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2024-07-21

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通用14篇)

篇1: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及步骤

1、要求:“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2、实施步骤: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双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单元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作业与练习配备,教学方

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五统一”。活动结束后,备课组员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4)“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是:“三定”、“五统一”,同时注意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

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

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3、“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科任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小学数学教研组 2016年9月

篇2: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活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目的,通过“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效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集教师群体之优势,同伴互助,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用集体备课的智慧打造智慧的集体,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集体备课主要目标

1、以学生为本,在备课时,要以学生实际为切入口,集体探讨一种学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和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同时也要确保尖子生吃得饱。

2、以集体为重,我组将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3、以方法为主,备课时主要考虑抓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

三、集体备课操作流程

经过探索,结合本学科特点,制定集体备课流程为:“布置任务,确定主备————深钻教材,初写教案————集中讨论,达到共识————修改教案,设计详案————实施教学,互相听课————反思教学,逐步完善”。

四、集体备课人员分工

七年级:唐宏远 向小君

八年级:覃萍 胡玉凤

九年级:尚成 谢仙凤 文万林

五、集体备课方法、措施

1、每位主备老师备好每节新授课和单元复习课的个案,然后两位主备老师讨论、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形成最佳方案。然后对定稿的教案制作配套的课件(课件追求简单有效)。此教案要求有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要有复习回顾、例题的精选、课内练习的精选、拓展延伸题的精选、小结、作业布置。并对整个教学流程要做出时间的安排,注明在旁边,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位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的的完美结合。

3、教学实践(重点跟踪):经过集体备课研讨出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和提高。听课包括备课组老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教研活动的听课以及学校领导、基地学校中心组成员的听课等。

4、课后交流、反思、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上课老师要一课一反思,及时记录下来。在交流时,肯定优点,指出缺点,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篇3: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在目前, 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非常繁重, 教师普遍感到每天的时间不够用, 在校除了日常的上课还有批改作业, 学生辅导等工作, 想多花一点时间认真备课却感到力不从心。很多教师常常是在晚上回家后备课, 难免出现资料收集不全面, 教学素材准备不充足的现象, 备课显得不充分。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种种困惑,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教研组集体备课, 不仅需要本校教师交流, 还需要听听外校同行的意见。这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可以集中来自各方面的智慧, 但是把许多人召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固然是个好主意, 但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大家都有空的备课的时间不好选, 大家都能到场参加备课的地点不好定。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教育工作中, 教师面对互联网中的大量教育教学资源需要自己去收集整理, 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共享, 造成大量资源与时间的浪费, 工作效率低下。

基于这样的想法, 我们提出了《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我们研究的这项课题是以互联网为基础, 以我校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为主要内容, 探讨网络环境下的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模式, 提高教师备课效率。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博客等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 利用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 将教师收集、整理、制作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理、再加工与再利用, 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共享。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单一的集体备教学内容, 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评价为核心的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性备课, 教师之间的合作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我校理综组教师开通个人Blog, 搭建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教师以教育随笔的形式, 记叙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事件、细节或引发的感想。成员相互之间把自己的资料、个人的观点思想分享于所有教师, 利用Blog, 实现了与校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学习。我们成立邢台六中理综教研组QQ群, 搭建教研组集体备课平台, 让教师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享用网络中的丰富资源, 畅所欲言, 凝集集体智慧, 实现教师间资源的共享, 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经过实践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模式, 主要是主备备课、网上研讨、课堂展示、课后评析、教案定稿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主备备课, 各备课组选定一节备课课题, 在集体对教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推选出一名教师进行个人备课, 主备将备课教案公布到QQ群中。第二阶段, 备课组教师通过网络参与评价、讨论、点评。而后, 主备教师根据意见及个人思考提供第二份教案, 再公布于QQ群中。活动进入第三阶段课堂展示, 同备课组教师每人试教, 教研组观摩, 其他听课教师参与研讨, 进入课后评析。教师在QQ群上发布个人反思, 通过比较, 相互切磋、学习, 彼此提高分享, 最后完成教案定稿。

我校理综教研组在基于网络平台的集体备课中通过不断实践和反思, 达成几点共识。

1.在教研组集体备课中要做到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 避免备课流于形式。

2.在集体备课中, 每个教师可以对集体教案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个案。教师可以根据授课班级学生实际, 在难点处理、教学方法以及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并做好教学后记。

3.在教案检查中教研组重点检查教师写的个案和教学后记部分。教师的教案要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材的难点重点和统一复习考试。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个案”中要体现能力训练、作业要求的分层, 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4.通过后记强化教学反思, 不断总结, 期末形成教学案例与反思。

通过《网络环境下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 我们理综教研组教师切身感受到集体备课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实现资源共享。每位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掌握的教学资源一般是不同的。通过网络环境下的理综教研组集体备课, 不仅实现了本校教师间的资源共享, 还可以与校外的同行专家沟通交流、互通有无,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 达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和利用。

2.节省时间和精力。基于网络的集体备课不用教研组每位教师都去准备相同的教学资料, 很大程度地使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任务中解放出来, 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 从事教研教改的研究,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篇4: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有效性探究

