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2024-07-11

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精选7篇)

篇1: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国外大学博士生的待遇相当丰厚2010年01月18日 16:00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字体:↑大 ↓小】本报记者 李玉兰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由原来的200多元提高到1000元左右,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博士生待遇问题的广泛关注。

博士生“涨钱”引热议

“山东大学关于涨补助的通知”、“延期的博士生涨不涨”、“增加的部分是学校发还是导师发”、“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补助涨到1500元”、“北大净涨1000元”„„连日来,在许多高校校园网和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网络社区,关于博士生“涨钱”的话题一直是热点。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提高中央部委所属普通高等学校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的通知》于2009年11月下发,通知指出部属院校在读脱产非在职博士研究生基础奖学金标准,由原来的240元、260元、280元(根据读博之前有没有参加过工作区分)原则上应提高到每月1000元,其中20%可由学校集中掌握,用于对特殊专业的博士生奖学金给予

倾斜,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以及对兼任“三助”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发放部分报酬等。这一标准自2009年9月1日起执行。这是继1996年后国家再一次提高博士研究生奖学金标准。

据记者了解,全国部属院校都已经展开行动,出台通知或者紧急研究制订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于嘉林介绍,农大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助研津贴)标准的提高分为两次: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助研津贴)在目前标准(各年级不同)基础上统一提高到每月1300元;自2010年9月开始,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奖学金(助研津贴)统一提高到每月1500元。同时,农大还对导师提供助研津贴的标准也做了调整,自2010年9月起,导师提供助研津贴的最低数额统一调整为每月1000 元。

浙江大学规定,2005级和2006级博士生每生每月普通奖学金提高到1000 元,按12 个月发。2007、2008、2009级岗位助学金每生每月在原来基础上增加400元。2010级则将岗位助学金学校支付部分调整为每生每月1200 元。

山东大学也已经正式通知,2007级博士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由原每生每月300元左右提高到800元整,2008、2009级博士生实行培养机

制改革,“助研”奖学金标准由原每生800元/月提高到1300元/月。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分院也已经正式通知学生,自2009年9月—2010年8月,符合规定的博士生每生每月补发1000元。2010届毕业生补发至2010年7月截止。补发的钱于2月5日前发到同学们手中。

据记者了解,其他部属院校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均已发布正式通知,提高幅度与上述院校大体相当。

博士生待遇事关国家科研创新能力

为什么大幅度为博士生“涨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博士生在高校科研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显著增强,并已成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生力军,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成果。“涨钱”是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完善博士生奖助制度,不断调动和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研创新性。

同时,博士生待遇低也是不争的事实,记者从北京多家高校了解到,博士研究生的待遇一般由奖学金(即国家基本补助)、学校补助、导师补助三部分组成。国家基本补助多年来一直停留在每生每月200

多元的标准。学校补助部分通常也称为“三助”岗位津贴,是指教学助理、科研助理和管理助理三类岗位,这些岗位通常要竞争上岗,完成工作能领取岗位津贴,数额也各个学校不等,大致在300元—800元的范围内,如果学校不能提供岗位,那么这部分钱就没有了。实际上,许多普通高校普遍存在“三助”岗位不足和津贴较低的状况。导师补助的部分则是由导师自行确定给还是不给,给多少。

研究表明,25岁到35岁之间是人创新潜能的高潮期,很多世界级的重大科研发现都是在这个年龄阶段产生的。但对我国博士生来讲,这个阶段也是压力最大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许多博士生都已经成家,但是每个月几百块钱的补助并不能“养家糊口”,只好靠另一半或者父母资助,或者在业余时间打工,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生待遇就更低,时间、精力、心理压力使他们不能够集中精神专心学习和科研。博士生待遇低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高校高端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一个制约因素。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担任国务院学位办主任时曾指出:补贴太低,对博士生人才培养非常不利。博士生补贴至少应该达到本科毕业生三年后的薪水或硕士毕业生毕业时的薪水水平。

与国内不同,国外许多大学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博士生的待遇相当丰厚。德国,博士生不收学费,每人每月提供约1200欧元的生活补

助。法国按照国民的平均工资来提供奖学金给博士生。美国各个高校奖学金差别很大,近两年的金融危机也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说大概每年可以有两万美金。新加坡一些研究机构的全额博士生奖学金大约每月3200新元(约15000人民币)。多数学生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能略有盈余。因此,许多优秀的学生读博首选是美国等高奖学金国家的学校。

精英人才出国读博,对个人成长和促进科研都有利,但是单向流动现象也应该引起关注。南京大学校长陈骏2009年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的身份提案:应该将博士生补助提高到每年三万,以使他们能潜心科学研究。陈骏认为这对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意义非常重大。

教育和科研衔接机制需理顺

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当时博士生的资助水平相当于五级工资标准,博士生的收入高于一般人的工资水平。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分配体制的改革,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而博士生资助水平与工资水平的距离逐渐拉开。后来甚至发展到有的学校博士生补助低于学校所在地城市的低保水平。这期间,为适应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的需要,增强研究生实际工作能力,增设了“三助”岗位津贴制度。1996年,博士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标准由原来的每生每月190元、210元、230元三档分别提高到240元、260元、280元,一直实行到此次改革之前。

