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2024-07-13

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共8篇)

篇1: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建设考核评估办法

第一条: 根据宁教发 [2011]13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德育水平,特制定本考核评估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完小以上普通中小学校。

第三条 :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如下:

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德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成效

第四条 :具体评估内容及标准详见《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评估细则》。

第五条 :县教育局基教股负责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考评。考评采取听汇报、师生座谈、走访、现场看、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

第六条:评估结果的运用

1、按照《细则》评估分达到90分以上者定为优秀,60-89分者定为合格,低于60分者定为不合格。

2、对达到优秀的学校直接定为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县教育局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合格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其单位及主要领导不得评先评优,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内无明显进步者,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3、评估结果计入学校学办学水平评估。

附:《宁远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评估细则》

二O一一年十一月十四日

主题词:德育工作校园文化考核评估办法宁远县教育局办公室2011年11月14日印发

(共印100份)

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评估细则

篇2: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宁远县九嶷山瑶乡麦地完小学校

2012年12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首先,谨让我代表麦地完小全体师生对各位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欢迎大家来到神奇、秀美的九嶷山,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麦地完小。

麦地完小,始建于1981年,原址在九嶷山太平村,1987年迁入现校址。她位于宁

九、宁鲁公路的交汇处,距舜帝陵仅四公里,是九嶷山风景名胜区的门户,高大雄伟的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牌坊和周围巍峨的群山,将校园周边点缀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麦地完小辖1所村小。校园占地面积22.5亩,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校园规划布局合理,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分明,整体协调,功能齐全,均达合格要求。麦地完小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31人,教师36人,其中女教师 13人,党员9人,小学高级教师27人,本科学历4人,专科学历13人,学历合格率100%,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熟悉、乐教善教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遵循“面向全体学生,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明礼、求知、自立、朴实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育人目标,努力追求把学校建设成校园美、校风好、设备优、队伍强、质量高、声誉好的农村完小。让麦地完小成为教

师专业发展的家园、学生全面发展的乐园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现将麦地完小的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个简要汇报: 一、抢抓机遇,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我们以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建设投入力度,学校办学条件得以明显改善。一是建筑新了。投入156万元新建高标准综合楼,计1800平方米;投入28万元新建学生厕所一座;暑假期间投入10万余元对原有两栋旧教学楼进行了维修翻新。二是设施全了。投入26万元,新建了一个200米的环形跑道,2个篮球场、1个排球场,2个有单双杠和云梯的沙坑,1个跳远沙坑,6张乒乓球台,体育场地总面积达5192平方米,各项体育配套设施也都达到了规定标准。三是功能足了。图书室、实验室、体育室、多媒体教室等18种功能教室齐全,总投入25万余元的图书、实验装备,体艺卫器材配备按高要求达标。四是环境美了。学校已对1600余平方米路面进行了硬化,添置了文化长廊、垃圾桶、爱护花草温馨提示牌,换了新校门,活动场所多处进行了护坡美化,按绿化规划种植了常青树和草皮,新建花卉池,对原有树木进行了护砌培土修枝,校园绿化面积达1910平方米,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共计投入30多万元,校园成了精致优雅的花园式学校,是师生工作学习的乐园。

二、以人为本,全力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是把双刃剑,它充满着智慧与艺术。一年来,我们着重突出抓了如下几个方面。

1、抓队伍管理。一是抓班子队伍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行政成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8岁,是一支“肯

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坚强的战斗集体,全体行政坚持住校,全部兼课,实行轮流值日值班制,对学校每天的工作有督查,有记录,有思考,是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勤政廉洁、精贤能干的队伍。校长盘景清,2001年取得小学高级教师资格,2001年参加校长培训并获得校长上岗证,2002年取得大专文凭,2005年取得本科文凭,现年刚40岁的盘校长在校长管理岗位上已度过14个春秋。由于工作出色,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校长、乡优秀校长、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优质课竞赛、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10多次获得省、市、县奖励。二是抓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抓教师知识更新,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参加学历提升、校本培训、学科培训,要求教师每期撰写教学论文和业务学习理论笔记。目前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13人,占全校在岗人数的63%,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高级教师27人。近年我校青年教师参加县级优质课竞赛4人次获奖,教师论文省、市、县30余篇获奖。三是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主要开展了“爱岗敬业”、“诚信教学”等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要求每人撰写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本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带动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明确了几条“禁令”:不准打牌赌博、不准上班时间上网炒股、中餐不准喝酒、不准歧视体罚学生。目前全校教师形成了比学习、比育人的良好氛围。

2、抓制度管理。制度建设是内涵发展的主要落脚点。我们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师评价考核、教育教学质量奖励、班级量化评比、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安全卫生考核评价等制度,做到“开学有计划、管理有记载、年终有总结”。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励到位,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有章可

循。

3、抓民主管理。为切实加大民主管理力度,我们始终坚持推行校务公开的原则不变,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师生办好学校的理念不动摇,坚持召开教代会的制度不更改。学校重大决策必须经教代会通过,坚持办事公开透明,推行“阳光管理”,自觉接受教职工监督,努力营造学校民主氛围。

4、抓后勤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财务预算、审批、报帐、监督等制度加大落实力度,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实行月结期清,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学生食堂管理,本着“经营不经商,服务不谋利”的原则,切实提高服务质量,让教师舒心、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同时,对教学资源的管理,我们明确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安排了专人专抓,确保教学资源配置优,管得住,用得勤。

5、抓安全管理。学校定期召开专题安全工作会议,针对学校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我们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摸排,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分门别类纳入台帐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责任到人,落实到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还制定了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护校队,上课实行封闭式管理,门卫值班和24小时巡逻值班,下午放学有专人分路段护送学生,措施具体,分工明确,责任分明。同时我们还聘请派出所的公安干警为学校法制副校长,定期请司法局领导到校举办法制安全讲座,聘请关协同志为校外辅导员,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工作网络。本无安全责任事故。

6、抓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按照“校园美、校风好、设备优、队伍强、质量高 ”的目标,大力开展创建“整洁文明校园活动”,抓实校容校貌、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整治环境卫生,搞好校园绿化、美化、文化,提高育人功能,突出“一训三风”,丰富文化长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效果显著。

三、整体推进,努力提高办学水平

我们坚持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坚持全面育人,育人全面,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学校近三年来办学水平评估都取得较好成绩。

