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心得作文

2024-05-30

考试心得作文(共16篇)

篇1:考试心得作文

考试成绩得到了,我语文八十四分二十一名,数学八十四分三十二名。这句话正如晴天霹雳的打到我的耳朵里。我的心情立刻从晴天变成雨天。我心想:我复习的这么认真,上课也听了老师讲。为什么才考这么点分和名次。

这是我的头脑里浮现出我在家里复习时,不怎么专心,而且一会儿才去喝水,一会儿出去解手,使我有些内容背不到还有我很少读课外书,遇到一些老师没讲的问题,就胡思乱想,最后出错。还有我没在考试时没怎么检查,数学应用题没在多检查一遍的后悔场景。

这使我吸取了教训。我以后复习时要专心,不要东走走,西走走。就算有一丁点要求背诵的内容都要记住。我还要大量阅读课外书,增长知识。有些题老师没讲的题应自己去了解。还有,以后一定要在考试是认真检查,不管是什么样的题。

我相信下次期末考试我一定会考好的,一定会是最棒的!

篇2:考试心得作文

前几天,我们考试了,语文。考试前,我紧张的不得了,抓紧时间复习,生怕我考不好。

前几天,试卷分数终于改完,发下来了。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时,我手颤抖的接过试卷,上面两个鲜红的大字:97分,全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的分数排在全班第二,按理来说,本来这种成绩还算可以,可我不太满意,应为我“日落胭脂红,明朝依旧晴”的“朝”字少写了一横,扣了一分。还有稚拙的“拙”字拼音选错了,也扣了一分。还有就是选标点,我没注意看,也没多思考一下,把该打逗号的地方打成句号了。也白白扣掉一分,我生气急了,懊恼不已。为什么考试前不再看看“拙”字的拼音呢,竟然把不应该错的地方给弄错了,我真笨!并且和全班第一的同学比起来,我还是算差。我想:“考试前因该多看书,多复习。”然后我又想:“这次粗心大意,没关系,下次努力!”我一定要争取成为第一,继续努力!

篇3:高级会计师考试心得

一、正确选择考试用书与辅导学校

我是地处新疆边远地区的一名备考人员, 2008年6月中旬报名时对这种考试还是非常陌生, 认为只是开卷, 等到发书时看看即可。7月20日拿到《高级会计实务》一书时, 才发现书中的内容全是案例, 没有系统的知识点, 根本无从下手, 加上我是2003年参加的中级职称考试, 很多以前学的内容已经发生改变, 并且新增了许多知识点, 如金融工具、财务估值、期权定价、外汇风险管理等。以我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情况想要通过考试的几率十分小, 于是我选择了参加网上的辅导学校进行学习, 并收到了辅导学校赠送的《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 并准备好了《考试大纲》。事实证明, 新增的这两本辅导书完全填补了《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的不足之处, 三本书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其对全书的内容做一个总括性的认识, 要点、知识点指点清晰, 特别是对于开卷考试来说, 在认真复习、掌握相关内容之后, 临考阶段就是理清知识点, 对相互有关联的内容在大纲上标清楚, 便于查找, 这对于考试时提高做题速度、争取时间是极为重要的, 但大纲的缺点是缺少相关习题。《精讲》一书则是与指定教材同步的一本较好的辅导书, 书中对每章内容进行知识点梳理、要点分析、历年考情分析等内容。也就是说, 老师首先是认真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每一章里最基本的知识点及重难点部分。对不清楚或难以正确理解的内容, 或历年学习中容易出问题及偏差的部分, 在《精讲》中都会涉及到, 对难点用实例进行透彻讲解, 并且在每章的小结之后附有巩固性的习题。特别是其中重要的跨章节的综合案例分析, 与实际应试试题的类型已十分接近, 可以充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总之,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认为拥有这三本书就可以了。此外, 选择好的辅导学校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大致将网上远程学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教材备齐了后我于7月底就进入了正式听课阶段。在听课的过程中, 按照老师的指点, 我定下了初步的听课计划, 准备用一个月的时间听完基础班的全部课程。每天听课时, 手里拿着《大纲》, 对老师讲的重要内容及时标注, 听完课后认真看《精讲》并做《辅导书》上的练习, 不懂的地方多听几遍, 反复理解。针对财管部分, 计算内容较多, 要动手多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一些解题的技巧, 这些都必须是亲自多做练习才能学会的。而且这部分内容考试占分较多, 计算稍有一步错误, 就会前功尽弃, 失分很多, 所以, 对这部分内容还要求掌握一定的正确计算的能力。在学习后面几章中内控部分、公司法等内容时, 属于记忆的的内容较多, 案例的类型也很灵活, 往往难以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采取先听课, 圈重要知识点, 然后再看案例的方法。由于案例的内容文字性叙述的部分较多, 需要掌握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将知识点完整表述。最好的办法便是要多看案例分析, 掌握主要的考点, 对回答这类案例就会有基本的经验, 对精辟的答题点及技巧采取大段的背诵下来, 逐渐地掌握这类题的出题方式和解答方法。这样学完一遍以后大约已到了8月25号左右。这个阶段的学习要特别扎实, 要花功夫弄懂必会的知识点, 这也是整个学习时期耗时最长的。第二阶段:提高阶段。接着我开始进入了《跨章节的案例分析》及《锦囊班》的学习阶段。我觉得这个阶段十分重要, 是对各章节知识点进行纵、横向梳理、灵活运用阶段。在复习过程中, 对前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着重消化理解, 并熟悉考试方式、出题特点。第三个阶段:冲刺阶段。提高备考能力, 我在认真做了几套题后, 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予以加强学习, 最后熟悉所有考试资料, 对同一章节考试内容及同类型考试内容用一张纸记下其所位于的参考书的位置, 并打印相关内容备用, 如公司法内容、证券法内容等。

