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舆情分析

2024-07-11

如何做好舆情分析(精选6篇)

篇1:如何做好舆情分析

关键点舆情管理专家: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测

2010年是微博元年,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网络舆情的价值就愈发凸现。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不管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都有可能会在一夜间风靡整个网络,若是负面消息,甚至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恶劣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舆情的控制难度愈发加大。到底如何做好网络舆情工作?作为国内最早专注危机管理领域的专业机构之一,关键点传媒专注企业和机构危机管理的前沿理论研究和执行运用。关键点传媒资深舆情分析师李永刚先生,从舆情监测与分析角度做了分享。

李永刚认为,从舆情服务所反馈的信息看,各企事业机构对舆情咨询服务的理解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舆情信息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管理”、“情报意识”、“科学决策”和“战略致胜”。一般情况来讲,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信息的理解仅处于前两个层次(“信息管理”和“情报意识”),有的甚至连“信息管理”都还谈不上。尽管有的企业已经做的很大,但从信息理解的角度看,整体上都还只是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具体地说,舆情监测作用主要是提供决策依据、收集竞争对手情报、评估公关整体表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危机预警等。

结合关键点传媒多年来在网络舆情监测到产品和服务的经验,他大致分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舆情报告、舆情顾问咨询及危机公关培训三个方面来谈网络舆情监测。

一、舆情监测系统

关键点传媒舆情监测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能同时对数十万个综合门户、博客平台、微博平台、论坛社区、行业门户、地方站点、贴吧、股吧、空间等在内的中英文站点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拥有数字平媒挖掘技术,做到舆情监测的全网覆盖。同时辅以专业舆情分析人员的信息干预,能迅速监测并分析出网络、报刊和电视新闻等媒介中的重要信息,及时向客户提供服务。

二、舆情报告

舆情监测报告是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理论体系,根据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框架格式,对传统媒体网络信息(如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网络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得出的客观内容,形成的舆情报告。舆情监测报告根据不同多的分类方法可有多种分类。按性质可分为常规舆情监测报告和专项舆情监测报告。按时间分为即时预警报告、日信息梳理报告、周度信息研判报告、月度舆情分析报告等。

与此同时,他重点指出,除了常规地进行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外,关键点传媒加强网络舆情危机顾问咨询以及危机公关培训方面的研究与投入。

舆情监测的作用之一在于良好舆论环境的塑造、正面形象的传播、负面危机的应对。大多情况下,并非仅仅为第一时间负面信息的知晓,目的在于维护与修复。由于舆情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事件,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关键点集团在多年的危机公关中形成了科学的危机应对理论和完善的应对体系,在危机应对、媒体管理、信息传播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顾问咨询服务,服务方面包括,危机管理体系建设、危机管理培训等。

关键点传媒董事长游昌乔同时也是著名的品牌传播专家、公关顾问专家、危机管理专家,他创导了“危机公关5S原则”、“公关传播5B原则”、“新闻发言人5度原则”、“危机管理体系6C原

则”,并带领团队推出建立“建立危机管理制度体系的方法、原则及模块”,这一系列理论对于政府、企业等传播与制度管理实践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也受到了各界的好评。

最后,李永刚先生建议,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需要做好两点:第一、不断深化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是信息采取的最基本工作,是做好舆情监测和分析的前提。第二、舆情从业人员需要熟悉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格局,了解各种承载民意的平台并能熟练运用,掌握舆情传播、危机应对等理论知识。能够用科学的方法采取、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并且能在信息之上做出合理的预警、研判和舆情建设。

篇2:如何做好舆情分析

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新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的价值就越来越明显了。网络传播快、影响广,不管是正面信息还是负面信息,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在网络传播开来。如果是负面的,它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在这种世态下,舆情的控制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就要从舆情监测开始。

瑞频人民舆情网络观点,从舆情服务所反馈的信息看,各企事业机构对舆情咨询服务的理解还处于比较粗浅的阶段。一般来说,企业对舆情信息的理解可分为四个层次:“信息管理”、“情报意识”、“科学决策”和“战略致胜”。具体地说,舆情监测作用主要是提供决策依据、收集竞争对手情报、评估公关整体表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危机预警等。瑞频人民舆情网络在网络舆情监测到产品和服务的经验,它大致分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舆情报告、舆情顾问咨询及危机公关培训三个方面来谈网络舆情监测。

