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24-06-24

漫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通用6篇)

篇1:漫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漫谈

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话题可以理解为漫谈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也可以理解为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漫谈。主要是围绕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漫谈。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

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时代的角度去看、去思考,有两个方面比较突出。第一个就是,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对时代现实的针对性。除了讲一般的要求之外,还特意提到了比如说关爱学生生命,关爱学生安全的问题,这实质显现了关爱学生生命这一时代主题,不仅如此,还提到了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问题。第二个方面,就是时代观念的引领性。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到了教师要自我更新,教师的终身学习,教师的依法执教,还提到不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等等,这都是时代性很强的内容。实际上,也正是当今时代教育所注意强化的观念。

二、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和贯彻中,非常强调加强修养,重视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的途径和方法问题。途径方法对于每个老师来说不陌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是教育行政部门经常提,还有就是教师有时候也很注重这方面。但总的来看,我认为还是三个基本的方面,一个就是学习,自我学习,学习是一个基本途径,还有一个途径,就是交流和探讨,与他人进行交流。第三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践,就是我们所说的在实践当中去体会,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在实践中生成、巩固和发展。自我修养的途径,总体上可划分为这样三种,具体的在现实休养中还会有很多,就靠我们自己去把握了。

谈到方法问题,从自我修养这个角度来看,自省、自讼、慎独、自警、自立方法都属于自我修养方面的。这是从我国传统道德修养中产生的。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自我修养,很多人又谈到感悟、体验、反思、审视。这些方法也是很可贵的,特别是体验、反思,我觉得对老师自我道德修养来说尤为重要。很多优秀的实践工作者,都很注重去体验、去反思。经常进行体验反思,会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引向深处,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所以反思、感悟非常重要。

三、教师爱心的养成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然谈到了教师要关爱学生,教育工作为什么要讲究爱心,这个不想多说,实际上有很多老师在讨论思考,这里想说是,有教育爱心符合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爱学生是符合教育对象心理需求的。假如在教育中,一个孩子不被关注,不被老师理解,长期得不到老师的肯变得极其消极。帮助教育这样的孩子,如果对他说:要好好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立志成才定,他的心理就会发生巨大变化,他觉得周围人对我不怎么关注。意识不到我的存在,教育爱在这方面是不可小视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注重爱心的形成。当然注重爱心的形成还有其他一些具体的方面,如激励学生等等,不再多谈。

在教育现实中,真正的爱是怎样的?是不是就是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热情周到的服务,而不能有严格要求或批评教育?我认为真正的教育不能没有爱,比如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等,但也不能没有要求。

如何看待教师爱心对教育的作用?爱心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但是不是教育中教师所有爱的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应?但在实际工作展开上,不能脱离生活逻辑。在实际工作中,就要考虑怎么样爱学生才得体,怎么样爱学生才有积极的意义,要探讨这方面的方式。

教师爱心的形成,都有各自的想法和实践体会,就我个人而言,觉得要有这样的努力:第一,要把爱心和爱行结合起来。就是不仅要有爱心,也要有这方面的行动。还有就是,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另外,希望学校能创造这样的氛围,一方面强调老师要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注重在学生中提倡学生尊重关爱教师。其实,尊重关爱是相互的,这种相互性越强,相互尊重关爱的这种感情就很容易建立起来。如果只提倡教师要爱学生,学生那边却没有这样的教育氛围和意识,对教师的爱毫不在意,甚至表现麻木等等,一个老师的热心关怀却没有能引起相应的回应,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老师爱心的,所以,学校也要注意为教师的爱心形成创造这样一个外在的条件。

们在实践当中去思考。当然实际也不止这些,还有待于我

篇2:漫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对于教师职业,人们有太多的美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蜡炬”„„而真正走进教师这个职业,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评价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个职业有太多的清苦与劳累:少的可怜的工资待遇,各种政令的严格束缚,家长社会的过高期待,„„其实世界上不存在所谓幸福指数高的职业或行业。从积极人格理论来看,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主观幸福感,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也可能产生同样的主观幸福感。那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

一、做好教师职业规划,帮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终生职业经历的模式。职业经历包括职位、工作经验和任务,受到员工价值、需要和情感的影响。教师职业生涯,是与教师本人在学校教书育人的一系列活动相关联的职业经历的模式。如在学校从教经历、教研活动中与教学经验的丰富、教育理想和愿望的实现,以及得到学生与社会的认可、尊重等等。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人才质量标准明确地提出随着教师已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承担教书育人重要职责的教育资源开发的主体。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体和关键作用,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引领者和开发者,首先必须使教师自己成为自行设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命主体,实现教师生命主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还存在这认识上的误

