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复习攻略

2024-07-31

高考理综复习攻略(精选8篇)

篇1:高考理综复习攻略

1、物理

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听好老师的专题复习课,复习的时候强化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做到构建网络知识。在复习阶段,考试一般会比较频繁,考生要通过考试发现自己还存在哪方面的不足,特别留意做错的题目,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

平时训练可以适当做一些历年高考题和模拟题,并回忆一下自己做过的试卷检测自己应用知识的能力。随着高考的临近,还有哪些知识还比较模糊的,一定要理清楚,不可以一知半解。

2、化学

最后的时间里,大部分学校都会安排考生每周做一张理综卷,而考生可以每天多做几道选择题和大题,一方面可以发现薄弱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手感。选做的试题一定要典型,无需做太难的题目,会无形中增加自己的压力,难度和高考差不多就行了。

从现在开始,考生时候要练练答题速度了,以高考的时间为标准来限定自己做题。遇到难题要及时解决,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不要让问题过夜。到了高考的前夕,则要回归课本。

3、生物

近年来高考生物题都很注重基础,所以考生一定要回归课本,必须要记牢课本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结论性语句,这些结论往往就是答题的关键,而且答题时尽可能用教材上的语言。

在复习的时候,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遇到不会做的难题,一定要先跳过,先保证拿到基础分,而不是从第一题一直做到最后一题。

篇2:高考理综复习攻略

今天的橡皮,它能正确的助我们成长!

一、物理重新回归课本

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应该按考纲回顾课本知识(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对重点知识的核心要加以强化: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推论比基本公式更常考查;向心力、洛仑兹力一定不作功;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回路产生的内能、产生的热量;曲线运动总按正交分解;动量定理、动量守恒要先选正方向;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求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问题应画轨迹,找圆心,求半径。

重视物理实验:考生实验要从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6个方面着手。设计试验要遵循的原则:安全性、准确性、方便性。

全面考虑试题条件:如摩擦力是动摩擦还是静摩擦;弹簧弹力是拉力还是压力;电荷是正还是负,有无初速,是否仅受电场或磁场力作用。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矢量方向是否确定,机械波向左还是向右传……要注重物理思维方法的灵活运用,一条路走不通就要变换思路考虑问题:如整体法、隔离法、逆向思维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对称法、图像法等等;联系实际题要注意抽象成某些物理模型。

回归课本形成体系:高考在即,这时考生应该回归课本,盘点一下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同学们可以把以前做过的试卷、题目整理后,检视自己曾经出过的错题,从中找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思维方式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漏洞。对于这些错题尽量重新做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要思考当初出错的原因,必要时还要重新回到课本澄清一些概念。

高考前大多考生基本是放假在家自主复习,有的考生这个时间只看书、只看笔记,不做卷子,结果高考找不到感觉,建议这期间一定每天做卷子,可以是做过的卷子,练练手、热热身、找找感觉,一做就有信心,不要做新的难的卷子,使自己的信心受到挫折。

二、化学减少无谓失分

每位同学都要有一个坚定的“抢分”意识,那么如何做到“抢”分?做到题不错二。对于曾经做错的题,要再次重温,认真反思,再次总结知识点,沉淀精华。反思主要从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失误原因、语言规范、思维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而且要将该知识点所考察的内涵和外延都要有一个反思,如果下次遇到同样考察此知识点的题目,但是换了另一种方式来设问,那么就要尽量避免自己以前错误的思维方式,另辟蹊径,才能柳暗花明。这样的反思和积累对解决难度较大的信息迁移题特别有帮助,这类题考查学生通过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也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减少无谓失分。在答题时,一要“细心看要求”: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例如“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失分。二要“准确看条件”:如“所有主族元素”、“标准状况下”、“温度不变”、“室温时”、“无色”、“酸性溶液”等。三要“全面看问题”:知识整合,周密思考,全面判地址:北京市大兴区金星西路兴创大厦9层,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0711-222。

过去的橡皮,它能帮我们擦掉错误。

今天的橡皮,它能正确的助我们成长!

