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业会计1

2024-07-10

金融企业会计1(共9篇)

篇1:金融企业会计1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D)。

A.客观性 B.可理解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权责发生制

2.在实务中,企业对存货范围的确认,其依据是(B)

A.是否具有法定控制权 B.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 C.是否存放在企业仓库 D.是否已经支付了货款

3.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一般应属于(D)。

A.长期股权投资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持有至到期投资 D.交易性金融资产

4.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自然气候条件的侵蚀及意外毁损事故引起的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上的损失,称之为(B)。

A.有形损耗 B.无形损耗 C.化学损耗 D.技术损耗

5.应当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是,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B)。

A.2个月 B.3个月 C.4个月 D.5个月

6.在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中,对于“很可能”发生的或有事项,对应的概率区间是(A)。

A.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B.大于75%但小于或等于95% C.大于45%但小于或等于80% D.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75%

7.下列经济业务会影响营业利润的是(A)。

A.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 B.固定资产的清理损益 C.无形资产所有权的转让损益 D.政府补贴

8.下列各项支出中,一般纳税企业不记入存货成本的是(A)。

A.购买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用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购入存货时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D.购买存货而支付的进口关税

9.企业增资扩股时,投资者实际缴纳的出资额大于其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在其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作为(D)。

A.营业外收入 B.实收资本 C.盈余公积 D.资本溢价

10.资产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C)。

A.重置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

二、业务核算题

1.AS企业系上市公司,按年对外提供财务报表。

(1)2007年3月6日AS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一批X公司发行的股票1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5.2元,含已宣布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2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2)2007年3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现金股利。

(3)2007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5元。

(4)2008年2月21日,X公司宣布发放的现金股利为0.3元。

(5)2008年3月21日,收到现金股利。

(6)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5.3元。

(7)2009年3月16日,将该股票全部处置,每股5.1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要求:编制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

2.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核算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5%,有关资料如下

:(1)2007年年初,“坏账准备”科目为贷方余额8450元。

(2)2007年和2008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21300和122500元,这两年均没有发生坏账损失。

(3)2009年7月,经有关部门批准确认一笔坏账损失,金额为36000元。

(4)2009年11月,上述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18000元。

(5)2009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67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年应提的坏账准备,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3.企业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向A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价款200000元,增值税34000元。收到A公司交来一张已经银行承兑的、期限为2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汇票,票面价值为234000元。

(2)经协商将应收B单位的货款100000元改用商业汇票方式结算。已收到B单位交来一张期限为6个月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票面价值为100000元,票面利率为8%。

(3)上月收到C公司一张一个月期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已到期,委托银行收款。现接银行通知,因C公司银行账户存款不足,到期票款没有收回。该票据的账面余额为90000元,票面利率为8%。

(4)应收D单位一张3个月的银行汇票已到期,该票据票面价值为150000元,票面利率为8%,款项已收存银行。

(5)将上述收到A公司的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贴现天数为45天,贴现率为9%,贴现款已收存银行。

(6)上月向银行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因承兑人(E单位)无力支付,银行退回贴现票据,并在本企业银行账户中将票据本息划回。该票据的票面价值为180000元,票面利率为8%,半年期。

(7)年末,对上述尚未到期的应收B单位的带息票据计提利息。企业已持有该票据3个月。要求: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1)2007年3月6 日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x(5.2-0.2)=500

应收股利 20

投资收益 5

贷:银行存款 525

(2)2007年3月16 H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3)2007年12月31 13,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4.5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5)x 100=5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4)2008年2月21日,x公司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100 x0.3=30

贷:投资收益 30

(5)2008年3月21 日,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30

贷:应收股利 30

(6)2008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5.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8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3-4.5)×100=80

(7)2009年3月16日,将该股票全部处置,每股5.1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借:银行存款 510-5=505

投资收益 2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5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投资收益 30

2.2007年末计提坏账:

221300*5%-8450=2615(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615

贷:坏账准备2615

2008年末转回:

122500*5%-11065=4940(元)

借:坏账准备4940

贷:资产减值损失4940

2009年7月:

借:坏账准备36000

贷;应收账款36000

2009年11月:

借:应收账款18000

贷:坏账准备18000

借:银行存款18000

贷:应收账款18000

3.(1)借:应收票据――A公司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2)借:应收票据――B单位 100000

贷:应收账款――B单位 100000

(3)带息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票据利息=票据面值 X(1+票面利率X票据期限)

借:应收账款――C公司 90600

贷:应收票据――C公司 90000

财务费用 600

(4)到期价值=150000 X(1+8% X 3/12)=153000

借:银行存款 153000

贷:应收票据――D单位 150000

财务费用 3000

(5)贴现金额=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X贴现率X贴现期贴现息=234000X9%X45/360=2632.5

贴现金额=234000-2632.5=231367.5

借:银行存款 231367.5

财务费用 2632.5

贷:应收票据――A公司 234000

(6)借:应收账款――E单位 187200

到期价值=180000X(1 + 8% X 6/12)=187200

贷:银行存款 187200

(7)借:应收票据 2000(100000 X 8% X 3/12=2000)

贷:财务费用 2000

篇2:金融企业会计1

一、2006年8月,某支行发生下列定期存款业务:

1、2006年8月18日,友谊商场要求部分提前支取两年期定期存款10万元,该存款于2006年5月25日存入,存入金额为15万元,存入时两年期利率为3.6%,支取日银行挂牌活期利率为0.72%。2、2006年8月12日,丽江饭店2005年8月12日存入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到期,本金40万元,存入时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4%。

3、2006年8月20日,恒心有限公司来行支取于2005年7月10日存入的一年期定期存款20万元,存入时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2.25%,支取日银行挂牌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72%。

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分录。

二、某支行开户单位喜达商贸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存款账户余额为100000元,2007年6月21日至8月31日的累计计息积数为4800000元,2007年9月该公司存款账户发生的业务如下,本计息期内活期存款年利率为0.72%,没有利率调整。

(1)9月12日,存入现金15000元;

(2)9月17日,开出现金支票支取现金8000元; 要求:(1)编制两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该公司第二季度的利息,并作结息日利息入账的分录。

三、抵押贷款:

某商业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业务如下:

(1)3月5日,借款人设备厂抵押贷款到期未还,处理抵押的设备一套,获得105万元,该贷款本金100万元,应收利息10万元。

(2)4月2日,计提某公司抵押贷款利息2万元;

(3)5月1日,开户单位服装厂申请办理抵押贷款40万元,审核无误后办理。要求: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四、中间业务:

1.本行开户单位乙公司提交“转帐支票”及一式三联信汇凭证,用以支付他行开户的丙单位的购货款60,000元,经审查后入帐。

2.经查看,当日有一笔申请人为乙公司的银行承兑汇票200万元,现已到期,填制两借一贷特种转帐传票办理转帐,乙公司账户只有180万元。

3.收到系统内涪陵支行寄来的信汇凭证 3、4 及联行贷方报单,经审查是甲公司的销售款,金额为50,000元,经审查后入帐。

4.系统内安山支行寄来联行贷方报单及委托收款凭证第四联,此为本行开户的A单位的销货款,金额为100,000元,经审查后入帐。

5.银行收到开户单位酒精厂交来的支票及进帐单,金额76000元,出票人为在本行开户的康明药店,审核无误,办理转帐。

6.收到商业汇票承兑人木材厂的付款通知,向同系统其他银行划付托收的到期商业汇票款320000元,账户资金充足。

7.收到外省同系统某银行划回的商业承兑汇票款96000元,收款人为本行开户的电视机厂,办理转帐

8.银行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向承兑申请人佳胜贸易公司收取票款240000元,该公司存款帐户上只能支付180000元。

9.银行收到外省同系统某银行寄来的委托收款凭证和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160000,承兑申请人为本行开户的机械厂,审核无误,办理转帐。

