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2024-07-14

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精选8篇)

篇1: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一、一季度计划投资完成情况

根据年初与省局签定的目标责任,2011年计划投资完成23530万元,一季度计划完成5883万元。截止三月末,一季度共完成投资6500万元,占年计划的27.6%,其中:伍家岗物流中心(花艳物流园)完成投资1080 万元,三峡茅坪货运(物流)配送中心完成投资5420万元。

二、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今年列入省局目标责任的重点项目5个,其中:伍家岗物流中心(花艳物流园)项目业主按照交通部交规划发[2007]681号文件《关于印发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新工可正在编制中,预计4月完成,截止三月底,该项目一期场地平整工程完成95%。三峡茅坪货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工可已完成,我局已报送省局综合计划处,截止三月底该项目一期场地平整工程完成了63%,预计5月底前完成。三峡物流信息中心项目现已确定宜昌华信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业主,目前正在联系工可编制单位。小溪塔物流园(夷陵货运站)项目业主尚就选址、征地、规模等问题与夷陵区政府相关部门商榷。长阳货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工可由长阳县交通运输局编制。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项目名称与业主注册的名称存在差异,与省局规划项

目名称不相符,以伍家岗物流中心为例,省局列出为伍家岗物流中心(花艳物流园)项目,而业主注册名称为三峡物流园。

(二)项目业主资质不符合交通基础设施站场建设补助规定的要求,对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有困难。以伍家岗物流中心(花艳物流园)业主为例,该项目业主为宜昌三峡物流园有限公司,该

公司在工商注册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

(三)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缺乏。三峡物流信息中心项目,市

交通运输局明确今年开工建设,目前前期工作经费来源有困难。

(四)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措施

(一)规划引领,完善我局“十二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编

制。

宜昌正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打开南北大通道和省委、省

政府提出的“两圈一带”“一主两副”战略的发展大好机遇,去年八月省发改委以鄂发改财贸[2010]909号文正式批复了《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该规划的批复对调整和完善我市“十二五”交通物流发展规划意义深远。进一步加大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努力实现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加大项目前期工作投入积极配合协调。

凡是进入规划的项目,组成专班,集中力量,尽快把前期工作做好。建立了项目前期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调度制、现场督办制等相关制度,明确阶段目标,跟踪管理。对三峡茅坪货运(物流)配送中心项目,积极探索“驻站式”服务模式。物流部门组织专班进驻项目工地,参与项目建设、组织、协调等各方面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交通物流“十二五”项目数据库,加大项目申报力度。

依据规划抓紧建立和完善项目数据库,形成“规划一批、在建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的前期工作机制。建立落实交通物流重点项目协调服务机制,认真抓好跟踪督办和协调服务。

(四)加快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改建。

形成以乡镇为局域中心、乡村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同时探索与邮政局联合开发新模式,利用乡镇设邮政网点之际,共同建设农村交通综合服务站,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构筑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体系。

(五)加强投资统计工作。按照省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交通统计工作的通知》鄂交计[2011]52号文件要求,统计数据必须真实有效,按照行业归口进行统计上报,各县市区物流局向市物流局报送报表时,县市区交通局必须审核确认后上报。市局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统计会。按照市交通运输局召开的《全市

计划工作会》要求:计划和规划挂钩、计划和前期工作挂钩、计划和项目性质挂钩、计划和统计指标挂钩、计划和建设质量挂钩、计划和预算挂钩,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调度、超前发展的总体部署,各县市区物流局按月上报《前期工作简报》,市局将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调度会,随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规划建设科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日

篇2: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芦交„2011‟7号2011年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要点和措施

2011年我县交通运输安全工作重点:进一步做好2011年度

交通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安全的监控工作;完善交通安全生产预案,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加大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危桥险路整治工作的力度;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完成市、县下达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

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源头管理、监控和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监管效能,提高监管质量;深化专项整治,强 1

化措施落实,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杜绝特大安全事故,遏制重大安全事故,控制安全大事故和一般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要点:

(一)成立交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由交通局局长罗汉东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交通局副局长何力、李书镕同志担任,成员:养护段段长周玉华、县运管所所长赵昌鸿、路政中队副队长王博、收费站站长骆魁、车站站长王志伟、海事处副处长刘迎春、安全股匡奕华、建管股杨桂锦、工程股李会全、局办公室黄永。

(二)今年的灾后交通重建任务依然艰巨,交通运输安全要抓紧抓细抓落实。各单位要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重点抓住2011年度春运、“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第五届民俗节”“安全生产月”、汛期、“十一”黄金周等关键环节,早计划、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切实做到领导、认识、责任、措施、投入、监管、奖惩“七到位”。

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组织演练,提高事故应急管理、救援和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安全生产事故的危害。一旦有事故发生,及时启动预案,及时到现场,各单位要相互配合,不得推诿。

(三)继续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单位负责人是安全生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切实负起责任,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消极厌战情绪,认真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四)加大安全隐患排整治力度,以灾后恢复重建交通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安全、水上漂流和危桥险路整治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以学习宣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六)加大安全投入,体现“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安全生产自我保护工作,努力改善职工上路执法、养护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条件,强化安全意识。

四、具体措施。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局属各单位,各单位要根据行业特点,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一)继续加强灾后重建交通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工作

在灾后重建公路改造中,要继续推行“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安全监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全面实行工程建设建设项目《安全生产合同》责任制。

