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2024-08-28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精选11篇)

篇1: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原则及形式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充分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协调性,从而做到不同种类型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综合考虑植物配置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各个因素,避免产生“相生相克”的现象。美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园林植物造景的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种植物的高低错落,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植物景观,同时通过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结合,最大程度上延长观赏期,并充分注重色调与色调的搭配,最终形成较强的色度对比。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2.1美化周边环境

在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植物景观特点的利用,在合理布置的基础上,呈现出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态及特有美感,在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对园林景观起到了重要点缀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还进一步凸显出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不仅是城市的亮点,而且能美化城市环境。

2.2精神熏陶

作为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是重要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其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色泽变化,能够给人带来不同层次的美学感受。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个体来说,其内心都有一种奔赴大自然的欲望,而作为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能够充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3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产生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制造出氧气,净化周边的空气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其次,部分类型的植物还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毒害物质,从而大大减少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2.4灾害防护作用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灾害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配置过程中,不仅提供了较为基本的生存环境,还能有效抵御风沙及扬尘灾害,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2.5提供休闲场地

对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来说,其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组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创造出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场所。不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园林景观观赏,还在人们观赏之余为其提供了避暑休闲场所,使之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对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3.1科学性及乡土性的缺乏

首先表现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考虑较多的因素是植物和树种的形状及颜色,没有对植物配置的适应性进行充分了解,直接造成了植物景观的成活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园林设计人员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和谐共生思想,片面地认为植物种类越多,群落相对越为稳定,但实际上也会带来对地方文化特色的冲击和外种入侵。其次,乡土性应用的滞后,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是极为重要的,但对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和运用,在实际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不能达到大宗采购的数量而变更设计方案。

3.2片面注重观赏效益

该项问题主要表现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配置和造景关注较多的是外在形体的优美以及色彩和图案的精细,片面追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造景,没有充分考虑生态效益,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景观后期养护费用。

4解决策略

首先,应在解决科学性和协调性问题的基础上,竖立起全局设计的思维方法,对各类型景观进行规划和预见,在进行植物配置和造景时应充分把握其建造功能、环境功能与观赏功能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因地制宜原则下,加强对于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并加强对当地树种和植物的运用,从而达到完善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篇2: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充分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协调性,从而做到不同种类型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综合考虑植物配置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各个因素,避免产生“相生相克”的现象。美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园林植物造景的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和谐统一,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种植物的高低错落,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植物景观,同时通过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结合,最大程度上延长观赏期,并充分注重色调与色调的搭配,最终形成较强的色度对比。

2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2.1美化周边环境

在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过程中,通过对不同植物景观特点的利用,在合理布置的基础上,呈现出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态及特有美感,在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对园林景观起到了重要点缀作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还进一步凸显出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不仅是城市的亮点,而且能美化城市环境。

2.2精神熏陶

作为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是重要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其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色泽变化,能够给人带来不同层次的美学感受。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个体来说,其内心都有一种奔赴大自然的欲望,而作为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能够充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3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产生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且制造出氧气,净化周边的空气环境,提升空气质量。其次,部分类型的植物还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毒害物质,从而大大减少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2.4灾害防护作用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灾害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配置过程中,不仅提供了较为基本的生存环境,还能有效抵御风沙及扬尘灾害,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2.5提供休闲场地

篇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1.1 乡土性与多样性原则

首先, 乡土性原则主要是指在选择植物品种时, 应注重对该地区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配置。由于其本身在长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 对该地区的环境、气候等因素已经有了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同时具有较为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 能够形成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其次,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指除了加强选择乡土性植物, 还应适当扩宽植物选择范围, 从而达到多种类型植物的组合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1.2 科学性和美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植物配置过程中, 应充分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协调性, 从而做到不同种类型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综合考虑植物配置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各个因素, 避免产生“相生相克”的现象。美学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园林植物造景的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的和谐统一, 可以通过利用不同种植物的高低错落, 营造出多层次、多色彩的园林植物景观, 同时通过观叶植物和观花植物的结合, 最大程度上延长观赏期, 并充分注重色调与色调的搭配, 最终形成较强的色度对比。

2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2.1 美化周边环境

在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过程中, 通过对不同植物景观特点的利用, 在合理布置的基础上, 呈现出植物景观的不同形态及特有美感, 在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 对园林景观起到了重要点缀作用。另一方面, 园林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还进一步凸显出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不仅是城市的亮点, 而且能美化城市环境。

2.2 精神熏陶

作为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是重要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 其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色泽变化, 能够给人带来不同层次的美学感受。对于生活在都市中的每个个体来说, 其内心都有一种奔赴大自然的欲望, 而作为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能够充分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2.3 改善生态环境

首先, 产生光合作用, 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 并且制造出氧气, 净化周边的空气环境, 提升空气质量。其次, 部分类型的植物还能够有效吸收空气中的各种毒害物质, 从而大大减少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

2.4 灾害防护作用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灾害防护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的植物组合和配置过程中, 不仅提供了较为基本的生存环境, 还能有效抵御风沙及扬尘灾害, 从而创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2.5 提供休闲场地