区和行动上的偏差,甚至对教师这个工作时间长、付出多、回报少的职业有很强的抱怨。著名教育家成尚荣曾说过影响、决定幸福的关键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生有无目标;二是在目标迈进过程中有无展开自己的创造性。因此,不管对于新教师而言,还是已经在教师岗位上工作多年的老教师而言,让自己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是实现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基础。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让自己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超越发展和成功发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当然在这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个人目前状况和发展潜能,通过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的方法做出果断明确的目标选择,这样在实现自身职业规划目标的同时,必然也会让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提升。

二、理顺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建设的总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吹响了我国新时期建设的号角。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作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校都没有和谐的校园,就谈不上会有和谐的社会。而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面对的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这四类。任何一方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都会让自己感觉力不从心,处处不如意,甚至无法游刃有

余的胜任当前的教育工作,这也是造成不幸福感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如何才能处理好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呢?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尊重、理解、公正、互助。

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有同一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新老教师之间的关系,先进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等,他们之间在学历水平、文化素养、工作经历、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都有相似及不同之处。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话,即“文人相轻”,也就是教师之间不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竞争与合作等现象,所以我觉得要理顺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做到相互理解和尊重,以诚相待,互相帮助,互相学习,通力合作,共同进步。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工作,又有助于个体在工作中能和同事关系融洽,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则应建立密切、和谐、民主的师生人际关系,这就需要双方教与学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使自身形象符合社会或学生对自己的角色期望;要信任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良好的期望;要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防止和克服滥用教师的“权威”,随意向学生施压,造成交往障碍甚至陷入敌对状态。这样学生自然也就会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师生关系和谐了,那职业幸福感也自然获得提升。

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是一种行政关系。在正确处理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时,一要靠行政手段,二要靠职业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尊重领导的人格,支持学校的工作,尽力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并积

极参与全校性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同时领导也要学会尊重教师、关心信任教师,公正、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工作,发挥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实行民主管理;要严于律己,树立自身的道德威信。如果双方都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自然教师与领导也就会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氛围。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关系之一,是加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一个窗口。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多方面作用,并通过家长开发教育资源;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子女的艺术,取长补短。家长要理解、支持、配合学校与教师的工作,经常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各方面表现,有针对性地教育子女。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那教师在工作中也就会更得心应手,工作的幸福感也自然加倍提升。

当教师把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好了,也就会更加喜爱这份职业,职业的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三、爱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全球职业规划师中国地区首席培训师钟谷兰女士认为,爱不爱自己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职业幸福感。何为爱自己?要有规划,但不要给自己盲目加压;不做无谓的攀比,自己的感受比他人的看法更重要;懂得取舍与妥协,绝不要用完美主义来累死自己。

很多人所谓的爱自己,其实只是爱别人眼中的那个自己。很多人的不幸福感,都是自己太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造成的。我们一直强调要完善自我,但完善自我不等于追求完美。“完善自我”是一个方向,“追求完美”是一个指标。“追求完美”在心理学上叫做非理性信念,是不合理的。有一句话叫:“要么改变现实,要么悦纳现实。”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就想办法去改变它,如果不能改变它,就愉快的接受它。珍惜拥有,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才会有幸福感。人在工作中总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要注意改正,这是需要的,但不要过多的自责,因为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人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我们要对别人宽容,也要学会对自己宽容。很多老师也许曾和我一样,也是一味要求自己完美,不出错,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很多时候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但是面对不配合自己的学生时,自己的教育还是白费,学生既不领情,更有时还会唱反调,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在那样的时候,我常常会觉得很累,职业的倦怠感会非常强烈,工作压力也异常困扰着自己,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废人,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为此,我更加努力,不停地学习,期望自己能有提高,能获得所有人的肯定。但结果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如何提高,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完人。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工作的结果就是使得自己错误犯得更多,甚至一度对自己绝望。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黛比·福特的书《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现在我知道,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拥有完整的人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是各种积极与消极的特质彼此调和的

结果,无论少了哪一方面都称不上完整。最终,我学会了承认自己,接纳自己,做自己的朋友。虽然这一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我的职业幸福感却得到很大的提升。

