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与超越

2024-07-15

感悟与超越(通用8篇)

篇1:感悟与超越

感悟与超越(1)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的,是有效率的。

只有真正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

为什么最难认识的是自己?我们又怎么样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呢?

今天我们来说一个话题:认识你自己。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最难解决的命题。在西方的神话寓言体系里,这被表述为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迷。

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每天都在问过往的行人一个问题:“有一种动物,它在早晨的时候四条腿,在中午的时候两条腿,在晚上的时候三条腿,那么这个动物是什么呢?”过往的人答不上来,就被狮身人面兽吃掉了。

年轻的阿狄浦斯在路过的时候,说出了最终的答案:“这个动物就是人。” 斯芬克斯大叫了一声,就跑到悬崖边跳下去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往往是最难认知的。

在人生整个成长的经验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但惟独难以认清我们自己。

因为人生的变化在不经意之间经过了很多阶段。一个孩子,当他匍匐着四肢爬行的时候,这是在生命成长的初期。等到他可以站立起

来了,可以走路了,可以奔跑了,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很多东西需要积累、需要建立,也因此有了很多内心的惶惑和游离。到了晚年的时候,我们所积累的那些财富、声名、情感,一切一切负累于心,苍老了生命,让我们日渐疲惫,就要借助拐杖,就成为了人的第三条腿。

在这样一个历程中,哪一个阶段是我们最快乐的呢?哪一个阶段是我们对自己认识最清晰的呢?哪一个阶段我们的心中是了无遗憾,而充满了温暖富足之感的呢?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文化体系在以不同的话语不断地追问着。

《庄子》这本书,亦幻亦真,充满了这样的追问。庄子说,以前自己做梦,梦到自己是一只翩翩飞舞的大蝴蝶,但究竟是自己做梦化为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了自己呢?这是不清楚的。

很多时候,我们人是以自己的标准去推断其它动物的,而大自然中很多规划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庄子说,我们人要是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睡觉,醒了以后,轻则腰疼,重则半身不遂了,那泥鳅住在那儿,也会像人这样吗?

庄子继续追问说,人是吃肉的,鹿是吃草的,蜈蚣喜欢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喜欢吃耗子,这四种口味你能说出哪种最符合标准呢?哪种更可口或者哪种更不可口呢?你也说不清楚。

庄子甚至说,像毛嫱,像丽姬,这都是人间的美女。但鱼见了就潜到水底了,鸟见了就飞上高空了,麋鹿见了就急速跑开了,对这四种动物来说,到底什么才是天下最美的呢?

这就是庄子在《齐物论》里面提出的观点:世界的一切,以它自

己的角度去观察,永远都是它自身的密码。这个密码是看不破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告诉我们,人最难认知的是自己的心。人最难解答的就是:我究竟是谁?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只有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才能够去善待他人。

篇2:感悟与超越

1.淡泊为大(淡泊明智),宁静致远。

2.人能够看清目的和方向是不容易的。

3.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4.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5.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6.经历和悟性决定你的眼界。

7.人格理想的支点:依于仁,游于艺。

8.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9.生命的逍遥之境,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万物之上,而是用我们的心与世间万物相勾相连、水乳交融。

10.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

篇3:超越与回归

“以粉墨登场换来的知名度是行过洗净铅华至心朝礼于艺术才有望于完成。”著名文学大师木心曾如是说。是啊, 超越自我之后, 惟有及时回归才有望于完成。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轰动一时之后, 它的作者便销声匿迹了。塞格林他在文学创作成功之后, 回归了, 回归于他所忠爱的田野和土地:他在自己的田野上尽情地奔跑、歌唱, 汲取着大自然带给他的营养和灵感, 等待着下一部创作的来临, 等待着下一次的超越。

或许有的人会不明白, 为什么成功之后不趁乘追机, 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反而跑到无人问津的原野当一名农夫呢?因为生命的超越, 不是趁乘追击频频换来的知名度, 而是回归后汲取营养的再一次迸发, 想要超越需懂得回归, 等待下一次的厚积薄发, 而不仅仅是靠“赶”来实现。

同样的, 超越之后懂得回归的人也有很多。《金陵十三钗》的女主角即便是成名之后也一样的淡然, 不因为自己名气大躁就多拍几部片子, 多赚几部片酬;春晚的草根明星“大衣哥”在演出结束后连晚宴都未参加就回乡继续干活当农民……他们都是在超越之后未忘其本心, 忘其本分的人, 他们明白, 一次的超越不算什么, 唯有超越后懂得回归之人才会有大作为。

但是, 也有很多人往往只懂超越, 不懂回归, 失掉了自己再一次辉煌的机会。诗人北岛说:“以前我们有梦, 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如今我们深夜饮酒, 杯子碰在一起, 却都是梦破碎的声音。”的确, 一旦我们把心完全交付于超越, 就很容易忘记回家的路, 任自己像一条流浪狗一般徘徊在灯红酒绿的名利场上。

常回到心灵最深处去看看。那是我们理应回归的家, 那里, 开满了水仙花, 长在清澈的湖泊旁, 在那里, 连脚下的泥土都有芬芳的香气。俯下身来, 好好审视你我最真实的那张脸, 去触动、去追忆曾净若处子的那个自己、那颗心, 洗去一路沾染的灰尘, 让超越已久的那颗心静一静、洗一洗……

当然, 回归本心不是让我们放弃超越, 把自己的能力与梦想弃置在山林中。正如林微因所言:“真正的回归不是避开车马喧嚣, 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回归不是超越的阻碍, 而更是超越的一部分, 当战胜纷繁芜杂的追求、当趟过一片污泥水后心灵依旧纯净如初, 这不正是在超越吗?

