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2024-07-21

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精选5篇)

篇1: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以舟山定海区为例

一、文献综述

1.已有的研究内容

根据资料显示,中国国内最早涉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文字是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载的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之后出现了更多相关研究文字。主要围绕区域总体分析、农民工对其子女教育意向的调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调查分析、对流动人口义务教育的具体政策的研究等方面进行。

2.已有研究的不足

对现状的描述过多,低水平的重复过多,且理论依据不足

目前为止笔者尚未见到舟山定海区的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所以本研究试图在定海范围内,对农民工子女的就行现状和对策作深入调查。

二、主要内容

1.引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近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农民工队伍日渐壮大,并且越来越多的由过去的单身外出形式转变为举家迁徙。于是,农民工子女也成为了进驻城市的生力军,他们的出现给城市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们的就学情况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

2.概念及相关理论

农民工: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同义词。农民工子女:指随父母来到城镇或在城镇出生的,不具备城镇户口但在流入地居住半年

1以上的6—14周岁第二代移民。

目前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人员集中在社会学界、教育界和新闻界,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区域性调查和对打工子弟学校的关注上,研究领域涉及农民工子女的规模、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状况、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

3.现状

⑴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工子女的规模。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农民工人口已达全国人口的10%以上,其中举家在外务工的劳动力2430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14岁义务教育段适龄儿童约有643万人。根据2008年舟山市5‰人口抽样调查,经省统计局核准,舟山市2008年底常住人口为105.4万人,比2007年末增加了1.9万人.⑵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农民工子女主要有以下三种就学渠道: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城市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渠道,“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81%在公办学校读书,近10%流动儿1

32童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公办学校在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问题上还是起到了主渠道作用。但失学问题应该引起高度关注:义务教育段流动儿童失学率为9.3%,15—18周岁流动儿童在学率仅为47.1%。

4.问题

⑴农民工子女入学困难。

⑵农民工子女不能及时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

⑶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较差

⑷农民工子女就学适应性较差

5.对策

⑴将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体系

⑵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和私办学校的监管力度5

⑶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帮扶

6⑷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本调查主要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具体调查方式有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文献法等。在此基础上,本调查还采用数理统计法和问券调查法,主要调查就读于舟山定海区城市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子女。

四、创新点和价值

本调查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同龄人的视角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实际考察模拟设想等构建一个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环境,以更深刻地了解他们的就学状况和更深入的解决就学不平等问题。

五、参考文献与研究基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农民工,http://baike.baidu.com/view/39288.htm,2010

[2]徐新永: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化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5[4]

[3]舟山市志:人口分布与构成,http:///zsnj/index0.htm,2008

[4]苏婷,上海市改善农民工子女学习生活条件[N],《中国教育报》,2004.06.18 [5]吴亮等,外来工子女:离“平等教育”到底有多远?[N]新华网2005.03.29 [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著,基础教育新视点[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91)[7]赵树凯,边缘化的基础教育,管理世界,[J]2000(5)

研究基础和条件:

1.本人现就读于浙江海洋学院,便于就近走访定海区中小学校

2.本人曾有过类似调查研究经历,且掌握运用SQL数据库的相关技巧,有助于调查的开展

3.可供参考的理论研究资料丰富,学校图书馆、教授老师等均可以提供相关专业资料。

六、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

2011年3月—2011年7月:通过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

2011年7月—2011年8月: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整理

2011年8月—2011年9月:在暑期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式对定海区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

2011年10月—2011年11月:写作调查研究报告 4

546

篇2: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首当其冲地迎接着这一浪潮的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的农民工大约有20万,其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约24万。这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就随之凸显出来。由于教育经费和户籍管理的原因,北京市一般不会向他们提供9年义务教育,也不会向他们提供与北京市市民子女一样的高中教育。那么这些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目前就学的现状如何?他们在受教育问题上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如何干预?为此我们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民工子弟学校、海淀区建筑工地的学生、教师及民工进行了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查。

资料和方法

一、资料来源选择位于近郊区条件中等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随机整群抽样选择该校六年级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5名教师(包括该校教导主任)进行小组访谈,同期选择人大附中学校附近4个建筑工地的34名外地民工进行个人访谈。时间为2004.3.25。

二、方法由经过短时间培训的我班学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入学情况、教育的可接受性、教育费用等。访谈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民工学校的办学情况、困难和建议,民工个人对北京市义务教育现状的看法和意见,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等。

