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

2024-07-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通用6篇)

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认识 课程名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任课教师: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经过一学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习,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新的理解,通过老师详细的讲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民生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已经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民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显得非常必要。通过对新形势下我国民生问题的探讨,为改善和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相关参考。

新形势下民生问题的探究

摘要:在新形势下,民生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不仅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民生问题的探讨显得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民生问题;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民生问题的落实已经构成了文明进步的一种基本指标和重要的衡量尺度。民生问题尤为重要,如何解决民生问题是富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挑战性课题。

1民生问题的概念

所谓民生问题,就是有关国民生计、生存、生活与发展等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衣、食、住、行等这些物质需要,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民生涉及的范围已超出原有视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生内涵有了新的扩展,民生思想得以进一步张扬。在当代,民生范畴已经由物质生活扩展到人们基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等重大领域,已经由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的东西,逐渐上升为政治形态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等非物质需求层面的整体样态。

1.1 经济视角下的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直观地反映在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层面。现阶段我国民生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成员在经济上的分层现象日益明显,呈现出差距愈益拉大的趋势。在现象层面上来看,教育、就业、住房、医疗、社保等问题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一部分困难群体的经济收入。民生问题是各种稀缺资源不平等分配的结果。民生问题更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民众生存与发展、济贫与致富、平等与效率等矛盾的尖锐凸显。民生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某种意义上,不仅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改善民生,而且要在不断改善民生的过程中,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条件。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民众的生存生活。但是,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发展的全部,这意味着它并不能自然地解决人的发展问题。

1.2 政治视角下的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决定着社会发展进步、社会主义制度存续与否与人民民主政权兴亡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在依法治国的现代社会,关怀“民生”,有必要关注和重视人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实现。民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生问题的解决,直接体现了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是否到位,执政地位是否稳固的问题;更直接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意识是否明晰、服务是否规范运作、公共服务质量是否合格有关,不仅反映出政府执政的价值追求,还反映了政府的政治意志。因此,民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政策操作问题,更是治国理念的体现和治国水平的检验,体现的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鲜明的政治立场。回顾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无疑是一部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历史,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奋斗的历史。

1.3 文化视角下的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问题,而且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只有人的发展才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根本尺度,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就直接体现在民生的不断改善。民生问题直接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紧密相连。改善民生、解决民生问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只有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向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保障体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和提高人民的幸福。民生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民生的需要。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经济增长为了人民的幸福,政治善治为了人民的幸福,文化建设同样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没有文化就不会有健康幸福的民生。当前需要做的是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民生问题的分析

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围绕医疗住房、就业、教育、文化、收入、社会保障等领域下工夫。

一、医疗体制

人非圣贤,难免身体有恙。而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十分突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在近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与我国经济和其他事业发展相比仍远远滞后,医疗服务体系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尤其明显。另外从药品的监管,到药品的价格,再到医疗机制,始终没有走向正规。其后果就是让老百姓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事实也说明政府的监管是不到位的,医疗体制的改革是不成功的。如何完善政府对药品的监管,如何让药品的价格降下来,如何完善医疗体制,是改善这个问题的关键。目前农村开始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二、安居工程

一个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即有家可居,有业可乐。而住房问题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之一。诚然,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如果说让每一个人都有家可居,是有点奢望。但是最起码也应该保证普通百姓、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能住得起房。目前虚高的房价,恰恰是因为没有遵从市场经济的结果。虚高房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超高利润。房价居高不下,恰恰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片面强调政绩所致。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什么文化人士,必须记住的是“安居”是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三、就业问题

百姓能有业可操、有业可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个根本。就业对于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和个人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诸多方面问题。目前所存在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民工问题、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等,都突出的说明了有业可乐的重要性。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完善和执行《劳动法》,是就业关键。农民工工资克扣问题、打工者的流动性,很多企业对临时性质的打工者普遍采用延发工资的办法,致使打工者最终要被克扣少则一月、多则数月的工资。