一、舆情监测系统舆情监测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能同时对数万个综合门户、博客平台、微博平台、论坛社区、行业门户、贴吧、等在内的中英文站点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拥有数字平台媒体挖掘技术,做到舆情监测的全网覆盖。

二、舆情监测报告是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理论体系,根据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框架格式,对传统媒体网络信息(如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网络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得出的客观内容,形成的舆情报告。

三、舆情监测的作用之一在于良好舆论环境的塑造、正面形象的传播、负面危机的应对。大多情况下,并非仅仅最先知晓负面信息,而是在于维护与修复。由于舆情危机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事件,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篇3:如何做好舆情分析

为确实发挥舆情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努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近年来, 一些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 都相继建立了舆情信息征集制度。我公司也于几年前提出了做好职工舆情信息工作的一些做法, 几年来也从文件、制度、做法等方面不断完善, 几年来, 公司征集到大量职工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 通过舆情信息的征集和处理, 确实完善了企业的管理制度, 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但作为一个反映职工群众社情民意的渠道, 作为一种企业和职工之间沟通的手段, 必定会存在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如对舆情信息不够重视、征集渠道较单一、征集内容有局限、征集的方式方法灵活程度不够、问题反馈不及时或力度不大等。本人作为企业的一员, 不仅积极参与到舆情信息的征集工作, 也查阅观看了其它一些企业关于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做法资料, 在此, 谨提出一些个人对企业做好舆情工作的看法。

一、当前企业舆情信息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不可否认, 企业开展舆情信息工作, 其出发点一定是好的, 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渠道, 从职工群众中了解职工热点、焦点、难点问题, 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 从而及时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疑难杂症, 解疑释惑, 让企业的制度得到良好的遵守和落实, 让每一位职工都能在标准的时间内以标准的操作方法创造标准的产品, 从而推进企业健康顺利发展。

但毕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会因为一些利益关系, 阻碍着舆情信息工作的健康运行,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企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制定了舆情信息征集制度, 但是思想上还不够重视, 作为管理者注视目光较少, 对职工提出的舆情信息也缺乏系统性的管理, 导致舆情信息征集不及时、不全面, 职工的意愿无法得到及时的反映, 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或解决, 久而久之, 影响了职工提舆情信息的热情, 征集不到职工的真实舆情。就像一条干涸的河流, 只有河床, 没有流水。

(二) 决策时缺乏对舆情信息的参考。

领导干部作为更高一层的组织者决策者, 他们的阅历肯定高过一般职工, 但他毕竟也只是一个个体, 或只是一个小群体, 其决策信息量也不是无所不包的, 应该说也是有限的, 而广大职工在企业中虽然是最低层的, 但他们也是最直接的操作者, 他们掌握着第一手原始资料和经验, 他们的意见和看法也是不容忽视的, 决策者不多注重参考职工的舆情, 易造成决策失误, 这样的例子是不少见的。

(三) 传输渠道不够畅通。

就目前一些企业的舆情信息征集渠道来看, 主要还是以基层单位报送到机关有关部门, 再由相关部门经整理后报送领导层决策, 这种方式, 渠道单一, 无法大范围或全面地反映职工的意愿和心声, 反之, 职工的心声无法得到倾诉, 存在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或反馈, 也影响了职工说心里话的热情, 久而久之, 职工对舆情信息反映问题变得漠然视之, 也是导致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

(四) 舆情信息内容比较单一。

职工对企业的看法肯定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 会有好的反映, 也会有一些想法或怨言, 这都是十分正常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听不到不同的声音, 什么都是全票通过, 我想“一片大好形势”背后, 一定隐藏着一些畸形的阴影, 就象平静的湖面下隐含着翻滚的波澜一样, 没有不同的声音不是没有不同意见, 只能说明有的人不敢说真话, 真话没有市场, 必定导致舆情信息的单调。连三峡工程的总指挥都说, 三峡工程的成功要感谢那些提不同意见的人, 允许有不同的意见, 再不断地解决, 最终才有三峡工程的胜利。由此可见舆情信息的重要性。

