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2024-06-05

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共8篇)

篇1: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财政资金报账工作职责

项目主管部门在财政资金报账工作中的主要职责:负责下达项目计划(项目立项书),确定项目实施单位,与其签定项目实施责任书(项目实施合同书),并批复项目实施方案,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工程效益进行监督管理;对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报账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核,提出报账意见,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以拨代支;建立健全项目资金总账、明细账,及时准确核算项目资金,规范管理会计(报账)档案资料;组织项目检查及竣工验收,出具工程竣工验收意见书以及资产移交等项工作。

项目实施单位在财政资金报账工作中的主要职责:负责按照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计划(项目立项书)和批准的实施方案,筹集资金,先期启动组织项目实施;办理工程与设备价款结算,合理有效的使用项目建设资金;及时上报工程进度和用款计划,按程序申请报账;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出具项目审计报告,自觉接受各级各部门对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等项工作;项目实施单位作为会计责任主体,对其提供报账所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

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报账工作中的主要职责:负责财政资金的下达和支付,组织实施资金报账工作;会同项目主管部门下达项目计划,审查报账金额是否准确,及时办理资金支付业务;审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参与项目财务检查、竣工验收以及项目建设形成资产的移交、监管等项工作。

财政资金报账资料清单

1、项目实施单位营业执照

2、项目实施单位机构代码

3、项目实施单位税务登记证

4、项目实施单位银行开户许可证

5、项目实施单位法人身份证

6、项目计划立项批准文件(项目计划文件、项目立项书)

7、项目中标通知书

8、项目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的项目实施责任书(合同书)

9、项目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10、财政资金报账申请单

11、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费用实际支出的原始凭证(税务发票)

12、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13、项目阶段性工程结算单

14、项目验收意见表

15、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批复

16、项目竣工审计报告

17、其他报账资料

注:以上资料首次报账提供原件,比对后留存复印件。

财政涉农项目资金下达流程

1、项目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下达项目计划,批复项目实施方案,建立项目资金台账;

2、项目主管部门依法依规(招投标)确定项目实施单位,签定项目实施责任书(合同书);

3、项目实施单位用自筹资金,先期启动实施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的,严格执行采购程序);

4、项目实施单位向主管部门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报告(项目工程进度、用款计划);

5、项目主管部门检查项目工程质量、进度、效益,出具检查意见;

6、项目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书面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报告(项目工程进度、用款计划);

7、财政部门根据项目资金预算以及工程进度、用款计划,下达项目财政资金(原则上首次下达项目财政资金的30%,滚动报账使用)。

财政涉农项目资金支付流程

1、项目实施单位按程序申请财政资金报账(执行报账制的项目资金主要有:财政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统筹整合财政资金等);

2、项目实施单位规范填写和提供财政资金报账资料;

3、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报账资料,并填写报账意见;

4、财政部门审核报账资料,并填写报账意见;

5、项目主管部门依据报账金额,据实填写国库支付申请书;

6、财政国库部门支付财政涉农项目资金。

注:

1、财政涉农项目资金,核算到项目,直接拨付到项目;

2、财政涉农项目严格执行质保金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后,预留项目财政资金的10%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一年后,无工程质量问题,再予以支付;

3、直接兑付到户的财政涉农项目资金,原则上一律通过惠民“一折通”兑现到户;

4、支付到镇(办)、村、组的财政涉农项目资金,严格执行“会计集中核算”和“村财镇管”,强化属地管理。

5、财政部门只受理预算单位的公文、函件以及财务资料,预算单位不得委托非预算单位、非本单位财务人员办理财务事项。

篇2: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镇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管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预算法》、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皖政办〔2017〕29 号)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扶贫资金,是指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镇本级财政安排的资金。

第三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以项目主管部门为监督管理的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资金支付遵循“项目实施单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核算、财政部门直接支付”方法,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二章支付管理

第四条财政扶贫资金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会计核算,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套取。

第五条财政扶贫资金支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涉及农民个人的补贴资金,通过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属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范围的,按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管理相关制度执行,资金通过国库直达物资供应商或工程劳务中标方。

第六条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有关办法规定,加强管理,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内容、施工进度、竣工验收、决算审计等做好资料审核等工作。

第三章操作流程

第七条财政部门依据上级下达和镇本级预算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指标,及时通知项目主管部门;项目主管部门要按照资金性质、用途,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经分管镇长审批后,报镇财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项目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实施方案、资金计划,进行项目批复。为防止多头申报、重复立项,对涉企财政扶持项目要及时录入财政涉企管理系统。

第九条项目实施单位根据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复文件、实施方案、建设内容、施工合同(协议)等进行项目建设,并按项目进度向项目主管部门申请报账。申请报账时,需提供财政扶贫资金报账(预拨)申请表、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协议)、施工进度表、竣工验收单、决

算审计报告、税务发票和其他合法有效的报账凭据。

第十条项目主管部门依据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有关办法规定,对项目实施单位或资金使用申请人提交的原始凭证及相关资料,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审核,审核批准后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支付申请。

第十一条财政部门依据资金文件和项目实施方案,对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核后,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规定拨付资金。