1、办学行为日趋规范。坚持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教学计划要求全面开课设节,不随意增减课时,切实做到“六个不准”:不按分数排队,不设重点班、快慢班,不成建制补课,不公布学生考试排名,不下达升学指标,不统一组织学生购买省定书目之外的学习资料。

2、德育工作成效显着。以和谐为目标,以明德为宗旨,进一步强化德育工作措施。一是构建德育教育网络。举办家长学校,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大德育工作网络体系。二是建立了涵盖“日—周—月—期”的班级量化评比机制。每天通过三项评比检查督促学生行为习惯,每周结合升旗仪式上国旗下的讲话开展思想教育和爱国教育,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每期至少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交流总结会,每年开展两次以德育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三是确定德育教育主题。我们以爱心感恩、集体主义、爱我校园、平安校园为主题组织了主题班会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功能,多年来一直坚持“班级评比”、“黑板报评比”、“教室布置评比”、“值日岗培训”等活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现在,学生打架斗殴的事件少了,尊师

爱友的多了,学生犯罪率为0,年违纪处分率为0,文明礼貌蔚然成风。

3、素质教育彰显特色。学校深入推行素质教育,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成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有计划的开展课外活动;坚持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锻炼时间;组织开展了拔河、绘画、朗读、手抄报、广播体操、合唱等体艺益智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和谐平等氛围,促进学生音、体、美、劳全面发展。

4、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始终绷紧这根弦,不敢有丝毫懈怠。一是抓教学常规求质量。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等制度,深入推进“四环节”教学模式,强化常规教学检查分析,加强过程管理。二是以教研促质量。我们把“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目的,以“听课、评课、教学反思”作为教研的重要举措。通过立足课堂教学实际,聚焦课堂问题,让教师多上、多听、多评,转变教学思想,激发教学感悟,通过关注学生主体,注重课堂教学细节提高课效。通过强化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教学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

篇3: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1安远县柑桔黄龙病发生状况

2005 年镇岗乡老围村极少数果园发现少量柑桔木虱及极少数零星分布的柑桔黄龙病树, 至2010 年, 在该县的三百山镇、孔田镇、镇岗乡3 个南部乡镇部分果园零星发现木虱及零星单株发病。2011 年南部多数乡镇部分柑桔产区均发现有柑桔木虱及零星分布的柑桔黄龙病病株。2012 年南部乡镇在部分区域柑桔黄龙病开始蔓延扩散, 中部乡镇部分果园柑桔木虱和柑桔黄龙病呈零星发生。2012 年冬全县普查与清理病树12.03 万株, 全县柑桔病株率0.8%。2013 年, 全县随着7~8 月柑桔木虱的全面暴发危害, 柑桔黄龙病也随即暴发, 2013 年冬全县普查与清理病树222.11 万株, 全县柑桔病株率达14.4%。至此柑桔黄龙病已覆盖全县18 个乡镇多数果园, 其中南部五乡镇柑桔黄龙病快速呈井喷式扩散蔓延, 柑桔病株率全部在15%以上, 多数果业基地区域成柑桔黄龙病的重灾区, 毁园严重, 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中欣山镇、鹤子镇、凤山乡、三百山镇、镇岗乡、孔田镇6 个乡镇病株率分别为11.3 %、15.8%、24.1%、25.5 %、26.1%和26.4 %;中北部乡镇多数区域零星发病, 病株率在10%以下, 其中新龙乡、高云山乡、车头镇、版石镇、蔡坊乡、重石乡、天心镇、长沙乡、龙布镇、浮槎乡、塘村乡、双芫乡12 个乡镇的病株率分别为4.3%、1.8%、2.9%、3.8%、0.8%、4.3%、1.0%、2.0%、3.4%、5.2%、6.9%、3.9%。2014 年柑桔黄龙病进一步扩散蔓延, 当年全县普查与清理柑桔黄龙病树440.47 万株, 当年全县柑桔病株率达30.8%, 其中南部乡镇柑桔病株率飙升, 全部在25%以上, 其中新龙乡、欣山镇、鹤子镇、镇岗乡、凤山乡、孔田镇、三百山镇7 个乡镇病株率分别为26.9%、35.9% 、36.6 %、43.1%、51.3%、54.0 %和58.9 %;中部乡镇病株率全部达到10%以上, 其中高云山乡、蔡坊乡、版石镇、车头镇4 个乡镇病株率分别为10.8 %、14.1%、15.9 %、17.6%;北部乡镇病株率达到10%以上的也有4 个, 其中浮槎乡、双芫乡、塘村乡、重石乡病株率分别为11.1%、11.6%、17.4%、21.6%, 只有3 个乡镇的病株率在10%以下, 其中天心镇、龙布镇、长沙乡3 个乡镇的病株率分别为5.8%、7.4%、8.1%。

2012 年至2014 年冬, 全县已普查清理柑桔黄龙病树674.61 万株, 全县累计柑桔黄龙病病株率达43.5%, 全县18 个乡镇其中新龙乡、欣山镇、鹤子镇、镇岗乡、凤山乡、孔田镇、三百山镇7 个乡镇累计病株率都在30%以上, 另有10 个乡镇累计病株率10%~30%, 只有1 个乡镇 (天心镇) 病株率在10%以下。据近期调查, 实际上应砍未砍的病树及潜伏的病树还有200 万株以上, 因此, 自2012 年以来, 全县因柑桔黄龙病致毁近900 万株柑桔树, 折合约1.2 万hm2柑桔园。安远果农每年损失直接收入约18 亿元, 每年产业集群产值损失30 亿元以上, 导致2 万多个劳动力失业。综合社会经济损失惨重。

2果园柑桔黄龙病病株率与生产能力之相关性

为了找出柑桔园柑桔黄龙病病株率与当年柑桔园生产效益之间的对应相关性, 尤其是病株率与柑桔园收支平衡的对应点, 以指导生产实际中果园是保、或转、或毁, 课题组科技人员在2014 年9 月23~29 日调查的基础上, 又于当年12 月1~4 日, 深入7 个黄龙病灾情较重的中南部柑桔主产乡镇和4 个黄龙病疫情相对较轻的北部乡镇果园基地, 采取实地清点黄龙病病树、查找果园农事资料与园主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对全县有代表性的51 户58 个果园近4 年黄龙病病株率、产量、产值、生产投资、净收益等情况进行调查。所调查的58 个果园分别分布在鹤子、孔田、三百山、镇岗、凤山、欣山、新龙、版石、龙布、双芫、天心等11 个乡镇, 其中南片乡镇39 个果园, 占抽样果园67.2%, 中片乡镇4个果园, 占6.9%, 北片乡镇15 个果园, 占25.9%。所抽58 个果园涵盖面积80hm2, 其中0.67hm2以下的果园20 个, 占调查果园数34.5%, 0.67~3.3hm2的果园32个, 占55.2%, 3.3~6.7hm2的果园5 个, 占8.6%, 6.7hm2以上的果园1 个, 占1.7%。以上果园均为10 年生以上成年果园。

