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024-07-25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精选5篇)

篇1: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017-2018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二)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兴起修谱的一股风潮,下图为“天下第一家”义门陈氏的族谱。这体现了中国人深受下列哪一制度的的影响 A.皇帝制度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3.在西周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4. “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名号的来历

A.上古天神名号

B.上古部落和部落联盟首领称呼 C.先秦王朝统治者称呼

D.我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谓

5.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些文物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6.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下列选项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

A.节度使 B.御史大夫 C.提刑按察使司 D.刺史 7.右图所示的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别出于 A.秦朝和西汉 B.西汉和东汉 C.秦朝和隋唐 D.唐朝和宋朝 8.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均有座,到宋朝就必须站着,到明朝时则须“众官皆跪”,对这一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

A.皇权不断加强 B.相权不断削弱 C.官僚地位不断下降 D.人民更加重视礼仪

9.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0.现在我国“省”这种行政区划制度是由下列哪种制度演变而来的 A.行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

11.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认为皇帝成为“政府的真正领袖”是因为 A.唐朝设政事堂 B.元朝设中书省 C.明朝废除宰相制 D.清朝设军机处

12.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1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人中国,引起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进人,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

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4.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下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下列对此组图片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大清龙旗 ② 五色旗 ③ 五星红旗

A.图①到图②反映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图②具有民族团结的寓意

C.图③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D.①②③的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16.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受西方列强摆布。请问,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场战争之后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7.“壬寅立约后,朝野上下,一切如故,初未因外患而有所变革也”下列材料能够为之佐证的是

A.“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 B.“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其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 C.“调夷之仇国以攻夷,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D.“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 18.《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

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参议院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共进会的

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孙中山战友陆皓东设计的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这说明 A.民主团结意识增强 B.革命阵营达成协议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平等成为共识 20.宋美龄在《不宣而战之战争可以肆无忌惮》中说,“日本方今以种种事实证明,不宣而战之战争,如

何可以毋须遵守束缚正式战争之种种国际公法,因此而尽量利用之。”材料表明日本对中国“战而不宣”是为 了

A.攫取大量侵华权益 B.使其侵略活动免受国际法的约束 C.避免英美出面干涉 D.能够从美国进口大批的战略物资

21.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 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22.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 C.成年男性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雅典的所有男子 23.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注重形式和程序化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C.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24.《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25.“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

A.《十二铜表法》非常严酷野蛮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26.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

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27.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28.1787年,《美利坚台众国宪法》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对民用船颁

发捕押敌船及采取报复行动之特许证;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该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 B.三权分立 C.民族主义 D.共和主义 29.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

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30.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 ③共和制派力量占明显优势

④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两道大题。第31题1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0分,要求分

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

口总数

雅典公

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 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蛊惑青年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材料三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而法国革命是全球性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1)依据上述三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三个材料中有关“民主”含义的本质区别。(9分)

(2)从现代化视角来看,材料三所指美国革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理解“英国革命和美国

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这个观点?(9分)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秦、楚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忽必烈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中共解放战争时期联合东盟西蒙成立地方性的高度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需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和元朝地方制度的相关信息。(8分)

(2)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东盟、西蒙地区推行什么政策?分析这一政策的影响。(4分)

33.(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肇始于1901年的清末官制改革,在人事集权方面,首先是收拢地方督抚之权。清政府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造成督抚坐大、甚至拥兵自重的情况。1906年,清政府借改革官制之机,迫使袁世凯辞去八项兼差,张之洞内调军机大臣,实际是明升暗降。改制中所形成的十一个行政部的首席长官,满、蒙贵族占七人,且均是要害部门,汉人之势大绌。清政府还通过机构改革,把一些重要事权收归中央,通过新设的商部等加强中央政府的指挥权威。商部不仅在中央试图攫夺他部的职权,而且还要攫夺地方督抚的事权。巡警部成立并改设民政部后,在各地兴巡警,事权属巡警部,督抚居次要位置。度支部成立后,各省财政事件随时报部,各省官银号随时由部稽核。另外清政府制定一系列成文章程,如《内阁官制初议草案》、《钦定宪法大纲》、《内阁官制》、《内阁办事暂行章程》、《资政院官制章程》等等来达此目的。1911年裁撤军机处,成立了由庆亲王奕勖担任总理大臣的内阁。

——摘编自鞠方安《中国近代中央官制改革研究》 根据材料,指出清末官制改革的目的和主要内容。(10分)

篇2: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小明在网络上发帖求助:“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诸多不平等条约,菜鸟我头晕!哪位大虾可以帮帮小弟?”你是大虾吗?那么下列正确的一项是()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 B.甲午中日战争 ——《辛丑条约》 C.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

2.“赔款尚有时,割地永不还。”列强割占领土对近代中国造成了最为严重的影响,其中割占我国领土面积多达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沙俄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19世纪70年代,在当地人民大力支持下,左宗棠收复了()A.西藏 B.甘肃 C.新疆

D.云南

4.下图是一幅名为《马关条约·不容谈判》的漫画。漫画中代表清政府谈判的官员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奕

5.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 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 C.巨额赔款给人民增加了沉重负担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根据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空白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1