第四章工作职责

第十二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工作由项目实施单位、项目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单位主要职责:

(一)按照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批复和批准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

(二)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进度和项目实施情况,提出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程序向项目主管部门报账。

(三)提供有效、真实、完整、合法的项目报账凭证和相关资料。

(四)接受相关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项目主管部门主要职责:

(一)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下达批复文件。

(二)组织、申报项目工程的招投标和物资采购等。

(三)审核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四)组织相关单位对项目进行阶段性检查和竣工验收,并出具项目监督检查、竣工验收报告。

(五)审核、审批项目报账凭证和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签署审核、审批意见。

(六)申请财政部门拨付资金,并进行财务核算。

(七)接受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

(八)建立各类财政扶贫资金台账,将项目管理、报账资料等进行归类、整理、存档。

第十五条镇财政部门主要职责:

(一)财政扶贫资金账务处理和指标控制。

(二)配合有关部门监督检查项目建设情况。

(三)定期不定期对主管部门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财务核算、原始凭证及其他相关报账资

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

(四)按国库集中支付规定拨付资金。

(五)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报告镇政府,并将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到以后的资金分配中。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监督制约机制,镇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审计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监察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进行查处。

第十七条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依据职责分,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前发布的相关管理办法、细则、方案中涉及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的有关内容,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九条以乡镇为监管主体的各类财政资金报账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3: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的探讨

一、当前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报账范围不明确。

目前涉农资金项目多、涉及面广、使用分散, 哪些涉农项目资金应当实行报账制, 哪些不应实行报账制, 没有统一的规范性法规和规章予以明确, 目前做法是:根据上级下达某类专项资金规模额度时的文件要求, 来确定是否实行报账制管理。对于要求实行报账制管理的, 由于项目资金还需要再分配, 这样造成某一类专项资金落实到农村具体项目时就成为不论项目大小、补助金额多少, 一律实行报账制, 有悖客观情况, 操作难度较大。

2、项目实施不到位。

有些部门在项目内容和项目规模之确定后, 不是积极按照上报和下达的项目内容与规模进行实施, 而是在工程未做或少做的情况下, 利用虚假的资料, 正规的税务发票从财政部门套取资金。一是项目“大规模小实施”。即按照上报和下达的项目内容和规模进行小部分实施, 而按照财政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项目内容与规模进行报账, 套取差额资金;二是通过或利用某一工程建筑公司, 违规使其中标, 然后通过该公司套取财政资金, 改变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用途。

3、报账凭证不真实。

一是票据内容不真实。专项资金采取报账制后, 财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要求拨付资金必须有规范票据, 一些项目实施单位平时开支都是白条, 而且很多项目由“三无”乡村施工队实施或农民投工投劳自建, 根本没有税务发票, 他们只有到当地的税务部门索取正规发票。更有甚者是, 四处找地方开具虚假发票, 以此进行报账;二是报账凭证虚假。为了骗取财政资金, 有些项目单位不惜编造假单据、假名单、假签字签名, 报假账来套取财政专项资金和应对上级检查。

4、资金拨付不规范。

实行报账制应当设立专户, 建立专账, 资金直达, 封闭运行。但是, 目前部分项目没有设立专户和专账, 或者有的项目实施单位虽已基本做到了专账核算, 但作为一部分乡镇项目实施主体的水利、农技等单位, 由于只能在银行开设一个基本户, 未能按要求在银行开设专户, 客观上导致了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混户, 极容易造成临时占用专项资金的现象。在资金拨付上, 有的项目款项通过报账实行直接拨付到工程建设单位或项目实施单位, 但大量资金仍然通过各级财政或行业主管部门层层下拨, “渠道仍然过长, 渗水依然很多”, 使涉农财政专项资金未能及时、足额到位, 影响了支农资金有效运作和使用效益的发挥。

5、项目报账不及时。

项目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后, 财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一般是按一定比例先期拨付项目资金, 然后根据项目进度报账再拨付资金, 有的建设单位因项目实施后无正式发票, 迟迟不予报账;有些项目单位收到先期拨付资金后, 根本没有按规定项目实施, 也不再申领其余部分资金, 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造成资金损失浪费。

6、会计核算不完整。

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以真实、完整、合法的会计凭证为核算依据。但是实行报账制核算后, 由于基层项目实施单位缺乏完整的原始凭证而无法成为会计核算主体, 也有的基层单位凭复印件入账, 有的干脆在账外设账, 把上级已下拨的项目专项资金放在“体外循环”。这些都造成会计核算在空间上分离、核算主体缺位, 会计监督失控, 会计信息反映不真实。

7、资产管理不落实。

部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 管理不规范, 由于会计核算不规范, 会计原始凭证报送到上级财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建账入账, 有的已形成资产但也未及时办理资产移交管理手续, 成为账外资产。也有的既使由同级部门经营、管理, 也不按规定作资产管理、核算, 所取得的经营收益由主管部门或者项目实施单位自行支配, 有的甚至体外运作, 直接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更不能体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目的和效益。

