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会议精神宣讲稿

2024-08-01

十九大会议精神宣讲稿(通用6篇)

篇1:十九大会议精神宣讲稿

十九大精神宣讲稿

同志们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首要的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闭幕之后,我们迅速召开领导 干部大会、常委扩大会议进行学习传达,并且下发了学习贯彻 的通知,按照学懂弄通做实、“全党要来一次大学习”的要求, 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了全面安排,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十九大的主要精神,集中体现在总书记代表十八届 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章 程(修正案)》、习总书记在十九大闭幕会上和十九届一中全 会上的重要讲话,还有大会通过的各项决议中,其中最重要 最集中的就是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回答了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 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 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 大举措,进一步明确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迈 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总书记在三个多小时报告中,坚定自信、从容不迫

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展示了新时代中 国自信强大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我们要全面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重点学习好十九 大报告。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 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思想精髓、核心要义、部署要求,把 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

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使十九大精神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学习理解,重点要领会 以下八个方面:

一、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主题和主要成果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 一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的大会,是 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一)党的十九大的主题。主题是大会的方向、报告的灵 魂。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懈奋斗。这68个字的主题,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 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 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这一主题有四层意 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十九大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集中出现在媒体上的高频 词。这是要郑重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 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 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要郑重宣示 在未来的征程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 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更 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 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

第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到2020年我们必须完成的奋斗目标,完成这个目标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第 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要表明,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 之后,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 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 勇前进。

(二)党的十九大的主要成果。

现在大家对党的十九大评价比较集中的是四句话:一是十 九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是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 写新篇章的宣言书;三是大会选举产生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主心骨;四是修 改后的《党章》是我们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指南 针。大会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概括起来是三个方面

最重要的政治成果是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再一次明确了总书记在党中央 在全党的核心地位。

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最新飞跃。

最重要的实践成果是全面规划部署了到本世纪中叶建设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 间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深刻领会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报告第一部分,全面系统地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 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和 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和把 握 一要充分认识5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 为什么说是全方位的?因为这5年,党中央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 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 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 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 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不断深入,全面从严治党 成效显著,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为什么说是开创性的?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几个数据: 5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超过7%,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 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年均增 长7.2%,今年可能达到82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 过30%,今年可能达到35%;粮食总产量都在1.2万亿斤以上 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60000多万贫困人口稳 定脱贫,年均减贫1300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300 万人以上

201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74%这些历史性成就,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 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是在我国经 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取得的,尤其难 能可贵

二要充分认识5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5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党内存在的

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 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以身许国的崇高情怀,直面问题,攻坚克 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 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 革

总书记在726讲话中,用“九个明显改变”来概括这些

历史性变革:即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 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 展观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 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阻碍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 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 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 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 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 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 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 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 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这些变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显著、影响之深远, 在党的历史上、新中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开 创性意义。

这里,我想列举几方面情况。在改革方面,党中央果断作 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

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5年来,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38次中央全面深化 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共审议、通过重点改革文件360多个,中 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 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 立,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从 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在管党治党方面,党中央果断作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

署,并以顽强的意志品质、空前的力度加以推进,严厉整治“四 风”问题,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包括严肃查 处***、***、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等人的 重大腐败案件。5年来,共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 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43 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干部8900多人,县处级干部 6.3万人。

坚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年来,共查处违

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件,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 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 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消除了党 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 出的位置,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行自然资源资 产离任审计制度,实行“河长制”,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的理念,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打 响“蓝天”保卫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 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有效遏

制了漠视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倾向在军队改革建设方面,党中央加强了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果断作出在全军开展正风肃纪的重大政治决策,全面深化国防 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实 现了人民军队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5年来的变革不仅带来了各条战线各个行业各 个方面巨大的有形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深刻变化带来的无 形变化,作用将会更加持久,影响将会更加深远。

三要充分认识5年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

5年来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同志这样雄才大略的领袖作为党中央 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正是由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自我革命, 勇于直面时代和实践发展所提出的历史性课题,并以超凡魄力 和顽强斗争精神力挽狂澜,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具有许 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实现了这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才有今天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过去5年最大的 变化是党自身的变化,真正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我们 党更加团结,更有信念,更有纪律,更有力量。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

