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

2024-07-17

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精选8篇)

篇1: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

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自查报告

一、网核查的现状

1.**信用社建立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制度。

2.**信用社建立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二、开展状况

联网核查工作运行正常,偶尔综合业务系统里的身份核查不好用,就用人民银行系统中的身份核查对客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联网核查,对无照片,户名与身份证不符等情况及时上报,并对此种情况不予办理业务。

三、网点配备核查设备的台数 **信用社共配备核查设备两台

四、核查效果

联网核查制度中规定的需要客户出示身份证原件并且留存身份证复印件的业务我们都认真对客户身份信心进行了联网核查,同时系统业务及技术岗位有备份人员,实行 AB 角制度。岗位职责以 A 角为主,在 A 角业务多或休假期间,B角代为履行岗位职责,并做好交接班手续。,以保证身份核查工作的及时正常有序开展。

信用社

2013年12月2日

篇2: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联网核查系统)操作,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机构)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通过联网核查系统核查相关个人的公民身份信息以及进行其他操作适用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所称其他操作是指疑义信息反馈、核查日志查询、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等操作。

第三条 银行机构可通过接口方式、链接方式和直接登录方式三种方式进行联网核查,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通过链接方式和直接登录方式两种方式进行联网核查。

在接口方式下,银行机构通过其综合业务系统操作员登录综合业务系统进行联网核查。

在链接方式下,银行机构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通过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以下简称账户管理系统)操作员或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操作员登录账户管理系统或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然后链接到联网核查系统进行联网核查。

在直接登录方式下,银行机构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通过联网核查系统专用的操作员直接登录联网核查系统进行联网核查。

以接口方式进行联网核查的银行机构称为接口行,以链接方式或直接登录方式进行联网核查的银行机构称为非接口行,接口行、非接口行和进行联网核查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统称核查行。

第四条 银行机构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如需通过联网核查系统进行下述操作,应采用直接登录方式:

(一)查询核查日志、疑义信息核实情况、批量核对请求文件登记信息和批量反馈请求文件登记信息。

(二)监测不合规机构。

(三)统计核查业务量、操作员数量和疑义信息反馈量。

(四)系统管理。

第五条 银行机构及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通过联网核查系统进行批量核对的时间为每日7时至23时,进行其他操作的时间为每日7时至19时。

第二章 联网核查

第六条 核查行进行联网核查时,应当正确选择业务种类,并向联网核查系统准确提交待核查人的姓名和公民身份号码。

第七条 核查行可采用单笔核对方式、批量核对方式或单笔精确查询方式对相关个人的公民身份信息进行联网核查。

第八条 核查行采用单笔核对方式进行联网核查的,应将待核查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以及业务种类提交联网核查系统。

核查行一次可提交不超过5人的待核查信息。

核查行收到联网核查系统返回的核查结果后,应将其与待核查人的居民身份证所记载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和签发机关进行核对,并在核对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业务。

第九条 核查行采用批量核对方式进行联网核查的,应按相关接口规范制作批量核对请求文件,并将批量核对请求文件提交联网核查系统。

核查行可以文件名称、上报机构代码、核查机构代码等为条件,查询和下载批量核对结果。

核查行收到联网核查系统返回的核查结果后,应将其与待核查人的居民身份证所记载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和签发机关进行核对,并在核对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业务。

第十条 核查行采用单笔精确查询方式进行联网核查的,应向联网核查系统提交待核查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及业务种类。

核查行一次只能向联网核查系统提交1人的待核查信息。

核查行收到联网核查系统返回的核查结果后,应将其与待核查人的居民身份证所记载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性别、签发机关和住址等信息进行核对,并在核对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业务。

第三章 疑义信息的反馈和核实

第十一条 核查行对联网核查结果存在疑义时,可通过联网核查系统将疑义信息向公安部门反馈并申请进一步核实。

第十二条 核查行可采用单笔反馈方式或批量反馈方式向公安部门反馈疑义信息。

第十三条 核查行在进行联网核查时,可在收到核查结果后立即向公安部门反馈,并在备注项中说明申请核实的原因;也可在事后逐笔将需核实的相关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核查日期、申请核实的原因录入联网核查系统后向公安部门反馈。