(二)切实做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1.公路养护,以安全养护为目的,全面开展道路隐患排查和整治。

加大公路安全隐患的整治力度,完善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对县境内公路的标志设施进行排查和管理要常抓不懈,对县境内管养公路不醒目的标志牌和视距不良路段要及时更新和整治;继续加强对已查危桥的监控;加强对未纳入灾后重建公路的路面整治,对不能及时处治的危险路段要设立警示标志牌,保证节假日

及民俗节通行安全;提倡安全养护,加强对养护职工的安全教育,养护生产和安全工作一齐抓,增强安全意识,做到“三个必须”:一是上路作业,必须穿戴好醒目的标志服、帽,二是危岩下作业,还必须戴好合格的安全帽;三是驾驶机动车辆上路作业的职工,必须证照齐全、合法;抢险队伍要落实到人头,汛期或特殊情况下,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同时,加强大型机具的管理和保养工作,作业时严格操作规程,做到安全作业、安全抢险。

2.运政管理,做好安全关口前移工作,确保客运市场良好秩序。

一是加强对车站监督和检查;

二是加大路面安全检查,加强综合整治,保持打击非法客运的高压态势。积极配合公安、交警打击无证经营,维护正常的客运秩序,保证广大旅客出行安全;

三是把好源头管理关,认真落实道路运输企业安全制度,严格 “五不出站”、“三品”检查、“安检”等规章制度,把安全责任落实到运输企业、车主、驾驶员和相关人员。

四是加强对维修企业的管理工作,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督促整改;

五是加强节日期间学生离校返家时运输车辆的管理,严禁超速超载;

六是做好汛期大雨天气和冬季大雾天气车辆运营管理;

七是做好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篇3: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xx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x区建交局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xxxx年重点工作目标,进一步转变作风,大力提升服务能力,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xxxx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着力提升区域品质,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项目,已确定x个站点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规划方案的编制单位,预计年底全部完成方案编制工作和框架协议签订。二是三环路扩能提升拆迁工程(x段),涉及x区共xx处点位,已全部移交建设用地,三环路x段绿道已基本贯通。三是地铁x号线省骨科医院站征拆项目,已完成前期评估、测绘等工作,征拆工作稳步推进。四是地铁x号线培风站、x西站、成飞站拆迁项目,预计年底全部完成拆迁工作。五是火车西站建设项目,施工用地已交付;站房、地铁枢纽、电力通道,站前广场等配套项目已基本完工,正协助市交投集团完成站前广场及周边配套道路移交工作。六是公交场站用地交付项目,移交并完成施工的场站x个,移交未施工的场站x个。七是成蒲铁路建设项目x段已完成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拆迁工作,成蒲铁路已基本具备开通条件,正进行联调链式工作。八是光华x线建设项目x城乡段已形成通车能力;兴光华段无障段油面铺设已经完成施工。九是日月大道改(扩)建项目,已完工并通车,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工作。十是断头路建设项目,光华东五路、北八路已进场施工,预计年底道路形成通车能力。十一是IT大道有轨电车项目,已完成用地红线内拆迁工作。十二是城建攻坚xxxx计划项目xx个,计划投资xx.xx亿,除草市街xx号项目终止,饮马河项目交由市文旅集团外,其余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可完成计划投资。

(二)聚焦民生需求,全面推进公共设施配套建设。xxxx年全年开工建设xx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其中社区管理类x个,教育类xx个,社区服务类xx个,医疗卫生类x个,文化类x个,体育类x个,商业服务类x个,市政设施类xx个。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构建“xx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三)夯实绿色生态,全力打造天府绿道。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积极融入全市“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天府绿道体系,编制完成《天府绿道x段绿道规划》。二是全面推进落实,加快天府绿道x段建设。截止目前,锦城绿道完成拆迁约xx万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xxx%;建成绿道xx.x公里,完成目标任务xxx%。

(四)彰显x特色,狠抓特色街区打造、小游园微绿地建设。一是以《x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指导,将少城片区由南至北平行分布的支矶石街、泡桐树街、实业街、小通巷栅子街、奎星楼街、吉祥街进行统一设计,与宽窄巷子有机结合,营造少城特色文化氛围,打造慢行交通系统。现已完成该x条街道的全部改造建设任务。二是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社区、单位的零星地块和闲置土地,在综合分析小游园、微绿地所处的空间位置、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文化名人等为线索,建成xx个小游园、微绿地建设,新增绿地面积xxxxx平方米,为市民慢下脚步、静下心来,亲近自然、享受生活营造休闲乐园。

(五)响应群众期盼,大力建设幸福x。一是加快城中村改造。xxxx年完成改造xxx户,完成拆迁x.x万平方米。整理土地xxx亩。做好了中坝x组幼儿园,黄土x组小学等x个配套项目的建设工作,建设x条市政道路。二是实施惠民工程xx 个,完成乡村道路硬化工程xxxxx平方米,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精心组织对管养范围内xxx 公里道路和辖区x 座桥梁进行养护管理和动态监控,营造良好交通环境。三是不断加强停车场管理力度。全年完成停车机动车停车场备案 x个,新增泊位xxxx个,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四是汇合市交委及公交集团给x人民送上了温暖的“民生礼包”,开通了环包家巷片区的xxxx路社区巴士。