【关键词】体育;集体备课;实效

一、前言

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的主要目的是让教研组内的全体教师就体育教学中的某一教材或者是某些具体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让每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及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交流,以刺激教师的固有思维在与其他人的各种不同思维的碰撞中获得新鲜的元素和更多的灵感,最终提升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继而使个人和整个教研组的体育教学水平能够更加的高效。

二、集体备课的误区

1.集体备课代替个人备课

第一个是教师将集体备课单纯的看成是多个人一起现场备课,集体备课应该是建立在教师事先独立备课的基础之上的,只注重集体的讨论而忽视个人的独立思考,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取巧”的集体备课。

另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集体备课形式是由教研组长指定一个教师为主备人,然后大家根据这位教师的教案来展开讨论,这是一种只针对某一个人的集体备课,其他人由于缺少了独立备课这一基础部分,所以从集体讨论中所获得的体会是远不及主备人的,这是一种低效的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形式大于内容

一些教研组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出谋划策与参与程度最深的总是特定的、个别的教师,其他的教师仅仅是出席一下走个过场,处于一种“参与”的状态,这样的集体备课可谓是“形式大于内容”。

3.集体备课缺乏反思

在上一次的集体备课完成之后,下一次的集体备课的内容又是另外一项教学内容,在两次集体备课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这样的缺乏连续性的集体备课使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疑问以及获得的体会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与交流,因此也就很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相应的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创设平台,提升备课实效

1.解说与讨论

其实施步骤如下:教研组长在进行集体备课之前,先指定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让每个教师事先进行独立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的时候再让每个教师对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概述式的解说,教研组长将每个教师所备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分类(教师的备课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后随即组织全体教师就每一类型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

例如 :在进行“接力跑”教学内容备课的时候,甲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先讲解接力棒的传接方式,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在直道上进行尝试练习,待初步熟练之后进行完整的4*100米接力赛跑。

乙教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是首先通过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图片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然后对学生进行“如何传递接力棒”的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筛选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两个最正确的答案,就学生的答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与示范,最后将学生分成四组,让学生在直道上进行“传接棒”的练习。

丙教师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开始就让学生拿起接力棒进行4*100米接力赛跑,然后根据学生在接力赛跑过程之中所出现的得与失与学生一起进行接力跑内容的总结和归纳,在形成统一意见之后再一次进行4*100米接力赛跑。

在全体教师对这三种教学设计进行了讨论之后,这三位教师在保留各自设计内容的主要框架的基础之上又各自对自己的教学设计的细节部分做了一些修改与完善,整装齐备之后静待下一环节的进行。

2.实践与观摩

根据上次集体备课中形成的教案,教研组长在下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设置了“擂台”,即让这三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分别开设一堂研讨课,并组织组内其他教师进行听课。

三位教师分别根据各自的教案上了一堂研讨课,在研讨课中出现了许多备课中未曾考虑到的情况。例如在甲教师开设的研讨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的练习密度过低;乙教师开设的研讨课效果较好,课堂组织有序,对于教学重难点的达成与突破也比较理想,唯一不足的是没有设计完整的4*100米接力,学生普遍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丙教师开设的研讨课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练积极性也非常高涨,但是在课堂组织上比较凌乱,场面有点失控,无效教学时间过多,以至于在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时间上略微有些不足。

3.反思与总结

观摩完三位教师所开设的研讨课之后,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教师就研讨课中所出现的种种情况来展开思考与总结。

首先是由三位上课的教师对各自的授课进行简要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的重点部分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指出这一节课中自己认为最为满意的部分;第二是指出自己最不满意的部分;第三是说出自己在授课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超越教案本身的想法。

其次有其他观摩的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部分由以下几点:第一点是这节课中最值得我借鉴与学习的部分;第二点是这节课中最值得我吸取教训的部分;第三点是就某一具体教学部分说出自己的教学方法。

最后,由教研组长进行归纳与总结,以三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际以及教学反思总结等三部分内容为参考,与全体教师共同挑选出其中的最为优质的教学设计,经过合理整合之后形成一个集全体教师教学智慧在内的最优教学设计,保存在集体备课文件夹内,以供全体教师学习和研究。

四、结论

这种方式的集体备课,有效避免了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弊端,通过这些实践,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还是授课水平或是评课水平,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晓辉. 提高体育课有效性的策略. 考试周刊 ,2012, (13)

[2] 刘海涛. 在推行新课改过程中如何做中学体育教研组长. 新课程(上) , 2012, (01)

[3] 陈德校, 佘开云, 王文广, 曾菊林. 集体备课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 2012, (03)

[4] 赵永勤. 集体备课三结合. 中小学电教(下) , 2012,(01)

[5] 郑玉国, 李春才. 集体备课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常见误区. 新课程(下) , 2012, (01)

篇5: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认真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快速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带动英语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促进英语教学成绩的提高,我校于2003年秋季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英语学科集体备课的尝试,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一年来,从教学质量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小学英语课的全面开设,出现了教师课务量大、兼代课程多的新情况,急需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过程。为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根据市教研室《关于开展连云港市小学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创优达标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小学实际,现制定初步计划书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工作的领导,我们成立了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中心校教导主任为组长、片级英语教研员为副组长的业务指导小组,成立了以责任心强、工作认真并有组长能力的骨干教师为组长的年级备课小组。各小组责任明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督促检查集体备课;业务指导小组,指导教师备好课,确保实效,不走过场,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进行审核;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本备课小组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健全集体备课工作网络,教干、教师共同参与,指导、管理同步进行,为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提供管理保证。

