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2024-07-15

队列表演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篇1: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队列表演

(二)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1.已有基础。2.可能存在的困难。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教学重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

结合点子图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1.计算:14×2 同学们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请用竖式计算14×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队列表演

(二)”,共同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二、尝试探究

展示交流 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 1.用竖式计算。

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先算什么?(14×2)结合点子图,28在图中表示什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再算什么?(用1乘14)1表示什么呢?(1个十)在点子图上圈一圈。10个14是140,在竖式中怎么写呢?(老师引导完成竖式)

2.介绍简便写法:将0和+圈起来,提示可以省略不写。其实这个竖式还可以这样写,(课件出示)这里的14表示什么?(140或10乘14)其实它末尾还是藏着0的影子。

3.你能像老师这样在学习单上写一写吗?想一想每一步表示的意思。

4.交流展示:结合点子图互相说说每一步的意思。

二、正确计算

理解算法 算一算:课本34页“算一算”。

1.独立尝试计算。(提醒计算完的同学用估算或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进行验算)

2.汇报交流。(第1道中两个

2、第3道中3个3表示的不同意义)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深化理解 1.练一练第4题。

2.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计算过程)

四、小结收获

课外延伸 图片展示,了解中国台湾省、古印度曾用过的竖式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算法不同,但算理想通:都经历了先分再合的思考过程。

篇2: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探索学习14×12的口算乘法。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方法。第一个问题借助点子图探究14×12的直观运算,并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第二个理解用点子图的乘法运算与列表的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内化了的方法,进一步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我重点确定了三个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拆分点子图的方法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进行正确计算。学习重点:化难为易。学习难点:理解算理。通过“谈话导入”、“自主探究”、“展示交流”、“达标反馈”四个环节来进行。

反思今天的这节课,有一些问题呈现了出来,特此记录

一、学生自主探究后的交流和反思时间较短

在这节课上,我虽然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但时间有限。特别是在让学生圈点子图,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展示与交流,虽说学生能说清自己的方法,但是在倾听他人发言上做得不够,不能让多样化的算法祈祷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时刻,如果能点名安排学生说一说讲解同学的算理,吸收大家多样化的想法,提出质疑,既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动态,也为教学引导提供了锲机。而这就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交流和反思的时间短,也就导致了部分同学受思维局限性的限制,学的过于呆板。

二、教师的讲解没有把握好契机

课堂看起来进行的很顺畅,自主学习,组内交流,班内展示,但是教师没有抓住学生展示的时机及时地进行质疑,或者引导学生质疑,没有在关键处进行讲解。比如第三种方法,将两个两位数都转化为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表格式计算,教师光进行了结果的获得过程,没有对表中数字的来源进行质疑,学生成了接受性学习,掩盖学生真实思维的缺陷。课堂表面看来很顺畅,其实暗藏危机。

篇3: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的创编及组织过程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9班19名女学生为施教对象。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论文47篇、书籍3部, 了解相关成果的状况, 为研究收集理论依据和参考, 并结合研究形成观点。 (2) 访谈法。对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研究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就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的方式等问题进行磋商;对体操教研室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动作细节的修缮进行探讨;对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9班19名女学生进行访谈, 就学习的收获和满意度进行研讨。