三、掌握考试技巧

考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十分重要, 因为考试题量大, 如果对考试内容不熟悉, 在考场上只凭翻书抄很难做完考题, 甚至有的连位置都找不到。考生不要以为是开卷考试就掉以轻心, 开卷考试也需要认真对待。首先, 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 相应的参考书及整理好的资料一定要带上, 对于不常用到的记忆性知识点, 要记清在书中的位置, 以便在考试时能够顺利找到。其次, 要掌握正确的读题方法, 先从试题的要求读起, 明确问题是什么类型的题型, 用笔标注问题的关键信息, 看问题有无陷阱;然后, 带着问题去读题干资料, 阅读时仍然用笔标注关键的有用信息, 再对照问题与已知资料, 一一作出分析、判断。回答问题时要把握好答题程度, 做到恰到好处, 不要漏掉关键点以免影响得分, 同时要避免答得太多, 影响答题速度。最后, 要注意把握考试答题的整个节奏, 每道题的时间要控制好, 碰到难题可先跳过去, 要保证会做的题一定要答好, 要保持卷面整洁、书写清晰, 便于教师阅卷。

高级会计师考试总体上说有“开卷考、层面高、题量大、时间紧、难度不大”等特点。在拥有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选择好高质量的远程教学, 这样可以拥有更多的资深教师的授课经验, 享受更多的学习资源, 求解备考的最佳对策, 顺利一次通关!

篇4:考试心得作文

关键词:化学技能证;中职化学;实训教学

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主办,其中化学课程考试由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两部分组成,考生两项考试成绩均达到条件即可得到相应等级的化学技能证书,该证书可作为高职类院校招生考试的报考资格。操作技能考试采用考生按考纲规定的十五道实验样题中随机抽取(详见表1),并在考官监考下于规定时间完成实验操作,考官根据考生的操作情况按评分点分值评定成绩,每题满分为100分。

我校作为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化学科目操作技能考试考场,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进行两次技能考试,并根据考试报名情况和时间安排,组织专业实训教师为考生提供十六个课时的考前操作技能培训。由于培训内容较多且难度不一、培训时间和地点安排非常紧张、考生数量较大且水平参差不齐,与平时上实训课有一定区别,培训难度可想而知,本文分享了三年来为考生培训得出的一些心得与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确立目标,有的放矢

首先要明确的是,参加考前培训的考生,应该在实验实训课程和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过基本的化学操作,了解一些常用的操作规范,具备一定的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而不是对化学实验规范和常用的玻璃仪器一无所知、毫无头绪。另外很多考生会问多少分及格,这里就要向他们强调无论是操作技能考试还是理论考试,分数越高最终评定的等级就越高,应该以高分为目标。因此考前培训的目的是对考生的操作技能进行有效的强化,对考生平时做实验时不注意的操作细节进行必要的强调,对考生的一些错误的操作习惯进行纠正,提高其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二、突出要点,把握细节

要实现上述的培训的目标,首先要了解每个实验样题对哪些的操作步骤和细节进行考查和评分,并做好教学计划。同时,每个考核要点有相应的若干评分点,在评分表中一目了然,有的评分点针对考生在操作过程中是否有遗漏某些步骤,有的评分点针对考生的操作是否正确、是否规范,因此老师在培训前有必要对试卷和评分表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哪些操作细节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哪些要点是学生在平时已经掌握得熟练的,哪些要进行重点强调和解释的,哪些操作失误或不规范的操作是比较普遍的,在培训的过程中给每道题分配2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完整的操作示范,同时有针对性讲解重点、难點,这样既能突出要点避免泛泛而谈,又全面涵盖每道题的操作过程。

三、明辨差异,破解疑惑

要注意提醒考生类似的题目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到底是考核要点不一样,还是某些评分点不一样,比如前面提到的滴定管的题目,第十题和第十一题是需要滴加指示剂并对滴定终点颜色进行判断的,如果滴过量会被扣分,而与之类似的第七题和第八题虽然也是重点考查滴定的操作,但是区别在于没有滴加指示剂,即不要求考生对滴定终点进行判断。

四、纠正错误,正面激励

这一系列的教学计划,都是为了在课堂上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指出每个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出现操作错误,要求考生对不熟练的、难度较高的题目要反复练习,尤其是一些基础比较差的考生,要多留意他们的练习情况,多辅导,多交流,不要留下误区和疑惑。另一方面要不断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树立信心。

结语

开展化学操作技能考试考前培训之目的,是为了让考生能更好地掌握考评内容,提高其操作技能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要清晰掌握每道题对哪些的操作步骤和细节进行考查和评分,授课时既要讲得精,又要讲得全,举一反三,破解疑惑,合理分配讲解的时间,留出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加强辅导,使学生不仅能通过考试,更能拿到高分。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大纲及样题:化学课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陈艳.无机化学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3]龚拥政.浅议如何提高实训课的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6).

