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2024-07-14

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共10篇)

篇1: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王伟

(嘉峪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嘉峪关,735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用人要求也不断改变,逐渐向应用靠拢。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并具有高度职业素养的人才,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企业要求靠拢。本为分析了以就业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概念,分析了面向就业的技能训练教学模式和双元教学模式,探讨了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面向就业的教学模式应用。【关键词】面向就业;中职;计算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我国直接以职业技能应用也就业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承担着我国主要的基础职业人才输出的重要任务。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转变和就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在高新技术行业中的计算机业更是如此。因此,如何使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就业,是企业和毕业生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学模式转变的正确方向。

1.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概念

教学模式是教学系统中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教学模式是教学结构的集中体现,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较为典型和稳定的教学过程方式。教学模式也是教学过程的模式,是教学程序的策略体系与教学样式。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以面向就业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策略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较为稳定的教学程序以及实施方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教学模式上联教学理论,是教学思想与教学规律的反映,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般原理。教学模式下联教学实践,它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融为一体,使教师明确教学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先怎样做,后怎样做,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实现,也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中职教育中面向就业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是培养与企业要求和市场需要相适应的毕业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独立个体。所以,在面向就业的中职教育理念下,对中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有着更实际、更高的要求、2.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动作技能训练模式分析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技能教育,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技能训练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逻辑起点。这种训练过程是动作和心理、思维习惯化定式养成的具体过程,是受教育者获得实际工作中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因此,在职业技能的教学中,受教育者通过模仿技能的训练到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在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中,计算机职业技能的训练常常是行动动作的被动练习。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是被动的、机械的教学受体,技能的训练也是被动、机械、枯燥的重复训练。

在面向就业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中,应当关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不同阶段。在受教育者由生疏到熟练、由不会到会的过程中,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技能训练的实际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能够控制自己的学习步骤和进度,主动检查自己的技能学习结果与最终目标的差距,调整自己学习和训练的方法适应技能训练的需要。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够主动控制技能学习的全部过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主动思考克服困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的学生也是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动作技能训练模式主要应用在动作技能教学中,实验教学及其他实践性教学可以借鉴。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身体各组织器官协调配合能力,使学生形成动作技能,完成生产任务。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单一动作有机组合而成的,该模式以口耳相授、形体相传为主要方式。3.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双元教学模式分析

“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中的“一元”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指企业,受教育者

在职业学校学习文化和基础技术理论,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两元结合完成职业技术教育任务,故称之为“双元制”。“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培训特点“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强调技能培训,在紧密联系实践的同时,注重辅之以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和企业一线员工文化、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

概括地讲,双元制教学有以下要点:教学主体有两个:企业和职业学校。企业和学校没有隶属关系,政府通过立法和利益诱导使企业成为教学主体;学校的性质和设置按相关的教学教育法规另行规定。两个教学地点: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的生产现场和服务现场。在企业,学生是受培训者;在学校,则是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两个教学主体分工明确具体。职业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从专业理论方面来促进和补充企业中的培训(专业课程)并且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普通教育课程约占40%;企业中的培训是在一定条件下,并且是在符合所使用的技术的最现代化的机器和设备旁进行的;接受培训的人员可以在培训结束后立即从事一门专业技术的操作。专业培训的课程约点60%。企业的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以生产性劳动为主。这样就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3.结束语

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中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输出端口。而教学活动本身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面向就业的动作训练教学模式和双元教学模式,是两种直接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具有教学效率高、主动性强的特点,毕业生也能够很好的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是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参考文献

[1] 戴颖达,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8):108-111 [2] 张益成,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7):182-182 [3] 陈守森,于敏,段鹏,面向高职“立体就业”教学模式的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49-49 [4] 张南,汤华成,实习、设计和就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53-53 [5] 晏新年,关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5,(2):66-68,80

篇2: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摘 要】在所有的课程中,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已经在日益提高了,同时这门课程其自身就有鲜明的特点,那就是相对于理论来说,这门课程更加强调实践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便让学生可以适应未来以计算机为主的工作方式。本文首先提出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让计算机课程更加具有就业导向的措施和方案,以供一线教学人员参考。

【关键词】就业导向;计算机课程;中职学校;分析

中职学校本身就是以向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作为己任,所以计算机这门课程就更加应该侧重于就业导向了,换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在离开学校开始工作的时候具有相当水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所以计算机这门课程应该以就业之后接手的实际工作作为导向,让这门课程提高实用性,给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作出相应的革新。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在课堂传授的内容上要和用人单位和企业的需求相吻合,所以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应该以就业作为实际的导向。

