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打造精品旅游名片

2024-07-22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打造精品旅游名片(通用5篇)

篇1: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打造精品旅游名片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打造精品旅游“名片”中山古镇被评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保护开发以老街为主的特色旅游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2005年,市委书记唐林三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中山古镇旅游开发,把中山古镇旅游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人数成数倍增长。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内

产业不成熟,“游、住、行、吃、娱、购”等旅游要素产品和服务明显滞后,保护性开发资金匮乏,单一的精品景点难以形成品牌优势等制约着古镇的旅游发展。因此,整合资源,挖掘内涵,找准定位,加快保护性开发步伐,加速打造旅游品牌已成为中山旅游发展的当务之急。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中山古镇与四面山风景名胜区优势互补,是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一大战略举措将分散的一颗颗珍珠精心串连成一条精美的项链,其价值当不可同日而语,其“光芒”也会愈加璀璨。当今国内外的旅游也正是走的一条从珍珠到项链的道路,远到云南的丽江古城与玉龙雪山一线,近到都江堰与青城山一线,都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成功范例。四面山与中山古镇一是有地域之利,二者同处大娄山余脉,相距仅有43公里,随着中山至水口寺景区公路的建成通车,其地域之利将更为彰显。二是四面山与中山优势互补,其结合更能形成旅游精品品牌。方圆214平方公里的四面山集山、水、林、瀑于一体,险、峻、幽、奇于一身,是观光、度假、休闲、览胜、避暑的胜地。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朝源观、飞龙庙、灰千岩等文化底蕴深厚,四面山朝源观及其“天下第一奇联”和中山古镇楹联文化奇异独特,别具一格。中山古镇早在4000多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先巴文化”。同时,中山古镇作为连接渝川黔的水陆码头,曾经商贾云集,车水马龙,鼎盛一时。如今,古镇老街尚存的锅厂、铧厂、铁匠铺、机房、染房等小作坊风采依旧;烟薰豆腐、石板糍粑等传统小吃香飘万里;老酒馆、老茶馆、老药铺、栈房等老店颇受欢迎;古庄园、古寺庙、古寨、古桥、古墓等雄浑质朴;古镇收藏的刀币、铲币、鼻翼钱,鬼脸钱、古牙床、茶几秀案、陶器瓷器倾诉着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这在重庆乃至全国的古镇文化旅游中都十分罕见。四面山与中山古镇的融合,一是可以打破四面山旅游的季节性障碍,二是可以突破中山古镇旅游产品的单薄与单一。这样既可以充分挥中山镇特有的文化内涵,又能让四面山的自然风光更加迷人,形成现代旅游的最佳组合,从而成为江津旅游的第一品牌。找准定位,挖掘古镇文化内涵,赋予江津旅游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是打造蜚声中外旅游胜地的内在要求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作为旅游主体的旅游者,出游目的主要是出于审美与求知等精神生活需要,现代旅游已不再停留在感官愉悦的观光旅游层面,而日益成为一种综合性高品味审美文化活动。游客在目睹、耳闻、心悟、神会的旅游过程中“享受文化”和“消费文化”。所以“享受文化”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单一的自然景观很难吸引住游客。九寨沟的风光享誉国内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但是九寨沟却居安思危,在文化内涵上大做文章,提出了从“土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产品文化的营造与创新、品牌文化的塑造与传播”三环通路模式,为九寨沟打造出了浓郁的藏羌风情,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又一大卖点。中山古镇千年的巴蜀文化保存几尽完整,挖掘中山古镇深厚的文化积淀所构成的巴蜀文化资源的活态符号与原生体验,形成江津强势旅游文化品牌完全大有作为。一是围绕中山古镇遗存,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民间文化、商业文化、楹联文化、移民文化、文物古迹等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研究,编印成册,使古镇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利用中山古镇的农副土特产品资源,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的开发研究,形成以旅游纪念品和工艺品为主体,以旅游食品和日用品为两翼,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系列商品开发格局和销售网络;三是充分挖掘有地方特色而又具有参与性、娱乐性的巴蜀文化娱乐产品,定期举办地方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发掘和开发传统文化中有地方性的因素,丰富其文化内涵,全面提升中山古镇的内在品质,打造出重庆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的巴蜀文化旅游精品点,这必将为我市打造蜚声中外旅胜地起到最关键的作用。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实现自然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延续,是打造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的必然选择旅游开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标,注重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即要为旅游者提供精神价值、知识价值、道德价值、愉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康价值。并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引导,使游客在亲近自然、欣赏山水、接触社会、感受人文、体验风情、享受休闲、美食购物的旅游过程与服务过程中体验到身心愉悦。因此,旅游开发就是要为游客着想,满足游客的需求。事实上,真正抓住了这些要素,也就是抓住了消费的卖点,就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生态效益。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是产品设计最重要的法则之一,但在旅游实际开发时仅能列为参考之一。特别是在以人文景观为主的古镇开发中,更要注重保护优先、设计融于自然的准则,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创新上下功夫。一是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要在系统性上下功夫。对中山古镇的开发要充分体现“大旅游”,除必须考虑古镇中寺庙、庄园、老街等硬件的规划开发外,还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运行,既要协调平衡好旅游业的各组成部分,又要统盘考虑旅游业发展和其它有关部门、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将各部分有序地、合理地组织起来,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和可持续化。二是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要在个性上下功夫。现在各地都在搞旅游,那么地方性、民族性、特色性就尤为重要了,否则千篇一律,重复建设,形成浪费。从中山古镇旅游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分析,保护开发中山古镇旅游就是要以明清风格的古建筑为特色,以巴蜀文化为重点,打造出全国绝无仅有的旅游精品景点。三是对古镇的保护性开发要在自然性上下功夫。如今,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旅游开发的共识。可持续旅游开发强调文化的完整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强调对自然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延续。可持续旅游开发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强调为当前的游客和当地提供旅游和发展机会的同时,保留并强化后人享有同样的机会。中山古镇遗存的各种旅游要素是个性特色的最基本的体现,因此,在保护开发中必须遵循最小变动的原则,做符合原自然本质的设计,并采用本土性材料,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实现旅游要素的最优化。