二、结果与分析

1. 队列队形表演的创编。

(1) 设计创编目标和题材。本研究的施教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队列队形对于她们来说并不陌生, 本研究中她们既是练习者, 同时也是思考者和参与者。根据练习者的身心特点, 同时要考虑应富有时代气息, 具有流行元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映学生生活, 体现活泼、朝气、进取、健康向上的主题思想, 诠释团结奋进的文化内涵等因素。 (2) 选择和处理音乐。根据创编的需要, 经与有关专家、练习者进行商讨和慎重挑选, 最终选择《走向复兴》作为主题音乐。这首歌曲是进行曲, 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而创作的歌曲, 曲调昂扬向上, 富有时代特征, 歌词振奋人心, 极富号召力,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望民族复兴、期待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团结奋进的坚强决心。此歌曲的节奏是116拍, 由于节奏明快、节律清楚, 各个单元轻、重拍区分明显, 便于练习者熟记音乐特点, 也便于队列动作和队形变化的编排。选择好音乐后, 首先创造性地将整曲分作若干单元, 并记录每个8拍的特点, 以备选择动作和队形安排之用;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音乐进行剪辑处理, 采用了蓝光影音MP3剪切器软件, 保证剪辑后的音乐能够完整并保持其音质。 (3) 选择队列动作和队形。根据音乐的特点和练习对象的特点选择具体队列动作和队形。a.队列动作的选择和创新。进行曲所适合的动作应简单易行、刚劲有力。结合队列动作的基本元素, 本表演主要体现原地的站、坐、跪、蹲等动作;表现行进间的踏步走、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这四种步法和行进间三种转法。根据表演需要, 踏步走、齐步走、正步走改变了表达方式:当强调整齐划一的动作时表现的重点放在下肢, 而手臂的挥摆被弱化;当诠释歌词含义时表现的重点放到上肢, 脚步的幅度有意减小。这样, 队列动作的表现形式改变了其传统模式, 增添了艺术表演的光彩。集合后的队形散开改变了传统的散开方式, 采用齐步走和踏步走结合步法, 利用两个8拍的连续口令进行指挥, 行进过程中带有转身动作, 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这一创新性表演是师生共同讨论演练的结果。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教授对象采取启发式、研究式组织方法, 发挥练习者的想象力, 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表演观赏性。b.队形的选择和创新。由19人组成的团队其队形的变化应该是多样多彩的。可以创作成为微型团体操, 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的财富, 作为将来组织团体性活动的资料。根据主题歌曲的文化内涵, 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 在最初的10个队形中选择了4个进行排练。所采用的队形在简单明快中表达歌曲的文化内涵、紧扣音乐主题, 并且队形与动作风格相互匹配、富有新意。 (4) 绘图和注释。将构思以绘图和文字注释的形式记录下来, 绘图可以保证练习者的排练位置准确, 同时也便于其记忆和理解。研究采Adobe Illustrator CS3软件进行绘图, 在启发学生对所设计的队形进行绘图和设计注释的过程中, 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 设计表演服饰。对于表演服饰的设计应该贯穿在研究的始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表演主题的要求、学生经济情况等现实因素, 服饰应以简约朴实、整齐利落为佳。并且在发型和化妆方面做适当的修饰。对服饰的设计一直处在探讨中, 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地、灵活机动地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的较全面地锻炼。

2. 队列队形表演的组织。

(1) 进行练习动员。因此首先诠释本表演的目的和意义, 使学生充分理解表演任务的意义。然后宣传表演的特点和亮点, 本表演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新颖时尚, 亮点是将传统队列队形进行改善, 突出了学生个性色彩。最后强调练习注意事项, 每个班级成员都有其表演角色和分工, 这样既保证练习的顺利进行, 也督促学生积极学习技能技巧。 (2) 组织成套练习。在教学课的热身部分或结束部分抽出些许时间, 由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成套动作的串连,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 随时调整指挥方案。利用课下的业余时间, 由体操专修学生和普修骨干学生组织, 进一步巩固课上的练习成果, 并将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记载, 必要的带到下次课堂与教师共同探讨。 (3) 改进设计缺憾。在练习的过程中, 会发现动作与音乐风格不匹配、队形的变化与音乐的单元不吻合、队形的审美要求与练习者的身高排列或位置安排不和谐等具体问题, 经常遇到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与后一个动作的开始之前的衔接问题……这就需要大家一起研讨, 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落实。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在修善设计缺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锻炼意义尤其重大。 (4) 雕琢表演细节。当成套动作基本熟练之后, 练习的重点在于对动作质量的精雕细刻, 从动作路线、动作幅度、动作的节奏等方面严加要求。这一过程中“研究”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多次讨论, 共同就某一问题进行磋商、改进、反复演练, 灵感的火花迸发飞扬, 使得这个简单的表演题材充满了探究的色彩, 每位参与者都体会到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得到历练和增强。

3. 结果。

(1) 形成表演成品。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参与实践其创编和组织的全过程, 将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本研究形成了配乐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在期末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队列队形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们亲身体会了选择动作、创编队形、选择编辑音乐、进行文字和绘图记载、设计表演服饰、演练成套动作的每个环节, 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学生提高了认识和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本研究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 从被动地、不情愿地跟从到愉悦地参与思考和行动。对体操课的意义和价值加深了理解, 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主动, 收获越来越大, 消除了畏难情绪, 增强了自信心, 获得了成就感, 提升了满意度。