四、教育问题

现代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推动,人才培养要靠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日渐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核心问题就是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农村教育水平则较之低了很多。在许多农村学校,一些基本的师资、校舍和教学器材都不能得以保障;二是区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东部某些地区和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己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西部贫困地区还在努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三是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地方政府财政倾向于投资重点学校,而非重点学校则因投入少,教育质量普遍偏低。四是不同社会群体教育的不公平。如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之间,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贫困家庭学生与富裕家庭学生教育之间,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公平现象。可见,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己经刻不容缓。其次,现在教育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视学知识,而忽视了学做人。学生所学,首要在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老师所授,首要在于教做人,然后才是传知识。做人的根本是从遵守规则做起,是自觉的遵守社会的公德和公则,是遵守国家的法律。

五、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的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软肋。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尺度,不在于是否荣获了诺贝尔奖,也不在于是否荣获了奥斯卡奖;衡量思想文化水平高低的是人民的文化修养水平,是人民的道德素质水平,是人民的文明程度。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带动各种形式的艺术繁荣,就会带动人民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所以说,思想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六、食品安全

国家固然有监管的责任,政府的确也有整治的义务,但食品安全的问题大多是因为我们中的所谓“人民”造成的。从这个意义说,我觉得悲哀,觉得是一种耻辱。为了绳头小利,而相互残害着。对食品安全的的治理如果仅仅靠国家和政府的努力是永远不会得到改善的,全民必须有不挣黑心钱、不挣丧良心钱的素质。往往那些施害者,同时又是另一种食品的受害者,我们的食品安全就是这样一个耻辱的恶性循环。我们在责怪这个社会的时候,也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

七、贫富分化

富者穷奢极欲,穷者苦于生存。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分配不公,是因为富者的剥削,是因为富者的不道德资本,是因为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因为穷者的根本利益未受到保护,是因为垄断行业的强取豪夺。一人先富并未带动多人富裕。贫富分化现象如此之严重,不能不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照亮了每个人的心。国家如何完善税收制度,如何调整分配制度,如何提高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分化的根本。

八、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的责任。污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一些地方政府的腐败,根源于地方政府错误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国家和政府要把污染源堵住,把好审批关,把好监管关,我们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同时保护环境也要有一个全民意识,每个人都应该把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

3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国家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就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人民安居乐业,自然社会就不会有如此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治安也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良好的教育机制,重视思想文化的建设,人民的文化素质、文明素质就会得到提高,自然就会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就能以法经商、以则做人。因此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开始。

改善民生,要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冲突,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但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不容忽视。

改善民生,要建设人文精神家园。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改善民生,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得失、分清是非、明辩善恶提供标准,是改善民生的精神食粮,在引领社会风尚中作用不可替代。

改善民生,要建设文体康乐家园。现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文娱体育活动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但现状是,城市文体活动设施相对齐全,广大农村文体活动相当缺乏。因此,改善民生,要从和谐文化建设入手,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

改善民生,要建设安宁幸福家园。改革开放30年,城乡人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改善民生,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群防群治体制,为百姓创造安宁的生活环境。

改善民生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

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不能要求过高过急,量力而行。

改善民生要使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要靠增加投入,二要靠深化改革;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难以加快发展,不深化改革,增加投入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要充分发挥投入的有效作用,既要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又要大力调整供给结构,特别要注意向农村、向困难地区、向中西部倾斜,努力改变公共设施分布不合理状况。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中事业和产业的关系,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逐步形成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局面。民生问题新的发展

近年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民生问题有出现了一些新的困扰着老百姓生活的问题。

首先,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吗?近年来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不均”变成了“不公”,“只患不均”也变成了“只患不公”。那么,以后如何在这一问题上有所作为、有所起色,社会财富的能否在新的时期里朝着有利于民生的方面分割,那些在社会财富分配中被边缘化的群体,能否不再被边缘化。

第二,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现在出现最热的一些词就是房贷、房奴等。房款为何一直居高不下,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还有决心和信心让高房价降下来吗?而更让公众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政府能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行动吗?很显然,对普通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的力度远比单纯地控制房价来得重要。