对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来说, 其通过合理的植物选择和组合, 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美化园林环境的作用, 同时还创造出了良好的休闲环境场所。不仅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园林景观观赏, 还在人们观赏之余为其提供了避暑休闲场所, 使之更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对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利。

3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

3.1 科学性及乡土性的缺乏

首先表现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过程中, 考虑较多的因素是植物和树种的形状及颜色, 没有对植物配置的适应性进行充分了解, 直接造成了植物景观的成活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园林设计人员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和谐共生思想, 片面地认为植物种类越多, 群落相对越为稳定, 但实际上也会带来对地方文化特色的冲击和外种入侵。其次, 乡土性应用的滞后,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是极为重要的, 但对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和运用, 在实际过程中, 往往会由于其不能达到大宗采购的数量而变更设计方案。

3.2 片面注重观赏效益

该项问题主要表现在, 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配置和造景关注较多的是外在形体的优美以及色彩和图案的精细, 片面追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造景, 没有充分考虑生态效益, 往往会产生较多的景观后期养护费用。

4 解决策略

首先, 应在解决科学性和协调性问题的基础上, 竖立起全局设计的思维方法, 对各类型景观进行规划和预见, 在进行植物配置和造景时应充分把握其建造功能、环境功能与观赏功能之间的协调统一, 在因地制宜原则下, 加强对于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 并加强对当地树种和植物的运用, 从而达到完善园林设计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

摘要:园林景观能够有效改善周围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 想要使园林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就应在做好园林设计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景观,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参考文献

[1] 孟南.浅谈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与配置[J].现代园艺, 2009 (1)

篇4: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关键词 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作用;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随着现代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设计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使园林绿化设计艺术水平提高,符合现代人们需求,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属于必要手段。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应当在清楚地认识植物造景的基础上,对植物造景艺术手法进行合理运用,从而使园林绿化设计得到进一步发展。

1 植物造景基本内涵

植物造景,是指将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有效运用作为基本艺术手法创造园林景观,从而在不同映衬下将植物形态、线条及色感所表现出美感最大程度展示出来,并通过适当剪切植物使某种形态或者图案得以构成,以便能够创造出另一美感,最终形成生动美丽景观艺术画面,并提供给人们进行欣赏[1]。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植物造景方面已经逐渐引入越来越多手法、艺术形态特征及景观生态学,使植物造景内涵有着更加广泛的发展。对于现代园林设计而言,其能够充分体现植物固有意境美与自然美。另外,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不断融入适当园林艺术手法及造景手法,不但能够使园林景观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其观赏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2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作用

2.1 植物造景具有生态美化作用

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植物造景手法进行有效运用,可起到生态美化作用,在植物造景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进行设计,依据园林设计理念,对植物进行适当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净化空气作用。这主要是由于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大量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同时,还能够释放出氧气,从而对空气进行净化。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可对具有较强空气净化作用的植物进行适当选择,如夹竹桃,若园林中有水源还可适当种植荷花与萍蓬草等植物,这些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均具备一定作用[2]。

2.2 植物造景具有环境保护作用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还应当对环境保护进行考虑。随着当前空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各个地区均经常出现雾霾现象,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园林自身能够防尘防沙、净化空气及减少污染,在园林绿化设计中若能够适当进行植物造景,便能够对环境进行更好地保护。例如,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可选择乔灌木植物,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环境,使环境污染减少。

2.3 植物造景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植物造景不但能够使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例如,许多企业在办公楼平台均会设计一定园林景观,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植物造景能够营造舒适、安静环境,这种环境能够使企业间合作及投资洽谈达到更好的效果,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艺术手法

3.1 合理选择造景植物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当以实际地理地质情况为依据,并与园林绿化要求相结合,对造景植物进行适当选择,从而实行园林绿化,应当防止对外来植物的盲目引进以及使用;同时,对于一些诱人植物也应当谨慎使用,避免植物与本地环境不适或者严重影响本地植物情况出现。另外,对抗毒抗污染等相关抗性植物可推广使用,从而净化空气且改善空气质量。例如,在污染较严重的一些工程附近可种植一些抗污染树种[3]。此外,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当依据生态学原理严格执行,在设计植物时,应当保证深浅错落有序,应当使景物表现出虚实相生状态,使园林绿化景观能够保证适当开明及封闭,使园林绿化自然之美得到体现。

3.2 合理配置植物

在园林绿化设计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当依据美学原理有关要求,有机融合园林景观不同植物,应当注意植物现实景观,通过对不同植物不同色相进行运用,在园林中合理进行配置,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美感的林相。对于不同植物而言,其在不同季节也会有不同现象出现,因此应当依据植物季相特点,并与不同花期特点相结合,依据时序性设计园林景观,从而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群落现象产生,使不同季节不同风景得以展现。另外,在植物造景方面,可利用植物特殊含义实行园林设计,不同植物所蕴含的不同意境也会在精神上给人们带来强烈感受,从而使景观效果更加独特且有韵味。此外,通过不同寓意还能够使植物形态意境美感得到很大程度提升,从而使园林设计艺术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3.3 增加植物多样性

