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2024-06-25

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通用9篇)

篇1: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直言的9岁女孩赛玛琪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聪明而大胆的赛玛琪,设法瞒过官方的爪牙,认识了朋克、ABBA和IronMaiden乐队,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边的恐惧中。随着赛玛琪年龄的增长,她的大胆让父母对她的安全越来越担忧,她14岁那年,他们终于做出艰难决定,把她送往奥地利上学。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赛玛琪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而且经常被等同于她所逃离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此她毫不退缩,极力辩白,最终赢得了认可,甚至有了爱情的体验,但是高中毕业后,赛玛琪又恢复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尽管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戴起面纱,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赛玛琪还是决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边。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赛玛琪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我在伊朗长大》系列漫画的作者玛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见所闻,用影像和语言作辩解,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看这部电影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作者想告诉你什么,很具有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的存托出电影的情景效果,渲染我们视觉享受。

我虽然也是一个动漫迷,但是像这样经典的动漫还是很少看到,刚开始会给人的感觉是它是不是很不出名,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随后,抱着对它喜爱的心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部漫画居然还获得过很多奖项: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心动奖最佳首版漫画。

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篇2: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我在伊朗长大》的故事背景是1979年后的伊朗,从统治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专政统治被推翻,到伊斯兰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失败,再到毫无任何好处的两伊战争。在这个历史礼貌古国里,生活对于还年幼的玛嘉·莎塔琵来说,无疑是既精彩却又无奈的。在革命、和战争中,玛嘉用她的眼睛,用回忆述说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了她的童年生活,讲述了她的故乡伊朗的真实面貌,整个故事没有过多悲伤的情绪,整体的表达方式是简单幽默的,那一幅幅简单几笔就勾勒出来的黑白画面却丰富,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电影图片剧照#06大图700X495影片故事分为两条主线同时进行,一条是玛嘉对儿时生活的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展现,另一条是玛嘉整个青春期到成熟期的成长故事,从一个热爱摇滚的叛逆少女逐渐长成为一个成熟女人的过程。这两条主线其同并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伊朗和一个伊朗女孩真实的成长史。在对伊朗的展现描绘部分,玛嘉是真诚却又无奈的,那些为革命惨遭杀害的人或是遭战争所伤害的人,那些人是玛赞的亲人和朋友,对于年幼的玛赞来说,她是愤怒却又是无奈,微小的她是没有潜力去做什么反抗的,所以,她把几乎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摇滚乐中,包括偷偷地购买摇滚磁带,和身穿写有“朋克永远不死”的外套在大街上游走,摘下头巾和朋友偷偷地喝酒聚会。这些在大部分人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处在青春期的女孩子特有的叛逆的方式,但是对于生活在伊朗的玛赞来说确不是,幼小的她就目睹了当时在特殊政治形势下越来越压抑的公民自由,所以,这些“叛逆的行为”在那个年代本来就就应是正常的行为,都是渴望自由的人们发出的呼喊,真正可悲的是这样的呼喊很可能会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就尤为的显得珍贵。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2007)电影图片剧照#16大图600X400而父母的疼爱对于玛赞来说是莫大的幸运,因为在那样的年代,在每一天每日的炮火声中,玛赞却没有因此而蒙上太多的阴影,这些都是因为亲人给与玛赞的温暖的亲情。在影片中亲情也是故事的一个主要部分,玛赞的父母教会了玛赞坚强而年老的奶奶则教会她作为一个年轻女人该如何表里如一。

玛赞的成长,从小女孩到13岁之前一向是在德黑兰度过的,像每一个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玛赞有父母的疼爱有每一天一齐玩耍的伙伴,战争的爆发和国内的白色恐怖统治,使得玛赞不得但是早的离开父母去国外生活求学,而在国外的那一时期则是一向处在不停地搬家和痛苦地对故乡父母的思念中渡过的,那个时期使得玛赞从一个小女孩真正的长成了一个大女孩,应对朋友的相继离开应对感情的失利和男友的背判,影片通通用犀利的黑色幽默去展现。当然这个过程也是让人心碎的,玛赞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她是伊朗人这个实事,而从不想承认自我是伊朗人到应对和骄傲自我是伊朗人这个过程,则是影片故事玛赞的成长过程中最为打动人心和最富教育好处的部分。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2007)电影图片剧照#10大图600X400影片在上映在戛纳获奖后,伊朗当局政府则禁止本片在伊朗国内上映,甚至施加压力给泰国此片也不能在泰国上映,理由仅仅是影片把伊朗完全妖魔化了,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伊朗。这样的说辞也正好证明了玛嘉在她故事中所述说的伊朗国内的状况,很多行为规定和政策是多么的荒谬和反人性化。纵观影片,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玛赞对于伊朗对于家乡德黑兰的爱,虽然那个地方让玛赞多么的悲哀和失望,但是实事是玛赞是伊朗人,所以即使这个国家目前依然是满布疮痍,战争的阴影依然没有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心中消失,压抑的公民自由依然没有得到改善,但是只要一带起那块头巾,玛赞就是一个伊朗女人,她的命运依然和那块故土牵绊在一齐。就像她写在外套上的,朋克永远不死,而革命也尚未成功,对于玛赞来说,她对伊朗永远是满怀信心的,相信会有改变的那天,玛赞透过这一连串简单的黑白线条勾勒出一个伊朗人对于自我的国家永远的爱和想念。

