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刺绣研究

2024-07-08

苗族刺绣研究(共6篇)

篇1:苗族刺绣研究

绪论„„„„„„„„„„„

第一章苗族和苗绣——„—

一、苗族„„„„„„„„

二、苗族刺绣„„——„—

(一)苗插曲宁犬露甸

1,丰富多彩的纹样

2,精细独特的针法)问题与思考——„..

1,苗绣图案的由来

2,苗绣与汉族刺绣的关系

第二章节日生活中的苗族刺绣„„

第三章苗族刺绣图案的符号寓意„

第四章苗族刺绣图案造型溯源„„

一、万物有灵的观念和自然崇拜

二、祖先崇拜————————

三、图腾崇拜„——„——„—

(一)犬„„„„„„„„„

(二)蝴蝶„„„„„„„„

(三)乌„„„„„„„„„

(四)龙„„„„„„„„„

1,龙„„„„„„„—

2,苗龙„„„„„„—

四、问题与思考—————„—

第五章苗族刺绣的传承性和变异性

一、苗族刺绣的传承性——„—

(一)传承的现象„——„—

(二)传承的原因„„„„—

二、苗族刺绣艺术的变异性„„

?445557111112x 25313132%***646464750刺绣变异的基本情况„„„„„„.,色彩上的变异—„„—„—„„—,纹样的变化„—„„„—„—„—,刺绣手法上的变异„„„„„„„,其它变化„„„„„„„„„„„

引起变异的原因„„„„„„„„.,汉文化的影响—„„——„—„—、苗族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同地域其它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基督教的影响„„„—„——„„

:要参考文献

h谢„„„..

505151x ***962绪论

苗族刺绣的研究不应只是对刺绣技巧、图案的形式、题材等方面的研究,而应 该纳人文化范畴进行研究,因为苗族刺绣在形式上已相当完美,在内容上则更有

其独特的内涵;它除了审美的因素,还含有社会的、经济的、历史的等多重因素。因此,本文期望在文化的背景下,借助时间层和空间层的分析方法,达到对苗族 刺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总体把握。

一、文化的时间层和空间层

纵观世界各地各民族的文化,真可谓千姿百态,五光十色。不同的民族在不 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养育了各种文化类

型;而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和文化自身的运动规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呈现各异的形态。总之,文化是一个在持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世界上 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文化,此正所谓:“文变染乎民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化是运动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状态是必然的‘整个人类的文化达到今天的 高度、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保留前人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增添时代的内

容,不断进行从量变到质变的循环住复的结果。而我们今天所拥有的文化不过是 人类长河中一个截点,它是过去的未来,是未来的过去。“抽刀断水水更流”,研究人类的文化不能用静止的眼光而应从历史的角度,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出发、综合考察它的过去、现在,推断它的将来,也就是研究文化的时间层。

文化又是相对静止的,它在一定的时间内呈现出一种质的稳定性*正因为其

相对静止的一面,才使我们得已研究文化的内部结构,考察文化各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即分析文化的空间层。从文化的空间来看,一个文化体系是由众多的文 化组成的,如宗教信仰、婚姻制度、亲属制度、饮食、居住、交通运输、服饰等。各种文化之间,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根据文化的表 现形式,可将文化视作一个由内核和外缘组成的不定性的整体,从外而内,可分 为外、中、内三个层次:最外层是物态文化层,它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相 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深刻的物质基 础;中间的层次是行为文化层,它是由人类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

浴成的习惯定势构成的,是以人的行为活动或语言文字方式表现的,各种工艺扣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及仪式、各种制度相法规、各种人生礼仪、生活习俗和禁忌

以及音乐、舞蹈等;文化的内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因蕴化 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的心态层文化。这是文 化的核心部分、是内隐的、无形的、不易觉察的。心态文化层虽然是摸不着、看 不见的、但它的各种观念、信仰反映在行为文化层和物态文化层中。因此,我们 可以透过文化的表层和中层反观其深层心态文化,从而把涯其核心和本质。拿服 饰文化来说,其表层是供入穿着的各种服装及其装饰物,通过这个哀层,我们进 一步可以察觉这一服谅是用什么工艺加工的、是男性穿着的还是女性穿着、是在 什么季节、场合穿着等等中层的信息,进而透过表层和中层,我们可以窥视人的 审美观念,甚而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等。文化空间的三层结构,既有联系,又 有差别。其作为核心层的探层文化观念是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任何文化部是 先有观念、信仰等,然后刁‘有实现这些观念、信念的行为活动,进而产生与之相 关的物质或物化的文化。反之,一旦观念、信仰淡化和消失,则相应的物态文化 层也必逐渐消失。举一个明显的例子,文革时期,庙宇虽然被砸烂了,由于人们 的宗教信仰并未消失,所以改革开放之后,各种庙宇以及神抵的塑像细雨后春笋 全都又冒了出来;再拿刺绣而言,过去,汉族地区的观念中,女红是女孩子的必 修课,是聪明能干的象征,即便大户人家的女孩子可以不读书不识字,但不可以 不修习女红。上海露香园顾绣的几值高手就是出于仕宦之家!中国刺绣之所以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是与这种很深蒂因的观念分不开的。历史发展到今天,由于经

济繁荣,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以及思维方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曾经 一度辉煌的刺绣艺术走向了没落。

二、苗绣的文化时空观

作为中华大文化背景下的苗族刺绣文化也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 史范畴。苗族刺绣今天所呈现给人们的理灿的光彩以及其中孕含的深刻内涵,是 历代苗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只有站在历史的出发点,我们才能理解同为苗 族而备宗支刺绣纷呈各异的现状,才能了解苗家人‘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方式、才能把握苗绣传承与变异的规律;同样的,只有站在空间层次分析的立足点,我 们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捏其文化的精髓并为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以及创造 明天新的民族文化服务。就空间层次而言,我们具体所能见能触摸的绣衣、背扇、因腰、绣鞋、绣帽、绣荷包等服饰用品上的刺绣是物化的、外显的,是刺绣文化 的物态层,通过对物态层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苗绣的造型规律.

