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

2024-07-13

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精选6篇)

篇1: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

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

理性的阅读

世间许多事情都是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才会上升到一定的层次,读书也不例外。

A 对于读书,人们说的最多的话题不外乎多读、勤读。多读、勤读固然能够学到一些知识,但是读书倘若能够“深”入书中,即使读的书数量不是很多也能尝到读书的滋味,领悟到更多的道理。这就需要克服随意性,多一些理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一位学者把读书的艺术概括为不读的艺术,理由是“书为有限,生命无限;以有限应无限,只能采取此策。”所谓“不读”,实际上就是要有选择地阅读,多读经典著作,少读甚至不读流行作品,更不用说那些粗制滥造的文字垃圾。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的水平也反映在书籍的选择上,犹如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就看谁有眼力拿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而选择的对象,恰恰也能标明一个人的情趣、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B 因此,读什么书会像一面镜子,将人们的精神境界映照得一清二楚了。

同是一本书,有的人读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时间久了,脑海中只剩下一片空白;而有的`人读后,不仅能记住书中的内容,甚至能背诵出精彩的语句,更能谈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读书的这种差异,就在于读书者是用眼读还是用心去读。 C 用“心”阅读,正在于读书的同时也伴随着不断的思考。

记得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总要有进有出,读书也如此。认真地读一本书,就会情不自禁地进入到一种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向前发展。读书不仅应该能够读进去,重要的是能跳出书外,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D 这样的阅读会使人从欣赏水平到修养都得到提高。

不读“死”书,意为不去读那些毫无生气的书;不死读书,还在于不可尽信书,而要有主见。理性的读书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

1、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围绕观点主要阐述了哪三个方面问题?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从文中抽出来的。

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应在A B C D (在正确的位置打√)

4、文中说杨绛先生曾把读书比作串门,“串门要有进有出。”这里的“进”和“出”分别指什么?并为“进”和“出”各举一个事实论据。

①“进”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事实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本文提出的读书经验,你赞同否?赞同与否都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参考答案:

1、不读“死书”,不“死”读书,要有主见地读书,理性的读书会引导人们在知识的台阶上攀得更高。2、①在读书上要经过一番选择。②要在读书的同时伴随着不断地思考。③读书要“有进有出”。

3、C

4、①进入到书中环境之中,情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而起伏,思想沿着作者的思路而发展。

②陶渊明每当读书到“会意”处,便欣然忘食。

③静观默想,分析对比,理清对错。

④毛泽东在读书时总是与事实对比,与实际相联系。

5、“略”

篇2: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的特殊艺术形象来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断进行准确的观察、归纳、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而且我们从学科设置上看,音乐与科学是不同的两类领域,反映了各自的发展规律和评价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两个领域活动中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不同的话语体系、或者不同的生活习俗。

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形式有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学科的分门别类。科学与音乐艺术类在形式上分了家,并各自向着自己学科的方向深入发展,内容也越分越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学科的细分有利于人们集中把握不同文化现象的功能、特点与内部规律;有利于更具体的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开拓和发明。无论是科学还是音乐艺术,各类学科的发展,都获得了自身的成果,而且还在不断地创新改革。因此,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要按照音乐艺术与科学自身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来规划、管理方向性人才的培养。

音乐与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哲学、宗教等有着同样极为复杂的关系。正因为这两种文化形态如并蒂莲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作为艺术门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它与科学之间毫无疑问地有了共同的基础。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与音乐艺术不仅能为人类创造出相当的物质文化,同时也为人类创造了精神财富,真善美常常是融合一体的。

音乐有助于促进科学思维中形象的组合并给予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概念和规律来塑造世界,有助于引导科学家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保持自由和谐的创造思维情景,从而大大扩展了思维领域。反过来,科学不断创造出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新材质,为音乐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体现提供了现实性和更广阔的空间。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促成了新的技术革命,为音乐家带来了前所未有、意想不到的崭新的视觉、听觉与感官的天地。在当今社会,要寻找一张完全没有科技痕迹的音乐唱片或CD,几乎是不可能了。在音乐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环节都体现着科技含量。

