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色彩绘画

2024-07-29

幼儿色彩绘画(精选8篇)

篇1:幼儿色彩绘画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

力初探

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色彩感知能力初探

新疆福海县幼儿园 芮 霞

【摘 要】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语言和有力手段,幼儿在美术作品中情感的表现主要是运用色彩来实现的。所以我们在向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教育时,注意培养幼儿的色彩感知能力。从幼儿对颜色感知和发展的顺序看:幼儿对颜色的认识是从辨别颜色开始的,然后才是逐渐地给颜色配对。帮助幼儿指认颜色,掌握各种颜色名称,进行给颜色命名,经过教学实践,我根据幼儿这一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室内外优化幼儿学习活动环境,变更区域中的活动材料,采取多

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大胆参与,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色彩感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绘画活动;色彩;感知能力;培养

一、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刚入园的幼儿由于手部肌肉及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大部分幼儿不会画画。这时我们教师不要着急让幼儿画什么东西,而是先让幼儿拿起蜡笔在白纸上任意涂画,在纸上涂鸦在涂鸦中,认识画笔和纸的性质,感受到画画的神奇,然后还可以让他们看老师或其它大中班小朋友的作品画,从此激发幼儿对绘画的愿望,通过这种有效途径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有了绘画的兴趣,幼儿就会主动地投入到作画气氛中,他们会自然而然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其它美术活动。

二、优化环境,丰富想象提高对颜色的观察认识能力

良好教育环境是幼儿视觉产生色

彩美感的基础。根据这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同时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如在窗户、墙壁吊挂彩链、灯笼,在教室内布置了“七彩园地”,准备了色彩鲜艳的幼儿熟悉和喜爱的各种水草、嫩芽、动物、交通工具等图片,我发现有不少幼儿在欣赏时,被有趣和色彩醒目的图片所吸引,从它们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按类分别粘贴在各活动玩具柜面。通过这样有趣活动,使幼儿不仅观察到了动物、蔬菜、交通工具、水果等物体形状,而且全部乐于多彩的世界里,同时巩固了对颜色的认识,丰富了想象力。

三、通过颜色培养幼儿的色彩兴趣

注重绘画教育的趣味性,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色彩兴趣,在幼儿玩颜色的过程中因势利导。让幼儿自己动手,充分地玩橡皮泥,在玩中辨别颜色,其程序是找色→玩色→认色。如认识红色,我首先先让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和生活中找哪些东西,物品是红色的,太阳、苹果、衣服、帽子、鞋子、玩具等体会

红色带给自己的感觉。当认识黄色时,利用直观实物出于一些水果、香蕉、梨子、小鸡等图片将已经认识的颜色同新认识的颜色一起对比使用,幼儿通过复习巩固加深印象。同时又为了加强幼儿感受色彩的美,我还让每位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加以操作应用,特意制作红、黄、蓝、绿的小彩旗,让幼儿在玩中区分颜色不同。通过观察,把两种不同的彩旗挂在一起,使幼儿一目了然,惊奇发现所产生的不同颜色,更进一步加深对色彩的印象及兴趣。

四、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美术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幼儿绘画之前,首先通过视觉来观察所表现的对象,因此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提高绘画质量创新过程的最终体现。如:有一次,我从家里带来了一只小白兔,幼儿都围了上来,有的摸摸小白兔的毛,有的喂小兔吃青草,还有的只看不动,于是我连忙抓住了这次机会,对孩子说:

你们快看,兔子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小兔子吃的青草又是什么颜色的“绿色的”而兔子吃草时嘴巴是怎样动的“有的说是上下动的,还有的说兔子是三瓣嘴”这个发现不仅让孩子们有了兴趣,都弯着腰,低着头仔细的观察,而且有丰富了幼儿的色彩辨别能力。同时又为他们创造了宽松的物质和心理环境。

五、幼儿色彩表现能力培养原则

1.适应性

适应性体现在选择的内容适应性、材料适应性。选择内容适应性,是指选择活动的内容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有时教师在选择内容时,只考虑这内容我能操作,我认为效果会不错,这都是错误的。首先要对本班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孩子的共性和特性,才能选择合适孩子的内容。

2.递进性

幼儿的感知色彩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我们不能直接向幼儿传授色彩知识

和表现方法,要经过感受—兴趣—认知—模仿—尝试—表现这一系列过程。每一个阶段的内容和材料选择也要注意逐步递进,让幼儿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感受色彩的美,用表现自己愉悦的情绪。

3.生动性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并且易受外部事物及自己情绪的影响,无意性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很不稳定,易受外部环境的干扰。由于有意注意水平低下,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易记住。引导幼儿感知色彩时也应注意生动性。这生动性包括语言生动性和材料生动性。如可以用水果和喜欢的卡通形象帮助幼儿感知颜色和认识颜色,红色的太阳、黄色的香蕉、绿色的青蛙等,还可以有一种颜色让幼儿联想到其他物体,来帮助幼儿加深对色彩

感知。

此外平时我注重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的作品画,让孩子们适量收集一些各种颜色的小食品外包装纸等。使他们清楚观察图案与色彩获得色彩美的感受。通过反复实践和体验,幼儿便对色彩与色彩之间,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对提高幼儿绘画的表现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以上几点是我对幼儿色彩感知能力培养的一些尝试。因此我们应该致力培养幼儿绘画的创造能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操作,让孩子大胆探索、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幼儿对色彩的想象力合创造力不断提高。

篇2:幼儿色彩绘画

课题:《场景色彩绘画》 课时:1小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场景绘画的基础知识,掌握场景色彩的构图、造型、色调的表现方法。过程与方法:1熟知场景色彩写生的步奏、运用色彩造型的基本知识进行场