10.江南支行收到开户单位东风公司交来的银行汇票申请书8万元,审核无误,收妥款项,办理转帐

11.江南支行收到开户单位甲公司交来的银行汇票,出票金额为9万元,实际结算金额为8万元,审核无误,办理转帐

12.江南支行收到持票人提交的银行承兑汇票,金额350000元,要求银行承兑,承兑申请人为本行的开户单位江北公司,办理转帐。

篇3:金融企业会计1

《1号解释》问答三: (1) 新租赁准则第23条和第27条规定, 在经营租赁下, 承租人和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 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管理费用) 。《1号解释》又根据重要性原则, 将金额较大的资本化, 再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体现了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2) 原借款费用准则规定不适用于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 《1号解释》拓宽了新借款费用准则的适用范围, 将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中发生的融资费用先按借款费用准则处理, 再按租赁准则计量。 (3) 建造承包商与客户在进行商务谈判时, 由于商谈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为简化核算, 新会计准则规定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 应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 (管理费用) 。而《1号解释》要求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 应当予以归集, 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

《1号解释》问答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规定了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的会计处理。该准则规定, 如果企业管理层准备处置该部分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就应将这部分资产从非流动资产转出作为流动资产, 停止计提折旧或者摊销, 采用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孰低计量, 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的金额, 计入当期损益。我国根据实际情况没有单独制定相关准则, 而是参照了以上处理方式。

在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可将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一起合并列示在“固定资产”项目中, 但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从划归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计提折旧和减值测试。

《1号解释》问答七:《1号解释》规定了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投资损益的确认, 而权益法下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对投资损益的核算在实务中更为复杂, 一般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整才能予以确认: (1) 对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 (2) 对投资日被投资单位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对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 (3) 对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损益的影响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对于拥有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且大量存在这种需要抵销的内部交易损益的某些集团公司而言, 其利润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于在新旧会计准则衔接时, 原会计准则下尚未摊销完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作为新的投资成本的一部分, 因此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 在确认以上关联企业应享有对被投资单位的损益时, 应将这部分予以扣除。另外, 对于拥有子公司较多的集团公司而言, 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应视同该子公司自最初即采用成本法核算, 即将原会计准则下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追溯调整为成本法核算, 这对财务人员来说, 是一项较为繁重的核算工程, 也将对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集团公司的合并利润表带来较大影响。

《1号解释》问答八:《1号解释》对股改限售股的会计处理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上市公司对所持股改限售股的处理以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为界线, 在重大影响以上的, 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 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界线之下的应当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 计入资本公积。这一规定意味着部分上市公司在编制2007年年报时, 年初净资产较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中披露的金额有所上升。

另外, 这条新规定还意味着一个潜在的信息, 对于拥有大量股权投资的上市公司, 在2007年前其一直以面值对股权投资成本进行计价, 然而在2007年应改以公允价值对股权投资成本进行计价, 并将增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这一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将可能使那些拥有大量股权投资的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翻倍。

篇4:金融企业会计1

关键词会计准则;解释;点评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有关问题,针对上市公司今年以来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以下简称“1号解释”),回答了包括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如何进一步复核在内的10个问题。“1号解释”以财政部文件的形式发布,其效力等同干企业会计准则正文及其应用指南。

一、企业在编制年报时,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是否要进一步复核?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如何调整?

答:企业在编制首份年报时,应当对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账面余额进行复核,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在附注中以列表形式披露年初所有者权益的调节过程以及作出修正的项目、影响金额及其原因。

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根据取得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因会计政策变更所涉及的交易或事项的处理结果进行追溯调整的,以追溯调整后的结果作为首次执行日的余额。

点评:“1号解释”要求,在编制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首份年报时,应对报表相关项目的账面余额进行复核。例如,复核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存在减值迹象,则进一步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方可对外公布。因此,投资者将来在上市2007年年报中看到的年初净资产,很有可能与该公司在季报和半年报中披露的数额不一致。

另外,关于B股、H股等上市公司,如对于借款费用等首次执行日如何衔接的解释,与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2007年2月1日发布的第一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第十项的问答完全一致。

例如,由于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可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范围,不再限定只有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才可以资本化;如果是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也允许将相关利息费用资本化,从而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趋同。因为B股、H股上市公司可能就“一般性借款费用资本化”因素进行了追溯调整,理财投资者可以通过有关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调节表推断这一因素对2007年期初股东权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一原“境内外差异”来推断: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后,新旧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差异。

二、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有关变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相关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规范的,如何进行处理?