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与生俱来和密切相关的。音乐是探索人类的心灵,创造人类精神文明的手段;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工具。因此,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大趋势。音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越来越科技化,科学在音乐的灵感启发下越来越艺术化。音乐与科学的交融,必将使人类文明翻出更绚烂的一页。

(摘编自欧阳文思《“感性”与“理性”的交融》)

1.关于“音乐”与“科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属于艺术的范畴,它是“感性”的东西,即需要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形成的特殊艺术形象来表达创作者思想情感,从而引起人们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

B.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断进行准确的观察、归纳、总结和抽象出来的知识体系,它与音乐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话语体系和生活习俗。

C.音乐可以促进科学思维中形象的组合并给予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引导科学家关注科学技术的精神文化内涵,保持自由和谐的创造思维情景。

D.科学发展为音乐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体现提供了现实性和更广阔的空间,新技术革命也为音乐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视觉、听觉与感官的天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与音乐艺术类在形式上分了家,并各自向着自己学科的方向深入发展,内容也越分越细,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历史发展的进步。

B.对学科分门别类研究,人们能集中把握不同文化现象的功能、特点与内部规律,更具体的构建清晰的知识结构,进行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开拓和发明。

C.作为艺术门类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与科学之间毫无疑问地有着共同的基础,因而这两种文化形态也就出现了如并蒂莲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D.音乐与科学的起源和发展,与社会的生产、经济、哲学、宗教等有着同样极为复杂的关系,音乐与科学不仅能为人类创造物质文化,同时也可以创造精神财富。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音乐艺术与科学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仍然要进行分门别类来规划、管理,这样也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

B.人生在世,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还要追求精神生活,音乐可以探索人类的心灵,创造人类精神文明,而科学则可以帮助人类探索世界,创造物质文明。

C.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大趋势,科学家和音乐家互相可以从音乐和科学那里得到灵感和启示,这种灵感和启示是相通的,也是可以转化的。

D.音乐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越来越科技化,科学在音乐的灵感启发下越来越艺术化,这种趋势要求音乐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

1.(3分)B【解析】偷换概念,参看第1段最后一句,都“有着不同的思维形式、不同的话语体系、或者不同的生活习俗”的主语应是“这两个领域活动中的人们”。另外,“或者”不是“和”。

2.(3分)C【解析】因果倒置,参看第3段第二句。

篇3:理性的阅读阅读及答案

一、阅读方式的时代变革

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从青铜石碑到竹木简帛,直至造纸术及印刷术普及,先后兴起的新媒体诸如报刊、广播、电视,而今却都已成了传统媒体。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3.3亿,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达79%。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随着信息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读书观念和阅读习惯进一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国民(18-70周岁)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上升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的人群较2011年的27.6%,增加了3.6个百分点,增幅达13.0%。在我国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90.6%的读者表示阅读过电子书后就不会再购买同类纸质版。由此可见,阅读方式正在从实到虚,从纸质阅读转到屏幕阅读。一个以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为标志的快速、浅表性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正在加速影响着广大读者。

二、“碎片化”阅读定义及特点

微博、微信等以势不可挡之势使得大家放下了手中的书籍,转而利用各种闲暇时间拿起手机打开各类软件查看五花八门的信息,形成一种新的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

