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

2024-08-02

客观性(精选10篇)

篇1:客观性

电子证据的客观性标准

首先,电子证据的形式必须是客观的。从电子证据存在形式看,电子数据是以电磁、光盘等物理形式存在于半导体芯片、磁盘等载体上,尽管用于记载数据信息的电磁等不能被人们直接感觉到,但它是一种切实存在,承载电子数据的载体,如半导体芯片、磁盘、光盘等介质。因此,“如果单从电子数据存在形式看,所有的电子数据都是客观的。

电子证据是否具有客观性,还要看其内容是否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具体地说,产生电子数据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应当正常运行和工作,电子数据所反映的内容应当是在进行正常业务中形成且在业务完成或稍后即输入的。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存在疑点的电子证据和电子证据中比较专业的问题可以通过鉴定的方式对电子证据的生成、传输、储存、输出全过程及电子证据本身做出判断结论。一般情况下以下的电子证据可以认定为真实可靠:适格证人向法庭提交的在法律上可采纳作证据的书面陈述;使用者经常使用的正常的计算机系统生成和存储的电子证据;经公证证明为真实可靠的电子证据;经专家鉴定为真的电子证据;有确切证据证明电子证据复印件与原件完全等同的电子证据;当事人之间经长期业务往来所形成的电子合同;双方当事人均认可的电子证据。

篇2:客观性

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无客观的规律,是我们在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要确立社会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关键问题在于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活动的介入,人的意志、自由等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在社会规律问题上的革命性变革.社会规律是社会主体运动的规律,不是社会主体主观的.规律,它的存在有其自身的客观依据,不以主体意志及其活动为转移,对它有一个主体认识和把握的过程.社会主体揭示社会客观规律,必须注意认识过程中的无限复杂性和矛盾性.

作 者:黄小寒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刊 名:教学与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RESEARCH 年,卷(期): “”(5) 分类号:B02 B03 关键词: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   社会客观规律  

篇3: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纪实摄影是以客观规律为前提,用照片或视频等方式,将真实的生活与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记录下来。摄影爱好者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真实的世界或事物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们真正了解被摄对象的生活,引发人们的关注与共鸣。通过影像的方式,纪实摄影能够起到保留现在的作用,有着强大的解说性功能,诠释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留下实证[1]。

记录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以达到及时保留具体事物的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记录的手段也在不断进步,方法更是多种多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情感与抽象思维的表达,都是通过绘画手段来实现的。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摄影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数码时代的到来,摄影的方式早已成为人们最常用的记录手段。由此,摄影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记录手段,而是升华成了一种艺术门类。

2 纪实摄影的主观性

2.1 情绪的主观

内心的情感,可以通过行为在身体动作上的表现来反映,被称之为情绪,包括了喜、怒、忧、思、悲、怒、惊七种。情绪的构成因素较为复杂,既包含了人们的思想行为,也体现了情感的呼应。在人的需求于客观事物情感之间,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人们内心活动的诉求,是通过情感反映出来的。而情绪有着一定的主观性,情感体验方式的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

任何一部摄影作品的目的都是表达某种情绪,而人们的情感体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作品的内容中,由于融入了摄影者的情感,因此将画面的意境充分的表达了出来。不仅有效地捕捉到了摄影中的灵魂,而且更容易引发读者的思想共鸣。纪实摄像受到情绪的支配,并非是一种单纯记录生活的方式,更在于是记录了事物的情感。

2.2 技术的主观

在纪实摄影作品中,摄影师常常通过技术因素,将自己对事物的观念表达出来。纪实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在于客观反映了瞬间凝固的那一刻,用艺术表现的形式记录了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有着特定的审美价值。在技术上的运用方面,并非只是瞄准现实,拍摄的过程也受到了客观条件的制约[2]。

摄影艺术与客观事实之间,是一种相互支撑的关系。从抓拍与摆拍的细节,到光影细节表现力的展现,再到构图方面的分析,不仅展现和延伸了空间,更增强了题材的故事性表现。摄影师主观的审美感受,借助于灵活的手段与方式,采用最真实的手法。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所拍摄的图片之中,表达出作品的主观意念,使作品更富于生命力与艺术气息。

3 纪实摄影的客观性

纪实摄影的客观性,是基于对问题的发现,且从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摄影艺术有着其独特的美学特征,是对最真实的生活场景的客观,并揭示更融入了人类的思维。因此,摄影师必须坚持以事实为前提来发现问题,以便形成在进行拍摄时所需要的理性认识。对于摄影家来说,照相机等摄影工具类似于日记,通过“写日记”的方式来发现事实。在拍摄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观念,以达到创作摄影作品的目的[3]。

摄影所抓住的往往是某一时刻或某一瞬间,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抓取最有效的信息。只有精确地掌握了抓拍时刻,才能留住事情最好的那一刹那,以优化视觉构图效果。对决定性瞬间的选择不宜过多,否则会过多融入拍摄者的主观意识,降低照片的真实性。纪实摄影所记录的都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但并非完整全面,无法覆盖所有的空间、瞬间及角落。因此,所记录的真实,只是部分真实。

