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导论学习报告

2024-08-25

材料导论学习报告(精选8篇)

篇1:材料导论学习报告

材料导论学习报告

大千世界,材料无处不在。从食物到衣服,从建筑材料再到交通工具,材料的应用渗透于我们的衣食住行,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每一次的科技创新和进步都离开各类材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一次材料的创新也必将带领社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因此材料学科的发展尤为关键,对材料专业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也就显得意义非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利用材料和创新材料并将其应用到生活生产,由此推动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的石器,到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从充当货物流通硬货的金银铁,再到传播文明的纸张„„材料的巨大作用和影响令人由衷惊叹,也让一代又一代的材料人对材料学科衷心热爱。

通过几周以来的材料导论课,我逐渐加深了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也更加热爱这个专业,并且为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无比自豪。刘雪峰教授生动具体的课程让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充满了信心,也充满了学习的动力。

金属材料在现在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任何一种材料能够全面取代钢铁材料,因此钢铁材料仍是经济进步、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钢铁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质量稳定,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回收率高。钢铁材料的应用几乎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层建筑,大型载重桥梁,石油天然气管道,工业机械,精密仪器,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等,无不展示着钢铁的巨大作用。然而,传统钢铁在性能上存在着诸多缺憾,在应用上也很有限,人类社会对钢铁的加工使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创新开发具有各种良好性能,拥有具体应用领域的钢铁材料迫在眉睫。新型的钢铁材料必将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可持续多利用的材料。钢铁材料还需要不断的发展,我相信它发展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

生物仿生材料可说是材料学科的“新贵”,它的应用能够直接保护人类安全,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仿生材料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生物系统建模与仿真,生物医学计算机成型,人工器官,组织工程以及相关的器件研制。当生物仿生材料被应用到医疗用途时,不仅要考虑到材料自身的性能是否符合医疗要求,还要考虑到材料与人体的排斥性和相容性。例如人造骨骼,就是以钛合金为原料制成,钛合金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越,耐热性优良,同时无毒,质量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以来最为理想的制作人造骨骼的金属材料。还有人造血管,心脏起搏器等等,都是生物仿生材料的杰出应用。生物仿生材料如此直接的造福于人类,它的开发研究当然的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和支持。

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性质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新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从而满足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抗腐蚀等一系列具体严格的性能要求。功能材料主要是利用材料本身具有的电效应,磁效应,光热效应等,实现某种具体的功能。比如广泛用作信息传递和储存的半导体材料,用于自动控制的光敏材料和热敏材料,国防上用于制造隐形飞机,最大限度吸收电磁波的隐身材料和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材料创新已经成为材料学科最有活力的领域,材料创新是体现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指标。新材料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基础和先导,正是由于它的广泛应用,使它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称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国家也对此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的政策。这是对研究材料科学的人们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以上所提及的只不过是我有限的知识里面稍微有所了解的,见识之浅薄实在难以讲述材料学科的包罗万象,意义非凡。不过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仅仅从上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便已经分明地表现出了材料学科应用范围之广,应用意义之多,研究前景之好。材料学科是当之无愧的“当今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材料学科今后还会受到更瞩目的关注。

我还了解了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P的核心是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参与SRTP本质上是参与研究性学习。参加这个项目,可以通过发现问题,激发创新思维,独立完成课题等过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体验到研究性学习的乐趣。看到学长学姐们参加SRTP项目,听过自己不断的探索,有所成就,获得市级乃至于国家级的奖项时,我对他们感到由衷的敬佩和羡慕。SRTP是一个相当好的科研实践项目,即使你最终并不能得到什么明确的研究成果,但是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身是快乐的,这会是一个锻炼能力的过程。或许参加项目时,你的专业知识欠缺,但是你会想着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认真分析整合,提出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这便是一个能力积累的过程。我对未来我的SRTP项目有了无限的憧憬。

众所周知,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国内可说是独领风骚,在世界上也是赫赫有名,拥有良好的名誉和影响。作为学院新的成员,新鲜的血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踏实的学习精神,优秀的创新精神,严谨的科研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学院需要有大师,也需要有合格的优秀的后起之秀。只有这样北京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才会永远大旗飘扬,中国的材料学科才会永远人才济济。有鉴于此,这对我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学习要求。刘雪峰教授的课程不仅丰富了我对材料学科的认识和了解,更让我学会了如何妥善解决问题,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在一次上课前,全班同学因为以讹传讹,都坚信本节课程有调整,所以未能按时上课,耽误了教学进程,刘雪峰教授称这是一次“教学事故”。最初的时候不以为然,觉得“教学事故”的程度过于严重,后来才明白这并不是如何夸大的严重的说辞。耽误一堂课程看似不大严重,实则反映出了同学们处理问题能力的欠缺和责任意识的欠缺。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假使有一位同学对“课程有调整,本节材料导论课不上”的说法产生怀疑,并向教授询问传言是否为真,那么这种低级的错误一定不会发生。在处理任何问题的时候,绝对不应该只是听信他人,当自己心怀疑虑的时候应该认真求证。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应当如此,假使以后我们成为了材料学科的研究者,实验研究时应当是如此。这是一种不人云亦云的优秀品质,是严谨求实的人生态度。

