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

2024-07-08

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通用8篇)

篇1: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

城市规划要点

第一章

1.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2.3.4.5.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时期出现的 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6.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7.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8.人口按从事的职业一般可以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分为城镇人口和农业人口。

9.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

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

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10.截止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按统计口径已达6.22亿,城镇化水平46.6%。

11.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

12.直到2030~2040年,中国的城镇化才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届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城镇化稳定期70%~80%的一般水平。

第二章

13.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 考工记》记述了周代王城的建设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14.《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15.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大量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16.17.18.19.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强调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是马托斯。莫尔在16世纪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论是英国人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0.29页

21.31也

2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23.邻里单位是美国人佩里提出的。

24.全球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有全球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

2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

第三章

26.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27.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28.“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

29.规划是一种有意识的系统分析和决策过程,规划者通过增进对问题各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并通过一系

列决策保证既定目标在未来能够得到实现。

30.近20年来,永续发展正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

31.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2.三个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33.永续城市和和谐城市的关系: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人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

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人类还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大的愉悦。

34.当个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的程度,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五章

35.城市发展及其空间规划受到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基本要素的共同影响。

36.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其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2,城市生态系统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缺生产者和分解者)

4,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开放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37.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生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播。

第六章

38.规模经济、范围经济(103页)

39.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第七章

40.社会要素对城市规划的本质影响,在于城市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

活品质的提高。

41.城市人口的动态统计:一个城市的城市人口无时不在增减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者

之和便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值。(119页)

第八章

42.城市文化:广泛的文化指普遍的物质生产、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生产力(经济活动)

-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精神的道德规范(思维活动)-趣味与倾向(大众化价值观)-个人修养(理想和素质)等,几乎囊括了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狭义的文化值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时空特点:时代的产物,地区性表现,国家/民族文化,社会制度

43.文化的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44.文化的类型: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

第十章

45.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方面。

46.建设控制引导性的规划根据不同的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

47.城市规划的内容(3)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

第十一章

48.城市用地的属性:自然属性(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的附着与不可更变得特性)、社会属性(在自然属性以

外,由于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而赋予的土地特性)。

49.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自然条件是多方面的,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组成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地质、水文、气候、地形、植被以及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等。

50.用地评定的分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下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既可用于建设用地。二类用地,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

5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级,计有10大类,46中类和73小

类。

第十三章

52.城市发展战略,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包括战略目标、战略

重点和战略措施等内容。

53.新时期对总体规划的要求: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3,科学发展观对新时期总体规划工

作的要求。(259页)

54.城市职能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内部各种功能要素的相互作

用是城市职能的基础,城市与外部(区域或其他城市)的联系和作用是城市职能的集中体现,城市是外部作用于内部功能相统一的整体。

55.城市性质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

56.城市规模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57.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集中和分散两类。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可进一步划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类型。分散式

布局的城市可划分为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等多种形态。

第十四章

58.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英文缩写FAR。

59.容积率的计算:(单一性质的容积率的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地上)/建设用地面积。(混合用地的容积率的计算)A=

60.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

61.建筑后退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

行控制。主要包括退线距离和腿界距离两种。

62.行为活动的控制作用:(1)在具体地块内进行交通活动控制,可以形成合理的交通组织方式,并减少对外界的干

扰。扩大到整个城市,通过对各个地块的交通活动控制,可以正确引导城市的交通需求和影响城市的整体出行结构。(2)通过对城市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的控制,可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容量,为人们的优质生活提供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3)在控制中通过对行为活动的控制,可以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城市整体运营成本,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

第十五章

63.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1)在合理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绿色交通优先的原则组织完整的道

路系统。(2)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3)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作量。(4)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5)要满足各种敷设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64.大部分城市道路的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2)次干道<区干道>(3)支路<街坊道路>。

65.城市道路宽度有路幅宽度和道路宽度两种含义。

66.路幅宽度指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道路宽度指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主要由道路的功能来决定。

67.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基本形式:一块板、两块板好三块板。

68.城市客运交通由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几部分组成。

69.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是我国城市客运的只要交通方式。

70.货物流通中心:是组织、转运、调节和管理物流的场所,是集货物存储、运输、商贸为一体的重要集散点,是为

了加速物资流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型运输产业。可分为地区性货物流通中心、生产性货物流通中心、生活型货物流通中心。