景色彩写生。

2临摹写生结合把临摹的知识运用到写生中,把写生中的问题在临摹中得到解决。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色感,体验丰富的色彩画面,把写生中的色彩感情表现在画面中,提高分析和作画能力。

教学重点:1对物体的明度、冷暖以及整张画的色彩倾向有明确的方向

2把握写生色彩的一般规律,单个物体的明暗、冷暖色彩的表现方

法,场景画中的色调。

教学难点:1场景构图,空间感

2色彩写生中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的认识及其形体的认识与塑造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习作 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冷军老师油画场景色彩欣赏(素描是基础造型)

一、讲述色彩基本知识(4项)

1、色彩的三原色和三间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原色:其只有三个,红、黄、蓝 这三色用任何颜色都调不出来,用它们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的色彩,故称为三原色。

间色: 用两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三间色。不等量的想家会呈现无数种间色,数值不同色相各异。

复色: 那么在升级一下就是用不等量的三原色相混合而成.数值不同可混合出许许多多的复色。(或两间色相混合如: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

2、色彩的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这是色彩非常重要的三个属性!)

色相——就是色彩的模样、相貌。一般情况下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基本色相。

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相命名的方式有多种

1)固有色色名法:颜色与某物体色接近而命名。如:玫瑰红、桔红、桃红、砖红、柠檬黄、金黄、草绿、橄榄绿、天蓝、湖蓝等。

2)文学性色名法:使用文学色彩浓郁的字眼命名。如星际璀璨色、地中海红色、热带雨林绿色、沙滩色、敦煌沙漠色、太空色等。

3)简化色名法:根据色彩所呈现的不同色倾向度予以概括性的称谓。如红色可分别称呼鲜红、深红、暗红、粉红等。

纯度——色彩的明暗程度。表示色所具有的亮度和暗度被称为明度。

,又叫饱和度。即色彩的鲜艳与灰浊,黑、白、灰没有色相倾向的无彩色的纯度为“0”其中红色纯度最高、绿色纯度最低,其余居中。

1)如红颜色,当它红到不能再红时,它的纯净度就很高。

2)当它混进其它颜色时,鲜艳度降低,不再纯净了。

3)纯度有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之区别。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也叫色彩的亮度。

色彩学上以明度标尺来衡量色彩的明暗深浅。称低明度色彩、中明度色彩、高彩明度色 色环

同类色

对比色(互补色)

冷暖色——色彩的冷暖又称色性,实际上是由于人对色彩的心理作用造成的,蓝色、紫色等色彩容易让人联想到天空、大海、冰山等,带给人的感觉是冷的。我们称之为冷色。而红、橙、黄容易让人联想到火焰、太阳、火山等给人的感觉是暖的,我们称之为暖色。除此之外对色彩冷暖的理解还应该注意两点:

1,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冷暖。

2,冷暖可以看做是色彩性质的概括性分类,就是把众多色彩用冷暖来

区分的一种方法,黑和白是相对立的,美和丑是相对立的,那么冷色和暖色也是相对立的。在微妙的色彩变化中,色彩的色相我们很难把握,这时候用冷暖来区分就好多了。

4、色彩的对比:(见图PPT)

色相对比: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当主色相确定后,必须考虑其他色彩与主色相是什么关系,要表现什么内容及效果等,这样才能增强其表现力。

将相同的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我们将会发现,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有偏黄的感觉,因为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当他和红色并列时,相同的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所以看起来比单独时偏黄,和其他色彩比较也会有这种现象。除了色感偏移之外,对比的两色,有时会发生互相色渗的现象,而影响相隔界线的视觉效果,当对比的两色,具有相同的彩度和明度时,对比的效果越明显,两色越接近补色,对比效果越强烈。

明度对比: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度)。

明度对比 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对配色结果产生的影响,明度差异很大的对比,会让人有不安的感觉。在绘画中,由于空气中的粉尘使得,明度的对比可以很好的呈现空间感。

纯度的对比: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纯度的色彩并置在一起能够产生色彩鲜艳或混浊的感受形成的对比。在绘画中如果只用高纯度的色彩堆积,会给人一种刺激和烦躁感;反之,如果前世灰色,缺少适当的纯色来对比,画面有容易显得单调沉闷。

补色对比:它是由人的视觉生理功能造成的一种对比。就是将两种互为补色的色彩同时放到一起,给人的感觉是这两种色彩的对比度更强。或者将一种较强纯度的色彩和白色、灰色等纯度很低的色彩放到一起,人在观察时会发现白色灰色等色彩上有了强纯度色彩的补色。只要有色彩同时放到一起补色效应就会发生作用。

冷暖对比: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高而感觉暖。

5、色彩的协调——在色轮上处于相对位置的两种色彩它们之间的视觉对比效果是鲜明的,能给我们一种强烈的色彩跳动感。在色轮上比较靠近的一些色彩,波长比较近,视觉上不引起跳动,当相互配置在一起时,显得和谐与协调,感到平缓与舒展。

邻近色和谐:含有同一种色光成分的一些色彩,如红、红橙、橙、黄橙之中都含有红色,黄绿、纯绿、蓝绿之中都含有绿。

低饱和度和谐:对比色彩中各自掺入别的色彩或受照明光线影响,使明度提高或降低,都会降低这些色彩的饱和度。如品红和绿是互补色,则淡品和浅绿对比性质减弱,呈和谐颜色。

面积和谐:对比强的色彩配置在一起,加大面积上的对比,也能达到协调的目的。

6、色彩美感形成的因素:色彩在画面中的位置、面积、形状、明度、纯度、色相、冷暖、肌理、笔触等产生的节奏感、韵律感达到了对立统一的效果,给人产生的愉悦感,就是美感。