篇3: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黑白表现了深邃的内涵和剧情

动画剧情黑白的安排承载着动画电影语言和技术所要表现的使命,动画剧情主要通过动画剧本来实现。动画剧情不能像一般的文学那种叙述,还应该考虑到动画制作的实际操作性而设定。动画剧情既要有电影剧情的特点,也要具有动画的特殊性。好的动画剧情是感人的。所谓感人,不一定需要有宏大的场面,高科技的技术,而是真正从故事中,从画面中人观众感动,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伊朗长大》在影片上采用了严肃的诉述方式,影片烘托着一种沉甸甸感受的气氛,渲染着悲凉的情绪,主题呈现出了一定的深度。动画剧本的设计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编排规律和创作技巧。

用简单的叙事元素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度的历史课

这部影片通过简单的叙事元素:黑和白,借用小女孩的成长故事讲述国家的发展,倡导自由和平。

黑色和白色构成了影片的主要基调和风格

影片中文森特和莎塔琵充分运用了自身绘画特长,将二维动画、剪纸动画穿插其中,如Marjane听爸爸解释沙的天赋神权传说的那一段就利用了剪纸动画,大幕拉开,繁星点点,有树木还有远山。这时国王与英国人出现,简单的造型,丰富的造型结构,细腻而敏感。这里虽剧情多样但非迷乱无序,恰恰符合了本片的魔幻主义风格。也许有人会认为风格不够协调,然而导演恰恰以单色的黑白色调作为刻画形式。大量黑白色的运用,苦痛经历与自嘲姿态在镜头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赢得影迷的尊重。

剧中的表现形式甚多,包括叙事、表意、抒情的综合手法,其实不同的风格在特定的影片、特定的语境中,往往具有特定的内涵,会给人带来特定的情绪反应。《我在伊朗长大》这部剧情表现多运用黑、白色作为影片的色彩元素来体现,以这两种色彩因素的身份构成影片的两个主要基调成功在广大观众面前形成共鸣,使得影片得到神话般的效果。《我在伊朗长大》运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盛宴,慢慢渗入观众的眼球,区别于以往的传统图文形式,表意方式。感知方式上的迥异直接影响了当代人的思维和交流方式。在这里,单纯的色彩变为一种重要的表意元素,所有的情感、反抗、回忆、成长、温情全部利用这一元素来体现故事,因而也就能够产生不同的剧情感染力。

黑、白中注入的红富有别的一番意义

黑、白再加上一点点的红色组成了影片《我在伊朗长大》的剧情表达形式。该片中,黑色有各种特定的运用与表达,独裁镇压伊人民游行示威时黑色意味着恐怖、邪恶、凶恶;伊人民倒在血泊中流出的鲜血的黑色意味着悲观、绝望、死亡;Marjane身在异乡,饱受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时黑色意味着庄重、严肃、压抑、自闭。黑色也代表了贬义,黑色的日子,表达凄惨、悲伤、忧愁的日子,黑色在绘画、文字作品和电影中常用来渲染死亡,恐怖的气氛,还代表“私密”“隐藏”和不确定的梦幻。这种基调是极其符合该片风格的。

在片中白色的含义也是多样的,白色以表现高贵、圣洁居多,同时也作为一种悲哀色,白色不仅象征纯洁,也象征着冤屈。此外,白色还可以表现圣洁、安宁,如片中Marjane由于成长的叛逆遇到困惑时,神的出现。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被视为凶兆的象征。