从表1 可看出, 在没有快速有效灭杀柑桔木虱的情况下, 黄龙病园内传播速度非常快, 暴发时病株呈指数增长。残酷的事实证明, 病株率达5%的果园, 如不严防死守, 1~2 年内黄龙病会迅速蔓延而毁园;病株率达10%的果园, 如果不强化管理, 次年黄龙病会蔓延至整个果园导致毁园;病株率超过30%的果园当年就收不抵支且毁园。事实上, 667m2脐橙园在安远县正常管理成本3000 元左右, 如果667m2产低于750kg, 就现行价格计算即为亏本果园。

3安远县防控柑桔黄龙病的主要举措

3.1 高位推动, 创新落实“一区双责”工作机制

面对柑桔黄龙病快速蔓延的残酷现实, 2013 年起,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创造性地建立了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一区双责” (一区是指以村为单位作为区域单元设立一个责任区, 双责即一个责任区落实2种责任, 分别是黄龙病防控责任和基地产业转型发展责任) 机制, 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 县长任第一副组长, 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各乡 (镇) 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乡镇“一把手”是所辖乡镇黄龙病防控第一责任人, 县直挂点单位负责人是第二责任人, 乡 (镇) 驻村干部、村“二委”成员和县直单位挂点工作队队员是直接责任人。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保证了全县所有干部有任务, 所有果园有人督促防控工作, 做到了责任落实不漏村、不漏户、不漏园、不漏株的全覆盖。

3.2 全面发动, 着力形成防控共识

为了充分发动群众, 打好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歼灭战和持久战的群众战争, 变政府要求为群众意志, 全面完成病树普查与病树清理等防控任务, 县委、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县柑桔黄龙病防控千人誓师大会, 搅动干部思想, 提高全县干群对全面防控柑桔黄龙病的认识并付诸统一行动。县宣传文化广电部门联合唱戏, 打组合拳,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手册、宣传栏、宣传画、标语、通告、手机短信等宣传舆论平台与工具的宣传优势, 展开防控柑桔黄龙病的宣传发动工作, 从思想上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调动全县一切所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投入到黄龙病防控的群众运动中。

3.3 审时度势, 实行区域化防控策略, 按照“南转中控北防”部署, 分类考核

为了把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柑桔黄龙病防控的战役中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定位, 调整柑桔黄龙病防控策略:南部乡镇以规模推进清理成片病树为主, 尽快净化生产环境;中部乡镇按照“能保尽保, 应砍尽砍”要求, 加大综防力度控制黄龙病蔓延, 建立规模综防园区带;北部乡镇实行全域性的严防措施, 周密布防, 死守保全现有果园基地。

3.4 健全果技队伍建设, 实现服务重心前移

根据全县柑桔黄龙病防控及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对果业面积200hm2以上的村, 增配专职村级果技员, 健全村级果技队伍, 强化技术宣传培训普及力度, 保证县业务部门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落实到位。

3.5 以灭杀柑桔木虱为中心, 打好防控柑桔黄龙病的系列配套技术组合拳

3.5.1 农民主体全面快速有效灭杀柑桔木虱。果业主管部门把灭杀柑桔木虱列为柑桔生产的周年第一重要工作。一是时间节点上抓住每次新梢萌芽1 粒米长时开始喷第1 次药灭杀成虫和卵, 5~7 天后喷第2 次药灭杀成虫和低龄若虫, 7~10 天后喷第3 次药灭杀成虫和高龄若虫, 每次新梢结合其他柑桔病虫害防控连续用药3~4 次;二是防控策略上充分发动, 周密安排, 实行联防群治, 统一喷药。连片周边果园统一时间喷药, 不留柑桔木虱“避难”的时间差, 破坏“安全”保护时空;三是优配药剂, 选择优质高效的杀虫杀卵剂互配并轮换使用, 保证喷药后24 小时对成虫、若虫的防效高于95%, 施药后48 小时对虫卵灭杀效果高于95%。为此, 安远县脐橙种植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人员于2013~2014年连续2 年在安远县开展了11 种农药防治柑桔木虱的田间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田间灭杀柑桔木虱优选优质的联苯菊酯乳剂、毒死蜱乳油、吡虫啉乳油、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噻嗪酮可湿性粉剂、阿维菌素乳油、啶虫脒可溶粉剂、吡丙醚乳油等药剂科学复配交替使用, 均可有效快速灭杀柑桔木虱各虫态。

3.5.2 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清理病树 (源) 。鉴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剂能够治愈柑桔黄龙病, 病树留在园间就是病源菌源。因此, 每季进行普查病树与果实成熟时期详查病树相结合, 及时规范清除病树是防治黄龙病蔓延极其重要的措施。一是普查与标识病树:每年春、夏、秋3 个梢期及果实着色成熟期 (尤其是秋梢期、果实着色成熟期) , 发动组织全县公职人员下乡入园 (责任园区) , 逐行逐株检查鉴定病健树, 发现病株 (含可疑病株) , 即用红色漆喷树干规范标识, 并建立田间座标进行标记。二是及时规范清理病树:每次喷药后1~2天内及时严格按应砍尽砍的原则彻底清除病树, 砍病树严格按“五步”工作法规范清理 (即“一锯”:主干离地面3~6cm位置将病树锯除;“二划”:砍树后的树蔸切面用砍刀或锯划十字;“三涂”:树蔸切面涂草甘膦高浓度液;“四包”:用黑色塑料薄膜包住树蔸;“五埋”:用土覆盖包扎后的树蔸, 保证病树不“死灰复燃”!