8、报账管理规章不健全。

目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度管理的法规和规章制度未建立或不够健全, 许多规定零星分散。有一些文件之中, 没有制定完整、系统的报账制管理办法, 对报账制的范围、资金管理、报账程序、会计核算和资产管护等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各地做法不一, 不够科学和规范, 有的做法内控手续不严, 漏洞颇多, 影响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的推广和运用及作用的有效发挥。

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在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前提下, 通过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机制, 在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措施上下功夫, 以完整、系统的法规、规章和制度形式规范报账制管理, 以确保专款专用,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1、界定报账范围。

报账制是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支出进度, 凭合法有效支出凭证提出用款申请, 经同级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审批后再拨付资金的管理制度。它的资金管理范围, 原则上主要包括:中央、省市财政明确要求实行报账制管理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具体可以根据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性质、项目金额大小分类与细划:对防汛抗旱、农业生产救灾、重大疫病防治等有特殊用途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可先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 后检查核销;对财政支农专项补助资金小于该项目总投资额30%的可按规定不列入报账制范围;部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 经财政部门授权, 也可委托同级行业主管部门或乡镇财政所实施报账制管理。

2、明确管理职责。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与项目管理应予分离, 即财政部门管理资金, 项目单位及其项目行业主管部门管理项目, 做到分工协作, 职责明确。

(1) 项目单位职责。一是根据项目批复计划, 具体实施项目建设, 并定时向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二是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及时向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 并提供真实、完整、合法、有效的项目支出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三是项目实施完成后应及时办理验收和财务决算;四是建立群众投工投劳、以物折资备查账。

(2) 行业主管部门职责。一是根据项目批复计划, 负责组织项目实施, 并核实项目实施情况;二是审核项目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出具意见;三是项目实施完成后及时组织验收, 完成项目工作总结, 并对财务决算进行审核;四是做好财政部门委托的报账制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工作;五是收集整理项目资料,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 财政部门职责。一是根据项目批复计划和项目建设进度, 对资金的拨入拨出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二是对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审核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复核, 并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三是做好报账制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工作;四是做好授权单位报账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 并及时提供有关会计信息。

3、强化项目库建设。

要以建立和完善支农资金项目库为基础, 以落实责任为重点, 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监管。采取集体研究、集中规划、科学论证、联合上报的原则, 由财政部门协调各涉农部门, 选择符合地方特点、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 建立项目库, 由财政部门统一编制标准文本储备, 为统一申报项目、统一执行项目、统一管理项目奠定基础。同时以项目为落脚点加强资金监管, 坚持计划到项目、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的原则, 严格落实责任制, 把项目的实施和监督分离, 形成双向监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齐抓共管的运行监督机制。

4、规范运行程序。

实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 必须以专户管理为前提, 以建立项目库为基础, 实行资金封闭运行, 报账手续齐备, 资金直达拨付的运行模式。在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和项目施工单位后, 由项目实施单位根据实施责任书, 制订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工程预算, 并填写《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预 (领) 拨申请表》, 经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 项目单位根据项目批复计划和项目建设进度向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 经项目行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核审批后给予拨付。工程项目经验收合格并决算审计后, 拨付工程余款。在资金拨付上, 对大额资金原则上实行直达拨付到项目施工单位或用款单位, 小额零散资金可根据实际情况逐级下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预 (领) 拨申请表》要具备一式数联, 确保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下拨所到的每一个环节具有依此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5、完善会计核算。

报账制会计核算应以不违反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核算原则为前提, 制定报账制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在会计核算主体、专户开设、资金运行、凭证要件及报送程序、会计科目设置和报表编制等方面进行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客观、准确、全面地记录和反映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收支情况和经济活动情况。要完善会计报账凭证, 会计凭证一般应包括以下资料:报账资金申请表、招标投标资料、项目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阶段性完工结算表、项目预决算表、税务发票、验收材料和工程移交管护材料等原始凭证。同时要明确划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与管理业务经费的数额或比例, 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配套必要的专项业务经费, 实行专户核算, 专户管理, 从源头上防止挤占、挪用等情况的发生。工程验收结束后应及时办理工程和财务资金决算审计, 报账资料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完整保存, 立卷归档。对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 要及时入账登记造册, 并办理交接手续。

6、严格监督检查。

财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定期开展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实施审计监督;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强化项目实施的检查监督。对报账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 除责令改正外, 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处理;触犯刑律的, 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从而确保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李哲、曾令泽:对酒泉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 2010 (17) .

[2]匡远配: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发展现代农业问题研究[J].南方农村, 2009 (3) .