第三,通货膨胀会来吗?物价上涨,不仅让百姓深受其痛,也让政府伤透脑筋。更重要的,物价的快速上涨,CPI突破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让公众的通胀预期大大增强,让公众对新的一年是否会爆发通货膨胀充满了忧虑。控制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尤其是遏制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而物价问题,显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 中国民生问题政策解读 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3] 崔青青.改善民生:以人为本为首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2).[4] 嵇明.关于民生财政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1,(19).[5]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482.[6] 崔惠民,张厚明.公共财政走向民生财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选择[J].经济问题探索,2011,(6).[7] 孙洪敏.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民生解读[J].行政论坛,2011,(3).[8] 陆晓文社会建设:世界经验与中国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 曹文宏.民生问题的政治学解读:一种民生政治观[J].探索,2007,(6).[10] 郑功成.国家发展的核心使命:保障和改善民生[J].行政管理改革,2011,(8).[11] 周明海.民生政治视域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功能与对策[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2).[12] 王太高.民生问题解决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 [13] 崔执树,施光跃.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政府管理的创新——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J].兰州学刊,2010(3).[14] 覃瑶.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共政策的合理价值选择[J].理论前沿,2009,(24).[15] 王越芬,张传辉.从体制机制入手保障和改善民生[J].学习与探索,2011,(4).[16] 宋晓梧.加大投入和深化改革并举——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行政管理改革,2011,(8).[17] 方小教.民生制度工程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着力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5).[18] 沙占华.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民生问题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4).【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高等出版社

[1] 赵晖.公共行政转型:破解民生难题的路径解析[J].江海学刊,2010,(3).[2] 郭华茹.服务型政府的民生理念[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5).[3] 江玉芹,恒龙.论服务型政府的民生责任[J].理论学刊,2008,(12).[5] 肖小明.论民生视角下责任政府的构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3).[7] 饶义军.论民生与政府执政理念创新[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9] 罗建文,李静.民生时代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1,(6).[10] 朱秦.我国公共政策发展中的民生价值取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13] 杨黎源.科学发展观与社会民生发展原则的演化[J].理论学刊,[14] 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的逐层递进研究[J].学术界,2009,(4).[15] 罗建文.民生幸福与制度选择的哲学探索[J].哲学动态,2010,(1).[18] 闫莉,蒋锦洪.当代中国民生问题的制度审视[J].理论建设,2010,(1).[21] 吴双.民生体现之向社会提供更多免费的公共物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2] 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2009,(1).[2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民生之路: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C].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5] 刘太刚.公共物品理论的反思——兼论需求溢出理论下的民生政策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1(9).[26] 刘金程,刘熙瑞.公共治理与发展: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及其改进[J].新视野,2010,(3).[27] 陈治.论我国构建民生财政的法制保障[J].当代法学,2011,(4).[31] 张思宁.民生问题与社会秩序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08,(5).[32] 陈进华.民生伦理:关于民生问题的伦理学诠释[J].哲学研究,2010,(3).[33] 王慧,宋进.论构建以民生为生长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东岳论丛,2011,(7).[34] 黎建飞,李敏华.民生与社会保障的法哲学分析[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35] 盛清才.法治视野下的民生建设研究[J].前沿,2011,(3).

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

1.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

人民不同于民,民是相对官而言的,人民是相对阶级敌人而言的。

自从党接受斯大林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的观点以后,党就看不到客观存在的阶级敌人了,即使毛泽东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只是看到主观存在的阶级敌人,例如毛在文革时期的继续革命理论也只是针对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阶级敌人思想的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否定毛的文革基础上展开的,完完全全地否定阶级斗争,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能是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而只是党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即中共经过对中国引进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假社会主义(即官僚主义者阶级专政初级阶段)长期(1953~1978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取得官僚主义者阶级专政高级阶段(即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就,延长了官僚主义者阶级专政在中国的统治寿命。

特色社会主义依然是官僚主义者阶级专政的专制社会,在社会制度方面,比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民主社会都要落后。

2.如何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2.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3.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成功经验的总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

三、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形成民主政治的“中国模式”,为人类的民主事业作出一个大国应有的贡献。

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如何认识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论断,标志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正式确立。

