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2024-07-09

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共8篇)

篇1: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

德育工作是构筑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础工作,一直以来,德育都被臵于学校教育的首要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涵盖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对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的形成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就很难做到有的放矢,为了提高德育的效果,笔者就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矫正作一个简要的探析。

一、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权威性的影响。

(1)行为不良,举止不雅。有些学生家长在孩子面前不知检点,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耳濡目染,渐渐地接纳并习惯于这些不良品性和行为,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教育不当,引导不够。一是对子女过分宽严失度,或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不懂得对子女进行道德伦理的教育;二是忽视对子女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任由子女不良个性随意张扬,养成了专横跋扈的不良习气;三是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四是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各弹各的曲,各唱各的调,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五是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不和,结构缺失。有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家庭婚姻破裂,有的父母长期“内战”,孩子失去家庭温暖,得不到父爱、母爱,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有的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个别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放松或忽视德育。一是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把德育工作喊得响,但是忽视了经常性的德育教育和实践,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了严重“错位”;二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力,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德育工作目标和实施办法,如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是这个目标,但如何让这个德育目标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分层级去实施,在个别学校还不很明确,致使热爱祖国的教育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个人修养不到位,不能为人师表。一是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冷漠歧视,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二是一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雅,追名逐利,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3)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教育思想不成熟,缺乏处理问题的艺术,在处理学生不良行为或不良心理表现的时候,拿不出适当的处理办法,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学生群体关系中,缺乏积极的人生信念和理想,只讲享受不思进取,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集体和社会,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观念淡漠,社会责任不强。在生活方面,攀比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一些腐朽文化的沉渣,仍然腐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影像、书刊时有出现,不健康网络,不规范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毒害很大。二是坏人教唆,特别是个别中专、职高的女同学,离家在外求学,缺乏管教,在坏人教唆下,放弃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做人的尊严,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优裕的生活环境使很多中小学生失去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防范与矫治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父母相敬相爱,长幼相处有序,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高雅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筑起与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社会、学校开办家长培训学校,共同研讨青少年教育问题。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学气氛,少一点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学生。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教育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面向少先队员、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

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少先队员、“团员群体”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一些家长等,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小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坚持对学生进行耐挫折能力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思品课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社会环境。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不法分子,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场所,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3)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

总之,在校学习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上下左右齐抓共管,共同控制、预防、挽救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或违法犯罪行为的强大合力,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篇2: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良庆中学莫少增

一、青少年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原因

1.家庭的影响

(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言传身教差。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坑蒙拐骗偷,违法乱纪,吃喝嫖赌抽,行为放纵,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个别家长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不分是非曲直,偏袒护短,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训,轻则训斥辱骂,重则棍棒相加,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心理隔阂加深,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孩子无所适从,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要物给物,要钱给钱,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有些家庭婚姻破裂,孩子失去家庭温暖,沐浴不到父爱、母爱;有的家庭父母长期“内战”,特别是一些家庭由于第三者插足,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造成孩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一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一些学校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放松或忽视德育。有些学校视升学率为学校的生命线,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将德育工作队伍“刀枪入库”。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上出现的这种严重“错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2)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唯我至上,不关心尊重学生,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对学习差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挖苦讽刺,冷漠歧视,甚至体罚或“鞭策”,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行为不轨,追求名利,奇装异服,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

(3)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在价值观上,诱发价值取向功利化。由于市场经济遵循的是价值规律,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就是为了盈利,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很容易导

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同学关系中,就会诱发缺乏理想,只讲实惠不思进取奉献,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挺而走险。

在道德观念上,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政策逐步配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威力逐步加强,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资本主义反动势力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冲击,都严重地腐蚀着青少年。社会上对学生毒害最大的一是散布色情、盗窃、抢劫、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等屡禁不止。二是坏人教唆,不少青少年在坏人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和平建设环境使当代中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生活的磨难,心理十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差,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

二、学校、社会、家庭要相与配合,综合矫正青少年的不良品德行为

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尽最大努力优化社会环境,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1)舆论导向应多一点正面教育,少一点反面“教材”。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就能对中学生耳濡目染,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给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提供模仿的反面“活教材”,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会起到不良的诱导作用。

