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城市准入研究

2024-07-14

台州城市准入研究(精选8篇)

篇1:台州城市准入研究

台州传统文化在城市雕塑中的运用研究

2012-5-10 《台州传统文化在城市雕塑中的运用研究》是台州学院刘爱武负责完成的2010年台州市社科联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0YZS13)。课题深入挖掘台州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台州城市雕塑发展所处的现状,提出台州城市雕塑发展当突出台州的历史文脉、地域风情和时代主题。主要观点如下:

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或地区的“身份证”、“护照”,是各民族各地区对人类的贡献。任何一个文化中都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资源,有待于人们去发现和认识,保护、利用与开发,一个地区的文明,是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的文明。让传统文化走出困境,重放光彩也是当下文化发展的主要话题。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曾说:“走向现代文明,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不能以牺牲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为代价,如果是以这个为代价的话,那么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讲,乃至世界民族发展,都是一个悲剧。”

一、台州城市雕塑的现状

台州从2006年开始推行“百分之一文化计划”,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大陆城市唯一的一个试行百分比公共艺术政策的城市。这项计划启动后,台州城市雕塑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艺术价值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对提升台州的文化品味、营造美好城市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与支持。同时台州的城市雕塑建设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千城一面、缺乏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特色的现象逐渐凸显。在现有的城市雕塑建设中,我们很少能看到体现台州本土文化和传统历史文化精神面貌的作品,如何利用城市雕塑来塑造台州文化形象,将台州传统文化和艺术融入城市建设,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台州传统文化在城市雕塑中的体现

(一)台州城市雕塑中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表现

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独特艺术,是当地人们所耳闻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地方文化资源所蕴涵的审美成分和它自身的本体成分,是任何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的,失去了这种地方文化资源,就等于失去了这个地区最具个性特点的文化精髓。

唐朝时期,台州虽处海天一隅,但有数百位诗人曾游历栖居于此,并留下了众多吟咏台州的杰作佳篇。在台州经济开发区葭沚泾文化长廊一段,有一组 “唐诗之路”的系列景观雕塑。这组系列景观雕塑,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位诗人,他们中有“唐诗三杰”李白、杜甫、白居易,有台州文化的启蒙者郑虔,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有著名的山水诗人孟浩然等。该组作品中诗人形象与诗句并列,如同一幅历史长卷,教人犹如置身历史长河,现场聆听大师的清吟慢诵,将台州的过去娓娓道来……把休闲散步与观景品诗结合起来,把文化和艺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历史题材雕塑作品和游客休闲鉴赏的互动。市民、游人可以一边欣赏诗人的艺术形象,一边诵读诗人留下吟咏台州山水的佳句,了解唐诗中蕴含的台州文化和描绘的台州山水,一方面说明了台州山水之魅力,另一方面彰显了台州文化之底蕴,可以说是城市雕塑建设中的上佳作品。

(二)台州城市雕塑中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运用

台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工艺和地方民俗。台州的传统工艺以新颖的创新设计,不拘一格的巧妙用材,精致细腻的工艺手法,带有浓郁的民间特色和地方风采。如“一绣三雕”(刺绣、石雕、木雕、玻雕)、干漆夹苎造像、翻簧竹雕、温岭米塑、船模、草麻编制品等一系列传统工艺,这些传统工艺传承悠久、技术精湛,有着迥异于其他地区的特色,有着极高的民俗价值和审美价值,特别是仙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刺无骨花灯。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其工艺源自唐代,整个花灯不用一根骨架,只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张黏贴接合,再盖上全用绣花针刺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经13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它最具特色的工艺特点一是针刺,所有灯面图案,均由刀针凿刺成口,经过透光留影而成;二是无骨,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各种形状的纸质灯片黏结而成。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灯面图案浑然天成,质朴和谐,点亮后,色彩和光影艳丽而不失典雅,活泼而不失大方,具有雍容华贵的气度和气象万千的风情。由于缺乏骨架的支撑,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一般体积不大,小巧玲珑,同时也由于摆脱了骨架的束缚,在造型上有着更大的自由,立面结构的细节层次,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具有空间感好,立体感强,立面变化丰富,结构细腻生动的特点,有“中华第一灯”之誉。

另外台州民俗节会多姿多彩,除了春节、元宵、清明、除夕等与全国多数地方大同小异的岁时习俗以外,台州还有不少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节庆活动。如温岭市农历七月初七的“小人节”,凡是有16岁以下孩子的家庭,都要扎纸亭、当街祭拜保平安,这在全国都是独此一家的特色民俗。再如椒江区的送大暑船、黄岩桔乡的放桔灯与间间亮、玉环坎门的鱼灯舞、路桥区的开年节及形式多样的“迎会”(庙会)等民俗节会活动都富有地域特色。

台州本土文化的形态,包括了本地居民的行为活动、本地民俗风情所反映出来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形态,带有强烈的地域性、综合性和概括性。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内容、行为方式等方面相互交融的程度越来越深,传承悠久的地域特色正面临丧失的危险。所以,台州城市雕塑建设的文化属性要求它应具有浓郁地域特质,要求本土文化的回归,要求体现出本土文化特点。只有反映了台州人们精神文化的雕塑才会真正被人们所认可与传颂。