(六)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办理,创新“容缺受理”审批机制,使工程报建审批时限由法定的xx个工作日缩减到xx个工作日。二是简化建设项目行政许可流程,优化内部办事流程,进一步取消审批要件,避免企业重复提交相同资料。三是理顺新出现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办理程序,并制定实施指南,通力协作促进老旧院落电梯增设,获得业主好评。四是依法开展道路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合并的“两检合一”改革工作。做到“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收费”,切实减轻广大车主经营负担,提升车主满意度、获得感。

(七)强化监管力度,持续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截止目前,共监督各类工程xx个,报监工程安全监督率达xxx%。监督的工程未发生较大和重特大安全事故,事故指标控制在安全指标范围内。二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全面实施施工现场质量评价,完善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系统及施工现场质量安全信用信息评价标准,全年新办理工程监督备案手续xx个,建筑面积xxx.xx万㎡。区管新建项目受监覆盖率xxx%,工程质量备案率xxx%。三是加强建筑行业信用监督。强化对我区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和诚信建设,对在建工地进行“双随机”抽查,依法依规处理招投标投诉和农民工讨薪投诉,全年接待处理了x件招投标投诉,xxx余件农民工讨薪投诉。四是加强交通行业监管,认真开展汽车维修企业检查和危化品运输车辆检查工作。配合参与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非法营运整治、“双超”治理工作等工作,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xxxx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xxx余台次。

(八)狠抓人防工程建设,人防应急保障能力大幅增强。一是切实加强结建人防工程。全年新增人防工程xxxxx㎡。二是做好人防工程维护管理。维护人防工程xxxx余㎡。三是加强人防移动指挥车的日常维护保养,加强人员的训练和培训。四是抓好防空警报器布局,完成了新建警报器x台的目标任务。同时做好警报器的维护管理工作,设备设施完好率xxx%。五是加强与崇州市人防办沟通交流,完成了x区在崇州的核心疏散基地建设任务。

二、xxxx年工作要点

xxxx年,建交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究确定区建交局各项工作的努力方向和着力点,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化项目监管、加大投融资力度,继续推进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努力完成xxxx年城建攻坚任务。积极推进轨道交通xx号线、xx号建设相关工作。大力推进城市路网建设,打通“断头路”,完善片区路网,使城区交通环境得到有效提升。加快推进金沙湖大道、金沙湖二路、金霞路、沙鸥路等市政道路建设。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力争城市发展质量率先达到现代化标准。

(二)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惠民生、补短板、转方式,区建交局将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为抓手,着力加快全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公共设施服务能力,构建“xx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推动公共配套设施与人口规模相匹配,促进人与城市和谐共生。xxxx年全年计划开工建设xx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三)扎实推进绿道、特色街区和小游园微绿地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安排,紧紧围绕天府绿道建设理念,契合x“双心两轴,六廊多点”的空间格局,结合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整治等工作,有机串联文体旅商和小游园、微绿地等设施,高质高效推进x区绿道体系建设工作。遵循“一街区一特色”的原则,深入挖掘历史文化,精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特色文化,将与街巷历史相关的事件、典故,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方式加以展现,打造特色街区。xxxx年计划将祠堂街和东胜街打造为特色街道,计划建成小游园、微绿地x个。

(四)全力推动智慧停车场(综合体)建设和公园城市建设。一是为加大居住区基本停车位供给,缓解城市拥堵、社区拥挤问题,区建交局将在市公建办、市社治委的统筹安排下,坚持问题和需求为导向,采取多样化的建设模式,xxxx年计划全力推动x个智慧停车场(综合体)建设。二是按照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原则,高标准、高品质、高水平构建x城市绿态,xxxx年计划启动x个公园城市建设,助推重现“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盛景,彰显天府文化内涵和x历史文化特色。

(五)切实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积极推行“仅跑一次”、“容缺受理”等工作举措,着力打造“宽进、快办、严管、公开”的审批服务模式,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紧紧围绕便民利民目标,优化路网部局、打通断头路、开通社区巴士等,构建群众多层次参与交通体系,努力满足群众出行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切实搞清群众所想、所需、所急,进一步解决好出行难、上学难、停车难等民生问题,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篇4: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磐石市交通运输法制工作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现代交通运输业大局和建设服务型交通运输政府部门的目标,扎实推进法治交通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启动“十二五”交通运输法制建设规划,全面推进法治交通建设

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的意见》,省厅制发了我省“十二五”交通运输法制建设规划,对新形势下加强交通运输法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执法单位要以“十二五”规划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交通的行动指南,结合本单位实际,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确定的要求、目标、任务、措施,确立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认真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各单位要积极探索落实“十二五”规划的新思路,研究推进交通部门依法行政的具体措施并及时上报。

二、推进执法队伍正规化建设

一是推进统一交通执法形象工作。完成公路路政和道路运政执法场所外观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完成交通执法人员更换新式制服工作;贯彻《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交通运输执法人员和执法证件管理系统》建设,对执法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在公路管理机构推行综合管理机制,试行全员执法。三是完成征费机构职能转换后的执法业务对接和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四是实施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对全系统执法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同时,继续加强培训管理,培训前一个月上报方案,安排实践性、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强化培训效果。培训考核结果要与执法人员的考核评议、执法资格挂钩,不参加培训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不能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五是要增强交通行政执法保障力度,加大对执法工作投入,力争把执法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三、全面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