1.关于中职学校对计算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产生和完善,现在信息化已经走进了各行各业之中,并且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了。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计算机在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的应用也变得更加普及。正常来说,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在就业前景上应该是非常广阔的,但是眼下的情况却不是如此,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事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毕业生自身的条件和企业本身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这要在学校的培养方式上寻找原因,校方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应该立足学校自身,以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作为方向,来对教育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和改良,这是让毕业生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率的必要手段。

2.当前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2.1教学方式太过死板

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知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发展的,计算机设备更新换代十分频繁、技术进步也越来越快,教学内容上本来也该如此,所以这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想要学生学到最先进的知识,就需要教师自身先进行掌握和理解。与此同时,教学方式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教师有着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教学方式还依然非常死板,然而对现在而言,旧有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要,学生疲于接受理论知识,无法将其化为实践,长期被动学习,没有把学习这一行为的主体归还给学生,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甚至会产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上就存在了较大的问题,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

2.2教学理念落后,不重视素质的发展

我国自从推行素质教育至今已经很多年了,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从老师到学生再到家长都特别看重考试成绩。考试从教材中选择内容,这就造成了很多高分低能的情况,很多人接手了实际工作之后并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所以要对此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应该仍然以旧有的一次期末考试为准,应该在平时多了解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发现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学生的操作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

2.3教师队伍素质存在问题

计算机本身是一门新旧知识更迭特别迅速的学科,所以具有很大的信息量,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本身应该不断对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但是很多教师在开始工作以后便不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了,只以自己原有的知识来进行教学。与此同时,由于学校的环境比较封闭,教师多半是不能了解市场的实际需要的,所以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3.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3.1以就业为导向的概念

中职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毕业后的实际应用。反思当下我们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时暴露的问题,我们可以轻松得出结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能提高中职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就业率的提高。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以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导向,而不是盲目地去教;就是要彻底解决困扰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一些问题,以顺利就业为目标科学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以后面向的是市场的需要,所以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具体岗位的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进而实施。中职学校只有打通市场,了解市场的所需,把学生培养成市场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寻得一席之地。

3.2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不同于其它学校,它的教学应该跟随市场需要的改变而调整。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变革传统,建立起全新的教学思路,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都要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个角度出发。要研究社会、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将这些要求及时融入到计算机课程教学计划中去,按照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同时还要随时关注社会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适时对原来的教学模式予以调整。

3.3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直接决定他们的就业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强化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要积极吸收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强学生的技术实训操作。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对专业能力提升的实际需要,帮助他们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成为既有知识又能动手的优秀人才。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训练中,要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在具体的模拟、演示和实验过程中,要突出实用的原则,多放手让他们自己不断地练习实践,从而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中职学校与相关专业的企业达成合作共识,不定时的组织学生到企业去进行实习,让学生讲专业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实际运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4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教学的作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普遍偏低,不注重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较为陈旧和死板,和市场严重的脱节,不能使学生符合市场的需要。所以,必须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结语

结合前文所谈到的,以实际工作需要作为方向来进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这样不但能够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掌握,同时操作能力也会大有提升,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研究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职,项目教学法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 中职学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培养了大量操作技能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中职计算机课程实操性较强, 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提高学习兴趣。目前, 在企业中, 计算机的熟练操作已成为一项最基本技能, 对计算机的操作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社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也更加全面化, 要求既要懂得计算机的理论知识, 又能够熟练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化的工作。

笔者长期从事中职计算机的授课工作, 中职计算机教学属于信息化、全面化的技能型学科, 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自身的条件。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终将步入社会, 参加工作, 接受企业、社会的检验。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人才市场的需要相适应。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突出“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从而更好地完善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结构,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

一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的调整

1. 与时俱进, 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应针对日新月异的就业市场及时调整计算机课程, 然而当今很多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却较为陈旧, 所学课程使用的软件版本更新速度较慢, 跟不上岗位的发展速度, 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企业岗位的技能发展需求, 与市场需求脱节。因此, 我认为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 首先要对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 明确当下企业的岗位需求、技能需求, 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实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与企业共同开发“订单式”课程, 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共同来设置课程, 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 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 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 融入课程之中, 以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这样将会最大限度地避免学无所用, 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局面。同时, 也让学生提前了解未来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要求, 真正实现与岗位对接, 与实际工作接轨。在课程开设上根据岗位特征、学生特征合理安排课程, 以实用性的课程为主。此外, 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 与时俱进, 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