还有一次上课时教室没电,上课之前已经有多位同学早早到了教室,可是没有人发现教室没电,或者说已经发现了教室没电但是懒得去处理,就在座位上坐着等上课。这是我们同学们的错误。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应该自己想办法积极解决,而不是等着别人来解决。就像是学习上遇到了难题,应该自己解决;研究的课题遇到了问题,应该自己查找文献,多方求证;工作是遇到了问题,应该积极学习,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解决。教室没有电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找楼下相关的负责人员询问情况,一起处理,然后正常上课。教授对我们的批评恳切,是良师直言。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独立生活工作创业的大学生而言,出现这种情况着实不该。

教授的课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材料科学相关的知识和介绍,更多的是对同学们学习,做事和为人的谆谆教诲,这点令我映像尤为深刻。有同学曾经在课下戏言:“这哪是上课啊?分明是听教授讲做人道理了”。实则不然。在刘雪峰教授的授课之中,我才真正感受到教授的风采。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是引导我们的品质走向优秀,人格走向健全。短短的几堂课,我深刻体会到了身为一个大学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自主解决问题。不再像高中一样,要做好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篇2:材料导论学习报告

在大学中已经生活了半年,慢慢的学会了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与此同时,对未来的憧憬和构想也开始逐渐在心里萌发。很庆幸地能够参与创业精神导论这门课程,通过近8个星期的学习与交流,个人觉得收获很多。不仅了解了创业的刻苦艰辛,也懂得了创业的享受和快乐。

在我个人看来,要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必须拥有过人综合素质。这便称为创业素质,它是一种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和人格在内的复杂结构,一种综合性的主体因素。通过总结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我自己把创业者所需的素质总结为十个方面:诚信;自信;勇气;领袖精神;富有分享心;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创新精神;魄力;敏锐眼光。这十点在我看来不仅仅是重要的,更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创业者能够完全拥有这十个方面的素质,那么他的前进之路才会一帆风顺。

我从小时候就喜欢创新发明,长大后接触了经济方面的事物后,便很喜欢公司与企业。常常有空便看看第一财经的节目,深深地被很多中国创业者创业的历程所震撼,被他们的风采和魅力所折服。于是,想要创业的想法在我心里萌生,我希望能够通过我自己的努力来完成我的目标。

当然,要想完成目标、成功创业,就得具备我所说的十大创业者素质。纵观我的综合能力,自认为虽然具备一部分的素质,但是还是有缺陷的地方,值得我日后去学习。接下来我就针对我的突出点,我的不足处,以及准备将来如何对应差距来展开。

首先想要大言不惭的是个人认为自己在诚信、自信、社交能力、创新精神、魄力方面较为有优势。这些优势的产生跟自身的经历无不存在着极大的关系。下面就进行对优势的分析。诚信:作为一名大学生,从小开始就一直接受着诚信方面的教育,在这方面相信大多数拥有优良品质的大学生都是可以具备的。现如今市场经济已进入诚信时代,诚信,作为创业立足之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正日益成为企业的立足之本与发展源泉。要知道不守“诚信”,或可“赢一时之利”,但必然“失长久之利”。反之,则能以良好口碑带来滚滚财源,使创业渐入佳境

信心:小时候成绩一直较为优秀,在班级中声望不错,经常会参与些重大活动的安排。所以在自信方面一直不错,对自己的能力等方面也蛮有信心。不过我们也得认识到,对于创业者来说,自信,不仅仅是对自己要有信心,还是对未来要有信心,像日本八佰伴集团创始人和田一夫开始时仅经营一家小水果铺,还被一场大火烧得赤手空拳。但是,在“不摧毁旧的,就不能建设新的”信念支持下,他最终东山再起,成为名噪一时的创业家。这例子就鲜明的说明了自信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未来的信心,只有拥有它,创业者才可以发挥无限力量,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所以所有的创业者要坚信成败并非命中注定而是全靠自己努力,更要坚信自己能战胜一切困难。在这点上我觉得还是有差距的,希望在日后能够不断地勉励自己,不断地战胜困境,并培养一种明智的乐观精神。通过这些方面来提升自己更高层次的信心。