第十四条 核查行采用批量反馈方式的,应按相关接口规范制作批量反馈疑义信息请求文件(以下简称批量反馈请求文件),并将批量反馈请求文件提交联网核查系统。

第十五条 核查行可以操作员、被核查人姓名、被核查人公民身份号码、核实状态等为条件,查询和下载公安部门对疑义信息的核实情况。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以查询和下载公安部门对本单位、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及辖区内所有银行机构反馈的疑义信息的核实情况。银行机构可查询和下载公安部门对本机构以及辖属银行机构反馈的疑义信息的核实情况。

第四章 核查情况的查询、监测和统计

第十六条 核查行可以操作员、被核查人姓名、被核查公民身份号码等为条件,查询和下载核查日志。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查询和下载本单位、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及辖区内所有银行机构的核查日志。

银行机构可查询和下载本机构以及辖属银行机构的核查日志。

第十七条 核查行可以监测起止日期为条件,对一定时期内进行联网核查操作的不合规核查机构进行监测。

第十八条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对本单位、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及辖区内所有银行机构的下述信息进行统计:

(一)核查业务量。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按银行类别、行别、银行机构代码和行政区划,统计某一时期的联网核查业务量。

(二)操作员数量。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按银行类别、行别和行政区划,统计某一时点联网核查系统的操作员数量。

(三)疑义信息反馈量。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按银行类别、行别和行政区划,统计某一时期的疑义信息反馈量。

第十九条 银行机构可对本机构以及辖属银行机构的下述信息进行统计:

(一)核查业务量。银行机构可按银行机构代码,统计某一时期的联网核查业务量。

(二)疑义信息反馈量。银行机构可按银行机构代码,统计某一时期的疑义信息反馈量。

第五章 系统管理

第二十条 人民银行统一维护联网核查系统中的银行机构代码、地区代码、行别代码以及接口行的节点代码等基础信息。

第二十一条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根据管理需要,可查询本单位、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及辖区内所有银行机构的操作日志。

第二十二条 联网核查系统的操作员分为接口方式操作员、链接方式操作员和直接登录方式操作员三类。

银行机构以接口方式接入联网核查系统的,其综合业务系统操作员为联网核查系统的接口方式操作员。

银行机构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以链接方式接入联网核查系统的,其账户管理系统操作员或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操作员为联网核查系统的链接方式操作员。

银行机构或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直接登录联网核查系统的,其在联网核查系统上建立的专用操作员为直接登录方式操作员。

第二十三条 联网核查系统的直接登录方式操作员分为一级和二级操作员。核查行可设置1个二级操作员和若干个一级操作员。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二级操作员设置本单位的一级操作员、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二级操作员和辖区内的银行机构的二级操作员。银行机构二级操作员设置本单位一级操作员。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机构在设置直接登录方式操作员时,应向联网核查系统提交银行机构代码、操作员代码、操作员姓名、操作员级别、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启用日期等信息,并在各级别操作员可选权限中选择该操作员的具体权限。

接口方式操作员由银行机构按照其综合业务系统操作员的设置程序和方法进行设置。

链接方式操作员由银行机构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按照账户管理系统操作员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操作员的设置程序和方法进行设置。

第二十四条 在直接登录方式操作员中,银行机构和人民银行一级操作员的可选权限如下:在线上报批量核对请求文件和批量反馈请求文件,单笔核对、单笔精确查询和单笔反馈疑义信息,查询批量核对请求文件登记信息、批量反馈请求文件登记信息、疑义信息核实情况和核查日志,修改操作员密码。

银行机构二级操作员的可选权限如下:查询批量核对请求文件登记信息、批量反馈请求文件登记信息、疑义信息核实情况和核查日志,监测不合规机构,统计联网核查业务量和疑义信息反馈量,导出和下载核查日志信息,操作员维护。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二级操作员除具有银行机构二级操作员的可选权限外,还具有统计操作员数量、查询系统操作日志等权限。

