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思路改进报告

2024-07-29

培训思路改进报告(精选8篇)

篇1:培训思路改进报告

一、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制机制尚待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对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干部需要哪些知识,要达到什么水平以及是否达到等,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估和考核体系,无法准确掌握培训效果。

2、经费投入十分匮乏。培训资源没有有效整合,存在行业主管部门与人事部门之间多头培训、浪费资源现象。培训经费保障不够,一些单位的预算未得到财政部门的批准,一些单位的预算过少,难以满足培训需求。

3、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各单位普遍存在人手少,任务重状况。单位平时工作压力大,干部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即使参加培训,也因时间紧、内容多,导致“消化不良”。

4、任务落实不容乐观。单位之间进展不平衡,个别单位由于多种原因,干部教育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落后于整体进度。

二、原因分析

一是部分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领导对抓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抓学习不像抓业务那样有准确的量化指标,不愿在这方面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部分单位将干部培训作为“创收”手段,认为干部愿不愿听不要紧,关键要经常搞培训。

二是培训内容和方法缺乏吸引力。从近年来的培训情况看,各级组织举办的培训班,在培训教学内容设置上,忽视了干部的个人需求,满足于应景完成任务,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造成了培训资源浪费。

三是培训管理还很不规范。一方面,存在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现象,特别是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通过行政手段组织基层干部参加一些无实际意义的培训,加重了基层负担,造成了基层干部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培训组织单位日常管理力度不够,对干部参与培训的要求不高,管理不严。

三、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思路和对策

1、更新观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理念转变

一是树立“培训=政绩”的理念。学习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事关一个政党的兴衰。

二是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培训是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把需求调研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必要环节,弄清干部岗位需求和自身学习需求,做到因人设课,按需施教。

三是强化在职自学理念。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必须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单位要结合实际,列出必读书目,利用支部活动日、每人一讲等,组织干部开展自学和调研,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2、完善机制,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化

一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健全干部培训学风档案和考核评价制度,完整记载干部参加培训表现、学习成绩等情况,作为考核、选拔任用干部的必要条件之一。

二是完善培训质量评估标准。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小范围座谈、培训效果反馈等形式,对培训计划、方案、内容、师资水平、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薄弱环节,增强培训效果。

三是完善管理体制。单就干部培训来说,管理分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必须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在生活上,针对干部成人化特点和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安排学习休息时间,既要严格考勤(如点名、签到),严格请销假;又要努力搞好教学服务,为教师教学、受训者参训创造舒适的教学生活空间。

3、创新思路,努力探索培训新途径

一是创新培训内容。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生动灵活、符合实际的培训方式是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及重大政治理论,采取专题访谈式教学,启发思维,增强培训吸引力。对适用性、操作性强的课题,例如办公自动化,通过培训对象现场实践、互动问答等,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对某些具体问题,例如解决处理某类矛盾,通过让培训对象现场模拟、扮演角色,增强培训的趣味性。

三是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改变培训经费由党费单一投入现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也可以与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联合,由他们出资,联合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金,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干部参加各层次的教育培训。

篇2:培训思路改进报告

业务素质的调研报告

基层教育是推进XXX建设的有力举措,是保障XXX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新时期如何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大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挥XXX职能作用,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事关XXXX建设目标能否实现的大局。按照XXX开展基层教育工作调研的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深入基层,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讨论会等不同形式,对本部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教育培训工作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目前,XX在岗干部职工 人,具有本科学历 人,大专学历 人,中专学历 人,高中学历 人。其中国家统招大专以上学历人员 人,在职本科学习人。大部分干部职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干部职工知识结构比较合理,教育培训基础较好。近年来,XX按照XX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大对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投入教育培训资金XXX万元,在岗职工业务素质培训率达100%,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得到较大提高,XXX建设取得一定成果。我们在教育培训工作中主要采取以下四点做法:

(一)坚持教育引导,明确学习目标,充分调动全员学习自觉性。教育培训是干部职工提高业务素质、发展进步和组织创造能力不断提高的根本途径,是做好新时期工作,推动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在教育培训中注重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要明确“规范化建设”的目标,积极主动参加学习。一是从时代发展要求上进行教育引导。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不学习就把握不住时代的主题和脉搏,个人业务素质不高,将会导致全局业务素质整体水平落后,就有碍XX建设,最终将被淘汰出局。二是从工作自身性质和职责上进行教育引导。不学习就把握不住XXX部门XX建设和XX事业发展的核心和任务,就不能用法律准绳,正确处理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也不能充分发挥职能,肩负起XXX的历史使命。三是加强干部职工学习的紧迫感。结合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知识老化,思想观念、业务素质等还不能适应加快规范化建设需要等问题,强化教育引导,提高干部职工对教育培训工作认识,增强了全员学习紧迫感,促进学习行动上的自觉,兴起了全员学习的良好风气。

