

准备分班的时候,Tin和乌鸦都选择了外语。Tin希望自己将来能做导游,乌鸦想考日语,乌鸦说在老去之前一定要到日本看一看樱花如何的缤纷满枝,我学画画,想考设计。Tin开玩笑说,如果你做广告设计就找我做你的模特,我说你做我的终身专职模特好了,顺便兼职翻译。她笑着不说话,风吹过来,吹散她的发,白色的裙子随风飘摇,像一只随时准备随风起舞的蝴蝶。

当太阳移到北回归线上,几乎以直射的角度来虐待我们的时候,我们都开始意识到了什么。分班的时候,我和Tin同班,乌鸦去了重点班。去之前她每天忧心忡忡的,她说她去了会疯掉的,整天就那样坐着,讲话要小心翼翼,大笑一次会变得很奢侈,看小说就得背负罪恶感了。开始我和Tin劝说她的时候她还有情绪,后来就妥协了,我说你如果还想去日本就乖乖的,结果她就真的乖乖的了。

现在只有我和Tin在说话了。有时候突然意识到什么,我就突然说不出话来,把头埋进试卷里,让自己对这些试题习以为常,并喜欢它们的油墨味。偶尔发呆被Tin瞪,或踢椅子,就不敢看她。我们仍然一起大笑,但表情收敛了许多。

我和Tin一起经过乌鸦的教室,起初,她还会向窗外望,看到我们了,就高兴地招手。后来就只看见她埋着头,脸全都被高高的书给挡住了。有时我很想看看她的样子,以前她可是什么都不在乎,整天乐呵呵的。也许她现在已经习惯面无表情了。

有一次我和Tin拿着羽毛球拍兴高采烈地去找她。我看见她疲惫的眼神突然一亮,但马上又黯淡下去了,说还是算了吧,转身缓缓地走进教室。我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终于看到所有那些曾经快乐的时光以无法挽回的姿态悄悄地溜走,头也不回。

我已经开始画画了,进步非常的大,并且开始习惯和Tin单独相处。每天在她家门前等她,面对面地吃早餐。我骑车,她坐在后面。经过那个运动场便放慢速度看日出,等着太阳渐渐映红半边天然后蹦出来刺痛我们的眼睛。我看见飞鸟飞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Tin只是安静地微笑着,仿佛不会有任何东西开始或者结束。

偶尔不想上课了就去画室,有时Tin来做我的模特。她看英语资料,我认真地画。画画的时候我心里平静得如一面无风的湖水。忘记了所有的一切,而且没有任何杂念。Tin说她喜欢看我画画时认真而且平静的样子,眼神里有一种很锋利的东西像要刺穿一切。

我仍断断续续地接到阿吉从不同的地方给我打来的电话和寄来的盖着不同邮戳的明信片,有时他给我写很长的信,给我邮他在各处淘到的他觉得我会喜欢并且我真的喜欢的东西,其中有许多是我一直在找的CD。有时他会消失掉很久没有任何消息。

他回来了我就和他去那个酒吧,要很浓的咖啡,彻夜聊天。我曾经带Tin去过那里两次,第一次她只呆了不到十分钟就离开了,第二次呆了很久。她用略带恐慌的眼神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惊讶地看着我的脸,看了很久。我和着音乐兴奋地摇动着脑袋,眼睛不看她。

我送Tin回去的时候她问我为什么喜欢那里,我不知该怎么回答,说那里能给我想要的兴奋。Tin沉默了。到她家门前时,她停下来对我说,不管怎样,我只希望你快乐。我说我知道了,我也希望你快乐,晚安。看她走进去,把门轻轻关上,从房间的窗口向我招手。我突然感到很悲伤,仿佛有什么尖锐的东西划过胸口。我看见我的脚步混乱而且模糊不清,所有的理想和现实被我捣弄得杂乱而且不堪一击。我感到眼泪轻轻地流了下来,然后用手背去擦,却怎么也擦不干。

后来,在离高考差不多两个月的一天,阿吉突然对我说他要把自己所有的不安分收敛起来,心平气和地接受所有他曾经厌倦的约束。他真的就这样消失了,一直到高考后都没有再出现,我想象着他白天压制着自己去做那些不讨人喜欢的题目,晚上安安心心地躺下便沉沉睡去。这些对他来说并不是太难,我想。

那天他说,我希望你快乐,我看得到你的忧伤。我带你去那些地方,带你听那些音乐是希望你能坦然面对它们。学会承担它们带来的痛,并且毫无怨言。只会释放的人是懦弱的人,我希望你不是懦弱的人。我希望你快乐。他讲这些话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那些东西又尖锐地划过胸口。