答: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出规范的。可以将境外子公司已经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原则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后,并入境内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点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中,具有统领左右、沟通前后、把握全局的地位。它从基本的框架上锁定了具体会计准则的可能边界。在会计实务中,由于经济交易事项的不断发展、创新。具体准则的制定有时会出现滞后的情况,一些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具体准则中尚未规范但又急需处理,例如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应遵循基本准则进行处理,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一致性。

三、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以及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发生的融资费用应当如何处理?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如提供免租期或承担承租人的某些费用等。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如何处理?企业(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建造合同发生的相关费用如何处理?

答:第一,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中发生的融资费用应予资本化或是费用化,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进行计量。

第二,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1.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承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免租期内应当确认租金费用;出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出租人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2.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出租人应将该费用自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承租人应将该费用从租金费用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第三,企业(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合同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上述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点评:1.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七条规定,在经营租赁下,承租人和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以上新解释又根据重要性原则,将金额较大的资本化,再分期计入当期损益,体现了会计上的配比性原则。

2.原旧借款费用准则规定不适用于与融资租赁有关的融资费用,以上解释拓宽了新借款费用适用范围,将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中发生的融资费用先按借款费用准则处理,再按租赁准则计量。

3.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相关规定,与2007年4月30日财政部发布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意见(二)规定一致,并且继承了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没有新旧处理差异。

4.新建造合同准则第15号第17条所述的“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是指企业为订立合同而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建造承包商与客户在进行商务谈判时,有可能签订一项合同,也有可能达不成一致意见。由于商谈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为简化核算,该准则规定因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应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而以上解释要求费用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较15号准则更加详细、科学。

四、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应当在满足何种条件时确认为权益工具?

篇5:企业会计准则1月1日施行

《基本准则》自201月1日起施行,为了贯彻落实好《基本准则》,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广泛开展《基本准则》的宣传培训工作,引导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和会计人员准确理解和认识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基本准则》的各项规定和精神实质。

二是根据《基本准则》加快制定出台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标准体系。

三是积极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加快制定出台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和操作指南,修订完善相关财务制度,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等,保证《基本准则》及其相关会计准则制度的顺利实施。

《基本准则》相对于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在会计理念、核算基础、会计处理原则和报告披露要求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基本准则》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积极做好贯彻实施工作。

一是要强化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

二是要组织好《基本准则》的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确保单位财会及相关人员全面理解《基本准则》,准确掌握《基本准则》的精神、原则和各项具体规定。

三是要加强单位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结合政府具体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及时调整和更新会计信息系统。

四是要规范和加强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扎实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工作。

此外,要以《基本准则》实施为契机,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使之成为管控风险、防范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安全完整的“防火墙”,确保《基本准则》及其相关具体准则和制度的顺利实施。

【显著变化】

《基本准则》是政府会计领域一次重大的制度变革,实施《基本准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称单位)财务和会计管理将带来以下显著变化:

一是将进一步规范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基本准则》要求按收付实现制对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进行会计核算,按权责发生制对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入、费用进行会计核算,同时对各个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列示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明确的标准,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进行全面、规范地会计处理,不断提升单位会计信息质量。

二是将夯实单位财务管理基础,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实施《基本准则》,有助于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各项预算管理要求,规范收支行为,夯实预算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助于单位严格落实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全面、真实反映增量和存量资产的.状况,夯实单位资产管理的基础,完善控制国有资产流失的管理制度,提高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有助于单位严格落实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增强公共管理意识,实现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促进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将准确反映单位运行成本,科学评价单位绩效。《基本准则》要求单位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各项耗费,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等,并要求编制收入费用表,合理归集、反映单位的运行费用和履职成本,从而有助于科学评价单位耗费公共资源、成本边际等情况,建立并有效实施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提升单位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四是将全面反映单位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提高单位财务透明度。《基本准则》要求单位在编制决算报告的同时,还要编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和现金流量表在内的财务报告,全面反映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各部门还要按规定合并所属单位的财务报表,编制部门合并财务报告,全面反映部门整体财务状况,并按照规定进行审计和公开。《基本准则》的实施,将显著提升单位财务透明度。