篇3:漫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陈复兴

我们走得太远, 以至于忘记为什么出发。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

信息技术教师的幸福感究竟如何?这是每一个从事这一职业或关注这一职业的人值得思考的问题。“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曾以为掌握信息社会一大利器的信息技术教师, 应该是幸福感很强的人。前些年, 外甥填报高考志愿, 我曾怂恿他报考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不料他却说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中最没地位的。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增强职业幸福感究竟有哪些路要走?学校和社会该为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怎样的外围环境?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 笔者开始了对信息技术教师幸福感的探究。

在夹缝中求生存:信息技术教师的尴尬

偶然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群里看到教师们在大倒苦水——

有人说:其他老师可以全力教好自己的学科, 信息技术教师却是犁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经常为别人做课件, 辛苦是自己的, 荣誉却是别人的。

有人说:我现在成了机器修理工。有一天修了1 3台计算机, 头晕眼花, 累得想吐。别人叫你修电脑, 1 0次去了9次, 有一次没去, 就招人怨恨。

有人说:领导总觉得你很闲, 只要是和电脑沾点边的事都会安排到你头上。学校的各类报表、计算机维修、网络布线及维护, 都是你的事。你在教学上很难出个像样的成绩, 没有什么成就感。想在业务上有所提高, 又基本没有静下心来研究的时间。

有人说:“领导乱上网, 结果电脑中病毒了。见面就一句话:‘怎么管的电脑, 到处都是病毒。’有些键盘坏了, 我申请添置, 校长却说:‘谁弄坏谁赔, 找不出责任人你赔!’”

有人说:“有些老师随便叫人来拿教学投影, 我没见老师签字就不给。没想到领导马上打来电话:为什么有东西不借?”

有人说:“在职称、评优等方面, 我们被边缘化了, 连理化生的实验员和图书管理员都比我们强。因为信息技术教师没有专门的职称系列, 别的老师都升上高级了, 自己还是原地踏步。先进、考核优秀之类的荣誉, 基本没有自己的份儿。有不少老师都改行教其他学科了。”

以上的抱怨, 似乎可以概括为四大方面:工作任务烦, 工作定位难, 工作报酬低, 工作奔头儿少。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干最苦最累的事情”, 下联是“得最少最淡的表扬”, 横批是“名利双失”, 这似乎可以体现信息技术教师的窘境。看来, 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很不满意, 职业幸福感太少, 愤懑的多, 诉苦的多, 总觉得自己被边缘化, 是单位里的勤杂工, 经常是劳而无功。“烦难低少”, 在夹缝中求生存, 似乎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普遍尴尬。

专业成长和心灵成长:摆脱尴尬的路径

要唤起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摆脱目前的尴尬与窘境, 必须首先端正我们对职业价值的认识, 追求一种“为己”而不是“为人”的专业成长和心灵成长。这是一个不懈求索的漫漫旅程, 所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老子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一)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教育须重细节, 许多令人惊羡的成功正是从细节开始的。如江苏某中学用宾馆卫生间的经营理念来改造厕所, 并张贴不少格言、警句、漫画之类, 使学生在如厕中接受艺术熏陶和品德教育。厕所成为该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信息技术教师中, 也有不少借由细节而产生成就感的案例——

某教师在每次上课后都要求学生整理好凳子、桌子、课本, 通过这一细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良好教养。偶尔有一个凳子没放齐、有一台显示器没放正, 总会有学生主动地将凳子塞进桌子底下, 或者悄悄地将显示器放正。教师也总会表扬这些做好事的学生, 并提醒责任人注意。她说:“从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友好举动中, 我分明感受到学生的快乐与自得, 也似乎听到一排一排整齐、清洁的计算机在唱着幸福的歌。”

另一位教师则带领学生开博客, 在博客中与学生分享信任、互动与成长的快乐。这从学生的留言中可见一斑:“今天, 老师教会了我开通博客, 网络上我也有了自己的家, 太开心了……”“老师, 我开始写小说了, 记得来我博客看看哦。”“自从老师把我带进了博客, 我喜欢上了这里。我了解到, 上网除了玩游戏, 还有更重要的学习用途。如今, 我的写作水平提高了, 我从网络中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踏实与快乐。”“我要感谢老师, 感谢她为我开启了网络世界的大门。”