篇2: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打造精品旅游名片

7月8日晚,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首场演出暨“镜泊胜景”中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在镜泊湖举行。市长林宽海宣布活动开幕;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沙广华与参会嘉宾为“镜泊胜景”中国摄影大赛启动仪式剪彩。来自国家、省、市领导,各界嘉宾和全市1500多名群众现场观看了这场浓缩镜泊湖地域历史民俗特色与人文景象的文化盛宴。市领导王同堂、沙广华、周景隆、葛民、王育伟、梁桥、杨明、侯鸿雁、张海华、闫子忠、王福顺、庄乾良、李自亲、张国君观看演出。

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由市委、市政府主办,黑龙江省镜泊湖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斥资3000多万元承办,黑龙江电视台承制,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旅游演艺公司、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中心、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参演。演出将镜泊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融于一体,旨在让“镜泊文化”更自然地融入旅游文化之中,将镜泊湖的独特魅力全面展示和呈现给广大游客,进一步提升镜泊湖旅游线路的美誉度和观赏性。作

为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实现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深度融合,必将对提升牡丹江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2012“镜泊胜景”大型多媒体歌舞秀首场演出由黑龙江电视台主持人周巍、袁哲主持,演出主要分为三大篇章:《宇宙鸿章》、《历史韶光》和《盛世华章》。将3000年前博大精深的肃慎文化、“海东盛国”的昔日辉煌、抗日英烈在镜泊湖畔英勇斗争、林业工人为支援祖国建设爬冰卧雪、辛勤劳作的壮丽场景和热情欢快的俄罗斯民俗风情舞蹈表演等内容一一呈现。接下来两个多月的旅游旺季里,每晚19时30分,游客们都将准时在镜泊湖演艺广场欣赏到精彩的表演。

为广泛宣扬镜泊湖地域历史文化和人文艺术的魅力,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贸旅牵动”战略发展目标,由镜泊湖管理委员会主办这场“镜泊胜景”镜泊湖大型多媒体歌舞秀。整场演出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实景演出场地,由省电视台专业人士策划编排执导,集纳全市优秀舞蹈专业团体,组成了强大的编导和演出阵容。这也是我省景区实景演出的首次尝试。是牡丹江地区投资最大、档次最高的艺术精品。接下来,镜泊湖管委会将组建演出公司,进一步整合全市演艺资源,将《镜泊胜景》大型歌舞秀打造