篇4: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一、报账管理不到位

一是财政管理人员力量不足,进而产生就账报账的应付局面。对一些报账资金没有实质性的管起来,报账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资金一拨了之,账一报了之。二是财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完全跟上,致使报账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受专业技能的限制,财政管理人员在项目建设方面缺乏经验,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项目操作规范等方面难以准确把握,因而使得报账制管理不深不透,结果就不能充分发挥县级报账制的意义和作用。三是报账监管不力,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往往使得工程项目钻了报账制的空子,假工程真报账问题未能彻底杜绝。

二、报账收支不真实

一是项目专项资金实施要求地方资金配套难兑现。目前多数省以上下达的专项资金项目,都要求地方按一定比例或数额配套。可是经济薄弱县本身就因财政困难而运转艰难,导致一些建设项目配套资金难以真正到位,致使项目中途夭折或偷工减料,无法保障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二是实行县级报账制,原始发票在县财政记账,项目承建单位失去了核算基础,会计基础资料失去了完整性。特别是报账中属于应列入固定资产的部分,核算既不全面,管理也形成脱节。

三、报账核算不规范

一是报账手续不齐全,报销单据不合规。项目报账只附有资金报账申请表,未附原始凭证和其他有效证明文件的复印件,直接形成以申请表和拨款单作为报账依据,形成以拨代支;部分发票不真实,从不同单位购置的不同货物,却是连续编号的税务发票。

二是有的项目资金使用无预算,也有的主管部门与承建单位没有签定合同。项目实施实际需要多少钱,工程质量如何保证,没有一个合法合规的说法。

三是没有建立起与报账制相互配套的会计核算制度和办法,五花八门,核算比较混乱。

四是对形成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和未形成资产的费用性支出未予分别核算、分别管理。

五是实行县级报账制的范围较窄,报账内容不完整,有的只反映国拨项目资金部分,对自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部分未能纳入报账制管理。

六是项目建设的后续管理未跟上,对资产的形成、管护、处置和费用性支出的核销,缺少必要的程序,项目完工对形成的资产也未办理移交手续。致使部分国拨专项资金没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影响了资金效果的正常发挥。

针对县级财政报账制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完善县级报账制的措施和建议:

第一,明确职责,确保报账制工作有序运行。实施县级财政报帐制,涉及到县财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工程监理单位、实施单位。因此,应从制度上明确各部门在资金管理上应该管什么?怎么管?怎么配合的问题?从而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资金管理工作。财政部门,作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部门,要对报帐工作负总责,项目建设部门要做好報帐制的基础工作,认真编制和审核单项工程决算,核算好单项工程成本,结报好各项收支。

第二,完善措施,提高报账制工作质量。一要规范县级财政报账制的会计核算办法。二要规范报账审核程序,明确拨款手续。三要明晰报帐资金的范围,确保报账收支内容的完整性。四要建立报账资金公示制,自觉接受广大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五要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力度,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防止和避免项目资金的滞留、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保证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六要实施政府采购,对凡应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事项,必须实行政府采购,以节约财政支出。

第三,加强培训,夯实报账制工作基础。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做好县级财政报帐制的关键。加强对县级财政部门财会人员的培训,坚持财会持证上岗制度,使财会人员做到既熟悉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又了解有关项目管理有关政策和规定,提高财会人员政策及业务水平。加强对相关报账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其对财务、工程等报账相关制度知识的学习,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有利于报账制的执行。

第四,加强监管,充分发挥报账制功能作用。一要严把部门“协调关”。积极提倡搞工程的要参与资金的管理,管资金的要深入项目实地,掌握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手资料,参加项目实施中的监管及竣工验收。二要严把“凭据”关。县级财政和项目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好票据的审核关,确保报账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财政部门应从票据票面开具的时间、单位、单价、数量、金额等方面作认真的检查,仔细核对;项目部门应从工程进度、工程的质量、规格型号、数量等方面与合同及初步设计的一致性作认真核实。以确保财务支付进度与实际工程完成量相吻合。坚决杜绝不真实、不合规、不齐全的票据报帐。执行“七不报制度”,即用途不合理的不报,程序不规范的不报,不合规发票的不报,附件不齐全的不报,无经手人签字的不报,工程进度未达到要求的不报,配套资金不到位的不报,彻底堵塞了财政资金审批上的漏洞。三要严把工程“质量关”。对项目实行严格的招投标管理,实行项目责任终身追究制,项目工程预算和工程合同经财政部门审查认定,然后作为财政部门拨付资金、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结算的依据。对前期准备工作未完成、工程概预算未核定、未按规定程序进行招投标的项目,财政局一律停拨或缓拨资金。并在办理竣工决算前,预留部分资金,待项目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审计结论确定后予以清算。四要严把资金“拨款关”。县财政局要始终把资金拨付报账作为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的重点和关键,坚持“四按”拨款,即按基建程序、按年度计划、按工程进度、按年度预算拨付,合理控制项目资金的流向、流量,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五要严把“检查关”。在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后,财政与审计、监察及有关业务部门要组织联合检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项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管理、实施进度、资金使用、物资设备、工程技术、项目效果等进行监督,对项目资金是否到位,有无挤占挪用、有无截留和转移资金用途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六要严把“管护关”。对投资较大的项目,以单个项目为核算单位,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在项目完工验收后,积极与项目实施单位配合,将已完工项目的会计资料、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移交到管理单位,并签订《项目管护协议》,明确管护事项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由管护单位对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和“固定资产登记簿”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汇总,切实解决了重建轻管的现象,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长期效益。

篇5: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我们制定了《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当中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映。

附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是指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施工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报财政部门审批,并请拨资金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必须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的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补助地方扶贫专项资金(含以工代赈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和其它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的扶贫资金。

第二章 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管理

第五条 省、地、县三级财政部门都应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

第六条 财政部对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项调度,省级财政收到财政扶贫资金后,必须在五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转入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省、地、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也应及时转入扶贫资金专户。上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资金分配指标,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时将财政扶贫资金拨付给下级财政部门。