(二)坚持领导带头,健全保障机制,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了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推动XXX建设步伐,我们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学习制度化建设,使干部职工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一是

领导身体力行,带头学习,发挥了表率作用,做到真学真抓真用。局中心组始终坚持围绕XXX的重要会议、重要决策、重大精神,以及涉及XX部门业务的各项法律法规每季度集中学习二次以上,并将学习情况向全局通报,以此带动全员学习。在学习XX等各项法律法规中,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亲自起草学习体会,开展专题辅导,有力地推动了干部职工的培训学习。二是摆上日程,齐抓共管,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论是中心组学习,还是其它各项业务知识学习,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抓,亲自部署,按时参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班子成员共同管,按分工认真抓好分管股、所、队的学习培训。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只要是教育培训上花的钱,局里都给予优先考虑和安排,使干部职工培训学习得到了充分的基础保障。三是强化制度保证,形成长效学习培训机制。局党组每年年初下发干部教育培训方案,对本年度教育培训进行部署。健全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要求各股、所、队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做到“三有”,即有记录、有笔记、有心得。四是加强检查考核,狠抓制度落实。建立定期检查考核制度,成立领导组织,通过检查学习记录、笔记、参加人数等对各股、所、队培训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向XXX通报,以督促业务学习。采取考试的方法检查,每年集中培训结束,我们采取闭卷考试等办法进行检验,把业务培训学习纳入年度考核之中,奖惩并举,保证业务学习质量。

(三)坚持活化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大力提高全员业务素质。根据基层XX工作需要,以XX等业务为主要内容,坚持以集中学习为主要载体,创新培训学习方式、方法,活化丰富学习内容,使干部职工细致了解和全面掌握业务知识,使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不断适应新期建设形势任务的需要。一是学习交流。主要是着眼业务能力提高,围绕XX每年开展2-3次集中交流,每年一次理论研讨会,使学习成果为全部同志共享、共鉴,使大家的业务素质在交流中受到启发、教育和提高。二是系统辅导。主要是着眼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长远发展,围绕新制定实施的各项XX法律法规开展系列业务学习辅导。这几年我们每年都举办为期七天的业务知识、法律法规培训班,使干部职工业务素质能够不断适应新形势任务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三是专项培训。除了积极参加XX举办培训班、大练兵等活动外,我局每年都结合新形势下XX工作的新要求和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自动化办公等现代科技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增强为中心工作服务的本领和技能。

二、XX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通过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在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及能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稳步提高,由于多方面原因,队伍的业务素质仍

参差不齐,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培训对象学习基础相异,业务素质提高程度发展不均衡。在岗职工学历层次总体上较高,但多数是属于在职教育,是通过函授或电大等业余培训取得学历文凭,文化基础不均,大专学历以上的干部职工学习基础较好,理解业务知识的能力较高,掌握业务知识较快,业务素质提高程度比较大,相对而言中专以下学历干部职工学习基础要弱一些,在理解、掌握业务知识、真正用起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稍慢一些,所以职工由于学习培训基础不相同,而学习内容、方式方法和时间基本相同,则导致业务素质提高程度发展不均衡。

(二)教育培训内容比较广泛,综合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的较大提高,但由于基层干部职工工作量较大,有效的学习时间较少,集中学习的精力过于分散,干部职工相当部分学习内容要靠自学来完成,他们会把有效的学习时间分配给与自身业务工作实际有关的主要学习内容,这样在专项业务技能上有较大提高和发展,但对本职工作以外其它业务知识的学习则要放松,导致干部职工具备处理本职岗位工作的专项业务技能,但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综

合业务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教育培训系统规划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虽然XX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财物来支持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培训工作,但在干部职工教育培训长期系统规划方面还不完善,缺少根据干部职工学习基础等相配套的较完整的系统培训规划。

三、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大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业务素质的建议

