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生物化学

2024-07-02

华南理工生物化学(共10篇)

篇1:华南理工生物化学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

一、资料来源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是根据才志教育多年专业课考研成功辅导经验,由才志教育和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研究中心组织轻工与食品学院老师在严格按照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并参考相关内部材料和题库的基础上,强强联合、合作编写的针对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专业课考研统考考生的精品考研专业课辅导材料。

二、适用专业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适用于报考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淀粉资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等各专业及其各个研究方向的全国各地所有统考考生。

三、价值说明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由于其本身的新颖性和适用性、权威性和可靠性、实用性和价值性等特点,已经成为所有备考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在最后冲刺阶段人手必备、不可或缺的专业课复习辅导精品材料。

(1)新颖性和适用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是轻工与食品学院老师在严格按照最新华南理工大学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并参考相关内部材料和题库的基础上,完全针对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专业课考研统考考生而倾力编写的精品考研专业课辅导材料。其依据的官方指定参考书目、华南理工大学内部资料和内部资讯,以及编写时间,共同保障了资料的新颖性和适用性。

(2)权威性和可靠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是轻工与食品学院老师严格依据轻工与食品学院2013年考研最新指定参考书目和华南理工大学最新内部考研资讯的基础上,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和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由于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讯,保证了冲刺宝典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3)实用性和价值性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不仅对历年考题的风格和特点进行全方位剖析,对最新的考点和考题进行预测,同时还整理出考生在考研初试复习后期应该掌握的重点题目,是考生复习进入后期冲刺阶段必不可少的典型复习资料。冲刺宝典特别针对考试的题型如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题型进行整理归纳并指出其重要星级。既保证了冲刺宝典的实用性,也凸显了其价值性。

四、内容简介

《2013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冲刺宝典》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内容:高分冲刺复习指南、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考点专题分析与预测(重点)、备考推介。

(1)高分冲刺复习指南

高分冲刺复习指南包括专业课、公共课考前冲刺复习方法;考前饮食、心态调整;考试策略、时间安排、答题策略等。考生只需在考前通读此部分内容,相信这里详细的讲述将帮助考生在初试战场上成功发挥出水平。

(2)历年考题风格与解法剖析

考题分析主要分析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考试科目(874生物化学)的考试题型、考试的难易度与规律性等,使考生能够把握出题者的出题规律及变化,在专业课复习的最后阶段对整个专业课知识体系及框架有更深的理解。同时历年考题解法剖析能够使考生在专业课初试中更容易找到答题的突破点,拿到更高的成绩。

(3)考点考题分析与预测(考前必背重点题目)

文思华工考研网

这部分是《冲刺宝典》的精华内容,也是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初试考试指定书目有机化学的各章节已考知识点汇总,以及所考历年真题在各个章节的详细分布,考前必会重点题(题型如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等)及其星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各章节已考知识点汇总能够让考生对华工轻工与食品学院专业课初试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考试题型、考点分布、反复考察知识点的深入剖析,使考生更容易把握考试的规律性,在专业课复习冲刺阶段做到有的放矢、找到复习的侧重点,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考前必会重点题是本书的又一个重点,是本书的精华,考生只要认真掌握并巩固这些知识点,专业课在短期内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4)备考推介

一个好的备考方略至关重要,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考研的成败。这部分内容详细阐述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所考各科目的详细复习方法并着力推荐了最有价值的复习备考参考书目,考生可以参考这部分内容,整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适合自己的最佳备考方略。文章来源:文思华工考研网

文思华工考研网

篇2:华南理工生物化学

许多2015年报考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的同学都选择了生物化学这门专业课,但是往往有很多困惑。我认为考过生物化学的同学们,都可以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来给即将要考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

以下是我考过生物化学之后的一些看法,不一定很正确,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

复习资料

1.食品生物化学 2.华工食品化学PPT 3.历年真题 4.章节相关习题。

食品生物化学是必须要的,而且是复习的重点!怎么看,我认为一定要仔细阅读,因为按照以往考试是有填空题的。

PPT可以打印出来,因为食品生物化学太厚,PPT清晰明了,可以帮助你整理全书的脉络。历年真题,在网上买本文思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网的《复习精编》,里面有整理出来近5年的考研真题的word版本,大家也可以到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群: 293847086下载。章节相关习题,就是说涵盖这一章的有可能出现的大题,自己要在脑中想一下答案。

复习方法

1.互相问答的形式。

在复习生物化学已经全书仔细看过一遍之后,可以在PPT上把书上的要点都整理出来,然后自己在打印的PPT上抠空,出题,然后和研友一起互相问答,我认为这样可以有助于记忆,而且在PPT上把内容都整理出来,既可以省去手写笔记的时间,而且你在后期,可以以PPT为主要复习材料。2.每一章的脉络图。

这一点我做的不完全,有一些重点章可以将脉络整理出来,在复习的后期,可以在脑中每个问题过一遍。

复习进度

因为我复习时候进度都算比较慢的,后期节奏比较快,我是淡定型的( ̄▽ ̄")...所以大家就不要问我复习进度如何了,但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点。(以一月上旬为考试时间为例)1.食品生物化学全书仔细阅读(如果大家一定放心不下要看王镜岩的那本书,建议可以看每一章后面整理的几页内容,以及有选择性的看几张,比如食生化上没有的蛋白质抗生素以

及酶的内容)

2.PPT上把内容都整理好,有些章节脉络都掌握。建议在十月份进行。3.历年真题以及没有考过的有可能大题。建议在十一月中旬搞定。4.剩下的40天就可以分阶段的背PPT和大题啦!

