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2024-06-26

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共10篇)

篇1: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摘要:幼儿处于智力启发阶段,绘本作品对于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创造力。与此同时,儿童阶段的动手能力培养也是对启发智力有很大帮助,本文将从引导幼儿从阅读绘本图书过程中寻找剪纸的乐趣,探讨如何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发展能力。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思维启发、剪纸教育 正文:

剪纸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也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剪纸,教师可以从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艺术审美力,使幼儿的智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幼儿在绘本作品阅读过程中会认真观察、认真思考,为幼儿积累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本文将从引导幼儿阅读绘本作品、启发幼儿思维、从剪纸中寻找乐趣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绘本对幼儿的思维启发

绘本是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作为儿童早期智力启发工具,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图特的本体价值和教育价值。绘本的优点主要是能把深邃的主题与内涵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同时绘本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以及美轮美奂的绘图,这些都为幼儿带来视觉上的刺激,通过这些色彩缤纷的图画令儿童激发其艺术创造力。

在幼儿教育中,绘本能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幼儿时期是情感奠定的黄金时期,通过绘本阅读要让幼儿形成一定的情感控制能力,培养儿童的修养与品德,教师应该通过在绘本阅读中帮助儿童培养情感,以感情教育幼儿,拉近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保证今后能顺利地开展幼儿教育。

绘本阅读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绘本书籍通过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有利于幼儿的理解,图画通过各种色彩对比、光线变化、暗示等构图,揭露了故事人物的情绪或者环境。这种方法是把文学作品用适合儿童的绘本呈现出来,引导儿童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去理解绘本所表达的思想。老师要在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引导,对绘本中的图画色彩及构图等看得见的画面去想象看不见的主题思想,这样才能为幼儿的理解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老师在为幼儿讲解绘本的过程中,通常可以展示了绘本的一小部分内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根据前面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后面故事的内容。这个环节对于增进幼儿的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善于鼓励幼儿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除了以上几项要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的,还需要通过绘本培养儿童的审美心理。要让儿童在阅读绘本时欣赏和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儿童的审美心灵,让儿童在阅读中体验审美的乐趣,同时提高儿童的艺术鉴赏力,同时也能塑造儿童良好的人格,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模仿绘本教材的正面人物形象,从而在潜移默化的情形中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

二、绘本中寻找剪纸乐趣

剪纸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幼儿智力与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幼儿时期要培养好幼儿的剪纸兴趣,从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力。要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不妨从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绘本作品研究,因为幼儿绘本的优点是能很好地启发幼儿的思维能力,也是幼儿经常接触的书本,所以幼儿通过阅读绘本教材从而激发其剪纸乐趣。

(1)情感教育激发幼儿剪纸兴趣

幼儿要感受、理解剪纸作品的美,要注重艺术氛围以及课堂融洽的气氛。教师在教育幼儿时要注重幼儿的心理特点,要尽量采取鼓励引导的方法。对于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需要给予多点鼓励与耐心。有一些男孩子往往对于剪纸这些注重细节的手工活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育时应该有一定的耐心,多点鼓励他们,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帮助他们,当孩子创造出作品时,需要表现出赞许的神色,并且通过一定的引导,使小孩子建立自信心。

剪纸艺术是一种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手工艺,教师在教育时可以通过收集各种民间剪纸图案的绘本,提供给幼儿欣赏,帮助孩子理解,让幼儿体会到民间艺术的魅力还能激发对剪纸的乐趣。久而久之,大部分幼儿会对剪纸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能与老师有良好的互动。(2)合理选择素材

儿童的素材大部分来源于身边,他们所阅读的绘本教材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老师为了巩固幼儿所阅读的绘本教材,可以通过绘本中某些故事作为素材让幼儿进行创作。幼儿在阅读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通过观察绘本图案的构图、色彩判断物体形象,从而积累素材。在教学初期,儿童会对将要创作的作品概念非常模糊,因此,老师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让儿童观察绘本中简单的图案来打基础。例如,让初学儿童剪出一个圆形、三角形等对称图形,到后来再从绘本中挑选像叶子、花草等难一点的图案。

笔者经过教育实践,发现合理选择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剪纸的难度要注意不能超过儿童这个年纪的能力,太难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老师可以让幼儿阅读完绘本后,把绘本中的某个故事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师还可以引导儿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类似于这类活动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以及观察力之余还能让他们从小树立团队合作的精神。(3)加强沟通与交流

沟通与交流是最能反映儿童想法的途径。幼儿在阅读绘本后,老师需要与他们有适当的沟通交流,才能知道他们的想法,从而引导他们选择正确的方向。老师在与儿童进行剪纸教育之前,交流一下阅读心得,为何要这样创作等。通过沟通交流,令老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信赖老师,令幼儿在今后培更培养出热爱学习的性格。(4)绘本教材的启发

绘本教材有是其他教材相比有其无法替代的作用,那就是色彩丰富。绘本教材能生动形象地把情景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幼儿更快地融入到情景当中。老师应该捉住这个时机来培养幼儿的剪纸的兴趣。当幼儿对他们手上的绘本图案感兴趣时,可以让幼儿对这个图案进行创作。例如,幼儿在绘本中看到有漂亮的蝴蝶,应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让鼓励他们尝试创作,老师要捉住幼儿的心理变化,作出适当的引导。此外,绘本教材给予了儿童很多启发,例如色彩的搭配,几何图案的构成都为幼儿产生视觉感官带来刺激。因此,幼儿在阅读完绘本作品后开始动手完成剪纸手工,是有一定的自发性的。老师在此时尽量不要加以过多的评价,更加不能以自己的眼光来评论学生作品的好与坏,也不要拿幼儿之间的作品进行对比,需要等幼儿创作完之后再进行评价。因为幼儿在创作期间如果加以评价会干预了他们原来的思维,幼儿往往也缺乏正确客观的评价自我的能力,若果老师加以负面的评论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因此,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老师需要给予幼儿积极的肯定才能使其产生兴趣。老师需要给予儿童肯定的鼓励,即使手工艺与其他儿童的相差甚远,还应该说类似“你剪的真特别呀。”或者“你真棒,不会和其他人剪得一样哦。”等话语来鼓励学生。