做好新时期的XX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用发展的观点、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研究解决新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巩固提高原有成果,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工作发展要求的队伍,为全面推进XX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更新教育观念,强化“二个贴近”抓业务素质教育提高。在教育培训观念中,牢固树立“素质兴XX”的人才观,面向XX建设长远发展,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当前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工程来抓,摆在重要位置。一是贴近主体需求,强化“人本”意识抓教育。XX干部的业务素质是教育的主体,把干部业务素质缺什么、渴望参加什么类型及多长时间的培训作为抓干部职工业务素质教育的工作重点。始终围绕“人”这个核心,切实遵循干部职工成才的客观规律,尊重和满足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需求,以业务知识、岗位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广大干部职工的呼声为第

一信号,以干部职工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为第一目标,以大多数干部职工满意为第一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二是贴近XX工作,强化“结合”意识抓教育。教育培训是为XX建设工作服务的,坚持把培养XX工作急需的业务人才作为教育培训的基本任务,把XX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反映到教育培训中,把教育培训中总结、归纳、提炼的经验、体会、做法及时灵活地运用到XX建设实践中,实现XX工作与教育培训工作的良性互动。

(二)创新教育模式,形成“二大体系”抓业务素质教育提高。以工作需求为导向,以效能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建立多层面、立体化的教育培训模式。一是注重培训效能,形成干部教育分类体系。坚持“重要岗位重点培训,紧缺人才优先培训,专管员全面培训”,对各类业务能手、综合岗位人员进行分层培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等活动,实现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提高教育培训效果。二是注重现实需要,形成干部教育的知识体系。紧紧围绕规范化建设和干部职工队伍业务素质实际,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主要突出法律法规、机算机应用等内容,培训前要深入实际,摸清干部职工的实情和需求,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的深度和侧重点,使培训内容与参学人员的业务素质相一致,与参学人员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满足基层XX

工作需要。

篇3:培训思路改进报告

一加强教材体系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天津行政学院按照十八大以来形势任务的发展要求, 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公务员教育培训中坚持按需施教方针, 以提高公务员素质和行政能力为核心, 以公仆意识、政府管理、依法行政为重点, 积极构建具有行政学院特色的教育培训布局, 稳步推进公务员教材体系建设, 先后完成培训教材20余部, 充实和丰富了公务员培训内容, 为公务员教育培训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教材体系建设中, 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按照立足全局、总体设计、分步推进的要求规划和部署教材体系的建设工作

天津行政学院高度重视教材体系建设工作, 注重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加强对工作的周密研究、科学规划和全面部署。院领导多次组织召开教研部联合会议, 听取教师对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明确提出全院教材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和具体要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教材的编写、出版及使用给予大力支持, 统筹划拨必要经费, 努力打造适应当代公务员需求、具有行政学院培训特色的教材体系。

2. 按照公务员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要求, 建立学科特色鲜明的培训教材体系

针对局级公务员以培养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提高政府公共行政管理水平为主要培训目标, 教材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的原则, 着重以研究政府工作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 重点开展了关于深化研究式教学方面的教材建设, 以提高局级公务员研究和解决政府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实施中, 学院领导亲自挂帅, 组织全校有关教师集体公关, 先后编制了应急管理培训系列电子版教材, 如抗震抢险等教学光盘。针对处级公务员以培养提高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应急管理等岗位胜任能力为主要培训目标, 着重开发政府机构改革及职能转变、公共服务、领导科学、经济管理、公务员现代培训方法等方面的教材建设, 并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作为教材内容, 组织有关教研部门编写案例教学的专门教材, 积极推进案例式教学。针对初任公务员以培养和树立公仆意识、提高办文、办事、办会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教材建设工作中, 着重加强公务员培训基础性教学研究和教材开发建设工作, 重点开发和编写公务员初任系列培训教材, 提高公务员的任职适应能力。

3. 按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要求, 建立多领域的培训教材体系

《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提出教育培训应当在教学布局、学科体系、班次设置等方面形成行政学院的特色。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天津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教材朝着开放性和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努力为打造培训品牌、突出培训特色、提高培训质量服务。一方面努力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培训教材体系。根据教学需要, 天津行政学院教材建设采取综合开发利用的办法, 不断完善通用教材、专题教材、案例教材和电子音像教材的建设, 编印课程简介、教学大纲、专题资料等, 建立特色鲜明、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教材体系。另一方面, 按照开放性办学的要求, 积极开展境内外公务员培训交流的教材建设。近年来, 天津行政学院承担国家公务员局培训项目, 先后开展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培训管理者培训、中西部地区新任地 (市) 人事局长培训、中西部地区应急管理干部培训等工作, 还承担了多期韩国仁川广域市公务员研修班培训工作。为保证培训质量, 行政学院有针对性地编印了相关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培训资料、电子音像教材及中韩双语培训教材等, 扩大了公务员培训影响, 打造了公务员培训品牌。