不要慌,有信心,有规划。

生物化学内容很多,越复习越会觉得没底,这个时候一定要有信心!最主要的东西先背,这样心里比较有底。

如果到后来觉得时间不够了,也不要慌,你要想,难点非重点别人不一定背的到,大家都一样。这个时候有多少时间就背多少,不重要的就看一下有个印象就好!

篇3:华南理工生物化学

一、秉持现代主义的建筑教育基本方向

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之一

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创始于20世纪早期,与世界范围内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兴起恰好同步。奠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教师大都留学海外,深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早在勷勤大学时期,留学法国归来的林克明教授在教学中就坚持宣扬现代建筑理念(图1)。1933年7月,林克明教授在广东省立工专校刊上发表了论文《什么是摩登建筑》,详细论述了他对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解,并且在其主持的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等项目实践中建成了经典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作品(图2)。1935年3月,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就建系三年来的教学成果举行展览会,刊发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图案设计展览会特刊》,以林克明教授为代表的师生在特刊中对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做了全方位的探讨。此后,勷勤大学的学生郑祖良、黎抡杰等人还于1936年创办了《新建筑》杂志,大力宣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1)。因此,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传播基地之一。

2. 几代建筑学人的坚持

1938年,胡德元教授率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整体并入中山大学。40年代中后期,陈伯齐、夏昌世、龙庆忠等教授加盟中山大学建筑系,成为该系建筑创作、科研与教学的核心力量。陈伯齐教授、胡德元教授和龙庆忠教授都曾在深受德国建筑教育影响的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学习,陈伯齐教授和夏昌世教授又都曾经留学德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通的建筑理念使他们在中山大学的建筑教学活动中较好地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教育传统。

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建筑学系归入华南工学院。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建筑系的教师们在教学的同时积极投身建筑创作,留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51年落成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由林克明、陈伯齐、夏昌世、杜汝检、谭天宋、黄适等华南工学院教师共同设计,鲜明的现代主义风格成为建筑群体的突出特点,可以看作是华南工学院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一次集中表现2)。教师们的创作导向自然地影响到了学生,使这一时期的建筑教育依然带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点。

60、70年代受政治环境影响,全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发展都陷入停顿。但是由于广州的特殊条件,一直支持和欣赏夏昌世先生的林西副市长在他所负责的一系列重要工程中延续了现代主义的创作指导思想,领导莫伯治、佘畯南等建筑师一道打造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又一批精品3)。友谊剧院、黄婆洞度假村、东方宾馆、中山纪念堂贵宾休息室、白云山庄、矿泉别墅等作品在当时以学习苏联为导向的建筑潮流中坚持了现代主义的创作道路,并且同岭南传统的庭院设计相结合,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在这些作品的创作队伍中,除了佘畯南、莫伯治两位大师之外,还有陈伟廉、林兆璋、蔡德道等一大批华工建筑毕业生的身影4)。这一时期岭南建筑创作的成就,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华南工学院现代建筑教育理念的一种延续性的表现。

文革之后,华工的建筑教育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回到华工任教,佘畯南、莫伯治两位建筑大师也被聘为华工的兼职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再次成为岭南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中心。这一时期,尽管国外“后现代”等丰富多样的建筑理论被引进,社会上也曾兴起“欧陆风”等各种风潮,但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却一直坚持现代主义的基本方向。这一时期华南理工大学很多教师的代表性作品如深圳科学馆、虎门鸦片战争海战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星海音乐厅、乐山大佛博物馆、北京奥运会摔跤馆等都体现了在现代主义基本方向上的不断探索。

3. 核心价值观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的几十年发展历程中,“现代主义”一直是其教学思想的主流。这一思想的本质并不是方盒子的外在形式,而是理性主义的价值观。林克明教授在1933年发表的论文《什么是摩登建筑》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现代摩登建筑,首要注意者,就是如何达到最高的实用”5)。关注建筑功能和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上的可行性超过关注建筑形式的标志性,这种价值观与国家经济现实的契合才是“岭南建筑”能够领一时风骚的本质原因。

回顾当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的政治压力下,建筑师走现代主义道路,会被批判是“照搬资本主义的东西”;走中国传统建筑的道路,又会被批判是“复古主义,铺张浪费”,呈现出一种左右碰壁,无所适从的状态。杨廷宝先生当时曾在《建筑学报》上发表论文感慨“今后的具体设计工作到底怎么办?”6)在这种压力和困惑中,岭南建筑先驱们将技术理性同岭南地区的具体条件相结合,摸索出了一条既不复古也不崇洋、重功能重经济重技术的研究和创作道路。岭南建筑师群体虽然屡遭批判,但是每当有工程建设的需要时,这些既非照搬国外风格又非复古铺张浪费的建筑师就又会被启用。可以说,华工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道路在当时虽非主流,但是却是与当时“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设方针相一致的,一大批代表性的作品也正是因此才能在当时极端严苛的政治环境下得以产生。