第七条 除向下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拨付资金外,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内所有资金支出,都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报账程序请款。非财政扶贫资金不得借用财政扶贫资金专户。

第八条 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产生的存储利息应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 终了后,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如有结余资金,可结转下继续使用。

第三章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程序

第十条 地方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根据中央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编制本地扶贫开发规划,建立科学、规范的扶贫项目库。

第十一条 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应从扶贫项目库中选择。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包括建设项目工程概算、培训项目计划、项目管理费使用计划和其他支出计划等)经批准后,由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财政扶贫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已批准的扶贫项目,不得挤占、挪用或随意调整。

 第十三条 在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报账制的过程中,财政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收支管理和监督检查;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检查验收和费用支出的审核。

第十四条 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报账人。政府有关部门或乡(镇)政府作为扶贫项目实施单位的,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与其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采取招标、投标方式公开选择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与其签订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责任书和项目实施合同书都应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财政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施工进度,定期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报财政部门审批后请拨

资金。财政部门可以根据项目需要,预付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

第十五条 扶贫项目实施中需要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应当按照财政部和当地政府关于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办法。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物资领用和保管制度。

第十六条 扶贫项目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财政部门商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不超过项目投资概算中财政补助部分的10%)。工程竣工后,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并出具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财政部门凭扶贫项目主管部门签署的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审核批准后拨付资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一年后,如果未发现质量问题,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提出请款申请,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同意,财政部门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如果工程存在质量问题,财 政部门应将工程质量保证金转作维修费用,并按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处置。

第十七条 对以下情况,财政部门不予报账或拨付资金: 

(一)未列入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的;

(二)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凭证的;

(三)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没有审签的;

(四)扶贫项目中其他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五)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

第四章 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凭据

第十八条 项目立项批准书或采购合同。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批准的项目立项书;政府采购部门与供应部门签定的采购合同协议。

第十九条 项目实施计划书。项目实施单位编制并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施工计划。

第二十条 报账申请单。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项目实施单位报账时应据实填写,包括项目类别、项目名称、项目地点、项目期限及进度、项目总概算、资金来源或出资人、申请报帐支出、项目负责人及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意见等内容。

第二十一条 费用支出明细表及项目实施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应据实填写,并附上各种有效的支出凭证的复印件。

第五章 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在季度结束后20天内,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分级收支明细表(附表1)及相关说明资料上报财政部。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应在终了1个月内,将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扶贫资金收支明细表(附表2)及使用情况说明上报财政部,并抄送同级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扶贫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扶贫资金报账资料应完整保存。各级财政部门应定期组织检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或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扶贫资金会计核算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第二十六条 扶贫资金的拨付应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同时报财政部备案。

篇6: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细则(试行)

点村、革命老区建设资金、项目管理费等)和其它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的扶贫资金。财政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指标或拨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市财政局应及时将资金转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并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及时将资金分批拨付给项目所在乡镇财政所,再由乡镇财政所拨付给项目实施单位。上级下拨的项目管理费及培训费等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根据市扶贫项目主管单位制定的方案直接拨付,确保专款专用。

单位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报账人凭市扶贫项目主管单位开具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单和相关报账附件,向市财政局申请拨付除质量保证金外的其它项目资金。

(四)市扶贫项目主管单位没有验收、审签的;

(五)拼盘项目中其他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

附:

扶贫资金专款会计核算办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基层财政所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政府关于财政扶贫资金要求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会计科目设置:

1、预算会计设置“拨入财政扶贫专款”一级会计科目,核算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拨入、拨出总额情况。

2、在一级科目“拨入财政扶贫专款”下设置以下二级会计科目。

①以工代赈 ②重点村资金 ③老区建设资金 ④因素分配法资金 ⑤扶贫贴息 ⑥其他扶贫资金。

二级会计科目核算拨入、拨出财政扶贫资金专款各项项目明细情况。

3、在二级科目下设置三级会计科目“XXX”,核算扶贫资金专款某一项目哪一拨入、拨出情况。

(注:要求连续保持5个)

二、会计核算帐务处理

1、要求各基层财政所将以前扶贫资金专款清为0。

2、对于原2012拨入的扶贫资金专款有余额的予以转帐(以:以工代赈为例)

借:暂存款——财政扶贫专款(以工代赈)

贷:拨入财政扶贫专款——以工代赈(2012)附:原始赁证:写出调帐说明,所长签字“同意调帐”。

3、对于2013 拨入的扶贫资金专款 借:零余额帐户

贷: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XXX)附:原始凭证:①财政所财政扶贫资金专款申请单。②财政所出具的收据记帐联。③拨付财政扶贫资金专款相关文件复印件。

4、拨出财政扶贫资金专款

借: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XXX)

贷:零余额帐户

附:原始凭证:①发改局、扶贫办出具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单(复印件)。②村级出具的收据(由所长及财政专管员在收据上审核签字)。③项目(或工程)合同复印件。④项目(或工程)以支出的相关票证复印件(严禁白纸条)[由财政专管员审核后,盖“扶贫审核章”]。