从200元到1000元,无疑会极大地缓解博士生待遇低的状况,但是和国外学校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有分析人士指出,博士生待遇的问题实际上是我国教育和科研机制衔接的问题。给博士生发的钱应该从哪里来?这是一个需要理清的问题。

美国学校的奖学金来自学生交的学费、政府、私人或企业赞助。学生入学前提交申请,校方、院方或系上会有由系主任、资深教授组成的奖学金委员会来审核申请者。在国内,高校的博士生是学生,现在补贴来源于教育部门,属于资助性质。他们虽然是科研的生力军,国家资助的科研课题一般只有资料费、设备费等,而没有“人力资源的工资”这一项,所以许多博士生导师给学生发钱只能用票据报销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冒着违反财务制度的风险,也有的导师干脆不发。因此这一层关系如果不理顺,要建立有吸引力的博士生待遇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篇2: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2018年博士毕业生招聘相关待遇的规定

为加强我校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单位建设,提升专业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鼓励高学历人才到我校工作,经学校研究决定,2018年博士毕业生招聘相关待遇按如下规定执行。

一、事业编制

符合2018年招聘条件的博士毕业生,入职后进入我校的正式事业编制。

二、安家费标准

(一)A 档。学术成果和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博士毕业生,安家费标准可由本人与学校面议。

(二)B档。符合下列条件的博士毕业生,支付安家费40万元:

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近5年来的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者:

1.理工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SCI一区学术论文2篇;或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SCI二区学术论文4篇以上的。

2.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SSCI或A&HCI刊源的刊物上全文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期刊全文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或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5篇以上。

(三)C档。符合下列条件的博士毕业生,支付安家费30万: 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近5年来的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者:

1.理工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SCI二区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SCI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1篇为二区论文;或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EI(不含会议论文)、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论文5篇以上者。

2.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3篇以上。

(四)D档。符合下列条件的博士毕业生,支付安家费25万: 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近5年来的科研成果符合以下条件者:

1.理工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SCI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SCI二区学术论文1篇;或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EI(不含会议论文)、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论文3篇以上者。

2.人文社科类博士:以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全文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以第一作者全文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1篇为CSSCI来源期刊。

(五)E档。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近5年来的科研成果不符合A-D条件但专业学科建设、管理工作等方面需要的其他博士毕业生,支付安家费15万元。

三、科研启动基金 1.符合A-C档成果条件的博士毕业生,科研启动基金理工类10万元,人文社科类8万元。

2.符合D-E档成果条件的博士毕业生,科研启动基金理工类8万元,人文社科类5万元。

3.科研启动项目确需特殊实验条件的,资助额度可面议或另行申请。

四、房租补贴

学校按照1.8万元/年的标准发放房租补贴,资助期3年(一次发放)。符合河北省“名校英才入冀计划”条件的,享受河北省财政补助1000元/月,资助期为5年,按季度发放。

五、博士生活补贴

博士生活补贴按照500元/月发放,补贴期限为5年。

六、岗位待遇

1.符合A档成果条件的博士毕业生

对学术成果和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博士毕业生,学校内聘岗位和岗位待遇可面议。

2.符合B档、C档成果条件的博士毕业生

符合河北省职称评定绿色通道条件的,可以申请河北省职称评定绿色通道;不符合河北省职称评定绿色通道条件的,校内按副高专技七级岗聘用,享受专技七级岗岗位津贴待遇。内聘岗位待遇享受期限为3年。

3.高聘岗位考核

A档高聘岗位人员,聘期内工作业绩和科研业绩的考核按照协议约定执行;B档、C档高聘岗位人员,按照七级岗科研业绩考核标准进行年度岗位考核。

七、附则

1.具有博士后研究经历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2.SCI论文分区以中科院大类学科分区为准。

3.引进录用的博士毕业生需与学校签订《河北地质大学引进人才协议书》,在校服务期限一般不少于八年。服务期内,学校原则上不批准引进人才提出的辞职、调离、离职进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申请。

4.本规定仅适用于列入河北地质大学2018年招聘计划引进录用的博士毕业生。

5.本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篇3: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负责具体承办, 中国地理学会和华南师范大学协办, 是一项面向全国在校博士生 (含港澳台地区学生和外国留学生) , 围绕地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论坛共收到了来自全国18个省市, 31个科研院所, 以及来自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共105篇参会稿件。经过论文评审专家组筛选评审, 最终选定了66份稿件邀请作者参会, 并分为三个分论坛和一个展板会场进行了口头发表和展板发表。发表期间, 论坛共邀请了20多位中山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授进行论坛评议, 对各位博士生的发表成果进行点评。

除博士生的成果发表外, 论坛还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的蔡运龙教授、中山大学的保继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周尚意教授、兰州大学的潘保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郑祥民教授等各个领域的顶尖学者分别进行了如何研究的主题报告。同时, 邀请了地理学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自然资源学报、地球信息科学等主要地理学期刊编辑部的主编进行如何写作、投稿和如何规范研究成果的主题论坛。会议期间, 还邀请这些专家共同就博士生培养的相关话题与博士生一道进行了主题对话。在学术讨论之余, 论坛还安排了半天的野外考察和一个博士沙龙, 以进一步增进博士生之间及其与专家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也加深对广州会议举办地的了解。论坛于12月9日下午5时圆满闭幕。