还有一位教师努力做学生的“伯乐”, 每当发现学生独特的视角或创意时, 就欣喜若狂又不乏夸张地向全体学生推荐, 并命名为“×× (学生姓名) ×号”。结果, 使教学拥有了极为丰富的创意资源库, 不管是参加各级网页设计比赛, 还是各类电脑作品制作的比赛, 都能因为作品富于创意脱颖而出, 取得骄人的成绩。

最后要说的是一位学校网管员, 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 精心设计校园网的模块与页面风格, 在校长的支持下着力更新校园动态, 组建高容量的教学资源库、师生互动社区, 使校园网成为展示校园风貌的窗口、教师教育教学的助手和学生成长的乐园。县教育局长来学校指导工作时, 十分夸赞学校的网站, 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由此对这位网管员刮目相看。

有言道:“细节决定成败。”以上的几位教师都是通过在细节上努力, 获得了成功。现实中, 我们有很多细节问题可以关注:在电脑桌上摆放一盆绿色植物, 既利于吸收机房的灰尘, 又便于约束学生们的行为习惯, 技术训练与品德养成兼顾;课堂上多注意巡查, 既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解惑释疑, 又及时监管学生的电脑操作行为, 防止学生损害机器、浏览有害网页或借学习之名行玩电脑之实等情况的发生。

现实中, 我们不少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在关注细节上下工夫。比如, 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 但有特色的比例很小, 模板照搬抄袭。某校园网首页居然到如今还是0 7年的“最新校园动态”。信息技术课堂上, 一些教师沦为电脑室的守门人, 房门一开, 主机一启, 就任凭学生自作自息了。这样的信息技术课堂怎么会有实效?信息技术教师怎么会有地位?这无异于自掉身价、自废武功。

切记老子的名言:“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要培植信息技术教学的参天大树, 必须重视“毫末”, 关注细节的精彩, 这样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产生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有关教学的实践经验累积不够, 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年轻, 缺乏教学经验, 基本为新手型教师水准。要构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九层之台”, 必须“起于垒土”——从强化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开始。

从知识结构看, 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通识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在学科性质上很难归属, 现在不但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人文背景也愈加浓厚, 横跨众多学科, 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几大领域。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文字编辑、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网站建设、多媒体素材集成、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情感的培养等, 无不体现教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识、文献检索及外语等工具类知识、法律和伦理学知识, 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都大有裨益。计算机基础、W i n d o w s操作、O f f i c e应用、数据结构、微机原理、程序设计、多媒体课件开发与辅助教学、Dreamweaver DEV、A S P/JSP动态网站建设与开发、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等, 始终是信息技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 仍是当前的薄弱环节。教师的教育理念、自我定位、教学伦理、批判性反思以及情境策略等实践性知识, 无疑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成效。随着科技的发展, 每个学习领域都有对信息技术的明确要求, 它将直接贡献于各学习领域的基本知识、关键技能的获得。信息技术教师假如不加强通识知识的学习,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就只能等待专业意义上的自然“下岗”。

从专业能力看,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兼具发展性、工具性和实践性等多个特点,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式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设计、多种媒体教材编制、教学组织与管控、语言表达、软硬件操作、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创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方面, 信息技术教师要在促进技术应用方面起到核心作用。不是有不少教师抱怨“为其他老师做课件, 劳而无功”吗?假如你做好提升其他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文章, 使他们克服“技术恐惧”和“技术迷信”两个极端, 自己会搞整合, 自己会做课件, 不就解放了自己吗?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全程参与, 为科学决策提供详尽的资料、合理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有许多问题, 有待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研究。信息技术教师要具备足够的自我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使自己成为教育教学的“常青树”。

(三)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信息技术教师具有明显的“非专业”特征。很多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行过来的, 即使新教师, 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 专业上也难以对口。这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千里之行”“足下”的现实。

某信息技术教师说:“我的梦想是获得和主科一样的学校地位和认同感, 而现实是这个梦想目前看不到实现的可能性。”

鲁迅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现实可能性的有无, 不在于别人, 首先在于自己。正如《国际歌》高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全靠我们自己”。孔子也说:“不患无位, 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求为可知也。”地位要靠实力来提升, 名誉也要靠实力来争取, 无一技之长, 何以“立”?无让人称道之处, 如何让人“知”?