篇5:考试心得作文

“洋雪,你说,我们这些好学生考不好怎么办?”雨蓓儿焦急地说。“诶呀,怕什么呢,该复习的我们都复习了,怎么会考不好呢?”唐婉婉无忧无虑的说道。

期末考当天:

叽里呱啦,叽里呱啦——

突然,老师的脚步声响起,同学们看了看。呀,范姜还没来,这可怎么办,同学们因为范姜而在教室里讲话,导致被老师骂了一顿。

在考试的过程当中,突然一声“清澈响亮”的一声“报告”响彻整个考场。正在巡考的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在门口,发话道:“那个叫范什么的。”“老师,我不叫范什么的,我叫范姜。”“哦,好了,范姜我问你,你为什么迟到,还有你是不是闹钟响了之后又睡了下去呢?”“老师,你问那么多问题干什么,还有,我觉得我有权不回答你的问题。”“你!好吧,你去考试吧。”被办法,老师被范姜打败了。

篇6:考试心得初二作文

此时我再次拿起打印出来的试卷,望着鲜红的叉号,心里一阵悲伤,再次看向错题,认真思考后发现了我错的题原因竟如此可笑。

第一道错题是问鲁滨逊一共有几次航海经历。《鲁宾逊漂流记》可是在寒假里就阅读过的,本应该最基础最简单的题,这与我读书时囫囵吞枣有着必要的联系,看来以后要改变读书策略,预防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但如此低级的错误,把我的疑问也带了出来,我想不会大都是犯低级错误导致错了吧,不曾料到,亦是如此。

第二题是针对阅读来考的,发现目标后,我急忙又捧起了阅读文章,细读了一遍后,便大叫:气煞我也!原来我把第二段漏读了,也就是这道题的错因和上道题一样,看来我真得注意了。

后两题都和《学弈》有关,《学弈》在小学就学过。一题是简单的翻译错误,想起我背古诗文言文时,光想着快点背完,很少看些课下注释,如今又吃了次大亏。

最后一题是对《学弈》的作者和谁编籍的考察。这是对细心的考验,而我就被干扰项迷失了双眼,把孟子的言论和孟子及其弟编籍记混了。总的来说,与一个词有关——囫囵吞枣。光想快,却反受其害。

篇7:考试心得作文

这次作文,我只是粗略的看了一下题目,就开始写了,到了中途才发现有点跑题。这可怎么办?况且时间不够,我当然不能半途而废,只好把词语生拉硬拽地写进作文了,还加一些点题的句子,拼命似的点题,还好我又开头结尾,不然我就完蛋了,这也反应了我粗心大意的缺点。

从中,我也万分感慨:我的内容没有真情实感,像是抄袭的,幸好写得多,老师才大发慈悲,只给我扣了0.5分。在期末考试中,毕竟不是范老师批改,别的老师要是扣个三四分也是有可能的,我绝对不能有侥幸心理。

篇8:作文考试命题对比研究

一、作文考试命题的“死”与“活”

作文考试命题一般包括两部分, 一是题目, 二是要求。笔者认为, 应弃“死”求“活”, 即题目本身限制不宜过死, 要给学生留有自由表达的空间。试举两例:

例1:题目:在天, 我喜欢______ (四年级上学期)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作为习作题目 (第一条横线可以填春、夏、秋、冬, 也可以填阴、晴、雨、雪, 第二条线可以是人或事, 也可以是景或物)

2.注意抓住特点, 表达真情。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400字左右。写完后认真修改。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

从字面看形式新颖, 其实引导不当。问题出在“在____天”上。笔者调查了学生所补充的题目:1.在春天, 我喜欢李婷婷。言外之意是其他季节不喜欢。这不是以“季”取人吗?不可写。2.在夏天, 我喜欢柳树, 夏天的柳树枝叶茂盛, 孩子们喜欢它, 在情理之中, 可以写。3.在秋天, 我喜欢秋游, “秋游”可以写, 但两个“秋”字重复, 学生在填空的同时不知不觉出现了病句。4.在冬天, 我喜欢小狗。为什么单单在冬天喜欢小狗, 其他三季不喜欢吗?这不是真正的喜欢。5.在雪天, 我喜欢打雪仗。“打雪仗”有儿童情趣, 可以写, 但强调“在雪天”没有必要。上述5例中有的可写, 有的不可写, 但不管哪种情况, 我们读这个题目时都感到别扭。特别是那个“在”字, 学生虽然填空得了分, 但没有受益。如:在夏天, 我喜欢柳树。有个学生也按要求填了空, 可是在写作时, 他又把题目改为:我喜欢夏天的柳树。我们认为这个题目好, 好在读来顺口, 有个性。但又不符合试题要求, 被批卷老师扣了分。

上述分析说明, 习作题目不宜限制过“死”。批卷老师也不应拘泥试题评分标准。否则, 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不利于他们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例2:题目:我喜欢……

提示:这是一次半命题作文, 省略部分由你来补充。你所喜欢的可能是学习方面的, 也可能是日常生活中的, 也可能是大自然里的……比较一个, 选择你最喜欢的来写。“喜欢”可不能空喊口号, 要用具体事例说话, 说自己心里的话, 把你喜欢什么、怎样喜欢、为什么喜欢告诉小伙伴。