3.5.3 职能部门主抓柑桔苗木繁供市场, 彻底封堵病源。农业主管部门牵头, 市场监管部门及公安部门配合唱联台戏, 依法依规统管柑桔苗木, 一律不从外县调进柑桔苗。一是近几年内在柑桔木虱没有灭绝、病树没有清完、有效的统防机制没有建立完善的区域, 决不允许任何人恢复、补种和新开发柑桔园。经果业部门论证, 条件成熟的区域需统一提升规划, 方能恢复种植, 并且一律使用网棚假植2~3年的合格脱毒大苗上山定植。二是销毁所有大田柑桔苗木, 仅2013~2015年全县就依法依规销毁柑桔苗木1000万株以上;三是按照政府主导、公开甄选、公司化运作的原则培育后续所需的无病毒健康纯正柑桔苗木, 保证生产需求。

3.5.4 立足长远, 配建生态隔离林带。根据流域地形由果业部门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 以小流域或果园基地为单位规划种植隔离防护林带, 建成隔离林带要求宽5~10m, 高8~10m, 配合其他水土保持设计, 完善基地生态条件, 提高应对柑桔黄龙病及其它危险性病虫害的自然阻隔防扩散与互相交叉感染能力。

3.5.5 提高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确保防控措施执行到位。强化生产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 着力保证果园管理各项技术措施执行到位。重视春季的基肥和芽前肥, 坚持有机与无机肥、大量与微量元素肥相结合, 有意识地补充硼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 提高肥效、平衡树势。有的放矢地重保春、秋梢, 抹除夏梢及晚秋冬梢, 不让柑桔木虱有生存及繁衍的机会, 切断木虱的食物链 (抹除零星夏秋梢及冬梢) 。定期全域性统一行动, 彻底灭杀柑桔木虱, 净化生产环境。

4安远县防控柑桔黄龙病的教训

本轮柑桔黄龙病之所以危害如此猖獗, 带来的损失如此惨重, 从客观上看, 与安远县乃至赣南的木虱暴发、果业开发过度迅猛、生态保护失衡是分不开的;从主观上看, 与社会各界对柑桔黄龙病发生发展与危害的认识重视滞后、防控措施不配套难到位是分不开的。

4.1 果农认识不足

2012 年之前, 多数果农还不认识柑桔木虱, 更不知道柑桔黄龙病的危害严重性。果农往往认为自己果园暂时没发黄龙病, 就认为该病离自己的果园很遥远, 谁知2013 年7~8 月柑桔木虱突然暴发, 黄龙病马上就蔓延到自己的果园, 且来势凶猛, 暴发的病株呈指数增长, 显得措手不及, 不少果园一发现木虱, 当年就毁了园。还有不少果农对初发病的柑桔树存在侥幸心理, 舍不得彻底砍除清理, 认为多结果一年就多一点收入, 而没有认识到留一株病树就意味着毁园的现实残酷性。

4.2 发病之初, 决策层重视不够, 防控举措滞后

2012 年前, 尽管业务部门多次建议要全县性开展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 全面发动、全域配合、全面考核黄龙病防控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 决策层误判柑桔黄龙病发生发展形势的紧急性、危险性与灾难性。从潜意识中没有把柑桔产业放在心上进行谋划呵护守卫, 错过了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的黄金期。

4.3 全域性防控措施启动缓慢且迟迟落实不到位

在柑桔木虱发生之初的2011 年及前3~5 年没有抓紧、抓早、抓小 (小范围发生时) , 没有及时组织果农周年联防群治柑桔木虱、挖除病树, 县级层面也缺乏对征用、失管、抛荒柑桔园的监管与清理行动的机制。

4.4 防控机制缺失

从政府与部门层面看, 一直是重开发轻管理, 重眼前现状轻长远防控, 没有产业安危保障与预警意识及机制, 所以一遇黄龙病疫情就措手不及, 快速毁园。

5今后柑桔黄龙病防控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5.1 居安要思危, 建立柑桔黄龙病防控长效机制

5.1.1建议省人大、省政府制定省级地方柑桔黄龙病疫情管控办法。根据《种子法》和《植物检疫条例》制定全省的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办法, 从法规层面提供建立柑桔黄龙病防控机制的支撑, 明确产区各级政府、部门、果农防控工作职责、义务与权利, 明确柑桔黄龙病疫区的处控办法与措施, 保障防控工作有法可依、有责可追、有权可履及可操作针对性强的处理处罚机制。

5.1.2完善监测网络, 建立预警机制。在有柑桔的县市设立县 (市) 、乡 (镇) 、村 (基地) 柑桔木虱 (柑桔黄龙病) 监测网点, 实行定期报告, 市县行业主管部门及政府及时掌握与正确判断柑桔黄龙病和木虱发生动态与趋势, 为黄龙病防控工作抓早抓小抓有成效提供科学依据。

5.1.3保障防控专项资金。柑桔是我省特别是赣南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 建议省、市、县把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经费、监测人员工资与经费列入产业发展规划与财政预算 (含所需器械添置费用与运行费用) 。

5.1.4 强化果技队伍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 稳定与配优果技队伍, 提高服务技能,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县乡镇果业科技人员要专职专用、专心从事果技工作, 有效协调解决有人做事与有事能做的问题。

5.2 依法依规明确主体责任, 确保柑桔黄龙病防控系列工作落到实处

5.2.1 建立防控工作属地责任制。县、乡 (镇) 二级政府分别与上级政府签订《属地柑桔黄龙病防控工作责任状》, 责任状明确各级属地政府“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 分管领导为直接负责人。责任状阐明防控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目标任务及上级对下级的督查与考核奖惩机制。对防控工作落实达标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对不达标的据实际情况由上级对下级进行通报批评追责或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工作不力, 造成柑桔黄龙病暴发性增长的区域, 将追究属地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党纪政纪甚或法律责任。

5.2.2 强化宣传培训, 普及科技知识, 增强果农自主防控的能力。果业职能部门把柑桔黄龙病列入柑桔生产的第一重要病害, 并围绕之制定培训工作方案, 采取现场观摩、黄龙病防控大讨论、制作发放影像资料、发布网络信息等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培训活动, 增强果农对黄龙病危害性与开展灭杀柑桔木虱等统防措施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创新机制, 组建形式多样的合作组织, 充分发挥果园基地产业大户、家庭农场、协会、理事会、龙头企业等民间能人、大户及经济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 最终统一广大果农的思想认识与明确防控目标, 带动千家万户的果农掌握与自觉统一实施防控措施, 整体提升全民防控柑桔黄龙病的能力和防控实效。