例如, 在中职学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中, 统一都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系统、word、excel、ppt、网络等, 教材简单易懂, 易于学生上机操作、掌握知识点。以excel函数为例, 笔者对部分企业的岗位进行调研, 在各岗位中excel数据表格使用普遍, 常用于处理报表数据。在教材中一般只会涉及sum、average、max、min等常用函数, 在岗位中稍显简单。根据对部分企业的调研, 岗位中对于if、sumif、counta、countif、vlookup以及数据透视表等操作使用偏多, 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源。针对该问题, 可以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 扩宽函数的讲授范围及难度, 模拟企业中的数据量大、精度高的数据源为讲课例题, 让学生模拟企业中的岗位角色, 处理实际工作问题, 真正实现与岗位对接。

2. 因材施教, 积极改进校本教材

教材不仅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目前市面的计算机教材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不能满足中职学校各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由于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及性质, 教材的选择应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 以技能训练为指导思想。笔者认为, 针对中职学校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特点, 要积极改进校本教材。计算机知识及技能发展迅速, 采用校本教材因其目标明确、开发周期短, 能适应学校教学资源现状, 能更灵活地顺应人才培养模式变化, 确保能较好地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

二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方式的调整

以就业为导向, 就是要求学校在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时能结合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 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出发点, 根据岗位需要进行教育模式的构建,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加强学生社会经验的累积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才能真正促进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1. 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安排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工作, 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为了避免学生今后进入工作岗位后不适应工作, 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都是由教师通过网络广播系统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演示并讲解, 演示过后再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 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安排, 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内容进行相关调整,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参与讲解, 在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伴随着实践操作, 学生有任何的疑问都可以立刻运用计算机进行实践。

2. 有效运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 以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 通过教学互动等方式展开的教学活动。项目教学法紧贴实际应用, 给予学生任务, 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习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比如, 在讲到Power Point自定义动画中的四种动画方式, 如果每一种动画方式都采用一个实例的话, 整体效果比较松散。而如果将四种动画方式融合到贴合学生实际的一个项目中, 不仅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而且学生还能够自己找出四种方式的区别。

3. 通过校园展示, 增强学生自信心

通过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 将教学的成果进行校园展示,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课堂的参与度。比如, 学习flash课程后, 由学生根据操作技巧自己创意, 完成主题动画的制作, 再由教师进行筛选, 制作成视频进行校园展示。学习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后, 制作符合节日氛围的贺卡, 选择比较好的作品在校园橱窗内张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对于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4.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提升学习动力

在学期的不同阶段开展各类校内技能竞赛活动, 提升学习动力。比如, 组织开展“汉字录入”“文档排版”“ppt制作”“Flash动漫制作”等活动, 通过竞赛活动, 充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 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 “普通教育有高考, 职业教育有大赛”, 职业技能大赛强化了学生职业技能, 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贴近生产实际和企业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兄弟院校的竞赛交流, 找出差距, 及时弥补,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的专业人才。

三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教师的调整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作为计算机教师, 正如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一样, 也要不断地更新换代, 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才能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要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思想, 从“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 转变为引领学生学习的同行者, 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操作技能, 努力形成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

1. 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培养学生过硬专业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 更应该要以身作则, 强化自己的项目实践能力, 把自己的相关经验传授给学生, 才能适应教学的需求。

2. 深入企业, 熟悉企业人才需求

计算机学科是目前各种专业中, 知识变化最多、更新最快的一个专业。教师具备相当的计算机实际应用操作能力, 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实际应用操作能力的促进者。加强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对接, 了解市场需求、岗位需求, 结合学校自身条件,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篇4: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关键词:中职卫校 计算机教学 内涵 问题 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就业导向功能越来越凸显,促使计算机应用技能日益成为当代中职卫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内涵及当前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参考性建议,以期强化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实现计算机教学同医学应用相结合,进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内涵

一般而言,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主要是指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强化学生应用处理医学信息的能力,实现同医学应用有效结合,进而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拓展学生就职空间,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服务。

二、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可以说是培育中职卫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最重要平台。然而,当前中职卫校的计算机教学尚存在多种问题与挑战,情况不容乐观。

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在当前知识经济形势下,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培养能同医学应用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医学信息应用处理能力为教学目标定位。然而,在现有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失明确,过于注重应试考证,忽视基本能力培养,造成与就业目标相脱节,难以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要求,致使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并未真正达到既定目标,计算机难以成为学生真正的一技之长。这样,学生面对残酷的竞争环境,难以很好地适应技术层面的更高要求。

2.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彰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原则,提高教学效益。然而,在现有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基本操作能力培养,且常常脱离实际,语言晦涩,缺乏可操作性;教学方法往往单调枯燥,“满堂灌”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计算机教师多缺乏必要的操作经验和专业责任心,教学偏呆板老化等等。这样,教学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教学效果不佳,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偏弱。

三、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参考性建议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改革,以便提高教学效益。

1.以就业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市场规律,才能切实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而,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以国家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通过网络了解、实地调查、市场调研等方式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市场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情况,合理地明确教学目标,培养能同医学应用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医学信息应用处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制定与执行专业教学计划,努力做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进而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好地服务。