着力贯彻落实《吉林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规则(试行)》和《吉林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行为,保障依法、合理行政。要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实现同案同罚,避免畸轻畸重。上半年组织交通法制工作主管领导、法制工作人员和执法骨干,培训处罚裁量规则、基准和处罚案件流程以及文书制作。配合省厅完成《吉林省交通行政处罚案件处理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实现电脑程序决定处罚程序和结果。

四、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开展评议考核 一是完善执法责任制体系,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认真开展评议考核,强化责任追究。局组织执法机构对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职责进行梳理,制定执法目标任务,根据执法责任制及执法目标任务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以此为依据进行执法评议考核。要实现执法评议考核与人事考核有机结合,使考评结果与被考评单位、人员的利益相联系,从而将责任追究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做好迎接上级部门执法评议考核督导工作。今年上级部门将组成若干督导组,对执法评议考核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各单位要认真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五、强化执法监督检查

局今年把法制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执法监督上,督促执法机构全面正确履行执法职责。今年拟开展三个方面的检查考核:一是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路政许可情况;二是执法规范和各项执法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重点检查处罚裁量规则和裁量基准执行情况;三是法制工作全面检查考核。检查结果将予以通报,并纳入局综合评比和评先之中。

六、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认真履行行政审批职责。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和《吉林省交通厅关于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和年审年检项目对接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规范行政审批的主体、条件、程序和时限,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过程中,做到

审批主体合法,审批程序合法,审批制度完善,审批结果公开;二是创新行政审批运行方式和程序。配合省厅完成行政审批网上办理系统,积极推行网上审批,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形成程序最简、时限最短、效率最高的审批模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

篇5: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2011年海事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中心工作,践行“三个服务”,深化“三个一”理念,以建设“四型海事”为主线,不断提高海事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海事科学发展,为海事“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强化履职责任,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一)加大对危险品运输、低质量船舶运输、船舶超载、砂石船监管力度,进一步优化通航环境,努力消除事故隐患。在世博联动执法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合力的提升。专题研究成山头分道通航制外部水域、陶土和含水矿砂运输等特定水域和特定船舶的事故特点,着力排查水上安全隐患。

(二)做好船检体制机制研究。加强船检技术支持体系和技术规定建设。落实船舶法定检验机构职责和注册验船师责任制。研究建立中国籍船舶首检负责制。加强船检机构资质管理,加大船舶检验质量监督力度。建立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新机制,杜绝“大船小证”现象。

(三)逐步建立公司、船舶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与风险防控互动机制。切实强化安全监管,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的严格追究责任。开展体系管理效果评估,突出体系审核重点,加大审核力度,切实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机构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审核质量。

(四)推进油污应急指挥机构建设,组织完善应急预案,做好《防污条例》的实施工作。加强重点封闭水域的防污染工作。开展船舶废气排放控制对策和船舶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建立完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加强压载水公约研究。

(五)全面做好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履约准备工作。大力推进批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船员教育培训指导,加大船员操作性检查力度,提高船员素质,强化船员安全责任意识。

(六)组建海上事故安全调查队伍,全面开展海上事故或事件安全调查。修订《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调查处理程序》,制定《船舶污染事故调查处理规定》。加强对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人为因素的调查和事故调查后评估工作。开展对单位运量水上交通事故统计指标的研究。

(七)推动出台“船舶登记管理和审判管理的联合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开航前检查制度。积极应对欧盟PSC检查新机制,制定降低我国国际航行船舶滞留率的措施。积极参与东京备忘录关于PSC检查政策的研究。

二、坚持主动融入,服务航运经济健康发展

(八)继续支持港口和航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船舶航行环境,力保船舶安全便捷通行。积极支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长江、珠江等内河水系的航运发展。

(九)积极研究相关政策措施,促进邮轮、游艇等新兴水上产业发展。研究推进船舶登记相关政策,促进中国籍船队发展壮大。启动海船船员招募中心和国家级船员适任评估中心建设。

(十)加强港珠澳大桥等重点涉水工程的监管工作。及早部署安排春运、两节、两会期间的水上安全保障工作。充分借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经验,为深圳大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优质的水上安全保障。

三、优化组织效能,增强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十一)健全“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应急保障机制,大力推进海事巡航搜救一体化。充分发挥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深化成员单位间的合作,切

实履行好搜救职责。探索建立水上搜救志愿者队伍。

(十二)按照经修订的《国家海上搜救预案》,指导各省级搜救中心对本省搜救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加快制定搜救应急分预案、操作性程序、工作制度,增强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组织制定符合内河、湖泊水上旅游发展实际的应急预案和安全防范措施。

(十三)制定《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预案》,督促船舶、装卸油类码头和装卸点制定完善溢油应急计划。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扶持清污单位市场化运作。提前介入,督促新建、改造和扩建码头加强应急设备配备和应急能力建设。

(十四)充分调动各部门力量,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处置海盗及武装劫船事件,指导公司、船舶、船员开展自防自救和培训演练工作,促进我国反海盗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四、实施人才战略,健全海事队伍建设机制