断,滴水不漏,特别提醒碰到“气体”题,注意温度和压强;碰到“字母”题,注意含义及单位。

注意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溶解度(g)、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互换时的体积单位等。题目中隐含性的限制条件如:(1)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2)pH=0的溶液,(3)水电离出的c(OH-)=1×10-14mol/L的溶液等。注意常见符号的应用如“=”,可逆符号、“△H>0”、“△H<0”、沉淀、气体符号,写电子式时“[]”的应用、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等。

三、生物提高做题质量

高考生物试题不少内容与识记有关,原来记熟的知识现在有些遗忘了,考前是集中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时间。考生应将记忆不太牢固的知识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内容,依据《考试大纲》对照教材进行集中盘点,课本中的小资料、课外读、小字形式阅读材料、课本中的图表也要来一个重新扫描。

归纳总结,善于反思。最后这一阶段的复习不做题不行,但沉迷于题海也不行,关键要提高做题质量。总结归纳常见题型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从而达到弄懂一道题,旁通一类题的目的。每年高考题出来以后,总能从当年试题中看到近几年试题的影子,但又不是以前试题简单翻版,通过演练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可亲身感触高考题的命题思路、设问方式,从中感悟解题技巧。

考生前一阶段做了大量试题,经历了多次模拟考试,难免做错一些试题,要学会向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学习,自觉主动地反思错题。错误往往带有顽固性、反复性,有些错误当时理解了,现在可能又模糊了,有些错误其知识点本身就比较难理解,有些错误容易出现模棱两可,需反复强化才能解决。错题暴露考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维方法的缺陷。

注意审题,规范答题。高考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较少,但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分值较高。如果审题不够缜密、思维不够仔细、书写不够规范都会付出惨痛代价。在最后这一阶段练习中要特别强调:仔细审题,认真分析,重视表达,规范书写。审题时通读全题,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不看错题目,留心题中一些关键字如“错误的选项”、“一定”、“都”等。书写答案即完成试卷的终结,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逻辑合理,意思完整,符合专业、数值单位要求。第Ⅱ卷答题的规范性是考生应高度重视的问题,不规范表达不能恰当使用专业术语描述是导致失分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篇3:高考理综复习攻略

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新教材中元素化合物部分打破了按照元素自然族来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传统做法。而是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为线索, 运用物质分类的观点,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基本原理来整合教学内容, 并把这些知识全部集中在新教材必修1的三个专题中, 这对习惯了使用旧教材的教师和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导致这部分内容学生基础不扎实, 遗忘率很高。而元素化合物是化学的主干知识, 几乎出现在所有的高考题型中。

那么, 新课程标准下怎样有效地进行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笔者把两年中元素化合物复习时所做的一些尝试谈一谈, 不足之处, 敬请各位同仁赐教。

一、研究复习背景, 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 元素化合物旧教材考纲和新课程考试说明的比较

【2008年旧教材考纲】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和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1) 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1) 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 (2)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理解IA、ⅡA族元素 (单质、化合物) 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 以氢氧化钠为例, 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 卤族元素--典型的非金属

(1) 以氯为例, 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理解卤族元素 (单质、化合物) 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3) 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 (如:H、O、S、N、P、C、Si)

(1) 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 (2) 以Na2O2为例, 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3) 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 (4) 以硫酸为例, 了解化工生产中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 (5) 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 (6) 初步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 (7) 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及其防治。 (8) 初步了解氟氯烃、含磷洗涤剂及粉尘对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9) 初步了解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4) 其他常见的金属 (如:Fe、Al)

(1) 了解金属的通性, 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2) 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 (3)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4) 以Fe (Ⅱ) 、Fe (Ⅲ) 的相互转化为例, 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5) 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 (6) 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5) 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6)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2009、2010年新课程考试说明】

(1) 常见金属元素 (如Na、Mg、Al、Fe、Cu等)

(1)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 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 常见非金属元素 (如H、C、N、O、Si、S、Cl等)

(1)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 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从上可知, 两年新高考的考试说明内容无变化, 但与旧考纲相比该部分内容变化幅度很大。新课程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向着少而精的方向变化, 是化学科学发展对中学化学教学内容选择影响的反映。

2. 连续两年浙江省新课程高考元素化合物考点分析

2009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 秉承“连续、稳定”的命题原则, 元素化合物的考查仍然采用了“框图题”的推断, 考查的是常见元素化合物的典型性质, 但注重各模块知识之间的融合, 渗透了有机反应。

2010年无论从分值结构还是能力考查上, 元素化合物的考查份量明显加大。既有常见离子的检验、常见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两性氧化物的性质等基础知识的考查, 也有较为陌生的NaN3碰撞易分解的性质以及Na与Fe2O3反应产物的推测。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根据物质类别能预测它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类比推理能力, 完全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

二、高考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研究

1. 充分认识新的体系结构, 以元素为主线, 关注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

有些教师、有些复习资料往往把老一套统统搬出, 从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老一套”安排复习, 既不符合新课程构建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又会增加学生复习负担, 甚至贻误高考。因此, 笔者认为应当从一个比较高的“大框架”作指导来组织复习。

如, 复习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知识要抓住两条主线:

(1) 以物质的类别为学习的主线

相同价态、不同类别的含硫化合物之间是通过酸碱反应规律相互联系和转化的:

回顾这些基本而重要的反应规律, 既能加深对离子反应的条件、本质等知识的理解, 又能触类旁通, 掌握其他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反应, 减轻记忆负担。

(2) 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为学习的主线

硫和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是通过如右图所示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记忆和书写有关含硫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激发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

(1) 氧化还原性规律

处于最高价态+6的硫元素只有氧化性, 处于最低价态-2价的硫元素只有还原性, 处于中间价态的+4价的硫元素既有氧化性, 又有还原性。

(2) 价态归中规律

当高价态硫与低价态硫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 一般遵循价态归中规律。

(3) 歧化规律

在一定的条件下, 处于中间价态的硫既能升高又能降低, 即发生歧化反应。

(4) 邻位转化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某一价态的硫被氧化时一般首先转化到相邻的价态, 再被氧化为较高价, 直到最后被氧化为最高价。如果被还原剂所还原时, 则首先被还原为较低价, 再被还原为低价, 直到最后被还原为最低价。

(5) 跳位转化规律

当低价态的硫遇到足量的强氧化剂时, 可发生跳位转化。

(6) 不交叉规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以硫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相邻价态的硫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发生反应时, 硫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而不交叉。

2. 充分运用理论的指导作用, 把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导深、导活、导透

(1) 从化学反应原理视角促进对性质和转化规律的掌握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多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这其中蕴涵了许多物质结构理论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规律。以性质和转化为载体, 一方面可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从概念和理论的视角促进了对性质和转化规律的掌握。

如, 在“氯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中, 从多方诱导、层层设问, 多角度、多层面强化重要物质的性质和转化:氯水的酸性主要是由什么酸决定的?采取哪些措施可增大氯水中的次氯酸浓度?哪些离子不能大量存在于漂白液中?这些离子有哪些性质特征?……这些问题涉及强酸弱酸、盐类的水解、化学平衡的移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等多个知识点, 这样的复习方式突破了模块壁垒, 极大的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储存。

(2) 运用物质结构理论, 统领全局

理论主线:物质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 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间的内在联系。

(1) 按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分析非金属单质的氧化还原性

非金属分为氧化区、还原区和氧化还原区三个区进行研究, 如右表:

F、O、Cl、Br属于氧化区, H、B、C、Si、P、As属于还原区, N、S、Se、Te、I属于氧化还原区之间。

氧化区非金属单质F2、O2、Cl2、Br2是强氧化剂, 具有强氧化性, 跟变价金属反应时, 可生成变价金属的高价化合物。如:FeBr3、CuO的生成。

氧化还原区非金属单质与氧化区非金属单质反应时, 表现出还原性;与还原区非金属单质反应时, 表现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 只能生成变价金属的低价化合物, 如:FeS、FeI2、CuS的生成。

(2) 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寻找置换反应规律

主族元素间的置换:

包括同主族间;同周期间;不同主族间;不同周期间;既不同主族又不同周期间。常见主族元素间置换的各种类型可按下图寻找:

主族→副族:H2、C还原氧化铜;铝热反应;铝置换汞等。

副族→主族:Fe与水蒸气反应置换H2;Zn与H+反应置换H2

副族→副族:Fe置换Cu等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元素化合物复习不仅要关注元素之间的关系, 关注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反应原理的关系, 还要关注物质性质知识与STS的关系

3. 关注社会生产实际, 学会从学科角度解决问题

STS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STS与化学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高考的必考点, 而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中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在高考中, 元素化合物与STS的考查是以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或化学物质为载体, 考查对一些元素化合物特性的理解。

2009样卷中26题 (4) 汽车尾气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2010高考卷中第25题以汽车安全气囊为载体, 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等。

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 不能只限于课本, 必须把眼光投向社会和生活, 把社会生产中的一些化学问题同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起来, 拓宽知识广度。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 落实知识的运用呢?

(1) 在进行各部分知识的复习时尽可能补充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 如:

(2)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通过以上两个层次的应用, 培养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以适应高考和社会的需要。

篇4:高考理综化学后期复习指点

每一位高三毕业生的梦想.要想实现梦想,没有捷径可走,却有规律可循,针对化学学科,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只要方法得当,定会助你实现梦想,下面列举几种方法,供学习参考.