三、结论

1. 本研究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较全面地锻炼和培养。

2. 本研究进行了授课教师、体育专业体操专修学生和

普修学生阶梯式承接学习的模式探索, 具有重复操作性, 为其他术科课程提供了共性借鉴, 使之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开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摘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以体操教学中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的创编和组织为研究切入点,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结果表明, 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参与和实践创编和组织的全过程, 在确定表演主题、选择动作和队形、选择编辑音乐、进行文字和绘图记载、设计表演服饰、演练成套动作的每个环节中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锻炼和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体操教学,创新能力,队列队形表演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2]余华东.创新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篇4:怎样进行队列教学

[关键词]对列教学;教学与学生兴趣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着名的学者管仲说: “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主要内容有立正、稍息,报数、向左转、向右转,原地的队形的变换、行进间的队型变换、齐步走、跑步走、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合队走、分队走等。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把学生带人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

1.场景模拟法。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

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國庆六十周年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音乐的伴着下,让学生进入角色,同时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练习,精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异常的好。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当“小交警”打着手势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同时,教师在旁边不断地提醒学生的动作,要规范、标准,动作优美、洒脱,以往训练中重复单一的原地四面转法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在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反馈中,反应特别的好。

2.游戏竞赛法。每个人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小学生的好胜心更为强烈,在祷戏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廖陕、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

3.争当指挥者。每个人都想能够指挥别人,尤其是学生,看到别人在自己的口令下,完成各项动作,心里都有一个成就感。

例如在进行“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的练习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当一回指挥者,找一部分学生当评委,看谁的指挥是有条不紊,口令清晰洪亮、准确无误,队伍整齐一致。评出最佳的指挥者。

二、降低难度切合实际

体育教学首先是教育,它必须为育人的最高目标服务。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材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表现出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心理素质不稳定等现象。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只会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

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种空间感和本位感较强的动作,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诸如此类的高要求还有很多,如原地踏步时提腿的高度,集体训练时的动作同一陛等,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教师要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摆臂时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丰富语言调控情绪

l.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机械的队列队形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旮眭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2.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为了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激发训练的兴趣,教给学生一些自编的顺口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配合相应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编了一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在教学中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篇5: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庞丽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用列竖式的方法来正确计算。2.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与

人交流,学会倾听,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法:引导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比赛。

3×4

5×12

12×5

25×2 32×10 51×1 51×10 23×200 师让学生说说23×200是怎么算的。

2.回顾“队列表演(一)”中的计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4×12

32×21 师:刚才的算法都很好,但是我们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更好用的计算方法呢? 【设计意图:学生对知识迁移是否顺利,是由学生对旧知熟练程度决定的。因此,在学习新知之前,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旧知识】

二、自主探究 1.竖式计算。

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1。

师:老师已经帮你们做了第一步,接下来怎么算呢? 学生尝试,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后,指名学生回答。

生1:用乘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中每一个数位上的数,积14表示14个十,即140。因此十位上的4要与乘数12的十位对齐,百位上的1写在积的百位上。

生2:把两个积相加,求出最后结果。教师边听学生叙述边板书。2.理解竖式写法。师出示图: 师:大家能根据上图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吗? 生1:28=14×2,表示第一部分的2行有28人。生2:140=14×10,表示第二部分的10行有140人。生3:168=28+140,表示两部分的总人数。师:这个写法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生:140的0可以不写,因为4在十位,就是表示4个十。师肯定学生的说法并板书出来。3.灵活运用。

教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

师:大家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上面各题,等会儿我会叫同学来板书。

学生独立完成各题,教师巡视,随时指名板书。

三、师生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生1:我们设计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生2:我学会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像1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师:好,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 生1:首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生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篇6: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二)》教学反思

在本次我校举行的公开教学活动中,我执教的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三课时的内容《队列表演

(二)》。

本节课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掌握其计算程序,理解其计算的道理;特别要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与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从内容到形式之间的实质性的联系。这样就为四年级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即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乘法的计算程序迁移到两位数乘三位数的情形。基于以上问题,我对这节课进行了精心设计,在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完这一内容后,自我感觉做到了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学生虽然在乘法的进位方法,笔算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计算作为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还是教学的重点,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清:乘的顺序,理解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成第一个乘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经历再次圈点子图的过程,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2.注重先学后教、自主探究,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课上先让学生尝试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在遇到问题时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展示学生的做法,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突显了教师的引领者的角色,更使学生加深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算理的理解。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展示交流”环节,效果不理想。

