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网申请

2024-07-14

政务网申请(共8篇)

篇1:政务网申请

关于申请迁移xxx单位政务网接入的报告

南昌市经济信息中心: 我局现通过市林业局位于红谷大厦23楼的网络设备接入政务网。因工作需要,请贵中心将我局原网络设备迁移至市政务网385基站接入为感。

特此报告!Xxx

2013-4-22

篇2:政务网申请

公安部支持天津创新发展出入境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天津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以及全面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出入境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将极大促进天津市聚拢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天津开发开放和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支持天津创新发展出入境政策措施可以让哪些外籍人士受益?

此次实施的7项出入境政策措施主要服务外籍高层次人才、外籍华人、外籍留学生和长期在华工作人员等群体,将极大促进天津市特别是天津自贸试验区和天津滨海新区聚集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二、此次七项政策措施有哪些突破之处?

一是针对国际高端人才申请永久居留的推荐单位,由天津市人民政府下放至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滨海新区政府以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海外高端人才释放出强烈的引才信号,为天津外籍人才引进工作助力提速。二是针对外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拥有长期稳定工作的普通外籍人员,建立市场化人才选聘模式,优化入出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特别是允许其外籍配偶、未成年子女随同申请,为其在津工作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居留预期。三是针对外籍华人,特别是高学历外籍华人推出更为宽松便利的入出境、停居留和永久居留政策,进一步激发其归国创业的热情以及归属感和自豪感。四是针对外籍留学生和外籍学生到天津创业实习,提供优越的政策利好和孵化支持。

三、符合什么条件,可以认定为外籍高层次人才?

为进一步细化明确外籍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标准,天津市公安局会同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制定了《天津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天津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明确了“入选国内人才引进计划的外籍人才”、“符合国际公认的专业成就认定标准的外籍人才”、“符合市场导向的鼓励类岗位需求的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的外籍人才”、“优秀青年外籍人才”等6大类,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500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等31项人才认定具体标准,涵盖了科教文卫体等各领域外籍人才。

四、天津市哪些部门可以直接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的在华永久居留?

为积极争取政策优惠最大化,经全力争取公安部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均可以直接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华永久居留。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内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分别向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推荐函。除自贸试验区、滨海新区以外的我市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可以向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推荐函。

申请人获得相关政府部门出具的推荐函后,可向天津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提交办理“特殊人员类”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的申请。

申请《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推荐函》服务窗口地址及咨询电话:

——天津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窗口:天津市河西区友谊北路29号三楼,电话:+86-22-83869366。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窗口:①天津港东疆片区办事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亚洲路4611号联检服务中心人才引进窗口,电话:+86-22-25605046;②天津机场片区办事处(天津空港经济区西三道166号服务大厅,电话:+86-22-84906032);③中心商务片区办事处(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响螺湾迎宾大道旷世国际A座1703室,电话:+86-22-65668032)。

——滨海新区服务窗口:天津市滨海新区于家堡宝策大厦行政审批局一楼34号窗口,电话:+86-22-66897769。

五、如何以工资和税收为标准认定人才,建立申请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道?

外国人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市场化渠道突破了现行申请“任职类”在华永久居留政策中对外国人任职单位和职位的限制。通过满足在天津市连续工作、居住时间以及工资性年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等条件,实现对市场化人才的认定,并允许这类人才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资格,外国人申请“任职类”永久居留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受益人群进一步扩大。

符合市场化人才标准的外国人,需在天津市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同时,连续4年工资性年收入(税前)40万元人民币以上(注:约为上一年度天津市年平均工资的7倍),并且每年缴纳个人所得税8万元人民币以上的。经工作单位推荐,可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并允许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同申请。

六、对外籍华人,特别是高学历外籍华人有什么政策倾斜?

对外籍华人的政策优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外籍华人人才以及在天津市连续工作满4年、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可以直接申请在华永久居留,进一步突破了准入门槛、申请条件、工资税收标准等申请条件,体现了外籍华人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政策优越,也有效地激发了外籍华人中的人才、创新创业者归国创业的热情以及归属感和自豪感。

另一方面,对来天津探望亲属、洽谈商务、开展科教文卫交流活动及处理私人事务的外籍华人,可以签发5年以内多次入出境有效签证;对在天津市工作、学习、探亲以及从事私人事务需长期居留的外籍华人,可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居留许可。办理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停留时限,由原来的最长3年,延长到最长5年的标准,为外籍华人回国提供最大限度的便利。

七、对方便来津工作的外国人入境和长期工作有哪些突破性的便利?

经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重点支持企业选聘的外籍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办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通知》的,可在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申请工作签证入境。来不及办理工作许可证明的,可凭企业出具的邀请函件以及外籍人才相关证明材料,在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申请人才签证入境。入境后,须在签证有效期内,到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并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

政府相关部门认定的重点企业,包括国家和天津市科技部门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众创空间及天津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国家和天津市科技部门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所属企业;天津市科技部门认定的科技服务规上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国家和天津市发展改革部门认定的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所属企业;国家和天津市经信部门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所属企业(具体名录可登陆“天津出入境服务网”进行查询)。

此外,对在天津市工作的外国人,如其已连续两次申请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且无违法违规问题的,第三次申请工作类居留许可,可以按规定签发有效期5年以内的工作类居留许可,充分满足了外国人在我市长期工作居住的预期。

八、对支持我国高校外国留学生、境外高校外国学生来津创新创业和实习有哪些鼓励政策?