4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对于纪实摄影而言,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景物进行客观再现,而不包含摄影者的主观思想,这是纪实摄影客观性的体现。但摄影是由人们去完成的,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摄影者的主观世界,从而实现了与客观现实的联系统一。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同,纪实摄影作品有着一定的审美特性,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促进纪实摄影的发展。

任何一幅摄影作品,总是在拥有客观真实性的同时,包含强烈的自我主观性。不仅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还有着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在同一事物上包含了两对矛盾体,即主观与客观、表现与再现,两者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尽管主观性与客观性分属于事物的两极,但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着明确的界限。因此,纪实摄影不仅要保证将客观的真实再现,更应与主观表现相结合,从而达到撼动人心的效果,完成所承载人文使命。

参考文献

[1]赵文玉.刍议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J].经贸实践.2016(1).

[2]海力洪.进入文化场景中——当代纪录片的主观性及自我表达[J].南方文坛,2014(1).

篇4:国家利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分析

关键词:国家利益;主观性;客观性

一、国家利益的概念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学的核心词汇,也是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国家利益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根据现实主义学派的观点,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国家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新自由主义学派认为国家利益是很难把握的概念,也是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我国学者阎学通在国家利益方面研究比较先进,根据他的解释,国家利益就是为了满足国家全体人们需求的东西。因此可以看出,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国家,国家利益有着不同的解释,而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利益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二、国家利益的客观性

从客观性角度来分析,国家利益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但是由于各个国家都具有“国家的身份”,所以具有本质上的共享,“国家的身份”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就是国家的客观利益,可以因不同国家而不同,但是每个国家追求国家利益都以客观国家利益为基础,如果国家忽略其客观利益,那么则会失去其国家属性。

客观国家利益包括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文化完整三个方面,国家生存利益是其中最为本质的内容,是国家根本利益和核心利益。国家生存利益和领土完整有着密切联系,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国家生存利益就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独立和自由也是客观国家利益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是一个国家控制资源分配。国家不仅需要生存,同时也需要自由,如果没有自由,国家就很难满足内部需求和外部紧急情况。国家主权是国家独立的基础,国家拥有主权就代表着能够独立处理内外事务,独立也是相对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经济财富是第三种国家利益,是保持社会中的生产方式,也是保护国家的资源基础,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经济财富就是经济增长,而对于封建国家来说,经济财富并不是经济发展。如果经济财富与生态环境发生矛盾,那么经济财富就会有不同的解释。

集体自尊是第四种客观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地位和尊重的需求,主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至少可以被看作国际社会平等意愿,可以避免遭到征服的威胁,也可以避免受到精神威胁。集体自尊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实现形式。

以上四个方面就是客观国家利益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对外行动的根本动力,这些因素都是国家必须实现的,否则会出现国家灭亡。因此可以总结出,国家利益客观性表现为:第一,国家利益是国家的根本利益;第二,国家利益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国家利益的主观性

从主观国家利益的角度来分析,国家利益也是一个主观的概念,主观国家利益由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首先提出,他认为国家利益来源于国家认同,包括文化和信仰两部分,信仰是文化的产物,所以文化才是主观国家利益形成的根本。

本文将通过美国来说明主观国家利益与客观国家利益之间的统一。自由主义是美国的主流文化,美国国家利益在独立方面表现为宪政民主体制,经济财富方面表现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美国民主、自由和人权价值观是其对外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些都构成美国的立国之本。因此可以看出,美国国家利益由主观国家利益和客观国家利益相统一,共同构成美国国家利益的特征。

美国文化对本国国家利益有着自身的认识,这也其他国家相区别,因为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缺少了部分内容,那么美国就不会追求如此的国家利益。虽然有些学者認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家利益,但是通过历史可以看出,一些与美国拥有相同地位的国家,比如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它们所追求的国家目标与美国都有所不同,美国在追求国家利益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实力和地位虽然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主观国家利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美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和使用手段,美国在实力较弱时往往采用孤立主义政策,在实力较强时往往采用国际主义政策。

主观国家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实现手段和战略目标,但是最终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依然是客观国家利益。国家对外政策的框架由国家客观因素来决定,主观国家利益只能在客观国家利益范围内发挥作用,并不能背离客观国家利益,也不能随心所欲建构自己的利益。因此可以总结出,主观国家利益受客观国家利益的限制,如果主观国家利益与客观国家利益不吻合,那么国家就会灭亡。比如国家文化的地位再高,當国家领土受到其他国家侵犯时,这个国家也不会放弃其生存利益而追求国家文化,否则就不能成为国家。汉斯~摩根索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他认为国家生存权益是一切国家利益的基础,所有政治家只有将国家利益看作自身政策的最高目标才能够成功,而没有一个伟大的道德家会在国际事务方面达到自己的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主观国家利益在客观国家利益框架内生存,前者必须建立在后者基础之上,二者之间必须协调相处。主观国家利益在文化建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文化起到决定性作用,国家利益的客观性决定了生存利益的重要性,也要求国家利益主观性必须服从于客观性。通过对国家利益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国家利益的共性,也能够看到国家利益的特殊性。

参考文献

[1]刘丰. 国际利益格局调整与国际秩序转型[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05:46-62.