三、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立足时代和全局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长远发展,郑重地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 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是十九大报告的灵魂,也是十九大 的一个突出亮点和历史性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更加成熟、高度自信。十九大提炼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并写入党章,反映了全党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 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

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习近平总 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 和战略定力,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 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用总书记的名字 命名这一科学理论,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 握好这样几点

一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 代背景。

任何理论都属于它那个时代,只有认清时代背景,才能深

刻认识理论的意义和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所以我们才称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也就是说,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 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实践和 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时代、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时代提 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二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 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

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它回答的时代课题就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

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

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题上,习近平同志以非凡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忍 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 战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 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 展动力、战略步骤、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

三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 新观点和实践要求

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创新观 点,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 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 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 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 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 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 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 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主要有14条。

这14条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 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 “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完全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 的表述。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 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

“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 括,是我们推进各项事业的“路线图”和“方法论”,每一条 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必须结合实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四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 大历史贡献。

这一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一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

很多新话,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深刻揭示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进一步彰显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三是开辟了党洽国理政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

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 创性的成就,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 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四是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我们党 以坚强的决心、空前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实 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的创造力、凝聚 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全面、旗帜鲜 明,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价值观、又有方法论;既 有目标导向、又有问题导向;既登高望远,又深接地气;既有 历史感、又有现实性;既有理论品格、又有个人风格;既有鲜 明党性、又有厚重人民性,闪烁着博大精深的真理光辉习总书记的语言鲜明生动,充满哲理,为人民群众所喜闻

乐见。比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 钙”就会得“软骨病”;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打 铁还需自身硬;一份部署、九分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小康 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等。

四、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 断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断 为我们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历史方位、时代坐标, 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作出这样的判断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一是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二是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新的与时俱 进,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三是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四是现代化建设有 了新目标任务,要开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强国新征程;五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合的中央,国际地位和 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 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 上、人类社会发展史士也具有重大意义 报告用“三个意味着”进行了概括

是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光明前景

我国历史上有过辉煌时期,有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康乾盛世”,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经历了 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中国共产党一经 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 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打败了日本帝

国主义,彻底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

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 体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跃

二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 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世界社会主义运动170年,影响最大的是苏联模式,但是

这种模式最终遭到了失败,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重大曲折。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为历经磨难的社会主义注入强大的发 展活力,在世界上重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三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 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 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 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搞资本主义的占绝大 多数,但搞得比较像样的还是二三十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广 大发展中国家追随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 到头来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甚至 战乱不断。中国模式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 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新的榜样和启迪。

“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报告作了“五个时代”的精辟 概括,明确了新时代我们的发展道路、历史使命和发展目标 描绘了美好发展前景。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时代;四是全体中华儿女勤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五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 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 来的,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深刻阐述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 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 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 这个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概括起来就是“四个伟大”, 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 想

这“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

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犬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 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确保党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 强领导核心

五、深刻领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丰富内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最早是1956年在党的八大《关于政治 报告的决议》中首次提出,指明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 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 八大时的提法作了提炼,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党 和国家全局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为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依 据

从党的八大时算起,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个提法至 今已经60多年了。党的十九大在深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 意见的基础上,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修改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样的修改,主要依据是:一是经过改革开放近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 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自2010年开 始稳居世界第2位,220多种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稳居世 界第1位

从农业看,我国粮棉油肉蛋菜果茶等多种农产品总量和人 均占有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高标准 农田占比超过了52%、农业机械化率超过了65%、农业科技贡 献率超过56%,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均超过50% 这些都说明,我国长期所处的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 经发生根本性转变,再讲“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 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

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美元左右增长到 2016年的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 1978年的3434元、1336元提高到2016年的33616元、12363 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到29.3%和32.2% 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

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全面反映人民群众 的愿望和要求。

是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或派生 的。发展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够平衡 制约了全国发展水平提升。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 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 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既有社会生产力 方面的不均衡,也有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不平衡,还有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 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必须采取措施加快解决好。需要 注意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 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 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科学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 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 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六、深刻领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 战略安排