二当前教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

教材体系建设是体现行政学院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 是实施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最基本的工具, 也是衡量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结合近年来天津行政学院教材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与公务员培训的实践要求相比, 还存在一些难点。一方面, 课程多半采取专题讲座的方式, 而每个专题常常是多本书的浓缩、跨学科的升华、实践经验的提炼, 容量非常大, 对教材编写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公务员培训的能力素质要求在不断改变和提升, 教材编写往往存在滞后现象, 难以做到与课程同步发展。

另外, 天津行政学院在教材体系建设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材体系建设规划有待修订和完善, 重视程度相对来说还不够, 投入和支持力度需要加强。二是教材体系建设同学科体系之间的有机衔接、统筹协调还不够, 教材的关联度有待于提高。三是教材建设在紧密结合干部岗位职责要求方面还有距离,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干部特点, 存在教材使用“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样齐”的问题。四是部分教材内容滞后, 不能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适应时代要求、结构合理、方便实用的教材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推进教材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路

1. 重视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和管理机制, 加大支持力度

针对当前教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天津行政学院提高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成立教材建设委员会等机构, 发挥对教材建设的指导作用, 推进教材建设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根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形势, 结合学科优势和课程设置, 深化教材建设体系建设, 制订目标任务、实施计划, 明确教材体系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近期工作重点。三是加强对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 建立健全对教材建设的监督、检查与管理机制。四是建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 加大教材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 完善重点教材研发的激励机制。

2. 注重分层次分类别要求, 提高针对性

根据分层次分类别的培训要求, 规范编写不同的教材, 提高培训教材使用的针对性。一是对不同班次, 不同学员对象, 应充分考虑学员的差异性, 使用教材应当有所区别, 避免“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 不同班次使用相同教材的现象。二是以班次设置为横坐标, 以课程安排为纵坐标, 结合学科建设重点, 重点建设公务员初任培训通用教材、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通用教材、厅局级领导者素质与能力通用教材等, 以及有关于科学行政、依法行政、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教材。三是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在抓好重点教材建设的基础上, 围绕提高学员素质、拓宽学员视野编写和选配好辅助教材, 形成比较完备的教材体系, 更好地适应不同教育培训的要求。

3. 结合干部素质能力需求, 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理论创新

教材与纯粹意义上的科研成果不同, 它需要面向学员, 立足于推进科学发展和政府建设、政府工作的实际, 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 教材建设既要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 更应研究学员的需求, 紧密结合学员提高素质能力的要求, 解决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着力进行理论创新, 体现理论的前瞻性和对现实的指导性, 抓紧编写反映党和国家最新发展战略的重点教材, 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二是及时将政府管理创新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材编写计划, 更好地服务于公共行政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高公务员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三是突出实用性, 体现时代性, 满足公务员更新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需求。

摘要:本文以天津行政学院为研究对象, 认真总结教材体系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以及当前教材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教材体系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以期为全国其他行政学院教材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教材体系,做法,问题,思路

参考文献

[1]单雨森.论加强党校教材的质量建设[J].理论导刊, 2001 (1) :32~35

[2]雒建子.浅谈省级党校教材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 1997 (2) :12~15

篇4:创新思路 改进方法

一、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的方法

1.说服教育,以理服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要解决职工的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只能采取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要因人施教,提高思想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际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针对不同人的特点和不同的思想问题,因人施教。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文化水平、生活经历、接受能力、生活习惯、性格特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做思想工作必须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决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要说理透彻,相信事实会教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以理服人的工作。要做到以理服人,必须说理充分透彻。要说服教育人,还必须掌握充分的事实,相信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2.关怀体贴,以情感人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情真意切,情理结合。如果理和情不结合,即使道理说得再对,也不能打动人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同样是讲道理,有的人讲,群众就爱听,乐于接受;而有的人讲,群众就不爱听,不乐于接受,甚至很反感。群众不爱听的原因之一,就是讲的人和群众没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群众不信任他。

为了和群众能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们政工干部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经常深入群众,密切群众。要熟悉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建立起真正的鱼水关系。②要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③要尊重、信任群众,寻求思想教育的“共鸣点”。