[2]吴功荣.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利益”解析[J]. 现代国际关系,2003,11:56-61.

[3]李曼,车华. 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之辨析[J]. 平原大学学报,2007,02:36-39.

篇5:论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

论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

如何理解人文科学认识的客观性,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争论,并成为困扰人文科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难题,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解释有着重要意义.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客观性”概念必须重新加以界定.人文理解的多元性或不一致性并不影响其客观真实性.

作 者:柳祥美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WUHA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Y SCIENCES)年,卷(期):58(1)分类号:B089.2关键词:人文科学 客观性 哲学解释学

篇6:非局部损伤模型的客观性研究

为了解非局部模型在模拟应变软化现象时的客观性,文中首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非局部模型,而后针对一个受拉杆问题,采用解析方法研究这些非局部模型能否解决进行应变软化问题数值模拟时存在的两个问题:网格依赖性和零能量消耗问题,得到了杆端位移关于应力、网格尺寸的表达式,并用图解表明这种关系.发现有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而有些模型却不能克服这两个问题,解答也不能客观地反映结构的实际响应.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非局部模型.

作 者:赵启林 孙宝俊 江克斌 作者单位:赵启林(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南京,210000;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210007)

孙宝俊(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南京,210000)

江克斌(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210007)

篇7:试论新媒体时期的新闻客观性

试论新媒体时期的新闻客观性

所谓新闻客观性,就是新闻发布人在采写新闻时应该遵守客观事实,尽可能排除自己的主观倾向。新闻客观性是横亘在还原新闻事实本来面目与新闻发布者即所谓的把关人主观偏见之间的一道围墙,这种偏见是隐藏着但却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新闻来说,追求客观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不老的传说。但是从人们开始重视新闻客观性起到现在的漫长岁月里,新闻客观性依然迎接这样那样的挑战,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但始终无法做到最好,在每个新时期都有自己新的课题。

一、我们所追寻的新闻客观性是客观与主观结合的相对可观性

新闻客观性原则也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在新闻界,她也被称作“不死之神”而备受重视,成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新闻是对正在或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人们之所以会接触新闻是因为受到时空的限制无法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亲历亲为,于是新闻有了生存的空间。而同样,因为新闻是通过新闻发布者的搜集、整理,然后以主观性的语言展现在受众面前,这掺杂了太多发布者主观性指导下的劳动,于是,新闻客观性才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人们只想看到还原事实本来面目的新闻。尊重客观事实,忠于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线。将事实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受众,让他们自己从报道传递出的信息中获取想要的信息,是新闻报道的本分。

每个新闻人都在强调新闻客观性,换句话说,都明白新闻客观性的重要,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我们会发现想做到毫无偏见、完全意义上的客观在实践中很难做到,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首先,新闻报道是新闻发布人对客观事物进行能动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产物。因此无论怎样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原则,都无法抹除报道和采访中的主观性倾向。新闻发布人的各种主观因素(包括文化背景、个人憎恶等)会在不自觉中渗入到客观的报道之中,而给受众创造一个再生成的媒介事实而非真正的客观事实。其次,媒体是一个社会的组织,因为所有权与定位问题,所以每一个媒介组织都有自己风格与倾向,这种大环境会在不自觉中影响新闻发布人的判断,从而在新闻的发布过程中,有着不自觉的流露,这也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再者,从新闻信息的承载者——语言的角度着眼,客观性在语言的表达中很难做到,换句话说就是语言本身具有一种价值携带性,而这为新闻客观性的变通预留了空间。所以当新闻发布者用语言来表达事实时会受到预言这种主观价值性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客观性的轨道。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我们会发现毫无偏见、完全意义上的客观只是一个梦想,很难实现。但这并不是宣扬放弃对新闻客观性的追求,只不过是停止追求绝对意义上的客观,而转为寻求不可逆转条件下的相对的客观,即一种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精神要求记者遵循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上述的变通是指在保证这些标准的前提下,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可以从具体言语的选择和组织,叙事框架的运用这些方面来规避客观性原则对自己的束缚,毕竟,在新闻写作中,客观性的主导地位从来就不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理想与追求实现理想的道路原本就不同,有时甚至是相互违背的。①

这种相对的客观性,是对于新闻发布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好了,新闻的报道才会具有其真实的意义,而这也是新闻发布者只要努力去实践去避免就会作好的,但很遗憾在媒介不断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新闻的这种相对可观性一直就没有做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壮大成熟,我们进入一个新媒介时代,情况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难以控制。