上世纪80年代,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设想,我们党提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共同努力,我们先后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 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作 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 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总要求,强调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 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这宣示了三年打赢决战的必胜信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个时期 将持续到本世纪中叶,历时30年左右。党的十九大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 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 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 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战略安排既鼓舞人心,又有鲜明特点:一是根据这个

安排,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比原定 的目标提前了15年。经过对各项指标的测算,这个安排是完 全可以实现的。

二是与以往不同,这个规划对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只作原则 性展望和要求,并没有提“翻番”类的指标,目的就是引导广 大干部群众贯彻好新发展理念。

三是把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的奋斗目标,同“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相对应,增加了“美丽”二字,这有利于推动美丽中 国建设

四是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表述为“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强国”,提高了第二个百年的目标要求。

可以看出,经过十九大的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完整、更清晰了。

就是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到1990年主要

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 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第四阶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 排。这是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作出的 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适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对动 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具有重大意义

七、深刻领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按照中国特色社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 态文明建设进行子全面部署,其中提出了许多重大战略部署和 重大创新举措,里提纲挈领讲一些重点内容。

笫一,在经济建设方面,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

化经济体系。把握十九大关于经济建设的部署,要注意把握好 报告当中几个非常重要的判断: 其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是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方位的重大判断。新时代是对 我国发展新方位的判断,这句话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方位 的重大判断。

其二,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清晰地指明了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其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 发展的战略目标。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理 解这一要求,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组关键词:坚持“一个方针”, 就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求我们不能只看重发展速度,要 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围绕“一条主线”,就是深化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高发展质量 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推动“三大变革” 就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这三大变革必须紧 紧依靠创新驱动来实现;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就是 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这是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构建“三个有”的经 济体制,就是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这是我们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两个力”,就 是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二,在政治建设方面,强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习领会报告对政治建设的部署,要 把握好三点: 一是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里面作出了非常深刻的论述。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 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 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二是对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这是政治体 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 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 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 覆盖

是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第三,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繁荣兴盛。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 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就意味着把文化提到道路、理论、制 度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 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报告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 任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第四,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民有所需,我有所应。我们要像抓经济 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了样落实民生任务,帮 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要深刻领会报告 提出的“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要求,抓住人民群众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 接着一年千,决不能搞寅吃卯粮,决不能好大喜功、邀约民心 第五,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 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 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 工作提出大政方针,作出重要部署。报告强调,要坚持走中国 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全面准确贯彻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要继续坚持“和平统

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 程;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 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八、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

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 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十九大报告一个重要内容 是加强党的建设,党建部分占4100字,占总报告的八分之

可见分量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由六个方面构成:原则

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方针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 治党;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 设;布局是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 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 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求是提高党的 建设质量;目标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 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 思主义执政党。

这个总要求,抓住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 关键,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 了一个立体“坐标系”和精准“定位仪”,是新时代管党治党 的根本遵循。

把握十九大对党的建设的要求和重大部署,要突出三点: 一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十九大把加强党的政治建 设写入党章。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 向和效果。

事实表明,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 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 风建设、纪律建设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 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 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 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 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这已经写入党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第条个就是坚持党 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坚持党对人民 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都是有 丰富内涵的重大提法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 想引领为、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三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过去5年,全面从严治党 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但要清醒认识到 许多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 题

比如,尽管理论武装、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但一些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还存在不少模糊认识,“总开关”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尽管从严治吏取得重大进展,但不敢担当、懒政怠政、“为官

不为”现象仍然存在;尽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但一些领域基层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

散,一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充分;尽管“四风”问题得 到有效遏制,但不良作风树倒根还在、反弹回潮的隐患和压力 犹存,新的隐形变异问题时有发生;尽管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 势已经形成,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员违纪问题 仍然频发,“小官大贪”“微腐败”问题比较严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面临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在全面 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绝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 绝不能有初见成效见好就收的想法

同志们,党的十九大强调,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 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站立在960多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50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 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 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具 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报告结束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八个字,与报告开篇 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前后呼应,一脉相连,道 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使命与担当,也道出了中国 共产党人的理想与追求,可以说这16个字直达人心,具有强 大的感召力、向心力、凝聚力。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拥抱新时代、践行新思想、实现新作为,为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 奋斗!