针法以及苗家人的习俗、禁忌等;进一步,当我们把眼光从现在所关注的空间投向历史的连续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察知苗族沮先“万物有灵’的世界观,捉摸到

苗家人因循不变的传统观念和祖先崇拜的意识,体味苗家人的独特的审美观念,从而把握这个心态层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对苗绣频繁出现的祖庙、蝴蝶、牛.龙等形象感到惊讶,也才理解了苗绣中那怪涎而神秘的造型以及那种人兽,人神共处的美妙境界。

苗族作为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其独特的迁徒历史以及定居西南的山 地经济为苗族刺绣的形成、发展、丰富和继承带来了有利条件,又由于苗族有语 言没文宁的历史状况,赋予了苗绣特殊的表意功能,从而使苗绣这支绚丽的奇茨 笼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因此任何单打一的方法都不可能达到对苗族刺绣这一特定 事物的整体的全面的认识。苗族和苗绣

一、苗族

居住在我国由南地区的苗族,是一个汲古老的民族、现有人口约70 o多万,主要分布在贵州,其余聚居在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海南等地的山区。在数 千年的悠悠岁月中,苗家人在西南这块土地上劳作不息,奋斗不止,为自己求得 了生存和发展,并形成了优良的民族传统,创造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根据苗族的口碑资料和汉文献记载,苗族先民原栖息于我国黄河中下游地

区,其族源为上方时期九黎部落的一大支系。至今苗族地区还供奉九黎部落首领 虽尤神像,黔东南地区苗族刺绣中端坐在祖庙里的人物就被认为是室尤。

苗族的全部历史,就是不断被压迫披驱赶,不断改变生态环境,不断适应新 的环境的历史。澳大利亚学者格迪斯在其《山地的移民》一书中称苗族是一个“永 远走动的民族”。同犹太民族一样“是苦难深重又顽强不屈的民族。苗族历史

上有很多次大的迁徒。这些大迁徒,关系到苗族的历史命运,所以又称为命运大 迂徒。

第一次大迁徒发生在五千年前量尤被黄帝打败于琢鹿之野之后,部分苗族先 民沦为奴隶融于黄帝族,大部分被迫从黄河中下游迁入江淮,后发展为“三苗’ 部落。

第二次大迁徒是四千多年前舜征“三苗”’“三苗”失败以后被迫迁徒。一 部分注西迁入武陵地区,一部分注南迁入江西,湖南南部丘陵,一部分迂注甘青 一带。迁注甘青的苗族因不适应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又注南迁徒,进人武陵山 区北瑞,成为西部苗族。

第三次是春秋战国时期,一大支苗族从洞庭潮畔迁到黔东南。这部分苗族是

由于被排挤,生存空间缩小而人口又增长,不得已沿河西迁,来到黔东南“寻找 好生活”的。

第四次大迁徒发生在案汉时期。东部苗族由于逃避案汉王朝的征剿从洞庭湖 畔迁人武陵山区。

第五次大迂徒是唐宋时期。西部茁族迁入贵州西北部、云南东北部及其它地 区。由于这部分苗族曾经迁往往青,所以当他们到达武陵U区北端及至川、黔、滇三省交界地之后还保留了一些畜牧文化的痕迹,从而在文化特征上同其它地区的苗族产生较大的区别。

第六次大迁徒是明清时期*西部和中部的部分苗族为了抵抗改土归流的政策 迂住云南及东南亚。

迁徒使原居住地的文化得以传播到新的环境中,并且由于后来环境的封闭性 使得这种文化得以保存延续。这就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很多中原文化痕迹的原

因。

苗族的这种由北而南,由东而西的远距离迂徒极为悲壮,给苗族带来深重的 灾难,使苗族社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发展十分缓慢,并且在苗族人民心中留下 深深的烙印。这种烙印可从苗族社会流行的各种口头文学以及其服饰中有关迁徒 的传说中略见一昆。大迁徒也造就了苗族坚韧不拔,刚强豪放的民族性格,形成 并保存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苗族文化。

二、苗族刺绣

苗族妇女善长刺绣。在黔东南的苗族地区,无论到哪个村寨,部可见到一件

件精美的刺绣艺术品。苗族妇女服饰的主要装饰就是用刺绣挑花做成的袖片花、领花、肩花、围腰花以及绣帽、绣鞋、绣荷包等。在没有文字的岁月,这些刺绣 便构成了苗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既有服饰的物质功能,又具有哀意图象,符号 的精神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苗族的文字,是苗族的史书。丰富多彩的纹样,绚丽夺目的色彩,精细独特的针法,无不反映了这一古老民族的别具一格的审美 观念。

(一)苗绣的艺术特色

l,丰富多彩的纹样

提到苗族刺绣的图案,真是让人赞不绝口。苗族妇女对平面装婶似乎特别在 行,无论其构图、色彩还是纹样造型部深涪图案学的要决。我在调查时发现,越 是住在高山,远离城区,交通极不便利的地方,其刺绣的图案也就越桔彩,越神 秘!说到神秘,这也是人们初读苗绣之后的共同感受。苗族由于其支系的不同,各支系的图案都风格迥异,人们住注不清楚苗家人为什么这样做刺绣?不清楚图 案中所表述的内容是什么?这种说法并不过分,举个例子,图