三、台州城市雕塑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今天,无论是台州决策者,还是广大百姓,都越来越意识到台州形象的重要,在努力打造台州形象的热潮中,人们对台州雕塑也就有了更多更高的期待,而有关台州雕塑这一台州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各式评说也纷至沓来。就普通百姓而言,可能对专业的雕塑艺术并不十分在行,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没有发言权,因为城市雕塑不同于少数艺术家在艺术场馆内展示的个性化作品,它们属于台州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作品,它们所面临的是来来往往的众人的目光,它们成为了公共环境的一部分,理所当然要接受公众的评判。所以,优秀的台州城市雕塑作品理应是亲近百姓的,应该有着浓厚的亲和力,能够唤起公众共鸣,而不是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势,同时优秀的城市雕塑本身也会对广大市民的审美情趣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感染。实际上,这是公众评价台州雕塑优劣的基本标准之一。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台州雕塑绝不只是几件石头或其它材料堆积起来的作品,它更是一个台州精神的标志、一个时代的印记,是台州上空的光环。

因此,要解决台州城市雕塑地方文化特色缺乏的较突出现象,除了在借鉴雕塑设计、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成果,还必须充分挖掘、利用台州的地域特性和传统文化内涵,创造、创新台州城市雕塑的设计、规划理念。台州城市雕塑要在研究区域民族文化上下功夫,努力挖掘民族特色;要在研究地方历史上下功夫,努力发展台州特色文化。

首先,要加强对本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分析,以城市雕塑的形式突出台州的历史文脉。台州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为城市雕塑的规划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内容。例如,台州几千年的区域文化如章安海洋文化、天台佛学文化、儒学民俗文化、南宗道学文化、古城文化等,完全可以规划几个区域,有步骤、有条理地用城市雕塑来展现这些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形成特色的旅游资源。从古至今,台州籍或在此生活工作过的历史、文化名家也是不胜枚举,如智者大师创新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佛教天台宗,开启了江南道学内丹学派的张伯端,朱熹南宋时驻节台州,传播理学,使台州儒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明清时期的台州是以王阳明和黄宗羲、章学诚为代表的儒家心学与浙东史学文化重镇之一,对宋明理学有重大开拓和创设的明朝思想家方孝孺,明朝时期抗倭卫国的戚继光,以及沈莹、孙绰、顾欢、司马承祯、寒山、赵汝适、陈景沂、陈仁玉、陶宗仪、王士性、齐召南等历代大家。当代台州,理应传承发扬这些名家的思想、事迹,着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体现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特征,并紧扣时代发展主题,选取独特的雕塑题材进行创作,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增强台州城市的竞争力。

其次,城市雕塑建设要针对台州地域环境特征,努力研究台州人文风俗,力争反映城市的地域风情特色。传统地方文化资源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地方历史文化的见证,人们长期在如画的自然环境中,造就了本地域灿烂的文化习俗。众多民俗文化题材,可以为广大艺术家的城雕艺术创作提供无穷灵感。雕塑建设上应注重对台州村落文化进行真理研究,依托各地民风、民俗和传统节日,创建一批各地民风、民俗特点的雕塑。充分挖掘、利用这些特色文化,达到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目的。台州传统工艺、舞蹈、戏剧、曲艺、杂技、建筑、民俗等资源众多,这些人文风俗资源里包含的适合艺术表现的元素异常丰富,像抽取仙居花灯、草麻编制品等元素以雕塑材料放大到十几、数十倍就完全可以形成极具震撼力的城市雕塑,一些民俗活动也可以用雕塑的形式展开表现其情节性、趣味性等。这方面可以吸收其他城市的雕塑艺术节的形式,组织、邀请一大批雕塑家、设计师等来台州考察、研究,并在限定的时间里创作出反映本土风情的雕塑方案,再从中遴选出比较好的方案实施制作。通过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台州区域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城市雕塑,让台州民众感受台州优秀的文化精神,使台州地方文化资源得以发扬光大。

最后,城市雕塑建设要围绕时代发展旋律,紧扣城市的时代发展主题。解读台州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古人的智慧留给我们后人如此伟大的财富,而在新的世纪里,台州有了更新的发展和独特面貌,城市雕塑的建设也不能不把这一切反映出来,雕塑要把城市的文明和历史的记忆留存下来,描绘出一个台州的时代追求,凝聚起一个台州的精神,展示出一个台州的品位。作为新兴的滨海城市,台州的城市雕塑建设应加强地域文化分析,有针对性地、有侧重地对城市雕塑题材内容进行筛选、提炼,形成雕塑创作的核心主题,突出雕塑规划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雕塑的地域特征;加强台州传统文化分析研究,注重体现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特征,增强与现代城市风格、空间形态的吻合,创作题材上提倡丰富多彩,创作手法提倡多样化,鼓励反映台州历史、文化、民俗、创新、和谐内容的艺术形式。在此过程中,通过实施精品工程,创作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化精品,扩大台州文化影响力,利用雕塑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科学规划改善台州城市面貌,构筑特色城市印象,摆脱千城一面的现象,为台州民众打造一个较幸福、快乐、环保、低碳的生态和谐生活空间,并为其他城市的雕塑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篇2:台州城市准入研究