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集体备课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集体备课工作,使教师明确集体备课的程序,统一思想。使广大教师清醒地认识到:搞集体备课,要把原来书写的时间用在进一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搞集体备课绝不是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必须真正提高备课质量,集体备课丝毫不能马虎,要更加自觉地根据要求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使集体备课真正收到实效。

二、备课操作程序

我镇小学集体备课,实行“三稿”“四环节”的做法,具体为:

1、个人钻研。主要是指本组教师在集体备课前根据指定的备课内容,钻研大纲、教材、教参,在各自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主要教法与学法、教具准备以及每一课时的主要教学思路等,教学工作计划《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在过程要体现出师生的“双主”作用、“双边”活动,以及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每人均要写出钻研内容的教学分析材料。同时,确立一位主讲人,在集体研讨前,写出详细的主讲稿(详案)。

2、集体研讨。这一环节是集体备课的关键,主要是研究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突出重点,突存难点所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所选用的教学手段等。主讲人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备课组的其他几位教师围绕主讲辅导情况,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对主讲辅导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自己所准备的钻研材料,提高补充、修改意见,同时主讲人认真做好记录,综合后实施到教案之中。

3、定稿复印。定稿前,主讲人根据集体研讨结果,结合本组其他教师的意见,取长补短,补充完善原先的设计方案,撰写每一课时科学使用的教案。教案写出后,经备课组长审阅,再由业务指导小组审核同意后,方可复印。小组成员做到人手一份。

4、科学使用。每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熟悉教案,领会教案的精神实质,然后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案的教学内容、教法学法、教学环节进行修改、调整、备出自己的特色的教法、学法,凸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和风格,教后要详实地写出自己的教后体会,教学效果及改进措施等,以备以后查阅、使用。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2以上四环节中,个人钻研记录、集体研讨记录为集体备课一稿;主讲人的修改稿为二稿;每位教师的使用稿为三稿。

三、加强过程管理

集体备课,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

一是确保时间。个人钻研必须在上课10前进行,书写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钻研教材。集体研讨利用每星期六时间进行。定稿复印下发确保在教师上课三天前发到手,确保教师上课前有充足的修改时间。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单元为单位安排集体备课,照顾到时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便于教师研讨。备课组长要安排好个人钻研、集体研讨、定稿复印的时间,并及时作好记录,每一次时间安排都要事先向业务指导小组汇报,便于了解各备课小组的备课进程。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力争抽时间全程参加集体备课,真正俯下身子,与教师研讨、交流。

教导处随时进行备课环节的监控管理,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备课组长碰头会、集体备课教师会、专题研讨会,及时解决集体备课过程中的理论指导问题、管理问题,使集体备课有序进行。

二是完善评价策略。在备课检查时,我们不但要检查个人钻研记录、集体研讨记录,也要检查主备人对教案的设计、教法学法的运用,更要检查各个参备教师对教案的评析、修改等复备情况。同时对照《集体备课评估表》进行定期检查,量化打分。检查分值为:一稿20分、二稿40分、三稿40分。镇视导检查同组教师备课得分按该 组教师最低分为准。县教研室备课抽查,如果同组教师备课等第为良好及以下,同组教师的备课得分将再次降分。学期结束,中心校将评出先进备课组,并报县参评。

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随着县局教育城域网的全面开通,中心小学配备了电子备课室,村小也将在近期与县教育城域网对接,学校办公自动化已成为可能,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实现资源共享,鼓励教师实现备课电子化,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实效。

······&nb

篇6: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总结

一、坚持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认真学习研讨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在每一次的备课组活动中,老师们围坐一起研究如何将教材、教参的重点、难点同教研课题相结合,探讨教育教研的方向,探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处理学生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之间互相学习,毫无保留的地把自己好的设想与成功的教学方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特别是校内赛课,每一次的试上后,我们组的四个人都围坐在一起,针对每一次课中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及常见问题进行教学研讨。每个人各抒己见,没有“代沟”,有的只是对新理念不同的理解,对一堂课不同的诠释,对老师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遗憾,对某个环节另一种方法的处理而再次构思。通过研讨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原有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理论上有了明显提高。

三、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

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如何通过“精讲多练”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1、认真写教案,课前复备,课后反思。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每次活动前,要求教师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的内在联系,找出重难点,并设计合理方法来突破重难点。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要精讲。如何让做到精讲呢?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由中心发言人先挖掘教材,而后针对备课中的关键处展开讨论,并制定出有效的教学措施,还要落实到实处。认真听取每位教师的发言,领会了教材的编者意图,对教材均有了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要求级部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每个环节,找出最恰当的处理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每节课不仅得到自己的满意,同时受到学生的喜欢。以此来做到精讲的问题要设计到位,讲课过程中做到万无一失。

2、精心设计各种类型的练习题。

练习题是否精心,对发展学生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练习题不仅要有一定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质量,在内容上,不但要有利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有利于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在休息日多次去书店,寻找一些设计很好的练习题,再将平时容易出错的汇集起来,进行强化训练,提高了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中为了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我们与平时的数学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例如我们在学习《分数》时,让学生们将动手实践操作与实际练习相结合,布置同学们折一折、画一画,学习《24时计时法》时,我们让学生每人制作了一张钟面,学生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更对两种计时法有了深刻的理解。