此例把常用的“要求”改为“提示”, 意在给学生一个更宽松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写作, 鼓励他们说心里的话, 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利于保护儿童的灵性, 张扬个性。

二、作文考试命题的“繁”与“简”

作文考试命题的“要求”, 应删“繁”从“简”。小学生注意的范围比较狭小, 不善于分配, 他们对繁琐的作文“要求”往往注意不到, 甚至“顾此失彼”, 导致多数学生写不好作文, 试举两例:

例3:在平日的学习中, 你经常进行课文的复述练习吧。在练习中, 你一定学到不少有关复述的要领, 现在就请你展示一下吧。在本学期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小抄写员》, 文中的主人翁叙利奥一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这篇课文有点长, 。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字数在400左右。写完后要仔细读一读, 改一改。 (五年级上学期)

这一段表述“要求”的文字有180字 (含标点) , 把几种概念杂糅在一起, 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障碍。一是复述。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 不可用于写作。二是改写。即根据原文内容, 改变其表现形式的写作练习。改写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改变体裁、改变结构、改变人称、改变描述方法、改变语言。属于作文教学范畴。但试题要求“从复述的角度改写”, 令人费解, 前面所列5种改写法没有此种改法。复述与改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不可混为一谈。三是缩写。要求在不损害原作中心思想和基本情节的基础上, 对原文进行压缩, 扼要地写下来。《小抄写员》原文约2800字, 要求改写到400字左右, 试题中虽然没有表述“缩写”, 但绝大多数学生是缩写的。四是读后感。试题中也没有明确表述这一概念, 但有抓住主要内容, 叙述合理, 写出真情实感的要求。试想原文那么长, 要压缩到400字左右, 必然把细节删掉了, 难以写出“真实的感受”, 所以学生就写成了读后感。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50%的学生命题为《复述〈小抄写员〉》, 30%的学生命题为《改写〈小抄写员〉》, 13%的学生命题为《缩写〈小抄写员〉》, 7%的学生命题为《读〈小抄写员〉有感》。学生面对同一“要求”, 命了四个题目, 这并不是个性化的表现, 而是繁琐的“要求”把学生弄懵了。批卷老师只认定第四个题目不符合要求, 因为没有“复述”。其实, 第一个题目最不好, 应回归“阅读教学”。第三个题目最可用, 因为写前三个题目的学生都是缩写的, 作文与题目相符。由此可见, 这道题给教师批卷也带来了困难。

例4:缩写《小抄写员》, 要求抓住主要内容, 字数400左右。最好在题目前面加一个正标题, 如可敬可爱的叙利奥———缩写《小抄写员》。加得适当的, 给予奖励分。

与前例比较, 此例的“要求”表述简明, 学生看到题目与要求就知道写什么。特别是加正标题的“引导”, 可体现作文的个性。假如让学生“改写”, 则要给学生指出用哪种方法改写 (见前面所述的5种改写方法) 。如:改写《学弈》, 要求根据原文内容, 把文言文改为白话文, 也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改写, 老师允许你适当联想, 拓展情节, 相信你一定能改写得生动、形象。此题属于运用改变原文语言的方法改写, 其中“适当联想, 拓展情节”, 意在给学生留下自主创新表达的余地, 引发学生的改写兴趣。

三、作文考试命题的“深”与“浅”

作文考试的对象是小学生, 不管是“题目”, 还是“要求”, 都要把握好文字的深浅度, 也就是说文字表述应适合学段学生阅读。试举四例:

例5:请你用不同的图形和色彩, 画出你心目中的夏天, 然后再把你所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一年级下学期)

例6:学了写留言条以后, 你可能写过许多次, 从中也真正知道了留言条的好处。现在就请你回想一下你觉得最得意的留言条, 在脑海里改一改, 然后写出来好吗? (二年级上学期)

例7: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认真观察研究, 写下所见所感。 (二年级上学期)

例8:请你认真仔细观察画面, 想象两位小朋友的心情和语言及周围的环境, 然后以《植树去》为题目, 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二年级下学期)

篇9: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之心得体会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以下简称高会考试)是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的的考试环节,只有通过这项考试,才能参加高会评审。因此,高会考试是会计人员参加高会评审、取得高会职称的必经之路。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高会考试的难度逐年增加,2003年、2004年的全国通过率都较高,2005年明显下降,为28%,而2006年仅为10%。

一、正确选择辅导用书

高会考试仅全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的《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为指定教材,其他无官方教材,而大纲的内容分为说明、考试内容和考试试题三个部分,多为条条框框,难以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有必要选择一本合适的辅导用书。目前市场上辅导用书种类繁多、良莠不齐,2006年辅导用书主要有经济科学出版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其他版)、企业管理出版社、大连出版社(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版)和大连出版社(中国会计学会版)等多种版本。如何选择辅导用书呢?