在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时,应该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形成辩论的场面,那样学生对算法能理解得更透彻。再者老师在此处也没能及时地点出本节课的关键点,即第二次计算的结果写的位置和理由,是不应该出现的失误。

2.在这节课上我担心时间不够,有的地方没有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而是自己讲解代替了学生以至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此以往遏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因而要课堂中教师要敢于放手,学生发生错误或迷茫时要有耐心,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当学生发生错误时,要给予学生充分反思的时间,进行自我分析并加以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篇7:队列表演(二)教案(简案)

(二)哈拉海中心小学

姜世侠

学习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3.学会运转化法解决问题。

重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问题

1.我们先来计算几道口算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出示口算题卡。最后14x12)2.口算14x12 3.师小结:我们口算14x12,和前几个口算题比,还能算的那么快吗?当我们口算慢,或者是口算不容易时,我们还可以怎么算? 生:竖式。

4.对,用竖式计算。

5.竖式计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6.结合刚才口算过程,以及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计算方法,尝试用竖式计算14x12?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用竖式算一算14x12 1.学生在学习卡上计算 师巡视

2.把你的计算过程和小组同学说说。3.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把12分成10和2,12十位上1和14相乘)

4.师小结:我们把12分成10和2,先用个位的2和14相乘得28,再用十位1和14相乘,得到14个十,得另起一行,4写在哪位上?1写在哪位上? 最后把28和140加在一起,相同数位对齐,等于168

(二)合作交流,建立模型。

1点子图一直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我们再结合点子图,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2.先看看点子图是怎么圈的? 3.谁能到前面来,当小老师边指边说,竖式的每一步对应点子图的哪一部分?(引导其一一对应说)

4.竖式和点子图在算14乘12时,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5.竖式的简写:

其实竖式中的加号可以省略,0也可以省略.6.比较原来的算式和简化后的算式哪个更简便?

(三)算一算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四)教师小结算法并板书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用其中一个乘数个位数字去乘另一个乘数,得到的积数位对齐,写到第一层。再用它的十位数字去乘另一个乘数,得到的积另起一行,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所得积合起来。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完成“练一练”中的1题。生先自己独立做后再反馈

2.完成“练一练”中的2题。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一练”中的4题。做后交流。

四、归纳总结,提升经验 1.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篇8:组织一年级队列队形教学“五招”

一、固定位置,队列队形简易化

小学生的队列队形有两种:横队队形和纵队队形。对于一年级的新生,一个班级的学生间还没有熟悉,队形的变化无疑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该时期可以采用纵队为主的队列,从矮到高依次排列好学生,并且固定位置,让学生记住前后左右的学生。在这个强化队形的时期,体育课中让学生们先站纵队,带到上课的指定位置,然后全体向左转,纵队变横队,右排头为矮个学生,成为横队队形,改变传统体育课上横队以右排头是高个儿学生的习惯,不管是纵队还是横队,学生的位置没有变化,把学生固定在队伍中的指定位置,以便于学生下次站队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分队排号,强化记忆科学化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虽然要求记住前后左右同学的面孔,但是在实际站队时,还是不能准确找到自己位置,当有一个学生站错,以他为参照的学生也会站错位。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感会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笔者采取如下做法:站纵队时,分成红、黄、蓝、绿四路纵队,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站在左边还是中间,具体到哪一队,再从前向后,给学生排上具体的号码,排头的前四名学生分别就是红、黄、蓝、绿队的1号,依次向后排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对应的坐标位置,强化学生记忆,由此做到有序、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在队伍中的正确位置。

三、游戏相伴,增强注意力和空间感知

利用一年级小学生喜欢玩游戏这一特性,可在站好队后,用游戏强化学生的队列,让学生清楚地记住自己的位置。采用快速反应的游戏,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喊“红队”所有红队学生举手;教师喊“8”号,红、黄、蓝、绿队的四名8号学生举手,依此练习3-4次。每次练习数量不宜太多,增加练习的频率,经过教学实践,大约一周左右学生们就能很好地记住自己的位置并快速找到。利用《快快集合》游戏训练学生们空间感,教师“发令——解散”!学生从四路纵队分散开;教师再次“发令——集合”!学生们快速站成四路纵队,反复练习,学生能很快集合站好队伍。完成游戏时要在空旷处,强调解散、集合时注意安全,人员一定要合理地分散开。为防止学生拥挤,可向不同方向去踩场地边线或手摸小树,集合时可集体倒计时十个数,在规定时间内集合完毕,培养学生们集合快速的好习惯,多表扬鼓励站队最快的小队,激发学生练习的乐趣。