第十六章

7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控制方案:可以从宏观战略。中观战略和围观战略控制三个层次制定城市大气环境保护措施。1,宏观战略首先是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从改变观念、革新技术以及建立相关机构等方面着手,加强清洁生产意识,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推进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而减少大气环境污染。2,中观管理主要是对本地经济格局、工业布局、景观格局等方面的调整优化,最终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3,围观控制主要是加强大气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特别是重点污染工业、企业的末端治理。

72.循环经济理论及思想要求改变传统的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组成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转向“资源-产品-废

弃物-再生资源”组成的循环反馈型流程,使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环境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73.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

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在于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74.2002年《城市绿地标准》将城市绿地划分为五大类: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

他绿地G5。

75.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76.城市绿化率=(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之和*城市的用地面积)*100%

77.城市绿地系统:根据生态学理论,城市各类绿地组成的,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和大型绿地构成的空间系统

第十七章

78.城市基础设施是为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一般条件的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79.城市交通工程系统承担着保障城市日常生活的内外客运交通、货物运输、居民出行等活动的职能;城市给水排水

系统承担共给城市各类供水、排涝除渍、治污环保的职能;城市能源工程系统承担共给城市高能、高效、卫生可靠、的电力、燃气、集中供热等清洁能源的职能;城市通信工程系统担负着城市各种信息交流、物品传递等职能;城市环境卫生工程系统担负着处理污废物、洁净城市环境的职能;城市防灾工程系统担负着防、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城市安全等职能。

80.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有:散点布局、线性布局、环状布局、放射性布局和网状布局等形式

81.城市给水水源可分为地下水源和地表水源两大类。

82.选择城市给水水源的原则: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的发展需要。2,水源具有良好的水质。3,坚持开源节流的方针。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的布局。5,选择水源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6,保证安全供水。

83.净水工程设施选址要点:1,水厂应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2,水厂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受洪水威胁的地

方,否则应考虑防洪措施。3,水厂周围应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和安全防护条件,并考虑沉淀池、料泥及滤池冲洗水的排除方便。4,水厂应尽量设在交通方便、靠近电源的地方,以利于施工管理和降低输电线路的造价。5,水厂选址应考虑近、远期发展的需要,为新增附加工艺和未来规模扩大发展留有余地。6,当取水地点与用水地点较近时,水厂一般设在取水设施附近。通常与取水设施在一起。

84.管网的布置一般有两种形式:树枝状和环状。

85.树枝状管网的管道总长度较短,一旦管道某一处发生故障,供水区容易断水。环状管网恰恰相反,配水管网一般

敷设成环状,在允许间断用水的地方,可敷设树枝状管网。

86.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完全分流

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87.排水体制的优缺点:447页

88.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址要点448页

89.城市排水管网规划要点449页

篇2: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1.城市的产生:原始人过穴居、村居开始有了不予、狩猎集中种植植物出现可农业集中饲养动物出现了畜牧业人们聚居形成了居民地产品有剩余出现了交换形成的商业居民地的演化成为城市现代城市 十一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3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有防御要求,最初是泛指野兽的侵袭,后来由于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进而加强了防御的功能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圈层式扩张成为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出现城市仓储用的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地区道路系统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类型增加城镇化含义 农业和农业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妆花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a 人口职业的转变b产业结构的转变c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镇化的进程的变现特征: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b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c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三产业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城市化水平测度 a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a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b:“太阳城”方案c资本主义制度形成d城市矛盾突出 2 城市发展的四大块 a田园城市:霍华德提出,写了《明天——一条引向真正的和平道路》b 《雅典宪章》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制定《城市规划大纲》 后改名《雅典宪章》c《马丘比丘宪章》d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

3.《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马丘比丘宪章》还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的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4.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本质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指在城市中添加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华德所说的田园城市是指城市周围的农田和原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5.有机疏散原理:是伊利尔·沙里宁在1934年发表的《城市---他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一书中提出的。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1.P57表3-4-1 重点看法定规划类型 2.上位规划:城乡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上一层的规划为依据。

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 1.热导效应:市区温度高于效区,导致热力效应差异,形成回流,大城市由于大厦林立,水面和绿化面相对较少,加上汽车大量排放的尾气,对太阳的反射率较低而引起的城市高温效应。

