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上古天真之妄

2024-07-01

《内经》上古天真之妄(共4篇)

篇1:《内经》上古天真之妄

《内经》上古天真之妄

《内经》成书距现在虽然已有多年,但人类个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未发生多大的改变。《内经》的理论对于现代中医临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上回梁冬问道:这句话怎么讲?“以欲竭其精”。

徐文兵:这样的话就是很亢奋的,但是带来的结果就是把你那个精气神儿那个物质基础的那个“精”,肾精给透支光了。而那个肾精呢,又是我们说的那个练精化炁、化出的那个元气的根本。然后没有肾精以后呢,你那个真气也就是我们的那个元气也就耗散掉了。刚才我说了,喝完酒之后,感觉那个气是散的。所以下面它那句话叫:“以耗散其真”,把那个元气给散发掉了。

梁冬:然后他说的是,这个《黄帝内经》讲哈,“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哈,什么叫作“不知持满”?“持”呢是保持的“持”,“满”呢是满足的“满”哈。

徐文兵:我们开始说那个“敦敏”的时候就说了,叫什么--离中虚,坎中满。坎是肾,所以“持满”就是要养护我们的肾精。肾就像是一个容器,它包裹了我们所有的精髓、精液。。然后你打开水龙头,哗哗流,叫“不知持满”;“醉以入房”,叫“不知持满”。

梁冬:“不时御神”呢?

徐文兵:这个不时御神。

梁冬:让我解释一下,“shi”呢是时间的“时”,“御”呢?是就那个皇帝的那个“御”呀,就御前待卫的“御”。

徐文兵:对对对,驾御的“御”。

梁冬:驾御的“御”。啊,神呢,是神仙的“神”。“不时御神”

徐文兵:对,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就是四季昼夜的变化。天上有天神,它有个变化规律;人身上有人神。叫天人合一,就是人的神跟着天神的节奏去走。这个“走”是按时间,就是24小时的变化,它有个规律;四季的变化,它有个规律。你如果把它调到,按照时间、时辰的变化,做到天地同步的话,你会很省劲。这就叫“不时御神”。如果说,你“按时御神”,你会很省劲;如果你不按这个时辰走,不按这个季节走,那你会活得很累。很多人说,我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可以呀,你消耗能量就大。就好像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一样,你要顺着地球自转那个方向去发射,你省燃料。你说,我可以呛着发。可以,那你就多带几百吨燃料。这叫“不时御神”。

梁冬:“务快其心”哈。

徐文兵:“务快其心”--现在流行一句话,叫“玩的就是心跳”。

梁冬:对,这是王朔说的嘛。

徐文兵:对,就是现在很多有病的人追求的就是什么?什么来刺激,什么能让我兴奋,什么能让我动心,什么能让我动神。这种追求的结果其实就是纵欲。

梁冬:没事儿去蹦个极呀,打个那个什么枪啊。

徐文兵:追求所有能让他心跳加快的那个东西。看恐怖片呀,坐过山车呀,然后不停地换男友女伴呀……因为什么?审美疲劳!看现在这个伴已经没感觉了,好像左手摸右手,一点感觉都没有,就换一个再来心跳。但是这种动心、动神的过程,我刚才说了,还是在消耗你的肾精。有一种方法,不追求心跳加快,仍然得到愉快的方法,就是我们说,那种在极静,静坐,站桩,参禅的情况下,那种悟道的感觉。很多人静不下来,所以只好让吸毒“务快其心”,喝酒“务快其心”。

梁冬:哦,就是说,事实上你看到很多人呢,那个打坐啊,在参禅啊……

徐文兵:哇,人家美着呢。

梁冬:他自己……natural high!你们以前全都没有natural high!自己愉快着呢。说是比较环保的一种愉快,是吧?也不折腾别人,自己也挺愉快。而且呢,还不会引起人家妒忌……

徐文兵:而且,最好的节能减排。节你自己的肾精,节能。

篇2:《内经》上古天真之妄

【本章要点】

一、说明养生的积极意义。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而且是延年益寿的有效措施。

二、具体指出养生的方法: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体格的锻炼。

三、人生的生、长、衰、老过程,以及生育的功能,主要关键都决定于肾气的盛衰。

四、举出四种养生者的不同养生方法和结果,来启示人们注意养生祛病延年。

【原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①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术数②,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③,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婬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④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陽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陽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陽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⑤,把握陰陽,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陰陽,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⑥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陰陽,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注释】

