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2024-08-02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精选8篇)

篇1:“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

中的问题及策略

朱常林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洋溢生命的激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下面就有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运用的研究及实践经验谈一点体会。

我们生物课堂教学总体教学模式是“自学探究—质疑答疑—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要特征,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同时也渗透了情感价值的教育。

一、自学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出情景, 并向学生提出将要研究的问题或者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广泛多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集中于一或两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根据已确认的问题, 由学生共同讨论, 如何解决, 然后学生开始进行一些相关活动, 如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资料(阅读教材等)。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 形成一个假说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由个人或小组共同实施方案(讨论研究, 实验验证等), 学生记录这一过程将手中的信息资料加工处理。最后对问题形成一个合理的解释, 得出结论或规律, 或提出新问题, 重新设计实验, 用不同方法组织资料, 解释资料, 再一次进入探究过程。在该过程中中,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探究成功的重要前提。生物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观察媒体, 如生物标本、模型、挂图、图片、录像、自制教具、电脑动画等。

实践中,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首先通过设置情境等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时提出相关问题。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探究如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通过此方式在小组内针对所探究的问题统一意见,获得共识即得出结论。如:讨论有的树上因拴铁丝形成的瘤状物在铁丝的上方还是下方这一问题时,同学们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在铁丝的上方,有的却认为在下方。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茎的结构、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作用及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去向等问题,通过反复讨论比较,使学生明确导管在茎的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而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自上而下运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瘤状物的形成是因铁丝切断筛管而形成的。这样学生不难明白瘤状物的形成一定会在铁丝的上方,而不会跑到铁丝的下方。

此阶段的要点是让学生知道自学探究的内容、要求、时间、方法,以及届时检测自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等,由此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

二、质疑答疑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答疑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就是以当前教学内容为中心,包括实验和课外作业,由老师提出问题请学生来回答,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加以辅导。根据学生学习好坏不同,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有深有浅。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较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质疑相对容易的课程基本内容,从而可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他们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的兴趣高、效率也高。质疑的同时,他们还能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不但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而这一点正适应了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质疑答疑能力的培养。

实践中,我们在这一环节的通常做法是:教师根据第一环节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学生小组自学探究情况,对学生进行大量质疑。学生依据自学探究过程中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答疑,在学生答疑过程中,各小组的自学探究成果顺其自然地在全班进行性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交流,针对每一问题都要达成共识即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此阶段的要点是:

1、叫学生自己讲,学生讲对了,教师给予肯定。学生讲得不对或不完整,教师给予更正、补充。注意保护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的积极性。

2、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引导学生去寻找内在的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3、教师提问时要照顾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他们降低适当要求,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树立其信心,使他们逐步进步。

4、当学生遇到非常抽象且难于理解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微观问题宏观化,促进学生对难点的分析理解。

5、教师应注意到问题的设计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和驱动力,并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归纳总结 有计划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可以巩固旧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达到预习新知识的目的。同时,通过总结加强记忆、加深理解,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学习打下长久的基础。学生如果能及时总结自己的知识系统、掌握知识联系、明晰知识规律,就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实践中,我们具体做法是: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小组自学探究情况和质疑答疑情况,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梳理、系统归纳。然后,教师用精辟的语言就该课教材的学习情况、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教学内容的本身特点等进行总结性的归纳论述,以加深学生对该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的要领、关键,找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领会掌握一些练习方法、手段等,以利于正确概念的巩固和课外进行练习。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一节课的教学,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能够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并能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保证课程改革全面成功。

篇2:“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阅读教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集中了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智慧,提出了一些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这些理念尤其需要落实在阅读教学中。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随着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阅读教学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除了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值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就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呢?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以自主学习为中心,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借助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能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我用“妈妈给我一件新棉衣,我决不把它弄破,别问我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块,别问我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卡片,我选出最美的一张珍藏,别问我这是为什么?我要用棉衣为她挡风雪,把蛋糕送给她吃,把精美的卡片送给她。”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走进安徒生爷爷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配上《海霞找妈妈》的音乐导入,创造了一种情境,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

