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12~2017试题

2024-07-09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12~2017试题(通用5篇)

篇1: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12~2017试题

2012~2017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教育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A.《理想国》 B.《巨人传》 C.《教育论》 D.《爱弥儿》 参考答案:D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特尔巴特 C.赞可夫 D.布鲁纳 参考答案: A

3、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平等性 参考答案:C

4、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5、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教育家是(A)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6、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系统阐述的著作是”(C)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7、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C)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8、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它表明教育具有(A)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生产性

8、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B)

A.责任性 B.脱离社会生产 C.具有全面性 D结合社会生产

9、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答案】C

10、国外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 B.《政治学原理》 C.《论雄辩家》

C.《论演说家的教育》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卢梭

12、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

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A.演说家 B.智者

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C.军人和武士

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14.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15.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依附性 C.时代性 D.独立性

16.人类的教肓活动与动物的教肓活动存在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肓具有()

A.延续性

A.《论语》 A.梅伊曼 B.模仿性

C社会性

D.永恒性

D.《孟子》

17、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大学》

C.《学记 》

18、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19、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 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A.社会流动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改造功能D.人口控制功能 参考答案:A 20、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21、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A)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

22、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完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C

23、.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

24、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A.选择功能

A.人口分布 B.发展功能

B.生产关系

C.传递功能

D.保护功能

25、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26、决定教肓领导权和受教肓权的主要因素()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C.社会文化传统 A.经济功能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27、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28、在某个时期内,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则影响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A.关键期 B.发展期 C.转折期 D.潜伏期 参考答案:A

29、李老师再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D 30、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素质 B.社会环境 C.教育影响 D.个体实践 参考答案:B

31、如果让六个月婴儿学走路,不但徒劳而且无益,同理,让四岁的儿童学高等数学,也难以成功。说明()。

A.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B.遗产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C.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D.遗传素质觉得论人发展的最终结果 【答案】A

32、“唯上智与下想不移”、“中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

33、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 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34、当代教肓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肓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A.幼儿阶段

D.个别差异性

D.老年阶段

35、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

B.青少年阶段

C.成年阶段

36、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D.基础作用

37、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

素是()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参考答案:C

39、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40、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41、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A.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38、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4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43.德国教肓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肓目的,这种教肓目的论属于()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集体本位论 D.个别差异性

44.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4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和文化传统

46、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而且男女同校的学制是(C)A.王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47、英国政府1870年颁布的《初等教育法》中,一方面保持原有的专为资产阶级子女服务的学校系统,另一方面为劳动人民的子女设立国民小学、执业学校。这种学制属于()。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中间型学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A

48、在学校教肓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肓制度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答:D

49、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管理体制D.学校教育结构

50、钟老师在班上设立“进步展示台”,分类展示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学生。这表明钟老师

A.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B.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C.不注重与学生家庭密切联系 D.不主动与教师密切台作 【答案】A。

51、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A.关爱学生 B.因材施教 C.廉洁从教 D.严谨冶学 【答案】A。

52、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A.教育教学权 B.控告检举权

C.民主管理权 D.培训进修权 【答案】C。

5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54、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55、某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工会活动,并对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该教师行使的权利是()。

A.教育教学权 B.控告检举权 C.民主管理权 D.培训进修权

56、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A.关爱学生 B.因材施教 C.廉洁从教 D.严谨冶学

57、学校组长匡老师从教30年,每逢他们组有新入职老师,匡老师都会把自己的教案直接提供他们,要求他们严格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并坚持推门听课,匡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与同事搞好关系

C.不利于新教师成长

B.有利于教学质量提升 D.不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

58、某教师对学校管理提出改进意见,被校长打击报复,校长所侵犯的教师权利是()。A.学术研究权

B.教育教学权

C.指导评价权

D.民主管理权 59、、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方式是()

A.以分科课程为主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以综合课程为主 D.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结合 参考答案:A 60、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学方案 D.教学指南 参考答案:B 61、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纵向式 D.横向式

62、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63、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类型课的结构?()。

A.单一课 B.综合课

C.练习课 D.复习课

64、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B)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

65、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他们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形课程

【答案】D 6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答案】B 6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A.甄别与鉴定B.选拔与淘汰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68、从课程形态上看,当前我国中学实施的“研究性学习”属于()A.学科课程B.拓展性学科课程C.辅助性学科课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69、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A.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实施 C.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主题、课程任务、课程标准 答:A 70、根据《基础教肓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分科课程 B.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

C.综合课程 D.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答:B 71、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答案】B。

72、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

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答案】A。

73、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74、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7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洁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参考答案:C 76、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77、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78、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D)

A.诊断性 B.绝对性 C.总结性 D.相对性评价

7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D)A.实验法 B.练习法 C.作业法 D.演示法

80、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81、老师在化学课上讲到元素周期表中的“镭”元素时,向学生们介绍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现身科学的事迹,同学们深受教育。这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B 82、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与评价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

83、教师不能满足“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性D.形成品德

84、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 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8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86、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A.信度 B.效度 C.难易度 D.区分度

答:B 87、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个教学原则()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A 88、“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B。8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答案】D。

90、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

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91、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92、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社会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参考答案:D 93、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女学生,告诉他,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哪一原则?()。

A.知行统一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有的放矢原则 D.疏导原则

94、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悄悄归还了失

主。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95、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该校采用的这种教育方法是(B)A.实际锻炼法B.情感陶冶法C.说服教育法D.个人修养法

96、班主任李老师接受一个新班后,针对该班纪律散漫、学风懈怠的情况,首先运用板报、墙壁等媒介做好舆论宣传,建立良好的班风,同时以真诚的爱感化学生,促使学生积极进取。一个学期下来,该班班风、学风焕然一新。李老师运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A.个人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D 97、初二(1)班下王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个漫画,并写上“班长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冯老师看了,发现漫画真画出了自己的特征,认为他有绘画天赋。于是请他担任班上的板报和班刊绘画编辑,并安排班长协助他。在班长的帮助下,小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后来还圆了他考取美术专业的大学梦。冯老师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 B.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长善救失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C

98、王军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中学生守则》,上课不再迟到,但是冷,王军冬天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

A.道德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平D.道德行为水平

99、班主任赵老师经常运用表扬、鼓励、批评和处分等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品德积极发展,这种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品德评价法

10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

101、衡量学生思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答:D 102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肓的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练习法 D.情感陶冶法 答:C 10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答案】B。104、“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答案】D。