对于任何园林绿色设计而言,其均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在园林设计中实行植物造景也就是对自然生态进行创造的过程,因而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植物选择及搭配[4]。在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当综合选择灌木、乔木及草坪,进行合理布置,且应当有效结合常绿及落叶树种,尽量多选择适宜种植树木,从而使整个园林系统均能够保证绿化生态平衡,最终使生态多样性得到真正实现,使园林绿化设计得到更好效果。

4 结语

园林工程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重要工程,对人们生活提高及社会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园林绿色设计中,为使设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应当有效实行植物造景,相关园林绿化设计人员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植物造景所具备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科学艺术手法进行植物造景,从而使植物造景效果得到提高,进而提高园林绿化设计艺术水平,使园林艺术设计得到进一步发展。笔者希望本文所阐述相关内容能够给予园林绿化设计工作人员一定帮助,使其植物造景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梅其元.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J].湖南林业科技,2010(4):66-68.

[2]马银祥.浅析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与艺术手法[J].农技服务,2015(11):192.

[3]周旭昌,赵莹,周晓萌.试论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手法[J].科技经济市场,2015(4):185.

[4]蔡拥军.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设计中的作用和艺术手法[J].艺术科技,2015(8):89.

篇5: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方法

1基本原则

1.1植物选择

园林景观内部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植物,园林设计中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就是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在外观和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选用和搭配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另外,不同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在园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也不同,选用、配置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生长特点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基本要求,保证植物在园林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选择的植物类型应是本土植物,培养本土品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快地适应园林气候和环境。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不仅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同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因而在植物配置中适当选择外来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配置能够更好地提升园林设计效果。

1.2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是为了更好地为植物造景奠定基础,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加优美、自然和舒适的环境,因而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原则,保证植物配置和园林设计效果。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人员在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要综合了解其生长习性,在详细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植物科学配置,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配置效果,使其更好地与园林景观和设计环境融为一体。设计人员通过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对环境、气候的要求以及对土壤、土质的要求,能够在造景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培育和修剪手法。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是要求注重植物搭配的技巧,根据不同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使配置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深浅度,通过层次性的明暗搭配,使园林植物景观色彩种类更加丰富。

2主要形式

2.1满足设计需求

园林设计是在城市化建设中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园林中的植物景物进行重新配置和整理,使其呈现出更好的观赏效果,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园林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了解人们的实际观赏需求,对园林设计、规划的风格予以充分体现,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中要着重体现园林的基本功能。园林内部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在街头绿化带和公园处属于绿色环境,人们在这一公共场所主要是进行娱乐和休息。对于此处的园林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区域性的植物配置工作,为人们营造出相对轻松和舒适的休闲环境。在不同品种的植物搭配中,保证与周边环境整体状态相适应。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要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求,体现园林设计的人文性。

2.2造景轮廓对比

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实现植物造景,是为了使园林的内部景观植物呈现更好的观赏性。对于大规模的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不同植物进行基本轮廓对比,使林冠线与植物整体边廓相协调。尤其是树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枝繁叶茂,呈冠状发展,上部的轮廓线已经难以再人工控制。在此情况下,对于搭配的树木种类需要与整个园林风格相适应。植物造景过程中,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形态和生长速度均不同,要完成合理的造景设计,就要在了解其综合习性的基础上,预判其造景的最终效果,在视觉上打造出一种层次感,掌握不同的绿色效果,使其艺术审美性更加突出。

2.3创意性

园林设计属于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统一的工作,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将不同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使其在特定的生长区域形成一种景观状态。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要根据总体的园林设计风格,人们在不同的园林休息区均能发现其设计特点。在整体结构安排中,可以以树木为主、花草为辅,形成一种主次感,运用植物象征、隐喻和模仿等特征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园林风格。另外,在花草点缀中进行整体形态设计,例如,利用花类植物点缀园林环境,将其拼成一定的图案或文字,可以是“自然”、“生态”、“和谐”等字样,也可以是动物图案等,这种艺术处理手法主要是为了增强园林设计的活泼感以及植物造景的设计感,同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和要求。

3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实地操作中既要综合了解植物生长属性,又要在色彩、形态搭配中营造一种艺术审美效果。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提升园林设计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6)

篇6: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从全国范围来看,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和方法,

一种是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广场等,而轻视植物。当然,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1、我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常以建筑来划分园林空间,园中造景及赏景的标准常重意境,不求实际比例,着力画意;另一方面,植物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生长,短时间内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挖湖堆山、叠石筑路、营造亭、台、楼、阁则能一蹴而就,有的将不同材质的石料堆砌在一起,不伦不类;有的在植物景观比例较大的公园内大兴土木,筑台建亭;有的乱择地点,在原来景观较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

2、在园林建设中,提倡以植物景观为主,大力弘扬自然园林。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染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植物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总的来看,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有如下特点:

1、师法自然,回归自然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有幼壮苍老之体态差异,而且有春夏秋冬季节变化,它们在自己的空间内,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演变更新,并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植物群落。

自然群落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群落,东北红松林群落。

栽培群落人为栽培的植物群落。它是按人类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的,如最常见的果园、苗圃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始能在科学性、艺术性上获得成功。