相对于一、二线城市而言,台州作为三线城市,经济总量和消费人口相对有限,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开发经验非常缺乏,并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涉及物业类型多、开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开发及商业运作难度高,同时又关系到台州中心城市区域的地标形象和区域发展,所以必须要用新的商业地产开发思维进行精心策划,以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商业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台州中心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功能空间组合选择及规模,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相适应。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省会(即一、二线城市),这些大型的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等组成,而与地级市等三线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综合体,其功能空间组合相对少一些,规模也会小一些。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城市综合体最基本的组合,但考虑到台州这个城市综合体是在一个相对人口集中度不高,且位于三个城市中间的位置,因此如何汇聚人气应该成为最关键点。

篇3:中国城市地铁建设准入标准研究

关键词:中国城市,地铁建设,准入标准,研究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城市内部交通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为了缓解城市拥堵等现象, 地铁建设就应运而生。然而, 不是每一座城市都适合建设地铁, 国家针对城市建设地铁设置了很多门槛, 只有尽最大努力的跨越这些障碍, 才能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通行需求, 从而实现城市社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建设地铁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 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 使城市的人口规模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上升, 在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不断形成或发展的背景下, 国家以及人民对城市的公共交通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 人们的出行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增加, 让原本就很拥堵的城市交通更加雪上加霜。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的人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的流动, 同时还制约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因此, 建设地铁就势在必行, 它一方面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减轻地面交通压力, 另一方面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环保以及快捷的出行方式, 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城市地铁建设的指标

1、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人口, 而未来地铁的服务对象也主要针对城市人口。在城市经济活动中, 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是很大的, 不同产业的职工人数一方面体现了城市的主要通勤人员基数, 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现阶段城市的经济结构真实的表现出来。

2、城市空间规模

城市主要是以城市空间作为发展媒介的, 它的规模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辖区的土地面积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人口以及经济的集聚力, 与此同时, 城市地铁建设的线路规划以及站点选址都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其中, 城市空间规模可以用城市的建筑用地面积来进行说明。

3、城市产业规模

城市产业规模, 作为衡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也是城市建设地铁的重要参考依据。城市的产业规模越大, 它的生产总值就越高, 相应的地铁建设能力也就越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4、城市财政预算规模

财政预算, 是保证政府公共财政活动计划的先决条件, 它不仅是政府调节经济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还对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城市的财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座城市实际的经济、分配以及消费等经济活动状况。

5、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一座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 将直观地反映出这座城市实际的土地开发状况以及房屋建设面积。由于城市的居住区、商业区等会直接或间接的对城市地铁线路以及站点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 在城市地铁建设时, 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也是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

6、城市交通规模

城市交通, 作为维系整个城市有机活动的重要媒介, 也是承载城市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 它的规模大小也是决定城市能否进行地铁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城市地铁建设准入标准

城市的地铁建设作为一项投入大、运行费用高、自身效益差以及社会效益高的公共设施项目, 它的建设标准国家早在2003年就作出了明确的批示, 想要建设地铁, 该城市要具备以下几点条件:

1、城市地铁的人口标准

对国内外现有的城市地铁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单条地铁线路的长度至少要达到20公里, 然后由多个单条地铁共同构成一个地铁网络, 而一旦不具备构建地铁网络的条件, 城市的投资效益以及经济利润就很难达到预期, 因此, 城市的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

第一, 建设地铁的城市城区户籍人口要符合标准。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人口密度始终保持在每平方公里一万人的基础上, 因此, 国务院在对这一现状充分考虑的基础上, 将地铁建设准入标准中的城区人口规定在三百万人以上, 这里的城区人口主要指的是那些拥有本城市户籍的居民;

第二, 建设地铁的城市常住人口要符合标准。城市中的地铁并不只是为城区户籍人口提供服务, 所有除城区人口以外的其他人口同样属于地铁服务范围, 因此, 只有常住人口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城市才能批准建设地铁;

第三, 单向客运量要始终高于三万人次。2、城市的财政收入以及国内生产总值标准

第一, 城市财政收入标准。在2003年出台的地铁建设标准中, 国务院对城市财政收入的标准规定在100亿元以上, 然而, 这是以当时的预算收入来得出的,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 这一标准也要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第二, 国内生产总值标准。在最初的规定中, 城市地铁建设准入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要求要达到1000亿元以上, 而随着经济的增长, 达到这一标准的难度也在逐年下降, 因此, 有关部门要借助同口径比较的方式, 来对城市地铁建设的国内生产总值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以此来判断城市是否达到了建设地铁的标准。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以及人口流动状况, 来对城市建设地铁的资质进行判断, 针对那些已经满足地铁建设的城市, 国家也不能一味的批准地铁建设诉求, 要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的战略布局, 来适当调整或者延后地铁的建设时间, 从而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地铁建设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 不是所有城市都具备建设地铁的资格以及能力, 相关的城市管理人员要加大对地铁建设准入标准的研究力度, 以此作为发展目标, 从而在提高城市综合实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推动城市地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泳, 马园园.浅谈城市地铁建设对经济的影响[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6 (2) :29-31.