四、规定手势,参照物目标化

在集合队伍时,教师要给学生们一个参照,在哪里站队,站什么样的队,教师的集合手势尤为重要。站纵队时,教师在指定位置双手前平举,让学生知道这是要站纵队,四路纵队很快呈现在教师面前,而且学会向前看齐。站横队时,教师左侧屈臂握拳,右手侧平举掌心向下,表示要站横队,告诉学生教师的拳头这边为排头矮个儿学生。学生熟练地掌握站纵队后,向左转成横队站立,便于体育教师上课讲解,这时再强化练习《快快集合》学会站横队。注意练习时,教师可以变换方向,组织学生跟着教师的手势,面向教师找自己对应的位置。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学习顺序有先后,因此不宜纵队、横队一起学习强化。

五、留出空缺,核对学生高效化

在上体育课、站队的过程中,如学生未到,队伍中有空缺,可以预留出空缺位置,不用向右替补,这样其余学生的位置不变,教师也可以很快地确认哪名学生缺席。一般一个班的学生在队尾不会是整数,所以让矮个儿学生当右排头,排头学生基本固定,队伍整体也不会有变动。这样的队形在水平一比较实用,当学生们的空间感逐渐建立起来以后,可以变成横队以右排头高个学生为基准,并且教授学生学会补空缺。

篇9: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

一、队列队形教学的现状

1.教师不够重视,进行形式化教学

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对体育尤其是队列队形教学的重视性不够,相较于此他们更注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在体育教学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部分学校甚至还存在取缔体育课的现象。

2.教师专业技能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

队列队形教学是参考军队训练形成的,虽然要求不必太高,但是也需要很强的规范性。现在小学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一般较差,很多都是找其他课程老师代课,教师本身对于队列队形教学的认识严重不足,只知道立正、稍息、向左向右向后转等简单的指令,这就导致教学效果完全达不到要求。

二、教学方法探讨

1.激发兴趣,创建情景教学

(1)游戏竞赛法

小学生生性活泼,思想简单,好胜心较强,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性格特点采用游戏竞赛法提高队列队形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可以把一个班分成几个人数相近的小组,在分组之后,分别进行训练然后开始竞赛环节:学生分散后,比他们集合的速度;齐步走的环节,比哪个小组走得更整齐等。最后对每个小组的竞赛结果进行评判,对获胜的小组进行奖励,成绩差一点的小组则对他们进行指导并给予鼓励。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认真、主动训练的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2)场景模拟法

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擅长模仿,根据这点教师可以采取情景模拟法,把训练场地描绘成一个特殊的场景,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例如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一段国旗班升国旗或者士兵训练的视频,然后把学生带到训练场上,告诉学生:你们现在是光荣的解放军战士,现在要进行阅兵仪式,然后奔赴战场,你们可以像解放军叔叔那样认真的训练吗?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会积极配合,认真训练,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队列队形训练的效果。

2.对学生的要求要切合实际

在队列队形教学中,过于强调训练的专业性,要求太高,对每个动作都要求尽善尽美,显然是脱离实际的,因此队形队列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训练难度,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要求太严格导致学生积极性较差、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在军队的队列队形训练中,对原地踏步抬腿的高度、正步走时手臂摆动的幅度等都有具体的要求,而在学生的训练中,就可以对这些要求进行合理的调整,比如原地踏步要求大腿与小腿垂直,离地30厘米以上,而学生训练时只需要离地高度15厘米以上即可;再比如正步走时手臂摆动幅度要求达到前后45度左右,对学生只需要要求30度左右就好。当然,虽然可以适量降低这些细节难度,但是一定要保证整个过程的协调与整齐。

3.队列队形教学中进行语言调控

(1)改编顺口溜

学生在记忆一些技术要点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果能把这些要点改变成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就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进行记忆,还可以激发他们训练的兴趣,比如下面这两段在队列队形教学中应用很广泛的顺口溜:抬头挺胸收小腹,两脚并拢肩放松。双手紧贴大腿边,双目炯炯视前方(立正的要点)。队列里面莫说话,老师就会把你夸。两手平举踏步走,嘴里数着一二一(站队踏步走的要点)。