近年来,我国学者围绕协商民主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等问题进行大量研究,为人们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协商民主就其基本含义来说,是指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公共协商参与决策。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就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它与选举民主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6.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请就正确处理好政府和 1

市场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可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政府和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第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优点与局限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市场的作用。

第三,我国经济体制既存在政府干预过度问题,也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第四,以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为核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7.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战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创造性地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成果,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中共十七大强调,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的基本共识。

从1994至2007年10多年的探索、酝酿和形成的历史进程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形成和确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又快又好为理念追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摸索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又好又快的新理念为导向、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念和战略为标志的理论成熟和战略定型阶段。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8.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做了怎样的战略部署?

第一,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部署创新链,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四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五是大力发展关系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涉及人口健康、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社会管理领域的科技支撑体系,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六是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

第二,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一是着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研发机构流动,培育和壮大创新型企业。鼓励产学研开展深度合作,真正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着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骨干和引领作用,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引导和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四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统筹协调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全国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和地方、科技相关部门、科技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运行机制。

第三,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一是完善和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加强对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切实建

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自律功能,倡导创新光荣,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厚植创新土壤。三是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深厚氛围和良好风尚,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第四,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一是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加强技术引进和合作。二是注重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到海外建立研发机构。三是注重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四是注重完善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提升对外科技合作水平,推进科技援外,加强民间科技合作。

9.论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及着力点。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充分表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意义十分重大。

悠悠万物,民生为大。改善民生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灵魂。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论和动力论的高度统一。发展的成果必须不断及时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利,为人民群众所共享。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经济发展的内涵应该既包括较快增长,也包括合理分配;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民生是关系老百姓生活的事,事无巨细,涉及方方面面。民生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也是党和政府发展的第一要务,发展民生就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生成为“十二五”规划的新亮点。只有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就成为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试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

(一)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

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二)中国的国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国情。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意的回应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经历了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保生态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则顺应了人民群众渴望提高生活品质、希望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拥有宜居的环境、吃上放心食品的美好期待。

11.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制度,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首先,进一步调整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淡化GDP考核,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瞩目,最应予以重视。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改变行为的指挥棒,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牵引和保障作用。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要的是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促使领导干部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和划分管理职责,优化行政资源及相应的财政资

源配置,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威胁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的突出问题。第三,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进一步充实完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应更多地通过司法途径追究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者的责任,索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维护公民环境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对一些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政策和法规进行修订,制定有利于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经济政策法规。第四,着眼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尽快建立操作性强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以体现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产品公平分配原则。通过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五,完善生态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制度,促进民间环保组织健康发展。只有大幅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12.试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第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遵循的是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是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文化发展繁荣,改善文化民生,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我们所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文明、社会的和谐、生态的美丽、文化的复兴,而且文化复兴及其所达到的高度和成就,较之经济和政治更具竞争力、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文化软实力,就是指与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相对应的通过文化载体和文化方式表现的影响和能力。它对内表现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国家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加快文化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因此,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努力推动文化建设,把我国文化资源转化为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应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制衡西方大国的文化扩张的必然选择,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13.试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3月17日,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并看望焦裕禄的家属。2009年4月,习近平曾来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习总书记这样做,具有很强针对性。

二是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社会和谐有两个基本纽带,一个是现实利益,另一个是价值观。关于利益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党和政府已经有了非常清醒的认识,提出了通过调整和改善利益分配格局的对策。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步伐加快,我国社会出现了价值多元化和核心价值观边缘化的趋势,特别是多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相互碰撞导致共同信念淡漠、社会凝聚力下降,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经济、政治、文化好比社会机体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三个齿轮,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济、政治和文化更是密不可分。实践证明,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全面进步,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发展,二是政治进步,三是文化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

展和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肩负着极其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一个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固然重要,但是,作为标识着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和程度的只能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离开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就没有人类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全部思想史,进而也就没有人类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全部实践史。离开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为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精神世界的丰富和精神力量的增强。