要知道, 领导有时是需要一些切实能提高学校竞争力甚至是升学率之类的“真金白银”。信息技术教师假如不能围绕这一核心, 在学校做出一些事情, 是绝对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地位的, 也无从增强自己的职业幸福感。与其坐论自己在学校中的种种尴尬, 还不如起而行之, 通过切实的努力来增强个人的竞争力, 从而重新激发职业的幸福感, 找回自己的心灵家园。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守住自己的阵地?如何拓展自我空间?如何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 充分实现心灵和专业成长, 产生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还是回到老子的这三句名言上来:细节的精彩是“毫末”, 可以从中感知幸福;基础的扎实是“垒土”, 可以借此逼近幸福;现实的努力是“足下”, 可以由此成就幸福。细节、基础、现实, 点、面、线三维切入, 共同构筑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幸福的大厦。

在职业幸福感中, 有三个重要的元素, 一个是成就的幸福, 一个是追求的幸福, 一个是信仰的幸福。成就体现价值, 追求表明希望, 信仰实现依归。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 实现精神的依归。学校则要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充分的条件, 重视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重视校园网的建设、普及家校通的使用、开设校园社区及其他互动平台、在教育评价制度中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业绩的科学评估等, 给信息技术教师增长“精神工资”, 增加工作的情绪饱和度、投入度和工作意义, 产生成就、追求和信仰这三重幸福, 真正营造一个有精神归属感和信仰意义上的家。

篇4:漫谈编辑的职业幸福感

职业幸福感,源于编辑工作是一项值得尊重和挚爱的职业。编辑职业无论从大文化传播功能来讲,从职业过程就是提高学识水平思想修养的功能来讲,还是从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视角分析,都无愧是一个令从业者所挚爱、令社会和他人所尊重的神圣职业。我国出版战线的老编辑陈翰伯先生曾说:当个称职的编辑确实不容易,这里有许多学问要脚踏实地地学,但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编辑工作。没有这个基础,学识再渊博,水平再高深也是当不好的。曾经主编《编辑人的世界》《出版人的世界》等书的美国著名编辑人格罗斯这样认为:“在我担任编辑的漫长生涯中,我一直都陶醉其中,有时候特别受到激励,情绪高涨……就好像一个不断受到激励的学生在备有多样课程的全球最大的大学内,永无休止地学习。我从编辑的每本书中学到前所未有的丰富知识。身为编辑,我从来不曾丧失这种全力以赴的精神和引以自豪的感觉,我更希望能永远如此。”当代编辑要在这些编辑大家身上学到他们对编辑职业的执著和热爱,在编辑业务上认真严谨,与时俱进;在职业德行上甘于寂寞与清贫,不为世俗浮躁和功名利禄所左右,充分体现编辑工作的人文关怀。可以说,编辑职业是一个要付出一生努力去完成,并用毕生的再创造过程去享受事业所带来幸福的崇高职业。编辑具有了这种职业精神和对职业的无限热爱,才有激情、动力,创新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敬业、勤业、乐业、精业精神才会贯穿工作的始终。“不断提高自我,努力学习,全身心投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就能够时刻找到快乐,编辑同人们只要不断地努力,首先从做好一些微不足道中感觉快乐,然后在完成比较大的事情中感觉快乐,之后在完成伟大的事业中领悟快乐,最终发现真理,认识人生的真谛”。

职业幸福感,源于编辑职业的文化传播和历史承载功能。戴文葆先生曾说:“编辑是人类文化的保存和记录者,也是整理和创造者。数不清的显赫的爵位和吓人的官职,都与时光俱逝,早为世人忘却,而编辑的劳动成果世代相传,默默地为人们所葆受着。”编辑所担负的文化使命,督促我们必须有“利在千秋”的文化追求。…

编辑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文化选择、文化把关、文化规范、文化积累、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群体。出版物和所有精神产品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思想、知识和信息的重要媒介,而编辑工作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最为重要的“枢纽”和“桥梁”。在编辑工作中,每策划设计一份得意之作,每选择一部优秀作品,每看到一份优质的稿件,每见到一个最新的研究成果,每发现和培养一名有才华的作者,编辑就自然调动出极高的职业热情和崇高的敬业意识,体现出传承文化、生产精神产品的职业价值。“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份神圣的文化职守。”编辑工作的这种崇高而独特的文化承载和文化传播的特殊功能,正是一直以来引无数编辑为之骄傲和付出的原动力。也正是这份特殊职业价值的体现,才促使编辑人产生强烈的职业幸福感的同时,并在自身的编辑岗位上不懈地追求和努力。