篇2:十九大会议精神宣讲稿

十九大精神宣讲稿 一、十九大召开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十九大的主要任务是,听取和审查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报告,审查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大会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力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党的十九大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等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十九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指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继续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进的目标,提出了新时代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必将为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有力保障。

十九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集中体现了全党意志,充分反映了人民意愿,必将得到各方面的衷心拥护,必将团结全党全国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

二、报告主要精神

十九大报告是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在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反复酝酿修改形成的,是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期待、对我国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纲领性文件。报告起草期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报告稿进行了讨论研究。十八届七中全会对报告稿进行了讨论修改。在十九大上,经过全体代表充分讨论和修改完善,大会一致通过了报告。

报告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研判国内外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全党全国人民期待,在总结成绩、回顾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描绘了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作出安排部署。

报告的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报告的主题

报告开宗明义,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主题,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作出鲜明有力的回答。

这一主题强调了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3个核心问题: 一是旗帜问题,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强调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我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方向,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使命问题,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强调必须铭记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牢牢把握初心和使命这一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奋斗目标问题,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强调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通过不懈努力、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引领党和国家事业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报告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恩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入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二)关于重大成就和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报告从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全面从严治党等l0个方面对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清醒指出工作中7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报告强调,五年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报告强调,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 远的影响。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报告深刻分析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出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报告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并进行阐述,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报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过去100年的历史纵深总结我们党为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推进伟大工程,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四)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八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阐述,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报告阐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四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报告强调,这“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全党同志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五)关于新时期的奋斗目标

报告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两个一百年”之间的30年作出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l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令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求全党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六)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报告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1、经济建设

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报告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6个方面对经济工作进行了部署。

2、政治建设

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报告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6个方面对政治建设作出安排。

3、文化建设

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报告对文化建设着重部署了5方面的任务,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4、社会建设

报告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 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金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7个方面对社会建设进行了部署。

5、神态文明建设

报告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报告从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4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部署。

(七)关于全面从严治党

报告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报告要求,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报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8项重点任务,主要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报告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 和效果,要求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产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如何贯彻十九大精神

贯彻十九大精神,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联系我们当前的工作,联系我们的任务和使命。作为一个农业大县,作为农村,民生工作应该是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报告特别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几年来,洋县全体干部和全县人民一起,在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指引下,发扬特别顾大局、特别敢担当、特别重协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脱贫攻坚精神,按照产业帮扶、就业创业、易地搬迁、危房改造、教育支持、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八个一批”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今后,我们要乘着十九大东风,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转变发展思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将我县脱贫产业从一产向旅游三产融合转变提升,实现产品自身价值和旅游观光双层效益。同时结合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我县全域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二是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习总书记向全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十九大召开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总书记反复提出2020年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容不得丝毫懈怠。为此,我们一定要克服一 切困难,保持耐力定力,持续加压加力,扎实推进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全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三是打破经济发展瓶颈。下大功夫培育引进有辐射力、影响大的大公司主导农产品进行商品化开发,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贮存难、变现难得局势,群众才能稳定致富,地方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四是加大农产品推广宣传工作,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我县还没有强大的营销网络和运作平台,不能解决农民群众丰收而不增收的窘境,尽快建立县级平台并与大的电商平台对接,完善网络销售渠道,确保我县农产品优质优价,销售畅通。

五是打造样板示范村,推进农村改革。集中全县优势力量,打造样板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各村改革,促进农业发展。草坝村朱鹮湖果业专业合作社、龙亭柳山村扶贫互助合作社都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样板村,也是今后我县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各镇村都要认真分析和总结本村的实际,尽快找出本地发展的新路子,加快推进农村改革步伐。

依干其乡良种库木克什拉克村国语幼儿园

篇3:十九大会议精神宣讲稿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意义。2012年11月26日,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专题会议, 深入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

会议由湖南省继教中心党支部书记贾腊生主持, 他指出,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教育系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八大精神,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建设教育强省,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会上, 大家认真学习了十八大的相关文件, 贾腊生书记对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他强调, 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一定要在深入学习宣传上下功夫, 要把组织开展十八大精神的学习,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切实抓紧抓好。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 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以此次十八大精神专题会议为契机, 密切联系中心的工作实际, 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 他还要求全体党员同志要将此次集中学习与今后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根据中心党支部的统一部署认真写出全面深刻的学习心得, 使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工作实际中去, 进一步推动中心工作再上新台阶。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