从夏昌世先生和陈伯齐先生发表在建筑学报上的几篇论文来看,他们绝少论述建筑立面效果,而是大量的从经济、技术、功能的角度来谈问题。夏先生介绍鼎湖山疗养院的论文除了背景资料的介绍外用字很少,但也以相当的篇幅来论述造价的控制;论述中山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文章虽然字数较多,但重点谈的是医院的功能要求,创新的结构与构造形式和造价控制,根本不谈立面效果。陈伯齐先生的论文《关于建筑艺术的一些意见》(建筑学报1959年第8期)更是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这种研究的取向影响了一批批毕业的华工学子,也影响了他们周围的领导干部和追随者,最后形成了岭南建筑的一种特质。

二、突出建筑与特定地域环境相适应的建筑教育理念

陈伯齐教授是我国在建筑教育上地方特色最早的提倡者。在建国初期他就深感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建筑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明确提出华工的建筑教育要以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办学宗旨7)。在他和夏昌世教授的倡导下,关注特定的地域环境与建筑的关系成为华工建筑教育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

1. 注重与特定的气候环境相结合

虽然夏昌世教授、陈伯齐教授都曾在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地德国留学,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德国现代建筑的形式简单照搬到岭南。陈伯齐教授结合广东地区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明确的具有原创性的地区建筑学理论,在1958年创建了亚热带建筑研究所,重点研究南方地区住宅建筑的隔热通风问题。夏昌世教授也与之相呼应,在肇庆鼎湖山教工疗养院、华南工学院图书馆、中山医科大学校园建筑群等项目的设计实践中持续进行针对岭南地区建筑的通风、隔热、遮阳等问题的探索(图3、4)。夏先生发表于《建筑学报》1958年第10期的论文《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遮阳、隔热、通风》、陈伯齐教授发表于《建筑学报》1963年第8期的论文《南方城市住宅平面组合、层数与群组布局问题——从适应气候角度探讨》都论述了这种探索的方向。这种建筑观念深深影响了华工的建筑学子,直到今天,华工的代表性作品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依然强调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环境的有机结合。

2. 注重与特定的地形地貌环境相结合

提倡密切关注场地环境,注意同地形地貌相结合也是华工建筑教育的传统之一。夏昌世教授50年代设计的鼎湖山教工疗养院就是因山就势结合地形的一个成功作品,在当年的建筑系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图5)。此外,佘畯南大师主持设计的黄婆洞度假村、莫伯治大师主持设计的白云山庄、双溪别墅也都是巧妙结合山地地形的佳作(图6)。改革开放后华南理工大学完成的建筑作品中,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山地校园都遵循了结合山地地形控制校园布局的设计理念;南越王墓博物馆、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乐山大佛博物馆等单体建筑也充分体现了同山地地形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从这一系列的建筑作品中可以看出,结合特定地形地貌的建筑理念在几代建筑学人的传承之中不断被继承和发展。进入21世纪,鲍戈平等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与挪威卑尔根建筑学院的合作,提倡学生长时间驻留在基地之中感受基地环境,形成设计构思。注重与特定的地形地貌环境相结合的理念在建筑教育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3. 注重与特定的文化环境相结合

对于岭南建筑发展方向思考的逐渐深入使华工的教师们开始关注特定的地域文化。1953年,夏昌世和陈伯齐、龙庆忠、杜汝俭、陆元鼎等教师开始关注岭南民居建筑,共同成立了民居研究所。60年代开始,夏昌世教授的研究重心又转向园林,曾同莫伯治和研究生何镜堂一起考察岭南园林,发表了《漫谈岭南庭院》(《建筑学报》1963年第3期)和《粤中庭院水石及其构图》(《园艺学报》1964.3卷2期)等论文,并完成了专著《园林述要》的书稿。夏昌世先生虽然受政治运动的影响没有机会将这部分研究成果转化为设计实践,但是他的合作者莫伯治在其后的工作中将这一思路延续了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设计了一大批富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作品。80年代华工的代表性作品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更是在地域文化的表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进入21世纪,在华工完成的校园规划作品如江南大学蠡湖校区、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中,都可以明显感受到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图7)。而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更是在特殊要求之下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抽象表达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综上所述,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不仅仅选择了现代建筑的道路,而且还强调与建筑所在地区具体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以及文化传统相结合,以地域的特点丰富了现代建筑教育的内涵。

三、强调建筑教育与建筑科研及设计实践的平衡互动

1. 务实灵活,重视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培养的学生素来以动手能力强而知名,这与其建筑教育重视实践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早在勷勤大学时期,系里的很多教授都通过开设建筑师事务所来参加设计实践,并以实践的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林克明教授在教学的同时完成了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合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大门、大德戏院、广州教育会堂、勷勤大学校园建筑、石牌中山大学校园建筑等一系列广州市重要项目的设计。20世纪50~60年代,建筑系教师们也成立了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创作实践十分丰富。夏昌世教授先后主持设计了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华南工学院校园建筑、中山医学院校园建筑、鼎湖山教工疗养所、广州华侨医院、南海大会堂、广西医学院门诊部等项目。其他建筑系的教授如陈伯齐、谭天宋、黄适等也都有可观的实践项目。华南工学院1951级毕业生袁培煌在回忆文章中提到,这些教师们的创作实践对当时在建筑系学习的学生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8)。文革之后,华工的建筑学人又趁岭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机完成了大量的设计作品。其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众多大型工程和200多个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更是引起了建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设计实践赋予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以下突出的特色:

(1)务实性

陈伯齐教授在主持华工建筑教育时“十分强调学习建筑必须弄清楚建筑物各部分构造,扭转学生只重视方案与渲染图的倾向”,在设计图中总要求学生画出外墙剖面大样,以加深学生对于建筑构造的理解9)。此外,陈伯齐先生还在全国率先提出在高年级开设建筑经济、特种结构和形式等结合实践需要的课程。夏昌世教授也极为重视建筑教育中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设计动手能力并且以自身高超的建筑素养率先垂范。中山大学1948届毕业生蔡德道先生回忆说“做设计自始至终必须了解建筑物的构造。这是夏昌世先生所教导的”10);华南工学院1962届毕业生林兆璋回忆说:“协调结构和设备的矛盾是建筑师的责任……这就是我从夏先生那里学到的”11)。今天看来,重视建筑结构与构造不仅仅是建筑实践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建筑学术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的建筑教育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灵活性

由于建筑实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建筑师出于承接业务的考虑不得不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这对于建筑教育而言可以称得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求使得建筑师的业务应变能力得到加强,同时也使这部分能力也成为了建筑教育的内容之一。例如夏昌世教授在为解决中山医学院教学楼设计中砖石承重结构与空间灵活分隔需要而与陆能源工程师共同创造出的“龙骨式”结构布置方案,令许多当时的建筑学生至今印象深刻。另一方面,设计实践上的灵活多变处理不好也会削弱建筑理念以及建筑教育的纯粹性。例如林克明教授在教学中大力提倡现代主义建筑理念,同时却又在实践中设计广州市府合署、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校园建筑等中国传统样式的建筑项目,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教育者本身对核心价值观的坚持和探求。大量实践占用过多精力也会影响到深入的理论思考,其双刃剑效应在今天尤为值得华工的建筑学人注意。

2. 积极科研,关注技术

华工的建筑教育起始于建筑工程教育,同时又受到德日建筑教育体系的很大影响,素来有重视科研、关注技术的传统。根据同济大学钱峰博士所做对1936年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的建筑课程与1933年国立中央大学建筑课程的比较研究,勷勤大学技术课的比重明显偏高,内容也更为丰富,中央大学则在建筑历史和美术教育上着力更重。中山大学1948届毕业生金振声的所修课程之中,不仅包含物理课,还包括物理实验课12)。50年代,建筑设计出身的陈伯齐教授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在华工校园附近的茶山顶上建立实验房,测定不同时间和材料的热工指标,后来还将测试对象扩展到教工住宅。全系的教师都参与了24小时的观测7)(图8)。陈伯齐教授还曾经指导研究生通过染色水流流经建筑平面模型留下的痕迹研究住宅的通风效果。在他的主持和倡导之下,华南工学院的建筑热工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1978年曾获中国科学大会奖。夏昌世教授也曾组织针对自己设计建成建筑的热工观测,并根据实测的结果调整完善建筑外遮阳的具体构造设计。在这些前辈的带领下,华工形成了建筑科研与建筑教育、建筑创作良性互动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改革开放之后,华工的亚热带建筑研究得到继续发展,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亚热带地域建筑学科架构。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阶段,成为国内建筑学科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且于2010年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十五”以来,学院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2010年华工教师还获得了中国工程届的最高奖项——光华工程科技奖。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与华工的设计实践已经开始互动发展,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广州大学城、珠江新城西塔等项目中,大量的科研成果得到运用,使工程实践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结语

光阴荏苒,新的时代需要使我们在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中都不可能照搬前辈们的成功经验,兄弟建筑院校的不断发展也使华工的建筑教育面临不进则退的压力。世纪之交,已有学者提出了“岭南建筑向何处去”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坚持现代主义的理性价值观,坚持对建筑地域特色的关注,坚持教学、科研、实践的平衡发展和良性互动,对于今后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科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华工的建筑教育能够在未来再创辉煌。

注释

11)5)彭长歆,杨晓川.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与岭南早期现代主义的传播和研究.新建筑.2002-5.

22)石安海主编.岭南近现代优秀建筑1949-1990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33)莫伯治.白云珠海寄深情——忆广州市副市长林西同志.南方建筑.2000(3).

44)肖毅强,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与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南方建筑.2008(1).

56)杨廷宝.解放后在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56(9).

67)练伟杰,刘业.永远的精神,永远的财富.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78)9)袁培煌.怀念陈伯齐、夏昌世、谭天宋、龙庆忠四位恩师.新建筑.2002(5).

810)蔡德道口述施亮整理蔡德道先生访谈录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65995.

911)肖毅强,施亮.夏昌世的创作思想及其对岭南现代建筑的影响.时代建筑.2007(5).