(2)国家应加强执法力度,依法治理文化环境。要严厉打击一些不法分子和教唆犯,取缔一些具有反面诱惑力的影视片、录像片、淫秽书刊等,关闭具有赌博、色情性质的“卡厅”、游戏厅和录像厅,为中学生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3)提高文化市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各类文化作品流入市场要严格把关。

2.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有鲜明的针对性,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高于现实。立足于现实,就是从现实出发,承认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如果否认这些客观存在,德育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显得苍白无力。承认现实,并不是说现实都是对的,而是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青少年。

(2)要切实加强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尤其需要强调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出发点就在于发展生产力,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达到这个目标,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这样才能使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纳入正确的轨道。这就要求青少年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德育工作渠道要多样化,要分层次实施德育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常规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品德;面向广大团员和积极分子,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历史规律,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让“团员群体”带动全体中学生,共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组织要求入党的中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思想上、行动上争取入党。抓住这部分积极向上的力量去从正面带动影响其他同学;实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校外辅导员制,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一 些社会上的英模人物、解放军官兵、公安干警、街道办事处人员和本校离退休教师,以及教子有方的一些家长等,来给学生做有教育意义的报告,促进德育工作。

(4)抓好起始教育和系列主题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从严要求,从严管理,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同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教育活动,使之系列化、科学化、整体化、长期化、制度化,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活动之中,能有效地帮助中学生克服各种不良品德行为。

(5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要帮助中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为将来进入社会迎接激烈的挑战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

3.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

(1)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随着父母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一方面拓展了和子女交流的层次,使子女从观望到服气到模仿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用各种高雅的兴趣爱好引导子女的成长发育。

(2)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建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邪代沟”。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3或采取家长例会制度,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溃实行教育联系卡,形成统一的教育网络,通过密切配合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同时,家庭要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勤奋学习气氛,少一点推诿懒惰习性;多一点关心理解,少一点泄愤、责难;多一些正当兴趣爱好,少一点不良的言行举止。

篇3: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不良品德,体罚

中学阶段常会出现一些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对这些学生的教育, 常常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所谓不良品德行为, 是指经常发生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的行为。虽然它和违法犯罪不是一回事, 但今天的不良品德行为往往会导致明天的违法犯罪。有许多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就是从品德不良开始的。因此, 做好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转化工作是当前中学教师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通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 对中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生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

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中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原因, 有内外两个因素。外部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因素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 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因此, 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

(1) 父母行为不良, 举止不雅, 言传身教差。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 行为粗鲁, 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 坑蒙拐骗偷, 违法乱纪, 吃喝嫖赌抽, 行为放纵, 个别家长行贿受贿, 贪污腐化;有的购买、观看、阅读黄色录像书刊, 对子女无疑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2) 教育方法不当, 正确引导不够。有些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 不分是非曲直, 偏袒护短, 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一些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 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 轻则训斥辱骂, 重则棍棒相加, 体罚折磨, 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心理隔阂加深, 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有的父母、祖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统一, 当着孩子面唱对台戏, 孩子无所适从, 矛盾重重;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相依, 要啥给啥, 久而久之形成了不体谅尊敬父母的懒、馋、娇、散、狂等不良恶习。

(3) 家庭结构缺损。家庭关系不和, 父母离异或再婚, 父母早逝或其中一方早逝, 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甚大。有的学生因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结交了社会上有劣迹的人员, 继而发生不良品德行为。

2. 学校的影响

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 也是产生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欠妥。重智, 轻德;重教学, 轻德育。没有把德育工作真正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时, 缺少有力措施, 使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产生在校内有了土壤。 (2) 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妥。个别教师不重视师德修养, 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唯我至尊, 不关心尊重学生, 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 对学困生或有错误的学生, 挖苦讽刺, 冷漠歧视, 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有些教师出言不逊, 行为不轨, 追求名利, 奇装异服, 给一些品行不良的学生起了“示范”作用。 (3) 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 方法简单, 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 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 社会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 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

(1) 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在价值观上, 商品经济其目的就是为了盈利, 所获利润的高低成为评价市场行为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 因此很容易导致拜金主义的产生。扩大到同学关系中, 就会诱发缺乏理想, 只讲实惠不求进取, 甚至有的学生为贪图享受铤而走险。