职业幸福感,源于其工作过程就是学识修养文化品位提升的最佳渠道。编辑每天接触的是文化现象的大集成,有文学作品,有艺术创作,有科学研究发明,有社会科学探究成果等等,几乎随时被全新的创作思想所刺激,被鲜为人知的作品和研究成果所感染。这样不断接触全新的事物,自然会带给编辑全新的思维启迪。有待出版公之于世的所有创作和发明都要一一通过编辑的再加工、再创造、再美化,再完善后,推向社会和人类,最终成为人们接受文明的精神文化传播体。编辑的工作过程,其实质就是以第一读者的身份在第一时间学习、选择、思考作者的文化创造,也是在第一时间丰富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编辑不应该只是一个能充实人生的行业,同时编辑本身也是一种人文教育,你因此有机会和当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共事,结交作家、教育家以及各式各样的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你等于在修一门你愿意付费的终身学习课程。不同的是,你修课的时候不但领薪水,而且还可以在智识和心灵上得到无法衡量的满足。”这种特殊的职业性质所带来的思想和学识的启迪优势,是其他任何行业都是望而不及的。由于学识广博、博学多才是对编辑的最基本要求,因此,“现代出版的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出既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又具有实务操作经验;既懂出版规律,又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出版人。现代中国出版业不仅需要出版理论家,而且需要出版家,更需要既懂出版理论又懂出版实务的复合型出版人才。”这是新世纪对编辑人提出的最高要求,也是编辑职业优越性的最新体现。从中能深刻体会这一点的编辑人,职业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并会倍加珍惜编辑职业生涯中的一切所得和一切所付。

优秀的精神产品不是编辑坐等其成来的,无论是文字读物、科研成果、视听作品等一切精神产品的产出和问世,无疑都蕴涵着编辑的精心策划设想和切实组织操作的艰辛,无疑不渗透着编辑大量的设计思想理念、组织作者的辛劳、修改整理加工美化的编辑技能。编辑工作中,创造性和再创造的工作贯穿整个编辑工作全过程。尤其在当今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编辑,在工作中一定会全力发挥自己的社会经验、工作经验、全部的思想感情以及聪明才智。具有创造性职业精神的编辑能产生极大的工作动力,能充分释放出编辑敏锐地捕捉受众心理能力、策划选题能力、发现作者并协助其创造出更适合读者的作品能力。编辑们在选题策划、组织、加工、编修的出版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编辑技能的锻炼提升,也能够深刻地体验编辑的职业幸福所在。编辑们之所以充实而执著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在此行勤奋的工作着,职业中的创新性和再创造劳动所带来的工作快乐感和精神升华,只有编辑自己才能够切身体会并享乐其中。

篇5: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附: 教师的幸福感

五星级班主任、优秀教师:付宝友

幸福是什么?确切地说幸福与人的主观认识有很大的关系,譬如爬山,悲观者总觉得山太高,爬一步看一步,总觉得山顶还离得很远,累得气喘吁吁也没能爬到顶点;乐观者每爬一步,就觉得离山顶又近了一步,还不时欣赏一下两边的风景,最后轻松到达了顶峰。又如杯水效应,桌上有半杯水,心情好的人会说:“太好了,还有半杯水解渴”;心情不好的人会说:“太惨了,就剩这点水了”。对于一朵玫瑰花,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朵,悲观的人却只看到它的刺。有两个词,是“屡败屡战”还是“屡战屡败”这几乎成为判断一个人性格特征的衡量指标。看来,幸福不幸福,确实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积极心理学认为:“认知决定情绪,情绪决定幸福”,这确实是有它的道理。

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

教师这一职业,社会现实与公众印象存在一定差异。公众对于教师工作的组成、薪资以及工作条件缺乏了解,所以公众往往会误认为教师从事的是一份“上班时间短”却又“假期漫长”的工作。目前的教师评价制度,课程改革导致的理念更新,教师的评聘制度,超负荷的工作量,收入与工作的付出不成比例,家庭的生存与发展等等,都给我们带来了沉甸甸的压力。随着教育对象的复杂化,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度普遍提高,教师的压力逐渐增大,教师“亚健康”现象越来越突出。

有老师说,现今的老师,不仅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压力,各级各类的检查验收,还要承受学校内部各项指标的量化考核,在学校每天像个上了弦的陀螺,钻研教材,备课、上课,改作业,补差,光是这些就弄得你头晕脑花,手忙脚乱,回到家又忙着照顾家庭,哪有什么快乐和幸福可言!