105、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106、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个人修养法C.情感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

二、判断分析题

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的活动都是教育。

错误。本题考查广义教育的概念,题干将广义教育的概念外延扩大了,因此有误。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各类活动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之分,只有起积极影响的活动我们才称之为教育。因此,这句话是片面的。

2、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考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参考答案】此说法是错误的。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其相对独立性。但是教育不能完全独立于社会发展,生产力、科技、文化和人口等对教育都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所以教育的发展是受到社会发展制约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说法错误。教育除了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政治与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外,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及生产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先于生产力发展).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本题说法正确。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提供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人的遗传素质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即遗传素质是具有可塑性的。

5、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错误。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四个因素以及每个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影响,遗传只是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6、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答案】错误。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考点】教育目的的理论

7、教肓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答案】错。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即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8、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9、教学具有教育性。

【参考答案】:题干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1)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也同时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

(2)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个要素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3)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样具有教育性。

所以观点是正确的。

10、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参考答案】此说法是错误的。此说法错误。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是顺利完成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知识的掌握是无止境的,能力发展却有一定的限度。而且知识与能力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强。

11、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参考答案】:本题说法错误。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其中,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此外,教学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学活动的任务具有多样性,不仅仅是学生传授知识。

1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13、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4、直观教学是手段,也是目的。

15、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说法错误。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主

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16、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

错误。本题考查教学的五个任务,而题干中只涉及了其中的一个任务。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除了这一任务之外,还有以下四个任务:

② 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发展学生的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③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7、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参考答案】:题干的观点是错误的。

(1)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

(2)教师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

(3)因此说法是错误的。

1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错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19、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肓。

三、简答题

1、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案】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第四,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3、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答案】美育,又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

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动力的作用。

5、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领域。【参考答案】: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

(4)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6、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答案要点】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⑹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简述活动课程的特点。

参考答案:活动课程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它主张课程应是一系列的儿童自己组织活动,通过活动学习和活动经验,培养兴趣和解决的能力。其主要特点:

1、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2、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

3、认为“教育即生活”。

8、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9、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参考答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

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10、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要点】本题考查中学课程这一模块的知识,课程理论有三大理论流派,其中之一便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流派的基本观点。

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包括:(1)学校课程应以学科分类为基础。(2)学校教学以分科教学为核心。

(3)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目标。(4)知识是课程的核心。

(5)学科专家在课程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11、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12、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答:(1)备课;(2)上课;(3)作业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査与评定。

13、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答案要点】本题考查中学教学这一模块的内容,教学有八大原则,其中之一便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统一教学原则。(1)含义: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

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2)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第二,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三,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14、简述贯彻长善救失德育原则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长善救失德育原则基本要求为: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客服缺点,发扬优点。

15、简述贯彻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

16、简述德肓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品德形成的动力。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德育活动与交往是一种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前进的过程。

1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运用锻炼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坚持严格要求。(2)调动学生的主动性。(3)注意检查和坚持。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题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并且很自卑和孤独,但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问: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18分)【答案】:(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虽然没有手脚,但他的五官是正常的,并且具有大脑,这为他能够正常接受教肓提供了可能性。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环境在为人的发展中提供了现实条件,人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对象,手段和机会。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尼克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都非常好,这为他能够取得成就提供了现实条件。

(4)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与促进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第二,学校教育由专业教师来施教;第三,基础教育处在人的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但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也不能起决定作用。

2、材料:

某市教育局最近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审查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效益,对效益高的学校实行倾斜政策,加大投资的力度。市教育局先制定出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等为主要指标评价体系,然后依据这一指标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评估专家和学校三方组成评估小组,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政府出面对这些学校加大投资力 度,以确保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据市教育局有关人士称,这项措施的出台将改变以往那种重点学校“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局面,因为评估的结果很有可能表明,重点学校不一定等于高效益的学校,一般学校也并不一定等效益低的学校。

问题:试运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政策,评论该市教育局的这项改革措施。(18分)【参考答案】: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1.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该校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制定以学生学业成绩、升学率为主要评估指标,只注重智育的培养,将智育作为评估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

2.《义务教育法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 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市教育局的做法,以分数作为主要评估标准,无法做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 展。

3.《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该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升学率评估高效益学校,病对并对此类学校加大投资力度,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资源并未得到合理配置,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3.材料: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有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看到这一 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们最熟悉的竹子入手来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教师给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由竹子所想到 的„„”,并要求学生由竹子展开多角度、多方面的想象,很快学生就进入了情境,发言变得十分踊跃。

学生说:“竹子的外形没有牡丹花那么 华贵,它朴实无华,”“竹子中空外直,好像人的品格——谦虚、正直,““由竹子的挺拔想到人的高风亮节,”“竹子一年四季都郁郁葱葱,说明它不畏严寒,不 畏酷暑”“竹子对人无所求—一不需灌溉、不需施肥;给予人的却很多—一竹笋、竹竿、竹叶各有其用处,”还有的学生引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尖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说有人华而不实。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各抒己见。说完了竹子再来看画,学生对这幅画就有了理解与看法,发言更加热烈,在发言中,学生们谈竹子、谈画,既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课后,教师对这次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学行为。(14分)【参考答案】

(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将学生看作全面发展的。教师通过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启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将学生看作独特的人。教师以“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将学生看作独立意义的人。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

4.材料:

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地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有在“折腾”分层教学,现在他需要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再说即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致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汤先生的行为。(14分)【参考答案】

汤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他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材料中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设计路线、方案、发言等内容,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看到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在分层教学时,让学生总结所学所思所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学生看成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是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的作业类型有读后感、续写、改写、诗歌、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个别差异,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关注并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材料中汤老师通过分层教学和“小先

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设学习内容和作业,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将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使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最后,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材料中汤老师能够进行分层教学的学习,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在其他老师的质疑下仍坚持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汤老师教学中践行了教育公平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履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5.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了。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了职业倦怠期,有几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他总是拒绝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期刊杂志,以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曲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仅靠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他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他的阅读范围很广,除了研读历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之外,他还广泛学习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曲老师的行为。(14分)【参考答案】

该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材料中,曲老师通过阅读各种期刊杂志,了解历史学科信息,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学习科研方法,解决教学问题。

其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自我上不断反思。材料中,曲教师自知大学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也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再次,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要合作,材料中,曲教师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合作的教育理念。

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看待教师职业,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才能做好教书育人。

6.材料:

从教二十余年,洪老师的很多事迹,让学生终身难忘。

一年秋天,学生们刚开始上课,外面突然大雨倾盆,班上三名学生晒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湿了,洪老师就让他们晚上住在自己家里,还给他们做饭吃;一名学生从几十里外的山日乘汽车来校时,生活费被盗,洪老师除与有关部门协调外,还自己掏钱替学生垫付伙食费;

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来到学校,拿刀威逼学生,索要学生财物,她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而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向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一年春季刚开学,—位老人把她的孙女小芳领到洪老师的面前。老人说:“小芳以前—直跟着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转了几次学,学习成绩不好。她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嫌弃她,希望老师多费心。”洪老师说:“小芳是我的学生,我会尽心去教的。只要她肯努力,踏实学,认真做事,就是好学生。”在洪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下,小芳进步很快,初中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

洪老师很注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成败进行反思总结。她的教育随笔《我的表扬何以会成为学生的压力》《如何让给文言文不再枯燥难学》《如何让学生在青春期不恐慌》《班主任怎样才能赢得科任教师的支持》相继获奖,大家都说她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洪老师的行为。(14分)【参考答案】

洪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要求,值得肯定。

首先,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洪老师不仅让学生在自己家住,给学生垫付伙食费,同时在学生需要保护的时候,奋不顾身的保护学生并交给学生防身术等,都体现了其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其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标准。洪老师不从分数来看待学生小芳,而是尽心尽力地教授小芳,使得学生小芳在学业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体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教书育人职业道德。

再次,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要求教师祟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目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洪老师积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教育随笔反思自己的教学成果,不断探索创新,体现了作为教师应当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

总之,洪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

7.材料

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文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的优秀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身深情并茂地大声朗读者,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全班的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

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多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14分)【参考答案】

语文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学习的。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虽然李老师中学时是班里最差的学生,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表扬学生、并通过开辟作文园地等活动,使李老师写作文找到了自信,发现了自身的闪光点,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语文老师在对班级情况不了解时对学生的作文作出了正确评价,给予了学生发展的动力,在给学生批改日记和周记时能够给予学生的评价和“优”,正是体现了将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看待,不断帮助学生改进。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李老师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途径激励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之,材料中的语文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值得学习的,在教学实践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8.材料:

一位语文教师在作文评讲课上朗读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将文中的“神荼郁垒”(分别是两个降伏恶魔的神)的“荼”读成“图”,并严正的板书,强调不能与“荼”混淆。该学生当即指正,该不该读“图”,应读shū,与“如火如荼”的“荼”读法不同,并说是爷爷教自己的。这位老师脸上一阵发烧,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不可能有这种的读法”。另一位学生连忙查新华字典,说上面并无SHU的读音,为老师解了围。后来这位老师在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这四个字的正确读法,应该是“shēn shū yù lǜ,”四个字自己竟然读错了三个,收到强烈的震动。第二天就在全班学生面前作了慎重的订正,并坦诚叙述了自己从不知道的经过,检讨了怕“输面子”的内心活动。学生对此以热烈的掌声。事后好几位学生多老实说:“我们知道您读错了音,但就是不敢向您讲。”这位老师深有感慨,并就此公开发表了题为《为教戒装》的体会文章。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教师的教育行为。(14分)【参考答案】

该老师的最开始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的,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的要求;后面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该老师最开始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材料中的语文老师开始时怕“输面子”,在课堂上选择故意忽略同学的不同意见的行为不符合爱岗敬业的要求。

其次,该老师后面的教育行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为人师表。为人之表中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在职业道德活动中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要以自己的行为作为他人,特别是学生的楷模。材料中老师就自身失误事件进

行了积极的反思,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及时纠正,知错就改,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为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榜样。

再次,该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终身学习的要求。终身学习要求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的老师就自身失误事件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并发表文章,体现了终身学习的要求。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9.材料题

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

教师甲对学生说道:“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真是一个笨蛋。”事后,学生非常沮丧的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的对学生说:“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昨天你们小组实验很成功,你还能想起来实验过程吗?”学生思考片刻,答对了一部分,教师很兴奋的说:“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学生思考了一下,做了补充,教师又点了点头,“很好,请坐”,“其他学生还有不同看法吗?”该生听的很认真。

【题干】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以上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参考答案】 【答案】

甲老师的做法不值得认可,我认可乙教师的做法。(1分)从学生观的角度来说: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5分)(1)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不能就认为学生笨,给学生贴标签,而应该像乙教师那样,进行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

(2)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哪怕学生真的回答不上来,也应该从其他角度去引导或者鼓励学生继续思考,而不应该像甲老师那样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学生是发展的主体(3分)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启发激励学生。3.学生是独特的人(5分)(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师在教学时应承认学生的独特性,可能有的学生对于问题需要细致思考,这时教师应有耐心,如果学生对于这一问题无法回答,老师在提问之前也应该了解学生的基础,避免学生回答不上来的尴尬。

(2)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教师应该承认学生之间是具有差异性,应该因材施教。乙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能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变换提问的角度,并给与了适当的鼓励。

10.材料题

无论工作多忙,杨老师坚持每天读书。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她就在教研组例会上提出来,与同事探讨。在教学方面,她大胆实践,“自主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把课堂实践尽可能多的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课堂,享受课堂。学生文雪说:老师让我们自己上台去讲,我们尽管很紧张,但是很喜悦。因为讲完后得到老师的夸奖会有很大成就感。在新教学模式中,学生学的很快乐,效果也很好。

杨老师发现王宇等几个同学学习很用功,但特别紧张,不敢说话,杨老师觉得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社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于是,她在班上组织演讲比赛,口语交际大赛等,还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王宇等同学逐渐变得开朗了。

晓丽同学身体虚弱,杨老师敦促她加强体育锻炼,并且提醒家长帮助晓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晓丽再也不是以前的“病秧子”。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杨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参考答案】

1.爱岗敬业。杨老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大胆创新。

2.教书育人。杨老师对于有缺点的思宇、晓丽等同学积极地想法进行改正和教育。3.终身学习。无论工作多忙,杨老师坚持每天读书。11.材料:

田雨从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被某中学录用为语文教师,上岗后,她精神饱满,信心十足,相信只要积极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对工作非常敬业,并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经验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中,可为什么就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她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问题:结合材料分析田雨没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8分),并向田雨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10分)

【参考答案】主要原因:

1、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分析了解学生,教育理论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田雨老师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因此效果不佳。

2、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师的本身素养、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田雨老师积极学习老老师的优秀授课经验,一味的照搬优秀教师的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不恰当才收效不好。

3、教师的成长要注重教学反思。田雨老师在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和观看精品课程,但缺乏教学反思。

4、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要求,如目标明确,结构紧凑,内容正确,气氛热烈等。材料中,田老师虽然关注优秀经验,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明确课堂的要求。

建议:

1、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2、教师的教学目标要明确

3、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经验

4、教师要把教育理论和学生实际相结合,了解和研究学生

5、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12.材料

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将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清水的萝卜变水灵了,张老师用下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一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洛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 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题干】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张老师让同学说通过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得出萝卜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不同反应。

(2)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张老师通过非常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即体现了演示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即体现了该方法。

(4)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 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题干】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呈现的结果

即体现该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的目的。张老师在最后布置的小组讨论的作业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使学生将课本当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考点】教学原则

13、材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 王老师问:“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 学生甲说:“文章表现了周瑜的英雄气概,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 学生乙说:“我以前看过这个故事,赤壁之战的时候,周瑜和小乔已经结婚十年了,不可能是初嫁,这么写主要是为了衬托周瑜意气风发的英雄气概。” 王老师说:“通过上述两位学生的意见,我们对这首词了解的已经比较清楚了,文章主要表现了周瑜的意气风发和苏轼早生华发的遗憾,那么大家还记得《赤壁》吗?”

学生们:“记得!” 王老师:“大家一起来背一下。” 学生们:“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老师问:”这两首诗表述有什么不同?“ 学生丙说:“虽然是同一事件但描述不同,对同一材料的不同使用,都是为了衬托作者的观点。

老师说:“这两首诗虽然对同一故事用法不同,但都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我们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呢?”

【参考答案】

1.主要体现了以下教学原则:

(1)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和深化。

2.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要求如下: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14、材料

周老师总是认真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大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早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打油诗:“老师写得好,老师写得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

小张迷恋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

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设定不良,常常该出声没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屏幕保护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状态。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

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她写了如下评语:“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散惰谴甚。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众人,岂不衰哉,痛哉!”

小黄阅后,心服口服,决心踏下心来,坚持勤奋读书。问题:

(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9分)?(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分)【参考答案】(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和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每答对1条原则可得3分)

(2)第一,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材料中,周老师针对三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评语,有的放矢,符合学生的心理,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3分)

第二,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关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材料中,周老师从小赵同学聪明这一积极因素出发,引导其认识到学习态度不好这一缺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之所在。小张对电脑有强烈的兴趣,周老师从电脑运行相关原理出发,教育小张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小黄语文水平高,周老师用文言评语引导其克服浮躁心理,踏实学习。(3分)

第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周老师面对学生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粗暴加以批评指责,而是能够尊重其学生的人格,采取趣味性的评语既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尊严,还在评语中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3分)

15、材料

某校初二女生小芳,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听课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引起他人的注意。当老师批评她或同学责备她时,她不仅毫无羞怯之意,反而感到高兴。平时,小芳和老师、同学们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她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茬,而且常常在当面或背地里给同学或老师起绰号,有时还无缘无故地欺辱同学。

当然,小芳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性格直率,敢作敢为,勇于承担任务,而且身强体壮,体育成绩好,是运动场上的风云人物,每次运动会都能给班里争光。

问题:如果你是班主任,根据材料小芳同学的表现,在对她的教育中,你认为应该贯彻哪些德育原则?(4分)运用哪些德育方法?(4分)请分别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

16、材料

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的把李小刚叫到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的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上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

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的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握当作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

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诧异,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 “这是诗?我也能写诗?” 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的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感动。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的态度。两年后,李小刚顺利的考上了高中。问题:

(1)梁老师成功的运用了哪一种教育原则?(6 分)(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其原则的基本要求。(12 分)

【答案】:(1)梁老师成功运用了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是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的内在的道德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材料中梁老师不仅帮李小刚纠正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体现了科学性,同时鼓励他、帮助他,让他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体现了教育性。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①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17、材料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休息时间也不放过。张林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紧张、激烈的游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张林上网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在劳动值日中协调合作,建立互帮互助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

长,有计划、有落实,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互联网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张林对自已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问题:试以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18分)【答案要点】材料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的原则:(1)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导向性原则。

材料中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以下德育的方法: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2)实践锻炼法。(3)表扬与27

(1)

篇2: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12~2017试题

一、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个体的心理社会性任务是发展()

A、自主性

B、主动性

C、自我同一性

D、勤奋感

3、乘坐校车时,系好安全带就可以中止刺耳的提示噪音,这种强化属()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认知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5、高中阶段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学习,深化了他们对初中阶段“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理解,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

B、顺向负迁移

C、逆向负迁移

D、逆向正迁移

6、下列选项中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A、学习的定义

B、产品的使用说明

C、汽车驾驶方法

D、问题解答思考过程

7、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当动觉反馈已经成为动作程序的调节器时,技能的学习就进入到了()

A、定向阶段

B、模仿阶段

C、熟练阶段

D、整合阶段

8、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小明每天放学回家后,将当天所学内容给爸爸妈妈讲一遍,这种学习策略是()

A、寻求他人支持策略

B、复述策略

C、时间管理策略

D、监控策略

9、某学生过分害怕猫,教师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看笼子里的猫,并接近猫,最后让他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教师对该生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方法是()A、理性情绪法

B、自我控制法

C、松驰训练法

D、系统脱敏法

10、某中学生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也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该生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取向

11、下列选项中属于结构良好问题的是()

A、建筑设计

B、剧本创作

C、技术革新

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领域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杜威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15、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认知

C、人格

D、技能

二、填空题

1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17、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由经验型向

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8、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

1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区分,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

20、品德学习包括亲历学习和

学习两种形式。

21、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和影响性会谈两种类型。

22、某学生为提高复习效率,主动将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这一学习策略属于

策略。

23、根据新旧知识的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其中,又称类属学习。

24、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前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它主要包括设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和

三项任务。

25、分析教学任务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确定学生原有基础、分析教学目标和。

26、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的社会环境和

两方面。

27、影响有效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教师的领导方式、、学生的责任感及对教师的期望。