5.2.3依据政府及部门引导, 果农主体的原则, 鼓励由乡村级果技员或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牵头, 引导各村或果业基地以小流域为单元 (每个单元26.67~33.33hm2) , 组建柑桔黄龙病统防统控群众性组织或理事会。理事会会长可由乡镇果技员、村级果技员、村干部或公信力好、有防控经验的果农代表兼任, 理事会成员由小流域区域内若干果农组成。理事会负责制定本区域内致力于柑桔黄龙病防控相关的《村规民约》, 在联防区域内周年普查清理黄龙病树, 监测柑桔木虱发生情况, 落实区域内统一防治技术、统一防治时间、统一防治药剂, 具体实施好区域内柑桔黄龙病与柑桔木虱的联防联控机制, 以落实理事会辖区为单元的统防统治工作机制为抓手, 保证每次喷药灭杀木虱各园主步调一致, 不漏园、不漏株、不错时及周年防控工作及时有效执行到位。

5.3 厘清防控技术思路, 规范防控集成技术措施

5.3.1牢固树立全年彻底灭杀柑桔木虱是防控柑桔黄龙病的第一重要措施。一是及时控制零星萌发的早夏梢、晚秋梢和冬梢, 切断木虱繁衍的“食物”供应链, 不让柑桔木虱无时限性连续繁衍。二是新梢抽生期 (2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 灭杀。每次新梢萌芽1粒米长时开始用药, 隔7~10天1次, 连续用药3~4次, 注意轮换使用药剂, 同一个生长季节内一种农药最多使用2次。所选药剂应能有效灭杀柑桔木虱的各虫态, 防治柑桔木虱成虫的药剂必须速效性好、防效高, 施药内24小时对成若虫的防效高于95%, 48小时内对卵的灭杀效果高于95%。三是生长季用除草剂杀灭或人工割除园内杂草, 冬季采果后全面清除园内杂草, 恶化柑桔木虱的宿存环境。四是喷好冬季清园和早春开园药、破口药, 提倡杀成虫与杀卵药互相配合使用, 提高对木虱各虫态的灭杀效果。五是每月用弥雾机、每季度用雾炮机对园内四周杂草树木清杀1次木虱以净化基地环境。

5.3.2周年普查与及时规范清除病树。 (1) 周年普查黄龙病树。一是每季普查与果实成熟季集中时间详查病树相结合。保证普查不漏园、不漏行、不漏株, 园园有人监管, 人人有普查责任。二是对普查的病树统一使用红色 (或黄色) 油漆喷树干做标识。三是加强对基地内外失管、半失管园和房前屋后、庭院零星种植柑桔的病树普查与清理, 确保不留死角。四是规范建立柑桔黄龙病株普查与清理的动态台账, 并根据病树清除情况每月定期及时更新台帐。 (2) 及时规范清除病树。一是每次喷药后1~2天内及时彻底清除病树, 严格按应清尽清的原则, “发现1株, 清除1株”;二是毫不留情地清除失管果园及零星病株, 对常年抛荒失管果园由防控理事会组织专业砍伐队强制清理;三是规范病树清理措施, 严格按“五步”工作法规范处理病树。

5.4 引导农民科学有序适度进行果业开发和恢复性生产, 推动安远脐橙产业转型升级

5.4.1 坚持良种先行。良种引进、选育、储备工作及种子圃、采穗圃建设应列入为产业发展与提升的先决条件, 并由政府牵头启动。良种扩繁工作实行公司化运作, 落实果业部门苗木生产计划与接收主管部门的技术监督与指导, 由农业植保部门负责对生产过程全程监控与苗木出圃前的检疫检测工作, 实行苗木出圃夺标准许制。全面实行网室育苗与营养杯 (袋) 育苗。坚持县域苗木自繁自供, 确保苗木不出问题、大苗良种苗木、健壮苗木上山定植。

5.4.2 坚持生态建园。山地建园应严格按照“山顶戴帽、山腰种果、山窝养鱼、园间留带 (10m左右宽的隔离带) ”的生态建园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山顶戴帽”面积不得少于坡面总面积的1/4。集中连片基地应依据地形地貌每3.33~6.67hm2为一单元, 保留或种植一定规模的生态隔离带。柑桔黄龙病感病率低的集中连片老基地, 应根据自然地形修复或恢复果园生态条件 (屏障) 。

5.4.3 坚持审批制度。恢复生产和新开发基地实行审批制度, 对拟恢复性生产或新开发的区域, 应向当地政府林业、水保、果业部门提出申请, 林业部门审查是否符合林地开发有关规定, 水保部门审查是否符合有关水土保持措施, 果业部门审查是否符合生态建园标准及认定是否供应无病毒苗木或栽种品种布局。上述3 个部门共同认证同意后方可建园。经林业、水保、果业部门验收达到 (符合) 生态建园标准 (条件) 的, 才能列入政府专项资金补助和项目扶持。

5.5 着眼未来, 顺势而行谋划脐橙产业发展

一是今后的果业基地规划应立足最大可能的机械化耕作管理, 最大化地提高劳动效率, 路道布局合理, 梯带宽度应与管理便利相匹配;二是栽种模式, 适当密植, 矮化栽培, 便以果实采收, 以适应劳动力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三是研发最大可能地实现品质一致、安全营养、树体安全的果园管理规范集成技术体系;四是应建立有效防范危险性病虫及重大自然灾害的预警机制与应急机制;五是品种布局应能满足市场多样化与鲜果应市周年化的需求, 不拟搞单一品种一统天下的布局;六是应建立便以并保障产业安全高效发展的技术协作或联合研发攻关成果转化的示范推广体系, 提高脐橙业科技含量;七是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有效合作实现共赢的产业组织体系 (链) ;八是建立保证产品质量可行市场追溯、市场开拓及品牌培育的政策支撑体系及生产、企业、市场有效合作机制。

摘要:生产中有效防控柑桔黄龙病是世界性难题。本文阐述了安远县柑桔黄龙病发生状况, 果园病株率与生产能力之相关性, 安远县柑桔黄龙病防控经验教训及下一步拟应对的防控策略, 以期为今后安远县乃至赣南柑桔业提升发展提供借鉴。

篇4:探析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而德育工作是主导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让两者发挥出作用,以此来打造出更具特色的校园,从而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品格。基于此,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德育工作;优势