2.低碳:就是指较低的或更低的温室气体的排放。3.城市环境容量: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认得活动提出的限度。

4.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第六章 经济与产业 1.主导产业的选择:(1)比较优势原则,(2)产业的关联效应(3)产业周期与发展波动(参照课本99-101页理解下三个原则的内涵)

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

1.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范围内,构成了城市的社会主体。

2.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1)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2)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关联性(3)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 3.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人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超过总人口的7%

4.城市人口预测:(1)综合增长率法Pt=Po(1+5)n

(2)时间序列法Pt=a+bYt(3)增长曲线法(4)劳动平衡法(5)职工带眷系数法

第十章 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P174 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P175 4.详细性控制规划应当包括的内容:P177

第十一章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1.城市用地的价值:(1)使用价值(2)交换价值 2.城市用地的区划:(1)行政区别(2)用途区别(3)房地产权属区别(4)地价区别 3.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1)建设现状和使用(2)重大基础设施(3)区域关系(4)市政设施配套(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6)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7)文化遗存(8)社会问题 4.城乡用地分类

5.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6.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徒弟的总称

第十三章 总体规划

1.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政府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2.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做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其核心是要解决一定时期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经。一般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 3.战略重点表现在:(1)城市竞争中的优势领域(2)城市发展中的基础性建设(3)城市发展中的薄弱环节(4)城市空间结构和拓展方向 4.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5.城市性质: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6.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1)在交大的范围内分析(2)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切忌主观想象,不要随意提出国际、国际化、大都市等(3)城市性质的表述应语言精练、定位准确(4)城市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7.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1)集中式布局的城市①网络状②环形放射状(2)分散式布局的城市①带状②星状③组团状④环状⑤卫星状⑥多中心与组群城市

8.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求整体①增强区域整体发展观念②把握影响城市与区域整体性发展的因素③促进城乡融合,建立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1集中紧凑,节约用地,节约用地2明确重点,抓住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矛盾3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便捷3远近结合,弹性生长1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相结合2旧区与新区发展的兼顾3注重弹性发展<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1以生态与环境资源座位城市发展的前提2保护环境,营造和谐的城市空间3注重城市空间和景观的布局艺术.9.城市发展方向的确定:1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2尽量少占耕地农田3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4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5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0.城市用地的审批

11.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年限为5年.第十四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2与管理结合,与发展衔接,座位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3体现城市设计构想4城市政策的载体.2.用地辩解的概念:规划用地与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范围边界 3.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棉结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面积和/用地面积 建筑平均层数=总建筑面积/总基底面积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平均层数

4.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种绿化用地总和建该用地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地块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绿地率=(绿地用地总面积/用地面积)*100%

5.建筑限高: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6.建筑后退:在城市建筑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辩解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

7.建筑间距: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第十五章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

1.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城市干道结构类型:方格网道路、环形放射式、自由式道路系统、混合式道路系统

3.公交有限:1设立专门车道2单行道允许公交车逆行3上下班高峰期增大发车频率,同时限制私家车通行。

4.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p372-373)第十八章 城市住区规划 1.住区:是城市居民定区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2.城市住区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三个层次。

<1>居住区:繁殖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感到活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并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2>居住小区: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与居住人楼规模(1万~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聚居地。<3>居住组团:指一般北校区东路分割,与居住人口规模(1千~3千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3.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规则:

<1>邻里单位周围有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i啊噢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在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3000~400

人。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置。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和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商店、教堂、图书馆、公共活动中心。

4.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住区。5.住宅的组合:<1>行列式布置:建筑按一定朝向和合理艰巨成布置的形式。

<2>周边式布置: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3>混合式布置:为行列式布置和周边式布置的结合形式。

<4>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的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的布置。6.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公共服务设施)1.便于居民使用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3.保持住区内部的安静4.靠近能较好的体现城市建筑面貌的地段。

篇3: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书十载, 略有心得, 自感还行, 却在一次与学生不经意的交流中, 颇受启示, 久久思考。

当代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 具备较广泛的思维空间, 加之信息网络的普及, 学生早已不再满足教师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手段与照本宣科。所以教师的课堂艺术, 除了简单地讲好一堂课, 讲解清楚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外, 还应紧扣实际加强所授知识的运用与延伸,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和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