趣。又如教学《群鸟学艺》,可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群鸟”是指哪些鸟,他们要学什么“艺”,向谁“学艺”,学会了没有等。教师及时把学生的问题用计算机输入,在大屏幕上显示,再由学生整理、归并,成为共同性的问题。然后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理解了哪些,在解决了的问题上打勾。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又提出新问题,如“哪些鸟仍旧不会搭窝?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教师又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并分析原因。最后,教师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情境:森林里举行“鸟居展”。很多鸟在小燕子的窝前流连忘返,希望小燕子介绍它的窝是怎样搭成的。要求学生当小燕子来介绍一下。在这些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学生以主动的姿态投入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以合作学习为手段,双向互动共同提高。小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的组织他们集体合作学习,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汇报完读懂的问题后,教师有意设疑:1.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学生随即会提出:“众星拱月、先秦时代、饱览、宏伟”是什么意思?2.对平湖秋月、雷锋夕照、安澜园、狮子林、蓬莱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这些景点不了解。3.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些问题学生提出后教师整理后分工给各小组,既可

以自主独立思考又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不追求统一标准答案。同时,学会的同学必须教会不会的同学,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参与到其中一组,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或评说,适时给予指导。小组学习完之后再进行小组间交流。就是先由一个组派代表发表见解其余小组补充。最后对学生没领悟到没研究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思、议,借助学习工具再发表见解,学生经过反复的学习过程,逐步了解到圆明园美,再到对侵略者破坏美的无比仇恨。接着会认识到,这是由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无能造成的,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同时,学生在合作的学习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问题在合作中迎刃而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探索能力,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每个学生的潜能。

三、以探究学习为主线,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探究学习强调以学生自行探究为主,教师从旁点拨,起到引路的作用。它在课堂中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的提问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适宜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饱尝获取知识的快乐。首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我在教学中,坚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质疑问难,通过质疑问难把学生带到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由此,启发其探求知识的欲望,诱发其创造性思维。如在教学《向往奥运》一文,我先让学生提出预习提示中不懂的问题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看谁能全部理解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可让学生说说你是如何读懂的。学生说出了课文中的有关语句。这时教师就从中指导学习方法,理解词语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学生在读课文后已能理解课后问题。当拓展练习摹拟小记者表演时,“作者采访过许多奥运明星,你喜欢其中的哪几位?如果让你和其中的一位畅谈,你准备跟他谈些什么?”学生一下活跃起来,有的谈到刘翔、王楠、邓亚萍,有的谈到费德勒等并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奥运主题,深化了思想内容。又如:我在教《太阳》这一课时,先拿出事先准备的太阳公公画像,配上生动的、活泼的语言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接着我鼓励学生提问,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同学问:“太阳公公,你离我们有多远?” 有的问:“太阳公公,你有多大年纪?”有的问:“太阳公公,你有多热?”还有的问:“太阳公公,你为什么每天东升西落,能不能改变路线呢?”等等。这些看似滑稽可笑的问题,无不闪烁着探究的火花,我们应予高度重视,积极肯定。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想前人未想,说前人未说,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学习极有帮助。不断的教学训练,使学生少了几分依赖,多了几分独立;少了几分盲目,多了几分自信。作为教师,在给予

肯定的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学生的探究精神得到保护和发展。

篇3:“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一、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理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由Robert E.Slavin在上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提出,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对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被人们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米德的社会互动论、靳温的群体动力理论为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维果茨基(Vygotsky, 1978)认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学生独立工作时具有的实际能力;另一个是在和别人一起工作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在有旁人协助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比实际能力高一级的程度。他把这两个层次之间的距离叫做近似发展区(Zone of Proxinal Development)。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与协助加速“近似发展区”内高低两个层次之间的螺旋上升,不断地把“近似程度”变成“实际能力”,使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突破实际发展水平,达到最充分发展的地步。米德的社会互动论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人际互动产生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促进相互交流、仿效和矫正,共同发展。群体动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靳温认为,群体的本质就是导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整体的整体成员之间的互赖。

二、自主探究合作阅读模式在大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阅读从其自然有的本来面目来说,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文本,探索、研究、理解、发现作者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受与思考。这些理论研究连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等,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繁琐分析、串讲串问、学生被动接受的机械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品质的养成,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这种阅读模式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今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教师和学生在大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将Rober E.Slavin的自主、探究、合作理论,皮亚杰(1998)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等与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高校扩招的现实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和实际的阅读教学情况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当前大班教学的需要,又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中所出现的新的问题和困惑,打破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繁琐分析、串讲串问、学生被动接受的机械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品质的养成,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