2.以就业为导向,抓实技能培养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因而,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抓实技能培养。

优化教学内容。要注意提升教学内容设置的社会适度性,强化计算机教学服务职业岗位本位的设计原则,着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软件实际应用能力及职业素质,尤其是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如电子病历、入院记录、出院小结、检验报告单、医药费用明细清单等基本技能,为学生就业并胜任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灵活教学方法。要注意依据教学实际,灵活选用不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技能培养,提倡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以分组竞赛法等,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①任务驱动教学法即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自身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②案例教学法即针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产生的相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总结解决,使学生在过程学习研究中获得认知长进和操作技能提升;③分组竞赛法即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带学。

健全教学评价。要注意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多层次的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倡导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师评、自评、互评、网络教学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包括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意义建构程度,组内协作学习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包括适宜的考试时机,上机与非上机与相结合,适当的非考评价等),以便及时完善教学模式。

开展课外活动。要以医学计算机应用为主,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技巧、建立典型病例诊疗库、远程会诊、医学计算机信息检索及病患隐私的保密等,以便巩固和扩大学生知识与技能。

3.以就业为导向,打造高质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益的关键。因而,在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中,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通过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吸收各种相关知识,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学识水平、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多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并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在医院挂职以更好地掌握市场动态,以便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人格魅力、知识涵养等,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四、结束语

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应以就业导向为目的,通过采用实践教学与专业知识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明确教学目标,抓实技能培养,打造高质教师队伍,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应用处理医学信息能力,实现计算机教学同医学应用相结合,培养市场需求型人才,为学生就业提供有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吴金桁.中职卫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广西教育,2011,(04):20.

[2]郑子伟.中职卫校计算机教学结合医学应用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07):25.

[3]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3-10.

篇5: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政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陈孝茂

[摘要]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现在各个职业学校各个专业都在不断探索与尝试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本文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中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革,以及学生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的变迁加以实践研究,从而探索有利于中职计算机专业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就业导向项目教学考核评价

一、背景

职业中学教育要坚持就业为导向,是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关于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记得教育部部长早在2004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讲话。讲话中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的支持作用、服务功能,对国家是一个巨大的贡献。去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给中等职业教育指明了明确的方向,要实现职业教育真正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课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试在必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劳动者。但是纵观这几年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生源不断的萎缩,而且生源的质量越来越差。为什么会导致很多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读计算机专业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职计算机毕业的学生没有出路,不好就业。据笔者调查某校2008届的一个计算机专业班,毕业生48人,考入高职10人,能基本就业的学生17人,能从事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的4人,可以看出中职计算机毕业生能从事并胜任本行工作的不到10%。,许多计算机专业考试门门优秀的学生不会自己组装电脑,不会安装系统,更不会简单的故障处理;拿到计算机网络中级工的学生不会自己家里的宽带安装与连接,更不会简单的小型局域网的搭建;打字速度相当快、排版水平很高的学生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会换打印机的色带,不会机关公文规定格式的排版。难怪社会上会出现月薪三千难觅一个“技师”!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中碰到的种种问题,我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应该说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践训练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混乱,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计算机专业学科有别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特征是知识的更新非常的快,计算机的教师往往要花很多的 1

时间不断的学习才能胜任学科的教学。所以,在现实中计算机专业教师们往往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钻研远大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钻研,这样必然导致平时的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或者以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为主,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只是教师讲授而学生不接受局面,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听,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听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教学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挫伤。学生学了知识后不知道有什么用,更不知道将来跟工作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如何就业,如何胜任工作岗位,如何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宗旨。

2、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缺陷

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考核评价方法缺陷。除了计算机基础与VB有市里的统考外,其他的专业技能课几乎没有考核评价,比如教计算机网络方向“中小型网络的构建与管理”、“网页制作与设计”该怎么考核;教计算机平面设计方向的“Photoshop”、“CorelDraw”等专业课该怎么考,现实中多数计算机老师在教完了这门课程后期末随便出一个题目考试形式一下。并且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考试、考证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考试方法简单,考试形式单一,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难怪也会出现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走上就业的工作岗位其实什么都不会。这种考核评价机制就不能促进学生的就业,更不利于学生成长和今后可持续发展。

二、实践探索

鉴于以上的背景分析,针对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以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研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好的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好就业、优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笔者在计算机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计算机教学中,“项目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项目教学法实际上就是以行为导向的专业教学法,它是将这门专业学科知识结合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设计成大小不同的多个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成各个项目的同时让学生掌握专业学科的知识。它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项目教学核心追求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完成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项目教学法。