笔者以《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为例, 通过融入设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自发式、自主型学习,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并通过调整教学合理性和现实性,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了教学质量。

二、设问教学

设问是指教师在熟练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在教学的关隘之处, 有意识地创设疑问, 激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一种教学方式。设问不是对学生的拷问, 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影响, 是教学的生命。设问教学的引入, 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又能激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 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学习, 并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 最终实现课堂的组织管理,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教学运用

《城乡法》自颁布实施以来, 相关行业标准及规范均陆续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而教材的滞后、更新速度的缓慢, 对行业标准及规范修改内容不能及时调整到位, 以及教材中对国内外规划理论新现象、新思想介绍不能及时补充, 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全面掌握。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不断发展变化的现象, 笔者在教学中随时对教材进行补充和改革。例如,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37 – 2011) , 就对城市用地分类做了较大调整, 将城乡用地分类调整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两大类, 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分类进行了分类调整和代码明确。针对这些类似问题, 笔者均及时做出教学补充和说明, 重点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而对于教材及教学涉及到的城市化问题, 教材内容没有太多扩展与叙述, 而当前城市化问题又是广泛关注的话题。故而笔者在教学中, 以“当‘城市化’遇到‘逆城市化’”为主题, 展开了相应课堂讨论, 并设计问题, 如下:

你认为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有哪些表现?

你怎么看待“就地城镇化”?

你怎么看待“城市化”发展中的“城市病”问题?

你怎么看待“工业化”与“城市化”?

你怎么看待“中国的城市对农民工来说只是暂时的居住场所”这一说法?

你怎么看待“小城镇配套不完善, 无法做乡镇化、城镇化, 必须大城市化”这一说法?

这类问题的提出, 主要是理解型、分析型与综合型设问, 学生通过广泛的资料查找, 较大范围地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理解型设问, 可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析、比较、归纳所学的知识, 从而把握知识的意义、本质和规律, 能比较和对照知识的异同, 将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达到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含义。分析型设问, 则可促使学生充分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学会分析知识的结构, 弄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激发要求学生较高级的思维活动。而综合型设问, 则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以一种新的或创造性的方法组合起来, 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模式结构或是一种新的整体, 最终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设问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当然, 设问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并非随意提问, 而应有层次性和价值性。层次性, 是指围绕核心,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 有节奏, 由浅入深, 拾级而上;价值性, 则是要求提出的问题必须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这样才能起到训练思维的作用。

教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统一。教学的最终推动, 需要教师不断在教授过程中不断总结, 运用一连串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手段, 来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而设问教学仅是教师教学的普通教学手段之一, 但是该手段的成功运用和引领, 需要每一个教师深入研究和分析。所以笔者以所讲授的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为例, 对设问教学做出简单分析, 期望能有所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孙卫红.城市规划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 (1) :42~44.

篇4: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1当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陈旧

新时期下,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枯燥单调。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该课程以理论阐释为主,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把时事、实践与理论融合,以致理论与实际脱节;该课程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城市规划原理属新课程,理论层次不深,知识涵盖面较窄;课程内容设置缺乏创新,仅限于理论叙述,缺少实例和数据支撑,国内外理论分类归纳不全面,缺乏专门的城市规划技术论述。大部分教材偏重基本概念,缺乏应用研究,使得学生只懂理论、不懂运用。

1.2教学方法滞后

目前,城市规划原理的教学方法存在“填鸭式”、“师徒式”等问题。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枯燥,教师照本宣科,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互动不足,阻碍了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讲授进度。新形势下,新媒介的出现给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带来冲击和突破,但是多媒体课程教学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课件信息量过大、授课内容主次不分、授课进度过快等,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1.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城市规划原理是学习城市规划专业课程的基础。但是,部分学校在城市规划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如过于注重理论。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的真实涵义,不知理论如何应用,枯燥的理论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于偏重实践。虽然实践课程生动有趣、易于理解,但是基础理论的缺失,必然影响学生对城市规划原理的深层次理解,制约学生的创新能力,影响学生就业,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对策