(十五)制定“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个人发展和岗位培训的机制。加强资源配置与整合,改革培训内容、方法和手段,重点提高培训质量。按照“以用为本、因需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推进岗位模块式培训。坚持能力为重,丰富工作实践,有选择性地建设专业人才培训和培养高地。抓紧推动海事学校建设,定期开展全系统干部职工专业技能培训。选派业务人才赴海事管理发达国家进修学习,选拔英语专业人才赴国际海事组织实习,并想方设法扩大培训成果辐射面。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系统内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数量充沛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

(十六)加强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建设,把保持相对公平作为重要政策,基本保证教育培训的全员覆盖面,确保年人均培训时间达到80学时。继续开展履约论文演讲比赛,研究建立中国海事专家库,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研究推行海事系统标准化管理规范。完善行业、专业和岗位之间的合理人才流动机制。

(十七)在全面评估“十一五”时期建设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十二五”时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以坚持民主集中制为根本,以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为载体,深入推进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工程,着力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班子运行机制。配合部人劳司开展领导班子综合考评。

五、实施科技战略,提高海事信息化管理效能

(十八)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统筹管理,重点抓好顶层设计和基层应用,提升信息化整体建设和管理水平。增强VTS、AIS、CCTV、LRIT等科技应用能力,提供船舶动态区域监管和信息服务。组织开展海船船员管理系统改造和海船船员卡建设工程、船舶协同监管与信息服务系统工程等项目实施,加快管理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扩大海事安全管理信息互通和共享范围。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行政效能为根本,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增强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信息咨询等功能。

(十九)继续开展内河AIS岸台网络建设,覆盖高等级航道、重要内河港口和通航密集水域。强化基层海事机构基础建设,加强现场执法人员装备配置。积极争取大型船艇和飞机的巡航力量投入。

(二十)以科技进步推动航标巡检制度的变革,进一步扩大航标遥测遥控技术应用。积极开展空间测绘技术、高精度海上定位、探测等专项技术研究,促使海事测绘不断满足生产管理需要。

(二十一)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对海事科技发展的支持,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资金保障格局,促进海事重点课题和关键技术的研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造船经验和技术,提高海事巡逻船艇的抗风浪等级。

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海事依法行政水平

(二十二)加快推进《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工作,推动《海上人命搜寻救助条例》、《水上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船检条例》等行政法规制定、修订工作的立法进程。做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等配套规章制订工作。加强海事标准和船检技术规范建设,为海事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三)研究建立国际海事公约系统跟踪和编译工作机制,启动全面汇编、翻译并发布海事履约所需的国际公约、决议和通函,树立中国海事局发布国际海事公约的权威性。(二十四)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海事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全面、有效和正确实施。

七、深化水监体改,推进海事机构编制核定

(二十五)组织专门机构、抽调精干人员、集中优势资源,按照“政事分开,分类管理”的总体要求,科学建立全面覆盖、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效能显著的直属海事系统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管理体制机制。

(二十六)按照《公务员法》等相关法规和国家事业单位管理相关政策和要求,积极争取建立适应海事管理的津补贴制度和奖励制度等配套措施,科学制定改革方案。

(二十七)畅通干部职工思想诉求渠道,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采取措施,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创造海事和谐发展环境。

八、完善内部机制,提升行政系统管理效能

(二十八)加强目标管理,逐步推行完善工作目标考评工作,保障全面落实部和部海事局的各项工作部署,确保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十九)以审核机制强制化为契机,着手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根据IMO履约标准,将海事履约工作纳入体系运行,逐步形成体系化的中国海事履约管理机制。

(三十)以适应财政改革、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事业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管理,健全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的预算管理机制,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十一)实行信访风险评估,切实化解矛盾,最大限度降低深化水监体制改革中的各种信访风险。严格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和属地管理制度,妥善处理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

九、坚持融入中心,强化党的政治保障作用

(三十二)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和干部管理机制,研究制订推进竞争性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意见,修订直属海事系统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办法。

(三十三)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和部党组的要求和部署,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日常工作中创先进,本职岗位上争优秀。

(三十四)进一步理顺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工作制度,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以政治理论武装和岗位知识技能提升为重点,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积极有序发展党内民主,确保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三十五)建立健全共青团组织,成立直属海事系统青年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实施中长期青年工作发展规划。积极开展献计献策、劳动竞赛等活动,巩固工会桥梁和纽带作用。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工作。

十、突出品牌建设,提升海事系统文明形象

(三十六)继续推进“五大工程”建设,丰富创建内涵,充实创建内容,推出特色和亮点单位。修订海事系统文明创建考核评比标准,开展“创建文明单位网上行”活动。深入学习宣传杨庆文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培树力度。编制《视觉形象标识手册》,统一规范执法窗口、办公场所、执法车辆船艇等外观标识标志。

(三十七)组织提炼海事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海事核心价值观。培育海事文化建设示范点和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部署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

(三十八)加强新闻宣传策划,提高海事新闻宣传的科学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舆情分析,健全和完善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素质,重点加强一线工作人员培训。组织好“总结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和建党90周年的系列新闻宣传工作。

十一、巩固惩防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三十九)以廉政知识综合竞赛为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月”活动,创新方法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四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修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扎实稳妥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经验的推广工作。总结推广海事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试点经验。

篇6: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201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上海市“十二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促进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启动重大改革项目