二、树立榜样、典型示范的方法

抓典型,树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传统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这一好传统,进一步搞好树立先进和典型引路的工作。

1.要善于发现典型、实事求是地宣传典型

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我们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典型樹立起来后,就要加以事实就是的宣传,以先进典型来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树立典型必须要有群众基础,他们的先进事迹必须是真实的、群众公认的。在宣传上,要坚持实事求是,力戒浮夸,不讲过头话,也不要护短。

2.要教育人民正确地对待典型

先进典型树立起来后,首先要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逐步形成一个学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其次要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典型经验时,不要照抄照搬,而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加以应用,以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主要是学习他们的高尚精神,以激励自己进步,而不要简单模仿,搞形式主义。

三、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

协调人际关系,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了解人际关系产生、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才能对工作对象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使人民之间以及自己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协调的关系,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创造一个良好的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实践证明,协调人际关系不仅要有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而且要掌握协调人际关系的方法。具体来说,主要掌握以下四种方法:第一,要掌握自我角色调试法。每个人都是以特定的角色和别人进行交往、建立人际关系的。其行为是否符合这一角色的特定规范,对人际关系影响很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帮助教育对象进行角色认知,强化角色意识,使其包括称谓、举止、谈吐等在内的角色行为都符合自己所任角色的规范。第二,要掌握对应角色心理换位法。在人际交往中,两人如果不好互相理解,产生隔阂,势必影响团结和合作共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进行心理换位。即置身于对方的地位来考虑对方的想法和感情。实践证明,只有引导人际交往中运用角色心理换位法,才能帮助他们搞好心理沟通,达到互相理解,消除隔阂,增进团结的目的。第三,要掌握人际交往控制法。就是说,要帮助教育对象控制人际交往的频率和深度,宜多的则多,宜少的则少,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第四,要掌握人际结构重组法。就是说,对于那种不良的、恶化的人际关系,可视情况帮助打破原有的关系,建立新的关系,使人们能生活在一个团结和谐、积极进取的良好人际环境中。

篇5:培训思路改进报告

一、形势与现状

(一)、目前我区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形成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市委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干部大教育大培训工作,要求从开始五年内,每年抽调五分之一左右的在职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力争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市在职干部普遍轮训一遍。中央和省、市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的要求越来越严,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越来越重。据统计,到月31日止,我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共有干部4655人,其中党政机关干部732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332名,专业技术人员2935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83名,其他干部977名。按照干部大教育大培训提出的要求,每年需培训干部1000名左右,五年内才能够使全区在职干部普遍轮训一次。而-年,我区培训各类干部的总数为2886人次,平均每年培训720人次,其中多数是短期业务培训班,时间大都在三天以内。按目前这个培训规模要完成干部大教育大培训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2、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衡量一个培训班搞得好不好,要看是否具备“三个意”。第一是看有没有意思。就是说培训的主题、主旨、主要内容有没有意义,对于培训的组织管理者来说,一定要有选题方面的眼光、形势判断的能力等。第二是看有没有意趣。就是说,组织一次培训从形式上讲要生动活泼,讲授者要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使参训干部不仅得到知识充实,而且感到轻松有趣,而不是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第三是看有没有意境。就是说我们的干部接受了培训之后是否感到意味深长,能够受到很大的启发,对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才叫有意境。但是,我们目前的干部培训,多数培训的方式比较陈旧,以课堂灌输型的教学为主,难以做到使我们的干部接受培训之后感到意味无穷,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二)、干部对现阶段教育培训的需求

调查表明:目前,我区科级以下干部对培训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建立开放式培训工作新机制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在的迫切需要。

1、培训内容需求上的多样化(见图1)

主要表现为“四多”,即:对推进改革和发展所需知识的需求多,对参与国内外竞争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的需求多,对系统理论学习的需求多。在被调查者中,81.2%的干部希望能熟悉法律法规知识,76.4%的希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71.3%干部的认为需要尽快掌握1门以上外语,68.9%干部的感到急需补充金融财税知识。其他的如科技知识、领导科学等的需求率也在50%以上。需求的门类之广、科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

2、培训形式需求上的多样化(见图2)

在调查中,广大干部要求实现在培训形式上体现四个结合,即脱产学习与在职自学、专题讲座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调研、考察学习、专题研讨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电化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外办班相结合。在被调查者中,87.5%干部的认为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短、平、快”式脱产学习, 效果较好;46%干部的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开展的电化教学方法,认为应该继续扩大。