(一)突出重点和难点

一般说来,每年新增加的内容多为考试重点。2006年新增加的考试内容主要有财政部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高会考试大纲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变动较大,其中部分章节过于概括。好的辅导用书应立足于对大纲的透彻分析,重点突出,帮助应试者加深理解和记忆。

(二)强化案例分析

高会考试采用案例分析题的形式,主要考核应试者运用财务、会计、税收等相关理论知识对所提供的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的综合能力。因此,好的辅导用书应结合大纲知识点的理论讲解,强化案例分析,帮助应试者在短期内提高应试能力。

(三)框架结构清晰

高会考试的内容广泛、考点很多,应试者应对各章内容有个整体印象,好的辅导用书应结构清晰、条理清楚,便于应试者考试时迅速翻阅。

笔者在报名的时候已预订辅导用书,但拿到后发现编得不太好,一些重点表述得不具体、不透彻,一些难理解的章节避而不谈,甚至照抄大纲,就果断地换了经济科学出版社的版本。该书结合案例分析的考试特点,分为考生注意、新旧大纲对比、本章内容框架、本章重点与难点、案例分析强化训练、历年试题分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虽然有些地方有点啰嗦,也有一些错误,但暇不掩瑜,仍不失为一本较好的辅导用书。

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根据有关调查,考前一个月开始复习的约为60%,考前两个月开始复习的约为30%。由于2006年的考试内容变化很大,考试大纲、辅导用书出版的时间也较往年晚,大概考前一个多月才面市。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集中精力,考前一个月复习完全来得及。高级会计师更关注的是企业的管理而不是计算的能力,因此,高会考试的层次不同于中级职称和注会考试,它站在更高角度,考察应试者对相关财务会计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

高会考试的八道题目都是案例分析题,因此有人喜欢采用题海战术的形式,买来大量习题集,希望能猜中部分题目。笔者认为此方式不可取。复习时间本身很有限,应该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即弄清应试知识点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试题训练,不能本末倒置。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只有把基本的概念弄清楚,才能以不变应付千变万化的考题。花一个月的时间,把大纲和辅导用书认真看懂、看透,通过考试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三、全面强化考前训练

高会考试的题型都是案例分析题,临考前几天,应试者的心理十分紧张,对理论性的知识点不一定看得进,这时不妨进行一些试题训练。

一是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可以借此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掌握评分标准,对考试不无裨益。2006年第一道有关会计法规和第九道有关国库集中支付的考题与2005年的考题大同小异,甚至命题顺序也相同;二是从网上下载三四套模拟试题或锦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2005年的考前锦囊猜中了两道类似的题目,2006年的考前锦囊包含了让很多人一头雾水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考题的部分内容,考题第二问的第一小问甚至只要把锦囊的正确答案抄上即可。即使模拟试题和考题不一样,也至少使应试者熟悉了题目类型、检验了复习的效果。

四、熟练掌握答题技巧

高会考试不象高考是选优考试,分数考得越高越好,而是合格考试,只要达到一定的分数就通过,因此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一)提高阅题速度

高会考试是开卷考试,题量很大,单题目就几大张纸,很多人都反映题目来不及做,因此要提高阅题速度。笔者有两个建议;一是先看答题要求再看题纲,这样带着问题去看题纲,可以明确目的,避免答非所问,而且可以把一些无关的信息过滤掉,题纲中的有些内容其实正是命题者用来迷惑应试者的,必要時可以在考题的关键处做上标记;二是平时多进行阅读量的训练,掌握一些快速阅读、快速提炼有关信息的方法。

(二)注意答题语言规范

高会考试的评分标准是按点给分,即只要答到点上,即使不完整也能得一定分;若答不到点上,答得再多也没用,反而浪费时间。因此在答题时一要考虑命题者的意图是什么,即要考的是哪个知识点;二要注意语言的简练,做到言简意赅,可以节约不少时间。

(三)选择好答题顺序

高会考试的试题并非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来排列,考题的分值与难易程度也不一定成比例,而且每个人对各章内容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有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答题。一般来说,自己熟悉的和答题内容较少的考题应该先做答,自己不太熟悉的和答题内容较多的考题自然应放在后面做答。

(四)控制好答题时间

近两年来,高会考试都是前两道考题答题内容较多,后几道考题答题内容相对较少。有些应试者前面考题回答得太详细,后面的考题根本来不及看。高会考试八道题目三个半小时,平均一道考题应花费25分钟左右,有些分值大的或者答题内容多的考题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应超过40分钟。有些书上建议最后两道选择题都做答,计分时会按照得分高的考题计分。这一说法可能是对的,但对此建议,笔者并不苟同,高会考试时间很紧张,与其花时间做一道把握不大的选择题,不如花时间检查其他必答题。

篇10:考试心得作文

下午,换了件单薄而又轻便的运动服慢着步子走到学校。当第五节课下课铃声从耳旁响过,激动而又紧张的心快速地跳动着,我再一次想到了每天下午训练测试跑步后劳累的场景。

第一个项:跳远。操场灰色的地上几根黄色的杠杠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等到组内同学跳完后,我死死地盯住我那个目标,然后奋力一跳,往前一倾,果不其然,我的前脚跟落在了那根黄线上,而脚后跟在标有1.80的黄线上着落,接着,跳了三次,老师用笔记下了三次1.80的成绩,我内心觉得自己很不错,到了关键时刻总会激发潜能。