五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担负着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当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斗争。因此,培育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系到党能否在意识形态领域牢牢掌握主导权,以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4.“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请结合以上内容谈谈我们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腐败问题,是横在我们改革发展面前的一只“拦路虎”,是最典型的社会毒瘤,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我们如何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呢?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筑反腐败思想教育预防机制。

二、构筑反腐败监督机制。

三、构筑反腐败惩治机制。

四、构筑反腐败发现机制。

五、构筑反腐败组织机制。

15.结合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的关系。

顶层设计一般指的是从最高层次上去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这里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是在同一个意义上说的,总体规划当然是由顶层来做的,需要宏观思考。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顶层设计的必要性在于,由于顶层站得高,因此它对全局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和了解,这是下层所不及的。此外,当需要有一个整体性的、全局性的规范的时候,也只有上层能够承担这样的使命。比如,从我国改革的实践来看,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可以说是顶层设计的结果,当然这并不否认下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系列创新的做法为最终的顶层设计所做出的贡献。顶层设计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意识形态,二是实践。改革若有理论指导,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任何一种理论都是某一时空的产物,它会受到这一时空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指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对于一个社会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究竟如何具体地运行,马克思无法提供现成的答案。事实上,我们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还可以看到列宁对管理未来的苏维埃国家的一些比较浪漫的看法,这是因为列宁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在苏维埃国家建立起来以后,列宁才知道管理国家并非易事,以至于他在后来提出了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的口号,提出要悬赏两本行政管理的著作。由此可见,理论需要创新,需要与时俱进。

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比喻,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探索,没有桥,也没有路线图,只能靠摸石头的方式前行。二是指方法,由于不知道水深水浅,只能通过摸石头的方式前行,摸不到,停一下,以免掉到深水里去。这种方式通常也被称为渐进方法。这两方面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摸着石头过河的前提是没有桥和路线图。这里可以把桥或路线图比作是理论,摸石头比作是实践。有理论的指导,实践不一定以摸石头的方式进行。但是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要过河,摸石头不失为一种可以采取的方法。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渐进方法,在我们的改革设计中受到了最大的青睐。我们采用的初始路径是渐进路径。初始路径选择的重要性,在于它会形成路径依赖。沿着既定的路径,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由于渐进的改革和创新在增进获利的同时带来了社会的稳定,这种对渐进改革的路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在没有或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实践先行的做法是必须肯定的,不见得没有桥和路线图就不过河。摸着石头过河作为一种渐进的改革方法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有效的。在未来的顶层设计中,我们或许在某些方面可能还要摸着石头过河。但摸石头有巨大的时间成本问题。此外,摸到的石头也有可能指引你往后走。因此,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产生理论,产生过河的路线图,否则我们或许到不了彼岸,或许最后又会回到此岸,或许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到达彼岸。在这里,理论的重要性、路线图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篇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功能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产生、发展,其教育教学功能的实现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依据。因此,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首先必须明确其功能。

1. 1 认识功能

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实现全面提升研究生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的教学目的,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加深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理解和对我国现实问题的认知,增强其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另一方面,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研究生,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提高其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其为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的信念,最终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觉悟。

1. 2 导向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导向功能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目的性、方向性所决定的。通过课程教学,引导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我国现实问题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教师要向研究生讲授现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等六个方面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结合当前我国的国际战略、对外方针与和平发展道路政策,系统分析我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引导研究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 3 保障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实践总结。其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研究生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其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维护国家利益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努力; 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也强调为研究生的个人成长、成才以及全面发展服务,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2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工作面临社会转型期、信息网络化的冲击以及研究生成长变化等多重挑战。只有正视当前新形势带来的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取得实效。

2. 1 社会转型期提出的新课题

习近平指出: 我国正值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显著增强,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1]。国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加紧对我国实行思想意识渗透、文化传输,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文化阵地、思想意识阵地,意图腐化青年知识分子。部分研究生受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背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合理引导、纠正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思想和行为偏差。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迫在眉睫。

2. 2 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要求

信息网络化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教育在地域和时间限制下不可逆的“教”与“学”的关系。信息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信息网络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是利弊参半,利用得当可以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渠道、新途径; 利用不当就会成为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文化侵略的突破口,成为整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漏洞。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应着眼于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符合信息时代特征的教育方式,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效果。