固有色——物体本身的颜色(展示静物)

环境色——周围环境呈现出来的色彩关系,(如不同颜色衬布对静物固有色彩的影响,及纯颜色物体对周围物体的影响)

光源色——不同的光源色照射对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7、色调——一幅画中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是大的色彩效果。

就是色彩对立统一中的统一。

就是大协调小对比。

二、场景色彩绘画具备的基本知识点(10项)

1、构图合理

构图:所谓的构图就是对画面景物的取舍、布局和结构

师:在场景写生中,构图是表现画面主体与意境的主要手段,构图方法与构图形式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决定着一幅画的成败。

造型透视准确

绘画之前观察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形态入手,找到点、线、面、形的造型规律。不论是什么形体都是离不开色彩的,色彩也离不开形体。色彩和形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所以,造型的规律在色彩写生中必须要着意运用。画面的形态、空间、虚实、质感、层次等都受到色彩的影响。

(分析实景与绘画构图的灵活变化)

3色调统一 色彩关系准确

色调是对象在特定光源或环境条件下的画面色彩相互对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多变统一的关系。场景色彩比静物更需要对色调进行整体的把握,因为场景色彩的物体更多,场景大,细节更多。注意整体概括、对比变化、对立统一、和谐之美。主题明确

场景色彩具有独特的情调,画面才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境。这就要求我们对所描绘的对象要具有真实的感情和表现的激情。一幅好的场景色彩,有感染人的情调,画面意趣高雅,引人入胜。

物体质感

注意用笔的走向,干湿笔法的运用,明暗交界线的变化非常重要!(分析范画)

5色彩丰富 画面完整

色彩丰富所指的并不是五颜六色都往上面加,而是在一定的色彩关系下 通过纯度明度以及色相的变化与和谐而达到的效果;

完整的画面就需要对所有物体统一,把任何一个部分截图或者单个物体拿出来看出来都是完整的画面不能给你一种某一个区域没有画完的感觉,无论是体积大的物体还是体积小的都需要有明暗关系色彩关系 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联系;

6气氛浓郁 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气氛主要来自于对画面光感的把握才能有艺术表现力 应为气氛是有强大的感染力的。(分析范画)

三、观察方法

1、整体模糊观察法:注意是在观察室让自己的眼睛处于不聚焦的状态,而且一眼必须把整个取景范围看全。应为没有聚焦在某一点上,只有在形不清楚的情况上。色彩感觉才异常活跃,这时候画面才能扣住整体颜色,把握画面整体的色调。

2、往复转动观察复杂场景:来回转动的观察是对总体色调有一个鲜明印象的前提下,先确切把握各色块之间的关系,使你能感受到其中对比强烈的色块是怎样在一种整体感受中共存。如果能正确的把握画面中各个色块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那么你所需要控制的色调问题就解决了。

3、极限收缩:“极限”是指取景范围从最深到最亮,从最冷到最暖的两极。大家经常会遇到一个场景里面黑白对比、冷暖对比非常强烈。如果处理成不好画面就会躁、脏、艳俗、花乱、处理这种画面就需要很好的运用“极限”处理方式。画面除了这两极之外其余色块都不能超越,皆在其中非常有序的间内收缩,这个调子也就控制好了。所以定准两极的色块是最重要的前提。

四、色彩场景的点线面构成

绘画之前观察是必不可少的,结构、形态入手,找到点、线、面、形的造型规律。色块如何布局是关系到画面整体色彩效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一个色调中突出色块的布局尤为讲究。如:亮调子中的重色块,黄调子中的紫灰块,红调子中的绿色快,谈布局的时候实际上是指这些点状、线状、面状的颜色在画面上构成的关系。其大小、疏密、形状相互之间形成一种节奏方能产生视觉上的愉悦,及“美感”因而画面中突出的色块尤其讲究摆布在哪些地方。大小、练习起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五、光感的表现

光感一般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强光;

2、弱光。色彩场景的光感表现在面积对比、明暗对比和冷暖对比也有补色对比这几种因素。但有时在色彩关系对比很大,画面上还是感受不到光感,其主要原因是投影形不清晰,如果平时不注意或者没有这个概念,就很难取得很好的观感效果。

六、色彩丰富

1、同类色要区分:同类色是让画面统一的一剂良药,但是同类色又是很容易让人混淆的一个难题,主动拉开同类色的区别意味着“变化”的开始。仔细分辨下面的画中花丛中的黄色的花有多少种吧,各种明度纯度冷暖,太丰富了!

2、灰色会使纯色更漂亮:灰色是具有柔和稳定的特制的,所以才会被称为“高级灰”,其实颜色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当他们舒服的搭配在一起才会让人产生“高级”的感觉,所以想让画面颜色丰富起来不要忽略灰色的使用。

3、局部颜色的丰富:暖中有冷,冷中有暖,互相穿插,又不影响整体,局部变化的也是画面丰富的重要因素。当然变化也要有节奏,处处都变化也就没变化了。好的画面每一个局部可能都是一幅精彩的抽象画。