28、学校的期终考试通常是对全学期教学情况的测评。这种测评类型属于。

29、加涅根据学习的水平、层次将学习分为由低到高八类,经典条件学习属于其中的 学习层次。

3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

31、具有追求成功倾向的学生,通常多选择成功概率为

%的任务。

32、练习曲线可反映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三种练习进步状况,即练习进步先快后慢;练习进步先慢后快和。

33、问题空间由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和

三部分组成。

34、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扮演学生父母、长者、朋友和的角色。

35、教学效能感可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

三、简答题

36、简述最近发展区的内涵及其教育意义。

37、简述发现学习的主要特点。

38、简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三种启发式策略。

39、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及其构成。40、简述课堂教学中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四、论述题

41、论述技能与能力的区别与联系。

42、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就会有所提高。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

一、选择

1、B.成熟时期

2、C自我同一性

3、A负强化

4、B自尊的需要

5、D逆向正迁移

6、A学习的定义

7、C熟练阶段

8、B复述策略

9、D系统脱敏法

10、C后习俗水平

11、D演员根据剧本表演角色

12、B布卢姆

13、C课堂气氛

14、A效度

15、C人格

二、填空

16、学习过程

17、理论型

18、相似性(共同因素)

19、伦理式道德感

20、模仿(观察)

21、评估性会谈

22、认知(组织)

23、下位

24、选择教学策略

25、分析支持性条件

26、课堂的物理环境

27、班集体的特点

28、总结性评价

29、信号(最低)

30、学习期待31、50%

32、练习进步前后一致

33、算子(认知操作)(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4、管理员

35、个人教学效能感

三、简答题

36、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分)最近发展区阐述了教学促进儿童发展可能性,即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有水平。(4分)

37、强调学习的过程;(2分)强调直觉思维;(2分)强调内部动机;(1分)强调信息的组织提取。(1分)

38、手段目的分析法;反推法;简化法;类比法。(任选3点,每点2分)

39、认知策略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使用的有关方法的技术。(2分)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共4分,少一点扣1分)40、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2分)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1分)运用感知规律,(1分)突出直观性对象的特点(1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1分)

四、论述题

41、区别:性质不同:技能是活动方式,(2分)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2分)范围不同:技能的活动方式的特定性(具体性),(1分)能力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普遍性。(1分)联系:技能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2分)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2分)

42、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3分)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4分)

篇3: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12~2017试题

1 改革背景下对教育学教学提出的新思考

教学目标突出实践导向。改革后新大纲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 全国统考增加了教育实践能力测试, 考核申请者教学实践能力。要求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目标在重视理解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 突出为小学、幼儿园服务实践能力培养, 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教育现象提出教育问题的教育思维能力, 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方法有效解决工作中问题的教育实践能力, 突出师范院校职业性, 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岗位对接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着重代表性和全面性。新考试大纲重视知识的融合性, 要求在继承培养单位长期积累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借鉴优秀教师教育教材成果, 参考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教材, 完善教学内容。授课内容选择从枯燥的理论知识向实例解释性知识转变, 教学内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兴趣需要。

2 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含义。比较学者对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的概念可发现定义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国外学者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 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我国学者指出:"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笔者认为, 案例教学法是以静心设计的, 既有教学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 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 讨论, 探究的教学情景案例为载体, 通过教师有效引导, 帮助学习者到达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案例教学特点。 (1) 教学目标实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传统讲授教学侧重知识识记, 案例教学关注学生兴趣,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力以知识为基础, 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提供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机会, 在教学过程体验到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就感, 学生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突出了高师教学中的实践导向。 (2) 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学习教育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教育的思维解释教育现象问题, 发现教育规律, 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过程学生中每天都能遇到新的问,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极为重要。教师讲学生听, 虽然有助于教学效率, 但同时也付出了打开学生思路, 从更多角度看问题, 解决问题的成本。案例教学通过提高教师精心的案例,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有效的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 教学过程重视双向交流。案例教学魅力在于其生成性。生产性则源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交流。例如在讲解影响个体发展因素讲解过程中以往讲课是逐一讲解影响人个体发展的各个要素分别举例, 不仅教师任务量大, 学生兴致也不高。

3 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精心选择案例。案例选择要体现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经历, 有实践意义, 符合学生年龄心理认识发展规律, 有一定的开发性。案例可以选取实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编写。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课前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设计好案例呈现形式, 预设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主要问题, 并列举案例教学的主要争论观点, 对可能出现情况进行预测。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 并指导学生为案例准备相应的资料。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实施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 合理引导, 及时评价, 注意培育自由、积极、碰撞、启迪的氛围, 发动同学广泛参与, 避免一方压倒性优势, 把握讨论主要方向, 抓住启发学生切入点。

教师点评总结阶段。对教学中的闪光点不足及时总结, 总结学习主要成果, 对学习成果呈现形式及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并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向课下及未来工作中延伸。

案例教学有助于在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提高高教育学教学质量, 但物极必反, 案例教学不应成为唯一的教学方法, 发挥多种教学方法优势, 扬长避短, 才是最优策略。

摘要:师范生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激发了师范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模式的动力, 形成了以考促改的有效机制。在统一考取教师资格试点省份的不断增加背景下, 侧重知识忽视能力的公共教育学基础在培养人才标准实现、授课能力培养等方面已力不从心。为应对新挑战与要求, 在高师教育学基础授课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考试改革,教育学,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篇4: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12~2017试题

In summer,it is hot We can go to the beach.We can swim and make sandcastles there(3)

In autumn,it is cool We can fly kites and ride bicycles in the park(4)

In winter,it is cold We have hats.gloves and scarves We can ice-skate.it is fun(1)简述口译训陈的方法;

(2)如指导小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口语训练的方法:以听带说,听说结合;结合生活情景,设置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话题活动;结合学生兴趣点,口语活动趣味化;接触目的语的多种方言音和有背景音的目的语; 2.结合小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在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读写 spring: summer.autumn.winter并能够结合生活经验运用 arm.hot cool cold描述四季运用句型I can.描述四季能够进行的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

并 能运用今天所学在生活中谈论自己喜爱的季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人活动,两两活动及小组活动,学生通过体验式和探究式的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 力和与人合作的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 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并且对四季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亲近大自 然,热爱大自然。3.导入:结合多媒体展示四级的图片并与学生分享关于四季的简单的英文诗 The season(robert stevenson)