篇4:华南理工:大学本该这样

在华工五山校区北区,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原国立中山大学邹鲁校长在民国23年手书的孙中山先生赠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后人称之为“校训石”。2006年华工开始启用校训“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和中大“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一样追求自强不息与培育栋梁。

华南理工大学的理工特色十分明显,建筑学院、电信学院、材料科学工程学院与电力学院等学院出类拔萃,一大批中国电子电器界的重量级企业家从这里走出,如TCL集团总裁兼董事长李东升、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朱江洪,校友资源十分丰富。世博会的中国馆设计方案在这里诞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等设计方案也孕育于此,低调和严谨务实是华工最吸引学子的特质。

在华工内部流传着该校男女比例是7:1这一说法,虽说近些年来女生比例有所提高,但是该校的男生数量依旧惊人,故有“五山禅寺”这一戏称。好在不管是大学城校区还是五山校区,华工都在大学集群之中,与其他学校如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的沟通交流也不少。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的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南校区),校园设施偏于现代化,生活条件也比较优越,住宿方面上床下桌,四人间独立卫浴,且有中央空调。华工大学城校区离市区较远,但是大学城内有自成一体的生活娱乐区,广州大学生活区与中山大学东校区对面的GOGO新天地、贝岗都是大学城学子吃喝玩乐的聚居地,物美价廉,符合学生们的需求。

五山校区的住宿条件则五花八门,有上床下桌四人间所谓的“大学城标配住宿”,也有上下铺,有些宿舍是独立卫浴,有些宿舍需要去有隔间的公共卫浴。五山校区的宿舍并未安装空调,夏天便有些难熬。空调开放的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楼,是华工学子夏天自习的好去处。五山校区距离天河区繁华地带十分近,岗顶与体育西路各种大型购物娱乐餐饮中心如摩登百货,正佳广场一切应有尽有,俗话说“食在广州”,甜品、炖汤、各类菜式总有一款适合你。至于饭堂的伙食不可一概而论,有人觉得好吃有人觉得寒碜。

五山校区有一个电影院,在周六晚上花十块钱左右就能看最新大片,附近也有多家影城影院。校园里高尔夫球场、游泳馆、足球场、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一应俱全。两个校区门口就是地铁和公交,交通比较便利,南北校区之间也有校车直达。“寻找新声代”校园歌手大赛,“爱上女主播”主持人大赛以及“酷男大赛”是华工比较热闹大型的校园活动。

大一新生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名为“华南理工大学”的移动应用,里面有电子地图、常用电话、学校介绍、学校新闻、电子邮件等诸多功能,可以为新生们提供各种便利。新生们也可以关注师兄师姐给予的各种校园攻略与便利信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体会大学的风景。

篇5:华南理工生物化学

2013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分享

华工是首批入选985的高校,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中排名靠前。个人觉得华工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处珠江三角洲,而珠三角大部分企业非常信赖华工,所以考华工,找工作不成问题。当然,在这种商业气息非常浓厚的氛围下,大家都很难得静下心来搞科研。所以,如果想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的话,建议绕道湖南、湖北,北京,陕西、东北的一些高校。

关于数学:个人觉得学数学要学会最根溯源,把最基本的东西理解透很重要,这样在遇到难题的时候才不至于乱了阵脚,(比如12年数学二的第二道选择题)。另外一个就是多做题,上面例举了复习全书、660题、真题。我觉得这些题目都值得多遍地做,至少做两遍。另外值得以做的题目有李永乐的135和5+3.135是用来打击人的,就像张剑的《提高篇》,所以做的时候要摆正心态,查漏补缺,至于得多少分,不重要。去年的5+3中有一道和12年真题一道选择题很像的题目。当然采取题海战术千万不要再题海中沉没了,做题不是目的,通过做题理解知识点才是目的。

关于英语:敢考华工,大家的数学肯定问题不大,最令人头疼的肯定是英语了。在复试的时候遇到一个数学以135,英语45为目标的大神。结果他英语超常发挥考了50多。我当时的英语以60+为目标,后来也超常发挥了,考了个72.我的经验是记单词+做真题。其中,在看真题看得差不多的时候做做“提高篇”会有一种让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感觉。当然,这仅仅是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来说。

关于专业课:如果你是考本专业,专业课9月份开始准备不迟,如果你是跨考,个人觉得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我是跨考材料高分子方向的,专业课考有机化学、在考研之前对有机化学真的说的上是一窍不通。我的秘诀是看书看书再看书。在11年上半年,去旁听了医学院的有机化学,然后就是不断看书,想想自己至少把高鸿宾的那本有机化学翻了不下15遍。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买那种专门的辅导书,有的话要好好看一下,因为华工出题有各种不稳定性,大家可以从2004年到2012年的真题中看出这一点,从08年以后真的可以说得上是一年一变。当初我用的是《华南理工大学865有机化学考研复习精编》《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化学一考研复习精编》这两本,考试时发现很多核心考点都涉及到了。所以做足了准备还是有必要的,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篇6:华南理工保送协议

考生(乙方)拟报考华南理工大学,现与华南理工大学(甲方)签订协议如下:

1.乙方经华南理工大学自主选拔考试并通过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已被甲方确定为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对象,最终资格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审核公布为准。

2.本人同意被拟录取为贵校2012级_______________专业保送生。

3.本人将严格遵守保送生协议,不报考其他院校并不再参加高考,若违反相关规定,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

4.本人拟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专业,不提出退档要求。

甲方: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工作办公室乙方(签名):高考考生号:

校长签名(中学盖章):

乙方家长(签名):