社交能力:我是一位健谈的人,喜欢广交朋友,无论是在学校中还是其他领域都有一定的交友圈。所以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还是较为看好的。不过我们还是要意识到社交能力在创业中的作用,并好好加以利用,就举一个例子吧:北京大学中国金融投资家俱乐部的成员就包括投资公司老板、证券商、银行家以及政府部门金融方面官员,他们手中掌控着1200亿元资本和无限商机。因此可以看出 “朋友经济”在招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人脉圈已经日益成为创业信息、资金、经验的“蓄水池”,有时甚至在商业活动中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功效。所以交友归交友,但是不能交一个、忘两个,要让每次交友都充满意义。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一份“友人信息表”,通过这份资料来记住每位朋友的资料。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创新精神:我之所以选择了工科,主要便是因为小时候对制作的着迷。从小学开始便一直参加小制作等项目,常常喜欢制作一些奇妙新颖的东西,而且在平日里想法点子也是层出不穷的,喜欢充满新生的想法,这点应该大致可以归为创新精神吧。要知道在企业中,创新是创业成功的维生素。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缺乏创新的企业很难站稳脚跟,改革和创新永远是企业活力与竞争力的源泉。

魅力:在魅力这点上的优势也是近期才发现的,我在大学初期加入了学生联合会某一部门,在近一年的工作下来之后,获得了同事至部长到主任的好评,其中有点就是有较强的魄力,表现在我对于事物的果断,我认为这对我的未来创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性格可以在让我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创业界做到发现新生事物,强烈的探求,敢于冒险,果断地尝试四点。

上述只是自认为的一些优势,但是,我的不足和缺点还是有很多的,在上述之外的另5个创业者素质方面上,我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还得需要我去进行克服与改善。

勇气:作为90后,从小就生活在爸妈的温室之下,虽说三年的离乡生活让我变得更加自主,但在勇气方面觉得自己还是有些不足,对一些事容易过于考虑,造成畏手畏脚,不敢直面困境,但是这点在创业中却是大忌。因为我觉得创业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跌打滚爬。

只有在失败中不断积累经验财富,不断前行,才有可能到达成功彼岸。就像美国3M公司有一句关于创业的“至理名言”: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必须有勇气直面困境,敢于与困难“接吻”。因此,我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挑战自我、面对困难来提升自己的勇气,做一个敢与失败作对的人。

领袖精神:这是一种创业的无形资本 一只狮子领着一群羊,胜过一只羊领着一群狮子。这一古老的西方谚语说明了创业者领袖精神的重要性。企业成功离不开团队力量,但更多层面上取决于领导者本人。创业者是企业的一面精神旗帜,其一言一行都将影响企业的荣辱兴衰.企业文化被称作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而企业文化精髓就是创业者的领袖精神,这是凝聚员工的一笔“不可复制”的财富,更是初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这点上我觉得我还是有差距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带领一个团队的经历,虽说有时候喜欢做事打头阵,但这与领袖精神却是差之千里的。因为领袖不仅仅要身先士卒,带领团队,更要协调好整个集体,让每个人能够各尽其职、全力做事。在这点上还是十分难的,是要日积月累的,通过日常里经验、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自己对一个团队的掌控力。

富有分享心:每一个人都会有自私自利的想法,而作为一名企业家、商家则更会把利益套牢在自己手里。但在创业上却不同,分享心就好比创业成功的催化剂,是构成诚实、良好商业氛围的重要因素。作为亿万富翁的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住在一栋简朴的房子里,却为许多大学和公益基金会捐了无数款项。正是因为他有一颗和社会一起分享财富的心。要做到在分享心上的提高对于我个人来看是比较困难的,不是说我没有分享的心,而是说

合作能力:趋时避害形成合力 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季琦告诉青年创业者,“携程网”的成功,除了抓住当初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有一个良好的创业团队是关键。“携程网”的团队成员来自美国Oracle公司、德意志银行和上海旅行社等,是技术、管理、金融运作、旅游的完美组合。大家在一起创业,分享各自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避免了很多创业“雷区”。

篇3:《新材料导论》教学探索

《新材料导论》首先要介绍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因为是非材料专业的课程, 学生以前没有学过有关材料科学的知识。所以首先要打基础, 介绍一些有关材料科学的最基本的知识。包括材料发展的历史、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键、材料的晶体缺陷、原子的扩散、二元及多元相图及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当然这些内容不是全面详细地学习, 一是没有必要, 二是课时远远不够。教学的目的是学生对于材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可以了。一开始通过对人类历史随着材料的发展而进步, 到现在这个社会, 新材料是构成这个新社会的基础。先进材料和先进材料工艺对国家的生活水平、安全及经济实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先进材料是先进技术的奠基石。材料科学与工程对影响美国经济及国防力量的重要工业部门的兴旺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 新材料和新材料技术能够切实充分发挥推动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作用, 就不仅仅是材料科技工作者所能完成的, 开发和使用材料的能力是衡量社会技术水平和未来技术发展的尺度。开发新材料是材料科技工作者的任务, 但仅仅研制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还远远不够, 只有当新材料被广泛应用, 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为, 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是所有工程的各个领域及其设计部门的任务, 而准确判断与资助优先发展方向又是政府的职能。所有这些, 都应建立在相关人员对材料的总体把握与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显然, 这就要求从所有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到政府官员都要对材料全貌有比较正确的了解。接着导入几个实例, 如神七、登月计划等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撑, 飞船2/3的性能靠材料 (高温合金、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结构材料)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身穿“鲨鱼皮”泳衣获得8枚金牌, 创造了奥运会历史。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键、材料的晶体缺陷、原子的扩散、二元及多元相图等内容可以讲的简单一点。材料的性能是着重要讲的内容。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神奇, 在于各种材料性能的多样性。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主要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热处理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等。结合例子对各种性能加以解释, 以提高大家接受知识的兴趣。如钢铁、金刚石、玻璃等材料的硬度是如何区分的?为什么金刚石可以作为切割材料?还有银的电阻率最低, 铝的电阻率大, 为什么常用铝而很少用银来做导体?进而为接下来的超导材料的出现打好伏笔。