在大班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教学模式的结构策略和自主定向探究合作模式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明确阅读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阅读效果。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确定阅读目的,然后围绕目的自主探究地读,合作交流地读,无疑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良好习惯。其具体程序通过阅读感知———自主定向———积极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升华来得以实现。在这种模式中自主定向是关键。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从内容、写法、人文精神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定向。在定向的过程中,要突出个性化和层次性,学生可以有不同于小组的阅读目的,不同层面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阅读目的。这种模式适宜于学生阅读记叙类、小品类、散文类的文章。其次是质疑探究合作模式,学生一般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阅读活动。假如学生在接触某一题材的文章前,已经有了自己想发现的问题,其阅读动力和效果将明显增强,其模式结构一般遵循提出问题———自主探究阅读———小组合作交流———再次质疑升华———重新搜集资料———探究合作阅读———解决问题。在这个模式中,第一环节中的疑问有的在探究合作中可以解决,有的则可能解决不了,这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再次质疑升华,找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师生、小组间进一步搜集资料,以解决问题。这种模式适宜于科普、说明一类的文章。最后是实践探究创编模式,有些阅读材料,单凭阅读感悟,学生体会还往往不够深入,如让学生亲身实践,身临其境,其效果会不言而喻。这类模式一般遵循初读感知材料———精读实践演绎———感受创编升华,这类模式一般适合人物多、对话多、故事性强的文章或剧本,可以让学生演出课本剧,学生则会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明白道理。

三、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教学模式的评价系统

在阅读过程的评价中,为使其更加客观公正,应提倡教师、学生全员参与评价,即学生自主评、小组评和教师评要有机结合起来。对待同一则阅读材料,学生的阅读效果,应先有学生自主评价,然后小组评价每一个成员,教师的评价则主要依据前两者的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宽松的评价环境中得到提高,其中应注意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高高在上,学生的阅读思路和阅读感悟,受到教师太多的束缚限制,容易抹煞学生的阅读个性,出现对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语句、同一个字词感受理解趋同的倾向。在此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学生有了适宜的阅读氛围,犹如鱼有了水,怎样游则成为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游泳的本领———阅读方法和技巧。第一,我们要教给学生不同体裁文章的不同阅读方法。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用读记叙文的方法去读说明文,用读说明文的方法去读议论文。一般而言,遇到记叙文一类的文章鼓励学生品评式阅读,而碰到说明类的文章则指导学生以信息攫取式阅读方式为主,遇到剧本故事一类的文章则鼓励学生创编式阅读。第二,对于同一篇文章,我们鼓励学生以一种阅读方式为主,但强调在同一阅读方法下的不同阅读感悟,即阅读要有个性。第三,我们要教给学生合作阅读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在合作阅读中既要平等,又要求异。平等是指每个人在合作阅读中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求异是指在交流中可以保留自己的不同阅读感悟。在阅读时应建立自主、互助、开放的阅读小组。在方法和氛围适宜的情况下,学生有了自主探究的条件,但要想进一步扩大阅读效果,则必须实现信息的转移和创新,这就需要建立自主、互助、开放的学习小组。

总之,阅读本身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文本,探索、研究、理解、发现作者对这个世界某个方面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品质的养成,实现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将是自主、探究与合作的阅读模式的主要研究方向,这种新的阅读训练模式,能充分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给予学生自由的阅读空间,教给学生自主阅读方法,使学生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知识信息,并通过多渠道沟通和合作,实现信息的交换、分析和创新,必将是将来大班英语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White Plains, N.Y.:Pearson, 2001.

[2]Donato, R.Collective scaffold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Lantolf, J.&Apple, G. (eds.) Vygo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Norwood.NJ:Ablex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3]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4]Klingner, J., Vaughn, S.The helping behaviors of fifth graders while using collaborative strategic reading during ESL content classes.TESOL Quarterly, 2000.