1.“碎片化”阅读定义

所谓“碎片化”,在上世纪80年代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的有关研究文献中,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所谓“碎片化”阅读,一方面是指读者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终端进行的不完整、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另一方面是指读者阅读的是短小的片断式内容,即随时可中断的零碎化、片段化、非结构化阅读内容。“碎片化”阅读的最好诠释就是大学生群体中受众率极高的微博、微信等软件,现在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已经习惯在课间休息时间拿出手机浏览各类信息,更有甚者俨然已经成为低头一族。“碎片化”阅读完全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阅读内容“碎片化”。以微博为例,在字数140的限制下,人们总会想尽办法使语言尽量简洁以表达更多的内容。人们可以将一件事情以微博的形式切割成许多部分,随着事情的发展与变化,还可以继续发微博记录事件的发展,也就是将新闻信息切割“碎片化”。而对于阅读微博的人来说也是“碎片化”的,因为受教育程度、思考能力的不同,微博用户对于同一新闻信息的理解与考虑也是大相径庭,这就代表微博信息中的内容被多元化,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到各个方面,这也是“碎片化”的一种表现。第二,阅读时间“碎片化”。微博的主要用途就是为人们打发时间,于是人们只要有闲暇时间就会打开微博,开始浏览一条条“碎片化”信息。人们习惯于将时间切割,在小段的时间内发布或浏览信息。在这些看似无事可做的短小时间内,能有像微博这样的软件让人们消遣,同时进行一定的人际交往,对于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而言是十分乐意接受的。第三,阅读形式“碎片化”。现在大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拍摄任何需要的图片,发表想要表达的内容,这些使微博信息的发布和接收方式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简而言之,“碎片化”阅读的特点体现在其内容、时间、形式的“碎片化”上,而大学生也逐渐适应这一阅读模式甚至没有察觉其危险性,他们还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被“碎片化”阅读所包围,需要了解“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以便于理性应对。

三、“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1.“碎片化”阅读的利

“碎片化”阅读由于它可以随时中断,内容、时间、形式“碎片化”的特性,为适应于“碎片化”阅读的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首先,知识、信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如今的网络用户在世界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也就说明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逐渐加深。网上用户的增加,伴随着的是网上信息的多元化加剧。每个人对于网络信息的不同见解使得网络信息的更新换代加速,也让读者可以接受更多不同的信息,了解以前未曾获得的知识。

其次,知识、信息共享。网络用户们在网络上各抒己见,相互传阅各类信息,使“碎片化”阅读拥有了极高的受众率,也让阅读不再是某个群体的特权,人人都享有阅读的权利。这不仅是网络普及化的象征,也体现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不仅仅是大学生,只要是懂得网络的人,都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

第三,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方便快捷。这大概是网络阅读相较于传统阅读的最大优势。不论你是在公交车上,还是在学校里,都可以随意进行阅读,不再受制于书本,局限于地点时间。这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用再背着厚厚的书本,也不用非要去图书馆借书,只需要一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信息。

第四,读者可以相互交流,参与人际交往。传统阅读往往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的信息无法与人交流,很难产生共鸣。而“碎片化”阅读则恰恰相反。它鼓励人们阅读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人交流意见,并且在这种平等独立的对话中,会让人有新的启发,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更能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碎片化”阅读的主动性为读者阅读后进行交流,参与人际交往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最后,有效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提高时间利用率。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人根本找不到合理的时间来进行传统阅读,而“碎片化”阅读由于其随时可以中断的特性备受青睐。读者可以在各种零碎时间进行阅读,有效利用了这些原本被荒废的时间,这也是另一种节约时间。

2.“碎片化”阅读的弊端

“碎片化”阅读在时间的合理利用和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方面都是很有益处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美国科技作家卡尔认为:“我们牺牲了深入阅读的功能,变成只是信息的解码者,形成丰富的精神连接的能力被搁置。”由此可见,“碎片化”阅读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使读者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信息,让人们关注的层次、方面完全不同,由此导致的对信息的注意力分散也是显而易见。阅读本身是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然而在其“碎片化”特点的影响下,读者注意力分散,不能专注于阅读,可想而知这样阅读的结果往往会是无用功。其次,容易使读者头脑浅薄化,思维“碎片化”。“碎片化”的信息使读者的思维受其影响,也被切割成许多部分,成为“碎片化”的模板。信息的“碎片化”、多元化其实也就意味着信息的浅薄简陋。许多网上信息都只是流于表面,单单叙述一件事情于我们的思维头脑并没有多大的作用,阅读的真正意义在于阅读后的反思与启发。而“碎片化”阅读恰恰弱化了这一最为重要的步骤,只是挑选出吸引读者眼球的信息大肆传播,却并没有给予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对于阅读来说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