成为的文化精品,为繁荣全市、全省的文化创作再立新功。同时以文化为引领,带动龙头景区建设,全面实现大发展、大变化的既定目标。

篇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打造精品旅游名片

提高职工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

大同三院党委以领导干部和青年职工为重点, 分层次、全方位抓好学习, 着重把握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关键环节,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真正成为医院建设的排头兵。

在深入开展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 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组织职工开展演讲、演唱、知识竞赛等活动, 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爱党、爱国、爱岗思想;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激发广大青年职工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牢固结合立足本职做贡献的思想, 使党的优良传统在全院广大职工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 医院还抓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和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国情、院情, 正确认识艰苦创业的长期性,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牢固树立勤俭办一切事情的思想。在全院深入开展“优质低耗、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堵塞漏洞”等竞赛活动, 并树立一批艰苦创业, 技术攻关、勤俭节约, 服务群众的先进典型, 大力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培养、宣传、学习典型, 在全院营造出一个人人讲勤俭、个个讲奉献的良好氛围。

在大力抓好法制教育中, 大同三院党委重点抓好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以及医药卫生行业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的学习。以领导干部、职能部门、青年职工为重点, 通过学习教育, 着力提高全体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大家知法、懂法、守法, 养成依法办事的优良风气。

医德医风是关系医院生存和兴衰的大问题。大同三院一是抓好教育。使全体职工在思想上认识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变督促为自觉, 把“要我遵守”变为“我要遵守”, 打牢建设文明和谐医院的思想道德基础;二是加强监督。把社会监督、上级监督、院内监督相结合, 通过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 纠正个别职工的不良行为, 促使他们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三是完善制约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 建立自上而下的层次管理体系, 定期检查讲评, 实施奖优罚劣, 发现问题一查到底, 调动广大职工遵守良好医德的自觉性;四是抓好“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评比竞赛等活动。通过教育和实践, 培养社会主义医德情操, 树立医德信念, 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与习惯。

在学习教育的同时, 大同三医院积极改善医疗条件, 美化医院环境。在医院建设发展中, 根据患者需要和财务状况, 集中搞好医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及时更新和购置先进的检查诊断仪器, 适时增开一些专科, 扶持一批高水平的过硬的专科;进一步开发使用信息网络平台, 加大医院信息化建设步伐, 把医院建设成为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多功能的现代化医院。优化医院环境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外部条件。优美的环境给人以清新、向上、愉快的感觉, 有利于病人的治疗休养, 陶冶职工的情操, 能对职工和病人的心理起到平衡和调节作用。大同三院力争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景色秀丽、空气清新、全省一流的花园式、园林化医院。

加速人才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在发展和实践中, 大同三院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医院事业发展的关键, 重视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要作为医院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近年来, 大同三院除以优惠政策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外, 本着打牢基础、全面培养、超前教育、重点突破的原则, 大力抓好现有各类人员的继续教育。采取医院办班、送出去进修、带任务自学、组织学术活动以及选送优秀人才赴高等院校攻读学位和到国外研修等办法, 加快各类人员的知识更新, 并有重点、分层次地将他们安排在关键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 培养了一批道德高尚、知识丰富、技术精湛、身体健康的高素质管理人才、技术尖子和学科带头人。

为满足患者需求, 大同三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包括电话预约挂号、门诊窗口预约、自助挂号机预约、医护工作站预约等多种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出院时由医生根据本科室门诊出诊时间安排复诊预约时间, 将出院患者门诊复查预约挂号卡发给本人, 以方便出院复查患者门诊挂号。