2.1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结构

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体系,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方面,要优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结构,避免各专业课程交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不同课程的联系、区别。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重理论、常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高授课效率。另一方面,及时更新城市规划原理内容。目前,城市发展迅速,建筑物成为涵盖诸多方面的建筑综合体。这些综合体如同一个个复杂的功能区,如高铁站、地铁站等,不再是单一的交通枢纽站,而是集购物、娱乐、酒店等功能为一体的交通枢纽圈。建立交通枢纽圈、商圈、大型文体中心、专业市场,并非简单的理论可以指导。要深入研究各种建筑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经验,学习综合体规划设计的相关知识,如综合体功能区合理的位置布局、内容安排。学习人类心理学,明确在不同时空中人们心理最需要的东西,如交通枢纽圈周围要设立饮食、购物、住宿等,大型的文体中心要经常举办展览、娱乐、文化学习等活动。正确的把握人们的心理有助于促进建筑物组群的发展,有利于各建筑类型的合理分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中要增加此类内容,这不仅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而且给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帮助其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同建筑物类型安置的科学性,促进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2.2着力创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保证。第一,引入启发式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教学中,要彻底避免“填鸭式”教育,杜绝不分重点的理论灌输,应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做好学生点评工作,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城市规划原理的积极性。第二,引入参与式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教学中,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扭转“教师中心”的不正之风,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调动学生参与城市规划原理讨论的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引入互动式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班级内划分不同的小组,组织学生对城市规划方面的热点现象进行讨论或者辩论,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使学生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从而拓展教学的深度。

2.3增强学生学习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自觉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教师要树立新思维,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认识到自身指导者的地位,掌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课堂上讲要点,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二要强化案例教学。在城市规划原理课堂中,要尽量避免晦涩的术语,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清楚要点,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三要注重实践教学。划分设计小组,适当布置城市规划设计作业,或者在班级举办设计比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在干中增长知识,巩固学习效果,切实提升城市规划原理教学水平。

2.4着眼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深化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有实践性、动态性、长期性等,但现有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内容广泛、章节逻辑性不够强、时效性不高,使得城市规划原理教学面临不少困难。要把基础教学放在突出位置,注重城市规划专业的基本理论、重点知识讲授,建议该部分课程占比70%。把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教学各环节,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认真、钻研的科学精神,强化对学生作业、设计的指导,要求学生撰写调查、参观报告。妥善处理好城市规划原理与建筑策划、场地和建筑设计等课程的衔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光伟.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6)

篇5: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

城市化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周礼·考工记》记述里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有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里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维,是西方古代保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

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雅典宪章》: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解决办法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分区

《马丘比宪章》:提出城市在急剧发展中如何有效的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城乡规划体制组成系统: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规划运作系统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我国法定城乡规划类型(国家、省域层面是战略性规划,城市农村是战略性和实施性规划)

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永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城市环境质量: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回顾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

第一产业:城郊区的农、林、牧、副、渔业、采掘业。

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加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服务服务的产业。

收集资料方法:现场调查法(针对性、明确目的)访谈法(人力物力花费大)问卷法(节省人力物力)

城市规划调查研究包括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研究。城市用地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好,适合各种用地二类用地:需改造,对工程项目有限制 三类用地:不适修建 付出代价高

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于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

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城市布局形态的类型:集中式布局(网格状、环形放射)分散式布局(组团状、带状、星状)

城市总体布局基本原则:1.立足区域,讲究整体2.节约紧凑,强化结构

3.近远结合,弹性生长4.保护环境,突出特色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比较1.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2.工程条件的可行性3.城市布局的合理性4.经济上的可信性及社会成本的比较 用地性质: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 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绿地率:规划用地内各类绿化用地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毛密度)=总建筑面积 / 总用地面积

城市道路按三级划分: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2.次干道(区干道).支路(街坊道路)

市道路横断面基本形式:一块板、二块板、三块板

篇6:考研政治马原理重点:发展的实质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或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知识点讲解】

1.基本概念或原理分析

(1)发展不等同于运动和变化。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

(2)新事物不等于新出现的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新出现的事物也会有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旧事物。

2.案例或记忆方法

篇7:化工原理重点内容总结

绪论

研究本学科的基本方法:

1.实验研究法(经验法)2.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的方法)研究单元过程的基本工具1.物料衡算 2.能量衡算 3.系统的平衡关系4.过程速率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密度的定义牛顿粘性定律du表压真实压强大气压强dy真空度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压差的静力学测量:普通 U 型管压差计、倒置 U 型管压差计普通 U 型管压差计p1p2R0g