篇4:台州城市准入研究

政策要求全市市域范围内的家庭和市域范围外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两年内在该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家庭,可在台州市区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对在市区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围内家庭、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市域范围外家庭、不能提供购房前两年内累计缴纳1年以上个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市域范围外家庭,暂停其在市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

台州出台限购令的原因分析

台州并不在国家统计局房价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名单中,并且其今年价格涨幅也趋稳,那为什么是台州首发?从住建部五条标准分析原因如下:

台州房价居于高位。台州位于高房价区,虽然同比去年房价涨幅趋稳,但是均价已经达到1万元/平方米,已经持平甚至高于大部分华东西南省会城市。

1至6月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较高。2011年上半年,台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80.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9%,住宅销售面积152.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而周边的宁波、温州限购之下成交量均同比下降。

位于已限购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外地购房比率较高。南温州、北宁波全面限购,部分投资资金必然流向台州。

社会反映强烈,地方政府态度积极。台州炒房票事件在当地造成了较大影响,加之浙江地方政府历来对政策反应较为积极,促成了台州的限购首发。

未来可能会有18个城市出台或加强限购政策

根据台州出台政策的特点,我们选取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传统高房价区,这些地区都是中心城市实行限购后,部分自住、投资、投机需求涌入周边城市,导致周边城市的房价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并且成交量同比涨幅较高。我们预计可能出台限购的非70个大中城市有9个,70个大中城市可能出台限购政策的有9个(见下表)。

住建部规定的五条标准中,第一条就是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较高城市。我们根据6月份CPI涨幅为6.4%,故选取同比涨幅超过6%作为房价涨幅较高城市;同时再结合1~6月新建住宅均价环比涨幅排名前十的城市,梳理出70个大中城市中可能出台限购的城市并根据限购出台的可能性划分为三个等级,1级为最可能和最先出台或加强限购的城市。

警示作用大于实质意义

限购政策效果显现,政策趋于稳定。就70个大中城市7月房屋价格指数来看,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4个,持平的城市有17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1.0%,涨幅比6月份缩小的城市有15个,而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更是出现了环比全面零涨幅,同比涨幅回落的城市有26个,持平9个。说明目前政策效果已显,政策加码的可能性不大。

以各地陆续出台限购的方式,住建部不公布大名单。从台州出台限购来看,类似限购措施出台程序应是住建部给出标准,地方随后根据自身情况上报给住建部,然后再自行出台相关措施,所以住建部应不会再公布大名单。

限购标准可能以局部限购为主,力度相对有限。此次台州恨购政策相对宽松,限市区不限市郊,限新房不限二手房,主要源自住建的文件给地方政府留有余地,“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标准进行适当修改”地方自定限购标准以及范围,其政策必然宽松,力度必然不大。

规定了限购政策实效期,对市场影响较小。住建部《列入新增限购城市名单的建议标准》文件的结尾“限购期限可暂定到今年年底”,已经限定了新限购政策的执行时间。由现在到年底不过3个月左右时间,对市场不可能造成太大影响。

住建部五条限购标准

篇5:台州城市准入研究

(一)随地吐痰、便溺;

(二)乱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口香糖、塑料包装袋等废弃物;

(三)从屋内或者车内向外抛掷、丢弃垃圾、杂物等;

(四)未即时清除饲养的宠物排放的粪便;

(五)乱倒垃圾、污水、污油、粪便,乱扔动物尸体;

(六)在露天场所和垃圾收集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塑料制品或者其他废弃物;

(七)将经营场所内的垃圾等废弃物清扫至公共场所;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改正,可处罚款。其中,违反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可处五十元罚款;违反第五项至第七项规定的,处二百元罚款。

第四十条【生活垃圾、粪便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安排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建设,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置。

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倾倒生活垃圾、粪便。

违反本条第二款规定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商品交易市场环境卫生管理】 商品交易市场的举办单位应当保持周围环境整洁,设置垃圾收集容器,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临街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管理】 临街各类经营场所应当保持摊位和经营场地周围整洁,产生的污水、油烟或者废弃物不得影响环境卫生。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其中从事车辆清洗、修理,以及废品收购和废弃物消纳作业的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前款规定,逾期未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施工作业废弃物管理】 因水、电、通讯设施建设等开挖绿地或者栽培、修剪树木、花卉等作业产生的枝叶、泥土,作业单位应当及时清除。

维修道路及其附属设施,清疏排水管道、打捞河道漂浮物以及清理窨井淤泥产生废弃物的,作业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处理,并清洗作业场地,不得随意堆放。

违反前两款规定的,责令即时清除,可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建设施工现场管理】 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及时清理产生的各类建筑垃圾,保持建设施工现场整洁;

(二)实行封闭施工,依照有关规定设置施工围墙或者硬质密闭围挡;

(三)现场出入口进行硬化处理,保持出入口道路的整洁、完好;