3、培训基地需求上的多样化(见图3) 基地是培训的载体,基地办学的水平直接制约着培训的质量。调查中,广大干部提出了以党校为主体,多种基地并存的多样性需求。75.6%的被调查者认为,政治素质是干部素质的灵魂,党校是培训政治理论的主渠道,其主导作用应得到充分发挥。39.5%的被调查者认为,适应干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的需要,应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先进的办学条件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开展系统的针对性培训,提高培训档次水平;63.4%的被调查者认为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专家领导型教师讲课的效果最好,应鼓励和引导教师向这个方向努力。

(三)、目前我区干部参加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

1、以来,参加过上级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一周以上教育培训情况(见图4)

从被调查的200名干部的情况来看,近四年来,76名干部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占到38%;61名干部参加过一次培训,占到30.5%;39名干部参加过两次培训,占到19.5%;24名干部参加过三次以上培训,占到12% 。

2、干部目前未能按要求参加教育培训的原因(见图5)

从被调查的200名干部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干部没有参加教育培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单位经费不足的80人,占40%;工作忙,没有时间参加培训52人,占26%;认为培训内容和实际工作脱节40人,占20%。

3、干部对政治理论、法律、经济知识及本部门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见图7)。

从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的200名科级以下干部中,对政治理论、法律、经济知识及本部门专业知识精通的20人,占8%;熟悉的39人,占16%;一般了解的147人,占61%;不太了解的35人,占15%。绝大多数干部认为在任职中普遍感到自己对政治理论、法律、经济、科技知识掌握不多,了解不深,需要不断切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问题与困难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当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很大成绩,但离落实干部大教育大培训战略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篇6:转变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

——“读书月”活动心得体会县商务局陈海燕

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正从保增长,转向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

招商引资进入新的阶段,旧的招商思路和招商方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比如说:“全民招商”高耗低效,退税让利导致恶性竞争,“零地价”让征迁工作难以开展,“推介会”招商针对性弱,流于形式。驻外招商小分队无法对接高端,招商成效差等。

目前,针对各地招商,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导致招商投入和招商效果形成了一定的反差,或者说,远低于期望值。一是对于产业招商认识不足。对于地区重点产业的定义过于宽泛,没有深入具体的研究,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对于产业招商,往往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例如:据报告,就国内而言,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热情的双重刺激下,中国光伏产业已经经过了5年的野蛮生长,太阳能电池产量连续5年翻倍增长,2008年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目前已膨胀至500余家,中国光伏产能过剩50%以上。也就是说,有些产业我们刚刚涉足,处在起步区,但对于全球市场来说,已经过剩了。再低水平上一些小项目,是没有多少前景的。

二是招商的专业化信息化水平低下。对于招商对象,世界500强,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没办法开展针对性的拜访。国内500强,高端领导层也难以安排约见,即便是有了个别线索,也是蜂拥而至,竞争盲目而无序。对于中小型招商对象也缺乏初步的判断和比较。签约的很多项目迟迟不能动工,往往是项目本身实力不够,一些小企业存在“圈地”待涨的理念。

招商引资是一个复杂且极富专业性的系统工程。招商引资能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优化区域经济资源配臵,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在当前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招商引资仍然是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的。

针对招商引资现状,结合我县实际,对于如何转变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提以下几点粗浅之见:

(一)要有产业地图式招商理念。铜陵区域面积和人口都比较小,如果什么都搞,就会没有特色,也就没有优势。同时要淡化政策优惠为导向的“招商”,要突出以产业环境来降低成本为优势的“选商”。“拼政策、拼资源”式招商思路要尽快转变。对于三产招商,要强调规划引领,侧重测算和评估,立足于准入制,城市综合体项目不可盲目无序开发。明确产业定位。结合我县的资源禀赋,结合全球科技升级和产业变迁态势,明确我县的主导产业定位。铜陵地阜物华,铜文化源远流长,是安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铜陵有色“双闪”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70亿元,利税11.7亿元。铜基新材料产业应定为我县首位产业,打造国际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电子新材料产业可作为我县梯度层次产业链。战略性物流产业是我县的一个薄弱环节,已经开始影响我县的纵深发展,经济增长需要县内和周边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大力发展战略性物流产业也应当作为我县产业