教师的幸福是关涉到学校发展的一个核心话题,其幸福指数的高低凸显出教师生存状态的好坏。教育服务时代,工作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职业面临激烈的生存竞争,教师的幸福归宿在哪儿,究竟还有没有,这让教师们日渐迷茫。近年来,虽然教师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教师承担社会责任加大和社会固有竞争的加剧,教师付出的劳动强度已成倍增加。老师们在忙忙碌碌中,有时都找不到北了,更不用说去理性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幸福感了。应该如何在繁杂的事务中寻求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认识并创造我们的“幸福人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寻求到那份幸福感?

国学大师王国维用宋词表达的人生三境: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式的明确方向,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执着追求,最后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的终有所获,其实也就是追求做一个幸福教师,追求幸福教育过程的三种境界。老师们,我们是有生命意义的人,我们应该学会生活,追求属于我们的幸福:

一、做幸福的教师,要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想做老师吗?想清楚了!你不会成为富商巨贾,也不能闲云野鹤,你可能会天天忙得团团转,可是幸福也会追着你团团转,你可能不会成为最可爱的人,但你肯定是最幸福的人,这就是传说中的老师!”

泰戈尔说:“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是专注地垂着绿荫的。”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映衬着鲜花的娇艳和硕果的丰盈。作为教师,我们注定了与鲜花和掌声无缘,但是,我们可以用琴棋书画打造生命的亮色,用丰厚的学识构建生命的课堂,用爱和责任营造班级的温馨,在平淡平凡的工作中我们同样可以享受教书育人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天天面对的不是默默无语的机器,而是一群富有朝气的、将来要服务于社会的学生。教师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智慧、感召学生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使他们一个个学有所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每一个教师都会有莫大的成就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感。

二、做幸福的教师,要饱读经典书籍

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所谓“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里,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并且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那就是读书,读好书,读世界经典之书。所以,我认为即使我们再忙碌,每天都要有阅读的时间,要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要务,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读专业书、读文学书、读经典书,使自己的知识面广博起来,才能开阔自己的专业领域,才能开拓自己的视野,才能为自己积蓄能量。

三、做幸福的教师,不要盲目攀比

适当的生活预期,可以激发人们的潜力、斗志,最终体会到来之不易的幸福。但盲目的攀比,则会使人因达不到目标而产生挫败感,最终远离幸福。其实,从幸福感的角度讲,幸福与收入、地位并不十分相关,被攀比者尽管看起来收入高、地位高,但他未必比攀比者幸福。我们经常设想,说别人家如何如何幸福。有谁能体会到他们的真正感受呢?幸福只能是主观评价。

当老师应该也是如此,我们没有必要比谁挣的钱多、谁挣的钱少,谁取得的荣誉多、谁取得的荣誉少。眼红没用,发“无名火”更是没有意义。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只要你努力了,发挥最大力量了,你应该无憾了。

四、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用一个爱人的心,一双智慧的眼睛, 一种宽容的心态, 去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让学生们学会感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多么一件幸福的事啊!

有人说,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在生活中我们要宽容我们的家人,宽容我们的同事,宽容伤害过我们的人。记得随笔《让痛苦之盐融化在宽容的湖水中》曾写道:“只有做到宽容,人才会活得轻松、过得快乐,而我们收获的一定是温馨、友好与和谐。”我们做教师的,每天面对的是学生,对学生的细小错误,我们也要做到宽容。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所以一个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中,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学生犯错时,能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一片掌声;学生有疑难时,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是最好的欣赏者。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中时刻不忘对学生有一颗宽容的心。

五、做幸福的教师,要积累积极情绪

幸福是人的心灵体验,幸福是可以感受的,幸福是可以积累的。幸福的积累还与情绪有关:心情好的时候,你会觉得什么都顺;心情不好的时候,有时觉得喝水都塞牙缝。这时您一定得摆正自己的心态,多往好的事情想,学会知足。常言道,知足者常乐;古人云,“知足之足,常足矣”,这都在说明如果你心情好了,知足了,这个世界就是彩色的,否则可能是暗淡的或灰色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多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满面春风地去面对学生,让明媚的阳光照到学生心坎上。这样,即使是问题学生、给您怄气的“坏孩子”,也会浪子回头金不换,成为时代的俊杰。学生进步了,您也快乐了,学生和您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相反,您如果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或者将自己不愉快的东西,转嫁到同学身上,那学生们当然会不领情,您自己也会觉得不爽,教学效果和师生感情都会大打折扣。