篇4: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1994年,窦大海从曲阜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山东财政学院从事人事管理工作。2001年3月,他响应学校号召,主动参与竞聘学校饮食服务中心主任。

经过3年的摸爬滚打,窦大海发现,学校餐饮市场是一个规模巨大、收益稳定、具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市场,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很多有助于推进学校餐饮事业发展的想法得不到有效实施。

2005年,考取同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后,窦大海辞去了饮食服务中心主任的职务。紧张的脱产学习之余,关于校园餐饮的梦想一直没有忘却。终于,2006年4月,窦大海注册了自己的餐饮管理公司,迈出了从事专业学校餐饮事业的第一步。“我想证明按照自己的想法是可以把学校餐饮做好的。”窦大海这样解释自己选择创业的动机。

2006年底,从上海完成博士课程回到济南,窦大海在上网时无意中发现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第二季报名已经开始了。窦大海知道这是一档针对草根创业者的表演舞台,既然有时间了,为什么不参与呢?窦大海立即报了名。

2007年2月9日,在莱芜汇源果汁公司,窦大海以学校餐饮项目参加海选面试。面试过程中,他凭借自己对学校餐饮市场的独到见解和清晰、流畅的口头表达,赢得了两位面试评委的一致好评,顺利成为山东赛区第一个直接晋级全国108强的选手。

商战特训营,初露锋芒

108晋级36的比赛,采取的是商战特训营的方式。商战特训营也称为沙盘推演,选手每6个人分为一组,分别担任一个生产型企业的不同角色,模拟该企业5年的经营。经过抽签,窦大海被分在第9组,担任该组的财务总监。比赛过程中,窦大海和队友通力合作,并运用自己掌握的财务管理知识,科学进行资金的筹划和分配,并帮助队友合理安排生产。最终,第9组在5年的经营时间里把股东权益增加了一倍还多,年增长率接近30%,以两天比赛总排名第一的成绩胜出,窦大海和另外两名队友顺利晋级36强。

赛后,比赛评委高红冰先生这样评价窦大海在团队中的作用:“在这个团队中,实际上是财务总监操盘了整个团队的运作。”

36晋级12,赢得评委欣赏

36晋级12的三名比赛评委是风险投资机构IDG全球副总裁熊晓鸽、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玉柱。比赛中,窦大海向评委阐述了学校餐饮项目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并回答了3位评委关于项目和个人提出的问题。由于他在比赛过程中表述清晰,回答问题得体,并展现出良好的商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最终在“死亡之组”突出重围,直接晋级12强。评委马云在对窦大海进行点评的时候说道:“对人也好,对事也好,我比较看好你。”

商业实战,突出重围

在商业实战过程中,选手们每一轮都面临全新的商业环境和临时搭配的团队组合,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商业任务,对于选手的能力、体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都是巨大的考验。窦大海充分发挥了自己注重团队合作、讲求工作实效的优势,在全部6轮比赛中,取得了4胜1平1负的成绩,是所有选手中胜率最高的。尤其是在他担任队长的两场比赛中,窦大海都能够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最终带领团队取得胜利,充分展示了自己作为企业领导者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总决赛,大海夺亚军

“赢在中国”第二季总决赛采用了四轮赛制,每轮淘汰一名选手。“山东好汉”窦大海在整个比赛中,前两轮幸运地回避了竞争对手的一对一选拔,在张华和牟文建下台后,第三次站在PK台上的冯志刚将矛头指向了窦大海。虽然整个比赛很少站在PK台上(优胜的一队免于淘汰),窦大海还是依靠自己的学识和柔中带刚的反驳,将对手冯志刚PK下台。

冠亚军争夺更有戏剧性。9名现场评委中,3位来自风险投资基金的老总,都将赞成票投给了“山东好汉”窦大海,而大部分实业企业家则把票投给了3号李书文。最终,具有话语权的总评委将本赛季冠亚军分别授予了李书文和窦大海。

篇5: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院士在中国,原来称为学部委员,就是在某一领域内的.资深专家。院士评选需要提名,提名资格一般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二等奖以上;需要经过大概三轮评选才能成为院士。

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中国则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

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篇6: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如题,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原重庆汽车研究所),本科生去这儿怎么样,在重庆待遇如何?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在重庆待遇如何?]