1、图2是黎平大

稼花苗的图案,如果没有当地妇女解释,恐陷很难从那种菱形的图案想象到蛙的 形象,更不要说把建筑里的人物同苗族祖先联系上。至于台江地区刺绣中所包含 的图腾、祖先、自然等崇拜的内容的及各地苗族服饰上有关迁徒的内容,如果没 有对苗族宗教以及苗族史的基本了解是很理解和相信苗族妇女的这些说法的。

篇2:苗族刺绣研究

课程名称:苗族刺绣 课时: 1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苗族刺绣图案是苗族人们千百年以来集体智慧的结晶,黔东南刺绣图案代表了苗族刺绣的最高水平,在国际上也是一帜熠熠生辉的奇葩。贵州苗族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研究价值。本课阐述了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等等方面。而大量的图片是对内容的直观展现,因此,应结合图片和文字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使其对苗族刺绣的一些手法有认知上的了解,并且对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有认识上的基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苗族刺绣的基本概况。

2、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根据苗族刺绣图案的创作手法,结合自身审美要求,创作图案,并搭配适合的色彩。

3、情感目标:通过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苗族刺绣用途、工艺及材料、艺术特征(构成形式、色彩特征、图案主题、美学特征)。

2.教学难点:具体了解并应用苗族刺绣的艺术特征进行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放假期间,同学们可能会去外地旅游,那除了浏览景色之外,还会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都有纪念意义。我想请问在座的同学们在苗族聚居的地区(贵州、湖南、云南、广西、海南等省。其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是什么?(同学发言:苗族刺绣)上节课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了解苗族刺绣,并收集自己所喜欢的苗族刺绣图案,现在可以将同学们收集的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讨论当时选择的原因?

生:展示收集图片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由于图案造型、色彩搭配、等原因)

(二)授课

1.课件出示:苗族刺绣(播放苗族背带刺绣视频,营造学习氛围)

师: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它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刺绣的图案上。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都深含民族的文化,都是民族情感的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展示。它是苗族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那同学们能总结一下苗族刺绣在苗族服饰中的用途吗?(发言、归纳)

学生:通常用以制作衣帽、坎肩、裙摆、绑腿、襁褓等等。(教师边听学生发言边播放课件,增加直观感觉,加深印象)2.师:刚才播放的苗族背带刺绣以及同学们收集的刺绣图案,它们的质感有所不同,那你们知道苗族刺绣的制作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吗?(发言、归纳)(1)制作材料

布:主要以自种、自纺、自织、自染的家织白坯布为主,如棉布、麻布等;现在也会使用棉、麻、毛、丝、化纤等织物。纸:包括一般的底稿纸和复写纸两种。

线:有棉线、麻线、丝线、毛线等,其中棉线、丝线最为常用。(2)工具

针:有绣花针、毛线针、串珠针等。剪刀:有裁缝剪、绣花剪。尺子

绷架、辫线架 绘图笔(3)制作工艺

针法:主要有平针绣(平绣)、辫绣、绉绣、锁绣、缠绣、盘绣、绒绣、锑绣、叠绣、堆绣、挑花、破线绣、打籽绣等等。制作流程:准备图案;上绷;选线;刺绣;整理。(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觉,加深印象)

3、苗族刺绣艺术特征:

师:苗族因其支系众多以及各支系独特的居住环境,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苗族刺绣图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刺绣艺术风格,不论是图案色彩还是图案纹样都有着不同与其他民族的特征,图案的主题多种多样、艺术内涵异常丰富。这么多、这么漂亮的苗族刺绣图案,创作者是谁呢?它有哪些构成形式,又是怎样搭配色彩的?(是苗族勤劳的女性,是普通的劳动人民)(1)苗族刺绣图案的构成形式:

单独纹样 a.均齐式:又称“对称式”。表现形式又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两种。

b.均衡式:又称“平衡式”。均衡式单独纹样又有涡形、S形、相对、相背、交叉、折线、重叠等多种组织形式。

适合纹样 :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等。连续纹样 :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

综合纹样:是指运用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中的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组织形式综合在一起的图案构成形式。

(2)苗族刺绣图案的色彩特征:

色彩是苗族刺绣图案的符号,色彩绚烂是苗族刺绣图案的突出特征。在用色上,或许是受到本民族自由达观、祈福求欢精神的浸染,或许是本民族的宗教习俗、历史观念、文化背景等的制约与影响,使得苗族人民在刺绣图案的色彩搭配与运用方面表现出有别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独特的见解。

苗族刺绣图案以不同纯度和明度来表现高反差、强对比、高纯度(如红、黄、蓝、绿、紫等)的视觉效果,使图案整体效果十分醒目、绚丽而强烈。在色彩方面表现出艳丽且丰富、对比强烈(红与绿、蓝与黄)且和谐、颜色夸张且明确的特点,充分显示出了苗族刺绣图案“在对比色中求调和,在同类色中求对比 ”的配色原则。)

在苗族刺绣图案中有哪些主题,这些主题中又常出现什么形象?(3)苗族刺绣的图案主题:

自然主题:人、飞禽走兽、山花野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历史主题:骏马飞渡、江河波涛、山川河流、苗王印、星宿花、蜘蛛花、爪牙花。图腾主题:龙、牛、鱼、蝴蝶。

师:同学们收集的苗族刺绣图片为什么觉得好看?给你们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美学特征呢? 学生:小声议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及时分析应用文字说明以及学生的看法,使学生明确苗族刺绣不拘泥于自然色彩的现象、大胆提炼归纳其美的特征,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苗族刺绣。(4)苗族刺绣图案的美学特征:

空间美:其纹样的艺术构思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图案造型随意、夸张、大胆,在同一个刺绣画面中可以同时看到同一个物体不同角度的造型,在有限的平面空间中最大限度的表现事物的特征。

