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粽子的歇后语

2024-07-08

有关粽子的歇后语(共15篇)

篇1:有关粽子的歇后语

瘌蛤蟆躲端午 ―――― 躲一时,是一时

荷叶包粽子 ―――― 宽大有余

裹夹心粽子 ―――― 好的在里头

郭呆子过端午 ――――平常一样

狗子吃粽子 ―――― 无解;难改;难解

狗咬粽子 ―――― 解不开;不解;不求解

狗熊吃粽子 ―――― 抓挠不开

二虎老婆缚粽子 ―――― 板机上害擦的也是米

端午日死外母 ―――― 轮到着符节

三钿买只粽子 ―――― 连糖

切糕换粽子 ―――― 一路货;全是一路货

切糕改粽子 ―――― 光捣弄枣儿玩了;捣弄枣儿玩玩

年三十晚包粽子 ―――― 个个有份

年三十吃粽子 ―――― 错节啦

逆水赛龙舟 ―――― 力争上游

龙舟菩萨 ―――― 衰神

龙舟棍 ―――― 顶衰神

菱角粽子 ―――― 尖里有尖

菱角包粽子 ―――― 尖对尖;尖里有尖

癞蝌蟆躲端午 ―――― 躲一会儿是一会儿

端午节贴春联 ―――― 跟不上形势

端午节赛马 ―――― 走着瞧;走着看

端午节赛龙舟 ―――― 传统节目;争先恐后

端午节卖粽叶 ―――― 过时货

端午节的粽子 ―――― 一串儿

端午节的黄鱼 ―――― 在盛市上;正在盛市上

端午节才贴对联 ―――― 跟不上形势

端午后的莒蒲 ―――― 过时候不顶用

端午的黄鱼 ―――― 在盛市上

端午吃饺子 ―――― 与众不同

吃粽子蘸蒜泥 ―――― 各有各的口味;各对口味

吃甜粽子蘸酱油 ―――― 外咸;外行

粽子里包蒺藜 ―――― 尖对棱

山里红包粽子 ―――― 没找(枣)

三月龙舟逆水去 ―――― 力争上游;个个出力

菱角碰粽子 ―――― 尖对棱;奸(尖)对奸(尖)

癞蛤蟆躲端午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过端午的龙头 ―――― 光耍嘴,

端午节卖历书 ―――― 过时货

端午节划龙舟 ―――― 载歌载舞

端午节后布谷叫 ―――― 过时啦(比喻迟了。)

端午节吃粽子 ―――― 皆大欢喜

端午节吃饺子 ―――― 与众不同

端午节包粽子 ―――― 有棱有角

端午节拜年 ―――― 不是时候

1.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大全

2.2017有关端午节的歇后语及答案

3.精选有关端午节的歇后语

4.与端午节有关的歇后语

5.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大全

6.有关端午节的歇后语及答案

7.有关端午节的歇后语大全

8.端午节的歇后语

9.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

10.有关端午节的歇后语

篇2:有关粽子的歇后语

菱角包粽子 ———— 尖对尖;尖里有尖

菱角粽子 ———— 尖里有尖

年三十吃粽子 ———— 错节啦

年三十晚包粽子 ———— 个个有份

切糕改粽子 ———— 光捣弄枣儿玩了;捣弄枣儿玩玩

切糕换粽子 ———— 一路货;全是一路货

三钿买只粽子 ———— 连糖

八月十五吃粽子 ———— 不是时候

端午节包粽子 ———— 有棱有角

端午节吃粽子 ———— 皆大欢喜

菱角碰粽子 ———— 尖对棱;奸(尖)对奸(尖)

山里红包粽子 ———— 没找(枣)

熊瞎子吃粽粑(zong b ———— 粽子)

粽子里包蒺藜 ———— 尖对棱

吃甜粽子蘸酱油 ———— 外咸;外行

吃粽子蘸蒜泥 ———— 各有各的口味;各对口味

端午节的粽子 ———— 一串儿

二虎老婆缚粽子 ———— 板机上害擦的也是米

狗熊吃粽子 ———— 抓挠不开

狗咬粽子 ———— 解不开;不解;不求解

篇3:有关粽子的歇后语

巨型南粤粽代表:芦兜粽、裹蒸粽

南粤派的粽子,以中山芦兜粽和肇庆裹蒸粽名气最响。以大闻名的芦兜粽在外形上已大不同于其他粽子,圆筒状粗如手臂,芦兜粽的形象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实际上,善于利用当地食材的中山人将当地一种生长旺盛的植物——芦兜用来包裹粽子,它具有祛热消滞、祛风散瘀等功效,蒸熟后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别样的滋味从青色的芦兜叶中渐渐渗入糯米中,滋味无穷。蛋黄、咸肉、豆沙,这些是南粤粽的特征之一。肇庆的裹蒸粽,用当地特有的冬叶包裹而成,里面多以糯米、剥皮绿豆、猪肉、冬菇、腊肠、咸蛋为料。蒸裹蒸粽的方法也有所讲究,过去人们常用柴火烧火,用猛火烧水将其蒸熟。待腾腾热气慢慢渗透其中,馅料随之变得松软柔滑,浓香四溢。

甜酥闽南粽代表:碱水粽

在闽南的肉粽、豆粽、碱水粽中,数碱水粽最具风味。粘性十足,松软柔滑,偏甜的口味搭配酥软的口感,让不少偏爱甜食的食客们都为之垂涎。最为特别的是碱水粽的吃法可以有多种变化,最能发挥其特色的吃法是冰镇后,加上蜂蜜搭配着吃。

为了吃得更健康,烧柚子皮取碱做的碱水粽子则是人们做碱水粽的新方法。用晾干的柚子皮放在火上烧,再取灰放入水中融化,再用纱布过滤出碱水,过滤多次后制成可用的碱水,之后将其浸泡糯米,待糯米变成金黄色后,便可用作包粽子,金黄色带着淡淡柚子香的碱水粽就可以蒸熟后入餐桌了。

