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革命论读书报告

2024-06-29

法国革命论读书报告(共4篇)

篇1:法国革命论读书报告

《法国革命论》及其启示

[摘要] 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法国革命论》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写于法国大革命的第二年。柏克从英国的历史传统和政体的角度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在对其批判中坚持的审慎节制的原则对待理性、传统和自由,反对形而上学哲学的抽象权利观,展现了其保守主义的政治思想。本文就此进行论述,并力求探讨其现代启示。

[关键词] 《法国革命论》;柏克;传统;自由

[中图分类号] K5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1-006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1.032

[本刊网址] http://hbxh.net

埃德蒙・柏克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保守主义理论的先驱。他一生崇尚传统,追求所谓的“高贵自由”,这在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批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法国大革命将政治共同体瓦解为“一个反社会的、反文明的、互不联系的基本原则的混乱物”,这是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整体评价。

《法国革命论》是柏克对法国一位朋友的回信。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以极端的暴力形式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君主制、贵族等级制以及宗教被摧毁,人民私有财产得不到保障,割断了现实与历史的联系,旧的观念被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代替。柏克在书中便是从这几点出发批判了法国大革命的原则。

一、对启蒙抽象哲学的批判

在公民社会形成之前,人们处在自然法则之中,享有天然的权利,它是天赋的、不可转让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当人们面对生存障碍并且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范围,便会重新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来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私有,即订立契约。从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过渡,人们让出了一部分权利。作为“约定的产儿”,“没有人应该是其自身案件的审判官”。然而,政府也不是根据理性的假设创造出来的,“乃是人类的智慧为了人类的需求而提供的一种设计”。当人们进入公民社会就要放弃一部分权利让渡给一个中立的实体,即政府。当个人需求上升为群体需求时,对个体需求的控制和约束就是决定集体行动的规则。所以,“人们有权使这些需求应该由这种智慧未提供。”

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主张一种自然人性论,设定了一种先于社会状态的自然人,高扬自然人的个体的从而是普遍的欲望和实现这种欲望的经验和理性能力。他们用这种自然人性来论证个人的天赋权利、批判现存社会政治秩序。”柏克则强调“人赋人权”,是基于社会历史条件,不断衍生、发展、继承下来的具体的权利。认为自由是基于约定俗成上的不平等,然这种不平等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才能,德行的不平等。也就是法国制度体系中的等级制度。

柏克继承了休谟的怀疑论为其哲学基础,认为人的知识是有限的,理论家们提出的抽象理论是无法得到实践的经验去验证的。柏克对人的理性的厌恶更多地表现在对一群人的理性不抱好感。仅仅用理性便能创造出一种简单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柏克认为这是一种很疯狂极端的行为。他尊崇历史传统和制度变革的延续性,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是理性的个人,即便是理性的精英们也无法去撼动的。所以,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对传统的遗弃和对秩序的摧毁是“理性误用”的结果。

二、尊重传统的连续性

传统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习俗,是人类最宝贵的遗产,人们应该倍加呵护和珍惜的,传统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温情的血缘为纽带的家庭关系,所传承下来的共同约定的风俗、习惯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法律无不体现着祖先们的智慧。所以柏克认为18世纪的法国政体的合法性是不容怀疑的,那些自命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政体的革命家们是多么的糊涂和可悲,他们无疑是在破坏承载了多少代人所尊崇的传统。柏克认为传统是一切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合法性基础。人在社会状态中所拥有的权利是传统所赋予的。

“对传统的倚重并不排斥对变革的诉求。‘传统’与‘变革’并非是政治实践中难以解决的悖论”。柏克并不反对在原有的社会体系内进行适度的变革以适应国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变,达到制度优化。但他极其强烈的反对暴风骤雨式的革命。柏克极力推崇向英国这样柔性的改革所产生的“柔性的宪法”,因为它保留了最美好的善以及世代传承的悠久历史所沉淀的文明。传统的核心是道德,而道德又是其法律的基础,是权利合法性的来源,因为传统中蕴含着对权力的制约。柏克甚至认为法国大革命是贪婪、可鄙、狡诈的,他把人们应该倍加珍惜的传统全部摧毁了,使得各种利益矛盾再也无法调和,甚至认为这种毁灭性将会导致专制主义的出现。