2、与“风水”密切相关

风水在我国被认为是迷信,是封建思想的瘤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有时也还讲究“风水”,

风水说的核心内容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中国古人对周围环境的重视远重于房子本身,林语堂曾对此作过论述“因为人人知道择居之道,要点不在所见的内部什么样子,而在从这所屋子望出去的外景是什么样子……”。

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常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风水理论最反对伐树。

风水说认为树木种植的总原则是为了舒适,而且树种选择也有讲究,如认为不可在大门前种大树,因为大树不但阻挡门前阳光,阻挠阳气生机入内,同时也不易驱出屋内的阴气;又认为“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槐百鬼不近”,“宅东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以及“门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等。

这些看似无稽之谈,其实是先人对生物链的环环相扣的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和植物的生长习性,会发觉其中奥妙无穷。

二、国外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现状及特点

西方古典园林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园内的山水树石,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一种“理性的自然”和“有秩序的自然”。

1960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在私人住宅中,根据主人的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植物材料,这些植物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和鸟兽图案,体现着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进入18、19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到国外搜寻植物。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已拥有5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

篇7: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增高,人们对城市的功能要求更加的完善。因此,对城市植物景观的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是景观中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通过景观设计将不同植物合理配置,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为人们创造出优美宜居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植物造景;原则;方法

1植物造景的定义

植物造景,即利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植物造景的提出,对生态园林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植物造景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乡土植物的驯化及大量引种使得造园植物不断丰富,植物配置理论的发展使得植物不再只是建筑的附属物、硬质景观的软化剂,而是开始独立成为空间及景观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其植物造景定义中的“景观”一词也主要是针对视觉景观而言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涵也随着景观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展,传统的植物造景概念、内涵等已不能适应生态时代的需求。

2植物造景的原则

为了营造出自然怡人、绿草茵茵、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观,必须在熟悉植物配置原则的前提下,将各种植物元素合理搭配利用。

2.1色彩搭配协调原则。将不同颜色的叶片、果实和花朵的植物要素合理搭配,从而达到景观的丰富多彩和四季的更迭交替。例如: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搭配、常绿植物与花色明亮的植物搭配、红色的枫叶、黄色的银杏叶、红瑞木、白皮松等常用来色彩搭配。

2.2结合原有地形和环境原则。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来创造出与周围变化地形和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景观,从而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效果,例如:地势险峻的地方,种植黑松、银杏,突出古老苍劲。

2.3熟悉植物生态特性和立地条件。明确植物的生态特性在该地区的立地条件下能不能正常的生活以及发挥原有的生态效应。植物的生态特性是指植物的开花期、花色、绿色期、适应的温度、植物高度、成熟期等;立地条件是指该地区的气候特性、地理环境、光照、湿度、土质状况等。例如:天津属于盐碱地区则须选择耐盐碱植物如合欢、柽柳、金叶榆、木槿、白蜡、红叶柳等。

2.4高度搭配适当原则。合理的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营造出整体的层次感配置成合理的人工群落,当上层植物较高时,下面植物也应该相应的高一些,例如:侧拍→太平花→萱草,毛白杨→金银木→羊胡子草等。

2.5立意的原则。立意要突出地方特色、地方文化和鲜明的主题。

2.6将传统的技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将我国传统设计的精华与现代新技术、新思想、新材料结合起来,设计出满足现代审美要求的创新性、节约型、环保型的作品,例如:造景出小桥流水的诗意、精卫填海等。

3植物造景的方法

作为园林四大造园要素之一的“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命活力,为城市园林绿化增添了独特的视觉景观盛宴,在未来的园林植物应用中,应该合理地发挥不同观赏特性的园林植物,运用好园林植物的色彩、形态和质感,在园林植物科学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发挥其改善环境的生物功能作用和美化环境的景观作用。

3.1回归自然,充分利用乡土植物。园林绿化的主要宗旨是改生态环境,美化环境。各地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的乡土树种,不但节省养护费用,栽培管理较粗放,节省造价外,对于维持地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2注重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现代城市中,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频繁出现,钢筋混凝土的硬质景观逐步取代了原始、自然的大面积绿地,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为了增加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在园林绿化中,除了“见缝插绿”地充分利用空间营造绿地系统以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外,还应增加诸如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覆盖面积,创造多维的城市植物应用空间。

3.3注重彩叶植物的应用。彩叶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弥补一般植物在色彩方面的不足,极大的丰富城市色彩。彩叶植物的应用方式灵活多变,但如果应用时不注意彩叶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就会适得其反,失去其应有的观赏效果。因此,建议彩叶植物在应用配置时,应在符合其生态习性和美学原则的前提下,创造出完美的植物景观,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同时,还要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因为彩叶植物通常是作为模纹图案的植物材料,应该经常修剪、定期养护,延长其观赏期。

3.4注重芳香植物的应用。相较于彩叶植物,芳香植物在园林植物中的应用则更不被大众所关注。虽然我国是芳香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大多集中在对其香精的提取和应用上,较少关注其在园林设计方面的应用。在未来的园林植物设计中,若能适当将一些兼有园林植物功能的芳香植物应用到植物配置中,如一二年生草花、地被等,将弥补我国园林植物设计在嗅觉上的欠缺,从而使得植物培植具有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相融合的多维美感。