——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服务流程。医院大力开展数字化建设, 在门诊设立了自助服务银医卡系统、门诊多媒体视频系统、分诊叫号系统、门诊医生站系统、门诊后台摆药-叫号发药系统、门诊检验报告集中打印系统、医德医风自助评价系统, 通过多台自助机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和查询服务。在自助挂号机旁安置导诊人员, 帮助患者自助机挂号, 有效地减少了患者就诊排队等待时间, 提高就诊效率, 提高服务质量。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 (试行) 》的要求, 大同三院积极开展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护理内涵建设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积极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岗”, 培养选拔并表彰“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将夯实基础护理工作纳入医院发展的整体框架中同步协调发展, 开展优质护理病区达100%的活动。加强护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物流传输系统、实行护士绩效考核、成立护理外勤部、完善配液中心, 集中配液、送液体、药品到病房等, 使护士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解放”, 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 把护士还给患者, 护士不出护理单元”。2011年7至8月, 山西省卫生厅医政处组织开展了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 大同三院名列前茅。

——开展“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中, 医院开展了“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 以“关爱生命、奉献爱心、服务患者、共建和谐”为主题, 组织志愿者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 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站, 惠民送医到大同县周士庄卫生院、大同县散岔村、浑源县裴村乡敬老院、灵丘县广场、灵丘县东河南镇中心卫生院等地区。在院内志愿者服务率先从机关各职能科室开展, 每天安排两人在门诊大楼为患者提供导医、导诊、导检、陪诊陪护, 协助办理出入院手续、开展心理疏导、提供健康咨询教育、公共场所劝阻吸烟等服务。去年以来, 志愿者身穿标志医院志愿者形象的马甲, 热情、耐心、详细地解答每一位患者、家属的提问, 不知疲倦地反复讲解就医服务流程。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自觉自愿地轮流陪护一位无家人的脑梗死患者。第九党支部的全体党员, 到门诊大厅综合服务台把服务与宣传融为一体, 用“爱”为患者排忧解难。春节前夕, 第十一党支部全体党员志愿者, 顶着严寒, 深入晋华宫矿慰问特困户, 送去了面粉和越冬衣物等春节慰问品, 为患者传递温暖。

——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和开展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医院参加了大同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 由医疗安全监察办公室承担医院投诉管理工作并实行首诉负责制。患者投诉事件按时处理反馈率超过90%, 对有争议的案件, 按程序进入大同市第三方人民医疗纠纷调解, 至今没有发生因处理不当引发的赴省进京上访事件。

——调整新农合服务模式。大同市三院先后成为10个县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网络的市级定点医院。为了做好新农合工作, 医院成立新农合领导小组和新农合办公室, 设专职人员负责新农合工作的日常管理及参合患者在医院住院补偿金的领取工作。院内设立“新农合结算中心”, 由各县区卫生局派驻核算员进行核算, 医院为参合患者预补住院补偿金的服务模式, 极大地方便了患者。为了让参合患者更方便、更快捷地领到住院补偿金, 新农合办公室又一次对原有办公模式进行改进, 将其结算中心从办公楼搬迁至新外科住院楼一层大厅, 实行开放式办公, 专人办理各项新农合手续。患者在办住院手续前后都可直接咨询新农合相关事宜, 并在办理出院手续后, 直接在同一大厅办理盖章、复印、补偿核算、领取补偿金等手续。新农合结算中心的搬迁, 使参合患者节省了很多时间, 赢得了参合患者的一致好评。

采取多项举措狠抓医疗质量

大同三院在狠抓医疗质量的同时, 科学规范诊疗行为, 对全院28个临床科室进行业务和行政查房, 深入推进医院内涵建设。业务查房以病历质量为抓手, 对医护人员进行“三基”理论考试以及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考核。查房中, 院领导及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当场指出问题,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并提出整改措施。通过每月两次的行政查房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问题并帮助科室解决问题。各科室以业务和行政查房为契机, 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 加强“三基”培训, 加强“三严”培养, 狠抓核心制度落实,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夯实医疗基础, 提升服务质量。

——在制定新的质量考核方案的同时, 建立完善的院内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进一步规范管理, 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原有质量考核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 制定新的质量考核方案, 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大力弘扬高尚医德,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 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书》, 明确各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按照各科每月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和使用强度两方面进行考核, 加大对科室合理用药的考核力度, 医院投资40万元引进一套国际先进的合理使用抗生素软件, 目前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 强度接近40%, 术前预防用药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使用药更科学、更合理。