二、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客观性遭受越来越大的挑战。

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迅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新闻领域更是如此,网络新闻迅速吸引了大量受众的视觉资源。网络新闻是借助因特网发布的一种在线新闻,是一种及时化、交互化、多媒体化的新闻传播形式,它促进了资讯的高速流动,为社会和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相比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它有丰富性、迅捷性、海量性、可储存性、交互性的优点。但是人们在利用网络获取新闻时,逐渐发现网络新闻的种种弊端,而在其之中,新闻的客观性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话题。②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发布工作已经在事实上发生的极大的变化,已经不仅仅只是新闻记者等专业从业人员在进行这项工作,在这个时期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者以及受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客观性遭受越来越大的挑战。而且,在当前形势下的网络新闻,无论发布者是专业从业人员、个体非专业发布者、还是其他的什么人,其客观性都遭受了广泛的质疑。

首先,专业的新闻网站。这包括:

1、传统媒体新闻的网络版;

2、商业门户新闻网站;

3、政府门户新闻网站。这些专业新闻网站在新闻发布的客观性上会有自己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⑴这些新闻主要来自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新闻本身会存在不客观性,例如一些收费采访报道、记者个人倾向性、一些材料性的报道„„,这些都会对于新闻的客观性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这些报道的原文基本上会原文照搬到网络媒体的版面,所以原本就不客观的新闻会继续以不客观的面目呈现在受众面前。

⑵网站的主观性与创造性主要在于它的标题的制作以及专题等的制作上,而这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得极为不客观。广告是传统媒体的生命线,亦是网络媒体的生命,而广告商在网络媒体广告的投放主要依靠一种被称为流量(pageview)的因素来判断。流量,即为页面的浏览量。于是网站经营者会为了追求流量采取一些非常的手段,这会体现在新闻标题以及专题的制作上,就大大降低了新闻的客观性。而在这些非常的手段中,片面地迎合受众的口味表现得最为极端。例如很多网友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于是网络新闻的标题就会让这种自豪感得到极大的满足,这在体育淋浴表现得最为突出。对姚明、对中国足球取得的一些小成绩极尽夸张之本能,这简单的原因就是这能带来巨大的流量,但这却大大地损害了新闻的客观性。

⑶新闻在网站页面的高度及时间都可以体现出一定的不客观。因为网站首页和二级页面浏览的人数以及产生的效果都会不一样,所以,往往一则新闻被放的地方以及放的时间都会影响这种客观性。例如对同一则事件的报道选取事件的一个侧面放在一级页面或页面高处而另一个侧面放在二级页面或页面低处,这种去社会让受众有可能只认识到事件的一个侧面,这样就会产生极为不客观的后果。或许,这种取舍的安排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但这在事实上影响了新闻的客观性。

⑷网络新闻客观性的流失还表现在桑是新闻选择的多角度性,因为网络媒体没有新闻发布权,必须从传统媒体或五大政府门户中扶植新闻,有的传统媒体是网站的合作伙伴有的则不是,当涉及知识产权时,就会产生极大的限制,故而新闻的选择就面临一种新闻选择的单一性,这样客观性当然就会流失,遭遇尴尬的境地。

其次,个体非专业的新闻发布者。毫无疑问,在网络时代新闻的发布渠道太多了,包括利用公共资源的绝对专业的新闻报道,也包括通过社区网、聊天室、在线聊天工具„„都可以从事新闻的传播工作,于是也催生新闻发布人身份的改变,换句话就是,普通受众也有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即把关人,而在这个层面上客观性面临着更大问题。表现在:

⑴新闻发布者的非专业性会促使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从而丧失追求客观的可能,这或许是一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遗憾,但在客观上确实对新闻的客观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⑵普通的网友往往带有鲜明的倾向性或者说是主观性,他们对于任何事都带有自己的爱憎,所以对于事件的报道即使没有违反真实性原则也很难做到客观,并且网络的新闻传播经常具有跟风现象的出现,所以会形成气候的攻击或赞扬,在这种情绪的控制下,自然离客观会渐行渐远了。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是网友发布新闻的随意性,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发布新闻,而这种新闻往往又表现得极为不客观。

⑶网络语言往往追求个性化与新奇化,把这样的语言用于新闻报道的话,对于新闻的客观性无疑是一种比较大的伤害。因为像这种抽象化的形容词相比于动词来说,更据主观性,很难把它与与一种情绪化的倾向区别开来,这样的话,我们会发现即使王又不是有意为之,网络语言还是很容易得把他们拉向非客观的深渊。

⑷网友发布新闻骑士会受到发布网站的限制,当这种限制有所发挥时也有可能影响到新闻的客观性。如在论坛中,可能有置顶或加精的帖子,而网友因为阅读习惯往往会更加关注这些帖子,这样,当这些帖子与真实客观的帖子发生抵触时,往往会对于新闻的客观性造成不良的影响。

再者,网络新闻的其他发布来源。时下流行一种名为p2p的软件,其实就是广播与电视的一种在线直播,这似乎是网络与电视这两种电子媒体的结合,而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何在此条件下新闻的客观性雪上加霜。这种在线直播的新闻局有与新闻同步同效的的影响,本来当前电视的有些新闻节目就表现得相当不客观,转为网络直播后,这种不客观便显得更为明显。