“少年时曾许下的梦想, 倘若因困难而放弃, 因诱惑而妥协, 老时便会受到良心的追问。”带着木心老师的告诫, 一路向前, 在不断的超越中离梦想更近一步, 也在一次次超越中削除我们身上的瑕疵。

超越之后, 惟有懂得回归才能再一次完成。因为只有明白回归的人才会尽心尽力地再一次从过去, 从未来汲取营养;因为慢功才能出细活;因为那样的人才是真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篇4:感悟与超越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超越这个话题,是我们今天生活中经常讲到的。什么是真正的超越?超越在于对现实的认知,在于我们能够辨别所有纷杂生活中恒定不变的本质。

讲一个题外的故事:乾隆下江南时,到了金山寺。他问禅宗高师法磐:每天长江上来来往往,这么繁忙,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大师回答说:两条船。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法磐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无非就这两条船。

那么,庄子对名利又是怎么看的呢?

尧让天下

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和舜被认为是自古至今天下明君贤主的代称,但是,尧却是很认真地对许由说,先生,现在遇到了你,我就知道,当日月这些光明永恒的星宿都出现时,还用我这个火炬干什么?天降甘霖,万物已经得到滋润,还用得着担水一点一滴去浇地吗?总之,我的能力是不如你的,所以,请允许我把天下让给你吧(图1)。

(1)尧甘愿让出天下,被传为美谈

尧辞让的可不是小官位啊,他是主动把天下大权拱手让出。那么,许由又是怎样回答呢?许由淡淡地说:你治理天下已经这么好,你想把美名让给我,我要这些空名干什么呢?算了吧。许由接着说了一个经典的比喻: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他说,一只小鸟,即使给它广袤的森林来栖息,它能筑巢的也只有一根树枝;一只鼹鼠,即使给它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来喝水,它又能喝多少呢?

同样的道理,人生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一个人一辈子能吃多少饭啊?一个人住再大的房子,往床上一躺,能占多大的地方呢?所以要有一种淡泊为大、宁静致远的心智。

可是,一个人要看清自己的方向,是很不容易的。

我们的生活往往是无事忙,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说有个人想要往墙上挂一幅画,他忙忙叨叨地找来锤子、钉子。一钉,发现钉子吃不住这幅画。怎么办呢?他说我得打一个小木楔子让钉子能够吃住。于是就去找木头,找着以后,说我必须得找把斧子。找着斧子以后,又觉得要有锯,于是又去找锯。找到后,发现锯子没有手柄,然后又去找手柄……就这样一轮一轮地找下来。等到把所有的东西都凑齐了,他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了,因为他早就把那幅画忘到了脑后。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很多时候,我们终日奔波,忙忙碌碌,但忘记到底是为了什么(图2)?

(2)当一个人迷失在功名利禄之中时,常常会忘记了人生本身的意义

而庄子淡泊名利,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贫困恰恰成就了庄子,使他能在淡泊为大的境界中感悟到了人生许多真正的道理。

那么,大境界在哪里?大境界就在于我们有没有安静的心和智慧的眼睛。只要我们让心静下来,真正有空灵之境,我们的眼睛就会锐利起来,就会看到不经意处很多至极的道理。

有这样一个报道,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刚开始声名远扬时,总觉得自己的嗓子不堪重负,十分苦脑。有一次,他在世界巡回演出时,在酒店里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这时,隔壁客房有个婴儿不停地啼哭,烦躁不安的帕瓦罗蒂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婴儿啼哭一两个小时,为什么声音不哑,相反一直那么洪亮呢?他不停地听,不停地想,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婴儿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还不会单独用嗓子来哭,他的气来自丹田,一股气在往上顶。帕瓦罗蒂突然明白,成年人因为身体的各个部位可以独立运用了,所以往往会鼓励吊嗓子,结果唱不到一个小时声音就嘶哑了。如果我们也学会运用丹田气,也许就会省了嗓子。于是,他开始练习运用丹田气。结果他这次演出大获成功,奠定了自己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的霸主地位(图3)。

(3)帕瓦罗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人们可以从不经意的细微之处,悟出精妙的大道理,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感悟。

有很多人一生追逐辉煌,总是耐不住寂寞,就连一个小小的兼职机会都不肯放弃,总是想以这种外在的辉煌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其实,事情是不是这样子呢?