篇7:在重庆大学博士生待遇

自从1984年、1986年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在厦门大学建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据统计, 截至2010年, 全国具有招收高等教育学博士生权限的授权单位已达16个, 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点达到90个, 每年培养的高等教育学博士近百人, 硕士近千人。[1]2010年在读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 从某种意义上看, 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从“纯精英”走向了“类大众”。[1]

从1984年创立硕士学位点时不到10人的招生规模, 到目前每年近千人的招生规模, 高教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 扩大了将近100倍, 中国高等教育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 这种规模扩张的背后, 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高教学者曾这样调侃高教研究生教育:当前高教研究生最容易考 (门槛低, 来者不拒, 高教所甚至被戏称为“收容所”) , 高教硕士生导师最容易当 (无论什么专业背景, 发表几篇高教文章就可以了) , 高教论文最容易写 (通常不需要什么高深理论和专门方法) , 只可惜高教研究生最难找工作![3]高教硕士研究生规模的迅速扩张与目前尴尬的现实境遇, 迫切需要对高教研究生群体进行研究。

二、研究过程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最契合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希望了解:目前高教研究生的学习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况?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是持怎样的态度?面对尴尬的现实, 他们又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心世界?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 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 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 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4]质的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在自然情境下, 对个人的“生活世界”以及社会组织的日常运转进行深入探究, 提倡研究者对研究情境的参与, 直面事实, 与研究对象共情, 对他们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做出“解释性理解”, 对事物的复杂性和过程性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考察。”[4]本研究主要着眼于对高教研究生群体进行“深描”, 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 通过研究者本人的观察、访谈、感受等方式来收集资料。

(二) 研究抽样

本研究主要运用目的性抽样的方式, 抽取了H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3位研究生。研究者本人是该校高教所的一名研究生, 自2011年9月进入H大学高教所就读, 对H大学和高教所各方面都比较熟悉, 有利于进行深入观察。之所以选择3名研究对象, 主要基于时间和精力考虑, 等以后时间充裕了, 可以增加研究对象, 以提高研究的代表性。H大学高教所研究生总共有全日制研究生约30名, 平均每个年级10名。确定研究问题后, 我开始寻找研究对象。由于我和被研究者同属于一个群体, 彼此相互比较了解。首先笔者对那些有可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的5位研究生进行了初步联系, 对研究问题做了简单介绍, 并强调, 是否参与完全自愿, 不必因为碍于同学之间的面子而勉强接受研究。其中两位善意地表示了拒绝, 不过他们表示“强烈支持我的研究”, 只不过出于隐私而拒绝参加。另外3名研究对象分别来自三个不同的年级。以下是3位研究生的情况简介。出于保密原则, 所有的人名和地名都是虚构的。

晓波是H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本科时在学术科研方面十分突出, 曾被评为校十佳科研标兵, 获过国家奖学金。考研时报考了一所北京的名牌大学, 因结果并不理想被调剂到H大学。

周敏, 高教所二年级学生, 本科毕业于北京某高校教育学专业。考研时报考了上海一所名牌大学。不过因考研失利, 后被调剂到H大学高教所。

马超, 本科毕业于湖北省一所普通本科院校。本科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考研之前在北京一家教育培训公司工作过两年。2011年第一志愿考入H大学高教所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三) 资料收集

本研究资料收集的主要方式为开放式深入访谈, 辅以参与性观察和非正式交谈、邮件、QQ、个人博客等方式收集信息。从2012年4月至7月, 对选定的3位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两次一个多小时的开放式深度访谈。事前设计了一个初步的提纲, 确定了访谈的方向和基本问题, 但在访谈中并没有按部就班地照提纲进行, 而是根据每个被访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访谈策略。“访谈者最需要做的不是坚持按顺序问完自己访谈提纲上所事先准备好了的问题, 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体会对方的心, 用自己的触觉和直觉谨慎地细心地富有同情地与对方交谈。”[5]对其中两次正式访谈都进行了全程录音, 并将录音整理成文。其中有几次访谈因受访者不太愿意录音, 所以, 没有进行录音。访谈时只是做了简单的记录。结束后, 马上对访谈记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了再现被访者的非言语信息和情境特点, 在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写下了备忘录。

此外, 对研一学生的课堂教学进行了3次参与式观察。上课时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下观察记录, 等下课立即将观察记录补充完整。在观察过程中, 除了对研究对象的表情、教学情境进行观察, 课间休息时及时与被研究对象和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反馈, 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观察, 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

(四) 资料分析

首先, 对收集上来的资料整理成文字之后, 进行了通篇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始终提醒自己时刻注意保持“投降”的态度。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材料的“意义”, 寻找“本土概念”。[4]在具体分析的技术路线上, 采用了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类属分析的角度, 分为纵向和横向。纵向以时间为顺序, 分析了研究对象从准备考研、到入学、到目前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从横向方面, 我从课堂学习、课外自学和课余生活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一些具体情境如课堂教学、论文答辩等活动进行了情境分析。在两种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编码。

(五) 研究效度

和量的研究一样, 质的研究也要考虑研究效度问题。一般效度可以分为两类: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结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 外在效度指的是结果能够被推广的人群、情景和条件。[7]

对于内在效度, 说明如下:首先作为一名研究者, 与被研究者具有很多相同之处, 和他们共同生活在一所大学, 一起上课、学习和交流。因此, 研究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自己的假设和看法, 有可能对他们所经历的一些事情想当然, 不做细致考察和探究就根据自己的看法下结论。此外, 还可能会出现研究者效应。