1、开发项目教材。开发项目教材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开发校本项目教学材料。从事一线计算机专业老师都很明白,想找一本真正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很难,如果按现有教材一章节一章节的内容上,学生学习根本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去正确实施项目教学。但是开发校本教材说说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如何使开发的校本项目教学材料适合学生的学习并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教

研组中分备课组来完成不同专业课的开发工作,由教同一课程内容的几个老师讨论分工共同来完成;其次让老师进入社会行业上调查,让项目的内容新并与社会行业的工作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了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就能用上。比如我们在开发平面设计PHTOSHOP、CORELDRAW教学材料时,基本上是结合平阳当地的礼品工艺设计、商标设计、包装封面设计,而不是根据教材中现有材料或上网随便找一个,这样学生学了以后实习就业都能很快上手。第三,在上课实践中仿佛的实践并不断完善修改,尽量做到项目能综合学科的知识,能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2、项目教学中降低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先会技能后掌握理解理论原则。现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基础是越来越差,面对这样的学生讲太多的理论都是空话,学生基本不听或者根本就听不懂。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上课睡大觉、打游戏,也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项目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项目内容要轻理论知识重实践操作的探索。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网络涉及到的知识相当的多而且抽象难理解,教材上基本上按照网络相关基础知识分章节介绍。如果教学按教材从网络的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OSI参考模型七层的作用、IP地址、网络安全来教,中职学生一定学不到什么东西。我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今天从事网络相关工作的实际设置几个大项目如:构建小型网络,将构建小型网络这个大项目分成几个更小的项目包括构建家庭小网络、构建办公局域网络。在学生完成构建小型网络项目时会碰到网络的布线、网络的拓扑结构、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等使用及工作原理。如果你纯理论上给学生讲功能原理,集线器与交换机的区别,什么是广播域什么是冲突域等等,学生根本没法接受理解。我在项目教学中尽量对难理解的理论不做太多的解释,尽量把理论知识的程度降到最底。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学生开始不理解或不完全明白的理论问题随着学生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理解掌握。所以项目教学中先实践探索研究后理论体会升华,对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探索能力、适应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能力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计算机教学中改变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方式,对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用好“课堂”这块阵地的同时,可以走出教室、走出微机室、走出校园,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新颖的考核手段,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发现原来的计算机专业课考核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考核的内容依附教材只考共性的、统一的、陈旧的知识技能,考试方式传统单一;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特征,把学生禁锢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体现与张扬;不能充分突出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脱离了现实工作环境,没能与市场很好地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在项目教学法下考核方法形式多样,不去追求统一的模式,不在一味看中学生的考核结果,更加注重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体验到什么、学习到什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的考试考核方法。

1、“企业岗位测试法”。这种考核测试方法是让学生走出普通考场到企业中去参加考核,是通过某个

具体岗位来测试他是否基本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如:学习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时,在项目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到网络公司去打“义工”,参与现场布线、组网、调试网络等;学习图象处理Photoshop时,让学生去广告公司或一些摄影楼去学习图片、相片处理、色彩搭配等等。学习以后考核在企业里进行,由学校老师教师及实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形成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这样既达到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锻炼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以后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2、“项目成果全程开放测试考核法”。这种测试法我所谓的全程开放是指不要求学生在指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要求,考核要求也没有很具体的规定限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挥,体现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差异。比如在考“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专业课程,我们不是让学生在1个半小时按给定素材考核完成一个网页制作。而是给学生一个网站主题,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材料设计版面完成一个主题网站项目的制作。学生完全可以将考题带出考场,带回家中完成。

另外,在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中笔者注重学生小组合作意识考核,注重学生对项目总结报告考核,对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考核。实践中发现,改变传统考核方法,灵活应用多中考核机制的结合,对培训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是一项长期艰巨任务。我们对计算机专业课教学探索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不仅要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考核评价机制,还要加强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加强校企合作教学,正确实施项目教学。我们要坚定这样的信念: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生机和活力;不断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我们也坚信在平常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探索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崛起,为学生就业提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基于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6.6

[2] 陈嵩、李炳伟,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2008.6

[3] 蓝红莉,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09.9

篇6:面向就业的GIS本科教学探讨

面向就业的GIS本科教学探讨

本文针对目前GIS本科毕业生不能满足招聘单位的业务要求,教学和就业严重脱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改善GIS本科教学工作的具体方法,使学生能同时具备软件开发和GIS思想方式双重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作 者:陈鲁皖 黄潇  作者单位:陈鲁皖(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黄潇(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四川,绵阳,621010)

刊 名: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P208 关键词:GIS   本科教学  

篇7: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1引言

现代的大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比较多,有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容易接收新鲜事务、追求时尚、好奇心较强、在某些方面有特殊的爱好等特点,但也有基础知识不扎实、偏科严重、学习的兴趣不足等缺点。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新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人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栏目的方式,如开心辞典答题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及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