①天师:黄帝对岐伯的尊称。

②和于术数:指用合适的养生方法来调和身体。

③恬惔虚无:恬惔,指清闲安静;虚无,指心无杂念;恬惔虚无,指内心清闲安静而没有任何杂念。

④天癸:指先天藏于肾精之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发育成熟的物质。

⑤提挈天地:指能够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

⑥恚嗔:恚,指愤怒;嗔,指仇恨;泛指愤怒、仇恨等意念。

【译文】

从前的黄帝,生来十分聪明,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言谈,幼年时对周围事物领会得很快,长大之后,既敦厚又勤勉,及至成年之时,登上了天子之位。他向岐伯问道: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至半百,而动作就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不同所造成的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不会养生所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能够取法于天地陰陽自然变化之理而加以适应、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一定规律,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所以能够形神俱旺,协调统一,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把酒当水浆,滥饮无度,使反常的生活成为习惯,醉酒行房,因恣情纵欲而使陰精竭绝,因满足嗜好而使真气耗散,不知谨慎地保持精气的充满,不善于统驭精神,而专求心志的一时之快,违逆人生乐趣,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所以到半百之年就衰老了。

古代深懂养生之道的人在教导普通人的时候,总要讲到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因此,人们就可以心志安闲,少有欲望,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疲倦,真气因而调顺,各人都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人们无论吃什么食物都觉得甘美,随便穿什么衣服也都感到满意,大家喜爱自己的风俗习尚,愉快地生活,社会地位无论高低,都不相倾慕,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引起他们注目,任何yín乱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能力大的还是能力小的,都不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动心焦虑,所以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危害所致。

黄帝说:人年纪大的时候,不能生育子女,是由于精力衰竭了呢,还是自然规律呢?岐伯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盛旺起来,乳齿更换,头发开始茂盛。十四岁时,天癸产生,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来潮,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真牙生出,牙齿就长全了。二十八岁时,筋骨强健有力,头发的生长达到最茂盛的阶段,此时身体最为强壮。三十五岁时,陽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四十二岁时,三陽经脉气血衰弱,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的气血也逐渐衰弱泄,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失去了生育能力。男子到了八岁,肾气充实起来,头发开始茂盛,乳齿也更换了。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泄,两性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骨强健有力,真牙生长,牙齿长全。三十二岁时,筋骨丰隆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竭。四十八岁时,上部陽气逐渐衰竭,面部憔悴无华,头发和两鬓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骨的活动不能灵活自如。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是接受其他各脏腑的精气而加以贮藏,所以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外溢精气。现在年老,五脏功能都已衰退,筋骨懈惰无力,天癸已竭。所以发鬓都变白,身体沉重,步伐不稳,也不能生育子女了。黄帝说:有的人年纪已老,仍能生育,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是他天赋的精力超过常人,气血经脉保持畅通,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虽有生育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便枯竭了。黄帝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年龄都可以达到一百岁左右,还能生育吗?岐伯说:掌握养生之道的人,能防止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高,也能生育子女。

篇3:《内经》上古天真之妄

《黄帝内经》开篇就论述了上古先人们的养生保健方法。经云:“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段著名的记述,十分清晰地记录了上古先民采用的养生方法,就是独立于天地之间,把握住阴阳的变化,保持全身肌肉犹如一体的站桩功境。这种养生的方法在武当太乙内功文化中,比比皆是。诸如武当太乙“罗汉醉酒图”中的“罗汉抱腹桩”,要求两脚踏着大地,身体屹立在天地之间,双手合抱小腹下,行吐纳、观想等内功心法。虽然从功法名称上带有后来佛教的影响(功法名称应该是为后期传承者所改或所加),但从其功法本身的特性看,其朴实无华简单实用的功法,明显带有先秦上古时期的痕迹。这些功法,从桩架结构到行气方法等内在意识的运用,都可以佐证《黄帝内经·上古天真》的论证。有关这些文化的现象,还可以从远古的“图腾”上窥见其身影。