对具有在天津创新创业意愿的外国留学生,可凭我国高校毕业证书申请2至5年有效的私人事务类居留许可(加注“创业”),进行毕业实习及创新创业活动。期间,被有关单位聘雇的,可以按规定办理工作类居留许可。

对经天津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备案的企业邀请前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可以向口岸签证机关申请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入境在天津市进行实习活动;持其他种类签证入境的,也可以在境内申请变更为短期私人事务签证(加注“实习”)进行实习活动。

对申请在津创新创业的我国高校毕业外国留学生以及被邀请来津实习的境外高校外国学生,需向天津市外国专家局提交申请。凭天津市外国专家局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向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和滨海新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申请相应出入境证件。

九、天津公安机关受理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和相关出入境证件的地址、咨询电话?

(1)申请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及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

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河北区寿安街19号,电话:+86-22-24458825。

滨海新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滨海新区迎宾大道与集华道交口光耀东方广场辅楼B座,电话:+86-22-66977445。

另: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滨海高新区出入境服务大厅仅办理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业务,不办理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业务。地址南开区华苑产业园区(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华道20号智慧山双子座B座。

(2)申请外国人口岸签证:

天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1航站楼B209室,电话:+86-22-24905951。

此外,外籍申请人可登陆“天津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天津出入境服务网”(http://60.28.61.198)以及天津出入境官方微信(微信号:tjgacrjglj),查询政策措施内容、办理须知、办公地点、咨询方式以及《天津市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有关企业标准名录等事项。

篇3:电子政务内网保密安全研究

1.1 电子政务内网安全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息技术革命在我市范围内加速推进, 覆盖全市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网络系统逐步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已成为各个政府部门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然而,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在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给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与挑战, 电子政务内网存在各种安全保密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增多。

1.2 现阶段存在问题

电子政务内网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 二是安全信息控制及管理的问题。

2 技术角度的安全措施

针对网络部署及安全方面的现有问题, 各单位需要如何加强内网的防护能力、增强内网本身安全管理, 保证政务内网信息安全可靠运行。

2.1 加强网络结构的安全规划设计

2.2.1防火墙

网络性质防火墙的技术是一种用于加强各个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 防止外部网络用户及单位以非正规方法进入网络的内部, 保护内部网络应用环境的安全的一项技术。在电子政务内网加上网络防火墙后, 使得在传送内容、信息的时候, 按一定的安全访问策略实时检测, 监察网络的运行状态, 进而达到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内容数据的传送。在网络防火墙产品的研发中, 将普遍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路由、网络拓扑、访问控制、加密等相对成熟的手段和技术。现在的防火墙产品有包过滤路由器、屏蔽防火墙、堡垒机、应用网关以及电路网关等类型。

2.2.2 IPS

IPS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入侵防御系统) , IPS放置在防火墙和网络设备之间。一旦监测到有访问攻击, IPS会在攻击扩散到网络的其它区域之前阻止这个攻击行为。

市面上有很多IPS系统, 它们之间各自使用的技术都不太相同。但是都有相同点, IPS系统都是依靠对各自数据包的检测。IPS将检测入网的数据包, 确定这方面数据包的真正使用用途, 再决定是否允许让这种数据包通过你的网络。IPS的关键技术包括合并的外边和本地主机访问控制、IDS、外边和本地安全方面策略、风险方面管理软件和支持全球访问及用于管理IPS控制台。IPS中需要监察降低假阳性或假阴性, 它通常使用较为先进的入侵检测技术, 比方说试探式扫描、状态、内容检查和行为分析, 另外还结合常规的入侵检测技术如签名的检测和异常的检测。同 (IDS) 入侵检测系统一样, IPS系统分为针对网络和主机两种方式类型。

2.2.3防病毒系统

目前, 防病毒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病毒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 尤其是网络病毒, 其技术水平高, 发展速度快, 传播蔓延迅速。通过Outlook电子邮件、IE浏览器传播的VB heml病毒和通过Netscape电子邮件、浏览器传播的JAVA病毒, 使得用户只要在网上浏览或接收邮件, 病毒就有可能传播。同时;网上还有BO、网上客车 (Net BUS) 等通过压缩文件形式隐蔽存放的网络黑客工具, Active X恶意小程序以及Windows NT环境下的Remote Explorer病毒。目前, 防病毒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有:病毒的对抗能力增强;防病毒技术还构不成体系;

所以说病毒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 它也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做好预防工作, 防毒于未染。 (2) 以网治网, 结网防毒。 (3) 统一管理, 整体防御。

2.1.4 漏洞扫描系统

在大部分的电子政务内网上, 都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和安全脆弱点问题, 人为测试这些客户端机器的脆弱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 因此漏洞扫描是相当有必要的, 使得提高漏洞扫描和问题修复的有效性。根据漏洞扫描技术方面的不同可分为:POP3漏扫、HTTP漏扫、FTP漏扫等, 这些扫描是将扫描结果与专业漏洞库内容进行核对, 然后得到系统的相关漏洞信息。另外, 也有根据扫描的对象不同分为:针对主机的扫描和针对网络的扫描;根据这些扫描的方式不同又分为:主动性扫描和被动性扫描。漏洞扫描程序可以得到的常用网络方面攻击方法, 并把它们统一到整个扫描中, 使得输出的结果都是统一格式, 查找TCP/IP端口, 标记目标的响应, 整理一些特定项目的实用信息, 如正在进行服务, 使用这些服务的用户, 是否支持匿名登录, 是否要鉴别有某些网络服务等。