有一句谚语说:“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这句话很是耐人寻味。大家想一想,不管是百米还是马拉松比赛,冠军跑到终点之前,观众席上是没有掌声的。只有冠军冲过终点线,掌声才响起。然而更多的掌声是为落后的运动员加油的,结果落后的运动员往往比冠军得到更多的掌声(图4)。

(4)为落后的运动员鼓掌加油,是竞技场上常常出现的情景

“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说的就是古人的散淡、恬静,古人的辞让在于他们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终于可以开阔。

所以,寂寞有时并不意味着愁苦,而是意味着一段静止下来的时光。当你独自去面对时,可能会看到你意想不到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庄子在《逍遥游》里有过很多的描述。

肩吾问连叔

肩吾和连叔是两个修道者。

有一天,肩吾问连叔,说,我听说有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他可以不吃不喝,在天地间自由地翱翔,你说他怎么可能呢?连叔说,这样的人确实存在,他做起事来气定神闲。这个人气定神闲到了何等程度呢?大旱之年,天旱得山崩地裂,土地都被烤焦了,可是这个人也不觉得热。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有定力。接下来连叔说得更邪乎了,说这样的人,他身上的皮屑、尘垢就足以捏一个尧舜了。意思是说这个人有很大的一种功力和境界。当然,这是一个杜撰出来的神话人物。可是他也说明,人生的经历和悟性不同,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图5)。

(5)连叔对肩吾说:你不相信有这样的人,是因为你没有开阔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

宋人的笔记中有一个故事,说到苏东坡和佛印。这一对冤家经常共同出游,有一天,两人走到一个木匠铺,看见木匠正在做活。木匠拿出一个墨盒弹墨线,佛印一见,马上就这个墨盒做了一首诗:吾有两间房,一间赁与转轮王;有时拉出一线路,天下邪魔不敢当。意思是说,这个墨线一弹,给出来的就是规矩,落线就是正直与准则,在这样正直与准则的制衡下,所有的妖魔鬼怪是不能出来的。这就是说做人要有行为准则,不要超越底线。

苏东坡随后说,我也有一样东西,但不是墨盒,而是一张琴。这张琴的 5根弦都藏在我的肚子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拿出来弹,这是别人听不到的。我的心智可以听到天下所有的无声曲,无声的音乐是至极的天籁。这架琴是什么呢?它就是人心中一种欢欣之意的流露。

其实,苏轼与佛印分别代表了追求人格理想上的两个支点,叫做“依于仁,游于艺”。“依于仁”就是指一个人内心要有仁爱,这就像墨盒弹出的墨线一样,是做人的一条不容置疑的底线;而“游于艺”就是人的自由境界,就是苏东坡心中的那张琴。一个人具备了人格理想上的两个支点,他还会感到寂寞吗?面对纷纭的世事能不超越吗?

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在经历相同的事情时,会得到完全不同的人生感悟。正因为庄子超越了功名利禄,才能够逍遥人生,而庄子所谓《逍遥游》中的“游”字,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这 “游”字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要有一种动态的系统,让生活有更多的灵动,不要让它僵死。因为有这样一种辩证的关系:真正稳定的东西都存在于动态之中。比如陀螺,就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陀螺不停地旋转时,它才稳定。一旦静止,就失衡倒下了。今天有太多的人应对整个世界挑战时失去了心理的平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他不动(图6)。

(6)同样道理,骑行中的自行车才不会倒下

庄子在他的故事里又说到这样一个例子。说有个商人僵死地按照自己的心理标准去卖衣帽。他想,越人处于蛮荒之地,可能没有开化,衣帽这类东西他们没见过,我要是去那里卖,肯定生意兴隆。于是,就浩浩荡荡运着好多衣帽去了。结果越人是“断发纹身”。因为那个地方热,用不着穿衣服,他们的装饰就是纹身;因为热,男人不蓄头发,根本用不着帽子。庄子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以想当然去评估这个世界。我们在很多时候愤愤不平,就是因为我们心带成见,做了多少去“断发纹身”之地推销自以为是的衣帽,然后又抱怨生活给我们的机遇不好。其实这就是缺乏智慧的一种判别(图7)。

(7)与时俱进,才不会出现去“断发纹身”之地推销衣帽的洋相

庄子的大智慧在于,他能够把自己和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他对自然万物充满了悲悯之心,而对自己的生活只求淡泊平静。今天我们有许多人的心态总是不能平衡,是因为眼睛里看到了太多的功利。

由于我们看到太多的功利,也就可能会失去很多的机遇。什么是生命逍遥之境,这种逍遥绝不是人的生命凌驾于外在世界之上,跟万物成为对抗的一种自尊霸主。这种逍遥需要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行动与世间万物相连,水乳交融,欣赏春花秋月,听懂鸟鸣水流,这样我们的心才是干干净净的。所以有这样一种说法: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如果心头无事,用不着郊游多远的地方,坐在自己家的床上,你都会觉得这个床无比宽阔。

东郭子问道

东郭子曾经问庄子,说,道在哪里呢?庄子随意地说,道在蝼蚁,就在地上的那些小蚂蚁。东郭子不解,说道怎么如此卑下呢?庄子不搭理他了,说道在野草上。这一说还没有生命了,东郭子不满了,说道就这么卑下吗?庄子说,道在砖瓦上,你去看吧。东郭子就更加不满了,说道怎么越说越卑下啊?庄子实在不耐烦了,说道就在屎溺。用今天的话来说,道就在粪便中,你去找吧。这下东郭子就不说话了(图8)。