4植物造景中应注意的问题

4.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为避免单调和雷同以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观,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山桃、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海棠等;初夏开花的野苹果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火炬、五角枫和观果的海棠、山里后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云杉等。总的配植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在林木配植中,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比纯林效果好。

4.2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边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秋季叶片变红的槭树类,此类植物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浅绿泛黄的樟子松墨绿色的桧柏、灰绿色的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4.3乔、灌、草相结合层次分明。乔木是难得的天然植物资源,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园林人员应想尽所有办法去保留及保护原有的乔木。灌木以其色彩变化丰富见效快而大量应用,特别是在提倡乔木、灌木、草本搭配时更应注意不要产生负作用。草坪是一个良好的地面覆盖物,可以很好地减少城市扬尘,同时草坪是各种植物和非植物材料产生的统一基面。所以乔、灌、草分层配置、色彩搭配,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

4.4保留乡土树种。改建、扩建和新建园林,应尽量保留原有的乔灌林,尤其是古树名木。

4.5因地制宜,以乡土树为主。因地制宜,植物种类的选择上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物种要经过引种驯化和区域栽培试验、优选后才能大面积推广应用。

5结语

总而言之,植物景观的营造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重要性不言而喻,植物材料的应用不是在园林绿地中杂乱无章的简单堆砌,应该是利用园林的审美规律和植物造景手法,在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形态特征、观赏特性及生态功能等基础上。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结合用地环境准确的选择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施工。在城市的建设中尽可能的将每一块园林绿地都建设成美观、舒适、宜人的生态绿色空间。

参考文献

篇8: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1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分析

植物配置, 主要是同具体区域内的实际状况相结合, 对植物的色彩、种类等进行科学化地选择和搭配, 使最终的园林设计内容同具体的实际状况合理匹配, 进而有效提升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植物造景, 是基于植物配置而开展的, 具体分析设计区域内的山水地势、亭台楼阁等, 使所选取的植物能够同其合理搭配, 进而形成具有园林特点及植物自身特色的园林景观。

2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重要作用

2.1 美化环境

园林设计中, 植物景观具有中心化的特征, 其设计的优劣同最终的园林设计质量评价有着直接关系。在自然景观中, 植物具有标示性作用, 并且是对自然景观类型进行反映的直接性元素, 会随着季节和环节而有不同色泽与状态的呈现, 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并且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美感的享受。

2.2 利于人们陶冶情操

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心态和行为表现会产生极大地影响,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用在此处有异曲同工之妙。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同区域内的实际环境相融合, 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在现代化的快节奏发展下, 为人们创造一片平和安舒的净土, 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收获, 在钢筋水泥的桎梏下亲近自然、感悟自然的广博和其独有的纯真之气。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构建一个轻快安逸的环境, 使人们产生倦鸟归巢之感, 能够使人们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进而归于安然平和的心态, 达到陶冶情操的作用, 使其具有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之感, 在这喧嚣的城市中获得内心的安宁。

3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现状

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需要从具备的地理环境出发, 确保其能够发挥最大功用, 而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破坏。本文就位于兴安盟中西部的科尔沁右翼前旗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进行分析, 因其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且兴安岭贯穿旗境西北部, 呈现出明显“立体气候”的特征, 造成南北温差较大, 所以, 气候环境造成了其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相对单一性, 进而引发其它一系列的问题和不足。

3.1 设计缺乏科学性

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过程中的科学性缺乏现象, 主要体现在过于注重线条的搭配和色彩的选择方面, 太过于注重美感, 而使得整体设计有华而不实之感, 过于形式化, 并且一定程度上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整体的实用性, 难以充分发挥园林设计的作用。其设计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没有根据实际生存环境选择植物, 导致设计过程中出现“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的不合理规划现象, 具有一定的盲目选择性, 并且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安全防护不到位的现象, 没有明显突出地域特色。就现阶段兴安盟的植物群落分析来看, 配置及造景过程中所选用的乔木树种相对较多, 但就整体化的园林设计来看, 不同区域和环境对于设计及植物的要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信息含量较大, 多样化指数高。但乔木在配置过程中的可用树种过少, 难以充分体现生态效益和均匀分布的科学性。

3.2 植物配置结构单一

近年来, 由于受到园林设计行业内的国际化思潮影响, 成功的园林设计会被大范围地模仿, 而不考虑区域环境特点, 逐渐出现了模式化的现象, 整体设计过于单一, 难以突出自身特色。另外, 植物色彩和功能过于单一。就园林设计而言, 植物的色彩是重要的观赏对象, 使植物能够伴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 呈现出令人心醉的美景。但从兴安盟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造景来看, 乡土植物紫丁香、水蜡出现频率较高, 而其它引种而来的, 如玫瑰、紫叶小檗、连翘、小云杉、暴马丁香等在植物群落中的作用相对较低, 致使园林植物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结构极为单一。