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 (Maxwell) 归纳出两个具体的效度威胁:研究者的偏见和研究对现场或研究中个人的影响, 即研究者效应。[8]对于“偏见”, 质的研究主要关心的并不是要消除研究者携带的价值观, 而是要理解一个研究者的特定价值观和期待是如何影响研究的实施和结果的, 以及如何避免消极影响, 即“质的研究的效度不在于中立, 而在于坦诚。”[8]

陈向明认为, 导致效度失真的原因主要有:记忆问题、研究效应、文化前设和间接资料来源。[4]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策略来检验可能存在的效度威胁

第一, 相关检验法, 又称“三角检验法”, 是指将同一结论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情境和时间里对样本中不同的人进行检验, 以获得最大真实度。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 除了深度访谈, 我还到课堂、宿舍、自习室等场所进行现场观察, 并通过与任课教师、资料管理员、其他同学进行随机访谈, 并将这些不同场合和情境中得到的资料进行比较和判断。

第二, 反馈法, 即研究者得出结论后广泛与自己的同行、朋友、家人交换看法。当我得出一些新的假设、新的体验时, 通常拿出来和老师、同学以及在其他学校读研的朋友分享, 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于外在效度, 即推广度, 笔者认为:研究的是H大学高教研究生, 该校是一所十分特殊的大学, 高度重视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相对不那么受到重视。那么我的研究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能推广到其他学校的高教研究生群体吗?“研究越是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体验, 就越能够在这个人或几个人的体验中找到与世界其他的人的共通点。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并不一定需要一个很大的样本, 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深入细致的探究可能发现大多数人的深层体验。”[4]布尔迪尔说:“一个特殊的案例, 只要构建得完善, 就不再是特殊的了”。“最具个人性的也就是最具非个人性的”。[4]因此对于质的研究结果的推广度的问题, 取决于研究的深度。研究越能深入研究对象的深处, 越能反映一些共性的东西, 因而也越具有推广性。本研究试图追求这样的效果。

(六) 成文方式

写作是思考, 写作是对现实的建构。[4]在研究过程中持续记下研究心得体会, 这样会促使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研究, 理清自己的思路。在研究过程中, 我不断地用文字“建构”着现实, 试图以“文化主位”的角度呈现出被研究群体们自己对于现实的建构和理解。质的研究成果的成文方式有很多种, 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这也为研究者发挥自己的智慧提供了空间。本研究选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阐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这样有利于将研究者本人这个工具更好地呈现一些“深处”的东西, 也有利于读者阅读, 拉近读者与研究者的距离。

三、研究结果

(一) “糊弄”:一场师生配合“默契”的闹剧?

当准备将“糊弄”这个词作为码号进行登录时, 笔者有一种担忧:是不是受访者在接受访谈时受到什么刺激了?这个词能否准确揭示受访者真实感受?并且不只周敏在访谈中多次说到这个词, 马超在访谈中也提到这个词。

马超:“其实, 我们虽然课比较多, 但是, 老师要求也比较松, 糊弄糊弄一下就过去了。”

笔者:“糊弄糊弄?怎么糊弄?谁糊弄谁?”

马超:“呵呵, 怎么说呢?我想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其实, 我们私底下评价老师不太好, 但是, 老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负责。我觉得, 老师也应该为自己的学生将来的发展负好责任, 老师可能自己连课都没有好好准备, 然后糊弄糊弄一下就过去了。学生当然也就糊弄糊弄一下, 一门课就算学过了。老师自己都没有好好准备, 他又怎么好责备学生呢?所以, 我觉得老师应该先把自己做好才有资格去要求学生 (做好) 。”

在马超看来, 这种师生之间互相“糊弄”, 把主要责任归咎于教师, 认为教师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起码自己不能“糊弄一下就过去了”。老师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然而, 老师们往往会责备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那么马超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笔者:“老师也会责备学生不按要求去完成作业或者阅读指定的书籍。”

马超:“老师要求我们去阅读一些书, 这本身没有错。但问题是, 老师指定或者推荐的那些参考书, 我估计他自己都没看, 你看, 一上课列出一大堆参考书目, 这些东西, 百度一下什么都有。我觉得老师推荐书目不能太泛了。另外, 老师自己上课都不精心准备, 你要求学生去积极准备, 学生是没有积极性的。我是这样觉得的。”

马超认为, 学生们复制、粘贴, 随便写篇论文交差, 与教师本人的态度和课堂教学有关。教师在开始上一门课之前, 往往按照惯例, 列出参考书目。但由于教师所列书目过于宽泛, 学生们也不可能看完那么多的书。所以“列了等于没有列”。

晓波对此也感到很无奈, 他说:“其实这种现象应该很普遍吧!老师们自己也很忙, 学生呢, 当然也很忙了, 比如做兼职啦, 考职业资格证书了, 反正很多学生自己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研究生学习还是要靠自己嘛。”