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 医院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树立刘海林、高立伟等一批先进典型, 弘扬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中, 医院加强了党员干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 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并观看警示教育片, 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 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工作中牢固树立“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的思想,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自觉抵制商业贿赂, 做到警钟长鸣、防患未然, 为营造和谐良好的医院氛围做出贡献。

医院坚持开展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除了党办、门诊部、护理部、临床科室每月对在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外, 从2011年3月起, 医务科专人负责对出院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和电话回访, 积极征求患者意见和建议, 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为医院制定整改措施和决策提供可靠性依据。

在开展民主行风评议中, 全院各科室坚持召开“工休座谈会”, 主动听取患者及家属意见, 积极组织、主动参与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评促纠、注重整改, 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 新外科大楼的使用以及内科楼的重新装修使用, 极大地改善了患者住院难问题, 而且住院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篇4: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打造精品旅游名片

一、全国旅游文艺演出发展现状

旅游文艺演出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一种旅游产品, 包括多种节目形式, 是依托当地旅游资源、运用表演艺术的形式来表现目的地形象的精神服务产品。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文艺演出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进行解读, 获得更深刻的文化体验。近年来, 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俗技艺、宗教仪式以及其它旅游文化特色表演日益兴盛, 大型文艺表演逐渐成为一些地方和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 这些演出与当地文化、景区主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目前, 旅游文艺表演已成为现代旅游业不可或缺的内容, 从开始策划到商业化运作已形成一套系列产品, 将精心制作的旅游文艺演出与影视、音像、出版物、服装、纪念品、餐饮等产业结合在一起, 延伸了旅游产业链, 标志着中国旅游业的成熟。

就结果来讲, 通过旅游文艺演出来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最容易取得成功;就过程来讲, 这种能够以最快速度散播、具备超级影响力的表演形式, 能够打破地域、文化乃至时间界限, 最大限度的传承与放大当地文化与传统艺术, 是最为普遍、最富生命力、最富艺术亲和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打造一台能够成功诠释当地的历史文明与自然生态美景的旅游文艺演出, 逐渐成为塑造旅游区文化旅游形象名片、提升景区影响力与经济效益、丰富旅游者生活的重要动力。

二、全国旅游文艺表演分类、特征与作用

(一) 旅游演出的分类。

我们可以按照表演时间可将旅游文艺演出分为节事演出和常态化演出, 如深圳的世界之窗、锦绣中华推出中华百艺盛会、创世纪等均已形成文艺演出的常态化;按照表演的场次与固定性分为固定地点演出、巡回演出, 如大型原生态舞台歌舞集《云南映象》采用在昆明市剧场表演及在世界各地巡演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表演地点及形式分为大型山水实景大型专题演出、主题公园广场文艺演出、景区及休闲场所舞台演艺, 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均为大型山水实景大型专题演出的代表, 杭州宋城的《宋城千古情》与北京欢乐谷的《金面王朝》均为主题公园推出的代表演出, 另外还有景区剧场、茶馆、酒店、剧院、夜总会等推出的小型舞台演绎节目;按照表演内容分为历史文明依托型、民族风情依托型、自然生态依托型、艺术文化依托型;按照内涵分为高雅文化与民俗文化;表演形式已经扩展到歌剧、舞蹈、杂技、马戏表演等多种形式。

(二) 旅游演出的内在特征。

纵观国内当前有着良好示范效应的旅游文艺演出, 大部分表演具有投资巨大、制作精良、名人参与、内涵深厚、表演创新等共同特点[2], 表演的策划、编排、服装、内容、规模、产业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

(三) 旅游演出对市场的拉动作用。

1.对市场的拉动。

目前, 我国成功的旅游演出对旅游市场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 首先, 大型旅游文艺演出以其响亮的知名度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可直接增加旅游消费, 在此之外, 演出因时间、地点、场次及时长的不同可在不同程度上促使游客延长在旅游区的停留时间, 增加额外消费;其次, 提升不同层级游客的满意度, 提升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吸引力, 带动旅游消费市场的倾斜;第三, 旅游文艺演出可以带动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延长旅游产业链, 提高相关行业的收入水平。