篇4:十九大会议精神宣讲稿

刘建同对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作了全面、深刻的诠释,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有关部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刘建同指出,这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次里程碑。中央领导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本次职业教育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和 《决定》所提出的改革措施和发展目标任务艰巨。

刘建同从教育政策、行业企业政策、社会力量办学政策、教师政策、财税政策、社会用人政策、重点支持政策、国际合作与交流政策等八个方面,重点解读了《决定》将要推进的各项改革举措,指出我国职业教育必须走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之路。

篇5:帮扶村讲党课,十九大精神宣讲稿

土地承包再延三十年农民吃了“定心丸”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胜利召开。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体党员干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中央、省州县委高度重视,我局根据县委安排,结合走基层“暖冬行动”、“干部驻村蹲点帮扶”等工作的要求,派出5个工作组,分别由4名局领导带队,深入到我局所帮扶的新市坝镇阿加依村、前进乡前进村、拖沟村、田坝镇大田村、团结乡瓦姑录村开展相关工作,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传达到基层一线、传递到千家万户。

11月27日至29日,省调研督导组在我州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当前重点工作调研督导,29日上午,调研督导组在西昌召开情况反馈会议。省委常委、农工委主任曲木史哈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邓川主持会议。督导组深入我州部分州级机关、西昌市、甘洛县、冕宁县,重钢西昌矿业有限公司、大桥水电开发总公司等地,通过实地走访、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重点抽查等方式,了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稳定经济增长、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巩固环保督察成果、信访维稳等工作情况。其中,省政协副主席邓川于11月27至28日,率省冶金地勘局、/ 14

省地矿局、四川大学、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公司、中铁二十三局、成都航空有限公司、四川发展(控股)有限公司、四川省川发展慈善基金会等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一行到甘洛,深入到田坝镇兰池村、阿尔乡眉山村就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开展督导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

在11月29日召开的凉山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当前重点工作调研督导情况反馈会议上,省调研督导组反馈了督导情况,对我州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曲木史哈指出,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讲,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让十九大精神在凉山深入人心。要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期,推动凉山实现绿色发展,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农村发展水平,依托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旅游、康养等领域加大发展力度。要抓好脱贫攻坚,打好不能输的“硬仗”,本着对历史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抓好禁毒防艾、义务教育重点攻坚,重点统筹协调农村环境整治,解决农村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厕所等问题。要推动中央和省委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落实,不断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要巩固环保督察成果,突出抓好环境问题整/ 14

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天,我主要就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一和我们农民朋友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宣讲解读,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这一政策安排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期盼,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既可以沉下心来搞生产,又可以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还可以安心进城务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也更稳定了,可以放心投入、扩大生产,改善农田设施条件,有利于形成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我国农村土地已经进行了两轮承包,大多数地区的第二轮承包将从2023年起陆续到期。为什么十九大报告此时提出再延长三十年?近年来农业人口大量转移进城,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不断增加,现代农业投入增加、设施建设规模日益扩大,无论是广大承包农户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希望国家尽早明确土地承包政策下一步走向。这项政策及时回应了广大农民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关切,充分体现了“长久不变”的精神。

这一政策安排在时间节点上,与十九大提出的“两个十五年”的阶段安排高度契合。新一轮承包期到期,大体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之时。那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我国将/ 14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结构、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也将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创造更好条件,留下重要时间窗口。

政策好还要落实好。从现在起农业部门就将按照中央精神,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加强谋划,做好基础性工作,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把这一政策执行好落实好创造条件、做好准备。当前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证新一轮承包顺利推进的基础性工作。截至2017年9月底,已完成确权面积10.8亿亩,占第二轮家庭承包耕地账面面积的80%。下一步,农业部将加强指导服务督促,确保在2018年高质量完成确权登记颁证任务。

二是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目前全国已有十三个省份出台了实施意见。下一步,农业部将指导地方继续健全和完善配套制度,探索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一、如何在新形势下维护好农民土地权益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解决好土地问题,才能保障和实现农民权益、激/ 14