二、充分认识企业舆情信息工作的内涵和作用

舆情信息是指在一定社会空间, 一定时间内, 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实的意愿的主观反映, 中央也多次重申, 要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要坚持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 这些都说明各级对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企业, 在生产发展过程中, 职工群众对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福利待遇等都有主观的反映, 这是十分正常的, 掌握新形势下对舆情信息工作的方式方法, 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维护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都具有深刻的意义。认识舆情信息深刻内涵, 最终要体现在充分发挥舆情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主要有:

(一) 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 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的群众迫切要求。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 特别是一些较为成功的企业, 舆情信息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决策层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舆情信息也确实可以反映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 进而反映职工群众的心理或思想动态。谁掌握了越多、越全面、越准确的职工舆情信息, 谁就拥有了正确决策的主动权。我们说, 职工群众才是企业效益的最直接创造者, 他们的心声必定可以为决策服务。

(二) 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告诉我们, 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求, 职工群众作为企业的一员, 不同的员工对企业肯定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那就是他们的心声, 如果职工群众的心声可以得到重视, 建议可以得到采纳, 他们也会有一种天然的成就感, 作为企业能否满足职工群众的不同需求, 把准职工的思想脉博, 摸清职工的情绪动态, 及时提出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大大激发职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作为企业的管理职能, 其计划和控制虽然是由管理层来发出指令的, 但它最终的操作和实践者是职工群众, 职工群众落实计划的水平如何, 效果如何, 反之也体现管理水平如何。企业每项制度的落实过程中, 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管理方式方法的变化, 制度本身一定会显露出它的弊端和不适应性, 而首先发现这一“秘密”的还是职工群众, 畅通的渠道及时反映职工对企业管理制度的看法, 可及时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

如著名的思科公司, 其总部的7000多名员工, 在他们生日的那个月, 都会被邀请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钱伯斯共进早餐, 让公司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就任何问题提出诚恳的意见, 没有什么问题或言辞会被认为是不当的, 钱伯斯自己也承认, 的确听到一些比较刺耳的意见, 但这种早餐会对所倡导的公开和直接交流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理顺员工情绪, 改进企业工作, 加强企业管理, 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对做好企业舆情信息工作的一点看法

刚才分析了企业舆情信息工作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明确做好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在做好舆情信息工作上下功夫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加强对舆情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刚才本文只是说明了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 这里主要是指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它是一个体现“情为民所系”的有效渠道, 是了解社情民意解疑释惑的良好载体, 是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解决了这一基础性的思想根源问题, 多一点心思花在舆情信息工作上, 少一些偏见, 哪怕是一些刺眼刺耳的信息, 也要本着心平气和的心态, 多做解释、引导、反馈工作, 理顺职工情绪, 发挥职工能量, 才是管理的新境界。

(二) 拓宽舆情信息征集渠道。

就目前一些企业的舆情信息征集方式方法, 确实比较狭窄, 有些信息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传送, 有些信息职工不愿通过这样的渠道传送, 职工有顾虑, 心里有负担, 就不可能搜集到真实的社情民意, 一种渠道肯定有它局限的地方。拓宽渠道, 可以开辟一些其它方法, 如现代化信息工具———网络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 领导干部可以效仿思科公司的做法, 开辟“领导职工面对面”的网络聊天方式, 解答一些职工群众的疑问, 哪怕只是和职工拉拉家常, 也可以拉近干群之间的距;也可以效仿“市长热线”或“市长信箱”的做法, 接受各种形式的舆情信息;当然还可以俯身走进一线职工当中, 与其平等交谈也是很好的方式。

(三) 丰富舆情信息的内容。

企业舆情信息就是指职工对企业发展或领导干部的一些想法、看法或意愿, 形形色色无所不包是很正常的, 我想除了企业倡导的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等, 只要是职工的舆情心声, 都应该“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诚肯善意接纳, 深刻分析, 并从中发掘信息背后隐藏的东西。

如一家著名的网络公司规定, 每位职工每天都必须提一个点子, 好的、坏的、歪的、斜的、有用的、没用的, 各种各样的都可以, 越有创意越好, 企业的目的不仅是要采纳职工的点子, 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保持一种创新的工作态度, 保持活跃的思维, 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 完善舆情信息反馈的长效机制。