学生“糊弄”老师, 不按时完成作业, 剪刀加浆糊, 学术研究变成“体力劳动”。老师“糊弄”学生, 上课一言堂, 教育蜕化为单纯的“知识灌输”。以前是用黑板和嘴巴灌, 现在开始用多媒体课件灌, 效率大大提高, 效果却大打折扣。学生对此表示“很无奈”, 教师对此感到“很受伤”。但最后的结局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那就是“皆大欢喜”。不管过程怎样, “结局总是美满”。只是当这些“后知后觉”的学生步入社会, 找工作四处碰壁时, 终于如梦初醒。有过两年工作经验的马超说到:

“我觉得老师至少应该好好准备自己的课堂教学吧, 现在像是感觉在糊弄大家一样。要么是死气沉沉的, 要么在毫无边际地扯谈, 这样一节课过去了, 我觉得什么都没有学到……等你毕业多年后, 你能够想起来的可能还是那些对你很严格的老师吧, 并不是那些对你放松的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是这样的, 那些非常严格的老师反而是我最怀念的老师, 相反, 那些玩玩就过去了的老师其实我并不怀念他们, 我觉得他们……我都没有他们的印象。”

这种看似结局美满的喜剧实际上是一出闹剧, 甚至是一场悲剧。因为皆大欢喜背后掩盖了“那些正在悄悄逼近的危机”, 使人们安于现状, 对现实失去了警觉。当这种不良情绪开始在整个群体蔓延时, 那么这个群体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只有当偶尔一颗石子投入水中掀起一圈圈波澜时, 或者来一场狂风暴雨的洗礼时, 这个群体的一些人才开始“从沉睡中惊醒”, 开始跳出这潭死水, 从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过往的生活。即将毕业的晓波的一番话一语中的。下面是晓波写的一篇日记摘录, 在征得他同意之后, 笔者将其中的一部分摘录如下:

2012年6月18日星期一

三年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每当人们结束一段生活, 开始另一段生活时, 往往会回顾自己过往走过的路。奥斯特洛夫斯基说, 人应该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不应……。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失望。可是, 当我发现生活欺骗了我时, 我已来不及悲伤, 来不及失望了。回想起自己在H大学的研究生生涯, 忽然发现, 自己的人生被人偷了一段似的, 没有留下特别的印象, 恍若白开水一般, 无色无味。日子每天似乎也过得很忙碌, 但却没有感到有什么收获, 只是觉得青春在时光中一点一滴的消逝。

如果要用一首诗总结我们的研究生学习生活, 闻一多的《死水》再恰当不过:这是一潭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只是有一天当自己不得不离开这个地方, 奔向未知的海洋时, 内心充满的彷徨。曾今的相互“糊弄”的日子已不再, 那种皆大欢喜的喜剧蒙蔽了我们的目光……

(二) “沉默”:麻木还是无言的抗议?

在高教研究生的课堂上, “沉默”似乎已成为常态。大多数课堂都是在沉默中“逝去”。有时候, 有的课堂静得连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尽管有一个人在讲桌前“自言自语”。显然, 这不是正常的研究生课堂应有的现象。那么这样沉默的课堂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身处其中的研究生内心又是怎么看的呢?笔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3次参与式观察, 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和课后及时和部分研究生进行了非正式访谈。以下是参与式观察记录 (节选) :

观察时间:2012年5月的一天下午 (出于保护隐私考虑, 略去具体时间)

观察地点:高教所教室

观察者:研究者

下午2:30, 我和马超一起来到教室上课。到教室时, 已经2:35, 已经超过正常上课时间5分钟。我们来到教室, 发现教室里只有两人, 其中一人是任课教师。到2:40, 同学们陆续赶到教室。到教室后, 大家基本按照往日已经形成的座位顺序依次坐下。到2:42, 已到11人, 还差一人。教师开始宣布上课 (同时在前排座位坐下) , “请今天做报告的同学准备讲课”。讲课的C同学走向讲台, 打开PPT, 开始讲课。

当C同学开始正式讲课之前, 大家按照惯例鼓掌, 不过掌声是稀稀拉拉的, 感觉有气无力, 似乎大家都感觉很疲惫。刚开始大家基本都抬头望着主讲者或者盯着前方的显示屏幕, 有的同学还往纸上记录。约5分钟过后, 陆续有人开始埋头看自己的书。约10分钟后, 只有一人在继续注视前方。其余10人中, 有6人在埋头看书, 除了偶尔抬头看一下前方的显示屏之外, 整节课都保持这样的状态。一人开始趴在桌子上睡觉, 持续到下课。其余3人时而看手机, 时而埋头看书, 时而看显示屏幕。主讲同学坐于讲桌前方, 面对同学, 盯着电脑显示器开始念课件。主讲者刚开始讲时, 似乎显得有些紧张, 因为我发现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一只手在不停的轻敲着桌子。在开始讲的前15分钟, 主讲人会不时地注视“学生” (约平均每分钟1次) 。15分钟过后, 这种注视频率明显减少, 语速明显加快。估计是看到大家都没有兴趣听, 自己也觉得枯燥, 想早点结束这个“令人煎熬”的过程。

任课教师从上课开始就坐在第一排, 与周围的同学隔两个座位。教师除偶尔抬头看一下墙上的显示屏之外, 一直埋头看书, 有时会做一些记录。

大约50分钟后, 主讲人报告完毕。结束时有两人开始鼓掌, 但无人“跟进”。教师宣布休息十分钟。

这就是平时上课的大致情况,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是这样, 有的课会稍微活跃一些, 气氛不那么沉闷, 但用“沉默”描述大概不会差太远。课后, 我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非正式访谈:

D同学 (该同学几乎整节课都在看自己的书, 并不停的在写着什么) :“我觉得可能是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吧, 我就比较倾向于自己看书。我本科不是本专业的, 所以现在在补专业知识呢。”

F同学:“反正大家都习惯了, 我也没指望能从课堂上学到什么东西, 保持沉默是最好的做法。这是必修课, 你又不能不上, 不过, 反正上了也没有什么收获, 主讲的同学也不会好好准备, 等到要讲了, 才临时抱佛脚, 急急忙忙赶紧做出一个课件, 上课照着课件念就算了。其他同学也不看相关的书籍, 要讨论也讨论不起来, 希望早点结束, 可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H同学:“教育理论本来就是空对空的东西嘛, 没意思, 还不如自己看, 老师也没把上课放在心上, 以前是老师讲, 现在变成大家轮流讲, 整个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都很散漫。上这样的课真难受, 简直就像集中营似的!”

虽然大家都对这样的课堂存在着不满。但令人惊讶的是, 没有一个人敢于 (或者说想) 出来挑战现状, 或许马超的一番话说出了很多研究生的心声:

“你以为我傻啊?这没什么好说的。都老油条了!说了也白搭。难道老师自己没有觉察到吗?大家的沉默就是对他的课 (表示) 无言的反抗。说不定我说了, 老师还对我有意见呢。影响老师对我的形象。毕竟我还要呆在这里, 我还没毕业。”

通过观察和非正式访谈, 笔者发现, 大家似乎都对这样的课堂不满, 但又似乎没有人想去改变这种现状。大家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课堂, 并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沉默。大部分人通过在“沉默”中看书, 来提高自己。大家似乎很“适应”这样的现状。在很多高教研究生看来, 课堂变成了无聊、无用、“煎熬”的集中营。对于教师, 大家都觉得“反正都是老油条了, 说了也无用, 反而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研究生学习还是要靠自己吧”。正是由于大家对教师、对课堂教学这种几近于零的期望值, 同时又认为, “学习靠自己”这样的认知, 所以发展出一套应对这种不得不上但又低效“煎熬”的课堂。

(三) “放羊”:自由还是放任?

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 导师所带的研究生越来越多。在有的学校一个导师要带几十个学生, 一些导师连自己学生的名字都叫不出来。“放羊”是研究生在谈论自己的学生生活常用的一个词。如果在一个导师资源稀缺的情况下, 这些情况尚可以理解的话, 那么对于一个导师资源丰富的学校呢?是否也存在“放羊”现象呢?H大学高教所总共有10余名导师, 学生总共只有约30名。平均下来每个导师只带3名学生。即使如此, H大学高教研究生依然感觉自己“被放羊”:

“研一导师撒手放羊, 研二导师问问, 研三导师逼论文, 学生自觉性又不高, 研一研二不学习, 肚子里一点东西没有, 到了研三导师逼得实在没办法, 就东拼西凑一篇垃圾文章糊弄导师。导师的主要问题是该管的时候不管, 不该管的时候又不得不管, 而且管得太多, 剥夺了学生独立研究的自由。” (摘自笔者与高教所一位已毕业研究生的对话)

看来, 研究生们是否“被放羊”似乎与导师所带的学生数量没有必然联系。这段话很大程度道出了很多研究生的学习状态。并且学生们对这些状态似乎也很清楚, 但他们是否尝试去改变呢?当笔者这样问晓波时, 他回答:“你以为大家都像你一样天真?我之前不是说了嘛, 都老油条了嘛!”

至于老师们为什么持这样的态度, 晓波认为, 一方面“老师自己也很忙, 没时间管你”, 另一方面, “估计是老油条了吧, 对学生也失去信心, 当了这么久的老师, 估计有点职业倦怠吧!”晓波对此似乎很不满:

“我觉得, 有些东西你没有认真去做过, 你怎么就知道一定会做不好呢?也许老师们觉得高教所生源质量不好……如果招上来的学生都很厉害, 那还要你老师干什么?就算你认为毕业于三流大学的学生水平没有一流大学的高, 但是, 高教所每年也有很多调剂生?很多调剂生本科都是在很好的学校。”

马超在这方面的感受似乎更强烈一些:

“你想想这个专业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啊? (说到这里, 马超又开始激动起来, 分贝顿时提高, 眼睛盯着我, 仿佛要和我争论一番似的。) 我们和这个专业唯一的联系就是上一些无聊的课, 然后到第三年交一篇毕业论文, 拿到文凭走人!刚开始来这里的时候, 我还很高兴, 每个导师只带一两个学生, (导师) 应该可以有很多时间了吧?来这里一年多了, 没跟导师见过几次面。导师也从来不管我们。感觉我们就像一个边缘人一样, 好像我们发展得好坏跟老师, 跟学校没有一点关系似的。”

在进行非正式访谈时, 发现大家最不满意的还是课堂教学。尽管笔者试图和他们谈谈其他方面的感触, 但常常会不知不觉中聊回到课堂教学中来。大家对自己“被放羊”有着清醒的意识, 但很少试图改变现状, 只是试图“顺应”, 即使对现实不满。

(四) “单打独斗”:集体的游离?