篇3:幼儿绘画的视觉色彩探析

当宝宝第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并不能立刻感受到色彩带来的美。科学研究显示,新生的婴儿是不具备对色彩的感知效应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就会逐渐表现出对一些鲜艳色彩的喜爱,两个月以后就能区分出红色和绿色,四个月大便能分辨黄色和绿色。这些对色彩敏感的小家伙更喜欢那些鲜艳的颜色,他们喜欢玩具有漂亮色彩的玩具,喜欢观察大红色的衣服,而他们的绘画涂鸦也就更加色彩缤纷了。这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缤纷的色彩对于小朋友来讲是否具有什么特殊意义与用?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与对待孩子的这种天生的对颜色的偏好?色彩感知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性格发展与兴趣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孩子通过眼睛来观察和了解世界,大自然中的缤纷色彩组成了孩子眼中的内容。那些更纯的、明度高的、饱和度大的色彩对视觉的影响就更强。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同的色彩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意义。通常来讲,对黄色比较喜爱的孩子在生活中会变现出更强的依赖性,更加愿意在生活中充当小孩子的身份;对蓝色偏好的孩子则更加独立与自信;喜欢红色则性格更加调皮一些,感情也会更加丰富;对粉色更加着迷小朋友表现出来的是更加充满爱心,温柔,体贴;对紫色感兴趣的孩子在性格上会更加直率、随和,也更加容易与人接近,他们普遍具有宽容的胸怀以及强烈的好奇心;喜好橙色的孩子性格上会更加活泼开朗一些,但容易忽视他人的感受,更加关注个人的情绪。当然,科学研究所得出的这些结论对于我们对孩子的教导与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但也并不能完全的绝对化。孩子对颜色的偏好并非都是先天因素造成的,这种偏好也会在生活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由此可以看出:在幼儿的成长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孩子对绘画色彩感知的整体培养与发展。

二、幼儿色彩描绘的阶段特征

首先:涂鸦期。四岁之前,儿童会随着自己的感觉来探索和认识色彩。前期是单色,什么颜色都可能;逐渐的,幼儿会产生出对不同色彩的情绪变化,比如会非常喜欢或者厌恶某些色彩,这样就导致幼儿会主观的选着一些色彩而摒弃另外一些色彩。在涂鸦期的儿童绘画作品中所出现的颜色基本全是他们所热爱喜欢的!

其次:装饰期。经过涂鸦期之后,幼儿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于是他们会增加自己所喜欢的颜色。扩充进了橙,粉,天蓝,草绿色等以前并不太喜欢的色彩。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色彩也更加丰富起来,幼儿把自己所喜欢与掌握的色彩到处运用,画面绚烂漂亮,也就具备了绘画的装饰性。幼儿对色彩的喜好更多的是由于自身对色彩的感知和色彩本色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联而来的。不同性格的儿童会选择与自己性格相匹配的颜色来进行绘画,比如活泼的孩子更多的选着鲜艳的颜色,而个性孤僻的孩子则更多使用一些暗淡的色彩来表现事物。这个阶段,幼儿开始将颜色同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联系起来。最后:再现与表现期。在幼儿成长的后期,他们更加愿意运用色彩去再现事物的本来面貌。画孔雀用了蓝和青色,画树叶用了绿色,这时期的幼儿已经意识到如果不用这些颜色来描绘就不像对象了。同时,如果在不影响所描绘的对象的真实性的前提下他们还是更加愿意丰富的去描绘对象。

三、如何培养幼儿感受色彩的能力

正确培养幼儿感受色彩的能力必须在一定特设的环境中进行,运用丰富多彩的色彩环境来影响和教会儿童表现事物和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1、运用缤纷的颜色来进行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教师在幼儿园活动室的墙体装饰以及主体墙的布置表现中应该遵循幼儿对色彩的认知规律,选择那些明快、漂亮的颜色和图案来进行装饰点缀,让幼儿在与缤纷艳丽的环境中去互动感知、认识色彩。幼儿园开学初期时,活动场所的主体色彩可尽量运用一些以淡蓝色、浅绿色为主的装饰来美化环境。因为这样的色彩搭配能缓解新入学的幼儿在刚离开父母时的那种焦虑情绪;学期中的时候,可以利用黄色、橙色来搭配,这时幼儿已经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同时也能开心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了。这阶段采用一些明快鲜艳的颜色也能够更加有利于幼儿的情绪培养。

2、将色彩融入生活日常。

在平日的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培养并鼓励孩子去感受自然中的色彩。如春天的树叶是淡淡的黄绿色,秋天的稻谷是是金黄色的,冬天的大地是雪白雪白的。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的动植物,加深对色彩的喜好,充分培养幼儿的兴趣与正确观察方法。通过日常游戏,让幼儿观察、对比各种不同的颜色,在愉悦活泼的的氛围中进行颜色的分类、感知等等。

四、结语

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离不开缤纷的色彩。有了色彩,优美的风景、事物才能在幼儿的画笔中得到充分展现。因此,色彩的运用在幼儿绘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进行一切绘画活动的必备条件。在对幼儿绘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充分完善幼儿绘画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找出更加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让幼儿能够具备更加优秀的绘画能力,同时培养幼儿能具备更加健全的优秀人格与素质。

摘要:幼儿绘画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特殊意义,幼儿色彩绘画的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出幼儿的情感与思维的发展,教会孩子能够运用色彩绘画来充分表现生活中美的事物与场景是幼儿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幼儿成长阶段,如何教会他们运用色彩进行绘画活动也就成为了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研究并攻克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儿童视觉,色彩规律,视觉心理

参考文献

[1]《从涂鸦看孩子的内心世界》江昀文化图文工作室..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5