4、其他工作

(1)、作业批改。上课容易,改错难。老师们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上课没时间改错,利用课间,或者中午早来改错,或者放学晚走一回,不辞辛苦,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所提高,实实在在的工作着。

(2)、出好单元测试卷。平时老师们各抒己见,认真讨论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每一单元的测试内容,出好单元测试卷。

(3)、听课。这学期老师们对听课的认识比以前有所提高,抽出时间多听课,多研究别人的教学好的特色,用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篇7: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总结

一、备课要必须明确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定向作用,使教学中的师生活动具有明确的共同指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是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整合来实现新的课程总目标。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明确三维目标,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不失时机点点滴滴地渗透到学生心里。例如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1页例4教学备课时,通过创设带领学生到儿童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用乘法、除法解决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提出数学信息,让学生针对有关数学信息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教师从学生中挖掘素材,了解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真实想法。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基础上提供相关的信息:12÷3=4(元),就是求一辆小汽车多少钱。知道了一辆小汽车4元,要求小明买5辆小汽车应付多少钱,就用4×5=20(元)。这样使学生主体做出积极的反应,使学生体会到乘除两步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备课要注意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力图显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时可采取如下几点:

1、将教材内容情境。我们教师在备课时要善于沟通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找准每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结合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例如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师在备课时找准蜻蜓是小学生生活常见的小动物,教师创设了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拼组成一只蜻蜓图,引发学生的好奇欲学心理对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

2、将教材知识动态化。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例题或主题图改造和替换成生动的素材进行课堂活动。例如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1页例4,教师可以将主题图的人物变换一下:现在有一个儿童商店开张,老师扮演售货员,王冠华同学扮演小刚,王庭蕊同学扮演小玲,来到儿童商店购物,同学们喜欢吗?这样处理让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3、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备课时要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使之与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二年级教学统计时,教师设计统计本班同学喜欢吃哪种水果人数,进行制作条形统计图。这样使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三、备课要找准真实的教学起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一堂完整的数学课堂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教学目标之间的认识发展过程。教师如何选取教学起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注意到如下五点:

①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②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

③想知道的这些问题学生能否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小组合作来解决?

④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知道?

⑤哪些问题还需要拓展和延伸?

把这几个问题搞清楚了,也就明确了本节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如《用乘法除法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的教学起点是学生已经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并学习了例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之后进入例4教学,用乘法除法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求商求积的过程,达到初步掌握了用乘法除法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还要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生活,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练习。巩固用乘法除法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实现学以致用。

四、备完每节课后要留有空间写教学反思。

新课改有许多地方需要进行反思,所以教完本节课后要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备课上课之后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一环,是备课的继续。

篇8: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加强教材整合与专业课程衔接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 是促进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但在当前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 教材编写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 未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念, 课程之间的缺乏联系, 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基础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 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全面发挥基础会计教师的教研经验优势以及教学理论优势, 立足于实际, 加强对中职基础会计教材建设的探讨, 强化教材知识整合与专业课程之间渗透与衔接, 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案, 制定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 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当前的中职基础会计教材中, 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基础会计习题、例题, 却不够丰满立体, 缺乏完整性, 加之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 无法实现各经济业务之间的有机结合,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无法通过相应的账务充分反映出来。针对此类问题, 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 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保障有充分的教研时间, 并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组织基础会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 分享教学经验, 交流意见, 共同探讨教材与课程整合方案。如合理调整中职基础会计教材顺序, 将债权发生制以及资产计价等内容置于会计报告教育内容之后, 并结合实际, 积极补充关于所有者权益经济有业务等教学内容。在教材内容的整合中, 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同时也要考虑基础会计理论上的逻辑性与有机衔接。教师在教研实践的集体备课中, 可以会计信息作为教材内容整合的逻辑主线, 按照会计基础理论→会计信息生成→会计信息加工→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逻辑结构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整合, 使学生能够对基础会计具有全面、系统的体验与认知。在集体备课活动中, 老师还可对教材中设计的例题与习题进行合理调整, 使其成为一个关于企业某一阶段内的经济业务的有机整体, 从而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全貌加以了解。此外, 在教研活形式的集体备课中, 老师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 还须注重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使基础会计知识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 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 全面提升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二、鼓励教师集体备课, 优化基础会计教学方法设计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集体备课中, 老师要共同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 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对年轻的教师加以指导, 共同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

( 一) 强化课件制作,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职基础会计的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中, 老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 全面提高课件制作水平, 指导教学, 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 在集体备课实践中, 老师可结合基础会计教学的学时, 集体制作全部学时的课件, 在课件中, 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企业作为案例, 设计企业的资金流入、生产销售以及利润分配等会计对象相关知识, 使学生了解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而会计报表则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体现方式。基于此, 在课件中可针对会计报表、记账凭证以及复式记账原理等内容进行体现, 使学生对会计有系统的认识。同时, 在集体备课的课件制作中, 老师可输入教材中的所有例题, 并扫描教材中企业的经济业务所运用的原始凭证至课件中, 将各类会计报表以及相应的科目汇总表、明细账等发放给学生, 并充分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关于凭证、账簿以及账务处理程序等相关知识, 如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等, 使学生结合给出的会计信息, 通过最终得出的会计报表,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使学生能够在课件指导下, 做到边做边学, 在做中学, 深化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