柏克认为王位的世袭是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基础。在《法国革命论》中柏克驳斥了政治神学家的观点,他们认为根据英国革命的原则,人民已经获得了三项基本权利,即‘选择我们自己的统治者”;“因其行为不端而废黜他们”;“为我们自己建立一个政府”。《权利宣言》中的原则是一种按世系的继承,这种继承对国家的和平和稳定是必要的。然而政治神学家却从国王威廉世袭继承这个个例中得出普遍准则是与法理学的原则相悖的。柏克谈到,在英国,“他们把他们王位的合法世袭继承制,看作是他们的正确而不是他们的错误,是一种利而不是一种弊,是他们自由的一种保证而不是受奴役的一个标志。他们把他们国家目前所存在的那样的结构,看作是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的;并且他们把不受干扰的王位继承制设想为是对我们宪法所有其余部分的稳定性与持久性的一种保证。”那么“选择我们自己的统治者”就会变成一种选举制,甚至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在柏克认为,王位世袭是通过固定的继承法来实现的。它是与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息息相关的。如果人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国王,那么宪法也不会再保持稳定的状态,随之国家也就无法保全自身。因行为不端而废黜国王这一理论在柏克认为也尽显得荒谬。所谓的神学家们声称国王要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仆人,在柏克看来这是一种无聊的闲谈。“国王在一种意义上无疑是人民的仆人,因为他们的权力除了以普遍的利益为目的而外,就没有任何其他合理的目的;但是要说他们哪一点在通常的意义上(至少就我们的宪法而言)就像是仆人一样,那就不真确了。”就大不列颠国王而言,所有其他的人对其有合法服从的义务,只是法律所赋予的。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为了维护古老的法律自由,保障古老的政府体制,柏克认为这是一份得自我们祖先的遗产,而在《法国革命论》一书中也论证了《大宪章》和《权利宣言》并没有提及“有权利组成自己的政府”。

三、有秩序才有自由

1640年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有**,但整个社会的秩序没有动摇,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限定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社会也在原有的秩序基础上,以缓慢的进程在改变调整。而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接连而来的**,帝制和共和轮番上台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框架全部摧毁。“法国革命期间盛行着的这种同旧制度彻底决裂、实现法兰西民族更生的信念,正是这一信念构成法国革命者政治、法律行为方式的逻辑基础。”

“自由不是对我们美德的奖赏,也不是我们勤奋所得,而是我们的继承物,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柏克认为自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予的自然权利,它与秩序紧密相连,有秩序才有自由,没有秩序,自由则从谈起。抛弃文化传统,不正视历史,缺乏美德和教养的自由是愚蠢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柏克强调的是一种具体的自由,非抽象的自由。“是不是因为抽象的自由可以列为人类的福祉,我就可以认真地对一个疯子逃出了他那监禁室的防护性约束和保护性的黑暗,而祝贺他恢复了享受光明和自由呢?”人是社会中的人,他人或自身利益的实现限定了社会中人的自由程度,所以自由不是孤立的、形而上学的自由。柏克批判启蒙哲学所带来的理性的滥用会引发人的一种潜在的兽性,这会导致人性的放纵和政府的混乱无序,所以,自由应该是有限度的,并且是与权威相互制约的。尤其是自由在转换为权利时,要审慎与节制。

革命者们摧毁了贵族等级制,建立一种平等的代议制是遭到柏克的强烈的反对的。他认为社会不可能是完全的平等的,在不同财产权分配下所形成的贵族等级制,是安定社会的保障。因为,他认为贵族和宗教作为个人和国家之间的中介能够防止专断权力的出现,是对人民行使权利的保障。可是法国大革命却摧毁了这一秩序。

但在经济方面,他是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是一致的,认为政府不应干预市场经济的运行,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自由是不应该被约束的。

四、《法国革命论》政治思想的启示

柏克《法国革命论》中的政治思想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基于保守主义思想倾向而展开的,但其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对权利与权力的分析,在当今社会仍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一)反对抽象,强调具体。启蒙思想家的弱点在于对理性的崇尚和信任,主张与传统彻底决裂,他们认为理性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而柏克反对抽象的理论和抽象的普遍真理,强调从具体实际出发。其实在生活领域当中,理性是具有破坏性的。科技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方面,却也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所具备的道德必须依赖于政治制度。所以在治国理政当中,必须结合本国国情,结合本国历史,当下的生产关系以及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审慎节制,尊重传统。柏克一直坚持审慎的思想,合理把握“度”的概念。传统的核心是道德,所以柏克的政治思想“把以道德原则为精神实质的上帝的自然法置于审慎的政治理性之上”。柏克并不是反对理性,他是反对脱离历史的在人脑中产生的一种理性,所以他主张审慎节制作为一种美德和首要的政治原则。柏克也同样认为革命应该是人们最后的权利,应该审慎的使用这种权利。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的所保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以及现存政治体制的总和。不管是法律还是政治体制都是祖先从经验当中积累起来的,是集结了世世代代人的智慧。传统具有稳定性和渐进性。当今社会,对待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应坚持审慎和节制的基本原则。正确对待历史与现实的连续性。