流量:(1)体积流量V(2)质量流量W;V=W/ρ流量与流速间的换算uduV流型的判断依据:雷诺数ReA Re<2000稳定的层流区;20004000湍流区

2u12p1u2pgz1hegz22hf22--柏努利方程直管阻力损失的计算通式 lu2hfd2 层流时摩擦系数的计算64

Re湍流时摩擦系数的计算:查穆迪图

局部阻力损失计算:(1)阻力系数法(2)当量长度法流量测量: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泵的分类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的主性能参数:流量V、压头H、功率、效率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H—V、N—V、—V关系曲线

离心泵的气缚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危害及防止措施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

1、改变管路特性曲线(调节阀门开度)

2、改变泵 H-V 特性曲线

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真空泵

第二章 颗粒-流体非均相物系分离

过滤操作的基本慨念:滤浆、过滤介质、滤饼或滤渣、滤液

过滤操作的基本步骤:过滤、洗涤、脱湿、卸料、清洗过滤介质

常用的过滤设备:板框压滤机、叶滤机、转筒真空过滤机

过滤的主要参数:处理量V、过滤的推动力∆p、过滤面积、过滤速率

第三章 固体流态化

固体流态化的定义流态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固定床阶段、流化床阶段、颗粒输送阶段

流化床操作范围:临界流化速度 umf与带出速度之间流态化按其性状不同可分为散式流态化和聚式流态化

不正常的流化现象:腾涌、沟流气力输送的类型:稀相输送和密相输送

第四章 传热

热量传递的方式:对流、传导、辐射导热速率方程――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给热系数的影响因素

冷凝传热中的两种冷凝方式沸腾传热的类型:大容积沸腾、强制对流沸腾

大容积饱和沸腾曲线的四个阶段:自然对流沸腾区、核状沸腾区、过渡沸腾区、膜状沸腾区

高温设备的热损失: 热损失为对流传热量和辐射传热量之和

传热速率方程QKAtm传热强化的方法;提高传热系数的方法

按传热特征分,换热器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混合式和蓄热式

常见的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夹套式换热器、蛇管换热器、套管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换热器的结构:壳体、管束、封头、管板、折流挡板等

列管换热器中折流挡板的形式和作用;列管换热器中管箱的作用

列管换热器的分类:固定管板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

热补偿方式: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补偿圈(或称膨胀节)U形管式换热器: U型管,浮头式换热器:浮头

第五章 蒸发

蒸发的定义基本概念:加热蒸汽(生蒸汽)、二次蒸汽、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蒸发器的分类:循环型和单程型循环型蒸发器的代表:中央循环管式、悬筐式、外热式、强制循环式

多效蒸发流程: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平流加料

第六章气 体 吸 收

传质、传质方式吸收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吸收质或溶质、惰性气体、吸收剂、吸收液、吸收尾气、解吸

吸收剂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及压力的关系亨利定律的内容

吸收塔的调节手段:通常采取改变吸收剂入塔参数(L, Xa,ta)

第七章蒸 馏

蒸馏的定义、用途泡点方程、露点方程及用途

相平衡常数、挥发度、相对挥发度的定义

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1)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不等于1;(2)塔内要有汽液相回流;(3)要有汽液相接触的场所。精馏塔内轻、重组分的分布情况,温度的分布情况理论板的概念,全塔板效率的计算方法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表达式

回流比的概念、全回流的概念、最小回流比的特点,适宜回流比的范围。五种不同的进料热状态水蒸气蒸馏的原理

第八章气液传质设备

气液传质设备的分类板式塔的主要部件

溢流塔板中常见的几种塔板结构:泡罩塔板、筛孔塔板、浮阀塔板

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漏液、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液泛

常见的填料种类:散装填料(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鞍状填料)和规整填料

填料塔中各附属结构的作用

第九章干燥

工业去湿方法:机械脱水、物理除湿、干燥根据加热方法可将干燥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和辐射干燥

湿气体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的概念湿物料湿基湿含量 w、干基湿含量 X的定义

干燥过程的三个阶段:预热段、恒速干燥段、降速干燥段干燥的三种流程:并流干燥、对流干燥和错流干燥

篇8:城市规划原理的重点

近几年来, 随着国际国内城市的发展建设呈现一系列的新问题与新矛盾, 继而城市规划的工作也需要进行转型改变, 这对于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不仅仅是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建设管理的技能传授, 更需要集知识技能、社会服务能力、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于一身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塑造。