( 二)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中, 老师对日常授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 分析哪些教学方法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在此基础上总结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如案例教学法、感性认识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 提升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1. 仿真模拟教学。中职院校要积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 为学生开展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例如, 在运用仿真模拟教学的过程中, 可充分利用手工实训室, 结合企业中会计部门的布置形式, 进行实训课堂的布置, 并根据企业会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账证资料等进行实践教学资源的配置, 同时对于诸如销售结算单等难以购买到的实物教学资源, 可通过手工制作的相关样品代替, 营造与企业会计工作相似的情景, 开展模拟实践教学, 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模拟情景之中进行学习, 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能缩短基础会计教学与实践的距离, 利于学生基础会计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 角色假想教学。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 老师可积极组织学生以不同角色的体验方式实施教学, 巩固相应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例如, 学生在学习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过程中, 可让学生想象若自己作为企业的总经理或财务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等, 那么在这些职位上, 如何筹资、如何在业务处理过程中, 与企业的资金打交道等。也可将学生分组, 作为企业的不同部门, 使学生在部门中担任某一角色, 将枯燥的经济业务知识转化为有趣的课堂活动, 使学生深化理解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是强化学生会计基础, 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 老师要立足于教学与学生实际, 加强教材知识整合, 强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使课程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同时共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法设计, 以促进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摘要: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 有必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组织老师集体备课, 发挥教师资源优势, 强化教材整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使会计基础教学课堂更加高效, 以到达夯实学生会计专业基础, 提升基础会计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立足于中职基础会计教学, 重点围绕“课程整合, 教学方法优化”等方面, 探讨了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集体备课与教研。

关键词:基础会计,中职学生,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参考文献

[1]傅昌銮.“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36) :77-78.

[2]初国清.基础会计教学内容重构及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3, (01) :122-125.

篇9: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关键词:分工备课 集体研讨 形成个案 教学反思

一、分工备课

集体备课是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分工备课是前提,首先备课组经过商量统一一个时间在某个学校集中,讨论分工备课的内容。

例如,学习《音视频获取与处理》这章,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我们依据教学进度表,将《音视频获取与处理》这章内容进行了划分,确定为4个课时。接下来,我们抽签确定每一位教师具体负责的小节,这样分工备课就有了目的性、针对性,每一节都“包干到户”,分工明确了。然后经过组内讨论,我们确定“母亲节”这个主题。最后,组内成员各自回校分头行动,制作各自小节的教学设计、课件、学件,等到下一次集体备课时资源共享。

二、集体研讨

集体研讨不等同于组长备课,如果过分地依赖备课组长,那么,集体备课就形同虚设;集体研讨也不是无主题、无准备地随便议论一通,然后仍然各备其课,这样的集体研讨就流于形式了。我们应该体现备课组的集体意识和整体水平,发挥集体备课的群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制作基本动画》时,由于组内一位男教师电脑动手能力较强,所以他建了一个FTP的平台,这样大家就把自己分工备课的材料放在平台上,随时可以查看组内其他成员的进度情况并进行讨论;备课组长建了一个跨校教研组的QQ群,如果备课过程中我们有疑问,那么就可以在群里相互切磋。大约1周后,我们聚集在某个学校,当面讨论各自准备的材料。首先,第一位教师把自己的备课材料发给其他人看,同时解释这样设计的理由。听过介绍后备课组的其他教师说一说,如果自己上这节课,有哪些观点与他不一致,或者认为自己的哪些建议更好……最终,我们得出一个统一的思路、重难点等内容。

三、形成个案

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的展开。离开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就会闭门造车、无的放矢。

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后的教学设计有效避免了生搬硬套,我们根据本校学生的学情,充分分析,适当修改,把集体备课的精华思想和智慧融入到各自的教学设计中形成自己的个案,从而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例如,《音频的获取》这节内容不太好教,本来我花了很多时间去钻研教材,但还是没有太多的思绪。参加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时,我们组内每位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详细解释了自己设计的理由,然后我们围坐一起讨论适合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思维的碰撞交流后,我理清了思路,弄懂了教学的重难点。

但我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动手能力、接受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根据我校的学情我稍微做了一点修改。教材中给了一个实践学习:用GoldWave软件录制一段5分钟的朗诵。我补充了一个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一个录音机录音的环节。因为有的学生用过这个录音机,所以从学生熟悉的东西入手去学会相对容易些。然后用GoldWave软件录制相同的内容,录制完毕后,让学生听一听,比较这两种录音效果有何不同。

集体备课后形成了教师的个性化教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自己的个性,使个人素质得到了充分展现和提高。

四、教学反思

课前教师精心设计教法,把每个环节都设计得尽量合理、完美。然而,教师岂能料事如神,没有一点疏漏和失误呢?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所以上完一节课,我们即刻提笔写下教学反思,以备在下一次的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时研讨,从而使自己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一次,跨校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制作目录》这课的教学反思。大家交流思想,让思想在碰撞中闪烁光芒,让头脑在互相学习中汲取营养。