(三)关注自由,重视秩序。秩序需要变革也需要稳定,这是秩序本身所存在的固有的张力。没有秩序,自由无从谈起。秩序是自由的基础,那么传统就是秩序的前提。传统为社会营造了稳定的秩序,稳定的秩序保障了人们的自由,法国大革命摧毁了一套政治体制,又建立了另外一套政治体制,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在没有旧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状态下,新秩序还未建成,使得人民的自由和权利得不到保障。所以,革命不一定是构建新秩序的唯一途径。社会的变革不应以对公民个人的自由限制和毁灭秩序为代价。

篇2:法国革命论读书报告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摘 要:“保守主义”是近现代西方主要思想之一。在启蒙运动的兴起以及法国大革命影响下,社会思潮涌动,“保守主义”应运而生。它的表现有多种形式,但是它的主要思想是维护社会现状和历史传统。柏克作为“保守主义”的奠基者,将其学说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而他所著的《法国革命论》正是对其理论的最佳诠释。

关键词:柏克;保守主义;法国大革命

中图分类号:D09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15-02 埃德蒙·柏克(1729-1797)是“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他是爱尔兰人,后迁居英格兰,是著名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哲学家和史学家。1756年成为辉格党政治家,1765年进入英国国会,成为代表温多尔地区的下议院议员。他的著作有《与美国和解》(1775)、《为自然社会辩护:检视人类遭遇的痛苦和邪恶》(1776)、《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研究》(1757)、《对国家当前状况的考察》(1769)、《论当前不满的原因》(1770)等。而他最享有盛名的著作则是《法国革命论》,也译作《法国大革命的发思录》,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二年即1790年。这本书的出版,使他成为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保守派的首席代表人物,一举奠定了他“保守主义”奠基者的地位,因此一些学者称他为“保守主义”的先驱。

一、柏克“保守主义”的基本内容

柏克在《法国大革命论》一书中用犀利的文字,酣畅淋漓地批判了法国大革命,阐述了他的思想,充分表达了他的感情。他指出:“法国大革命乃是世界上迄今所曾发生过的最为惊人的事件。最可惊异的事件,在许多事例中都以最荒诞和最荒唐的手段并以最为荒唐的方式发生了,而且显然地是用了最为可鄙的办法。”[1]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不仅没有获得想要的利益,而且还违背了这个民族的道德。柏克批评《人权宣言》中规定的人的权利是虚无的,它企图使人获得平均,但绝对不会使人平等。柏克还频频地批评法国革命者对人性的践踏,对法国国王和王后以及贵族则报以深深的同情。他说:“在所有的各种聚会中,每项建议都与它的大胆和狂激和出卖别人而成比例地被当作是天才卓越的标志。人道和恻隐之心则被讥之为迷信和愚昧的结果。对个人的温情被认为是对公众的背叛。”[2] 那么柏克是要保守什么呢?在书中柏克批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又热情豪迈地对英国光荣革命大加赞扬,对英国革命者努力与统治者的妥协,怀有崇高的敬意,他认为“光荣革命”包含着人的情感,是对人性的尊重。在赞美英国政治体制时,柏克坚持认为法国的代议制制度是符合国民需要的,并对这种政治体制加以分析,提出了许多在当时看来与社会主流的观点相违背的论调。可以看出,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倍受柏克推崇的,而他又能切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透彻的探究,这正是他作为史学工作者所体现的高贵的民族责任心。他认为由于保存着自然的方法,英国宪政制度充分融合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这三种传统的政体形式,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了平衡,不仅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并且也已被证明是符合现实的。因此,柏克想要保守的是传统制度中有价值的部分,不仅要符合现实需要,而且也尊重了古人的智慧。保守主义因此可以被视为为了维护一国之政治,复兴一国之文化的基石。南开大学秀乃礼、于淼认为:“所谓保守指柏克对传统制度的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对英国久远历史的尊重,对祖先所传承的文化的尊重。”[3]而不是像法国那样砸烂国家机器,摒弃所有传统的制度,企图以“革命”的名义创立一个新的、未知的法兰西。况且柏克认为法国古老三级会议是有不少优点的,但是法国革命者的行为,却是对传统进行彻底的否定,致使国家动荡不堪,这种做法是不理智和不科学的。正如柏克所述:“创新的精神一般都是一种自私的气质和局限的眼光的结果。凡是从不向后回顾自己祖先的人,也不会向前瞻望子孙后代。”[4] 然而柏克的“保守主义”并非对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抱有阻拦和反对的声音,柏克所属的辉格党也有传统的自由主义所在。有学者曾认为,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想是深受柏克学说影响的。他对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的斗争大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反对英国的专制统治,正如大革命中雅各宾派对于国民所实施的暴政,这大大减退了国家前进的脚步和动力,国家及人民应对这样束缚人类自由的施政者进行强有力的抗争。