职工愿意通过舆情信息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愿, 说出自己的心声,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如果提出的信息没有得到采纳或反馈, 其积极性和热情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最终导致不想提, 觉得提了也没用。企业重视舆情信息工作, 最重要的是对所提的舆情信息要及时解决, 不能解决的也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尽可能做到事事有人处理, 件件都有回音, 反馈形式可以直接反馈, 也可以通过基层单位工会组织反馈, 总之, 不管是否采纳, 都一定要有答复, 这也是对职工的尊重, 把事情讲清楚了, 讲透了, 就能取得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当然如果有一个反馈督导组, 明确反馈的时限, 有人问责反馈进度就更好了。

当前, 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企业也正努力加强和谐企业建设, 所谓和谐的“和”就是每个人都有饭吃, “谐”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说话, 可以自由地发言, 企业开展的舆情信息工作, 也正是想通过这样一个渠道, 让职工有话就可以说, 有心声就可以倾诉, 有意愿就可以表达, 从而使企业达到一个风正气顺的良好氛围,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达到“企业持续发展, 团队和谐有为, 员工幸福安康”的企业良好共同愿景。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当前企业舆情信息工作的基本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篇4:如何做好舆情分析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 特点分析 对策和建议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兴上网工具的出现,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移动互联技术,使得互联网这个新兴的"第四媒体"越来越确立起其在社会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高校学生学生作为知识层次高、参与意识强、好奇心理重、个性化特征明显的青年群体,网络已经充分融入其日常学习、生活和娱乐之中,成为其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以及校内外交流的最主要工具。现实表明,网络已经成为除了学校、家庭和同龄人以外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是高校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因此,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意义重大。 一、高校网络舆情概述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对学校发展和工作过程所持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并通过各式传播媒介在互联网上将其展现出来,他们发表评论、表达诉求、寻求声援甚至组织行动,这对高校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以网络舆情为视角,加强对互联网上有关高校的舆情收集、研判和正确引导,对探究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和增强维护高校安全稳定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是网络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传统舆论的普遍性以及一般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交互性、多元性、偏差性和突发性以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主体特殊,相对比较固定。

参与或实践高校网络舆论的人,具体是广大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在这样的主体引导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既有社会舆情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和敏感问题,也有在校师生这个特定知识层次的群体所关注的特殊问题。高校师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很多观点精辟深刻,不仅对高校师生本身,对社会舆情也常常会起到很大的影响。 

2.内容广泛多样。

既有社会热点,也有校园焦点,主要反映出广大师生的利益要求,表达广大师生对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态的关注,以及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意见。但是个人观点的发布完全是自发的,随意性强,内容可能涉及情感、思想、学术、个人体会等。特别是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有可能非常容易引起同龄人的共鸣,从而在短时间内上升为最强人气贴。

3.形成迅速,传播广泛。

网络论坛议题内容的普遍性和发表便利以及受众大等因素,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形成迅速、传播广泛的特点。尤其是学生的网络言论,如果发表时间得当,回帖、跟帖、转帖的人能够在短时间聚集,即使话题只有少数学生参与,也会容易吸引更多学生关注,点击量会不断上升,甚至出现雪崩式的效果,瞬间突破校园,传遍整个互联网。 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007年1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具体到高校层面,网络舆情的兴起已经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思路、方法和工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重要且紧迫[1]。 

1.从工作的重要性来看

高校网络舆情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窗口,网络社区的兴起让校园文化的展示突破有形的舞台,有了更多形式、更大面积的宣传,比如各高校的BBS、人人网、天涯、猫扑、各种聊天群(室)乃至新兴的微博、微信等。正面或负面的高校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校园文化的健康度。高校社团、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纷纷开设微博以及人人网公共主页,对自身特点、开展活动有形式多样、生动直接的宣传,这样有利于高校学生间的交流。高校网络舆情所包含的信息,直接反映出当下学生正在关注的或可能关注的话题,通过对那些负面的网络舆情进行深入剖析,能找到问题的实质,以便提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止大学生被负面舆情误导[2]。