(8)庄子说:道法自然,自然之中皆是道理,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有一句谚语,说山坡上开满了鲜花,在牛羊的眼中它只是饲料。这话对吗?其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有时我们能够看见鲜花,但当一个人的心被名利遮蔽时,他能看见的世界也差不多是遍布饲料。因为饲料是可以吃的,是实用的,而鲜花是神秘的,是启迪心智的。不要以为只有牛羊才看得见饲料,我们今天往往在抱怨饲料太多,鲜花太少。这就需要我们重归到庄子所说的道,去看看那些最卑下甚至是最污秽的东西,有没有真正的道理。放低我们的心去发现,这是一种态度。

出家的僧人都穿僧鞋,僧鞋的形状很有意思,即使在冬天穿很厚的白布袜子,僧鞋仍然是前面露5指,后面露脚跟。僧人再俭朴也不至于要节省这点布啊?这里是不是也隐含着道呢?

其实,穿这样的鞋是为了提醒一个道理:六根通透,要去掉贪嗔痴怨疑慢。六根要清净就是要你看到这6个洞,这6个洞是要让你看得穿了,真正的奥秘是为什么要把这个道理放在脚下呢?因为人只有低下头,才能看得穿。你不低下头是看不见的。

篇5:感悟与超越

冷气消去炎热,心中的那些无法触及的感受该如何描写?

又是暑假。

我一个人静静地整理着我的东西,那些该扔掉的东西。

我深深意识到高一就这样结束了,丢了这么多年华的碎屑。尽管我昨天还像刚刚走进那个陌生的学校,今天却已经在那度过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那里有好多故事早已停转,女主角如何在去用坚强的心面对不坚强的自己?男主角怎样实现颓废后的超越?没人解答。

故事停转了。而终点呢?在来的路上,慢慢忘记了。

那些回忆在喘息。书堆里的那些温度,在角落里,苟延残喘。似乎不忍冷落,惧怕的悲凉,还是悄悄而至了。带着我曾固执的眼泪,袭来。

“流年”早沉浸在死寂的安静中。沉默,未曾走远。而故事那个女主人公呢?她还在悲伤么?时光又轰轰烈烈的向前去了。

这一年,没有渲染的白描。青春的.主旋律在琴弦上拨动,一松手就会回荡着余音。一用力就会断弦的脆弱,和我一起伤感过。

那书角的漫画就要珍藏,留下没有谜底的谜语,谁会悄悄告诉我答案?时光依旧流逝,悲伤的年华却是停止的。那是被割断的琴弦。

之后的太阳很温暖。天很美。

曾经的迷茫,一段时间的颓废,教会了我珍惜。那些虚度的日子,太轻描淡写。我甚至回忆不起来,我也不要回忆。删去吧,那些可悲的颓废。

暑假,我静静的想着我身后的脚印,那么不整齐。

为下一年呢?我仍会这样么?我想不会了。暑假就是我转变的间期,我开始我的人生。

我会呼吸,伴着我最完美的节奏。最高傲的态度,迎接下一个旋律。

雨滴打在脑海的声音,清脆。我的世界,幸好目标还在。

走过了三分之一,接着,我们的视野能否宽阔的看见终点……

篇6:自卑与超越书评

2014053317赵昱菲

“一个人在五岁之前,其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她)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出了《自卑与超越》一书。他认为,由于身体缺陷、骄纵、忽略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或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异常。但另一方面,自卑也有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一、要点

什么是自卑?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生活意义”各不相同。但是,思考生活的意义,不能忽略三个基本事实:

(1)人类生活在资源贫瘠、物少人多、竞争激烈的地球上;

(2)个人很脆弱,受到种种限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单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假如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想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应付一切问题,他只能面对失败和灭亡;

(3)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联系。

由上述三个基本事实进行延伸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人类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归为三个类别: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

我们常常希望改进目前的地位,这种想法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自卑感。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这种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这也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主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和目标,问题就随之而来。当人们在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这三个方面频频遭遇问题,他会表现出一种自卑的人格气质。

非理性的自卑何以让人无法自拔?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其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她)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作者将器官缺陷、娇纵、忽视归纳为儿童时期最容易碰到的三种问题。存在以上问题的儿童,他们在早期获得安全感优越感的方式可能是强调自己的身体缺陷、依赖他人的肯定、哭闹淘气以引起他人注意等等,缺乏通过自己正常努力或是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来达到目的的成功经验,并更容易感受到挫败。结果在之后的生活中,错误的“行为-目的”环路不断被强化、放大。

那么,一个人应该如何超越自卑?阿德勒从教育者和治疗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作者否定了遗传或者性压抑决定性格的观念,认为自卑是有希望被纠正的。简而言之,人们需要判断哪些行为其实是自卑的表现,患者的潜在愿望是什么,患者的哪些早期经验造成了现在的错误反应模式,然后向患者指出错误所在,鼓励其建立正确的反馈模式——即作者通篇强调的“合作”,以达到一种利人利己的普世价值。