柏克对革命战争的把握具有前瞻性,他认为法国大革命必然会带来惨痛的结果。他在反对极端的皇权的同时,又反对极端的民主,希望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极端的皇权,是人民的灾难;然而极端的民主也同样是国家的灾难。其实柏克的这些观点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共通之处,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体现了他的史学特点。但柏克的“保守主义”常常被误解为维持现状,其实他是要争取政治上的自由,他所提倡的“宗教宽容”也与其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相吻合。在经济上他主张维护财产权利,不赞成财产的再分配,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的分配,对富人危害大,对穷人也无益。

二、柏克“保守主义“的进步与局限性

(一)进步意义

第一,柏克的“保守主义”理念是与当时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他认为雅各宾派是以“平均代替平等,以专横代替自由”的,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人民民主,这样的革命和改革只会让国家和人民遭受比以往更恐怖的灾难。他对于所谓的“革命者”,也提出了质疑:“这个推翻了国王和王国的议会,甚至于并不是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既无皇帝的姿态,又无任何元老的风度”。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5] 第二,他认为宗教也是抵挡“专制”和预防社会风气变坏的力量。他说:“我们的风尚、我们的文明以及与风尚和文明相联系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的这个欧洲世界里,多少世代以来都有赖于两项原则,而且确实还是这两者结合的结果。我指得是绅士的精神和宗教的精神。”[6]因为他认识到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宗教界,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阶级造成了强有力的制约,相反这些权利的消失是伴随着中央集权强大的。

第三,保守主义所针对的是社会中的激进主义。法国大革命之后,一批激进分子却大肆批判原先的法国及当时的政府一无是处,这是柏克不能理解的地方。他气愤的反驳道:“这是法国的情形吗?我没有别的办法来决定这个问题,唯有参照事实。事实并不支持这种比拟。君主制本身带有许多弊端,也有一些好的东西;法国的君主制毕竟曾从宗教中、从法律中、从习俗中、从舆论中得到过对自己祸害的某些改正,这就使得它成为一个不如说是表面上的、而非实质上的专制政体(尽管它绝非是一个自由的、因而也绝非是一个良好的政体)。”柏克这样描述也无非是尊重历史的一种表现,是对激进的言论者的一种驳斥。

(二)局限性

第一,柏克认为人性是有缺陷的,他不相信“理性主义”,人的本身是很容易违背自身的原则的,这就需要有宗教来约束和束缚。我们不难看出柏克的“保守主义”对宗教的依赖。他曾说:“我们知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动物,能知道这一点乃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知道无神论不仅违反我们的理性,而且也违反我们的本能;因而就不可能长久流传。”[7]这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柏克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可能是大多数“保守主义”者共同的特点。而他对于个人财产方面D1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第二,柏克的“保守主义”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吸纳并接受许多旧的、落后的社会理念。保守的宗教思想固然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正如王皖强所说:“他相信个人是愚蠢的, 单个的个人所拥有的理智是少之又少的, 但作为整体的人类则是有理智的。因而,‘旧的成见’值得珍爱,持续得越久、流传得愈广的成见就越发可贵。同样,政治活动也应从现有的传统中来, 现有的传统制度和机制是最好的,因为它凝聚了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智慧。伯克列举了当时的传统制度:可世袭的王室,代代相传的贵族,下院,承袭了特权、选举权以及具有长久先例的自由的人民。”[8]他对于“人民”这个词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他认为“人民”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的有产者,因为,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同样是享受不了任何的权利的。可见,他对于旧的等级制度也是极力维护和推崇的。那么他认为陈旧的制度合理,而统治者的专制不合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悖论。

第三,柏克的“保守主义”观点为“守旧派”提供了理论基础。柏克的保守主义的许多观点容易被“守旧派”加以利用。例如,他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尊重传统文化的的观点就被“守旧派”利用,成为他们丰富自己的学说与反驳其他进步观点的依据。这样也会使读者误解柏克的史学用意,从根本上模糊了“保守主义”的实质,也看不到“保守主义”思想里所蕴含的“自由主义”。

篇3:法国革命论读书报告

关键词:柏克;保守主义;法国大革命

中图分类号:D09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15-02

埃德蒙·柏克(1729-1797)是“保守主义”代表人物,他是爱尔兰人,后迁居英格兰,是著名的政治家、作家、演说家、政治理论家、哲学家和史学家。1756年成为辉格党政治家,1765年进入英国国会,成为代表温多尔地区的下议院议员。他的著作有《与美国和解》(1775)、《为自然社会辩护:检视人类遭遇的痛苦和邪恶》(1776)、《论崇高与美丽概念起源的哲学研究》(1757)、《对国家当前状况的考察》(1769)、《论当前不满的原因》(1770)等。而他最享有盛名的著作则是《法国革命论》,也译作《法国大革命的发思录》,写成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第二年即1790年。这本书的出版,使他成为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保守派的首席代表人物,一举奠定了他“保守主义”奠基者的地位,因此一些学者称他为“保守主义”的先驱。