动感美:它以流畅而富于韵律的曲线为主要的造型因素。其图案造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造型上大胆突破呆板的平衡对称的构图形式,而努力追求一种总体上的动态平衡。

虚幻美:在表现手法上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幻想与真象交织、抽象与具象手法并用。一类是整体上给人以抽象感或是浓厚的抽象意味,而局部则使用写实手法进行描绘,另一类是对局部造型进行大胆处理,但整体上仍给人以具象的感觉,让人们一眼便看出是何种事物。

色彩美:其色彩斑斓、异彩缤纷。以红、黑色的强烈对比为基调,在此基础上搭配其他色彩,如青、蓝、紫等。在色彩的比例搭配方面注重突出红、白、黑三大色块,其它蓝、黄、绿诸色则处理成细小的星点,起到点缀的作用,在视觉上给人以青底大红或是红底大绿的强烈块面效果。

(三)布置学生课堂作业

(1)在下图中选择其中一个图形,用本节课所学的苗族刺绣图案的手法创作并搭配颜色。

(2)学生在创作时,教师巡回指导时以小组比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

(四)作业展示

优秀作业展示:肯定、鼓励,总结优秀原因。

特色作业展示:肯定创意,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鼓励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五)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延伸

篇3:苗族刺绣妙手天成

在苗族重要节日和喜庆日子里, 妇女们都穿上她们的盛装。苗族刺绣和银饰, 共同构成苗族女性盛装。因此, 苗族刺绣是苗族妇女盛装不可缺少的饰物。苗族刺绣代表了中国少数民族刺绣的最高水平, 而贵州苗族刺绣则颇具代表性。

贵州黔东南、黔南两个民族自治州和安顺、毕节、水城等地区的苗族聚居村寨, 苗族刺绣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苗族妇女心灵手巧, 她们非常喜爱挑花、编织和刺绣。苗家妇女善于把自然景物加以艺术概括和夸张, 又给具体的物象以寓意, 既显示了她们的艺术才能, 又表达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幸福的追求。那些精心勾勒出的纹样图案, 大略一看不易辨别, 但仔细观察, 你就会对她们表现手法的精巧和大胆而惊叹不已。

不仅形式多样, 工艺精湛, 苗族刺绣更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大放光彩。没有文字的苗族, 天才地运用了刺绣的绘画功能来描绘原始图腾, 在苗绣画幅上, 经常以优美的水波纹、起伏的山脉纹、太阳星芒纹、蝴蝶纹、花蒂鸟兽等来表达民族迁徙、生命崇拜、宗教信仰、神话传说的意蕴, 再现风情民俗, 寄寓精神向往……使得刺绣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实用与装饰的作用。

传说, 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跋涉的路途经历, 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 过黄河绣条黄线, 过长江绣条蓝线, 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 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 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 从此, 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亲手绣制的盛装, 为的是缅怀离去的故土, 纪念英勇聪慧的前辈, 同时也为了承继前辈流传下的这份美丽, 不忘祖业, 激励后人。

走进苗家村寨, 经常可以看见六七岁的小姑娘用刺在木叶上扎孔, 少女在布头上刺绣。随着年龄的增长, 女孩子们的刺绣技艺也日趋娴熟。她们用小花架绷着事先绘制的剪花或描花, 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 针法工艺可谓精益求精。

苗族姑娘的嫁衣, 多数从学绣花时绣起, 一直绣到出嫁。一件嫁衣寄托了姑娘们多少爱慕与情思啊!凝结着姑娘们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来的心血!姑娘们逢年过节, 偶尔穿一次嫁衣, 因此能母女相传。一件精工的嫁衣就是一件上好的工艺品。

苗家女一生都在绣, 为自己绣、为女儿绣, 一代接一代连续不断, 绣出了千年锦绣和万代情结。到了正月十五或二十五, 她们各取出最美最靓的花衣, 最挺最贴的褶裙, 最纯最雅的头巾, 绿或粉红的围腰来打扮自己, 打扮女儿。到了跳园场, 苗家女子随着芦笙舞曲翩翩起舞, 真是花枝招展, 争妍斗奇。人和人连成锦缎飘带, 飘带和斗牛、杀鱼连成苗家古老的故事, 故事和山川河流吟唱着亘古的歌。

篇4:苗族刺绣图案艺术的研究

关键词:苗族刺绣;图案艺术;传承与保护;创新应用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服饰与色彩自然也特别丰富多彩。在各民族自身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各民族服饰的图案与色彩都各有特点,别具风情。苗族刺绣图案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无可取代的艺术瑰宝。苗族刺绣不仅为民族历史研究提供了很高的价值,也为当代的设计、绘画等领域提供了极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1 苗族刺绣的历史

1.1 苗族刺绣

苗族刺绣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充分体现出了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技艺功底与其深厚的民族历史底蕴。无论是苗族的刺绣图案,还是其表现的对象的内涵,都有其独有的艺术内涵及其价值。苗族刺绣的制作构图明朗、严谨,配色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风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和贵州黔东南州的苗族刺绣。这两个地区的苗族刺绣民族特色浓郁,又同时兼具自成一派的独立美感,刺绣工艺十分精湛,刺绣作品的一针一线中无一不显露出苗族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少数民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1.2 苗族刺绣图案

在贵州的苗族聚居地区,苗族老人穿的裙子有三种,代表着三段有代表性的历史传说。第一种“迁徙裙”,一共有81条横线,分九级,意为蚩尤有九个儿子,每个儿子又各有九子,合起来即为81子,就是九黎部落;第二种是“三条母江裙”,意为蚩尤失败后苗族迁徙,过了黄河、长江和嘉陵江,即“三条母江”;第三种是“七条江裙”,表示祖先迁徙过七条江河。另外,苗族刺绣中还有“星宿花”“蜘蛛花”“虎爪花”等,分别叙述了不同的历史传说。苗族刺绣的图案以各种动物、花草树木的形象为主要内容,也可以说苗族刺绣图案是一种图腾文化,代表着苗族的民族历史,具有记录、见证、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重大意义。