1975年,青海乐都地区出土的文物双耳彩陶上有一彩绘浮雕人像。塑像二目微闭,口张大近圆形,腹部隆起,双脚平放略比肩宽,下肢弯曲呈蹲裆式,双手张开置腹部两侧。就人物的动态而言,二目垂帘状似凝视守神,圆张之口似气功吐气过程发“呵”声,显然是在进行呼吸精气。双手的姿势和蹲裆式的架子则表现出站桩功气沉丹田的神态。这个彩绘浮雕的形态与武当太乙内功文化《罗汉抱腹桩》的桩架结构完全相同,直接证实了《黄帝内经》中有关上古真人养生的论述。同时也表明,武当太乙内功文化的“呼吸精气,吐故纳新,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内修思想,早在四五千年前黄帝时期的马厂文化时代就已经较为完备。

在先秦诸贤中,最著名的养生家非彭祖莫属。《庄子·刻意》中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在众多的史料中都记载上古时期的养生家—彭祖,在修炼界看来,彭祖不仅是有记载以来,中国传统养生术的鼻祖,而且是华夏远古文化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接性的代表人物。后世各家学说的养生精华均来自此人,道家尤以此人为宗,他提倡的“吐纳导引”、“熊经鸟伸”等一系列的养生要旨,影响了后来几千年的中华练养文化。

武当太乙门内功文化中,有相当多的功法,都直接或者间接地体现上古文化的神韵。诸如彭祖的《灵龟胎息法》、《鹤形》及《蟾月图》等,作为上古文化的重要代表,具体地展现了上古先人诸多的文化内涵。它们当中大多都是建立在彭祖仿生学的基础之上,甚至直接来源于彭祖,诸如鹤眠三式、灵龟胎息三式及熊形三式。

《灵龟胎息法》秉承道家的“复归于婴儿”,模仿的是“婴儿”在胎内的呼吸,是一种特殊的呼吸方法。在没有食用外来有质食物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肚脐进行呼吸,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当“凡息”尽的时候,“真息”才出现。“真息现,则周天开,周天开,则内气行,而大药生”。

太乙门中彭祖所传的“灵龟胎息大法”,从模仿灵龟采天地宇宙之灵气,吸日精月华之精微开始,进而进入冬眠停止“外息”,此时启动“胎息”,进入“凡息尽,真息动”的先天龟息真境。由此大周天开通,积累“大药”步入登顶成圣之途。“灵龟胎息法”把上古的养生术中的练形导引、呼吸精气、凝视守神等多种方法融为一体,体现了上古养生术简单、实效的特性。

“鹤眠一法开督脉”,这是对彭祖“鹤眠”一法内涵最贴切的解释。彭祖所传的“鹤眠”,是武当太乙内功文化中一个主要的“卧功”练习法,在上古的文化领域中,养生家们也被称之为“炼气士”。按《说文解字》中所解:“炼者,从火,柬声。本义:提炼。”“火”,在传统的内炼学说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素有“无火不成丹”之说。“火”的另一个含义,即“阳”。“进阳火,退阴符”。所谓“阳火”,就是指的督脉之真阳。从古至今,所有道家内炼学追求的唯一目的,就是练成纯阳之体。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总督一身之阳经,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是行大小周天极其重要的经脉之一。“督脉三关开通难,通了三关证地仙”。彭祖“鹤眠”直行升阳大法,顿开督脉三关,进入周天循行的境界。

《蟾月图》则是武当太乙门的核心功法之一。顾名思义,《蟾月图》即蟾与月亮的彩图,蟾为灵动,其象乃月,月交日映而生辉。“蟾映月象凝神立,顿叫天罡纯阳生”,“日月并轮,地天交泰,譬日月经天之法,绳之衡准,气化周宫,纳天象于丹法,融脉气通丹道,仙丹共用,顺逆之别也”(李兆生先生《医宗慧照心传》)。《蟾月图》喻“蟾”“禅”以现修真之法相,合虚空以成入道之真机。在后世的功法论述上,仍然带有后期佛教的影响,但其功法本身体现的则是古天人合一之说,表大道玄机之密律。“一阴一阳一太极”,太极混化反无极,无极清净归太虚。太虚者,无上大道是也。《蟾月图》一法尽显太虚无上之妙道矣。此法道妙,出于太极,分化无极,道体含义,“尽在朦胧寂静中”体现人天同律之微。寂兮寥兮,其神妙境界只能意会,岂可言表乎?