接口方式操作员和链接方式操作员只具有直接登录方式操作员中一级操作员的可选权限。

第二十五条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银行机构二级操作员可对本机构设置的直接登录方式操作员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删除、启用、停用和解锁等操作。

操作员发生变更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银行机构应及时变更相关操作员信息;撤销操作员的,应及时删除相关操作员信息;操作员信息在一定时期暂不操作的,相关操作员的状态信息应及时修改为停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本操作规程由人民银行负责解释、修改。

篇3:互联网管理应尊重公民信息自由权

6月20日,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通过网络论坛与网民对话一周年。媒体围绕着这个时间点,就互联网反腐、网络舆论监督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而就在此前后,政府对网络出台了两项管理措施,均引起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强烈反响。这两个事件把政府如何管理互联网的问题,摆到了政府相关部门面前。

6月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一份红头文件,要求从7月1日开始,凡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个人电脑,出厂前应一律预装一款名为“绿坝一花季护航”的上网过滤软件,以“避免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和毒害”。

该消息发布后,在网络世界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网民们担心,监管部门会否借此软件对网民的上网行为进行监控?该软件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针对网民质疑,工信部紧急回应称,该软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也不会利用这款软件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监控和搜集信息。

网民同时质疑,工信部等几个部委花费4170万元采购一款软件,强制所有电脑安装,是否制造了垄断?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员也不得不解释说,该部正计划每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绿色上网软件,并声称凡是技术先进、过滤不良网站效果好的软件,都可以参与竞争。

就在此时,有关部门又出台了另一项管理互联网的措施。6月18日,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对外宣布,今年以来,有公众向该中心举报,“谷歌中国”网站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链接,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自律规范,严重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损害公众利益。该中心对该网站予以强烈谴责,要求其对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进行彻底清理。当天,有关部门召见该网站负责人进行执法谈话,并宣布暂停该网站境外网页搜索业务和联想词搜索业务,并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彻底清理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

当日,某电视台节目专门对此进行报道,在节目中,有一位高姓大学生控诉谷歌中国的毒害,说他的一位同学由此点击黄色网站。搞得“心神不寧”。但有网民马上就曝光,这个高也其实是该电视台的实习生。高也因此而遭到网民们的人肉搜索,陷于苦恼之中。

政府在出台这两项关于互联网的管理措施时互联网的反应本身,就已证明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互联网进入中国社会已有十余年,它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产业、经济。最为重要的是,它也改变了中国的媒体与舆论形态,从某种程度上说,由新闻网站、BBS、博客等构成的网络媒体,已经是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新闻媒体类型,尤其是最重要的舆论生成场所。

网络舆论更为切近民众生活,更大胆,更为感性,舆论动员、形成的过程更迅速,如果政府是批评对象,则政府所感受到的压力也因此更大。由此,互联网开始影响到政治生态。

对于如此重要的互联网,当然有必要进行管理。特别是因为,互联网作为一个媒体、工具,不仅可以为人们带来便利,但也可能传递很多不良信息,比如可能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黄色淫秽信息。但是,怎么管理,却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如果立法、政策或措施不当,不仅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甚至可能导致有关部门陷入被动。

具体应当怎样进行管理,需要有关部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但有一些基本原则似乎是可以予以确定的:首先,互联网是一种信息平台,政府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应当时刻考虑到公民获得信息的自由权,管理措施不应对此构成过分妨碍。其次,互联网是整个社会之公器,因而,政府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把所有人都设想成青少年,按照青少年的承受能力设定管理标准,这样的管理将忽视互联网主要用户的成年人的信息需求。

考虑到这两点,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可以采取一种明智的办法,即与社会密切合作。也就是说,鼓励互联网产业的行业自律,鼓励家长、社会人士组织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公益团体,对网络进行社会监管,政府则以法律平衡这些社会监管力量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关系。政府还可以鼓励各个公立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科普等机构、资助公益性社会团体开办针对青少年的健康而有趣的网站。政府还可以考虑对互联网内容进行分级管理,以适合社会对互联网的多元化需求。

篇4: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

国务院行政法规库(1)条

国务院部委规章库(1)条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以下简称联网核查),是指通过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联网核查系统)核对或查询相关个人的公民身份信息,以验证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所记载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及签发机关等信息真实性的行为。