2.对文化的弘扬。

旅游文艺演出对当地本土文化乃至民族文化的弘扬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文艺演出可以增强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同, 丰富并深化对当地文化的感受, 推动当地文化特殊性的展现,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保定市旅游文艺演出策划

(一) 接轨客源市场。

保定市国内游客市场主要为京、津、冀、山西、山东、河南、内蒙等本地及周边省 (区) 的本地市场, 既有商务散客也有旅游团队, 国际客源市场主要为日、韩、新、马、港、台, 并充分考虑京津等周边城市的常驻外国人市场, 主要以休闲旅游与自驾车旅游为主, 了解主要客源结构及其需求后, 对综艺性节目进行定位, 确定其文化内容、表演地点、表演时间等, 应力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常变常新、适应市场, 使节目具备广泛的感染力, 能与游客产生强烈的共鸣, 成为长期发挥作用的旅游吸引物。

(二) 打造节目品牌。

作为文化名城, 保定市要大打历史文化名气牌, 打造城市旅游文化名片。目前全国很多旅游城市都有所谓的标志性文化项目, 但从市场反映来看水平参差不齐, 质量相差很大, 因此, 保定市从一开始就应该倡导打造综艺节目的精品, 以名人为主导, 以个性鲜明的演出团队为主体, 以历史人物 (荆轲、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 与历史事件等为引线打造旅游综艺演出精品, 开拓旅游演出市场, 在筹备初期形成强大的号召力, 获得游客对品牌忠诚, 不断更新产品内容, 使旅游演出品牌经久不衰。

(三) 反映本土文化。

保定市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 应该积极研究自身的文化优势, 挖掘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在综艺节目的挖掘与设计中要尽量抽取本地文化中的精品元素, 结合新颖的创意, 充分体现表演内容的文化内涵, 使游人在观赏、休憩、娱乐的同时了解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受到文明的熏陶。可以组织对保定民间文艺有较深研究的知名人士对保定市的民间文艺作进一步研究, 从当地民歌、哈儿腔 (非物质文化遗产) 、健身球、狮子舞、摔跤、踢毽、贴花等方面入手, 依托京南大型民俗表演娱乐项目, 创作能够为大众游客所接受的文化娱乐活动, 作为旅游娱乐的主题活动。也可以在保定城区结合直隶官府菜及其历史文化特色建立1~2家边欣赏官府演出、边品尝地方风味餐饮、格调高雅、服务上乘的旅游餐饮剧场, 作为吸引游客过夜、提高经济收益的重要环节。同时, 可以依托于野三坡、白石山、白洋淀、天生桥、空中草原等旅游名胜风景区策划常态化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依托保定市特有的敬老健身节、顺平桃花节等策划节事型的综艺节目, 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

(四) 利用区内外资源。

首先, 对于人力资源来讲, 保定市的旅游综艺演出可以充分利用景区服务人员、景区周边的农民作为临时演员参与演出, 不仅保留当地的文化风情, 还可以增加当地居民就业和收入, 降低演出成本;其次, 在物力资源方面, 由于保定市区没有剧场, 因此可以利用各种实景背景作为演出的舞台, 打造《印象白石山》、《华北明珠-白洋淀》、《印象白洋淀》、《烽火雁翎》等旅游文艺演出的实景剧场, 使其与旅游区的山水文化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活化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第三, 在资金方面, 保定市毗邻京津, 方便吸引由京津溢出的大量企业资本, 这对保定市旅游演出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五) 开展在线营销。

在线营销主要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降低营销成本、增强竞争力。保定市可以建立相关旅游景区旅游文艺演出的网络信息平台, 并对之进行有效管理与宣传, 不仅以文字、图片介绍表演的内容、创意、表演时间、地点、场次等, 而且用动感的视频宣传紧抓游客眼球, 使访客随时随地感受到旅游表演的亲切感。

(六) 建立分享机制。

要建立经久不衰的旅游吸引力, 既要与旅行社等相关单位进行合作与分享, 如建立演出门票收入与旅行社分享机制将容易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 这也是众多成功的演艺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