发农村发展活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审《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草案规定耕地承包期届满后再延长30年,并删除了法律中关于“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的规定。这项政策旨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体现了农村土地制度设计的中国智慧,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好这一政策,核心是维护好农民土地权益。这说明了今年6月份我们单位的律师在全县新任党支部书记培训会上《依法治村》专题讲座中给大家讲解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关于“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的规定”今后将发生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今后大管理中应特别注意,不能再按照以前的规定执行。

近年来,农业人口大量转移进城,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加,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大量涌现,现代农业投入增加、设施建设规模扩大,无论是广大承包户,还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希望国家尽早明确土地承包政策的下一步走向。这说明,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解决好土地问题,才能保障和实现农民权益、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14

这项重大政策,充分体现了“长久不变”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已经开展了两轮承包。第一轮从1978年开始,承包期为15年,最早的1993年到期。1993年11月份,中央发文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延长为30年,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和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都明确,“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这次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三轮加在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将保持稳定长达75年,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

这一政策在时间节点上,与我国实现强国目标的战略安排高度契合。全国大多数地区第二轮承包将从2023年起陆续到期,在此起点上再延长30年,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十五年”的奋斗阶段高度契合。这样,新一轮承包期到期,大体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之时。那时,国家城乡人口和劳动力结构、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将发生巨大变化,也将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政策创造更好条件,留下重要时间窗口,还为今后依据大多数农民意愿作适度调整留下了空间,充分体现了制度设计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

落实这一政策安排,首先要做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同时,要推进土地“三权分置”。今后要探索“农民承包、多种经营”的多种实现形式,真正让农户的承包权稳下去、经营权活起来,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鉴于城乡人口结构的变革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现阶/ 14

段农民进城务工、落户的情况也十分复杂,各地必须按照中央要求,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而且“是否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应由农民自己决定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

二、新时代乡村如何振兴(聚焦十九大报告·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提法应如何解读?“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意义何在?如何唤醒农村沉睡资产?

农业农村如何优先发展?

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目标,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

农业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新时代越来越迫切。要清醒看到,当前农业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优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是基石,需要加大力度,实现“三不、两零、一全”的绿色发展总体目标。具体来说,就/ 14

是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全利用。同时从资源利用、产地环境、生态系统、绿色供给等方面,按照中央的要求,将农业绿色发展总体目标细化为到2020年的具体目标和到2030年的远景目标。

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是保障,需要实现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科学合理。要围绕解决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管控、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等制度和贫困地区农业绿色开发机制。

优先发展,需要多措并举协同推进。在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上,建立耕地轮作休耕、节约高效农业用水等制度,健全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在产地环境保护治理上,紧扣农业投入品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建立工业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健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完善秸秆、畜禽粪污等资源化利用制度,建立废旧地膜和包装废弃物等回收处理制度。在修复农业生态系统上,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林业和湿地养护。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如何完善?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 14

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这不仅给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提供了更加切实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通过完善土地承包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更加充分、更加完善,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中央确立的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基础。把农户承包经营权落实到地块,使农户承包地权属更加明晰,农民流转承包地就能更踏实,利益预期就能更明确,农户才能放心流转、稳定流转。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石。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张红宇表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可以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不断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经营方式实现“两个转变”,即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方向转变。

当前,要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把小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轨道上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深化? / 14

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目前,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规模庞大,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不含西藏)2.86万亿元,村均493.6万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情况十分复杂,改革要把握原则,稳中求进。目前,全国100个县先行先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改革的目标就是要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实现这个改革目标,需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国40%左右的村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60%左右的村是由村民委员会代行职能。从实践看,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方向。这个新型集体经济,新在不是传统的“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而是集体成员边界清晰、集体产权关系明确的股份合作经济。

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这个经济运行新机制,新在要坚持市场导向,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市场主体地位,盘活集体资产,创新集体资产运营管护机制。需要全面激发农业生产要素的活力。唤醒农村沉睡/ 14

的资产,才能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建设,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49.5%,家庭经营收入占比35.9%,转移性收入占比11.0%,财产性收入占比3.6%。

需要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要落实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和对集体经济活动的民主管理权利,形成有效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任务已经明确,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是代替农民选择,按农民的意愿办,整个改革都要体现农民参与和农民受益。

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要按照中央已有的部署继续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三权”分置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对非经营性资产,包括集体所有的办公用房、卫生所、小学校等,主要是探索建立集体统一运行管护机制,为集体成员提供公益性服务,不宜搞折股。经营性资产,是这轮改革的重点,要着力推进资产确权到户,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三、农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无地农民可通过这些途径获取耕地!