相关文章推荐: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第五条解读

2.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全文

3.最新企业会计准则

4.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5.最新会计准则2015政策变更

6.企业会计准则2015修订内容

7.企业会计准则版下载

8.企业会计准则2015原文

9.企业会计准则2015变化

篇6:1月1日起施行小企业会计制度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见习记者蔡琳璐)《小企业会计制度》明年1月1日施行,湖北省约6500家小企业须在明年1月1日前,完成新旧账目的转换。

目前我国小企业执行的是原行业会计制度和所有企业都必须执行的7项具体会计准则。由于小企业规模小,业务量少,会计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原制度在具体操作上较为困难。

根据财政部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全国小企业开始执行更加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

篇7: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读书笔记

一、企业在编制首份年报时,1.应当对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账面余额进行复核,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在附注中以列表形式披露年初所有者权益的调整过程以及作出修正的项目、影响金额及其原因。

2.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根据取得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因会计政策变更所涉及的交易或事项的处理结果进行追溯调整的,以追溯调整后的结果作为首次执行日的余额。

二、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出规范的,可以将境外子公司已经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原则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后,并入境内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三、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中发生的融资费用应予资本化或是费用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进行计量。

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1.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承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免租期内应当确认租金费用;出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出租人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2.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出租人应将该费用自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承租人应将该费用从租金费用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企业(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合同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上述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企业将发行的金融工具确认为权益性工具,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2.该金融工具须用或可用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如为非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非固定数量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只能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其中,所指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通过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

五、嵌入保险合同或租赁合同中的衍生工具如何处理?

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嵌入

衍生工具相关的混合工具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同时满足有关条件的,该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从混合工具中

分拆,作为单独的衍生工具处理。该规定同样适用于嵌入保险合同中的衍生工具,除非该嵌入衍生工具本身属于保险合同。

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如果投保人在持有保险合同期间,拥有以固定金额或是

以固定金额和相应利率确定的金额退还保险合同选择权的,即使其行权价格与主

保险合同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同,保险人也不应将该选择权从保险合同中分拆,仍

按保险合同进行处理。但是,如果退保价值随同某金融变量或者某一与合同一方

不特定相关的非金融变量的变动而变化,嵌入保险合同中的卖出选择权或现金退

保选择权,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如果

持有人实施卖出选择权或现金退保选择权的能力取决于上述变量变动的,嵌入保

险合同中的卖出选择权或现金退保选择权,也适用上述文件。

六、《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其反映公允价值减去处置

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

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

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三

是该项转让将在1年内完成。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但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

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

组,处置组是指作为整体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

七、1.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

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按持股比例等计算确认应享有

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a.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

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b.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c.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

生的内部交易损益,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d.投资企业对于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

投资,如存在与该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还应扣除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摊

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

利或利润时,按照规定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确认应收股利,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2.企业在首次执行日以前已经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在首次执行

日进行追溯调整,视同该子公司自最初即采用成本法核算。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应当按照子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应分得的部分,确认投资收益。

八、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

a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b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计入资本公积。

九、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1.上述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除外。

2.执行新会计准则后,母公司对于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的未确认投资损失,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冲减未分配利润,不再单独作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列报。

十、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负债,确认和计量?

篇8:金融企业会计1

解释1号第7条指出: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 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在按持股比例等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 应当考虑以下因素:其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 应当予以抵销, 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 应当全额确认;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 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 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解释1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 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 应在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调整后净利润的基础上扣除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 从而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不完全的权益转变为完全的权益法。第二,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投资企业为母公司 (或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 应将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按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份额进行抵销处理, 以避免投资企业利用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的交易, 虚增会计利润, 从而出现增加公司资产和净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形。

二、解释1号解释需要完善的问题

(一) “内部交易损益”的概念表述欠明确

解释1号第7条中使用的“内部交易损益”概念 (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 表述欠准确, 容易造成误解。