绘本是启蒙书籍为幼儿未来的人生道路带来很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让幼儿阅读绘本,领悟其中的道理,感悟绘本中的良好品格,培养出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并且以剪纸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做不仅能启发幼儿的艺术鉴赏力还能提高其动手能力。要让学生从绘本中得到剪纸的启发以及培养对剪纸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运用情感教育令儿童感受到学剪纸的乐趣,才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各方面素质。参考文献:

[1]侯志红;石巧莉.幼儿剪纸教育活动方法初探[J].科技视界.2013(02)[2]蔡玉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初探[J].教育革新.2014(06)[3]朱丽君.小剪刀检出一片“艳阳天”——浅谈幼儿剪纸兴趣的培养[J].教学教学.2014(05)

篇2: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单位:西夏墅中心幼儿园 邮编:213135 姓名:潘颖婷

摘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的挚友。”,因此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培养孩子在绘本阅读中的早期阅读能力,是我们要始终关注、研究的课题。面对今天各种绘本充斥的市场,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理智的头脑,使早期阅读活动真正能引发幼儿对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

关键词: 故事 绘本 早期阅读

说到故事书,很多幼儿其实并不陌生,晚上睡觉前,妈妈们总会拿着故事书指着故事画面讲故事给自己的宝贝听。这时候幼儿跟随着妈妈指尖的舞动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讲故事声,开始慢慢的接触到阅读的魅力。然而,绘本阅读却可以更加的让幼儿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以及培养幼儿在绘本阅读中的早期阅读能力。

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英文称Picture Book,日本也称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绘本书中的画面与文字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时候甚至画面比文字更重要。绘本的主要特色就是提供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或是美感的经验。而绘本的內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大纲,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简单的意义和结构。有人说:“绘本的阅读是高雅的阅读。精彩的图画、精妙的故事、精巧的设计„„就像在富丽的音乐厅欣赏美妙的演奏;绘本的阅读是高尚的阅读,就像春天的雨露渗入孩子的心田;绘本的阅读是高贵的阅读,与大师对话,尽享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时空跨越文化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喜欢的并且能接受的,而用这种图画的形式阅读更能和幼儿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共鸣。

开绘本的,孩子们的阅读生涯是从阅读绘本开始的。

可现在来看看我们的幼儿,如果家里整天开着电视机,每天花上几个小时看动画片的这些幼儿,其实都不喜欢看书,即使看,最多也就是走马观花,从扉页翻到结束不超过一分钟的这种。可事实上,动画片的确比书要更加的吸引幼儿,动画片对幼儿的吸引可谓是一看即懂、一懂即迷,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也明摆着,我们现在的成年人成长在读写时代,而现在的孩子在视听的氛围中成长,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近几年,电子数码产品正在飞速的渗入我们的生活中,图书更多了许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例如:电脑、手机、IPAD等等。现在这些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渗入的很“透彻”,几乎很多人都离不开它们。现在的家长有时候会有意无意的在孩子面前把玩这些电子数码产品,孩子会感觉很好奇,想着那些小小的黑盒子里面有什么东西这么吸引爸爸妈妈的,也想去尝试着玩一下。而很多家长都认为这些电子数码产品是孩子一个重要的学习、谋生媒介,所以有时候就会放任孩子去玩、去摆弄。但是这些电子数码产品的互动程序却是非常容易吸引幼儿,现在的幼儿自制能力不是把控的很好,一旦迷上了这些电子数码产品上的游戏,而不懂得控制时间,他们是不会喜欢看书的。家长往往到孩子升上小学,才来紧张孩子没兴趣看书。这时才来培养阅读兴趣,十分困难。而人的基本阅读能力指的是自主阅读的意识和技能,3——8岁期间正是人的基本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中,也正好是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期,作为我们幼儿园老师,在这个期间非常必要帮助孩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这时就有一些小朋友能够大胆的猜想到:这时候大灰狼心里在肯定想,哇!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小猪,看来今天晚上我有顿丰盛的晚餐啦!这时出示第三幅图(大灰狼跑开了)还是让幼儿自由的去猜想为什么大灰狼跑开了呢?经过上一幅图的鼓励大胆猜测之后,幼儿也变得大胆多了,想法也渐渐的变得丰富起来,有的小朋友说:他去那一辆车来把小猪装回去;还有小朋友说:他去拿锅子来直接来煮了吃了„„

通过前面几幅图的大胆猜想后,孩子们渐渐的对接下来的故事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迫不及待的想看下去。这时候幼儿已经对绘本阅读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接下去的画面,我开始让幼儿自主的想像,和同伴合作交流根据画面的内容猜想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开始幼儿还拘泥于自我表达,经过鼓励后,孩子们开始慢慢的放开天性,大胆猜想,将画面中所发生的事经过自我语言的组织,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讲述„„纲要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其实绘本的阅读就是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等,通过这几种能力的发展解放孩子爱想象的天性和早期的阅读能力。

篇3: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3—8岁正是人的基本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 也正好是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期, 作为幼儿园老师, 必须帮助孩子们建立一定的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近年来, 我开展了一系列对幼儿绘本阅读的教学研究, 获得了一些的经验和体会。

一、适宜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幼儿形成自主阅读习惯的基础

教师以自由阅读到集体教学再到自由阅读为模式, 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策略。在班级的区域里, 将一些绘本的图书事先放在这个区域里, 鼓励孩子们在休息时间自由翻阅和提问。这个时候, 教师有意识的把孩子推到了自主阅读的前沿, 让他们最先接触这些绘本。教师一边观察孩子们感兴趣的绘本和问题, 寻找适合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的绘本和设计这本绘本教学的主要问题, 把教师的主导意图隐藏起来, 积极调动幼儿自主阅读兴趣。