2.1课程实例

多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使用的实例是某个特定的项目中的信息管理的内容,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教师工作量统计系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等。而本门课程要培养企业的信息管理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所以本门课程中的实例是所有企业都会遇到的信息管理流程内容,如财务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等。

2.2作业习题及考试

除课后习题外,本课程为学生留了一道大作业题,总题目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每节课后,都留有一道小题,从企业的组建、运营、信息化建设、采购、销售、财务分析等各环节都有相应的题目。当这道题做完后,学生会对企业内信息管理的总体情况就会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这个大作业题中可以发掘同学在其它方面的潜力,如有些同学在虚拟公司的建立作业中表现出较强的创业能力,有些同学在制订公司规划作业题中表现出很好的企划能力等。这道大作业,使同学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考试分笔试及上机考试两种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空洞的理论知识,尤其避免考核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的偏僻、容易混淆的知识。上机考试,为防止学生利用软盘、移动硬盘或网络拷贝程序互相抄袭,在考题中要求试题中所有的控件名称、变量名称、字段名称、窗体名称和工程名称都要加上“_自己的姓名首写字母”。

2.3实训环节

在教学中突出实训环节,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上机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能力和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为使学生能掌握最新的技术,选用国内知名软件厂商的管理软件产品,如本课程采用的软件为用友软件公司的企业管理软件。主要训练财务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CRM(客户关系管理)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内容。在开发环节中,选用较先进的开发软件,保证所学知识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落伍,如今年的课程设计内容为采用较先进的ASP.NET技术开发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项目。该项目结合教师的研究课题,具有实用性,可直接应用于本校的人力资源管理。

3教学方法创新

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互动式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在这些环节中,教与学要时时互动,所有的同学都可以参与进来,调动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些环节参考了优秀的电视节目,借鉴了电视节目互动的特点,打开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对于有些两节课连上的课程,如果单纯由教师讲解,教师会感到疲乏,学生的兴趣也不容易保持长久,可在讲课中间插入一些新颖的教学环节,增加教学互动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开心辞典问题

参考电视栏目“开心辞典”。

●复习问题:答对加1分,答错扣1分;可向同学求助,但被求助的同学有风险,答错,两人均被扣分,被求助同学可拒绝。

●新问题:答对加1分,答错不扣分,被求助同学如答对,两人均加1分。

●可求助要求降低难度,但求助只能使用一次。

(2)价格竞猜

猜IT产品(软件及硬件)价格。

●找两位同学,一位猜价格,另一位拿价格签,提示前者所报的价格是低了还是高了。

●企业信息管理人员,要负责企业的软硬件采购,需了解一些产品的价格,本课程设此环节,让学生对市场上的软硬件产品的价格有个大致的了解。

(3)讲述IT历史、课程相关故事或小笑话

课前准备好相关资料,主要为IT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本课程相关的故事或小笑话等。课堂找同学朗读资料的内容。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了解IT相关的历史和本课程相关的故事。

(4)猜词全攻略

●参考电视栏目“三星智力快车”。

●找三位同学一起竞猜。先告诉同学要猜的范围,如人物、公司、事件等,再逐一给出竞猜的条件,直至猜出最终答案为止。

(5)情景对话

本环节虚拟实际的场景,找几位同学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对工作中将会遇到的实际场景有个大致的印象。

如在讲过CRM(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后,虚拟一个客户服务中心人员与客户的对话,让学生体会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

4教学环节设计创新

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一门艺术,怎样将平凡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消化所学得知识,需要认真设计教学的环节,让每个环节都能出彩,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工作。

要想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出学生的兴趣点,针对教学内容,紧扣主题,寻找切入点。可以在讲课过程中,将当前讲课的内容与学生要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如讲系统分析前,先介绍系统分析员在软件公司的作用,具体做什么工作,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角色及能拿多少工资等。过去很多学生都有错误的认识,以为软件开发工作最重要的是编程序代码,通过这节课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系统分析的重要性,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意识。

例如在讲述本课程要掌握的知识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本门课程一般在高年级讲授。高年级学生普遍关心就业的问题。当介绍课程内容时,学生会考虑学这门课程对找工作有什么帮助,通过这门课程学到的知识对找工作有什么帮助等。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将本门课程学习的知识放到求职简历中,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5总结

教与学,只有互动才能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学生不喜欢刻板的讲课,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最大潜力,取得最佳的效果。教师只有不断丰富知识,锻炼各种能力,才不会落伍。

参 考 文 献

篇8: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语文课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具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共性, 但由于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对象的不同, 因而决定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又具特殊性即实用性。