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了下面三幅图片,由此确定的最恰当的研究主题是()

A.向西方学习的中国 B.20世纪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C.孙中山与国民革命运动 D.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

9.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批判专制迷信,直捣旧道德,洗刷国民落后意识;宣传民主科学,倡导新文学,开启社会进步潮流。”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0.漫画为我们学习历史提供了生动形象的素材,以下四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组是()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1.“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 B.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D.共同抗日,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

12.下列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如果要找到这条探索道路的起点,你会选择的图片是()

13.“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此对联高度赞扬了张学良的卓越功勋和爱国风范。与“青史长留兵谏事”有关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4.“„„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15.下列四幅图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其中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16.以下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7.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些事件直接相关()①《马关条约》签订 ②中华民国建立③抗日战争胜利 ④渡江战役胜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解放战争期间

19.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D.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20.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技术成就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派派遣留学生,培养了詹天佑等爱国科学家 B.维新派改革科举制度,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

C.1917年,历时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退出历史舞台D.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制碱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6分,共50分)21.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人物的名称。

(1)虎门销烟,反抗侵略——(2)视死如归,血战黄海——(3)救亡图存,变法牺牲——(4)百团大战,彰显精神——(5)舍本逐末,实业救国——

22.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八年级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1)图一场景发生在 ①(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 ②。(2分)4

(2)图二场景发生在 ③ 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 ④ 建立 ⑤(国家名称)。(3分)

(3)图三场景发生在 ⑥ 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

⑦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⑧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3分)(4)图四场景发生在 ⑨(战役名称)以后,⑩(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2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康有为、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们先后以“自立”和“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此外,他们还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在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了。

材料二 “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三十年(注:1894-1924年)。甲午战争把中国打痛了,打醒了。民族矛盾压倒了阶级矛盾,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是一个改革和探索的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英雄时代。”

——节选自电视剧《走向共和》

(1)史料诊所:材料一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在错误的词句下划横线并改正。(6分)(2)材料二中提到的“甲午战争把中国打痛了”,指的是什么?(2分)5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三十年”中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民族警醒奋起,各族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史实有哪些。(4分)(4)“今天,面临完成统一大业的中国人多么需要这种精神”,这种“精神”的含义是什么?(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近年来,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交流的日益频繁,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展和加深,两岸关系朝着良好局面发展。互联网上曾流传着一首诗《娘,大哥他回来了》。该诗以兄弟之间的亲情恩怨关系来比喻历史上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等史实。下面几段即摘选自该诗。„„想当初„„/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

九一八的枪声/激起了你我兄弟的男儿血性/你手持汉阳造血染台儿庄/我手握大刀片喋血平型关/在战壕中你我分享着一口干粮/在青纱帐里你我一同擦拭刀枪/„„/你我相互鼓励/打回老家去/让侵略者血债血偿/„„

政治上的歧见使你我渐行渐远/政见的不同使你我兵戎相见/腥风血雨的战场上/杀红了双眼的你我几近疯狂/„„

大哥他回来了/消息犹如闪电一般/传遍大江南北/传遍了家乡的村村寨寨/人们期待着/期待着你我共同匡扶社稷/人们期待着/期待着你我的/第三次握手/再铸辉煌!!请回答:

(1)诗中说到“期待着你我的/第三次握手/再铸辉煌”,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共两党的前两次“握手”分别指什么。(4分)

(2)两兄弟一同“踏上北伐的战场”,当时北伐的直接打击目标有哪几个军阀?(3分)(3)“九一八的枪声”后什么事件促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2分)(4)列举为了“打回老家去/让侵略者血债血偿”而牺牲的民族英雄。(2分)(5)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呈现出怎样的特征?(3分)(6)在探讨上述问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和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D 6.A 7.A 8.D 9.D 10.A 11.C 12.C 13.B 14.C 15.C 16.B 17.C 18.C 19.D 20.C 21.答案:(1)林则徐(2)邓世昌(3)谭嗣同(4)彭德怀(5)张謇 22.答案:(1)①鸦片战争

(3)⑥1945 ⑦30万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③1911 ④孙中山 ⑤中华民国

⑩南京解放

⑧抗日战争(4)⑨渡江战役

23.答案:(1)康有为改为曾国藩;自立改为自强;京师大学堂改为京师同文馆。(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4)不懈改革,不懈追求、探索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24.答案:(1)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领导国民大革命。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7

战线,领导抗日战争。(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佟麟阁、赵登禹等。

(5)特征:合作—分裂—合作—分裂。

篇3: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1. 若集合A={-1,0},B={0,1},C={1,2},则(A∩B)∪C=.

2. 函数f(x)=+lg(x+2)的定义域为.

3. 与向量a=(3,4)同向的单位向量为.

4. sin210°= .

5. 在△ABC中,已知向量=a,=b,M为边BC的中点,则= .

6. 函数y=sin2x-cosx+1的最小值为 .

7. 将函数y=sin2x的图像按向量a=,1平移,得到的图像对应的函数为y= .

8. 已知向量a和b的夹角为60°,且|a|=2,|b|=3,则(2a-b)•a=

.