三、统计学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列出表格,并由表格绘制图表。使用SPSS11.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结果

一、民工子女家庭及就学的一般情况1.农民工子女就学年龄(13.95±1.397岁)普遍大于北京市市民子女就学年龄(12.25±0.440岁),与我班学生小学六年级时年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t=8.366 P=0.000)。见图1。

2.父母职业以个体经营(40.15%,53/132)和给个体单位打工(18.94%,25/132)为主,以后的排序为:无业(16.67%,22/132),集体单位打工(15.91%,21/132),其他(8.33%,11/132)。见图23.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大多集中在800~1000元/月,父亲或母亲完全没有经济收入者占12.88%。见图34.家庭居住面积较拥挤,全家住一间房占43.55%,两间35.48%。全家住房面积少于15平方米占18.75%,16~20平方米占31.25%,21~30平方米占18.75%。

5.学校距离家较近,上学路程所需时间少于10分钟者占22.73%,10~20分钟33.33%,20~30分钟28.79%。多于30分钟15.15%。

二、民工子女就读现状1.在政府开设的民工子女学校中就读:本调查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就属于这种学校,但该校处于交通不甚方便的郊区,在其中就读的学生也仅限于学校附近的民工子女。

2.在北京面向外来民工子女的私立学校就读:对海淀区建筑工地民工的调查,其中只有一对夫妇的两个孩子在这类学校就学,其他除目前尚没有孩子的一两个人外,其子女均在原籍读书。对于这些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收费问题,家长们普遍表示不满和提出抱怨,但是考虑到北京市的普通学校并不对外地户口的孩子开放或是要征收一大笔的借读费,他们只能暂时让孩子在这些私立学校就读。

3.在家乡的学校就读:这些孩子通常是由祖父祖母或是其他亲戚照顾,与父母分离在家乡就读。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比不上北京。对海淀区建筑工地民工的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民工表示并不放心家乡学校的教育,也不放心不在身边的孩子的情况。他们没有让孩子来到北京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例如在北京没有固定的居所和收入,或者承担不起孩子在北京读书的学费等。

三、外来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情况1.没有完备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北京地区几乎没有为外来民工子女设置的高中,初中的门槛也相当的高。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愿意子女继续留在北京上学,但是民工子女在京读完小学或者最多初中之后,如果父母没有为其办理北京户口的能力,他们就只能返回家乡继续上学,或者在北京投入社会寻找工作2.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对其子女就学的影响:1)外来民工具有流动性,这就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性的。以我们调查的麻峪小学为例,每学期有25%的学生转学,一个教学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剩下的同学不足1/2,这些同学随父母流动,就学的情况极不稳定。2)外来民工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他们从事的行业大多是建筑工人,小商贩,家庭的收入相对较少,不足以支付较高的学费,甚至不能满足子女接受基础教育的一些合理需求。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3)民工家庭的子女绝大部分是多于一个,多子女就学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加上现实生活的重压,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常常顾此失彼。对孩子的监管力度受到影响,孩子的学习质量也势必受到影响。

四、外来民工对于子女接受教育的看法以及对北京市教育现状的评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风餐露宿艰辛生活的外来人员,对于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子女的命运这一点深信不疑,他们大多表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是太差,自己就会尽力供应孩子上学的需求,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农民工普遍认为北京市公办学校教育质量高,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就读,但过高的赞助费使他们感到无法承担。

讨论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同样有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其重要性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o路德o金曾经说过:“我有个梦想,不远的将来,在佐治亚的红山上,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般的情谊。”今天,我们也有个梦想,那就是民工的子弟能和城里的孩子坐在同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共同接受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必须指出,民工对当地城市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一般从事繁重甚至危险的、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但收入低廉,他们在农村交纳了教育附加费,在城市也交纳了工商税等费用。他们

负担了城乡双重费用,他们的子女却不能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是极不公正的。

如果明天的民工子弟仍不能接受良好的、高质量的现代教育,那么,民工的子弟明天很可能还将是民工,他们仍然会生存在城市的边缘,继续成为烈日下被晒得皮肤黝黑,严冬里蜷缩于工棚内的民工,他们依然难以享受城市中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当这些“如果”都不复存在的时候,今日的民工子弟才能跨过城市与农村的鸿沟,成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实现平等,应从消除歧视做起。让每一个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里孩子的待遇。