4 解决对策

4.1 提高园林设计的科学性

设计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时, 需要强化设计理念, 对区域环境展开综合整体的分析, 进而选择适宜的植物和结构配置。并且,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重视整体的协同性, 结合园林造景的光影、光线需求, 选择最适宜的植物颜色和种类。在配置植物前, 需要有明确的基本目标和整体立意, 然后结合地形特点, 在园林的自然地貌和山石上布置植物, 最大化地将植物的功能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得到展示。

整个兴安盟的地势起伏过大, 且多侵蚀沟和沙丘, 所以, 园林设计中需最大化保证整体结构的科学简洁, 可形成小乔木和乔木———灌木———地被的结构或乔木———灌木———地被的3层结构类型。此外, 2层结构类型也同兴安盟的自然植被和整体环境相适应, 层次简洁清晰、过渡自然, 比如, 乔木———灌木、灌木———地被、地被———乔木的结构。

4.2 增加植物配置结构

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 需要充分分析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 然后结合当地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 确保栽种而来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 有效发挥其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另外, 不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而是从区域环境实际出发, 注重本土植物的开发及利用, 体现出园林设计的独特性。

整体而言, 兴安盟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在季相景观方面多以春景为主, 植物品种色彩艳丽, 冬季则有雪压青松的本土植物景观。但是夏秋季节色彩过于单调, 基于此, 可以在配置及造景方面引入夏秋季节开花的植物, 最大化弥补原有的色彩缺憾。比如, 夏季开花的玫瑰、珍珠梅、红瑞木等, 适合秋季的有紫叶李、火炬树等。另外, 冬季色彩过于单调, 亦可引入可观赏性的树种, 如红瑞木、山桃等。基于本地自然特征的前提下引入外来树种, 使整体配置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发挥园林造景的作用。

5 结语

篇9: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及造景的作用分析论文

关键词: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0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人们提高优美、舒适、协调的良性生态成为了园林设计的最主要目标。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于园林的整体水平和园林的功能至关重要,也成为园林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植物配置主要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的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各种植物,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价值。植物造景就是指合理配置园林设计中的各种植物,充分发挥它们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总的来说,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其实是统一的,它们就是指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1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感受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1.2植物景观有建造、环境和观赏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2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原则

2.1植物选择原则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选择对于园林植物景观非常重要,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乡土性和多样性的结合。首先是乡土性原则,选择植物品种要选择乡土植物,因为乡土植物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乡土树种具有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其次是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拓宽植物的选择范围,充分利用各个类型的植物品种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2.2植物配置原则

为了创造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原则: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首先是科学性的原则,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而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互协调,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各类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在合适的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造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因为不同的植物其生物特性是不一样的,有些植物种在一起可以创造出更美的环境,但有些植物种在一起就可能“相生相克”,产生景观设计的败笔。

其次是艺术性的原则,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观赏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突出艺术性。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物种造成多层次多色彩,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第二是将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相结合,延长观赏期,同时将不同观赏期的植物合理配置,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第三是把对比色调与色度的植物搭配种植,形成各种色度的对比。

3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3.1按人们的需要来创造景观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不同的园林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类需求,从而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造景的时候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2根据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现代的园林景观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景观类型,植物造景只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应该与周围的建造和各类景观相匹配,达到相互衬托,相互辉映的效果。

3.3注重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

营造群体景观时,应注意树形的对比与协调,以及轮廓线、天际线、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植物造景的时候要充分的了解各类植物的外形、生长特性,从总体上来考虑和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为了增加绿色效果,形成上、中、下立体绿化,多采用乔、灌、花草共同组成的自然式树木群体,以充分显示植物群体的效果。

3.4创造出动感和意境

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和动态的构成元素,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植物特有的动感和意境也是评价园林设计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模仿、抽象、引喻、象征的手法,将植物造景与意境相结合,烘托出周围的景致,从而达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的程度。

4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设计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另一个方面是植物造景单独强调观赏性,而忽视景观的其他功能。

首先是缺乏科学性,许多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引进的树种仅仅考虑其形状、色泽等因素,而没有充分考虑其对于当地的适应性,使得很多植物景观存活率很低。还有很多园林设计者缺乏和谐共生的思想,缺乏对城市植物群落客观观察和理解,认为种类越多群落越稳定,最后是外来树种应用过多,对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冲击,将会造成外种入侵。另一方面是乡土树种的应用滞后,缺乏地方特色。许多园林设计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在城市绿地设计中实现树种配置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在设计中也开始应用许多新的树种,其中就包括乡土树种。但是由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与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在园林设计中要求的树木品种、规格、数量在实际施工时往往又达不到大宗采购的的数量,最终导致更改设计方案。

其次是单方面的重视观赏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我国现代园林设计中,许多设计者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时候只是注重形体、色彩、图案等的精美,以求创造出具有比较高美学价值的植物造景,这样在植物选择上就忽视了对于生态价值的追求,产生了非常高昂的养护费用。

4.2解决措施

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解决科学性和协调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设计者要有一个全局的思维方法,在园林设计之前就应该对各个类型的景观进行规划和预见,特别是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的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不能仅仅苛求植物景观的观赏功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植物造景策略,加强对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充分利用当地的树种、当地的植物。

5结束语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它离不开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要创造出完美的景观,就一定要处理好建筑、环境、功能等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介绍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相关概念和原则,期望我国园林设计者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能够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达到动态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田哗林,刘克旺.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J].湖南林业科技,2001.