初中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共同的目的是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由此可知,要想促使初中德育教育顺利开展下去,相关教育工作者只有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下去。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性

虽然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不同的特点,但是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知,只有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两者结合是德育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融合的需要

校园文化的核心教学内容是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就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德育工作其实就是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并且德育也可以与校园其他教育工作的相切合,其主要就是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

由此可看,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找到了彼此的切合点,从而做到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国初中德育教学质量,并且让德育工作变得更加具体,内容更加丰富。

2.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结合是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德育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初中德育。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思想过渡的阶段,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初中德育工作。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初中德育教育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重视校园文化工作建设,建设出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特点且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环境,用环境促进德育教育的快速发展,从而逐渐将初中德育教育的过程变成学校精神和以校园为核心的校园环境,以此来实现德育教学的真正目的。只有这样才可以促使德育教育更好的发展下去,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让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德育教育

1.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

为了使我国初中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围绕德育教学目标,健全并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度制订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弘扬人文精神,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规章制度应该是面向全校师生,理应做到有章可循。第二,学校规章的内容必须要简单明了,坚决避免有否定性的词语出现在规章制度中。

三、规章制度必须要明确惩罚制度以及惩罚内容,要做到赏罚分明

通过用规章制度来约束教师与学生,既可以让师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还可以为初中德育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开展相关文化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

通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丰富师生之间的活动,用活动增强学生的素质。譬如学校积极开展一些类似于感恩励志教育的演讲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并让学生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禁烟教育活动以及防止打架斗殴的宣传教育,以此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全面加快校园文化的建设。

五、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养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

众所周知,良好的校园风气既可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又可以变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更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从而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能够让学生明白德育教育对自身发展具有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班级组织建设以及班风班纪,一定要把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可以为初中德育教学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把德育教育落实到校园环境中,只有将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民主平等的,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篇5: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为配合“创国卫”工作,为保障学生能在一个优美、洁净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健康地生活,使学生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爱护校园环境的意识,根据学校目标管理办法和工作计划,结合初中部的实际情况,特加大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的力度,望遵照执行。

一、组织领导:

组长:魏 森副组长:张志斌、张再旺、孙长涛

组员:初中部所有班主任及所有值日成员

二、卫生标准

(一)、教室卫生标准

1、地面:无痰迹、污迹、纸屑、瓜果皮,不放书籍和其他物品,所有垃圾都要放在箩筐内。

2、桌椅:整洁整齐。桌面、桌脚、椅面、椅脚整洁,不在桌椅内外乱涂乱画乱刻;桌椅横竖排列整齐。

3、讲台:台面只准摆放教具且摆放整齐,不准放与教学无关的东西。

4、墙壁:整洁,无乱涂乱画乱刻,无不协调的张贴物,无脚印、手印、球印等污迹,无污渍、蜘蛛网;

5、窗户、窗台:每天擦洗,无灰尘,窗台上不放置任何东西,玻璃窗无手指印迹等。

6、前后门:每天擦洗,不涂、写、刻、画、贴,不乱挂东西,无脚印。学校统一张贴的纸张,如考试安排、封条等,失效后应及时清除干净。

(二)、寝室卫生标准

1、地面:无果壳、纸屑、痰迹等,无卫生死角。

2、摆放:毛巾、桶、鞋子各摆放成一线,被子摆放整齐且统一开口向外。

3、墙壁:整洁,无乱涂乱画乱刻,无不协调的张贴物,无污迹、蜘蛛网;

4、窗户、窗台:无灰尘,窗台上不放置任何东西,玻璃窗无手指印迹等。

(三)、清洁区卫生

1、楼梯:早、中、晚一天三扫,墙壁无污迹、悬尘,无脚印、球印;通道无纸屑、果壳等;楼梯扶手干净,无污迹、无蜘蛛网,楼梯拐角无卫生死角。

2、厕所:一早、中、晚天三扫,地面无积水,无垃圾、劳动工具摆放整齐。

3、上操场:早、中、晚一天三扫,地面无果壳、纸屑、无白色垃圾,树叶要及时清走。

三、扣分标准

1、教室、寝室和清洁区卫生每处扣2分,2、班级中有以下现象,扣除班级评估总分若干,并取消班级当月优秀班级的评选资格。

(1)乱扔、乱倒杂物、垃圾;(5分)

(2)乱涂乱踢,随处拍粉笔灰;(5分)

(3)不按时打扫卫生;(2分)

(4)从走廓或窗台向外丢垃圾者除扣班级评估分5分外,还必须由家长陪同共同扫 上操场一天。

(5)其它破坏环境卫生的不文明行为(视情节轻重,酌情扣分)。

宁远二中初中部

篇6: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学校管理效能,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按照黔东南州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方案和2009年4月8日镇远县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校也于4月10日拉开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

蕉溪镇中心小学和许多兄弟学校一样,在旧的教育管理体制下,一直沿用着过去多年形成的管理模式,广大教师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工作中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远远不够,极大地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应该说,我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且条件已基本具备。截止2009年10月23日止,我校在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学校进行了大胆的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我校各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工作已经平稳结束,现把各方面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心校,辖河口、岔河和猛溪三所片区中心小学校(该三所片区中心校共下辖6所村点校),蕉溪小学校本部下辖路溪、木元和洞脚三所村校。镇中心小学校现实有教师42人,编制41人。设管理岗位3个(单位正职1人,副职1人),内设机构2个(教导处和总务处)。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情况:中级专业技术岗位设臵有14人(取得中级资格的教师有26人,超岗12人。),其中:八级2人,九级4人,十级8人;初级专业岗位27人,其中十一级13人,十二级13人,十三级1人。

二、具体做法

1、成立事改工作领导小组,为事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由校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常务副校长任副组长,工会主席、中层干部、教师代表为成员,共有成员9人。并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下设有聘任工作小组、考核评议小组和调解小组,负责竞聘的具体操作和处理竞岗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做好说服和解释工作。

2、加强宣传、统一认识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前提。

自2009年4月8日全县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后,学校行政一班人未雨绸缪,积极做好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准备工作。4月10日即召开全片区教师人事改革动员大会,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人事改革的文件、政策法规,使广大教师对人事制度改革有一个清醒地认识:教育要创新,首先是制度创新。人事制度改革是学校制度创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泉。学校积极稳妥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转变教师工作观念。这项改革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大计,也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人事制度改革的本质就是打破大锅饭,打破职务终身制,能者上、劣者下;就是分配制度的改革,多劳多得,比贡献比奉献。人事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经过学校的广泛宣传发动,全体教职工初步形成了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共识,因此,这项工作的实施得到了绝大多数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3、发扬民主、全员参与、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及量化考核细则。