2012年 3月03日2012年月日

篇7:华南理工生物化学

本厂设备齐全,工种配套,技术力量雄厚,具有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及各类机电产品设计、加工、安装的能力。依托华南理工大学雄厚的科技实力,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强化管理,把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不断研制和开发出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厂主要产品业务有:催化剂、吸附剂、添加剂粉体成型系列设备、化工原理教学实验系列装置、平板玻璃深加工系列机械、仓储物流设备等定型产品,并对外承接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热处理加工等。我厂从7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粉体挤条成型设备的开发研究,是我国最早从事催化剂、吸附剂成型设备研究和生产的基地之一,产品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金龙奖”、“科技进步奖”“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并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我厂为原化工部、教育部指定的化工原理实验设备定点生产企业,具三十多年的生产化工原理实验设备历史,已为全国五百多家兄弟院校的化工原理实验室及各类科研机构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教学、实验设备。

我厂是华南地区著名的金属材料热处理中心,技术领先,工艺配套齐全,专业为热处理加工中的各类疑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已于2004年5月率先获得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热处理学会认证的“热处理行业达标企业”。2004年,我厂适应市场需要,开发中、重型货架及周边配套设备(仓储笼、登高车、仓库笼等),并由华南理工大学力学实验中

心对货架的主要零配件进行严格的受力测

试,产品已在珠三角多家企业中使用,部分

篇8:华南理工生物化学

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公共教学主楼是新校区二期工程,位于新校区主轴线北端,南面是三栋公共教学楼及校园轴线广场,北面为一座保留的绿化山头。用地东侧是规划湖水,对岸是绿化草坡和三组院系楼,教学主楼用地条件复杂,周边高差关系变化多。公共教学主楼建筑由12层的办公科研主楼及6层的公共教学群楼组成,总建筑面积27489平方米。

总平面图及南立面图如图1、图2。

2 建筑设计构思

21世纪新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对校园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环境育人的功能。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整体性。公共教学主楼的设计,充分尊重新校区的规划思想,体现工科院校理性严谨的风格,与院系办公实验楼群与公共教学楼群共同围合起校园中心区,成为校园中心轴线空间序列的有力收尾。

2.1 和谐统一的校园空间公共教学主楼以一点式高层体量作为校园中心开放空间的焦点,成为湖面及两侧开敞空间的对景景观,并作为轴线的收尾;而群楼部分通过以竖向线条为主的立面作为轴线尽端广场的界面,并局部架空3层空间贯通南北空间,与校园主轴线呼应。教学主楼与西南面规整的公共教学楼群和东南面错落的学院群既形成对比,又作为统帅性的元素统一两侧的建筑群,共同营造统一而富有变化的校园中心空间。

2.2 人性化的建筑空间建筑设计采用理性工整的总平面体型,主要由南北两排教室组成,根据用地限制及内部功能组织,形成东西方向的条形布局,并在靠湖面一端设计一12层的点式教学楼。建筑内部以二层共享大厅为交通节点,组织各个方向的交通人流。主体建筑选择9m×9m的柱网,主要功能空间与用房大部分在南北朝向,创造优良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建筑入口设计两层通高的采光中庭,与南面轴线空间与北面山体的景观互相渗透,在紧凑的建筑平面中为师生营造开放、通透而富有变化的公共交往场所。

2.3 简约理性的建筑造型公共教学主楼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不追求哗众取宠的建筑形象,而是从使用功能和基地条件具体要求出发,在统一中求变化,以简洁严谨的建筑形体、理性均衡的立面处理手法、丰富精细的细部设计,来塑造具有理工大学校园文化品位的建筑形象。并以理性的造型与周边浪漫的校园水景、绿化取得对比统一的效果,和谐相融、相得益彰。

2.4 节能适宜的建筑构造建筑立面通过竖向构图的结构柱与横向的铝合金遮阳板,既成为适宜有效的立面节能构造,又为建筑立面带来丰富的光影变化与细部层次。建筑设计采用模数化、合理的建筑结构,理性而不奢华的立面处理,适宜而不过于超前的建筑技术,尽最大可能的节约投资和减少落成后的运营成本。

2.5 园林化的竖向设计建筑所处的用地南北高差相差约4米,教学楼南面入口广场通过天桥与教学楼2层相接,北面入口设计大台阶直接上到建筑2层共享大厅,从而解决南北高差及南北空间的衔接问题,并使共享大厅能饱览南面水面与北面绿化山体的优美景观。东面高层部分与东面叠水高差结合处理,使高层东面广场有亲水的广场空间。建筑周边高差较大的用地设计成台阶型的花台,避免大片挡土墙对景观的影响,形成园林化的竖向景观设计。

摘要:结合华南理工大学新校区公共教学主楼的设计实践,文章对如何结合工科院校性格,设计简约理性、与环境和谐的教学建筑,提出了一些设计思路。

关键词:教学建筑,和谐,理性

参考文献

[1]叶彪.高校教学建筑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创作实践为例[J].建筑学报,2004,(05).

[2]彭旭,阮宇翔.智能化教学建筑空间设计[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05).