例如,艺术字制作标题时,有位教师让学生自己探究思考,动手实践,摸索设置的方法。由于学件中的步骤文字较多,学生看得有点眼花缭乱,不能很快找到步骤的提示词,导致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他认为,今后的学件制作应该尽量简单,用图、表、框等形式展现,重要的词用黑体显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或者将制作步骤用屏幕录制软件录制下来,让学生观看视频,这样就更清楚了。

另一位教师美化版面设计时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讨论,自行设计(以前一般他先广播教学,把设计的步骤先演示一遍,再让学生实践。)。没想到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有的学生将文本框的边框线条设置成虚线,选择了合适的颜色;有的将文本框线条颜色的透明度进行了设置,选择了合适的深浅度;还有的学生探究出了填充效果里的“渐变”效果,选择了“角部辐射”,使得颜色更特别、更漂亮……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小组共享方法,很快学会了美化版面设计,而且学生的审美观也大有进步。

集体备课中大家说出了各自的教学反思,这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跨校教研组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学中的一个环节,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在集体备课时,大家聚集一起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实现资源共享。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从而使课堂变得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初中信息技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2]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用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10:小学英语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研室文件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小学英语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营造一种交、合作、研究的气氛,加大对教材的研究力度,很好地落实编者的意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使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水平。推广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老师的成长周期。减少教师重复性、低水平的劳动,发扬全体英语教师团队合作探究、“同伴互助”的精神,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形成生动、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案例,达到资源共享不断优化集体备课过程,强化个体备课质量,快速提高我校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提高教师英语教学水平,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特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二、实施范围

我校全体英语教师

三、研讨时间

届时通知

四、研讨地点 科任(2)组

五、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实施。

六、集备的操作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反思。

我们实行每个年级教师选一个课题,进行初备,然后再集体研究交流,最后个人修改,充实反思式教案。

1、个人钻研。一人主备集体备课过程是教师集体参与过程。在集体研讨前教师的个人钻研非常重要,教师只有对教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集体研讨时,才能在讨论中准确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集体备课组成员要先各自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并在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写出简要分析材料。个人钻研时,要对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与把握。主备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出主讲稿,2、集体研讨共同研究。每星期二集体研讨时,先由主备教师进行主讲。主要内容为: 教材简析(含教材内容、特点、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以及教具学具的准备等)、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板书设计以突击效果、激励性评价的时机及方式等。此外,主讲教师还应该将活动的设计作为主讲的重要内容。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主讲后,其他教师围绕主讲情况,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对主讲内容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集思广益,提出完善、修改意见,供主备教师参考,主讲教师要认真记录。3.修正导学案。主备教师将集体讨论的意见整理,对自己的教案进

行修改、补充,进行二次备课,使得导学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设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依据本班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去创造,使教案同时具有个性化。每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集体备课教案,将集体智慧应用于课堂教学。原教案中间的复备是指在教案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进行修改调整,具体包括:A、标记重点环节、难点问题、主要知识以及具有典型性、易错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中引起注意。B、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始教案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注释练习等C、改正原导学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版教学的教法、学法。D、删除导学案中,认为不必要的内容和环节。E、调整导学案中内容的先后顺序。

4.课后反思(1)备课小组的教师在利用集体备课教案进行教学时,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听课,对教学情况进行随堂点评记录,并提出意见与建议,集体反思。(2)主备教师要对每位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对教案提出的亮点和不足加以整理总结,记录在表。课后反思的书写目的是让教师通过教学回顾,对教法学法上升到理性高度去分析,以利于不断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七、集体备课教案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详细,不得出现提纲式、标题式导学案。

2、教学内容要考虑新旧知识联系,在新知识安排的基础上注意学科

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注重课内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注意各学科的沟通与整合。

3、在教法、学法设计上,要体现现代教学意识,大胆实践新课程标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体现学法指导;体现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体系和方法;体现开放性思维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

4、在教学手段上,一是要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设计与应用,二是要根据英语教学特征,设计演唱、表演等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如头饰、图片等。

篇11: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范例7

地点:五楼办成员八年级数学组

本章教材是在初中介绍了不等式的概念,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高一学习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证明和一些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教学约需17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不等式的性质 约3课时

不等式的证明 约6课时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 约2课时

小结与复习约2课时

一、内容与要求

不等式主要研究数的不等关系它与数、式、方程、函数、三角等有密切的联系,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不等式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一些不等式的解法和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定理等

(二)章头引言安排了一个实际问题——求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的最低总造价这个问题是一个求函数的最小值的问题,可以用函数的知识来解决,但如果用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则很容易

第一小节是“不等式的性质”教科书首先通过数形结合,给出了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给出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共讲了五个定理和三个推论,并给出了严格的证明不等式的其他性质,都可由它们推导出来,另外,本小节还增加了两个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的例题,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运用、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其推论,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以后学习不等式的证明打下了基础

第二小节是“算术平均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教科书首先证明了一个重要的不等式,通过这一公式,得出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最后,通过几个例题,说明此定理在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小节是“不等式的证明”教科书通过七个例题分别介绍了证明不等式的三种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折法

第四小节是“不等式的解法”教科书通过例

1、例2,复习、总结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简单的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简单的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第五小节是“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在这一小节里,教科书介绍了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一个定理及其证明,并给出了它的两个推论,在例题中,介绍了它们的应用