[2]《解读缤纷的色彩世界.》张明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

篇4:幼儿色彩绘画

【关键词】幼儿 绘画活动 色彩

中圖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89

一、小班幼儿色彩认知和作画能力的现状分析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能准确辨别红色、黄色、绿色等基本颜色,但是不能区分色彩的明暗度,例如黄和淡黄,绿和浅绿等。他们对一些相似颜色也不能正确辨别,例如粉红和橘黄,红和紫,绿和蓝等。小班幼儿运用色彩作画水平还处于涂鸦状态。他们运用色彩时,没有明确的创作目的性,而且通常只用一种颜色来进行涂色。笔者在对幼儿进行色彩绘画水平测试时,让幼儿绘画彩色气球,发现大部分幼儿喜欢选用色彩比较鲜艳的颜色,对灰暗的颜色用得较少。因此,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识以及运用色彩作画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平。

二、学习简单的绘画技能,让幼儿能够画出自己喜欢的画。

光有绘画兴趣,没有绘画技能,幼儿就表现不出自己所认识的生活 ,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

1.采用游戏的方法。

(1)涂色游戏:涂色游戏就是教师画好物体形象的轮廓,然后在轮廓中涂色,激发幼儿对色彩美的感受。如请幼儿涂红苹果等。

(2)添画游戏:添画游戏就是教师画出一副图中的主要形象,然后请幼儿添画一些辅助物。如:教师在纸上画出动态不一的小鸡的形象让幼儿添画“小虫子”“点小米”或画“篱笆,小草”,教师画美丽的金鱼让幼儿在金鱼嘴的前方添画水泡等。 让幼儿主动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和颜色。

2.开始教幼儿画画时教师要结合日常生活中喜爱的事物,选择外形可以概括成点、线的物体为内容,如用点画“飘落的雪花”、用短线画“绿绿的小草”、用圆画“苹果、气球”等。圆是绘画活动中最早的图形,画圆圈时,幼儿往往急于将起点和终点合拢,因而不容易成功。教师可以在教学时边画边说:“圆圆慢慢圈起来”。又如:画葡萄时一边画一边说:“一个小圆,三个伙伴,许多小圆靠一起,变成葡萄一串串。”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印象和兴趣。

3.使用幼儿熟悉的语言,如把竖线、横线比喻成木棍,竖线比喻成木棍站立,横线比喻成木棍睡觉,弧线比喻成木棍弯腰。讲时掌握幼儿的语言特点,幼儿喜欢用重叠词。因此,在讲形象特征时多采用重叠词,如讲鸭子画法时可以这样说,圆圆的头,扁扁的嘴巴;苹果,圆圆的苹果;熊猫的身体是胖胖的;大象的鼻子是长长的;红红的太阳;绿油油的草地等。多用重叠词,就能加深幼儿对形体特征的印象。

4.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进行教学。把要画的内容编成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边讲边画,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

5.多画多练是提高幼儿绘画技能的主要途径,除了每天绘画教学活动外,还可利用区域活动中的绘画角,扮演小画家,引导幼儿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教师为幼儿提供纸和笔,供幼儿自由涂画,并以参与者的的身份与幼儿一起画画,这样就会大大的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鼓励、肯定幼儿

幼儿园的备课不仅要设计好活动方案,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玩,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景中产生兴趣”。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 的?”“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孩子们,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又多又绿,真好!瞧, 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鼓励能使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而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因此增强信心,既“在鼓励中创造表现”。

小班幼儿受年龄的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幼儿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 “手掌印画”、“拓印图形”、“纸团压印”、“泡泡画”,以及“添画、吹画”等活动。我们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观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篇5:光对色彩绘画的影响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实验二小

陈焕庭

主要内容:

光在绘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绘画中,物体的明暗、色彩关系都是通过光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在色彩绘画中,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即光源)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的部分,由于受光的角度、强弱的不同,所产生的色彩关系也有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

绘画

色彩

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正文 :

在现实生活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是,不知人们在陶醉的同时,是否会想到,之所以有这样绚丽的色彩,它首先应该归功于光的作用。如果没有光那就无从谈起色彩,所以光在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当我们手拿苹果从山洞口向黑暗深处走去时,你会发现苹果的颜色(即色彩)越来越暗淡。完全黑暗时,苹果的香味能闻到,形体能摸到,但色彩却看不到了。这说明:苹果乃至于宇宙万物的色彩都是光给予的,无光则无色。

光在绘画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绘画中,物体的明暗、色彩关系都是通过光的作用而呈现出来的。在色彩绘画中,由于光的作用,而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即光源)呈现出来的色彩感觉是不尽相同的。即使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的部分,由于受光的角度、强弱的不同,所产生的色彩关系也有相应的变化。如:一表面很光滑的蓝色瓷瓶,在红色灯光的照射下,瓷瓶就不一定是兰色的。如果换成其他颜色的灯光,那又有所变化。即使在同一灯光下,看瓷瓶的各个部分色彩也不同。直接受光部位和背光部位就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色彩绘画中光对色彩的影响是很大的。

色彩不仅是绘画蒴造形象和表现空间距离以及光感、质感的手段,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手段。绘画色彩主要是通过对比、调和与色彩的运用发挥色彩的功能和感染力。我们眼睛之所以能看到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是由于物体吸收和反射不同波长的光线而给了我们辩别丰富世界的机会。如果在漆黑的被里,则什么颜色也无从辨别清楚,所以认识色彩应该先从光开始。