在高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一系列课程中, 《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 很多高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在一年级基本学习的是美术等建筑学大类基础课, 在二年级《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之后才开始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课程, 这门课程可以说是学生最早接触到的本专业课程之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系统的介绍城市规划最基础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应用知识, 引领学生以城市规划的思想面对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对于学生在其后的专业课学习中起到了指引入门的作用。所以, 在这种新形势下,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1 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城市空间构成立体思维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尤其是《城市规划原理》这种理论性课程, 基本上就是以课堂授课为主, 这就限制了学生学习的途径, 只能通过听和看。对于城市空间构成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认知以教师引导为主, 理论讲授后很大部分学生仍然会感觉很难认知, 很难从二维的平面中建立起三维的空间认知, 特别是对于空间的尺度认知很多学生难以把握, 继而缺乏兴趣和学习的热情。我们在实际教学中, 采用了理论教学与模型制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部分主要讲述城市空间的基础知识, 包括城市空间构成的要素, 城市空间的限定方法及空间解析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规划的视角认知城市空间, 逐步建立起城市的空间尺度概念;模型制作部分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城市模型来进一步理解城市空间构成的理论, 选择现实城市有特色的空间的局部进行模型制作, 如选择城市历史街区、城市中心区、传统商业街等, 引导学生通过绘制平面图—制作空间模型—提出规划改进意见等步骤, 逐步了解这些城市空间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 用一种更加直观、感性的方法认知城市空间构成的理论, 从二维的平面认知逐步提升到三维立体思维的认知。

2 通过社会调查、现场调研培养综合实践及探究能力

社会调查、现场调研是规划设计常见的工作内容, 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学生进入高年级设计专业课学习所必须的能力储备。而传统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在这方面要求的内容不多, 课本中只在“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这一章节中介绍了城市规划调查的几种方法, 没有实际如何操作的内容, 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对于这一部分进行了适当调整。授课时首先对于当前城市规划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要求每组学生设计一个城市规划相关的社会调查题目, 并进行小组讨论, 列出社会调查提纲, 设计社会调查问卷并做好调研准备;然后根据学生的题目带领学生到不同的现场进行调查, 调查的方式可以有观察、拍照、访谈、问卷等, 引导学生根据所观察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现场调研后再根据调研结果查找相关资料, 总结调研过程,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次调研无法解决的问题, 可重复多次调研过程, 直到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尽量不要干预学生的调研进程, 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于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使学生具备了分析解决城市问题的初步技能。

3 专业文本写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作为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其内容大多为措辞准确严谨的条文性内容, 有严格的规范及编制要求, 所以城市规划专业的文本写作方法和普通的论文有很大的区别, 而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基本没有接触过这种文本写作, 在教学中需要逐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专门加入了城市规划项目文本写作这一环节, 着重介绍不同层次的规划项目实例, 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 通过对这些规划项目文本的实例讲解介绍此类文本的基本写作方法。事实上, 写作方法对于学生来讲不难理解, 真正困难的是将这些方法实际应用在写作中, 由于和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差别很大, 很多学生对于撰写这种过于严谨注重条理性的文字感到困难和无从下手。我们在教学中采取抄写—仿写—自己写的三步走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首先给学生介绍某一真实项目的文本,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并具体讲解内容的含义及写作的技巧, 并要求学生熟读, 在课堂上抽取部分段落要求学生当场朗读, 并在课后抄写部分段落, 这一过程注重的是在重复多遍的阅读、抄写过程中理解文本的内容;在熟读了文本之后, 再交给学生一个类似项目的成果, 将成果文本的某一部分内容隐去, 要求学生仿照之前的文本进行仿写, 在仿写的过程中逐渐加入自己的思想;最后, 交给学生一个完全不同的项目, 给出文本撰写要求, 要求学生自己写文本的内容。通过这一写作练习过程, 训练出严谨科学的书面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是要求学生以口头语言与人交流或介绍自己的作品, 是重要的沟通能力, 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必须掌握的技能。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常用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的方法介绍, 教学关键在于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 这种说话并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沟通, 而是指特定场所, 比如与甲方沟通项目设计理念, 介绍自己的作品等。在教学中, 我们安排各种虚拟场景, 给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比如在某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后, 要求学生根据章节内容查找相关资料, 制作规划设计作品, 并对于作品进行公开的介绍, 设置学生评委和教师评委, 模拟项目评审的过程进行答辩, 在作品介绍过程中与学生评委和教师评委进行辩论的互动, 强化语言表达的能力, 同时也可更好的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4 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还延续着中学的习惯, 即被动的接受课程的知识点, 在理论课程的学习中这一点尤为突出, 课程学习在学生看来就是上课在书上标记或者用笔记录教师讲授的内容, 下课把重要的知识点背下来, 这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思想僵化, 缺乏适应大学学习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尤其是在后面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中, 经常无法灵活运用之前理论课程学习的内容, 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很多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师也提出意见, 认为学生专业基础的内容掌握的不好。在《城市规划原理》授课中, 需要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 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为后面的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引导性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上课中根据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设置了一些问题, 但是并不马上告诉学生答案, 而是给学生参考书目或者提供一些渠道, 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 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主动思考和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授课中强调案例教学, 用比较直观的以及感性的方式将原本生硬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的传授给学生, 在案例教学中设置学生提问和分组讨论等环节, 要求学生结合案例现场提问, 教师现场予以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学习问题进行积极反馈, 对于城市规划问题进行理性的评价;或者学生分组对于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深化对于知识的认识, 甚至可以大胆的提出质疑, 强化多角度的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精神。