[5]Lantolf, J.P. (ed.)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6]范琳.认知方式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J].外语教学, 2002, (1) :85-87.

[7]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8]李炯英.中国学生二语学习策略的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 2002, (1) .

[9]陆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10) .

篇4:“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

3.初步尝试写作小论文。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开篇激趣

(课间由几个美術爱好者创作《月夜水乡图》、《赵庄社戏图》、《归航偷豆图》作为背景。)

1.音乐感染。

播放歌曲《童年》,学生可跟着哼。

2.导语引情。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在那时可以欢歌、可以笑语,犯一些不大不小的错误也没人追究,真的天真烂漫。甚至可以跑几十里路,只为看一出戏。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鲁迅的《社戏》,相信大家能找回童年。

【解说: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图画美、音乐美能满足学生的感情需要,为学生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阅读感知,复述课文

1.快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理顺情节脉络。

2.简要复述课文。

三、自主选题

1.为学生提供探究课题。

投影课题:(1)思路剖析;(2)童趣感受;(3)真情感悟;(4)景物赏析;(5)语言品评;(6)人物鉴赏;(7)社戏考证(看社戏的时间、社戏演出的内容等);(8)反思评价(对本课是否有修改建议);(9)亲身实践(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主题活动,如果让你写这个主题作文你会怎样来写)。

2.除此之外,同学们也可以另外确定探究课题。

3.探究相同课题的同学分为一组,4~5人为宜。

四、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1.老师简介“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小组讨论确定开展研究采用哪些方法。

2.老师指导学生搜集一些必要资料。小组若需要可到图书室及网上查阅。可参考的资料有:《越谚·风俗部》、顾铁卿所著《清嘉录·卷三》、周作人的《鲁迅小说的人物·地方戏》、徐金的《鲁迅和绍兴戏》《朝花夕拾》的《小引》、《名作欣赏》中有关《社戏》鉴赏的篇章等。

3.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4.老师可参与讨论。当学生活动难以进行时,教师适时进行思维方法上的开导。

【解说:学生起步阶段,需要教师帮助搜集资料、查阅文献,以便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适时适度介入讨论,要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

五、论文写作与评比

1.小组拟出研究性论文提纲,并讨论修正。

2.小组集体写作小论文。

3.写好论文后,小组开展互查、互评、互帮、互学活动。

4.把优秀论文拿到全班交流,并评奖鼓励,最后收集到《班级月刊》里。

【解说:论文的写作、交流、评奖、收入《月刊》等系列举措,能培养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增强成就感。】

六、反思总结

1.小组自我总结探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也可为别组总结。

2.教师总结。

(1)教师提出学生对本课某些知识理解的偏差,并根据学生探究掌握的情况作适当补充。

(2)对合作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3)对论文成果的总结。

【解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老师给学生一个什么支点呢?以上案例说明,这个支点就是: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感受、自主理解、自主鉴赏、自主写作、自主评价。这样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相信我们的学生会拿起自主合作探究这根杠杆,撬起阅读鉴赏、自由写作这个地球。】

篇5:“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摘 要: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受到外部活动的刺激,从而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的给学生提供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感性材料,多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方式主动学习,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为把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成果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学生,数学,自主,合作、探究

一、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学习特点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为接受性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最多是主动的接受,这不符合自主性的意义。其次小学生更不会与学生一起以合作的方式来探究问题,大多是抱着完成学习内容的心态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与教师的课堂效率,学生也丧失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与创新、合作、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入自主、合作、探究模式,无疑为教学添加了新的活力。

1、探究模式下的研究性。探究模式主要是通过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引导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来增加学习的创造能力与加深学生对探究性的过程的认识。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具有研究性,不再要求学生简单的理解与接受知识,应给予学生学习方向,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探究知识,尽量摆脱前人的探究模式,以自己独特的模式去寻找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2、开放性与实践性。在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开放性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大胆尝试新的方法,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深化体验,并让学生自己总结问题,同时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取知识,评价也呈现多元化,整体过程表现出发散性、求异性等。实践性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依据日常事务,来找出客观规律,促进探究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了探究知识的能力。