第二项:打篮球。在平常训练时,我总发挥不好,只能看着一旁的同学练着篮球。“开始!”我拿着篮球往地上打,越过一个个栏杆,只是在最后一个栏杆时,球不稳的从我手中落下,所以只能是13秒的成绩,可是同学们要求老师再给我个机会,我的心情顿时上下起伏,我很感激这些同学们,可是我担心第二次还是这样的成绩,本来垂头丧气准备放弃这个机会,可同学递过这个球放入我的手中,于是很难为情的再打了一次,可这次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竟然只用了11秒79的成绩,我真是很感激老师和同学,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这么好的成绩。

第三项:跑步。刚站在跑道线上,表面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内心是无比紧张,因为只有跑步最累。“开始!”倏地,打破了这个明媚的天空。我将手紧靠在腰间,小幅度的摆动着,一如既往的速度跑着,口中不断喘着粗气,呼吸急促得似乎缺氧了般。我平均的速度跑动着,与前面的同学只差一步之遥的时候,我用尽全身力气加速起来,超越,超越,超越!我的心中只有这个声音。

当我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心中跑出了这个声音:坚持就是胜利!听同学们说他们跑步的时候也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这,确实是我前进的动力!

“最后一圈!”我的双脚似乎听到了这个声音,开始慢步加速起来,在中途转弯那一刻,我已经奋力往前冲,可是双脚麻木就像前进的火车般不受控制似的。待跑完后,我的喉咙只感到一阵阵灼热感,同学递过来一瓶水,我用微小的.声音说了声“谢谢”,我实在是太疲劳了。

篇11:考试心得-优秀作文

这个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月考,考试心得作文。数学和语文试卷都发下来了。我感觉自己数学和语文考得都不怎么理想,特别是数学有好多题目都不应该错。比如说数学有一题答的时候抄都抄错了,还有一题我在复习的时候妈妈已经说了很多遍,可我考试的时候把时针和分针画反了还是错了,语文试卷上,就是妈妈常常跟我说的“死”分都没拿到比如课文上的生字也不会写,课文也背错了,还把一些原本会做的题目或特别接单的题目做错了,想想真是可惜。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嘴上总是嘀咕着,回家妈妈千万不要说我考试时粗心大意,是个“马大哈”。

回到家,妈妈就跑出厨房高兴地问:“宝贝,今天考得怎样。”我装做一种很自然的表情说:“我马上把试卷拿出来你看看就知道了.”说着,我先把试卷拿了出来,给妈妈,然后开始写家庭作业。一会儿,妈妈看完试卷气急败坏地说:“你看看,这么多不该错的题目,一算语文和数学应该15分不改扣.。”

篇12:期中考试心得100字作文

周四的时候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那天我生病了头很晕,但我还是坚持参加了考试。

我觉得我可能考不了100分,但妈妈还是表扬了我,她表扬我生病还检查参加期中考试。通过这次考试,让我知道了,以后上课要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复习,作业要认真仔细地完成。

篇13:对学生背作文应付考试的思考

我侄女读初二,一次段考中她的语文成绩为八十九分,这让我很惊喜,同时又有几分不相信,因为她的语文成绩不好,特别是作文,半天也逼不出一个字来。我拿出她的试卷查看,作文满分是四十分,而她的作文成绩是三十九分。我看了一下作文内容很好,中心明确,立意新颖,行文流畅,与她平日的作文练习简直是天壤之别。于是我问她作文得高分的秘诀,她悄悄地不好意思地说:“考试前两个星期拼命背十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一般八九不离十!而我这次运气特别好,连作文题目也跟我背的一篇作文一样。我背的作文都是从《优秀作文选》、《精选作文集》里精挑细选出来的,能不得高分吗?”我哭笑不得,难怪她的书桌上有那么多的作文书。天真的侄女最后还加上一句:“我们班上好多同学都背作文来参加考试!”

这不禁让我掩卷深思。

学生为什么要背作文应付考试呢?

一是学生不愿意写作文,有不少学生认为,作文训练费时、费劲,而且,如果不对阅卷老师的胃口的话,就不容易拿高分,没有高分在班上就会落后,在老师和父母面前就会交不了差。在学生中这种“唯分”的思想,功利性思想,非常严重。他们只想找捷径,背作文选,写拼凑作文,认为这种拼凑的作文分数又未必低。

二是学生生活感悟不够,写不出富有文采的习作。学生毕竟年龄有限,生活阅历有限,所以他真正的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时候相对少了一点,也难以表达出来,学生们说话的时候,滔滔不绝,然后告诉你:“我今天干了什么什么事……”但是写作文的时候就空洞了,不知道拿自己的、生活中的事例去写,都是想现成的东西,从作文选里找。教师布置了作文题目,他们就去翻作文选,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然后直接挪用。

甚至有的老师也主张学生、提倡学生背作文选,认为这样省时、省事,而且有的老师还亲自圈几篇文章让学生来背,围着这些来拼凑,结果是学生的兴趣就慢慢地降下去了。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虚情假意,即便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也是不值得提倡的。须知学生学会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我认为学生对作文的认知上的错误缘于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教学标准的认知错误。