招商的一个着力点。同时,加快引进总部经济、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重大项目,为现代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明确产业定位才能有产业地图式招商方向。明确产业规划。对于金桥园、农业循环园、东部城区、凤凰山景区要有明确、详细的战略规划,包括现状分析、发展战略、产业定位、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建议项目、环境影响、实施方案等。并且制作成地图式图样,专业招商人员要人手一份,大家都要做到耳熟能详。明确产业规划才能有产业地图式招商路线。明确产业目标。要对主导产业的细分产业深入调研,了解结构、市场、技术升级路线、知识产权分布态势。根据本地条件和该产业的对接点,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中央企业、行业100强企业、投促机构、商协会等为重点,通过科学分类、详细整理、系统筛选,形成招商的目标公司名单,并对潜在投资者进行分析和锁定。明确产业目标,产业地图式招商才能有实施路径。

(二)要采用全新的推介方式。

我县位于上海和武汉,南京与九江的正中心,地处长江经济带,安徽省皖江城镇带和安徽省南北中心发展轴线上,具有全国承东启西的优势区位,对外交通已经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并举的运输格局,九华山机场距铜陵只有20公里,铜陵作为皖中南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的格局正在形成。制作专业招商PPT。对一个区域招商的整体推介,需要一个更直观,更快捷的方式,需要“点、线、面”的综合立体效果。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法让招商对象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该区域有一个直观、立

体、综合的印象。编制个性化的招商PPT。分一、二、三产业编制个性化的招商PPT,可以提高招商的精准度。针对不同招商对象,不同招商项目也可编制特定的招商PPT,可以从多方面推介比较优势,精准、高效地锁定投资者。

(三)要落实招商合同约束机制。

目前,我县存在土地指标少,部分项目签约后迟迟不能开工,部分已开工项目停产的现象。要完善招商合同约束机制,提高招商成效。用投资强度约束用地规模。以投资强度为指标,控制企业用地规模,破解用地瓶颈制约。合肥市长丰县规定投资强度已经达到亩均400万。用保证金约束项目开工时效。项目签约后,根据占用土地的多少和投资额的大小,收取一定的保证金,并约束项目开工和竣工时效。对于完全由于投资方原因,严重延误开工和竣工时效的,可终止合同,追究违约责任。同时,鼓励企业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建造多层标准厂房。鼓励企业技术进步、自主创新、做大做强。

(四)要提高招商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对接招商,侧重和当地政府、开发区以及商会和重点企业建立良好的稳固的合作关系。可以“请进来”利用节会统一推介,也可以“走出去”登门拜访针对性推介。可以和一些大的招商平台,比如中国招商引资网建立委托式招商,网上招商最显著的特点是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操作简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发挥网络优势,使招商引资工作延伸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这是最优化的选择。双方可以签订协议,要有实质性的约束条款。要紧盯省市招商机构,共享招商信息。

高端对接,精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

篇7:转变思路 改进方式 积极作为1

—关于分级管理体制下做好工商质监工作的思考

体制调整对工作新机制的建立有了新要求、工作方式转变对目标任务完成有了新要求、分级负责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了新要求、行业指导对落实部门监管责任有了新要求。我局面对工商质监体制改革,打破传统的路径思维,着力研究解决体制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新举措,用崭新的工作面貌和工作方式,保证工商质监职能高效履行,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一、体制调整对工作新机制的建立有了新要求 工商质监体制调整后,首先要解决指导思想问题。工商质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发展,围绕深化改革、加快转型、服务发展思考和谋划工商质监各项重点工作,把心思集中到工商质监事业改革发展上,把力量凝聚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其次,要加快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加强顶层设计,靠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实现质监业务和服务整体推进,尽快实现由单一监管向服务监管并重转变,努力在注册登记、商标广告、市场监管、非公党建、质量安全、产业升级、标准提升、名牌培育、检验检测等方面服好务,切实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第三,要保持工商质监各项业务工作的统一性。坚持条块结合,巩固垂管以来建立起的业务工作体系,注重研究能发挥分级管理优势、符合具体工作实际的新制度、新措施,使新体制下工商质监各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第四,要针对分级管理后可能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抬头,通过开展重点专项打击假冒伪劣行动,实行跨区域联合执法,查处大案要案等措施,切实维护执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二、工作方式转变对目标任务完成有了新要求 实行分级管理后,我局作为政府的工作部门,开展工商质监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将更加灵活多样,内容和任务也更加具体繁重。从工商质监工作的责任、目标、任务来讲,共同目标是服务大局、促进发展。但是,由于工作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过去是“条式”管理,上级工商质监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大多靠下级工商质监部门单独完成,平时与地方政府联系也不够紧密,地方政府对工商质监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致使一些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了折扣。分级管理后,实行的是“块式”管理,在落实质监目标任务上靠的是当地政府去整体推动落实,地方部门之间会更加重视协同配合,为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如果不能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当地政府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要求工商质监部门增强质量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既要胸怀发展大局,又要立足当地实际;既要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又要抓好微观事务落实,把上级工商质监部门的业务要求同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更加主动有为地发挥好地方党委、政府统揽全局的作用。