方法一 重视教材 把握主干

高三化学复习,不能仅仅关注高考大纲,应在明确高考大纲的前提下,吃透教材,知道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如何要求的.因为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高考大纲是以新课标为标准而制定的纲要,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化学复习,要准确把握新课标.正如近年来新课标下高考化学试题那样,所有的化学试题均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所考查的内容均是新课标的主干知识,没有超出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试题也没有出现偏难、偏怪等现象.在高三化学复习中,一定要夯实基础,强化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梳理归纳,对于教材中的重点要进行再处理.只要能把握课程标准,重视教材,夯实基础,面对新课标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一定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成功法则

复习备考要以高考大纲和化学教材的基本要求为准,在高考大纲要求的范围下,逐条吃透教材中的知识点,抓住常考点、能力点、应用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对知识进行梳理,熟悉知识的落脚点,把分散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从而提高认知水平.例如针对高考大纲要求必须掌握的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点,要能够编织成为网络,针对这些不同物质间的转化,能够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实验探究等角度认识,如图1所示关于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图1

只要能够将其编织成网络,特别是在高考中解答化工生产流程、有机合成和推断等试题时会游刃有余.

例1 (2014年安徽理综题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2I-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SO42-+Ba2++3OH-Fe(OH)3↓+BaSO4↓

D.1 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解析 本题主要是以硫酸铁溶液为载体(涉及的Fe3+离子为中学化学的重点知识),考查微粒共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反应中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等中学化学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能力层面上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推理和计算,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具体解答如下:Fe3+离子与苯酚C6H5OH会发生显色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Fe3+离子与I-离子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2I-2Fe2++I2,选项B错误;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Fe3++3SO42-+3Ba2++6OH-3BaSO4↓+2Fe(OH)3↓,选项C错误;根据试题提供的数据,Zn可以置换出0.2 mol Fe,即11.2 g Fe,选项D正确.

答案:D

方法二 限时训练 注重规范

复习备考,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有的训练习题,一般都是经过教师精心删选的有针对性的经典试题.该习题一般要求对同一知识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剖析解答,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注意,对平时训练题,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才叫有针对性的限时做题,让每道习题做出来都有它的价值.习题训练中,还要注意进行规范训练,仔细审题,规范化学用语的书写,名词术语表达要准确,答题要简洁清晰.每次训练,都要当作高考来对待,做到心态平和,耐心细致.事后通过对错题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反思,防止下次重犯.这样,随着一次次训练水平的提高,必然增强自信心.

成功法则

复习备考时,针对不同知识点一定要有跟踪训练,借助训练题反馈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要想成功,重点抓住如下要点.

1.平时习题训练要限时定量,即:平时练习像高考,高考则会像平时.

2.平时养成了限时定量完成学习任务,还要注意规范答题,这样,在高考时,定会心平气和,静心思考,解答问题也会规范、严谨.

3.对于所做习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分析,都会解答出相关的结论,但是,若限时训练,则会出现一系列的毛病或错误,针对这些不规范的答题问题,要建立错题本,这些错题,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要学会“究错与纠错”,而且平时还要多看看,防止第二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4.培养化学思想,从化学的视角“审时度势,察言观色”.理综试题中常常涉及的化学思想有:守恒思想(如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量守恒等,涉及电解质溶液内容经常考查到该思想);对立与统一思想(解答选择题中最常用到);量变引起质变思想(元素周期律中最常用到,另外,三大强酸随着浓度的不断改变,性质均有一定的变化规律);结构与性质的思想(这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在物质结构、性质与用途以及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等相互之间的推断中经常考查到);一般与特殊的思想(学习化学的一般规律时,还要注意一些特例,高考中经常考查到);分类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在一些经典的理综化学试题中均有体现,解答时以化学视角分析解答.

方法三 关注图表 把握规律

每一年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之一就是图像、图表多种呈现(如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有机合成推断图、实验图等),考查信息直观清晰.因为图像、图表能够将复杂的语言或自然科学中相关的变化规律简洁的呈现出来,避免了冗长繁琐的语言描述.当然,借助图像、图表,也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对图像、图表的观察、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这也是高考大纲明确要求之一.

nlc202309082001

成功法则

复习备考时,要掌握解答图像、表格、流程图、实验图类问题的解答技巧.

1.坐标图像题 该题型为化学高考中最为常见题型,解题的思维模式一般采用三步曲:“一看、二想、三判断”.一看的关键点:①看面,纵坐标、横坐标的含义;②看线,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及线的陡与平;③看点,曲线上点的含义,特别是特殊点,如与坐标轴的原点、曲线的交点、折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等;④看量的变化,是浓度变化、温度变化、转化率变化及其他条件变化等,要看清楚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⑤看是否要做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二想的关键点:联想化学规律,联想该试题要考查的化学知识点;三判断:既是依题意仔细分析进行正确判断.

2.表格数据题 该表格常常分布在化工生产流程试题或科学探究题中,特别是考查控制变量思想时最常用表格形式呈现.该类题型解答的关键为:观察、思考表格中数据变化特点,展开联想,得出化学中一些重要的结论.

3.流程图 针对无机化工生产和有机合成流程问题,解答时重点关注原料和产品间的联系,推断时,注意前后物质间的联系和相互提示等.