其次, 从材料物质性分类, 新材料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从材料功能性分类, 它包括电子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生物材料、各种功能转换材料, 如光电转换材料、热电材料等等。从材料的应用领域分类, 可分为信息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等。我们不能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如此庞大的材料系统一一讲解给学生, 因此需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由于材料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领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纳米科学的飞速发展, 促使材料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新的理论、新材料的发现层出不穷。作为当代大学生, 应该了解材料科学的最新发展状况。在组织教学内容时, 多收集最新资料, 将热点问题带进课堂,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对教师要求较高, 要实时跟踪材料领域世界先进水平, 并且还要将这些热点进行剖析,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帮助学生去理解、分析其原理和意义。这些热点内容所涉及的原理一定要和该课程的教学大纲相适应, 让学生在兴趣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近年来磁悬浮列车得到飞速发展, 大学生对超导磁悬浮有着浓厚的兴趣, 同时对这些领域所要用到的材料也有着特别的感情。鉴于此, 在教学内容中专门安排一节为超导材料。内容包括超导材料的发展、性能、分类、制备方法、应用以及未来超导材料的的发展趋势。通过实验录像, 展示磁悬浮的原理, 说明它的优越之处, 还有超导的其他应用, 如超导电缆、超导储能、超导托科马克等等。这样, 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该课程内容, 并自发地组织课外小组进行专题讨论。通过学习该小节, 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对社会、对人们的生活竟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这是以前没有想到的。因此组织这种教学内容, 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并非《新材料导论》教学大纲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 和我们日常生活接近的可以详细一点, 而另外较远的内容只需要简单提到就行了。我们做到松紧有序, 张弛有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如光学材料、生物材料、各种功能转换材料就可以少讲一点, 而新型陶瓷是这门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新型陶瓷是在传统陶瓷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已形成很多分支, 如电介质陶瓷、铁电陶瓷、压电陶瓷、热释电陶瓷、半导体陶瓷等等。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收集了大量的材料让学生翻阅, 同时也找了一部分多媒体课件, 加大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到尽可能多的材料科学前沿。另一方面, 又从生活出发, 寻找我们身边的新材料, 把我们学到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连接起来, 给大家不断创造惊喜。最后的课程考核方式, 我们选择的是论文形式, 学生们在论文中多次提到了学习这门课程的收获, 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对比, 他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材料世界。

摘要: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新材料导论》这门课程的学习, 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同时又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材料功能性分析之中。

篇4:材料导论学习报告

关键词:专业导论;质量保障系统;教学实践;材料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035-03

一、引言

随着对大学新生开设专业导论课的背景、价值和目的日益充分的探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专业导论课程的设立,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许多教学改革方法和措施。专业导论课主要对本专业性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设置及未来就业前景和领域进行介绍,目的是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兴趣,引导正确的学习方法,规划四年学习计划和未来就业。专业导论课程的授课质量将会影响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质量,甚至外延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课程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必要的。

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是教育部批准2009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基于电子产品制造绿色化和从源头上解决废弃电子产品环境污染问题的行业背景,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企业需求开设了本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培养掌握电子信息制造基础知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和电子废弃物资源化技术,从事绿色电子材料设计与制备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微电子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制造、电子原辅材料制备、电子废弃物处理等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需求。在新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对于新专业建设,应当始终把教育评估的质量观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2009年开始,我校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自编了讲义,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四方面初步建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二、课程目标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是大一新生最早接触到的一门和专业相关的必修课程,1学分,16学时。建立清晰、准确的课程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课程教学必须解答新生心中的三大困惑,即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要“学什么”?毕业后自己能“做什么”?学生学完之后将对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全面的了解,包括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专业涉及的科学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要求。从而使学生更明确大学四年学习目标与内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了解就业方向与领域。