三、分级负责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有了新要求] 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说到底要靠企业来实现,只有企业真正担负起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把质量安全的理念和要求贯穿实施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才有可靠基础。实行分级管理之前,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这一任务一直靠质监等相关部门来落实,一些企业由于安全意识、内部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不到位等原因,不能主动落实主体责任,而质监等部门受职责所限,往往只能是督促,缺乏相应的惩戒措施。实行分级管理后,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对象发生了改变,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必须依靠政府和企业“双轮驱动”,各级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做到统一调度、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着力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有利于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级责任部门根据行业监管职责,建立起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行为规范、保障有力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这样一来,企业才能消除认识上的偏差,才能正确看到产品质量安全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质,才能主动落实主体责任,才能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篇8:改进党务政务报道的思路

一、解放思想激活力

解放思想是一种胆识和勇气, 需要广电媒体打破惯性思维、突破固有观念、冲破陈旧认识, 在新闻理念、宣传管理、报道创新、管理机制、激励手段等方面锐意改革、大胆创新, 从新闻宣传坚持正确的方向,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出发, 特别是针对敏感问题、突发性事件的报道, 努力把宣传纪律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 转变观念, 主动出击, 及时、准确、适量地给予报道, 从而有效遏制谣言, 维护社会秩序, 推动政府工作。

二、改革创新增效力

当前广电新闻宣传面临很多新问题, 必须勇于变革、勇于创新, 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以更高的立意、更广的视野、更大的力度, 解决宣传质量效益不高、宣传手段形式不新、宣传队伍素质不齐等问题, 推进更深层次的新闻宣传改革创新, 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 增强报道的针对性。

广电媒体应注重对民情、舆情的科学调查和研究, 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了解舆情, 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 有的放矢地开展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更多地报道贴近实际、源于生活、来自群众的鲜活内容, 采用群众乐于、易于接受的形式, 敢于并善于触及热点、引导热点, 提高针对性, 提升吸引力, 增强感染力。

2. 增强报道的实效性。

一是改进、加强党务政务信息报道。要强化党务政务信息是“财富”不是“包袱”的观念, 按照新闻规律适量、得当地报道, 按照新闻价值的重要性和与百姓生活的相关度确定不同的报道规模和方式, 善于发现党务政务信息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 运用有新闻性的个性化语言, 发掘有震撼力的场景场面, 使得党务政务报道活化、细化、具体化。二是改进、加强会议新闻和活动报道。巩固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改革成果, 定细则、抓落实、勇创新、防反弹, 彻底改变会议报道时段较长、面目枯燥、内容空洞等问题。三是改进、加强典型报道。“有缺点的典型更真实”, 典型宣传要可亲、可敬、可信, 避免模式化、概念化和高大全, 要实事求是, 不拔高, 少而精, 多从平民视角着手, 充分挖掘人物的个性特点、个性色彩和时代特色, 将其人性、亲情、局限性得体地体现出来, 使得典型报道更加多样、有层次。四是改进、加强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要快速、及时、准确, 既可以满足群众的知情渴望, 又可以及时阻断小道消息的四处传播, 减少负面效应的发酵放大,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3. 增强报道的及时性。

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如果受众从主流媒体上得不到消息或不能及时得到消息, 就会通过网络、口头传播, 甚至通过接收境外电台、上境外网站等方式, 获取有关信息, 并且有意识地与主流媒体的报道进行比较。如果人们从其他渠道得到的不是真实准确的报道, 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形成负面舆论。传统媒体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 就能先声夺人, 回应社会关切, 抢占传播先机, 赢得话语权、主动权。

三、坚持贴近添魅力

上一篇:日记200字 下棋下一篇:关于鄢陵县花木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