2.2 加强桌面PC的安全管控

信息管理部门仅仅是做好了网络层面的安全工作, 还远远不够。研究表明, 很多安全事件的发生, 都是因为对桌面终端管理不严格造成的。加强桌面PC的安全管控, 是保障电子政务内网保密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2.2.1 桌面终端安全管理系统

客户端桌面安全管理强化了对网络计算机终端的控制�对计算机终端的管理包括资源资产、终端安全策略、桌面风险控制、补丁分发、终端运行状态监控以及终端涉密审计等。客户端桌面安全的管理软件包含了IPS、防火墙、防病毒系统、网管软件等这些常规不能提供的保护功能。对它们进行的管理盲区实时监控, 成为一个的实时的安全监控系统平台, 还能够和其它安全设备进行集成和报警联动功能。

2.2.2 终端网络准入控制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面临着来自局域网内部以及外部的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 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 相关部门不仅要建立严密的计算机管理制度, 还要从技术上加强安全措施以防止外部黑客的入侵和来自内部的攻击和威胁。

终端准入控制系统能够提供统一的、集成化融合管理平台。通过这个管理平台, 维护人员可完成与终端安全管理相关的任务和操作,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2.2.3 外来非法设备或者没有安装安全代理的终端拒绝接入网络, 不允许使用网络资源

(1) 检测到不安全状态的终端将限制其只能访问隔离修复区的网络资源, 直到修复完整后才能重新认证恢复使用;

(2) 建立“人机对应”管理机制, 可以快速定位全网当中任一台终端设备;

(3) 建立统一的全网终端安全补丁升级机制, 确保每一台终端都安装安全补丁;

(4) 确保全网终端都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 建立一套安装并升级防病毒软件的机制;

(5) 平台可以对全网所有不允许连接互联网的主机拨号上网、双网卡、代理、无线上网等违规行为监控及阻断;

(6) 同时结合“等保”的指导方针, 对全网所有终端的主机完整安全性做检查、评估、加固控制。

统一的集成化融合管理平台对管理员的各种操作, 应提供审计功能, 以备事后审计, 建立管理员、审计员两权分立的有效监督机制。

2.3 规范文件内容管理

数据文件是电子政务的生命线, 如何保证存储的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不外泄, 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3.1 电子文档安全

对于电子文档安全管理, 需要使用全面的安全防范技术, 如文件透明加密技术、策略与权限控制技术、身份功能认证技术、安全防御软件的自身防御技术等。通过多种技术对电子文档进行的保护, 有关部门就可以安枕无忧的在信息化浪潮中持续发展。

文档安全管理系统通过对文档主动授权 (手动加密) 、系统自动加密、文件集中安全保护三种模式对电子文档进行全方位的安全保护。

2.3.2 纸质文档安全

在各部门, 很多电子文档最终都将输出成纸质文档, 所以纸质文档的安全管理必须重视。通过加强相关人员的保密意识, 对重要的文件不随手乱放, 须有专门存放重要文件的文件柜或保险柜。对于无用的废弃文档, 须使用如碎纸机等破坏性工具粉碎。

2.4 加强移动存储介质安全管理

移动存储介质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需要使用, 但随着移动存储介质的频繁使用, 对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也带来比较大的隐患。急需加强对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

专用U盘和移动硬盘加密接入。本系统的目标主要是保证存储在USB存储介质上的重要数据的安全, 该产品采用强审计日志型结构, 对其上存取数据的操作进行实时精确的日志记录。在使用的过程中, 管理员可通过对日志信息的数据挖掘, 查出安全方面管理中的存在的安全隐患, 可以在事件发生后, 对U盘的使用进行多方面审计, 找出相关责任人、负责人等。具体特点如下:

(1) 文件传输过程中的加解密

(2) 自定义的传输协议

(3) 用户身份验证

(4) 加密分区的硬件控制

(5) 内存缓冲区的保护

(6) 日志实时记录

(7) 报废存储介质信息擦除和消磁

对于一些单位存在的数据泄露问题, 通过合规的方式对计算机介质 (磁盘、磁带、打印结果和文档) 进行数据销毁或消除处理, 防止介质内的重要信息泄密。存储介质信息消除工具可以保证存储主机主要重要数据的安全问题, 反复对文件磁道的改写操作和重写操作, 对存储主机上要删除的文件数据实现的彻底粉碎, 最后达到全面粉碎目的。

存储介质信息消除系统采用数据保护算法和硬件检验技术, 避免数据存储的不正当存取和意外泄密, 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1) 分区操作粉碎:对主机中选择的分区进行不能恢复的完全粉碎。

2) 文件操作粉碎:对单个文件 (或文件夹) 及多个文件 (或文件夹) 进行完全粉碎。

3) 磁盘操作粉碎:对主机中选择的磁盘进行不可恢复的完全粉碎。

2.5 杜绝违规外部联接

物理方式的网内隔离常出现在私自拨号等不正当上网行为, 会导致物理方式隔离措施形同虚设, 非法入侵、泄漏事件常有发生。就需要监控及拨号系统可以全实时地对这些行为进行报警与监控, 并记录操作者的主机名、主机IP以及拨号时间。

对违规外部联接的管理要求, 主要对内部网络主机监测使用用户的网络接入行为, 保障不安全因素对涉密网络的威胁进行防范, 确保政务内网重要数据安全可靠。

3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和教育

3.1 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落实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制