篇9:广州通泽 & 华南理工联姻记

在业界,院校与企业之间,促联姻、共研发、求双赢,是一种机缘。此种联姻,并非天然自成,而是因由项目本身的特性,机缘巧合,终成正果,个中虚实详情实非三言两语可说清楚。不如借此“产学研”之议题,邀您同笔者一道,透过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姻记,一探究竟。

联姻是机缘

广州通泽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绿色技术和设备研发的系统供应商,专注于无溶剂复合设备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是我国轻工和食品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两个独立的机构,因何机缘“联姻”?如您所知,无溶剂复合技术研发。

所谓无溶剂复合,就是采用100%固体的无溶剂型胶黏剂,在无溶剂复合机上将两种基材复合在一起的一种方法,又称反应型复合。在此项技术中,无溶剂复合设备与无溶剂胶黏剂是两个关键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欧美地区每年新增的复合设备中,80%~90%为无溶剂复合设备,可以说无溶剂复合的确是一项值得期待的技术。

据广州通泽总经理左光申介绍,早年间国内使用的无溶剂复合设备均为进口,而已安装的设备大部分运行状态都不理想。国内有3~4家制造商宣称研发过无溶剂复合机样机,但性能和技术水平远没有达到预期。总体来看,“三步(复合机、混胶机、复合工艺)中最多只走了第一步”。

现实难免残酷,不过尴尬处境下一定潜藏商机。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州通泽开始对国外设备和技术进行跟踪,2007年开始研制无溶剂复合成套设备。左光申认准了无溶剂复合技术的市场前景,“一开始我们就决心把自己的退路堵死,集中精力进行设备和工艺的研发。”左光申认为,传统软包装设备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前景堪忧,广州通泽绝不愿意参与到传统产品的恶性竞争中去。

左光申所说的“传统产品”即为干式复合的相关产品。无溶剂复合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已经占据市场主流的干式复合工艺。经过多年发展,干式复合已形成了包括设备、材料、工艺、操作人员及技术支持在内的完整而成熟的体系,要在这一市场中搏下城池,无溶剂复合必须形成足以与之抗衡的体系力量。广州通泽开发的无溶剂复合设备只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点之一,若无质量过硬的无溶剂胶黏剂作配合,性能再好的无溶剂复合设备也无法施展自身优势。因此,广州通泽迫切地需要无溶剂复合技术的另一个关键点—无溶剂胶黏剂的专业研究。但这一领域并非广州通泽所擅长,能否“借力”研发成为左光申思考的问题。

而华南理工大学作为目前国内拥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少数院校之一,综合学术优势明显,并且该校研究方向之一也与广州通泽的主导产品方向一致。正如华南理工大学陈广学教授所言:“广州通泽做无溶剂设备比较强,我们这边无溶剂胶黏剂、复合包装工艺比较强,两个结合在一起,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次“联姻”缘起于一位学生的偶然发现。陈教授带领的一位博士生发现广州通泽的项目与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方向有共同点,且同处广州,面对市场环境相同。经过多方协调沟通,2010年初,广州通泽与华南理工大学达成了协议,共同开展“高性能无溶剂绿色包装复合设备及工艺研发”项目。

成功靠经营

两家完全不同的机构,为了共同的目标联合在一起,要想取得项目成功,首先要在价值观上保持协调。这也就是陈广学所说的“合得来”。在广州通泽与华南理工大学之间,在面向市场与保持学术研究前瞻性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学校应尽量向企业靠。”陈广学认为,学校应该与市场同步,而企业也应该以先进、创新为目标,实施贯彻项目。

双方的共同认知为项目成功定下了“和谐第一音”,接下来就是深入到项目研发过程中灵活经营了。由于此项目较为特殊,联姻双方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广州通泽负责无溶剂复合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而华南理工大学则主导无溶剂胶黏剂配方的研发任务。当新配方胶黏剂研制出后,华南理工大学的研发团队会在广州通泽的无溶剂复合设备上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配方,同时对广州通泽的生产工艺提出建议和意见。

紧密联合固然重要,权责问题更要泾渭分明。广州通泽与华南理工大学已就风险、产权归属等问题达成了正式协议,基本内容包括:双方原有的知识产权各自享有,涉及新合作研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时,设备方面的内容归广州通泽所有,而胶黏剂方面则归华南理工大学所有。双方生产的设备与胶黏剂无需捆绑销售,若一方使用另一方的研究成果,需支付相应费用。

目前,“高性能无溶剂绿色包装复合设备及工艺研发”项目已取得一定进展。无溶剂复合设备的研发已初现成果,新型设备不仅销量业绩日益向好,专利申请也硕果累累。而在胶黏剂的研发方面,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新型配方的小样已经研发成功,批量化生产的研究也正在进行。由于无溶剂复合技术的特殊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胶黏剂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复合设备的运行性能及产品质量。目前广州通泽的设备使用的胶黏剂还是来自于其他厂家,其设备的优良性能尚未得到全面的发挥。可以预想,若以该设备为测试载体、与设备参数高度匹配的新型胶黏剂投入批量化生产,将会使广州通泽的设备优势发挥至极致,随之带来巨大的市场效应。

在采访中,合作双方对这次“联合开发”的项目都充满了信心。看来联姻得到了好结果,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一项目的成功也取决于其独特的先天条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某一产品或技术需要与其他产品、技术共同配合,才能彰显明显优势,“联合开发”便成为不错的选择。毕竟术业有专攻,让企业掌握所有相关技术是一件困难也没有必要的事情。而借助“联合开发”这一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通上下游产业链,集各家之所长,善于借力,才是明智之举。广州通泽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共同推广无溶剂复合工艺,这一故事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些许借鉴。

篇10:华南理工大学金工实习

土木与交通学院

07交工

陈立标

实习号:164

实习时间:08.12.01.—08.12.12

我们班在学校校工厂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电火花、工业控制、模具钣金、汽车、钳工、数控铣、热处理、CAD快速成型、磨床齿轮、数控车等十个工种。每天,大家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每天都要从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做出一件成品,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虽然我们所做的成品很简单,但我们心中的成就感还是有的,毕竟是我们亲手加工出来。在师傅们耐心细致的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两周的金工实习。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这是我们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金工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1.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