三、课程实施

1.课程教学内容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思想教育、职业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要实现教育和教学双重目标。通过三部分材料化学专业知识的讲解,使学生首先了解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第一部分从什么是材料、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用途、新材料入手,让学生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第二部分包括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容以及学科专业发展过程;第三部分先介绍传统的材料化学专业涵盖的内容,在材料化学专业框架下讲解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的设置背景、研究范畴、专业特点等。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欧盟相继出台了WEEE指令、RoHS指令来应对,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电子产品的绿色设计与制造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本专业的特点就是培养掌握这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性人才。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本专业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开设本专业的意义,在这一部分增加了电子材料概述、电子辅料概述,无公害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三个模块的内容。

针对学生希望知道在我校这个专业能“学什么”,课程重点介绍了本专业培养方案,讲述专业学习的课程体系,也增加了本专业学生所能参加的技能考试所需的知识点。培养方案包括本专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修学年限、毕业与学位的授予、四年课程安排和学分要求。对专业主干课程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作一概括。针对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不同课程的特点,介绍学习这些课程的基本方法。材料化学专业(绿色电子材料方向)有着全新的课程体系,以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课程为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胶体与界面化学等课程为主,增开了电子信息材料、印制电路技术、电子化学品(电子原辅材料)、封装技术与材料等专业课,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和产业链;增加了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毒理学的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和电子化学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危害,以及资源化技术。增加了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制备技术的专业课和绿色电子材料设计的实验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子原辅材料绿色设计和制造技术与制备方法。增加的这些课程与材料化学专业的材料制备/合成、组成,结构、测试,表征、性能,应用的专业课程相互衔接,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

对于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的问题,从几个方面来讲授。第一是材料类人才的现状和需求;第二是已开设环境工程(电子废弃物方向)专业、相关材料类专业的学校以及研究所的简介;第三,结合我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自主创业教育,为本专业学生明晰就业方向,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材料化学导论课程中还设计了专题讲座,包括欧盟WEEE指令、欧盟RoHS指令、PCB与绿色生产,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学生对本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

2.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的特点分析和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本课程的教学难度并不大,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实现多层次、多样化,避免单纯枯燥的讲解。在专题讲座中,邀请有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1~2个报告;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体验式教学,学生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来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成果,比如调研电子原辅材料企业、查找开设材料化学专业的学校等;实践环节方面安排学生参观我校的学生实验室以及各研究课题组的专业实验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感觉。

利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教师通过精讲的方式促进学生对重点概念的理解。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教学法,拟定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有启发性的讨论题目,结合学生课后自己查阅的资料开展讨论。在考核方式上采用期末考试与小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课程管理与评价

1.课程管理

课程质量不仅受静态的课程资源要素的影响,也与课程管理对课程活动进程中的动态控制有关。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包括教师工作的规范管理、学生学习的规范管理和施教过程规范管理。成立了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上好导论课不仅需要统观专业教学体系,还应通晓专业应用领域,同时还要对专业就业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因此,任课教师团队由系主任和两位教授组成。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进程表。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这门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基本要求、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分配,考核方式,教材。教学进程表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分配一学期内16学时课程,每周1个课时的上课内容。所有相关本课程的教学文件每学期进行归档,由教务部门统一管理。学生学习规范包括有学习条件、学习任务、学习要求,有课后作业,接受诚信教育。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必须遵守学校的一切教学管理规定。

2.课程评价

材料化学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评教,督导和同行评议。学生评教和督导听课由学校层面组织,并将结果反馈到学院;同行评议是由学院组织其他教师听课,结果由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反馈给授课教师。此外,授课教师在课程学习期中和期末运用课堂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构成今后改进教学的基础。

五、结语

篇5:药学导论学习报告(最终版)

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大一新生了。而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首先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就是《药学导论》。这门课程是对我们关于药学的启蒙教育,它主要是给我们介绍以后关于药学学习的不同方向以及对药学课程及知识的基本了解,引导我们获得正确的、全面的药学概念。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如下的知识:药物的产生到现今的历史;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药;中药学;药学统计学;药事管理学。

通过老师们生动形象的讲解,我对药学这个专业的认识又深刻了一步。在我学完《药学导论》后,我认为这是一门覆盖范围十分宽广,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是研究药物本身与药物应用的科学。在药物本身性状研究方面,有研究药物自身性质、自身鉴别、自身发展以及管理规律等:而在药物的实际应用方面,有研究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源生物体的互相作用与规律,即药物作用机理毒理和新药研发方向。药学旗下的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对化学这门基础学科有很高的要求。药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对实验素质的要求很高,要求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或者有合作分工的进行实验方案的分析与实验本身的进行,还要有总结实验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药学学科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它不仅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它对基础学科如生命科学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基础学科的发展。可以说药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一门需要我们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科。

因此,在进一步了解药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的基础上,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先打好基础学科,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在课外多多阅读有关书籍培养兴趣并做好复习预习的工作;我要学会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查阅资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我不能轻视实验,培养自己的实验素质,实验时认真仔细,试验后及时总结反思。药学学科下共有六个二级学科: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同时还有药事管理学、药物统计学、药学信息学等有关学科。