第三,容易使读者形成惰性化依赖。“碎片化”阅读却让读者的思考积极性下降,不愿意在阅读后费心去思考而是依赖于网上的见解。以微博为例,很多人喜欢刷微博,感觉这样刷了微博之后接收了许多信息,了解很多知识,然而一觉起来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这并不是阅读,更称不上学习,这不过是走马观花,于我们并没有任何的益处。

最后,使读者沉迷网络交流,忽视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手机的普及使低头族也大大增加,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明明家人、朋友就在身边,却非要在网络上对话,不论是一起聊天还是一起吃饭,人与人之间永远隔着手机,这样下去,人类的语言功能会不会就此丧失,只剩下手指还能继续活动?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是虚拟的,不可捉摸,根本无法与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相比。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不是手机与手机之间的交往,我们不能沉浸在网络的猎奇世界中,还是应该回到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人际关系。

四、如何理性应对“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是科学技术变革与时代发展的产物,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促使人们快速移动,而在这移动的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越来越多,时间也被切割为无数小块,使人们没有时间没有办法静下心来真正阅读一本纸质读物,于是电子网络阅读应运而生。手机上各类软件,为人们提供了在零碎时间进行零碎阅读的平台,也就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既然“碎片化”阅读的大势已然不可避免,我们就不能妄图改变这一社会趋势,而应该改变自己,适应这股潮流。

首先,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依赖于网络上的知识见解,错把这些信息都当作是自己思考所得,这样的做法无异于自欺欺人,只会使阅读毫无意义,我们自身则毫无进步。

第二,我们要在传统阅读与“碎片化”中阅读中保持平衡。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方式,然而不管阅读方式如何变化,文字所承载的文字力量始终如一。不论是青灯黄卷式的纸质阅读,还是即时的在线浏览,我们都应该寻找其中的平衡,以达到阅读的目的。传统阅读的书卷魅力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经典,寻找自己的感悟;“碎片化”阅读则让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丰富的信息。两者相辅相成,追求其中的平衡必然让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我们需要不懈地追求阅读品质。不论是纸质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我们都应该看重阅读品质。经典著作的生机活力源源不断,甚至历久弥新,即使已经越过千年,依然可以从中发现新的魅力,也唯有这样的书籍才能真正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开始自发的思考,从而获得启发。阅读品质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读者的精神滋养居于这些经典书籍之中,读者的反复咀嚼使这些经典焕发新的活力。对于阅读品质的追求不仅仅是对古著经典的继承发扬,更是心灵智慧与精神境界的传承。

五、结语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的多元化与复杂化让人难以判断其正确性与可靠性。“碎片化”阅读在为我们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与阅读习惯。唯有正视“碎片化”阅读在如今社会中的地位,懂得在“碎片化”阅读的同时,结合传统的纸质阅读,细细品味经典名著,再加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实现阅读的真正意义。

摘要:时代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造就了“碎片化”阅读模式,其中以大学生群体最为显著。“碎片化”阅读已经成为社会趋势,其优点广为人知,然而弊端却也不容忽视。本文将深入分析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现象,“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以及如何理性应对“碎片化”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碎片化”阅读,理性应对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M].上海:南海出版社,2009.

[2]陈奕,凌梦.微博“碎片化阅读”传播麻醉功能解读[J].编辑之友,2014(5).

[3]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OL].[2011-03-22].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P020110119328960192287.pdf.

[4]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2-23.