一、柏克“保守主义”的基本内容

柏克在《法国大革命论》一书中用犀利的文字,酣畅淋漓地批判了法国大革命,阐述了他的思想,充分表达了他的感情。他指出:“法国大革命乃是世界上迄今所曾发生过的最为惊人的事件。最可惊异的事件,在许多事例中都以最荒诞和最荒唐的手段并以最为荒唐的方式发生了,而且显然地是用了最为可鄙的办法。”[1]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不仅没有获得想要的利益,而且还违背了这个民族的道德。柏克批评《人权宣言》中规定的人的权利是虚无的,它企图使人获得平均,但绝对不会使人平等。柏克还频频地批评法国革命者对人性的践踏,对法国国王和王后以及贵族则报以深深的同情。他说:“在所有的各种聚会中,每项建议都与它的大胆和狂激和出卖别人而成比例地被当作是天才卓越的标志。人道和恻隐之心则被讥之为迷信和愚昧的结果。对个人的温情被认为是对公众的背叛。”[2]

那么柏克是要保守什么呢?在书中柏克批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又热情豪迈地对英国光荣革命大加赞扬,对英国革命者努力与统治者的妥协,怀有崇高的敬意,他认为“光荣革命”包含着人的情感,是对人性的尊重。在赞美英国政治体制时,柏克坚持认为法国的代议制制度是符合国民需要的,并对这种政治体制加以分析,提出了许多在当时看来与社会主流的观点相违背的论调。可以看出,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倍受柏克推崇的,而他又能切合本国实际情况加以透彻的探究,这正是他作为史学工作者所体现的高贵的民族责任心。他认为由于保存着自然的方法,英国宪政制度充分融合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这三种传统的政体形式,互相取长补短,从而达到了平衡,不仅继承了英国的传统,并且也已被证明是符合现实的。因此,柏克想要保守的是传统制度中有价值的部分,不仅要符合现实需要,而且也尊重了古人的智慧。保守主义因此可以被视为为了维护一国之政治,复兴一国之文化的基石。南开大学秀乃礼、于淼认为:“所谓保守指柏克对传统制度的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对英国久远历史的尊重,对祖先所传承的文化的尊重。”[3]而不是像法国那样砸烂国家机器,摒弃所有传统的制度,企图以“革命”的名义创立一个新的、未知的法兰西。况且柏克认为法国古老三级会议是有不少优点的,但是法国革命者的行为,却是对传统进行彻底的否定,致使国家动荡不堪,这种做法是不理智和不科学的。正如柏克所述:“创新的精神一般都是一种自私的气质和局限的眼光的结果。凡是从不向后回顾自己祖先的人,也不会向前瞻望子孙后代。”[4]

然而柏克的“保守主义”并非对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抱有阻拦和反对的声音,柏克所属的辉格党也有传统的自由主义所在。有学者曾认为,现代的“自由主义”思想是深受柏克学说影响的。他对北美殖民地人民反抗英国的斗争大力支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反对英国的专制统治,正如大革命中雅各宾派对于国民所实施的暴政,这大大减退了国家前进的脚步和动力,国家及人民应对这样束缚人类自由的施政者进行强有力的抗争。

柏克对革命战争的把握具有前瞻性,他认为法国大革命必然会带来惨痛的结果。他在反对极端的皇权的同时,又反对极端的民主,希望找到一条中间的道路。极端的皇权,是人民的灾难;然而极端的民主也同样是国家的灾难。其实柏克的这些观点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共通之处,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庸态度,体现了他的史学特点。但柏克的“保守主义”常常被误解为维持现状,其实他是要争取政治上的自由,他所提倡的“宗教宽容”也与其思想中的“自由主义”相吻合。在经济上他主张维护财产权利,不赞成财产的再分配,因为如果只是简单的分配,对富人危害大,对穷人也无益。

二、柏克“保守主义“的进步与局限性

(一)进步意义

第一,柏克的“保守主义”理念是与当时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他认为雅各宾派是以“平均代替平等,以专横代替自由”的,根本谈不上真正的人民民主,这样的革命和改革只会让国家和人民遭受比以往更恐怖的灾难。他对于所谓的“革命者”,也提出了质疑:“这个推翻了国王和王国的议会,甚至于并不是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既无皇帝的姿态,又无任何元老的风度”。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5]