(2)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

在进行队列队形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适时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缓解身心疲劳,降低学生训练的抗拒性和紧张感,使学生在比较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技能。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训练过程中某一个学生的失误、某个学生说的话等灵活地进行语言调节,比如有个男同学转身转慢了,教师可以用玩笑的口吻说:“你看你,快点转身不就可以了,这样磨磨蹭蹭的,就像个害羞的小女生一样”,这样一句话既可以让训练的学生都哄堂大笑,又可以解除出现错误的学生的尴尬,何乐而不为。

(3)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运用肢体语言,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调控。由于小学生一般没有进行队列队形训练的经验,动作的要点等仅靠语言也很难完全解释清楚,这时候教师就要进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教师精神要饱满、语音要明朗响亮、动作也要熟练规范,让学生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另外,在训练出现单调烦闷的氛围时,教师除了可以使用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也可以用一些夸张的肢体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使现场的气氛活跃起来。

篇10:军训队列表演励志口号

2. 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

3. 牢记历史教训,不忘警钟长鸣

4. 以奥运健儿为榜样 刻苦训练 锐意进取

5. 学政治学军事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6. 挥洒激情,释放青春,我们风雨同行

7. 向前看,看未来 齐步走,走天下

8. 巾帼三连,绿装红颜,骄阳无惧,奋勇向前

9. 同心同德求实创新齐育桃李芳天下

10.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 累不累看看革命老前辈

11. 加强国防教育 提高国防意识 增强国防观念

12.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文武兼备 百炼成钢

13.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团结互助 争创佳绩

14. 军中骄子,校园精英;勇往直前,谁与争锋

篇11:黄尖初中举行队列队形表演比赛

黄尖初中:举行队列队形表演比赛

9月13日下午,黄尖初级中学举行队列队形表演比赛。全校6个班级的学生迈着刚健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以飒爽的英姿和精彩的表现展示了他们两周来的训练成果。在赛场上同学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按照指挥员不同的口令,整队、报数、三面转法、齐步走,训练有素地进行不同形式队形队列展示,赢得了在场领导、师生的阵阵喝彩。评委们从精神风貌、整齐程度、动作规范等几个方面对每班进行评分,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激烈角逐,七(2)班勇夺本次比赛的冠军。

开学以来,黄尖初中狠抓学生常规教育。学校从排好队、走好路入手,严格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以系列活动为载体,营造竞争氛围。本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赛后,仓文华校长要求,要将赛场上表现出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继续发扬光大,并渗透到今后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在各项活动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篇12: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提高体育运动质量。5月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队列队形和体操比赛。这是全校各班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一次大检阅,也是阳光活力精神的完美体现,更是我校素质教育的一次大展示。

比赛中各班都展现了自己的最高水平。他们步伐整齐、口号洪亮、动作有力、规范、精神饱满,整个赛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时代的气息。充分体现了二小学生朝气蓬勃、阳光快乐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我校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向上精神,迸发出第二小学的活力与激情。

篇13:队列表演教学设计

教学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时间性强、工作量大、信息庞杂、质量要求高的工作。过去我国还有许多的学校采用传统的依赖人力手工的纸介质的管理模式,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错。随着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已成为趋势。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在各高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已普遍采用C/S和B/S结构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应用中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很多便利。但随着系统应用的加深和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扩展,随之而来也带了许多问题,如访问量增大后,特别是期末查成绩高峰期时的数据丢失问题,教师输入重要的考试信息泄露问题等。本文着重阐述通过消息队列技术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克服网络环境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问题。

1 关键性技术MSMQ概述

Microsoft Message Queuing(MSMQ)是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Server 2003的一个组件,并将继续包含在Windows Vista和以后的Windows服务器中。即使目标接收应用程序没有运行,或运行发送或接收应用程序的计算机没有联网,协同合作的应用程序仍能利用MSMQ在彼此之间发送和接收消息。在到达目标队列之前,消息由MSMQ存储并转发。接收应用程序能够从队列中恢复数据。MSMQ包含四种队列类型:外发队列、公共队列、私有队列和系统队列。

MSMQ类消息队列的主要特点在于它分离发送和接收应用程序,使其不必同时运行。该技术使不在同一时间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种类的网络和可能暂时脱机的系统间进行通信。MSMQ提供了有保障的消息传递、高效的路由、安全性和基于优先级的消息传递。它可用于对异步和同步消息传递方案,一个应用程序能够把数据存放在队列中,而不用理会队列中的项目是否被传送到接收应用程序。MSMQ是Windows的一个可选组件,只需通过Windows控制面板的添加或删除Windows组件向导就可进行安装。MSMQ有两种配置模式:域模式或工作组模式(只使用私有队列)。MSMQ安装完成后,就可以在.NET应用程序中运行。