光的来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光,一种是人造光,象灯光等。一般讲,色彩学上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彩和光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的解释:太阳光谱的可见部分中含有红、黄、橙、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光,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非常和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在色彩学上我们把这种颜色定为标准色,而这七种色光,是反映一切物体的色彩的科学依据。这一发现促使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印象派画家。这一派画家们根据法国科学家乔夫勒尔关于光和色的原理,提出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观察宇宙、描绘宇宙的方法,开始追求光和色的变化。一改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概念化的中褐色调子,使欧洲油画面貌焕然一新。莫奈的《印象日出》和《花园里的妇女》这两件作品就显得尤为突出。该派对欧洲油画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贡献,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光的照射,自然中的物体才呈现出各种颜色,其原因就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不同的物体,受光后的反射强弱各不相同。任何一个物体他必然吸收一部分色光,反射一部分色光,这种反射出来的色光即是我们肉眼所见的物体呈现出来的色彩。同时由于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而最后呈现在人眼里的色相也有相应的变化。即使是在同一环境下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的色相也是不同的。所以,影响物体色彩关系变化的因素有三个: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这三个因素不是均等的在起作用,而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处于不同的主次地位。如在阴天固有色明显,在夕阳或条件光的作用下,光源色起主导作用。在光滑的物体上环境色的作用就十分明显。例如,红旗的颜色是红色,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个红旗的“红”,是由于太阳光中其它六个色光(橙、黄、绿、青、蓝、紫)基本都被红布所吸收,而把“赤 ”(也就是“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但红旗在飘动时当其反射红光时,由于物体表面高低起伏,光照上去自然就有强弱的差别,以及光源色的冷暖和环境色影响,也会反射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只不过是这些色光被红光所支配,不能十分明显地呈现罢了。可见飘动着的的红旗色彩是相当丰富的。所以我们在绘画中表现红旗的时候就不能单一的用红颜色来表现。一般说来,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对于色光就吸收得多,反射的少。如木板、陶罐、棉布等。反之,质地光滑的物体对色光吸收的少,反射较强,固有色就减弱。如瓷器和金属。综上所说,物体的固有色是在光照的作用下而呈现。不同质地的物体,受光后反射与吸收不同波长的色光也是不同的。因此就构成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风光。

色彩一方面依赖光而呈现,同时色彩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比如,我们画一幅静物画,你的色彩笔触、色彩关系没能表现出物体的形体结构,该转过去的没有转过去、该突出的没有突出、中间调子的颜色画在了亮部,主颜色到处冲突,这样的色彩再好也没有表现出物体本身的形状、色彩以及它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而且也不可能好。色彩必须依附于具体的形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同样的光源照在不同的形体上,就会产生不同的素描关系,不同的素描关系就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冷暖关系、不同的明暗关系。同时不同的光源也就有不同的色彩关系。色彩的明暗关系依附于素描的明暗层次。这两大关系就是我们整个绘画中的核心内容。前者是素描,后者是色彩。前者可以摆脱后者单独表现,而后者觉,不能摆脱前者单独行之。我们在绘画中观察物体的色彩时一是要具象的观察强调物体的固有色,而将光源色与环境色的影响排除不顾,确定形体的色彩基调。然后再抽象的将物体所处环境的光源色、环境色综合起来观察,再现物体的条件色来描绘它的形体。这样表现出来的物体它的色彩就相当丰富了。一幅色彩丰富的色彩画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就比物体本身有了更多的看点。正如人们所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篇6:美术绘画之色彩教学计划

辛集市艺术职业学校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它的任务:使学生初步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与色彩的基础知识,通过课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运用色彩表现物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尽快掌握色彩表现的一般规律和原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色彩原理,掌握基本的素描造型能力,并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和色彩规律。2.正确的观察色彩的方法。3.理解色彩的表现语言。

4.了解色彩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转变过程。(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色彩画的基本技法。

2.能够正确表现出色调的冷暖、色相与饱和度。3.具备一定的对客观物体的艺术观察力和表现能力。4.具有一定的对绘画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色彩作为视觉艺术基础训练的观点。2.加强高品位艺术修养和高尚艺术情操的教育。3.注重学习的刻苦性和专注性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绘画的工具与材料

课程内容: 1.绘画工具。2.绘画材料。教学要求:

了解绘画工具与材料的基本性能。(二)色彩(水粉)画的性能和特点 课程内容:

1.水粉画的性能和特点。2.水粉画绘制中常见的弊病。教学要求:

1.了解水粉画的特性。2.了解水粉画的用笔技法。

3.懂得水粉画绘画制的要领,以便在绘制过程中自觉防止出现技巧上的弊病。

(三)色彩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

1.三原色、十二种色相与色轮。2.色彩的原理。3.色彩的协调与色调。

4.主观色彩与客观色彩的关系。5.色彩的印象。6.色彩的表现。教学要求:

1.懂得色彩的概念及原理。

2.学会将了解的色彩知识运用到色彩训练中。(四)静物写生 课程内容:

1.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2.静物写生训练。教学要求:

1.构图完整、色调和谐、色彩关系确切。

2.画面具有一定的表现性。(五)风景写生 课程内容:

1.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2.风景写生训练。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天、地、物,即近、中、远三景的关系。2.基本掌握光的规律与作用。3.要求学生注意构图的形式美感。

四、教学进程

二年级上学期(全学期94课时)

第一单元(40课时)

课题:水粉组合静物写生 教学内容:

1、在一年级学习水粉组合静物临摹写生的基础上结合练习,丰富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用理论指导绘画实践。

2、可安排蔬果、食品、生活用品、陶瓷、玻璃等器皿的组合静物写生、难度逐步加大。教学要求:

1、较好地运用色彩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进行习作,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分析力和表现力。

2、形体结构较准确,构图、比例、透视更合理。

3、学习表现物体的虚实、远近关系及质的特点。第二单元(14课时)课题:水粉风景写生

教学内容:山村风景写生

教学要求:从临摹入手,结合临摹作品复习技法,重点讲构图、透视、空间关系和季节特征。

教学建议:选取有秋季特点的郊区风景。第三单元(20课时)