(注:以上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拨入,拨出核算由预算会计负责,财政扶贫资金专款项目管理由财政专管员负责。)

5、村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拨入收到财政扶贫资金专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注:按6个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设置三级科目。)附:原始凭证:①拨付财政扶贫资金专款的依据原件或复印件。②村级出具的收据记帐联(须注明XXX,XXX项目扶贫专款)。

6、村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款使用列报如果能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则:

A、工程项目列报时: 借:在建工程——XXX项目

贷:银行存款

附:原始凭证:①发改局、扶贫办出具的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单原件。②合法、合规的税务开具用于工程结算的发票(依据竣工验收单金额开据,发票由经办人或证明人注明事由并签字,由村负责财务审批人审批签字,村理财小组审核盖章)。③工程项目合同原件(或复复件)。④村民代表大会对工程项目发生的支出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审议的意见

(注:用于列报的工程支出严禁白纸条。)B、工程项目完工结转:

借:固定资产——XXX资产

贷:在建工程——XXX项目

附:原始赁证:①写出工程项目竣工说明。②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委会)作出同意转作固定资产的决议。C、结转拨入扶贫专款:

借:专项应付款——拨入财政扶贫专款(XXX资金)

贷:公积公益金

7、扶贫资金专款的使用如果不能形成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固定资产,则工程项目列报时:

借:专项应付款——拨入扶贫专款(XXX资金)

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篇7: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黔财农〔2005〕280号

关于印发《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地)财政局:

为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范报账制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农〔2000〕18号)和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财农〔2001〕93号),结合我省实际,并在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二00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范报账制工作程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印发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农〔2000〕18号)和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试行)》(财农〔2001〕93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是指扶贫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立项书(或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指标文件)、项目实施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书)、项目实施计划(或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施工进度,提出用款计划并附报账凭据,按规定程序(经扶贫项目主管部门审核)报财政部门审批,并请拨资金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指的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安排补助地方的扶贫专项资金(发展资金、新增财政扶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冬修水利扶贫资金、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基本农田建设扶贫资金和财政扶贫培训资金等)和其他纳入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的扶贫资金。

第四条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扶贫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管理密不可分,在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单位)分别承担以下职责:

财政部门是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实施报账制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财政扶贫资金的收支管理、专户管理、报账制管理和监督管理等。

扶贫项目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是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管理和监督部门,负责扶贫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检查验收和费用支出的审核。主要有扶贫、发展改革、民族宗教、水利和林业等部门。

扶贫项目实施单位(以下简称“实施单位”)是具体负责实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政府专业部门(如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经招标、投标方式公开选择的施工单位(以下称“承办单位”),也是财政扶贫资金的报账请款人。

第五条财政扶贫资金主要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县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应严格按照报账制管理要求,执行各项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

第六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以项目为基础,必须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

在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报账制的过程中,主管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强化扶贫项目的调查、规划、设计、论证、立项、申报、审批(备案)、检查、验收工作,为财政扶贫资金报账提供项目管理依据。

第二章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设置及管理

第七条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省、地、县三级财政部门都应在国库设置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未设国库的地县,可在预算设置。实施单位也应设立“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即:乡(镇)人民政府在财政所设置,政府专业部门和承办单位在开户行设置(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心设置)。

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必须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调拨或拨付;实施单位则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拨付或支付。非财政扶贫资金不得借用财政扶贫资金专户。

第八条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项调拨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在收到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的财政扶贫资金后,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将资金转入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资金也应及时转入扶贫资金专户。省、地两级财政部门应根据已下达的扶贫项目资金指标文件,通过“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将资金逐级调拨给县级财政部门。

第九条省、地两级专户内的财政扶贫资金,除向下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调拨资金外,其余资金原则上也应按照报账制程序请款和拨付。

县级专户内的财政扶贫资金,应根据已下达的项目资金指标文件、项目实施进度、报账请款情况等,拨付到实施单位的“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不得拨付到主管部门,也不得直接从县级专户开支。

第十条财政扶贫资金实行专账和专人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应按项目实行专账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

第十一条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产生的存储利息,终后由开户单位以“其他收入----其他杂项收入(财政扶贫资金利息收入)”预算收入科目缴入同级国库,由同级财政部门等额通过“财政扶贫资金”预算支出科目继续安排用于扶贫项目。

第十二条终了后,“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如有结余资金,可结转下继续使用。

第三章财政扶贫资金报账程序及管理

第十三条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中央和省的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扶贫开发规划,认真做好项目调查、规划、设计、论证、评估和筛选,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扶贫项目库。

第十四条财政扶贫资金项目一般应从扶贫项目库中选择。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包

括建设项目工程概算、培训项目计划、项目管理费使用计划和其他支出计划等)经批准后,由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财政扶贫资金必须专项用于已批准的扶贫项目,不得挤占、挪用或随意调整,如确需调整或改项的,应按原程序申报和审批。

第十六条县级财政部门在收到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下达的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指标文件后,应及时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将此项目资金指标下达给实施单位,不得以电话或复印文件的方式通知。县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贫项目资金,也应及时下达给实施单位。