不黏腻的客家粽代表:灰水粽

客家的灰水粽是客家人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它用豆苗灰炮制而成。做法和碱水粽有异曲同工之妙。客家人制作出豆苗灰水之后,将糯米浸泡其中,直至米水成为黄黑色,然后过滤取水,不加任何佐料,用尖竹叶包好,再用麻线缠紧,煮至米粒融合成一体,灰水粽子就这样做成了。蜂蜜和糖水成为客家人吃灰水粽子最常用的蘸料,相比咸香绵密而富有粘性的肉粽而言,灰水粽吃起来更为香甜爽口,少了几分粘腻感。类似这样的粽子,也是客家人用于祭祀的祭品之

卤味飘香的台湾粽代表:卤肉粽

对台湾卤肉饭颇有好感的人们或许对台湾卤肉粽的接受度也不低。将腌制过的卤肉藏入糯米之中,咬开粽子,里面渗透出浓郁的卤肉香气,别具个性。香菇、干板栗、干虾仁则是增添惊喜的搭配品,有它们的衬托,卤肉粽则变得更为矜贵而颇富内涵。

胜瓜炒粽

如果嫌煎粽的味道显得颇为单调,不妨尝试与其他食材搭配,让粽子的味道更具变化。咸香的肉粽不妨与爽口的胜瓜相搭,除了口味互补之外,色彩上也添色不少。

海鲜蒸粽

篇4:有关“三国”的歇后语

北京地区流传有关“三国”的歇后语,我从小就经常听大人们说。幼年时,北京街道的胡同里,摆小摊的随处可见。小摊经营的对象就是小孩儿,小孩爱吃的糖、豆、大酸枣、小玩意儿等应有尽有。多数小摊还卖洋画,一大张硬纸上,分出一张张画面,画与画之间有一条韭菜叶大小的空间。孩子们用剪刀在空间处剪开,分出一张张小画片。当年不少小画片的内容就是歇后语。我每逢买到一大张这种画片就欣喜若狂,忙用剪刀剪开,一张张读。很多名著没读过,可是有关他们的俏皮话却先领教了。从这些歇后语中,也初步了解了一些事物。

今余年过古稀,忽心血来潮,欲将有关“三国”的歇后语收集起来,—一道来,亦颇多佳趣。先从《三国演义》中的三个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说起。

有关刘备的有:“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的兄弟——红黑都对”,“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刘备卖草鞋——有货”,“刘备招亲——弄假成真”,“刘备的耳朵——扇风”(注:《三国演义》中形容刘备双耳垂肩,故有此语)。

下面是有关关羽的歇后语:

“关公进宫——单刀直入”,“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因关公面如重枣,故此),“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关公面前耍大刀——献丑”,“关云长走麦城——吃亏就在大意”,“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关公战秦琼——乱了朝代”,“关公斩蔡阳——没跑”,“关云长卖马——周仓不肯画押”。

下面为有关张飞的歇后语: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张飞吃豆芽——小菜”,“张飞的胡子——满脸”,“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张飞拿鸽子——一个不个”,“张飞睡觉——不闭眼”,“张飞讨债——声势大”,“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坐轿——人员不对”,“张飞坐天下——只顾眼前”,“张飞找李逵——黑对黑”。

其他有关《三国演义》人物的歇后语: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孔明哭周瑜——假慈悲”,“孔明弹琴还仲达——好沉着”,“孔明吊孝——假慈悲”,“黄忠叫阵——不服老”,“属黄忠的——不服老”,“黄忠交女友——人老心不老”,“庞统坐知县——大材小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东吴杀人——移祸于曹”,“东吴大将——甘宁(干拧)”,“鲁肃上了孔明的船——错了”,“周仓摆手——老爷不在家”,“孔明张嘴——计上心来”,“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周瑜进当铺——穷都督(嘟嘟)”(周瑜为东吴水军都督之职。此处用谐音),“吕布戏貂蝉——上了别人的当”,“属吕布的——有勇无谋”,“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借东风杀曹操——间接杀人”,“属司马懿的——疑心太大”,“司马懿父子行军——有的要退,有的要进”,“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以上是流传在北京等地的有关“三国”的歇后语。一部有影响的名著,它会深远地影响人民的生活……

篇5:有趣的粽子歇后语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土俗清明供祀墓,诗家端午吊离骚。 (南京)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

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 (浙江)

五月五,划龙船,过端午。 (南京)

五月节,小哒埠(划水)。 (广东潮汕)

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

吃菜豆仔茄,吃了会嬲跳。(湖北)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划龙舟。 (福建)

乡下不识字,过节过初四。 (福建)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篇6:有关粽子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粽子的作文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粽子的作文 篇1

今天中午我们的饭碗中多了一道特别的点心——粽子,这粽子是迎接端午,我们年级组织学包的,我包的粽子在别的同学碗里。

其实包粽子是一门技术活。首先要准备芦苇叶、糯米、红枣和棉线。首先把芦苇用开水烫一下,这样就不容易破裂。把叶子摆好三片,从中间折成螺状,用勺子盛一些米进去,再放一个大大的红枣,接着再次倒米盖住红枣。完成后把卷在后面的叶子往前一折,盖住螺形口,把长出来的叶子向右折一下,用棉线扎紧。为了更牢固,用嘴咬住,另一端就好操作了,我多绕了几圈,线绳纵横交错地五花大绑在那个可怜的小粽子上。说得容易,做起来就不一样了,在包的过程中,我遇到了挫折。

我把叶子从中间卷成螺形,但螺形不好看,于是又重卷了几次,终于好看了,可是刚要倒入米时,发现芦叶上破了一条缝,我换了一片,卷一下,又有一片叶子裂了一条缝,我无可奈何,等换了四片叶子后,才勉强卷成了一个螺形,灌入米,放入枣包好,线绳扎好。才扎好,发现叶子又裂开,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包了个开口粽子。我叹了口气,气愤地将米和枣从缝中挤出来,说:“这真是个粽子开口钱包”!