一段时间后, 我以课堂教学的形式集体阅读这其中孩子感兴趣, 聊得最多的一本绘本。在教学中, 我经常会问, “你在这本绘本里看到了些什么?”“你对哪一页很感兴趣?”“对于这本绘本你有什么问题吗?”孩子们对这本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同时有趣的是:经常老师还没有做出对他们问题的解答, 有的孩子就已经进行回答和质疑了。如在绘本《灰姑娘》中, 有的孩子说“为什么午夜时分, 别的东西都变回来了, 水晶鞋没有变回来呢?”孩子们在阅读中, 开始思考问题, 并学会尝试交流。

二、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形成自主阅读习惯的保证

教师以师生集体阅读、生生小组阅读和人人个体阅读相结合, 增强幼儿语言表达。在集体阅读的活动中, 我也经常采取不同的教学过程, 改变不同作品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师共同阅读或者一本绘本集体阅读之外, 还尝试了小组一本书轮流阅读的形式, 在绘本《妈妈我有多爱你》教学中, 我为每组只提供一本书, 想锻炼孩子们轮流分享阅读。出乎我的意料, 中班第一学期的孩子能很好的自由交流分享, 他们以“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值日生分配等形式很快的阅读交流了这本书, 而且每一组都推选了一个小朋友讲了阅读后小组讨论的故事梗概, 很好发挥了孩子的自主, 使我感受到从小培养幼儿阅读习惯带来的惊喜。

三、丰富的绘本阅读教学延伸形式是幼儿形成自主阅读习惯的提升

根据绘本的本身特色, 开展自制绘本活动, 包括集体制作一本和每人制作一本 (如《谁的尾巴长》一直以提问和回答的形式重复出现, 于是我请每个孩子制作一张, 学号作为页码装订成一本班级集体出版的图书, 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表演活动, 包括集体表演, 分组表演等丰富多彩形式, (如我们的传统教材《小蝌蚪找妈妈》, 既适合孩子们的自制图书, 人手一本, 即可独立完成纯画面的图书, 又可与家长一起亲子制作, 同时故事的多个角色和对话又适合他们进行角色表演, 我让孩子们分组自己讨论分配角色, 并通过简单的简笔画给自己做好胸饰进行表演。)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 孩子们加深了对这些优秀作品的再次认知, 从而提升和帮助孩子们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四、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环节的默契配合是幼儿形成自主阅读习惯的补充

在一日生活中, 渗透着阅读的氛围。孩子们的书袋是他们放书的好伙伴, 在空余时候随时可以拿到自己的书进行阅读, 老师也经常选择他们带来的绘本中优秀的作品朗读给孩子们听, 增进了他们对自己书的自豪感, 老师的朗读也暗示着其他孩子们去关注同伴的书, 使他们的图书能够在幼儿园的班级里得到共享, 他们为自己的书能得到关注而骄傲, 从而形成了一个不断交流, 不断共享的良好阅读氛围。在儿童工作室回来, 在解小便喝水的自由时间里, 经常可以看到有孩子拿着书在互相交流着。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早期写作的“作业本”, 尝试做个小小作家, 每天记录自己想说的话, 说幼儿园开心的事情也好, 说学到的本领也好, 也可以孩子画画, 写写, 家长加注解释等等, 既增进了亲子之间的交流, 又加深了孩子对书面表达的印象, 体验写的快乐和经验。

篇4:在绘本阅读中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一、巧借绘本,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集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于一身,在教学中,利用绘本,通过阅读绘本,将自己融入绘本中,感悟绘本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如,借用《妈妈抱抱我》,在和幼儿一起看了各种动物爱小动物的不同方式,听教师讲故事,自己说出绘本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感受人间的亲情,感受到妈妈的无私的爱,从而形成也爱妈妈、爱亲人、爱朋友的良好品德。

在幼儿阅读了绘本《妈妈抱抱我》后,引导幼儿说话,培养幼儿运用语言的习惯和技巧:你们爱妈妈吗?除了爱自己的妈妈,还爱谁呀?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家人、亲人、教师和小伙伴都是我们爱的人,也是爱自己的人,感受到温暖的亲情和友情。同时也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比如,说“我爱你”等表达自己的爱。最后,以活动结束绘本的学习和欣赏:小朋友们,我们一个班级里,一定有你爱的人、你喜欢的人,有的话,去和她拥抱吧,大声说出来你的心里话。这样,体现出绘本教学的思想性。

二、利用绘本,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众所周知,观察是对某人、某事的专注,观察力是一种稳定的、经常性的品质。通过阅读,了解绘本教材中图画所代表的故事内容,把握图画所反映的故事情节。仍然以《妈妈抱抱我》为例,引导幼儿阅读绘本,看懂每一种动物爱小动物的方式,如,鸡妈妈、狗妈妈、大象妈妈等是怎样爱自己的宝宝的,了解动物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么,每一位妈妈更爱自己的宝宝,让学生“读懂”绘本的真正内涵。

那么,耐心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图片是读懂的基础。如,仔细观看鸡妈妈是怎样爱鸡宝宝的,让学生看到鸡妈妈张开的翅膀,小鸡呆在翅膀下,或者引导孩子们说出“鸡妈妈用翅膀拥抱鸡宝宝”,教师再以简单的语言揭示这幅图片的思想意义:当小鸡面临危险时,鸡妈妈用翅膀把小鸡藏在自己的翅膀下,鸡妈妈用这种方式保护宝宝不受到伤害。

这样,通过阅读和观察,让幼儿发现隐藏在画面中的细节和动人的故事。

三、绘本阅读,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绘本最明显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当然以图画为主,文字很少,几乎没有。图画和文字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各自为故事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借助于这些图画,凭着幼儿的感知力和想象力,虽然不识字,但绘本的图画对阅读有提示作用。