(四)配置车辆高压冲洗设备,并保持有效使用;

(五)不得私自安装排放泥浆的管道等设施;

(六)如实记录车辆运输情况,运营台账齐全。

违反前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工,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违反前款第六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零星建筑垃圾管理】 居(村)民或者商户维修、装饰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应当堆放在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居(村)民委员会指定的地点。

违反前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清理;逾期未清理的,可以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建筑垃圾运输管理】 运输单位运输建筑垃圾,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二)驶离现场时车辆清洗干净,不准带泥上路;

(三)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四)按指定消纳,不得沿途丢弃、遗撒、随意倾倒。

违反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违反第四项规定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建筑垃圾消纳场所管理】 建筑垃圾消纳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得受纳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以及有毒有害垃圾;

(二)入场建筑垃圾及时推平碾压;

(三)保持场内环境和进场道路整洁;

(四)根据消纳容量受纳建筑垃圾,不得超负荷消纳;

(五)对所消纳的建筑垃圾,向运输单位出具建筑垃圾消纳凭证;

(六)记录进入消纳场所的运输车辆、受纳建筑垃圾数量等情况。

违反前款第一项、第四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违反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第五项和第六项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城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确定建筑垃圾消纳场地、垃圾转运站、污水泵站、垃圾粪便处理厂(场)、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设施的布点,并组织实施。

第四十九条【环境卫生设施管理】 因建设等特殊原因确需拆除、迁移、改建环境卫生设施的,应当报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迁移环境卫生设施的应当先建后拆。

第五十条【市容环卫作业规范】 市容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应当遵循市容环境卫生作业规范。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的清扫、保洁,应当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及时清除垃圾,减少对道路交通和市民休息的影响,避免对环境的污染。

市容环境卫生作业规范由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章 保障和监督

第五十一条【诚信体系建设】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可以对损害市容环境卫生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曝光,建立市容环境卫生信用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社会诚信体系。

第五十二条【强制措施】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实施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确有必要的,可以依法扣押当事人从事违法活动的运输工具、经营工具和物品。

第五十三条【执法保障】 阻碍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侮辱、殴打市容环境卫生作业人员,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执法要求】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对执法人员加强教育、培训、监督,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遵守法定程序,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第五十五条【投诉受理】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市容和环境卫生投诉受理制度,接受投诉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意见答复投诉人。

第五十六条【执法责任】 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受理的许可申请、投诉、举报不受理,或者不依法处理的;

(二)对依法应当予以制止或者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或者不依法处理的;

(三)包庇、纵容违法行为人的;

(四)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或者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转致规定】 本条例未涉及的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6:台州城市准入研究

一、《条例》制定的主要考量。

近年来,得益于台州市“多城同创”“三改一拆”和“美丽台州”建设等活动的有效推进,台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面貌取得显著改善。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布局、发展规划的调整以及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僵尸车”霸占公共泊位、“牛皮癣”广告清而不止、运输车跑冒滴漏、临街商铺占道经营、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分类不当等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虽然国务院和省人大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但由于该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上位法或是未规定,或是规定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满足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台州市亟需制定一部针对地方现状、具有地方“味道”的地方性法规,因此,在充分征求该市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将首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题确定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自9月下旬开始,该市行政执法局成立了立法工作领导小组,赴杭州、宁波、苏州、常州等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历时三个月完成《条例》草案送审稿的起草工作,于月31日呈报台州市政府。自1月起,台州市法制办书面征求各地各部门和立法专家的书面意见,通过台州政府法制网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会同市行政执法局组成调研组赴黄岩、临海、玉环、天台等地召开座谈会,组织了专家论证会和立法听证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202月,台州市政府办公室再次征求各县(市、区)、市级各部门对《条例》草案的修改建议,并召开征求意见会。市政府法制办会同市行政执法局逐条修改、七易其稿。年3月8日,市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草案。

二、《条例》的主要原则

《条例》草案起草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坚持法制统一。《条例》草案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原则、范围内,进一步明确、细化有关内容。二是坚持精简。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上位法已有规定的,除为了保持体例完整的需要外,《条例》草案原则上不再重复。三是体现地方特色。《条例》草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台州市城市管理中的“僵尸车”横行、“牛皮癣”乱象、户外广告无序、村留地杂乱、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等群众较为关注的问题进行规制。四是坚持管用。一方面,《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上位法的相关规定,增强操作性,确保上位法在台州市得到有效实施;另一方面,《条例》草案在设定行为模式和法律责任过程中,充分考虑守法成本和违法责任的协调性,增强法条规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条例》的主要制度

《条例》草案共5章58条,分为总则、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市容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其他规定等五个部分。《条例》的主要适用范围为该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建成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镇建成区和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的其他区域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条例》草案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台州特色。《条例》草案第二十六条规定,停放在公共泊位超过七日且影响市容的车辆,拒不驶离的,可以转移至其他场所。该规定可以为有关部门整治城市“僵尸车”提供法律依据,解决目前对此类车辆执法无法可依的问题。《条例》草案第三十一条规定,主要街道两侧和重点区域内的待建用地或者闲置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建设临时绿地或者停车场。该规定解决了该城市中存在大量的村留地,容易成为城市垃圾堆放地的情形。《条例》草案第三十三条明确了设置者对户外广告及非广告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对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失去使用价值的设施,经责令改正而未改正的,可以拆除。该条基于台州市台风多发的状况。《条例》草案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通过提供有关通信工具号码使用人的信息、限制呼入等方式协助城市管理部门执法。该条主要针对城市小广告成为“牛皮癣”的现象。