人事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千头万绪,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民主参与是关键。为积极稳妥地推进我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让广大职工充分发挥民主权利,我校在制定人事制度改革的岗位设臵方案,竞聘上岗量化考核细则及全员聘用实施等方案时,充分发扬民主,全员参与。

首先由校长亲自拟定人事制度改革的岗位设臵等方案及竞聘上岗量化考核细则等文件;其次是积极听取县教育局和县人事局相关领导的指导意见,再经事改领导小组反复讨论修改后,最终以第四稿形成各种方案的讨论稿提交全体老师学习讨论。第三是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讨论实施方案(讨论稿),并上传在学校网站,让全体教师全体教师讨论,收集老师的意见。第四是各种方案经过集思广益,上下互动,几经修改,形成的(草案)提交全体教师会议通过,对所有方案和办法、细则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至6月15日,竞聘上岗等方案、量化考核细则全部全票通过(除《竞聘上岗量化考核细则》有一个教师对某条有保留意见,但她还是同意)。第五是整个事改过程我们都臵于民主监督之中。自4月10日起至10月20日,我们一共召开12次以人事改革为主题的会议(其中7次全体教师会议,5次事改领导小组专题会议)。

由于岗位设臵等方案和量化考核细则既严格遵照省、州、县有关文件和有关

事改会议精神,又充分发扬民主,接纳广大教职工合理化意见和建议,考虑了中心校和村点校不同教师各方面利益,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最终能使竞聘上岗工作有序、公正地展开。

4、操作规范、阳光透明、体现人文关怀。

公开、公平、公正是事改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教师反应最强烈的是怕我们搞暗箱操作。在整个竞聘上岗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规范化操作,对竞聘的结果在第一时间进行公开、公示,体现阳光透明。

在教师竞聘过程中,既坚持原则,对有特殊情况教师也体现人文关怀。我校取得中级资格的教师有26人,而岗位设臵只有14人,有12个具中级资格的老师落聘。其中已聘十级的有两位老教师(陈光英、周章琼)落聘了,她俩都是我校的骨干老师,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计得失,任劳任怨。但由于前两年两位老师都上过差班,其中一年的考核成绩低,导致本次落聘。

针对学校实际,校长在动员会和相关事改会议上多次说过:“在事改和日常工作中,我们年青教师一定要尊重老教师,老教师也要关心爱护年青教师,我们的老教师在他们年青的时候,也有着辉煌的过去和无数的闪光点。希望全体老师都要正确面对本次事改,既要积极进取,也要淡泊名利。”聘任工作中,校长经常深入到村点校和老师中了解和听取老师们的心声要求,关心老师的疾苦,耐心做好老师的解释工作。陈光英老师是我校的工会主席,从我校的方案制定到聘任过程,她一直都参加,由于我们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她本人落聘,她没有意见,且作为事改领导小组和调解小组的成员之一的她还耐心做好其他落聘教师的思想工作。正因为我校的事改工作公正、透明,以人为本,思想工作做到位,事改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

三、存在的问题及我们的思考

我校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在学校人事改革领导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下,顺利完成了,纵观实施改革的全过程,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1、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是:物竟天择,优胜劣汰。现在,学校行政领导、普通老师,都不能高枕无忧,如果每个人都有危机意识,必将促进更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成长。

2、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必将催生新的管理模式的诞生。改革后学校对校级领导、中层领导和班主任、老师及村点校老师如何进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学校行政如何有效开展工作等都是今后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3、农村学校与城关学校的中级岗位设臵比例相差太大,不体现教育公平。城关小学50%,乡镇中心小学35%,片区中心小学33%。

按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贵州省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黔教人发[2004]367号)文件第二大点第5条规定:小学高级30——45%,对省级示范学校教师高级职务的比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务的比例可适当提高。可我们黔东南州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方案中却是这样的:县市小学的比例为30—60%;乡镇完全小学是25—35%。这不是与黔教人发[2004]367里关于向农村学校倾斜的精神相悖离吗?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少,教师干活最累,待遇最低,中级指标也低。这是教育不公平!

4、农村学校的编制不足,农村学校老师压力大。还是1:24配备老师,乡镇中心校没有配备幼儿教师编制。教育不公平!

5、制定教师岗位评价机制还值得我们探索。

岗位评估与考核是推行聘用合同制的重要制度,是落实“按劳分配、要素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分配原则的必要举措,也是实现人事制度改革目标的根本所在。所以健全和完善教职工岗位工作的评估与考核制度意义重大。为此,要加强管理,我们必须要建立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教职工岗位工作的评估考核制度,包括领导组织、考评的形式或方法、考评的指标与标准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等。但是,由于学校存在中心校、村点校的工作要求不同,村点校面大,中心校难以考核等因素,还有教师兼职的岗位比较多,在综合评价量化中,主岗位与兼职的岗位所占的比重多少,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索。

6、在市场经济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一部分教师经济意识较强,具体工作面前“钱”字当头,过于计较个人得失,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这是一个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值得思索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今后的打算

1、继续完善教师考核评价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教师奖惩机制。

2、多方听取意见,制定全镇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使之更能体现公

正和效率,逐渐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思想,建立更具动力和活力的学校分配。

3、争取上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全镇教师的柔性流动。

人事制度改革,我校虽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经验,但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坚信: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在教师群体中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局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管理上规范,上层次,促进蕉溪镇中心小学校乃至全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持续、科学的发展。

镇远县蕉溪镇

中心小学校

二OO九年十一

篇7: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2015我校爱国卫生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容环境为目标,广泛发动群众,调动一切力量,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环境,消除“四害”,有效切断病媒生物疾病传播途径,促进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加大爱国卫生的宣传力度,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现将我校爱国卫生各项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面加强社会卫生管理工作,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全校师生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同时,积极组织义务清扫队伍开展大扫除活动。防止出现管理松懈,卫生状况滑波等现象,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高创建成果。