绘本是用连续的画面表达故事情节,故事情节通过画面传达,故事的内容融于连续的画面中。阅读绘本,根据前一个画面的内容,可以想象后面的情节或想象具体内容。如,《妈妈抱抱我》中“鸡妈妈”是怎样抱鸡宝宝的?幼儿根据画面:小鸡偎在一起,趴在鸡妈妈的翅膀下,联想到鸡妈妈用翅膀抱宝宝,保护宝宝,鸡宝宝在鸡妈妈的怀抱里有安全感。再者,狗妈妈是怎样爱宝宝的?画面“用舌头舔宝宝”答案蕴含其中,幼儿由此联想到家中的小狗,看到主人来了,摇着尾巴,舔主人的体验。

绘本通过连续的图画而表达完整故事。在绘本教学中,引导幼儿仔细阅读每一幅图画,把每一图片所表达的情节理解,再引导幼儿从整体上把握绘本的故事,这样通过幼儿前后连贯的理解,把握绘本的内容,从而感悟整个绘本的主题和大意。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片、体会其含义的基础上,让幼儿完整地、连贯地看一遍绘本,对绘本有整体印象,创新想象绘本所表达和揭示的主旨。

四、利用绘本阅读,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绘本阅读主要目的是使幼儿获得体验和感受。如通过阅读《妈妈抱抱我》,使幼儿感受到亲情、友情的美好,让幼儿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也促进幼儿爱爸爸爱妈妈,从而实现绘本的教育意义。

绘本的价值还在于能给幼儿带来情绪的体验,以丰富其内心世界和真情实感。最突出的表现是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波动。也就是说阅读绘本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情感,通过阅读绘本得到无限的满足感,每当幼儿心情愉悦地津津有味地翻看着绘本画册时,那种快乐的体验写满脸上,这种快乐正是阅读绘本所产生的效应,也为以后阅读播下快乐、自信的种子。

绘本以其动漫画面、简洁的文字而获得孩子们的喜爱,绘本的创作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它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让绘本阅读成为幼儿美术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为幼儿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李春光.幼儿美术绘本教学现状及改进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篇5:如何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的情感

我国将图画结合少量文字或者没有文字的图书叫绘本。在英国将绘本阅读翻译为picture book。其实,绘本阅读最初是从英国开始流行起来的,后来传到了日本,大约在十几年前才将绘本阅读教育传到我国,所以绘本阅读在我国施行的比较晚。那么,到底什么叫做绘本阅读呢?所谓绘本阅读就是借助大量的图片来讲述一个个故事的书本,绘本里有些图片会添加一些文字,有些一点文字都不存在,绘本阅读与其他阅读图书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表述着共同要表述的情感,培养着需要培养幼儿的情感。绘本阅读相比于其他的文字阅读有着鲜明的优势,绘本阅读存在艺术性。绘本里设计的内容与幼儿接触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利用绘本教育能够唤起幼儿的联想意识,还能培养幼儿的艺术与文学修养细胞的发展。绘本阅读对于幼儿在早期的启蒙教育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幼儿在阅读绘本的时候能够通过图画的观察发现事物的特点,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对图画的创新能力,所以,绘本阅读在现代培养幼儿情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教育中不得不借助的教学工具之一。

二、目前我国绘本阅读教育存在的现状分析

前面提及过我国引进绘本阅读教育的时间比较晚,目前还存在大量的问题,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在幼儿情感培养这一方面上下了很大的精力。现如今,我国很多幼儿园都会采用绘本阅读来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绘本阅读教育由于起步比其他国家晚,在幼儿培养情感教育中还不明显、不清楚、不完善,所以很多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教学中往往会忽视绘本教学,仍旧采取旧的教学方式,将绘本中的画面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幼儿只能在教师的思维方式下思考问题、阅读绘本,这就会严重制约幼儿的思维发展,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思维,只是被动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使得幼儿园的小朋友过于理解文字阅读,忽略了学生对图画的理解、鉴赏、想象,不能够通过绘本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对艺术的鉴赏力,不能通过小朋友的自我欣赏转化为具体的情感迁移。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教师充满了依赖感,不能自主思维。

三、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情感的方法

“没有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根据教育心理学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期的小孩子正是情感与心理意识生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期,教师与家长一定要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达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形成过程。

1. 教师一定要借助绘本阅读来培养幼儿的情感健康发展,在培养中幼师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古板,教师应该创新教育手段,避免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一直在理解大量的文字而不是通过直观的、形象的、有目的地理解绘本的内容,从而塑造出良好的情感品质,帮助幼儿在今后成为一个文学与艺术双重发展的人才,从而逐渐演变为充满信心、拥有丰富情感的人。

2. 现代的幼师都是通过专业学习与专业培养才拥有教育资格的传授者,所以对于绘本大多数老师都能理解绘本所阐述的内容,但是仍然有部分老师不够准确地理解绘本内容,导致在讲解过程中使得文学艺术传递的情感不够明确,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揣摩感悟不准确,开始对绘本中人物性格有歪曲理解,对艺术中的人物开始模仿,对今后的幼儿健康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假如在绘本《我的爷爷》中本来讲述了爷爷在家里的地位德高望重,爷爷做的有价值的事情都会得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但是由于老师的理解错误,理解为爷爷在家是一名决策者,爷爷在家可以不维护家庭的卫生,可以不按时吃饭,导致幼儿阶段的学生也开始错误理解,只要有家人的包容就可以随心所欲,不做任何维护家庭卫生和爱护身体健康的事情。

3. 通过绘本教育让幼儿在阅读中学会感情的传递与表达。

幼儿由于还没有成熟的心智与理解能力,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多一分耐心,经常换位思考。所以,他们对通过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来领悟感情来传递感情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让幼儿能够准确地传递感情变化,老师与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在教育中用潜移默化的方法来渗透情感教育,使得幼儿教育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文章总结