(七) 政府扶持是必不可少的支持条件。

“十一五”以来, 保定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发展, 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旅游文艺演出发展。首先各地区须在政府的统一引导下打破行政界限和人为分割, 在资金、体制、文化等方面实现旅游区域整合;其次, 政府间要加强沟通, 协调政策、法规, 创造有利于旅游文艺演出的良好外部环境;第三, 在政府主导下联合编制文化发展规划, 加强对品牌演出节目、文化名片的整合, 力求达到优势互补;第四, 积极开展地区间联合促销, 共建旅游文艺演出的旅游协作平台。

参考文献

[1].曾亚玲, 李娌.旅游景区文艺表演的文化内涵和商业化运作.长春大学学报, 2007, 17 (6)

篇5:黄山长运打造精品旅游客运品牌

这是无奈之举。

不到两年时间, 黄山长运有限公司旅游分公司 (下称“黄山长运”) 在黄山旅游客运市场上的“老大”地位已被其他公司取而代之。一组数字可以表明黄山长运的“溃败”之势:旅游车辆总数由2009年初的67辆下降为现在的46辆, 排名由2009年初的第一到现在的第三, 市场份额由2009年初的22.7%下降到2009年10月的18.73%, 再下降至目前的7.05%, 并且“下降的趋势还将继续”。

黄山长运“一溃千里”的背后是黄山旅游客运市场竞争的惨烈。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目前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2010年上半年, 黄山市旅游运输企业由原来8家增至10家, 车辆数由原来的299台猛增至394台。并且据了解, 市场新锐新国线公司和杭徽公司今年下半年还将继续投入运力, 发展势头依然强劲, 届时黄山市旅游客运的运力将突破400辆。

市场的激烈不仅体现在运力的激增上, 大力提高公营车的比例, 更是各旅游客运企业增强战力的重要举措。据了解, 新国线、友谊、顺通等企业近两年内都在不断扩充公营车数量。新国线目前的公营车甚至达到其建制车辆数的100%, 总数已经超过40辆。

随着旅游公营车的增加, 优秀的大客驾驶员日趋紧张, 招聘难度加大。以黄山长运为例, 2010年先后有7名驾驶员辞职, 新招聘的驾驶员旅游业务需要一定的时间培训, 增加了公司人力成本, 造成了服务质量一定程度的下降。而根据行业部门规定:车辆数与驾驶员配置为1:1.2, 而实际上黄山长运25台公营车目前只有27名司机, 尚缺3名, 在旅游繁忙阶段, 司机数量不足, 成为掣肘业务拓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逐步收尾, 黄山市将会出现运力过剩的现象, 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再次扩充运力, 靠“铺摊子”赢得市场, 已经不现实, 而随着大量新车近两年的投放, 要想在车辆档次上获取竞争优势也不太可能。

黄山长运所布的即时“品牌之阵”:由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 打造具有长运特色的精品旅游客运品牌。

在黄山长运总经理汪国昱看来, 品牌是企业实力和形象的象征。黄山长运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致力于打造黄山道路旅游包车服务行业的最佳品牌。

据汪国昱介绍, 黄山长运将从培养高情操、高技能的驾驶员着手, 不管是车辆的车型选择、还是车辆的维修、维护, 都将围绕着游客的需求作出合理的安排。此外, 将根据双体系认证标准轮番培训管理人员, 要求管理人员学会对旅游包车服务管理活动的系统思考。

为了做到一切以游客为中心, 汪国昱要求员工要“把投诉当做一份珍贵的礼物来看待”。

为此, 黄山长运旅游分公司一方面设立投诉程序和投诉人奖励制度, 向游客和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反应渠道。从投诉中寻找差距, 使旅游包车服务质量趋向于“零缺陷”。另一方面, 提倡“零抱怨”, 在第一时间化解怨气, 投诉便化为乌有。

安全是所有旅游客运的底线。为了建立与品牌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 黄山长运在安全生产管理上, 将从“严守节点、关口型管理”向“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管理”过渡。从源头的资质审核、车辆保险到过程的日常安检、二维, 再到GPS、SD卡监控和上下、相互的监督, 直至结果的评价和奖惩连成一线, 形成封闭的管理回路。

上一篇:工作总结发言下一篇:重庆抗战遗址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