9. 求值:=.

10. 若ABCD为正方形,E是边CD的中点,且=a,=b,则=.

11. 方程xlgx=1的根的个数为.

12. 如图,函数y=Asin(ωx+φ)(A>0,ω>0<φ<π)的图像经过点-,0,,0,且该函数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13. 求值:=

.

14. 对于a,b∈R,定义max{a,b}=a,a≥b,b,a

.

二、 解答题

15. 设向量a=(1,2),b=(-3,2).

(1) k为何值时,向量ka+b与a-3b垂直?

(2) k为何值时,向量ka+b与a-3b平行?

16. 已知cos(α+β)=,sinβ=,α,β为锐角,求sinα的值.

17. 已知函数f(x)=2x-1,g(x)=2x+1+2.

(1) 解方程=;

(2) 函数y=g(x)的图像可以由函数y=f(x)的图像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得到?

(3) 判断函数y=的奇偶性.

18. 已知函数f(x)=2cos2x+2sinxcosx-1(x∈R).

(1) 写出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2) 若函数f(x)的图像关于直线x=x0对称,且0

19. 已知向量=(λcosα,λsinα)(λ≠0),=(-sinβ,cosβ),其中O为坐标原点.

(1) 若β=α-,求向量与的夹角;

(2) 若||≥2||对任意实数α,β都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20. 如果x0满足方程f(x)=x,则称x0为函数f(x)的一个不动点.设集合A={x| f (x)=x},集合B=

{x|f[f(x)]=x}.为探求集合A和B的关系,王风和张月做了如下研究:

王风:我设f(x)=2x+3,求出集合A和B,我由此发现了它们的一种关系;

张月:我设f(x)=x2-2,求出集合A和B,我由此也发现了它们的一种关系.

(1) 请写出王风研究集合A和B的关系的过程;

(2) 请写出张月研究集合A和B的关系的过程;

(3) 请你总结归纳王风和张月的研究结果(不要求证明),并运用你发现的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若当f(x)=x2+bx+c(b,c∈R)时,A={-2,1},求此时的B.

1. {0,1,2}. 2. (-2,1].

3. ,. 4. -.

5. (a+b). 6. 0.

7. sin2x-+1. 8. 5.

9. . 10. b-a.

11. 1. 12. y=2sin+.

13. -. 14. -.

15. ka+b=(k-3,2k+2),a-3b=(10,-4).

(1) 因为ka+b⊥a-3b,所以(ka+b)•(a-3b)=0,所以10(k-3)+4(2k+2)=0,得k=.

(2) 因为ka+b∥a-3b,所以

-4(k-3)=10(2k+2),得k=-.

16. 由α,β为锐角,则0<α+β<π,知sin(α+β)>0,cosβ>0,

所以sin(α+β)==,cosβ==.

所以sinα=sin(α+β)cosβ-cos(α+β)sinβ=.

17. (1) x=log25;

(2) y=f(x)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上平移3个单位,得y=g(x)图像.

(3) 令h(x)==.

因为h(-x)====-h(x),所以y=为奇函数.

18. (1) 易得f(x)=cos2x+sin2x=2sin2x+.

所以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由2kπ-≤2x+≤2kπ+(k∈Z),得f(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kπ-,kπ+(k∈Z).

(2) 因为f(x)的图像关于直线x=x0对称,所以2x0+=kπ+,所以x0=+(k∈Z).

又0

19. (1) 设与的夹角为θ,则cosθ===.

当λ>0时,cosθ=,θ=;

当λ<0时,cosθ=-,θ=.

另法提示 =cos+β,sin+β=cos+α,

sin+α,它可由绕点O逆时针旋转而得到,然后分λ>0和λ<0进行讨论.

(2) ||≥2||对任意的α,β恒成立,即(λcosα+sinβ)2+(λsinα

-cosβ)2≥4对任意的α,β恒成立,

即λ2+1+2λsin(β-α)≥4对任意的α,β恒成立,故λ> 0,λ2-2λ+1≥4或λ< 0,λ2+2λ+1≥4,解得λ≥3或λ≤-3.

另法提示 由λ2+1+2λsin(β-α)≥4对任意的α,β恒成立,可得λ2+1-2|λ|≥4,解得|λ|≥3或|λ|

≤-1.

20. (1) 由f(x)=x,得2x+3=x,则x=-3,A={-3}.

由f[f(x)]=x,得2(2x+3)+3=x,则x=-3,B={-3}.

所以A=B.

(2) 由f(x)=x,得x2-2=x,則x1=2,x2=-1,A={2,-1}.

由f[f(x)]=x,得x4-4x2-x+2=0,即(x-2)(x+1)(x2+x-1)=0,则x1=2,x2=-1,x3,4=,B=2,-1,.

所以AB.

(3) 一般地,有AB.

由题意,x2+bx+c=x的解为-2,1,

得-2+1=1-b,-2×1=c,则b=2,c=-2,

故f(x)=x2+2x-2.

由f[f(x)]=x,得f(x2+2x-2)=x,得(x2+2x-2)2+2(x2+2x-2)-2-x=0.