八月二十二日,我从教务处办理完所有的转学手续后,走出学校大门。我看见头顶的太阳明晃晃的,有一瞬间我感觉昏眩。我用手背挡着眼睛,我看见我的影子躺在地板上,仿佛随时可能蒸发掉的样子,然后我走了出去……

过了似乎很久以后的今天,当我已经开始按时作息,坐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课,晃晃悠悠地穿过足球场到画室里安静地画画,努力地使自己的生活慢慢有规律,平淡,并且很安静时,我仍然不能给自己一个来到这里的理由。我常想起那个下午,昏眩的太阳,我以盲目的神情走了进去,然后以很孤独的姿势走了出来,拖着仿佛马上就要消失掉的影子……

我的生活突然脱节了,或者说是出现了断层,在我还没来得及或根本没有意识到做准备的时候,迅速地从这个位置跳转到了另一个位置,就像一部正映在观众兴头上的电影,在这一刻戛然而止,紧接着出现了一组毫不相关的镜头。

Tin说你在那里要好好的,不要让别人为你担心。于是我就让自己过得好好的,毫无怨言,心平气和。按时起床,进教室,上课听讲,偶尔发呆,看见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教室,映出无数游离的微尘,恍惚好像过了几个世纪一样。窗外的树上有小鸟欢快地跳跃,我坐在树下,看见阳光透过树叶星星点点地撒在我的脸上,细细碎碎地落在地上,我伸出手让阳光在手心里跳跃,突然就开心起来。

K是我来这里能讲话的朋友,同一画室的。每天等他经过我们班来叫我,一起去画室。走过很安静的走廊,穿越空旷的足球场,惊飞草丛里的昆虫。两个人有时不说话,有时开玩笑,笑得没心没肺,肆无忌惮。那些时候我知道我是快乐的,直接而且明朗。画画的时候放欢快的或者悠扬的音乐,偶尔抬起头来聊天。说到高兴的地方就停下来笑得前仰后合,累了就听他们弹吉他,坐在草地上,月光倾泻下来,抚摸着每一个人,还有吉他声,一切都美得像只有电影里才会出现的镜头。K跟我讲他喜欢的女孩子,和她拌嘴,为一些小事或者小小的误会。我们聊我们的理想和不可预见的未来。我看见他每天挂着笑容,好像从没有忧愁。

阿吉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画一幅素描,准备收尾,之前我用厚重的色彩画一组静物。我感觉很累,我在画室里已经呆了五个小时,我每天都花很长的时间在里面,从原来的一个人到渐渐变得人声鼎沸再到人们一个个地走掉,只剩下我,听得到外面的风声。

阿吉说我现在在一个大学里面了。我一直想去北方,可后来就不想了,那里太冷了,还是留在适宜的南方。他说话时信号极差,间或传来沙沙的电流声。

他告诉我他高考后到一个深山的村落里住了一个月,他以前就一直很想去的,终于去了。那里有无数的树,郁郁葱葱的,包围着几户人家。抬头仰望只有几座山包围着截下的一小片天空。静得只听见远处的鸟叫声和风刮过时的呼啸声,偶尔会有狗吠。他说我感觉我的灵魂突然平静了下来,突然就不再挣扎,安安静静地观望着这一切。他还说我和他们一起耕作,看见炊烟升起就回家和他们一起吃饭。晚上听见吹过树林的呼呼的风和动物夜出觅食的声音。

“我无法忘记那里炊烟袅袅的景象,仿佛是梦过几百次的画面。我看这些生灵静静地生息,鸟儿在不远的地方跳跃,花草树木随风轻扬。有一刻我想我就这样在这里老死好了……”

我在这边静静地听他讲话,带着微笑。我微笑着,看见所有的记忆,那些凌乱的片段,定格的画面,停留的气味,凝固的声音,和那些无处不在的颓废、忧伤、痛苦、歇斯底里,还有眼泪混杂着的流失的时光、破碎的理想。我看见所有的一切都被时光的潮水猛烈地冲刷。随着大潮退呀退,退到看不见的深处去了。我希望它们就这样被遗忘掉。我还看见时光悄悄溜过指间带走了仿佛已经久远的所有的涌动,消失在世界的尽头。

后来阿吉说,我希望你快乐。我说我很好。我变得心平气和并且学着不露声色地面对所有的人和所有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对任何人和任何发生的事情毫无怨言。我走在这些斑驳交错的小路上时心里平静得只剩下心跳和呼吸。半夜突然醒来,看一看窗外清冷的月亮又躺下安心地沉沉睡去。

阿吉说我很高兴你这样,虽然我们知道什么也不能挽留,但我们一直热爱生活,并且有自己的理想,从未让自己绝望。

我说是的,我也希望你快乐。如果还有机会就找你踢球,听我们喜欢的音乐。阿吉说认真画你的画,你上大学了我就去你的城市找你……

我和K画累了的时候就在学校里乱逛,坐在篮球场边看老师打球,和小孩子嬉戏。或者坐在足球场边又长又宽的台阶上面对着偌大的空荡荡的足球场聊天。我听见昆虫夜出呼朋引伴的歌声,仰望满天的星星,我想这一刻我多么喜欢这里,这个仍然陌生的地方。这个我的心灵被流放的地方,有时经过IC电话亭边想到给Tin打电话,听见她在那头说,喂,是你吗?然后我轻轻地浮起了笑,说,是我,你好吗?