1.3 苗族刺绣工艺与材料

苗族刺绣是苗族女性所作,不同地区的苗族刺绣针法也非常多,如挑花、平绣、破线绣、辫绣、皱绣、堆绣、打籽绣、缠绣、绞绣等。每一种绣法都有其独特之处。各地区的苗族虽然是同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不同的苗族语言还存在沟通阻碍的情况。因此刺绣在一定程度上还必然存在差别。例如,贵州松桃县属于武陵山脉地区,松桃苗绣也就具有了武陵文化气息,松桃苗绣主要的制作材料有纯丝、硬缎、软缎、绣明纱以及各色丝线、绒线。传统的松桃苗绣工艺通常分为三类:剪绣、绘绣、挑花。剪绣就是先用纸剪好图案,贴在绣布上,再用丝线依样刺绣,配色和针法由图样特点决定。绘绣是先用笔沾白汁水描图样于色布上,把描好图样的色布绷在花绷架上,再用彩线刺绣。挑花也称数纱绣,就是在布面的数纱挑绣,这类针法又称为挑绣或者十字挑花。

2 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分析

2.1 图案色彩

苗族刺绣图案的色彩缤纷,有深沉稳重的藏青,有喜庆热情的大红,还有活泼灵动的五彩色等。勤劳的苗族女性在进行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的个体劳作时,既继承了祖辈们流传沉积下来的共同的审美观念,同时又自然地表现出个人艺术水平的差异所导致的刺绣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图案色彩的区别。不同地区的苗族刺绣的色彩倾向各有不同。例如,黔西乌蒙山区的苗族服饰大都以白色为衣料,刺绣图案以大红、桔红、金黄色图案为主。红、黄、白三种颜色穿透力极强,视觉冲击强烈,在广袤的山林里很容易被发现。

2.2 图案组织

苗族刺绣的图案组织形式遵循的美学原则,是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图案中普遍遵循的美学原则。对称与均衡来源于人们模拟纹样原物所决定的。在自然界中,不管是动物、人物,还是花草树木的对称与均衡都无处不在。刺绣纹样图案来自人们生活劳作的印象。服饰上的刺绣起到的是点缀作用,因人体的对称性,所以纹饰图案也要讲究对称性。刺绣图案的组织形式也同样具有音乐的强弱快慢的节奏感,如图纹的长短、大小、曲直、明暗等节奏对比。

2.3 图案语言

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语言可分为几种。第一种,具象性纹样形态艺术语言。在苗族刺绣图案中的“具象性”是相对的,是以表现人物、动物为主题,但是这些图案并非真实生活的再现,只是通过人与动物的关系表达某种意念。这类刺绣纹样中人物、动物都有着活灵活现的神态与动态,有较强的绘画性表现特征,如破线绣、平绣等。第二种是半抽象半具象的纹样形态的艺术语言。在苗族刺绣的多种绣法中,挑花绣法的几何纹应用得最广,其图形大都是以“十”字、“米”字、团花、小点花和斜线共同组成,采用几何图案将各种人物形象、动植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黔中贵阳花溪苗族挑花绣法就是由许多的“十”字点组成线与面,在构图上突破通常的“网格框架”,多以“十”字架划为,构成四方对称式几何图案,或由此延伸为放射图案。

3 苗族刺绣艺术的生态现状及传承与保护

3.1 苗族刺绣艺术的生态现状

苗族刺绣艺术的生态现状与其他许多传统手工艺术面临同样的困境,特别是部分苗族地区苗族刺绣艺术濒临消失。究其根源,苗族刺绣的保护工作力度不够,保护观念或意识淡薄,技艺的传承人空缺是主要原因。当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与信息的高度发达,使原本在大部分人心中神秘的古老苗族村寨变得触手可及。苗族人民的居住环境较以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上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意识觉醒得较晚,以及快节奏的社会生产,经济利益的诱惑等大环境的改变,使古老苗族绣片越来越少,苗族刺绣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部分苗族地区的刺绣技艺面临灭绝。现在的苗族青年一代,与其他民族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大多数选择外出务工,没有时间和精力继承传统技艺。

3.2 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虽然苗族历史悠久,但是苗族只有独立的民族语言,却没有独立的民族文字。因此,苗族历史、传统文化都靠语言、歌谣、传说等记载。苗族起源于黄帝时期的“九黎”,尧舜时期的“三苗”。苗族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创造出苗族服饰、银饰品、苗族刺绣等珍贵的传统技艺,不同苗族刺绣图案都有各自不同的艺术内涵和存在价值。苗族刺绣制作构图明朗有序,色彩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民族风格,对苗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无可替代的重大意义。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与其他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样,想要使苗族刺绣脱离如今的困境,不仅只是口头上的保护宣传而已,还要把苗族刺绣保护与传承的工作落到实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立苗族刺绣保护与传承的专项资金,成立专门的苗族文化博物馆,对苗族古绣片或民族服饰进行专业馆藏,持续性地按月或按年发给苗族刺绣的传承人适当的,最起码能保证基本生活的现金津贴,以此鼓励苗族技艺的传承人坚持原生态刺绣,努力提高苗族刺绣的品质;第二,举办苗族刺绣的展览会,苗族刺绣主题的服装设计大赛等,使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充分了解苗族刺绣的独特魅力,了解苗族艺术深厚的艺术内涵;第三,以苗绣为亮点,在当地发展特色旅游,把苗绣物品作为主推的旅游产品。此举既可增加经济收益,又大力弘扬了苗族文化及苗族刺绣艺术;第四,大力开拓苗绣市场,提升苗族刺绣的量产能力,使苗族刺绣走入大众的商品交易市场,让更多的人接触古老的苗族刺绣,亲身体验苗族刺绣——“穿上身上的历史”这一手艺绝技的古老魅力。