篇4: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理性突围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4-PPPP-02

[作者简介]李宗淑,女(1980—),重庆北碚人,本科,重庆市渝北区空港新城小学教师。

时下阅读教学呈现“读得少,费时多,收效差”的局面,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常年低位徘徊。为改变这种现状,切实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教学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区别于传统阅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阅读材料的丰富和信息量的扩大。“群文”,简言之,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群文阅读分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形态,是在互联网时代阅读者面对海量资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选择、提取和整合利用,进而实现阅读者对社会知识资源的一种自由驾驭的过程。群文阅读最早在我国台湾地区兴起,最近几年开始在内地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它与传统阅读教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群文阅读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多篇阅读材料,在相同的时间里学生要读多篇文章,由于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所以留给教师讲的时间相对较少,通常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目前,内地的群文阅读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虽然不多,但各地的探索热情很高,很多学校、教师都在阅读课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多数从事群文阅读实践的教师认为,群文阅读是单篇阅读教学相对应的一种阅读教学,其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传统阅读课数倍的阅读量,并且在阅读中锻炼理解、质疑和发现能力。比如,台湾学者赵镜中就提出:“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片新天地,是小学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

二、群文阅读的几个特征

1.内容的多元性。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单篇精读,并且往往强调探寻阅读材料的中心思想,通常还有一个权威的文本理解,阅读课堂被大量的官方的正确的思想所占据,学生阅读时的自发的个性化、多元化的理解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和淡化。而群文阅读的出现,正是对这一症结的积极回应,群文阅读从根本上打破了现有阅读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多篇文章的组合,使课堂阅读材料大为丰富,无论是以体裁、作者,还是以表达形式、内容为线索的阅读材料群,可以让学生对阅读材料保持新鲜感和专注度,为学生多元化的理解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进而自发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同时,由于阅读材料的丰富,学生理解的多样,群文阅读也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施教者向学生传递唯一权威答案的空间,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

2.阅读的自主性。从“单篇”到“群文”,随着阅读材料的膨胀,教师的施教也必然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采取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套路,显然难以完成全部阅读任务。事实上,在短短的40分钟里要阅读大量的材料,教师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按部就班地讲析文章,从字词开始,分析讲解句式、篇章结构、内容等,而是以启迪学生思考为主线,改变单篇教学侧重于精读的模式,以采用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略读的方式为主,“群文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进而学会整合从群文中得到的信息,在群文之间进行连接。通过连接的过程,实现和先前阅读的文本、已有的阅读经验的比对分析,从而重新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和认识,加深理解,最后学会迁移运用。

3.课堂的开放性。群文阅读强调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思想闭锁走向思想解放,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然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倡导平等交流,相互启发,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的过程。群文阅读不苛求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中逐步认识和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在群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学生针对阅读材料群充分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每一位参与者都积极地倾听他人,以开放的态度来对待他人观点,允许不同的观点的存在,让所有的阅读参与者在一个安全的氛围中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火花,最终在充分认识文本的基础上形共识,使阅读的成果为师生所共享。

三、群文阅读的基本环节

1.主题引导。教师分发本课时的阅读材料,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待多数学生通读一遍后,引导学生提炼出阅读材料的线索和主题,可以“画知识树”“填结构框”的方法进行呈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进行归纳,并适时进行引导和补充。这一环节既可以全班参与,也可以分组分工完成,但都应尽可能扩大学生参与面,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

2.交流分享。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展开互动交流,分享阅读收获,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兴趣。对于学生的交流发言,教师要充分尊重和肯定,让他们敢于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自由表达中体会阅读的乐趣,获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教师要当好精神导师,关注学生多元的理解,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并适时肯定。

3.话题探讨。通过前两个阶段的阅读交流,学生对阅读材料有了基本的认识和理解,但还停留在表面的浅层的认识,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的思考更加全面深刻。如何引导?关键是要设置一个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话题既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一个好的话题可以是对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问的预设,也可以是课堂上的临时生成。通常一个好的话题要具备四个特征:一是要体现对作品的整体认识;二是要聚集阅读材料的矛盾冲突和关键点;三是要突出作品的文体特征和作家的个人特质;四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起共鸣。

4.视野拓展。课堂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精彩片段,一把掌握知识的钥匙,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是无穷无尽的学习材料。通过实施群文阅读,学生阅读兴趣得到激发,能力有所提高,自主学习的热情得到激发。在此基础上,教师借机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加大阅读量,并将阅读感悟和生活体验记录下来,从而推动阅读与生活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德〕伊瑟尔沃尔夫冈.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2]蒋军晶.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