Spring is gay with flower and song Summmer is hot and days are iong Autumn is rich with fruit and grain winter brings snow and the new year again 并 以提问 what is your fay ourite season?的方式和学生互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并导入新课新授:播放课文内容录音,引导同字学们听录音,了解语篇内容!并结合代表四季特征 的图片引出 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并以it is spring.的形式在句子中引导学生掌握四季单词的音形义!展 示给学生不同温度的水,引导学生掌握 warm hot coo!和cold的意思,并且结合四季的单词结合图片情景在句子 in spring it is wam中学习单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次听录音并引导学生跟读模仿语音语调,以此掌握新授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落实教学目标。29.缺少材料

(1)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低年级学唱本歌曲应当注意的事项(10分)

(3)设计“唱好歌曲”的环节及提示问题(在学生音高/音准合理进行歌曲处理)(20分)。参考答案:

该歌为是我三芳名的儿童歌到之父所创作的《麻雀与小孩》中的开篇曲目。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旋律轻快,优美。

歌曲第一乐段,开始从三和弦(135)中,单独使用1-3,以具有跳跃的八分舌符循序泛,我们示了小京在空中学习飞行的场景,同时多一乐力与二乐句之间使用的严格模进(4-3-2-1,3-2-1-7)的发展手法,使歌曲连贯性和画面性更强。

第二乐段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关系,使用了高八度的主音,展现了老麻雀在教授小麻雀飞行中那种长着的姿态。最后一个乐句又与第一乐段最后一句形成再现关系。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 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是中国典型的起承写作手法。

(2)对于三级来说,他们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喜欢趣味与丝并存的音乐形式。所以安排学生学唱本歌的过程中可以注音以下几点:

(1)可以设计精巧的富有儿童气息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新授致为的学习奇:(例如老师出关于谜语)

(2)可以根据歌编创简单的练声环节,以在上课之引发字生的学习兴趣,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如:使用歌曲开头的八分音符模仿嗡嗡的声音)(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C大调更适合或者D大调)

(4)歌曲分为两个乐段,表现了不同的音乐形象,所以可以安排学生角色扮演:(如老师扮演老麻雀,学生扮演小麻雀),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5)对于歌曲中出现的自然半音关系,老师可以使用手势进行解决,完成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6)要注意歌唱时带入歌曲的情绪。(7)要注意课堂中渗透作曲家和相关文化。3.唱环节

1.教师唱,学生聆听

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按节奏朗读歌曲。使用解决歌曲中出现的八分音符的读法。教师声情并茂延长后提问;可以不定答案,引导学生从两段不同的演唱风格中来行分析。总结:略

2.教授歌曲,查疑解惑 老师弹琴分句教唱 3.整体演唱,声情并茂 4.分组点评

从外在表现,音准,节奏方向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向前摇绳编花跳 动作方法

预备姿势:并脚站立,两手握绳柄自然下垂。练习时,由体后向前摇绳。

当绳子摇到前上方时,两臂迅速在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外旋),两脚立 即跳起,绳通过两脚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进行。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向前摇绳编花跳的教学重点、难点;(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无

31.“剪纸中的吉祥纹样”——>美术

(1)吉祥文化与剪纸的关系是什么?(4分)请列举一个剪纸吉祥纹样,并说明其寓意.(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导入环境并说明理由(10分)

(4)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发现和分析吉祥形象传送文化寓意的方法”内答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1)吉祥文化与剪纸的关系,应该是剪纸是吉祥文化传播的一种载体,吉祥文化可以通过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传播和发扬光大。(2)三种剪纸吉祥纹样 鱼一一连年有余 蝙蝠一一福 花瓶一一平安

教师资格证资料下载:http://(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吉祥纹样及其寓意,掌握剪纸的艺术的特征,并能够自己动手剪出一个漂亮的吉祥纹样。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和动手尝试制作吉祥纹样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感悟我国吉祥纹样独特的情感表达方法,理解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用吉祥纹样表达美好愿望的风俗习惯。学习剪制吉祥纹样,并用吉祥纹样表达对美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导入环节: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张红色的卡纸,但是大家可别小瞧了这张卡纸,通过我们的小手,它可以变成特別多带有美好寓意的图案出来,你们想不想拥有这种神奇的技巧呢? 今天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进入到我们今天的课题学习《剪纸中的吉祥纹样》

设计说明:导入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下转移到课上,所以针对小学生比较适合一些情境性的导入,故在本导入环节,我采用了情境的导入环节,让学生把注意力快速的转移到课堂中。(1)初步感知吉祥纹样。

教师PPT展示多张吉祥纹样,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2)探究吉祥纹样的特点。

教师再次展示《连年有余》《富贵平安》《福禄双全》吉祥纹样图片,请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课本内容探究以下问题: A:这些吉祥纹样的图案是什么? B:图案传达美好寓意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小结: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3)加深对吉祥纹样的认知。

篇5: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教育学》2012~2017试题

2011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初、高中)真题

单项选择题 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A.《大教学论》 B.《学记》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论》

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A.能动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斯多德 D.昆体良

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自我提高。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修养 B.锻炼 C.陶冶 D.制度

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制策略 D.组织策略 档我们看完电影走到大街上,明亮的阳光刺得睁不开眼,过一会儿就感觉自如了,这种现象时()

明适应 B.暗适应 C.视觉后像 D.感觉对比

一初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学会画概念地图的方法后,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生物学习中去,这是一种()

A.负迁移 B.一般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9、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需要21年,至通儒院需要26年,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

A.六三三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11.在比较讲授法和讨论法的教学效果时,教师分别选用两个班级,一班采用讲授法,一班运用讨论法,凉拌学生在智力、学业基础等方面尽量保持均衡,期末时测量其成绩差异。这种教育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研究法 D.调查法 12、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

1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体现的是德育的()。A.导向性原则

B.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14、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A.人格 B.性格 C.能力 D.气质

15、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7、我国最早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徐特立 C.杨贤江 D.蔡元培

18、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 D.操行评定

19、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A.京师大学堂 B.福建船政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南洋公学

20、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的兴趣小组属于()。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21、《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的方法。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参观法 D.练习法

二、辨析题

22.负强化等同惩罚。23.社会本位论的主要观点。24.杜威???