一、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更突出语文的应用能力培养, 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尤其是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要体现职教特色, 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要学以致用, 面向就业, 注重实用性, 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就业的需要。这是它和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区别之处。

二、与学生实际应用相适应, 搞好实践性教学

其一, 注重语言表达教学,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中职学生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相对偏差, 考虑毕业后就业、创业的需要, 我们可以在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 训练学生口语表达与口语交际能力, 在具体实施中以礼仪性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的说服口才、与专业对口的行业口才, 以及展示才能的演讲口才为重点, 对学生加强训练, 训练中注重循序渐进, 由简短到成篇, 由照读到脱稿, 由有备到即兴, 由对话到辩论。比如, 在演讲环节中, 每个学生演讲完, 下一个学生先对前面学生的演讲从表情、语言、仪态等方面进行评述。同时一次演讲完毕,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演讲, 指出其优势和不足, 当然首先将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进行肯定, 再对某些不足轻松、诙谐地点评出来, 并辅之以示范。这样, 经过教学和训练, 使中职学生能做到“认真听别人讲话”, “有表达的自信心”, “与别人交谈, 态度自然大方”, 从说清楚完整的句子到基本准确、连贯、得体地讲明白完整的语段和全篇, 为日后适应社会需求打下一定的表达基础。

其二, 要注重应用文教学, 提高文书写作能力。应用文是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 能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素质。加强应用文教学, 是满足学生实际应用需要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社会, 听、说、读、写是每一位能正常生活的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这四种能力都从语文学习与实践中来。因此, 在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当中, 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语文能力和专业技能两方面都能取得“互补”并有所促进是非常重要的。

三、面向就业, 教学要体现专业特色

语文学科不可能与专业课程割裂开来, 语文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通融, 相互促进。中职语文课教学的改革, 不但要考虑到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的需要, 也要考虑学生专业课学习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双重职能———既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又要为学生学习专业服务。中职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往往忽略公共文化课, 因此语文教师就要以专业为突破口, 巧妙地把语文学习同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 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 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从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1. 体现专业特色。

在现行的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 很多篇章涉及专业知识, 以高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 (基础版) 为例, 《洛阳诗韵》、《清明上河图》融入了建筑、美术的内容;《雨中登泰山》、《长城远眺》包含了旅游的知识;《廉颇蔺相如列传》和《邹忌讽齐王纳谏》蕴藏着公关的玄机;《威尼斯商人》有财经算学的思想;冯骥才的《城市的文物与文化》、梁思成的《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更是综合了多种专业的精华。在教学这些课文时, 恰到好处地引入专业知识, 或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去理解课文内容, 将会使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到与专业相关的文章,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2. 语文课要与专业课相结合, 强调实用性。

职业学校的职教特点使得语文教学应注重专业需求, 向专业特色倾斜。如何使语文学科中学习的内容能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 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

以所在学校为例, 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类、机电类、电子商务类、旅游服务类。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之外, 还应注重语文知识的专业性, 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具实效。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事先对所授班级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 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 工作中将会用到什么样的语文能力, 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大一统教学。比如旅游服务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导游、旅店服务等工作, 因而这类专业学生的语文教学应侧重于文字描述能力的培养, 即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老师也应加强学生字词的累积, 在基础教育的前提下, 多进行即兴创作思维的训练, 进行情景口语教学, 培养学生简洁准确和优美的描述能力, 并增大此专业学生的课余阅读量, 多进行文学作品的熏陶和鉴赏, 增强审美感受力等等。对商务专业可教授学生学习写商业信函、公文、实验报告以及学生找工作时的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等, 这些都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必须准备的一些技能等。

篇9: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一、中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教学器材使用率不高

近几年教育行业不断发展,在长时间研究与探索过程中,中职的计算机教育方式逐渐取得较大进步。中职计算机的实践性教学主要前提就是计算机的设备,只是因为各个中职学院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各个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部分中职院校计算机的设备还比较缺乏,不能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实践机会。

2.中职的计算机教育中教学内容比较落后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改革也渐渐落实,从以往计算机的专业教育经验中容易看出,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方式正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但是作为当下计算机的教育主要机构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式,与新时代发展比起来还具有较大的差距,同时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不少中职院校计算机的专业没有合理使用计算机的教学方式,加之没有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且缺乏明确的计算机技术教学目标,以及没有恰当地安排计算机教学的课程,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方式改革与创新方面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计算机的技术无法满足新时代市场的需求,中学生难以真正地把计算机知识贯彻落实。