各部门要不断提高和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和必要性的认识, 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跟进工作内容。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 预防为主、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原则, 健全内部管理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领导, 明确领导机构和个人, 落实责任和分工, 建立并完善网络管理部门及个人责任制和部门及个人追究制, 来保证任务保障、措施保障、检查督促保障;因责任没有落实、措施没有到位而发生一切责任和事故, 都要追究主要人员的重大责任。

3.2 规范安全方面教育, 加强安全方面意识, 树立人人有责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大观念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是造成安全事件的主要因素。各部门要增强对维护人员的网络安全方面教育, 加强网络安全方面意识, 将网络安全方面意识与政治方面意识、责任方面意识、保密方面意识联系在一起, 树立人人有责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大观念。

3.3 加强和规范安全制度方面的建设, 构建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方案。

严格建立实施、网络与安全信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是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必须作为重点放在整个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各部门都要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落实。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还应包括:信息发布的安全校核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级别和安全管理制度范畴、有关网络操作使用规范、出入管理规章制度、系统的维护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上报计算机案件和事故制度等。

各部门要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长期有效的机制, 长期解决存在的系列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做出修改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管理规章制度。

3.4 规范工作预案, 合理处理危害信息安全的突发重要事件

处理和防止危害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突发重要事件, 各地方、各重要单位要规定突发重要事件和一些敏感时期处理工作方面预案。处置突发重要事件要及时明了, 最大限度地防止突发重大事件的影响和信息的大面积扩散。

4 结束语

电子政务内部网络环境的复杂性、恶劣性、交错性、多变性, 以及信息系统的稳定性, 决定了网络安全威胁的客观存在。我市经济发展日益开放并跟上步伐, 但加强安全方面监管和建立安全保护屏障不可或缺。总之, 电子政务内网信息保密安全的建设是一项漫长而困难的工程, 一定要从政府的实际需求方面为出发, 采用合适的安全管理策略, 规范各自内网行为、防范内网信息泄密, 构建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全方面的动态的安全大防御体系, 才能有效真正保证政府信息数据安全, `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应用电子政务的功能。

摘要:针对近年来电子政务内网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及风险事故、构成的威胁, 各单位必须重点加强对信息安全的设施、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信息安全监察与信息管理系统的规范建设, 构成有效的政务内网保障体系、安全体系。保障信息涉密在发生、存储、传送和处理过程中的保密性、全面性、可用性、控制性和抗抵性, 保证电子政务内网能够安全、稳定、高可靠地运行, 为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政务内网,安全保密,网络安全措施,信息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海吉.《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Z].

[2]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浙江省政务信息工作实施细则》[Z].

[3]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管理规定》[Z].

篇4:打造小而专的政务网

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准确定位。在很多情况下,政务网的定位是传统媒体的电子版,但这样的做法会使政务网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从新闻内容和权威性讲,它比不上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网站;从综合性来看,则又比不上新浪、搜狐等大型综合网站。那么,政务网应该靠什么来吸引眼球,该如何定位?

笔者认为,政务网首先要办成“地方的通讯社”,突出内容上的新闻性优势,把地方新闻做到极致。

新闻是一个网站的主打内容,但是仅仅有这一个内容优势,还不足以支撑起新闻网站。个人觉得政务网还应该办成“地方在线”类的综合性网站,承担城市对外宣传的任务,整合当地所有信息资源,为社会各界提供网上服务。不管是谁,想了解这个地市的任何信息,光临这一家网站就足够了。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政务网着力建设全面的地方性内容,应该是它最具价值和影响力的视点。因此,要“小而专”。这个“小而专”,是与世界相比的“小”,与地市外内容相比的“专”,要想地方办世界,追求大而全,肯定要走入死胡同。如果专注于地方内容,是有足够的优势和条件的,也是有能力和信心能做到最好的。

“专”还体现在对网络新闻的处理上。对于网络时代来说,提供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对信息做出有效的处理才是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对于专业从事新闻传播的网站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对网络新闻的处理,也应做到参差有序。

从现阶段实践来看,网络新闻处理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一是简单的“粘贴新闻”,靠快和全来赢得眼球;二是“编辑新闻”,即对新闻进行加工整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质量与可读性;三是“组织新闻”,包括形式上的组织与内容上的组织,即进行合理的界面设计,合理的新闻栏目与专题的策划,一方面对现在的新闻进行整合,一方面争取独创性;四是“解读新闻”,即对新闻事件或其中某些环节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剖析,释疑解惑。

这四种层次,体现了网络新闻发展几个不同阶段的认识与做法,又是现今的日常网络新闻处理中,同时并存的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笔者认为在政务网上,也应该有对新闻不同处理方法的体现,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最大量地吸引眼球。

个人认为在政务网的首页上,应该大量使用“粘贴新闻”的手法,这是一种量与速度的竞争,没有这种竞争,就不会有网络新闻的繁荣。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当然,要达到这一境界,仅靠“粘贴”是不够的,大量新闻背景资料的链接,是留住读者的又一法宝。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得到信息,更是要得到有用的信息,得到“关于信息的信息”。因此,我们不仅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与那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只有在“解读新闻”上动脑筋、下功夫,才能紧紧抓住读者的思想与灵魂。

篇5:政务内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管理,保障委电子政务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市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政务内网即东营市内部办公网,主要满足市级机关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及决策需要,提供电子公文、协同办公、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服务。

综合办公系统是政务内网最主要的应用系统,主要以接入东营市政务内网的有关单位为用户。电子政务其他应用系统按规定应接入政务内网。

第三条 发改委电子政务内网与因特网实现完全的物理隔离。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委机关以及接入东营市电子政务内网的委属单位。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发改委办公室是电子政务内网的归口管理部