一是部分老师把作文变得太难太难了,向学生提出了高不可攀的要求,使学生失去兴趣,作文教学举步维艰。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活动当中,特别是在作文评改的环节上。有人曾经用“愚公移山”来形容语文老师改作文的辛苦,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可是老师这么辛苦,改完的作文发回去之后,学生可能就看了一眼分数,然后就把它扔在一边了,有的可能甚至看都不看,至于老师,很多是认真准备的:作文指导课,讲评课……但很多学生心不在焉,爱听不听,整个作文的教学效率比较低下。为什么老师这么辛苦,这么敬业,收获的不是丰收呢?学生对作文兴趣难以提高,作文的教学效率也难以提高,可以概括地说这么一句话,就是教师辛苦,学生厌烦,效益低下。我想,造成这一现象的症结就是部分老师把文章看得太神圣,等同于圣贤,作文变成“做文”。而实际上作文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手段,是最基本的承载体、交际媒介。语文老师拿伟大的作品中的技巧、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我认为是大错特错。

二是任何人的写作是为了影响读者的,是作者要告诉读者一些信息和自己的思想感情,但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不关心读者是谁,每写一篇作文的时候,眼前浮现的都是语文老师的那一张脸。中学生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老师是唯一的读者,由于读者单一,因此,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也就不足为怪了。学生不关心读者是谁,局限了我们对作文的认知。成年人知道作文是写给谁看的,比如《背影》,朱自清的文风比较华丽,独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正是这种朴实感动了多少天下父母和子女。所以说写作有时是给一个人看的,有时是一群人,有时是自己之外的所有人。语文老师要帮助学生找到学生作文的读者,而不是让他们把老师当作唯一的读者。比如《我的学校》这个命题作文,老师可以试着创设情境:设想你的隔壁搬来一家人,正好他家有一个跟你同龄的孩子要找一所学校,要求你介绍一下你的学校,好让他们对你的学校有一个了解。这时,如果学生写作的话,站在他们面前的就不是老师而是邻居一家人了。学生有了明确的读者对象,有东西可写,就不会花时间背作文去应付考试了。

三是语文老师应该清楚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作文。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时候,喜欢从遣词造句、手法是否精巧,布局是否完善等方面去考虑,这种给作文人为设置的门槛让有些学生感叹:“我这一辈子是写不出好文章了!”这就像我们拿“时装”的设计标准来衡量“日常工作服”一样。

其实作文同说话一样,本来就是个体的人的综合精神活动。人对客观世界有了新的认知,同时相应地产生了对新认知的态度,在群体生活中,人便会自然产生表达的需要,而表达的方式就是“说”和“写”。叶圣陶说:“写作实际上就是‘写话’。”对于中学生来说,文章不是“工艺品”。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要求首先要做到通俗,写出来的东西是大白话,是真实感情的流露。其次放低标准,“先求通,再求好”,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快感,不感到窝囊。

篇14:考试零分,作文满分

为了让我们回家好好温习,考试前一天学校提早放学,我向外婆哭诉:“阿嬷,我英语都不会。”

“那,你就在答题纸上写‘我是日本人’。”

“对啊,在日本不懂英语也不会特别麻烦啊。”

“是啊,是啊。”

“我也讨厌历史……”

“历史也不会?”讲到这里,外婆终于有些傻眼了。我以为外婆会叫我“赶快去读书”,但她毕竟是外婆,想了一下,冒出这句话:“那就在答题纸上写‘我不拘泥于过去’。”

帅呆了!

我真的这样写了,结果……讨了老师一顿打。

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我根本不可能用功读书,偶尔写作业到很晚时,外婆也会熄掉电灯说:“别太用功!太用功会变成书呆子!”

……

中学以后,我的成绩单大致如下:

数学:5社会:2语文:1

英语:1理化:2音乐:1

劳动:3体育:5

我对外婆说:“对不起,都是一分或两分。”

她笑着说:“不要紧,不要紧,一分两分的,加起来,就有五分啦。”

我问:“不同科目的成绩也能加在一起吗?”

这回,她严肃而果断地说:“人生就是总和力!”

可是,当时的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心香一瓣

篇15:注册考试心得注册考试心得

1、首先要巧学,从研究历年考题开始,反过来从考试结果看书。你就比较明白考试的大致方向。再研究大纲这样捷径就出来了。现在很多人不是这样,总是先看完书,再研究历年考题和大岗。结果是考试目的不明确,花了很多时间确效果没出来。

2、多做大题目的练习。考一级注册结构专业复习我花了3个月时间,每天上下班我必带一纸条做2~3题目。考注册造价我花了2个月时间,从复习第一天开始就开始做,每天必做2个案例。把整个做题的过程做用心去做的滚瓜烂熟(在一天内)。所以考试的时候,我的做题速度相当快。其实很多考试都大同小易,考试时候比的就是你做题目速度的快慢,反应的快慢。所以平时多练是关键!

3、考试很重要,提高能力也很重要。现在考试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考试的过程也是自己提高能力的过程,每种考试都有其内涵。生活中、工作中多运用,能力也就提高得快。能力提高了,也就乐在考试中,不会因为考试而背包袱。

4、巧学是关键,临场考试更要发挥出来。有很多人平时学得挺好,一考试就蒙了。我考试时候的心得是:事先计划安排好吃饭、住宿的地方,准备工具、准考证、考场距离、出发时间——等提前计划完成所有不用操心的事情,排除干扰等待最后的一击。

5、多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看书。我平时也和大家一样,设计任务也很忙,有时候也要陪客户,没有完整的时间看书。这样我只好把书一页页分开,揣兜里。一有点小空余时间,就拿出来看看,这样平时就累积起来就有看书的时间了。

总之,我感觉注册考试其实不难,对于有心人来说,只要你用心,再花点时间和技巧,就能通过!