该片中的红色在放入黑、白色块之中后,犹如在黑白的绝望中,给影片注入了一丝丝希望。起初镜头的一点红色充满了各种想象,有暴力的红色美学价值,也有单纯的红色懵懂,还有给人神秘猜想的意义。在这里红色与黑、白形成强烈对比下,构成了重要的叙事张力与冲突。

黑、白的韵律牵动着情感

黑白简约的线条和光影直触人心,叙事充满力量是该片的最大特点。片中色彩视觉与明暗的搭配,形成了故事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所有的载体例如路灯、树木、云朵、草木、阳光等全部通过黑白的形与色来实现色彩传递和表达感情的目的,而在黑色的变化中,主要采用点、线、面的变化与从明到暗的变化,运用单线条构成的叙事画面,体现了本片剧情体现的整体多样性。

黑、白塑造了角色形象,升华了主题

该片在美术形象设计中出现的造型,采用单纯的颜色黑与白的画面效果形成了秩序感、韵律感与节奏感,单调的色彩中通过富有灵气的造型来补充,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使形象具有审美感染力和表现力。该片黑白两种色素原有特点的成熟还体现在,画面出现了大黑和大白的刺眼效果。

黑夜中的白光让人们感到的无助,而白光中的黑色警察雕像正好使人感到邪恶。其实单纯黑、白比丰富的颜色更能表现该片人物的性格,而在该片中导演想突出的是现实人物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片之初红色的一种精神或向往,片中不同造型的黑色与白色都使人感受颇深,印象深远,并贯穿始终。

结语

动画影片《我在伊朗长大》以黑、白为重要元素来体现剧情,离开,回来,再次离开,犹如音乐旋律般沉稳而灵动,最终完成了一部爱情、艺术、死亡与生机的交响乐。这部影片看了后,给人的心情是沉重的,就像在欣赏完一副副写实的黑白风格却含着深刻意义的画卷之后的感受。虽然整个影片没有绚丽的色彩,但是《我在伊朗长大》给我们讲述了用黑色和白色可以如此打动我们的内心世界,用黑色和白色这样简单的元素可以让我们深刻地为镜头展现的的每一帧动画魅力而感动。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

篇4: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这里有介绍一些他们的风俗,对于戴面纱这个问题,其实她们也是被迫的。官方解释是男性看见女性头发会兴奋,就连跑步时扭动的屁股都是不合适的。女性地位很低,情侣不可以在街上亲密,离婚的女人遭到唾弃。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受到我的幸运。很多时候也不是自己选择的,都是被迫一出生就被人安排好的。

对于教育,我也很开心,我读到了大学。现在的我怀有感恩之心,抢占了一个大学生资源。我需要认真对待这段经历,在学习上用功时,很多事经历过想过并活下去就更强大。活过大学的人真的很厉害,在我刚上学就经历了有人死亡。

篇5: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动画电影,改编自伊朗女插画家Marjane Satrapi的同名漫画。该片曾获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影片以自传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映了伊朗的社会变迁,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社会动荡不安,女性被迫戴上面纱,伊朗失去民主的希望,日渐保守,人民苦不堪言。

9岁的玛吉生活在一个民主、宽松的家庭里,形成了她真实、叛逆的个性,她热衷于西方摇滚,言行大胆,挑衅老师……1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离开家乡前往维也纳,去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玛吉的外婆是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虽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以及所讲的话都是举足轻重的,她教给玛吉许多做人的道理。我尤其喜欢玛吉外婆的睿智,她身上具有一个优秀的女人应该具备的很多特质。希望大家都能从玛吉外婆的一些话中得到启发

篇6: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这是看完《我在伊朗长大》之后最为之感动的几句话。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同,但唯有一点是没变的:这部影片写的是在伊朗**的大背景下一个女人的史诗,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灵之旅。玛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虽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以及所讲的话都是举足轻重的,她教给玛姬以及观众许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画也有怀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达的就是“永远别忘了你是谁,也别忘了你的家乡”。

其实影片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玛姬第一次出国为界,前部分是以玛姬的眼睛看世界,后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玛姬。由于影片是以黑白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且小玛姬天真活泼,让观众透过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战争等问题时,没有任何紧张感,反倒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让人笑中带泪。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就连最平常的聚会、喝酒、牵手甚至听音乐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让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并没有放弃追求,他们秘密地享受那一切,与政府做着无硝烟的斗争。看着玛姬在衣服上写着“punkisnotdead”时,我知道,自由和权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政府无权剥夺,也剥夺不了的。