另外,《条例》草案有关法律责任的设置,坚持遵循上位法已有规定原则上不作重复规定的要求,重点对自行设定的禁则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7:监狱警察岗位准入若干实务研究

摘要:监狱警察岗位准入是从源头上保证司法行政队伍高素质的需要,随着警院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准入结构、准入机制、准入程序等的研究,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监狱;警察岗位;准入;实务

当前,监狱已从朴素改良向理性的体制改革的方向大步迈进。进入2008年,针对如何确保

司法行政队伍的高素质,吴爱英部长在全国司法厅(局)长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推进司法行政系统所属院校的教育改革,扩大在职教育规模,要建立警察职务分类管理制度,要严格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要加大专业培训和集中培训的力度等等,以此从源头上保证司法行政队伍的高素质。由此,我们已经清晰地听到了中央在警院改革上的紧锣密鼓声。近期以来,监狱工作围绕体制创新、探索发展的工作要求,就如何打造一支符合这一主旋律需要的民警队伍,各方面都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种“废除警察教育学历化并健全警察岗位准入机制”的呼声,正与当前各大警院教育现状相联系,来自新华报业网的消息,“对于2008年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来说,他们能够填报志愿的大学可能会少了几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等公安部属大学将停止准入本科生”。中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从此将发生重大变革,由学历教育向培训教育转变。应该看到,改革的直接原因是警察院校学生的就业难题。近几年来,警察院校的毕业生由于不能通过公务员考试而无法进入警察机关、不能走上警察工作岗位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个别院校的毕业生入警率甚至不足30%,警校变得名不符实,直接影响到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岗位准入是队伍建设的源头,事关队伍的活力与监狱事业发展的方向,监狱事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继承与发展,我们需要打造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在这个队伍里,有哪些岗位需要设置,进入这些岗位,需要哪些资格条件,确认这一资格条件的“裁判员”的资质如何管理,有怎样的程序来规范考评与竞争等,都需要在这样的实务操作中加以解决。本文围绕几个实务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监狱警察岗位准入结构

随着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监狱警察岗位将以“双资质”(即公务员资质与警察上岗资质)形式的“二元制”作为岗位准入的结构。公务员资格考试系列已趋向成熟,目前重点需要解决的即是警察上岗的资质问题。

为此,笔者认为,当前急需建立起“三级体系”,以构建监狱警察岗位准入的支撑点。

为充分挖掘培训资源,全面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和技能,适应当前监狱警察岗位准入的需要,笔者认为,就必须积极构建以政府培训管理为龙头,以警院培训为依托,以监狱培训力量为补充的培训网络,形成政府、警院、监狱三级职业培训体系。

一是建立政府培训管理体系。中央司法部、省(直辖市、自治区)厅(局)必须对培训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全国警察院校的培训主渠道作用,在政策上、财政上给予扶持。要加大对警察培训师资的资质认证管理和警察培训机构的资质认证管理。现阶段要重点研究对现有警院和师资的筛选、过渡办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对两类资质的研究,以此提升监狱警察岗位准入的质量,为岗位准入创造前提保证。同时要加强对监狱警察岗位准入理念、监狱组织结构模块、岗位提升战略等的研究,在宏观上把握监狱警察人才准入与贮备的关系,为监狱事业的发展提供教育保证。还要研究监狱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进一步为监狱警察岗位的变化提供各方面的支撑。

二是建立警院培训体系。警院要研究监狱组织结构设计和建立,对培训区域内的监狱警察岗位准入信息沟通、岗位特点与分类、管理体制、监狱规模及变化、岗位技能培训等多视角从监狱警察岗位准入进行深入研究,并要不断调研监狱发展的大环境与前瞻性,为政府在监狱岗位准入决策上提供理论与实务的参考,并要充分发挥警院专业培训的作用,为各种层次的岗位准入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建立监狱培训体系。目前,我们还必须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积极开展监狱在岗培训、交流轮岗培训等,使之成为监狱警察岗位准入培训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监狱要研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的状况,发挥针对性强、开展适时的培训特点,为监狱政治思想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培训保证。

因此,当前较为适应中国特色的监狱警察岗位准入结构为“二元制”结构模式,即从大学生中准入公务员,进入警察岗位的再培训。为此,就必须敞开大门,设置一定学历和身体素质作为警察的准入门槛,通过政审,再进入并通过警院的岗位资质培训,就等于有了监狱警察的身份。

篇8: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研究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准入