实施单位根据县级有关部门下达的指标文件具体实施财政扶贫项目,并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要求报账和请拨资金。

第十七条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制管理基本操作程序:

(一)由实施单位根据项目立项书或已批准的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指标文件,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或项目实施方案),报经县级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签订《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实施责任(合同)书》,进行项目公示公告,正式实施项目,开始请拨资金。

(二)由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启动情况和实施进度,提出资金使用计划,请拨项目首付资金(一般为该扶贫项目财政补助资金的30-50%),填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见附件一),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资金。

乡(镇)实施的项目,拨到乡(镇)人民政府在财政所设立的“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政府专业部门和承办单位实施的项目,拨到单位在开户行设立的“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拨到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心设立的“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

(三)由实施单位根据项目首付资金使用情况(用完70%以上),提出报账请款申请,填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和《财政扶贫资金费用支出核销单》(见附件二),并附有效报销凭据,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批(加盖“ XX 县财政扶贫资金费用支出审核专用章”)后予以报账,同时拨付第二批扶贫项目资金。再按上述程序报账和请拨第三„„等批次资金。

乡(镇)实施的项目,经县级财政部门审批后,由财政所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并保存原始票据;政府专业部门和承办单位实施的项目,经县级财政部门审批后,由单位会计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并保存原始票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由会计核算中心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并保存原始票据)。

(四)由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完工情况,提供《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验收报告书》(附项目验收意见)和项目实施后的公示公告通知书,再按上述规定程序向县级财政部门报账和请拨资金,请款额为该扶贫项目财政补助资金扣除已拨付资金和“质量保证金”的剩余部分。

(五)扶贫项目完工交付使用一年后,如果未发现质量问题,由实施单位提出质量保证金拨付申请,填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按上述规定程序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并按规定报账。

第十八条对少数特殊性扶贫项目,由实施单位提出申请,经县级主管部门会商财政部门同意后,可以一次性拨款,一次性报账。

第十九条扶贫项目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财政部门商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不超过项目投资概算中财政补助部分的10%)。工程竣工后,主管部门应及时进行项目验收,并出具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财政部门凭主管部门签署的项目竣工验收意见书审核批准后拨付资金。工程完工交付使用一年后,如果未发现质量问题,由实施单位提出质量保证金请款申请,填制《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按上述规定程序报批后拨付工程质量保证金。如果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县级财政部门应将工程质量保证金转作维修费用,并按项目实施责任(合同)书规定的有关条款进行相应处置。

第二十条财政扶贫项目在实施中需要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应按照财政部、省财政厅

和当地政府关于政府采购目录和限额的有关规定实行政府采购,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办法。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物资领用和保管制度。

第二十一条县级财政部门对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一律通过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实行转账结算,不得直接支付现金;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费用支出的资金支付,一般也应通过“财政扶贫资金核算专户”实行转账结算,严格控制现金支出。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况的,县级财政部门不予报账和拨付资金:

(一)未列入本级批准、下达的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的;

(二)未按规定程序和权限申报、审批和备案项目的;

(三)不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资料和凭证的;

(四)主管部门没有审核意见、财政部门没有审批意见或加盖“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审核专用章”的;

(五)拼盘项目中其他资金不及时、足额到位的;

(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支出的等。

第四章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凭据及管理

第二十三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人应及时提供各种真实、有效和完整的报账凭据。第二十四条在财政扶贫资金实施报账制管理的过程中,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提供以下有效文件、资料和凭据:(1)项目立项书(或财政扶贫项目资金指标文件);(2)项目实施计划(或项目实施方案);(3)项目实施责任(合同)书;(4)政府采购合同或协议;(5)项目验收报告书(包括项目验收意见);(6)项目公示公告通知书;(7)工程性财政扶贫项目的《项目承包合同书》(副本)和工程概、预算书;(8)项目费用支出有效凭据(9)其他需要提供的资料。

第二十五条《财政扶贫资金报账请款审批单》和《财政扶贫资金费用支出核销单》由县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项目实施单位在报账和请款时必须按照统一要求据实填写,并按规定程序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方可报账和请款。

第五章财政扶贫资金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定期组织检查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接受上级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二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测信息系统”的要求及时录入数据资料,准确反映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有关信息。

第二十八条实行报账制是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推行“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系统”是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对不按本实施细则规定实行报账制管理和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监管系统”的地、县,省财政将缓调资金,并商省级有关主管部门调减其下财政扶贫资金指标。

第二十九条对擅自以拨作支、挤占、截留、挪用、套取、虚报、冒领和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条财政扶贫资金会计核算执行财政部印发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财政扶贫资金的拨付应根据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逐步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三十二条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三条凡与本实施细则有抵触的,以本实施细则为准。

篇8:财政资金报账责任、流程、清单

柳林县自2002年7月1日起全面对农业(扶贫)专项资金实行了报账制管理的办法,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报账制办法逐步得到规范、健全和完善,不仅强化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而且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高。

一、报账制的主要做法

(一)报账范围:凡中央、省、市、县本级财政安排的支农(扶贫)资金均属报账制管理的范围,具体包括农、林、水、气、牧、农机、扶贫等所有项目资金以及抗灾救灾等资金,从项目的立项、组织实施、资金运作及其检查、验收等环节做到严格程序、严格管理、严格责任。