25.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

三、简答题。

26.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特点。27.培养班集体的方法。28.必修课程及其特征。29.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30、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很多动物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以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不一会,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怕冷,所以没出来。老师听了不高兴,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让这个学生坐下后,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这时候,教师里安静极了,在也没有人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能出来。

问题:试运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的理论来评价这位老师教学的得失?(同时注意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材料题))

31、李湘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中学)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为获取相关资料而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学生进行的专门调查属于()。A.全面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2.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3.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A.遗传素质 B.家庭背景 C.社会环境 D.个体能动性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5.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A.“六三”制 B.“五四”制 C.九年一贯制 D.多种形式并存

6.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7.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

8.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A.纲要信号教学法 B.探究发现教学法 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9.我国古代教育文献《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这体现了教学应遵循()。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 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

11.德育过程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

A.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

12.王老师讲课时,迟到的钱冰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13.如图1所示,这个图形虽不是封闭的,但我们知觉它时,通常不会把它知觉成四条分割的线段,而把它知觉成完整的图形。这反映的是知觉的哪种特性?()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4.耶克斯和多德森在研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

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 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

C.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 D.任务难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

15.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A.服从与惩罚 B.社会契约 C.维护权威或秩序 D.普遍伦理

16.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7.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18.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19.上初中以来,刘俊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20.王老师是数学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哪种心理特征较好?()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应变能力 C.角色认同感 D.教学效能感

21.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23.直观教学是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的。24.习得性无力感与人们对失败的归因有关。25.负强化就是惩罚。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27.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28.简述激发与维持内在学习动机的措施。29.简述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 班主任王老师就一位学生的化妆问题,先后找她谈了两次话。第一次谈话

老师:今天要你来办公室是为什么? 学生:„„

老师:你看看你,烫一头的卷发,还涂口红„„ 学生:口红怎么啦?有的老师也涂口红、画眉毛、烫发。老师: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学生:学生就不是人? 老师:学生是人,但你的妆画得„„不好好学习,一天到晚画眉毛涂口红有什么用?人漂不漂亮也不是靠化妆化出来的。学生:你„„漂不漂亮不要你管!呜呜„„ 第二次谈话

老师:“为您服务”节目看了吗?有趣吗? 学生:有趣。

老师:那个要大家评论四张妇女化妆像好坏的节目,你觉得怎么样?你能讲出她们的优缺点吗? 学生:这还不晓得!第一个脸长却梳高发型;第二个年纪好大还化浓妆;第三个脸大细眉,脸就更大了,丑死啦„„ 老师:为什么丑死啦? 学生:那些妆不合她们的身份和特征。

老师:哦„„要是她们都是中学生,应该怎么化妆? 学生:我不晓得,老师讲讲。老师:我看,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记莫乱学别人的浓妆艳抹。学生:为什么呢? 老师:因为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老师,浓妆艳抹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造成隔膜;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分的化妆会掩盖住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不伦不类。学生:嗯,有道理。

老师:还有,中学生应该有蓬勃向上的气质,浓妆艳抹会让人以为你是几十岁的妇女,把少 女天真活泼的自然美都糟蹋了。学生:想不到化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是啊!穿着也是一样,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体型、肤色等特征。学生:哎!老师,我那天化妆就化得„„嘻嘻。问题:

试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对这两次谈话加以评析。(18分)31.材料:

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

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

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

丁明: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

丁明: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

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问题:

(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9分)(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9分)201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初、高中)真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研究教育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教育学》

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3.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 B.访谈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我国2006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B.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6.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社会课程

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 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

8.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牌倡导的“三中心”是()。

A.儿童、教材、活动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D.教师、经验、教材

9.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 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

10.明确提出“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赞可夫

1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D.情感陶冶法

12.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A.注意分配B.注意广度 C.注意分散D.注意转移

13.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列举了棉籽、橡树等不可食果实的例子。这种教学方法称为()。变式 B.范式 C.原型 D.演绎

14.“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15.某中学一次数学考试中,陈鹏是唯一满分的学生。当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陈鹏内心非常高兴,但他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反映了青少年情绪发展具有()。A.稳定性 B.持久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16.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某生近期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容易自我否定、甚至产生自杀念头。他的主要问题是()。A.焦虑 B.强迫 C.抑郁 D.恐怖

18.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帮助李晓明建立焦虑等级,让他想象引起焦虑的情境,进行放松训练,从而缓解他的考试焦虑。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是()。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19.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达到()。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学生兴趣小组的纪律主要属于()。A.教师促成纪律 B.群体促成纪律 C.任务促成纪律 D.自我促成纪律

2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

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动物界也存在教育。23.知识多少与能力高低成正比。

24.学习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的现象,它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起促进作用。

25.个体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一致的。

三、简答题

26.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说服教育法有哪些要求? 28.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29.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30.材料:

我就英语cock﹠clock这篇材料进行了认真备课,对上好这节课充满了信心。当我给学生板书单词“cook(公鸡)”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班上一个男孩子突然站了起来,恶作剧式的怪声怪气的向我问道:“老师,有没有母鸡啊?”全班立刻哄然大笑„„我当时窘迫极了,作为一个新老师,从未遇到这种情况,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生气归生气,但我并未表现出来,经过短暂的思考,我有了主意„„。我沉静的看着这个学生,继续对全班学生清晰的说:“同学们,在英语中,同样有cock(公鸡),也有hen(母鸡)

ChiCken(小鸡)”,说着,将母鸡、小鸡的单词板书下来。这种做法,同学们感到意外,但他们很安静。我接着说道:“这位提问的同学能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来,我要表扬你,但同时还要批评你,一是发言不举手,二是说话怪声怪气。同学们,你们知道说话的语气对表达词义的作用吗?”我又给同学们举出了几个同样的

词语因语气不同可能会表达不同词义的实例。接下来的讲课非常顺利,同学们屏神静气的听讲,连那位顽皮的男孩子也安静地坐着,不好意思地看着我,仿佛是在向我道歉„„。

问题:材料中的“我”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试加以分析。31.材料:

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爱。看到同学聚在一块咯咯地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愿意点自己„„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问题: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中学)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2.对童年期的学生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浅显的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直观教具,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稳定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 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

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分类学校的总体称为()。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

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主要课程是()。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探究课程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的饲养。上述情况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

9.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10.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B.理论联系实际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

11.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12.学生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时,头脑中呈现诗句所描绘的相关景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记忆 B.有意记忆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3.丁力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与监控。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4.老师问:“一张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张东不假思索地回答:“三个角。”老师又问:“还有其他答案吗?”张东想了想,没有回答出来,这说明张东在解决问题时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功能固着 B.原型启发 C.心理定势 D.垂直迁移 15.王老师播放一首交响曲后,学生们便在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视觉想象。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对比 B.联觉 C.补偿 D.错觉