第三条 银行机构可通过其综合业务系统接入联网核查系统,通过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或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系统登录联网核查系统,或直接登录联网核查系统进行联网核查。

第四条 银行机构在办理下述人民币银行业务时,如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规定需要核对相关个人出示的居民身份证,则应进行联网核查:

(一)银行账户业务,包括开立、变更个人储蓄账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业务。(二)支付结算业务,包括票据结算业务、银行卡结算业务、汇兑等业务。

本规定将应进行联网核查的银行业务统称为规定业务。银行机构为加强内部管理,在办理除规定业务之外的其他银行业务时也可进行联网核查。

第五条 银行机构在办理规定业务时,需当场为客户办结的,应当场联网核查相关个人的公民身份信息;不需当场办结的,应在办结相关业务前联网核查相关个人的公民身份信息。

第六条 银行机构为办理规定业务而进行联网核查时,若相关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和签发机关与居民身份证所记载的信息核对完全相符,可按照相关规定继续办理业务。

第七条 银行机构为办理规定业务而进行联网核查时,若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和签发机关中一项或多项核对不一致且能够确切判断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为虚假证件,银行机构应拒绝为该客户办理相关业务。

第八条 银行机构为办理规定业务而进行联网核查时,若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和签发机关中一项或多项核对不一致且无法确切判断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为虚假证件,相关业务处理方法如下:

(一)客户申请办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业务的,银行机构应暂停为该客户办理业务,同时,将核查结果明确告知客户,并及时对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的真伪进一步核实。如其居民身份证经核实确属虚假证件,银行机构应拒绝为该客户办理业务,反之,可按相关规定继续办理业务。

(二)客户申请办理个人银行账户业务的,银行机构可继续为该客户办理业务。银行机构无论是否继续办理业务,均应将核查结果明确告知客户。银行机构继续办理业务的,应详细登记客户的联系方式(如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下同),并在办理业务后及时对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的真伪进一步核实。如其居民身份证经核实确属虚假证件,银行机构应立即停办相关账户的支付结算业务。对于开户业务的,银行机构应及时通知该客户撤销账户,并将有关情况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对于变更账户业务的,银行机构还应及时采取恢复原状、通知真实存款人等补救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三)客户申请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银行机构可根据法规制度规定及内部管理要求决定是否为该客户办理相关业务。银行机构如拒绝为该客户办理业务,应将核查结果明确告知客户。银行机构如暂停为该客户办理业务,应将核查结果明确告知客户,及时对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的真伪进一步核实,并根据核实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办理业务。银行机构如继续为该客户办理相关业务,应详细登记客户的联系方式,并在办理业务后及时对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的真伪进一步核实。如其居民身份证经核实确属虚假证件,银行机构应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第九条 银行机构为办理规定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而进行联网核查时,应区别相关银行业务的业务性质、客户类型、金额大小和风险程度等因素制定具体的联网核查业务处理方法,并将制定的业务处理方法向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

第十条 同一银行机构网点在办理规定业务时,如先前在为相关个人办理银行业务时已对其进行联网核查且其公民身份信息尚未发生变化,可不再对其进行联网核查;如对先前获得的相关个人的公民身份信息的真实性存在疑义,应当重新进行联网核查。

第十一条 银行机构在进行联网核查时,如对核查结果存在疑义,可向公安部门申请进一步核实。

客户对联网核查结果提出疑问的,银行机构应向其出具联网核查后相关个人居民身份证信息核对不一致的证明(格式见附),并告知客户可自行到被核查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核实。

第十二条 银行机构在进行联网核查或对相关个人居民身份证信息进一步核实时,发现客户以虚假居民身份证骗取开立银行账户或办理其他银行业务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十三条 银行机构在办理规定业务时,因网络故障等原因不能正常进行联网核查的,可采取其他方式验证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信息的真实性并办理相关业务,但应对故障期间办理的规定业务进行登记,并在故障排除后对相关个人的居民身份证信息进行联网核查。当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照片和签发机关中一项或多项核对不一致时,如能够确切判断客户出示的居民身份证为虚假证件或经过进一步核实属虚假证件,银行机构应立即停止相关业务,并按有关规定终止与客户的业务关系或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十四条 银行机构应建立健全联网核查应急机制,确保联网核查和各项规定业务的正常、合规开展。