具体而言,阿德勒强调母亲在养育孩子的关键作用:第一步,母亲爱护孩子,让孩子与外界建立一种初步的、积极的联系;第二步,母亲将孩子的兴趣转移到父亲身上,引入另外一个合作的角色;第三步,母亲引导孩子进一步扩大社会接触,对他人产生兴趣。然而作者也认为比教导父母可行性更强的是对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教师在学校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问题,判断孩子的真正需求,与家庭合作加以引导。

二、启示

《自卑与超越》一书给我的启示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往往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避而不谈。个人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犹疑、彷徨,甚至是退却的举动。他的自卑感会变成他的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

在阿德勒的启发下,我对自己的“最初记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书中观点一致。这种对“海量回忆”的“有限选取模式”,足以窥见到我的思维模式和潜意识中的某些特点,是认识自我、解剖自我的一个门径。

另外,阿德勒在书中介绍了几个精神病案例,足以引起我的重视和警觉。

1923年,在奥地利出现了一个病例。患者在家中排名老么。幼年时,由于他的体能和智能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姐姐,体育成绩和学习成绩较差,有时还需要靠抄袭哥哥的作业来应付老师。一日,他向父亲坦白自己的抄袭行为,并表露了深深的负疚感。父亲不但没有责罚,反而表扬了他的诚实。结果,这个意外的事件,让他找到了优越感的替代品——依靠忏悔获得道德层面的“胜利”。

他的潜意识获得了这样一个信息:虽然我的身体孱弱,成绩较差,但是我有强烈的罪恶感,这是我比众人优越的地方,所以我不必锻炼身体,提高成绩,只需要保持这种罪恶感,就能够在道德层面傲视群伦。

成年后,他的这种异常心理得到了反复强化。他在教堂做礼拜时,当众痛哭流涕,对耶稣像行五体投地大礼,深刻揭露自己的“罪行”,得到了教友们的尊重和爱戴。再后来,他赤身裸体在家中行走,暗示自己身体已经变得强壮,不再比兄长们孱弱。最终,他走向了自己的归宿——精神病院。

由上述案例可见,某些狂热的宗教信徒,可能是具有强烈自卑感的心理异常者。他们必须明白,在职业、社会、亲密关系这些层面遇到的挫折,只能直面事实,通过长期努力克服障碍,而不能依靠宗教信仰来体现自己那所谓的“道德优势”,获取虚妄可笑的“优越感”,最终自取灭亡!

三、批评

《自卑与超越》一书是个体心理学的重要典籍,久负盛名,但亦有缺憾。

第一,阿德勒的思想内容虽然相当丰富,能够对人类生活及成长的细节深入探讨,不过他的理论只是由几个基本概念组成,再加上几个个案而已,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第二,阿德勒认为从自卑感到优越感或安全感的追求主宰着一切行为,这可能是一种确定论,忽视了随机因素的作用。

第三,阿德勒认为人必须与异性合作,把通过婚姻的形式存续生命作为重大责任,这似乎是受到其犹太教徒身份的影响。如果此说成立,则耶稣和佛陀何以自处?在留下身体血脉和精神血脉之间,何者对人类的贡献更大?

第四,阿德勒过分强调“合作”的价值,忽略了“孤独”的价值。通过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旁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我们知道,人在群体中,智能和道德水平往往会急速下降,变成受人愚弄和操纵的“木偶”。如果在这样的群体中强调“合作”,有何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仍然服膺于卡尔维诺在《树上的男爵》中的隽语:“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

四、蛇足

“批评”中的第三和第四段,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潜意识为了强化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制造的巧妙谎言?我无法确定,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究竟相信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人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自己,这是现实世界中最大的荒谬。正因为如此,心理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值得我们投入巨大的热情进行研究。这门学科现在还处于青春期,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

每个人合作的范围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来自他们的选择,有人选择婚姻与妻子合作;有人选择宗教与上帝和教友合作;那些远离人群的“孤独“者也有内心的合作者“他们“;哪怕是孤独到从里到外都是自己,也有人说“让自己作一个幸福的人就是最大的贡献“,总之别做伤害他人利益的事都算是对社会大众的“合作“了。

合作是阿德勒本书所有观点的核心。

在他看来,一个人患有神经症的根本原因是他没有合作的能力,而没有这种合作的能力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没有帮助他或她在早期培养起这种能力。

作为一种心理学的经典流派,我觉得他的学说的大部分是很有道理的。而且,这种合作精神其实也是和许多的宗教信条教育人们要奉献自我,乃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所一脉相承的。

《自卑与超越》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书中,他还论述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篇7:反思与超越美文

我不得不再次提到苏霍姆林斯基。我从他的书中不但读到了精辟的教育理想和具体实践,也读到了对教育坚贞的信念和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勇气。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坚持实事求是,勇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在他工作和生活的那个历史条件下,他提出每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观点和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都需要追求真理的勇气。他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因而也常常与周围或“上面”发生冲突。例如,他在实际工作深感研究儿童是搞好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因此公开指出,苏共中央1932年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头的地方,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又如,在1955年以前,苏联学校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因素,他又眼见越来越多的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的事实,因此坚持进行劳动教育,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从1947年起就给毕业生授予职业证书。可是,赫鲁晓夫在1958年大搞生产教学,劳动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这时,他又第一个出来反对这种过头的做法。他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面上看,苏霍姆林斯基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实际上,在他生前,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没有能出版。他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还是通过特殊渠道在德国出版的,为此,他差点被开除党籍!