16.闭卷考试时,学生在头脑中呈现问答题答案的心理活动属于()。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17.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8.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开朗、豪放,南方人含蓄、细腻”。根据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上述人格特质属于()。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次要特质 D.中心特质

19.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A.强化法 B.脱敏法 C.消退法 D.惩罚法

20.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21.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教师的知识 B.教师的能力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期望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凡是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23.教学的任务就是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24.逆向迁移都是负迁移。25.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水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27.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28.简述人格的特征。29.简述品德的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

张林是一个对上网非常痴迷的孩子,爸爸由于工作需要买了一台电脑在家中上网。起初他同爸爸一起玩,父母也没有表示反对。到后来,他发展到每天一起床,就去上网,连中午、晚上休息时间也不放过。张林俨然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网虫”,沉迷于互联网上紧张、激烈的游戏,精美的图片和无拘无束的网上聊天而无法自拔。

老师了解了这一情况后并没有全盘否定张林的上网行为,而是与他聊了互联网,聊了比

尔·盖茨,充分肯定了他通过上网学习电脑技术的积极性,并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张林上网的内心世界。针对他的情况,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例如:让他担任小组长,每天收发、检查作业,在劳动值日中协调合作,建立互帮互助关系;第二,针对他喜欢电脑的特点,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并让他担任组长,有计划、有落实,定期给其他同学讲解互联网知识;第三,利用各种机会表扬他,与他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张林对自已有了信心,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班级工作中为老师出谋划策,有活抢着干,任课老师都反映张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问题:

试以德育的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18分)31.材料

在一次讨论课上,老师问学生:“雪融化后变成什么?”张红抢先回答:“雪融化后变为水。”黄阳想了想说:“雪融化后变成泥土。”柳丽慢条斯理地回答:“雪融化后变成了春天。”老师评价道:“张红反应敏捷,回答准确,可以得到满分。黄阳和柳丽真不知你们怎么想的,要是给分,只能得0分。” 问题:

(1)运用心理学知识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2)这个案例对教师教学有何启发?(8分)201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中学)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孟子》

2.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功能。A.经济功能 B.育人功能 C.政治功能 D.文化功能

3.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4.人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心理断乳期”一般发生在()。A.幼儿阶级 B.青少年阶级 C.成年阶级 D.老年阶级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6.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杜威 D.博比特

7.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A.连带学习B.附属学习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8.“西邻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跛,一子偻,乃使朴者衣,敏者贾,盲者卜,跛者纺,偻者绩”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9.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10.“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11.“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

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12.杨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品质。A.注意分配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13.最近,王华为了通过下个月的出国考试而刻苦学习外语,这种学习动机是()。A.外在远景动机 B.内在远景动机 C.外在近景动机 D.内在近景动机

14.林琳在听课时,经常将学习内容要点以划线的方式在书上作标记,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控策略 D.计划策略

15.赵明能根据A>B,B>C,则A>C的原理,推出A、B、C的关系,比如“小张比小李高,小李比小王高,则小张最高。”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赵明的认知发展处于()阶段。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16.赵毅在学习过程中,缺少独立性,易受同学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意见和同学们不一致时,往往不能坚持己见。这表明他的认知方式属于()。A.整体型 B.序列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17.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A.主观性 B.感染性 C.客观性 D.两级性

18.小菁常在课堂上玩手机,小娜提醒小菁学校规定课堂上不能玩手机,可小菁不听。因此小娜认为小菁不是好学生。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娜的道德发展属于()阶段。A.惩罚和服从 B.相对功利 C.遵守法规 D.道德伦理

19.晓红是韩老师班上的学生,她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者请教老师时,韩老师会给予肯定和鼓励。韩老师采用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理性一情绪疗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20.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症属于()。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21.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阶段。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23.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24.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25.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简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8.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29.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片段 王老师:词的上阕重在写景,而下阕引用了周瑜这个人物,有何用意? 学生甲:苏轼在上阕已经提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塑造周瑜这一形象是为了照应上阕,因为周瑜就是一个英雄豪杰。另外,把周瑜这一英雄豪杰与自己做对比“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可看出是苏轼对自己的哀叹。

学生乙:我读过周瑜的传记,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是他娶小乔十年以后的事,而词中“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也许是为了显示周瑜的年轻。与苏轼的“早生华发”相对比。

后面“羽扇纶巾,樯橹间灰飞烟灭”则是写出了周瑜儒雅的打扮,从容的姿态与功业之大。而苏轼却功业无期。

王老师:两位同学的发言把周瑜这个人物形象在这首词中的作用分析得比较完整,那么我们学过杜牧的《赤壁》,大家还记得吗? 学生:记得!王老师:好,我们一起背诵一遍。

学生: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王老师:杜牧在这首诗中强调赤壁之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东风。

王老师:为什么同样是写赤壁之战,战争的关键却不同呢?是不是有位作者搞错了呢? 学生丙:我认为他们没有搞错,苏轼塑造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主要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是为了用周瑜的年轻有为与自己的光阴虚度、壮志未酬作比较。杜牧的诗却把赤壁之战的关键归于东风,假设没有东风之力,周瑜将会一败涂地,可能是突出他自己的雄才伟略吧。

王老师:的确是这样。苏轼的词与杜牧的诗都是为了要表现作者的思想,他们所要歌咏的史实内容的不同,是因为他们要表达自己不同的抱负。苏轼要借用周瑜来抒发自己有志国,但是壮志未酬的感慨。杜牧有经时济世之才,通晓兵法军事,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感史伤怀,把赤壁之战的功绩归于东风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遏。问题:

(1)这个教学片断主要体现哪些教学原则(6分)?(2)贯彻该原则应该遵循哪些基本要求(12分)? 31.材料:

肖平、王东、高力和赵翔四个人都喜欢踢足球,也爱观看足球比赛。但是他们在观看足球比

赛时,情绪表现不一样。当看到自己喜欢的球星踢了一个好球时,肖平立刻大喊“好球!好球!”

同时兴奋地手舞足蹈,王东也挺激动,叫好并鼓掌。但是却没有肖平那么狂热,有时还劝告肖平

别喊;高力只是平静说了一句,“这球踢得还不错,有水平”,而赵翔则始终沉默不语,会心一笑。问题:

(1)请指出这四个人的气质类型(6分)。(2)请说明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6分)。

上一篇:精心设计问题串,提高教学有效性下一篇:诗句春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