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导学案

2024-07-24

十五从军征导学案(精选2篇)

篇1:十五从军征导学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执教者:赵旌如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风格。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借助字典或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

2、展开想象,感受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乐府诗、王昌龄、李广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下面,我们看一看今天要学习的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反映战争的。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乐府诗、王昌龄、李广的资料。

师补充。

三、理解诗意、诵读体会:

(一)初读,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1、自读。

2、指名读,正音。

3、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象、狗窦、雉、旅葵、舂谷、贻、秦、关

4、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同伴听。

(二)再读,整首理解,提出疑问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大胆质疑、共同交流。

(三)品读下列句子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1、“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2、“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3、“但佼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四)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1、学生带感情练读。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论指导。

3、带感情再读诗歌。

(五)比较这两首诗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交流:这两首诗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写战争的?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教师小结。

(六)拓展延伸、提升品味

布置赛诗会

今天我们所学的两首诗,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修辞,塑造的形象却栩栩如生,表达的感情丰富感人。我们祖国的古诗词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诗词很多。请同学们多多从古诗词宝库中去采撷。下节课我们来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比一比谁朗诵的好。

篇2:十五从军征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三课

杨炯《从军行》导学案

制作人岳建华 审核人高二语文组 使用时间 2016年 11月12 日

【学习目标】

1、理解本诗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的特点。

2、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夸张、直抒胸臆、视听描写等)3、背诵这首诗。

【预习导航】

1、导入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例如我们学过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相同题材的诗歌,即杨炯的《从军行》。

2、解题

《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3、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擅长五律,以边塞征战诗著名,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全唐诗》存诗一卷。

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4.诗的背景

《旧唐书·高宗纪》载: 唐高宗永隆年间(679—681)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甘肃一带。永隆二年(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师征讨。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5.朗读诗歌,结合注释整体感知,并尝试背诵这首诗。

【问题探究】

整体感知

1、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多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对盛唐边塞诗的成熟和繁荣有一定的影响。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作者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哪几个场面?分别用两个字概括。

具体分析 ㈠首联:

/ 2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

1.首句是怎样表现军情紧急的?分析“烽火”这一意象。

2.赏析关键词“照”的表达作用。

3.赏析关键词“自”。

㈡颔联:

1.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牙璋辞凤阙”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2.“铁骑绕龙城”,表现了怎样的氛围?

3、赏析“绕”字。

㈢颈联:

1、“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采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2、苏轼认为诗作应“言而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了想像的余地。你认为《从军行》是否做到这一点?为什么?

㈣尾联:

尾联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总结归纳】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课下作业】

1、背诵这首诗。

上一篇:游金山作文600字下一篇:留住最优秀员工的15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