2.从工作的紧迫性来看

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快且广以及变化多样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动态难以掌握;而各类社会矛盾的凸显使得校园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这也大大增加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难度。渐渐地,大学生都将是90后新生代,他们更趋向于在网络上发表看法,而不是传统的给辅导员写信或者直面谈心。90后大学生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知识需求、兴趣爱好与传统的大学校园文化有偏差,增加了校园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敏感问题多、国内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高校网络舆情风起云涌,消极悲观情绪、激进改革思潮都有传播,这给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四、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1.转变舆论管理理念,从制度上规范高校网络,构建广阔的高校网络信息来源渠道。

面对网络上海量、实时的信息,高校管理人员应由过去以"封堵"为主转变为以"疏导"为主,决不能简单粗暴地以传统手段处理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复杂问题,这样极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网络舆情矛盾。因此,高校可以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工作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比如以党政办公室为中心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工作,网管部门负责技术保障,保卫部门负责信息内容监控,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负责网络舆论引导。以此为基础,开拓广阔信息来源渠道,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抓取关键信息,变被动为主动。 

2.加强管理人員专业能力和网络舆情敏锐力,提高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技巧和本领。

如今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QQ、MSN、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在人人网、微博、开心网等发布消息,发表观点并有非常多的互动交流。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人员应当对这些大学生日常使用频繁的工具和平台有足够了解,并且利用这样的工具和平台与学生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遇到重大事件时,学校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此外,高校进而可以积极开发和应用高科技产品,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进行舆情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和舆情服务,以便更加有效地做好舆情信息工作[3]。

3.深入了解学生网络舆论热点,及时对网络舆情做出研判和处理,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在复杂繁多的网络舆论信息面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分析找准主要矛盾所在,对其进行有效引导,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和参考,为高校改革发展打下较好的网络舆论环境。这就要求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必须提前捕捉舆情,时刻准确把握舆情大局,洞察舆情实质,报送真实舆情信息,并且快速适度处置舆情。以此为前提,从源头上找原因,工作做在前,将容易引发矛盾和造成社会各界意见集中的高校网络舆情提前化解。 

参考文献

[1] 《杨安民.高校网络舆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9.(5):52-53 

[2] 乜大伟.网络舆论引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作用的研究.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479-480 

篇5:如何做好新时期环保网络舆情应对

舆情监测http://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深刻影响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变革,与此同时,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风向标和放大器。纵观近年来的环境突发事件,网络都起到了放大信息、助推舆论的作用。如何看待网络舆论——是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还是可以驯化的野马?如何引导网络舆论——是因势利导、坦诚相见,还是以一己之见发声、漠视公众意识?环保系统又该如何应对网络形势下的突发事件?如何用好用足网络优势资源?这些都成为环保工作者必须面对和快速适应的新课题。

网络舆情形势有多复杂?

中国网民规模已近5亿,手机网民也达到了3亿多人。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矛盾集中,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不够畅通,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进入大众麦克风时代,一个不太大的事情,经过网络发酵放大,都可能演变成一个大事件。如一个小女子网上炫富,却牵出了红十字会的黑幕;一场并不罕见的酒驾车祸,却造就了“我爸是李刚”的网络热词和全社会对官二代的警觉与讨伐;一个男人打老婆,引出了疯狂英语的李阳;小孩子大街滋事,却带出了李双江。事情到了这一步,李刚到底是什么人,李双江是不是溺爱儿子,显然不重要了,“李阳李刚李双江,家暴撞人冲锋枪”,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一个出口、一个符号。反过来讲,关注并认真分析网络舆情就可以了解真实民意,为政府实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参考。

有专家对13年来中国210起重大网络舆论事件分析发现,网络舆论最关注的是政府官员的执政问题与民生问题。网络舆论在近7成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政府解决问题的正面积极作用,这在2010年尤为明显。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到人民网、新华网直接与网民对话;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还通过微博与公众对话,由此看出不善于应对网络舆情,就不懂为政之道,不入时尚之流。

环境问题为何成为网络舆情焦点?

渤海漏油、大连PX项目、曲靖铬渣倾倒、台州血铅事件……一段时间以来,环境污染事件屡次成为社会热点。环境问题正在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由于环境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我国又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年来却集中出现。国内环境风险加大,环境污染事件总量居高不下,类型多、发生区域广,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一个环境事故,却可能演变为一个事件,往往是一个原因多个结果,或者多个原因一个结果,发展的态势完全出乎意料。毫不夸张地

说,环保系统正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必须随时准备应对舆论**。污染事件一旦出现,往往危害大、处置难、社会关注度高。此时,面对网络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真实与虚假信息鱼龙混杂的现实,如何提高政府环境舆情监测和应对能力,如何善待、善用、善管网络舆论,如何更好地与民众对话,及时宣泄和化解网民的不满情绪,正确引导网络民意表达,树立环保干部队伍的正面形象,成为各级环保人需要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网络舆情应对不当的风险为何正在加大?