相信这几天大多数农民朋友们都是喜笑颜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给咱农村农民发展带来数不清的好处,尤其是/ 14

其中这一轮土地承包到期之后,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新政策,更让无数农民圆了把自家的承包地种上一辈子的梦,甚至农民选择退出承包地,进行土地经营权转让、抵押,以及遇到征地拆迁都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和补偿,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可是让咱农民笑的合不拢嘴啊。

可是有些农民朋友们却发愁了,那就是在上一轮土地承包中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无地农民,本来这一轮土地承包到期也就是2023年,土地就能重新分配,他们也能分到自己的土地,但是土地确权的完成和承包期延长30年的政策让他们心里都变得忐忑不安,尤其是统一取消农业户口的户籍改革更是让无地农民对将来能不能分到土地提心吊胆。

不过我们也了解到,农村的失地农民朋友们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说这一轮土地承包期延长了30年,但是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朋友们还是有机会获取耕地的,接下来就给大家说说都能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耕地。

1、开垦四荒地。

虽然说现在对于农村的自然生态保护十分看重,但是农村依然有一部分既不属于保护地又不属于生态湿地得荒地,而且根据农村的现行政策,是鼓励农民开垦四荒地的。所以现在没有分到土地的农民朋友们,不妨试试开垦村里的荒地,而且农民开垦的荒地在经过村集体成员投票予以允许之后,/ 14

是可以进行土地确权并保障相关权益的。

2、农村原有的机动用地。

一般来说,农村在进行分地的时候,会留出来一部分耕地用作机动用地的,所以如果之前没分到土地得农民朋友们想要种地,可以先去村集体打听一下留出来的机动用地还有剩余没,不过这部分土地一般量少,很有可能已经被分完了。

3、农民有偿退出的土地过村集体回收的耕地。随着土地确权的进行,《土地承包法》也在进行修订改善,据了解,将来对于农村弃耕三年以上的耕地村集体有权进行回收,而且对于已经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的农民也可以选择有偿退出承包地,再加上因为承包人已经离世而被村集体回收的土地,都可以用作重新分配。

4、“继承”父母的承包地。

严格意义上来说,农民没有承包地的所有权,所以承包地是不能被继承的。但是农民承包土地实际上是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的,也就是说只要承包户还有子女在世,就享有土地的承包权,而且可以继承已经离世老人的土地经营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继承”土地。

总而言之,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对咱农民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即使现在有一部分农民还没有分到土地,但是耕者有其田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所以无地农民大可不必担心,哪怕通过这四个途径都分不到土地,只要你想种地,国家一/ 14

定会推出新的政策调整的!

篇6:十九大宣讲稿

“新时代”的概念应该是十九大报告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也是最大的创新,其他所有的内容都是从“新时代”这个概念延伸拓展出来的。那么,我们为什么提出“新时代”这个概念呢? 一、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取得的成就

如何看待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十九大报告里有段非常规范的表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我们才能提出“新时代”这个概念。具体来说,全方位是涉及方方面面的,但是,最吸引眼球的、老百姓最关注的到底是什么?下面,我谈一谈我的看法。

第一,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

这是五年来最吸引社会关注、最得到人民认可的。无论是“老虎”“苍蝇”一起打,零容忍、全覆盖、多视角,巡视组回头看,还是忠诚干净担当,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无论是从群众路线到“三严三实”再到“两学一做”,还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反腐败,全面从严治党都成为大家最为关注的内容。