玛姬出国后的生活是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

1、纵使身处人群之中,还是会感觉孤独;当适着说服自己已经找到归宿时,还是会显得格格不入。玛姬试图融入那个新环境,但作为一个伊朗人,她被当作野人,只是一个来自狂热的宗教徒国家的野人。她学会吸烟、蹦迪这些年轻又近乎堕落的生活,她本应不是这样的女孩,她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勉强自己学着别人生活,最后却还是一个另类。

2、家是永远包容我们的地方,受伤了,唯有父母会不加追问只求你能平安回家。当玛姬打电话给父母时,电话那头的父母抢着讲话,千叮万嘱,母亲最后说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让我潸然泪下,往往他们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关心着我们。

3、永远忠于自我,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有她的气节,而不是靠外表赢取别人的喜爱,靠装可怜赢取别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选择,但万万不可选择陷害别人而满足自己,那样只会让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爱你的家人。

4、婚姻永远都不能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如果你确定自己一个人会比跟那个混蛋一起更幸福,那么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败是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心。

5、“是恐惧让我们失去自我意识,还把我们变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么,有胆量的人别人更欣赏。

6、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乡,自己是谁,“姑娘,你从哪里来?”“伊朗”,电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是感动、回忆与赞许。

玛姬的成长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她也告诉了每个人,自由是有代价的。茉莉人生,有了亲情的陪伴以及外婆教与的为人之道,就足以芬芳整段人生旅程了。

篇二: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相信大多数人对这首诗都不陌生,它是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创作的。在他的字里行间,无不透漏出他对自由的渴望。即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他还是认为生命和爱情都不是他所愿,唯有自由才是永恒的追求。

追求自由的行列永远不缺乏后继者,玛赞·莎塔碧就是其中之一。她既是电影《我在伊朗长大》的主人公,也是这部电影的漫画原着者,她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个人认为它的最大的主题是自由,是被禁锢的自由。电影讲述的女主人公玛赞,她的人生充满了动荡和坎坷;她像笼中之鸟一样生活在伊朗,被禁止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历经种种演变——政治变革、两伊战争、叔叔入狱、情人背叛,最后离开国家追寻自由。虽然这部片子以黑白为主,彩色画面极少,但是它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如果你单纯把它当做一部动画片,那你就错了。因为看完它后,心情是沉重的。

电影从1978年的德黑兰开始讲述,主人公玛赞从小和父亲母亲以及奶奶生活在伊朗。9岁的小玛赞每天都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她喜欢西方文化,喜欢朋克风格的衣服打扮,最喜欢的偶像是李小龙,但这些都不被外人所接受,所以她只能偷偷地、小范围地追求自己的喜好。她的行为举止都和别的小朋友格格不入,父母和奶奶都常常为此感到头痛。周围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怪小孩,不愿和她多接触。然而就在那个年代,年幼的玛赞经历了很大的演变。

那个时候正值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变革,沙赫推翻了卡扎尔王朝,建立了更加惨无人道、霸道独裁的朝政。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玛赞爸爸的朋友布鲁什叔叔组织全国人民起来反抗,想要推翻卡扎尔王朝,想要追求自由建立新的制度,却因此被抓了起来,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游行队伍。也就是那个时候,玛赞知道了自己的祖父也是因为自由失去了青春和生命。或许是从小的耳濡目染,玛赞也并不想就这样地或者,她比任何人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自由,渴望飞出这个大牢笼,尽管这条道路上充满荆棘。

玛赞小的时候对朋克风情有独钟,她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又长又没有特色的教袍里面。她有一件衣服,上面写着“punkisnotdead”,足以表现出了她对自由的渴望。电影之中有个情节是玛赞穿着朋克风的衣服走在路上,然而她遇到了那些严守传统的教徒们,斥责她竟敢穿朋克风的衣服,必须戴好头巾,穿着统一的黑袍,不然的话就会被抓到监狱里去。玛赞没办法,只好编了一个谎话才得以逃脱。她喜欢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喝喝酒、唱唱歌,但是这些都是违法的。就连他们偶尔才会有这么一次,也被警卫发现而不得不立刻停止,还牺牲了一条生命。玛赞回国以后交了一个男朋友,他们却因为再平常不过的牵手而被警卫抓走。这些都对玛赞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禁锢,是给自由上的一道枷锁,是无法冲破的一道牢笼。电影其实还讲述了另外一个层面的自由,那就是女性的自由权利。那个时期的伊朗,大多数男人对女人很轻视,认为女人根本就是弱者,包括像玛赞的母亲,电影中也不乏对她的描述。男人们瞧不起她,所以她才会在最后对自己的女儿说,“你要做一个自由的人,如今的伊朗不适合你,我不允许你再回来”。一个母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会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说出“不要再回来”这种话。我知道,伊朗人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自由,他们的自由只是被禁锢了,被封存了。她们还在默默地坚持,坚持到自由真正释放的那天。