第十五条 银行机构应对联网核查获得的公民身份信息进行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银行机构不得将联网核查获得的公民身份信息用于办理银行业务之外的其他目的。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人民银行负责解释、修改。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联网核查系统运行之日起施行。

附:联网核查结果证明

一、提交核查的公民身份信息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身份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联网核查结果

(一)公民身份号码与姓名一致

与反馈的照片核对:1.相符 2.不符 3.未反馈照片 与反馈的签发机关核对:1.相符 2.不符(应填写原签发机关和反馈的签发机关)原签发机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的签发机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公民身份号码存在,但与姓名不匹配(三)公民身份号码不存在 核查机构(公章)年

篇5: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第二款规定:“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者为客户提供规定金额以上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一次性金融服务时,应当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第三款规定:“客户由他人代理办理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同时对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第五款规定:“金融机构不得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者与其进行交易,不得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或者假名账户。”第六款规定:“金融机构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或者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第十八条规定:“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认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客户的有关身份信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第五十七条规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时,应当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并审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证明或者有效证件。” 第八十二条规定:“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申请人必须使用其本名,并提交证明其身份的合法证件。”

三、《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 第七条规定:“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的,金融机构应当要求其出示本人身份证件,进行核对,并登记其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和号码。代理他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的,金融机构应当要求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件,进行核对,并登记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和号码。不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或者不使用本人身份证件上的姓名的,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开立个人存款账户。”

四、《票据法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规定:“票据法所称‘本名’,是指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身份证件上的姓名。”

五、《支付结算办法》 第十五条规定:“办理支付结算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是指居民身份证、军官证、警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户口簿、护照、港澳台同胞回乡证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的身份证件。” 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未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持票人,可以向选择的任何一家银行机构提示付款。提示付款时,应在汇票背面‘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签章’处签章,并填明本人身份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由其本人向银行提交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银行审核无误后,将其身份证件复印件留存备查,„„”第二款规定:“转账支付的,应由原持票人向银行填制支款凭证,并由本人交验其身份证件办理支付款项。„„”第四款规定:“持票人对填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需要委托他人向银行提示付款的,应在银行汇票背面背书栏签章,记载‘委托收款’字样、被委托人姓名和背书日期以及委托人身份证件名称、号码、发证机关。被委托人向银行提示付款时,也应在银行汇票背面‘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签章’处签章,记载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并同时向银行交验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 第六十九条规定:“持票人超过期限向代理付款银行提示付款不获付款的,须在票据权利时效内向出票银行作出说明,并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证明,持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 第七十条规定:“申请人因银行汇票超过付款提示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应将银行汇票和解讫通知同时提交到出票银行。申请人为单位的,应出具该单位的证明;申请人为个人的,应出具该本人的身份证件。„„” 第一百一十条第一款规定:“未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个人持票人,凭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向出票银行支取现金的,应在银行本票背面签章,记载本人身份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并交验本人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第二款规定:“转账支付的,应由原持票人向银行填制支款凭证,并由本人交验其身份证件办理支付款项。„„”第二款规定:“持票人对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本票需要委托他人向出票银行提示付款的,应在银行本票背面‘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签章’处签章,记载‘委托收款’字样、被委托人姓名和背书日期以及委托人身份证件名称、号码、发证机关。被委托人向出票银行提示付款时,也应在银行本票背面‘持票人向银行提示付款签章’处签章,记载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并同时向银行交验委托人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复印件。” 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持票人超过提示付款期限不获付款的,在票据权利时效内向出票银行作出说明,并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证明,可持银行本票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 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申请人因银行本票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或其他原因要求退款时,应将银行本票提交到出票银行,申请人为单位的,应出具该单位的证明;申请人为个人的,应出具该本人的身份证件。„„” 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收款人持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时,应在支票背面‘收款人签章’处签章,持票人为个人的,还需交验本人身份证件,并在支票背面注明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第一百六十一条规定:“信用卡丧失,持卡人应立即持本人身份证件或其它有效证明,并按规定提供有关情况,向发卡银行或代办银行申请挂失。发卡银行或代办银行审核后办理挂失手续。