二、我们的建议和设想1.建立民工子女学校:民工子女学校作为政府承办的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论是从师资力量,软硬件设备,教学能力和质量,学费征收,伙食和住宿等学校条件上,还是从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优秀人格的培养上来讲,对于民工子女都是最适宜的选择。所以,政府更多更好的建立打工子女学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根本方案。

2.选择建立打工子女学校的地点:我们认为政府应当通过调查北京市及近郊外来民工人员的分布,选择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建立民工子女学校。同时为了解决一些分散居住的外来民工的子女受教育问题,可以在一些地区建立寄宿制的民工子女学校。这些学校的建立,能够让民工放心地把孩子送进学校。

3.私立民工学校的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私立学校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性质类似于希望小学,这是一类非盈利性质的学校。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不甚好,但是收费不高;另一类是私人创办的盈利性质的学校,这类学校收费高,教育质量也不理想。我们认为或者政府出资接收这些私立学校,将其转变为公私合营或者公办学校,或者由政府出面干涉这些学校的运营,例如政府可以派出教学督察进驻这些私立学校,监督其教学状况和收费标准。这样一来可以逐渐转变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差收费高的问题,让这些学校也为解决外地来京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贡献力量。

4.降低学校门槛的问题:考虑到外来人员的经济状况,他们对于普通学校的数额巨大的借读费是无法接受的,对于私立学校的高收费也感到捉襟见肘,所以要降低北京学校的门槛,让更多的民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5.在全国各地建立打工子弟学校的想法:毕竟北京的办学能力也是有限的,民工的子女不可能全部进入北京接受教育,所以为了让他们能够在家乡接受完善的教育,可以考虑在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省份及地区建立打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应当由当地政府承办,降低门槛,这样才能让出外打工的父母不再有后顾之忧。

6.建立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对此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广泛建立小学和初中,适量建设寄宿制的高中和职高。高中和职高的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解决民工子女进一步求学的要求,并为他们中能力出色的学生继续报考大学提供了机会。必须提出的是:这些高中和职高的门槛必须降低,要让外来人员可以接受。

宣传与呼吁以我们活动所的资料和结论为基础,紧扣主题发起社会宣传活动,以期唤起全社会人士对此问题的重视。从而达到“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作用,并使我们的活动无愧于青春,有益于时代。

我们的行动是:

1.通过互联网发起网络宣传:

众所周知,互联网是目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之一。可以说,目前“信息时代”浪潮下的各种信息传递方式中,互联网所承载的网络传播方式是最方便、最普及也是最迅捷的一种。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向全社会公布我们的研究结论并以期引起广泛关注。在众多的网络宣传方式中,我们最终选择了BBS也就是网上论坛方式。其原因是此方式覆盖面广且上传资料方便,互动性也很强。故此,其有利于我们与社会人士的双向交流和资源共享。我们拟派几名网络高手到国内各大门户网站BBS上发表我们的结论和呼吁,并等待、回复社会的回应和疑问,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2.致信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

篇3: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现状;解决对策

初中阶段的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刚刚开始形成的时期,作为初中生的农民工子女来说,他们也占据了初中生的一大部分。新课改实施以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也受到来自各方面更多的重视,不管是外在原因还是内在原因,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针对初中阶段的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一、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心理状况分析

1.普遍具有自卑感

农民工子女作为初中群体的一部分,会受到身边各种各样同学的影响,看到别人比自己穿得好,吃得好,用得好,心里难免会产生落差感,因为处于那个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攀比心理。农民工子女相对来说,家庭环境没有那么优越,在学校看到那么多学生都比自己生活得好,长此以往,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心理。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2.内心自信心缺乏

农民工子女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和能力可能没有他们好,很多都可能是转学到这里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农民工子女与其他学生相比,在学习各个方面都稍逊一筹,这样也会造成他們对学习的信心丧失,同时也有可能失去学习的兴趣,长期下去,只会越差越远。信心感一旦缺失是很难恢复的。

3.心里渴望交友,又害怕遭拒绝

学生时期的友谊是最单纯和无私的,因为不会涉及金钱和其他方面的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是这样,交朋友都是找能玩到一块的,农民工子女同样也渴望交到很多好朋友,但是因为他们的自卑心理,总会觉得比别人差点什么,觉得自己难以融入整个班集体中,渴望交友,又害怕别人不喜欢自己,出于这种心理,就将自己的内心封闭,其实他们都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但是由于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就会变得内向和安静,让别人觉得他们不容易相处。