3、学习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下,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起着引导、激励、辅助作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与其它学生在数学实践中的测量等活动中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价值,集体感受成果,同时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反思与探究,感受自己在群体中的价值,这样学生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二、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依赖学生的记忆与模仿能力,更多的依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1、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实质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驱动与选择性学习。学生按照自己学习的意愿自觉与主动学习,依据资料、经验分析处理解决问题。自主性具体体现在学习空间、目标、方法等的自主性,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种自主性减少了教师主宰学生学习的现象,他们主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促进创新能力。在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前提下,老师起着诱导作用,学生通过把生活实际作为研究的对象,充分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并积极的与学生配合,以小组或集体等多种形式为单位,提供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自己的经验为主导性情况下,常常能提出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身能力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

3、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具备的数学意识、交流能力、应用等能力,这些能力更能让学生适应数学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下,学生逐渐形成了自觉、主动、开放等良好的数学素养。

三、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的数学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价值定位于以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为核心,强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其教学方式可概括为“听中学,练中学”,而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再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思想。那么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人人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呢?下面,我就以教学“找规律-简单的搭配”为例,就新课程课堂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课堂教学可从学生容易接受的生活原型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学生由内在兴奋转化为外在兴奋,将参与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

例如:课件出示小猴挑选运动服装的场景

师:今天,森林王国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拔河比赛,并邀请我们小朋友参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看,小猴正在挑选比赛服装呢。它有2件背心,3条短裤,从中选一件背心、一条短裤配成一套服装,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你们愿意帮小猴的忙吗?

生:纷纷猜测,各抒己见。……

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探索现实的、未来的问题氛围之中,让他们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真正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个体探索、尝试解决

教师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出发点,精心安排个体独立探究的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异步、高效的独立自主学习中,自我尝试、自我探究、自我体会、深化已有知识、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理念、发展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

例如:教师提出要求

(1)到底有多少种穿法呢?请你拿出图片移一移、配一配,用操作的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猜测。

(2)学生动手操作。……

在这个环节中,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初步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达到促使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充分发挥。

(三)小组互助、组织交流

在学生独立尝试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对新知学习及学习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例如: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

A、没有规律地搭配,没找全。

B、找全了但比较乱。

C、从背心出 发分别和三条短裤配,共有6种配法。

D、从短裤出发分别和两件背心配,共有6种配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织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生:……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集体评价、难点剖析

小组学习、交流后,师生应对小组汇报的探究结果进行评价,或对有些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在自评与互评的活动中,在教师的精讲剖析下,使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次得到发挥,对知识、技能得到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小组反馈后,教师提出问题。

师:如果不摆图片,你有什么好方法把6种不同的搭配方案表示出来呢?

生:我可以用连线的方法,这样更方便。

师:怎样连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呢?

生:有规律地依次连线。

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全班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有规律地依次搭配比较好,并且学会用连线的方法找出所有的搭配方案。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自己说出结果,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教材,延续上面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解决问题,逐步学会知识,建立或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

例如:出示2种饮料和4种点心,饮料和点心各选一种,小猴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例如:《田忌赛马》的搭配。

这几个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又延伸于例题,富有变化,而且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积极的活动中,其思维不断得到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6:“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稿

在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最有效学习方式,它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有些合作小组只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

2、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

3、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没有中心;

4、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

导致这种低效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小组合作教学本身,而在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挤占当堂训练的时间,现就我们组讨论的结果说一些设想:

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前,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然后均衡地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都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要做到:

(1)组内所有成员搭配要合理。

(2)班级中各任课老师要合作,要统一要求,从而促进小组的合作能力的提高。

(3)每个小组要选定一个组长,组内讨论,都不想说时,由组长先说;都想说时,由组员先说。

(4)对小组的合作能力教师要及时表扬与鼓励。做到多表扬,少批评。

二、教师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

教师设计合作的问题非常关键。因为问题太难,学生解决不了;问题太容易,学生一学便会,就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根据学情,设计要适度,以小组成员通过努力,能够解决为宜。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使合作探究的问题要有讨论的价值,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参加合作。

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规则

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开始学生不会分工,就要教给他们怎样分工;开始学生不会交流记录,就要教给他们怎样交流记录;开始学生不善于控制,就要提醒他们学会控制。学生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就会发现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风气就形成了。