3.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5.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对填写实习报告、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6.工厂师傅对我们做的工件打分,使我们对自己的产品的得分有明确认识,对于提高我们的质量意识观念有一定作用。

7.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才得以完成任务,使我们对团队的概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也使我们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在钳工实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比较简单了。

接着便是刮削、研磨、钻孔、扩孔、攻螺纹等。虽然不是很标准,但却是我们汗水的结晶,是我们一整天奋斗的结果。

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那就是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指导,并且亲自示范,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一天下来,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了。

另外,电火花也是很让我感兴趣的一门加工工艺。电火花是一种非常规加工方法,是使工具和工件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使金属融化蚀刻下来的加工方法。它的优点主要在可以加工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非常硬的材料如硬质合金、各种高速钢甚至金钢石、立方氮化硼;还有一个优点是加以加工尺寸形状特殊具复杂的零件,如复杂型腔、各种异形也。加工范围也很大,从几个微米的孔到几米的。

进行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

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

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

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

工具电极常用导电性良好、熔点较高、易加工的耐电蚀材料,如铜、石墨、铜钨合金和钼等。在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也有损耗,但小于工件金属的蚀除量,甚至接近于无损耗。大模具。

一提到Auto CAD,大家就联想到了我们工程制图时所用的软件:Auto CAD。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们也确实感觉此CAD与彼CAD有不少的共通之处。

我们学习制图,用的是Solidworks软件,同样作为制图软件,它确实与Auto CAD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软件在界面设计、指令操作以及部分功能上还是有较大不同,所以一上来并不能很快上手,还是需要一定的熟悉时间,再加上长时间没有接触过Auto CAD,很多功能已经不会使用,所以在使用Solidworks时还是遇到不少麻烦。好在软件的教程十分的详细,而且老师的要求也不高,最后也顺利完成了任务。

制完图后我们还有另外的课程,就是到现场去看快速成型设备是怎么样工作的。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备,一种是通过在粉末上印刷胶水达到成型目的的,而另一种则是通过熔化塑料材料。我们不单看到了快速成型的演示,也了解到了其他关于铸造方面的知识。因为快速成型所用设备及原材料价格都十分高昂,大家都没有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但今天还是挺满足的,因为学到了很多知识。

当然,最感兴趣的要属汽车知识了。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汽车引擎的种类,内部结构。如差速器,离合器,变速器,还有换挡结构。切诺基的开式差速器的结构,是典型的行星齿轮组结构,只不过太阳轮和外齿圈的齿数是一样的。在这套行星齿轮组里,主动轮是行星架,被动轮是两个太阳轮。通过行星齿轮组的传动特性我们知道,如果行星架作为主动轴,两个太阳轮的转速和转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两个太阳轮的转动方向是相反的。

车辆直行状态下,这种差速器的特性就是,给两个半轴传递的扭矩相同。在一个驱动轮悬空情况下,如果传动轴是匀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是没有驱动力的,如果传动轴是加速转动,有附着力的驱动轮的驱动力等于悬空车轮的角加速度和转动惯量的乘积。

车辆转弯轮胎不打滑的状态下,差速器连接的两个半轴的扭矩方向是相反的,给车辆提供向前驱动力的,只有内侧的车轮,行星架和内侧的太阳轮之间由等速传动变成了减速传动,驾驶感觉就是弯道加速比直道加速更有力。

开式差速器的优点就是在铺装路面上转行行驶的效果最好。缺点就是在一个驱动轮丧失附着力的情况下,另外一个也没有驱动力。

开式差速器的适用范围是所有铺装路面行驶的车辆,前桥驱动和后桥驱动都可以安装。

而关于离合器,当你的车在起步时,车轮是静止的,要想让车在静止状态改为运动状态,这时需要的推力是很大的,比车在运动时大的多,此时踩下离合器,挂一档,看看发生了什么?当你踩下离合器,即做好了用齿轮驱动车轮的准备,挂上一档,就是把慢速齿轮送到传动装置上,当你松离合器时,慢速齿轮就向车轮的传动齿轮上靠,你抬的快,它靠的快,你抬的慢,它靠的慢,这时车就起步了。

如果你离合器抬的很快,那么两个齿轮就立即接合了,由于车是静止的,需要的推力很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足以一下使车达到一档时的速度,那么车就会突然一动,然后熄火。车一动就明发动机的动力已经传到了车轮上,但由于要克服的力大于发动机所输出的了,也就是发动机推不动你的车,于是齿轮就被卡住,发动机就熄火了。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起步时要加油门,抬离合器要慢的原理。

加油门可以加大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抬离合器慢就会减小阻力,从而使发动机克服静态磨擦力,使车辆平稳起步。当车动起来后,离合器就可以慢慢的完全抬起,因为车动后,动态磨擦力比车静止时的静态磨擦力要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在二、三、四档时离合器可以抬的快一点而不会熄火的原因。

同样,小坡起步时要加大油门,离合要拧牢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上坡的阻力比平面更大。

上一篇:创建泰州市人民满意医院活动方案(试行)下一篇:邮政函件局营销员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