1.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作出进一步部署。适应上海城市功能与布局形态调整,推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探索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转变传统教育发展模式。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2.启动实施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相关任务,重点推进实施本市基础教育领域的10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启动实施《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相关任务,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绩效管理,重点落实“十大工程”相关项目。落实2011年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基础教育相关项目。颁布并启动实施《上海市“十二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3.制订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上海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区县为单位,抓紧编制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应对入园高峰。制定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困难幼儿资助等政策。建立本市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学前教育发展工作。

4.推进幼儿园建设。全市全年新增40所以上幼儿园,并做好教师需求的预测与配备工作。关注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入园和看护需求,加快民办三级幼儿园建设,扎实推进学前儿童看护点管理工作,逐步实现非本市户籍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和看护服务全覆盖。规范和指导全市幼儿入园招生工作,保障本市幼儿公平接受学前教育服务。

5.促进学前教育内涵发展。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保育员队伍稳定发展的保障机制,开展保育员轮训工作,提升保育员专业化水平。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制定学前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适合幼儿成长发展需要的主题资源库。研究医生进幼儿园的工作机制,加强对保健教师和家长科学育儿的指导,关注幼儿健康发展。

三、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6.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各区县要根据“十二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制订“十二五”期间本区县学校校舍建设规划。扎实推进落实本区县2011年学校建设项目,抓紧在教育资源紧缺地区建设公办学校。进一步健全公建配套建设管理机制,做好大型居住社区教育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的协调工作,确保教育公建配套学校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全面完成2011年本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任务。

7.加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各区县要依法履行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切实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并加大向偏远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的倾斜力度。市级设立“上海市教育公共平台建设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支持远郊区县、财政相对困难区县和人口导入区县发展义务教育。

8.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郊区农村。组织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赴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办分校或对口办学,努力提升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新建公建配套学校的办学起点。组织开展第二轮郊区农村受托管义务教育学校绩效评估工作,开展第三轮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郊区农村受托管义务教育学校的数量。

9.建立健全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各区县要结合本区域实际,建立健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通过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设立分校、优质教育资源托管相对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城乡学校结对考核、组建教育合作体、组建教研共同体等多种形式,形成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辐射机制,缩小校际差距。

10.开展新一轮素质教育实验校创建工作。以素质教育实验项目为载体,引导义务教育学校针对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探索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途径和方法,主动破解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难题,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一批学生负担较轻、办学质量较高且有办学特色的义务教育学校,形成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以及学校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激励机制。

11.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办法。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艺术、体育特长生以及民办学校的招生工作。按照市实有人口综合服务与管理要求,做好教育配套服务工作,在宝山庙行、大场镇,杨浦五角场镇,嘉定马陆、安亭镇试行户籍人口子女按居住地登记并统筹安排入学办法。

12.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益。进一步扩大公办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着力增加公办初中学位,引导公办学校开展符合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际的教育教学研究。贯彻实施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资产和财务管理办法,逐步加大这类民办学校的政府基本成本补贴水平,改善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加强这些民办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安全卫生管理等工作。加强对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民办小学的年检、督导工作,开展办学绩效评估工作。

13.推进新一轮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随班就读管理,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体系。建立市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实现多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整合。试运行市特殊教育资源库,为学校、康复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特殊儿童及家长提供专业支持。

14.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认真贯彻上海市第二次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优化民办中小学布局结构,加大民办中小学的政策扶持,全面实施《上海市民办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和《上海市民办中小学校会计核算办法》,鼓励民办学校建立年金制度,提升核心竞争力,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培育高中办学特色,形成多样化发展格局

15.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鼓励部分区县探索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的相关举措,研究制订相关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鼓励高中结合自身办学情况,发挥传统优势,实现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逐步形成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召开现场推进会,总结和推广高中特色办学经验,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开展高中引进国际课程试验。试点建立普通高中利用中职校开放实训基地发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运行机制。

16.以实验改革促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组织开展对川沙中学、松江一中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规划实施的总结性评审。继续推进“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通过学习培训、考察交流、专家引领和指导等方式,提升实验项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促使其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改革高中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建设一批与创新教育课程相匹配的专题教学实验室,切实加强实验教学环节。探索与高中学籍管理相配套的高中招生平台建设。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加强考试命题研究。

17.加强民族班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育部下达的任务,认真完成2011上海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的扩招任务。积极推进民族班教育教学研究和探索,不断加强民族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推进民族政策和法律进学校。

五、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18.加强课程建设,持续提升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坚持“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一致性”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深化课程实施环节,重点突破课程评价环节。推进落实《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10-2012)》,持续提升区县和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提高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和课程实施的质量。

19.探索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试点建立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经历、学习过程、学习水平和身心发展状况的评价;引导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有效地管理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引导学校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建立校本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索建立课业负担监测、举报、问责等制度。通过建立全面、科学、可持续的多元教育评价机制,逐步形成“高质量,轻负担”的健康的教育发展格局。

20.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发展。以创新区域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机制改革试点项目为抓手,鼓励区县和学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内涵建设。

21.整合中小学相关专题教育资源。在调研基础上,梳理和整合中小学各类专题教育的内容和资源,形成整体设计、分类实施、共同推进的专题教育体系和实施途径。深入挖掘、总结、凝炼世博教育资源,22.加强教研队伍建设。采用项目引领方式,集聚区县、高校、中小学校和研究院所等的专业资源,深化教研工作内涵,推广教学研究成果,整体提升教研员队伍专业化素养。