因为这中可能经过再剪辑的新闻节目时的原油节目再加上剪辑人的主观倾向性,会进一步影响到新闻节目的客观性。而即使没有经过剪辑,通过选择把一些新闻节目搬上网络本身就是一种主观行为。所以,这样的新闻节目很难保证客观。

三、重塑网络时代的客观性。新闻客观性传统在新媒介时期急需进行了一次有节制的改革。不断更换外衣才能让“不死之神”褪却了原始莽荒的同时,继续引领新闻的实践逼近无限客观的可能。

首先,必须建立不断追求相对客观性的决心与机制,也就是说要在每一个新闻发布人的心中撒下追求客观性的种子,让它长成参天大树。让客观性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经过无数代新闻人的努力,并且还是需要继续努力下去。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需要这种决心,尤其是后者,但现存机制几乎无法对后者采取任何的限制,这就意味着,在网络时代必须建立能够约束零散的新闻发布者的机制。当然,对于一些失去公信力的网友采取过封闭帐号的做法,但事实证明这很无力,因为他们可以很轻易的获得新的id。

个人认为,在网络时代,对于这类非专业的新闻发布人员,可以利用一些比较温和的手段,毕竟,一些强制的手段是毫无作用的,包括一些虚拟荣誉以及物资的奖励、授予网络社区的某种社会地位„„,甚至,有时一些实物的奖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当然胡萝卜需要和大棒一起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所以在采取一些怀柔政策的同时,应该有些比较强硬的措施,包括一些法规政策的颁布、一些处罚措施的建立„„。当然,受众是信息的需求者和最终消费者,媒体和报道者所传播的新闻是指向受众的。而受众在接收上又有所选择,有所思考。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各媒体可适当引导和鼓励受众进行新闻报道参与、提供线索、采编、进行信息反馈等等,让他们了解新闻,监督媒体和报道,加深对新闻背后真相的思考从而有效的进行媒体、记者与受众的互动,促进新闻客观性的提高。③

其次,在认识到绝对客观性的难以企及之后,应该重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以期使客观性最大化的摆脱主观性的控制,离梦想越来越近。这样就要求:

⑴新闻发布人首先在新闻发布者有意识的摆脱自己主观意识的控制,以一种尽可能不带个人色彩的方式去报到新闻。

⑵新闻机构与政策法规给与新闻发布者追求客观的空间,也就是说,在保证原则的基础上把握好尺度,放开受让记者客观的去报到。

⑶新闻发布者采取一定的技巧,选好新闻视角、升华报道主题、善用新闻语言。而新闻语言的特点是简洁、直白、明了、中性,让读者一看便懂。运用好新闻语言,需要极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④

总之,新闻客观性在我们新的网络时代更应受到重视,让这个“不老的传说”持续下去,让新闻绽放异样的光彩

参考文献:

①杨姣,《从<1976-2006:知青沉浮录>看新闻客观性原则的变通》, http:///list.asp?unid=1927

②董天策主编,《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③七土,《第三者眼中的原生态报道 ____试论新闻客观性的异化》,BLOG

篇8:浅析摄影作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一、摄影作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表现

(一) 摄影对象的客观性

摄影对象具有客观性的特点, 不论是拍摄一个人物还是一处景物, 或者仅仅是一块石头, 都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 它们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 它都是存在的, 而且都是以它们选择的形式存在的。不论摄影师选择拍摄还是放弃拍摄, 这些对象都在那里, 这是客观性最明显的表现。所以, 任何一个呈现在照片或者报纸杂志上的物体, 首先都要有一个客观实体才能最终呈现在照片上。

(二) 摄影者的主观性

摄影者是人, 是具有主观思想和个人意识的人, 也是被各种信息、各种环境影响到的人。看多了人世间的冷暖, 摄影者的主观情感受到了更多的影响, 所以, 他的主观性可能会表现得更强烈, 在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可能会有更大的情绪波动。例如, 摄影者看过很多的穷困孩子, 在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 他们就会有强烈的保护情感。所以, 他们会选择更加合适的角度, 将孩子的天真无邪以及可怜无助拍摄出来。这些摄影作品其实就融入了摄影者的主观性选择。

二、摄影作品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矛盾

(一) 摄影作品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摄影作品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 比较有名的一些摄影作品, 如“希望小学中的那个大眼睛女孩”, 这个女孩是客观存在的, 她一直都是贫困山区里的孩子, 摄影师拍摄的那个姿势可能是她每天都会表现出来的姿势。但是, 当摄影者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还是选择融入一些自己的主观情感, 选择近距离地拍摄, 将孩子的眼睛作为最重要的构图部分, 而且选择了柔和的光线, 将这个孩子的天真以及她内心的柔软和脆弱表现出来。所以, 任何一个事物在遇到摄影者的时候, 它就已经不再是客观的了, 它成了载有主观情感的存在。

(二) 主观性可能会影响客观性的表现

个人的主观性可能会影响客观性的表现, 摄影毕竟是静态的, 不能如摄像般呈现出全部的景象。在摄影中, 摄影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镜头对准自己需要表现的方面。在一些新闻中, 确实存在不实报道的情况, 只将镜头对准一个方向, 拍摄自己想要的内容或者是已经呈现的比较好或者不好的内容, 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 这些断章取义的报道往往都是主观性占据主导, 客观性已经被极大地抹杀, 而这也是没有很好地磨合主观性和客观性的一个表现。