蟾乃上古先人所崇拜的神物,从出土的彩陶文物中证实,早在公元前6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把蟾以图腾的方式普遍记录于各种器皿上。考古学家一般把这种现象归于生殖崇拜,而修炼界往往有自己的看法。

“月魄寒辉凝太空,蟾禅何故碍蜻蜓,碧波孕育藏真体,分洪水晓潜阳升。”《蟾月图》的歌诀充分体现了先人一贯的修真要旨,也说明了这个典型的上古文化内涵境界。

篇4:《内经》上古天真之妄

‖SW01—Q0214(天癸……皆极)‖→‖SW01—Q0215(八八)‖迁移说明:

1、“天癸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十二字,原位“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句后,义理不通,显见窜简,当迁出;

2、《内经注评》云:“‘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此十二字,当在‘则齿发去’之前,方能与女子七七壬癸竭相对称。据丹波元坚《素问绍识》说:‘推上下文,天癸竭云云四句,似宜移于‘八八’下,恐是错出’。”

3、《内经校释》云:“详文意,若七八已形体皆极,则八八之年仅齿发去,甚为无理。七八文下王冰注云:‘丈夫天癸,八八而终。’此论甚当。”

4、坤从诸家之识,据此迁移,义理犹通。

‖SW01—Q0201(肾气盛)‖→‖SW01—Q0202(二七)‖迁移说明:

1、“肾气盛”三字,原位“女子七岁”句后。女子方七岁,肾气正处填充阶段,何以得盛?与生理规律不符,其理不通,显见窜简,当迁出;

2、遵“男子二八”之理,当迁至“二七”句后、“而天癸至”句前,方与女子生理规律相符,男女肾气之论相类。

D0000关于篇名之论:据《说文》:“论,议也”、《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周礼.考工记》:“坐而论道。”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论”、《韩非子.五蠢》:“论世之事”、《管子.五辅》:“论贤人,用贤能,而民可使治”、《吕氏春秋.慎行论》:“闻言必熟论”、《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群言,而研一理者也”、《卫气》LS52-Q0101“博哉!圣帝之论。”可知:

1、古之论者,必国之君臣、大贤群议、问答互见、循名究理、议论大道之文体也。却此,篇名不足为论,而当谓之以篇也。

2、《黄帝内经》全书,《素问》与《灵枢》合162篇,以“论”名篇者,凡81篇,正合九九八十一黄钟之数;非“论”名篇者,亦81篇(《论勇》除外),均已迁至《黄帝内经素论》八十一篇内,而成君臣具论。

C0101昔在黄帝:

1、黄帝,即远古时的黄帝。开篇即点明,《黄帝内经》并非黄帝时代所撰,亦非黄帝亲自所撰,而是后人在讲述黄帝与岐伯、鬼臾区、伯高、少俞、少师、雷公六位大智博士和贤臣共同研究上古经典,相互探讨、传授自然之道、生命之道、疾病起源、诊断防治、养生之道的故事;

2、黄帝生卒为公元前2717-25,20岁登天子之位,在位,寿至118岁。《论语·五帝德第二十三》云:“孔子曰: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睿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服牛乘马,忧驯猛兽,以与炎帝战于阪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治民以顺天地之纪,知幽明之故,达生死存亡之说。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考日月星辰,劳耳目,勤心力,用水火财物以生民。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数,百年而移。故曰黄帝三百年。”《黄帝内经》开篇之句“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或引自孔子《论语》,可为成书于孔圣之后证据之一。

3、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亦有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录以奉考。

C0101幼而徇齐:

1、《内经注评》注:“《礼记.曲礼》:‘十年曰幼’;徇,xun2,《通雅》:‘徇,迅也;齐,疾也’。言圣哲遍知而神速。”

2、幼者,小也,少也;《尔雅》:“徇,遍也。”即普遍、全面;《 尔雅》:“疾,齐也,壮也。”徇齐,即全面发展。幼而徇齐,即少年时就全面发展。

C0101敦:《尔雅》:“敦,勉也。”即勤勉。

C0101成而登天:

1:成,指成年;成而登天,即成年时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关于天子,《吕氏春秋》(卷一.孟春纪.第一本生)有云:“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是勿撄之,谓之天子。天子之动也,以全天为故者也。”

2:在“成而登天”句后,黄元御《素问悬解》卷一解云:“黄帝铸鼎于鼎湖之山,鼎成升天,而西汉方士传述此语,意黄帝、老子为道家之祖,尚养生之术,其终当不死也。”此方士玄虚之言,有违《黄帝内经》本经之唯物观,不足取信。

D0101天师:即岐伯,黄帝之臣之师,天下人之师。据《著至教论》SW75—D0601云:“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可明天师之义。