四、教师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督导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意识是有限度的,作为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开展教学,特别在需要小组合作时才进行合作,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多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及尝试成功的快乐。

五、教师要注重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评价 教师应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评奖,激励学生再接再励。评价可分层次进行。①学生的自我评价。②小组成员相互评价。

③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④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⑤教师对小组或个人的评价。另外什么时候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也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认为以下两点非常重要:

一、必须选准合作学习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随意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教师必须及时、恰当地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1、在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时组织合作学习。

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且该问题的答案又是丰富多彩的,这时学生热情高涨,个别的回答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

2、在大部分学生思维受阻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一个问题问出来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懵了,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想出来。这时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另一方面就需要小组合作交流。

3、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教学中学生意见不一时,组织小组合作,让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即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

当然在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需要与人分享时,也是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二、必须保证合作学习时间

小学生年幼,进行操作、思考问题的时间一般要比成年人长,且合作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汇报,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根据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生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所需的时间,给足学生发言、补充、更正甚至于辩论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的机会。

篇7:“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贵州省天柱县凤城镇第一小学杨政江邮编556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教育面临一个新的挑战。因此,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亮点,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已经在语文教学中已全面展开,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形式化、单一化、程式化的不足,为此,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新途径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希望能引起同仁们共鸣。

一、观念更新,关爱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想实现这一理念,我们从教者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尊重每一位学生,呵护学生,维护学生尊严。正确地引领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诱导与鼓励使孩子们树立顽强的自信心,从而挖掘其诸方面的潜能,教师只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喜欢自己,“信其道,乐其事,信其人”。多给学生阳光,他们就会灿烂,使每位孩子在阳光与雨露中开辟新的生命历程。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既是执行者,又是主导者;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传道、授业、解惑”就要学会“蹲下身子看孩子”,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以活动为中心,以社会为源泉,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造就学生的乐学思想,使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活动,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不是旁观者,是启迪学生学习智慧的导航者。发掘学生潜能在于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 1

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将知识转换为技能,达到学以自用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也可以说“自主学习”既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自主学习”不仅能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能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营造和蔼的课堂气氛,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教学是缔造人才的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单靠教师的敬业精神是不够的,必须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感受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之人。教师的一颦一笑看似平凡,却很奇妙,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就会得到多一点回报。对学生出色的表现给予微笑,是一种欣赏、一种激励,学生会为了你的微笑去奋发,希望迎接你的另一个微笑;多一份宽容,是一种安慰与呵护,会唤醒学生沉睡的动因,使他们因老师的爱而拼搏,慢慢转化成动力,向美好的未来挺进;学生即使出错,多一份信任,会使学生感恩不尽,学生会力求完美,成为严于律己的好学生。信任,必须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广泛使用儿童心语,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热情洋溢的口吻中,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倍感亲近。如“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你的发现”,“老师和同学们相信你,你能行”等等。

2、体验成功的喜悦,是照亮学习思路的明镜。

成功会给人们带来自信,会带人们走近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会让你振奋。为此,成功是学生继续努力学习的学习动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怎样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成功的喜悦?是摆在我们从教者面前的一大难题。所以,作为教师要以独具的慧眼,去发现学生的进步与成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都是难能可贵的。不要误认为创新与发现是指 “前人所未思,前人所未想的事”,而是指:在其年龄、学识阶段中已发现和创造的新的东西。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和善,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不轻易否定学生奇怪的观点、莫名的想法,经常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学后提出疑难问题,学生提出:“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的特点是怎样显现出来的?„„”我说:“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你们的问题也是老师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迈开旅游的步伐再到课文中一游好吗?请通过再读课文,在自主学习中看能不能解决我们共同的问题。”就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再读自悟的学习中去了,我呢?则参与讨论,适时给予点拨,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迫切要求解答刚才那些疑难问题。事实上学生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学懂了课文。这时我评价说:“同学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脑筋,靠自己的反复读,用心想,发挥集体的智慧,学懂了课文,还帮老师解决了疑难,我真心谢谢你们。”并向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学生激动不已,感到了成功的喜悦。显而易见,教师的“导”已经在小组讨论中完成,只是学生感觉不到这是教师巧妙的设计而已,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又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舒展想象的翅膀,是拓宽自主学习的保障。