我觉得,与其说这是一部动画片,不如说它是一部文艺片或者政治片来得更为贴切。电影《我在伊朗长大》保留了漫画作者的黑白基调,玛赞的回忆部分都是黑白的场景,只有回到现实的时候才有彩色的镜头,这很好地将回忆与现实区分开来。黑白的色彩给人一种沉稳、严肃的感觉,特别体现出了被禁锢的自由这样一个主题。

篇三: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

看这部片子是我们艺术专业老师在教室给我们放映的,还没开始看的时候,老师说是一部黑白的动漫,我就没抱什么感兴趣的心情,因为在一般人印象里,从小看的动漫都是五颜六色的,画面活跃鲜明的。我当时还在想,这是一部有多老的片子哦。

可是在这部时长一小时三十五分钟线条单纯的黑白电影里,我看到很多政治、战争、追求、自由和亲情等。电影画面很单调,有时候给人想哭的感动,故事的沉重却又让人有点喘不过气。

但是相信看过这部片子的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思考。

自由不分国界,片中的小女孩在**的童年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变得坚强。我想,这个世界上,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只要是相同的心灵都会产生共鸣,这一点很令人感动。作品中女孩的奶奶真的十分可爱,每天在Bra里装上茉莉花瓣,所以片名又为《茉莉人生》,她告诉小女孩要表里如一,所有的人都可以有选择自己的权利!这样时而慈祥时而严肃坚强的奶奶真的打动了我,作者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女性,我想她生在这样宽容的家庭是一种幸福。当在法国流浪街头被送往医院后,女孩打电话到家里,妈妈说,什么都不要讲了,家永远为你敞开着!真的是泪水交杂的温馨作品!影片的最后,重温小女孩和奶奶的对话,泪水又一次涌上眼睛……

影片通过一个早熟而且直言的9岁女孩赛玛琪的眼睛,揭示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基要主义者掌握大权后伊朗人民希望的破灭,女性被迫戴上面纱,数以万计的人被投进监狱。聪明而大胆的赛玛琪,设法瞒过官方的爪牙,认识了朋克、ABBA和IronMaiden乐队,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边的恐惧中。随着赛玛琪年龄的增长,她的大胆让父母对她的安全越来越担忧,她14岁那年,他们终于做出艰难决定,把她送往奥地利上学。身在他乡、孤独脆弱的赛玛琪经受了青少年惯常的苦难折磨,而且经常被等同于她所逃离的宗教基要主义和极端主义,对此她毫不退缩,极力辩白,最终赢得了认可,甚至有了爱情的体验,但是高中毕业后,赛玛琪又恢复到孑然一身,而且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尽管这意味着她要重新戴起面纱,生活在一个专制的社会中,赛玛琪还是决定回到伊朗家人的身边。经过一个艰难的调整期,赛玛琪进入艺术学校并嫁作人妇,她仍然没有改变自己仗义执言的个性,继续针砭时弊。24岁时她意识到,尽管自己是个道道地地的伊朗人,却无法在这个国家生活,于是她做出了痛苦的决定,离开家乡前往法国,尽管过去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她却要追求一个乐观光明的未来。

《我在伊朗长大》系列漫画的作者玛嘉·莎塔琵要以她童年的所见所闻,用影像和语言作辩解,将自己对于伊朗这一神秘而古老国度的个人记忆描绘出来,表达方式是轻松幽默的,画面内涵却涉及成长、亲情、宗教、政治等主题。看这部电影你可以清晰的感觉到作者想告诉你什么,很具有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的存托出电影的情景效果,渲染我们视觉享受。

我虽然也是一个动漫迷,但是像这样经典的动漫还是很少看到,刚开始会给人的感觉是它是不是很不出名,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随后,抱着对它喜爱的心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这部漫画居然还获得过很多奖项:2001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心动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1年比利时布鲁塞尔Lion大奖最佳首版漫画。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法国国家Info电台最佳漫画奖。