篇5:背上的太阳阅读及阅读答案

他摇摇头,坚定地说:“不能再等了。开学一星期了,孩子们还没有书,再等下去,太耽误学习了。”

“可今天预报有大雨。”店员继续劝说。

他得意地笑着说:“我准备得齐全。”说着,拿起身旁的大背篓,里面装有雨衣、塑料布、油布。

他把书搬进背篓,背起来,跛着脚走出书店大门。店灵看着他佝偻的背影,深深地叹了 口气。

沉甸甸的背篓压在身上,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让他气喘吁吁。

县城到学校有二十里山路,并不算远,对他却是挑战。不论怎样,他也要趁周末把书背回去,星期一让学生用 上。想到学生,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作为山村学校的校长,也是最年长的任课老师,他已任教22年。教 过的学生中,已有29名考上了大学,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边走边想,终于走上了通往山村的盘山公路。

起风了,山路两边的树叶呼啦啦直响。他把背篓卸下来,看看天,已是乌云密布,好似随时都会下一场大雨。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不一会儿,豆大的冰凉雨点砸下来了。他穿上雨衣,疾步前行。

此时,群山笼罩在白茫茫的雨雾中,耳边只有雨声和水流的喧哗声,仿佛世界上只剩他一人了。雨越下越大, 打在他脸上,鞋子和裤腿也湿透了。雨中的山路湿滑难行,背篓也越来越沉。他折了一根树枝当拐棍,踩着泥泞,一步一滑地走着。

又走了几里,该抄近路上山了,没想到向上的青石板路已变成一条顺流而下的瀑布。

只能绕远路了。

虽然行走小心,他还是被石块绊了 一下。眼看就要摔倒,幸好他眼疾手快,牢牢抓住近旁的一棵树,闪了一个趔趄,坐在了地上。膝盖擦破了,殷红的血流了出来。幸好山道边随处可见一种能止血消痛的野草。他扯了几片 叶子,嚼碎.覆在伤处,用毛巾缠好,顿觉好多了。

天慢慢黑下来。雨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许多。深夜中的大山如庞然大物,深不可测。他沮丧地想,今晚到 不了家了。

走到一处开阔地带,他坐下来,背倚大树,拿出黄面饼子,香甜地吃起来。吃完,他抱着背篓,勾着头,听风声雨声在耳边肆虐,昏昏沉沉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给学生发放新书,大家都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翻看。发到最后 一名学生时,却发现少了一本。他着急地四下寻找,却找不到。心里一急,就惊醒了。

这时,雨停了,满天繁星,山风呼啸,寒冷刺骨。他站起来,活动一会筋骨,感觉身上有了些热量,又坐下来打盹,迷迷糊糊地睡去。

再次醒来,天已麻麻亮了。收拾好,他背起背蒌急忙上路。

太阳出来的时候,他终于赶回了学校。初秋的天空碧蓝如洗,校舍一片安宁,金色的阳光在树叶上跳舞。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的光芒,照在他背上,暖融融的.好像他背的不是书,而是一轮温暖的太阳。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咧开嘴笑了。因为,他背的是孩子们求知的愿望,这愿望就像大阳一样美好,明亮。

(选自《博爱〉〉第1期)

1.文章以“他”和店员的对话开篇,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反复暗示大雨即将来临及对暴雨进行描写,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他赶快用塑料布把书又精心地包裹了几层,然后用油布搭上背篓,把毛巾垫在酸痛的肩膀上。顾不得歇息,急匆匆地向前赶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他”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章标题是“背上的太阳”,从全文来看,“太阳”具有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上的太阳阅读答案

1. 交代事件起因及故事发生的环境;引起读者的好奇,同时 自然地引起下文;为后文写“他”冒雨行路作铺垫;侧面突出“他”的精神品质。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本题,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应结合上下文 内容来思考,结构上应考虑“引起下文”“作铺垫”等常见 的作用。