5 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城市规划专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的专业, 在实际工作中, 不考虑社会上公众的需求而过度的追求对于个人意愿的表达, 常常会导致城市规划的成果不符合社会的需求。而新一代的大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 缺乏对于社会的关注与对于他人的关心。所以在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中, 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中, 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度, 低年级的学生进入大学时间不长, 往往还保留着在高中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于城市规划社会属性的了解, 比如引导学生对于当前社会热点进行讨论;关注各地政府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平台;指导学生通过深入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作业, 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公众的需求。通过唤起学生对于城市中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及时了解社会公众的意愿, 对于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 强调城市规划的成果是为社会大众服务的, 所以也是为社会大众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服务的, 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 学习效果的检验

我们在授课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教师讲过的内容, 通过提问、作业等手段检查, 学生似乎明白了, 但是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 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很难获得这方面的反馈。所以我们设置了学习效果检验的环节, 包括学生自评、教师互评、竞赛检验的内容。

学生自评是要求学生对于课程学习获得的知识进行自我评价, 由教师将课程中的知识点总结成问卷, 要求学生对于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1分~5分的打分, 1表示基本没掌握或者没搞明白, 5表示完全掌握, 最终将每个知识点的得分和教学设计要求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 对应达到而没达到的部分进行反思和加强教学。学生自评的关键点在于学生打分的真实性, 所以, 不能完全简单的要求学生只打一个分数, 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来设置相应的问题, 要求学生给予回答, 以检验打分的真实性。

检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后续课程教师的教学反馈也很重要。我们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 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都会要求下阶段教学内容的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填写相应的问卷, 并将需改进的地方进行反馈。这样通过几次教学改革—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反馈的循环过程, 使《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更加适应整个城市专业培养计划的需求。

参加各单位举办的城市规划类相应的竞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竞赛, 达到以竞赛促学习的目的。每年结合《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开展主题社会调查的课内竞赛, 选题内容包括各种当前社会城市规划方面热点问题。首先要求学生每3人~4人分一小组, 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调研, 撰写调研报告, 并制作课件进行汇报答辩。答辩是面向全校的公开答辩, 由于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来旁听和提问, 学生重视程度比较高, 在调研的过程中会更加谨慎注重科学性, 竞赛压力下的学生制作的成果效果普遍比较好。经过课内竞赛选出的优秀作品一般都会推荐参加学校级和省级、国家级竞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每次学生竞赛的作品质量, 可以直接反映课堂内容学生的掌握程度, 检验这一期课堂教学的成果, 对于下一期的教学内容提供改进方向。

不断发展的时代对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城市规划的教育也应脱离传统的技能教授, 随着时代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 《城市规划原理》这门课程作为低年级的基础入门课, 更应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向, 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 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的完善进行创新性教学, 满足新时期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下一篇:《马伶传》读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