舒展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想象力,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歌德巴赫的猜想,就没有当今的科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有创意,在课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能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自主的学习空间,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创新能力。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文时,我刻意创设情境,让学生讨论省略后的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畅想卢沟桥狮子还有哪些形态?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喜从天降”;有的说:“有的狮子抬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念故乡”;有的说:“有的狮子仰望着星空,好像依恋神往的天堂”;有的说:“有的小狮子伸着手,好像在向我招手,愿与我们做朋友„„”

三、合作学习,个性张扬。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教师们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合作学习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

一、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没有被教师和学生所掌握等。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而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策略包括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教学时必须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

1、构建小组,分工明确。

为了在课堂上能严谨有序地学习,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将学生的座次排好,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尽量考虑到学生性格、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分工,每个小组有组长,任务明确,监管合理,发言人、辩论人、记录人,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2、精选内容,激发兴趣。

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要素,关系到合作学习中的操作要领。当前在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要素理解不深入,使得合作学习找不到突破口,虽有了合作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但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应选定有价值的内容或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不能将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会使学生厌倦。因此,精选合作内容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前提,其探究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乐于参与。如我在教《卢沟桥的狮子》一课,先由学生读第1-3自然段,找出概括卢沟桥狮子特点的一句话,比读,说出理由,赛读,说出感受,通过反复诵读,凸显了卢沟桥狮子特点。层层深入,哪些语句你最喜欢或那些句子深受感受?为什么?这样引题有意,入文有感,恰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因此,讨论成了趣事,学生各抒己见,谈出看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愉悦地学好全文奠定了基础,学习全文水到渠成。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形成独立见解。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定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决不能是旁观者,而应该是学生合作的指导者、组织者,监控者。教师应该将合作的观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带来生生合作。

4、角色扮演,增强意识。

角色扮演是课程内容再现的一种表现,也是扩大小组学习的成果,全班交流的一个行之有效方法。教师要把握时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组织交流时,一般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汇报,也可以由教师指定那些在巡视中发现的特有典型的问题或不同意见的学生交流。如我在教《四季的脚步》一文时,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四季的变化,交流时,学生进行汇报表演,既提高了小组合作意识,又凸现了学生参与热情。

四、探究学习,激发动因。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有积极的影响。我们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总结,找到适合于不同学生的探究方式,使之健康发展。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学习中,借助课文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故设悬念,探索创新。

质疑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质疑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说,质疑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是与有无质疑习惯和质疑能力相关的。一个习惯于思考的学生,他的思维节奏总是和教师授课进展同步的,而他提出的质疑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故设悬念,注重启发学生学会质疑,引导学生如何质疑。

(1)抓住课题质疑。揭题时,让学生抓住课题关键词质疑,有利于学生运用推测,猜想的方法去理解课文思路,以进一步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如教《飞夺卢定桥》一课,一生质疑题目中的“飞”、“夺”各是什么意思?文章重点写什么?“飞”与“夺”这两部分怎么连接?这样,学生能对自己的猜想,主动有效地自读课文,全身心的投入到文本的研读中,做到读中感悟。

(2)从课后精心设计的问题学习质疑,这些都是质疑的典范,学生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提出的角度方法,学会提问、学会合作、学会解答。

(3)抓重点语句质疑。语句教学在小学语文是十分重要的,要多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提出问题。如:《桂林山水》一文,抓住山的“奇”、“秀”、“险”;水的“静”、“清”、“绿”,就能充分理解文本内容了。

(4)从矛盾中质疑。教师应启发学生从矛盾处提问。

(5)从文章开头质疑。

(6)从课文写作特点上质疑。

(7)从文中标点符号上质疑等。

2、共同探究,释放质疑。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学生根据文本能提出问题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智力,强化学生的感受性解决问题。如何把不懂的内容弄懂,怎样解决疑难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研究的问题。只要我们诱导有方,当好学生的学习伙伴,就能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齐心协力解决问题。方法有:(1)联系上下文读懂内容,从字里行间里找到解疑的依据;(2)图文并茂,展开想象的翅膀加以合理的想象;(3)进行假设,推理;(4)把握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分析理解;(5)运用比较,区别异同;(6)小组讨论,合作探究;(7)联系课外知识,找到相似点加以揣摸。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更新,决定着教育教学新的旅程,能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学习的感受性。只有造就了学生的乐学思想,才能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爱上语文。