还有一次,包的时候还算顺利,可到了后面扎线时,这粽子原来应是锥形的粽子,变成了平面三角形,被我压扁了,搞得我哭笑不得。

我们这次包的粽子还要送给周围帮助过我们的人,为了让每一位教师、护学的警察、孤独的老人……都能吃到,我包了十几个。其中有几个是我独创的袖珍型粽子:用一片叶子包成的,因为蜜枣太大了,只能改成赤豆做包心了。

品尝着同学们的粽子,觉得自己动手包的粽子比母亲、奶奶包的都好吃一百倍,这是我永远忘不掉的美好的记忆。

粽子的作文 篇2

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包粽子,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我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不会就学,你仔细地看奶奶是怎么包粽子啊!你就跟着学呀!”妈妈说道。

开始包粽子了,我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方法非常简单,但做起来难,所以妈妈常说的一句是“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步骤一,用三片香蕉叶摆好,然后,弄一勺米饭放在最中间,最后,把一条鲜肉放在米饭的中间,在盖一勺米饭在上面。第二个步骤,把它给包起来,在用六根绳子绑紧。我也尝试了一次,但是不好看。妈妈看到我伤心的样子,就说:“第一次包不好看,还有第二次的机会呢?或者第三次、四次。”我听了妈妈说的话,我又开始包起第二个粽子,过了一会儿,第二个粽子总已包好了。妈妈高兴地说:“第二次包比第一次包得更漂亮了。”我听了,就高兴地说:“谢谢妈妈。”

今天是最快乐的一天。

粽子的作文 篇3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今天,姐姐就在教我包粽子呢!你瞧……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我将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将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接着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将水烧开,接着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将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篇7:有关粽子的谜语及答案解析

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谜底:粽子)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谜底:粽子)

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岩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饱饭,拿棵草草拴住我。(谜底:粽子)

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想尝珍珠味,解带剥衣裳。(谜底:粽子)

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谜底:粽子)

竹叶窝里睡白狗,戳一枪,吃一口,猜一种食品。(谜底:粽子)

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请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讨把米,娘子反手缚我腰。(谜底:粽子)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贫,半世煎熬。(谜底:粽子)

珍珠白姑娘,许配笔叶郎,穿衣去洗澡,脱衣上牙床。(谜底:粽子)

经典谜语及答案

别听鬼话(打一离合字) —— 谜底: 信人言

入了(打一英文单词) —— 谜底: ruler

宋头少了点,里木变了米(打一字) —— 谜底: 冞

巨型花朵马来产,没叶没茎腐败气(打一花类) —— 谜底: 大王花

少了尾巴的兔子有力气(打一字) —— 谜底: 勉

流连在时装店(打一字) —— 谜底: 裘

花瓣尖花色鲜,浮水面睡的香(打一花名) —— 谜底: 睡莲

趣味谜语及答案

光字削发(打一字) —— 谜底: 兀

炉(打二字常用语) —— 谜底: 热门

色盲病人进医院(打一成语) —— 谜底: 不分青红皂白

天生丽质(打一摄影用语) —— 谜底: 自然美

貂蝉与杨贵妃各有千秋(打一四字成语) —— 谜底: 闭月羞花

有才能先脱贫(打一字) —— 谜底: 财

篇8:与食品有关的歇后语

1、湿手抓芝麻——哪有不沾的。比喻有些人利用职权之便贪占钱物,多被农民用来比喻一些不廉洁的村干部。

2、芝麻馅汤圆——又甜又香。常被用来比喻某些很得宠的人。

3、马尾穿豆腐——不值得一提。比喻事情很糟糕。

4、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喻日子越过越红火。

5、豆腐掉进灰窝里——吹不掉、打不得。豆腐掉进灰窝里,沾了一身灰,吹不掉又打不得;一打豆腐就烂了。比喻无计可施。

6、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有些人会说话,不得罪人,两边讨好。

7、叫花子的口袋——样样有。叫花子挨家乞讨,讨的吃食都装在一个布袋里,样样都有,比喻小而全。

8、叫花子背不起三斗米——自讨的。三斗米很重,叫花子背不起,但这是他自己讨要来的。比喻有些人自作自受。

9、鸡蛋放进椎窝子——稳当当的。比喻好事已成,不会有问题。

10、老鼠拖鸡蛋——大头在后。比喻事情才刚刚开始,大部分工作还在后面。

11、老鼠吃灰面——一张白嘴。比喻一些人只会说不会干。

12、老鼠吃香油——一张油嘴。比喻油嘴滑舌的人。

13、猴子吃生姜——又想吃,又怕辣。比喻有些人患得患失。

14、猴子掰苞谷——掰一个,掉一个。比喻做事丢三落四,没有恒心。

15、猪八戒吃人参果——整个吞。比喻贪心重,一人独吞。

16、狗吃粽子——无解。粽子被粽叶包裹着,又用绳子扎着,狗想吃又解不开粽子。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7、青石块上放鳝鱼——溜之大吉。青石板是光滑的,鳝鱼也是光滑的,把鳝鱼放到青石板上,能不溜之大吉吗?