三、如何处理摄影作品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关系

(一) 提高摄影者个人素质

提高摄影者素质是让摄影作品主观性和客观性能够和谐相处的关键, 在摄影作品的展示中, 如何让摄影作品技能有客观的呈现又能有主观的构图, 这需要较好的素质水平才能驾驭。当摄影者看到一个事物并且想要将这个事物呈现出来的时候, 他其实已经想好了如何选景、如何构图、如何呈现等问题。那么, 这就需要摄影者拥有过硬的技术, 让最终展现在照片上的客观物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摄影者的需求。一方面, 这需要摄影者平时多做功课, 勤思考, 寻找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平衡点, 逐渐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另一方面, 也可以多看一些大家的作品, 参观一些展览, 让自己在感受他人作品风格的时候, 体会作者与作品之间的主客观关系。

(二) 尊重事物本身的客观性

新闻中的摄影作品尤其要关注事物本身的客观性, 向大众展现事物的客观面貌。比如在拍摄三伏天海水浴场的场景时, 摄影者要尽量全面地将现场景象收入镜头中, 而不是只看到一个人多的地方或者一个人少的地方就以偏概全, 从而误导大众。就像一组在石头边拍摄的图片那样, 如果镜头展现得不全面, 人们可能会以为这些照片是在悬崖峭壁上完成的, 但当镜头拉远之后再看, 这个“悬崖峭壁”其实距离地面并不远。所以, 镜头下呈现的内容一定要是客观全面的, 这样才是对事物本身最大的尊重。

(三) 围绕客观性发挥主观性

摄影作品的主观性要围绕客观性来发挥。例如, 希望工程的图片, 我们希望大众能够参与到关注希望工程的项目中来, 那么在摄影中, 摄影者就可以根据选择的内容调动自己的爱心、善良、可怜等一系列的主观情感, 将图片呈现出这样一种效果, 让其可以很好地引导大众。在很多时候, 摄影者的主观性是不可或缺的, 摄影者的主观性应该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换而言之, 摄影者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理念, 在他们镜头下展现出来的内容, 应该是摄影者想要展现的符合社会大众价值选择的内容。

四、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摄影作品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并存是事实, 摄影对象的客观性与摄影者的主观性是一对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 而如何处理主观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关系是每个摄影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很好地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摄影作品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 摄影者应该提高个人素质, 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 还应尊重客观事物, 能够围绕客观事物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几个方面的建议措施, 希望借此可以帮助摄影作品中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得以更好地融合。

参考文献

[1]梁成山.从新闻摄影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观念的转变[D].西北大学, 2008.

[2]黄凛奇.真实与虚拟的世界[D].厦门大学, 2007.

[3]李羚, 汪哲自.浅谈古典摄影技法回归摄影的原点[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1 (06) :286-287.

篇9:试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关键词:艺术创作;音乐价值;客观性;主观性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从人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及相互关系中产生的。它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一方面是客体属性,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另一方面是主体需要,其需要是客观、合理的;两者相互依托,缺一不可。一部音乐作品,其价值取决于作品本身的内容属性和表现形式,即作为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各种特征和听众对音乐艺术的欣赏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且赋予这种关系以实践的意义,才能使这部音乐作品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音乐的价值,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这种艺术客体所给人带来的功用意义。但是音乐是艺术的艺术,它不能直接被概括为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推理,音乐这种艺术客体并不直接具有符号的所指意义,它是通过主体而使客体生成价值。如此看来,音乐这种艺术客体与音乐价值之间并不是直接相互作用的,音乐价值的实现则最终取决于音乐艺术是否具有满足主体需求的可能性及其程度。

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价值的构成关键是:音乐现象中提供了哪些满足人需要的功能属性?音乐是这两种功能的结合,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音乐的内容情感就是通过曼妙的节奏旋律而传递,而音乐的形式美反过来又更好地诠释与升华了音乐的意识内涵。对于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说,都应是充实的内容和上乘的技巧的完美结合,音乐作品也不例外,它是音乐内容与音乐形式的矛盾统一体。音乐语言作为构成音乐形式的材料,与音乐形式共居一方;音乐题材作为表示内容的客观材料和外部载体,与音乐内容共居一方;中间一个环节是体裁,它具有双方的综合性质,其实质意义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纽带”。因为,体裁既表现为形式的特征——它是广义的形式,有其习惯性的音樂语言特征;同时它又表现为内容的特征——在具体生活风俗的历史发展中,总与某种题材、内容联系在一起。它的左边是工艺内容,右边是意识内容,体裁正好是从对形式的分析走向对内容的理解桥梁。可见,体裁对于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真善美是文艺批评的基本标准。“真”,是指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即作品在多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生活内容,这是衡量一部艺术作品价值最基本的方面。真实性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它不但关涉到思想的深刻性,而且取决于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创作态度。“善”,是指作品的思想水平和道德观念,即看这部作品是引人向恶,还是引人向善,而对于善的判断,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善恶正误的辨别上,还要进一步对作品的思想深度做出分析评价。“美”,说明艺术鉴赏行为是一种审美活动,鉴赏对象的美丑当然要成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标准。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艺术作品中的美丑,不是指内容上的,而是强调形式上的美。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总能深刻地反映生活真实,具有强大的思想力量,同时又有高度的艺术性。