第一百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收款人,凭信、电汇的取款通知或‘留行待取’的,向汇入银行支取款项,必须交验本人的身份证件,在信、电汇凭证上注明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并在‘收款人签盖章’下签章;„„”第三款规定:“收款人需要委托他人向汇入银行支取款项的,应在取款通知上签章,注明本人身份证件名称、号码、发证机关和‘代理’字样以及代理人姓名。代理人代理取款时,也应在取款通知上签章,注明其身份证件名称、号码及发证机关,并同时交验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

六、《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第二十二条规定:“存款人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应向银行出具下列证明文件:

(一)中国居民,应出具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应出具军人身份证件。

(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应出具武警身份证件。

(四)香港、澳门居民,应出具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应出具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证件。

(五)外国公民,应出具护照。

(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有效证件。银行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根据需要还可要求申请人出具户口簿、驾驶执照、护照等有效证件。”

第二十六条规定:“存款人申请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时,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他人办理。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外,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授权他人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外,还应出具其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授权书及其身份证件,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银行应对存款人的开户申请书填写的事项和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 第四十七条规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发生变更时,应于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 第五十二条规定:“未获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单位,在验资期满后,应向银行申请撤销注册验资临时存款账户,其账户资金应退还给原汇款人账户。注册验资资金以现金方式存入,出资人需提取现金的,应出具缴存现金时的现金缴款单原件及其有效身份证件。” 第六十三条规定:“存款人应加强对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个人遗失或更换预留个人印章或更换签字人时,应向开户银行出具经签名确认的书面申请,以及原预留印章或签字人的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应留存相应的复印件,并凭以办理预留银行签章的变更。”

篇6: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

为了防止下载文件成为病毒木马程序的寄居地,如今大多数网站都会在文件下载页上标注出文件的MD5验证码,作为判断文件完整性的依据提供给下载用户。可问题是,如果要核对下载文件的MD5验证码,一般都需要启动单独的应用程序,许多人都会因为嫌麻烦而放弃这个过程,结果给病毒木马程序留下了可乘之机。其实,只要在系统中安装一个名为HashTab的功能插件,就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下轻松完成校验的过程了。

成功安装HashTab插件之后,在资源管理器下用鼠标右键单击要验证的文件,然后在快捷菜单单击“属性”,这时会看到打开的属性窗口上多了一个名为“文件哈希值”标签页。在标签页上,HashTab已经计算好对应MD5、SHD1、CRC等三种算法的验证码,只要将文件下载页上提供的验证码复制到和算法对应的文本框内,单击“比较”就可以完成核对校验码的过程了。

MD5的英文全称为mes sage-digest algorithm 5,是一种密码算法。目前主要应用在字符串加密和生成文件验证码等场合。通过MD5算法生成的文件验证码具有唯一性,如果文件在Internet传输过程中被修改了,文件的MD5验证码就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比对文件的MD5验证码就可以方便地判断下载后的文件是否原始文件。

篇7:从身份政治到公民政治

都普利斯(P.dupreez)在《身份的政治》一书中曾指出:政治确立和维护某种身份系统,是为了使社会的某一部分比其余的部分能获得较优越的地位。一方面,政治力量(民族的、国家的、党派的等等)要为它的主要或全部成员争取比其他群体更优越的地位;另一方面,在同一政治群体中,某些身份又比其他身份更优越。这就是所谓的身份政治的最佳表达。身份政治是以某一种形式的差异为特别重要的身份标志,以它来衡量这一身份共有者的生存基本矛盾和压迫关系,确定他们的基本利益,并简化和还原他们实际生存关系的错综复杂性和多元多样性。身份政治,正如考夫曼(L.A.Kauffman)对它的定义,指的是“一种关于激进政治的新原则:身份应当成为政治视野和实践的核心”,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身份成为政治立场的组织动员力量;第二,阐发、表现和肯定某种身份成为政治的中心任务。所以身份在传统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治理中一直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民族解放运动、阶级斗争、人口管理。