由结论AB,知-2,1均为f[f(x)]-x=0的解,则f[f(x)]-x中必有因式x2+x-2.

篇4: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出现”家天下”的局面是在

A.夏禹时代

B.夏启时代

C.周武工时代

D.周公旦时代

2.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据此推断,假如是在西周期,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兼单,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家天下

C.君权御授

D.至高无上

4.贵族政治下,贵族御有自己的封地,世代享有特权,实行世袭制的传承方式。官僚政治下,官由中央任命,没有封地,衣食,官位不能世袭,于“流官”。中国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确定于

A.分封制的实行

B.宗法制的实行

C.郡县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 5.某朝皇帝下诏,要求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并由皇帝亲自考试,内容有四项:“朕之不德,史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这是指 A.秦朝时期军功爵位制度

B.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6.唐高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外进行大规模屯用,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行→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7.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B.体现了宋统治者的虚伤 C.突出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 D.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8.从秦汉到明清,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趋势是逐渐加强,下列措施与之无关的是

A.汉朝中外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D.请朝议政王大会议

9.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士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上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如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增加了叛乱因素

10.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

A.是一场屈辱战争 B.是一场反到战争

C.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D.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11.丘蓬甲的诗《往事》:“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这首诗写于哪件事发生后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太平天回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2.下列条约内容中哪一项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的工具 A.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至山海关铁路沿线地区

C.清政府严惩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严禁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伴 13.美国《时代》载:“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4.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日本侵略者多行不义必自毙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C.中国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日本侵略势力付出了沉重代价

15.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6.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北伐西征

D.天京陷落 17.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联系其目的思考,这一改变的缺陷是 A.仿效法国,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B.时间仓促,缺乏舆论上的准备 C.脱离群众,无法获得广泛支持 D.因人设法,损害了宪法的权成

18.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扶清灭洋

B.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共和

D.建立社会主义 19.1922年6月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深切地认识到不能”单独依靠兵力”,而且要依革党的力量,而当时的国民觉党员构成“非常复杂”,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国民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组织纪律无一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孙中山痛感有彻底改造的必要。对此他的革命实践主要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定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20.1928年中共六大指出:“秋收武装起义在许多地方扩大了党在农民群众之中的影响,将土地革命的口号渗入了广泛的农民群众的意识之中;后来维续发展的农民斗争,以全于许多苏维埃区域之创立,大致亦由于秋收武装起义的影响。但是,秋收武装起义的政策之机械地应用,亦就发生有些地方的玩养武装起义和军事冒险的行动。”这表明中共六人 A.否定了城市暴动是革命的主要模式 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肯定秋收起义和土地革命口号的意义 D.指出秋收义导致军事冒险主义盛行

21.1937年8月1日,张闻天、毛泽东致电周恩来等,指出:“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面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因此不能在战役战术上受束缚。只有如此才能发挥红的特长,给日相当打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出游击战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B.坚持发动群众避免与日军交战 C.不与国民党车队配合作战 D.概括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2.1954年第一届全图人民代表大会得开,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委部长安排了约40%的非中共人士和少数民族人士。后来李维汉指出:“中央对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对民主人士的安排原则、比例,以及对国家领导人员的安排,总的说来是成功的,体现了党与非党人士的团结合作。”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 B.政治协商制度继续实行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得到落实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形成

23.建国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以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我国尚未认识到“人大”的重要性 B.“文革”小组代行其职能

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 D.民主法制造到严重破坏

24.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陶前看》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此国家 A.颁布了《共同纲领》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结束了“文革”

D.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法》

2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开展对话„„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是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这说明“九二共识”的实质是 A.回答了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性问题 B.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C.两岸开展对话的前提坚持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是国家统一的唯一选择

26.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 A.“一边倒”政策 B.“另起炉灶” C.多边外交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7.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中美两艘大船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各自转个180度大弯来之不易。这启发了国际政治中意识形态体系的更新,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此后中美逐渐打破坚冰,建立彼此尊重的关系。中美关系改善的后果不包括

A.调整了中美苏大三角的关系,导致中苏关系恶化 B.实际上结束了我国以意识形态决定对外政策的做法 C.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苏联、东欧剧变对中国的影响 D.为中国以后的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8.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确立的上海五国机制,于2001年发展为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A.有利于亚太经济的健康发展

B.体现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专注于成员国之间科技文化的合作 D.展示了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29.克里斯提尼建构的新部落制度不同于以往以地域作界线的行政区划,每个新部落都包含城邦的不同地区,相互散落且并不联系。因为他知道雅典的贵族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若城邦以地域作分区或部落的话必定会使各个贵族派别拥地自重。这说明克里斯提尼改革 A.消灭了氏族贵族

B.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C.关照雅典的贵族利益

D.使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

30.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遣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31.伯利克里说:“我们既关心个人事务,又关心国家大事:即便那些为生活而奔忙的人,也不乏足够的参政能力。因为唯独雅典人才认为,不参与国事乃平之辈,而不止是懒汉。”这表明雅典民主政治