在道德观念上, 导致集体主义精神减弱, 社会责任感淡漠:在生活方面, 引发贪图享乐、追求高消费。

(2) 社会上一些地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 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 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对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另外一些色情、盗窃、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时有出现, 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电子游戏厅、台球室等屡禁不止。不少青少年在坏人教唆下形成恶习并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

(3) 和平的年代没有使现代中学生经历艰辛的磨炼, 心理十分脆弱, 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较差, 甚至心理错位和行为反常。这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从内在的因素看。 (1) 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剧变期, 成人感与独立意识的产生, 使他们不想事事依赖他人, 而要求独立地进行各种活动。然而, 他们心理的发育并未成熟。不分是非, 盲目模仿, 对青少年的心灵造成多大的伤害。 (2) 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虽然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 思维方法往往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把冒险当勇敢, 把轻率当果断, 把无聊当有趣。有的中学生由于道德认识的浅薄, 导致分辨能力差, 形成了不良品德行为。 (3) 道德结构的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在品德不良的中学生中, 情感不稳定, 表现得忽冷忽热, 大起大落;容易急躁、激动, 好感情用事, 不善于用意志去控制感情。从而也影响了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教育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对策

根据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提出以下教育意见。

1. 建议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优化社会环境, 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1) 舆论导向多点正面教育。正面教育的形式多了、灵活真实了, 就能对中学生耳濡目染, 促使其从心中升起对时代英雄的敬仰之情、自豪之感, 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荣辱观等。反之就会有不良的诱导作用。

(2) 加强执法力度, 依法治理文化环境。严厉打击一些不法分子和教唆犯, 取缔具有反面诱惑力的影视片、录像片、淫秽书刊等, 关闭具有赌博、色情性质的“卡厅”、游戏厅和录像厅, 为中学生提供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

2. 学校德育工作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 进行分层次的教育。

(1) 学校的德育既要立足于现实, 又要高于现实。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广大中学生。

(2) 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改革开放就要发展生产力, 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 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要达到这个目标, 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更要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地位, 这样才能使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纳入正确的轨道。这就要求青少年学生树立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3) 提高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首先来自于对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理解, 这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片面到全面, 由表面到本质的思维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看问题容易产生片面性、表面性的特点, 反复深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 抓好起始教育。起始教育对中学生来讲至关重要, 在学生入学之初施教, 从严要求, 从严管理, 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品质。

3.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 父母相敬相爱, 尊老爱幼, 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 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习惯。

(1) 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 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给子女树立榜样。

(2) 家庭和睦、民主是子女健康成长, 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父母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 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 对子女好的方面要予以激励, 不良方面要及时引导矫正。

篇4: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形成原因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对中小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的教育往往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原因是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学生如果任其发展,很容易在不良的诱因下走上歧途,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虽然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学生人数不多,但其活动的能量很大,不做好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工作既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又会给班级、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不安的影响,因此了解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形成原因对于做好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矫正工作尤为重要。

一、不良品德及行为的涵义

所谓不良品德是指中小学生那些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吻合,甚至相违背的品德行为。尽管品德不良学生只是极少数,但教师仍有责任帮助他们克服品德缺陷,健康地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所谓不良行為也就是“问题行为”,是指举止行为有偏差的行为,之所以用问题行为这种说法,原因有三:一是不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尊重学生人格的表现;三是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中小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产生问题行为。其中有的属于智育方面,如学习困难导致烦恼情绪滋长,发生厌学的行为;有的属于生理方面,如生理成熟过程中青春期情绪波动,异性交往行为等;有的属于思想道德方面,如道德自控能力薄弱而引起的破坏性行为。问题行为并不限于那些品德有缺陷的学生,还有其它学生,包括“优等生”也会产生问题行为,因此问题行为是个更为广泛的概念,问题行为的矫正也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二、不良品德及行为的归因分析

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都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影响作用。家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社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自发的影响作用;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具有自觉影响和主导作用。因此中小学生不良品德及行为产生与这三者是分不开的。

(一)、社会原因

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国际间交往日趋增多,在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同时,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颓废的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侵袭着一些意志薄弱的人和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年学生,剥削阶级的残余势力利用广播、书籍、报刊、录音、录像等各种渠道毒害青年学生,再则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这些都对中小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和腐蚀作用,如:攀比心理、拉帮结伙称“老大”,大肆挥霍父母血汗钱等等。