幼儿对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会更感兴趣,且能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散幼儿的思维。但需要指出的是幼儿对绘本的理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绘本阅读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以丰富多彩的画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进行必要的讲解。在施行绘本阅读教育中,老师应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绘本里描述的人物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表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培养,使得幼儿有心灵的体验,所以,在绘本教学中,老师应该利用一切手段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迁移,领悟爱的伟大与真谛,感受爱与关怀的快乐,使之成为在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而打下良好的基础,理解社会善与恶,在生活中保持人之本性,在危险中警惕邪恶的侵害,为自己慢慢长大成人做好准备。

摘要:幼儿教育最主要的是健康教育,小孩子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对一个人良好的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塑造完整的幼儿人格需要老师或者家长借助一些方法手段来塑造性格。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健康情感是幼儿教育中比较有效的手段,对幼儿教育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绘本阅读,幼儿,培养,情感

参考文献

[1]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11.

篇6: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一、有话想说:关注绘本阅读元素,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绘本一般包括封面、扉页、环衬、正文、封底等几部分,每个部分既独立又相关,处理得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幼儿有话想说。

1.封面。封面往往预示着正文中即将发生的事,封面上的阅读元素包括题目、画面、故事基调、作者等等。有些绘本特别适宜从封面讲述导入活动,如《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2.前后环衬。基本是白纸或者色纸,但颜色的感觉往往和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如《我爸爸》《我妈妈》的环衬就是爸爸妈妈睡衣的一个小小局部,可以利用这样的环衬让孩子们猜猜是谁的,导入故事。

3.扉页。扉页上除了文字,就开始有图画了,可以通过提问引领孩子初步感受书中的人物、情节,为他们的自主阅读提供方便。

4.正文。这是图画书的主体,由图画、文字组成。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以情节为线索引领幼儿读懂画面,感知画面之间的关联性。理解故事内容是绘本阅读的底线,也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极好机会。

5.封底。封底是故事的延伸与补充,同样具有较高的阅读价值。如欣赏《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的封底,可以抛出一个问题:“猜猜这个咬了一口的苹果会是谁的?”这将再一次激起幼儿讲述的愿望。

二、有话可说:观察绘本画面细节,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空间

绘本的信息非常丰富,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确定重点解读的画面,养成精心观察细节的习惯,让幼儿有话可说。

1.区分主次,使观察更有目的性。一本精彩的绘本内容包含人物、色彩、构图、文字等丰厚的内容,然而不管怎样,都会有占据重要位置、形象突出的人物,主要情节一般也都是围绕着主人公展开。幼儿易受其它因素的干扰,有时会抓不住甚至忽略了主人公,所以要引导幼儿在观察中区分主次,通过观察主人公的变化、活动以及人物的环境等等,去理解故事。

2.画面对比,使观察更具准确性。幼儿的观察往往不够细致精确,容易浮于表面,对时间、空间、因果等需要进行思维判断的观察会有一些局限。在图画书中,对于时间和空间要素,通常作者都会比较直观地通过一些标志性事物来表示。但是,当时空因素在图画故事书中成为故事情节推进的重要元素,呈现比较复杂的状态时,幼儿通过直观的观察是很难发现答案的,这就需要成人引导他们去对比观察画面上时空的变化,甚至用模仿体验式的阅读方法,借助感知,分析、推理这种变化。

3.细节挖掘,使观察更具趣味性。一本好的绘本,是一张处处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体现了作者独具的匠心。因此,要引导幼儿学会发现这些细节,如书中人物的穿着、情绪、所处环境,绘本特有的色彩美、构图特点等方面,有新的发现时,及时作出肯定,并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大胆讲述。

三、有话会说:采用多种阅读方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技能

幼儿能够仔细观察绘本,有了“想说”的愿望,“可说”的话题,还要有“会说”的本领。我们要充分挖掘绘本的内容、意义,采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幼儿能言善辩、能说会道的能力。

1.纯画面阅读法。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绘本突出的图画特点正符合幼儿的理解特点。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图画书就是一种“只要挨页翻,看画儿就能明白故事”的书本,因为画面本身的美术语言,如富有趣味的图案、恰当的色彩运用、合理的节奏和细节表现等等,既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和动机,纯画面阅读方法,可以隐去文字部分,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通过画面来理解、感受绘本的内容、主题和细节。由于没有文字的模仿和干扰,幼儿在阅读时需要积极调动语言组织能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看到的画画上的内容一一讲述出来,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并挖掘出故事所内蕴的教育意义。这个过程需要幼儿自己搜索合适的词语,组成有意义的句子,长此以往,他们的语言表达将更为准确生动。

2.前后联系阅读法。一般来说,幼儿对于故事或事物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和完整性特征,都有一个经验性的模糊认识,所以在理解故事线索的时候,可以使用前后联系的阅读方法,由前一个画面来理解判断后一个画面的意思。也可以对前一个画面进行猜测、设疑,通过后一个画面进行解答。这样的阅读方法,往往是带有悬念的预测,结果可能有两个:一是“果然不出所料”,印证了预测,认知水平得到强化,有意记忆能力得到巩固;二是“不如所料”,答案与预测背道而驰,这样就促进了幼儿的自觉反思,并对其进行修正。无论是何种结果,在与自己的已有经验不断碰撞或者同化中,幼儿的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3.模式推进阅读法。许多绘本的结构会呈现一种有规律的模式。比如反复模式推进,如《逃家小兔》始终以“兔宝宝逃—兔妈妈发现—兔宝宝逃—兔妈妈发现……”进行情节的推进。再如层进模式推进,如《如果你给老鼠吃饼干》中的“给老鼠饼干,它会要牛奶,给它牛奶,它会要吸管……”帮助幼儿掌握各类模式,他们就可以去推测新的故事情节。幼儿推测的内容往往百花齐放,不拘一格,最后在讨论中会发现并认可一些合理精彩的推测结果。