一、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现状分析

(一) 武汉外商投资准入制度的现状

目前, 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是由各市级工商局管理, 同时又下放给各区级工商分局部分的受理及审批决定的权利。这一权力的下放, 多少给予了外商投资活动的空间, 而且, 在审批数量上, 现行的市场投资准入几乎是没有限制的, 只是列出了行政审批条件, 如果符合条件许可的外商投资, 都可以完成审批。

在行政审批条件中一共列举了11条, 包括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委托书及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居民身份证、工作单位证明或代理企业《营业执照》) ;董事长签署的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申请书;审批机关对合同、章程的批准文件;审批机关签发的《批准证书》副本1号原件;有关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投资者的合法开业证明;外方投资方的合法开业证明;董事会名单以及董事会成员的姓名、住址的文件及任职文件和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经营场所证明;外商投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及名称登记全套资料;律法规定的其他文件、证件法律文件送达授权委托书。仔细看来, 这些条件大多是手续上要求, 几乎不会给外商在武汉城市圈内投资限定多少门槛。

(二) 现行的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的不足

1. 投资主体资格登记制度不健全

中国现行的市场准入制度, 在注册资本上实行的是法定资本制或授权资本制, 在主体资格上实行的是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合二为一的登记制度。在这一制度下, 注册资本在合同或章程中载明出资者认缴出资的金额和期限, 在出资额未全部实缴前, 并不是公司真正的注册资本, 只是公司预计发展的规模和政府允许其发行资本的限额;在主体资格上, 外商投资企业同内资、私营企业一样, 实行的仍然是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合一的登记制度, 即公司一经设立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法人资格与经营资格同时获得。

投资主体资格登记制度不健全带来的隐患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企业在设立时已获得经营资格, 在未出资或出资不落实的情况下, 企业仍然可以签订经济合同, 申请贷款, 对外融资, 而企业在实际上无法用注册资本承担债务, 将大大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安全经营;企业未出资或资金缺口很大就不具备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 也会减缓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步伐, 甚至产生阻碍;现行的资格登记制度造就了大量虚假企业, 它们利用外商投资企业享有的各种优惠政策获利, 造成了城市圈内虚假的数字繁荣, 最终的结果还是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秩序产生不良的后果。

2. 与促进武汉城市圈协调发展目标不匹配

从国外城市圈的成功经验表明, 城市圈规划在本质就是想要实现其协调发展, 从区域规划的角度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 同时要重视生态绿带与游憩系统建设和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于武汉城市圈, 武汉市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产业基础、交通区位、投资环境等方面都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呈现武汉的“一市独大”的局面, 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经济增长必需要素的吸引能力远远强于周边城市。在这种情况下, 现有制度在吸纳外商投资就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1) 影响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 大多数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他们都会把资金投向投资回收期短、效益高、风险小的项目和地区。这也就呈现出外商投资在工业的投入和武汉地区的投入远比其他产业和地区高的现象。根据表1数据显示, 外商企业投资在工业的项目数有2 520个, 占总投资的59.64%。资金数为1 642 513万美元, 占总投资额的64.57%。第一产业的项目数只占2.06%, 资金数占1.37%。这种不平衡的投资是不符合我省地区发展政策的。

资料来源:2006年湖北统计年鉴。

单位:个, 万美元

资料来源:2006年湖北统计年鉴。

由表2的数据也可以看出, 外商企业投资的地区重点偏向于武汉, 投资的项目数占外商企业在全省投资数的45.77%, 投资额占54.36%。这种极不平衡的投资偏向不符合湖北省地区发展政策, 有悖于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景。

(2) 没有带来核心技术, 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作用不大。以汽车产业为例, 现在的汽车制造商多数以合资的形式存在, 例如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就是由中国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的合资成立的公司。这些汽车合资企业虽然中国的公司占多数股份, 但是核心技术却是掌握在外国人的手中。合资只是给外国汽车企业提供了销售他们自己生产的汽车的渠道。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 这对中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毫无帮助的。

(3) 冲击民族工业, 并对就业产生溢出效应。外商投资者都有着雄厚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条件, 加上中国外商投资法对外商投资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使得外商投资者相对于湖北民族工业企业有着明显的优势。他们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先占取市场份额, 打击民族企业, 再寻求最大化利润。这严重的影响了湖北省民族企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外商企业的对湖北省民族企业的冲击, 使得一些本土企业倒闭, 从而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失业。由于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 如果对落聘的职工的安置和分流问题处理不当, 会给社会的稳定埋下隐患。

3. 市场准入流程不透明, 审批执行过程扭曲

在外商投资领域, 采取的是依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外资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审批制度。按照有关规定, 在特定行业内进行投资, 还涉及经营许可问题。在这些行业内, 无法可依, 只能以文件代法的现象仍然存在。即使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在审批的条件和标准方面或者规定得不够。虽然在行政审批条件中, 也成文列举了投资者的合法开业证明 (中方投资方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由企业盖章并注明“与原件一致”字样) ;外方投资方的合法开业证明 (公证文件及大使馆认证文件) 、有关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准文件等等共十一条要求, 可是仔细看这些准入要求, 都是一些形式上的要求, 本质上, 根本没有对投资准入起到门槛作用。