(二)、学校原因

现如今,中小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思想不端正,德育工作比较薄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情况,没有认识到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特别有一些教师,没有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冷嘲热讽就是体罚,不尊重、不理解、不信任学生,造成对立面。还有的教师热教书冷育人,视成绩好、听话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对于暂时调皮、不能给学校和老师“争光”者冷落一旁,这从心里上挫伤了部分学生上进的积极性。为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1月18日发出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表明我国在21世纪不仅要成为经济上、科技上强国,而且要成为道德上的强国、精神文明的强国。这个责任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三)、家庭原因

家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如有些下岗的父母经常满腹牢骚,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未来没有进取精神。这对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分辩是非能力的学生来说,影响是极坏的。有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对孩子提出一些超越孩子思想水平、智力水平、心理能力的过高要求,产生了身体压垮了、厌学、不敢讲真话、报喜不报忧的后果。甚至达到离家出走的后果。现在离婚率比上一世纪要多得很,这样家庭的孩子如果处理不好,会产生厌恶家庭、憎恨父母、失学、离家出走、浪迹社会等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还有像一些专制家庭、违法家庭、放任自流家庭其影响都是恶劣的,因此家庭对学生品德和行为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只有了解并掌握学生不良品德和行为形成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不良品德及行为的矫正。

参考书目:张济正《学校管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罗正华《教育学》…………中央广播点射大学出版社

篇5:不良贷款形成原因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占比高,始终困扰着农村信用社,并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和扭亏为盈的最大障碍。如何有效化解不良贷款,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农村信用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试作如下浅析。

一、成因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因此,要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贷款风险。

本人认为,其原因主要为借款人的原因、信用社内部管理原因、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信用社内部管理原因:

一是贷款风险识别、预测和筛选机制不健全。如对贷款的调查评估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多是基于对借款人投资项目前景的预测,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两高一剩”项目,如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的抵押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对异地贷款、多头贷款,假冒名贷款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因信贷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以致疏于催收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清收,而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如在贷前调查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业务量大,只配备有1-2个信贷员,往往要负责十多个村,2000多笔业务,调查、发放、管理和清收一个都不能少,致使应接不暇,难以实现按操作规程执行等。

三是信贷人员素质的制约。信贷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贷款的质量,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不十分健全、贷款运作不规范、约束执行不力的情况下。信贷人员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金融理论、企业财务管理、法律制度等业务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诚实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心。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以主观感觉和经验代替制度。对于即将产生风险的贷款,不能拿出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和处置办法来,只是将希望寄托于借款人能扭转局面或轻信借款人的还款承诺,白白浪费和错过了清收不良贷款的有利时机。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因存在责任追究错位、权利与义务、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等情况,致使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四是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利益与风险并存,一些农村信用社盲目地追求高效益,一味地支持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这种贷款配置本身就孕育着高风险。一旦政策或外部环境有变,往往造成贷款形成不良或损失。

(二)、借款人方面的原因:

一是借款人欺诈。借款人主要通过向信用社提供部分虚假信息以改善本企业(人)的资信状况,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其特征有:

(1)借款人向信用社提供的信息部分虚假;

(2)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其资信状况,期望获得信用社的充分信任;

(3)获得的贷款主要用于真实的生产环节。如果经营按计划进行,借款人也不愿意拖欠贷款而在信用社留下不良记录,即使出现其他情况时,借款人虽然无力归还贷款,但通常愿意与信用社合作。

更为严重的是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主要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其主要特征有:

(1)为了获得贷款,借款人不惜一切手段(包括违法手段);

(2)借款人对其从事的行业并不真正关心,甚至借款人根本没有正当主业,或者从事的行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贷款;

(3)借款人获取贷款并不用于主要业务,而是以转移、投资、奢侈消费等方式,鲸吞贷款。这类欺诈行为主要以骗取信用社贷款为最终目的,且通常利用、拉拢或腐蚀信贷人员,因这种恶意欺诈希望而造成的不良贷款风险极大,收回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借款企业(人)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健全机制和发展能力,形成高负债、低效益、软约束、超分配的局面,致使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给信用社贷款造成损失,形成不良贷款。