门,负责协调与沟通。

第六条 发改委信息中心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主要工作包括:

(一)及时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畅通;(二)做好数据备份工作,保障数据安全;(三)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四)承担内外网数据转换(非发布的数据)和委属各单位电子政务内网计算机的维护管理工作;

(五)负责其他业务系统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技术审查。第七条 信息中心负责外网门户网站的日常运行管理,承担网站需求分析、栏目和网页内容更新,及时将内外网信息转换发布。

第八条 委属各单位接入网络的运行维护管理,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第九条 委机关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公用平台(以下简称“公用平台”),为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数字签名、信息发布、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服务。

第十条 各单项业务应用系统由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开发和管理,应遵循公用平台制定的开发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 接入管理

第十一条 建立接入电子政务内网审核登记制度。办公室负责接入的审核,批准后方可接入。

第十二条 各科室、单位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计算机,必须与外网物理隔离,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网页防篡改,应用防火墙。

第十三条 各科室、单位可申请与委电子政务内网互联,接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建成与因特网完全物理隔离的单位内部局域网;(二)按照政务内网安全保密要求,采取必要技术防范措施;(三)符合关于接入电子政务内网的要求。

第十四条 需在电子政务内网运行的业务应用系统,经办公室批准后接入。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五条 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用户密钥由办公室统一管理。

政务内网新增用户(含正式交流人员)由所在科室、单位提出申请,经办公室审核同意,统一发放密钥。岗位变动时,原密钥交回,重新申领密钥。离开河口镇或退休时,须交还密钥。如密钥遗失,应立即挂失,并按规定申领补办新密钥。

基于身份认证系统的网上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样的效力。第十六条 政务内网用户的访问操作权限(如授权、读、写、删除、复制、打印等)应严格加以控制。公用平台不得设置超级系统管理员,用户管理与具体业务应用的访问权限分开设置。各业务应用的访问权限由各业务部门确定,在系统正式运行期间,系统管理员不得私设用户。

第十七条 电子政务内网与因特网完全物理隔离,内网计算机不得采用电话拨号、交替插拨、双网卡等任何方式接入因特网;不得修改或删除计算机的网络配置;不得私自安装网络设备;严禁笔记本电脑接入电子政务内网。

电子政务内网服务器及核心网络设备设专用区域,未经批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

第十八条 建立完善电子政务内网计算机病毒防范机制,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认可的防病毒软件。内网用户不得非法进入他人计算机系统;不得故意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程序或其他有害数据。

第十九条 办公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责令改正。

第五章 保密管理

第二十条 电子政务内网保密管理由信息中心负责。各科室、单位兼职保密员负责本部门、单位政务内网日常安全保密监督与检查工作。

第二十一条 加强电子政务内网保密制度建设,逐步建立保密审查制度、统一标识制度、涉密存储介质统一登记制度和涉密计算机定点维修制度。

(一)电子政务内网用户应按定密规定在电子信息上标注密级,并确定知悉范围;

(二)加强涉密存储介质统一管理,建立登记制度;

第二十二条 凡从事电子政务内网运行维护的人员,必须政治可靠、忠于职守、保密观念强,并坚持“先审后用”的原则,人员基本情况报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三条 办公室要加强对接入电子政务内网部门、单位保密安全的监督与检查,定期组织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密风险评估。

第二十四条 信息中心定期举办面向全体用户的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教育,增强遵守保密纪律与保密规定的意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6:联通电子政务网项目案例

中国联通山东省昌乐县分公司 徐军

摘要:昌乐联通公司在电子政务网项目中力挫对手,反败为胜,实现了项目的“大翻盘”,巩固了主导运营商地位。同时借助移动OA应用推广,使党政部门移动业务转网为联通3G,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子政务;转网3G;经济效益

一、案例背景

2009年,昌乐县政府决定建设昌乐县城域网和昌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对正在运行的电子政务网进行升级改造。政府对该项目采取“以资源换市场”的策略,以竞争性谈判方式确定中标人,中标人将建设资金注入到政府指定账户,政府部门固网和移网业务转移到中标人。5月10日,联通、移动和电信三家运营商参加竞标,尽管联通建设方案最具可行性,但投资方式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该项目内昌乐电信中标。昌乐联通决不言弃,决心将业务千方百计争取回归。

二、案例描述

(一)坚定信心,锲而不舍

电信的中标,公司上下感到了剧烈震动。2009年6月,昌乐县政府专门召开了由各镇(街道)党委书记、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部署政务网建设事宜,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公司领导班子分析认为,如果形势不能扭转,就意味着昌乐联通将会失去维系多年的党政重点客户市场,失去大量的优质客户,企业的核心业务今后将难以保证,也难以在移动市场上有所作为,而且会引发全市其他县市区通信市场的连锁反映,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内外双重压力面前,我们没有弯腰,没有放弃。为巩固企业主导地位,确保存量市场,尽可能地争取增量市场,我们多次召开会议,精心研究制定方案,紧紧依靠市公司支持,与昌乐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汇报沟通,多方争取支持,并就投资形式这一焦点问题专门进行沟通。市公司对此项目作了专题研究,再所需投资可以采取集中招标方式,以设备投入和线路资源作为政府要求的建设资金。

为了进一步证明我公司的网络和技术实力,得到县领导的信赖,我们的对全县特别是城区的资源分布优势、网络层次优势、技术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汇编成