A.是全体雅典居民的民主

B.戴励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活动 C.存在着派别之争

D.存在着各种资格要求

32.关于雅典民主制度,柏拉图曾指出:“„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指公民)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到最后像你所知道的,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柏拉图这段话的意思是 A.民主制必须是完全自由的 B.民主泛滥造成社会混乱 C.民主制度维护了公民权利 D.雅典社会彻底实现了民主

33.《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 A.罗马法律残暴野蛮 B.保护了贵族的利益 C.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D.平民的利益遭到践踏

34.《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 C.法律是治国重要手段之一 D.法律可以消除各种社会矛盾

35.“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同格言,典型地说明了英国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国王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B.议会和首相之间权利制约 C.三权分立 D.分权制衡 36.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逐渐削弱。到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王权大大衰落。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实际上都是通过议会和内阁去行使,王权只是象征性的。君主必须根据议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 A.结束了英国封建专制制度 B.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C.是英国历史传统的延续 D.导致了英国政局动荡

37.从美国第一届国会开始,逐步形成了两个派别。而经分化改组,到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从下图可以看出美国两党制的实质是

A.及时调整对策以适应民众需求 B.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C.不断选出人才,推动政治清明 D.互相制约监督,确保政局稳定

38.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不包括 A.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间分权制衡 C.国会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

D.自由党和保守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分权制衡

39.“

一、国会议员和联邦总统分别按不同的选举办法产生。

二、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也无权要求总统辞职,总统不对国会负责。

三、联邦法官一旦受任,如无失职行为将任职终生。

四、每个政府部门的成员都不能兼任其它部门的职务。”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确立了三权分立

B.确保了相互制衡 C.限制了总统权力

D.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40.英国和法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欧洲,且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但二者在政治制度和政治运行方面有许多区别。有关两国的区别正确的是 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 B.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法国总统有权解散参议院 C.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法国总理只对总统负责

D.英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法国议会既是立法又是权力机关

41.20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议上讲到:“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撒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以下内容不能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A.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B.美国建立联邦政府

C.法兰西历经艰难曲折建立共和国 D.德意志的分裂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4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不仅是参照了英国的立宪制度,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得益于美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得益于美国是指 A.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 B.采取了邦联制的形式 C.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43.1871年德意志建立起来的民主政治有其自身特点,下图揭示了其民主制度的特征是

A.德国的民主进程任重而道远 B.德国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C.德皇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D.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

44.“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提出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A.《资本论》 B.《共产党宣言》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D.《四月提纲》

45.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 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 C.它是工人阶级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

D.法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还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的程度 46.斯大林说:“十月命是世界上第一个打破了东方被压迫国族劳动群众数百年来的沉睡并把他们卷入反对世界帝国主义斗争的革命。在波斯、中国和印度效法俄国的苏维埃成立工农苏维埃的事实,十分有力地说明这一点。”这主要是指十月革命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B.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C.建立了公平和公正的社会制度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47.1917年11月8日,苏维埃俄国发布《和平法令》,揭盛和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掠夺目的,要求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向英法德三国工人阶级呼吁,“帮助我们把和平事业以及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对《和平法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苏俄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B.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C.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D.要求英法德工人阶级参加苏俄红军

48.针对美国的政策,斯大林采取了相应对策:巩固推尔塔体制成果,加固东欧阵地;在理论上明确“两个阵营和两个平行市场”概念;立足于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这必然要与另一个同样因经济和社会性质而要在国外率行全球护张和进攻战略的美国发生全面对抗和冲突,从前不可避免地使自己进入冷战。”下列对冷战的影响理解错误的是 A.导致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运动失败 B.造成了德州、朝鲜的长期分裂 C.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歲争的爆发 D.导致国际局势的一次次紧张

49.1962年,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 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 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 C.主张欧洲独立自主 D.企图称霸欧洲大陆

50.2016年,93岁的美固前国务卿、中美建交的开拓者基辛格指出:“问题何在?在于我们将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归根结底,所有国家最后都要参与世界秩序的构建。”20世纪末,在向“新秩序”转换的过程中 A.地区冲突消失 B.“冷战”思维终结 C.多极格局诞生

D.国际力量对比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51题12分,52题13分,共计25分)5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候王以外,刘邦又分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城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乳《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周的封建”的含义及以后发展所导致的危害。汉初实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6分)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区划有哪些创新?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6分)

32.(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英国责任内阁大李记(部分)1714年

乔治一世即位。

1718年

因语言障碍,乔治一世不再出席内阁会议。

1721年

乔治一世任命首席对政大臣、议会多党辉格党领袖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首相。

1742年

因受下院多次反对,沃波尔被迫辞职,这成为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的标志。1782年

英国在北美失败,首相诺斯率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发展。1783年

乔治三世任命小皮特为首相并组阁。

1784年

面对议会的反对,小皮特别出心裁地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并最终在大选中获胜。这表明英国责任内阁制继续发展。

材料二

人们把他(年盛顿)弥留之际交给华盛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叔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传

材料三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N·佩弗写道:“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容。(5分)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美国的政体形式如何?(3分)

篇5: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高二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不在指定区域答题的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列关于一战前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人类科技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 B.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的需求 C. 为世界规模的战争创造了条件 D. 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