(三)本章的教学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等几种常用方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某些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篇12:幼儿园集体备课教研计划

一、预先熟悉教材,制定下周活动内容

为了让教师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到集体备课的互动研讨中,幼儿园要求每位教师提前阅读教材,熟悉下周计划表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依托,以主题活动作为轴心,根据本班幼儿特点,提前制定出本班下周的活动内容,形成一日活动的活动链;全面熟悉教材,对具体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根据本园、本班实际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调整,并做好记录,以便在集体备课时拿出来讨论。

二、以级部为小组,酝酿讨论定方案

我园规定每周三下午为语言组集体备课时间,周四下午为数学组集体备课时间。在集体备课活动中,以年级组为单位,分为小班组、中班组和大班组,由各年级组长组织,园长、业务园长分头参与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并进行指导。首先,对上周开展的主题活动做一个简要的回顾,对于教学计划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加以解决,对于好的做法与大家进行经验共享;其次,教师们把自己预定的周计划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并说明“我为什么这样制定”、“一日活动的流程是以什么为主线”;再次,教师们对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剖析,拿出自己的调整方案;最后,针对周计划、一日活动的活动链及具体教学活动的调整,进行集体酝酿讨论,最终统一意见,拿出最佳方案。

三、立足本班实际,进行个案的修改

每班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集体备课后的教案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要求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且考虑教师个体的需要和自主创新,在集体研讨之后,每位教师还要认真梳理研讨结果,立足本班实际和自身特长,适当地调整、修改一日活动的活动链与具体教学活动方案,以达到教案与教师教、幼儿学的完美结合。

篇13: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集体备课的背景和意义

(一) 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及需求使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进入学校教学, 而教师个体接受新知识的方式、能力和途径毕竟有限, 所以需要集体的接受、积累和扩充。

(二) 课程改革的需求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及教学目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几十年来的数学课程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经验主义的备课已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单凭教师个人的素质也难以很快跟上改革发展的进程, 这些都需要集体的研讨、交流和共识。

(三) 学生学习的要求

很多优秀学生喜欢数学并有一定的能力, 他们不满足于课本知识, 经常会有新的发现和较深的思考, 有时靠教师个体的能力不能使学生满足。此外, 教学中又需要补充较多的参考内容, 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推广和加深, 这些靠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困难的, 需要集体的力量。

(四) 教研组建设和师资培养的需要

目前许多学校都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师徒结对和导师制带教, 更需要集体的培养。在集体教研中, 老教师也可以从青年教师中学到许多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原则

集体备课不能搞形式主义, 必须有丰富的内容, 集体备课不仅要备计划、备教案、备上课、备课后, 更重要的是集体备课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备课”, 广泛地说, 它包含了团结、互助、互补、敬业、奉献、学习、钻研、求真、务实、竞争等教师素质的养成。

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 上好课是为了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 集体备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可行性———备课模式必须可行且行之有效, 所备教案必须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可以实施;

有效性———备课要紧扣教学目的, 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适应性———备课要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科类的学生, 教案既要完成教学目标, 又要以学生为主体;

针对性———对不同教材内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模式。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方法

(一) 制订计划, 统筹安排

教研组每学年的第一次教研组活动, 可组织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 根据要求和教学实际规划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计划, 做到每学年、每学期, 每个章节环环相扣、统一衔接。这样就能使每个年级的备课组教学有章可循, 能有效统一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计划。

然后各年级备课组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和要完成的计划目标制订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实际授课计划, 包括测验内容、次数、练习内容和参考资料。每位教师在通读教材 (一般在前一个假期) 的基础上, 分工重点钻研教材, 选择补充资料, 整理备课素材。所有计划、资料都要进入组内网上文件夹和数码工作室及题库。

(二) 共同研讨集体备课

1. 一周一聚, 落实备课

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组教师要约定每周半天作为活动时间, 具体落实备课。活动主要做好三件工作。

一是对已完成的上一段课堂教学的反思。分析、研讨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中是否有典型的错误、是否需要加强和复习、有哪些经验值得共享和推广。

二是对已备好的即将施行的教案再加工。认真学习、分析、研讨教案, 进行补充完善, 并考虑不同班级学生的要求。

三是在共同分析下一阶段教学重点、难点、典型问题和易忽视的地方的基础上, 指定专人负责下阶段的备课。

2. 每节一备, 专人负责

一般以一大节教学内容为单位, 落实一位主备教师。主备教师根据共同商讨的备课精神和素材, 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备好书面教案, 二是做好教学课件, 三是把教案和教学课件发到校园网备课组文件夹内。

3. 刻苦钻研, 发挥个性

每位教师收到公共教案后, 根据教材内容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 对教案进行补充, 即进行个性化的细化备课, 把公共教案加工为个性教案。这样, 教师在上课时既能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 又具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4. 疑难问题, 集体解决

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 备课组要对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然后统一意见。

(三) 相互听课, 共同提高

1. 组内听课公开

备课组内教师相互之间听课要开放。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 也有利于新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2.“相同教案不同教法”观摩