音乐作品在语义学信息与美学信息统一的基础上,还要讲究语境之美。音乐作品中的“小语境”就是指具体音响的上下结构;而音乐作品中的“大语境”则是指人类整体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大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活动。音乐与现实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产生于人类的认知-反映活动中;音乐表达的关于人思想观念的性质,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利害关系中;音乐的形式美则产生于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之中。这三种关系对应于艺术的真善美标准,基本构成了音乐的社会使用价值。

任何文艺创作对于艺术家来说,都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客观生活是艺术创作的现实基础,是艺术作品反映的对象。只有忠于生活,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即使艺术家的灵感,也无不是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索取源泉。但是往往对于同一组生活,同一种景象,不同的艺术创作者又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意义,这是由于在客体塑造中渗入了不同主体的意识。艺术家通过主体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成为人的创造物和现实性。音乐的形式美就是艺术家主体才能、经验、劳动态度等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一首音乐由何种形式表现,不仅是创作者主体选择的结果,更是由作品本身所要反映的内容决定的。

在音乐中,大多数的作曲家都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谐的,但在作品的价值构成中,突出其中一个因素的事情时常发生。突出善,突出真,或者突出美,都是作曲家主观意识的选择和判断,反映了作曲家的价值取向。此外,演唱者、欣赏者的审美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又为作品提供了生成意义的无限可能,但确实以作品所提供的可能性为前提。总之,作曲家和演唱者、欣赏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创作者要通过歌唱家的演唱来发挥其感染熏陶的教化功能,实现其社会价值;而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其反映情趣会再次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意识。

不管主体是否意识到,任何系统的存在都是以目的性作为必要前提的。音乐之类的精神产品为什么存在?其合理性、目的性也只能在历史实践中加以考察。从物质方面看,物质生产之所以必要,是因为离开物质消费人就不能活;从精神方面看,人们为什么要去影响别人的思想精神呢?因为意识形态的内容总是与人们“意识到这种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种种矛盾相联系,也就是说大量的东西是与解决社会矛盾相联系的。这里存在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共同之点,即都是为了掌握规律,以达到人类生存和幸福之目的的活动。

审美价值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社会价值,它与人的某种物质需求的满足不同,在审美体验上总是与现实生活中功利态度保持一定的距离;音乐以美的声音形态浓缩成生动可感的音乐形象,渗透到人的潜意识层,从而起到陶冶情操、淳化民风的作用。音乐的价值不仅应关注纯音乐形式的美,还应关注通过唤起广泛情感反映的认识与思考。音乐的审美价值永远是本质的、第一性的,其他的现实功能和价值只能是从属于它。音乐并不能直接通过音响运动向人们展示其他社会功能的具体内容,而是依靠审美主体对其想象和联想达到目的。

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这样一种伟大而又非常优美的艺术,它有力地影响了人的内在本性,就像一种宇宙语言那种完整而深刻地被人的内心所理解,它的独特甚至超越了感知世界本身。”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它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的声音距离灵魂最近。

参考文献:

[1]吴中杰.文艺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审美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篇10:客观性

历史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其根本的基石就是历史学自身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历史学的科学性一直是以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为依托,以同样按照自然科学模式建构的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来加固。”[1]但是,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文学科特别是历史学科的“客观中立性”进行了猛烈地解构和挑战。

一、历史学的客观性

沃尔什曾经将历史学的客观性称之为“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最重要的而又是最棘手”[2]的问题。王学典在《述往知来》也说道,“历史学中的客观性是个弹性概念,具有量的而不是质的属性”[3]。在《历史哲学―――导论》一书中,沃尔什认为所谓的历史客观性就是“每一个进行认真调查研究的人都必定会加以接受”[4]的东西。沃尔什对历史客观性的看法是以他对什么是历史事实的认证为基础的。而历史学的客观性概念,实际上借助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客观性的重要条件,乃是人们的普遍同意。”[5]我们永远无法要求历史学像自然科学一样客观―――从同样的材料或证据出发,按照严格的实验操作或是推理过程就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由于历史具有流动性、易逝性和不可重复性,因而历史的客观性则比自然科学要复杂得多,如果以“人们的普遍同意”为尺度的话,历史学简直没有客观性可言。同时“,历史资料的残缺性、不完善性,历史过程自身的未完成性”[6],也使得历史学的客观性变得扑朔迷离。但历史本身确确实实存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及是否能够知道它的存在,所以历史学当然又有自己的客观性制约。历史学中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只有在一种弱化了的次要的意义上才是可能的。