第二,他认为宗教也是抵挡“专制”和预防社会风气变坏的力量。他说:“我们的风尚、我们的文明以及与风尚和文明相联系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在我们的这个欧洲世界里,多少世代以来都有赖于两项原则,而且确实还是这两者结合的结果。我指得是绅士的精神和宗教的精神。”[6]因为他认识到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宗教界,对于中央集权的统治阶级造成了强有力的制约,相反这些权利的消失是伴随着中央集权强大的。

第三,保守主义所针对的是社会中的激进主义。法国大革命之后,一批激进分子却大肆批判原先的法国及当时的政府一无是处,这是柏克不能理解的地方。他气愤的反驳道:“这是法国的情形吗?我没有别的办法来决定这个问题,唯有参照事实。事实并不支持这种比拟。君主制本身带有许多弊端,也有一些好的东西;法国的君主制毕竟曾从宗教中、从法律中、从习俗中、从舆论中得到过对自己祸害的某些改正,这就使得它成为一个不如说是表面上的、而非实质上的专制政体(尽管它绝非是一个自由的、因而也绝非是一个良好的政体)。”柏克这样描述也无非是尊重历史的一种表现,是对激进的言论者的一种驳斥。

(二)局限性

第一,柏克认为人性是有缺陷的,他不相信“理性主义”,人的本身是很容易违背自身的原则的,这就需要有宗教来约束和束缚。我们不难看出柏克的“保守主义”对宗教的依赖。他曾说:“我们知道,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教动物,能知道这一点乃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知道无神论不仅违反我们的理性,而且也违反我们的本能;因而就不可能长久流传。”[7]这从另一个侧面看出,柏克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这可能是大多数“保守主义”者共同的特点。而他对于个人财产方面D1阐述,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第二,柏克的“保守主义”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吸纳并接受许多旧的、落后的社会理念。保守的宗教思想固然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正如王皖强所说:“他相信个人是愚蠢的, 单个的个人所拥有的理智是少之又少的, 但作为整体的人类则是有理智的。因而,‘旧的成见值得珍爱,持续得越久、流传得愈广的成见就越发可贵。同样,政治活动也应从现有的传统中来, 现有的传统制度和机制是最好的,因为它凝聚了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智慧。伯克列举了当时的传统制度:可世袭的王室,代代相传的贵族,下院,承袭了特权、选举权以及具有长久先例的自由的人民。”[8]他对于“人民”这个词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他认为“人民”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的有产者,因为,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同样是享受不了任何的权利的。可见,他对于旧的等级制度也是极力维护和推崇的。那么他认为陈旧的制度合理,而统治者的专制不合理,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悖论。

第三,柏克的“保守主义”观点为“守旧派”提供了理论基础。柏克的保守主义的许多观点容易被“守旧派”加以利用。例如,他反对法国大革命的激进、尊重传统文化的的观点就被“守旧派”利用,成为他们丰富自己的学说与反驳其他进步观点的依据。这样也会使读者误解柏克的史学用意,从根本上模糊了“保守主义”的实质,也看不到“保守主义”思想里所蕴含的“自由主义”。

尽管柏克的“保守主义”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否定柏克的“保守主义”对社会的影响及其对思想领域的贡献,考虑其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像柏克这样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又有几人?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理性滴对柏克和他的学说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他著史的真实意图和对社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M].商务印书馆,2000.13.

〔2〕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M].商务印书馆,2000.90.

〔3〕季乃礼,于淼.保守的倾向,自由的精神:对柏克政治价值的解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M].商务印书馆,2000.45.

〔5〕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M].商务印书馆,2000.91.

〔6〕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M].商务印书馆,2000.105.

〔7〕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M].商务印书馆,2000.168.

〔8〕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M].商务印书馆2000.122.

〔9〕王皖强.论保守主义[M].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34-35.

篇4: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书报告

十八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的世界范围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世界逐渐连为一体。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被迫迈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这一变革的发展也必然带来历史发展的剧痛,不仅是对中国本身,对欧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在1853年发表的《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文中就用黑格尔的“两极相联定律”来将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巧妙的有逻辑性的联系起来,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克思当时的写作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给中国带来的不仅是《南京条约》的割地赔款,还有资本主义世界对半封建社会半封建的社会制度的致命冲击。在社会制度方面,大清王朝二百多年的寿命将尽,这或许是中国亘古不可改变的历史循环规律,而在华夏走过了漫长的古代之后,终于在清朝迎来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变异,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而就经济来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鸦片战争的推动,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成为原料输出地和世界最大的市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濒临破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上,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等级差异不断分化,阶级斗争的趋势开始不断加强;文化上,魏源翻译了赫胥黎著作在中国发表为《海国图志》,“经世致用”的思想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大门,此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相继发起了戊戌变法等运动,掀起了爱国运动的思潮;外交上,中国“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被强制打破,《南京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也丧失了大部分关税自主权,通商变得更加开放。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欧洲这一阶段的情况。欧洲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阶级矛盾日益显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凸显工人阶级不满的呼声日益增加,被称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也均在此时爆发;而同时美国的独立、法国的政变、欧洲各国的混战、“神圣同盟”的名存实亡,酝酿着民族起义的爆发。终于,1848年欧洲爆发大革命,民族主义浪潮逐渐在欧洲大陆上蔓延,对封建专制和资本残酷剥削的反对声音迅速在意大利、法国、德意志、奥地利、沙俄等整个欧洲大陆上响起,但是在封建君主的大力镇压和各国混战的压迫下,革命军队均以失败告终。