2002年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剧情奖。

2004年美国Harvey奖美国最佳外国出版物。

2004年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漫画奖。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要更加学会开阔自己的视眼,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艺术啊好、文学爱好发挥得淋漓尽致,部分国家种族的,只要能学到东西,感受到让自己心灵触动的。那就是一种知识,一种收获。

影片正是根据玛嘉·莎塔琵的同名自传漫画改编,由玛嘉·莎塔琵和文森特·帕兰德联合执导。黑白的色调,版画般的质感,很有风格。下面有两条我颇有同感的影评:

1、《我在伊朗长大》让人笑中带泪,并且没有局限在伊斯兰专政当时对一批人的迫害和打击造成的创伤中,幽默而犀利,富有教育意义,引人入胜。——《巴黎竞技》

2、如果看过《我在伊朗长大》,相信所有那些落伍者都会乖乖地闭上嘴巴、停止争论,意识到动画片的确能够成为让成年人和孩子们都感兴趣的传播媒介。——《综艺杂志》

这是当时一些报刊杂志对这部漫画的评论,相信大家看了也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也是希望我的家人能够理解,动画有时候比看教育片都更有教育的寓意,有意义。

这是一部针对性很强的电影,当然也会引起很大的争议,特别是伊朗本土,她们公开谴责该片,有关人士在接受访问时评价这部电影“一部没有真实描写伊斯兰革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影片”并认为“西方电影中敌对伊斯兰教就是始于法国,因而这部反伊朗的影片《我在伊朗长大》才得以制作和在戛纳电影节上得到大力推崇。”他还把这次获奖形容为“一种反传统的、不合时宜的行为”。影片自从戛纳斩获大奖以来,一直受到伊朗官方的谴责。当然还有个别伊朗政治人士对此片还是具有意见的。

玛赞·莎塔碧说:“我认为,不应该根据少数几个极端分子的恶劣行为而对整个国家做出评判。我也不希望人们忘记那些为了扞卫自由而在狱中失去生命、在两伊战争中丧生、在各种暴政统治下遭受折磨、或被迫离开亲人和祖国的伊朗人。人可以原谅,但绝不应该忘记。”

篇7: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精选

把他们逼得狗急跳墙是很愚蠢的

会让你无法以真报怨

再没有比怨恨和报复更糟的了

永远保持自尊,忠于自我”

这是看完《我在伊朗长大》之后最为之感动的几句话。看了三遍,而且每看一遍都感受不同,但唯有一点是没变的:这部影片写的是在伊朗**的大背景下一个女人的史诗,一段追求自由和本性的心灵之旅。玛姬的外婆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虽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以及所讲的话都是举足轻重的,她教给玛姬以及观众许多做人的道理,相信作者的漫画也有怀念外婆的初衷。我想,影片最想表达的就是“永远别忘了你是谁,也别忘了你的家乡”。

其实影片可以分为两部分:以玛姬第一次出国为界,前部分是以玛姬的眼睛看世界,后部分是以世界的眼睛看玛姬。由于影片是以黑白的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且小玛姬天真活泼,让观众透过她的眼睛看伊朗的政治、战争等问题时,没有任何紧张感,反倒有点“黑色幽默”的.感觉,让人笑中带泪。而我看到的伊朗,人民毫无自由、人权、幸福可言,就连最平常的聚会、喝酒、牵手甚至听音乐都是不被允许的,但是,让人又心生敬畏的是,伊朗人民并没有放弃追求,他们秘密地享受那一切,与政府做着无硝烟的斗争。看着玛姬在衣服上写着“punk is not dead”时,我知道,自由和权利是人们永远追求的,政府无权剥夺,也剥夺不了的。

玛姬出国后的生活是让我感受比较深刻的:

1、纵使身处人群之中,还是会感觉孤独;当适着说服自己已经找到归宿时,还是会显得格格不入。玛姬试图融入那个新环境,但作为一个伊朗人,她被当作野人,只是一个来自狂热的宗教徒国家的野人。她学会吸烟、蹦迪这些年轻又近乎堕落的生活,她本应不是这样的女孩,她放弃了自己的本性勉强自己学着别人生活,最后却还是一个另类。

2、家是永远包容我们的地方,受伤了,唯有父母会不加追问只求你能平安回家。当玛姬打电话给父母时,电话那头的父母抢着讲话,千叮万嘱,母亲最后说了名“多吃蔬菜和水果”,让我潸然泪下,往往他们都是从最微小的地方关心着我们。