4.实验图 根据实验目的,结合实验装置图,分析各实验仪器在装置图中的用途,明确这些实验仪器如何服务实验目标的,然后结合题中的问题和已有的知识,就可以顺利完成问题.

例2 (2014年安徽理综13)室温下,在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 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解析 本题以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横坐标,混合溶液中pH的变化为纵坐标,通过pH数据传感器,借助手持技术绘画出了滴加过程中随NaOH量的不同,pH变化不同的曲线图.知识层面上注重考查NaOH与Al3+反应的过程,能力层面上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接受、吸收和整合能力.选项A中,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a→b段,滴加NaOH溶液,会与溶液中H+迅速反应,溶液的pH迅速升高,Al3+开始减少,选项B错误;b→c段,逐步形成氢氧化铝沉淀,选项C正确;c点之后,氢氧化铝沉淀进一步与OH-反应,d点之后,NaOH开始剩余,选项D错误.

答案:C

方法四 强化实验 注重探究

化学实验考查是新课标下化学高考的重要内容,每一年不仅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还会在化工生产流程或实验设计流程中重点涉及该内容.另外,每一年高考中

还会单独有一道关于实验探究的考题,该命题趋势仍会继续,复习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成功法则

针对化学实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关键把握如下要点.

1.对于常见仪器的使用、常见气体的制备、重点物质的检验与提纯等,要走入实验室,

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在学习过程中,

要熟记,它们是其他实验的基础;

2.针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具体步骤描述问题,如容量瓶的查漏、气密性的检查、沉淀物的洗涤等等,平时要注意使用规范性的语言,切记使用方言或口头语;

3. 近年来各地的化学试题都比较重视定量化实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化学科学的定量化意识是学科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高三化学学习要注重该思想的渗入,由此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4.关于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与探究等问题是化学高考的难点和重点,所占分值高,难度大,预计仍然会以一个独立试题形式出现,审题时重点抓住实验条件的选择、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及一些重要数据来源及其变化规律等.

例3 (2014年安徽理综2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图3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3).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表1所示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4.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腐蚀,请在图5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

图4图5

(3)该小组对图4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解析 (1)考查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①与②比较,若醋酸浓度发生改变,则铁粉质量应该不变,即:仍然为2.0g;实验①与③比较,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特点,该实验③的目的应该是研究碳粉质量的不同对反应的影响情况;

(2)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根据图像可以得出,0到t1时刻,气体压强增大,说明反应过程中有可能是不断产生气体,此时金属发生的腐蚀应该是析氢腐蚀;t1之后,气体压强逐步减少,说明反应过程中气体的物质的量逐步减少,此时金属腐蚀开始逐步转向吸氧腐蚀;腐蚀过程中,铁的电子不断移向碳;氧气在碳表面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nlc202309082001

(3)、(4)重点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应用.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起压强增大的原因很多,提出假设时,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特点,产生氢气是其中原因之一,另外,该反应放热,温度升高也容易引起压强增大;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氢气)时,可以直接验证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2.也可以间接验证,如排除吸氧腐蚀的干扰,测定压强的变化情况或检测产物中含有Fe2+等说明产生了析氢腐蚀.

答案: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实验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出、口导气管)

通入氩气排尽瓶内空气

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以测温度变化,检验Fe2+等)如果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否则假设一不成立.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均算正确)

方法五 洞悉题型 关注热点

新课标下高考化学试题的最大特点是“稳中求新”,“稳”就是指高考化学常考的知识点和较为固定的题型,“新”就是按照高考大纲所添加的新变化

而做出的微调.高考中若要取得成功,在后期复习中,一定要把握化学高考的常见题型,并针对高考大纲的新修订,预测可能考查的热点问题.

成功法则

必须熟练掌握高考化学试题考查要点,选择题一般涉及考点有哪些,哪些为高频考点,非选择题中一般会涉及到哪些知识点考查,只有明确了考查知识的要点,才能有的放矢,找出有效的复习方法.

例题(2014年安徽理综13)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HF的沸点是

19.5℃.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

(4) 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 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ω、n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根据题意,该化工生产过程中是在无水的环境下进行的,而HF在该生成流程中始终保持为液态,在步骤①中,HF不仅作为反应物,而且还充当了溶剂;HF遇到玻璃中SiO2,极易反应,所以该生产流程中不能使用玻璃材质;根据HF的酸性,若不小心沾到了皮肤上,一般可以用NaHCO3溶液洗去;

(2)根据元素的组成特点,PF5水解后的生成物中有两种酸,显然应该为H3PO4和HF;

(3)步骤④,分离固体和液体,一般采用过滤的方法;根据HCl和HF的沸点差异,应该采用冷凝的方法;