今年刚刚毕业,还不知道一些考试的程序,以及考试资格,那位好心人能陈述一下吗?谢谢!建造师分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建造师的分级管理既可以使整个建造师队伍中有一批具有较高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人员,便于国际互认,也可以使整个建造师队伍适应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量大面广,规模差异悬殊,各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同工程项目对管理人员要求不同的特点和实际需求。一级注册建造师可以担任《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规定的必须由特级、一级建筑业企业承建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二级注册建造师只可以担任二级及以下建筑业企业承建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项目经理。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建设工程项目,有着各自的专业性和技术特点,对项目经理的专业要求有很大不同。建造师实行分专业管理,就是为了适应各类工程项目对建造师专业技术的不同要求,也与现行建设工程管理体制相衔接,充分发挥各有关专业部门的作用。建造师分为两个级别,一级建造师的专业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山工程、冶炼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14个。二级建造师的专业分为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山工程、冶炼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12个。

篇16:“软件设计师考试” 考试心得

一 面对即将参加的软考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竞争无处不在,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使 自己更加 的有实力,于是,“软考 ”因运而生。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于今年5月21 日第一次参加了软件设计师能力认证考核。在“备考”和“赴考”的过程中,我感触颇多,其一 : 我个人觉得对待学习,一定要有主动的精神,无论什么事,只要是你自己喜欢的,主动去做的,你一定会发出惊人的力量。这就是主动和被动的差别,被动是无法挖掘自身真正的能量的。谁主动,谁就占据着先机,谁就会领先一步。其二,我学会了一种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精神。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就全力以赴,坚持到底,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有了这种精神,成功是迟早的事;其三,在考前一定要对软考有正确的认识,软件设计师考核不是考编程,而是考功能设计。这点对于复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看看这些年的试题,上午主要是 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下午特别是以考功能设计为主。所以复习时要特别注意相关能力的培养。其实也就是要做到有备无患,才能厚积薄发。

所谓“有备无患”就是要做好软考的心理准备,在备考的三个多月里,我专心致志,全力以赴。虽然没有所谓的惊天动地,虽然没有所谓的热闹非凡,但我不能选择逃避,也不能选择退缩,我尽己之能发挥自己的实力,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不 断地给自己鼓劲,因为我知道既然选择了前进,那么留给世界的就注定只有背影。

二对软考的内容要有正确的认识

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必须对软考的内容有正确的认识,软件设计师的考试内容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当初的高级程序员,到系统设计师,再到今天的软件设计师,考试经历变化决不仅仅是资格名称上 的小小改变而已,而是要求合格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改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技术的进步吗?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我觉得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分工的细化,具体到我们这个行业,就是,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质量控制工作分离。软件设计师,顾名思义,最重要的工作是“设计”设计什么呢? 设计软件怎么设计软件呢? 怎样的设计才算一个好的设计呢? 怎样的设计师才是合格的设计师呢? 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好 的设计呢? 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这一连 串的问题,也许就是考试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认识到位了,我们就能从中把握住考试的重点。就说我这次的考试吧,我的感觉就是,题 “简单”了尤其是下午试题。因为下午题更注重对“分析和设计”的考察,而减少了对“实现”如算法,数据结构等知识和技能的考察。这就告诉你,你现在努力的目标是“设计师”,不是“程序员”,当然,这两者之间联系非常非常紧密。

从准备软考到参加考试,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且也巩固了很多知识,计算机领域许多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看看软考教材的内容就会觉得其中覆盖的方面很广。当然,这些知识只是基础知识不能代表什么实际的技术和能力。但如果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广度一定要具备,要有深厚的计算机底蕴,这样以后不管从事计算机的任何一个领域,在进入该领域之前都会有一定的基础,然后可以得心应手 的进入该领域。学习任何计算机知识都可以触类旁通。所以,通过软考的学习,使我对计算机领域的大体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我以后的专业发展及我的学习、工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 正确把握当前新形式下的软考

考试正在和新技术或者主流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以前那种老套的出题模式,使人耳目一新。一场考试中,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有对新知识、新技术 的考察,这就令考试很有层次,很有新意,也更有价值。这也就 回答 了刚才提出的“怎样 的设计师才是一个好的设计师“ 的问题。他(她)应该是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 富,对新知识、新技术敏感,并掌握了的专业人才!应该是注重平时的“厚积“才能在考试中得 以“薄发”的有准备之士。

一个好 的软件设计师,不可能只会纸上谈兵,那种 只“ 会” 数据结构,不“用”数据结构的,不会是合格的软件设计师,至少不是 “好”的软件设计师。所以,考试试题,特别是下午的试题,正在推陈出新,稳中求变。整个试题结构是第一大题主要考数据流图,第二大题主要考数据库设计,第三大题主要考面向对象和UML,第四大题主要考数据结构中算法,第五至六大题考C++和java 语言程序设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考试呢?扎实的基础是必须的,新技术的掌握是不可少的。所以,在准备考试的时候,应该有个清醒 的认识 : 学习,复习,准备考试的过程,应该是个巩固基础,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投机取巧、押题之类的过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网站。

上一篇: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暑假工作通知下一篇:信息技术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