2. 有力地烘托出“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拳拳爱心。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本文从开头就反复暗示大雨即将来临/并对“他”在暴雨中的处 境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作答时注意扣住“不能再等了。开 学一星期了,孩子们还没有书,再等下去,太耽误学习了” “沉甸甸的背篓压在身上,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让他气喘 吁吁”等语句来归纳。

3. 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 “他”对课本的细心保护及 返回的心切,表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赏析。“包裹”“搭”“垫” “急匆匆”等字词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他”对学生深 深的关爱。

4. 敬业(任教22年) 、爱生(冒着大雨抢时间赶路) 、教学水平髙(有29名学生考上了大学) 。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本题,要通览全文,结合有关“他”的具体事件来概括总结。

5. ①将书本比作太阳,形象生动,孩子没有书本,就好像没有太阳;②将孩子们求知的愿望比作太阳,形象地表达孩 子们的愿望就像太阳一样温暖,美好,明亮将老师的 爱比作太阳,老师的爱就像太阳一样炽热,给孩子以温暖和希望。

篇6:爱的位置阅读及阅读答案

这是我上大学时的一件事。

那天下午,公共课老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国王有三个儿子,他很疼爱他们,但不知传位给谁。最后,他让三个儿子回答如何表达对父亲的爱。大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帽子,让全国的百姓天天把您供在头上。”二儿子说:“我要把父亲的功德制成鞋子,让普天下的百姓都知道是您在支撑着他们。”三儿子说:“我只想把您当作一位平凡的父亲,永远放在我的心里。”最后国王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教授讲完,问道:“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

“寒假给父母洗过脚的同学请举手。”这是他放假前布置的作业,没有做到的同学扣德育分。

一百多双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只有坐在最后的一位同学没单子。教授问是何故,该同学哑口无言。

“你是不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

“我很想给父母洗一回脚,可是……”

“可是什么,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教授严厉地说。

“我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我只能给他们洗头……”

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声。

“记住,爱的位置不在嘴里,不在头上,也不在脚下,只在心中,在我们时刻关爱他人的细小行动中。”

1.仔细阅读老教授讲的故事,想一想:国王为什么把王位传给了三儿子?

2.“空气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里静得能听到心跳声。” 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老教授会想什么?

3.用“___”画出点明题目“爱的位置”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体验说说自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因为三儿子是发自内心的爱父亲和每一个百姓,而不像哥哥们一样把父亲作为国王的功绩挂在嘴边。

2.这个孩子是最孝顺的,不是因为应付老师的作业儿去猜去帮父母洗脚的,尽管他父母没了双脚,还是为父母做了一件事,他是把爱放在心里的.

3.“爱的位置”指的是爱位于哪里。爱要发至内心,当我们的爱发至内心时,爱就是我们在不经意之间从内心流溢出来的关爱的源泉!

拓展阅读

爱的移位

孙道荣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②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现在它有点松了。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 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子用。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害怕椅子太重,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但是,这个调皮的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处藏: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一个玻璃杯碎了。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老父亲正在看一部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集。

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人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越难看,看可就生气,不如不看。儿子信以为真。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问题:

1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3分)

2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句子的加点词好在哪里?(2分)

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2分)

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21.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2分)

22. 阅读左边漫画,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最后一节补写完整。(2分)

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他不知道这一切。

2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①节中“独居的老父亲”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文章两次出现“‘严厉’地‘警告’”,前后呼应,但语气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前者饱含烦躁和担心,后者饱含命令和赞美。

C.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D.本文和莫怀戚的《散步》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都以生活中的小事歌颂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也向我们诠释了孝顺是一种爱,陪伴是一种爱。

答案:

19.(3分)帮父亲修藤椅 调皮 勤劳(“耐心”、“细心”、“疼爱儿子”等)(每处1分,意对即可)

20.(4分)(1)“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了对父亲的关爱。(2分,意对即可)(2)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作“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2分,意对即可)

21.(2分)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

22.(2分)示例:父亲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掖好。(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

上一篇:甄嬛体下一篇:古诗登鹳雀楼的诗意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