(4)设LiPF6的物质的量为n1,LiF的物质的量为n2,根据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可以得出:n1+n2=n 152n1+26n2=w,由此解得n1=(w-26n)/126

答案:(1)反应物 溶剂 SiO2+4HFSiF4↑+2H2O NaHCO3

(2)PF5+4H2OH3PO4+5HF

(3)过滤 冷凝

(4)(w-26n)/126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均算正确)

(收稿日期:2016-07-12)

篇5:高考理综复习技巧

高考的复习在于合理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投入。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的题海战术和不眠不休的延长复习时间,往往收效不大。尤其是理综课程,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每科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某些领域又可以互相关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理综命题往往更加灵活多变,学科交叉综合的命题方式让学生头疼,但是大部分题型还是相对独立,且理综任何一道题的分值都十分可观,丢掉任一部分都能让学生捶胸不已。但这也给我们高考高分带来了契机。即使课程多,时间跨度长,我们还是要本着重基础、抓应用思想,逐步扫清学科障碍,在高考中获取更高的成就。

(1)基础专项突破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基础专项突破,处于第一轮复习阶段。建议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适当的延长或缩短这个阶段。高考分值比例按照难度比按照易:中:难/5:3:2,并且理综学科环环相扣,各章节之间互相贯通,如果前面基础不牢固,后面部分的知识点难以为继。因此基础差的考生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补上自己的短板,充分利用课本教材,结合简单、中等难度的试题练手,合理分配时间到薄弱科目,从而达到各课程基础知识部分的融汇贯通。建议基础差的同学把第一精力放在第一轮基础复习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安排进度,适当延长复习时间;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加强练习,全面检查自己的相关知识点,但建议还是通过简单、中等题为主来验证自己的知识构架,从而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自己的课程体系。

第一轮复习我们始终建议学生用简单、中等的题目来辅助复习,一方面可以真正的检测自己的复习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高复习信心。从而在稳扎稳打的同时,无形中还真正全面提升了复习效率。

(2)强化重点专题阶段(第二轮复习)

重点专题主要目的是难点突破。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以做题为主导,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总结出常考、易考知识点,并把重心放在解题思维和解题能力的训练上。有了完善的基础,对知识体系的熟悉后,用各类题型来相互印证,不仅能查缺补漏,还能整理回顾错题本,如果时间充裕,建议购买最新的正规模拟试卷和预测卷,掐好时间,用以不断的检测自身。

(3)做题速度与准确度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4月中下旬第三轮复习阶段开始,主要目的是更进一步提升做题手感,提升做题速度与准确度。选择题应多以理解为主,死算为辅。解答题应以融会贯通为主,总结解题中共性思想。重点放在小题、简单题上。大家到了这个时刻,应该有这种觉悟:难题是极少数同学才会做出来的,90%以上学生是不可能完全做出的。因此竞争的部分反而是小题、简单、中等题,而不是大题,绝大部分学生应该摆正心态,把这些题吃透,尤其是选择题,分值比例很大,是学生最容易拉开分数的题型,因此要做专项训练。如果理综这部分不丢分,完全可以考出270分以上(总分300分)。

(4)临考心理调整阶段(第四轮复习)

6月上旬调整心态、准备考试。熟悉考试环境。不用紧张做题,适当练手即可。

二、各科复习技巧优化设计

(1)第一轮复习(8月份~12月份)

物理:重点是力学大版块和电磁学大版块,这两大版块占到80%左右,同时,高考对于实验创新的能力也逐步加强,每年高考大纲虽然有所修订,但变动不大,因此可以找本前一年的《大纲》先看着,在一轮复习跟住老师的前提下,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晚上的时间补齐自己的短板。这段时间可以用除全国卷一、二外的历年高考真题来进行分章节的联系。

优化技巧:

力学、电磁学习上,公式定理推论来反向复习该定理的研究起点,抓住产生这些公式定理的物理本质,将死记硬背的知识转化为理解。

力学、电磁学解题上,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状态、过程、单体、总体进行分析处理,将题目文字转化为相应的公式,即可解题。

化学:重点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这三大版块,这三大板块是整个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第一轮复习在紧扣课本复习的同时注意概念的理解记忆并不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尽量把晦涩的概念转化为自己易懂的语言,不但这样方便理解,而且记得会更牢。这个阶段的练习也很重要,但是切记不要题海战术,适当的练习即可,但是练习之后对于错题要及时总结。

无机化学,无论是反应方程式还是各种化学现象,都要结合元素周期表最外电子层分布规律来学习。主要记背各反应、实验中所产生的特殊气体、颜色沉淀等物理现象。有机部分,注重官能团的特征,能够参与反应的类型。注意碳链结构的组合方式、命名规则。掌握这两部分,学生即可自行推导反应公式,从本质上理解化学。