在正式解读思想之前,先介绍一下1853年6月左右马克思的状况。1848年2月,席卷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同盟投入革命洪流。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据此可知,马克思参与了欧洲革命的亲身实践,而实践是真知的来源。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解读马克思的思想。

首先,有一点必须明确指出,马克思所指的中国革命正是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原因有三:一,“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十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夕,全国各地连续爆发多次农民起义,较大型的近有捻军起义,远有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而期间小型的农民起义可谓从未间断,最终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终于成为农民阶级不满集中爆发的导火线;二,“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知道,太平天国的思想基础是拜上帝教,而太平天国运动不论是对腐朽的清王朝,还是对侵略的西方资本主义,都产生了强大的打击;三,强调是“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暴力运动,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发起的起义。综上,可以确定马克思文中所提及的是太平天国运动。

马克思由此看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是不断的量变积累起来导致的质变,并对社会的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而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中国近十年来起义不断,农民阶级与统治者的矛盾尖锐,而这两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农民生活无以为继,生存受到威胁,不得不反抗。而通过十余年的积累,这场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大有将清政府推翻之群众力量基础。接着,马克思以哲学的眼光运用了两极相联规律,论及到欧洲势必会爆发又一次革命,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问题、激化的矛盾将以中国革命为导火线而最终爆发。

接下来,马克思开始由经济角度切入,列举了从1833年到1853年中英贸易的数据,证明了中国与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的紧密联系。而随着中英贸易的不断加深,资本的逐渐扩张,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学习到的辩证主义以及他《资本论》中的经济学理论。下面让我来引述一下他列举的一些论点和论据。

一,货币方面。马克思阐述了在当时,黄金价格上涨,白银流失,而贸易是循环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英国没有足够的货币对茶叶丝绸等进行采购,导致货物的损失和涨价,棉纺织品市场也因此缩小。

二,西欧农业歉收引发的生活必需品的涨价。马克思通过《经济学家》杂志的调查报道,预言“茶叶这样一种必需品涨价和中国这样一个重要市场缩小的时候,将正好是西欧发生歉收因而肉类、谷物及其它一切农产品涨价的时候”,这样必会导致群众对工业品需求的减少。

三,中国市场紧缩。他描述道:中国就犹如是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在被欧洲列强轰开大门后,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开始解体,中国的财政、社会风尚、工业和政治结构的都受到了破坏性的打击。由此带来一个重大的问题,民不聊生,人民购买力下降。而中国的农民起义掀起了巨大的反外浪潮,太平天国运动正轰轰烈烈地进行,许多人据买洋货,砸洋店,在革命爆发的地区,贸易几乎瘫痪。而欧洲各国彼此间的纷争剧烈,对华贸易严重受限。

四,中国本国意欲种植罂粟和炼制鸦片,如此一来印度的主要贸易来源将受到致命的打击,使普遍的金融危机尖锐化和长期化。

从以上论点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都是非常客观的从经济资本的角度来剖析世界的局势,不过从以上我们不免看出,在马克思看来,决定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不是什么才华横溢的帝王将相,而是看得见的资本与看不见的市场。

马克思接着又从欧洲本身的情况开始论证。欧洲1789年和1848年的革命都是由经济危机引起的,马克思论述道:“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繁荣气息,国君们的狂怒和人民的愤恨同样都会缓和下来。战争也好,革命也好,如果不是来自工商业普遍危机,都不大可能造成全欧洲的纷争。”随后他又尖锐地指出欧洲各国所隐含的巨大危机:

“英国工厂空前扩充,而官方政党都已完全衰朽瓦解;法国的全部国家机器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从事诈骗活动和证券交易的商行;奥地利则处于破产前夕;到处都积怨累累,行将引起人民的报复;反动的列强本身利益互相冲突;俄国再一次向全世界显示出它的侵略野心——在这样的时候,上述危机所必将造成的政治后果是无庸赘述的。”

也就是说,欧洲的革命的内部矛盾己经逐渐酝酿,就只差一根导火线。而中国的这次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必将成为欧洲革命的导火线。