2、在全校开展创建“卫生单位”活动,推动各行各业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树立典型,推广经验,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组织开展第二十七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4月份是全国第二十七个爱国卫生月,我校积极配合居委爱卫会巩固各项创卫成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意识,组织全校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搞好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卫生大清扫和除“四害”活动,防止虫媒传播疾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三、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1、组织开展全校除四害统一行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春、秋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义务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2、积极开展“四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蚊虫孳生问题。根据上级的要求,在全校认真开展“四害”防治设施建设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

四、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师生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组织人员在全校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确保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篇8:宁远县中小学校德育工作与校园文化

一、脱毒种薯生产现状

自2009年以来, 靖远县连续四年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推广项目, 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初步建立, 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累计完成扩繁一级种薯373.33公顷, 二级种薯2573.33公顷;初步形成以甘肃爱兰靖远分公司、靖远阜丰为龙头, 主要种植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支撑的繁育体系;建设了以乌兰北大坪、若笠四岘为重点, 各主要乡镇为辅助的生产基地;各类种薯年生产能力达到2.5万吨;同时建成贮藏能力6000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一级贮藏库, 其中甘肃爱兰靖远分公司2000吨;靖远阜丰、靖远独石、靖远宏兴各1000吨;靖远明和、靖远安宝各500吨。各合作社均有种薯扩繁两年及以上经历, 对脱毒种薯生产与应用具有一定的经验。通过各方多年努力, 广大群众对脱毒种薯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脱毒种薯的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二、存在的问题

㈠龙头带动作用不强

目前, 全县初步具备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的企业有两家, 一是甘肃爱兰靖远分公司, 属专业型种业企业, 具有种薯生产资质, 以繁育微型种薯为主, 在本地扩繁一级种薯三年, 但还没有建立推广体系,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 种薯覆盖面小;二是靖远阜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 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无种薯生产资质, 以扩繁旱地品种为主, 具有四年种薯生产经历, 种薯覆盖范围局限性大。

㈡推广体系不健全

《种子法》颁布以后, 经过种子体制改革, 原有的各级种子公司及下属供种网络已不复存在, 原工作人员部分从事粮油种子经营, 都没有从事种薯经营, 种子市场已全面转入市场化运行模式。这些变化意味着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急需建立完善营销体制, 建立健全销售网络。我县开展种薯扩繁的企业, 均从业时间短, 无论资质、资金、技术、人员、经验都十分有限, 或销售网点少, 或无足够的资金收购种薯, 造成种薯极大浪费, 脱毒种薯推广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㈢各从业合作社、企业影响力小

靖远县是早熟马铃薯生产大县, 但全县境内只有一家具有种薯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甘肃爱兰马铃薯有限公司靖远分公司, 在当地推广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的时间只有两年, 知名度还不高。多年来群众中自发形成的“陕北早熟洋芋”购种方式, 造就了部分水地生产用种由个体商贩购入, 打“擦边球”, 以商品薯的名义贩运销售种薯。各扩繁企业虽然做了不懈的努力, 脱毒种薯应用率大幅提高, 但种薯市场还是比较混乱。现从业的专业合作社一方面由于受其经济条件制约, 另一方面受资质限制, 扩繁的一级、二级脱毒种薯无法全部收回销售, 以致部分种薯扩繁户把种薯作为商品薯在市场上销售, 造成种薯资源的极大浪费。

㈣种薯贮藏能力不足

靖远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万公顷左右, 按每公顷播种薯1125千克计算, 年需种薯1.13万吨。目前建成的6000吨种薯贮藏库贮藏的种薯仅可供0.53万公顷大田生产用种, 每年尚需从外地调种6000吨, 按每吨运费400元计算, 年增加生产成本240万元。

三、对策及建议

㈠转变政府主管部门的角色

政府主管部门只当好裁判员, 不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县种子管理站要从企业资质、生产基地、种薯质量、推广效果管理入手, 做好宣传培训、技术指导、观摩交流等方面工作, 充分发挥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职能部门的技术支撑作用, 为项目发挥最大的成效保驾护航。

㈡促进种薯生产基地的认定和管理

重点做好基地保障措施、种薯质量检验、生产档案等管理, 支持技术培训和指导。县种子管理站从合格种薯的标签发放入手, 依据种子袋、标签进行源头管理。配合植保部门做好马铃薯春季窖藏病害调查, 加强生产基地田间检验和出入库种薯病害的检查和防控。

㈢建立健全种薯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充分利用“一坪 (北大坪) 、两塬 (若笠、高湾) 、三山 (哈思山、大峁槐山、黄家洼山) ”的自然资源, 形成高海拔山区“旱繁水用”的繁育体系, 以甘肃爱兰薯业靖远分公司为龙头, 建立原种生产基地;以具备一定土地规模 (含流转土地) 、生态条件适宜且具有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 巩固和建设一级种薯生产基地;以各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 向农户销售一级种薯。承担一级种薯生产与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所在地村委会、乡镇政府推荐, 县种子管理部门考核, 县农牧局批准。

㈣整合项目资源, 加大支持力度

整合旱作农业、马铃薯高产创建等项目, 对原种及一级种薯扩繁企业及合作社提供地膜、农药等农资和技术服务, 扶持其健康成长。

㈤培育品牌, 加强宣传, 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黑板报、宣传标语等多种媒体, 通过组织现场观摩、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 向广大群众、基层干部宣传马铃薯脱毒种薯增产原理和优势, 提高县域企业的知名度, 促进品牌效应的发挥。

㈥充分发挥政府的扶持政策, 多方筹资, 加快企业硬件建设

有效利用民间资本和融资平台, 从现代化管理、机械化程度、检验、贮藏能力扩充等方面入手, 特别是种薯贮藏库建设, 不断推进标准化建设, 壮大企业实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

㈦加强市场管理, 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种子管理、技术部门要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团结协作, 通过强化种薯质量抽检力度、标签的真实性认定, 严格控制种薯供应的关键环节, 把好种薯质量关, 保障扩繁种薯的质量。农业执法部门要从市场巡察、无证经营、案件警示、通报、处罚等方面入手加大市场执法力度, 规范经营行为, 确保交易市场稳定有序、群众用种安全, 营造良好的种薯市场环境。

摘要:通过总结靖远县脱毒马铃薯种薯扩繁与推广项目建设情况, 分析了当前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种子管理层面、企业层面、基地层面、农民层面的对策及建议。

上一篇:如何依法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服务水平下一篇:七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