18、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大麦有芒,乌龟不会吃,吞不下肚去,只会糟蹋粮食。比如一个不会抽烟的人却拿着一支烟在抽,一边抽一边呛,这就叫乌龟吃大麦。

19、坛子里捉乌龟——手到擒拿。比喻唾手可得。

20、油条打鼓——不懂(咚)。比喻不在行。

21、油条加豆浆——对路。比喻事物搭配得当。

22、敌敌畏加辣椒面——毒辣毒辣。比喻心狠手辣。

23、瞎子吃汤圆——心中有数。瞎子虽然看不见碗里有几个汤圆,但吃了几个,心中是有数的。

24、荞麦里的刺芥花——人家不夸(垮),自己夸(垮)。这句歇后语,一般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自夸自,不知道来历。我请教山区老农后,才知道来历。荞麦是一种晚秋作物,耐旱耐寒,但产量低,是救灾作物。因而到了秋天,一般杂草都怕寒枯死了,田里只有刺芥(大棘)这种秋天开花的杂草。在刺芥开花的时候,也开始打霜了,它的叶子一片片地掉(垮),最后只剩下一个枯杆顶着一朵枯萎的花。不用农民除草,它也会自己垮掉。所以说荞麦田的刺芥花,人家不垮它,它自己垮掉。

25、和尚吃猪油——开荤。按照佛门的清规,和尚是不能吃荤的,但和尚却偷吃了猪油,所以说开荤。比喻得到了某种享受,吃了某种稀罕东西。

26、猪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过去没有电灯,煤油灯也是在民国以后才有的。人们都是用食用油(菜油或棉籽油)点灯,晚上妇女们在灯下纺纱织布纳鞋底时,要不断用头上的簪子拨灯捻子,灯才能亮些。如果用容易凝固的猪油来点灯,则更要频频地拨捻子。所以说,猪油灯盏,拨一下亮一下。比喻有些人做事缺乏主动性,要别人经常督促,常见于大人教训小孩。

27、上楼梯吃甘蔗——步步高,节节甜。比喻日子越过越好。

28、铜壶煮饺子——肚里有货却倒不出来。比喻有些人肚子里有学问,但语言表达能力差。

29、韭菜炒豆芽——理不清。比喻事情头绪繁杂,理不清楚,也比喻有些人写文章条理不清。

30、吃稀饭淘汤——各有所好。吃稀饭一般是不淘汤的,如果淘了汤,也不碍事,只是各人的喜爱罢了。比喻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31、嗡鼻子吃冲菜——好得哄。嗡鼻子人说话鼻音特别重,往往把字音念错。冲菜是远安的传统小菜,有一股冲味,嗡鼻子人吃了,鼻子更嗡,但冲菜很好吃,嗡鼻子人说冲菜好吃便说好得哄(很)。

32、竹筒倒豆子——一干二净。意思是做事要干脆利索。

3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钓鱼用的是一张直钩,直钩是很难钓起鱼来的,全凭鱼儿自己上钩。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我的货就这个货,价就这个价,买不买由你。

34、水里赶团鱼——越赶越深。在水里捉团鱼,团鱼往深水里跑,是捉不到的。形容一些爱赌博的人输了钱,总想翻本,结果越输越多。

35、黄瓜打锣——去了大半天。黄瓜又脆又嫩,拿来当锣捶,敲一下就断了大半头。形容事情很糟糕,也形容人到中年,万事皆休。

36、玉米盆子里洗澡——糊里糊涂。形容头脑不清醒。

37、架上的葫芦——悬着。形容事情悬而未决。

38、草地里的冬瓜——白大了。冬瓜到了秋天就成熟了,又白又大,这时冬瓜藤子都萎了,地里长满了杂草,冬瓜一个一个像枕头一样睡在草地里,看上去又白又大。这句歇后语的意思是我虽然年纪比你大,但各方面都不如你,白白地虚度年华,无所作为。

39、吃青豌豆米吐皮——吊气。刚上市的青豌豆米本来就很嫩,根本不用吐皮。如果吃青豌豆米还吐皮的话就是奢侈浪费,鄂西方言叫吊气,吊儿郎当。

篇9:端午节有关粽子飘香的作文

海水似乎从遥远的另一边赶来,被海精灵悄悄推来。它慢慢会拢,碰到高起的石块,霎那之间,一朵朵晶莹洁白的浪花出现,伴随阵阵海浪之音,它们融合在一起,在蔚蓝的舞台演绎。

突然一个浪头势不可挡地涌过来,后面还有几个跟随的浪头,它们一起冲过来,朝海边的岩石冲过来,眨眼之间,“嘭”一声巨响,海浪被岩石击得粉身碎骨,化作一滴滴细小的翡翠水滴,重新落入到大海的怀抱。我闭上眼睛聆听着,那仿佛是是一声巨响,在我的心头猛然一击,脑海里忽然涌现千军万马与敌人对抗,气势磅礡的战士无所畏惧,朝着强大的敌军发起进攻,他们永远不会放弃,呐喊着,冲击着。像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一声声马啼,一声声口号,一声声刀剑碰撞、火炮轰鸣的声音,都仿佛真从我的耳边传过。这大海啊,原来就是沙场,是英雄的向往。

继续聆听,海又变得平静,海浪翻涌,仿佛在倾诉、仿佛在呢喃。人生不就是这样吗?跌宕起伏,时高昂时低沉,有时充满欢乐色彩,有时又氤氨伤感气息。舒缓的潮水声让我听到了母亲在耳边的温暖嘱咐,父亲在电话里亲切的问候,风吹过老家那棵大树的哗哗声音……日子一天天溜走,我听到爸妈拄拐杖的嗒嗒声,孩子绕我膝下的`笑声,时钟总是无情,滴滴嗒嗒,一刻不停。海水退潮、涨潮,一天一天也就这么过去,静谧美好。

篇10:有关粽子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粽子作文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粽子作文 篇1

粽子?粽子味道可好极了,可惜就是不能天天吃,不过,这次可是端午节,我非吃不可!也可一解我平时的馋嘴呵!

星期六早晨,我特别兴奋,因为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光心里想想就觉得好吃得不得了,更别说他那真正的美味了。“奶奶,我的粽子呢!”我喊得特别响,生怕奶奶会听不到,把我那美味的粽子给煮烂了。“皓皓,我就知道你是个急性子,所以早点烧,那,你把碗拿过来,奶奶给你盛。”我迫不及待地把碗递了过去。金灿灿的肉粽让我垂涎三尺,白色的豆沙粽又香又甜!肉粽和豆沙粽的基本原料可都是香喷喷的大米饭!肉粽的外表为什么会变成金黄色呢?是夹在里面的肉馅流出来的肉油使米饭变得亮晶晶了。轻轻咬上一口,糯滋滋,香喷喷,五花肉那诱人的得味,真激动得让我流泪,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黄金肉粽”的香味了!三下五除二,我就把黄金粽给消灭了,接着,我又将目光投到了那个豆沙粽的身上。豆沙粽?固名而来肯定就是用豆沙做馅做出来的粽子,它外面裹着一件大大的“白雪衣”,里面的豆沙香甜诱人,好象在故意招惹着你来咬它一口。我毫不客气地咬了下去,里面的豆沙破皮而出,顿时满嘴溢香。

狼吞虎咽地吃完两个粽子后,用手擦擦油嘟嘟的嘴巴,然后打了几个幸福而又满足的饱嗝!