中国社会可以说就是一个身份制社会。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及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才开始发生变化,康梁变法、“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开始解冻古老的中国身份制冰山;及至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身份制受到更强烈的震撼,身份的解放出现了一个大的跃迁。但是,无论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社会变迁都是不彻底的,并未实现结构性改变。旧的制度解体,而伴随着该制度一起发展持续的观念并没有随着制度的解体而消失。那些几千年沉淀下来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以习俗道德为基础的惯性思维倾向和行为倾向已经制度化,具有较强的张力,辐射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且其中的社会成员形成的相应于所在制度的价值观念是那样根深蒂固,不易离去。其意识结构中会对应地建立一整套价值观念体系,在他们各自的具体活动的情境中左右其行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身份制长时间持续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并作为一种文化的结构部分被一代一代传递下来;当现代的中国人遵照现代制度行事时,总是带有身份制的行为倾向。如“农民工”的说法本身就是身份歧视。现代社会应当是公民政治,所有人都是公民,平等享有公民权利。

中国传统社会的身份制在政治层面上,大体上经历了家族身份制、阶级身份制、单位身份制、阶层身份制等形态。

家庭身份制与家族政治紧密相联,也与中国传统家庭的养育方式和农耕方式有关。让哺乳期妇女有更多时间照顾所生子女,使母亲养育子女时间过长,形成子女对母亲的依赖性。依赖可以导致权威生成。对生母的重要导致对舅舅和姨娘的重视,即便发展到父系社会阶段,也没有放弃。于是,对宗亲和九族内的亲属都很重视。正如恩格斯所说:“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些义务的总和便构成了这些氏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这种亲属制度促成中国社会人伦体系,中国身份制度形成,并有效地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早期发展的摇篮。以后规范化为中国的“礼制”、“宗法”及绵延远久的伦理思想体系。以它们为载体,中国身份制度持续了几千年,构成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

阶级身份制是与阶级政治一致的,是政治上残酷的“阶级斗争”的需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身份系统的区分尺度是“阶级”。这种阶级划分是与某种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划分则由社会生产关系逐渐转化为意志论,再转化为血统论。在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关系和财产情况是阶级分析的主要依据,由此,在政治上分为两大阵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或者“革命的”和“反革命的”。这些“阶级”被落实为每一个具体社会成员的“属性”,成了他的“成分”。甚至当这种阶级划分的物质条件不再存在的时候,人们的身份依然不变。这种阶级分析完全是为确立政治身份系统服务的。政治身份的确定,有利于统治者“简单”控制社会,甚至随时可以利用手中的身份确定权而排斥异己、打击他人。

单位身份制是与单位政治同步的,是实现高度社会控制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资源有限,但又要实现飞速发展,于是就实行了严格的“单位制”。每个人都以单位作为自己生活和生存的基点,单位不但要提供所有资源需求,而且你个人的命运甚至全家人的命运也和单位紧紧捆绑在一起,所以在那个时代,选择了一个好单位等于就是选择了一个好的命运。特别是单位制通过资源垄断和空间封闭实现了对单位成员的高度有效控制以及单位成员对单位的高度依赖。同时单位成了单位人的身份价值的表征甚至是判断好人与坏人的标准,甚至到今天,我们去政府部门办事,门卫首先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因为他们坚信好单位一定是出好人,如果没有单位,那你肯定不是好人至少让人怀疑你是不是好人。单位政治就是这样通过管好单位再由单位管好人,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控制。因此要想换个单位比什么都难,单位人事部门把持着人事调动大权,把每个人限制在自己的单位里生老病死。