然而,如果苏霍姆林斯基因此而放弃对教育的追求,他后来就不可能成为大教育家。我当然无意把自己与苏霍姆林斯基相提并论,但是,当时我的确是这样想的:饮誉世界的教育家尚且如此,我所遇到的挫折真是微不足道的。

更何况,我遇到的挫折并不都是周围的错,我自身的确也有许多缺陷呢!心态一平和,我便开始冷静地思考来自同事的议论,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想,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对于中肯的批评,我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既然是自己错了,“跳”也没用----那只会显出自己心胸的狭隘。我曾经感到委屈的是,既然是中肯的批评,为什么不当面向我提出,而要在我背后议论呢?现在我却认为,只要人家说得对,就别计较别人是当面提出还是背后议论;如果硬要“计较”,不妨“计较”一下:为什么别人不愿向我当面提出呢?真的这样一“计较”,可能又会“计较”出自己的一些不足----这不又有利于自己进步了吗?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同事之间,在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角度乃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某些正确的见解与做法暂时不被人接受甚至遭到误解,这是难以避免的。既然人家没有恶意,也就大可不必怨恨人家。明智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就!

至于恶意的中伤,也没有必要“奋起自卫”、“迎头痛击”,仍然不应与之争斗。因为恶意中伤者往往是小人。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他根本无法理解我的思想境界更无法进入我的精神世界,我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呢?因为“当你与傻子吵架时,旁边的观众往往分不清究竟谁是傻子”(外国谚语)。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大写的人”,是不可能因小人的流言而失去自己的尊严的。

当时我还有一个想法――摆脱嫉妒最好办法是“拉开距离”。想想,如果鲁迅来到我们语文组,谁会嫉妒他?假如徐悲鸿到我们学校教美术,谁会嫉妒他?当我们不管周围的流言蜚语而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执著地前行,三年五年过去了,我们一定会将自己与那些小人的距离拉开。当他望着你的越来越远同时也越来越高大的背影自叹不如的时候,他还能嫉妒你吗?

我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

我至今都忘不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我真诚关心和帮助的领导和老师。我还要特别感谢当时XX市教科所的副所长、语文教研员唐建新老师(他现在XX市XX区教研室工作),他不但一直指导我进行语文教改实验,而且总是在我受到非议的时候为我大声疾呼,并在不同的场合宣传我的教改经验。这种支持甚至一直持续至今――现在我和唐建新老师虽然天各一方,但我仍然常常得到他的鼓励。

我还感谢我的岳父――他是乐山一中的退休语文教师。岳父学识渊博,简直就我的“教参”;更重要的是,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他总是给我以继续前进的力量,叫我别退缩,叫我看准了方向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不得不再次提到苏霍姆林斯基。我从他的书中不但读到了精辟的教育理想和具体实践,也读到了对教育坚贞的信念和不向任何困难屈服的勇气。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坚持实事求是,勇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在他工作和生活的那个历史条件下,他提出每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观点和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都需要追求真理的勇气。他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因而也常常与周围或“上面”发生冲突。例如,他在实际工作深感研究儿童是搞好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因此公开指出,苏共中央1932年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头的地方,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又如,在1955年以前,苏联学校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因素,他又眼见越来越多的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的事实,因此坚持进行劳动教育,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从1947年起就给毕业生授予职业证书。可是,赫鲁晓夫在1958年大搞生产教学,劳动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这时,他又第一个出来反对这种过头的做法。他因此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表面上看,苏霍姆林斯基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实际上,在他生前,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没有能出版。他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还是通过特殊渠道在德国出版的,为此,他差点被开除党籍!

然而,如果苏霍姆林斯基因此而放弃对教育的追求,他后来就不可能成为大教育家。我当然无意把自己与苏霍姆林斯基相提并论,但是,当时我的确是这样想的:饮誉世界的教育家尚且如此,我所遇到的挫折真是微不足道的。

更何况,我遇到的挫折并不都是周围的错,我自身的确也有许多缺陷呢!心态一平和,我便开始冷静地思考来自同事的议论,同时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想,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对于中肯的批评,我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既然是自己错了,“跳”也没用----那只会显出自己心胸的狭隘。我曾经感到委屈的是,既然是中肯的批评,为什么不当面向我提出,而要在我背后议论呢?现在我却认为,只要人家说得对,就别计较别人是当面提出还是背后议论;如果硬要“计较”,不妨“计较”一下:为什么别人不愿向我当面提出呢?真的这样一“计较”,可能又会“计较”出自己的一些不足----这不又有利于自己进步了吗?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地对待。同事之间,在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角度乃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某些正确的见解与做法暂时不被人接受甚至遭到误解,这是难以避免的。既然人家没有恶意,也就大可不必怨恨人家。明智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就!