2.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约有900万人战死,2 000万人受伤,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 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这从本质上表明()A. 战争就是人类的灾难 B. 战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C. 战争使人类渴望和平D. 战争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3.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与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 改革的内容不同 B. 改革的方式不同 C. 改革的发动者不同 D. 改革的结果不同

4.克里米亚战争是在1853年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而在欧洲爆发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 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来源:学科网] B. 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 C. 英法为了扩张势力而挑起的

D. 奥斯曼帝国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

5.《慕尼黑协定》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共同点是()①纵容了法西斯侵略 ②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③使德国发动战争时避免两线作战 ④签约各国划分了势力范围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6.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日本幕府统治在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是()

A. 明治政府的维新 B. 倒幕运动的胜利 C. “大政奉还” D. 戊辰战争的胜利

7.杜鲁门说:“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发表上述言论主要是因为()

A. 二战后美国的强大 B. 西欧的衰落

C. 苏联军事力量的上升 D.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8.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其中正确的表述是()A. 西欧交战国的经济受到重创,但依然没有丧失原有地位 B. 英国受到削弱,经济上与美国平起平坐

C.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D. 由于宗主国的战争需要,加紧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经济雪上加霜

9.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在二战中却结成盟国,其根本原因是()A. 英法绥靖政策的破产 B. 国际联盟的大力推动 C. 战略上相互配合的需要 D. 面临法西斯的全球扩张

10.中世纪欧洲的基本政治状况是()

①封建割据严重 ②封建王权衰弱 ③天主教会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④世俗王权与教会神权处于绝对对立状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1941年6月22日,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我们要给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这表明()A. 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 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 英苏面临着共同敌人 D. 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12.After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这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公正发展的国际组织是()A. 欧洲联盟 B. 联合国 C. 国际联盟 D. 世贸组织

13.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重要目的是()A. 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 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 D. 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14.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有了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A. 人民大众 B. 上流社会 C. 骑士阶层 D. 知识阶层

15.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A. 废除井田制 B. 建立户籍制 C. 推行县制 D. 统一度量衡

16.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 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 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 17.下列战场中最先转入反攻的是()A. 苏德战场 B. 太平洋战场 C. 北非战场 D. 中国战场

18.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但该决议却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主要是因为()A. 决议的最初提议者是英国 B. 决议是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的 C. 阿拉伯人要让出大片领土给犹太人 D. 建立联合国家更有利于地区稳定

19.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目的是()A. 为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C. 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D. 发展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20.梭伦曾作诗说:我进退维谷,犹如孤狼在一群猎狗之中。这是因为()A. 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B. 雅典僭主政治的建立 C. 财产等级制的缺陷

D. 贵族政治和氏族制度的残余

21.据说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怎么打?爱因斯坦苦笑着说:“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我不知道,但我很清楚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打法——用石块和木棒!”这说明()A. 爱因斯坦不明确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打法 B. 美苏的战略核力量足以把地球毁灭 C. 美苏争霸的主要形式是冷战 D. 美苏间核战争一定发生

22.下列有关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苏纶纱厂是其代表

B. 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 C. 仍然无力与外国资本和商品竞争

D. 列强资本输出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本 23.《国语》载:“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这反映了()A. 西周时期祭祀活动盛大 B. 春秋时牛耕技术应用 C. 战国时铁器广泛使用 D. 战国时期农业发展

24.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所产生的影响有()①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②削弱了宗室地主的势力 ③形成了新的经济基础 ④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在印巴分治方案中,英国殖民者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惟一原则,这样 的结果是()A. 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 极易导致宗教对立与排斥 C. 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D. 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26.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两国在下列哪些问题上的利益冲突()①处罚和削弱战败国德国 ②控制国际联盟 ③争夺中国和太平洋地区 ④海军军备竞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7.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政策,对亚洲地区实行“热战”政策。被视为美国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的是()A. 中国 B. 苏联 C. 日本 D. 越南

28.北宋皇权的空前强化所产生的影响包括()①皇权得到巩固 ②军队战斗力加强 ③政府工作效率提高 ④政府财政负担过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9.自2011年6月21日,叙利亚局势动荡以来,美国总统和国务卿及欧盟多国相继对叙利亚提出谴责或警告。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卡梅伦会晤,明确表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必须下台。西方大国频频插手中东事务的主要原因是()A. 民族矛盾的复杂性 B. 联合国的决议 C. 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 D. 对石油资源的争夺

30.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 苏联实力最强 B. 罗斯福野心最大

C. 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 三国争霸意图显现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1.0分,共55分)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共军向汉城进军时几乎没有遇到抵抗。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他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

材料二 1950年6月24日,内战真的爆发了,当时,北朝鲜军队为了“解放”南朝鲜,突然越过了三八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50年6月,拥有苏联装备的朝鲜军队入侵韩国,进展迅速。拥有美式武器的韩国显然也曾计划进犯北方。

——[美]罗兹·墨菲著《亚洲史》

材料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以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样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们在什么问题上有相似(同)的记录?

(2)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上述材料的观点有何不同?你能列举可能造成这种不同的若干原因吗?