粽子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我决定和妈妈一起包粽子,还想借此机会了解一下民间习俗。

妈妈买来粽叶,我们就正式开始包了。只见她先把叶子洗得一尘不染,我照着她的样子也把叶子洗干净,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粽叶的一角舀上一勺糯米,把它卷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线把粽 子裹起来就完成了。可是妈妈包的粽子小巧玲珑,非常漂亮,而我包的却露馅了,只好重包一个。汲取上一次的教训,我挑了个较大的粽叶,开始仔细地包起来。终于包好了,开始煮粽子。不一会,飘 来一阵阵粽叶的清香。粽子煮熟了,拨开一层层的粽叶,露出了有红枣点缀的糯米馅,蘸上白糖,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呀!真香。

妈妈边吃边对我说:“名间习俗还有很多,比如:赛龙舟、点雄黄、佩香袋等等,都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这让我想起了那首古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名间习俗。

粽子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粽香就会溢满家家户户,飘向大街小巷。每到这个时节,我总会想起妈妈老家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独特的粽子——油饼卷粽子。

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楚国灭亡,屈原悲愤不已,含恨投江自尽,人们怕江鱼吃掉屈原的尸体,便将米、肉等美味的食物撒入江中。后来人们将这些食物用粽叶包裹起来,就演变成了现在的`粽子。粽叶来自阔叶植物,芭蕉、阔叶竹、芦苇、荷叶等叶片都可采用。这些阔叶植物都喜阴湿,怕烈日直晒,而妈妈的家乡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常年干旱,降水稀少,那里没有粽叶来源。勤劳的民勤人创造了“油饼卷粽子”这一独特的民俗美食。

油饼卷粽子的做法很讲究,工序也很多。要提前一夜将糯米用冷水浸泡,再将洗净的糯米倒在电饭锅里,将泡好的红枣、白糖、红糖搅拌均匀后平铺米上,再倒入清水,清水要没过糯米。盖上锅盖,按“煮饭键”煮上40分钟,糯米饭就蒸好了。这时候,要用饭勺将糯米饭充分搅拌,增加它的粘度,不用盖盖,放至凉透。

油饼的制作方法也很细致。在盆中倒入适量面粉,用开水和面,搅拌成面絮状后微微放凉,再下手揉成面团,放到面板上揉到光滑细腻,然后搓成长条,切成大小相等的面剂。擀面皮前,要先在面板上抹一点油,放上面剂压扁,擀成一个个面皮生胚。油温七八成热时,下入擀好的生胚,等面皮浮上来以后用筷子敲打边缘,就会鼓起大泡,是不是很神奇?等生胚底部金黄后再翻面,两面金黄后就可以出锅了,一个个秀色可餐的油饼就做好了。往油饼上放上一勺凉了的糯米饭,对折一下,再捏紧实点,一个圆鼓鼓像元宝一样的油饼卷粽子就做好了。咬上一口,香甜酥软,回味悠长。

篇11:有关端午吃粽子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吃粽子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吃粽子作文 篇1

端午,应该是人人皆知的日子吧!不但是中国人的节日,有些老外也开始动起手来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等。当然。我这个小中国人也要开动哦!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菖蒲等。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建立的日子。见天,我也来“尝尝”端午节的滋味。

“包粽子喽”奶奶端着两盆东西走过来,我莫名其妙“啥个?”奶奶笑咪咪的说“来,包粽子”我蹲下来,看着一盆糯米和一盆竹叶,满心的欢喜,卷起袖子。首先取出两三片竹叶,把他们卷起来,成一个漏斗形,再往里面灌上糯米。“哎呦”不好,竹叶没整好全散了!我气呼呼的喃喃“什么嘛,这么小的东西竟然这么难!不……”说着,又重新开动起来。啊!看,一个小巧玲珑的小粽子出世啦!翠绿的外衣包裹着一颗颗白色的米珠。看着他就口水三千丈。一个、两个……十个粽子,哎,总算包完了。

这回该煮粽子了,将粽子放入锅中,开始蒸。没几分钟粽子便出炉了。“嗯……”太香了,我挡不住粽子的诱惑,立马打开一个粽子沾了沾糖,放入嘴中。啊,味道还真不错呀。透露点小秘密,我在粽子里掺了点“假”,放了许多绿豆,所以才这么美味呢!

晚上,口中依然回味着粽子的味道,是那样淳朴,那样美味……

端午吃粽子作文 篇2

因为是异乡人,今年端午节小长假我和妻照样不能回家。端午节想的最多的就是吃粽子了,但我和妻都不会包粽子。昨天下班时候妻已经到超市买了半口袋粽子,还有几枚咸鸭蛋。其实,我还想买鹅蛋的,可售货员一句善意提醒,那个粘着屎壳且标价7.5元一枚的鹅蛋彻底打碎了我的奢侈想法。

虽然还有两天才到端午节,但粽子都买回来了,也顾不得那些讲究,忍不住先尝为快了。中午时候,我把粽子乱七八糟的捡了一大锅,还有那几个咸鸭蛋。倒水,点火,加盖,一边看NBA球赛,一边只等着粽子蒸熟开吃。说到“蒸粽子”,我想对于习惯了“煮粽子”的我和大家来说这样用语是有点拗口的。现代社会快节奏改变着无数人的饮食习惯,而商家总能在这种背景下捕捉到商机。市面的粽子都是包好的,而且大多都是生厂商煮熟了的,外面套了一层真空包装,顾客买回去只需把包装袋一撕,往锅上一蒸便可享用美食了,这便是“蒸粽子”。如此,“蒸粽子”既方便了都市中忙忙碌碌的上班族,也照顾了那些懒手懒脚的现代人。