备课组内可经常开展“同一个教案不同教法”的观摩活动。有时教师一天听几节课, 虽然有点累, 但是收益很大。

3. 课后反思提高

备课组教师要对听课情况进行课后分析, 整理心得, 还可以将心得撰写成文章。

(四) 教辅资料, 统一规范

1. 单元试卷, 轮流坐庄

备课组可采取组内教师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坐庄出单元试卷的方式:一人命题, 多人校对, 并由备课组长把关。

2. 学生练习, 教师先做

备课组内教师还可采用轮流做课外教辅资料的方法:一位教师提前做一遍课外教辅资料, 精选好题, 以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

3. 自己动手, 编印资料

根据教学实际, 备课组可编印适量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 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

四、集体备课的再认识

集体备课对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学进度的统一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是大为有益的。它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和团队的力量, 调动了组内教师的积极性, 形成了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 有利于学科建设和教研组建设。同时, 它对提高教师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能起到极好的作用。但集体备课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首先, 集体备课所得的教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每个教案都可以说是精品教案, 但精品教案不等于精品课, 它在不同教师、不同教法、不同班级所产生的效果仍有很大差异;其次, 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工作, 集体教案必须经过个人的再加工和深加工, 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能过分依赖集体备课, 照搬照抄, 而是必须刻苦勤奋钻研教材教法, 把集体的智慧有效转化为个人的积累, 扎实提高自己的业务功底和专业素养;再次, 集体备课要以学生为本, 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时都要兼顾。

篇14: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计划

一、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材整合与专业课程衔接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据,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但在当前的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教材编写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未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念,课程之间的缺乏联系,不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基础会计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全面发挥基础会计教师的教研经验优势以及教学理论优势,立足于实际,加强对中职基础会计教材建设的探讨,强化教材知识整合与专业课程之间渗透与衔接,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程教学方案,制定一套完整的经济业务,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当前的中职基础会计教材中,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基础会计习题、例题,却不够丰满立体,缺乏完整性,加之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无法实现各经济业务之间的有机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无法通过相应的账务充分反映出来。针对此类问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保障有充分的教研时间,并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组织基础会计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意见,共同探讨教材与课程整合方案。如合理调整中职基础会计教材顺序,将债权发生制以及资产计价等内容置于会计报告教育内容之后,并结合实际,积极补充关于所有者权益经济有业务等教学内容。在教材内容的整合中,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基础会计理论上的逻辑性与有机衔接。教师在教研实践的集体备课中,可以会计信息作为教材内容整合的逻辑主线,按照会计基础理论→会计信息生成→会计信息加工→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逻辑结构进行教材内容的合理整合,使学生能够对基础会计具有全面、系统的体验与认知。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还可对教材中设计的例题与习题进行合理调整,使其成为一个关于企业某一阶段内的经济业务的有机整体,从而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的全貌加以了解。此外,在教研活形式的集体备课中,老师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还须注重学生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基础会计知识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对接,全面提升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二、鼓励教师集体备课,优化基础会计教学方法设计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集体备课中,老师要共同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经验丰富的教师应对年轻的教师加以指导,共同研究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强化课件制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中职基础会计的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全面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指导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集体备课实践中,老师可结合基础会计教学的学时,集体制作全部学时的课件,在课件中,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企业作为案例,设计企业的资金流入、生产销售以及利润分配等会计对象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而会计报表则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体现方式。基于此,在课件中可针对会计报表、记账凭证以及复式记账原理等内容进行体现,使学生对会计有系统的认识。同时,在集体备课的课件制作中,老师可输入教材中的所有例题,并扫描教材中企业的经济业务所运用的原始凭证至课件中,将各类会计报表以及相应的科目汇总表、明细账等发放给学生,并充分利用课件指导学生关于凭证、账簿以及账务处理程序等相关知识,如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等,使学生结合给出的会计信息,通过最终得出的会计报表,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学生能够在课件指导下,做到边做边学,在做中学,深化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研活动与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对日常授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哪些教学方法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总结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感性认识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提升基础会计教学质量。

1.仿真模拟教学。中职院校要积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开展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提供保障。例如,在运用仿真模拟教学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手工实训室,结合企业中会计部门的布置形式,进行实训课堂的布置,并根据企业会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账证资料等进行实踐教学资源的配置,同时对于诸如销售结算单等难以购买到的实物教学资源,可通过手工制作的相关样品代替,营造与企业会计工作相似的情景,开展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模拟情景之中进行学习,不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缩短基础会计教学与实践的距离,利于学生基础会计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2.角色假想教学。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老师可积极组织学生以不同角色的体验方式实施教学,巩固相应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例如,学生在学习企业各类经济业务的过程中,可让学生想象若自己作为企业的总经理或财务部门经理、办公室主任等,那么在这些职位上,如何筹资、如何在业务处理过程中,与企业的资金打交道等。也可将学生分组,作为企业的不同部门,使学生在部门中担任某一角色,将枯燥的经济业务知识转化为有趣的课堂活动,使学生深化理解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在中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是强化学生会计基础,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要立足于教学与学生实际,加强教材知识整合,强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使课程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共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设计,以促进基础会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傅昌銮.“基础会计”教学的若干问题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6):77-78.

[2]初国清.基础会计教学内容重构及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01):122-125.

上一篇:县长在全省加工贸易电视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下一篇:通识教育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