生物:生物分为细胞与代谢,遗传变异,生殖繁育,新生物技术这四大板块。争取做到知识主干清晰,枝叶明了,重点难点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复习进一步夯实基础,扫除知识上的遗漏。此外,适当回顾初中相关内容,不留知识上的断档。针对自己平时容易混淆的概念,做题时易产生畏惧心理的知识进行比较和分析。争取在第二轮复习前不再有知识上的盲点和大的障碍。

重点记忆生物专有名词,实验中的物理特性(颜色、对比实验等)

(2)第二轮复习(1月份~4月份)

物理:在这一阶段,新的考试大纲刚刚下来,考生要根据最新的大纲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增和修改考点要给予关注,这往往是当年命题的热点,此时开始进入章节复习,分专题、分章节把握,要注意跨章节的综合类大题的处理,此时可以用全国卷一、二的历年高考试题来进行训练。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多回顾以往做过的试题,多总结思考。整理错题并回顾。

化学:化学首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紧密结合的,而且这个时候是考试大纲公布的时刻。此阶段重点之一是提炼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以及考试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二是进行专题训练,并对专题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这时对真题进行总结和研究

多观察思考反应方程式,最好从高一第一册起,抄录一遍全部的反应方程式,并用以回顾和做题。

生物:生物方面,应该在已经大体掌握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在考试大纲的指导的前提下开始深入研究真题,尤其是非选择题,掌握各种答题方法和要点,本阶段必须进行相当量的题型专项练习,通过做题来巩固。

重点注意知识迁移的题型和选择填空题。多对题目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理解。高考考的生物题大部分都是知识迁移应用题。

(3)第三轮复习(5月份)

这一阶段已经不需要大规模的做题,主要就是调整作息,保持住手感,解决错过的题目。

以训练做题速度和准确度为主,重点放在思考以往做过的卷子上,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解答?我当时为什么这样想?

(4)第四轮复习(考前一星期)

篇6:高考理综如何复习

平衡心态要集中表现在:

1.遇难题,心不慌。有的同学一遇到难题,心发慌,以为别的同学能做上,而自己做不上。(其实,后来才知道大多数同学也没做上)由于情绪紧张,本应得点儿分,也没答。所以,这时,平衡心态非常重要。

2.心态不平衡还表现在对平时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如:有的同学在刚开始考试时,心态正常,本来选择题做对了,但是,后来由于心态不平衡,在考试结束时,又改错了。所以,有许多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但大考紧张,难以正常发挥。

3.在考场上,要善于有意识调节自己的心态。要从容、镇定。排除一切杂念。

篇7:高考理综复习技巧

1.生物背诵的东西多,但应注重对概念的深度理解,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纯粹的死记硬背是难以得高分的,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记忆,寻找记忆规律。

2.注重课本图表、图解信息,并懂得灵活转化各类图表信息。历年高考生物选择必有图表信息题,而课本的图表、图解是命题者很好的命题材料。所以把课本的图解看细看透,懂得融会贯通,灵活转化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3.应将多板块知识链接、并构起来,着重思考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提高自身的“信息迁移能力”,以提升自己对综合信息题的解题能力。

4.后期题目量不能太大,做到精选、精讲。精选是指严格依据考纲要求来选题,做到“不偏”、“不怪”、“不多”、“不要太难”。而且要规范答题。

物理学科1.查缺补漏,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复习顺序是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热学等模块,要做到书越读越薄,做题应有针对性,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前提下适当拔高。

2.做题不盲目,要以历年真题为主,保持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反复记忆,避免临场遗忘,以适度的题量保持做题的手感,心态的调整也很重要。

3.加强独立审题训练,纠正题目靠老师点拨的习惯。很多高三学生看到题目,就匆忙进行答题,做不下去了,再去找条件。有一个解题口诀总结得好――“题意读三遍,题图画旁边;已知未知都标上,状态过程动画现;受力运动都分清,隐含临界是关键;选取规律分步求,换行书写诗一般;文字公式都要有,规范清楚并不慢;解出结果回头望,总结反思成习惯”。

4.热点要多关注,如新科技、新技术应用题。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高新科技动态为背景,一般是描述一种装置或某一理论的基本精神,再和中学物理知识连接。要求学生在考场上对新情景新信息完成现场学习,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建模,与原有知识衔接来解决问题。

化学学科

1.参考“高考题”,研究题型特点。选择题部分考点主要有:化学与生活、必考有机、实验基础、元素转化、电解质、电化学、图表分析,还有NA考查、周期表与周期律;非选择题部分主要有:原子结构、氧化还原、热化学、化学平衡、实验基础等。