23.扎实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落实“十二五”教育信息化专项规划,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谋划新一轮应用推进工作。继续推进400所农村中小学聚焦课堂教学、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并以各区县为主开展专题评估或督导调研。在部分区县和学校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建立本市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代码变更工作制度,确保本市学校机构代码变更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六、深入推进“两纲”,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24.整体规划中小幼德育课程。制定中小幼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标准、课程类型,进一步增强德育课程的系统性和衔接性。深入开展学科德育工作,系统谋划、科学设置,构建符合学生特点和时代需要的学科德育工作体系。加强中小学校德育精品课、专业特色课建设,开展优秀校本德育课程评选。

25.深入开展“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明确不同层次学校党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充分运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开展党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围绕“建党90周年”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开展主题教育,开展“风尚好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建党90周年专题论坛等系列活动。

26.完善学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统筹上海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制定实施《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颁布《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建设指导意见》和《上海市区县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指导意见》。加强“温馨教室”建设,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7.实施学生实践和创新基地建设工程。统筹布局全市青少年实践活动基地,开展农村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推进职业体验基地、校外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场馆)建设。积极开展“快乐330”,“阳光暑期”等活动,打造校外实践活动精品。

28.加强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对中小学班主任队伍进行分层分类培训。组织开展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首批学员研修工作。开展第三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完善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作机制建设,不断拓宽“教师走进经典”活动的覆盖面,丰富“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内容。

29.继续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制订出台《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治安管理技术要求》,规范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完成“改善5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园道路安全设施”的实事工程。启动

2011—2013校园风险勘查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开展学校风险隐患排查及化解工作、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新一轮安全文明校园评审。促进工读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重点做好毒品预防教育。继续推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系建设。

七、推进教师培训、管理、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0.规范教师队伍管理。开展普教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完善学校人员聘用制度,深入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开展上海市特级教师评选表彰工作,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引领作用。

31.大力推进“双名”工程。完成第二期“双名”工程建设成果总结和展示工作。继续实施第二期优青项目后备人选培养工作。

32.继续开展农村教师分类分层培训。坚持按需施教,开展职初教师基本功培训、青年教师基本技能研修、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全体教师专业学科培训、远郊区县薄弱学校教师提升培训、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教师专题培训和远郊区县暑期英语教师强化培训等项目,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做好中小学科研工作。做好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奖励工作。开展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成果汇编出版工作,组织召开上海市第十届教育科研成果颁奖大会,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工作对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作用。

八、做好体卫艺科及语言文字工作,推进学生健康发展

34.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积极推进“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研究”、“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和赛事的品牌化建设,建立学校系统的体育竞赛和活动体系。试点开展大中小学一条龙业余体育训练体系建设,在招生、教练员选聘,运动队管理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结合校园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工作,启动区域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心的规划建设工作。扩大“医生进校园”试点工作,启动专业化的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培养计划。建设区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和学校体质健康监测室,推进市、区、学校体质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促进体质监测的常态化和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等专项督察。强化学生军训基地的监督和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区(县)、校三级学生军训基地体系。组建上海市中学生体育代表团参加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

35.积极推进青少年艺术和科普工作。积极推进“青少年艺术教育彩虹行动计划”。启动民族文化传习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实践点、民族文化传习特色培训基地,扶持一批民族文化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实施学生艺术团提升计划,对上海市中小学艺术团考核调整,扩编新建一批市级学生艺术团队。实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计划,扶持创建20个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试点学校。积极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实践平台建设计划”。加强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建设,建设10个面向社会开放的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

36.积极做好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有序推进上海市“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加强对虹口、嘉定等整体试点区和22所试点校的工作指导。建立5—6个市级经典诵读名师工作室,开展上海市“中华诵·2011经典诵读大赛”。组织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定工作。开展对内地新疆班、西藏班学生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工作。依托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场所中英文使用的监督、监测和依法管理。

九、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37.推进教育政策研究和依法行政。继续积极推进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进程,推动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基础教育领域有关项目的落实。开展“推进上海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上海学前教育就学与管理制度研究”等课题研究。完成《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修订工作,继续开展《上海市民办教育促进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完成《上海市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政府规章制定工作。制定《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评选标准》,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中小学校的教育法制培训工作,增强中小学校长的法制意识,推进中小学校依法治校。全面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办法》的专项行政执法检查工作。

38.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根据内外资企业同轨征收教育费附加政策变化,聚焦重点项目,做好2011年教育费附加预算编制工作。加大对高中的投入,稳步推进高中收费改革。实施新的高中、幼儿园、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市财政局的要求启动财政专项资金的评估评审工作。加强基础教育资助工作,完善基础教育资助政策,规范基础教育资助工作。

39.大力开展教育督政工作。认真做好对区县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责任的公示公报,进一步完善公示公报指标体系,强化保护中小学教育资源等监测指标。深入开展以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新一轮综合督政工作。继续开展市对区县财政教育转移支付专项督导工作。研究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价机制,推动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衡优质发展。继续开展对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办学情况的跟踪督查。

40.认真实施以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为重点的督学工作。研究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的督导指标,开展以提升课程领导力与教学有效性为重点的区县教学视督导工作。继续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近入学专项督导。推进发展性督导评估工作,引领和指导学校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1.加强教育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指导、检查力度,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实施审计整改跟踪检查。深化教育审计督导工作,革新审计督导方式,深化督导内容,深入了解基层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本市教育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探索制定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绩效评价指标,开展绩效审计试点。