册,同时与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作了比较,多次向分管县长和县委领导汇报,使县领导对联通的实力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县领导非常认可联通的实力,认为联通的技术实力最强,有能力担当起政务网的建设重任,特别是地下管线资源丰富,政务网光纤线路施工不会影响市政建设,认为只有联通才能当此重任,责成信息管理部门对政务网建设改造项目深入考察研究。

(二)完善方案,赢得信赖

为进一步增强县委、县政府对联通的信任,我公司在市公司的领导下,借助市公司重点客户事业部、客户网络服务中心的业务和技术支持,对《昌乐县城域网和昌乐数据资源中心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域网建设方面,以昌乐数据资源中心为核心节点,以光纤传输模式覆盖全县县级机关、县直各部门、乡镇(街道)以及规模以上企业。整个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两个完全物理隔离的网络。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方面,包括机房配套、机房设备、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光路的调测等。整个方案在布局合理性、网络可靠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作了进一步完善。

方案制定后,我们在县委县府两办的协调安排下,见缝插针,分别向政府和县委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引起了县委主要领导的兴趣和高度关注,在有关场合表露出由联通建设政务网的意见。

(三)发挥优势,扭转局面

为进一步发挥联通在技术的独特优势,坚定县委县政府领导的信心,同时达到G网的业务发展目的,我公司在市公司和省系统集成公司的支持下,为政务网工程配套开发了WCDMA移动办公平台,实现3G手机办公和固网办公共享一个平台。各部门可WCDMA移动办公终端,纳入到该办公系统之内,实现各部门、上下级单位之间的远程公文处理、待办提醒等多种移动办公功能。同时专门制作了宣传昌乐形象的政务网手机炫铃“齐国首城,宝石之都,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昌乐欢迎您”。昌乐县委主要领导专门对项目建设作了指示,同意由我公司实施本项目,昌乐县政府与我公司签订了合同书。项目自2009年10月份开始建设,到2009年12月底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

(四)落实转网,增加效益

根据合同约定,我公司负责提供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所有设备和资金;县政府 2

负责并要求将财政支付的县级机关、镇(街办、开发区、库区)和县直部门单位的固定电话、宽带、光缆(含ADSL宽带)、移动电话全部转到联通网络中。

为使投资尽快产生效益,我公司将网络接入和移动转网提到了重要日程,并及时向县领导汇报争取。县政府先后召开“昌乐县政务网建设会议”和“全县信息化推动工作会议”,两次安排部署各单位网络接入和3G移动办公事宜。

关于光纤接入工程,我们积极协调县政府信息网络信息中心,以县政府办公室名言下发红头文件和接入时间进度表进行统一安排;我公司则成立专门队伍,负责光缆施工和调测,先后共接入134个单位。

针对手机转网问题,经过积极争取,县委书记专门就此作了批示,责成分管县长协调办理。我们则专门向市公司申请了号码段,与县政府网络中心一起分配给各部门和乡镇,制定下发了办理时间表。为方便3G业务办理,将部门单位分为三部分,我公司为此成立三个小组,设立专门的办理点进行办理,并根据客户需要,上门进行办理。为方便客户购买3G手机,我公司协调供应商蹲点供应。通过上述措施,使公司3G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使3G业务进一步推向深入,昌乐联通借iphone4上市之机举行了上市启动仪式,县委县政府和市联通主要领导共同启动上市。本次活动的开展,使得3G业务的推广和信息化应用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让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到了全新的3G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业余生活质量。

政务网项目和3G转网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政府网接入县委、县府及县直共134个部门,每个单位使用内、外网光缆各一条,按照合同,政府每年拨付光纤使用费180万元;通过发展移动OA终端,副科级以上985人转网,每年可带来业务收入153.66万元(按156套餐计算);通过3G业务辐射带动机关一般人员及家属2G业务,预计发展2G用户9000户,带来业务收入162万元(按人均15元计算)。合计每年可带来业务收入约495.66万元。目前昌乐联通移动业务月收入是融合之初的近4倍,今年移动业务总收入同比增幅85%以上,3G业务发展超越较大的县市,在全市名列前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党政部门转网3G。

三、案例思考题

(一)高度重视政府关系的处理,占领竞争制高点。随着信息化应用在各行 3

各业的不断渗透,政府信息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的同时,逐渐趋向于市场化运作模式,使我们在综合信息化市场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抓住了政府客户关系这条主线,就是赢得了竞争的主动权,同时要注重与政府部门建立融洽的关系,打好长期合作的基础。

(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该项目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了也取决于我们为政府量身定做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布局合理、使用便捷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政府的实质性需求。

(三)以高层次的服务和强大的综合运营实力取信于人。服务质量的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提高、网络层次和服务水平的保障、良好的社会口碑是取得政府信赖的重要元素。

(四)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联通有着雄厚的网络资源、技术基础、丰富的业务种类和技术服务优势,可以说是“大而全”,在固网运营上占主导地位。但也应看到对手在由弱变强,竞争中要高度关注,及时掌握对手的发展动向,直面挑战,反应迅速、灵活应对。

四、案例分析点评

(一)联通在政府与其他运营商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实现 “大翻盘”,不仅避免了企业损失,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决堤”现象发生,压倒了对手的气势,巩固了竞争防线。

(二)联通要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技术问题是政府需求量的实质性问题,联通的政务网方案在县市区中设备一流,技术一流,适应了政府的需求。省经信厅专程调研,并依托该项目为昌乐向国家工信部申报“全国县域经济信息化示范县”。

篇7: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

《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已经州委、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中共湘西自治州委办公室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5月11日