D0101春秋:

1、《百度百科》云:“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2、春秋,即年龄之代词。

Q0101道:此独指养生之道。道,广义字,如:

1、《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道即原点之零,一之来源,万物起源;

2、《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可见道即大,有无限之意;

3、《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即自然规律;

4、《周易.系辞上传》:“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可见道即阴阳之道。

Q010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1、据《广雅》:“术,道也”、《说文》:“术,邑中道也”、《广雅》:“术,法也”、《战国策.魏策》:“臣有百胜之术。”可知:术即方法。

2、据《说文》:“ 数,计也。”可知:数即计量、量度。全句为:效法于阴阳之理,遵循方法和量度。

Q0101天年:无病无灾时,人之自然寿命,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详见本经《寿夭刚柔》、《生气通天论》、《阴阳二十五人》、《通天》等相关论述。

Q0102好:《内经校释》校注:“原作耗,《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耗作好’……好,与上文欲字相对,义胜,故据改。”从之。好,嗜好。

Q0103虚邪贼风:

1、《内经校释》注:“此指一切反常的气候及外在的致病原因……所以王冰说:‘邪乘虚入,是为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

2、指八方之歪风邪气和恶劣气候。

Q0103恬淡:

1、恬,tian2,《广雅》:“恬,静也。”即宁静;

2、淡,dan4,同憺,《说文》:“淡,安也,从心,声詹。”即安心。

3、恬淡,即宁静安心。

Q0103真气:

1、《黄帝内经.刺节真邪》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2、此真气者,空气也,氧气也。真气从之,即呼吸顺畅。古人不知氧气,然自然之物,其理恒常,此名殊而质同也。

Q0104任其服:《内经校释》注:“衣着随便。任,随意。”即随意穿戴。

Q0104乐其俗:《内经注评》注:“俗,习也。《释名》:‘俗,欲也,俗人所欲也。’指以自己的习俗为乐也。”

Q0105贤、不肖:

1、据《说文》:“贤,善行也。”取善良之意;

2、肖,xiao4,《说文》:“肖,骨肉相似也。不似其先,故曰不肖。”不肖,贤之反义词,取邪恶之意。

Q0105德全不危:

1、《庄子》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庄子之言妙极,当为终解。

2、德者,物之属性也,此喻人之体质。德全不危,即体质完好而无病患之危。

D0201耶:《内经校释》注:“邪,同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Q0201→Q0215女七男八:《论语》(孔子家语.第六卷.本命解第二十六)云:“孔子对曰:是以男子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十有六而精通;女子,七月生齿,七岁生龀,十有四而化。一阳一阴,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孔圣女七男八节律之论,契合人体生长自然规律,当为终解。

Q0201肾气实:肾气充实。在“女子七岁”后,依Q0208“丈夫八岁”义理,或脱“肾气实”三字,姑以译文加而补,存疑待考。

Q0202肾气盛:“肾气盛”三字,原位“女子七岁”句后,详见迁移说明。

Q0202天癸:

1、《内经注评》注:“天,天一之谓;癸,为十干之一,属水。天一生水,故名天癸。马莳:‘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积而成,故谓阴精为天癸也。’一般指肾所藏之精,是一种促进生长和生殖机能的物质。”

2、《 内经校释》注:“促进生殖机能的物质,称为天癸。它的产生是肾气作用的结果,并以阴精作为其物质基础。因此,它既不同于肾气,又不同于阴精,但与二者关系至为密切。”

3、《太素》卷第二《寿限》杨上善注:“天癸,精气也。任冲脉起于胞中下极者也,今天癸至,故任脉通也。伏冲之脉起于气街,又天癸至,故冲脉盛也。二脉并营子胞,故月事来以有子也。”

4、古之天癸,当应现代医学之所谓性激素:男子为雄性激素,女子为雌性激素。从前后文意看,不宜解为男精女卵,亦不宜解为肾气,因天癸生于肾气。 古人不知性激素,然自然之物,其理恒常,此名殊而质同也。

Q0202任脉:详见《骨空论》SW60—Q0106“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而入目。”

Q0202太冲脉:

1、《太素》作“伏冲脉盛。”太冲、伏冲义同。

2、王冰注:“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

3、据《水热穴论》SW61—Q0402“此肾脉之下行,名曰太冲。”可知:太冲脉,乃足少阴肾经之下行部分。

Q0203均:《列子.汤问篇》:“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均发均县,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均,其绝也,莫绝。人以为不然,自有知其然者。”