至于恶意的中伤,也没有必要“奋起自卫”、“迎头痛击”,仍然不应与之争斗。因为恶意中伤者往往是小人。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他根本无法理解我的思想境界更无法进入我的精神世界,我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呢?因为“当你与傻子吵架时,旁边的观众往往分不清究竟谁是傻子”(外国谚语)。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大写的人”,是不可能因小人的流言而失去自己的尊严的。

当时我还有一个想法――摆脱嫉妒最好办法是“拉开距离”。想想,如果鲁迅来到我们语文组,谁会嫉妒他?假如徐悲鸿到我们学校教美术,谁会嫉妒他?当我们不管周围的流言蜚语而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执著地前行,三年五年过去了,我们一定会将自己与那些小人的距离拉开。当他望着你的越来越远同时也越来越高大的背影自叹不如的时候,他还能嫉妒你吗?

我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

有这样一句话:“只有我自己能打倒到自己,除此之外,谁都不可能阻挡我李镇西的崛起!”――这句话,在后来的教育历程中,一直激励着我。

篇8:幸福与教育:关联与超越

一、对幸福的诠释与追问

1.幸福即满足。幸福被理解是需求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愉悦感, 需要是一个非常主观化的表示, 如果我们就以需要的满足作为幸福的标志, 就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涉及几个问题:需要的正义性、需要的排序、需要的多寡、需要的多变性。人们的反常的需要是应该得到满足还是被压制呢?哪些需要是社会正义、公共道德允许认可的, 可以进入个体幸福追求范畴之内的?诸多需要哪些应该被优先给予关注?需要愈少、清心寡欲就是接近幸福么, 禁欲主义是获得幸福的途径吗?需要的多变意味着幸福不定吗?

2.幸福即快乐。伊壁鸿鲁对幸福即快乐体验的阐述最为直接。他说“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莱布尼茨说“幸福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快乐只是走向幸福的一步和上升的一个梯级”。二者的差别在于, “快乐还包括个体的某些病态反常的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正心理体验, ……而幸福一定都是健康的、正常的”。如何使个体既快乐又幸福呢?赫舍尔认为,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 它总是牵涉到意义。人甚至在尚未认识到意义之前就同意义有牵连。他可能创造意义, 也可能破坏意义;但他不能脱离意义而生存。“在可能输掉的人的生命中, 最为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是生活的意义”。那个体如何生成合乎伦理的、理性的快乐需求呢?理性得自何处?是靠自发的道德约束, 靠法律制度的硬性规范还是借助外力的培养?生活的意义如何被个体发掘定位?

3.幸福即道德。道德幸福说可以溯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性主义, 苏格拉底强调人只有认识了自己, 才有可能拥有幸福, “因为知道自己的人, 会知道什么事情是适合他们的, 并会辨别他们所能做的事情与他们所不能做的事情”。柏拉图认为人的使命在于用理性支配自己, 追求善的理念, 追求神性的幸福, “不论是私人生活中, 或者公共生活中, 都应该抛开一切, 先追求德性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使“你达到生前死后的幸福之乡”。亚里士多德使幸福摆脱神性, 指出“所求的幸福, 是人类的幸福”。但康德多次强调“使一个人成为幸福的人与使一个人成为道德的人”是两码事, 任何将它们当成同一关系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德性与幸福具有同一性关系的理解就像单脚独立于细木桩上的人, 时间却成了它最大的敌人 (无论多大的毅力也站不了多久) 。那么幸福对道德有要求吗?道德可以致达幸福吗?在个体不道德的情况下, 还可以获得幸福吗?

二、幸福与教育的媒介

1.幸福与知识。知识可以作为手段去认识和改变客观世界, 扩大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范围, 提高个人规避或者战胜苦难的能力, 知识又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 从文明的沉淀中汲取对善与美的鉴赏力, 使个人对幸福的感悟更加敏感和深刻, 诸此种种皆是知识对于幸福的积极作用, 但现实中知识的积累导致幸福的增加了吗?人们通常认为学生的任务是获得和知识和才能, 教育的使命是使人成才, 而才又与知识的多寡、技能的高低等同起来。由此, 教育就被扭曲开来, “才”往往是为国之才, 为民之才, 却常常不能成就自己。它于外有用, 但是常无益于自身。“人为目的”变为“人的追求为目的”, 教育被“异化”, 教育中的人也被“异化”。知识仅作为使人成为工具的必备条件, 却忽略了它对于提高个人精神品质的作用,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媒介, 教育更要教会个体在知识中获得中提升生命质量, 知识、理性、智慧是个人生活达致完满的必经之路。

2.幸福与道德。幸福的人必然是道德的, 教育过程也是塑造道德人的过程。缺失德行的个体追求幸福是不现实的, 它侵犯到他人私益或者公益, 丧失与别人相处的平等基础, 其偶然获得的满足亦不会引向幸福。教育之于道德, 一方面是对个体善行的引导, 教人从善, 另一方面是在不道德的外部因素作用下可以坚守善念, 前者始自现实, 后者超越现实, 从善如流和不随波逐流都应该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今日之教育似乎在此两方面都是力有不逮, 一方面是复杂社会因素对人性的冲击, 多元文化的交融带来的道德的动荡, 道德底线一再下滑导致对失德行为的纵容。从教育角度看, 还是教育的功利倾向导致对道德教育的忽视或者说是道德教育新形势新问题没有纳入教育的视线。把个人的幸福谋求主观印合于高尚的道德辖域之内, 这是公民教育的最佳结果, 也是公民幸福的最高境界。