[3]欧阳加兴.绿地植物配置探索[J].中国园林,1998.

[4]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杜,2000.

篇10: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分析论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分析

植物文化代表着城市园林的根本精神。近年来,无论是社会整体经济,还是科学技术均得到了大力发展。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重视物质文化追求,在城市植物景观中也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园林植物关乎着景观设计,旨在通过景观设计对各种植物进行科学的搭配,实现高度统一,改善环境质量,提升艺术水平。

1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内涵

园林景观设计指在特殊地域范围中,通过园林艺术,借助工程技术,经由地形改造、培育植物和建筑构建等打造舒适、怡人的境域。经由景观设计,为环境增添欣赏价值和基本使用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在某一层面彰显了文明程度,代表了价值取向,展示了设计人员自身的审美观念。综合来说,园林景观设计包含较多的内容,在规划和设计过程应思量景观因素,一般包含硬景观以及软景观。其中硬景观主要指代人工设施,具体涵盖雕塑和凉棚等内容,而软景观则指仿自然景观。

2植物造景的现实作用

园林景观通常表现在植物中,通过乔木和草本植物等构建景观,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美,演变成优美的图画。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依赖于植物点缀,利用上述植物除了提升艺术效果外,还可改善环境条件。

2.1体现衬托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一般借助色彩,经由搭配对比突出某一空间,提升观赏印象,同时,通过自然曲线,借助植物自身的质感突显规则式建筑,利用自然对比展现不同材料的质感。

2.2开拓空间

常规意义上,植物布局需保证疏密错落,且地方能够有景可借,同时,树木应呈现稀疏分布,树冠高度不应与视线保持同一水平。但现代园林却做出了调整,创设出不同的造型,给予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2.3展现意境效果

园林空间本质上是四维空间,涵盖时间,时间一直在变化,而空间也随之不断变化。这通常展现在季节性变化中,自然生长构造出多姿多彩的四季。植物通常可制造新鲜空气,给人一种愉悦感,并渲染意境。

2.4构建别样的观赏景观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不可或缺,这主要因为园林植物在形态和色彩中均较为独特。以花坛为例,主要通过色彩博得众人的眼球,通常出现在广场中心。

3植物造景遵循的艺术原则

3.1因景制宜因景观主题各不相同,选取的植物花卉也不一样,采用的配置方法也存在差异。以松柏为例,通常出现在烈士墓园中。由此可知,植物种植应思量各个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造景初衷。另外,不管是群植、孤植和对植,均应结合景观主题需要慎重挑选配置方式。

3.2色彩相宜

植物配置过程应保证色彩相宜,具体是指花木色彩和四周环境条件、地势条件、生态环境等保持统一。借助花木色彩以及外观等突显气氛、展现主题、构建意境,只有保证色彩统一,让人感到舒适,方可出现美的感受。另外,花木配置也应考虑不同色彩带来的感受。例如,银杏和樱花等一般可渲染环境色彩。

3.3位置相宜

植物造景的各个基地均存在地势高低、空气湿度大,地面空旷但光线强烈,地面隐蔽但光照不适宜等问题。由此可知,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应依照地理条件合理挑选植物,让植物的习性和生态条件相一致。

3.4季相相宜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思量季相特点,保证小区季季有景,明确各个树木花卉对应的生长周期,掌握因四季迁移,植物在色彩和外形等方面展现的变化,适当延长观赏期。

4植物及景观之间搭配的艺术性

4.1植物与建筑融合园林植物是一种自然美,而建筑则是人工美,这两者的融合实际上是自然美以及人工美之间的融合,若处理适宜,则将达成和谐一致。众所周知,植物具有多样的色彩、姿态夺目、风韵独特、线条优美,这均可增强建筑美感,最终构建出动态均衡图,让建筑和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园林建筑仅仅是园林的基本组成因素之一,但它应与园林植物进行搭配,可对景观产生深远影响。简单来说,建筑及园林植物需保证均衡搭配、有效补充,让景观具有艺术气息,其中苏州网师园便是最好的例子,具体见图1。但若处理不完全,则最终的结果也不是很理想。同样,若建筑师们不考虑周边园林,盲目地把宏伟的建筑作品搪塞在玲珑迷你的风景区,则将产生比重失调问题,有时还会带来野蛮破坏。

4.2植物与道路融合道路绿化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且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形象,借助线性组合能够让城市绿地变成一体,在自然和人工景观中产生软连接。而植物配置应实现乔、灌和草的有机融合,同时,灵活运用别具一格的灌木及花卉,借此塑造丰富绚烂、多样饱满的植物景观。适宜的植物配置不仅要思量植物习性,而且应权衡观赏特性;不仅要思量个体美,而且应权衡整体美,且应因地制宜、合理栽种花草树木。由此可知,只有参照绿化功能,联系植物习惯,结合景观效果,坚守因地之宜原则,科学配置,方可让道路绿化朝着规范化、人文化、合理化方向发展。