2. 3 硕士研究生成长的新变化

伴随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地不断深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进程逐年加快,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且层次差异较大。研究生成长呈现思维跳跃性强,自我意识强,情感丰富却不稳定,喜欢独立自主、结合实践地进行思考和判断等新特征,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新问题。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受到挑战,越来越无法得到认同,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地了解教育对象———研究生的新特征,才能有的放矢,提出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

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10 方案”为指导方针,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体系。

3. 1 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以及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2]。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育理念。目前,以学校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国教学系统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也不例外,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培育出来的研究生大多无法实现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因此,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迫在眉睫。首先,转变“以教材为本”的传统教学认知,以不断更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教学内容,解决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脱节的问题,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使研究生明晰当前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的意义; 其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逐步实现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微信、QQ、微博等网络工具大胆开展探究式和参与式教学讨论,正确引导其思想政治观念,真正落实以研究生为本,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3. 2 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

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全面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吸引力和有效性的重要举措。“10 方案”实施以来,专题式教学逐步取代传统式教学,不仅为授课教师提供了充分发挥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也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丰富了知识面、增强了创新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尚存在连贯性不足、与本科教学内容重复的情况,降低了授课效率。因此,在讲授课程之前,一方面,授课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选择地取舍,避免与本科教学内容重复,确保专题讲授一脉相承。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取代个人单独备课,实现教学内容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分层次教学,通过摸底考试,根据理论功底把研究生分为基础班和提高班,分别讲授不同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授课效率,增强研究生对教学的认同感,改变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

3.3优化授课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授课教师,是对研究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必须优化授课教师团队,打破只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授课的运行模式,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大纲》的专题分类在全校范围内挑选专业性强的教师担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研究的授课教师,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最擅长的专题讲授,使授课教师团队更权威、知识更全面,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因自身知识结构不均衡产生的通而不精和备课时间有限产生的概而不深,从而提升研究生对课堂的认可度。

3.4完善教学的考评机制

科学而完备的教学考评机制,能够较好地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授课热情,继而推动教学改革的步伐。当前,教学考评机制主要以三七开的传统考核方式考核学生,即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或开卷考试成绩占70%,这种考核方式仅仅注重课堂出勤率,忽略研究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无法如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难以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真实的参考依据,并且对教师的约束力较小。因此,完善教学考评机制要从学生和教师两大主体着手。针对学生主体,为防止研究生沿袭应付传统考试考查的手段,设计综合考核的形式,完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按照出勤率和课堂表现共同给出,占总成绩的45%;期末考试采取论文答辩的形式,学生根据授课内容提出感兴趣的方面,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着重培养研究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占总成绩的55%。针对教师主体,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学生对课堂满意度打分和督导意见打分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备课、授课,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高校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公共必修课。在2010年《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意见》(简称“10方案”)实施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面临社会转型期、信息网络化的冲击以及硕士研究生思想成长变化等诸多因素的挑战。因此,探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功能解读,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学理念,考评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峰.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的八大亮点[J].人民论坛,2013(09上):34-36.

[2]周琴.坚持以“三贴近”原则,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3):122-124.

篇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

摘要:“2010年8月,经中央批准,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作出调整,其中提出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必修课程。”①在此之前,高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这一调整体现了我们国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对于完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必要性

我结合自身专业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谈一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本课程是对硕士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

作为未来的思想政治教师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必然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是对我们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本课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切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基础、内容结构特征和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本质和目的、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国家统一战略、外交与国际战略,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阐述。”②本课程结合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情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专题作了介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关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在巩固本科生阶段学习成果的基础上,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要成为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将其授予学生,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2.本课程是应对硕士研究生思想现状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同志告诫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竞争的重要阵地。”③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意识形态领域越来越多元化,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日趋激烈,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放弃对我国的“西化”、“分化”,企图通过宣传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事业中指导思想的地位,从而逐渐腐蚀我国的价值观念,达到推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目的,最终实现它的全球战略。我国国内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在一方面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为了自己、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等不良思想不断出现,侵蚀着人们的思想。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面对国际、国内双重环境的影响,硕士研究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硕士研究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倾向。集中表现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④因此,对硕士研究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势在必行。