三是借款人通过企业改制,将信用社的贷款“一改了之”。企业通过兼并、收购以及企业改制,有的企业盘活了资产、扭亏为盈,重新获得生机。与此同时,部分经营正常的企业,也借兼并、破产、重组、改制之机“逃债”、“废债”、“悬空”信用社债权。大量的信贷资产在企业改制中打了水飘,成了企业改制的牺牲品。

四是借款人遭受不可抗拒因素影响,致使贷款形成不良贷款。由于我国农业的基础较薄弱,农业耕作的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低,大多数地方存在靠天吃饭这种情形,这增加了涉农贷款收回的不确定性和贷款的风险性。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农作物减产,农业欠收,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影响贷款的归还。

(三)、其它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策因素。由于宏观经济政策缺乏连续性,经济波动的频率高、幅度大,使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压力相当大,在宏观紧缩、经济调整时期,往往形成大量贷款沉淀。

二是行政干预因素。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政绩贷款、救济贷款、保稳定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据了解,各地政府及部门在农村信用社都不同程度存在借贷业务,部分政府借款虽已逾期多年,却不能落实债务,按期收回。

二、化解对策

1、实行贷款清收责任制,落实岗位清收。做到把清收指标落实到人,与工作业绩和经济利益挂钩,按月考核。

2、委托清收。动用各种社会关系,对非金融系统人员清收的贷款实行打包委托清收。

3、落实清收担保、抵押贷款。对有担保的不良贷款,要做好担保单位的工作,由其予以偿还。对抵押贷款要通过法律程序予以执行。

4、专项清收。对那些问题严重,欠款时间较长,收回难度大的大额不良贷款,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清收。

5、通过“拍卖”方式,盘活清收。通过拍卖公司,采取公平竞争,公开拍卖。

6、行使抵销权。若农村信用社与借款人之间互负有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农村信用社可根据《合同法》第99条的规定,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抵销时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附期限。

7、行使代为权清收。当借款人无力履行债务,同时借款人享有的债权却怠于行使,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1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为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8、行使撤销权清收。如发生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等情况,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到期债权不能实现的,农村信用社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以上行为。撤销权自农村信用社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9、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作用,借助行政力量清收。农村信用社要经常主动协调地方党政的关系,取得党政部门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10、适量注入信贷资金,“放水养鱼”盘活清收。对一些暂无还款能力,但信誉较好的客户,在考虑其还款计划的基础上,适量投入一些贷款,帮助其培植还款源,经营重新走上正轨,尽早归还贷款本息。

11、积极参与企业改制,跟踪落实陈欠旧贷。信用社要加强与有结欠贷款企业的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改制信息,及早介入企业改制,变更、落实债权债务关系。

篇6:中学生不良生活习惯形成的原因

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除了老师不可掌控的先天因素(遗传)和家庭成因外。主要有三点:

(一)模仿

习惯源自模仿。调查发现,一般学生容易出现的不良习惯,绝大部分是受其它同学和少部分老师的影响。如只要一个队伍里有一个学生做操不认真,慢慢的旁边的同学就会蔓延。老师经常在学校穿拖鞋。老师经常打第二次铃声才到教室门口。老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吸烟,喝酒是不良习惯。可自己下课后在学生面前老是叼着根烟,经常把喝醉的丑态暴露在广大学生面前等等。

读书时期学生的模仿力极强,老师和同学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学生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不良习惯的养成。

一位老师在谈到学生的不良习惯时,检讨说:“他上课的时候学生老是要等打了第二次铃声后才进教室,打了预备铃后有的同学匆匆的去上厕所、洗手、喝水。他说,不良习惯养成是有原因的,弄清原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学生的情况不能说与我无关,他习惯了打了第二次铃声到教室门口,到了教室就上课,学生知道我这个时候到,充分利用预备铃声到第二次铃声这5分钟时间,来做课间10分钟要做的事情。老师打第二次铃声才到教室,导致学生也养成了打第二次铃声进教室的不良习惯。

(二)重复

习惯是行为不断重复制造出来,并根据自然法则养成的。一个动作,一种行为重复N次就会成为习惯。

有个优秀的班主任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学生,因为这个学生老是打了预备铃后还喜欢在走廊上逗留一下才进教室。

学生不服气:“您就为这一点小事而谴责我?!”