2.要认真审题。审关键字、审数据、图表、审表达要求、审突破口、审有效数字,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合理计算,要特别注意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保留一位小数”等。

3.要先易后难,拿下基本分,可以稳定情绪,增强信心。小题易题快做,大题难题分步做,争取一分是一分。另外,要正确对待难易问题,未见过的题目未必是难题,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往往也会使你掉以轻心以致错解失分;考生还要注意化学用语书写规范,以及化学专用字的准确运用,计算填空题要防止漏写单位。

篇8:高考理综复习攻略

一、2009年高考试卷特点

1. 试题设计选材新颖, 重视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

高考大纲在考试内容中的开篇之句就是“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因此, 重视生物科学素养的考查是课标高考试题的必考内容。生物学素养的高低, 首先反映在对生物科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因此, 在高考理综试题中, 都加大了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涉及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多个方面。

2.核心知识重点考查, 昭示高中生物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课程的内容标准有了较大的灵活性, 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考虑到课改实验区的不同学校使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 试题的命制比较灵活, 回避了教材的少许差异, 保证了在同一套试卷下, 对所有考生都能公平的竞争, 从而体现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

试卷的结构也很合理, 跟考试说明上的要求、样卷都一致。像必考的5道选择题、2道大题, 选考的一些题目都非常符合考试说明上的要求。考题的质量较好, 既严谨又有改革, 设问非常巧妙, 又没有偏题、怪题。

3.突出了对体验性、实践性内容的考查, 着力倡导开展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 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高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就是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 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 在实施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中, 高中生物教学仍然存在着:象征性地“讲”实验, 为了赶超备考进度放弃实验, 致使探究性学习很难实施。因此, 高考试题的考查方向, 将直接影响着高中生物教学。2009年的高考理综试题, 则继续加大了对体验性、实践性内容的考查力度, 意在倡导高中教学切切实实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4.选修内容的考查“点到为止”, 有效地减缓了师生教学、备考压力

在课标教科书的教学过程中, 选修教材的学习与备考, 一直让课改实验区的师生感到困惑:“怎样处理教材的繁杂与考纲的简约要求之间的矛盾?众多的概念、程序和应用事例是否应该深入挖掘、广泛展开?那些与考纲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在考纲要求范围之内的知识点要不要补充?”等, 这些让一线老师们难以解答的问题, 随着2009年高考试题的问世而得到了解答。随着今年第一届新课改高考卷的浮出水面, 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点到为止”、以“填空”为主的特点, 所考查的内容多为科技常识或一些常见考查点, 考生只要认真选学了选修教材中某些模块, 便可稳稳地拿到高分, 这一命题信息将有效的缓解师生教学和备考的压力,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

综上所述, 2009年的高考理综生物学试题回归平实, 回归基础, 回归教学的实际。大部分试题似曾相识, 意在减轻高考复习教学的负担;试题表述简洁明了, 所需解题思路清晰易找, 意在突出学科思想;试题不过分刻意追求能力立意, 意在彰显生命科学的本色内涵。

二、2010年考向预测及备考策略

(一) 考向预测

1.注重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代谢与调节和稳态现代生物科技等, 这都是历年来高考命题不可回避的重点。

福建三明沙县一中巫晔

2.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仍是高考命题的基础, 但对双基的考查不再是简单知识再现, 而是把它放置在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之中。

3. 注重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

4. 注重图解、图、表格中所含信息的分析、解读和处理 (包括建立新的图表) :

图解、图、表格等是对一些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规律性处理的工具。对图解、图、表格的解读考查在逐年增加和完善。

5. 注重生物学中的推理和计算问题的考查:

遗传变异中基因型的推导和有关遗传概率的计算是考查计算和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良好载体。

(二) 复习备考策略

1.夯实基础:课本是教学之本, 泛泛地阅教材或丢开教材学习一些参考资料, 往往收效不大。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一方面要全面复习理清知识结构, 搞清各知识点, 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二是抓基础知识的复习也要突出重点, 对重点知识和与实践联系密切、容易出能力考查题的知识点应多下功夫, 以达到融会贯通、应用自如。如光合作用、遗传育种、调节等;三是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应注意理解和综合、应用, 要善于联想、迁移, 从而有利于提高运用能力。

2.开阔视野, 注重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 还要进行全面学习, 开阔视野, 形成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实施途径:

(1) 培养自学能力, 通过自主学习, 课外阅读获得知识信息。平时注意收集一些阅读材料, 通过阅读扩大视野。

(2) 做好专题复习。就生物学的一些热点问题, 应用性较强的知识点, 进行专题复习。

(3) 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在进行双基复习的同时, 掌握与科学、技术等联系比较紧密的常识性的知识, 不断扩充知识面。

上一篇:难忘的一天400字日记下一篇: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