4.图文结合阅读法。尽管绘本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图画,但是也不能忽略文字部分,特别是中、大班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粗浅的文字认知意识,会非常关注绘本的题目,主动询问题目文字的意思,因为他们已了解到标题在理解故事中的线索作用。在有些绘本中,文字不单是对图画部分的叙述,也是一种补充,甚至是“点睛之笔”。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文字极少,用得极妙,“走、绕、越、经、穿、钻”这几个动词不单是对母鸡萝丝的动作描述,更让一本静止的图画书有了接连发展的动态,文字在故事叙述和情节渲染上极富幽默效果。让幼儿阅读文字,可以丰富并加深对画面的理解。

绘本阅读在培养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成人有效的引导之下,孩子的讲述能力、认读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自然的成长。那么,就让孩子的阅读生涯从绘本阅读起步,让他们在美轮美奂的绘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并且喜欢阅读吧。

(陈美琴,苏州市吴中区碧波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215100)

篇7:在绘本教学中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片段一】有理有据, 猜想图画内容

根据绘本《点点和多咪的信》的故事情节, 教师自制了几幅图画。教师通过问题“有一对好朋友不会写字, 但是他们经常写信给对方, 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写信的吗?”, 来引出《点点和多咪的信》这个故事。接着,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逐幅展示图画, 并有针对性地提问, 让幼儿在一次次的疑问中充分想象。比如, “看一看, 猜一猜, 小狗点点到底在信上说了什么?”“他的信上画着的树、太阳、风筝、羽毛球和冰淇淋, 表示什么意思呢?”……色彩明亮的画面, 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悬念, 都包含着可供幼儿想象的内容, 从而激发了幼儿猜想的兴趣:“太阳出来了, 因为很热, 他想去树下乘凉, 还想吃冰淇淋, 等太阳下去了, 他们还可以放风筝、打球。”“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是上午, 他想约多咪玩, 去大树下乘凉。”“他告诉多咪, 我们一起吃冰淇淋、放风筝、打球好不好?”……

【分析】1.绘本《点点和多咪的信》简洁明了, 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一幅幅看似独立的画面组合成一个流动着的故事, 在调动幼儿兴趣的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幼儿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前后画面的联系以想象链接起来, 并依托已有的图文, 对故事内容进行扩充和丰富。尽管幼儿的很多想象天马行空, 与绘本所要表达的思想并不一样, 但这都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理解、思考而想象的结果。因此, 教师应给予肯定和尊重。2.在幼儿想象的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对幼儿的表达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分析, 推断究竟是想象中的问题, 还是表达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幼儿有理有据地想象故事内容。3.对于图画中所表达的时间、地点、事件等, 教师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分析和认识, 让幼儿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去体验和猜测。

【教学片断二】入情入境, 联想生活经验

绘本故事解读完后, 教师问幼儿:“如果让你写信, 你会写给谁呢?写什么?”在幼儿思考了一会儿后, 教师边播放轻音乐边让幼儿说出自己想要写的信。幼儿甲说:“亲爱的晴晴, 星期天我想和你去游乐场玩……”幼儿乙说:“亲爱的妈妈, 我长大了, 不要担心我了……”幼儿丙说:“亲爱的毛毛, 你病好了么?这几天你没来幼儿园, 我很想你!希望你早点康复, 来幼儿园和我一起玩。”……在温馨的音乐声中幼儿把自己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或是在其他书本上看到过的故事都联想在自己和周围的人身上, 于是产生了上述各种各样的故事。

【分析】1.教师让幼儿在音乐声中领悟点点和多咪的友情, 并由此迁移到生活中小伙伴之间的友爱以及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等, 从而促使幼儿在认知、人格、情感等方面获得发展。2.在引导幼儿对生活中的他人进行联想时, 教师应特别注意幼儿想象的合理性、情感的真切性和表达的完整性, 并避免幼儿的想象与现实生活脱节。3.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的口语表达要符合书信的规范性、逻辑性。比如, 开头称呼、写信时间以及写信人等要表明。

【教学片断三】自娱自乐, 绘制精彩故事

在活动的延伸部分, 教师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点点, 用画笔绘制一封信:“写封信给你想要寄给的人, 并请周围的小朋友分享信的内容。”教师还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邮箱, 请幼儿将写好后的信投递进去。幼儿兴高采烈地“写信”、“读信”、“寄信”, 并期待着明天能收到信。

篇8: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26-02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最受幼儿欢迎的读物中绘本排名前三。纵观目前市场上的很多幼儿绘本,内容大多数都是以幼儿性格成长、文明习惯等为主题,很适合幼儿阅读。由于幼儿识字量不多,且都喜欢听故事,而绘本故事中的汉字比较少,其中漂亮的图画和吸引人心的故事情节最能吸引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基本上通过看图就能看懂故事,因而运用绘本阅读来引导幼儿养成文明素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下是笔者对于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幼儿文明素养的几点探索。