阶层身份制与阶层政治相吻合,是社会分层的产物。在阶级斗争让位于经济建设之后,人们不再对阶级出身感兴趣,甚至出现了“恐阶级症”。但社会结构总是分层的。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社会分层问题上基本是根据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和毛泽东的阶级分析方法,沿用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五个阶级的界限,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致力于反对资产阶级和缩小工农差别。由于政治上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体制又较单一,加上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保守性的平均主义,社会分层并不明显,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差别不大,基本上可分为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四个大阶层。开放改革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使单一的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并存转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社会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了政企分开,人事及户籍制度比较宽松,招聘制和合同制的广泛使用,加速了社会流动,特别是分配制度上“大锅饭”被打破,社会成员在经济收入、劳保福利上差距拉大,社会分化比较明显,产生了一批先富者和暴富者,也出现了一些失业和盲流,社会分层越来越复杂化。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工人和农民的区分是十分严格的。

篇8:请尊重国家公民的身份

这些做法和说法,虽然有的声称以“服务于流动人口”为目的,但其精神实质都是将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向流动人口归因和卸责,试图通过管控和限制人口流动的措施来减少城管当局工作量或增加寻租机会。其结果,最终只会损害城市发展的活力,阻碍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早在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2010年中国城镇化提速,不仅要成为拉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新引擎,还有利于破除城乡差别,让公民享受平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对比此番这轮城市管理的施政思路,显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要求相悖。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早就指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又说“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封建帝王尚能从谏如流,最终有限光和胸襟招致和容纳四方“黔首”,我们的地方官员又为何只顾眼前部门的便利而自绝城市活力之源?

实际上,受到限制的人群,往往是最有干劲和期待改变自身及家族生活命运的一群。他们在欠发达地区的生活经历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同时又富有较强烈的改善生活境况的朴实理想。他们憧憬城市生活,愿意在这里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

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责是为他们合理发挥和积累城市生活能力提供公共平台,让他们各尽所能并且不断进步,将这股新兴力量纳入推进城市发展的轨道,而非用恫吓或罚款来增加他们适应城市的成本,让他们“知难而退”。

平心而论,昆明的草案中的确有一些为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条款,但相对于申领居住证的机会成本而言,并无足够的吸引力。不妨以日本对待外国人的政策作为参照。入境日本之后,居留90天以上才需要去市区町村役所登记,90天以内无须登记。而昆明对本国公民慕名而至者尚不能容30日的居停,未免不够大气。

更重要的是,赴日本的长期居留者一旦登记,即便是外国人也可享受其国民健康保险,这意味着接受其优质的医疗服务,只需支付30%的费用。如果生育子女,还能获得补助费,以及数目可观的供子女上学的儿童补助金。而我们的地方政府,则在无法提供优厚的条件“诱致”流动人口申请居住证的情况下,竟然采取严苛的罚则来“强制”实施。

同样是为了实现目标的激励手段,其背后的逻辑与最终的效果判若云泥。

正面的鼓励,其潜在假设是将流动人口看作当地发展的宝贵财富,固而创造条件将他们识别出来,为他们提供增加其归属感和認同感的服务,以利于其发挥所长。

负面的激励,潜台词是强加给流动人口以原罪,以有罪推定的态度用强制措施让流动人口自证“清白”方能有正常公民待遇。正所谓“待我以国士,我故以国士报之”“官视民如草芥,民视官若寇仇”,效果不同自然不足为奇。与珠三角同样的外来人口数量惊人的江苏昆山,治安远远好于珠三角的许多地方,这个事实就充分回击了外来人口必然导致治安混乱的谬论。

对人口流动的负面态度不仅可能成为城镇化的掣肘,更可能成为“藩镇化”的肇端。不难理解,每个人的身份总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他可以同时是某村的、某县的,或某民族的、某国家的。对不同身份的认同程度差异可能对其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过于强调一个相对狭隘的身份,可能引发严重的对立或暴力冲突。

在民族国家林立的全球化环境中,就现代中国而言,我们更需要倡导中华民族或国家公民层面的身份认同,而不是更囿于地区或族群的范围。刻意强调某市的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而无视作为国家公民的身份,实际上是在人为降低相关人员在国家层面身份认同中所获得的收益,从而激励他们降低对这一身份的认同感,进而埋下地方自搞一摊、独行其是的隐患。由此引发的长远后果之严峻,可能远远超出一些短视官员之预期。

上一篇:婚宴待客礼仪知识下一篇:烘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