Q0205阳明脉衰:《内经注评》注:“手足阳明之脉,二脉上行于头面发际,故经气衰,则气血不荣于头面部,出现面焦发脱的症状。”

Q0206三阳:指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

Q0206焦:焦枯,指42岁女人因缺少水份、气血衰减而致面部焦干。

Q0212槁:通藁,干枯,枯槁。

Q0215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详见迁移说明。

Q0217体:古代素有“体”、“體”两字,今时简化混作“体”。据《礼记》:“体其犬豕牛羊。”可知:体即分解,取松懈之意。

D0501挈:qie4,据《说文》:“挈,提也。”挈即提举、掌控之意。

D0501真人:掌控天地,寿敝日月,不生不化,超乎自然之人。其如《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如来佛、观世音之类。有《六微旨大论》SW68-D3301云:“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为证。时人以为真人不存,但为捍卫经文原旨,坤持此解。更何况当下人类认知不达,焉知无有不生不化之真人?焉知无有外星生灵?后文至人同理。

D0502至人:游走于天地之间,益寿延年,超凡脱俗,顺应自然之人。其如《西游记》中唐僧、沙僧、八戒、悟空之类。依据如下:

1、《庄子》:“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2、杨上善云:“积精全神,能至于德,故称至人。”

3、《内经注评》注:“即其修养与真人相近,亦能保精全真,长有天命。”

4、《列子.力命篇》:“《黄帝书》云:‘至人居若死,动若械。’亦不知所以居,亦不知所以不居;亦不知所以动,亦不知所以不动;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列子.黄帝篇》曰:“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请问何以至于此?’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当为终解。

D0502淳德全道:

1、张景岳云:“淳,厚也,至极之人,其德厚,其道全也。”

2、《庄子》曰:“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圣人之道也。”当为终解;

3、德者,体质也。全句为体质淳厚深谙大道。

D0503圣人:

1、居于人间,寿至百岁,顺应自然,超乎世俗之人。其如黄帝、彭祖、老子、孔子之类。

2、《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第七:“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D0503恚嗔:

1、恚,hui4,据《说文》:“恚,恨也。”取怨恨意;

2、嗔:chen1,据《说文》:“盛气也。”取生气意; 恚嗔,即怨恨生气。

D0504贤人:居于人间,寿至天年,效法自然,顺应世俗之人。其如先秦诸子、孔门七十二贤人之类。

D0504逆从:逆从即逆顺。据《黄帝四经.经法.亡论第七》曰:“物各合于道者,谓之理。理之所在,谓之顺。物各有不合于道者,谓之失理。失理之所在,谓之逆。”可知:从者,顺也,合理也,正常也;逆者,反也,失理也,异常也。

D0504阴阳:据《黄帝四经.十大经.观第二》曰:“群群混混沌沌,窈窈冥冥,为一囷,无晦无明,未有阴阳。阴阳未定,吾未以有名。今始判为两,分为阴阳,离为四时,刚柔相成,万物乃生,德虐之行,因以为常”、《黄帝四经.称》曰:“凡论必以阴阳之大义,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大国阳,小国阴,重国阳,轻国阴。有事阳而无事阴,伸者阳而屈者阴。主阳臣阴,上阳下阴,男阳女阴,父阳子阴,兄阳弟阴,长阳少阴,贵阳贱阴,达阳穷阴。娶妇生子阳,有丧阴。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客阳主人阴。师阳役阴。言阳默阴。予阳受阴。诸阳者法天,天贵正;过正曰诡,过际乃反。诸阴者法地,地之德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予不争。此地之度而雌之节也。”可知:黄帝始分阴阳四时,命名天地万物,确定经纬坐标,以探自然万物之德,以求生灵长生之道,循名究理之法,始于大圣黄帝。阴阳者,并非虚幻玄说,并非鬼神迷信,实乃循名究理、探德求道之纲纪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内经》上古天真之妄】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原文及译文04-15

上古天真论读后感04-20

上古汉语04-12

上古密约评价05-03

五上古诗词06-16

内经感悟06-20

《内经》教学06-15

《内经·咳论》浅识09-12

内经素问: 针解05-09

内经读书笔记05-10

上一篇:健身房销售工作计划书下一篇:新学期国旗下讲话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