而我对药物化学有较强的兴趣。药物化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在有机合成发展过程中合成的有机物{很多为染料}构成了潜在的药品原料。19世纪末零散的有机合成药品如非那西丁、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等药品已经出现而越来越多的天然有机物的提纯使得有药效的化合物种类急剧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有机化学理论的日渐成熟药物化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药物化学分化独立条件已经成熟。后又经过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时期和其后至今的药物设计时期,随着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和对应的仪器水平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合成开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与科学原理,即进入了药物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定量构效关系。药物化学作为一门经典的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结构测定、化学制备、结构与药效相互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理以及寻求新药途径和方法。作为药学的核心学科之一,药物化学在建立临床用药化学理论基础、阐明构效关系以及定量构动关系乃至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发与制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出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有:一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二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三 研究药物的最佳制备方法。四 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新药。

而药物化学的核心是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与优化。1先导化合物的发掘。先导化合物的获得途径很多,包括随机与逐一筛选与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从天然活性物质中发现先导化合物、生命基础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由药物临床副作用观察发现先导化合物、研究药物的体内生物转化发掘先导化合物、组合化学的方法产生先导化合物、基于大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设计先导化合物、对现有药物的不同类型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研究发现药理活性股骨架和基因从而发现先导化合物等方法。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由于先导化合物自身往往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有较大的缺点,只是作为线索物质。所以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就在新药 的研发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剖裂与拼合、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前药设计方式优化、设计软药方式优化。

因此为了学好药物化学,我们要认真学习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运转代谢与药效的关系,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常见的有机药物类型,新药开发的途径和方法,药物化学进程等知识。

药物化学虽然已经发展了近两百年,但是它仍然富有创新的气质。这不仅来源于基础学科的进步和分析方法的进步,更依赖于药物化学自身包含创新的气质与灵感的成分。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还是集中于方法学的改进和药物自身的类型创新。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是必然趋势,加强对自然界的利用也是今后药物化学尤其是中国的药物化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篇6:计算机科学导论学习报告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用统一的思想认识计算机学科的本质,并对计算机学科的系统化和科学化进行阐述。本专业要求我们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课的知识结构、基本形态、核心基础,典型技能和基本工作流程;熟悉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的环境和工具;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能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研究开发的基本能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能被有效地自动化,其研究的范畴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应用等,按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应用三个层面。计算机理论的研究包括离散数学、算法分析理论、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程序设计语言理论、程序设计方法学;计算机硬件的研究包括元器件与存储介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工程学、可视化技;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包括网络结构、数据通信与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网络安全;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及人机工程包括计算机应用的研究、软件开发工具、完善既有的应用系统、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人机工程、研究人与计算机的交互和协同技术。除了能力上的要求外,我们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要熟悉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准则,开学到现在已经大半个学期了,我该问问自己学到了什么,以后朝什么方向发展了,虽然现在的我对专业的知识掌握的远远不够,但是人生总该有自己的规划。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要做什么,或是做什么都不起劲,这是一个在大学里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归根到底是缺少目标。通过了解,计算机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领域包括: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网络技术及信息安全、医学生物信息学与图像、移动计算与智能、多媒体技术、企业建模与应用集成等。目前我还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哪方面发展。听师兄师姐说这个专业适合那种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但不是一时的兴趣的 人去学习,他要对这个专业有着相当浓厚的 兴趣,还有就是性格内向一点的,能坐得住人,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有上进心,懂得自己学习,这个专业学的东西很宽泛,所以如果学得好的话应该是个全才,但是最终毕业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拿手的技术,不要都会一点都不精!

通过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汕头大学工学院提出的全新的EIP-CDIO

(Ethics,Integrity,Professionalism;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培养模式的教育理念,EIP-CDIO提倡以培养个人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系统调控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科学的课程设置作为能力培养的载体,以科学的课程安排促进能力培养,建立起符合国际工程师认证的课程体系。为了做到上述所说,在大学四年期间,我首先要学会克制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抱怨怎么在大学里时间过得那么快,但我们在抱怨的时候,是否想过自己整天蹲在宿舍

里上网看视频,聊QQ,在网络游戏中厮杀呢,我们都会说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这是正确的,但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不该玩的时候玩的不亦乐乎,在该学的时候有没心思去学,所以我认为学会克制自己在什么时候都是很必要的,其次我要想想大学毕业后是否考研,及早做好准备,平时在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多关注事实热点,为自己四年做一个规划,把要选的课程尽量安排好,在相应的时间里做出书录,多看些书,拓宽知识面。要养成做学习时间分配的习惯,脚踏实地的令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充实。虽然上课有时候听不懂,但还是要去听课,课后要及时的复习和预习,大学主要是靠自学的,不想高中,老师不会天天敦促你作这做那的,在大学你就是自己的老师,什么都要你自己为自己想,别指望有人为你铺好路。大学,不仅仅局限与学习知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很重要,只会学习而不积极参加其他活动的人是不及格的大学生。上次去听讲座时老师讲我们工学院的课程要求实践比知识还重要,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锻炼出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会在团队中的分工与合作,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工作都需要很多人共同去完成,据了解,现在的招聘单位都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来选拔员工,记得我们开学前去各个部门面试时也是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刚开始的时候我很害怕,但看到身边的同学一个个大胆流利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我渐渐也适应了,经过几次的面试,我有了一些经验,我觉得大学是一个缩小的社会,我们要用四年的学会一些在社会生活的必要技巧,便于我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现在我们是大一,很多事情还不知道,所以为