篇8:“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

一、“自主、合作、探究”阅读教学模式的现实要求

1.重视精讲多练, 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大部分教师认为通过对教材的精讲和习题的多练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达到教学的目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精讲多练未必是最有效的方法。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过分重视对文本的精讲多练, 失去了向外拓展阅读的机会, 同时也将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碎片化, 学生容易形成机械化的背记模式。精讲多练教学是对知识点或片断的掌握, 是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没有形成整体性的英语语感, 不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人的大脑通过词汇和内容的不断输入, 使认知单元不断地大量重复而形成一种连贯性的语言感觉, 我们称之为语感。因此,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该在重视知识掌握的同时, 注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2.重视学生的整体成绩,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台、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等基本教学理念。这为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既重视学生应有的共同基础, 也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他们的差异化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为他们构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

3.教师介入阅读教学过多, 学生独立思考有限

教师介入阅读教学过多是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阅读文章的任务时, 在学生阅读文章时间里过多讲解、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后, 在学生阅读文章时应该尽可能不要去打扰或指导学生, 给学生与文章充分交流的时间,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吸收、思考、理解、接受信息和反馈信息, 从而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关键节点。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过分为学生讲解、指导, 学生与文章的交流受到影响, 理解文章的思路被打断, 探究性意识和思维也会被打断。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首先,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什么样的方式导入阅读课程?这是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课程导入时, 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向的方式来激起学生阅读文章的欲望, 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寻找所提出问题的答案, 形成无意识的主动性学习。比如, 在Module 5 A Life in Sport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择多张图片或视频与运动有关的人物给学生看, 然后根据图片或视频内容提出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 促使学生去思考、理解。在该案例中,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 Who is the person lighting 2008 Beijing Olympic flame? (2) What is he famous for?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以后,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阅读和思考, 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吸收文章、理解文章、探究文章能力的过程, 这样教师实施自主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次, 分组讨论, 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分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分组也是合作学习的开始。通过充分阅读以后, 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但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 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多样化了。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 不同意见在学生中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在交流和讨论期间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分析文章的能力, 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比如在这一案例中,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供学生讨论: (1) Can you give the names of sports? (2)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best? (3) What brand of sportswear are you wearing?通过这几个问题, 学生之间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形成平等的、民主的、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趁着学生的热情, 进行更多的讨论, 比如我们可以进一步地给出这样的讨论:“What can we learn from Li Ning to make anything possible?”这样我们可以学到以下的句子,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Any-thing is possible if we are not satisfied with what we have achieved.Anything is possible if we never give up.Any-thing is possible if we are confident.Anything is possible if we take action right now.Anything is possible if we put heart in it.Anything is possible if we are persistent.Anything is possible if we can make the change.因此, 通过分组谈论、合作, 能够充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放自己, 运用敢于交流、寻求合作的学习方式。

最后, 探究性学习就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和延伸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创造的是一个开放的、轻松的学习环境, 它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是课堂上的学习, 也可以是与课文无关的知识。但它的特点是通过教材知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课外知识, 丰富了阅读的相关性。比如在本案例中, 我们通过阅读学习, 了解到了李宁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了解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同样, 我们可以以李宁作为模板, 寻找另一个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人物进行延伸学习。比如, 我们可以以拥有16 个世界冠军的李小鹏为例。要求学生写一小篇短文:“Write a short pas-sage concerning a famous sportsman.”作为课后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较快地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 同时又可以促使学生去收集更多的信息来完成这篇小短文, 既达到复习课本内容的目的, 又可以做到对课外知识的深入拓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也是英语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线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敢于创新教学模式, 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敢于实践、团结协作、勇于探索, 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应用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生, 和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应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语交流和书面信息交流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单小艳, 张春晓.试论“合作+自主+探究”英语阅读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4) .

[2]顾小京.高中英语“自主、合作、共享”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中学生英语 (教师版) , 2012 (7) .

上一篇:兽医寄生虫学考试大纲下一篇:学习全区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