3.本课程是应对当今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的必然要求

现象一:2014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可以说是给观众带来笑声最多的节目之一。为什么这个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赞许,除了它的喜剧性因素外,更多的是它直指社会热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存在小品中郝健的困惑,遇到摔倒的老人到底扶不扶呢?扶了会不会被讹呢?这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现象二:在娱乐报道中,我们经常会听见“撞衫”,就是说两个明星在同一个场合出现,结果两人穿的衣服是一样的,我们就叫“撞衫”。还有“撞脸”,就是说一个普通老百姓长了一张明星脸,跟某明星长得很像。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撞商标”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寨商标,其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大个核桃”“雲碧”“康帅博”“尹俐”“五粮”……

现象三:2013年7月24日17岁少女胡伊萱失踪被杀,帮助孕妇却被抛尸野外。经警方调查发现,案件实情是妻子为了满足丈夫的性欲,假装摔倒,胡伊萱恰巧经过将其扶起,送回家。在其家中,谭某骗被害人喝下掺有迷药的饮料,趁被害人昏迷后由白某实施猥亵,后二人将被害人杀害并掩埋尸体。

这些现象虽然仅是部分现象,但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当今社会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问题突出,这迫切需要对国人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道德文化教育。

4.本课程是应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不健康、不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最近这几年,出现的一个热词“雾霾”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2013年11月1日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2.3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天。截止11月上旬,全国2013年平均雾霾日数,已为52年之最。”雾霾给我们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仅危害人的健康,而且导致交通事故多发,交通阻碍等。雾霾之所以这么严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城市建筑扬尘、燃烧煤、农村燃烧秸秆等等,都加剧了雾霾现象。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不完善。雾霾只是一个表现,水污染、森林破坏、土地污染等现象都是表现。因此,如何解决发展中的不健康发展、不均衡发展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这些课题的解决提供了必不可少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探索[N].光明日报,2012年04月17日.

[2]田克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3]王学风,徐春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9期(总第129期).

篇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

思考题 导论 1思考题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基础上,继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为我们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创造政治和历史前提。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我们进行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根本目的,也是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奠定物质基础 实现全面小康,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奋斗目标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两大历史任务的继续和发展,它又是当代中国历史任务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牢牢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要清醒认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从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踏上了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在这个伟大的历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实现了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在旧中国的废墟上,党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阔步前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第三次历史性的巨变,这一巨变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承担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而光荣的历史使命。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的振兴还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到21世纪中叶,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就已担负起并不断为之奋斗的历史责任的继续,是当前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使命,也是中华民族13亿人口对中国共产党殷切期望,还是当今时代潮流以及社会主义运动向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当中去,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共产党员要在立足本职工作、艰苦奋斗、在工作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中发挥表率作用。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本职工作中去,忠于职守,扎实工作,克服困难,勤俭节约。既要创造优异业绩又要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榜样。总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而全面的复兴,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推卸的神圣责任。每个共产党员都努力肩负起历史责任,同心同德,奋发拼搏,中国共产党所担当的庄严历史使命就一定能够实现。2思考题二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命运和建国以来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的教训的基础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从当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勾画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蓝图。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确立了坚实的精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实现了发展布局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向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个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为正确并将继续指导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

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和路径;科技创新是全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和社会发展方式的技术支撑和手段保证;文化创新是全面落实科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制度创新需要在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实践中进一步回答如何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两个方面,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问题。科技创新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回答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和进步切实转变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等重大问题。文化创新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解决如何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等。这都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引导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思考题三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答: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这突出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采取完全不同的体制。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在实践中,逐步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格局:一是适时启动和加快对外开放进程,改变了过去的封闭发展格局。二是改变了过去平均主义的格局。三是改变过去经济部门和社会部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不分的格局,适时推动社会部门与公共部门的建设,整个社会开始呈现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分野、经济领域效率提高、社会领域迅速发展并开始承担社会整合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局面。四是逐渐从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式发展转变,经济发展开始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第二讲 7思考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实践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既保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又极大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我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8思考题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衡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答:根本出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