4 苗族刺绣图案的当代设计运用

4.1 苗族刺绣艺术与当代艺术

苗族刺绣具有强烈的当代感,与当代人的审美观有许多共通之处。苗族女性在刺绣中都追求形象的自由结合,使图案对象的体积完全被消除,只剩下多种色彩的线和面在底布上进行有机的叠加、堆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造型,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不间断的运动过程。这种奇特而大胆的想象形成的空间、氛围、规模往往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艺术美。苗族刺绣的这种特殊的表现手法是当代艺术难得的借鉴和参照的对象。苗族刺绣中抽象的造型与西方“立体主义”艺术中以视觉想象为构造的特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苗族刺绣中甚至能够发现马蒂斯与毕加索的气息,这就是民间艺术独特的精妙之处。苗族刺绣否定了刻板机械地再造现实,它追求独特、自由的艺术个性,体现苗族人民美好的理想与追求。

4.2 苗族刺绣图案与当代设计应用

苗族刺绣的图案不仅应用于当代的服饰设计当中,还被广泛应用于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当中。例如,台江姊妹节,这次活动的海报设计、邀请函设计、入场券设计都融入了苗族的围腰刺绣的元素,其他的名片、纸杯、手提袋等也都添加了一定的苗族刺绣元素。另外,在苗族人民的心中,“龙”具有无限的神力,决定着部族的兴亡。因此在苗族刺绣中“龙”的形象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在皮雕艺术中不仅要继承苗族刺绣中的“龙”多变的形态,更要传其“意”,承其“神”,把古老的传统的“龙”文化通过皮雕艺术更好地传递出去。这种表达积极意义的刺绣元素同样也适用于皮雕艺术。当代的皮雕艺术通过参照与延伸苗族刺绣花卉的纹样,把苗族刺绣中传统古老的吉祥元素充分融入其中,传递着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除此之外,苗族刺绣图案还被应用于当代的室内装饰中,达到异化空间,提升人们生活品位的目的。

5 结语

苗族刺绣是对悠久的苗族历史别样的记载方式,充分表现出苗族人民祟尚自由、乐观、豁达的民族性格,为民族历史研究和当代艺术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参考价值。因此,切实做好苗族刺绣艺术的传承工作,具有重大而无可取代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骆醒妹.黔东南西江镇苗族刺绣图案的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

[2]杨再伟.贵州苗族原生形态刺绣图案的艺术特征[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282-283.

[3]于洋洋.黔东南苗族刺绣图案在针织服装中的设计创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5.

[4]梁恒.湘黔苗绣装饰图案元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

[5]苗延荣,高洁.苗族刺绣图案中蕴含的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法[J].包装工程,2012(14):135-138.

[6]陈俞竹.贵州台江县苗族刺绣图案元素在室内软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5.

篇5:苗族刺绣研究

二、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三、教学设计思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族元素被应用到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不时的刮起一阵阵炫丽的民族风。而本地区的苗族刺绣纹样就是很好的设计素材。这一堂课的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主要以施洞刺绣纹样为主题,以较为时尚的服装设计为载体进行教学。这样的课程较为新颖,学生本身也很喜欢设计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很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需材料也很容易获得,很适合本地区乡村小学民族民间美术教学的推广。由于乡村学校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所以在课程中特意设计了“感恩”的德育环节,使学生能时时懂得感恩亲人朋友对自己的艰辛付出,努力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学情分析:

这一课程主要针对的授课对象为四五六年级,这一学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课程所需材料为刺绣纹样图片或实物、一支笔、几支水彩笔、一张纸,在本校这些材料很容易得到。根据半学期的美术教学,四五六年级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很强的造型表现能力,甚至有些超乎老师的想象,再加上很多学生本身就很喜欢设计,所以这个课程有很大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五.教学目标: A、四五六年级学生

B、1、识别施洞刺绣纹样图案。

2、画出以施洞刺绣纹样为主的服装设计效果图。

3、懂得感恩。(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及本地刺绣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人格品德。)C、在有纹样图片或实物参照、教师辅导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完成服装效果图的设计。

D、1、效果图必须以施洞刺绣图案为主。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纹样图案。

2、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一些图案。让你的设计更炫,更潮,更有个性。

3、在效果图下方写一则设计简介。内容可以是用到了哪些纹样图案?主要用了哪些色彩?

4、假如有一天你有机会把你设计的效果图变成现实,你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用简短的一两句话写下来)

六.教学重点:

在有纹样图片或实物参照、教师辅导的情况下,学生独立完成服装效果图的设计。

七.教学难点: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服装图案的合理布局。

八.教具、学具:

教具:PPT、A4纸打印的服装模板、刺绣纹样图片或实物。学具:铅笔、中性笔、水彩笔、彩色铅笔、橡皮擦。

九.教法:

1、讲授法

2、谈话

3、观察法

4、演示法

5、练习法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施洞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假如你们都是导游,那么你们要向给游客介绍我们施洞的什么呢?生:姊妹节、龙舟节、银饰、刺绣、苗歌……师:同学们,真棒!都能把我们施洞最最有名民族特色讲出来。要是同学们以后能深入的去了解这些民族文化,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导游。接下来,老师会特意带同学们一起去了解和领略一下我们平时看起来很平凡却又很有魅力的苗族刺绣。你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重新去见识一下不一样的苗族刺绣吧。(3分钟)