4.3植物与水体融合将植物与水体进行融合,将会给人带来鲜明、清澈、开怀和爽朗的感受。我们一般将水比作园林的血液,放眼世界各国的园林景观均能看到水体的运用。水作为景观的基本组成,至关重要。水旁的植物在水体中产生的倒影可提升水体的美感,某些绚丽夺目,某些含蓄婉约。然而,在融合过程应考虑所融合植物自身的习性,尽可能选取水杉等偏好湿润的植物。植物与水体进行融合时,不仅要思量水体的外形,而且应权衡整体效果,不允许过密栽植,遮盖水面自身的美感。在此之上,思量周边的地势条件,尽可能沿坡种植。另外,为将植物完全嵌至水体内部,还应考虑局部造景,可在水面中栽种荷花,也可在岸边栽种黄馨。顺着水体布置植物便可把控整体布局,且水体贯通整体,同时,植物浩如烟海。

5结语

在景观设计活动中,从本源层面而言,植物配置实际上是绿地系统设计,以点、线、面、体有机整合为主。植物造景应考虑和整体环境的统一性、生态群落第一和植物生长稳定性的原则,并深入研究和积极参考所处地带现有的植被类型,确保景观格局适宜,特征特色显著,在科学可行的基础上,有效提升植物配置的文化气息,使其贴近现实生活,营造一种亲近感。

参考文献:

1毛嘉颖.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南方园艺,2016(2)

2刘赟,王娇.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

3何建顺,宋希强.新加坡热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5(19)

篇11: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论文

关键词:生态园林;植物配置;配置方式

生态园林是根据传统生态环境原理进行建设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自然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城市中建设生态园林已趋于日常化。植物是建设城市生态园林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应结合城市的环保需求,最终使得生态园林的建设能够有益于人类的健康发展,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1生态园林的含义

1.1生态园林的特征

生态园林从字面上解读是具有维护生态功能的园林,所以生态园林在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其生态效应。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建造过程中,通常需要选择能够维护生态平衡的植被和树木,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的生态效应。植被和树木在进行自身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同时,可以对城市的颗粒物、汽车尾气等一些空气污染物进行净化,还可以对城市整体的环境进行净化,为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作出突出的贡献。

1.2生态园林的内容

园林建设的初衷并不是仅仅为了绿化,而应根据具体的条件维护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整体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植物的配置相当重要,在注重植物生态作用的同时还不能忽视整体的美感,所以生态园林的建设从本质来说就是自然科学和各种植物美学、生态学的相互结合[1]。

2生态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对植物的选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植物的具体安放更是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配置原则来进行安置工作。从整体来讲,大致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规划。

2.1艺术性原则

在对生态园林进行建设时,不仅要发挥出植物本身的生物功效,还要科学合理地对植物进行艺术性编排,使整个生态园林有一定的艺术气息,有利于生态园林的长远发展。在对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根据植物的特性和外形进行分类,使得整体配置效果得体大方,同时拥有艺术协调性。总的来说,要使得各种植物在配置的过程中相互牵连、相互配合,这样才能有效展现出整个园林的艺术价值。

2.2观赏性原则

在生态园林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出园林的生态性和艺术性所带来的和谐感,在对植物进行编排时,要明确植物在整体设计过程中的目的和用途,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的观赏特征和生态功能,从而进行合理调整,在保证生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整个生态园林的观赏性[2]。

2.3生态性原则

植物的生态性是指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功能,植物在配置过程中根据生态原则,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各个植物之间对应的相互关系。建设者在生态园林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植物之间的生态特性,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避免植物之间产生相互竞争的关系。同时结合不同地方和不同环境,对生态园林构建提出不同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植物之间相互扶持、生态共生。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符合环境要求的城市生态园林。

2.4多样性原则

对于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植物多样性的原则。物种的多少和对应的生物关系能够反映生态平衡。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越高,其稳定性就越强,可以起到稳定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利于整体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生物学理论,保证整个生态园林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物种的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对于整个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都是无可替代的,同时也是建造绚丽多彩的生态园林的必备条件。

3对生态园林构建配置方式的探讨

3.1以自然形态进行搭配

对于生态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不仅要符合当地对应的土壤环境,更要考虑对应的气候条件以及节气。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季节和环境变化,选取植物配置比例,避免植物选取过程中的种类单一,注意相互搭配[3]。

3.2规律性搭配

要科学合理地对植被进行综合性栽培,使得生态园林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对自然环境进行充分保护,并且能够给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避免教条主义,要按照具体城市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力争建设一个符合当地环境的城市生态园林。

4总结

构建一个符合当地环境的优秀的生态园林,不仅仅要有优美的建筑景观作为背景,更需要有合理科学的植物进行填充,在满足生态要求的同时,还要注重整个生态园林所带来的美观性以及观赏性。总的来说,需要不断地对生态园林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的综合功能,更好地服务人类。

参考文献:

上一篇:汉语拼音发音舌位图下一篇:党委班子履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