一刻钟,水开蒸透,粽子便可以出锅了。我双手沾了凉水,用剪刀剪开捆粽子的麻绳,拽住开口处竹叶前头和后脚稍稍用力一拉,小巧精致的糯米馅就显露出来了。一连剥开几个粽子,才发现妻选的都是不同口味,有腊肉的、豆沙的、大枣的、蛋黄的。用筷子夹起,一口下去多半个粽子就没有了。口里除了略有点粘,就是象征粽子各自身份、点缀价格的那点佐料味道了,或是沙甜、或是肉味。南方的米总是不够筋道,粘的不透彻,味道也被填满的肉、蛋之类佐料拖累的有点做作,而且粽子外面被大白麻绳左绑右捆后也显得紧巴瘦小,总能让我联想到旧社会妇女的“三寸金莲”,小小的、尖尖的。

旁边的妻却吃的热火朝天,扯开裹着粽子的竹叶,来不及剥下粽馅就迫不及待地啃上了,还不忘时不时用筷子抠一口咸鸭蛋。她似乎吃出了家乡粽子的味道。

说起家乡的粽子,不得不说说我老家的粽子。

我老家在山东日照,那边的粽子没有南方的花哨,都是简单的粽叶(槲树叶,老家又称菠萝叶)捆绑的大个粽子,一个足有南方粽子七八个那么大,家乡人亲切称呼“枕头粽”。家乡人看重“三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端午节是第二大节了。端午,没有春节热闹,没有仲秋浓情,但吃的确实一年中最鲜灵的,夏初一切都是新的。记得小时候,过完春节我便开始掰指头盼端午了,对于“吃”占了半个童年记忆的我而言,端午就意味着粽子、鸡蛋、鸭蛋,还有大大的鹅蛋。

“吃粽子,割麦子”,到了端午便是老家收获麦子的时节,这时父母大多忙着下地抢收小麦,包粽子便成了奶奶的活计。当然了,包粽子的准备工作是要全家总动员的,端午节前一两周,娘都会赶集买来糯米、粽叶、稻草,父亲提前劈好柴火,这样准备工作差不多就绪了。

包粽子一般都选择在五月初四,晚上煮,初五早上才能吃。

初四,一大早起来就要将粽叶、稻草泡上,糯米不能泡的太早,阴历五月气温高了,米浸泡时间长了容易变酸,奶奶一般都是吃过早饭才泡上糯米。

泡好糯米就要清洗粽叶,虽说这些纯天然的叶子不曾沾染农药,但是我们家每次都是用刷子一片一片两面刷干净,刷完换两三遍水冲洗就可以备用了。

我们家人口较多,包粽子用糯米一般在15斤左右,淘米既是力气活,也是精细活。淘米时候要准备两个大盆。先用一个大盆放上半盆米,倒满水,把盆轻轻侧倾,倒掉浮在上面的稻糠杂质。然后,再倒满水,用笊篱慢慢搅动,等盆中大米离心圆转动起来时,就用笊篱由上到下一层层筛选、捞起,倒在另一个大盆里,这样捞到最后剩下的就是小石头等沉于水底的杂质了。三遍淘洗下来糯米也算淘好了。

包粽子,是个复杂工序。家乡的粽子都是上下两盖(日照方言)扣起来的,每盖粽子都有3—4片粽叶包裹成,使用粽叶数量要看叶子体积的大小,所以一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到了下午包粽子时候,娘就会从地里赶回来和奶奶搭手,但大多时候她是走不开的,这时奶奶就会喊我帮忙。我领了命令便会搬来两个小板凳——奶奶一个,我一个,祖孙两人对头坐下来。奶奶先从水里拣出一片大的粽叶铺在左手掌上,然后再用两片较小粽叶对头铺在大粽叶上,接着熟练的从水里抄起一把米均匀摊在叶子中间,先把手掌两侧粽叶对叠,再把对头粽叶根部对叠压过来,半个粽子就算完成了。叶子收紧的力度要恰到好处,太紧太松糯米都会漏出来,至于用粽叶数量,用米多少,包裹的方法也全凭奶奶多年的经验了。奶奶将包好的粽子递到我手上,我总是小心翼翼的用两只手接过,小心按住收口处粽叶,生怕里面的糯米漏出来。奶奶重复一遍上面的动作后,另一半粽子也好了。奶奶拿过我手里半个粽子和她手里半个粽子收口处对压在一起,让我用手掐住了,她熟练的从水里抽出一根稻草在粽子一头绕两圈,然后打上一个活扣,粽子在我手里转个方向,另一头也困好了。然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稻草,一个长方体如同枕头般大粽子就算包好了。奶奶常说,这山东的粽子就像我们山东人——个大,实诚!