六、做幸福的教师,要善于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个好教师一定会给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要创设富有情趣的精彩课堂,有人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读书。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教学与读书相得益彰,才能享受自己的课堂,使自己乐教,学生乐学,使每次课堂都迸发出火花,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合理创设情境,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启发学生思维的阀门,陪伴着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提升思想境界,尽力用知识和教育智慧营造富有情趣的课堂。

七、做幸福的教师,要合理分摊压力

从压力的来源来说,除了单位、集体给您分担一部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如何吸收一部分,朋友如何替你担当一部分,自己如何释放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亲情度和友情度高,社会支持强,则这个人很容易转苦为乐,转忧为喜,从不幸转为幸福。我们要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尽量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换位思考,使自己尽快从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

作为教师来说,相对其他人员来说,有比较自由的支配时间。此时,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间来减轻压力,周末或节假日也不妨做一下逍遥游,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到户外去转转、看看。女同志的话,逛逛商店也不失为减负的一种方式;男同志偶尔享受一顿美食大餐、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小饮一盏也不失为过。总之,人总不能把烦恼憋在心里,适当的劳逸结合、休闲娱乐,会增加您的工作效率,促进您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你的幸福感,更好地为教育事业工作。

八、做幸福的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作为一名教师,在社会大舞台上面对着太多的角色: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如何在这张“角色网”中寻找职业幸福,归结到底,源于自身的心态。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写道,“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福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那些事件给予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它的看法。”对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我们自身,我们需要拥有阳光般的心态——平常、豁达、积极、感恩,一颗幸福着的心情,望见太阳,感觉生命给予的幸福;看到秋天,感觉耕作给予的幸福;望见学生的成功,感觉博爱给予的幸福„„正确地认识幸福,积极地感受幸福,不断提高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是享受幸福的前提。

有时候,教师由于家庭的重负、工作的压力,心里特别烦躁。有人说:“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宽度;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教师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优化自己的情绪。要正确地看待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荣辱得失要看得淡一些。要对自己保持一种期待花开的心态,等待着自己自然成熟、自然绽放,不要浮躁。对安排的一些工作任务要抱着一种肯定的态度,不牢骚、不埋怨、不怨天尤人,因为那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修养的一种磨砺。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有起起落落,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待人生,用和谐心境对待世界,得意时不大喜,失意时不大悲,凡事皆视之自然。参透人生,心道一体,方能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看世间花开花落,生死不惧望晴空云卷云舒。

九、做幸福的教师,要多献爱心

幸福不仅是得到爱和关怀,更是要用爱心去关爱他人,并从他人处去获得幸福。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世界上什么东西越分给别人,它不但不减少,反而越分越多——它就是爱心!多献爱心、多做善事,会使自己的幸福感增加;多献爱心、多做好事,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

十、做幸福的教师,要学会享受过程

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岁月的消耗,而是生命的延续;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在平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在工作中体验不期而至的快乐,在课堂上感受智慧的魅力和精神的愉悦„„我想这才是为师者实实在在的幸福。

篇6: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那是我们学校《农村小学家庭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课题开展的一个单词竞赛活动,我们班46个同学当中竟然考了19个一百分,平均分是92.9分,即使是考99分的同学,也排到了20名。相对于我的科任班,只有一个一百分,平均分只有80分来说,我这个班主任所教的班,似乎是脱颖而出了。得到这个结果,既是我意料中的,同时也让我喜出望外。

意料之中,那是平时我一贯注重单词教学、听写、默写以及家听,家默。对于家听、家默,其实我也不敢确定家长是否参与其中,但如果第二天听写默写不及格的话,我就要追究学生的责任——既然已经家听过了,为什么还不及格?如此抓了一个学期,学生也养成了家听家默的习惯了。

喜出望外,是因为测验前,根据以往经验,付出了不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我不应该抱有太高的期望。

在反馈意见中,很多考满分的学生还觉得试卷太简单了呢。而家长,普遍对这次的测试结果感到很满意,也有相当部分家长,对我的“辛勤劳动”和“教学方法适当”表示感谢。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测试,让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上一篇: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第一轮)下一篇:为了你,拒绝了一切暧昧的超个性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