“内部交易损益”与“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两个内涵不同的会计概念。此处的“内部交易损益”是指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之间出售资产发生的收益或损失 (含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 , 包括投资企业向其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出售存货、设备、无形资产等 (顺流销售) 或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向投资企业出售资产等 (逆流销售) 发生的收益或损失。“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指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之间出售资产, 至资产负债表日该项交易资产尚未对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或内部交易购入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未计提折旧和摊销, 这些资产中所包含的内部交易收益或损失。“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是相对于“已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而言的, “已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是指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之间出售资产, 至期末资产负债表日该项交易资产已对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或内部交易买入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中所包含的部分内部交易损益。

由概念分析可见, 内部交易损益包含了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收益时, 只要投资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相互转让的资产已向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 (或作为固定资产等已计提折旧) , 其内部交易损益已得到实现, 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自己享有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但对于投资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相互转让的资产期末尚未向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的, 其内部交易损益并未实现, 此时, 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属于自己享有的部分不能确认 (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基础上扣除) 。因此, 笔者认为, 应在解释1号中“内部交易损益”前加上一个限制词———未实现, 将“内部交易损益”修改为“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例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 能够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2010年, 乙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的商品以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公司。至2010年资产负债表日, 该批商品对外部第三方出售40%。

上例中, 乙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的商品以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公司, 内部交易收益为300万元 (800万元-500万元) , 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为180万元[ (800万元-500万元) × (100%-40%) , 甲公司在确认投资收益时, 应在乙公司当年调整后的净利润基础上扣除180万元 (而不是300万元) 后, 再按持股比例计算享有的投资收益。

(二) 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扣减与抵销

解释1号第7条指出:“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 应当予以抵销, 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 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 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这段解释有两层意思:第一, 投资收益的确认与计量。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 应在联营或合营企业调整后净利润的基础上, 将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扣除” (属于自己享有的部分不予确认) , 并按照持股比例计算, 将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体现在个别财务报表) 。第二, 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处理。若投资企业为母公司或为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将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进行“抵销”处理, 其抵销金额仅限于按持股比例计算的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未实现内部交易的份额 (包括顺流销售和逆流销售) 。由于联营或合营企业不纳入合并范围, 在顺流销售中, 合并抵销可以避免投资企业大量往联营或合营企业销售存货, 增加收入和成本, 增加个别会计报表中的净利润, 从而达到增加企业集团利润的目的。在逆流销售中, 合并抵销可以避免投资企业利用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进行交易, 从而增加公司资产和净利润来粉饰合并财务报表情形的发生。

然而, 解释1号第7条表述不很明确, 笔者认为应明晰地表达出两层意思:一是投资企业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 首先将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从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中予以“扣除”, 然后再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 确认为投资损益。二是投资企业为母公司或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 应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予以“抵销”。

例2:接例1资料, 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 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两者在以前期间未发生过内部交易。乙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为1 000万元。2010年度甲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为164万元{[1 000- (800-500) × (100%-40%) ]×20%}, 即扣除的金额为36万元 (未实现内部交易收益)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需要将属于投资企业享有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36万元进行抵销处理。

(三) 关于损益转回的确认

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转让的资产, 在以后期间实现了对外部独立的第三方出售或买入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已计提了折旧额和摊销, 其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已经转化为已实现的内部损益。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 应将以前年度扣除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份额转回, 作补充确认 (应将上期未实现而在本期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 在被投资单位本期调整后的净利润基础上加回, 并按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 同时要考虑本期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扣除) 。投资企业为母公司或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将未实现转为已实现的内部损益进行回转抵销处理。解释1号第7条对这一重要事项未作说明, 违背了权益法核算的基本原则。

三、建议

一是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 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二是在按持股比例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 首先将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从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中予以“扣除”, 再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损益。三是当未实现内部收益损益转化为已实现内部损益时要予以转回。四是投资企业若为母公司或为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应当将享有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份额予以抵销。五是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 应当全额确认, 不予抵销。