(3)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你会如何对待上述材料?作为一名高中学生,你还会通过哪些方法或途径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32.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2)题。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其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韩非子·内储说上》(1)“轻罪重罚”在当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评价这一主张?

(2)在商鞅变法中,为了管理基层民众而建立的严密的户籍制度,并制订了严酷法律来维护,这一法律是()

A.“世卿世禄制” B.二十等爵制 C.军功制 D.连坐法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事件对大战进程有何影响?

(2)材料二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有何内在联系?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一位文职官员表达了如下这一观点:“这就像乘坐三等火车一样;最初这里有足够的座位,但是,当更多的旅客拥进来后,这里就没有位子给他们坐了。……必然的逻辑要求人们既要站稳脚跟,又要将双肘伸向任何可能出现的空间

材料二 日本人废除了旧时的封建征兵制,创造了以欧洲最新模式为基础的现代化军队。……明治领导人预见到,这些新军队需要现代化经济为它们提供军需品。因此,他们通过发放津贴、购买原

料或成立政府公司来确保所需工业的建立。……政府领导人不仅注意支持轻工业如纺织工业,而且注意支持重工业如采矿业、钢铁工业和造船业,因为后者是提供军需品所必不可少的。这些企业建成后,政府通常以极低的价格将它们出售给各种享有特权的私人行业。少数富贵人家,即通常所称的财阀,正是以这种方式扼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以上材料选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分析明治维新后新领导人热衷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实现经济近代化的主要途径,并分析其后果。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806年,英国联合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再次侵入埃及,企图颠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穆罕默德·阿里率领埃及人民顽强抵抗,最终迫使英军撤离埃及。英军撤离后,埃及社会仍处于内忧外患中:马木路克仍盘踞在上埃及(埃及南部农业区),并拥有大部分包税领地;埃及还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同时,19世纪初的埃及由于连年的战争,经济十分落后,军事力量也非常弱小,这种情况远不能适应抵御外来入侵的需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19世纪初马木路克在埃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在什么情况下改革的。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取决于人的主观因素,不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属性,故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一战前科技成果用于军事的背景,C、D两项是一战前科技成果用于军事的影响。2.【答案】A 【解析】大量人员的死、伤、残疾是沉重的灾难,这些都是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3.【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不同之处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革的结果不同。其中春秋时期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而战国时期的改革则改变了社会性质。各诸侯国逐渐向封建社会过渡。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战争是由于俄国的军事行动侵犯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才引起英法参加克里米亚战争。5.【答案】C 【解析】《慕尼黑协定》的签订是英法两国绥靖政策的顶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体现了苏联避战自保,二者都纵容了法西斯侵略。《慕尼黑协定》的受害国并未出席会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定了苏德双方的势力范围,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③④仅适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排除③④,故选C。6.【答案】C 【解析】注意是“形式上结束”,大政奉还后,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了,但仍掌握实权。7.【答案】A 【解析】杜鲁门的言论体现了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美国的野心是建立在强大实力基础之上的。8.【答案】C 【解析】英国等西欧国家由于战争的影响,在一战后丧失经济霸主地位,不能与美国平起平坐,而是成为美国的债务国,故A、B两项错误;一战使宗主国忙于战争,暂缓了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侵略,从而使其经济有所发展。9.【答案】D 【解析】决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美苏两国二战前因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尖锐,但法西斯的进攻使它们有了共同的强敌,因而迫使美苏走向联合。

10.【答案】B

【解析】天主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实行封建神权统治,用神学为封建制度辩护,宣扬封建王权来自于上帝,为封建王权套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因此,世俗王权和宗教神权基本上处于相辅相成的地位,二者共同维护封建统治。但封建王权为了消灭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又反对教会的肆意掠夺和对封建割据势力的支持,力图加强对教会的控制,双方的矛盾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并非处于绝对对立状态。11.【答案】C

【解析】1941年处于世界大战期间,英、俄都面临着法西斯德国的侵略,当时世界形势的最主要矛盾决定着他们的共同利益,即共同反对法西斯德国,故选C。二战爆发前和爆发之初,英国实行

绥靖政策,期望祸水东引,故否定A;英国和苏联是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两个国家,如果说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明显太绝对;丘吉尔表示要给俄国一切可能的援助,也不能就此定论丘吉尔变成苏联利益的维护人。12.【答案】B

【解析】英文材料的意思是二战后联合国的建立。题目所指的这个国际组织,一要符合英文原文的含义(“After World War II”和“the United Nations”),二要符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社会

公正发展”的要求,而完全符合以上两个前提的国际组织只有联合国组织,故选择B。13.【答案】B

【解析】王安石变法中实行保甲法的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当时对封建统治秩序造成很大冲击的是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从保丁维持地方治安、同保之人互相监督等保甲法的具体内容来看,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人民的控制。14.【答案】A