高敏感度和低容忍度,目前几乎成为所有民生事件的共同特征。出了事,政府部门坐视不管不行,作为失当也不行。而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策者的主观意志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主管官员对事态的判断,对舆论监督的态度,是决定舆情应对得当与否的关键。为什么有些原本简单的事情,有关部门一介入反而变得复杂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点评认为,不少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水平远在及格线以下。在诸多突发事件中,往往因舆情应对不当而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信息透明度不够、反应迟缓、问责乏力、网络应对技巧匮乏等,是绝大多数民生事件中舆情应对不当的通病,反映出地方政府不威严、不冷静,面对网络舆情新形势不善于应对的现状。

在网络时代,舆论监督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舆情应对的观念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要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各级领

导干部互联网知识的普及程度,学会用“网言网语”和网民进行平等交流,充分把握和娴熟运用话语权,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才能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透过网络舆情引导什么?

网络舆情热点往往是社会重大事件,或是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对现实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及时收集网络舆情热点,研究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热点,对于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众最想知道什么?简单地说,就是真相。公众明白,网络不是法院,判不了案子。但是他们需要真相,想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的?谁该负责任?现在怎么样?过程怎么样?后果怎么样?

知情权是公众的基本权利,但是,政府机关在这时候越不说,越掩人耳目,往往越容易出问题。遇到了问题,拖延不是办法,康菲漏油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掩饰也不行,因为在网络之上,没有秘密,掩饰的后果只能是欲盖弥彰。环保系统面对问题时应该说出真相,不能不说,而怎么说,就是对当事人觉悟、智慧和勇气的考量。

许多情况下,人们产生听信谣传的倾向和从众行为,是因为得不到来自政府方面的权威信息,或者信息太弱。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在发现某种舆论动向的同时,以主渠道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以足够量的、优质的信息来影响公众,纠正畸变舆论,引导正确舆论,是一门

需要认真对待的必修课。

中国环境网在环境网络舆情领域发挥什么作用?

中国环境网是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报社主办的环境领域的重要网站。多年来,中国环境网在环境新闻宣传报道方面发挥了快速、海量、持久传播环境新闻信息的重要作用。当前,新媒体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有效运用网络媒体将更有助于掌握公众舆论主动权。中国环境网作为环境保护部新闻宣传领域最前沿、最具潜力的新媒体,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在环境舆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篇6:如何做好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各机关单位舆情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涉林舆情。为了有效做好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林业局必须强化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力度,通过正视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管理与处置工作。涉林舆情管理处置存在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不懂网络、不懂新媒体,不具备网络舆情管理应对的意识。有的基层干部甚至对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舆情毫不关心。一旦遇到突发事件,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导致谣言占领网络阵地。

习惯采用躲、推、顶、压的错误方式,躲是指当涉及涉林环境的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出现在网络上时,某些基层干部不敢正面接触网络媒体,千方百计阻止网络报道,最后反而把事情闹大。涉林舆情管理与处置工作措施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重视舆情监控管理

各科室、各林场要高度重视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好相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谁主抓、谁负责”,将监测到的舆情信息及时上报,按照“快速反应、确认事实、妥善处理”的原则,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2、主动接受公众的监督

对于网络上出现的涉及退耕还林、环保等方面的问题,要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快速反应舆情动态。通过发帖、撰写文章、发表声明等不同形式进行回复,回复内容要做到具体有针对性、有效性和预见性,并做好解释沟通,矛盾化解工作。

3、加大执法和舆情监控管理力度

加强各科室林场回复、办理情况的专项监控管理,对网民重复发帖反映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调查分析、明确责任,根据实际情况交办落实。加大执法和舆情监控管理力度,借助蚁坊软件方面的专业舆情监控系统,实行全覆盖监控。

4、严格落实问责制

上一篇:描写下雪的优秀下一篇:学会生存记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