马克思从以上经济方面论述了欧洲发生重大变革的必然性,他每一个论点都有强有力的论据作为支撑,而他列举的众多数据和引用的权威刊物的报道都极大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这是多角度的综合性论证。不过,虽然马克思说得有理有据,但为何世界却没完全按他的预言发展或许是因为他忽略了经济背后的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不论是民族,还是社会,都不能用单纯的经济数字勾勒。

首先,我们应该看出,马克思论证的核心规律是两极相联规律,他用其前瞻性的广阔的视野看到了近代社会的世界一体化进程。在他看来,虽然中英相隔甚远,但其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双方某一方面的小小改变必将导致另一方的重大变革。然而,对于他来说,他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认清中国内部社会和对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马克思说了一句很有趣的话:“当西方列强用英法美等国的军舰把“秩序”送到上海、南京和运河口的时候,中国却把**送往西方世界。”确实,西方列强于清政府忙于平定内乱之际,趁火打劫,于1956年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他们用暴力的方式,再次大开中国大门,并签订了不少不平等条约来维护所谓的贸易 “秩序”。同时,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相互勾结,将开始腐败的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我想马克思最大的失误就在于,如此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居然这么快就被镇压了。马克思过高的估计了中国农民起义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推翻那个腐败的满清朝廷.没有想到它自己先腐败了。他没有看清此次农民起义真正的性质,那只是一群农民的绝地反击,一旦这些农民获得了土地,获得了金钱,他们就满足、奢靡了,反而会造成内部争权夺利,最后土崩瓦解。马克思在文中说道“在现在这个时候,西方各国政府进行干涉只能使革命更加暴烈,并拖长商业的停滞。” 然而,事实是,西方的干预使革命很快就被镇压,而且使中国进一步沦落为半殖民地国家,他们也在对华贸易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利和利益。他们通过对清政府的威胁获得了大量的赔款,从而解决其本国的财政问题,又通过帮助清政府镇压革命,使其贸易能更深入中国,而且各种不平等条约降低了列强贸易的成本,从而实现了把本国的危机转移到中国来。也就是说,中国的这次农民起义,不仅没有引起欧洲的革命,反而加快了欧洲的资本累积,促进了欧洲的工业化,从而使欧洲下一步实现民主的和平过渡成为可能。我想这是大大出乎马克思所预料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马克思有几个观点是值得肯定的,其一,重大的革命都是由经济危机引起的,只有当经济危机爆发,各方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人民才会选择采取行动,在欧洲,他们选择对外侵略,在中国,只是愚昧的农民起义。其二,中国这个原料生产地和市场对欧洲有巨大的影响,中国地大物博,虽然人均少,但总量却很多,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都是欧洲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另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绝对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尚未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其三,众多偶然叠合在一起必会使某一问题激化而爆发,欧洲的物价上涨,贸易顺差,加速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列强的侵略,自然灾害,造成了天平天国运动。

另一方面,马克思有几个观点是值得质疑的。其一,世界发展改革的方法不是只有革命,欧洲民主制度的建立告诉我们,只要有一定的基础,改革是人民更愿意采取的和平演变方式。其二,中国的国情与欧洲大有不同,若类似太平天国这样大规模的运动发生在欧洲的工人阶级或农民阶级身上,很有可能是会取得成功的,至少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从而出现像马克思所说的中欧贸易的瘫痪而带来重大经济危机。然而,中国固有的愚民政策所带来的中国农民的的保守思想根深蒂固,而清政府的妥协软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列强对中国侵略的需要,使得欧洲的经济危机迅速地转移到了中国。另一方面,美国独立后的迅猛发展也是出乎马克思意料的,而它也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缓解了危机。

综上所述,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马克思全球化的视野以及对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清晰的认识,但毕竟马克思不是中国人,所以其对中国的解读很有缺陷,但是其对欧洲各国的剖析确实是非常到位的。马克思试着从中国的角度对欧洲的发展提出些许建议,而我们为何不试着从欧洲的角度对中国的发展提出建议呢。应该说,如果当时有人能深刻的认识欧洲的发展历程和规律,中国的近代化就不会那么坎坷了,如今,中国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马克思在文中所提到的,清朝制度的腐朽性导致鸦片轻易就侵蚀了整个政府,权钱交易以及利益相关的裙带关系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官员的目光的狭隘性以及思想上的愚昧使得他们日益沦落为鸦片的奴隶,也逐步丧失了他们自己的统治权。而如今中国这种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依然大行其道,仍未有根本的解决办法。这也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历史的发展既有一定的必然性,又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的觉醒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找寻一条更适合中国的道路,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是如此。在这新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活用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元素。就像读马克思的这篇《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一样,我们始终要怀着一种批判的心态,还要尝试从新的角度解读发展他的理论。

上一篇:七年级作文:难忘小学生活下一篇:毕业登记英文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