一下午,满盆糯米经过奶奶双手洗礼,都成了满盆侧卧相枕胖乎乎的大粽子。

按照老家习俗,刚包好的粽子当晚是吃不到的。煮粽子时间很长,傍晚粽子填满八印大锅,倒上水,锅底塞满柴禾就开煮了。“枕头粽”个头大,煮时间短了是不容易熟的。奶奶一边往锅里放粽子,一边喃喃自语:“煮的火候大点,才有粽子味。”我也只能眼巴巴瞅着锅底跳动火苗,围着锅台嗅嗅锅盖间隙喷出雾气中夹杂着粽子淡淡的清香咽唾沫。

初五,我还在睡梦中时候,娘便会把洗好的鸡蛋、鸭蛋、鹅蛋放进煮粽子锅里,等我们姐仨醒来时便满是惊喜了。早上醒来,手腕上不知何时大人们会给我们系上“五彩绳”,听奶奶说等下第一场雷雨时候扔在雨里便能保一年平安了。至于屋檐、门口插着的艾草,祭拜灶神这些事情我是不关心的,早上一骨碌爬起来满脑子都是满锅的粽子和蛋了。早上一家人都会围坐在桌子前,娘沾着凉水剥开粽子放在碗里,桌子上放了白糖、红糖,谁吃的时候都会蘸一下或者把糖直接洒在碗里吃。我们姐仨总是嘻嘻闹闹的争抢。家乡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比起来略显粗犷,但那种清香绵甜岂是几片竹叶包裹着生硬糯米所能比拟的。这其间的`味道,纵是像《舌尖上的中国》远近镜头转换也拍不出来的。

早上抢完粽子,我就等着最期待的事情了——分蛋。锅里的鸡蛋、鸭蛋和鹅蛋是要按人头分到我们姐仨手上的,这也是我们自己的私有财产。分完蛋,第一件事情便是比赛“转蛋”了。我总是一边用嘴吹着手里滚烫鸡蛋,一边嚷嚷着和两个姐姐比,但每次比赛结局大致相同,输掉的总是我,两个姐姐也会毫不客气的拿走她们各自的战利品,现在想想都是儿时太小没有力气的缘故吧。鹅蛋平时都作为“种蛋”给家里换钱用了,所以每次煮的数量极少,也最珍贵,我们也都不舍得拿来当“赌注”。在家里输的一塌糊涂的我也总有出气的地方,我会兜里揣着鹅蛋去邻居家里找小伙伴们玩“撞蛋”。游戏规则很简单,谁的蛋结实谁就赢了,输的要把蛋给对方。“撞蛋”总能让我一雪前耻,秘密武器便是又大又结实的鹅蛋。周围邻居家里一般是不养鹅的,我的鹅蛋总能把他们所有的鸡蛋、鸭蛋统统碾碎,在我得意叫喊声中,输的小伙伴只有回家哭鼻子的份了。

大人们却全然不顾孩子们的事情,吃过早饭继续到地里忙着割麦子了,走时会顺便带上几捆粽子当干粮……

等我长大异地上高中的时候,记得每次端午节收假归校时,娘都会在我包里塞几捆粽子、几枚鸡蛋和鹅蛋。娘没上过学,在她眼里“鸭蛋”对于我学业是不吉利的。这些,便是我半个礼拜的口粮了……

现在想来,我已经七八年没有尝到家乡的粽子了。

昨晚给家里打电话,娘说今年忙,没有包粽子,往年这个时候都是奶奶包粽子。掐指算算奶奶走了刚好一个半月了。娘常说:“人活百岁有个娘好”,这么多年,娘和奶奶曾没有因为这事那事闹过别扭,她始终把奶奶当作亲娘一般。每次通电话娘总是叹气,奶奶走了,她的话也少了。

看着桌上各色粽子,想起家乡的粽子,想起奶奶。

奶奶,端午节,天国里面有粽子吗?

端午吃粽子作文 篇3

我从小就喜欢吃粽子,一顿可以吃掉一个大肉粽。我有一个会包粽子的奶奶,奶奶很喜欢我和妹妹,只要我们两个说要吃粽子,奶奶准会给我们包,因为我的妹妹也特别喜欢吃粽子。

等到上小学了,我才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节目,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民俗节目。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这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到药店买熏药放在房间里熏杀蛇,虫,蜈蚣等毒虫,杀灭细菌,家门口要挂菖蒲,小孩子的身上还要挂香袋,香袋是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编成的,里面放了樟脑丸,据说都是为了避邪;每家每户都要吃“五黄”,即黄鱼,黄鳝,黄泥蛋,黄瓜,雄黄酒,保佑自己身体健康。

篇12:诱人的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已成国人习俗,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龙舟赛会可以不看,斗百草之戏可以不参加,雄黄酒可以不喝,但粽子不可不吃。当吃着那可口的粽子之时,我们可曾想过端午节缘何吃粽子,粽子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或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的,北方有的地方也用黄米做粽子。现今所说的粽子,可能起自魏晋时代,时人周处撰写的《风土说》中讲道:“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又以菰叶裹粽黍米煮之,状似尖角,古民古名角黍。”东汉以前,人们在端午节虽也吃类似的食品,但那实际上是用竹筒盛糯米煮成的糯米饭而已。

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节日和民间四季出现于市场的美食,唐都长安有专营粽子的店铺,且制作技艺也相当高,人们开始把各种果仁包在粽子里食用。到了宋代,就有用艾叶浸米裹包的“艾香粽子”。艾叶,类似菱茭白叶,是古时包粽子的材料。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讲的就是”艾香粽子”。时至今日,朝鲜、日本等地仍用菰叶包粽子。

用芦叶包粽子,是在明弘治年间才出现的,这才是我们现在吃的粽子。芦叶不但光滑不粘米粒,而且有一种特有的清香味。当时,粽馅的内容也品种繁多,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核桃仁等,因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各异。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上三百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说明了用肉作粽馅。这种粽子仍留传至今。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目前粽子的品种已越来越丰富。仅从用料上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纯米粽子,陕西人叫“蜂蜜凉粽子”;二是有馅的粽子,即依不同地区的习俗,个人的爱好,分别包有豆沙、枣泥、芝麻、松仁、核桃仁等馅心;三是夹果粽子,一般用枣、粟、柿、银杏等分别与糯米包裹而成。

对于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也有多种说法,一是人们用粽子投喂水中的鱼鳖,以免它们吃掉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还有一种传说,粽子是屈原的姐姐为了祭奠屈原而做的。无论哪种说法,端午节早已同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人物屈原结下了不解之缘,说明屈原在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粽子就这样与端午节合同为一家,成了该节日的一项主要内容而深受世人青睐。