一、挖掘绘本内涵,形成文明意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文明习惯是一个人素养的最明显标志。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到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在集体生活中,有着文明习惯的孩子会适应得更快些,而没有养成文明习惯的孩子则会遇到障碍。如幼儿会遇到生活、学习中的穿戴整洁、用餐礼仪等细节问题。虽然教师经常会耳提面命地跟学生强调养成文明习惯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某些幼儿来说,成效不是很明显,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难以得到有效纠正。而利用绘本故事,则可以使幼儿在寓教于乐中体会到养成文明习惯的重要性,并且乐于付诸实践。例如,有一次笔者带了一本绘本故事《我长大了》到班上给孩子们阅读。孩子们被绘本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小袋鼠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于是独自出行,在出行的路途上,遇到了袋熊婶婶、鸭嘴兽叔叔、负鼠哥哥等,他们都来考验小袋鼠的本领,让小袋鼠原来的满满自信一点点消失。后来小袋鼠渐渐明白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迎接各种挑战,并最终发现文明习惯是最基本的一项礼仪。通过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小袋鼠受到了他人的尊敬和喜欢,而懂文明礼仪的他也被夸已经长大了。然后,笔者再结合绘画故事的内容给幼儿讲关于文明礼仪习惯的要求。幼儿听得可认真了,学习效果非常好。运用绘本故事开展文明礼仪习惯教学,很快就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当幼儿学会联系自身的情况,意识到自己也正在逐渐长大时,他们也就会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努力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的人。有时,在幼儿读完绘本后,教师也可以开设一些小的主题活动,如以“我长大了”为主题,让孩子们模仿儿歌拿起小牙刷唱着:“小牙刷,手中拿,我要张开小嘴巴……”通过绘本延伸到课堂,再结合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采用绘本渗透,学会礼让他人

现今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生子,是在“2+2+1”的家庭结构中诞生的。很多幼儿是在长辈无止境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没有礼让的意识和观念,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比较自私。小班幼儿中这个现象特别明显。刚刚进入幼儿园的这一段时间是过渡阶段,当遇到幼儿中出现不愿分享、不会礼让的现象时,教师可以利用绘本阅读渗透文明礼让的意识。如让幼儿表演绘本中有关于礼让的小故事,或者是描述绘本里面的小故事,从中得到教益。例如,《山米的巧克力大礼盒》这个绘本故事主要讲述了山米每次跟妈妈逛超市,最爱帮妈妈推购物车,帮妈妈挑拣商品。有一次妈妈买了一个漂亮的巧克力礼盒。山米是一个懂文明礼貌的好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忍住没吃巧克力,将巧克力送给了别人。最后当山米收到别人送给他的巧克力时,他发现特别好吃。这个绘本故事可以引导幼儿通过阅读感受到传递温暖带来的快乐。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制作绘本故事。例如,结合《孔融让梨》的故事,笔者带领幼儿一起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绘画,先画孔融,然后画有一天父母给他们分了几个梨,紧接着孔融将大的梨留给了自己的兄弟而自己拿了一个小的……在绘本制作和自主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幼儿形成了礼让他人的文明观念。

三、融入绘本故事,促进自我管理

文明素养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尽管幼儿的年龄还比较小,但是教师应该促进幼儿进行自我管理,让幼儿从小就形成自主管理的意识。比如,有的幼儿没有环保的意识和理念,外出时随手乱扔垃圾,笔者就采用绘本故事《地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到保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从而形成环保的意识和理念,从小成为环保小卫士,进而提高幼儿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结合绘本故事,笔者还会抛出如下问题:平日你记得关水龙头吗?剪纸时你记得把碎纸丢入垃圾筐吗?看到垃圾飘起时你会主动去捡吗?让幼儿通过讨论认识到:自己开的水龙头要及时关上,看见有人浪费水时要及时制止;对于掉在地上的纸也要弯腰捡起来丢到垃圾筐里……然后,笔者结合绘本故事来引导幼儿开展自我管理方面的游戏活动,如通过看一看、学一学、捡一捡让幼儿感悟到保护环境也是一种极大的快乐。

四、深入绘本教学,养成尊敬他人习惯

性格决定命运,文明素养的高低对于一个人今后的成长和性格形成都有着能动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就应该全面重视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促进幼儿尊敬和友爱他人。现如今,不少幼儿在家里过惯了小公主、小王子的优越生活,在生活中变得目中无人,有的幼儿甚至连自己的家人都不会尊重和友爱。小班中经常会出现幼儿之间打架的行为,对此,笔者尝试通过绘本教学来改变这种现象。比如,在引导幼儿读《是谁在门外》这本书之前,笔者说道:“对于刚刚走进我们生活中的人,比如新同学、新邻居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试着去观察他们身上的优点,说不定还可以成为好朋友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幼儿打开了绘本,并从阅读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如当读到下雨了,有小羊羊来给小猪猪打伞的画面时,笔者引导:“小朋友们看到了吗?成为好朋友之后当你遇到困难时,你的朋友就会伸出援助之手。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也应该和别人主动成为好朋友。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好朋友呢?那就是尊敬友爱他人。”在绘本教学中,幼儿认识到尊敬友爱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来自于别人的尊重,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前教育要以幼儿今后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目标,力促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由于文明素质的形成涉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幼儿教育阶段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幼儿的文明素质。实践证明,运用绘本故事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因为幼儿文明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只有将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文明礼仪素养教育才能获得更大的成效。

篇9: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一、绘本阅读教学方式的优势分析

所谓绘本阅读, 是指一种将图画与文字描述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在小学语文的绘本阅读中, 阅读内容最主要的还是文字。

文字周围配之以相关图画, 将文字所叙述的某个场景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展示出来, 使学生更加轻易而深刻地理解文字的内容。借助绘本阅读进行教学时,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着显著的提升, 在图画的吸引下, 学生对于文字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这样一来, 学生的想象力、对细节的观察能力以及思维发散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在绘本阅读中提升孩子读写能力的措施

1. 在读图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体验。

在绘本阅读中, 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对绘本里的角色、背景以及核心要点做到整体理解, 指导学生对绘本中图画的细节进行仔细观察, 并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氛围提高学生对于绘本里角色所处环境的体验, 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绘本中的表情与角色语言, 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等内容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2. 在想象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思维。