“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小事了”班主任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重复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形成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为人老师者应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尽可能地避免重复造成的不良习惯,抓好“第一次”,哪怕是坐不端正这样的小毛病,在初起的时候也要及时发现并设法制止。

(三)纵容

还记得临刑前咬掉妈妈乳头的那个盗窃犯的故事吗?他之所以成为江洋大盗并最终被判处极刑,与小时侯母亲对他的纵容是有直接关系的。试想,当他第一次偷人家东西的时候,母亲及时予以制止而不是采取赞许和鼓励的态度,他也许会有另一种人生。

很多学生的不良习惯,都是在老师的纵容下形成的。当学生第一次做了错事,老师一定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予以制止,否则一旦形成恶习,改起来就难了。

有时侯,老师对学生偶发的不良行为,采取不闻不问的沉默态度,这也是不对的。须知沉默也是一种纵容,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它会使学生觉得这样做没什么不可以,于是放手去做,终成恶习,贻害终生。

后天环境和后天教育是可以人为控制的。老师了解了不良习惯的学校成因,从改正自身不良习惯做起,给学生做好的榜样,并努力在学校教育中加以预防,就能极大限度地降低或避免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

远离不良习惯,养成终生受用的好习惯,学校教育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也就比较容易走向成功。这不正是我们做老师的都希望看到的事实吗?

篇7: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

受多种因素,我社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尽管我社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清收不良贷款措施,也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一些“ 玩疾”不良贷款仍然得不到解决,前清后增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清收难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目前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遗留问题而形成。

二、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清偿能力较低:有部分贷款是因为贷款金额完全超过了借款的人偿债能力,导致贷款到期不能全部归还。在贷款调查阶段就应该考虑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贷后更应该做好贷后检查,一旦发生风险,及时做好风险化解。

三、没有真正按贷款用途所需的周转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农村客户资金周转意识较为薄弱,如果不能正确的确定贷款期限,当客户本来有钱的时候贷款未到期,于是将资金又投入到另外的用途中去,贷款到期客户又不能立即将所投资金收回,导致贷款逾期。

四、贷款用途集中,工程款拖欠严重,导致工程类贷款不良较多:近几年,我社工程类贷款较多,由于工程款拖欠,资金不能及时收回导致贷款逾期。工程类贷款特别要注意所承包工程工程款结算渠道和结算期限等。

五、当地信用环境导致:许多客户抱着贷款到期办理转贷的思想,贷款到期前不能筹集资金还贷,导致贷款形成不良。从现在开始从根源上遏制客户的这种思想。为客户讲解还完再贷与转贷的利于弊,让

客户从贷款发放开始就思想重视到期还款的重要性。不少贷户存在着观望、攀比的不良心理,原本很讲诚信的客户看到一些恶意逃债、赖账户一直“逍遥法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心理产生了“扭曲”而不愿主动归还贷款的思想。我曾在贷款核查中遇见这样的情况,有客户开玩笑说:“XXX欠你们信用社的钱多少多少,你们也没把他们怎样,也没什么办法吧?”听到这些话,我心中阵阵酸楚,是我们的清收力度不够?还是我们的发放措施不正确,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思考思考了。

清收措施:多年来形成的信用风气的影响,这种不良风气就像“瘟疫”一样在社会上“传播”,形成不少贷户恶意逃债、赖账。所以我们要在遏制这种风气的前提下进行“前追后堵”的催收措施。

前堵:彻底追查以前形成的不良贷款,让那些恶意逃债、赖账户在社会上无处存身。

1、集中清收:近年来,我们一线信贷人员尽管非常尽职,他们磨破嘴皮还是效果不佳。之所以效果不佳部分是因为清收阵势不够强大,我们可以采取集中人员清收的办法,利用宣传车,制造强大的清收声势,让那些赖账、逃债户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主动归还贷款。

2、依法清收:依法清收仍然是我社最有效的清收措施,虽然近年来法院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已经逾期时间较长的贷款仍不能仅仅解决,但希望能通过我们的与法院的沟通,加强执行力,对那些恶意逃债、赖账户“杀一儆百”。我们更要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搞好依法清收的工作。