我给乌鸦打电话,她总不在,或是匆匆地就挂了。有时我发现我们之间突然无话可说,我说我们终于不再对上帝的摆布挣扎了,她只是沉默。后来她给我写了一封信——

你还好吧?以前的你离现在好像很久了一样,别忘了我、忘了Tin,就好了。

如果我真考上那个学校了我就不补习了。以前我是从来不相信命运的,但现在我想我得改变我的固执了。也许命中注定我要去哪个地方,我就去吧。

听人说女生的记忆力比男生好。我想我不会忘记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朋友的,我这个人常常鄙弃过去,却又不知不觉地回忆过去。以前觉得这样很没有出息。

我和我的香港老师Mrs·陈学会了一个词——希望。那天我一直说‘应该……’而她说以前她也喜欢说‘某事应该……’而今改为‘希望’了。有点沧桑的味道,但现在我也用‘希望’了。

那天是去考外语复试的前一天。我一到她家刚想开口说话眼泪就下来了。为何而哭,我也不知道。为那该死的高考?为那些为高考放弃很多东西的日子?为未卜的将来?哎——总之我哭了。后来我跟她说我看过的小说,她很耐心地听。我很羡慕他们。他们是基督教徒。他们总是很平静,她只用一个很简单的理由解释他们从香港来到我们这个小城的原因:因为上帝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对的,善良是对的。她说人不能一辈子只忙着挣钱。还应学习或者到别的地方别的国家去看一看别人的生活。我以后很有可能是要当老师了。有时候我想,做像Mrs·陈一样的老师也蛮好的,然后我就高兴了起来。

朋友是烟花,绽放完了,就各自走开,我们不得不承认。再也没有像《小王子》里那条代表轮回的蛇了。只是不知道各自思念对方有多久。呵,也许说这样的话还为时过早了。也好,早晚要说的。走了,散了,结束了……

还记得我们高二那年我跟你说我们的背景不同做不成很好的朋友吗?我这次告诉你你那时不理解的‘背景’的意思吧。其实很简单,在前面加上‘家庭’就是了。我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不得不深刻理解‘责任’二字,并时时刻刻记得要去履行。

我家人极反对我暑假打工,理由是我还没有到打工的年龄,也许没有那能力,可他们不明白我只是想学点经验去大学后能为自己赚钱,减轻他们的负担,他们并未知道我现在对‘责任’二字理解到什么程度。

我现在每天学日语,也许有一天老天眷顾到平凡的我,我还真能去日本穿和服在樱花树下照一张满脸开心的照片呢。

就这样吧。

乌鸦

9月21日晚

仿佛过了好几个世纪了,又恍惚只是在昨天,我只是小睡了一会,偷偷伸了一个懒腰,突然发现我已经不是在熟识的路上了,我坐在陌生的广场看陌生的人来人往,和不熟识的人面对面地说话,坐在陌生的明亮的教室里发呆,我看见岁月哗啦哗啦地向前奔流,永不止息。

天气开始变凉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就要来了,我闻到落叶的味道,踩在上面听见清脆的欢快。我喜欢秋天,秋天有最美丽的日出和日落,还有大片大片的金黄色的稻田,看见飞鸟飞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听见他们渐行渐远的歌声。这是个离别的季节,并且适合怀念,还有那深远深远的蓝色天空。

十一

九月四日,Tin来看我。

我们在河边坐了一个下午,她说她也要转学了,没有说理由,明天一大早就走。送她上车回去的时候我拥抱她,我说我转身走了就不回头了,可我还是忍不住回头去找她,我看见人潮涌动,车来车往把我们隔开,然后慢慢淹没。

第二天早上,Tin给我短信说:“我走了,希望你快乐。”我正准备进教室,树枝上的欢快的鸟儿突然呼啦一下腾飞起来,一哄而散,消失在紫色的云端。

我又感到了那种尖锐的刺痛。狠狠地划过。

我终于告别了一切。告别了所有的人。

告别过往。

十二

尘土飞扬的季节不会有舞动的妖艳,

要相信现实比梦想多一种元素叫“残酷”。

不是游戏人生,只想活出自我。

延伸的路看不见尽头。

是走吗?

上一篇:调度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值班制度下一篇:从自身经历谈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