42.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学校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召开学校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进大会,开展警示教育、示范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构建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职工廉洁从业、学生廉洁修身。加大对招生、基建、财务、科研经费、校办企业、后勤、办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做好自查自纠“回头看”工作,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办信查案制度建设,认真受理群众信访举报,严肃查办违法违纪案件。

篇7:2011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点及措施

法制工作要点的通知》的通知

豫交法„2011‟3号

各省辖市交通运输局(委)、扩权县(市)交通局,厅直属有关单位,厅机关各处室:

现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法制工作要点的通知》(厅政法字„2011‟23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贯彻落实依法行政纲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制政府部门建设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2011年依法行政工作安排,明确工作目标,量化任务,层层分解,逐级抓落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

二、加快立法步伐,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建设

(一)加快立法进度。认真做好《河南省路政管理条例》、《河南省治理公路超限超载管理办法》的草案起草和调研、论证工作,不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的建设。

(二)切实做好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和备案工作。严格实 1

施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公布和备案程序,探索建立法核委员会,健全和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备案审查制度,不断提高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科学性,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行政争议的发生。

(三)探索建立交通运输立法后评估工作长效机制。开展《河南省高速公路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对于立法项目的必要性、科学性以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为立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不断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水平。

三、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

(一)健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贯彻落实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2011年第1号令),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工作,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

(二)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执法信息化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认真开展全省执法信息化建设调研工作。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推行网上办案,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提升公众服务水平。推广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与执法证件管理系统,组织开展IC卡式交通运输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实现对执法人员、执法

证件的动态管理。

(三)推进交通运输执法规范化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和我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四统一”试点要求,全面落实新式执法文书,推广新制式执法标识、执法证件和执法着装,努力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

四、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一)组织开展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规定》(2010年第2号令),组织指导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认真迎接交通运输部执法评议考核。

(二)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全面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若干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若干意见》,加强《河南省交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汇总实施信息反馈,认真做好迎接交通运输部监督检查的准备工作。

五、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化解行政争议的能力

(一)加强行政复议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强化组织领导,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切实履行好行政复议职责。

(二)积极化解行政争议。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预防和化解交通行政争议的意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依法积极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妥善解决行政争议,积极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六、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创建良好的交通运输法治环境

(一)深入开展交通运输专业法的社会宣传工作。进一步拓宽交通运输法制宣传渠道,强化交通运输法制宣传手段,广泛开展走访群众、结对共建等灵活多样的普法活动,多形式、多环节向社会宣传交通运输专业法,使社会更多的了解、熟悉交通运输法律法规。

(二)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定期对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法律法规和依法行政知识培训,切实提高交通运输系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篇8: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1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各村党支部(总支)、镇直、镇企党支部(总支):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 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我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要求,整合一切文明资源,调动全社会文明力量,扎实开展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实现“实力、生态、魅力、和谐“五间房镇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以道德教育为根本,继续加强改进公民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大力宏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在窗口单位广泛开展“知荣明耻,规范服务”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知荣明耻,健康成长”活动;在生产经营单位广泛开展“知荣明耻,共铸诚信”活动;在各村广泛开展“知荣明耻,树立新风”活动,要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大力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2、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大督导力度,广泛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认真做好特殊群体和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以“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节日活动为契机,聘请法律专家和老教育工作者当面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3以评选“学雷锋先进典型”、“文明村民”、“道德模范”等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人物活动。

二、以打造“实力、生态、魅力、和谐”五间房镇为宗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单位”、“爱国卫生清洁月”等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门前四包”;以城市周边、城市出口、庄头市场、公路沿线为重点;以提高绿化、美化、净化水平及改善全镇人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入开展文明镇村创建活动。使全镇主要街路达到市级文明街路的标准,为全镇经济建设创建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2、继续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在继续推行“公示制、承诺制、信誉制”的基础上加强行风建设,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行业形象,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3、继续开展好文化名镇创建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促进特色文化的发展。全镇利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产业文化等社会多元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搞好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建设和完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文化广场活动。

4、继续开展“三整治”活动,积极促进文明镇村建设。调动全镇人民参与“三整治”活动积极性,针对各村居民,门前乱泼、乱倒、乱堆赃物,犬禽污染街路等公共场所环境,店外占道经营等影响镇容村貌的不良行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氛围,使全镇人民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增强责任感,提高文

明素质。

三、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为重点,扎实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各项工作

1、村屯街路硬覆盖工程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推动“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拉动工程,继续做为抓手工程强力推进。今年要完成整村道路硬化自然村1个,并以连屯、连村、扩面为着力点实施突破。

2、深入实施开展“文明评比+信用评分+信贷”工程,培育“以道德作抵押、以文明作担保”的诚信文明之风,扩大十星级道德信贷文明户比例,年内抓出新典型2个。

3、继续开展“文明一条街”和“图强致富文明带”等创建工程,年底新增文明一条街、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各1个。

四、以提升文明单位质量为前提,做好全镇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

按照《文明单位管理办法》要求,做好各级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工作,并做好规划、申报、总结工作。年内完成朝阳、省及国家及文明单位申报推荐和2009-2010年度北票市级文明单位的考核、评选、申报活动。、中共五间房镇委员会二O一一年四月十日

上一篇:自我按摩降血压的方法下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