篇13:有关节气的歇后语

毛猴子捞月亮 ―― 白忙一场

穷债户过年 ―― 躲躲闪闪

月亮坝里点灯 ―― 多此一举

三九天种小麦 ―― 不是时候

过端午的龙头 ―― 光耍嘴

纸糊的月亮当太阳 ―― 偷天换日

三十晚上盼月亮 ―― 没指望

初一吃十五的饭 ―― 前吃后空

秃子跟着月亮走 ―― 借光

山尖上摘月亮 ―― 办不到;没法办

端午节吃粽子 ―― 皆大欢喜

孩子们过年 ―― 常盼那一天

天亮下大雪 ―― 明白;明明白白

年三十晒衣裳 ―― 今年不干明年干

大年初一打拼伙 ―― 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哈巴狗咬月亮 ―― 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高低

三十晚上熬夜 ―― 送旧迎新

过年借礼帽 ―― 不识时务

中秋节的月亮 ―― 光明正大

三九天的冰棍 ―― 没人理

三九天谈心 ―― 冷言冷语

三伏天烧炉子 ―― 真够热火

竹竿打月亮 ―― 挨不上

正月十五的月亮 ―― 光明正大

大年初一借袍子 ―― 不识时务;不是时候

月亮地里晒被单 ―― 白搭

长白山的大雪 ―― 满天飞

月亮里的桂树 ―― 高不可攀

晾衣竿钩月亮 ―― 差天远

东方天亮下大雪 ―― 明明白白;明白

穷人逃债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三九天送扇子 ―― 不领情

三九天喝姜汤 ―― 热心肠

老太婆过年 ―― 一年不如一年;过一年少一年

拿着面盆当月亮 ―― 不知轻重

过年敲锅盖 ―― 穷得丁当响

三九天掉冰窟 ―― 抖起来了

三伏天的冰块 ―― 见不得阳光

篇14:有关大雾的歇后语

大雾里看天 ―― 迷迷糊糊

大雾天看山峰 ―― 渺茫

大雾里看星星 ―― 迷迷糊糊

大雾天放鸭子 ―― 有去无回

扇子驱大雾 ―― 办不到;没法办

#拓展知识#

防雾措施: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篇15:有关冬瓜的歇后语

白水煮冬瓜 ———— 没啥滋味

穿心的烂冬瓜 ———— 坏透/

倒瓤的冬瓜 ———— 一肚子坏水

吊起的冬瓜 ———— 头重脚轻

冬瓜熬清汤 ———— 乏味

冬瓜肚里生蛆 ———— 一副坏心肠

冬瓜皮做帽子 ———— 滑头;滑头滑脑

冬瓜皮做甑子(zeng zi蒸米饭等的用具)———— 不争(蒸)气

冬瓜钱算在葫芦上 ———— 混账

冬瓜上霜 ———— 两头光

冬瓜淌水 ———— 坏透了

冬瓜藤缠到茄子地 ———— 拉拉扯扯

冬瓜下山 ———— 滚了

房顶上的冬瓜 ———— 两边滚

霉烂的冬瓜 ———— 一肚子坏水

奈何不得冬瓜,只把茄子磨 ———— 欺软怕硬

牛踏臭冬瓜 ———— 浑身冒坏水

数冬瓜道茄子 ———— 唠唠叨叨

蘸雪吃冬瓜 ———— 淡而无味

矮仔冬瓜爬楼梯 ———— 步步高升

穿心烂冬瓜 ———— 坏透了

倒囊冬瓜 ———— 好睇唔好食

地里的冬瓜 ———— 滚来滚去

吊起来的冬瓜 ———— 头重脚轻

冬瓜缠到茄门里 ———— 搅七搅八

冬瓜缠到茄田里 ———— 东攀西攀

冬瓜缠拉茄门里 ———— 张冠李戴,千差万错

冬瓜缠勒茄门里 ———— 缠错门了

冬瓜缠勒茄子里 ———— 搭不上

冬瓜缠在茄门里 ———— 勿搭界

冬瓜缠在茄盆里 ———— 搭不牢

冬瓜搭到茄门上 ———— 走错了人家

冬瓜大的茄子 ———— 不嫩;不论;不能

冬瓜戴礼帽 ———— 白脸大胖子

冬瓜倒了瓤 ———— 没心

冬瓜发软 ———— 坏了心

冬瓜结到茄子地 ———— 走错了人家

冬瓜烂囊 ———— 里面烂出

冬瓜里生蛆 ———— 肚里烂;一副坏心肠

冬瓜爬到葫芦上 ———— 乱缠

冬瓜爬到茄地里 ———— 乱攀

冬瓜爬到茄子地 ———— 东攀西攀

冬瓜爬在葫芦上 ———— 胡搅蛮缠;乱缠

冬瓜皮当帽子 ———— 霉上了顶

冬瓜皮往里卷 ———— 自顾自

冬瓜皮作帽子 ———— 霉上了顶

冬瓜皮做衣领 ———— 霉登顶;霉登项了

冬瓜皮做甑子 ———— 不蒸气;不争气

冬瓜牵豆棚 ———— 纠缠不清

冬瓜敲木钟 ———— 没多大响声

冬瓜瓤里生蛆 ———— 肚里烂;肚里烂出

冬瓜烧茄子 ———— 烂搭烂

冬瓜藤缠到茄地里 ———— 东攀西牵;搅七搅八;搅上搅下;东攀西附;拉拉扯扯

冬瓜藤缠在茄地里 ———— 搅七搅八

冬瓜藤长在茄树田里 ———— 瞎串

冬瓜藤牵到豆棚上 ———— 纠缠不清;胡搅蛮缠

冬瓜藤牵牛 ———— 纠缠不清

冬瓜藤牵牛棚 ———— 纠缠不清

冬瓜藤牵在茄子田里 ———— 瞎缠

冬瓜秧爬到茄子地 ———— 东攀西扯

冬瓜秧爬上葡萄架 ———— 难解难分;难分难解

冬瓜撞木鱼 ———— 响也不响

上一篇:评审中心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下一篇:收获了团结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