二、针对农民工子女心理现状的解决对策

1.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对于初中阶段的农民工子女来说,目前所处的学校和班级对于他们都是陌生的,他们比其他的学生更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因为陌生的环境,所以他们会变得胆小害怕。农民工子女和其他学生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农民工子女的自身原因,老师应该在平常的学习和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重视和关爱,同时也让其他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尽可能地去帮助农民工子女。比如,在生活中,可以经常去宿舍看看他们的情况,给他们关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这样,他们的自卑心理就会逐步消失,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打开心扉,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爱,就能很快地融入集体生活中。

2.在课堂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重视

农民工子女可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能力上比其他学生要差一些,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重视,比如上课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多回答问题,在做练习的时候对他们多进行指导,课后可以经常找他们聊天谈谈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一般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上都比其他学生要刻苦和努力,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他们的成绩就会有很大进步,自身的信心也会增强。

3.倡导学生合作,在合作中增进友谊

农民工子女学生很想和其他学生交朋友,但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怕遭到拒绝而不敢主动与别人交朋友。老师应该积极地帮助他们。比如,在课堂上可以建立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在互帮互助中增加农民工子女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友谊,在体育课上可以适当安排合作完成的游戏,让他们在合作完成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在合作中增进彼此的友谊。

农民工子女作为初中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他们有时会产生自卑心理,自信心也会缺失,渴望与别人交朋友,又害怕遭到拒绝。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开始形成的时期,同时也很容易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帮助和重视,他们的心理就会慢慢打开,也会愿意与周围的学生融洽相处,在学习上会更加努力,自信心会随着增加,同时会收获到更多的友谊,对他们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华新.浅谈初中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J].2011(2).

[2]乔家辉.针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的进一步探究[J].2014(1).

[3]钟大有.外来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2(7).

篇4: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苍南代表朱明望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进城农民工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各行各业为我市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进城农民工子女读书问题成为他们的一大难题,他们想留子女在自己身边读书,因异地就读,学校要收(相当高的)集资费,农民工本身工资不高,无法承担。如果要送子女回老家读书,家中无人照顾,两头为难。以前,因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多少农民工子女因为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失去了发展的机遇,这个教育上的不公平,造成了社会上的不公平。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篇5: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情况调查开题报告

调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问卷编号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为了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开展此问卷调查。我们将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形成真实反映调查情况的报告,并提交有关部门,让更多的外来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机会。感谢您的配合!

1、你现在就读()

A小学B初中C高中D职专

2、你来锦州多久了()

A一年以内B一到三年C三到五年D五年以上

3、你现在就读的学校属于()

A公办学校B民工子弟学校 C私立学校 D其他

4、你所就读的学校位于()

A县城B城郊C农村D其他

5、你入学的过程手续麻烦吗?()

A容易,一到就有学校接收B一般C不容易,很多学校都进不去

6、你有被另外加收借读费吗?费用高不高?()

A有,费用很高B有,费用一般C没有

7、你在班级里面老师同学会看不起你并排挤你吗?()

A不会B老师不会,同学会C老师会,同学不会D都会

8、这边的教学你能够适应吗?()

A可以B不能,有点难适应C基本适应不了

9、在跟老师同学的沟通交流中,你觉得会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

A有,很严重B有一点C没有

10、你觉得学校在安排教学与分配评优评先名额时有没有欠缺公平性()

A有,非常不公平B有一点C没有

11、你班级有多少人()

A 30人以内B 30—50C 50—70D 70以上

12、你父亲的受教育程度()

A文盲B 小学C 初中D高中及以上

13、你母亲的受教育程度()

A文盲B 小学C 初中D高中及以上

14、在家里你父母有没有辅导你()

A有,经常B 偶尔C 很少D 都没有

15、你学校的基础设施能够满足你们正常学习吗()

A不能,欠缺较大B不能,有一点欠缺C正常D 能,非常好

16、你喜欢锦州吗,希望继续在这里读书吗?()

A喜欢,希望B马马虎虎,随父母意愿C不喜欢,要回去

上一篇:教育学心理学复习下一篇:鞋子的英文广告文案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