篇9:金融企业会计1

一、新形势下职校会计专业“3+1”培养目标的定位

1.职校会计专业学生现状

当前,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会计专业,知识点较多,长期固定单调的学习方式约束,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倦。用人单位的反馈是毕业生知识面狭窄,缺乏对会计技能的整体掌握,缺乏对新业务的思考和应变能力,对独立进行财会工作缺乏信心,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缺乏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等。新形势下职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定位、突出哪些特点、通过何种途径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已成为职校会计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2.新形势下职校会计专业“3+1”培养目标

职校会计专业定位于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处于会计教育系列的初级层次,应为社会培养能适应当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三项能力和一项素养,面向基层企业事业单位的初、中级会计专业技能人才。

通过“3+1”培养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扎实的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及其他相关岗位的工作。

二、新形势下职校会计专业“3+1”培养目标的特点和内容

1.“3+1”培养目标的特点

新形势下职校会计专业“3+1”培养目标相对于其他层次的会计专业培养,充分体现了与社会接轨,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职业教育特点,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围绕会计岗位需要,形成学生“零距离”的就业能力,充满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2.“3+1”培养目标的内容

(1)专业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构建自己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重心在于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包括社会知识、政治理论知识、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等。通过两年的学习,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要求如下:

具有面向市场经济一线技能型人才应必备的专业及文化知识;

掌握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手工及计算机处理各类企事业单位业务核算的方法;

熟练掌握基础会计业务知识;

熟悉与会计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

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ERP、统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业务软件的操作。

(2)方法能力。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思想,“综合能力”为人们所接受。学生能力结构的构建应以“适用、够用”为原则,由模仿开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完成岗位所需的能力训练。能力结构包括自我教育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等。会计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以下的能力要求:

具备较强的会计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取得会计电算化中级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取得秘书中级证书;

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通过全国公共英语一级考试;

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获取和处理经济信息,取得办公软件中级证书。

(3)社会能力。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提高表达能力和培养人际融合能力。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来看,个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已成为人才最重要的评估标准之一,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实现真正的与人合作,从而达到1+1>2效果,实现“积极相关”。

(4)职业素养。职校会计专业应使学生具备敬业爱岗、熟悉法律、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培养沟通技巧,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职业要求,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并能应对职业变化,不断地可持续发展。

三、新形势下职校会计专业“3+1”培养目标的实现条件

1.课程整合优化,适应社会需要

课程整合优化,对于形成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3+1”培养目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会计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发展需求,围绕职业岗位需要,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调整。按岗位设置课程,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岗前实习构成新的课程体系。具体设置有出纳、仓管会计、统计员、税务会计、销售会计、成本会计、工资会计、总账会计等岗位。

改变传统的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都是“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同时重视应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选择内容。考证与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学习获取相关技能等级证书。

2.文化课重基础,专业课重技能

文化课重基础,在重视发挥文化课为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服务的功能的同时,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功能。为此,努力将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其中基础性文化课主要在低年级开设,为学生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打基础;高年级则侧重于应用性的学习,如在语文学科中加强应用文、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数学学科中渗透统计方法、计算器的正确熟练使用等;在英语学科中渗透会计专业术语的学习等。

专业课重技能,专业教学中要突出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有效组织模拟实训、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既注重知识的相对独立完整,又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实际业务中解决具体问题,将知识点通过实际操作,消化、理解并加深了记忆,提高将来参加工作后的适应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

3.职业任务驱动,提高学习兴趣

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课程,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职业任务驱动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通过职业任务驱动来加强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获得。例如,《成本会计岗位》讲授费用核算的支票填制过程见表1。

本课例就是“职业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态度。如教师仅以讲授形式将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不能参与或以团队合作形式去获取信息。学习实质是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4.思想道德教育,强化职业意识

学校应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向学生灌输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能同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理论、原则一般较枯燥、抽象,若按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不易真正领会,甚至会反感。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案例资料,鼓励学生思考,例如讲授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时,可以结合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职业道德行为与职业道德修养的关系一起讲授,使学生明白会计工作虽然重要,并需要经常接触金钱等财产物资,但具体工作却是平凡而琐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上一篇:端午节周记600字下一篇:圣诞树折纸diy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