另外, 行业之间也出现不平衡的情况。有的行业审批条件和标准根据国家要求规定的非常的具体, 如药品方面, 而音像制品的审批条件就非常笼统和不全面。除此之外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审批程序的非透明化, 暗箱操作情况多见。而且也不仅仅存在于外商投资, 是一个较严重, 却又比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二、完善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

(一) 完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立法体系

目前, 中国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及中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条约中。其中涉及投资市场准入的部分概念也相当模糊。加上立法权限划分不明确让立法缺乏系统协调性。而且中国外商投资实行的是立法上的双轨制, 内资企业的投资关系由国内相关法率进行约束, 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关系则根据相关涉外法进行调整, 正是这种双轨制, 让中国外商投资准入形成由两套不同的法律予以调整的格局。因此, 中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法律体系的方向应在完善和充实《外商投资法》的基础上, 以国家管理外资的法律制度为主体, 以资本作为外资立法的基础, 而不再根据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分别立法, 避免政出多门, 令人难以适从。同时, 也可以让武汉城市圈内外商投资项目准入有法可依, 减少主观空间范围。

(二) 健全项目投资审批、许可监管制度

1. 规范武汉城市圈市场准入的政府监管

实现投资准入的法治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既有经验, 很值得我们借鉴。一直以来, 中国法律对准入程序都是实行的是核准主义原则, 从而使“权力”大于“权利”, 给了监管者很大的人为活动空间。同时, 在法律条款上也明确给予监管人依据行业经验的判定范围。这更加加大了对监管权限制与约束的难度, 从而滋长了绝对的权力而导致绝对的腐败。随着寻租活动的加剧, 投资市场准入的腐败现象在武汉城市圈乃至整个国家都是屡见不鲜。因此, 在武汉城市圈内加大对监管权的限制与约束, 建立监管权约束机制, 进而提高政府监管机构的效率对于武汉城市圈带动国家中部崛起计划的成功十分关键。首先应当加大反腐力度, 避免在投资准入监管时集审核权、执行权、自由裁量权于一身, 从而减少权力寻租行为;其次, 武汉城市圈内的各级领导政府应当极力配合相关司法部门加强立法建设, 把对监管者的权利约束也纳入市场准入行政法治范围, 使得投资准入问题, 包括许可证制度, 市场准人制度、特许经营制度、年审 (检) 等制度有法可依, 形成一个健全的投资环境。同时, 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对监管者形成有效监督。

2. 完善武汉城市圈审批、许可制度

审批、许可制度在中国投资制度里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外商投资采取的是依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审批制度。许多特定行业内进行投资, 还涉及经营许可问题, 从而导致无法可依, 只能采取文件代法。更为重要的是审批程序的非透明化, 暗箱操作情况多见。因此, 在审批、许可制度方面, 至少应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应尽快完形成程序审批制, 让审批机关主要是从程序上审查投资项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基本条件, 符合条件的即予以核准登记, 减少审批机关自由裁量的权利力, 也更加实现审批上的透明化。其次, 可以适当弱化经营范围的限制。在中国投资领域, 无论外资内资, 甚至是个体工商户都有相关经营范围的限制。这种限制让投资者根据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节奏、领域, 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相悖。因此, 在构建武汉城市圈项目投资准入制度时, 建议可以在审批制度中树立一种新的观念:只要有助于区域内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民族工业, 有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 有助于武汉城市圈整体发展的一切合法的活动都是许可的。这种观念弱化了经营范围的限制, 也是从实质上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使武汉城市圈改革与发展更加有创造力。最后, 要确保审批程序的透明化。要彻底改变武汉城市圈现行投资审批过程中的混乱现象, 就需从统一审批条件和标准入手, 实现审批程序的简化和透明。在相关部门设计审批的条件和标准时应当秉着简单、具体、易操作的原则, 尽可能地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低效甚至无效。另外, 对审批程序, 不仅要进行时间上严格限制, 也要对不予审批的情况对投资者给予公正、合理的解释。同时在程序上给投资者改正的机会, 并保证改正程序透明化。

(三) 在准入制度中鼓励承接服务外包业务

在全球化经济的时代,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新的特点。许多发达国家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大部分已经转移, 但是因为国家政策、地理环境等因素, 许多有能力的制造企业把外包业务选择在深圳经济特区, 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地区。随着制造业外移热潮渐趋平缓, 服务业转移却开始逐渐形成。武汉城市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交通行业也较为发达, 科技教育实力更是优势明显。在武汉城市圈项目投资建设时, 应当顺应这一趋势, 扩大服务业市场准入的同时, 配合进一步服务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为招商引资培植起越来越完善的环境。扶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 使武汉城市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完成中部崛起的又一重要手段。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准入制度的现状, 总结出现行的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准入制度的不足, 包括区域内产业发展不平衡、冲击了民族工业等。提出了完善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准入制度的建议, 以期对武汉城市圈外商投资项目市场准入制度的科学构建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霞.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经济法博士学位论文, 2006:14-25.

[2]肖海军.营业准入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29.

[3]李昌麒.经济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149.

[4]戴霞.市场准入的法学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 2006, (3) :12.

上一篇:高一拥有自信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教育实践活动个人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