湘西自治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全州电子政务内网管理,确保电子政务内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6〕18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省电子政务内网建设的意见》(湘办发〔2006〕23号),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电子政务内网(以下简称内网),是与国际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的政务内网平台,主要满足各级党政机关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提供公文传输、协同办公、信息管理、决策支持等业务应用服务,是政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州所有接入内网的单位及计算机终端。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州委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内网横向传输网的协调与沟通;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纵向骨干传输网的协调与沟通。各单位对本单位内网管理人员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操作人员进行调整,应及时报经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同意。

第五条 州电信分公司负责电子政务内网的日常运行维护,负责及时解决网络故障,保证网络畅通;提供网络安全服务,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等。

第六条 内网管理人员和电子公文传输操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能及时发现和清除计算机中存在的病毒和木马程序,独立完成操作系统备份和公文传输软件的安装。

第七条 各单位系统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内网网络和终端设备维护,负责分配和管理本单位内部用户权限和各项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施及维护。 第三章 网络平台管理

第八条 内网的平台管理由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共同负责,其主要工作内容是:

(一)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工作的指示和精神,制定本区域电子政务内网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负责内网互联和接入管理,指导和监督各单位内网局域网建设。

(三)培训各单位内网系统管理员和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操作人员。

(四)对各单位内网运行、应用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

第九条 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履行本单位内网管理及应用职能,充分发挥内网的作用,提高内网资源利用效率,其主要工作内容是:

(一)按全州的统一规划对本单位内网局域网进行建设和管理;

(二)负责本单位内网运行的日常维护;

(三)负责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内网各项业务应用系统在本单位的顺利推广和应用;

(四)负责本单位的内网信息安全。 第四章 计算机终端管理

第十条 内网计算机数据的备份和系统安装由各单位系统管理员负责,不得请电脑公司职员代为操作。

第十一条 接入内网的计算机维修、报废、更换,必须交由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处理。内网计算机被盗,应立即报告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严禁隐瞒相关情况。 第十二条 严禁在内网计算机终端上安装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应用程序及游戏软件。 第十三条 保持内网计算机终端及相关附属设备的清洁,确保计算机终端稳定运行。 第五章 电子印章管理

第十四条 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所配备的电子公章U盘及打印标识等是系统重要的保密部件,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使用。

第十五条 电子公章的制发、使用与管理,按有关规定执行。电子公章仅限于电子公文传输使用,并参照实物印章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第十六条 联合发文需外套印时,必须做好登记并派专人监印。 第十七条 对不符合用印规定的公文,各单位应拒绝用印。第十八条 电子公章U盘严禁存储其它任何文件、资料和数据。

第十九条 电子公章U盘和打印标识遗失、泄密或需更换时,应立即上报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第六章 电子文件管理

第二十条 电子文件是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播和存储的文字信息记录。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电子文件管理执行办法〉的通知》(厅字〔2009〕39号)规定,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办理、保存、利用、销毁等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电子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安全。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的文秘和业务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日常处理;档案部门负责归档电子文件管理;信息化部门负责为电子文件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保密部门负责涉密电子文件的保密监督管理。第七章 应用系统管理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每天必须安排2次以上(上午1次下午1次)或按手机短信提示要求,登录内网查收电子公文和信息材料。紧急电子公文应随发随收,发现问题及时与接收单位联系解决。

第二十三条 接收电子公文的单位应当对接收公文的发送单位、完整性和格式等进行审核,核对无误后方可接收。对紧急公文应及时签收办理,对不能正常接收的电子公文,接收单位应及时与发送单位联系解决。

第二十四条 内网系统发生故障,各单位应及时报告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在内网上开发部署各自的业务应用系统时,应遵循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且必须事先报经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审核同意。 第八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六条 内网严禁传输密级文件和资料。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的内网局域网及入网单机必须与国际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不得采用电话拨号、交替拨插、双网卡、物理隔离卡等任何方式接入因特网,并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采取相应的网络安全保密措施。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操作人员要严格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密码及权限,不得窃取他人用户名及密码越权访问。不得通过任何手段窃取其他单位重要文件及资料。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操作程序和提供电子公章。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操作人员调整后,须及时变更用户的登录密码等信息。 第二十九条 各单位必须使用全省统一分配的IP地址和DNS地址,不得擅自改动网络设置。

第三十条 内网信息实行审核登记制度。按照“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各接入单位要对上网信息严格把关,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不得含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不良信息以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侵犯他人权利的内容。

第三十一条 规范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在内网终端上使用的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必须报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入网审批登记后方可使用,并做到专盘专人专用,严禁在内网和互联网之间交叉使用。

第三十二条 建立健全内网的病毒防范和安全管理机制。入网单位须使用统一安装的防病毒软件,不得非法入侵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计算机系统,不得制作、下载、传播计算机病毒程序或其他有害数据。加强对内网用户的安全保密教育和管理,普及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加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三十三条 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工作。制定本单位机房、计算机设备、数据载体存放、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保密、防火、防盗等有关规定,责任到人。

第三十四条 各接入单位要加强本系统、本单位的数据库建设,对重要文件、数据、操作系统及应用系统进行定期备份,建立灾害备份措施。

第三十五条 各接入单位内网局域网的网络结构、设备如出现重大变化,须报州委办公室和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审查备案。第九章 附 则