了少走弯路,我们要多点向高年级的师兄师姐请教,借鉴他们做得好的方面。听他们讲哪些需要注意的。

篇7:自动化专业导论学习报告

自动化专业导论

学习报告

系 别: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 15级自动化(2)班

姓名(学号): 汪玉好1505032023 导师姓名: 王庆龙、孟芳芳、李秀娟

完成时间: 2016-1-1

自动化专业学习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对“自动化”专业的理解

2、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解

3、对自动化专业第二课堂的理解

4、大学期间学习的目标与计划

1、对“自动化”专业的理解

我们学习的自动化专业是包含在电子信息及电气工程系之中,所以说一定学习关于电的知识和一些控制理论知识。我们学校自动化专业为四年制本科专业,而且还是为与德国合作共建专业、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学校还是有一定的分量的。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 21 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自动控制和仪表、过程控制与自动化装置、电气控制与工程、计算机及应用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良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熟悉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工程与应用技术发展前沿和应用水平,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研究与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优秀学生可到德国、韩国高等院校攻读学位。

本专业以自动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信息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工具,面向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及各行业、各部门的自动化。它在各行各业都在大量使用,例如工业、食品、航天、海关、商场等。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类型有多种主要的是恒定自动调节系统、程序自动控制系统、随动系统。当然自动控制系统是由给定环节、反馈环节、比较环节、控制器、执行环节、被控对象以及扰动组成的。对于未来自动化的展望涉及到各个方面,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机器人应用于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高速列车和太空飞行器的智能控制、虚拟现实技术和巡航导弹和预警飞机。国家对于该专业也制定了各种计划,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2、对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解

我们在毕业后能从事自动控制、自动化、信号与数据处理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但是我们在快要毕业时要选择就业方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过程控制方向,它是以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为支撑,针对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由信号检测与变换、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和现场总路线控制技术等组成方向主要课程。主要是在工厂操作大型自动机器。二是电气工程方向,它是使学生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厂企业、楼宇系统的供电和电气控制、监控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由电气控制技术、运动控制、PLC应用技术、供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组成方向主要课程。三是嵌入系统方向:注重对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软件设计能力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通过课堂教学、实验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培养嵌入式系统方向的专业人才;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技术、先进显示技术、控制电机等组成方向主要课程。

我们学习主要课程有大学英语、大学物理、专业英语,工程应用数学、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微处理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电机与控制系统、计算机编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功率变换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工程基础、控制理论与仿真、电气工程、供电技术、过程控制与仪表、DCS系统与现场总线、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知实习、各课程实验、各类实训及综合性实践环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也包括一些实验课程有自动控制理论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运动控制实验、过程控制实验、自动检测与仪表实验、计算机控制实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网络及多媒体实验等。我们学校也和一些企业合作进行一些实习,如金工实习和大二结束的专业课实习,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对自动化专业第二课堂的理解

我们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其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第二课堂也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第二课堂活动有6-10学分。我校学生在业余时间均可自愿报名参加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校期间,需要累计取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第二课堂学分数,方可获得毕业证书。第二课堂活动包括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技能培训、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等。拿到相应的证书,便可加相应的学分。我们系的有几大比赛是比较重要的,电子设计大赛,智能车比赛等。我们应该积极地参加让自己有所得。

4、大学期间学习的目标与计划

篇8:材料导论课程双语教学探究

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是很多新兴产业的前提和基础。例如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效率的提高无一例外地涉及材料技术的革新进步;而在环保节能方面,LED节能灯的推广使用正是缘于近年来在半导体材料制备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因此,在材料专业尤其是从专业基础课阶段开展双语教学,对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可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大学从2004年开始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课程,开课时间安排在大三上、下两个学期进行,此阶段学生已修完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已达到四、六级。笔者将结合从事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经验,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为例,针对双语教学模式及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谈谈认识和体会。