3、张榜清收:对于那些赖账户,我们在其居住地张榜的方式,揭露他们不守信用的丑陋,制造他们的心理压力,以促使他们归还贷款。逐步在社会上形成讲信用光荣,赖账可耻的风气。

篇8: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工读生是指因情绪或行为方面的问题, 无法在普通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或者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 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学生[1]。他们无法在普通学校完成学业, 但大多数仍然在原学校保留学籍, 只是暂时接受工读学校的封闭式的管理与教学[2]。而这些封闭式的工读学校通常会聘请退伍的军人来担当教官, 管理模式以军事化的管理为主同时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心理辅导工作者进行心理辅导的工作通常包括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和心理课为主要的形式。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与随机取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重庆某工读生训练营学生16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在13岁到18岁之间, 其中男生10人女生6人, 入营时间为1个月至10个月之间。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 数据收集采用深度访谈法完成。质的研究是研究者以自己作为研究工具, 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接触, 在自然的条件下“试着进入研究对象自身的概念世界, 了解人们如何建构和解释他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3]。这种方法主要以归纳和分析为主, 通过对研究过程中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挖掘从而得出一定的研究结果。

3. 结果分析

工读生的不良行为主要包括逃学、厌学、打架、吸毒、偷窃等等, 而造成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3.1 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对工读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长的教养方式等方面。据调查, 工读学校的学生90%家庭结构存在问题, 分别为离异再婚型、单亲型、分居型、无双亲型和养子女型家庭[4]。在接受访谈的16名学生中有4位学生的家庭为单亲型, 1位学生的家庭为离异再婚型。还有1位学生为留守儿童,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很少回家, 自己平时和爷爷奶奶居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通常都无法得到充分的来自父母的关爱, 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发展, 同时还会导致孩子出现过度的警觉性和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易出现攻击性的报复行为[5]。此外不当的教养方式也是导致工读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在被调查的16位学生中都有提到家长中的一位甚至是两位脾气暴躁, 动则对自己训斥打骂;总是在亲戚朋友面前贬低自己;有的则是对孩子过度宠爱、放任不管, 这样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任性、自私自利等不良心理, 同时也拉大了孩子与家庭的距离, 在这16位工读生中就有13位学生认为在家庭之外、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反而比在家里感到轻松和尊重。

3.2 学校环境因素

现在的学校大多数偏重对文化知识的教授而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品德和心理的教育, 并且老师也往往对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 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则歧视、讥讽, 甚至出现体罚、打骂学生的现象。工读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在被调查的16位学生中有6位学生都留过级, 其中2位学生还留了两级。他们在学校时往往得不到老师正面积极的关爱和帮助, 甚至有老师还会对他们说就是因为你们的存在把班级的平均成绩给拉下了。其中有一位学生在留过一级后想好好学习, 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绩也取得了提高, 但老师却没有给予其正面的强化, 反而说你本来就留过一级了, 考这个分数你觉得很高吗?面对老师这样的态度, 本来对学习就没有太大兴趣的他从此不再去努力地学习, 成绩也一落千丈。这样的学校环境势必将会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容易使学生自暴自弃, 破罐子破摔, 甚至拉帮结派, 寻衅滋事, 从而对学校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而这些都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6]。

3.3 自身因素

工读生的年龄层次通常都正处于青春期, 而在这一时期, 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生理上, 他们身体的各方面正在迅速发展并逐渐达到成熟水平, 但心理的发展速度却要远远慢于他们在生理上的发展, 因而导致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而这种不平衡又引起了在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高傲与自卑、勇敢与怯懦等心理矛盾[7], 当他们出现这样的矛盾心理时, 家长和老师如果未能及时给予他们帮助, 则容易导致他们的行为产生偏差。加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发育还不成熟, 情绪并不稳定, 逆反心理强, 自尊心强, 分辨是非能力较差, 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比较弱, 这些特点很容易引发矛盾, 使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感到无所适从[8]。