篇8:政务网申请

1 建设背景

1.1 区政府“云政务”建设为推进“三网合一”提供了可行性

北碚区“云政务”建设是北碚区政府按照市政府要求, 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创新举措。“云政务”结合云计算技术特点, 把该区所有政府部门政府平台、数据进行整合、汇总, 并把所有单位的服务器尽可能统一归集到区政府信息中心机房, 由信息中心对所有单位的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维护。通过由区政府对各单位网站和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各单位在同一个平台协同办公的运行模式, 既有利于政府对各部门进行管理, 也有利于各部门服务职能进行精简、优化、整合, 还能促进“云政务”下各单位之间的互联互通, 避免产生“信息孤岛”, 最终建立起“资源共享、平台支撑、标准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体系。

1.2“企业信用公示、行政许可抄告、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现状对“三网合一”提出了迫切需求

1) 政府部门公示企业行政信息渠道杂乱。《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虽然对各政府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包括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行政处罚信息等企业信息提出了必须公示要求, 但并未对其公示的载体和媒介提出详细规定。实际过程中, 很多部门仅在自身办公网站进行了选择性公示。

2) 企业联合征信数据获取难度大。工商部门在征集各部门数据中, 仍存在各部门不重视、不配合等现象, 提供企业诚信信息不及时、信息格式不正确甚至拒绝提供企业诚信信息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 数据的“分散”和“各自为政”, 直接造成政府和工商部门不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归集、分析和应用。

3) “先照后证”信息闭环仍未形成。实际工作中, 存在行业主管部门对工商部门抄告信息和反馈工作不重视、不及时, 部门收到抄告函是否处理、如何处理、如何反馈等工商部门无法掌握, 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形成监管盲区, 容易造成监管风险。

2“三网合一”平台基本模式及综合运用

北碚局借助区政府打造“云政务”的契机, 在“云政务”上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下设“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联合征信系统和证照信息共享系统”三个子系统, 促进相关工作有效推进。

2.1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由于北碚区“云政务”平台汇总了北碚区各部门的数据, 企业信用信息系统通过多种数据采集方式将区食药监分局、区公安分局、区安监局等四十多个业务部门的企业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 行政处罚信息和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等采集到“云政务”平台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中。通过北碚区云政务平台对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一致性比对整合分析形成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库, 待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重庆) 中其他部门公示入口开放后, 通过云政务平台将企业信用信息推送到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重庆) 上进行公示。

2.2 企业联合征信系统

企业联合征信系统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方式 (下载模板文件录入后导入、手工录入、非模板文件上传等) 将工商局、公安局、安监局、环保局、计生委、人社局、市政局、交通局和人民银行等多个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到北碚区云政务平台的企业信息资源临时数据库中, 通过北碚区云政务平台对采集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一致性比对整合分析形成企业信用信息资源库。北碚局从该库中导出信用信息数据, 上报给市联合征信系统, 完善企业信用数据。

2.3 证照信息共享系统

北碚局办理人员通过OA系统完成营业执照后, 导出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相关信息上传至证照信息共享系统, 通过该系统将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情况抄告给相关许可审批部门, 许可审批部门提示主体依法办理许可, 并通过该系统将许可证办理情况反馈给区工商分局。区领导、区政府督查部门和许可证部门领导, 可对许可证办理情况进行督察督办, 随时可通过系统查看各部门办理许可的情况, 快速督办其办理相关许可证。

3 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运行成果

3.1 简化部门间信息交流方式, 扩大运用范围, 减少行政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总体上讲, 由北碚区“云政务”平台集中归集各政府部门的数据比由北碚局“一对一”式地收集便捷得多、有效得多, 同时, 也能进一步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的要求, 督促政府部门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企业信息, 在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上整合全区行政信息资源, 部门之间形成共享, 建立起了“平台统一归集—系统清洗数据—定期上报数据”的规范化工作流程。目前, 已归集到其他部门许可信息2 000余条, 处罚信息100余条。

3.2 信息归集统一全面, 建立大数据库, 拓宽应用渠道, 扩大信用监管覆盖面, 助力政府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统一归集来自各政府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 全面提高信息归集、比对效率, 并通过广泛收集企业信用信息, 建设起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库, 更好运用企业信用信息在政府招投标、政策扶持、资金补贴、评优评先等领域做好监管和约束, 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目前, 已通过平台归集其他部门各类企业信用信息近3 000条, 依据已有企业信用信息提供信用查询285次, 参加政府资源招投标23次, 为其出具信用报告94份, 为民营资金补贴提供信用报告1份, 用于企业上市、民营企业评优评强等用途出具信用报告11份。

3.3 部门协作更紧密, 大幅提升证照信息抄告效率, 减少行政盲区, 强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按照放管结合、宽进严管的基本原则, 北碚局通过基于“云政务”平台运行的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立区级工商登记信息和其他部门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共享机制, 进一步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联动和政务协同, 加强部门之间“先照后证”工作衔接的紧密性, 实现部门间行政许可等相关信息的及时交换, 不断提高登记监管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减少监管盲区, 切实做好“先照后证”后续监管, 提升风险预警防控能力和全区依法行政的能力。目前, 已通过平台向其他行政许可部门抄送“先照后证”市场登记信息111户, 其中企业30户, 个体工商户81户。

摘要:重庆市工商局北碚区分局借力重庆市北碚区政府建立“云政务”平台的东风, 探索依托“云政务”建立集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证照信息共享系统、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为一体的“三网合一”企业信用信息综合监管服务平台, 推动企业信用信息监管与服务工作上政府层面, 由工商“一事”向部门“共事”转变, 真正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工商牵头、部门配合、政府督办”。

上一篇:工作自我鉴定文章下一篇: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形成全党全社会反腐倡廉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