第二,精准扶贫。

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力度可谓空前。我们党历来重视脱贫问题。这五年来,精准扶贫入村入乡入户,点对点、面对面,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扶贫给解决掉。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要“扶真贫、真扶贫”,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处处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三个意味着”,其中第三个就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当我们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那将是多么大的奇迹啊!这就可以为一些既想实现发展、又想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全新选择。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在世界上是空前的。让几千万人口在几年时间内脱贫,这么大的历史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就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

第三,国防和军队改革。

我们由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调整力度非常大,完全超出想象。整编之后,军队的战斗力空前提升。这三点正好是关于党、人民和军队的。这五年来最大的变化,也是让我们感到最为自豪的,就是中国人的自信大大提升了。今年网上流行一句话:“厉害了,我的国”。那是因为我国现在的高科技,像高铁、“天宫二号”、“天眼”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项目走进人们的视线,所以才会有“厉害了,我的国”这样的感叹。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用的都是现金,而西方发达国家用的则是卡。当时国内有很多人都担心,一张小小的卡,那么多钱放在里面,会不会突然没了?后来,中国人也逐渐用上了卡。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用的是支付宝、微信,而西方发达国家还在用卡。现在国外如果要吸引中国的消费者和购买力,就必须要用微信、支付宝,否则市场就没了,消费者就跑了。过去是西方国家在改变我们,现在是我们在影响和改变世界。所以说中国人的自信提升了,中国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七个“新”——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新方略、新举措、新征程

1.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到了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同志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0年之后的2012年,习近平同志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上,我们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到底怎样理解“新时代”这个概念呢?

十九大报告里讲了三个“起来”——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个“起来”如何把握?经过思考,我发现它可以对应三个“新”。

第一,新中国。这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对应的是“站起来”。

第二,新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逐渐富起来,所以对应的是“富起来”。

第三,新时代。我们提出了中国梦,而中国梦又是强国梦、强军梦,所以对应的是“强起来”。中国梦说到底就是强国梦强军梦。我觉得这样讲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

当然,关于“富”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距离2020年还有几年时间,要实现全面小康,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强起来,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新思想 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提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还有一个重要提法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在“7·26”重要讲话中强调,“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就应该有一个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两者是分不开的。

2017年9月,各地区、各部门的党委(党组)中心组都统一安排了一次中心组学习,内容就是学“两论”——实践论、矛盾论。那么,为什么要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安排学习“两论”?实践论,强调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实践进入了新时代,理论上就会产生新思想,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已经进入了新时代,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一新时代、新思想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矛盾论,其中的重要观点就是要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上这两点,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新思想作了铺垫。由此可见,2017年9月各地方、各部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就是从“两论”到“7·26”重要讲话统一思想,为党的十九大做了很好的准备。

关于新思想,十九大报告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那么,到底如何归纳这一新思想呢?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重大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明确”对第一个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明确定位。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3.新矛盾

有的学者把它称为新判断,也就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注意“转化”二字,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的涵盖面更大,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过去求的是温饱,而今天,我们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过去求的是生存,而现在要求的是生态环境好、平时可以去健身、闲暇时可以去旅游,等等。除了这些物质需求之外,人的精神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如自由、平等、公正、公平、法治等。总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物质文化需要已不能完全涵盖。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过去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但现在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些生产领域已走在世界前面。当然,我国仍存在落后的地方、落后的方面,但已不是制约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那么,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就是东部、中部、西部,城市和农村,富裕和贫穷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就是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美好生活需要,相对还不能完全满足。这对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新部署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一历史交汇期,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怎么迈进?过去的提法仅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部署,即分两个阶段、两个十五年来安排。也就是说,将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至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这30年,划分为两个十五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加上两个十五年,使得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清晰。另外,在这一新部署中我们并未像以前那样提出GDP总量翻一番的目标,说明什么?现在,我国发展主要不是追求量的增长,而是要求质的提升,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率。

我认为,前面讲的这四个“新”——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部署,是最重要的。

5.新方略

十九大报告称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过去的提法是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但这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一个基本方略,从方略的角度提出了“十四个坚持”。

6.新举措

这是十九大报告中第五到第十三部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队、“一国两制”、大国外交、党的建设,并对每个领域都提出了一些重大举措。

7.新征程

上一篇:【精品】幼儿园开学通知汇总下一篇:文案专员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