2 教学管理系统

2.1 系统总体设计与模块分析

对教学管理系统的需求主要根据系统的三类用户来决定:第一,教学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登录学生、教师和课程的有关信息,实现综合管理;第二,教师通过该系统来设置课程信息和登录学生的成绩,实现对学生成绩的汇总统计和分析管理;第三,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选课和查询各科的成绩。在教学事务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需要维护教师档案、学生档案,每个学期考试结束后登记学生的成绩。每个学期末,学生根据系里提供的下一学期所开的课程选课。教师接受了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将选课结果和分配的教学任务等信息登记保存。

教学管理系统由三大主模块组成,分别是: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教师信息管理模块和选课信管理模块。

(1)学生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学年、学期、课程编号等)和学生成绩的登记,另外该模块还提供了对学生档案、学生成绩等信息的查询和浏览等功能。

(2)教师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教师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工作时间、政治面貌和学历等)管理和教师授课信息(课程编号、教师编号、授课地点和授课时间等)的登记和管理。

(3)选课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课程信息(课程名、课程编号和学分等)和学生选课信息(课程编号和学号)的管理,包括学生选课信息登录、课程信息的登录以及有关课程等情况的查询。

2.2 消息队列技术在系统设计中的作用

在学生基础信息维护和教师基础信息维护的过程中不需要加入消息对列技术,但学生选课、教师录入成绩的功能模块需要加入消息队列技术。对于一个系统,学生和教师都是通过客户端访问系统的服务器,在系统中由于学生选课时和教师在登录成绩时,系统比较繁忙,教学管理服务器的负担比较繁重。如果出现断网或网络阻塞的情况,教师登录的成绩和学生选课的信息可能丢失,这时系统可以将其存储在消息队列中,以供服务器逐一的处理和当网络顺畅时再次处理,这样就避免信息的丢失和重复输入。

3 基于消息队列技术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以学生通过选课信息的录入为例,说明消息队列技术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3.1 发送消息

(1)建立一个队列是应用MSMQ的第一步,可以通过Windows计算机管理控制台中的消息队列选项完成这一操作,或者本地编程建立一个队列,本系统建立一个消息队列被称为MQ。

MessageQueue.Create(@".Private$MQ");

(2)引用消息队列的命名空间

System.Messaging命名空间执行MSMQ的编程操作,此命名空间有Message和MessageQueue两个主要的对象。Message是队列发送或读取的实际消息或数据;MessageQueue用以接收/发送消息的MSMQ消息队列。引用命名空间的代码如下:

(3)建立消息队列

(4)声明消息

(5)构建传递学生选课信息的实体类ChooseCourse

(6)构建消息

(7)发送实体类到消息

3.2 接收消息

从队列中读取消息,应用MessageQueue类的Receive方法。如果队列中存在消息,Receive方法就返回一个消息对象;否则,其将等待一条消息出现。从队列中恢复消息对象需要预先知道消息的类型。

(1)定义接收的消息

首先还是要在接受端程序声明接收消息的队列。

(2)消息的串行化

为了给消息指出它包含哪种类型的对象,需要建立消息的格式化器(formatter)。给消息的Formatter属性指定一个System.Messaging.XmlMessageFormatter对象即可建立格式化器。由于传递的消息包含ChooseCourse实体类对象,所以需要为它们配置XmlMessageFormatter。MessageQueue类的Formatter属性允许指定被恢复对象的类型。

(3)接收消息

给消息指定了一个格式化器后,就可以从消息中提取消息传递内容的对象,然后实例化消息,及消息的内容填充到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学生选课表中。

如果返回队列中的第一条消息,使用MessageQueue.Receive方法。这个方法会获取队列中的第一条消息,在这个过程中将获取的消息从队列中删除。由于消息在读取的时候被删除,可以确保获取消息队列的进程是唯一收到消息的进程。

4 结束语

本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中消息队列是关键技术,通过充分发挥消息对列在防止信息丢失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特点,有效地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使学生和教师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得到保证,促进学校的教学信息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方便快捷地对教学信息进行有机地组织和管理,及时提供可靠的数据。

摘要:教学管理系统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学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针对教学管理系统中数据丢失和安全问题,本文介绍基于消息队列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概述了消息队列技术的特点,以消息队列技术在学生选课模块中的应用为例,阐述消息队列技术在教学管理系统中防止数据丢失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消息队列,教学管理,消息,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孟庆梅.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3):147-148.