课题:水粉画写生和默写 教学内容:

1、水粉静物组合物写生和默写(10课时)。

2、水粉风景画临摹和默写(10课时)。

教学要求:注意画面的色彩倾向和整体感。教学建议:

1、在讲评第一、二单元作业基础上进行。

2、静物只摆2——3件。

3、风景画的视平线取低一点,重点画天空和树。第四单元(20课时)

课题:水粉静物画的记忆画和打散组合。教学内容:

1、水粉静物记忆画(10课时)。

2、水粉静物打散组合(10课时)。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记忆力、构图和造型能力。教学建议:

1、作记忆画,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几分钟,提示构图形式、形体特征及色彩倾向,然后遮盖写生物,学生凭记忆作业,中途可再揭开几分钟后学生继续完成。

2、组合作业,教师先随意打散多放几组静物,由学生任选几件组合成一幅画面,写生选的组合物在色彩、质地、内容上搭配合理,构图美观。

二年级下学期(全学期80课时)(另有一周外出写生)

第一单元(50课时)

课题:水粉静物组合写生 教学内容:

1、分别画几张不同色调的静物组合写生。

2、画几种不同质地静物的组合写生。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画不同调子(色相、明度、冷暖调子)习作,要求色调和谐。

2、较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量感,造型较好。教学建议:

1、可要求学生凭第一印象快速画出一幅小色稿。

2、教师安排静物衬布,注意色彩调子的选择。

3、可安排短期(课时,八开)十幅,默写刚画过的静物(课时八开)一幅,中期作业(课时四开纸)二幅。第二单元(20课时)

课题:水粉风景临摹、写生 教学内容:

1、临摹春季农村内容的水粉风景画二幅(10课时)

2、到市郊画几幅春景(有风景人物)(10课时)

3、复习风景画技法

教学要求:

1、构图、透视合理,层次清楚、色彩生动,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2、对同一景色作不同的取景、取舍的小构图练习。

教学建议:针对下单元外出写生选取点的特征进行技法演练。第三单元 一周

外出写生,色彩画要求,根据选取点写入写生计划中,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法进行作业,写生时要表现地方特色,季节特征及当地风俗,注意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第四单元(10课时)课题:静物质感表现

教学内容:画出几种不同质地的组合写生。如:金属、玻璃等物品。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画不同调子(色相、明度、冷暖调子)习作,要求色调和谐。

2、较好地表现出物体的质量感,造型较好。教学建议:

1、每个学生将效果好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提高。

2、举办小型写生观摩展览。

三年级上学期(全学期120课时)

第一单元(50课时)

课题:水粉组合静物写生

教学内容:可画较复杂的静物组合物,选点金属、皮革制品及日用工业品等。

教学要求:

1、将组合静物临摹、写生、默写、记忆、打散组合等方法,中、短期作业等反复进行练习。

2、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作业的造型、构图、透视关系、色彩关系、整体关系等都较好。教学建议:

1、在临摹作业中,老师可根据学生的 实际,因材施教安排临摹作品。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名家、大师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学习较高的技巧。

2、本单元教学要求由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安排。第二单元(20课时)课题:水粉人物头像 教学内容:

1、水粉头像画技法简介,欣赏和临摹(5课时)。

2、水粉人物头像写生5幅(15课时)教学要求:

1、结合欣赏作品介绍技法,欣赏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征的人物头像画。

2、观看有作画步骤的录像带。

3、复习人物头部骨点及透视。

4、重点讲解面部色彩及面部特征。教学建议:画男女青年头像各一幅。第三单元(50课时)课题:水粉静物画。

教学内容:同本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要求:同本学期第一单元。教学建议:

1、作记忆画,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几分钟,提示构图形式、形体特征及色彩倾向,然后遮盖写生物,学生凭记忆作业,中途可再揭开几分钟后学生继续完成。

2、组合作业,教师先随意打散多放几组静物,由学生任选几件组合成一幅画面,写生选的组合物在色彩、质地、内容上搭配合理,构图美观。

三年级下学期(高考集训)

课题:水粉画综合练习,做好应考准备。

教学内容:复习水粉画的知识和技法,针对高考作相应的练习。

1、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力、分析力和表现力。

3、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做好应考准备。

五、说明

1、各部分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2、色彩基础知识及水粉画的性能、特点在写生实践中讲解。

篇7:幼儿色彩绘画

导入阶段

课件展示荷兰画家卡雷尔•阿偑尔的“自由的呐喊”。(师)现代艺术总是带给人新奇的惊讶,这幅作品就是一个例证。为了表现艺术应有的活力,画家从儿童画中寻找灵感,这幅“自由的呐喊”是画家阿偑尔的代表作,画家认为生活要自由,思考要自由,想象创作都需要自由,所以用这幅作品来书写对自由的珍爱和渴望。

现在我们是否也用这种自由的精神一起来合作创作一幅作品呢。

以师生共同创作的作品导入新课。学生以接龙的方式,在教师事先画好色块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注意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对比与和谐,注意画面的美感。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作为导入可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无拘无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发展阶段

7分钟下面我们来欣赏大师们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归纳。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大师常作的方法有两点:

1、色彩对比。

2、色彩调和。

学生进行色彩游戏搭配练习。欣赏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在欣赏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分析大师是如何搭配色彩(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内涵。

深入阶段

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师们的作品中也常常利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向日葵》、《呐喊》、《门》、《大堤上的缺口》等作品。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听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与所展示出来的作品,哪一幅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的自由的开展探究活动。

讨论内容为:

1、从作品中,我们是否能感受出画家想表达某种情感?