在绘本阅读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绘本中的图画、文字仔细地观察与理解, 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挖掘到绘本图画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信息,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挥想象力, 发散思维, 在对图画、文字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进行自我补充、想象与再创作。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创意, 对学生提出来的创意要加以鼓励, 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完整地描述给别的学生听,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对以后的学习保持更高的兴趣, 而且还能够使自己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3. 在创作的过程中升华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除了要在课堂上通过绘本阅读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上进行分享与交流,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充满趣味的家庭作业,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与家长一起就某个特定主题展开绘本创作, 将其完善之后再带回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分享。为学生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 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了很好的满足, 而且学生能够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 还可以展现出每个学生的自我特长。除此之外, 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还能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与家长之间能够建立起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 不仅能够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而且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家庭教育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做好了家庭教育工作, 就更能够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篇10: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寻找剪纸的乐趣

幼儿,特别是大班幼儿对色彩的理解与感受十分敏感,当绘本中的色彩是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则能很好地在情感上与幼儿产生共鸣。那么,如何引导大班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提高对色彩的感受力?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四巧”:

一、巧选绘本,润物无声

色彩语言具有传递绘本主题信息的功能,绘本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不仅仅可以从表情、神态显示出来,还可以从色彩渲染的氛围中感受得到。教师可选择绘本中有代表性的画面,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帮助幼儿将零碎的情感体验总结、归纳,比如:冷色调的色彩给人宁静、和睦、凉爽、清新、神秘的感觉;暖色调的色彩会给人喜庆、欢快、热烈、温馨、快乐、智慧的感觉;对比色则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等。

1.冷暖色调

选择冷暖色调的绘本,引导幼儿集中欣赏感受。

例如:《圆圆的月亮》中,画家虽然只穿插运用了简单的蓝白两种颜色,但当蓝色遇到白色后,画面立刻变得柔顺、淡雅、浪漫。同时,绘本通过蓝色的深浅凸显出了月光的皎洁,夜晚的宁静,又给人宁静轻松的感觉,绘本中的图片,有的颜色亮丽,让人心情愉悦;有的大片运用了黑色或深色,让人感觉沉重压抑。

2.对比色

一些绘本创作者把强烈的对比色知识教给了幼儿。

例如:克雷门·赫德的《月亮,晚安》把红黄蓝绿紫橙等强烈的对比色以面积的大小不同出现在一个画面中,使看书的幼儿不由得注意对画面的感觉,感受对比色的调和。田村茂创作的《蚂蚁和西瓜》用大面积的红和小面积的绿色形成了色彩的对比和画面的调和。

色彩就像无声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绘本创作中展现着无穷的力量。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并传递给幼儿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美术创作中,不难看到幼儿总能恰当地将色彩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表达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二、巧设情境,深化理解

幼儿都喜欢听故事,在绘本的创作中,画家们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尤其在给幼儿传递色彩知识过程中,他们将许多色彩知识巧妙地融入情境,让幼儿在轻松而又富有童趣的氛围下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无须说教,幼儿看完故事也懂得了色彩知识。

例如:绘本《变色鸟》讲述了一只白鸟吃不同颜色“果子”而变色的故事。白鸟吃下红果子,长出了红色的羽毛;吃下黄果子,长出了黄色的羽毛;吃下蓝果子,长出了蓝色的羽毛……吃了几种颜色的果子后,白鸟变成了一只彩色的鸟。画家用丰富的想象力,构想出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发现两种颜色相混时会产生新的颜色。孩子们通过故事情境形象生动地了解了三原色及间色、复色产生的过程,记住了各种漂亮的颜色是怎么配出来的,而且幼儿们还乐于创编故事,每次都有不同的故事产生。

好绘本中的画,情境性是很强的,培养幼儿的“色彩感觉”,可通过故事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色彩的理解,在幼儿的成长中逐渐形成对颜色的敏锐感觉和色彩审美观。

三、巧融音乐,渲染气氛

艺术的感受是相通的,音乐运用其声音的高低、强弱、急缓表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在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音乐融入进去,在烘托情绪氛围、调动幼儿阅读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幼儿对色彩传递出来的情感体验。

例如: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通过绿、红、黑这些单纯的主色彩凸显了简洁的画风,讲述了鼠小弟和各种动物们摘苹果的故事。在活动中,我选择了背景音乐《蝴蝶华尔兹》,这段音乐清新欢快,符合故事的整体基调,并把鼠小弟与同伴合作分享的快乐很自然地传递给幼儿。同时,通过这样声、画、色的有机整合,幼儿能更好地体验到鼠小弟羡慕、无奈、欣喜、激动的情感波动,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感受故事的画面美、意境美。

绘本阅读离不开情绪的调动,没有情感的阅读,必然得不到情感的体验。音乐对幼儿的情感能起到很好的渲染作用,并调动着幼儿的多种感觉。视与听的结合能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绘本的色彩美、内容美。

四、巧用联想,发展情节

大班幼儿喜欢色彩的联想活动,有选用色彩表现自己的构思和美感的意识。当然,这离不开幼儿的知识经验,只有将绘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同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才能帮助幼儿有更深切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我们不妨放慢脚步,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与想象。

例如:绘本《乱七八糟的变色龙》图画颜色很鲜艳,人物形象设计很有趣。每幅画中变色龙都能成功地从背景中脱颖而出,他每一次变错的颜色都成了画面中的焦点,变色龙趴在黄色的花上变成红的了,变色龙不甘心,还想再试试,他跳到石头上,变成了蓝色带粉点儿……孩子观察、思考并提问:为什么变色龙不能变颜色保护自己?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可能生病了,也有可能吃错了东西……那他遇到危险可怎么办呀?可能得去找个医生给他瞧瞧,或者吓吓他……万一狮子来了,发现了它,可怎么办呀?它的朋友会怎样帮它?在乱七八糟的变色龙身上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通过无尽的联想创作,从而使幼儿对色彩有了别样的体会。

总之,优秀的绘本对幼儿的色彩感觉有很好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将在儿童绘画时很自然地得到应用,让幼儿不仅享受了故事,观赏了图画,也获得了相应的色彩知识。

上一篇:关于《铁血忠魂》观后感下一篇:初二风飘柳絮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