3、永远忠于自我,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有她的气节,而不是靠外表赢取别人的喜爱,靠装可怜赢取别人的同情。人人都有选择,但万万不可选择陷害别人而满足自己,那样只会让人更看不起你,即使是深爱你的家人。

4、婚姻永远都不能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如果你确定自己一个人会比跟那个混蛋一起更幸福,那么就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吧,一次婚姻的失败是为了下一次的更好,但是也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心。

5、“是恐惧让我们失去自我意识,还把我们变成懦夫”,不要去逃避什么,有胆量的人别人更欣赏。

6、不要忘记自己的根,自己的家乡,自己是谁,“姑娘,你从哪里来?”“伊朗”,电影到此戛然而止,留给人们的是感动、回忆与赞许。

篇8: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我在伊朗长大》读后感

坑 这是坑

《我在伊朗长大 》

图书:《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

作者:玛赞·莎塔碧(Marjane Satrapi)

版本:三联书店2017年2月第2版

“世界末日也要流浪,自由是最终归途。”

在微博上刷到了电影《PERSEPOLIS》片段,决定买书来看,是一本漫画书,看起来排版十分整齐,且是中文图书,所以刷起来十分快,几个小时就可以看完。

黑白色调,版画质感,在日漫席卷的潮流下,显然不是走的华丽路线,但是,一本好书,或者一本好的漫画,正如有品质的电影电视剧一般,它的终极追求一定不会是完美的妆容身材或者恢弘绚丽的场景。

有关于中东,有关于伊斯兰教,有关于战乱,这样一本书,仅仅是书名就有足够的神秘感。一本漫画,作者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了9岁到24岁的成长经历,反映了1979年到2004年间伊朗的社会变迁。这本书是有视野有格局的,作者作为伊朗贵族后裔,自带历史与政治视角,但从其成长经历来说却又真实契合人性的。对一些人来说,主人公玛赞可以说是politically incorrect,她在压抑独裁中叛逆胆大,又在自由环境里颓废消沉:小时候她不好好学习,欺负无辜,顶撞老师;她在国外吸毒贩毒,醉酒吸烟婚前性生活一样不少,完全是背叛教义和传统道德(何况这种道德还算得上是一种“国法”呢);回国后依旧废柴,沉迷电视剧,结婚,在不断场的趴体中释放自己,之后又选择离婚(诚然是一个女性离婚备受歧视的国家)去国。

这是一本有大背景的书,但却是一个实实在在描写小人物经历的书籍,甚至到最后一幅画,我们也没有见到主人公站上某一个我们认为辉煌的领奖台,或者罩上了自我奉献与奋发图强的光环。看到有人评论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因为主人公既算不上温情也算不上励志,全书对毒品、烟酒、性行为、政治观点的描写甚为直白,她对在国内的叛逆大胆,在异国的颓废生活,于家于国都没有什么羞耻和罪恶感,简直少儿不宜,甚至还有人要求列为禁书。看到这样的评论,不禁联想:这位朋友生活中也一定是执念于培养一整片欣欣向荣的健康花朵的人吧。

我以为,在讨论光宗耀祖和为国争光这样的附加值之前,人首先是人,首先得得到自我认可,这种自我认可是无关于外界评分的。正如书里的玛赞,她有一个向往自由的灵魂,但她又对家族的爱与保护有深深的眷念——后一点在书中“面纱”这一章节中描写得十分突出——这种眷念又促使她回国回家。少时离国,面对自由的环境还有异域的不理解,她选择了孤独地荒废时光,因失去了一心附着的爱情失望透顶决定回国。虽然她的家庭教育是十分自由宽松的,但国家环境却又是专制和压抑的,这种不想放弃故土和家也不想放弃自由(这个国家的恋爱自由也十分有限)的矛盾让她选择在21岁的年纪结了婚,直至婚后才看清两人之间的不适合,在明白自己已经不爱丈夫时提出了离婚。也许,可以说,主人公从离婚这一刻起才真正成长,才真正开始追寻自己的道路。在这之前,她渴望自由,又附着于被爱。