作为工读生这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往往还容易将父母、教师、同伴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和态度内化为对自己的认知, 从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而这些如果没有能够及时地得到正确的引导, 他们就会走上歧途, 甚至违法犯罪。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 他们在校时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老师和家长也多给他们一些比较消极的评价, 甚至有些学生的家长还会当着亲戚朋友的面, 给予他们消极的评价, 如“哎, 我们家的XXX读书就是不行, 成绩差, 以后不知道能干什么”。这样的消极评价不但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伤害, 而且强化了孩子对自己的负面看法, 使得孩子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 影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3.4 同伴交往因素

同伴影响是导致工读生形成不良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工读生的同伴选择对象通常会是那些在他们看来讲义气、守信誉、谈得来的朋友, 但是这些朋友又常常也都是不爱读书, 多数自身也有很多不良行为, 工读生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同化而习得诸多问题行为。通过访谈发现, 工读生和这些朋友在一起是谈论的主要内容通常都是关于电脑游戏、娱乐新闻、打架等等, 他们最多的联系方式是通过QQ或者是手机。此外, 调查发现, 工读生的同伴交往对象较少, 通常只和几个人关系比较好, 而同其他的同学则关系比较冷漠, 这也与曹加平的研究结果相一致[9]。调查发现, 很多工读生都是通过自己的同伴而结实认识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在接受访谈的16名工读生中就有一位是由于自己的同伴而结识了一个在社会上贩毒的成年人, 并最终和这位成年人一起走上了吸毒贩毒的道路, 还因此进入了劳教所。同伴影响究其根本原因仍然是家庭关爱的缺失, 使得工读生们比较孤单, 渴望心灵上的慰藉。但在学校, 老师和一些成绩好的同学不能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给他们以慰藉, 最后只能选择那些和自己同类型的同伴在一起, 从他们那里获得他们自己认定的心灵慰藉, 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视, 但却也正因此使自己形成了很多不良行为。

4. 讨论

本研究表明, 工读生不良行为的产生主要与其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和同伴交往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让工读生没有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使得工读生失去了对待学习的兴趣;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工读生自身的矛盾心理状态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 让他们没能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不良的同伴交往让他们学会了诸多不良行为习惯。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并不是单向引发的关系, 而是互相影响并最终导致工读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对于工读生的教育工作也应从以上几个方面一起着手, 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5. 思考与建议

独生子女是社会普遍现象, 对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在大的教育环境暂未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 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特别是像工读生这样的一群特殊的孩子, 也必将是全社会将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工读生的教育和心理关爱,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家长应当以关怀、包容和温暖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关爱与尊重, 促使其形成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等积极品质。同时也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融洽的家庭氛围, 对于孩子来说, 他们对父母的要求中, 放在首位的并不是经济、物质条件, 相反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家庭的精神生活。

其次, 教师应当要热情关怀和理解学生。工读生因为学习成绩差或经常犯错, 常常会受到同学或老师的歧视、冷遇, 从而导致他们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教师需要用深厚的感情和真挚的爱去唤醒他们的心灵, 与他们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同时教师要带着赞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并及时地给予赞赏和表扬, 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去帮助他们在学习成绩上有所提高而不是去嘲讽挖苦他们。

最后, 学校应当尽可能地配备专业的心理老师, 完善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设。用专业的方法帮助这些工读生, 纠正他们存在的不良行为, 调试不良的心态, 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同时也应该对所有的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 向这些一线的教师普及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 使得这些一线教师也能够具备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教师能够在教授知识的同时, 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摘要:为了探讨工读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为工读生的教育提供参考。采用深入访谈法对重庆市某工读生训练营的16名学生进行个体化深入访谈。发现工读生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与其家庭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同伴交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工读生,不良行为,深度访谈

参考文献

[1]江琴娣, 杨福义.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 (3) :622-625.

[2]孙玉环, 刘本荣.广东省工读学校学生自我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2010, (9) :33-37.

[3]李娜, 张福娟.行为偏差生同伴交往状况的质的研究.教学与管理, 2012, (3) :20.

[4]高珊珊.工读学校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 19 (1) :127-128.

[5]张福娟.工读生不良人格和行为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对策.心理科学, 2002, 25 (4) :468-469.

[6]徐苹.南京市工读学校与普通中学学生的比较研究.江苏卫生保健, 2003.1.31-32.

[7]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00 (5) :71-75.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370.

上一篇:ICU科室个人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党委书记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