一、双语教学模式及教材的选择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大致有三种模式,即半外型、混合型和全外型[1]。半外型采用中英文两种教材,讲授以中英文两种讲解形式并行;混合型采用外文教材,授课采用外文与中文交叉讲解来进行;全外型所用教材为原版外文教材,课堂讲授所使用语言全部为外语。可以看出,半外型模式适合专业及外语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学生,而全外型模式要求学生对外语及所学专业皆有较深的通透领悟能力,混合型模式对学生的专业及外语能力要求则介于前两者之间。具体每门课程使用哪一种模式,主要的原则是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为前提,应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自行选择,即根据课程章节的难易、内容的深浅等具体情况而制订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不宜一概而论。一般来讲,对于内容较为简单的章节采用全外型教学,而对理论性较强且例证较多的章节宜采用混合型的教学方法。例如笔者在讲授“原子结构及原子间结合键”一节时,因其内容较为简单且基础课程里有所重复,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到课堂讲授再到作业布置全程使用英语;在讲解“固体中的缺陷”一节时,因涉及缺陷的理论模型、例证,以及缺陷的显微镜观测等较深内容,在使用英文讲解难点时一般辅以中文补充。但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模式,必须贯彻以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根本,以提高外语水平为辅助的指导思想[2]。实践证明,灵活选择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专业课程内容的传授。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注意既要让英语水平好的学生有更多收获,又要让英语水平略差的学生学到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本末倒置,牺牲专业课来弥补英语的不足。

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课教材,我们选用的是William D.Callister, Jr编著的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ifth Edition, John Wiley&Sons,影印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此书是一本经典的美国高校教科书,行文优美,通俗易懂。阅读该教材有助于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英语水平,有利于让学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了解表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换位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当然,课堂讲授内容不应止于教材,为使学生充分理解知识难点,教师可以广泛收集其它教材或专业网站中的优秀案例。此外,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我们还提供一些中文参考教材(如冯端等所编的《材料科学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以便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进行中英文对照学习。

二、双语教学实践策略

与使用母语教学相类似,双语课堂教学应多种教学形式并用。在进行双语教学时,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法,而要通过多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案例法、讨论法等进行交叉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笔者经过教学实践总结,认为以下几点应在双语教学中引起充分重视。

1. 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

我国当前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表现为读写能力较强而听说能力较差,而在我们的师资队伍中除部分有海外学习经历者外,亦存在类似情况。有鉴于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呈现于英文多媒体课件之中,可有效避免因教师发音不准或学生听力水平不够所引起的知识接受效率低下的问题。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还包括可穿插丰富的案例画面,不仅增大了教学信息量,还使得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消化和吸收。

2. 推行学生主题报告。

纵观我国从小学至大学的教育教学模式,一般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能力及自我表达能力等。在我们的大学课堂里,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发表自我观点的情形亦较少见。而欧美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同为亚洲国家的日韩、印巴等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例如在韩国本科教育中,学生每周至少有一到两次的课堂发表,即十到十五分钟的随堂小报告)。授课方式的不同使得这些国家的学生较我国同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要更强。因此,我们将学生的主题报告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对双语教学我们采取小班授课,学生总数在50名左右,每次课给出30分钟的时间由两名学生各作十分钟的主题报告。报告主题可由教师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选择一些研究热点或基本物理理论,提前两个星期将主题词通知相关学生(如学生对其他主题感兴趣,亦可以自由选题)。学生们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的资料信息查找有关资料,准备英文PPT讲稿。我们鼓励学生用英语作报告,英文口语较差的学生在使用英文多媒体课件时可用中文进行讨论分析。报告结束后,师生对报告内容提出问题加以总结。教学效果表明,采取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此外,学生收集发表的资料很可能是教师所不曾深入了解的,因而使教师的知识也得到了更新和扩展,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查找资料、准备讲解内容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掌握了学习方法,达到了高校教学的目的。可喜的是,让学生上讲台这一教学方法已得到了国内某些高校的重视并付诸实施[3]。

3. 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关于网络教学平台,其类似于学校为在校注册学生提供一个校内免费邮箱。除了电子邮件功能外,也具有网上选课、成绩查询、缴费查询等功能。当然,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已开通这些网上服务,比如网上选课、成绩查询可通过教务处网站个人用户查询,而缴费查询则通过财务处网站查询。笔者认为打破校内各网站间的划分,如上集成这些功能将更方便于学生的使用。学生通过校内信箱查看所选课程时,即可下载任课教师提前挂在网站上的课件、报告主题及时间安排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相关专题的英文专业网站、国外大学的开放式教学系统等,让学生从全方位多视角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对前沿领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最新教学和科研动态。目前,我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网络教学平台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有效地扩展教学时空,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从而显著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双语教学得到了我校专家的充分肯定,2006-2007、2007-2008年度的学生评教分数分别为93.6和93.7。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教学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深入探索和研究。在此,笔者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以期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孙超平, 顾成华.制约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7 (2) :95-98.

[2]张林娜, 周琦, 贺连娟, 臧树俊, 何兰芝.关于双语教学的思考与建议.科技信息, 2009, 1:187.

上一篇:观念革新不可少下一篇:蔬菜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