历史学长期以来建立的“客观性”、“求真”的形象,虽然具有真实可信的内核,但从总体上看,其实只是一种在追求客观性的强烈意志支配下的主观愿望,只是一个被夸大了的关于客观性的神话。“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认识的主观性贯穿于历史研究工作的始终”[7],历史学的客观性只能是相对于约束主观性的程度而言。“历史认知活动的媒介、主体和方法的客观性,就决定了历史认知活动的客观性及其程度”[8]。“在最直接的意义上,客观性即非主观性”,“消除主观性因素是历史认识客观性分析的基本思路”[9]。而要做到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在现在看来,是史学家学术良知的一种衡量尺度。同样,我们对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也是从不同层面上考虑的,例如“历史事实客观性的要求”、“对历史叙述客观性的要求”、“对历史解释客观性的要求”[10]。但是要做到以上几点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史学研究中,我们期待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进而我们在此之上探寻更高层次的主体性。

二、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学客观性的质疑

历史学客观性的基本保证就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由批判性的检验而确保史料的可靠;另一方面则是史学家要在研究过程中剔除个人的和主观的因素,而保持严格的中立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古往今来许多历史学家都极力强调历史学的客观性,比如西方的“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传世之作《历史》中指出,“我的职责是把我所听到的一切记录下来,但我并没有任何义务来相信每一件事情”[11]。

19世纪后期,法国史学家古朗治演讲结束之后在听众的欢呼声中说道:“请不要为我鼓掌,不是我在向你们讲话,而是历史通过我的口在讲话。”[12]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当代西方五花八门、流派纷呈的文化思潮中异军突起,以其激烈的反传统姿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例如詹金斯曾说“:后现代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运动。而是应时势的需要,贵族的、资产阶级的和左派的理论家们,在诸多领域内所不得不进行的重新评价,其评价的基础根植于更为宽广的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变迁之中。”[13]“从本质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激进主义的典型思维方式,是对现代主义的全面挑战和反叛。”[14]他们抨击历史主义和其关注的重心―――人,认为“历史不是以直线形式展现,历史要经历变化无常的危机、混乱、中断”[15]。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所有的历史都是由作者本人主观构造出来的。它取消了是否存在客观现实以及历史著作是否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现实的问题,而提出历史学家的叙述文本就是现实。当我们只有通过语言的、符号的史料文本去理解、推断历史事件本身的时候,这恰恰是后现代主义学者质疑史学客观性的根源所在。而这种质疑又可分解为三个方面:“一是强调历史学知识背后的权力支配,揭示其意识形态特征;二是将历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根据其创作活动的特点,视之为一种语言游戏;三是将历史文本化,贬低作者,抬升读者,从而突出主观解释的意义。”[16]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詹金斯、怀特在内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他们都不否认‘过去’的真实性,他们否认的是过去和对过去的叙述之间有任何的联系。认为任何试图揭示‘过去’真相的做法,都没有认识论上的保证”[17]。因为历史学家所要发现的东西,只是“某一过程的界限,某条曲线的转折点,某种调动运动的位置,某一摆动的界限,某项功能的极限,某一循环因果性不规则的瞬间”[18]。

三、后现代主义为史学研究提供新思维

纵观历史学的发展,作为族类记忆和国家记忆的历史在突破了神权限制之后得到了与其他科学一样的学术地位。历史学不再是耶稣基督的时间表,而是在科学的英雄主义引领下向着人性和理性前行的精神火炬。但就以美国历史的编写为例,实质上是存在一个建构历史框架的思维指导,“美国人必须自创,即团结意识,一整套民族象征物、活跃起来的政治热情”[19]。

正是因为这种既定的思维模式,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往往关注的是精英人物和主导人群,而很少关注普通的社会大众,这让人们误以为历史的编写和推进没有或者很少有客观性。“后现代主义正是这一情景中西方文明内部反思的产物”[20],“以对工业经济时代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的全面解构和颠覆为特征”[21]。在后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更加广泛更加细致,洞悉了历史背后隐藏着的权力关系,学术研究呈现出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生活也进入了史学家的视野。同时后现代主义思潮也大大提升了读者的地位,促使读者透过文本寻找历史背后的真实,从而突出了主观解释的意义。

其实“后现代主义最为核心和最为有价值的地方,或许不在它颠覆既存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更不在于它是否能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而在其批判精神”[22]。但这种批判精神并不能无限的放大,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陷入癫狂、无助、虚无的状态。因而在批判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个适当的尺度,例如“坚持史学研究中客观性标准”,“在历史研究中恰当运用史学工作者的主观力量”,“把握好史学客观性和主观性二者的合理度”[23]。那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问题“:历史是否有一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24]。在我看来,后现代历史学应该承认的这个最后的边界和限度是―――历史学并不是“任意虚构”。由于人类目前的认知条件和能力,“纯粹客观的历史认知只是一个神话”[25],所以历史学的客观性其实处于一种弹性状态中,它有一个伸缩范围。但是“人类社会有寻求真实、了解真相的愿望,这正是历史学存在的基础”[26]。

上一篇: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垂直)下一篇:小学品德与生活 合作真愉快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