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走向未来,经济转型可能成为我国最突出的标志。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坚持把科技进步30年的目标是由中等收入国家平稳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由经济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大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现在实际上面临着两种前景,如果能够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成功转型,中国就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发展潮流,就能迎来一个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光明前景。如果不成功,就很可能陷入中等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收入陷阱。这就是转型的重要意义。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防范国际经济风险。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安全可控、竞争合作、互利共赢”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的方针,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统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筹协调,把握好金融业进一步开放的时机、力度和节奏。改进国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税收政策、会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计制度和监管标准。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拓宽境外机构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在境内融资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国内金融企业走出去,同时积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4)极参加区域和国际金融合作。“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十二五”规划要具有

(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密衔接,与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要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完善我国市场开放法律体系,实现政府管理行为的法制化,增加要目标是: 政府行为透明度,这是形成新优势的根本保证。与国际先进标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接轨,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国际标准严格管理输出商品质量、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际技术转让的合同签订、对外投资的资本运作、海外企业的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产评估、信用评级等,这是形成新优势的基本前提。提升我国传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统产业水平,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形成新优势的重要基础。增强我国企业的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核心竞争力,鼓励我国企业坚持技术创新,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这是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

(三)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

(五)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

(六)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牌。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

(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八)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风险。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第三讲 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10思考题一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9思考题三有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作用。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转型将带动我国继续保持高增长中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增长还要依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靠经济转型。“基本的结论就是不转变、不转型,我们还能不能走?人民当家做主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一部分,所以社还能走,就是你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来越小,路子会越走越窄。我们很难去完成我们的既定目标。所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所以社会以我们今后一定要去转型。经济转型关系中国现代化全局。过去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30年,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经济快速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发展。中国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由人口大国变成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了经济大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世界上盛赞中国过去30民当家作主。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年的腾飞,认为其让人印象深刻。体,能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

造性,是检验党的领导是否正确和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也是检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通过党的领导体制实现的,集中反映在党与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关系的具体形式上。党也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第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政治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不同性质的国家,民主的本质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为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这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政治制度上,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确立了与国体相适应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能够把13亿中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第二,实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科学论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要加强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三,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努力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要把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2思考题三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对滞后。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首先,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稳定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似乎有一种误区并形成了思维定势,即一说到政治体制改革,就认为会影响社会稳定,就会导致“西化”甚至国家政权颠覆。有的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拒绝政治体制改革的托词;有人经常错误地把前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在中国不断制造“政治体制改革恐惧症”。大量事实证明,苏联剧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执政党及其政府官员腐败变质,脱离人民群众,形成了特权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由这种腐败落后的上层建筑构筑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说苏共的倒台与政治体制改革有关的话,那也只能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和改革不当造成的,而不能本末倒置,以此作为拒绝改革的理由。

其次,始终没有摆脱姓“资”姓“社”的困扰。自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经济领域姓“资”姓“社”的问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但是这方面的困惑和争议大大减少,而在政治领域似乎仍然受着姓“资”姓“社”的困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尽管困难重重,但总是不断有所突破。相比之下,政治体制改革却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一提到政治体制改革,有些人马上就和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多党制扯在一起,于是在有

篇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 ——对中国腐败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名词解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4.公平

5.经济制度

6.市场经济

7.城乡二元结构

8.基层民主制度

9.协商民主(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教材和十八大政治报告)

二、简答、论述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

3.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和动力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区别与联系

5.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6.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7.如何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8.为什么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9.现阶段我国社会公平、公正、平等问题出现的新特点?

10解决现阶段社会公平、公正和平等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11.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的历史性挑战和考验?

12.如何理解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13.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历史地位。(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14.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及其途径。(见十八大政治报告)

15.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那些方面的论述? 注意:建议每道题结合十八大报告精神进行思考,这样才有新意。

上一篇:聪明人的名言警句下一篇: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优秀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