3. 幸福与生活。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说过:“教育仅有一个主题, 那就是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的生活。”教育使生活获得表现并非最终目的, 最终还是要使人们学会幸福地生活。人们常认为幸福不可以通过直接朝向他的方式去实现, 那我们应该朝向什么方向才可以幸福呢?我们姑且用幸福地生活来回答它。幸福生活有积极消极两重意思, 从消极意义上讲, 就是远离祸害, 从积极意义上讲就是感到幸福, 简单说来就是能使人学会珍惜生活中点点滴滴、不突出却最本真的意义, 培养人们面对苦难的坚忍、克服和摆脱苦难的能力, 而并非通过教育向学生灌输那些所谓“高尚”的生活追求。

三、致达幸福的教育定位

这样看来, 教育是真的该做点什么了, 首要一点就是思考教育应如何引导我们获得幸福。

1. 教育目标多元化。保罗·蒂里希倡导对个体的“终极关怀”, 即“赋予所有意义以意义的意义”, 不同的人可以从宗教、智性生活、艺术、公民生活、或者是其他生活中获得幸福。这对教育意味着什么呢?首先要把利于个体发展的多元目标确立为其教育目标, 改变的教育功利性价值观, 教育并非要为某个更大的群体服务, 教育也非要把个体变成某种实用性的工具, 抑或教育按照某个模式去锻造合格的公民。公共生活不是一个履行义务的地方, 更像一个实现个体价值, 实现个体幸福的所在。其次是应该纠正单维的教育目标, 教育不可能对彼此间形形色色的幸福追求都予以回应, 予以满足, 但是教育可以做到的是给予个体足够的空间, 为追求个体价值实现提供工具和凭借就足够了, 教育从本质上讲, 不就是使人成为人的媒介吗, 要帮助他们去充分发展他们的自我———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令人羡慕的才能、满意的职业、自我理解能力、健全品格、对美的鉴赏能力、拥有不断学习的热忱的人吗?难道教育是非要把人按照相同的模式去生产, 然后再叫个体打破人为设置的桎梏去追求自我吗?

2.教育目的人性化。时下的教育,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 总是在培养个体的就业技能和社会竞争力。教育配给个体一套盔甲, 用于决战于他人, 战利品在给了胜利者短时的心理满足之后, 迫使他选择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去拼斗, 成功者没有享受胜利的喜悦, 失败者尝尽痛苦。把教育变成职业培训, 那职业就被物质化、排他化了。爱情、婚姻、家庭、友谊、社交哪一方面不是个人的幸福所系, 如何做幸福的子女或如何做幸福的父母, 如何成为幸福的夫妻, 如何快乐工作, 如何与人相处, 任何一个问题对我们都极具诱惑力的, 却又没有几个人搞得清楚答案, 偏偏也没有哪个课堂告知我们如何寻找, 难道教育真的不可以分些精力关注这些问题吗?如果我们以为通过教育提供的道德、政治、自然、历史等诸多方面的训教, 个体可以触类旁通地获得幸福的真谛, 那现在诸多的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家庭危机足以叫我们惊醒了,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3.教育价值均衡化。教育追求个体幸福还是追求公共善的增加, 这往往是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都会关注的问题, 二者绝不是非此即彼, 也绝非必须牺牲对方获得自己的存在空间。我们不可能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下奢谈幸福, 我们也不可能在道德沦丧的境地中祈求幸福, 我们也不可能满足于“采菊东篱下”的避世幸福, 我们更不可能追求一种偏执的、背离社会公共文明约束下的畸形幸福, 我们也不可能把公共福祉弃之不顾, 因为没有大环境, 个人幸福就没有栖身之地, 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总之, 个人幸福要通过社会, 通过人际交往、通过不断的自我发展获得实现。教育不仅要在意个体感受幸福的敏锐性, 使之在幸福来临之际感悟到幸福的意味, 还要使个人的幸福感觉更加接近一个健康、积极、适应人作为“类”发展的一个客观的标准。

我们经常在童话中听到“从此, 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抑或从神话中听到“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的是“祝你幸福”抑或“我渴望幸福的生活”。童话中主人公幸福, 是因为少了现实中的烦恼, 神话里的幸福生活来自于主人公掌握了克服困难的神力, 对别人的祝愿说明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自己的渴望意味着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接近幸福。我们对教育的期待正是使个人摆脱痛苦, 获得面对生活的能力, 以追求幸福作为个人受教育的最终诉求, 而个人获得迎接不同人生阶段的精神准备, 获得感知幸福的能力。教育只有超越它的实用性、工具性、功利性, 立足于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才能使人获得幸福。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 (上卷) [M].何兆武、李约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305-319.

[2]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188.

[3]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46.

上一篇:用工合同(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下一篇:大学寻宝主题活动方案