2、a、出示有浓郁民族风的服饰、包等图片进行赏析。

师:这些图片的图案好看吗?有没有一种好像在哪里见过的感觉?生:有,这些图案很像我们施洞的刺绣图案。师:这位同学平时应该对刺绣很感兴趣,讲的很好。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那哪位同学能勇敢的来说说在这些图片上你都看到了哪些图案?生:鸟、蝴蝶、花……

二、讲授新课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平时我们看到的施洞刺绣哪些图案最常见?生:„„ 出示施洞地区常用到的刺绣纹样图片进行赏析。

这些图案在我们苗族历史文化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寓意着富贵安康,其中,包含有我们苗族的历史、对大自然的崇拜和人们的美好愿望在里面。由于我们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传说和一些愿望只能通过苗衣上的刺绣图案来表达,因此,我们的苗衣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再通过刚才的图片展示发现,平时我们认为不起眼的刺绣不仅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还有历史文化价值。所以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和利用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

那同学们知道图片里漂亮的衣服和包,它们都是出自哪些人的手吗?生:设计师、裁缝、工人。师:回答的很正确,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呢,看了刚才的图片,其实我们施洞的刺绣图案是不是也可以用来设计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呀?那么,这一堂课我们也来当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件具有施洞苗族刺绣风格的T恤效果图怎么样?

三、设计注意要点和要求(出示T恤模板图片)

1、效果图必须包含有施洞刺绣图案。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

2、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一些图案。让你的设计更炫,更潮,更有个性。

3、在效果图下方写一则设计简介。内容可以是用到了哪些图案?主要用了哪些色彩?

4、假如有一天你有机会把你设计的效果图变成真的,你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用简短的一两句话写下来)

四、学生创作

播放不同曲风的背景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点评作品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从色彩、内容、感恩教育进行点评)

六、总结

篇6:苗族刺绣研究

雷山县第二小学 杨通玉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确信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民族文化并存共荣中将大放异彩,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作为苗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小学德育中,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笔者就工作实践与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苗族传统文化蕴含的德育价值

苗族人民相传蚩尤是自己的祖先,远古就在黄河边生息。那时,以蚩尤为首领的部落联盟叫“九黎”。九黎曾与黄帝的部落联盟发生战争,结果被黄帝的部落打败,于是南渡黄河到长江中游生息。到了尧舜禹时期,在长江中游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即 “三苗”。这一部落联盟曾与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进行过长期的抗争。尧舜时,三苗中的一支部落曾被武力赶往南方。可以讲,苗族的历史完全是一部迁徙史,而一部迁徙史中也充满了苗族的受压迫、与不屈于压迫的斗争。历朝历代的苗族都遭受过残酷的镇压与围剿,也正因此,苗族人民的迁徙史本身又是一部抗争史。苗族传统文化也反映着基于此而产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是其传统文化却博大精深,其德育功以不可估量。

苗族神话传说是苗族教育资料库中的一笔宝贵财产,大都反映了苗族人民对先民勤劳、勇敢、坚强、驱恶扬善,不畏邪恶的美好品质的热情讴歌。以苗族著名神话传说 《杨亚射日月》为例。《杨亚射日月》讲的是天空中本来有许多太阳与月 亮,酷热难当,人与兽都难以生存,天下生物都濒临灭亡。这时,青年人杨亚挺身而出。他通过艰苦的种种行为,如砍树、造弓、跋涉至天边等,射褒赞,也为本族成员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类似的例子还较多,如 《谷佛补天》歌颂了谷佛(女性)用青石补天的智慧; 《沙地古咪找粮种》 赞颂了一位叫沙地古的神人历尽千辛万苦找得粮种的功绩; 《居诗老》和 《则嘎老》则对苗族先民改造

自然和努力改进生活进行了热情的歌颂,表现出苗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苗族居住地大都十分偏僻,在这种交通不方便,通讯又不发达的地区,即使电视等大众媒体在逐渐普及,讲故事、“摆龙门阵”等娱乐方式依然是苗族人民的重要精神生活。苗族人民往往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合家老小围坐一起,听老辈人讲故事。实际上,在这一隐性的德育行为过程中,教育者的身份和德育内容是隐蔽的。老一辈人把本民族的价值标准融揉于故事中传授给后代,使听故事的人尤其是苗族青少年在真善美的鉴赏与假恶丑的比较鉴别中,不知不觉形成符合本民族文化模式的是非观与善恶观。

苗族历史人物具有很强的道德感召力。一方面,这类传说故事能够使苗族人民看到本民族历史的庄严与伟大,培养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这类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更具有说服力,因而也更具有教化作用。这类故事中较著名的有歌颂苗族英雄项崇周率领边境各族人民英勇反抗法国侵略军的英雄事迹的 《项崇周的传说》、乾嘉苗民起义中的 《石柳邓的传说》、《吴八月 的传说》、《石三保的传说》、咸同苗民起义中的 《张秀眉的故事》等等。在听取这些传说故事的过程中,不仅形成苗族青少年识别符合本民族行为规范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的道德认识,而且还能激发他们对本民族英雄人物的敬佩、景仰之情,这实际就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是一种巨大的能量,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前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直至上升为内心信念。因而,这种本民族历史英雄人物的传说故事对民族成员的道德熏陶,效果往往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

苗族歌谣尤其是气势最磅礴的苗族古歌较有明显德育功能。苗族古歌与苗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它包括开天辟地、人类产生、洪水灾难、民族迁徙等内容,可以说是有关苗族历史的最好教材。它世代传唱,向后代展示着本民族经过了怎样的艰辛与曲折,在人类社会征程中流下的光辉足迹,热情讴歌了苗族先民敢于同自然和邪恶作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表现了人们美好的理想与愿望,更能激发听歌人不畏艰险、勇于吃苦的奋斗精神。苗族人民坚忍与顽强的优秀品质能够代代相传,成为较明显的民族性格,可以说与有关迁徙史的古歌传唱不无关系。正如