【解析】由所学可知,文艺复兴主要在上层知识分子之间开展,而宗教改革则将人文主义扩展到基层群众,故选A。15.【答案】C

【解析】封建官僚制度主要是指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官吏垂直管理的制度,始于商鞅变法中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的规定,故选C。16.【答案】B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是腐朽的封建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的战败结局。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太平洋战场转折的标志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转折的标志是1942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苏德战场转折的标志是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国战场的反攻是从1943年开始的。18.【答案】C 【解析】根据联合国的决议,占人口总数不到1/3的犹太人将占有56%的土地,这就意味着阿拉伯人要让出大片土地给犹太人,这导致了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19.【答案】B 【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2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于梭伦改革没有彻底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所以才感到进退维谷。21.【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言外之意是如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美苏两国拥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和人类文明毁灭。2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建立在不平等条约基础上的列强资本输出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3.【答案】B 【解析】材料的含义是牛原来作为宗庙祭祀的牺牲,现在成为种田的主要帮手,结合图片信息可知B项正确。24.【答案】B 【解析】商鞅变法推行“军功爵制”,使军功地主升官受爵的机会增多,也成为统治阶级的重要支柱。在地主等级中,军功地主排在了第一位,而宗室地主则排在了第二位,同时该政策也刺激了军民立战功的心理,增强了秦军战斗力。军功爵制是从政治、上层建筑角度的改革,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新兴经济基础发展后的应对措施。所以③的说法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不正确。答案为B。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印巴分治中的宗教信仰原则,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宗教原则作为划分的依据,在一个宗教比较复杂的地区是危险的,这样容易导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对抗和斗争,这也是英国殖

民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招。

26.【答案】B

【解析】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主要体现在对中国的争夺和海军军备竞赛上。而①②主要是在巴黎和会上冲突的内容。在巴黎和会上日本没有资格争夺国联的控制权。27.【答案】A

【解析】美国认为二战后亚洲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受中国和苏联扶植的影响,因此美国在亚洲的重点是中国,对中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2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考查北宋皇权加强的措施及影响。①皇权得到巩固是它的直接影响,是正确的;加强皇权时,首先集中军权,为集中军权,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以达到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将无常兵、兵无常将的目的,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出现积弱局面,所以②军队战斗力加强的说法错误;由于当时通过设置官员来分化相权和地方权力,导致政府机构臃肿,政府财政负担加重,效率低下,所以③政府工作效率提高的说法错误;④政府财政负担过重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D。2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大国插手中东地区事务主要是为了控制这一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的复杂局面有利于大国实现这一目的,故选D。

30.【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苏、美、英三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虽在反法西斯的基础上结成了同盟,但都有自己的战后野心。通过对话,依照次序答,下一个国家都在力图掌握一个国家,获得最大的霸权,故答案选择D项,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合。31.【答案】(1)朝鲜战争;在战争初期,北方军队越过三八线南下。

(2)材料一认为可能是苏联人策划了这次进攻;材料二认为是北朝鲜要“解放”南朝鲜;材料三没有直接说明起因,但暗示这是内战;材料四认为是北朝鲜反抗南朝鲜的侵略。原因:事件本身复杂——因此难以说清,导致众说纷纭;作者立场不同——因此视角不同,导致分析不同;受意识形态制约——因此先入为主,导致不尊重事实(列出两条即可)。

(3)会尽量客观而认真地研读上述各方材料,而不是只看其中的一两个材料就下结论;会将上述材料放入原著之中,力求理解作者的真正含意;会将上述材料及著作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考察作者写作时的具体条件、环境与思想情感(按层次即可)。方法或途径:借助图书馆或网络查阅更多资料,进行比较;与老师和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可能的话,寻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战争爆发时的具体情况;通过信件(邮件)向有关专家请教(列出三条即可)。

【解析】第(1)问综合四则材料来回答,从对事件的原因与结果的描述来看应指的是北朝鲜军队的南下。第(2)问注意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差异可从作者的立场或认识水平的差异、国家利益的维护等角度来回答。第(3)问注意对史料的鉴别与合理使用,并坚持孤证不立、史论结合等基本的史学方法。

32.【答案】(1)利用严刑重法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树立了变法的权威。但是商鞅变

法制订的刑法非常严苛,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极易引起人民不满,也给守旧势力以反对变法以借口。(2)D 【解析】第(1)问主要对“轻罪重罚”进行评价,注意从两个方面进行判断;第(2)问为维护户籍制度而制订的是连坐法。这在当时是比较严酷的法律代表。33.【答案】(1)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日本在东南亚扩张,加剧了与英、美的矛盾。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

(3)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第(1)、(2)问关键是结合德军入侵苏联和珍珠港事件的原因及影响作答。第(3)问紧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原因作答。

34.【答案】(1)提高国际地位和竞争能力,为对外侵略扩张作准备。(2)明治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在政府帮助下迅速形成了大垄断财阀。在近代化过程中,日本垄断财阀与政权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1)问考查日本领导人增强民族力量的主要目的。(2)问考查明治维新的经济、军事措施。

35.【答案】(1)18世纪末,马木路克掌握了包税权,实际统治了埃及,并为了争权夺利,互相攻伐。拿破仑占领埃及后,马木路克受到打击,法国退出埃及后,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2)①内忧外患:内有马木路克反动的割据势力,外有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②埃及经济、军事落后,难以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③为富国强兵,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维护民族独立。

上一篇:培养学生良好自信习惯的点滴感受下一篇:王崧舟只有一个地球--听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