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 最基本的学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很多情况下, 这种学术训练几乎缺失。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其研究生们的学习和研究基本是“单打独斗”。人文社科的研究生基本就是自己看书, “各干各的”, “大家平时交流不多, 即使有也很难有学术上的交流”, “大家都是混文凭的, 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晓波对此深有感触:

“这里没有 (学术研究的) 氛围, 尤其是我们专业, 一大半的同学都是调剂的, 大家对这里的归属感不是很强。都想混到文凭之后就离开这个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学术活动。要搞我估计也搞不起来。很多人读研只是为了混个文凭然后‘曲线就业’。”

一方面, 很多人是抱着“混文凭”的态度来读高教研究生的, 但同时, 他们也很期待在读研期间在专业方面有所收获。有一些人尽管并不打算毕业后继续读博, 但对于学术活动的依然是欢迎的, 他们反感的是那些低劣的学术讲座。马超说:

“我听说商学院的X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沙龙, 好像是每两周一次, 无论导师在不在, 都风雨无阻地进行……X老师能够把汕大招的这批烂学生培养成比中山大学的学生还厉害, 我想跟这些活动的开展也很有关系吧!”

笔者曾经建议在高教所开展学术沙龙活动。但大家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对此马超认为:

“其实你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 主要原因是大家没有时间。你看大家这个学期基本上都把课选满了。现在的情况是, 大家先把课选完, 凑够学分, 然后就可以各干各的了。大家书都没看, 谈什么讨论啊?根本讨论不起来。”

高教研究生们一方面希望在读研期间有所收获, 另一方面在面对我们栖身的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时, 变得现实起来。“混文凭”反映了他们对现实无奈之后的消极心态。但他们心中依然还有希望的烛光在闪烁, 尽管很多时候这种烛光是那么的微弱, 时常被淹没在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之中。

(五) 边缘:高教研究生的在场状态

当访谈完后, 笔者试图形象概括总结高教研究生的学习生活状态, 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高教研究生群体来源复杂, 既有本专业的, 也有其他专业的, 既有应届的, 也有社会经验丰富的往届生, 既有第一志愿的, 也有调剂的。要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对这样一个异质的群体进行概括, 无疑是很困难的, 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然而, 即使个体差异再大, 依然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就高教研究生的学习状态而言, 可以用一个句子概括, 那就是:行走在大学边缘。“边缘”是一种状态, 既可以是静态的, 也可以是动态的, 既可以指有形的边缘, 也可以说是心灵上的边缘。有形的边缘大家都可以感知。但这种精神上、心灵上的游离状态却需要静下心来洞察与体悟。

就大学场域而言, 行走在大学边缘是一种始终游离于大学精神之外的状态。真正的学术训练需要“越过外在的形式, 而去领悟内在的精神, 把大学实置于灵魂之中, 才能是真正的入学。真正的读大学必须是心灵的事件、灵魂的事件。大学意味着心灵的成长, 灵魂的上升。大学是需要我们用心来读的, 心灵是大学真正的场域。”[14]就像洪堡所说, “科学是与高校学府联系在一起的, 唯有通过对学术的研究, 与科学的交道, 对整体世界的反思, 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15]这就洪堡著名的教学和科研相统一原则。研究生的学习是在研究中学习, 在研究中实现人格的历练与超越。

然而, 高教研究生学习状态却是“糊弄”“沉默”“放羊”的状态。由于各种现实的和自身的原因, 高教研究生群体始终没有进入真正的科研训练, 更谈不上通过科研实现“自我人格的历练与超越”。很多人只是在大学里走马观花地走一遭, 没能真正“融入大学”。尽管我们身处大学场域之中, 但遗憾的是, 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与“大学”擦肩而过。可悲的是, 很多人还不自知。“如果我们的心灵世界始终游离于大学精神之外, 我们不过是在这里匆忙的走过一遭, 获得一纸文凭, 却并没有真正感受过大学精神的洗礼。”[14]

历史告诉我们“大学的问题, 没有简单的答案”。[17]大学是如此复杂, 大学教育更是一项“高尖端”系统工程, 而本研究只是研究了一所十分特殊的大学的高教研究生的学习状态, 所以对于结论的推广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2]黄广荣.中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1:46, 32.

[3]李均.当前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困境[J].江苏高教, 2011 (1) :47.

[4][6][10][11][12][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12, 194, 397, 413, 413, 339.

[5]陈向明.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

[7] (美) 威廉维尔斯马, 等.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袁振国, 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7.

[8][9] (美) 约瑟夫A.马克斯威尔.质的研究设计:一种互动的取向[M].朱光明,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83, 84.

[14][16]刘铁芳.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大学精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3, 5.

[15]李工真.德意志现代化进程与德意志知识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197.

上一篇:实训七: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实训下一篇:古代皇室八大养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