说到被爱,不得不说一下,之前看电影片段时,那个剪辑后的片段正是侧重于将她结婚和离婚的事情。看完书之后,这前后有几个场景也特别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主人公的父亲,他在婚前向女婿提出的三点要求:要求女儿有离婚权(显然这也是不符合该国国情的),希望他们早日离开伊朗以及那句“只有觉得真正幸福才生活在一起。生命太短暂了,不应该苟且地活着”,说服反对女儿早婚的母亲同意女儿结婚,直到主人公决定离婚时,她父亲才告诉她,其实他一开始就料到女儿和她丈夫是不合适的,但他认为应当尊重女儿的选择,让她自己去经历,并且他为女儿选择离婚感到高兴。我认为这一描写,充分体现了主人公家庭教育思想的现代化,他们崇尚自由选择与相互尊重,他们明白,人不是为了某一种大众认可的标准化幸福目标而生活。另一个角色则是主人公的外婆,一位会将茉莉花放入胸衣的女士,()在主人公玛赞因害怕被迫害而选择迫害他人时严厉批评了她的不正直行为,在玛赞因决定离婚而感到恐慌时,她说“这就是你说的可怕的事情?”“听我说!我也离过婚,在五十五年前,让我告诉你吧,当时没有人敢离婚。但我总是对自己说,我独自生活要比跟那个大草包在一起幸福地多!”如此种种,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开明又有个性的长辈了。这样懂得自由的家庭,是温馨有爱的,它为尚未成长时的孩子提供了归途,又为孩子的真正成长独立注入了精神的不竭动力。

玛赞最终选择了自由,画的最后一页,作者写道:“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啊”.有人看了故事会说,你看自由又有什么好呢,除了故土哪有依恋,除了家人哪有无条件的被爱?可是,我觉得,当一个人执着于被爱和被呵护的人生时,大概他的心灵还处于需要襁褓的阶段吧。一如玛赞,第一次离国,不是自己选择的,是父母的安排;而第二次离国是她自己做的选择,此时此刻,她的内心已经拥有了爱,并不会因她的离开而消失和自我怀疑。

看到过许多人,他们对独立的风险充满的恐惧而退缩,觉得梦想需要别人为自己铺设道路才能启程去追逐,他们说,如果没有这样那样的条件,还是稳妥点选择别人指定的安稳人生吧。他们说,自己没得选。我觉得他们不曾想过真正去做选择。

而真正的爱,源于自由,使人独立,也懂得付出。我知道自己随时都有选择离开的能力,但我愿意选择陪伴,如果说非要有什么地久天长,那不是承诺与责任,而是无数时刻的选择组成的漫长时光。

篇9:电影我在伊朗长大观后感600字

每到夏季,我家的茉莉花就会争先恐后地盛开。

其中一盆还是双色茉莉,一种是常见的白色一种是少见的紫色。

茉莉花香很特别,总带有茶香。

我喜欢这种花香。我也很喜欢养茉莉花。

每到茉莉花开时,我就会想起那部《我在伊朗长大的》黑白动画电影,想起电影里那个叫Marjane伊朗女孩以及她的奶奶。

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自传体电影。

不过里面却有一个非常小小的温馨的细节,就是小姑娘 Marjane和她奶奶的一段关于茉莉花的对话。

Marjane的奶奶每天喜欢将茉莉花放在内衣里,晚上脱衣服时,茉莉花四处飞散下来,那一刻神奇极了。

甚至Marjane的奶奶还教授她如何保持乳房的坚挺和圆润。

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伊朗总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这个细节令人非常意外也格外感觉温情脉脉。

不只这些,Marjane的奶奶还给了她很多忠告其中我认为最为深刻的是这句:

“一生中,你会碰到很多混蛋,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愚蠢,你不必因此回应他们的恶意,世上最糟的就是自卑和报复心理。”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20上映的动画电影,根据玛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所创作的同名的自传漫画所改编,由文森特·帕兰德、嘉·莎塔碧执导,基娅拉·马斯特洛亚尼、凯瑟琳·德纳芙等主演。

影片通过9岁女孩Marjane讲述了伊斯兰革命时期的故事。

讲 述了70年代Marjane童年生活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状况,青春期的到来及展现她在国外读书时期如何从热爱西方文化到寻找和最终认同身为伊朗人的尊严骄傲,而后长大成人后由于宗教政治的约束与黑暗制度下,迫使她不得不再次离开祖国移居法国。

她的童年经历了政变,杀戮,14岁逃亡西方后,遭遇男友的抛弃,接触了毒品和朋克、、、,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最后她成长为一个如同茉莉花一般美好的女性。

这是一个女性的成长史,也是一个民族的苦难史。

上一篇:慈善工作人员(负责出纳、后勤)岗位职责下一篇:民政局民管科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