(二)项目管理职能的划分:严格按照“明确事权,分工协作”的原则,农业主管部门是项目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选择、实施管理、组织检查验收,费用支出的审核和绩效评价。财政部门是农业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主要负责资金的核拨、会计核算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农业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管理办法。

(三)资金严格实行“专户管理,单独核算,封闭运行”的管理办法,专户由财政国库股开设并专人负责会计核算工作。

(四)对农民个户实施的支农(扶贫)项目执行直接补贴办法,具体包括农民种植粮食补贴、退耕护还林补贴、农户养殖补助等,项目资金由县专户汇入乡镇财政支农专户,通过乡镇财政打卡发放到户。

(五)资金报账程序

1、财政农业专项资金实行由项目实施单位请拨报账的办法,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指定专人(一般为会计人员)负责办理资金报账业务。

2、项目实施单位报账时,报账人要将有关负责人审批后的合法合规支出原始单据进行整理、归类、黏贴、汇总,填写“报账请拨单”和“支出明细表”,经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审核签字后到财政部门报账。

3、报账实行“自上而下”的审核办法,即先由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初审,经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和乡镇财政所审核签名盖章后,再经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核盖章,最后到县财政办理报账拨款手续。

4、财政业务股对支出单据的合法、合规及合理性、金额的准确性要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核,审核无误并经局长审批后,出具拨付通知单,专户人会计方可办理报账资金的拨付手续。

5、经审无误的原始单据需加盖“财政付讫”专章,原件退回项目单位记账,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留存支出单

据复印件备查。

6、项目实行启动资金拨付办法,启动资金一般按国补资金30%预付,办理启动资金前项目单位必须与主管部门签订项目建设合同,取得由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启动通知书和项目工程设计、预算等资料,并由项目单位提出资金请拨申请,经逐级审核审批后,方可拨付启动资金。

7、办理启动资金后的补助资金余款,按项目工程进度,实行分段验收,分期报账。工程完工但未验收前拨付资金不得超过补助资总额的80%,中小型项目完工并经财政和主管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付清资金,较大型项目执行质量保证金制度,即验收合格后仍需扣留10%的补助资金,作为质量保证金,一定期限内(一般为一年)经复验无质量问题,由项目单位申请,经有关部门审核审批后,予以拨付。

8、报账所需资料

(1)申请启动资金所需提供资料:

项目计划和项目资金批复文件、项目实施方案、与主管部门签订的建设合同,主管部门出具的启动通知书、授权提款签字人确认表等。

(2)报账所需提供的资料:

承包工程需提供:承包合同、阶段性工程结算单和工程款税务发票、工程预算、项目验收单、工程决算。

非承包建设工程需提供:购买原材料的原始税务发票、普

工和技工工资表(须签名盖章)、工程预算、项目验收表、工程决算。

大宗物资需实行采购管理制度,需提供:采购物资合同协议、采购资金结算单。

需逐步完善的资料:项目工程总结、项目工程质量的检验报告、审计报告。

9、其他相关规定: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报账:

(1)无项目计划擅自实施的项目;

(2)擅自调整和变更项目的;

(3)存在质量问题,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项目;

(4)擅自变更合同规定的项目;

(5)原始单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规以及超使用范围的项目;

(6)没有进行竣工验收的、不予拨付拖尾资金;

(7)其他不符合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要求以及报账制管理程

序的项目;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暂缓报账:

(1)超项目计划资金,未履行追加审批手续的项目;

(2)不按规定申报项目建设进度的项目;

(3)停建的项目;

(4)纪检、监察部门正在办理案件的单位和项目。

二、取得的成效:

1、彻底扭转了以前财政资金“一拨二转三不管”的状况,财政监督管理职能得到有效发挥。

2、基本堵塞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跑、冒、滴、漏的问题,资金被挪用、贪污、截留的现象基本杜绝,资金使用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十年来我县在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纪检和监察检查中违纪的问题显著下降,近年来几乎无违纪。报账制管理办法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好评和称颂。

2、项目资金保障资料的齐全、支出单据的合法合规,成为农村账薄的亮点,为规范农村财务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3、报账制作为世界银行先进的资金管理办法,经对农业专项资金的先行先试,目前在我县已得到全面的推广运用,全县所有各种专项资金全部实行了报账制办法。

三、几点建议:

1、按照“便民、快捷、低成本”的原则,目前报账制的有关程序仍较繁锁,有须进一步简化手续、减少环节,加快办事效率。

2、资金报账制管理的重心在于对项目的全程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上,由于目前农财干部人员较少,导致对项目管理上的鞭长莫及,甚至出现忙于应付的局面,因此急需充实农财干部队伍,以进一步强化对农业专项资金的监管,促使报账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3、加强对县乡两级财政农财干部的业务教育和培训。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各级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对基层农财干部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但县阶段农财干部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故需上级部门组织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农财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便于进一步将新时期的财政农业工作做得更好。

柳林县财政局

上一篇:广州版2013学年下学期二年级英语期末考试试题听力材料下一篇:汇报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