2、画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在画面的构图及颜色的搭配使用上有什么特点?

3、作品《门》、《大堤上的缺口》与前面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4、所有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5、活动:“找对子”,课件展示两幅作品,听音乐,看看哪一幅作品所传达给人的情感与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相吻合。这一阶段是深入阶段,在图片的采用上跟发展阶段有所区别。引导学生以图片欣赏为学习线索,在此基础上发现和形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此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交流,教师给于必要的点拨,最后得于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体现。

深入阶段

28分钟。预留三分钟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具体的疑难问题。预留质疑的时间。质疑是学生主动探究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学生质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及时的对教学进行调整。学生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1、可以在老师设计的图形上直接上色。

2、可用颜色表现喜、怒、哀、乐,形体不作限制。学生练习,在材料上可互相交流,可独立完成,也可两人一小组完成。通过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表现能力。

展示学生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提出整改建议。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自己创作的想法。自评、互评作品。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通过每一堂课对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愉快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巩固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

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对照老师的小结,学生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找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有利于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8:幼儿运用色彩进行绘画的实践研究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识比较肤浅。他们能准确辨别红色、黄色、绿色等基本颜色,但是不能区分色彩的明暗度,例如黄和淡黄,绿和浅绿等。他们对一些相似颜色也不能正确辨别,例如粉红和橘黄,红和紫,绿和蓝等。小班幼儿运用色彩作画水平还处于涂鸦状态。他们运用色彩时,没有明确的创作目的性,而且通常只用一种颜色来进行涂色。笔者在对幼儿进行色彩绘画水平测试时,让幼儿绘画彩色气球,发现大部分幼儿喜欢选用色彩比较鲜艳的颜色,对灰暗的颜色用得较少。因此,小班幼儿对色彩的认识以及运用色彩作画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平。

二、培养幼儿运用色彩进行绘画的策略

1. 创设丰富的色彩环境

幼儿是在环境的熏陶和渲染下学习和发展的。一个色彩丰富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色知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认识色彩。

(1)在环境创设中注重体现色彩变化。小班幼儿喜欢鲜艳明亮的色彩,教师在活动室墙饰及主体墙的创设中,要遵循幼儿色知觉发展特点,选择一些明快、鲜艳的色彩进行精心安排,让幼儿在与色彩斑斓的墙饰的互动中感知、认识色彩。开学初,活动室的主体色可创设为淡蓝色、浅绿色,主要是考虑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正处在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时期,运用这些淡雅的颜色可以缓解幼儿的情绪;学期中,活动室布置的主体色以黄色、橙色为主,因为这时幼儿已经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能开心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了。因此,采用这些热闹、积极向上的体现情绪的色彩,与幼儿的情绪表现相呼应,并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感知色彩的变化。

(2)将色彩的感知巧妙融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幼儿观察他们自己衣服的颜色。外出散步时,让孩子们说一说不同季节里树叶、小草、花的颜色。如春天的柳叶是淡绿色的,秋天的枫叶是红色的,冬天的松针是深绿色的……引导幼儿观察花园里五彩斑斓的花朵,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习惯。结合日常游戏,让幼儿观察、比较各种颜色,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色彩的分类、感知等等。

2. 进行趣味涂色练习,提高涂色能力

小班幼儿在涂色时,注意力不集中,所涂作品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均匀的空白。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围绕教育目标,为他们精心设计活动。在涂色练习中,单纯的涂色比较机械,幼儿不容易感兴趣,教师可以选择有趣的方式进行。如在涂色练习“拍蚊子”时,请幼儿先自由选择一种颜色,教师告诉幼儿手里的笔就是蚊子拍,现在大家一起来比赛,看谁拍蚊子的速度快,幼儿的兴趣就很高;又如涂色练习“补衣服”,小猪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伤心地哭了。为了安慰小猪,请幼儿选一种漂亮的颜色帮它补好。幼儿的兴趣也很高,个个都想帮小猪的忙,小心翼翼地给小猪补好了花衣裳。通过这些游戏,加强了幼儿对涂色的正确方法的掌握。幼儿只要能熟练掌握涂色的最基本方法,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3. 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提高色彩审美能力

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可以提高幼儿鉴赏美的能力。鼓励幼儿对艺术作品进行模仿,然后再自主性地创作自己的作品,表达对美的追求与感受。为幼儿提供一些名人名画,可以是不同题材的,如油画、水墨画等。例如梵高的《星空》,这幅作品是由许多种线条、形状和颜色组合而成的,没有具体真实的物体存在,也没有清晰的人物,它就是各种线条、形状和颜色所构成的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很值得让幼儿去理解和欣赏。另外,民间艺术作品中也有很多值得让幼儿欣赏,比如剪纸、京剧脸谱等,它们以其质朴大方的美丽色彩吸引幼儿的眼球。幼儿在欣赏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对色彩鲜艳的作品极其感兴趣。通过一段时期的艺术欣赏,幼儿能将在欣赏中学到的色彩搭配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使幼儿运用色彩进行绘画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总结

一幅美妙的绘画作品离不开色彩的点缀,正是有了色彩,幼儿才能将眼中美丽的风景表现出来。因此,在绘画中,色彩的运用尤为重要,它是开展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在幼儿绘画指导中,我们要继续研究学习,不断完善绘画教学方法,研究出更适合幼儿的指导方法,让幼儿的绘画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慰宜.走进幼儿绘画世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xx班主任经验交流总结下一篇:动物的自述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