苗族谚语所说,“前人不摆古,后人忘了谱”、“百句话不如一句歌”。生产劳动歌主要反映四季劳动的辛勤,讽刺懒惰者,如一首流传在黔中的歌谣唱的那样: “男儿勤劳米满仓,妇人勤来衣满柜”,苦歌主要控诉统治阶级对苗族人民残酷的镇压与剥削,反映了苗族人民过去水深火热的生活。如: “银钱被官家抢走了,牛马被官家抢走了,苗家的父母兄弟啊,挨冷受冻苦难捱!”不难看出,苦歌再一次表现出苗族人民忍耐的品质。反歌在苦歌的基础上,又表现了苗族人民不畏强权,英勇抗争的优秀传统。如: “我们要招人,招人打官家,把他们赶走,收回大田坝,让哥哥穿得蓝茵茵,让妹妹满身闪银花”。苗族情歌既歌颂美好的爱情,又贬斥男女恋爱中嫌贫爱富、见利忘义的丑恶行为。如 《榜姬黎与久博弓》就无情讽刺了势利的榜姬黎,赞扬了勤劳的久博弓。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包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与道德思想,并借助简单的歌词,动听的曲调来向民族成员讲述孰为美、孰为丑、孰为对、孰为错,帮助民族成员形成一整套符合本民族法则的是非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为人们的社会行为提供借鉴与教训。以上仅从民间传说和歌谣分析,可以发现苗族民间文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执行着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人,使之社会化的基本功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民间文学而及苗族文化的其他部分,由苗族而及其他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富含积极的德育因素,这些德育因素通过该文化在民族成员社会化中的模塑功能施加给青少年,形成他们具有文化烙印的价值观。

二、紧密结合实际将苗族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之中

苗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从小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为苗族的文化而自豪,做有根的人,为他们形成优雅的人生打下基础。

(一)培养学生对于苗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一是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玩中学习传统文化。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经典,如民间的语言游戏像童谣、故事、古诗;民间游戏、民间风俗、传统艺术通俗易懂、趣味性很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很受孩子的喜欢。其实,学生进行活动时并没有什么具体的、伟

大的、直接的目标。他们就是玩,因为玩符合他们的兴趣、符合他们的内在需要。他们在玩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养成一定的品质。因此,学生主要的活动是游戏,他们以玩的方式进行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从尝试对物体的实际操作发展到表现事物的意义。我在组织学生游戏时,有意识地把民间游戏渗透在学生的游戏中。二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在生活中学习传统经典。学生的学习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是他们学习的途径和内容,生活即学习。因此,学生教育不应只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更应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每年的春天,我们都会在清明节来临之前和孩子一起制作风筝,我们提供许多材料,引导孩子制作风筝,或者和家长合作,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材料适合做风筝,怎样让风筝飞得又高又稳。在探究过程中,孩子通过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他们知道了平衡的概念,也总结了放风筝的方法。到清明节时我们都会和孩子还有家长一起踏青、放风筝,放飞心情。我们引导孩子在探究中学习,引导孩子进一步弘扬苗族传统文化,感受苗族传统文化的精美,体验苗族人的伟大智慧,从而为民族而自豪,为做苗族人而自豪。在活动中也学习了与同伴合作的方法。四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互动中感知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苗族五千年辉煌灿烂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天地万物,融会贯通了乡土、乡情、乡音、乡风等普普通通老百姓的审美追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及相关活动、礼仪、与相应的食品,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许多民俗民风是和苗族的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的,如爬坡节、苗年节、鼓藏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在城市的小家庭中已经很少重视过这样的小节日,最多买几只粽子和几块重阳糕吃吃。我们以“互动式”的教育理念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孩子充分的和环境、家长、同伴、老师进行互动。所以,每当这些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大家一起过节,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使这些传统节日重现在

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和孩子聚集在一起动手制作传统的食品,端午节邀请奶奶来学生园和孩子一起包粽子、元宵节邀请妈妈来学生园搓汤圆等,清明节和家长一起放风筝、元宵节一起闹花灯,重现一些传统习俗。融融的亲情,良好的氛围影响着孩子。我们让孩子与老师、同伴、家长的互动中感知和了解民俗风情,唤醒他们对祖国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从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激起他们的民族自尊自豪感,最终让我们的孩子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

(二)做好家长的配合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父母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母亲教子成才的故事,相夫教子也成为中国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吕祖谦曾就此作了进―步解释。他认为,“教小儿当以正”,因为学生分析、辨别能力低,又喜欢模仿,所以接触到的入以身作则,躬行正道,可以有效地发挥教育作用,否则就容易受到坏的影响。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环境,教育者包括父母在内都应以身作则,成为为人处事的楷模。

(三)做好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的兼容。在学生教育中,应该做到创新内容、兼容并济,实现将传统文化与正常教育的有机结合。苗族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胸怀实现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从而使苗族传统文化更具发展的生机,兼容精神是文化科学的重要精神。这一点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与学生的交流中,多以创新的形式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同现在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途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但是每个人又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借鉴别人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弘扬我们的优秀文化。

(四)提高学生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教师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权威性的成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应体现在: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熟识、理解;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渗透方式的多样化;关心和耐心照顾每个学生,尊重学生,对待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等方面。

(五)强化教育部门的大力倡导。如何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这需要教育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培养目标,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力度,鼓励人们去学习传统文化,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环境。我想只有这样,苗族的根基才能更加牢固,苗族的灵魂才能永存。

上一篇:体育装备项目汇报材料下一篇:民情台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