[2]俞燎宏,刘英杰,李婕婷.教学管理系统在教学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8,30(4):172-173.

[3]谢廷俊.基于B/S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8,(5):133-134.

[4]李泰峰,段培俊.基于WEB的创新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0(1):56-60.

篇14:例谈小学体育队列教学方法

一、以“范”促“仿”,明确动作要领

示范在体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如果想让学生感受到队列训练的规范性,教师自身就要起到示范性作用,用标准的队列动作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白队列动作的要点。

对于刚刚接触队列训练的学生来说,如果要让他们单纯地从言语解释中把握队列训练的关键,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果通过亲身示范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标准的动作并模仿,那么效果就会好多了。笔者在教授学生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齐步走、跑步、立定等动作的时候,都通过亲身示范的方法来进行指导。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动作,笔者站立在高台上,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我的动作,同时我也会用正面、侧面、背面等不同的体位来展示队列动作,以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看清楚。为了更好地展示立正时手的摆放位置以及稍息时脚的摆放位置等细部动作,笔者事先用摄像机将自己展示的标准动作拍摄下来,然后加以剪辑,给特写动作要点配上文字说明,如“中指贴裤缝”等,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解释。在上课的时候将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看清楚队列训练中的各种动作要点了,学生在模仿动作的时候也会感到更加轻松。对于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错误动作,笔者不会直接批评,而是自己做反面教材,演示错误动作,如立正的时候身子佝偻、膝盖弯曲等,让学生通过对照自己找问题的方法发现错误并改正,逐渐掌握队列训练的动作要领。

二、以“境”促“学”,激发学生好奇心

很多学生在进行队列训练的时候都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觉得队列训练很枯燥,没意思。为了激活学生的锻炼热情,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环境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觉得队列训练有趣,从而积极投入练习。

在练习中常用的一种情境就是“我来当交警”。让一名学生模仿交警站在前面,在保持标准的立正姿势下进行“交通指挥”,旁边一组学生扮演行人随机站立,他们的身上分别贴着号码牌。扮演交警的学生通过口令命令全部行人或者是某个号码的行人进行某些队列动作,如向前走、转身、跑步、立定等,但是要注意,不能够让扮演行人的学生相互撞到。如果发生碰撞则表示扮演交警的学生挑战失败,就要换一个学生接受挑战。扮演交警的学生除了要时刻关注所有学生的动态以外,也要始终保持自己的站立姿势标准,如果立正姿势不标准也会被判定失败。这样的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训练学生服从命令听指挥,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个个都想当“交警”,指挥其他同学行动,这使得他们对于队列训练充满了期待,并将自己对队列训练的热情融入到接下来的训练之中。

三、以“赛”促“练”,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

体育项目之所以让人着迷,很大程度上和它的竞技性分不开。比赛输赢瞬息万变,但是队列训练却相对比较枯燥,缺乏竞技性,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参加。笔者在教学中将竞争机制引入了队列训练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使用过一种叫做“我说你来做”的小游戏,以此增加队列训练的竞争性。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进行操练,而另一组学生在旁边进行指挥,可以指挥全部学生动作,也可以指挥其中的一部分学生。指挥小组的学生只能有一个学生发布命令,但是大家可以一起协商下一条命令是什么。如果操练小组的学生出现了动作错误而被指挥小组的学生指出,那么操练小组就要扣一分;如果操练小组的学生出现了动作错误,但是指挥小组的学生没有发现,那么指挥小组就会扣一分。到了规定时间后,双方交换,原本指挥的小组的变成操练的小组,最后统计双方被扣的分数,扣分少的自然就是胜利者。这个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能够考验学生对于队列动作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动力,让学生发现原来队列训练也可以这么“好玩”,进而在妙趣横生的操练中学会真本领。

在队列训练的时候开展以赛代练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队列训练,使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柏拉图说过:“身体教育和知识教育之间必须保持平衡。体育应造就体格健壮的勇士,并且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体格。”队列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能够促使他们明白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养成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体育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策略促使学生投入队列训练,更好地锻炼身心。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松县经济开发区龙山学校)

上一篇:石河子大学什么专业最好下一篇:数列与平面向量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