二、面向市场的需求中职院校计算机的实践教学措施

1.严格检测中职学生实践的能力

中职院校应该实时检测学生实践的能力,这样可以将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程度如实反映出来。由于目前很多领域基本都在应用计算机技术,这就使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育方面的难度,特别是学生在计算机的技术方面实践、应用能力,尤其需要中职院校高度重视。因此,中职院校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过程中,相关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实践应用技能,同时实时地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检查。

例如:传授Excel知识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分配Excel相关知识的任务,让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将自己的任务完成。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强化学生在Excel知识方面掌握的程度,又使学生全方面认识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2.要在计算机理论的基础知识方面进行实践性的教学

由于当前许多中职学生只是掌握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不能真正地进行实践应用,以至于遇到困难也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所以实施计算机技术教育的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要尽可能让中职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之间密切的关系,并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课程进行安排。

例如:教师能够在讲解理论知识以后,再组织训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记忆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计算机技术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专业教师要使学生实时练习计算机的技术,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地对不足之处进行弥补,进而使学生可以充分掌握所学的计算机知识。

3.对计算机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

自从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计算机技术渐渐被大众承认与接收,近些年计算机的运用越发广泛。特别中职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一直备受关注,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在实践教学上也产生了新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中职在计算机课程设置、教学的选择上必须时刻和社会发展需求保持同步,同时教学的内容还要将今后计算机发展情况和特点充分体现出来。此外,中职的计算机教学在开设课程与选择课程都是阻碍计算机教学变革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中职教学过程中彻底放弃和时代发展不符且没有实际依据的相关教材,主要选用一些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的课程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还可以锻炼老师在计算机教学上的能力。

4.重视计算机的实践教学时效性

新时代下,计算机技术发展、更新的速度较快,不管是计算机技术还是计算机的发展经常都是与时代发展相一致。这就导致传统的使用课本进行教学的方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和岗位需求相脱节。为了使中职培养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满足社会需要,就必须向国外或是发达地区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成果,对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进行更新,保证学生所接受与学习的计算机知识都是最先进与最前沿的。

篇10:面向就业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之实践为重点进行阐述,从把握核心思想、营造学习环境、优化分组协作、掌握技术特性这四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为提高中职生计算机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引言

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十分重要,其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也是加强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基于此,中职教师需给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高度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为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机水平作铺垫。本文主要分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之实践,具体如下:

1.掌握核心思想,创新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产物,还是动态发展的实践成果。其包含诸多方法与措施,尽管授课模式在不断转变,但其中的核心思想却一成不变,因此怎样有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优化的问题。在该思想指导下,教师需为学生建构一个能够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推动学生健康发展与成长。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满足实际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对教学活动控制,来实现教学资源科学配置,切实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与能力,推动其日后全面发展[1]。

2.创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从技术层面看,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应用多媒体等新兴技术展开教学工作,但从教育理念的层面看,现代教育技术比较注重现代教学设备应用,创造活跃且轻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此种课堂中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行学生,这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积极作用。比如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应用一些现代化教育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动画或是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之后引导学生探究动画与图片内容,让他们自行分析问题、优化问题,如此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学目标。除了课上知识讲解,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活动,如讲座与班会等,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知识,或是组织学生观看计算机进化史,通过灵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为提高学生学习水平提供有利条件[2]。

3.采用小组合作法,加强学生协同能力

以往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学生个体体验,大多是师生间的互动,但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与发展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师生交流,还需注重学生间分组协作与团队协作。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是为了锻炼学生自行性与独立性,协作是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合作与小组分工能够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在讨论中提升学生能力,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合作中得到充分发挥。在分组协作中,教师需对全局进行适当优化与调控:例如在对消极应对的学生需轮流发言;而对于无法协作的小组,教师需要重新划分;另外小组划分需依据课程要求,优化形式,若是学生的自制力不强,理论课只需要分组不用换位,教师演示,学生练习,以加强学生个人能力为基础,防止互相影响,到实践课在进行真正的分组,让学生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相互协调,一同探讨,在加强技能中,锻炼学生协作能力,提升团队意识,实现一同进步。只有如此分组与协作,才会创造班级团队和个人发展共赢的局面。

4.来讲技术特点,增强教学开放性

计算机主要以培养学生实践力为主,所以开放式教学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需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开放式活动,比如,软件制作比赛,应用李算计程度与所学到的知识创造一些小软件。除此之外,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如课外课题活动,还能够到企业的对应岗位上进行锻炼,在社会实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点,提升自身实践能力,进而加强自身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其更好的在社会中立足奠定坚实基础。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十分重要,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为此,计算机教师需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性能在计算机教学中发挥出最大,进而提升中职学生计算机水平,以期为现代化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丹丹.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J].亚太教育,(20):72.

上一篇:个性签名英文唯美简短下一篇:关于植树节的诗歌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